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实观的研究法──佛学研究方法论新论(论文文献综述)
谭智昌(Tam Chicheong)[1](2018)在《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鉴古知今,研究“三虚”佛教思想为中国佛教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这有助我们为中国佛教找出更合适的发展道路。“三虚”所处身的时代就好像是一个被掏空了的时代,对传统的否定,对新思潮的敬畏,人人都像在白日里提灯,茫茫然迷失了方向,都希望为中国佛教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传统文化的烂摊子摆在眼前,百废待兴,只要谁有使命感,敢于承担,能为时代呐喊,历史就由这些人来改写。论行事作风,太虚可说是极具开创性的人物,果敢前卫;但由于行事过于急激,招致他的佛教改革以失败告终,却成为近代佛教发展道路的指路明灯,开出了人间佛教的思潮。虚云和谈虚的作风相对低调,他们都是传统佛教的继承者,守住家法,为重建中国佛教默默耕耘,在维护祖师的法统和寺庙的重建上,他们的贡献尤为巨大。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极深厚的文化资源底蕴。从文明演进史上说,所有文化的交锋都是让自身文化得以反思、吸收、壮大、转化以至超升的一个好机遇,佛教进入中国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大好契机。本文的研究焦点分述如下:在《时代与回应》的一章中,对佛教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所经历的兴盛与衰败过程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让我们了解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来龙去脉,也点出了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识形态的偏差情况。中国佛教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丛林制度、亩产管理、朝代的更替和佛教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形等等。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彼此互相影响;但真正主宰佛教存亡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在于佛教自身是否有人才的出现。清末民初,在中国佛教进入灭亡边缘之际,出现了三位赫赫有名的高僧大德,他们分别是八宗并弘、酷爱唯识学的太虚法师、兼祧五宗法脉的禅宗泰斗虚云法师和天台宗第四十四代传人倓虚法师。为行文方便起见,本文会以“三虚”合称这三位法师。作为一方领袖,他们都各自有其魅力,有能力感召追随者遵从他们的行为模式以至思想模式从事宗教活动。能否成为一代宗师在于他们可否看到时代的需要,随着时代局势的转移、变化而作出恰当的回应,把他们的思想言论付诸行动,并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在第二、三、四章中,分别对每一位法师作了一个简单而又扼要的论述,勾勒出他们的思想特点、其成长的经历及其宗教向度的形成与转化过程,以期道出他们的核心思想所在。凭着个人的禀赋与悲愿,身体力行,看他们如何在颓垣败瓦中把中国佛教重新建设起来。在近代的中国佛教界里以“三虚”并称,历史给予他们相当的肯定与高度的评价。有时候,把他们齐名看待也许只是出于一个历史的偶然。大家都是出了家的僧侣,巧合地都是以“虚”字为自己的法号。尤堪玩味的是这个“虚”字极具道家色彩,凸显出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与内蕴。除了法号上的巧合,三位高僧都是出生在清末民初大致相若的时段里,在同一个国度、地域里活动过。他们彼此也曾相遇,在时代的潮流中激起浪花。大家也同为佛教出力,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虽然并称为“三虚”,分别都被标签为激进派或保守派等。把他们放回当时的历史现场,整个中国也正是面临着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的思潮四方八面地冲击。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中,他们的回应往往是激进中也有妥协之处,保守中也包含革新的意味。大家似乎都是在矛盾中找出彼此可以调和的地方,在现实坏境中不断磨合,务求找到共识。在这点上,可以从太虚不断的更改他的僧制改革中清楚看到端倪。他顺应潮流,屡易其稿,希望从中可以找到彼此皆能接受的方案,以至出现思想前后不一的现象,甚至被西方学者嘲讽为“儿戏”①,在后文讨论到太虚僧伽制度改革中,他按现状的改变而作出相应调整,本文有详细的交代。虽然三位法师并称为“三虚”,他们的贡献和影响并不一定是对等的;事实上,在当时的名望上三位法师也有点悬殊,但这无损他们各自努力,为佛教作出的贡献。在第五章中,比较他们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的地方,以突显三位的思想的独特之处。继而在第六章中,指出“三虚”个人的局限与对佛教思想掌握之不足的地方。这主要是归咎于时代的局限与断层现象所致,再从一个宗派历代传承的角度去探讨他们的法脉传承,从而梳理出一条脉络,探讨当中所出现的文化断层现象与以及其背后原因,进一步分析并探讨上述的思想脉络与历史源流等问题。在第七章中,论及三位法师对佛教界的贡献,继而探讨“三虚”佛教也就是中国佛教的继往开来,如何在秉承中国传统佛教资源的同时,同时在这样一个世俗化与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把中国佛教重新整合,为佛教找出一条适合现代人去走的新道路。本文采用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瞰览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把佛教发展的来龙去脉清楚地勾勒出来,这有助我们了解中国佛教一些关键的转折点。新的佛教思想的形成与当时时代背景所产生出来的问题息息相关,故此,了解时代背景是解开中国佛教一些历史上的悬案的重要锁匙。有了这个基础的认识,再把焦点放在“三虚”佛教的思想上,比较他们思想之间的异同,探讨他们对佛教界所作出的贡献,并指出他们不足之处。在最后一章谈到“三虚”佛教返本开新中,本文揭示了在佛教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的问题,这问题的缘起已在第一章中由季羡林点了出来,最早的解经家已“不完全忠实地”按照印度空宗的理论去了解佛教。佛教本来探讨是诸法存在的实相,讨论的是认识论上问题。当中心只是一种从属思维形式,而此心并非根源意义;但到了六祖慧能对《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言下大悟而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佛教便出现了如麻天祥所说的第一次革命,由“心外佛”转为“心内佛”的探讨,本来是观照实相意义的般若观空思想转变成了具有深层根源义的如来藏系统,这个“心”不单是具有道德良知意义的心,更是具有主宰意义的心,能生万法,正符合了中国道德文化的“心性论”讨论范畴。胡适常常被人批评为佛教的门外汉,未有得到佛教界适当的重视。但事实上,他对佛教经典的辨伪工作尤其是禅宗的经典做了大量的考据工夫,发现六祖慧能或是胡适所说的七祖神会是带有“目的性”的诠释。