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惨败的记录——介绍美国记者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二次战役的新闻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老藤[1](2021)在《铜行里》文中提出《铜行里》,是一幅描绘百年沈阳社会文化大变迁的风俗画;《铜行里》,是一部为沈阳大国工匠精神溯源追踪的铜匠史;《铜行里》,是一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核心价值观的浮雕墙。楔子如今许多人不知沈阳城曾经有一处铜心,金银铜铁锡的铜,若在街上问行人,十人有十人会摇头,这让富发诚铜雕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石国卿十分不悦,才多少年哪,一座城市就如此健忘。据说当年四贝勒皇太极登基后,下令把城内外制作铜器的店铺均集中于内城中心,形成了一条铜行胡同,又将分散市井的铁匠铺置于城垣四周,由此赋予了盛京城所谓的"铜心""铁胆"。这么大的事能轻易忘记吗?
张舒航[2](2021)在《1949-1999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的图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革命战争题材文学书籍封面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图像学方法和社会记忆与文化记忆理论,对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书籍封面图像进行研究,总结封面图像的视觉表现特征,挖掘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本论文共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介绍选题来源与依据、研究意义及价值,选题相关的文献综述,阐述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和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梳理了中西战争文学的历史发展、1949-1999年革命战争文学书籍的出版以及书籍设计概况;第三章重点分析了1949-1999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的代表性主题图像及内涵,用图像学方法与社会记忆理论分别对红军长征主题图像、抗日战争主题图像、解放战争主题图像、抗美援朝主题图像进行分析;第四章总结了1949-1999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特征,阐述了研究新中国革命战争书籍封面图像的价值与意义。本文认为,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以浓缩的、视觉化的方式,表现了文学作品中的革命战争内容,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和连续性的图像谱系;封面图像在人物刻画、场景表现、图形符号、表现形式等方面呈现出类型化的表现方式和较强的延续性,形成了新中国战争文学封面图像的特定表现经验与传统。在1949-1999年的五十年间,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社会、文化因素为这些书籍封面图像打下了时代的印记。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在内容表达上的历史性、主题性,艺术表现上的叙事性、写实性及类型化手法为当代视觉艺术创作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石仲泉[3](2020)在《毛泽东:运筹抗美援朝战争的最高统帅》文中指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没有身处前线,而是运筹帷幄于中南海,是这场特殊战争实际上的最高统帅。毛泽东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最高统帅地位,是由需要正确处理好中朝两国、两党、两军关系的特殊使命决定的,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和新中国成立时与苏联结盟的特殊关系决定的,由毛泽东非凡的文韬武略等个人特质决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的五次战役和停战谈判中的四次大战的决策者都是毛泽东。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王立群,华野[4](2020)在《战旗为什么那样红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第三篇 英雄无畏》文中研究表明打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米格走廊—志愿军空军的练兵场抓不完的跳蚤—粉碎美军的细菌战零敲牛皮糖捐出一个"山东空军师"隐匿的"万里长城"上甘岭:美军最大的伤心岭打不断的钢铁运输线"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用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1952年5月,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在汉城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道出了他的震惊和无奈。
石仲泉[5](2020)在《毛泽东:精心谋划抗美援朝停战谈判的总设计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文中提出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入朝以后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总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前9个月进行的五次战役,主要为军事斗争;后两年的停战谈判主要为政治斗争。在两年停战和谈中,毛泽东可谓精心谋划的总设计师。他既能站在宏观战略高度把握全局,又深谙微观的谈判技巧;既先礼后兵,又绵里藏针;刚柔相济至炉火纯青,攻守进退如行云流水。整个停战谈判,彰显了毛泽东本人的大智慧,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芒闪耀。
余皓洁[6](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认为
杜武东[7](2020)在《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全面爆发,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越过鸭绿江前往朝鲜半岛参与作战。在1953年7月,金城战役打响。7月14日,杨育才假扮美国顾问率领一个“化袭班”偷袭了李承晚部队的首都师“王牌团”——“白虎团”,为志愿军203师顺利完成金城战役第一步任务创造了条件,这正是后世广为流传的“奇袭白虎团”故事的原型。战地记者王程远敏锐的发现这一战斗故事并深入实地采访,使“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开始流传开来,他据此撰写的报告文学《奇袭》被收录进入《志愿军英雄传》之中,于195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的主要演员方荣翔了解到“奇袭白虎团”这一故事后,便将其改编为京剧演出。从1955年开始,京剧《奇袭白虎团》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在以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逐渐由一部小戏成长为家喻户晓的京剧样板戏。