一、现代班主任课程建设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花雨[1](2021)在《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劳动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话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劳动教育的实践场域也由学校扩展到了学校、家庭与社会。小学阶段是劳动教育养成的奠基阶段,而有力的家校协同对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切实推进、劳动教育质量的切实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寻的是如何改善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家校协同,以达到提高劳动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收集成都市龙泉驿区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通过对理论和现实实践的研究和分析,探究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改进策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家校协同对劳动教育的开展起着一定的助力作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即家校存在认知偏差,价值诉求未达成一致;较多依靠线上平台,线下难以兼顾整体;内容缺乏全面性,一定程度上忽视价值培养;评价与奖励机制不完整,难以激发协同积极性等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将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应试教育下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轻视、学校未充分发挥对家长的主导作用、家长没有充分意识到家庭的基础作用等造成了教师与家长间专业素养的差异,除此之外,实践平台资源的匮乏与断联、教育内容缺乏创新与整合、缺乏完善系统的评价制度等也是造成问题的成因。为了解决小学劳动教育过程中家校协同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调查现状、分析问题及问题的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交叠影响域理论,进行了策略探索,提出一要重视价值认同,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沟通互动网络;二要链接实践场域,通过多种途径与平台开展劳动教育;三要整合共育课程,创新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内容;四要构建评价制度,确保家校共育的质量与成果的巩固。家校协同对于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学界研究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家长关注与深思。
蒲燕燕[2](2021)在《基于关键事件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小学阶段对于个体来讲作用深远,其在此阶段中发展迅速,易受外界影响,而作为在个体的成长及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班级文化,是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对小学生来说短期影响其行为表现,长远来看对其思维和品质都影响深远。因此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班主任应具有建设班级文化的系统方法,故把握引发班主任带领学生思考以班级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事件应运而生,因为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本研究梳理了有关班级文化以及关键事件的相关文献,选取重庆市S小学中的5位有经验的班主任进行访谈,根据相关文献并结合访谈,了解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所提及到的关键事件的具体内容。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内涵、关键事件对班级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以及关键事件的特征:革新性、疑难性、整体性、反思性、创造性;另外从中探究出关键事件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机制:在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下,积极关注并把握关键事件,在实践中,理论升华,并在契合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过程中,达到关键事件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结果。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班主任合理利用关键事件推动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从四方面出发: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全面了解班级成员,切实把握学生需要;提高班主任专业水平,积累班级文化建设经验;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积极创造关键事件。
陈小燕[3](2021)在《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研究 ——以S省Y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闲暇生活是教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闲暇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质量,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21世纪以来,“闲暇”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研究的推进,部分学者将视线定格在“教师闲暇”的研究上,并有学者对“教师闲暇生活”进行研究和探索。研究教师的闲暇生活,不仅能探析教师闲暇生活的现状,促进闲暇和教师教育相关理论的发展,而且能为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本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闲暇生活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闲暇生活的价值进行了梳理,以此作为本研究的起点。其次,基于已有研究,确定闲暇时间、闲暇活动方式、闲暇态度、闲暇生活影响因素等四个调研维度,并根据调研维度设计了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现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再次,采用问卷、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对S省Y县五所农村初中学校教师的闲暇生活现状进行了调研,进而归纳其闲暇生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访谈资料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立足于农村地区及学校的实际,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质量。研究发现,闲暇时间不足、对闲暇时间的需求旺盛;闲暇活动类型单一、闲暇活动与专业发展相关性弱;闲暇生活价值认知偏差、闲暇生活满意度低等是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出发,分析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问题的成因:从宏观层面来看,制度缺乏和资金不足使得教师闲暇生活缺乏保障;从中观层面来看,工作超量和关注度低使得教师无暇顾及闲暇生活;从微观层面来说,时间不足与意识淡薄使得教师闲暇生活缺乏动力。最后,笔者从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问题及成因出发,提出形成国家制度保障、学校氛围营造以及个人主动学习等策略,期望多方共同努力,以提高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质量。
