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细管电泳柱后化学发光检测器组装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轩[1](2017)在《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方法联用用于血样中糖化血红蛋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细管电泳(CE)具有高分离效率、高选择性、操作简单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微量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与分离;化学发光检测法(CL)具有灵敏度高等优点,且不需要光源,所产生的背景信号非常低。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同时获得毛细管电泳的高选择性、高分离效率以及化学发光检测的高灵敏度,使之成为一种十分有用的分析方法。目前,CE-CL联用检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食品检测、药物分析以及环境分析等领域。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毛细管电泳与化学发光检测联用用于全血中血红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分离与检测。所使用的仪器装置为实验室自行搭建,我们使用鲁米诺-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反应,成功地对普通血红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了分离及检测,并最终实现了糖尿病人血样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我们首先对电泳缓冲液、反应缓冲液、化学发光试剂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次对血红蛋白标准品及实际血样中的血红蛋白进行了线性范围和检测限的考察,获得了较宽的线性范围(1×10-8 M至1×10-5 M,线性相关系数为0.933及0.943)及较低的检测限(1.28×10-10 M及1.77×10-10 M);随后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0.5倍、1.5倍及2倍加标实验的加标回收率为103.1%108.8%;最后进行的重现性考察实验中,使用不同毛细管、同一天及不同天的迁移时间及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为了实现对全血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分离与检测,我们需要提高该体系的分离度以及灵敏度。我们向体系中加入3,5-二羧基苯硼酸以增加糖化血红蛋白与普通血红蛋白的电荷差异,首先使用正交实验设计法重新优化了电泳缓冲液浓度、鲁米诺浓度及3,5-二羧基苯硼酸浓度等条件;其次,我们对两种蛋白的标准品进行了线性范围和检测限的考察,同样获得了较宽的线性范围(血红蛋白为1×10-7 M至7.5×10-6 M,线性相关系数为0.963;糖化血红蛋白在高浓度范围2.5×10-6 M至1×10-5 M以及低浓度范围1×10-7 M至2.5×10-6 M之间均有较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以及0.994)及较低的检测限(1.86×10-8 M及1.07×10-8 M);在随后进行的加标回收实验中,加标回收率为101.1%105.2%;之后进行的重现性考察实验中,测得的相对标准偏差除两个数据外均小于10%;最后我们对糖尿病人血样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了检测,在对两种蛋白的催化性能的差异进行校正后,所得到的糖尿病人血样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约为9.6%,正常人血样中的含量约为5.2%。该方法简单、灵敏、快速,且检测限及样品需求量与其他方法相比更低,非常适合用于全血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分离及检测,可以为糖尿病的诊断与监测提供有效的信息。
骆聪婷[2](2016)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分离检测饮料中的氨基酸》文中认为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本论文概述了氨基酸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领域,并详细介绍赖氨酸、精氨酸、亮氨酸三种氨基酸。氨基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使得氨基酸的分离检测技术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常用的分离检测方法进行阐述。用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物质的存在以及含量具有准确度好、效率高,重现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如今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检测中。本文主要介绍毛细管电泳检测法的原理、可检测的物质以及使用方法,还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电化学发光的基本概念。本论文的目的在于建立以三联吡啶钌为化学发光体系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饮料中氨基酸的分离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建立毛细管电泳分离—三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应用于红牛维生素饮料中赖氨酸的检测方法。通过实验,分别对影响分离检测的因素进行优化。在最佳检测条件下,赖氨酸ECL强度与赖氨酸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331.53+27.52x,线性范围为3.087.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1,赖氨酸的最低检出限为0.21μg/mL。结果表明,红牛饮料中赖氨酸的含量为67.7μg/mL。2.建立毛细管电泳分离—三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应用于日加满饮料中精氨酸的检测方法。通过实验,分别对影响分离检测的因素进行优化。在最佳检测条件下,精氨酸ECL强度与精氨酸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4.067x-10.432,线性范围为1.0440.22μg/mL,相关系数为0.9995,精氨酸的最低检出限为0.24μg/mL。结果表明,日加满饮料中精氨酸的含量为34.96μg/mL。3.建立毛细管电泳分离—三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应用于快步氨基酸饮料中亮氨酸的检测方法。通过实验,分别对影响分离检测的因素进行优化。在最佳检测条件下,亮氨酸ECL强度与亮氨酸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14.23x-1.21,线性范围为2.0320.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8,亮氨酸的最低检出限为0.13μg/mL。结果表明,快步维生素饮料中亮氨酸的含量为1054.8μg/mL。与国标法相比,CE-ECL法省略了繁琐的衍生化前处理,简化了实验步骤,节约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又具有重现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饮料中氨基酸的快速检测。
谢皓玥[3](2013)在《基于固定化酶检测接口的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命科学、临床药学的发展,药物分析在分析科学中越来越重要。复杂生物样品中痕量生物大分子和药物的分析一直是困扰分析工作者的难题。毛细管电泳具有高效、快速、消耗量低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分析化学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从技术水平来说,毛细管电泳已经发展为不同的分离模式,从而满足不同性质样品在管内的最佳分离。毛细管的样品分离量在纳升级,非常适用于微量生物样品的分析,但同时也对检测的灵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激光诱导荧光,质谱等检测技术满足了毛细管电泳检测的要求,但是昂贵的仪器价格和复杂的检测程序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将具有独特高催化效率的酶反应应用到毛细管电泳中放大检测信号提高灵敏度已受到关注。化学发光检测是一种在暗背景下实现对光信号的高灵敏捕捉,不仅不需要外加光源使得仪器设备简单廉价,而且避免了光源的不稳定以及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引起的背景噪音。酶催化的化学发光检测具有操作简单、高灵敏等特点非常适合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本论文主要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固定化酶流通接口用于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各项研究工作简述如下:(1)设计一种基于固定化酶的毛细管电泳柱后检测接口本实验将具有独特高催化效率的酶反应应用到毛细管电泳中,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固定化酶检测接口,用以放大检测信号提高灵敏度。利用共价键和作用,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于醛基纸膜上,在流通池中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溴酚蓝化学发光体系。自行设计的固定化酶发光流通池,能使酶及时催化过氧化氢产生活性氧,与毛细管中分离的鲁米诺发生化学发光反应。以鲁米诺为分析物检测所设计接口的性能,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鲁米诺在0.1-300μM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低于7.5%和8.2%,在连续重复50次进样后,检测信号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2)基于固定化酶检测接口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化学发光检测生物胺本实验将接有巯基的β-环糊精(β-CD-SH)做为活性基团,纳米金作为支撑,先合成β-CD-SH修饰的纳米金,再将这种修饰了的纳米金作为固定相涂布于毛细管内壁中制作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本实验组延续使用了前面工作中设计的固定化酶检测接口和鲁米诺-过氧化氢-溴酚蓝化学发光体系,采用三乙胺高效催化生物胺与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的衍生反应,再通过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分析检测。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Gly在0.5-200μM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氨酸的检测限(S/N=3)能达到0.12μM。样品在13分钟内完成检测,理论塔板数达到22500。对人唾液和尿液样品进行测定,取得较好的分析检测结果。