而这些材料的发现,在佛经的诠释上对确认这个重心的转移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证据,对佛教文献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加上台湾学者萧政根据Max Muller所编的梵文对读为《金刚经》作为旁证,原文只有要求修行人“荡相遣执”①的意义,主旨是不住于相,不执着“六识”下的对象而已。这发现引证了了禅宗思想是经历了改造与转化,与两位学者胡适和麻天祥的说法不谋而合。在三位法师的思想基础上,本文期望可以为中国佛教找到一条新路向。大抵上,他们都同意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并不宣扬迷信思想。虽然,在具体修行上他们都各有所取,但佛教重理的性格,对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尤为重要。在新道路上,本文确立了一些方向,建议中国佛教走回一条理性的光明正道,以道德为首要,重新宣扬平等与博爱精神为务。过去的佛教理想远在遥不可及的彼岸,今天的佛教却立足在现实人间,人间佛教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全球佛教的聚焦点。
歌春话(CA XUAN THOAI)[2](2017)在《《般舟三昧经》研究》文中认为在印度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期,已经有念佛禅观的修持。到印度初期大乘佛教思想形成之时,其念佛禅观的意义和内涵则有所不同。自印度传入中国的大乘念佛禅,以及中国佛教所发展的大乘念佛禅,在历史上有丰富的表现。其中,《般舟三昧经》在印度约于公元一世纪结集,后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始传来中国,由支娄迦谶译出,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乘念佛禅经之一,也是中国历代祖师大德倡导“般舟三昧”时依据的主要经典。《般舟三昧经》强调了念佛禅观概念,若要成就佛智慧,须先圆满菩萨功德,定中见佛。此经提出种种苦行的前方便,以佛身为所缘境,生起般若妙智慧,而契入实相念佛,成就般舟三昧,融合禅观、净土、般若三种修行法门。本经虽然没有叙述有关弥陀净土的庄严,却与其他大乘净土经论《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等一样包含了净土思想。《般舟三昧经》在大乘佛教发展的初期非常受重视,印度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与《十住毘婆沙论》对此经之理论与行持提出精辟的见解。东晋庐山慧远与大众共修念佛三昧,结白莲社,依《般舟三昧经》之教理内容,精修实践,以见佛往生为要旨,成为中国净土宗之主流。鸠摩罗什及慧远两位大师在《大乘大义章》的问答,提出法身、念佛三昧、三十二相的修证方法,对此经有更深一层的发挥。尔后昙鸾、道绰、善导、慧日、承远、法照等人又相继着书、设道场加以弘扬。天台智顗依《般舟三昧经》开展《摩诃止观》的“常行三昧”法门,以止观配合念佛,提出圆融三谛的念佛观佛法门,开创了日后天台宗门人行归净土之风气,成为日本净土宗兴隆的渊源。此外,《般舟三昧经》亦深入影响到中国文人的思想和生活,谢灵运、李白在其创作中皆表达了对净土教观向往之心。可知《般舟三昧经》的思想之独特殊胜,对中国佛教的思想及实践贡献甚巨。
陆杰峰[3](2016)在《《观无量寿佛经》“是心是佛”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观无量寿佛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经文凸显了念佛三昧中“心与佛”的问题,它质询出佛教的根本问题——生死流转中的有情众生脱离苦恼而获得涅盘解脱。但《观无量寿佛经》简短的经文并没有直接给予回答,故历代高僧大德自觉地担负起这一思想使命而对此段经文作了诸种诠释。在历代诸种诠释中,那些在逻辑形态的整体上造成区分的思想位置构成了思想之整体的开端、中介、结束三个部分。作为开端的“摄佛归心”之思叙述由念佛三昧中的“唯心”倾向发展而来的一种思想路径,它诠释的焦点在于行者于三昧中所呈现的“心”,由“心”作为一切法存在的“本性”而说明众生存在之“所依”,从而指明通过“转依”修成圆满佛果的解脱之路。对心的不同规定形成两种进路:一是约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释,以隋代净影寺慧远的诠释为代表,认为众生本有清净佛性,通过修学出离缠缚、成就当果;一是约虚妄分别缘虑心释,以唐代怀感的诠释为代表,认为众生能见之心变现所见之佛影之相,而见分、相分皆是依于自证分而起,不在心识之外,相应的解脱之道即是依慧心所观照唯识无境、直至证得真如实性。作为中介的“摄心归佛”之思叙述由念佛三昧中的依赖“佛威神力”倾向发展而来的一种思想路径,它诠释的焦点在于行者在三昧中所呈现的“佛”,“佛”以悲愿于众生心中显现圆满报身,从而向众生指明行愿具足、念佛往生净土的解脱之路。以此诠释“是心是佛”义的代表是北魏的昙鸾和唐代的善导,他们认为《观无量寿佛经》是佛陀为娑婆世界的凡夫所说,由于钝根众生难以依闻思修证之圣道得解脱,故经中开示指方立相、方便易行、横出三界的称名念佛法门,强调以至诚心感应阿弥陀佛,依其愿力于净土中速得解脱。作为结束的“约心观佛”之思叙述由念佛三昧回归如实知空相应缘起的旨趣发展而来的一种思想路径,它诠释的焦点在于行者在三昧中所呈现的心、佛之唯一实相,由此实相说“法界身”即具一切法,从而指明即于一切法而证菩提的解脱之路。以此诠释“是心是佛”义的代表是北宋的知礼。他继承天台圆教的理路,认为法界全体圆融无碍、即空即假即中,故如如实相具足三千诸法,三千诸法即是真如实相。由此而言,一切法趣心,一切法趣佛……是趣不过。就事修变造三千而言,他方应佛能感己心,亦即心能成就自己果佛;就理性具足三千而言,心即是他方应佛,亦即自己果佛即是心。所以,知礼双摄双遮“摄心归佛”与“摄佛归心”之权宜方便,认为既不是只“观心”,也不是只“观佛”,而是圆修不思议三观的“约心观佛”。这一理路终至理圆、行圆、果圆,圆融地回答了“众生解脱”之追问,终结了念佛三昧中“心与佛”的问题。在圆教之后,重新将空相应缘起的寂灭之智作为所思与所言,追问人与自身相区分的“众生解脱”之问题,这或许是《观无量寿佛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义为当下之思提供的可能的智慧指引。
邓氏事[4](2015)在《信仰佛教的动机、认知与行为的中—越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宗教信仰是超越时空的一种精神现象,无论是古代的哪个种族还是现代的何种社会阶层,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处于世界的何地,宗教信仰都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重要的一部分。宗教信仰关涉的层面极其广泛,本文主要就中-越两国佛教信徒信仰佛教的动机、认知和行为加以比较研究。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需求增加,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人们为何信仰佛教,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何种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其佛教行为。因此,本文试图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越佛信徒接触佛教的机缘及其影响的基本原因,借此冀使人们对佛教获得新的见解和认识。