闵欧[4](2021)在《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劳动作为全面育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长的必经之路,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实施是以课程为载体而进行的。然而在我国,劳动教育课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劳动教育内容和相关问题的政策条例,但其中大部分条例仍处于宏观和中观意义上的提出,劳动教育的意义、价值和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所以就导致了劳动教育课程在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只劳不育”、“重劳轻育”、“劳大于育”、和“缺乏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厘清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模式,界定劳动教育、课程、课程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概念等内容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探索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内容为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建议。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将以SY小学低段“耕耘树”劳动教育课程为例,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收集资料。本文以SY小学的15名直接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的老师、830位学生和830名家长为观察对象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的资料包括了文本、日记、作品、照片等。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认知情况、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五个调查方向。笔者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所出现的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不全、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实际课程存在偏差以及课程内容过于单一等问题。并就所指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原因分析: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课程目标设计针对性不强;学校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不足等。为了提高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实施的效果,使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获得长足发展,故针对上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转变思想观念;在课程目标上加优化目标设计加强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尊重;在课程内容上不断创新等。
张苗[5](2021)在《隐性课程在泰国初级汉语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有意或无意地学习到的非预期或者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规范和态度。隐性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成分之一,长期潜移默化地、全方位全角度地作用于学生,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班的作用及建设还少有研究。笔者在泰国四色菊府安邦小学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发现隐性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时常被忽略,初级汉语班的汉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出现许多问题。这既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通过加强对外汉语隐性课程的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由此本文尝试以全新的视角将隐性课程与对外汉语教学进行结合,通过研究来探索隐性课程在初级汉语班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具体实施建议和方法。笔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教学实践法、访谈法与观察法相结合等方法对隐性课程的相关理论基础、隐性课程的建设以及作用进行一定论述,将四色菊安邦小学汉语教学现状、整体隐性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初级汉语班教学中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相关分析,针对其所存在的管理、教学、班级设置及心理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设初级汉语班的隐性课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物质空间类隐性课程设计:创设良好物理环境、合理安排人数和座位等;二、组织制度类隐性课程安排:民主平等制定班规、规划课时讲练结合等;三、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改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创设积极向上班风、增加教师情感投入等。本文旨在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互补、协调、优化,创造最佳的对外汉语教学环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立体式地发掘多种多样的对外汉语教学因素,利用优势资源,突出文化特色,通过隐性的方式,营造出浓郁的语言学习、文化熏陶氛围,给学生以心理暗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改善初级汉语班教学现状。
田雨[6](2021)在《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研究 ——以瑞昌市S初级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文化多元与价值多元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现实。在多元背景的冲击下,我国中学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学校德育管理如何把握德育发展方向?如何强化德育价值,提高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如何优化德育功能,为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又该如何提高德育效率,提升德育队伍综合素养,使道德教育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如此种种的问题是新时代学校德育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初中德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总体而言,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是提升初中德育管理能力,发挥初中德育工作最大效益的关键。本文聚焦初中德育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我们认为:德育计划、德育方法、德育组织、德育文化、德育活动、德育课程、德育评价等是影响德育管理实践的关键维度。因此,为了解初中德育管理的现状成因,本研究以文献为基础,采用了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文选取了瑞昌市S初级中学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特定教师进行了访谈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当前,初中德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学校对德育计划作用认知不足,德育计划制定缺乏科学性;德育方法呆板单一,方法使用缺乏情怀与温度;德育组织不健全,组织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德育文化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途径缺乏创新;德育活动设计缺乏民主性,德育活动形式制度化,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教育意义,课程模式单调乏味;德育评价以分数为主要依据,评价主体单一。根据教师访谈结果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四点: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影响德育组织发展及计划制定;固定思维模式阻碍德育课程改革及文化传播;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素养不高限制德育活动及方法创新;教师品德结构认知不足导致德育评价功能缺失。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七个方面着手改善瑞昌市S初级中学德育管理现状问题:更新德育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优化德育管理组织;遵循教育规律,以教育总方针为根基,制定科学德育计划;提高师资门槛,以专业化培训为辅助,使用走心德育方法;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良性竞争,德育文化多渠道创新;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德育活动;坚持隐、显性德育相结合,构建课程双主体互动模式;建立科学德育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王芸[7](2021)在《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以大理州A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劳动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育人方针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处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开展劳动教育对其未来的成长发展大有裨益。本研究以大理州A小学师生及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观察、文本收集等方法,对A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认知、内容、途径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偏离为技能学习和放松手段。