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加坡开发成功MP3译码器(论文文献综述)
杨申申[1](2020)在《基于FPGA的高速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社会,信息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个人隐私等各个方面,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可以使得合法通信双方共享一组信息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即使窃听者具有无限强的计算能力也窃取不到任何信息。QKD系统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量子态的制备、分发与测量;(2)数据筛选与参数估计;(3)后处理过程。QKD的后处理过程主要包含两个子过程,分别为数据协调和私密放大。数据协调过程是指合法通信双方使用纠错码对双方裸码中存在的不一致进行纠正,使得双方能够共享一组完全一致的二进制比特序列。私密放大则是双方利用相同的哈希函数集从协调后的数据中提取出安全密钥,消除可能泄露给窃听者的信息。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ontinuous-Variable QKD,CV-QKD)作为QKD的一个重要类别,具有探测设备简单,与现有标准光通信组件兼容性好,中短距离下密钥率较高等优点,但是其后处理过程相对较复杂,是制约系统性能的关键瓶颈之一。其中,数据协调效率直接影响CV-QKD的理论密钥率和传输距离;而后处理过程的计算速度,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系统的实际安全密钥率。后处理过程包括的数据协调和私密放大分别需要使用纠错码和哈希函数来实现,它们均可以使用并行计算的方法来提高处理速度。FPGA作为一种成熟的大规模可编程器件,具有非常好的并行处理能力,还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通过编程来定制电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利用FGPA硬件加速技术提高CV-QKD的数据后处理速度,推进其实用化。主要工作包含:1.高速样条协调方案的FPGA设计与实现。首先,根据FPGA的特性改进了校验矩阵构造算法,开发了基于分层和积译码算法的LDPC译码器。然后,将该译码器应用到样条协调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结构,即复用结构和非复用结构,来实现FPGA速度和面积之间的权衡。仿真结果表明,最大处理速度可以达到100.90 M symbols/s,其正确性在Xilinx VC709评估板上得到了验证。最后,提供了一些其他可能的方案,用以在有更多FPGA硬件资源的条件下来获得更好的性能。2.高效多维协调方案的实现。简要介绍了多维协调方案和多边类型LDPC码的原理,并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构造了译码性能良好的多边类型LDPC码,实现了高效的多维协调方案,协调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9.01%。3.高速私密放大算法的FPGA设计与实现。使用CPU执行私密放大算法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系统的需求,而有限码长效应进一步提高了数据量,这就对处理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FPGA的特性,本论文中提出了一种菱形块算法,将私密放大算法中逐个元素处理转变为逐块进行处理,极大地缩短了运算时间。该算法还有效地减少了所需的FPGA片上RAM存储资源,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的输入和输出长度。该方案不仅可以应用到CV-QKD系统中,其他QKD系统甚至经典通信中均可以使用。4.数据后处理过程的FPGA整体实现。将样条协调和私密放大结合在一起,实现整体的后处理过程,从而实现CV-QKD系统的实时密钥提取,当信噪比为3.0时处理速度可以达到38.18 M symbols/s。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CV-QKD系统的功耗,推进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刘山[2](2020)在《CRH5型动车组PIS系统重联监控设备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对日常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和谐号动车组已成为现代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一种便利的交通工具。为保证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和为旅客提供更高更舒适的优质服务,与之相伴的动车组检修陪测调试技术也一直不断地更新换代。目前,在动车组进行返厂检修运维的过程中,一些重联检测试验往往需要两列动车组配合才能进行,现存问题为单列动车组在检修车间没有其它车辆配合进行重联试验,旅客信息系统检测试验又为重联检测试验中的重点测试项。因此,需开发设计出一款高速动车组的重联监控PIS系统设备的监视设备,以下称为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由于我国铁路系统对列车行车安全的高标准、高要求。本文对高速动车组PIS系统运行过程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该系统的应用背景和客户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CRH5型动车组在模拟重联状态下对列车上PIS系统设备的监控。(1)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根据设计需求,可实现人机交互,具有实时显示监控的功能。具体包括可监测并存储UIC568音频信号,解析在列车级R S485控制总线传输的控制命令。(2)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的硬件设计。该装置的硬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分为系统主控模块,UIC568音频信号采集输入模块,数字音频转模拟量输出模块,数字信号处理采集输入模块,485转换模块和ETH数据通信模块。装置系统的主控模块采用基于ARM-Cortex-M4架构的嵌入式平台,能够对整个监控系统进行控制和对各数据进行逻辑处理判断,系统主控模块又包括了主控制器CPU的控制电路、RS485驱动电路、串口驱动电路等。RS485控制信号输入模块实现对车辆级RS485控制总线控制命令的实时采集。UIC568音频信号采集输入模块实现将音频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并转化和存储。