论文在前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从教工作和修持的经验来探讨、研究和分析两国信徒信教的心理动机、信徒对佛教教义的认知和对佛教行为的影响状况,由此可以看出两国信徒们接触佛教的动机对佛教认识和行为的影响及三者间存在的微妙关系。论文从现代佛教信徒信教动机入手,并围绕着探究佛教信仰心理动机对佛教认知和佛教行为的影响而展开,论文关涉内容及整体框构,分述如下。第一章:绪论,包括“相关文献综述”、“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国内外宗教信仰的有关理论回顾”等内容。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关涉:动机概念的概括,心理学界对动机的界定,佛教对动机的界定,对动机的缘起加以辨析和深入(包括动机论及派别,动机的种类,动机及其他相关理论的解释);“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部分则涉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等内容;“国内外宗教信仰的有关理论回顾”部分,主要对中国大陆和港、台佛教信仰及越南佛教信仰的相关文献作了简要梳理,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及其不足之处。第二章分为二节:第一节对中-越佛教徒信仰佛教的动机的现状和构想进行详细阐释,并对佛教信仰者的信仰动机及信徒对佛教认知及佛教行为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理论的界定、辨析、定位。第二节对中-越佛教徒实际的信仰动机的状况。同时通过两国对佛教信仰的动机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回顾及总结。在中国寻找到相关的文献对佛教信仰动机虽然有实践研究,但是大多数都是针对大学生或者青少年群体为主,虽然有针对性但没有普遍性;对不同国别佛教信仰者宗教性动机研究少之又少。所以笔者以越南的南越和中越及几个行政地区的被试为代表调查对象,中国各地总共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设计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比较现代中国佛教信仰者与现代越南佛教信仰者在信仰佛教的动机对佛教教义的认知程度及实践行为的差异原因,并对量表提出了新的角度。第三章内容包含三个研究:第一研究、中-越两国佛教徒信仰佛教动机的问卷编制。本研究采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与佛教思想相结合编制问卷。自拟了79个题项,组成佛教徒信仰佛教动机的初试问卷,对570名越南信仰者和604中国信徒施测。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筛选题项后,得出了三个清晰明确的维度:外在-宗教性动机、内在-宗教性动机和宗教性-非动机。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中越佛教徒信仰佛教的动机的问卷》,正式问卷包含三个维度,共30个题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良好的水平。第二研究、中越佛教徒对佛教的认知问卷编制,本研究的流程跟第一研究相同。对两国1389名佛教徒进行正式施测,对收回并筛选出1119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研究内容也分为三个维度:佛教徒对佛陀形象的认知、对法宝的认知及对僧宝的认知三个部分。第三研究、佛教徒对佛教行为的影响,该研究也采用现代宗教心理学研究方法及借鉴前者所设计的宗教行为的问卷,针对两国信徒进行编制问卷,该量表分为三个维度:个人体验型的行为、佛教护法型的行为和社会贡献型的行为。运用相关分析、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等验证两国佛教徒信仰佛教动机、对佛教教义的认知程度与佛教实践行为之间关系。第四章:在第三章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采用T检验分析两国佛教信仰在佛教宗教特性方面的差异。主要在量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信仰动机、信仰途径、佛教认知和佛教行为三个方面,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年龄、专业、是否信仰等12个基本状况进行T检验分析比较和讨论。本章以佛教实际状况与科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信教年限的被试信徒等进行差异比较,借此希望能对两国佛教徒信教动机状况达成更为深刻的了解。第五章:在上述量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设计访谈资料。该研究内容围绕着佛教徒接触佛教的主要动机和途径,在接触佛教之前和学佛之后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改变和提升,并仔细地了解两国佛教徒在宗教性的生活层面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和发挥自我的心灵生活。两国信仰者对佛教的选择意愿、理解程度及实践行动如何对其基本资料有很大的相关。第二部分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佛教徒佛教信仰动机、认知及行为之间的关系。从分析的结果得知该量表中的各维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并讨论及提出最后的结论。第六章:将上述分析结果再一次进行梳理和总结:其结果由前述的量性研究所显示,将其归纳和总结下,尝试看本研究的相关性,从动机可以预测人的行为或相反,也就是说从行为背后的动机可以预测信众对教义的认知程度。本研究的理论成果包括两个方面,即研究课题的理论创新与测试结果的实际效用。首先,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更全面地认识佛教宗教性的特点,使用普通术语来解释佛教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并由信众的佛教行为来预测其对佛教认知,为佛教实证的解释提供了全新视角。影响佛教行为的社会性、神秘性和崇拜性的因素很多。包括现代性的信息传输者、媒体的新闻及社会特定的情境。由此了解信仰者接触佛教是否功利性行为,并就佛教信仰者对自己如何消减死亡关切与死亡恐惧进行阐述。本章属总结性质,就整个研究做总讨论与总结论,归纳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成果。本章对中越两国信徒接触佛教最初的动机及影响因素原因再次进行了说明和讨论。同时论述了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是将本文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对本研究的理论创新点和研究结论做出最后的综合,并提出研究结论所具有的针对性和可应用性。