(2)劳动教育内容上表现为手工劳动多于其它形式的劳动,简单劳动多于复杂创意类劳动。(3)劳动教育方式上出现学校劳动教育方式缺乏规范性,家庭劳动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4)劳动教育开展效果上缺少家庭社会的支持配合,学校劳动育人效果弱化,缺少劳动设施和实践场地,部分劳动活动难以开展等情况。总结发现人们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学校缺少开展劳动教育的条件保障、社会变革带来的观念转变等因素影响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立足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引领学生走向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借鉴国外日本、德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模式和国内深圳、苏州两所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结合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改善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困境的实践构想,以期得到较好的提升效果。最后,提出小学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第一,深化劳动教育认识,培育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优良的劳动品德。第二,丰富劳动教育活动资源,拓宽家庭劳动教育资源、挖掘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开发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第三,改善劳动教育开展方式,探索多种劳动授课方法、家长以身为范指导劳动、学校系统规划落实劳动。第四,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基于劳动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基于学生经验开展自主评价、基于劳动表现的发展性评价。第五,搭建劳动教育保障平台,政校协同加强劳动教育保障、家校协同共建劳动教育阵地、社校协同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金兰[8](2021)在《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文中提出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的时间并不长,从最早的1991年教育部门颁布《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到现在,已近30年。在这期间,虽然教育部在各种有关教育督导评估的政策文件中屡次提及要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然而,这一要求既未在理论层面得到实现,更未在现实层面得到实施。上海虽然在2005年以政府教育督导室名义正式推出有关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文件,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宝贵尝试并未持续下去:2006年微调后的十五年里,相关的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既未得到更新,实践层面上的德育专项督导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实质性进展,这一现象令人关注与深思。基于对我国中小学督导评估历史演变的回顾和现状反思,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之所以迟迟未能从综合性督导评估中分化出来,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有关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而这一现实又深深地植根于“德育”本身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为了推进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专业化,提升德育督导评估的质量,有必要强化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多年来,人们一直指责或抱怨,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不高。这与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未能建立和发展起来是有密切关系的。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督导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并结合现状反思与分析,探讨了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的必要性,并重点阐述了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理论依据,尝试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和如何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接着,论文以包括国家和上海市区两级总共16套有关德育督导评估的文本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结合专家访谈法,对现有的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行实证性调查与分析,进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三个维度,提出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现有评估指标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评估指标未能将反映德育成效的结果类指标,与体现德育实施的过程类指标区分开来;不同层级指标之间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未能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不断分化原则;同级指标之间的划分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没有保持逻辑上的相对独立性;某些指标的用词与表述比较随意,缺乏清晰的界定;不同文本之间同一指标的表述差异较大。现有评估标准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结果类评估标准未能有效反映学生德育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部分过程类评估标准未能充分反映学校德育实施与保障方面的重要要求;部分评估标准未能充分涵盖对应指标的核心要素,具体表述存在较大差异,与对应指标的匹配性较低。现有评估方法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部分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有效性未得到检验;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种类较少,并且与评估内容的适配性不足。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论文采用“总结与反思实践经验”“统合德育政策与法规要求”“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论,尝试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本研究建构了一套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它是包括“结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保障性指标”的三级指标体系。接着,论文采用呈现典型案例的方式,介绍了上述三类指标评估标准的研制过程与结果。最后,本研究主张借助专业力量研发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工具,建立相应的“质检”体系,吸纳现有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精华”,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体系。