1964年,山东省京剧团携带京剧《奇袭白虎团》到北京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并给毛泽东演出,京剧《奇袭白虎团》因而名声大噪,被评为当时的优秀剧目。自此也改变了京剧《奇袭白虎团》的命运,江青开始对于该剧的全面干预。1967年,《红旗》杂志第六期刊发题为《欢呼京剧革命伟大胜利》的社论,《奇袭白虎团》与《海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一起被确立为“京剧的优秀样板”,宣告正式进入“样板戏”时代。成为样板戏的京剧《奇袭白虎团》也走上巅峰,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先倾斜,专门组建《奇袭白虎团》剧组。相较于一般剧团,“样板团”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集中了最优势的资源。1972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电影《奇袭白虎团》上映,迅速风靡全国,奇袭“白虎团”的故事的传播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国家宣传机器的配合下,京剧《奇袭白虎团》通过多种媒介在全国范围传播,其背后所包涵的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亦对民众精神世界进行浸润。潮起潮落,随着“文革”的结束,作为“文革”标志之一的京剧样板戏《奇袭白虎团》也走下了神坛,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却早已深入人心。回顾“奇袭白虎团”故事传播的历史进程,政治力量的介入是显而易见的,后世评论其功过是非之时,既要看到政治化干预下弱化其戏曲品格,也要看到其在政治推动下能够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徐健[8](2020)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朝鲜与中国唇齿相依,山河相连,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仅一江之隔,美国不顾我国一再警告,趁朝鲜战争之机越过三八线,轰炸,扫射我国东北地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场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战争中,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最终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胜利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千千万万国内民众的大力支持。早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以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国内就已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期间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时间长,地域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成效显着,作为一次成功的民众动员,研究其动员的方式、内容和成效对于当今的组织领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丰富了区域性抗美援朝运动的研究和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研究,为民众动员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论述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的政治动员,宣传动员和行动动员的方式、内容及成效,阐述东北地区民众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作出的贡献。在这次全国范围的运动中,全国民众更加团结,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成效显着,不论是政治动员,宣传动员,还是行动动员,东北民众都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在各地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参军参战,增产捐献和拥军优属,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弹药,广大的中国民众经过这次抗美援朝运动,认清了美帝国主义的本质,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第一部分为绪论。着重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关于抗美援朝运动的复杂背景,分别从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两方面,论述抗美援朝需要开展国内民众动员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关于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方式,该部分从方式与内容两方面分别论述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政治动员、宣传动员和行动动员。第四部分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成效。关于政治动员的成效。抗美援朝运动对广大群众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民众通过政治动员认清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爱国情绪空前高涨,革命积极性大大地提高,充分地展现了保家卫国的意志,坚定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援抗美援朝的决心,增强了维护亚洲和平的力量。关于宣传动员的成效。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宣传动员激发了人民群众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战士们不怕牺牲、顽强作战的先进事迹,增强了人民群众必将战胜侵略者的信心,调动了广大民众生产捐献的积极性。关于行动动员的成效。各地民众的赴朝参战、增产捐献和拥军优属等抗美援朝行动,为前线战士们提供了充足的后勤物资,改善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鼓舞了前线战士们的作战士气,激发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战斗意志,密切了军政民关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第五部分阐述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意义。分为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经验和影响两方面。关于民众动员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在民众动员工作中起到了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行动领导作用。