黄勇[4](2012)在《基于功能化纳米材料和微流控芯片的生化分析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化学、催化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在生化分析领域,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可以显着提高传感器的分析性能。至今,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已被应用于DNA、蛋白质、多肽等多种生物分子的检测,并在生化分析领域显示了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尽管如此,相对于传统生物传感技术,纳米生物传感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利用纳米材料构建生物传感器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在于如何将纳米材料的优势与生物识别事件相结合。因此,设计和构建灵敏度更高、选择性更好的纳米生物传感器仍是生物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芯片电泳(MCE)是微流控芯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分离分析技术之一。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MCE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试剂和样品消耗量少、易于集成化和自动化等优点。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优势,MCE已经被(?)泛应用于小分子、DNA和蛋白质等多种物质的分离和检测。相对于传统分离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MCE技术尚不成熟,而且目前所建立的大多数MCE分析方法无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特别是生物样品分析。因此,建立高灵敏的MCE分析方法,并应用于生物样品分析,对于推动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论文利用几种纳米材料如纳米金(AuNPs)、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iO2NPs)、量子点(QDs)的独特光学性质,发展了几种新型光学生物传感技术;此外,利用MCE技术建立了一系列用于检测复杂生物样品中痕量物质的新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生物检测新体系研究(1)基于AuNPs能够增强荧光偏振的原理,以EcoRI酶为模型分析物,发展了一种简单、超灵敏检测核酸内切酶的荧光偏振生物传感器。首先在纳米金表面修饰具有捕获功能的DNA,再与荧光标记的部分互补DNA杂交,形成具有EcoRI酶识别位点的双链DNA功能化纳米探针。当EcoRI酶存在时,纳米探针表面的双链DNA被EcoRI酶选择性切断,释放出更短的荧光标记的DNA片段,从而导致荧光偏振值(P)减小。根据P值的变化可以定量分析EcoRI酶的活性。此传感器不仅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和很低的检测限,而且选择性很高。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核酸内切酶抑制剂的筛选。(2)基于核酸适体构型转换触发纳米粒子信号放大的原理,利用三磷酸腺苷(ATP)作为模型分析物,构建了一种检测生物分子的荧光偏振适体传感器。该传感体系以荧光标记的发夹式核酸适体作为分子识别探针和检测探针,单链DNA修饰的SiO2NPs作为信号放大探针。当没有目标分子存在时,荧光标记的发夹式核酸适体不会与纳米粒子功能化的DNA结合,此时体系的P值很小。当加入ATP后,它与核酸适体结合使发夹式结构打开,且打开的发夹式核酸适体能与纳米粒子功能化的DNA杂交,从而导致体系的P值增大。据此可用于定量检测ATP,检测范围为40pmol/L~100μmol/L。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分离、洗涤步骤,整个过程都在均相中完成。通过改变适体的碱基序列,该方法很容易用于蛋白质、金属离子及其它小分子物质的分析。(3)基于DNA切割反应的特异性和AuNPs的超高荧光猝灭能力,以EcoRⅠ酶、EcoRⅤ酶和HaeⅢ酶为模型分析物,构建了一种能同时高灵敏检测多种核酸内切酶的多色纳米分子信标。在该体系中,三种标记了不同荧光染料的发夹式DNA(酶底物)通过金-硫的亲和作用共同组装在AuNPs表面形成多色纳米分子信标。由于自组装作用拉近了AuNPs与荧光染料的距离,因此所有荧光染料的荧光通过纳米表面能量转移被猝灭。当目标核酸内切酶存在时,它们能选择性切断发夹式DNA,释放出游离的荧光标记DNA片段,从而导致相应荧光染料的荧光恢复。据此可以实现多种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同时检测。所建立的方法具有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等优点。此外,基于核酸内切酶抑制剂对DNA切割反应的抑制作用,该方法还可以用于核酸内切酶抑制剂的筛选。(4)利用QDs的独特光学性质,结合分子间及分子内猝灭剂的高效荧光猝灭能力,构建了一种新型纳米探针用于核酸内切酶检测及抑制剂筛选。在该探针中,荧光猝灭剂通过与酶底物DNA片段的直接标记和互补DNA杂交方式连接到QDs表面。在没有核酸内切酶存在时,QDs的荧光通过能量转移被猝灭,纳米探针处于“关闭”状态。当体系中存在目标核酸内切酶时,QDs表面的双链DNA被切断,猝灭剂脱离QDs表面而使QDs的荧光恢复。QDs的荧光增强幅度与核酸内切酶含量有关,据此可以用于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分析。采用不同发射波长的QDs和对应的猝灭剂,该方法可以实现多种核酸内切酶的同时检测。此外,基于核酸内切酶抑制剂能够抑制酶切反应,该方法还可以用于核酸内切酶抑制剂的筛选。2.基于芯片电泳的生物检测新方法研究(1)以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自制的玻璃/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芯片,结合芯片电泳激光诱导荧光(MCE-LIF)检测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检测生物样品中D-酪氨酸的新方法。该方法以γ-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结合胶束电动色谱分离模式,通过优化分离条件,在150s内实现了D/L-酪氨酸对映体的快速分离,D-酪氨酸的检测限达到了33nmol/L。利用该方法对正常人与肾衰竭病人血浆中D-酪氨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肾衰竭病人血浆中D-酪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该方法可用于肾衰竭病疾病的临床诊断。(2)采用集成柱前微反应器和柱后微反应器的玻璃/PDMS复合芯片,提出了一种在线衍生-MCE-化学发光(CL)检测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巯基类化合物的测定。该方法将衍生反应、进样、电泳分离和CL检测集成在同一片芯片中进行,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化和自动化。以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和邻苯二醛(OPA)为在线衍生试剂,卡托普利、硫普罗宁、硫鸟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四种巯基类药物为模型分析物,采用胶束电动色谱分离模式,在80s内完成了四种药物的分离和同时检测。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四种巯基类药物的检测限在8.9-13.5nmol/L范围。利用该方法对人血浆样品中巯基类药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3)采用MCE-LIF或CL检测技术,建立了快速检测生物样品中痕量物质的免疫分析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竞争免疫模式,以荧光或CL标记的抗原为示踪剂,与游离抗原(分析物)竞争结合有限量的抗体,免疫反应后进行电泳分离检测。利用听建立的方法分别对人血浆中苯巴比妥(PB)和人血清中睾酮(T)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常规免疫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点。(4)采用玻璃微珠作为抗体固定介质,结合MCE-LIF检测技术,发展了一种多元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将表面固定有不同抗体的多种玻璃微珠、多种荧光标记的抗原和游离抗原(分析物)同时置于芯片的样品池中进行免疫反应,然后进样、分离和检测。由于玻璃微珠的引入,免疫复合物不能进入分离通道,从而使分离变得更简单。此外该方法只需单一检测器和单一荧光标记试剂即可完成多种物质的同时免疫检测,降低了分析成本。以PB、苯妥英(PHT)、卡马西平(CBZ)和茶碱(Th)为模型分析物,使用该方法能够在20min内完成四种物质的同时测定,检测限在1.8-2.5nmol/L范围内。通过更换不同的抗原/抗体对,该方法很容易应用到其它物质如蛋白质、多肽及环境污染物的分析。
彭龙飞[5](2011)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麻黄碱类药物及检测器的改进研究》文中指出毛细管电泳(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一类以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样品的多种特性(电荷、大小、等电点、亲和行为、相分配特性等)为根据的高效分离分析技术。是继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之后分析科学的又一重大进展,使分析科学得以从微升水平进入纳升水平,并使单细胞、乃至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毛细管电泳具有分离模式多、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耗样量少、仪器简单等特点,已被用于蛋白质分离、糖分析、手性分离、DNA测序、单细胞分析及疾病早期诊断等。但作为其分离通道的毛细管内径尺寸小(25~100μm),给检测带来了困难,导致CE的检测灵敏度不高。因此,改善检测灵敏度一直成为毛细管电泳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电化学发光(ECL)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反应可控性强、试剂耗量少、获得分析信息多和反应效率高等优点。毛细管电泳与电化学发光的结合,兼备了CE高分离效率和ECL高灵敏度的优点,可用于复杂样品中痕量组分的分离和测定。本文利用CE-ECL联用技术,开展了两种重要麻黄碱的分析检测;并结合CE-ECL联用技术的相关原理,开展对其检测器的改进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首次建立一种测定一对非对映异构体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新方法。对电泳缓冲液类型、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电化学发光检测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检测电位,1.2V;进样电压,10kV;进样时间,10s;分离电压12kV;电泳缓冲溶液选择,15 mmol/L phosphate-borax, pH 7.4;电化学发光溶液,5 mmol/L Ru(bpy)32+于50 mmol/L磷酸盐,pH 8.5,两种差向异构体麻黄碱在5min内获得良好的分离。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检出限分别为4.5×10-8mol/L和5.2×10-8mol/L。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三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9.6%~103.4%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5.3%。在尿样中,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定量限分别为:6.9×10-7mol/L和7.7×10-7mol/L。将所提出的方法成功应用于人尿样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测定和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分析,并对盐酸伪麻黄碱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提出的方法在药物治疗监测和临床分析方面有潜在的应用。2.通过对CE-ECL检测器的改进研究,研制了一套新型的CE-ECL检测系统。在传统的CE-ECL检测系统中,其检测对象一般是电化学发光共反应试剂。本新型装置不仅可用于电化学发光共反应试剂的检测,更重要的是可检测ECL发光体及其标记物,并有望应用于蛋白质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及免疫分析。拓宽了CE-ECL的应用范围,功能更全面。