李盼[9](2021)在《小学家长学校的组织运行研究 ——以上海市H小学阳光家长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人者须先教己,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观念的更新,家长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也日益突出。家长学校是以未成年人的家长及其抚养人为主要教育对象,为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组织的成人教育机构。家长学校是家长教育制度化的组织形式和空间载体,具有更新家长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交流,实现家校和谐育人等重要功能。实践中,部分家长学校由于组织不力,运行不畅,严重阻碍了家长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家长学校的组织运行为切入口,剖析家长学校的发展状态,总结家长学校成功实践的经验与特色,对改进家长学校运营、焕发家长学校活力具有重要价值。家长学校最具代表性的举办形式是依托中小学开设家长学校。论文以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H小学所举办的阳光家长学校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资料收集方法,开展案例研究,从基本概况、组织结构、课程设置、活动实施等方面探析家长学校的组织特点和运行成效。H小学阳光家长学校构建了通识课程、个性化课程、线上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形成了兼具公共性和典型性的课程体系,并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拓展网络课程资源。H小学阳光家长学校组织家长沙龙、“一日校长督察”、家长微课、好家长评选等特色活动,寓家长教育于活动之中,并注重开发家长教育资源,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阳光家长学校在畅通家校沟通交流,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提升家长教育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获得发展,学生精神风貌逐步改变学校办学取得显着成效。与此同时,阳光家长学校也面临着发展中的潜在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队伍老龄化较为突出,课程开发尚显薄弱,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研究认为,剖析阳光家长学校的组织运行案例,得出的有益经验主要体现为:学校领导者的重视推进了家长学校科研与实践发展,多元化教师队伍为家长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充足的经费投入提供了物质保障,健全的家教指导工作机制为家长学校地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家校共育注入了新活力。
肖颖[10](2021)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从胜任力有关研究的被关注程度来看,我国对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出现日渐增长的趋势,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对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探索还有待加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对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进行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及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并对中职心理健康教师在工作中的经历进行行为事件访谈,从而了解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基本构成。整个过程以N-vivo质性软件作为辅助工具,所得结果较为全面广泛。其次,通过以上研究形成教师胜任力问卷,将其发放给中职心理健康教师并收集问卷,数据处理过程主要借助SPSS25.0和AMOS23.0软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共包括5个维度25个项目,5个维度分别为学生导向、自我管理、合作与交流、职业素养以及个人魅力;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5个维度进行验证,结果得出模型拟合度较好,问卷信效度良好。通过对522位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总体得分为5.65。从各维度情况来看,其中胜任力水平最高的为个人魅力维度,得分为5.84,职业素养维度得分为5.72、学生导向维度得分为5.69、自我管理维度得分为5.52、合作与交流维度得分为5.45。以上数据表明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在整体及各维度上都处于偏上水平。中职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不同年龄教龄、子女情况、职称、学校类型、班主任任职情况、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拥有情况、获取荣誉情况之间的教师胜任力整体具有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高年龄教龄、有子女、高职称、公办学校、曾任职过班主任、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曾获得过荣誉的教师胜任力要高于其他教师。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从中职学校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行业间合作与交流、心理学专业师范生培养等方面提出中职心理健康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二、现代班主任课程建设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班主任课程建设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1.1.2 小学阶段是劳动教育的奠基时期与关键时期 |
1.1.3 家校协同是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
1.1.4 家校协同不力是劳动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家校协同 |
1.3.2 劳动教育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家校协同的研究 |
1.4.2 关于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 |
1.4.3 关于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研究 |
1.4.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5 理论基础 |
1.5.1 爱普斯坦的交叠影响域理论 |
1.5.2 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家校协同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2 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现状 |
2.1 调查设计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对象 |
2.1.3 调查方法 |
2.1.4 调查工具 |
2.2 调查结果 |
2.2.1 对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认知 |
2.2.2 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频率 |
2.2.3 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方式 |
2.2.4 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内容 |
2.2.5 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评价 |
2.2.6 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影响因素 |
3 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问题及成因 |
3.1 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问题 |
3.1.1 家校存在认知偏差,价值诉求未达成一致 |
3.1.2 较多依靠线上平台,线下难以兼顾整体 |
3.1.3 内容缺乏全面性,一定程度上忽视价值培养 |
3.1.4 评价与奖励机制不完整,难以激发协同积极性 |
3.2 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问题的成因 |
3.2.1 教师与家长间专业素养的差异 |
3.2.2 实践平台资源的匮乏与断联 |
3.2.3 实践内容缺乏创新与整合 |
3.2.4 缺乏制度保障与资金投入 |
4 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改进策略 |
4.1 重视价值认同,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沟通互动网络 |
4.1.1 正视劳动教育的价值,明确协同共育的教育目标 |
4.1.2 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 |
4.2 链接实践场域,通过多种途径与平台开展劳动教育 |
4.2.1 加强整体规划,实现全平台联动 |
4.2.2 加强资金投入,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
4.3 整合共育课程,创新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内容 |
4.3.1 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
4.3.2 开发共育课程,整合共育内容 |
4.3.3 结合本地特色,充分因地制宜 |
4.4 构建评价制度,确保家校共育的质量与成果的巩固 |
4.4.1 区域牵头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 |
4.4.2 注重评价环节的环环相扣 |
4.4.3 重视教育评价的监督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访谈问卷(家长问卷) |
附录2 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访谈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 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调查问卷(家长问卷) |
致谢 |
(2)基于关键事件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班级文化在小学生发展中价值突出 |
1.1.2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系列问题 |