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各地、各类民众动员工作在制订和执行动员工作计划时,以及推广动员经验过程中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在各项动员工作开展前所做的宣传工作不仅有效地遏制了谣言的传播,而且宣传了党的政策和主张,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项民众动员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是民众动员的根本方法与主要内容。关于民众动员的影响。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取得提供了物质保障,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民众的思想政治觉悟,人民更加团结,推动了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抗美援朝精神是全国人民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包志国[9](2019)在《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随着世界步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在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东西方的价值观念、传统与现代的价值思想相互激荡交融,世界各国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发展和追问愈来愈烈。从这一大的全球视角来审视价值观念系统的建构,具有更加深远的现实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价值观教育是价值观念系统建构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之中,更是发挥着建立社会价值秩序、塑造人的内心世界以及重建人们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社会重大变革时期执政党的价值观教育对政权的巩固、多元价值观的整合以及社会思潮的引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949-1956年这一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传递新的时代精神、锻造新的时代品格和引领新的社会风尚的历史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自1840年代以来中国最为重大和最为根本的社会变革。这一深刻变革实现了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进而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开启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从饱受屈辱到站起来的一个全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真正建成。新中国初创后的这七年,经济、政治、文化经历着急骤的变迁,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内心深处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异乎寻常的矛盾冲突和选择调适。各种价值观呈现出交织交锋状态,封建的、落后的、保守的、反革命的价值观与科学的、先进的、进步的、革命的价值观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碰撞与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和复杂。面对深刻的社会变化,如何通过执政党的力量来确立起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摆在当时刚刚取得全面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面前一项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在这段重要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价值观教育,整合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念,构建国家和民族新的价值观念系统,凝聚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平稳顺利地完成这一具有奠基性、开创性意义的社会变革,使得1949-1956年间的中国社会呈现出了蓬勃盎然的生机。本文中的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不同社会群体所进行的价值系统重塑的一种教育。从深刻意义层面来看,价值观教育是价值信仰系统建构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于每个个体,都必不可少。对社会而言,其具有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融合多元的意识形态,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等重要作用。对个体而言,其具有认知时代发展趋势、坚定信仰、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功能。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这一重大变革时期,价值信仰系统建构如何稳固国家政权、如何巩固执政党地位以及如何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一问题导向为切入点。在归纳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历史文献资料,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融通中共党史、共和国史、价值哲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支撑,深入到文化深层结构的价值观层面,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头七年开国奠基时党的价值观教育,探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源头活水,剖析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背景,梳理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对象及核心内容,归纳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途径与载体,总结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显着成效、基本经验、主要教训以及对新时代价值观教育的深刻启示。历史需要观照现实,现实更要回望历史。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更好构筑中国价值,均需回溯到更深的层次和更大的历史格局中,在历史语境中去解读现实。本文在此基础上尝试拓展多学科协同研究的视野,在整体性把握下凸显中国共产党特定历史阶段价值观教育的特征,突出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当代走向研究,试图从学理层面为新时代构建国家民族价值信仰系统提供丰厚的思想资源及有益的历史借鉴。
邹念琴[10](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二、惨败的记录——介绍美国记者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二次战役的新闻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惨败的记录——介绍美国记者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二次战役的新闻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铜行里(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