王婉秋[5](2014)在《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文中指出本论文探讨的中心问题是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的译介、传播、接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与西方文学批评的融汇、碰撞、交流中表现出的特征,以及在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论文第一章探讨华兹华斯、雪莱诗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兼及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吸纳,以及对一系列诗歌问题的争论。第二章在梳理佩特、王尔德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的同时,梳理唯美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兼及现代中国纯艺术论的缘起、发展和特征。第三章以文学的外部研究为论述的核心,探讨西方的科学主义、历史主义观念如何加剧了中国文学批评对“真实”的追求,并以批评家泰纳的个案分析为支撑,说明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趋向。第四章以批评家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的诗论在中国的接受为依托,阐述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象征主义文论的接受和以此为基础的诗歌理论探索。本论文以个案分析为依托,以新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理论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进行吸纳的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课题的梳理与解读,不仅是对历史的发掘与回顾,也是理解现今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的基础,可以为当今学界争论的一些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刘其寿[6](2013)在《《解脱道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优婆底沙所着之《解脱道论》,是一部南传上座部佛教哲学纲要性之着作,是研究上座部佛教教义的必读之书。论首提出戒、定、慧三学为解脱道之观点,并紧紧围绕该论点层层展开论述。该书共分为十二品,前三品阐说戒学,述及三学、八正道、破三十四法障碍道、八行四观、十三头陀等僧人修行之戒律与途径;中间六品阐说定学,叙述四禅及十不净想、十念、十一切入、四无量心、四大、食不净想等三十八行处之种种修定方法;后三品慧学阐发四谛、五阴、十二入、十二因缘、十八界等佛教教义。阐述了戒为修持佛法之阶梯,再依禅定修习,遂得智慧,证得真理之次第。同时亦强调经由戒、定、慧三学之修持,以求得自我解脱,达到涅盘境界。由于本论是一部佛学的教授用书,教学名相繁多,加上年代久远,因此,有些语义晦涩,理解上有着一定难度。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原始文献的现代解读,对《解脱道论》的思想渊源、解脱思想及其解脱途径做一番探究。文章认为,头陀行是耽着欲乐者与外道极端苦行者之中道,是适合利根者受持的上等之戒。定学方面,善知识理论与禅外行理论是本论文的一个特色。汉传佛教之定学大典——《瑜伽师地论》,不见如本论将善知识归结为定学的范畴而把它单独列一章来论述;而禅外行作为修近行定的一个修学体系,亦是本论突出之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弥补了汉传佛教定学理论之缺陷。使解脱学成为可能的是本论慧学五方便的论述,最终完成解脱哲学体系。
伊岚[7](2012)在《禅在近现代中国之转型》文中提出要解决禅在近现代中国转型的问题,不能简单依靠梳理近现代禅史的方法。这一方面是因为近现代禅史内容较少,相对于传统禅的形态本身没有过大的创新与过多的突破。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解决“转型”的实质,对于本文问题的处理意义巨大。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首先便具有极大的特殊性。一般认为认识禅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这本质上是由于不合逻辑的禅很难被正常的认识步骤所解释而携带着神秘色彩所致。但禅的特殊性又不仅仅局限于此。从认识的由广及小的思路出发,禅还可以被视为宗教的部分、佛教的部分、传统文化的部分乃至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内容。这几种维度一直贯穿在问题的解决之中,考察禅的价值就需要从此入手。建国以来作为宗教的禅在以意识形态泛化的显性因素及其他次要的隐性因素的影响下遭受了一系列冲击,后又走上返正之路;佛教受到了了一些偏见,以禅为主体中国佛教在近代以来被批判为不是佛教;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禅被作为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形成了东方文化热、传统文化热、禅学热等思想文化热潮。这些不仅考察了禅的价值,同时也为进一步认识禅提供了良好的视界。在此基础上,问题能被细化为两个分问题:中国近现代禅史的问题,与现代化问题。近现代禅史涉及时间短,内容较简单也较明确,不是创新点所在,不是解决问题的变量而更大程度是一个恒量。而对于禅的现代化问题虽然十分重要,但传统文化界往往忽略了禅,而将大量精力集中到了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学之上。而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又往往因为禅佛教的研究研究门槛高而只得知难而退。禅的研究是不应被忽视的,无论从哪个维度考察禅,都能发现其转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现状却是对于转型、转化的概念,人们往往是模糊的、不求甚解的,从而产生了一些错误的印象。禅的转型实质就是适应时代和社会的新挑战(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的调试和演变。并且维度不同,对禅的定位不同,转型的路向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仅仅视其为宗教、佛教或仅仅视其为传统文化中的非主要成分,都会轻视禅的转型意义,也会不自觉地忽略禅转型的某些途径与方向,这样便不能全面把握转型的形态与过程。而在以上评估过禅的价值与禅转型的价值之后,就需要借鉴传统展开转型问题。我们应当借鉴传统的方法,注意吸收传统的禅、佛教、宗教、传统文化的研究法的精华。我们应当吸收传统研究的成果,清醒地把握对禅转型问题研究的水平,找到研究的潜力与空间。我们应当了解传统带给了近现代禅以怎样的负担与动力,而这种广泛意义上的传统包括佛教本身的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传统以及传统之外的近现代中国本身为禅佛教所造成的影响。而所有这些都证明了转型的必要。在这些外部因素之外,禅自身的传统也是禅转型时所无法摆脱的,任何转型也都需结合具体状况批判地继承,禅其实在近现代就面临着风光不再的衰败。总之,禅转型应当是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包含了禅宗在近现代的振作作为转型的基础、胡适的禅研究表现禅摆脱神秘面纱走向学术研究化、禅与人间佛教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证明禅的人间化趋向、居士禅的兴起又彰显了居士佛教发展的路向以及禅净合流的趋势客观上也是禅的一种转型与适应。至于禅的世界化、全球化趋势,在近现代中国并不明显,而似乎日本禅僧功劳更大,也只能做简单的论述。综上,禅的转型很必要,而各种力量也应投入禅转型的努力之中。实现禅的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型也是禅佛教发展的主要目标。