1.1.3 关键事件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作用有待加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关键事件 |
1.4.2 班级文化建设 |
1.5 文献综述 |
1.5.1 关键事件的研究现状 |
1.5.2 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
1.5.3 关键事件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
1.5.4 对已有研究述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访谈法 |
2.2.3 观察法 |
2.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4 访谈提纲的拟定 |
2.5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2.5.1 原始资料的整理 |
2.5.2 对访谈资料整理分析的具体步骤 |
2.6 研究的科学性 |
2.7 研究伦理 |
3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内涵分析 |
3.1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作用对象 |
3.1.1 班主任 |
3.1.2 学生 |
3.2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类型 |
3.2.1 正面类型 |
3.2.2 负面类型 |
3.3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价值 |
3.3.1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本体性价值 |
3.3.2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外延性价值 |
4 关键事件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
4.1 关键事件在班级文化建设启动阶段的目标定向作用 |
4.2 关键事件在班级文化建设积淀阶段的形象塑造作用 |
4.3 关键事件在班级文化建设定型阶段的内核定格作用 |
4.4 关键事件在班级文化建设变革阶段的文化整合作用 |
5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特征及机制分析 |
5.1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特征 |
5.1.1 革新性 |
5.1.2 疑难性 |
5.1.3 整体性 |
5.1.4 反思性 |
5.1.5 创造性 |
5.2 关键事件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机制分析 |
5.2.1 基本前提: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
5.2.2 内在条件:班主任把握关键事件 |
5.2.3 外在条件:契合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
5.2.4 关键事件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机制小结 |
6 以关键事件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
6.1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
6.1.1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
6.1.2 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
6.2 全面了解班级成员,切实把握学生需要 |
6.2.1 小学低段 |
6.2.2 小学中段 |
6.2.3 小学高段 |
6.3 提高班主任专业水平,积累班级文化建设经验 |
6.3.1 扩充班主任知识 |
6.3.2 提升班主任素养 |
6.3.3 积累班级文化建设经验 |
6.4 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积极创造关键事件 |
6.4.1 判断关键事件 |
6.4.2 记录关键事件 |
6.4.3 创造关键事件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基于关键事件的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内容及理解访谈提纲 |
致谢 |
(3)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研究 ——以S省Y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闲暇”研究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
1.1.2 教师闲暇生活研究的缺乏 |
1.1.3 国家重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
1.1.4 研究者个人的兴趣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教师闲暇生活的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
1.3.2 关于闲暇的研究 |
1.3.3 关于农村教师闲暇生活的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闲暇 |
1.4.2 闲暇生活 |
1.4.3 农村 |
1.4.4 初中教师 |
1.5 研究设计 |
2 闲暇生活的相关理论探索 |
2.1 闲暇生活的理论基础 |
2.1.1 哲学理论基础 |
2.1.2 社会学理论基础 |
2.1.3 心理学理论基础 |
2.1.4 经济学理论基础 |
2.2 闲暇生活的特征 |
2.2.1 闲暇时间的自由性 |
2.2.2 闲暇活动的休闲性 |
2.2.3 闲暇态度的两面性 |
2.2.4 影响因素的多重性 |
2.3 闲暇生活对教师的价值 |
2.3.1 促进“个体人”的自我成长 |
2.3.2 促进“职场人”的专业发展 |
2.3.3 提升“社会人”的整体素养 |
3 调查的设计与调查实施 |
3.1 调查的设计 |
3.1.1 调查目的与调查工具 |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3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2 调查的实施 |
3.2.1 资料的收集 |
3.2.2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4 调查结果分析 |
4.1 人口学变量分析 |
4.1.1 性别与婚姻情况 |
4.1.2 年龄与教龄情况 |
4.1.3 其他基本情况 |
4.2 闲暇时间的现状 |
4.2.1 闲暇时间总量 |
4.2.2 用于专业发展的闲暇时间 |
4.2.3 对闲暇时间的需求 |
4.2.4 分析与讨论 |
4.3 闲暇活动的现状 |
4.3.1 闲暇活动方式的总体情况 |
4.3.2 闲暇阅读的情况 |
4.3.3 利用互联网的情况 |
4.3.4 闲暇消费情况 |
4.4 闲暇态度现状 |
4.4.1 对闲暇生活的价值认识 |
4.4.2 闲暇生活的规划情况 |
4.4.3 闲暇生活满意度分析 |
4.5 人口学各变量与闲暇生活各变量的交叉分析 |
4.5.1 不同教龄教师闲暇时间总量的差异性分析 |
4.5.2 不同婚姻状况教师闲暇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4.5.3 不同性别教师闲暇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4.5.4 分析和讨论 |
4.6 闲暇生活影响因素分析 |
4.6.1 闲暇生活影响因素的总体情况 |
4.6.2 学校、社区开展文体活动的情况 |
4.6.3 学校可供教师使用的闲暇资源 |
5 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问题分析 |
5.1 闲暇时间 |
5.1.1 闲暇时间总量不足 |
5.1.2 对闲暇时间的需求旺盛 |
5.2 闲暇活动 |
5.2.1 闲暇活动类型单一 |
5.2.2 闲暇活动与专业发展相关性弱 |
5.3 闲暇态度 |
5.3.1 对闲暇生活的价值认知存在偏差 |
5.3.2 闲暇生活满意度低 |
6 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问题的成因分析 |
6.1 国家和社会层面 |
6.1.1 教师收入水平低,闲暇生活保障不足 |
6.1.2 农村社区与学校分离,外部支持缺乏 |
6.1.3 闲暇制度不健全,活动引导不足 |
6.1.4 闲暇教育缺乏,闲暇知识欠缺 |
6.1.5 经济水平和地理位置制约,闲暇活动单调 |
6.2 学校层面 |
6.2.1 经济水平制约,基础设施不完善 |
6.2.2 相关规章缺失,闲暇活动积极性低 |
6.2.3 管理水平落后,忽视教师生活 |
6.3 教师个人层面 |
6.3.1 工作和家庭挤占,闲暇时间不足 |
6.3.2 闲暇认知模糊,知识储备不足 |
6.3.3 职业规划不清,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
7 提高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质量的策略 |
7.1 国家和社会层面 |
7.1.1 出台相应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
7.1.2 加大投入力度,促进经济发展 |
7.1.3 适当增加编制,提升教师待遇 |
7.1.4 增设闲暇课程,普及闲暇知识 |
7.2 学校层面 |
7.2.1 制定相关规章,关注闲暇生活 |
7.2.2 合理分配工作,推进教师“减负” |
7.2.3 完善学校设施,拓展活动空间 |
7.2.4 征询教师意见,创新闲暇活动 |
7.3 教师个人层面 |
7.3.1 树立闲暇意识,重视闲暇生活 |
7.3.2 学习闲暇知识,规划闲暇时间 |
7.3.3 融入农村社区,丰富闲暇活动 |
7.3.4 提升专业水平,践行终身学习 |
结语:情系农村,悄然绽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调查问卷 Y县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Y县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现状的访谈提纲 |
附录3:部分访谈资料 |
附录4:部分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附录5:部分学校照片 |