第一章软铜册 |
第二章葑菲 |
第三章软绣 |
第四章九佬 |
第五章门外徒 |
第六章十八匠 |
第七章街坊(上) |
第八章街坊(下) |
第九章号嘴 |
第十章老雪 |
第十一章令狐平 |
第十二章韩干部 |
第十三章下西南 |
第十四章七七级 |
第十五章泥稿 |
第十六章陶金 |
第十七章活墙 |
尾声 |
(2)1949-1999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的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 选题来源与依据 |
1.3 研究意义及价值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2 文献综述总结 |
1.5 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基本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2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的出版及其书籍设计 |
2.1 中西战争文学的历史发展 |
2.1.1 西方战争文学概况 |
2.1.2 中国战争文学概况 |
2.2 1949-1999 年革命战争文学书籍的出版 |
2.2.1 1949-1966 年:繁荣与盛行 |
2.2.2 1966-1976 年:停滞与低潮 |
2.2.3 1976-1999 年:创作与再版 |
2.3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设计概观 |
2.3.1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设计的整体概况 |
2.3.2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表现形式 |
本章小结 |
3 1949-1999 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的代表性主题图像 |
3.1 红军长征主题图像 |
3.1.1 红军长征图像的创作背景 |
3.1.2 红军长征图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
3.1.3 1949-1999 年红军长征图像中的书籍封面图像 |
3.2 抗日战争主题图像 |
3.2.1 抗日战争图像的创作背景 |
3.2.2 抗日战争图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
3.2.3 1949-1999 年抗日战争图像中的书籍封面图像 |
3.3 解放战争主题图像 |
3.3.1 解放战争图像的创作背景 |
3.3.2 解放战争图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
3.3.3 1949-1999 年解放战争图像中的书籍封面图像 |
3.4 抗美援朝主题图像 |
3.4.1 抗美援朝图像的创作背景 |
3.4.2 抗美援朝图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
3.4.3 1949-1999 年抗美援朝图像中的书籍封面图像 |
本章小结 |
4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特征与价值 |
4.1 1949-1999 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特征 |
4.1.1 内涵表达特征 |
4.1.2 艺术表现特征 |
4.2 1949-1999 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价值 |
4.2.1 历史记忆价值 |
4.2.2 艺术创作借鉴 |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书目 |
附录 B 图片来源 |
附录 C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美术编辑陈亦逊访谈录 |
附录 D 北京印刷学院高级技师田子林访谈录 |
附录 E 1949-1999 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代表性图像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毛泽东:运筹抗美援朝战争的最高统帅(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最高统帅地位的三个决定性因素 |
(一)这是由需要正确处理好中朝两国、两党、两军关系的特殊使命决定的 |
(二)这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和新中国成立时与苏联结盟的特殊关系决定的 |
(三)最根本的是由毛泽东具有非凡文韬武略的个人特质决定的 |
二、决策志愿军入朝后的五次战役和停战谈判中的四次大战 |
(一)第一次战役 |
(二)第二次战役 |
(三)第三次战役 |
(四)第四次战役 |
(五)第五次战役 |
(六)划分军事分界线过程中粉碎敌人的夏秋攻势的大战 |
(七)遣返战俘艰难谈判中的上甘岭战役 |
(八)遣返战俘即将达成协议时不得不进行的夏季反击作战 |
(九)准备停战签字仪式时惩罚李承晚和美军演“双簧”的金城战役 |
三、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
(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地站起来了,既为新中国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也为改革开放走向富起来、新时代走向强起来奠定了坚实根基 |
(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取得了新形势下以弱胜强的丰富军事经验,表明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的人民战争思想仍然适用于现代化战争 |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起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处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半殖民地大国的胜利,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
(五)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使其逐渐成为20世纪下半个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 |
(4)战旗为什么那样红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第三篇 英雄无畏(论文提纲范文)
打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
米格走廊——志愿军空军的练兵场 |
捐出一个“山东空军师” |
抓不完的跳蚤—粉碎美军的细菌战 |
隐匿的“万里长城” |
零敲牛皮糖 |
上甘岭:美军最大的伤心岭 |
TIPS |
TIPS |
TIPS |
TIPS |
(5)毛泽东:精心谋划抗美援朝停战谈判的总设计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停战和谈之缘起和毛泽东的应对安排 |
二、指导确定停战谈判议程的斗争 |
三、指导军事分界线问题的博弈与粉碎敌人夏秋攻势的安排 |
四、指导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中立国监督等问题的舌战 |
五、指导揭露美军细菌战和战俘遣返问题的艰难谈判 |
六、指导上甘岭战役和反登陆作战斗争的较量 |
1.战场上与美军的最后较量,创造了上甘岭战役的奇迹 |