数字音频转模拟量输出模块实现将音频数据通过扬声器播放输出。数字信号处理采集输入模块实现实时采集数字信号和状态获取。ETH数据通信模块则是采用可扩展的集成芯片带有MAC+PHY的物理层,将整个检测系统通过以太网接口接入以太网。(3)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的软件程序设计。根据实际的功能需求,对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软件整体架构进行开发设计。其中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监控计算机应用层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UDP通信,上位机监控软件界面开发;第二部分是下位机监控软件的驱动程序设计,主要包括以太网驱动程序、RS485驱动程序、串口驱动程序、音频信号采集输入输出驱动程序等。(4)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的设备功能测试。通过对设备功能进行模拟与实际现场的测试,最终验证被测对象能够高效且可靠的完成测试任务。主要测试内容为司机乘务员广播试验、列车员电话对讲试验和485控制指令试验。
张喆[3](2020)在《指向性扬声器设计及其在车内分区域声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实现车内分区域声场控制,建设友好的车内声学环境,本文从指向性扬声器入手,基于参量阵声学原理和数字扬声器原理,结合数字扬声器和调制算法对自解调信号的谐波失真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阈值滤波算法。测试了数字式扬声器的指向性,通过仿真分析了数字式扬声器在车内形成的可听声声场,表明数字式指向性扬声器能实现车内分区域声管理上,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良好舒适的声学环境。针对扬声器的指向性问题,为实现车内声环境的分区域控制,本文根据非线性声学原理,结合参量阵扬声器理论,利用超声波的高指向性,以数字扬声器为载体将可听声信号调制到超声载波信号上进行发声;针对参量阵扬声器存在的谐波失真问题,结合双边带调制算法及位组控制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数字式扬声器的调制算法,并分析讨论了算法中调制系数对谐波失真的和解析度的影响。针对由数字控制引入的噪声问题,本文设计了滤除噪声的算法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降噪效果良好。本文设计了基于STM32的全数字式指向性扬声器平台,省去了A/D转换和D/A转换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处理模块。针对扬声器阵列的控制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指数的换能器数量的位组控制方式,通过控制换能器的开启数量来控制声压幅值的变化,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扬声器的发声控制。基于Berktay远场解建立声学传递模型,通过仿真探究了谐波失真与调制算法和换能器阵列数量之间的关系。选取ARM公司的STM32F103ZE6芯片为硬件开发平台,自主完成了换能器阵列排布设计及驱动硬件电路设计,分别采用单频声信号窄带及合成声信号进行实验,验证了数字扬声器换能器数量对声音解析度的影响,测试了移植在数字式扬声器上DSB调制算法调制系数的影响;对搭建好的数字式指向性扬声器平台进行了指向性检验,测试了扬声器在近场环境下的声场,实验表明扬声器在近场仍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建立了车内声场环境模型,对车内声场进行了区域划分,并分别分析计算了数字式指向性扬声器在明区和暗区的声音信号,表明数字式指向性扬声器能够实现车内分区域声学管理。
成江伟[4](2019)在《一种宽输入范围高效压电能量获取电路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无线体域网(WBAN)的发展,微型电子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复杂,系统的体积越来越小,传统电池供电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微型电子系统长时间续航的需求。在未来,俘获周围环境的能量并将其转换成电能的自供电技术将会成为微型电子系统的主要供电方式之一。在众多的环境能量源中,压电能量源因其功率密度较高的特点常作为自供电技术的主要能量源,压电能量获取技术(PEH)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压电能量获取系统中,整流接口电路的设计最为重要,而现有的压电能量获取接口电路难以在宽输入范围内实现较高的整流效率,整流接口电路的体积也难以进一步缩小。因此,压电能量获取系统的关键是在于设计一款宽输入范围、高效率、小体积的整流接口电路。本文提出了一款宽输入范围高效的并联同步开关电感(Parallel Synchronized Switch Harvesting on Inductor)整流接口电路,该整流接口电路包括负压转换器,自适应导通电阻有源二极管,并结合了一种具有精确导通时间控制的P-SSHI电路。本文分析了传统有源两级同步整流器在高效率整流时输入电流的范围以及电流过零点的检测精度,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导通电阻的有源二极管。自适应导通电阻有源二极管取代传统有源二极管,实现了较高的电流过零点检测精度,改善了整流器的输入电流范围并提升了整流器的输出功率,有源二极管导通电阻的自适应变化使得整流器能在更宽的输入电流范围保持较高的整流效率。进一步地,本文还采用了P-SSHI技术,用比较器检测开关电流过零点的方式实现了P-SSHI电路导通时间的精确控制,实现了较高的寄生电容电压翻转效率,从而有效提升了整流接口电路的功率提取能力。本文采用SMIC 0.18μm标准CMOS工艺,基于Cadence平台对所提出的整流接口电路进行仿真验证。后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P-SSHI整流接口电路,在50μA1mA的输入电流范围内,功率转换效率不低于80%,峰值转换效率为85%,其输出功率为传统全桥整流器的3.09倍,其中P-SSHI电路的寄生电容电压翻转效率高达90%。与此同时,该电路实现了冷启动和自供电功能。针对传统P-SSHI整流接口电路中片外电感的使用所带来的接口电路体积不易缩小的问题,基于SMIC 0.18μm标准CMOS工艺,本文还设计了一款基于并联同步开关电容技术(Parallel Synchronized Switch Harvesting on Capacitor)的整流接口电路。P-SSHC电路利用开关电容取代电感实现了寄生电容电压的翻转功能,在改善整流接口电路功率提取能力的同时,极大地缩小了整流接口电路的体积,有利于压电能量获取系统实现微型化。后仿真结果表明,P-SSHC整流接口电路的寄生电容电压翻转效率为83%,峰值功率转换效率为91.5%,相比传统的全桥整流器,其输出功率提升了2.97倍,并且在压电传感器开路电压大于1V时,P-SSHC整流接口电路能够实现冷启动。