段新龙[8](2011)在《《楞严经》如来藏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梳理和总结《楞严经》的如来藏思想。论文先对印度和中国的如来藏思想进行了梳理,以期能清晰地把握《楞严经》中如来藏思想的继承及创新情况。印度如来藏思想包括思想源流、成熟期的基本思想,于中国则总结了最具特色的本觉思想和缘起思想。论文第三章对全经的如来藏思想进行了概要说明。先对本经中如来藏概念的内涵作了总结,继之从体用、中道观两方面对全经的如来藏思想脉络作了梳理,最后对整个经文的如来藏思想体系作了整体说明。接下来各章,基本是以专题形式对如来藏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作一论述。如来藏心性说:即经中的常住真心说。围绕真心和妄见的二种根本,论文分别予以论述。妄见即众生对真心的错误理解,分为实体化的观念和意识心的执着。真心即从视觉现象即见性中指示真心,并总结出真心的种种性质。如来藏本体说:通过论证证明诸法虚妄,实相即如来藏。其论证方法主要是“四句否定”的归谬法,以此方法证明现象世界非因缘和合而有,也非自然而有。其论证过程是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分别用归谬法一一证明其非因缘、非自然,其体性终归如来藏。如来藏心现说:论述七大、身心、世间、众生、轮回等一切有为法是如何唯心所现的。其唯心所现的总原则是:如来藏是本来清净周遍法界的,众生所看到的境界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众生的心量和业力不同,而如来藏随着为之显现出不同的境界。论证分别为:七大都是如来藏随众生心周遍法界的显现,并非因缘和自然性;众生轮回世间是由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造成;十二类不同众生的形成原因都是因为种种“乱想”所造成的;七趣轮回也是妄想受生,妄想随业而成。如来藏缘起说:该经的缘起说称为“觉明缘起说”,该说认为:真心本来觉悟明了,而有妄觉想要加明于这个真心上,因而有了能、所二元。这个想要加明于本觉的妄见就叫做“觉明”,是一切妄想分别的根源,也是一切现象界成立的根源。论文从发生论角度说明了世界、众生、业果的产生和相续过程。如来藏证悟原理:《楞严》重在实证,本文总结了其修证原理。六根是使众生轮转生死的无明结根,也是修证获得菩提的关键。只要不随着六根的各种作用而产生分别意识,随便选择其中一根,因不分别而逐渐脱离了黏着外尘的习惯性,让意识内伏反照其本性,归于本来真心,就可以发出其本明的真性。为了在六根中抉择出最适合修行的一根,经文中二十五为圣者分别陈述了自己的圆通法门,并从中一一抉择。如来藏修证法门:即耳根圆通法门。论文总结了经文所说的耳根和闻性的殊胜之处,即具有圆满功德、不生灭性以及三种真实。继之,详细解说了耳根圆通法门的修行方法和步骤。叙述了耳根圆通法门成就后所获得的殊胜功德,并将之和《普门品》对照。作为耳根圆通法门的辅助法门,有“四种清净明诲”和诵楞严咒。修行的次第,则包括三渐次和五十五位。文末结语对《楞严经》的思想特色和创新做了总结。
于光[9](2003)在《2001-2002年全国部分非宗教类报刊佛教论文目录》文中认为
霍韬晦[10](2001)在《如实观的研究法──佛学研究方法论新论》文中指出
二、如实观的研究法──佛学研究方法论新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实观的研究法──佛学研究方法论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选题理由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代与回应 |
第一节 晚清与民国佛教所面对的问题 |
一、中国佛教衰落的历史背景 |
二、丛林制度之诸多问题 |
三、庙产兴学 |
四、僧侣素质的低落 |
第二节、近代佛教之复兴 |
一、文化意义上的复兴 |
二、唯识学的兴起 |
三、佛教原典的注意 |
四、出世到入世之转向 |
五、居士佛教的抬头 |
第三节 历史洪流中的回应 |
一、僧侣中之典范人物: 三虚 |
二、三虚得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虚之佛学思想 |
第一节 太虚思想总论 |
一、太虚的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
二、太虚思想的转化历程 |
三、太虚思想的特点 |
第二节 太虚真现实论思想 |
一、真现实论思想的发源 |
二、真现实论思想的内容 |
第三节 太虚唯识思想 |
一、太虚唯识思想的内容 |
二、太虚唯识思想的应用 |
第四节 太虚之人生佛教思想 |
一、人生佛教思想内容 |
二、人生佛教的实践 |
第五节 太虚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
一、太虚僧伽教育改革 |
二、太虚僧伽制度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云之佛学思想 |
第一节 虚云思想总论 |
一、虚云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
二、虚云思想的转化历程 |
三、虚云思想的特点 |
第二节 虚云禅学思想 |
一、自性是佛的思想 |
二、平常心是道 |
三、农禅的思想 |
四、话头禅的思想 |
五、禅净双修的思想 |
六、禅戒合一的思想 |
七、虚云禅学之实践 |
第三节 虚云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
一、虚云僧伽教育改革 |
二、虚云僧伽制度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倓虚之佛学思想 |
第一节 倓虚思想总论 |
一、倓虚的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
二、倓虚思想的转化历程 |
三、倓虚思想的特点 |
第二节 倓虚天台宗思想 |
一、一念三千 |
二、圆融三谛 |
三、妄心观 |
第三节 倓虚净土思想 |
一、天台宗与净土宗思想的结合 |
二、他力与自力的结合 |
三、净土法门的简易性 |
四、净土法门的安全性 |
五、倓虚弘法之实践 |
第四节 倓虚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
一、谈虚僧伽教育改革 |
二、倓虚僧伽制度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虚佛学思想之比较 |
第一节 三虚的交往 |
第二节 三虚思想的共同方向 |
一、圆融精神 |
二、兼修净土 |
三、重视戒律 |
四、爱国精神 |
第三节 三虚思想的不同展现 |
一、愿景与理念 |
二、革新与守业 |
三、经教与修行 |
四、出世与入世 |
五、净土思想的比较 |
六、僧伽教育改革的比较 |
七、僧伽制度改革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虚佛学思想之局限与断层 |
第一节 三虚个人条件的局限 |
一、太虚的局限 |
二、虚云的局限 |