致谢 |
(4)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1.1.2 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不良状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劳动教育 |
1.3.2 课程 |
1.3.3 课程实施 |
1.3.4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 |
1.4.2 关于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 |
1.4.3 关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1.4.4 相关研究的评价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2 SY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 |
2.1 调查设计 |
2.2 调查结果 |
2.2.1 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全面 |
2.2.2 课程预设目标与实际目标达成存在偏差 |
2.2.3 课程内容过于单一 |
2.2.4 教学组织流于形式且分工不明 |
2.2.5 重过程性评价缺课后跟踪 |
3 SY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 |
3.1 家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不够 |
3.1.1 家长忽视劳动教育 |
3.1.2 学校形式化的劳动教育 |
3.2 课程目标设计针对性不强 |
3.3 课程资源利用率低且课程内容缺乏学科融合 |
3.4 缺乏专业师资劳动教育课程组织欠缺合理性 |
3.5 教师缺少课程追踪的意识 |
4 SY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改进策略 |
4.1 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 |
4.2 优化课程目标设计合理安排劳动任务 |
4.3 合理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新课程内容 |
4.4 加强教学组织的科学性 |
4.5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课后追踪机制 |
4.5.1 建立三级考评制度 |
4.5.2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
4.5.3 建立课后追踪机制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隐性课程在泰国初级汉语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对外汉语领域的隐性课程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隐性课程概述 |
2.1 课程 |
2.2 隐性课程 |
2.2.1 隐性课程的概念 |
2.2.2 隐性课程的特点 |
2.2.3 隐性课程的类型 |
2.2.4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
2.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
2.3.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概念 |
2.3.2 隐性课程建设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 |
第三章 四色菊安邦小学汉语教学及隐性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
3.1 四色菊安邦小学汉语教学现状 |
3.1.1 学校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模式僵化 |
3.1.2 汉语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缺乏自主意识 |
3.1.3 教材选用杂乱无章,不同年级衔接不畅 |
3.1.4 首届开办初级汉语班,从零起步摸索前进 |
3.2 四色菊安邦小学整体隐性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3.2.1 物质空间类隐性课程 |
3.2.2 组织制度类隐性课程 |
3.2.3 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 |
第四章 初级汉语班教学中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 初级汉语班教学中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
4.1.1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互为补充,完善课程建设 |
4.1.2 创设“沉浸式”教学氛围,培养跨文化意识 |
4.1.3 发挥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功能,优化课堂教学 |
4.2 初级汉语班教学中隐性课程建设的可行性 |
4.2.1 学校政策支持,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
4.2.2 教师观念先进,重视隐性课程开发 |
4.2.3 学生思维活跃,对课程可接受度高 |
第五章 初级汉语班教学中隐性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
5.1 物质空间类隐性课程 |
5.1.1 教室的物理环境 |
5.1.2 班级规模 |
5.2 组织制度类隐性课程 |
5.2.1 合理规划课时,讲练结合 |
5.2.2 共同制定班规,先严后松 |
5.2.3 按需筛选教材,切合实际 |
5.2.4 优化教学情境,注重交际能力培养 |
5.3 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 |
5.3.1 增进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心理认同 |
5.3.2 加强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综合评价 |
5.3.3 创设和谐班风,引导积极自主学习 |
5.3.4 提高教师素质,增加教师情感投入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研究 ——以瑞昌市S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德育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
2.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建设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 |
3.提高初中德育管理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当务之急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德育管理内涵及作用研究 |
2.关于德育管理的实践研究 |
3.关于德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4.关于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 |
2.德育管理 |
3.学校德育管理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 |
2.难点 |
3.创新点 |
二、理论基础 |
(一)期望理论 |
(二)目标理论 |
三、瑞昌市S初级中学德育管理调查与分析 |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1.研究对象的选取 |
2.研究工具的设计 |
3.研究过程的实施 |
(二)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结果分析 |
1.初中德育管理总体情况分析 |
2.不同变量下初中德育管理的差异性分析 |
四、初中德育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关于德育管理各维度中存在的问题 |
1.德育计划作用认知不足,德育计划制定缺乏科学性 |
2.德育方法呆板单一,方法使用缺乏情怀与温度 |
3.德育组织不健全,组织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
4.德育文化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途径缺乏创新 |
5.德育活动设计缺乏民主性,德育活动形式制度化,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 |
6.德育课程忽视隐性教育意义,课程模式单调乏味 |
7.德育评价以分数为主要依据,评价主体单一 |
(二)德育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1.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影响德育组织发展及计划制定 |
2.固定思维模式阻碍德育课程改革及文化传播 |
3.学校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素养不高限制德育活动及方法创新 |
4.教师品德结构认知不足导致德育评价功能缺失 |
五、初中德育管理的提升策略 |
(一)更新德育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优化德育管理组织 |
(二)遵循教育规律,以教育总方针为根基,制定科学德育计划 |
(三)提高师资门槛,以专业化培训为辅助,使用走心德育方法 |
(四)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良性竞争,德育文化多渠道创新 |
(五)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德育活动 |
(六)坚持隐、显性德育相结合,构建课程双主体互动模式 |
(七)建立科学德育评价体系,鼓励全员德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
六、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德育管理问卷 |