陈福南[6](2008)在《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是在没有光、电、磁、声、热源激发的情况下,由化学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光辐射。以此为基础的化学发光分析,由于可以进行发射光子计量,又没有外来激发光源存在时散射光背景的干扰,因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可达10-12-10-21mol),很宽的线性范围(3-6个数量级),同时仪器设备又很简单、廉价、易微型化,在近三十年发展非常迅速。然而,化学发光分析法的一个突出的缺点是选择性比较差,严重制约了它的应用。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弥补化学发光分析的这个缺陷,一是与特异性分子识别反应联用,如酶反应,包括纯酶反应、动植物组织或细胞:抗原-抗体反应或受体-配体反应:核酸、适配体、DNA、RNA等特异性识别及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等。另一种方法是将化学发光分析同高效分离方法相结合,如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凝胶电泳等。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具有高效、快速及应用广泛的现代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操作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已经成为有机物质分析的支柱技术,在生物化学、临床医学、食品检验、石油化工及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对HPL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各种类型的色谱柱;二是研究与HPLC耦合的检测器:三是研究如何拓宽HPLC的应用范围。检测器作为HPLC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当着“眼睛”的角色。人们已经研究和开发了多种检测器,如紫外-可见光检测器(UV-VIS)、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荧光检测器(FLD)、示差折光检测器(RID)、电化学检测器(ECD)、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ELSD)、光电导检测器(PCD)、磁旋光检测器(MDR)、放射性检测器(RD)、热离子化检测器(TlD)、化学发光检测器(CLD)和质谱(MS)检测器等。在众多的HPLC捡测器当中.化学发光检测器结构简单,背景低,灵敏度高,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复杂样品中Pg或龟级含量化合物的检测。与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常用的检测器不同,化学发光检测器不是一种通用的检测器,某些共存物质即使不能通过色谱柱很好分离,也会因为其中一些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发光,或者产生化学发光的条件不同而被区分开来,这就可以避免了在紫外检测等方法里不可避免的干扰。因此化学发光检测器与HPLC联用成为当今化学发光分析分析研究及应用非常活跃的热点之一。HPLC-CL联用技术从理论上结合了二者的优势,可以实现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快速分离分析,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1)由于化学发光检测器需要在检测池中进行化学发光反应,反应试剂溶液的加入会出现稀释效应并导致色谱峰展宽,使HPLC分离度降低。2)色谱分离条件与化学发光反应条件不一致,因而不是所有的化学发光体系都适合用作色谱柱后检测器。围绕这两个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化学发光检测池,将分离柱后的毛细导管直接插入流动的和不断更新的化学发光试剂环形池中,由于所建立的化学发光反应是一种快速化学发光反应。从柱后流出的各分离组分能立即在检测池中产生化学发光反应并立刻被窗口检测到。这样设计的检测池无任何死体积和稀释效应存在,与传统的化学发光检测器比较,获得的色谱峰比较窄,从而提高了分离度。通过在完成反应池设计、柱后接口、优化色谱分离和化学发光检测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HPLC-CL检测新方法,并将这些新的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应用于生物样品如人体血液和尿液中某些痕量药物的检测。结合微透析技术还实现了活体、在线、实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活体动态生化分析是近年来在分析化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其中微透析技术占重要地位。微透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采样技术,在药物代谢动力学领域,尤其是在药物分布与代谢的研究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都是采用脱线分析,不能完全真实反应组分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而微透析取样方法对组织损伤小,可以在基本上不破坏生物体内环境的前提下对细胞间液中小分子物质进行连续取样。当采用在线分析时,还可以使被透析出的物质在接近体内环境的条件下得到检测,可以实时的监测到体内多种化合物量随时间的变化。取样无需匀浆过程,可真实代表取样位点目标化合物的浓度,同时在体内不同部位插入微透析探针可研究目标化合物的体内分布,即具有空间分辨性。这是其它化学微环境在位监测方法无法比拟的,对于研究生命过程、进行疾病诊断以及开展约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还研究了HPLC-CL分折方法与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起来的活体动态生化分析,并应用于药物和生化物质的动力学代谢研究。现就HPLC-CL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第一章)和具体研究工作(第二-四章)简述如下:第一章主要就HPLC-CL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典型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包括鲁米诺及其衍生物、过氧化草酸酯、三(2,2-联吡啶)钌(Ⅱ)、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等)、柱后化学发光检测器的构建及近10年来在生命科学、药学、临床医学、环境及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和进展情况进行了评述。对这一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第二章就luminol-K3Fe(CN)3化学发光检测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的结合及其在儿茶酚胺类药物分析中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1、微透析采样,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活体在线检测血液中左旋多巴:基于左旋多巴可以增强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信号的现象,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新的HPLC-CL左旋多巴分析方法。而微透析技术是一种新的采样技术,它具有活体、原位采样,实时、在线检测等突出特点。本研究设计了微透析探针系统,又将这个新的采样技术与HPLC-CL联用,实现了家兔血液中的左旋多巴活体在线检测。灌流液以5μl/min的速度灌流,将血液中的分析物透析出来,经HPLC分离后用CL检测。该方法获得的响应信号在1×10-8-1×10-6g/mL(r2=0.9995)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0-9g/mL(3σ)。获得的药时曲线表明左旋多巴的血药浓度在服药90分钟时达到最高值,与药典上分析结果一致。2、HPLC-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检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都有增敏作用,可以分别用本化学发光体系进行检测。但是它们三者在同一个系统中,则会产生相互干扰。本研究设计反应池、优化色谱分离条件,建立了这三种物质同时测定的HPLC-CL新方法。以0.01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甲醇(92/8,v/v)为流动相在C18反相色谱柱上实现分离,柱后用CL进行检测。在优化好的各项条件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线性范围分别是1×10-8-5×10-6,5.0×10-9-1.0×10-6和5.0×10-9-1.0×10-6g/mL。检出限分别为4.0×10-9,1.0×10-9和8.0×10-10g/m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血清样品中三种物质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7-106.7%之间。第三章研究了高锰酸钾-甲醛化学发光体系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检测技术的应用,包括:3、高锰酸钾-甲醛化学发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检测血清中的肌苷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化学发光检测联用法,用酸性高锰酸钾和甲醛作为发光剂,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来测定肌苷,用55:45的甲醇:水作为流动相,肌苷的质量浓度在0.4-12μgmL-1,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0.15μg mL-1,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c=1.0×10-6g/mL,n=9)。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测定人体血清中的肌苷。4、高锰酸钾-甲醛化学发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检测血清中的维生素B6本文基于酸性介质中甲醛会增敏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个新的高锰酸钾-甲醛-维生素B6化学发光体系,并将其与高分离效率的HPLC耦合,克服了化学发光选择性差的缺陷,在优化好的条件下,维生素B6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响应线性范围为0.3-10μg mL-1,检出限为0.1μg mL-1,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7%,(c=1.0×10-6g/mL,n=7)。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的维生素B6。5、高锰酸钾-甲醛化学发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检测尿样中的异丙嗪高锰酸钾实际常用的化学发光试剂,经研究发现在酸性介质中可以氧化盐酸异丙嗪产生化学发光。而甲醛可以增敏高锰酸钾-异丙嗪化学发光。基于这样的原理,建立了HPLC-CL检测盐酸异丙嗪的新方法。在实验优化的最佳条件下盐酸异丙嗪的质量浓度在1-100μg mL-1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16.9234+26.3620c(r2=0.9993),对1μg mL-1的盐酸异丙嗪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7%。根据IUPAC建议计算得本方法的检出限为3×10-7 g mL-1。第四章研究了联吡啶钌-Ce(Ⅳ)化学发光体系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检测技术,包括:6、联吡啶钌-Ce(Ⅳ)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血清和尿样中的呋噻米Ce(Ⅳ)为氧化剂时,一方面与呋噻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活性中间体,另一方面又将Ru(bipy)32+氧化成Ru(bipy)33+。后者与呋噻米活性中间体发生反应产生激发态Ru(bipy)32+*,然后释放出光能回到基态,并且产生的化学发光强度与呋噻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本文基于这样的反应体系,建立了Ce(Ⅳ)-Ru(bry)32+-呋噻米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并将这个高灵敏的CL分析方法与高分离效率的HPLC耦合起来,在设计反应池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灵敏、快速的呋噻米分析方法,检出限为3.0×10-8g/mL,线性范围在1-50×10-7g/mL,并成功用于血清样品中呋噻米的测定。7、联吡啶钌-Ce(Ⅳ)化学发光体系检测片剂和血清中的己烯雌酚本文研究发现酸性介质中Ce(Ⅳ)可以同时氧化DES和Ru(bipy)32+,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再相互作用生成激发态Ru(bipy)32+*,激发态Ru(bipy)32+*通过释放光能回到基态,由此产生化学发光,且化学发光强度与DES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基于此,本文建立了新的测定DES的CL方法,并设计了反应池,使之与HPLC耦合后,尽量减少柱后峰展宽,保持化学发光方法的灵敏度,同时优化了各项分析分离条件和化学发光反应条件,利用HPLC的高分辨效率,成功实现了血清等复杂生物样品中DES的分析,在8×10-8-1×10-5g/m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3.0×10-8g/mL。对8×10-7g/mL的己烯雌酚连续进行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8、联吡啶钌-Ce(Ⅳ)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血清和尿样中的甲磺酸酚妥拉明本文研究发现,酸性介质中,酚妥拉明被Ce(Ⅳ)氧化生成活性中间体。有Ru(bipy)32+存在时,Ru(bipy)32+同时也被Ce(Ⅳ)氧化成+3价Ru(bipy)32+。酚妥拉明活性中间体接着与Ru(bipy)33+产生反应生成激发态Ru(bipy)32+*,激发态Ru(bipy)32+*通过释放光能回到基态,由此产生化学发光,且化学发光强度与酚妥拉明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基于此,在完成反应池设计基础上,首次提出用HPLC-CL联用技术测定生物样品中的酚妥拉明,对4×10-7g/mL的酚妥拉明连续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方法检出限为3.0×10-8g/mL。在1~20×10-7g/mL范围内线性方程为△I=-55.95+46.40c(r2=0.9985),效果令人满意。