三、谈虚的局限 |
第二节 三虚佛学思想之不足 |
一、太虚对唯识思想掌握之不足 |
二、虚云对禅宗思想掌握之不足 |
三、倓虚对天台宗思想掌握之不足 |
小结 |
第三节 太虚与法相唯识宗传承与断层 |
一、太虚与法相唯识宗法脉的传承 |
二、太虚与法相唯识思想的断层 |
第四节 虚云与禅宗的传承与断层 |
一、虚云与禅宗法脉的传承 |
二、虚云与禅宗思想的断层 |
第五节、倓虚与天台宗的传承 |
一、倓虚与天台宗法脉的传承 |
二、倓虚与天台宗思想的断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虚佛教之贡献与返本开新 |
第一节 三虚佛教之贡献 |
一、树立僧人典范 |
二、丛林制度之重建与革新 |
三、僧伽素质的提高 |
第二节 三虚佛教面对的新时代 |
一、宗教世俗化 |
二、宗教多元化 |
三、宗教庸俗化 |
第三节 三虚佛教面对的新挑战 |
一、无神论者的责难 |
二、中国佛经翻译的问题 |
三、中国佛教伪经的问题 |
四、净土思想的建构与迷思 |
五、中国佛教正统性的责难 |
六、居士佛教的抬头 |
第四节 三虚思想的开新气象 |
一、中国佛教的入世转向 |
二、“东方化”的新时代 |
三、中国佛教的多元与整合 |
四、中国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对话 |
第五节 三虚佛教的第三条道路 |
一、树立佛教的光明正道 |
二、佛教批判精神的继承 |
三、净土思想的深化 |
四、大小乘佛教之统一 |
五、如实观精神的确立 |
六、佛教的自由意志 |
七、佛学研究的新路向 |
八、人间佛教的新路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2)《般舟三昧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及意义 |
二、前人研究成果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研究困难和不足 |
第一章 《般舟三昧经》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般舟三昧经》成立的年代 |
第二节 《般舟三昧经》的释经题 |
第三节 《般舟三昧经》传译的情况 |
一、汉译本及其品目 |
二、本经之注疏 |
第四节 《般舟三昧经》流传到中国的情形 |
第二章 《般舟三昧经》的核心思想 |
第一节 佛身观 |
一、“佛身”的概念与演变 |
二、《般舟三昧经》中的佛身观 |
二、“佛身”观的影响 |
第二节 《般舟三昧经》的修行观 |
一、行门要件 |
二、念佛法门 |
第三节 《般舟三昧经》的见佛思想 |
一、定中见十方诸佛 |
二、得授记及请法 |
三、能证阿鞞跋致 |
第三章 《般舟三昧经》的融合思想 |
第一节 禅观思想 |
第二节 净土思想 |
第三节 般若思想 |
第四节 三者的融合 |
第四章 《般舟三昧经》与其他净土经典之关联与比较 |
第一节 《无量寿经》与《般舟三昧经》 |
第二节 《佛说阿弥陀经》与《般舟三昧经》 |
第三节 《观无量寿经》与《般舟三昧经》 |
第五章 印度龙树论师与《般舟三昧经》 |
第一节 《大智度论》中的般舟三昧 |
一、念佛三昧与般舟三昧之互用 |
二、般舟三昧与般若的关系 |
三、见佛的内涵 |
第二节 《十住毘婆沙论》中的般舟三昧 |
一、修学次第 |
二、修行资粮与成就果报 |
三、禅相分别 |
第六章 罗什与慧远对《般舟三昧经》看法之异同—以《大乘大义章》为主 |
第一节 《大乘大义章》概述 |
一、《大乘大义章》内容架构及创作背景 |
二、慧远诠释般舟三昧的时代条件与理论基础 |
三、罗什诠释般舟三昧的时代条件与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罗什与慧远对《般舟三昧经》的讨论 |
一、法身的问题 |
二、念佛三昧的实践 |
三、三十二相的修持 |
第三节 罗什与慧远对《般舟三昧经》看法之异同 |
一、相同点 |
二、相异点 |
第七章 《般舟三昧经》对佛教宗派及文人之影响 |
第一节 对净土宗之影响 |
一、慧远大师及其门下 |
二、昙鸾、道绰、善导 |
三、慧日、承远、法照 |
第二节 对天台宗智顗之影响 |
一、智顗接触般舟三昧之因缘 |
二、常行三昧之内涵 |
三、常行三昧之影响 |
第三节 对教外文人创作之影响 |
一、谢灵运 |
二、李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观无量寿佛经》“是心是佛”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
第一章 摄佛归心 |
第一节 约真心释 |
一、如来藏说与念佛三昧 |
二、佛性本有与是心是佛 |
三、当果学成与是心作佛 |
第二节 约妄心释 |
一、唯识观行与念佛三昧 |
二、见相二分与是心作佛 |
三、自证分心与是心是佛 |
第二章 摄心归佛 |
第一节 末世凡夫 |
一、末法思想与危机意识 |
二、约时被机与机教相应 |
第二节 诸佛摄引 |
一、佛力加持与念佛三昧 |
二、佛身显现与是心是佛 |
第三节 众生心念 |
一、一心念佛与是心作佛 |
二、行愿具足与往生净土 |
第三章 约心观佛 |
第一节 感应道交 |
一、感他应佛与是心作佛 |
二、一念三千与是心是佛 |
第二节 解入相应 |
一、成己果佛与是心作佛 |
二、性德本具与是心是佛 |
第三节 圆融不二 |
一、三谛圆融与即作即是 |
二、心佛相即与开权显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信仰佛教的动机、认知与行为的中—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文献综述 |
1.1 相关动机概念的界定 |
1.2 动机种类及其理论的进展 |
1.3 动机与相关理论的辨析 |
1.4 宗教行为的概念界定 |
1.4.1 宗教行为的概念 |
1.4.2 宗教行为的相关理论 |
1.5 宗教认知及相关理论的概述 |
第二节 国内-外宗教信仰的有关理论回顾 |
1.1 中国的相关研究 |
1.2 港、台对佛教信仰的相关文献 |
1.3 越南佛教信仰的相关研究 |
1.4 中越佛教徒信仰佛教的现状 |
1.5 当前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信仰佛教动机、认知及行为的中越研究构想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理论构想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意义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信仰佛教动机、认知及行为的中越研究构想 |
2.1 信仰佛教的界定、剖析及定位 |
2.2 佛教信仰的辨析 |
2.3 信、解、行在佛法中的定位 |
第三章 中-越信仰者信仰佛教的动机、认知及行为相关量表的编制 |
研究一 中-越信仰者信仰佛教的动机量表的编制 |
3.1 前言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进程 |
3.5 研究结果 |
3.6 研究小结 |
3.7 研究结果 |
3.8 研究小结 |
研究二 中-越信徒对佛教教义的认知量表编制 |
3.1 前言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进程 |
3.4 研究结果 |
3.5 研究小结 |
研究三 中越佛信徒佛教行为的量表编制 |
3.1 前言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过程 |
3.4 研究结果 |
3.5 研究小结 |
第四章 信仰佛教的动机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比较 |