2.应对登陆之战的最后较量,我军反登陆的充分准备使敌人冒险计划完全破产 |
七、指导战俘遣返问题的最后较量,旷日持久的谈判终于达成协议 |
八、停战谈判的结束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7)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史实考辨: “奇袭白虎团”故事的发生及早期传播 |
第一节 烽火记忆: 金城战役与“奇袭白虎团”战斗 |
第二节 文本初现: “奇袭白虎团”文本的撰写与传播 |
第二章 剧本研读: 剧本《奇袭白虎团》的建构与重构 |
第一节 戏剧演绎: 京剧《奇袭白虎团》初成 |
第二节 华丽转身: 京剧《奇袭白虎团》的不断修订 |
第三节 蜚声神州: 《奇袭白虎团》的多媒体传播 |
第三章 潮起潮落: 京剧《奇袭白虎团》的政治沉浮 |
第一节 名噪京城: 《奇袭白虎团》不同寻常的首都之行 |
第二节 打造“样板”: 《奇袭白虎团》剧组的创建 |
第三节 重塑战争: 《奇袭白虎团》与对外关系 |
第四节 繁华消逝: “文革”结束与《奇》剧落幕 |
绪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抗美援朝运动的复杂背景要求开展民众动员 |
2.1 复杂的国际环境 |
2.1.1 出兵参战的必要性 |
2.1.2 参战胜利的可能性 |
2.2 复杂的国内形势 |
2.2.1 国民经济亟待恢复 |
2.2.2 新生政权根基未稳 |
第3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方式 |
3.1 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政治动员 |
3.1.1 政治动员的方式 |
3.1.1.1 订立爱国公约 |
3.1.1.2 控诉会 |
3.1.1.3 游行示威 |
3.1.2 政治动员的内容 |
3.1.2.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3.1.2.2 控诉帝国主义的罪行 |
3.1.2.3 争取和平的亚洲环境 |
3.2 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宣传动员 |
3.2.1 宣传动员的形式 |
3.2.1.1 文字宣传 |
3.2.1.2 口头宣传 |
3.2.1.3 实物宣传 |
3.2.1.4 音像宣传 |
3.2.2 宣传动员的内容 |
3.2.2.1 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
3.2.2.2 宣传志愿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3.2.2.3 宣传志愿军战士厉行节约的品质 |
3.3 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行动动员 |
3.3.1 行动动员的方式 |
3.3.1.1 踊跃参军参战 |
3.3.1.2 增产捐献武器 |
3.3.1.3 开展拥军优属 |
3.3.2 行动动员的内容 |
3.3.2.1 青年支援前线的参军运动 |
3.3.2.2 各行各业的增产捐献运动 |
3.3.2.3 拥军优属工作的开展 |
第4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成效 |
4.1 政治动员的成效 |
4.1.1 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
4.1.2 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 |
4.1.3 增强了维护亚洲和平的力量 |
4.2 宣传动员的成效 |
4.2.1 激发了群众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 |
4.2.2 增强了人民群众必定胜利的信心 |
4.2.3 调动了广大民众生产的积极性 |
4.3 行动动员的成效 |
4.3.1 改善了前线志愿军的武器装备 |
4.3.2 加强了民众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 |
4.3.3 鼓舞了前线士气和后方人民的爱国热情 |
第5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经验和影响 |
5.1 民众动员的经验 |
5.1.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众动员成功开展的根本保证 |
5.1.2 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是民众动员顺利开展的关键 |
5.1.3 做好宣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 |
5.1.4 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有利于民众动员的有效开展 |
5.2 民众动员的影响 |
5.2.1 对于抗美援朝前线战争的影响 |
5.2.2 对于中国民众政治观念的影响 |
5.2.3 对于建国之初其他运动的影响 |
5.2.4 对于当今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价值观 |
1.5.2 中国共产党价值观 |
1.5.3 价值观教育 |
第2章 源头活水: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源泉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1.2 列宁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1.3 毛泽东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2 实践源泉 |
2.2.1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初创 |
2.2.2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
2.2.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深入 |
2.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发展 |
第3章 现实需求: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背景 |
3.1 涤除旧的价值观念:旧中国统治阶级残余思想急需破除 |
3.1.1 肃清帝国主义奴化思想 |
3.1.2 清除封建主义愚民思想 |
3.1.3 根除官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
3.2 建构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价值观亟待确立 |
3.2.1 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形态的建构 |
3.2.2 中国共产党推动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 |
3.3 促进社会整合:社会变革时期各阶级的复杂社会心态尚待调节 |
3.3.1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迁 |
3.3.2 各阶级中的复杂社会形态 |
第4章 教育群体与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对象及内容 |
4.1 教育对象: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群体指向 |
4.1.1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价值观教育的示范群体 |
4.1.2 工人、农民、革命军人:价值观教育的核心群体 |
4.1.3 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等群体:价值观教育的广泛群体 |