余长柱[7](2008)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细管电泳(CE)是高效、快速、样品和试剂消耗少的一种分离技术,存在的主要缺点之一就是检测灵敏度低,提高检测灵敏度是目前CE研究的热点之一。激光诱导荧光(LIF)检测是CE最灵敏的检测方法之一,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还可改善选择性,极大地拓展了CE的应用,特别在生物样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柱前衍生检测需要额外的操作步骤,并且要求衍生产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具有多重标记位点的分析物会出现多重峰。对此,柱后衍生LIF检测此时是更好的选择,而且特别适合于高速在线衍生检测。另一方面,CE的检测灵敏度受限于毛细管较短的检测光程,而且毛细管管壁也容易产生散射光,增加背景噪音。无窗检测池可以增加检测光程降低背景噪音,提高信噪比。本论文综述了CE灵敏的检测方法和技术,CE-LIF检测原理、仪器结构,荧光衍生方法和柱后衍生反应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组装了简便的CE-LIF检测系统,发展了一种简单易于制作的CE-LIF柱后反应器,并应用于牛奶和动物样品中卡那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检测,另外还提出CE无窗式检测的新方法。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具体如下:1、组装了一台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采用共线型光学结构组装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利用核黄素作为分析样品,对影响系统检测性能的光学器件如光阑孔径、光电倍增管的工作电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讨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措施。核黄素的浓度检出限达到9.0×10-9 mol/L(3.4×10-6 g/L),质量检出限为18 amol,在3.0×10-8~1.0×10-5 mol/L浓度范围内成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2、研制了一种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共轴-间隙柱后反应器。采用毛细管聚酰亚胺涂层套对接和准直分离和反应毛细管,衍生试剂从涂层套和分离毛细管之间的环隙,以及两根毛细管之间的间隙引入反应管中,实现高效分离和快速衍生反应。设计了衍生反应池的加压及冲洗装置,从而解决了柱后衍生反应通道堵塞的问题。氨基酸的检出限为8×10-8~1.0×10-6mol/L,在两个多数量级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中甘氨酸线性范围为5×10-7~1×10-4 mol/L,分离效率1.35×105~1.67×105理论塔板数,并成功地应用于香醋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的测定。该反应器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无需显微操作,可以采用短的反应距离适用于快速和产物易分解的衍生反应。在毛细管电泳分析中,毛细管的准直耦合以及在柱试剂引入方面将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提出毛细管电泳柱后衍生激光诱导荧光测定卡那霉素类抗生素方法。利用共轴-间隙柱后反应器,以酸性乙酸钠盐缓冲液,在反向电渗流和负高压下分离卡那霉素类抗生素,再与碱性硼酸钠盐缓冲液中的衍生试剂柱后衍生反应,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该柱后反应衍生方法避免了分离缓冲液和衍生缓冲液两种不同缓冲体系的相互干扰,提高了分离度和检测灵敏度。氨基糖苷的检出限为3.6×10-5~5.2×10-5 g/L,线性范围为1.1×10-4~5.0×10-2g/L。该法用于牛奶和动物组织中的卡那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测定,回收率为81.6%~95.3%(n=4)。4、提出一种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无窗式检测方法。利用聚酰亚胺涂层套准直两段毛细管制作了无窗检测池,利用显微成像监测检测池间隙距离和电泳分离电压对无窗检测池外形的影响,考察了分离电压对荧光检测信号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无窗检测的可行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比较了无窗式检测和在柱检测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无窗检测池,荧光信号增强,背景噪音减小,检出限降低,其中核黄素的检测灵敏度甚至提高了15倍。线性范围达到两个数量级以上,其中RF的线性范围为5.0×10-9~1.0×10-6mol/L,无窗检测分离效率为1.0×105~2.4×105理论塔板数,RSD(n=5)在3.7%~5.8%范围。用无窗式检测方法成功测定了实际样品菠菜和莴苣叶中三种黄素类化合物的含量。鉴于无窗检测池易于制作,没有在柱检测管壁出现吸附污染的缺点,该检测模式扩大了毛细管电泳分析的应用范围。
丁收年,徐静娟,陈洪渊[8](2007)在《Ru(bpy)32+电致化学发光技术的若干进展》文中认为电致化学发光(ECL)是由电化学反应引起的化学发光。因为ECL不需要外加激发光源,背景信号低,线性范围宽,并且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它已成为一种常用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方法。联吡啶钌(Ru(bpy)32+)的水溶性好,化学、电化学和光化学性能稳定,且能在水溶液中进行ECL反应,能检测多种物质,如草酸、氨基酸、烷基胺、环状胺、芳香胺、药物、蛋白质和DNA等,而且,Ru(bpy)32+能在ECL反应中循环再生,如将Ru(bpy)32+固定到电极表面,就能制成所谓"无试剂"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节省了这种昂贵的发光试剂。ECL检测器可与流动体系如流动注射分析(FIA)、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和微芯片电泳(MCE)联用检测物质。在流动体系中,固态ECL传感器用作检测器,不需要用泵向电极表面输送发光试剂,简化了实验设备;同时,发光试剂不需要和样品区带混合,避免了样品稀释和样品区带展宽等问题。本课题组研制成多种高灵敏、高稳定性的新型固态ECL传感器,构建了FIA-ECL、CE-ECL和MCE-ECL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综述Ru(bpy)32+电致化学发光技术的若干进展。
张琰图[9](2007)在《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一种具有高效、快速及应用广泛的现代分离技术。检测器作为HPLC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当着“眼睛”的角色。近年来,在众多的HPLC检测器当中,化学发光检测器(CLD)由于其具有灵敏度高,线形范围宽及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复杂样品中pg或fg级含量化合物的检测,成为一种理想的分离分析方法,也是当今分析科学领域内研究非常活跃的热点之一。电生试剂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with electrogenerated reagents)法是利用电化学手段,使不稳定氧化剂在电极上在线产生后与被测物质或发光试剂反应产生化学发光,基于直接氧化还原反应、增敏反应或能量转移过程而建立起的一种新型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已用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但如何提高该法的选择性,使其在实际应用中真正得到更好和更广泛的应用,仍然是存在的一个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在线电生反应生成BrO-,[Cu(HIO6)2]5-,B(OH)3·OOH-,Mn(Ⅲ),Co(Ⅲ)和Ag(Ⅱ)等具有高反应活性的初生态氧化剂,研究了他们的初生态氧化活性;在完成电解池设计、柱后接口、优化色谱分离和化学发光检测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HPLC-CL检测新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增添了一种新的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并将这一新的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器应用于实际样品如食品中违禁添加剂(苏丹红)、药物残留(糖皮质激素、β2激动剂)及人体血液和尿液某些药物浓度的检测中。现就HPLC-CL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章)和具体研究工作(第2-5章)简述如下:第1章主要就HPLC-CL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建、典型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包括鲁米诺及其衍生物、过氧化草酸酯、三(2,2’-联吡啶)钌(Ⅱ)、高锰酸钾、铁氰化钾、四价铈化学发光体系等)及近10年来在生命科学、药学、临床医学、环境及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和进展情况进行了评述。对这一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第2章就在线电生BrO--luminol化学发光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的结合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包括:(1)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BrO--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辣椒中的苏丹红研究发现,苏丹红(Ⅰ-Ⅳ)能够强烈增敏通过恒电流电解方法在线电生BrO-和luminol之间产生的化学发光,提出了一种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柱后同时检测4种苏丹红(Ⅰ-Ⅳ)的新方法。色谱分离以Nucleosil RP-C18(250mm×4.6mmi.d.,5μm,pore size,100(?))为色谱柱,甲醇-0.2%甲酸水溶液(90:10,v/v)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0 mL min-1,同时分离检测四种苏丹红的总时间为25min。系统研究并优化了流动相、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的有关条件。该法检测四种苏丹红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0-3~2.0,8×10-3~2.0,5×10(-3)~2.0,8×10-3~4.0μg mL-1;检出限(LOD)(3s)介于4~8μg kg-1,定量限(LOQ)(10s)为13~27μg kg-1。苏丹红在实际样品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105%(添加水平为1.0,1.5mg/kg)。