刘礼文[5](2019)在《生物微纳电子学若干可靠性设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半个世纪内,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纳电子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然而,如今的微纳电子技术正在发生两方面革命性的变化:一是从技术推动转向需求牵引,“一代CPU产生一代计算机”的时代已经结束,集成电路芯片不再直接引领电子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而是密切依据并迎合用户需求,与其他相关技术高度整合;二是应用领域从“计算机、通信、信息处理”三大传统领域,开始转向“健康、能源、环保”三大新兴领域。与传统的三大领域相比,新兴的三大领域是人类发展更加永恒的主题,微纳电子技术在该领域的未来应用与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在生物医疗领域,微纳电子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通过使用人体植入式芯片,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人体器官的健康状态,而且可以智能化地给予人体器官电学、化学、机械的刺激,起到疾病治疗、动态用药和辅助康复等作用,甚至可以用植入式芯片取代已经损坏的器官,使其恢复机能。人体植入式芯片的技术核心是实现硬件的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多功能。而当半导体工艺技术逐渐进入纳米级节点时,所带来的芯片可靠性问题日益增多,例如生物电信号非常微弱,生物芯片对生物电信号的采集越来越容易导致信号失真,难以被后端处理模块转换识别。不仅如此,由于植入式芯片需要长时间在人体内工作,不能频繁取出或再植入,因此芯片内部信息的安全存储和芯片集成电路抗老化研究则成为植入式芯片可靠性设计中重点攻克的关键技术。针对生物微纳电子学所遇到的若干可靠性设计问题,本文基于信号采集、信息存储和电路抗老化三个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解决方案,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应用于生物微纳电子学中生物电信号采集的植入式芯片,对于可编程的生物神经记录放大器高可靠性结构展开研究。依据植入式芯片发展现状及对信号采集前端放大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含有辅助运放的共源共栅密勒补偿方案,以提高低噪声放大器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开关漏电缩减方案,以减少可编程电容电阻阵列中MOS开关对系统低频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高可靠性、低噪声的可编程神经信号记录放大器结构设计。该放大器具有多种配置条件,以适应不同生物信号的放大及过滤需求,并在低电源电压(1.2V)、0.18μm标准CMOS模数混合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下进行了设计和仿真,以验证所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应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可编程神经记录放大器(Nerual Recording Amplifier,NRA)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满足生物电子系统对脑神经电信号多样性的采集和放大需要。2.基于当前技术条件下,使用自旋转移矩磁随机存储器(Spin Transfer Torque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TT-MRAM)替代传统的存储器作为植入式芯片存储模块,通过对STT-MRAM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得出STT-MRAM的存储可靠性相对较低:一方面是由它本身的物理与结构特性(如STT效应的随机性与读取干扰等)所决定;另一方面是由工艺本身的参数偏差(如参考失配等)造成的。此外,STT-MRAM的存储可靠性还受外界环境(如辐射粒子与热扰动等)的影响。将纠错码(Error Correction Code,ECC)技术应用于STT-MRAM或者传统的存储器类型中,可有效提升其存储的可靠性。为此,本文基于1T1MTJ存储单元结构,提出了针对线性分组码的新型译码方案。该方案包括两个校正子译码层:超前纠错层和非对称纠错层,用于处理具有非对称错误率特性的多比特错误,并对该译码方案进行了性能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译码方案运行工作正常,为提升植入式芯片存储模块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3.针对植入式芯片中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效应(Nega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NBTI)和场效应晶体管对工艺、电压和温度(PVT)变化的影响,基于应用于替代传统存储器的自旋转移矩磁随机存储器中的灵敏电路基本结构,深入研究了NBTI和PVT对灵敏电路的影响。针对此可靠性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开关晶体管和平衡晶体管的新灵敏电路结构,以提高灵敏电路的可靠性,并基于所提出的灵敏电路,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性能分析。利用垂直各向异性CoFeB/MgO-MTJ紧凑模型和商用40nm CMOS设计工具,对传统灵敏电路和所设计的新型灵敏电路进行了混合SPICE仿真和蒙特卡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开关晶体管和平衡晶体管的灵敏电路不仅降低了NBTI对PMOS器件的影响,而且降低了灵敏电路对PVT变化影响的灵敏度,有效减少了集成电路的老化效应,提高了植入式芯片的可靠性。上述研究表明,本文对生物微纳电子学可靠性设计方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包括信号采集、信息存储以及电路抗老化。尽管这些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所提出的可靠性设计方案只是通过仿真验证说明了正确性,有待于在后续的工作中进一步通过流片测试进行验证。