第一节 中越佛教徒在基本状况比较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程序及结果 |
4.5 研究讨论 |
第二节 佛教信仰动机、认知和行为的中介、回归分析中-越比较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工具 |
4.3 研究程序 |
4.5 研究小结 |
第五章 信仰佛教的动机、认知与行为的质性中-越比较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对象 |
5.4 研究程序 |
5.5 研究讨论 |
5.6. 研究小结 |
第六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总讨论 |
6.1 中-越佛教信仰者在信仰佛教的特征之差异 |
6.2.中-越佛教信仰者在信仰佛教的动机之差异 |
6.3 中-越佛教徒对佛教兰藏圣典的认知之差异 |
6.4 中-越佛教徒对佛教行为的影响比较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6.1 总结论 |
6.2 研究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之处 |
6.4 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Ⅰ. 中国文献 |
Ⅱ. 台湾文献 |
Ⅲ. 越南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访谈 |
附录2 越南访谈 |
附录3 中国调查问卷 |
附录4 越南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西方影响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浪漫主义诗论在中国 |
第一节 总论:二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浪漫主义倾向 |
一、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和“文以载道” |
二、 诗是情感的表达 |
三、 诗歌与散文的区分 |
四、 “情感”与文学批评标准 |
五、 想象 |
六、 自然、田园生活、儿童 |
第二节 华兹华斯 |
一、 关于诗歌语言的讨论 |
二、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
三、 “自然流露”与诗歌创作过程的讨论 |
四、 华兹华斯诗论与郭沫若的文学评论 |
五、 被忽略的华兹华斯诗歌理论 |
第三节 雪莱 |
一、 诗歌功用 |
二、 诗歌的“写”与“做” |
三、 雪莱译介的尾声 |
第四节 浪漫主义的影响及相关争论 |
一、 “自我”与作为自我表现的作品 |
二、 文学创作:自我抒写还是社会要求? |
三、 文学作为严肃、独立、崇高的事业 |
第二章 唯美主义在中国 |
第一节 总论 |
一、 背景与渊源 |
二、 唯美主义在中国 |
三、 杂糅:“为艺术而艺术”的团体及个人 |
四、 中国化的唯美主义批评 |
第二节 佩特 |
一、 佩特理论的译介 |
二、 印象主义的批评方式 |
三、 “一切艺术不断朝着音乐境界追求” |
四、 艺术的“刹那” |
五、 “艺术与人生” |
六、 享乐主义 |
第三节 王尔德 |
一、 王尔德作品的译介 |
二、 王尔德的错位解读 |
三、 王尔德的“享乐主义” |
四、 生活艺术化——关于王尔德泛唯美主义的几种观点 |
五、 梁实秋的王尔德评论 |
六、 中国现代文学评论中的王尔德 |
第四节 唯美主义的影响及相关争论 |
一、 艺术自主论 |
二、 印象主义的批评方式 |
三、 “为艺术而艺术”之后 |
第三章 科学主义、历史主义与文学的外部研究 |
第一节 总论 |
一、 历史主义观念与文学研究中的“环境”、“时代” |
二、 科学主义的兴盛 |
三、 科学方法与文学的外部研究 |
第二节 泰纳 |
一、 种族、环境、时代与天才的产生 |
二、 泰纳理论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启示 |
三、 对泰纳批评方法的反思 |
四、 泰纳学说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倾向与“真实”诉求 |
一、 文学传统的影响 |
二、 科学主义的影响 |
三、 当代环境、社会责任与俄国文艺理论 |
第四章 象征主义诗学在中国 |
第一节 总论 |
第二节 波德莱尔 |
一、 波德莱尔作品的介绍、评论及翻译 |
二、 波德莱尔诗论在中国 |
三、 波德莱尔与徐志摩、王独清、穆木天、梁宗岱 |
第三节 马拉美、瓦雷里和中国的“纯诗”历程 |
一、 马拉美诗学在中国 |
二、 瓦雷里诗学在中国 |
三、 中国新诗的“纯诗”历程 |
第四节 象征主义的中国化 |
一、 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
二、 混杂着功利的“非功利性”追求与中国象征主义的分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解脱道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解脱道论》文本概况 |
1.1 作者、译者与研究现状 |
1.2 思想渊源及其地位 |
1.2.1 从早期经论探究《解脱道论》的思想渊源 |
1.2.2 《解脱道论》对后期经论的影响 |
第2章 “解脱道”之由始——戒学 |
2.1 持戒之因缘 |
2.1.1 戒是解脱道之起点 |
2.1.2 戒与定慧之关系 |
2.2 戒之分别 |
2.2.1 戒之功能与戒之抉择 |
2.2.2 戒之种类 |
2.3 头陀行:苦行还是戒? |
2.3.1 非苦行之苦行 |
2.3.2 非戒之戒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解脱道”进阶之关键——定学 |
3.1 定之涵义、分别、科目、功能与境界 |
3.1.1 定之涵义 |
3.1.2 定之分别 |
3.1.3 定之科目 |
3.1.4 定之功能 |
3.1.5 定之境界 |
3.2 善知识与解脱道 |
3.2.1 善知识亦为修定之资粮 |
3.2.2 善知识的标准 |
3.2.3 善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
3.2.4 应机施教 |
3.3 禅定必由之路——禅外行 |
3.3.1 禅外行的涵义 |
3.3.2 禅外形的理论原型 |
3.3.3 禅外行之禅法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解脱道”之主因——慧学 |
4.1 慧之内涵与语义 |
4.2 慧的相、味、现起、足处与种类 |
4.3 慧的修习方法 |
4.3.1 阴(蕴)方便 |
4.3.2 入(处)方便 |
4.3.3 界方便 |
4.3.4 因缘方便 |
4.3.5 圣谛方便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解脱学之建构与解脱之实现 |
5.1 原始佛教思想为解脱学之框架 |
5.1.1 无常、苦、无我、涅盘(泥洹)的思想 |
5.1.2 三科五蕴论的发展 |
5.2 心为流转与解脱之枢纽 |
5.2.1 流转:“九心轮”与“十四作用” |
5.2.2 还灭:解脱的五种方便 |
5.3 解脱学的实现与超越 |
5.3.1 断“三结”趣入第一义谛 |
5.3.2 三解脱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禅在近现代中国之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由来 |
(一) 选题来源 |