对含4种苏丹红浓度分别为0.01μg mL-1、0.8μg mL-1的样品溶液连续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都小于3.0%,其日间精密度R.S.D.都小于4.4%。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辣椒或辣椒酱制品中苏丹红含量的分析。(2)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BrO--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牛奶中残留四环素类化合物的研究基于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中的四环素(TC)、土霉素(OTC)、金霉素(CTC)和多西环素(DC)能够强烈增敏通过恒电流电解方法在线电生BrO-和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提出了一种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柱后同时检测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的新方法。以Nucleosil RP-C18(250mm×4.6mm,i.d.,5μm,pore size,100 (?))为色谱柱,0.05 mol L-1磷酸二氢钾(pH 2.5)—乙腈(30:70,v/v)为流动相,流速1.2 mL min-1,柱温25℃,同时分离检测四种抗生素的总时间为11min。研究并优化了流动相、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的条件。四种抗生素的检出限为0.002~0.008μg mL-1(3s),对0.01μg mL-1的四种抗生素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3.6%(n=11)。该检测器已成功应用于牛奶中残留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的分析。第3章就在线电生[Cu(HIO6)2]5-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2个研究工作:(3)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Cu(HIO6)2]5--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猪肝组织中残留糖皮质激素类化合物的研究本文基于曲安西龙(TR)、泼尼松龙(PR)、氢化可的松(HC)、可的松(CO)、甲基强的松龙(MP)、地塞米松(DE)和曲安奈德(TA)等糖皮质激素能够增敏电生的三价铜配合物[Cu(HIO6)2]5-和luminol之间产生的化学发光,提出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柱后化学发光同时检测这些药物的新方法。HPLC分离是以40%的乙腈和60%的醋酸胺水溶液(1mmol L-1,pH 6.8)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沈脱,在流速为0.8 mL min-1,柱温20℃下,7中糖皮质激素在12min内能够很好的分离。猪肝样品中残留糖皮质激素的提取是采用酶法水解并经固相萃取完成的。在优化分离条件和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条件的基础上,7种糖皮质激素的检出限(LOD)(3s)介于0.08~1.0ng g-1,定量限(LOQ)(10s)为0.27~3.33 ng g-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都低于6.8%糖皮质激素在实际样品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106%。该法已成功应用于动物组织猪肝中残留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分析。(4)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Cu(HIO6)2]5--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β2-激动剂的研究研究发现,β2-激动剂类药物特布他林(terbutaline,TB)、沙丁胺醇(salbutamol,SB)和克仑特罗(clenbuterol,CB)等能够增敏电生的三价铜配合物[Cu(HIO6)2]5-和luminol之间产生的化学发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化学发光同时检测这些药物的新方法。HPLC分离是以90%的乙腈和10%的醋酸胺水溶液(20 mmol L-1,pH 4.0)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在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25℃下,TB、SB和CB在15min内能够很好的分离。猪肝样品中残留β2-激动剂的提取是采用酶法水解并经固相萃取完成的。在优化分离条件和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条件的基础上,TB、SB和CB的检出限(LOD)(3s)介于0.007~0.01 ng g-1,定量限(LOQ)(10s)为0.023~0.033 ng g-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都低于4.5%。β2-激动剂在实际样品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4%~110%。第4章就在线电生初生态过硼酸盐、化学发光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将这一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建立了左旋多巴(LDP)和盐酸苄丝肼、盐酸甲氧氯普胺等物质的HPLC-CL检测新方法。具体内容包括:(5)高效液相色谱电致初生态B(OH)3·OOH--luminol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测左旋多巴和盐酸苄丝肼在流通体系中,采用恒电流电解硼砂、纯碱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在Pt电极上在线产生具有初生态特性的B(OH)3·OOH-。基于左旋多巴(LDP)和盐酸苄丝肼(BSH)能抑制B(OH)3·OOH--luminol这一化学发光新体系,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提出了一种同时测定LDP和BSH的化学发光检测新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复方片剂多巴丝肼及尿样中LDP和BSH的测定。系统研究了在线电生B(OH)3·OOH-的条件及该电生试剂的化学发光反应活性。该法测定LDP和BSH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50μg mL-1和0.05~20μg mL-1。检出限(3s)分别为0.04μg mL-1和0.01μg mL-1。(6)高效液相色谱电致初生态B(OH)3·OOH--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人血清中的盐酸甲氧氯普胺基于盐酸甲氧氯普胺(MCP)能抑制初生态B(OH)3·OOH--luminol这一化学发光新体系,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提出了一种测定盐酸甲氧氯普胺的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新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人血清中MCP的测定。优化了色谱分离及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该法测定MCP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500ng mL-1,检出限(3s)为0.6 ng mL-1。在一天内通过分别连续11次平行测定浓度为50ng mL-1 MCP标准溶液,R.S.D.为3.4%。日间精密度是通过测定含MCP浓度都为50 ng mL-1的2个相同溶液进行的,每天进样6次,连续5天,并计算得日间R.S.D为4.2%。在实际样品中的回收率在94-103%之间。第5章就在线电生Mn(Ⅲ)、Ag(Ⅱ)及Co(Ⅲ)化学发光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的接口,电解池设计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5项工作:(7)高效液相色谱电生Mn(Ⅲ)化学发光法检测吲哚美辛的研究基于非甾体抗炎药物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M)可以被电生的Mn(Ⅲ)直接氧化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设计了一个HPLC在线电生Mn(Ⅲ)化学发光检测器,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制剂和一些生物样品中INM的检测。色谱分离是以Nucleosil RP-C18(250mm×4.6mm i.d.,5μm,pore size,100 (?))为色谱柱,甲醇-水-冰醋酸(67:33:0.1,v/v/v)为流动相,柱温20℃.,流速1.0 mL min-1,分离检测INM的总时间为10min。系统研究并优化了流动相、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的有关条件。该法测定INM的线性范围为0.01~10μg mL-1(R2=0.9991),检出限(3s)为8ng mL-1。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C=0.1μg mL-1,n=11),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C=0.1μg mL-1,n=6,5d)。INM在人尿样中的回收率大于92%。(8)高效液相色谱电生Mn(Ⅲ)化学发光法检测保健食品中的葛根素基于发现电生Mn(Ⅲ)可以直接氧化葛根素(Puerarin,PU)产生强的化学发光,提出了一种测定PU的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HPLC-CL)检测新方法,并将该法成功应用于口服液、保健茶、胶囊及片剂等以葛根为原料的保健食品葛根素含量的分析。该法测定PU的线性范围为2×10-3~1.0μg mL-1(R2=0.9991),检出限(3s)为7×10-4μg mL-1。对0.01μg mL-1的PU连续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3%。PU在一些实际样品中的回收率介于93~108%之间。(9)高效液相色谱电生Mn(Ⅲ)化学发光法检测人体血清和尿样中的卡托普利设计了一个HPLC在线电生Mn(Ⅲ)化学发光检测器,即采用在线电化学反应产生氧化剂Mn(Ⅲ),通过改变电解电流实现在线控制其浓度和反应活性,来满足色谱柱后化学发光检测的最佳环境和反应条件。在研究和优化流动相及化学发光检测条件的基础上,将该检测器应用于人血清和尿液中卡托普利含量的分析。色谱分离是以Nucleosil RP-C18(250mm×4.6mm i.d.,5μm,pore size,100 (?))为色谱柱,乙腈-1%醋酸水溶液(60:40,v/v)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1.2 mL min-1。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卡托普利浓度在5~800 ng mL-1内与化学发光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对10.0ng/mL的卡托普利平行测定11次,其标准偏差为2.2%,根据IUPAC规定,计算方法的检出限为0.9 ng mL-1。卡托普利在实际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4.8%~103.2%。(10)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Ag(Ⅱ)化学发光法检测塞来昔布的研究基于Ag(Ⅱ)能够直接氧化塞来昔布(CEL)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首次提出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线电生Ag(Ⅱ)化学发光检测CEL的新方法。在流动体系中,采用恒电流电解技术氧化稳定的Ag(Ⅰ),在线产生不稳定的Ag(Ⅱ),并将其立即与经HPLC分离后的CEL混合,通过改变电解电流来调节Ag(Ⅱ)的浓度来满足色谱柱后化学发光反应的需求。系统研究和优化了在线电生Ag(Ⅱ)的条件、Ag(Ⅱ)的化学发光特性以及HPLC流动相与该发光体系匹配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将该法应用于药物制剂和人体血清中CEL的测定,结果满意。(11)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Co(Ⅲ)化学发光法检测盐酸萘甲唑林基于拟肾上腺素药物盐酸萘甲唑林(Naphazoline Hydrochloride,NH)可以被电生的Co(Ⅲ)直接氧化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设计了一个HPLC在线电生Co(Ⅲ)化学发光检测器,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制剂中NH的检测。系统研究了在线电生Co(Ⅱ)的条件、Co(Ⅱ)的化学发光特性以及HPLC流动相对这一发光体系的影响等因素。该法测定NH的线性范围为0.1~80.0μg mL-1(R2=0.9992),检出限(3s)为0.05μg mL-1,对1.0μg mL-1的NH连续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8%。