安卫正[6](2014)在《基于机载数据链的Turbo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作战理念的变化,数据链通信在战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机载数据链的通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机载数据链系统性能是否稳定、可靠的强弱已经逐渐成为衡量空军战斗力的关键性指标。而信道编码技术是完成机载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与共享的关键。为提高机载载数据链抗干扰能力,开展基于机载数据链的在信道编码技术方面研究愈来愈迫切。本文首先介绍了机载数据链通信、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根据机载数据链消息帧结构要求,在分析机载载数据链系统与信道编码理论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信道编码等关键技术。本文首先分析了机载数据链的基本原理与系统设计要求,确定了数据链信道编译码Turbo码的性能要求及解码算法选择,对基于机载数据链的Turbo码编码和译码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对Turbo码编译码过程进行了仿真,并丢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还运用VHDL语言实现了系统基带部分的硬件描述,重点完成Turbo码的编码器及解码器的验证分析与测试,测试表明系统基本达到项目基本要求。
陶金晶[7](2014)在《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随着信息业务容量持续增长,进而通信系统的容量需求也不断提高。100G规模商用的进程已经开始。随着模数转换(ADC)、数字信号处理(DSP)、光器件制造等技术的发展,相干光通信重新成为研究热点。数字相干光通信是100G技术的重要支撑,也是未来光通信的必然发展道路。通过结合相干检测和DSP技术,数字相干光通信可将载波相位恢复、偏振跟踪等工作在电域中实现,突破了传统模拟相干光通信的障碍。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光源、发送端和接收端是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光源,要求光谱线宽窄、频率稳定度高,当前器件技术已经很好地达到该要求,但如何测量窄线宽激光器的线宽并使测量系统集成化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发送端,可通过外调制技术完成调制工作,广泛使用基于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IQ调制器来实现高阶调制格式,但MZM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稳定控制偏置点以保持良好的调制效果。对于接收端,可采用平衡接收技术、DSP技术等完成解调、补偿传输损伤等功能。此外,前向纠错编码(FEC)技术可以很好地抑制信道损伤,因此已被广泛应用在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相应的需要高速可靠的编译码器,在接收端有译码器。光源、发送端、接收端这三部分有各自需要达到的要求及瓶颈问题,因此每一项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围绕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特别是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发射端的关键技术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成果包括:1.提出并实现了改进的延时自外差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线宽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以单激光器延时自外差法为基础,通过引入光学环形器和法拉第旋转反射镜,使得测量所需的延时光纤长度减半,有效地减小了系统所占体积,提高了系统集成度。利用该测量系统成功地对500kHz线宽的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测量。该测量系统适用于测量线宽大于20kHz的半导体激光器,调整系统中延时光纤长度可测量线宽更窄的半导体激光器。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铌酸锂MZM的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该技术中通过监测MZM输出光信号的平均光功率对偏置点漂移进行初步判断,再根据MZM输出光信号平均光功率的一阶与二阶导数之间的比值确定漂移的真实性,在漂移确实发生后判断出漂移方向,进而可以相应地调整偏置电压,达到对MZM偏置点稳定控制的目的。理论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以将MZM的偏置点稳定控制在传输响应曲线上任一位置,可适用于多种调制格式,与调制速率无关。3.基于所提出的新型MZM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实现了MZM偏置点稳定控制反馈系统。搭建了实验测试系统,通过测试对反馈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和性能评估。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新型技术,能够正确地实现对MZM的偏置点进行稳定控制,偏置点可为传输响应曲线上任一位置,并且MZM输出光信号平均光功率的波动被控制在±4%之内。在调制速率为10Gbit/s,调制格式为非归零开关键控(NRZ-OOK)的背靠背系统测试中,若不包含偏置点稳定控制反馈系统,误码率会从10-9级别恶化到10-2级别,而包含偏置点稳定控制反馈系统后,误码率可以保持在10-9级别,很好地保持了系统性能。4.理论分析了差分相位监测器的工作原理,结果表明差分相位监测器可用于对调制光信号进行实时相位监测,且适用于各种进行相位调制的调制格式。基于差分相位监测器,提出了适用于IQ调制器的基于相位监测的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理论研究表明,偏置点漂移现象会影响调制光信号的相位,利用差分相位监测器来进行实时相位监测,便可根据相位误差来分析偏置点漂移程度,进而可以通过反馈系统对IQ调制器的偏置点进行稳定控制。5.设计了集成IQ发射机。集成IQ发射机采用了一体化解决方案,使调制与控制有效结合,硬件与软件有效集成。在实现方案中,硬件部分集成了调制与控制需要的各器件、模块、电路,并进行了模块化的设计,重点设计了增益控制模块、偏置控制模块和控制处理单元等部分;软件部分研发了配套的上层控制软件,可设置控制参量并监控集成IQ发射机的工作状态。该集成IQ发射机采用外调制方式,支持高阶调制格式,调制速率最高可达22.5GBaud,并拥有丰富的、友好的、便捷的人机操控接口,具备自动进行偏置点稳定控制的功能。6.独立完成了集成IQ发射机样机的研制工作,包括硬件设计与调试,软件编写等。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利用信号分析仪和基于数字相干技术的光调制信号分析仪,对样机进行了时域测试,验证了其功能并评估了其性能。测试时的调制格式为QPSK,并利用光调制信号分析仪得到了背靠背系统的指标。