(二) 选题原因 |
(三) 选题简介 |
二、 选题论证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学术价值 |
(三) 现实作用 |
三、 学术史综述 |
(一) 按成果形式分门别类述评 |
(二) 按成果内容分门别类地述评 |
(三) 述评推导要点 |
四、 学术要点 |
(一) 选题切入点 |
(二) 新学理视点 |
(三) 学术考量重点 |
(四) 学术辨析焦点 |
(五) 学术探讨难点 |
(六) 学术创新点 |
五、 相关界定 |
(一) 时间 |
(二) 空间 |
(三) 内容 |
第一章 禅所承受之轻:多视角下选题的意义 |
第一节 宗教的功能:“宗教鸦片论”、“宗教文化论”到“宗教社会论” |
一、 “宗教鸦片论”:建国后人们对宗教的看法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宗教的种种看法 |
第二节 “什么是佛教”或“什么不是佛教”:佛教的种种罪 |
一、 普通人对佛教的冷嘲热讽 |
二、 知识界对佛教的批判 |
三、 总结:佛教是否是封建文化 |
第三节 禅在东西文明交流中的价值 |
一、 禅: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
二、 东方文明精萃的价值 |
三、 西方文化、西化、现代转型与东方文明 |
第四节 小结:对现实中的禅之综述 |
第二章 禅:从传统到现代 |
第一节 现代、现代化、转型或转化 |
一、 现代化与现代 |
二、 转型与转化 |
三、 现代化或转型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禅的定位 |
一、 传统文化与禅 |
二、 对禅定位的种种思考 |
三、 禅: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第三节 界定相关问题 |
一、 什么是禅 |
二、 界定中的烟幕弹 |
第四节 小结:找寻意义的摸索 |
第三章 禅与传统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上的传统 |
一、 禅的传统文化研究视角之研究方法 |
二、 禅的宗教视角之研究方法 |
三、 禅的佛教视角之研究方法 |
四、 禅本身应注意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学术史综述:对该问题的传统研究水平略窥 |
一、 禅研究中的近代禅研究状况 |
二、 近代佛教着作中的近代禅史 |
三、 论文中的额外的相关内容 |
第三节 传统与禅:以传统带给禅的困顿为主 |
一、 佛教传统中的矛盾与缺陷 |
二、 历史传统中佛教的困顿 |
三、 近现代社会中佛教处境的新变化 |
第四节 禅的传统 |
第五节 结语 |
第四章 禅转型的各项内容 |
第一节 禅在近代的振作 |
一、 振作与复兴 |
二、 禅宗振作的描述 |
三、 近现代禅门人物谱 |
四、 虚云之禅 |
五、 来果之禅 |
六、 月溪之禅 |
七、 法脉与法系角度下的近现代禅 |
第二节 禅的被学术研究 |
一、 前胡适时期的禅研究 |
二、 胡适走向禅研究的历程及意义 |
三、 胡适禅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 对胡适研究的评判 |
第三节 居士禅的兴起 |
一、 居士佛教与居士禅 |
二、 代表人物:袁焕仙、贾题韬、南怀瑾 |
三、 近现代居士禅的其他人物 |
四、 台湾的安祥禅、现代禅及居士禅的未来发展 |
第四节 禅净合流、佛教内部的融合以及传统文化的融合 |
一、 概说融合 |
二、 圆瑛所体现的合流趋势 |
三、 其他禅净合流的代表人物 |
第五节 人间佛教与近现代的禅 |
一、 各种人间佛教的理论与禅 |
二、 太虚判教理论中对于人间佛教中禅的论述 |
三、 禅在人间化路向上的转型 |
第六节 全景考察:其他的趋势 |
结论:禅在近现代中国应当存在转型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及教科书 |
(二)、报纸杂志 |
(三)、原始资料 |
(四)、论着着作 |
(五)、期刊论文 |
(六) 网络电子资源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楞严经》如来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楞严经》的产生、内容和影响 |
第二节 现代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态度、创新及意义 |
第二章 如来藏思想源流略说 |
第一节 印度的如来藏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佛教对如来藏思想的阐扬 |
第三章 《楞严经》的如来藏思想概说 |
第一节 本经的中心思想:如来藏 |
第二节 如来藏的体性和相用 |
第三节 如来藏的中道观 |
第四节 周密的如来藏思想体系 |
第四章 如来藏心性说 |
第一节 真妄二种根本 |
第二节 破除妄想:凡夫对心的错误认识 |
第三节 指示真心:从视觉现象中认识真心 |
第五章 如来藏本体说 |
第一节 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本体 |
第二节 五阴的论证 |
第三节 六入的论证 |
第四节 十二处的论证 |
第五节 十八界的论证 |
第六章 如来藏心现说 |
第一节 总说七大唯心所现 |
第二节 七大的分别论证 |
第三节 世间、众生、轮回的唯心所现 |
第七章 如来藏缘起说 |
第一节 真心本觉 |
第二节 觉明缘起说 |
第三节 世界、众生、业果的产生和相续 |
第四节 依缘起说解释成佛原理 |
第八章 如来藏证悟原理 |
第一节 修证的二决定义 |
第二节 六根法门的原理论证 |
第三节 修证法门的实践经验和抉择 |
第九章 如来藏修证法门 |
第一节 耳根的殊胜之处 |
第二节 观音耳根圆通法门 |
第三节 助行与修行阶次 |
第十章 结语 |
一、以如来藏思想为中心,组织出一套严密的修学体系 |
二、以修证为目的的如来藏经典 |
三、以六根为对象,将心性思想落实到身心现象中 |
四、中道观的如来藏思想 |
五、杂糅唯识论与唯根论的如来藏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如实观的研究法──佛学研究方法论新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D]. 谭智昌(Tam Chicheong). 武汉大学, 2018(06)
- [2]《般舟三昧经》研究[D]. 歌春话(CA XUAN THOAI).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3]《观无量寿佛经》“是心是佛”思想研究[D]. 陆杰峰. 南京大学, 2016(05)
- [4]信仰佛教的动机、认知与行为的中—越比较[D]. 邓氏事. 福建师范大学, 2015(10)
- [5]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D]. 王婉秋. 吉林大学, 2014(09)
- [6]《解脱道论》研究[D]. 刘其寿. 华侨大学, 2013(08)
- [7]禅在近现代中国之转型[D]. 伊岚. 山东师范大学, 2012(10)
- [8]《楞严经》如来藏思想研究[D]. 段新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9]2001-2002年全国部分非宗教类报刊佛教论文目录[J]. 于光. 佛学研究, 2003(00)
- [10]如实观的研究法──佛学研究方法论新论[J]. 霍韬晦. 中国文化, 200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