张慧婧[10](2007)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毛细管电泳以其独特的分离效率高,进样量小,分析速度快等优越性能,已在分离科学的众多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成为分析科学的前沿领域。化学发光分析法以其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快速和容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而成为分析化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热点。其最新发展主要是在原有的发光试剂及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发光体系。高选择性的毛细管电泳与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检测手段的结合,成为了一种理想的分离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进行了对新型的发光体系的探索性研究。高铁酸盐是一种具有应用和开发前景、环境友好的多功能“绿色化学”试剂。本论文基于高铁酸盐强氧化性的特点,将高铁酸盐应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中,建立了一种新型化学发光体系。实验用隔膜式电解槽,在NaOH溶液中,直流电解阳极制备得到的高铁酸盐作为柱后试剂,鲁米诺作为发光试剂,高铁酸盐氧化鲁米诺发光,其发光信号强,且在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另外,研究发现8-羟基喹啉对这一新的发光体系具有增敏作用,采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成功实现了对8-羟基喹啉的检测,并对发光条件、电泳条件以及电解条件进行了优化,从而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新的发光体系的可行性。在优化条件下,8-羟基喹啉的检出限(S/N=3)为2.5×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n=6)。本实验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1)温和条件下电解制备高铁酸盐;(2)将高铁酸盐首次用于分析化学领域;(3)设计并组装毛细管电泳-原位电致化学发光联用装置,取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
二、毛细管电泳柱后化学发光检测器组装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细管电泳柱后化学发光检测器组装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方法联用用于血样中糖化血红蛋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毛细管电泳的研究概况 |
1.2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 |
1.3 毛细管电泳的类型 |
1.4 毛细管电泳的常用检测系统 |
1.4.1 紫外吸收检测 |
1.4.2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
1.4.3 电化学检测 |
1.4.4 其他检测系统 |
1.5 化学发光检测法 |
1.5.1 化学发光检测法检测原理 |
1.5.2 化学发光反应的主要类型 |
1.5.2.1 酰肼类 |
1.5.2.2 过氧草酸酯类 |
1.5.2.3 钌-联吡啶配合物 |
1.5.2.4 直接氧化化学发光反应 |
1.6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联用(CE-CL)检测模式 |
1.6.1 在线型检测(on-column detection) |
1.6.2 离线型检测(off-column detection) |
1.6.3 柱后型检测(end-column detection) |
1.7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联用(CE-CL)检测方法的应用 |
1.7.1 药物分析 |
1.7.2 蛋白质分析 |
1.7.3 引入适配子的相关分析 |
1.7.4 细胞分析 |
1.7.5 基于纳米技术的相关分析 |
1.7.6 其他分析应用 |
1.8 血红蛋白(Hb)的检测 |
1.8.1 血红蛋白的结构 |
1.8.2 血红蛋白的主要检测方法 |
1.8.3 血红蛋白参与催化的化学发光反应 |
1.9 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的检测与分离 |
1.9.1 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与糖尿病 |
1.9.2 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的形成与含量 |
1.9.3 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的主要检测方法 |
1.9.4 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与硼酸根的络合反应 |
1.10 论文工作设想 |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与化学发光法联用用于检测血红蛋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试剂与药品 |
2.2.3 实验体系搭建 |
2.2.4 样品处理 |
2.2.5 电泳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1.1 试剂混合形式的选择 |
2.3.1.2 反应缓冲液类型及pH值的选择 |
2.3.1.3 电泳缓冲液浓度及pH值的选择 |
2.3.1.4 发光试剂浓度的影响 |
2.3.1.5 其他条件的优化 |
2.3.2 血红蛋白标准品的检测 |
2.3.2.1 血红蛋白标准品检测结果 |
2.3.2.2 血红蛋白标准品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2.3.3 实际血样中血红蛋白的检测 |
2.3.3.1 实际血样中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 |
2.3.3.2 实际血样中血红蛋白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2.3.3.4 实验方法重现性考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与化学发光法联用用于血样中的血红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 |
3.2.2 试剂与药品 |
3.2.3 实验体系搭建 |
3.2.4 样品处理 |
3.2.5 电泳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1.1 3,5-二羧基苯硼酸对化学发光反应的影响 |
3.3.1.2 反应溶液pH值的影响 |
3.3.1.3 电泳缓冲液种类的选择 |
3.3.1.4 3,5-二羧基苯硼酸浓度的影响 |
3.3.1.5 毛细管内径的影响 |
3.3.1.6 样品浓度的影响 |
3.3.1.7 鲁米诺浓度的影响 |
3.3.1.8 正交实验设计条件优化 |
3.3.2 血红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品的检测 |
3.3.2.1 血红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品的检测结果 |
3.3.2.2 血红蛋白标准品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3.3.2.3 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品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3.3.3 实际血样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分离 |
3.3.3.1 实际血样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分离结果 |
3.3.3.3 实验方法重现性考察 |
3.3.3.4 血红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催化性能的考察 |
3.3.3.5 糖尿病人血样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半定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论文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及待发表论文 |
(2)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分离检测饮料中的氨基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氨基酸概述 |
1.1.1 赖氨酸 |
1.1.2 精氨酸 |
1.1.3 亮氨酸 |
1.2 氨基酸的检测及其分离方法 |
1.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2 气相色谱法 |
1.2.3 分光光度法 |
1.2.4 电化学方法 |
1.2.5 化学分析法 |
1.3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概述 |
1.3.1 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 |
1.3.2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技术 |
1.3.3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其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综合分析仪 |
2.1.2 柱端式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池 |
2.1.3 毛细管 |
2.1.4 其他仪器与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前准备 |
2.2.2 赖氨酸分离检测条件的优化 |
2.2.3 赖氨酸标准溶液工作曲线的测定 |
2.2.4 红牛饮料中赖氨酸的提取及测定 |
2.2.5 精氨酸分离检测条件的优化 |
2.2.6 精氨酸标准溶液工作曲线的测定 |
2.2.7 日加满饮料中精氨酸的提取及测定 |
2.2.8 亮氨酸分离检测条件的优化 |
2.2.9 亮氨酸标准溶液工作曲线的测定 |
2.2.10 快步氨基酸饮料中亮氨酸的提取及测定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的反应机理 |
3.2 CE-ECL分离检测红牛饮料中的赖氨酸 |
3.2.1 化学发光条件的优化 |
3.2.2 分离条件的优化 |
3.2.3 校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3.2.4 样品测定 |
3.2.5 小结 |
3.3 CE-ECL分离检测日加满饮料中的精氨酸 |
3.3.1 化学发光条件的优化 |
3.3.2 分离条件的优化 |
3.3.3 校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3.3.4 样品测定 |
3.3.5 小结 |
3.4 CE-ECL分离检测快步氨基酸饮料中的亮氨酸 |
3.4.1 化学发光条件的优化 |
3.4.2 分离条件的优化 |
3.4.3 校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3.4.4 样品测定 |
3.4.5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固定化酶检测接口的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毛细管电泳及其特点 |
1.1.1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 |
1.1.2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
1.1.3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
1.1.4 毛细管电色谱 |
1.2 化学发光 |
1.2.1 化学发光分析基本原理 |
1.2.2 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 |
1.3 毛细管电泳与化学发光联用技术 |
1.3.1.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接口技术 |
1.3.1.1 在柱套管式 |