当调制速率为10GBaud时,测试结果显示,该样机正确地调制出了10GBaud的QPSK信号,EVM为9%,背靠背系统无误码。当调制速率提高到22.5GBaud时,测试结果显示,该样机则正确地调制出了22.5GBaud的QPSK信号,EVM为1l%,背靠背系统也无误码。测试结果还显示,样机的信号损伤较小。7.提出并验证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四环搜索算法,可计算π旋转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校验矩阵中四环(Girth-4)的个数。利用该算法,经过分析比较,给出了几组索引(Key),使得利用这几组索引构造的π旋转LDPC码,其校验矩阵中不会存在四环,进而提升该π旋转LDPC码的性能。此外,基于对π旋转LDPC码编码器硬件实现方式的研究分析,在硬件上实现了π旋转LDPC码编码器。测试结果显示,该硬件编码器正确地完成了π旋转LDPC码编码功能。8.研究分析了LDPC码的译码算法,利用DSP芯片实现了基于硬判决的BF算法译码器和基于软判决的LLR BP算法译码器,并比较了两种译码器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LR BP算法译码器性能优于BF算法译码器,该结论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徐元[8](2010)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文中认为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两大基本特征。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WTO致力于各国削减关税、取消歧视待遇和其他贸易障碍,对许多贸易壁垒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制,但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制基本上还是空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滥用知识产权,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和技术要素积累的增加,我国出口产品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转型过程中,但是,随着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人的权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尤其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更容易遭受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限制。与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无休止的知识产权诉讼接踵而至,从打火机到节能灯、从电池到手机、从空调到汽车、从彩电到电脑、从DVD到MP3等等,众多中国企业纷纷遭遇跨国企业设置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面对接踵而来的知识产权纠纷,面对发达国家高高筑起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知识产权这一新的贸易壁垒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应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挑战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突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有意义且紧迫的课题。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导论。作者首先简要分析了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作者从壁垒的概念出发,在对现有的相关立法和文献中贸易壁垒概念的解释进行梳理评论的基础上,发现现有贸易壁垒理解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贸易壁垒概念的理解。然后,对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范围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知识产权的特征。作者在对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两个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概念的理解和定义,并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问题认识上的分歧。作者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揭示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十大特征。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三种典型表现形式的具体研究和分析。第三章是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本章从分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互关系的演变入手,分析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这一当代国际经济中的新现象,然后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的贸易壁垒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会使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威力得到耦合,产生强大的贸易壁垒效应。接下来作者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解决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的简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是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措施。作者首先对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国际立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欧盟和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欧盟和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点。