附录2 初中德育管理访谈提纲 |
致谢 |
(7)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以大理州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 |
1.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 |
2.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 |
3.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 |
4.劳动教育价值与意义 |
(二)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
1.劳动教育的实践现状 |
2.劳动教育的开展内容 |
3.劳动教育的实施条件 |
4.劳动教育的存在问题 |
5.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 |
6.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3.统计分析法 |
第一章 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
一、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调查过程 |
(一)大理州A小学基本情况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回收 |
1.调查问卷设计 |
2.调查问卷初测 |
3.调查问卷发放与收集 |
4.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三)补充访谈与文本材料收集 |
1.补充访谈 |
2.材料收集 |
二、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调查内容 |
(一)A小学劳动教育的认知情况 |
1.教师和家长对劳动教育内涵及目的认知 |
2.学生、家长、教师对劳动教育态度认知 |
(二)A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内容 |
1.生活技能类劳动 |
2.班级值日类劳动 |
3.手工技艺类劳动 |
4.科学实践类劳动 |
5.公益服务类劳动 |
6.工农业生产劳动 |
(三)A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
1.家校合作进行劳动 |
2.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
3.开展校园劳动活动 |
4.学科渗透劳动教育 |
5.班级开展劳动教育 |
(四)A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 |
1.学生对劳动教育效果评价 |
2.家长对劳动教育效果评价 |
3.教师对劳动教育效果评价 |
4.家长、教师对孩子劳动意识评价 |
第二章 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存在的困境分析 |
(一)劳动教育认知存在的问题 |
1.劳动教育以技能学习为取向,缺乏价值观念引导 |
2.劳动教育变为娱乐放松手段,育人功能发挥不足 |
(二)劳动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
1.劳动内容设置单一,手工劳动多于其它形式劳动 |
2.劳动活动缺乏整合,简单劳动多于复杂创意劳动 |
(三)劳动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
1.学校劳动教育方式缺乏规范性,组织监管力有待加强 |
2.家庭劳动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任务要求连贯性不足 |
(四)劳动教育效果存在的问题 |
1.缺少家庭社会的支持配合,学校劳动育人效果弱化 |
2.缺少劳动设施和实践场地,部分劳动活动难以开展 |
二、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人们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 |
1.对劳动教育内涵认识窄化 |
2.对劳动教育价值认识不全 |
3.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
(二)劳动教育的条件缺少保障 |
1.学生缺少真实的劳动机会 |
2.学校的劳动保障完善度低 |
3.社会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 |
(三)社会变革带来的观念转变 |
1.社会劳动形态发生的巨变 |
2.人才评判的标准发生转变 |
3.社会不良文化的肆虐侵染 |
第三章 小学劳动教育价值诉求与典型案例 |
一、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 |
(一)劳动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以劳育德,培养孩子“善”的品行 |
2.以劳增智,促进孩子“真”的发展 |
3.以劳强体,奠定孩子“健”的地基 |
4.以劳育美,陶冶孩子“美”的追求 |
(二)劳动教育引领小学生走向生活世界 |
1.增强孩子对社会的认识与判断 |
2.培育孩子走入社会的劳动素养 |
3.探索孩子未来职业的发展可能 |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典型案例 |
(一)国外典型案例 |
1.日本——学科渗透劳动教育模式 |
2.德国——设立劳动教育课程模式 |
(二)国内典型案例 |
1.深圳龙华区玉龙学校——生态劳动种植园课程实践模式 |
2.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生活劳动教育的体系构建模式 |
三、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借鉴与构想 |
(一)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借鉴 |
(二)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构想 |
1.形成A小学劳动教育价值认知建构 |
2.组建A小学劳动教育师资教研队伍 |
3.开发A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
4.家校联合研制“家庭劳动任务清单” |
5.优化落实A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系统 |
第四章 小学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 |
一、深化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
(一)培育科学劳动价值观 |
(二)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
(三)培养优良的劳动品质 |
二、丰富劳动教育活动资源 |
(一)拓宽家庭劳动教育资源 |
(二)挖掘校内劳动教育资源 |
(三)开发社区劳动教育资源 |
三、改善劳动教育开展方式 |
(一)探索多种劳动授课方法 |
(二)家长以身为范指导劳动 |
(三)学校系统规划落实劳动 |
四、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
(一)基于劳动素养的综合评价 |
(二)基于学生经验的自主评价 |
(三)基于劳动表现的评价原则 |
五、搭建劳动教育保障平台 |
(一)政校协同加强劳动教育保障 |
(二)家校协同共建劳动教育阵地 |
(三)校社协同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一)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 |
(二)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成为老大难 |
(三)提升德育实效亟需专项督导评估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德育督导 |
(二)德育评估 |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与依据 |
一、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 |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 |
(二)从现实的角度看 |
二、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依据 |
(一)学理依据 |
(二)政策与法规依据 |
第三章 中小学校德育督导评估框架体系现状调查 |
一、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结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
(二)对过程和保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
二、德育督导评估的标准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结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
(二)对过程与保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
三、德育督导评估的方法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现状的描述与呈现 |
(二)对现状的分析与判断 |
第四章 改进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改进后的指标体系及阐释 |
二、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标准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三个典型的改进尝试 |
三、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方法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改进的初步尝试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小学家长学校的组织运行研究 ——以上海市H小学阳光家长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长教育 |
(二)家长学校 |