1.3.1.2 柱后套管式 |
1.3.1.3 在柱填充固体氧化物 |
1.3.1.4 柱端液池式 |
1.3.2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发展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一种基于固定化酶的毛细管电泳柱后检测接口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固定化酶毛细管检测接口的设计 |
2.2.3 制作固定化酶反应器 |
2.2.4 仪器和操作 |
2.2.5 固定化酶的活性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固定化酶反应器的特性 |
2.3.2 优化CE-CL检测的条件 |
2.3.3 分析参数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固定化酶检测接口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化学发光法检测生物胺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合成β-CD-SH修饰的纳米金 |
3.2.3 OTCEC柱的制作 |
3.2.4 Gly的ABEI衍生 |
3.2.5 仪器和操作 |
3.2.6 普通常用鞘流柱后接口OTCEC-CL检测模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TCEC柱的表征 |
3.3.2 优化OTCEC-CL检测的条件 |
3.3.3 分析性能 |
3.3.4 分析人体唾液和尿液样品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一览表 |
(4)基于功能化纳米材料和微流控芯片的生化分析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纳米材料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1.1.1 纳米材料的特征 |
1.1.2 几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1.2 芯片电泳技术概述 |
1.2.1 MCE的进样方式 |
1.2.2 MCE的检测技术 |
1.2.3 MCE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纳米金增强荧光偏振的新型核酸内切酶生物传感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试剂与溶液 |
2.2.3 纳米金的制备 |
2.2.4 纳米金-双链DNA复合物的制备 |
2.2.5 荧光偏振检测 |
2.2.6 可行性考察 |
2.2.7 核酸内切酶活性分析 |
2.2.8 配合物cis-[PtCl_2(L)]对EcoRI活性的影响实验 |
2.2.9 芯片电泳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理 |
2.3.2 DNA功能化纳米金的表征 |
2.3.3 实验原理的可行性验证 |
2.3.4 检测条件的优化 |
2.3.5 EcoRI酶活性检测 |
2.3.6 特异性研究 |
2.3.7 配合物cis-[PtCl_2(L)]对EcoRI酶活性的影响 |
2.3.8 芯片电泳分析对EcoRI酶切割DNA的验证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信号放大的荧光偏振适体传感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试剂与溶液 |
3.2.3 DNA功能化纳米探针的制备 |
3.2.4 荧光偏振检测 |
3.2.5 可行性考察 |
3.2.6 分析物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实验原理的可行性验证 |
3.3.3 三磷酸腺苷的检测 |
3.3.4 传感器的选择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纳米金荧光猝灭的多元核酸内切酶生物传感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设备 |
4.2.2 试剂与溶液 |
4.2.3 纳米金的制备 |
4.2.4 纳米分子信标的制备 |
4.2.5 荧光检测 |
4.2.6 单一核酸内切酶活性分析 |
4.2.7 多种核酸内切酶活性分析 |
4.2.8 金属配合物和药物对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
4.2.9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原理 |
4.3.2 HaeⅢ酶活性检测 |
4.3.3 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多元分析 |
4.3.4 特异性研究 |
4.3.5 金属配合物和药物对核酸内切酶活性的抑制研究 |
4.3.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对核酸内切酶切割DNA的验证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双荧光猝灭效应的量子点纳米探针检测核酸内切酶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设备 |
5.2.2 试剂与溶液 |
5.2.3 QDs纳米探针的制备 |
5.2.4 荧光检测 |
5.2.5 核酸内切酶活性分析 |
5.2.6 相关物质对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
5.2.7 毛细管电泳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原理 |
5.3.2 QDs纳米探针的构建 |
5.3.3 核酸内切酶活性检测 |
5.3.4 纳米探针的选择性 |
5.3.5 相关物质对核酸内切酶活性的抑制研究 |
5.3.6 毛细管电泳分析对核酸内切酶切割DNA的验证 |
5.4 小结 |
第六章 芯片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D-酪氨酸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设备 |
6.2.2 试剂与溶液 |
6.2.3 人血浆样品的处理 |
6.2.4 衍生过程 |
6.2.5 芯片电泳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实验原理 |
6.3.2 酪氨酸对映体的手性拆分 |
6.3.3 干扰研究 |
6.3.4 线性范围、检测限及重现性 |
6.3.5 人血浆中D-酪氨酸的测定 |
6.4 小结 |
第七章 芯片电泳在线衍生-化学发光检测巯基类化合物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仪器与设备 |
7.2.2 试剂与溶液 |
7.2.3 样品处理 |
7.2.4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实验原理 |
7.3.2 在柱衍生条件的优化 |
7.3.3 电泳分离条件的优化 |
7.3.4 化学发光检测条件的优化 |
7.3.5 线性范围、检测限和重现性考察 |
7.3.6 人血浆中巯基类药物的测定 |
7.4 小结 |
第八章 芯片电泳竞争免疫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苯巴比妥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仪器与设备 |
8.2.2 试剂与溶液 |
8.2.3 样品处理 |
8.2.4 免疫反应 |
8.2.5 芯片电泳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实验原理 |
8.3.2 分离条件的优化 |
8.3.3 免疫孵育时间的优化 |
8.3.4 苯巴比妥的竞争免疫分析 |
8.3.5 人血浆样品分析 |
8.4 小结 |
第九章 芯片电泳免疫化学发光检测人血清中睾酮的研究 |
9.1 引言 |
9.2 实验部分 |
9.2.1 仪器与设备 |
9.2.2 试剂与溶液 |
9.2.3 样品处理 |
9.2.4 免疫反应 |
9.2.5 实验方法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实验原理 |
9.3.2 电泳分离条件的优化 |
9.3.3 化学发光检测条件的优化 |
9.3.4 孵育时间的影响 |
9.3.5 线性范围、检测限和重现性考察 |
9.3.6 人血清中睾酮的测定 |
9.4 小结 |
第十章 芯片电泳多元免疫分析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
10.1 引言 |
10.2 实验部分 |
10.2.1 仪器与设备 |
10.2.2 试剂与溶液 |
10.2.3 抗体修饰玻璃微珠的制备 |
10.2.4 样品处理 |
10.2.5 实验方法 |
10.3 结果与讨论 |
10.3.1 芯片电泳免疫分析原理 |
10.3.2 荧光标记抗原的分离 |
10.3.3 初步免疫分析 |
10.3.4 竞争免疫分析 |
10.3.5 线性范围、检测限和重现性 |
10.3.6 样品分析 |
10.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麻黄碱类药物及检测器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毛细管电泳发展概况和基本原理 |
1.1.1 发展概况 |
1.1.2 毛细管电泳模式 |
1.1.3 毛细管电泳的进样方法 |
1.1.3.1 电动进样 |
1.1.3.2 压力进样 |
1.1.3.3 扩散进样 |
1.1.3.4 流动注射进样 |
1.1.4 应用于毛细管电泳的检测技术 |
1.1.4.1 化学发光(chemiluminecence,CL) |
1.1.4.2 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cence,ECL) |
1.1.5 毛细管电泳应用 |
1.2 电化学发光技术及应用进展 |
1.2.1 电化学发光特点和反应机理 |
1.2.1.1 湮灭电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
1.2.1.2 共反应剂电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
1.2.1.3 氧化物修饰的阴极电化学发光 |
1.2.2 电化学发光的类型和应用 |
1.3 CE-ECL联用技术及检测器设计关键 |
1.3.1 毛细管电泳高压的隔离 |
1.3.2 电化学发光试剂的加入方式 |
1.3.2.1 柱前加入模式 |
1.3.2.2 柱后加入模式 |
1.3.2.3 固定化模式 |
1.3.3 电化学发光效率的影响因素 |
1.4 CE-ECL技术展望及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非对映异构体麻黄碱及应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装置 |
2.2.3 电泳分离检测过程 |
2.2.4 实验样品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Ru(bpy)_3~(2+)与麻黄碱的循环伏安特性 |
2.3.2 电泳缓冲液组成选择及浓度的影响 |
2.3.3 样品溶剂的选择 |
2.3.4 电泳缓冲液pH优化 |
2.3.5 检测电位优化 |
2.3.6 检测池中缓冲溶液pH影响 |
2.3.7 分离电压优化 |
2.3.8 线性范围、检出限和重现性 |
2.3.9 实际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CE-ECL装置 |
3.2.3 电泳分离检测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泳高压及毛细管尺寸对电化学发光的影响 |
3.3.2 HF刻蚀导电接口对电泳高压的隔离效果 |
3.3.3 新型CE-ECL装置检测钌发光试剂配合物 |
3.3.3.1 共反应剂的选择 |
3.3.3.2 检测电位优化 |
3.3.3.3 柱后共反应剂浓度及流速优化 |
3.3.3.4 新型CE-ECL装置检测检测Ru(bpy)_3~(2+) |
3.3.4 新型CE-ECL装置检测三丙胺(TPA)和脯氨酸(L-proline)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6)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
1.3 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及其应用 |
1.4 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化学发光检测器结构研究进展 |
1.5 结论与展望 |
1.6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在儿茶酚胺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微透析采样结合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柱后活体在线检测血液中的左旋多巴 |
第二节 HPLC-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检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
第三章 高锰酸钾-甲醛化学发光体系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检测技术研究 |
第一节 高锰酸钾-甲醛化学发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检测血清中的肌苷 |