然后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成为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美国的“337条款”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典型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因此,在本部分作者专门对美国的“337条款”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首先介绍了“337条款”的实体内容和程序及其救济措施。然后,总结出337程序的主要特点,并对美国“337条款”的不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知识产权滥用。作者从权利滥用的定义出发,首先分析了国内学者有关知识产权滥用的解释,并提出了自己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知识产权滥用的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具体包括知识产权申请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知识产权许可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和知识产权救济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并以具体的案例分别加以说明。本部分最后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目前国际公约和主要国家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进行了评析,包括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美国、欧盟、日本以及我国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第六章是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分析。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二是美国霸权衰落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三是跨国公司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四是国际经济秩序斗争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然后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作者认为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相仿,其作用机制有二:即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数量控制机制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用一个经济学模型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我国DVD行业遭遇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更为深入的揭示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现象的本质,作者并未停留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这一问题本身,而是更进一步地对当今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基础——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出了在“和谐世界”理念下对知识产权制度重构的思路。第七章是我国出口贸易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在该部分,论文首先就几种主要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我国面临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是结论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章是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加以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作者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研究方法:第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第二,理论分析、经济模型、案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三,“抽象——具体——抽象——具体”的研究方法。第四,比较分析方法。通过上述研究,作者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知识产权成为国际竞争重要的工具,在这一背景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必须正视这一现实。第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是一种特殊的新型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相比较,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有自己的属性和特征。目前,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还没有引起学界和实务界应有的重视,对其研究也还不够深入,认识上也比较模糊,缺乏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信息统计和定量分析。第三,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表面上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实质上是市场竞争与市场份额问题,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日益增强的竞争力和日益扩大的市场份额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是前者抑制后者后发优势的一种工具。