(三)组织运行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家长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家长学校的研究 |
(三)文献评析 |
四、研究方法 |
(一)个案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第二章 阳光家长学校组织概况 |
一、阳光家长学校简介 |
(一)阳光家长学校的组织依托——H小学 |
(二)阳光家长学校的核心理念——阳光教育 |
二、阳光家长学校组织特点分析 |
(一)阳光家长学校的组织目标明确 |
(二)阳光家长学校的组织成员多样 |
(三)阳光家长学校的组织结构紧密 |
第三章 阳光家长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 |
一、通识课程——普及家教新方法 |
(一)通识课程的设计 |
(二)通识课程的实施 |
二、个性化课程——满足家长特殊需求 |
(一)个性化课程的设计 |
(二)个性化课程的实施 |
三、线上课程——推广家长慕课 |
(一)家长慕课平台使用情况 |
(二)家长慕课平台实施保障 |
(三)家长慕课平台的作用 |
第四章 阳光家长学校活动设计与实施 |
一、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
(一)家访活动 |
(二)家长会 |
(三)亲子活动 |
二、家长沙龙活动 |
(一)问题剖析类家长沙龙 |
(二)经验分享类家长沙龙 |
(三)家长沙龙活动的作用 |
三、“一日校长督察”活动 |
(一)“一日校长督察”活动介绍 |
(二)“一日校长督察”活动目标 |
(三)“一日校长督察”活动特点 |
(四)“一日校长督察”活动成效 |
四、“家长微课”活动 |
(一)“家长微课”活动介绍 |
(二)“家长微课”活动开展原因 |
(三)“家长微课”活动开展过程 |
(四)“家长微课”活动开展成效 |
五、好家长评选活动 |
(一)表彰“十心”好家长 |
(二)表彰优秀家长志愿者 |
第五章 阳光家长学校组织运行成效与经验 |
一、阳光家长学校组织运行成效显着 |
(一)提升家长素养助力家长进步 |
(二)促进教师发展优化学校办学水平 |
(三)改变学生风貌实现和谐育人 |
二、阳光家长学校组织运行尚存不足 |
(一)教师队伍老龄化 |
(二)课程开发需要进一步加强 |
(三)课程与活动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
三、阳光家长学校组织运行的主要经验 |
(一)学校领导者推进家教工作的实践与科研 |
(二)家长与教师形成教育合力 |
(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
(四)经费投入提供了物质保障 |
(五)家-校-社相互协作共同育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有效解决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需求 |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
三、中职心理健康教师选聘与专业化评价的客观要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职学校 |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师 |
三、教师胜任力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胜任力研究综述 |
二、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 |
三、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六节 研究创新性与重点、难点 |
一、创新性 |
二、重点、难点 |
第二章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初始模型确立 |
第一节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理论梳理 |
一、基于文献的教师胜任力梳理 |
二、基于文献的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梳理 |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体系最终确立 |
第二节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政策分析 |
一、政策文本的选取范围 |
二、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
三、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统计与分类 |
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体系确立 |
第三节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调查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工具 |
三、研究步骤 |
第四节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汇总及初始模型确立 |
第三章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问卷编制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项目分析 |
二、信效度检验 |
三、探索性因子分析 |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四节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要素阐释 |
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内涵探析 |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最终确立 |
第四章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问卷信效度检验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第五节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总体发展水平 |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差异情况 |
第六节 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现存问题分析 |
一、教师内在方面 |
二、社会外在方面 |
第五章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中职心理健康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建立中职学校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 |
一、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核心内容 |
二、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实际应用 |
第二节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 |
一、关注教师自我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
二、增进师、生、家三方沟通互动,共创和谐互助氛围 |
三、建立经验共享平台,组织新老教师之间“传、帮、带” |
第三节 促进行业间合作与交流 |
一、关注自我资源获取 |
二、提供校外互联互通的机会 |
第四节 心理学专业师范生培养 |
一、加强职校合作,创建实训条件 |
二、增加学生实践实习时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材料来源及参考点统计表 |
附录 B 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材料来源及参考点统计表 |
附录 C 教育政策文本选取范围表 |
附录 D 基于内容分析的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汇总 |
附录 E |
附录 F 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初始问卷 |
附录 G 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四、现代班主任课程建设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 花雨.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关键事件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蒲燕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研究 ——以S省Y县为例[D]. 陈小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为例[D]. 闵欧.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隐性课程在泰国初级汉语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 张苗.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6]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研究 ——以瑞昌市S初级中学为例[D]. 田雨.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7]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以大理州A小学为例[D]. 王芸. 大理大学, 2021(08)
- [8]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D]. 金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小学家长学校的组织运行研究 ——以上海市H小学阳光家长学校为例[D]. 李盼.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D]. 肖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