4.2 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4.2.1 马列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
4.2.2 社会主义:艰辛探索中的价值目标 |
4.2.3 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的价值追求 |
4.2.4 集体主义:汇集众力的价值主张 |
4.2.5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价值倡导 |
4.2.6 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
第5章 教育举措、路径探寻与价值承载: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途径及载体 |
5.1 方法选择: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 |
5.1.1 理论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灌输与渗透 |
5.1.2 实践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培育与践行 |
5.1.3 榜样示范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典范与标杆 |
5.1.4 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强化与提高 |
5.2 路径探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
5.2.1 旧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广泛的价值观教育传播系统 |
5.2.2 思想改造:涤除旧社会的价值观念 |
5.2.3 思想文化领域的“三次批判”:掌握文化领导权 |
5.2.4 土地改革中的价值观教育:唤醒农民的阶级意识 |
5.2.5 “三反”“五反”运动中的价值观教育:树立新的社会风尚 |
5.2.6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价值观教育:引领新中国的发展走向 |
5.2.7 农村冬学教育: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 |
5.2.8 职工业余教育:启迪工人的阶级觉悟 |
5.3 价值承载: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
5.3.1 以重大活动载体增进新的价值认同 |
5.3.2 以重大会议载体达成新的价值共识 |
5.3.3 以传媒载体宣传新的价值主张 |
5.3.4 以文艺载体讴歌新的时代精神 |
第6章 审视反思: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经验、教训及启示 |
6.1 行之有效: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显着成效 |
6.1.1 凝聚思想共识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政权 |
6.1.2 新旧对比赢得了社会各阶层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
6.1.3 汇聚众力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
6.1.4 价值实践中人民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彰显 |
6.2 以史资政: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经验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
6.2.2 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价值观教育 |
6.2.3 运用政治动员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力 |
6.2.4 注重社会各阶层的正当利益需求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 |
6.3 知往鉴今: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教训 |
6.3.1 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与政治问题混淆界限 |
6.3.2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方式方法简单化 |
6.3.3 “三反”“五反”运动中的价值观教育存在过激行为 |
6.4 当代价值: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启示 |
6.4.1 价值观教育尤其是党自身的价值观教育极端重要 |
6.4.2 价值观教育要深入细致覆盖到不同社会群体 |
6.4.3 价值观教育要注重对多元价值观及社会思潮的引领 |
6.4.4 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代特征相融合 |
6.4.5 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不断创新 |
6.4.6 价值观教育要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
结语 现实观照:对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一)创新点 |
(二)意义 |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
二、中印东段边界 |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惨败的记录——介绍美国记者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二次战役的新闻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铜行里[J]. 老藤. 芒种, 2021(06)
- [2]1949-1999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的图像研究[D]. 张舒航.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3]毛泽东:运筹抗美援朝战争的最高统帅[J]. 石仲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0(05)
- [4]战旗为什么那样红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第三篇 英雄无畏[J]. 王立群,华野. 山东画报, 2020(10)
- [5]毛泽东:精心谋划抗美援朝停战谈判的总设计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J]. 石仲泉.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20(05)
- [6]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余皓洁. 湘潭大学, 2020
- [7]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D]. 杜武东. 山东大学, 2020(10)
- [8]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D]. 徐健. 吉林大学, 2020(08)
- [9]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D]. 包志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10]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