在知识产权的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第四,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第五,WTO的知识产权协定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而缺乏规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则,这助长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滥用,国际社会应当考虑在WTO的框架内修订知识产权协定,制定规范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则。第六,目前,世界知识产权制度正在被异化,应当在“和谐世界”理念下进行重构,重构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第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其中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因素。我国企业应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发达国家设置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贸易壁垒、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所具有的十大特征。第二,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产生的政治经济根源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运用经济学工具分析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和贸易效应,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清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实质及影响。第三,提出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需要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重构的思想,并且对“和谐世界”理念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重构的思路和途径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第四,在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措施中,提出了我国应当制定和实施“创新强贸”战略,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从“科技兴贸”向“创新强贸”的转变,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频繁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王京林[9](2010)在《基于Intel CE3100平台的IPTV软件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网络电视机顶盒是以家用电视机作为终端显示设备,通过数字电视广播和互联网来提供数字电视、网页浏览、在线游戏等多种娱乐服务,实现电视和用户间的互动。本文研究的是网络电视机顶盒的用户界面设计和媒体播放器的构建两部分。硬件平台是Intel公司的基于CE3100芯片的硬件参考板。CE3100芯片是Intel最新推出的基于X86架构的消费类电子SoC芯片。它内置Pentium Dothan处理器核心,全高清1080P硬件解码器及2D/3D图形加速引擎。同时提供了完善的软件开发包。软件平台的设计由Clutter和Gstreamer构成。Clutter是一个开源的图形库,使用OpenGL进行图形渲染,隐藏了内部封装的OpenGL函数接口的复杂性。开发者能够通过Clutter快速创建拥有硬件加速的炫丽3D用户界面。Gstreamer是开源的媒体应用框架,基于管道软件架构。对不同的媒体格式,只需编写和添加相应的解复用元件和解码元件即可实现播放。Clutter和Gstreamer都构建在Glib面向对象的基础C语言库上,两者能够使用Glib提供的基础数据结构、事件传递和线程等,进行快速的编码。本文主要成果如下:(1)本文编写了从底层的依赖库glib、pango、cairo到上层的clutter、gst-plugin-*、gst-ffmpeg等的自动编译脚本,修复了软件包的一些问题,实现了整套开发环境的自动化交叉编译功能。(2)本文使用Clutter构建一套稳定易操作的用户操作界面,主菜单包括“电影”、“音乐”、“图片”、“游戏”、“设置”五大功能项。实现键盘到界面的操作。(3)本文使用Gstreamer编写了媒体播放器,实现对存储在本地媒体文件进行播放及控制。因为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代码的编写中侧重的实现了对开源的容器Ogg,视频格式Theora,音频格式Vorbis, FLAC, Speex文件播放支持。对其他的商业媒体格式如RM,MP4等,使用gst-ffmpeg里面的解复用器和解码器实现播放。(4)本文对Ogg/Vorbis/Theora的媒体格式进行了原理性分析,对Glib/Gsteamer的使用方法展开了细致的研究。
李江林[10](2010)在《基于CMMB系统的LDPC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由于LDPC码是一种性能极佳的纠错编码,拥有高效译码的算法和适合并行操作的硬件实现等优点,因此在信息可靠性传输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当今信道编译码领域最受瞩目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标准颁布于2006年,是广电总局制定及指定的移动电视和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CMMB标准的信道纠错编码技术采用的是RS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技术。本文结合北京市嵌入式系统重点实验室的CMMB科研项目,采用理论分析、译码算法仿真和硬件实现相结合的方法,对CMMB系统中的LDPC译码器设计和实现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各种译码算法下进行浮点性能仿真,确定硬件实现的最优译码算法和参数;在确定算法之后进行译码算法的定点仿真,确定LDPC译码器各个变量的最佳比特数,为LDPC译码器硬件实现提供参考;通过分析LDPC校验矩阵的结构,在满足CMMB系统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速度和面积折衷的LDPC译码器硬件结构。本译码器采用改进的最小和译码算法及符合CMMB标准要求的部分并行译码器结构。该设计充分利用了LDPC校验矩阵的规律,采用了一种适当的硬件结构和独特的存储器调用控制策略,在保证高性能和较大吞吐率的情况下,以较少的硬件资源实现了两种码率的复用,达到了速度和面积的平衡,可满足CMMB系统接收端芯片设计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通信系统采用LDPC码作为纠错码,这种硬件结构对其它系统的LDPC译码器设计及实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新加坡开发成功MP3译码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加坡开发成功MP3译码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PGA的高速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密码学 |