第二节 高锰酸钾-甲醛化学发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检测血清中的维生素B_6 |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测定尿样中盐酸异丙嗪的含量 |
第四章 联吡 啶钌-Ce(IV)化学发光体系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检测技术研究 |
第一节 联吡啶钌-Ce(IV)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血清和尿样中的呋噻米 |
第二节 联吡啶钌-Ce(IV)化学发光体系检测片剂和血清中的己烯雌酚 |
第三节 联吡啶钌-Ce(IV)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血清和尿样中的甲磺酸酚妥拉明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毛细管电泳简述 |
1.1.2 毛细管电泳研究趋势 |
1.1.3 发展灵敏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意义 |
1.2 提高毛细管电泳检测灵敏度方法 |
1.2.1 样品富集技术 |
1.2.2 检测池的改进 |
1.2.3 灵敏检测器 |
1.3 荧光检测的基本理论 |
1.3.1 荧光的定性依据 |
1.3.2 荧光的定量依据 |
1.3.3 影响荧光特性的因素 |
1.3.4 荧光背景噪音及消除 |
1.4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
1.4.1 光学器件 |
1.4.2 光学结构 |
1.4.3 荧光基团的化学衍生 |
1.4.4 柱后衍生反应器 |
1.4.5 柱后衍生试剂 |
1.4.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 |
1.5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组装与性能测试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设备与系统装置 |
2.2.2 试剂 |
2.2.3 电泳过程 |
2.2.4 样品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光阑孔径对信噪比的影响 |
2.3.2 PMT电压的影响 |
2.3.3 物镜数值孔径的影响 |
2.3.4 其它光学器件的性能 |
2.3.5 系统的性能评价 |
2.3.6 实际样品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共轴-间隙式柱后反应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衍生反应机理及荧光产物谱图 |
3.2.4 柱后反应器的制作 |
3.2.5 电泳过程 |
3.2.6 实时观察反应产物荧光强度曲线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液面高度差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
3.3.2 环隙尺寸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
3.3.3 反应距离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
3.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3.5 实际样品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毛细管电泳柱后衍生激光诱导荧光测定动物组织中卡那霉素类抗生素残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衍生物的荧光光谱 |
4.2.4 样品处理 |
4.2.5 电泳过程 |
4.2.6 实时观察反应产物荧光强度曲线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荧光光谱特性 |
4.3.2 荧光反应时间曲线 |
4.3.3 衍生试剂条件 |
4.3.4 分离条件 |
4.3.5 分析方法性能 |
4.3.6 实际样品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无窗式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 |
5.2.2 试剂 |
5.2.3 无窗池的制作 |
5.2.4 电泳过程 |
5.2.5 无窗检测池成像 |
5.2.6 样品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在柱分离检测 |
5.3.2 检测池实时成像 |
5.3.3 电压对检测池的影响 |
5.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5.3.5 实际样品的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8)Ru(bpy)32+电致化学发光技术的若干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Ru (bpy) 32+发光发现的简史 |
2 Ru (bpy) 32+的ECL机理 |
3 Ru (bpy) 32+的固定化技术 |
3.1 单层膜法 |
3.2 聚合物膜法 |
3.3 有机-无机杂化复合膜法 |
3.4 其他固定方法 |
4 Ru (bpy) 32+ECL在流动体系中的应用 |
4.1 Ru (bpy) 32+ECL在FIA中的应用 |
4.2 Ru (bpy) 32+ECL在HPLC中的应用 |
4.2.1 Ru (bpy) 32+柱后混合法 |
4.2.2 流动相加入Ru (bpy) 32+方法 |
4.3 Ru (bpy) 32+ECL在CE中的应用 |
4.3.1 柱前加入模式 |
4.3.2 柱后加入模式 |
4.3.3 固态传感器模式 |
4.4 Ru (bpy) 32+ECL在MCE中的应用 |
4.4.1 柱前加入模式 |
4.4.2 柱后检测模式 |
4.4.3 固态传感器模式 |
5 ECL研究的发展趋势 |
(9)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HPLC-CL检测器的基本原理及检测系统的构建 |
1.3 HPLC-CL检测器的典型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及其应用 |
1.4 HPLC-CL检测器的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2章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BrO~--luminol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研究 |
2.1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BrO~--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辣椒中的苏丹红 |
2.2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BrO~--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牛奶中残留四环素类化合物 |
第3章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Cu(HIO_6)_2]~(5-)-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技术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3.1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Cu(HIO_6)_2]~(5-)-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猪肝组织中残留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研究 |
3.2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Cu(HIO_6)_2]~(5-)-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β_2-受体激动剂的研究 |
第4章 高效液相色谱电致初生态B(OH)_3·OOH~-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研究 |
4.1 高效液相色谱电致初生态B(OH)_3·OOH~--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左旋多巴和盐酸苄丝肼 |
4.2 高效液相色谱电致初生态B(OH)_3·OOH~--luminol化学发光法检测人血清中的盐酸甲氧氯普胺 |
第5章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Mn(Ⅲ)、Ag(Ⅱ)及Co(Ⅲ)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研究 |
5.1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Mn(Ⅲ)化学发光法检测吲哚美辛的研究 |
5.2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Mn(Ⅲ)化学发光法检测保健食品中的葛根素 |
5.3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Mn(Ⅲ)化学发光法检测人体血清和尿样中的卡托普利 |
5.4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Ag(Ⅱ)化学发光法检测塞来昔布的研究 |
5.5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Co(Ⅲ)化学发光法检测盐酸萘甲唑林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毛细管电泳技术 |
1.2 化学发光分析法 |
1.3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技术 |
1.4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的研究趋势 |
1.5 高铁酸盐介绍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高铁酸钠的制备 |
2.1 高铁酸盐的制备方法 |
2.2 金属电极的选择 |
2.3 电解槽隔膜的选择 |
2.4 反应温度的确定 |
2.5 FEO_4~(2-)的电解制备 |
3 毛细管电泳装置的设计及分离毛细管的选择与预处理 |
3.1 实验装置的设计 |
3.2 分离毛细管的选择及预处理 |
4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新体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5 全文总结及实验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
5.1 总结 |
5.2 实验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毛细管电泳柱后化学发光检测器组装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方法联用用于血样中糖化血红蛋白分析[D]. 刘宇轩.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2]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分离检测饮料中的氨基酸[D]. 骆聪婷. 集美大学, 2016(05)
- [3]基于固定化酶检测接口的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 谢皓玥. 西南大学, 2013(12)
- [4]基于功能化纳米材料和微流控芯片的生化分析新方法研究[D]. 黄勇. 中南大学, 2012(12)
- [5]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麻黄碱类药物及检测器的改进研究[D]. 彭龙飞. 信阳师范学院, 2011(11)
- [6]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研究[D]. 陈福南. 西南大学, 2008(05)
- [7]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 余长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06)
- [8]Ru(bpy)32+电致化学发光技术的若干进展[J]. 丁收年,徐静娟,陈洪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7(08)
- [9]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研究[D]. 张琰图.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10]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体系研究[D]. 张慧婧.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