1.2 量子密钥分发概述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基础知识概述 |
2.1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介绍 |
2.1.1 相干态协议 |
2.1.2 安全性 |
2.1.3 后处理介绍 |
2.1.4 密钥率 |
2.2 量子理论基础知识 |
2.2.1 不确定性原理和不可克隆定理 |
2.2.2 量子态 |
2.2.3 平衡零拍探测原理 |
2.3 信息论基础 |
2.3.1 互信息与信息熵 |
2.3.2 信道容量和信道模型 |
2.3.3 信道编译码 |
2.4 纠错码 |
2.4.1 LDPC码 |
2.4.2 Polar码 |
2.4.3 Raptor码 |
2.5 FPGA简介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速样条协调方案的实现 |
3.1 样条协调基本原理 |
3.1.1 高斯变量的量化 |
3.1.2 多级编码与多级译码 |
3.1.3 协调效率的计算 |
3.2 标准LDPC码 |
3.2.1 构造校验矩阵 |
3.2.2 译码算法 |
3.2.3 寻找最佳度分布 |
3.3 基于FPGA的高速样条协调方案设计 |
3.3.1 基于C语言开发的定点运算测试平台 |
3.3.2 高斯变量量化及编码 |
3.3.3 基于FPGA的 LDPC译码器 |
3.3.4 高速样条协调方案 |
3.4 实现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高效多维协调方案的实现 |
4.1 多维协调基本原理 |
4.2 多边类型LDPC码 |
4.3 实现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速私密放大的实现 |
5.1 私密放大基本原理 |
5.1.1 哈希函数 |
5.1.2 安全性 |
5.2 基于FPGA的高速私密放大算法 |
5.3 算法的实现 |
5.4 实现结果 |
5.5 高速后处理过程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CRH5型动车组PIS系统重联监控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PIS系统简介 |
1.2.2 动车组重联技术发展现状 |
1.2.3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RH5型动车组列车通信协议原理与装置系统概述 |
2.1 动车组重联关键技术 |
2.2 动车组PIS系统UIC568 标准 |
2.3 CRH5型动车组RS485重联通信协议介绍 |
2.3.1 RS-485总线简介 |
2.3.2 列车级和车辆级RS485总线 |
2.3.3 RS485重联通信报文分析 |
2.4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系统概述 |
2.4.1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需求分析 |
2.4.2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网络及硬线线路接口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硬件设计 |
3.1 外形结构设计 |
3.2 控制板处理器选型 |
3.3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3.4 主控芯片控制电路设计 |
3.5 CPU板时钟电路 |
3.6 RS485驱动电路设计 |
3.7 数字量采集输入电路设计 |
3.8 模拟量转数字量存储及数字量转模拟量输出电路设计 |
3.9 ETH外设驱动电路设计 |
3.10 控制板电源电路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软件设计 |
4.1 下位机软件设计开发环境 |
4.2 下位机软件主程序设计 |
4.3 初始化模块 |
4.3.1 HAL库初始化 |
4.3.2 GPIO引脚初始化 |
4.3.3 USART初始化 |
4.3.4 ADC初始化 |
4.3.5 I2S总线初始化 |
4.3.6 FREERTOS系统初始化 |
4.4 数据输入处理模块 |
4.4.1 AI音频数据处理转换 |
4.4.2 DI电平数据处理转换 |
4.4.3 RS485数据处理转换 |
4.5 数据输出处理模块 |
4.6 下位机ETH通信模块 |
4.6.1 下位机ETH驱动程序设计 |
4.6.2 下位机ETH数据发送程序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
5.1 上位机软件设计开发环境 |
5.2 上位机监控软件架构 |
5.3 上位机监控软件通信程序设计 |
5.3.1 UDP通信初始化 |
5.3.2 数据接收程序设计 |
5.3.3 以太网报文定义 |
5.4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5.4.1 音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5.4.2 485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5.5 上位机监控软件界面设计 |
5.5.1 设备状态检查界面设计 |
5.5.2 PIS语音波形界面设计 |
5.5.3 PIS-485控制指令信息界面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设备功能测试 |
6.1 系统测试设计方案 |
6.2 装置模拟测试 |
6.3 装置实际现场测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3)指向性扬声器设计及其在车内分区域声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车内分区域声场控制研究现状 |
1.2.2 参量阵扬声器研究发展及现状 |
1.2.3 数字扬声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指向性扬声器理论基础 |
2.1 参量阵扬声器理论基础 |
2.1.1 非线性效应 |
2.1.2 Westvelt方程 |
2.1.3 Berktay远场解 |
2.2 数字式扬声器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信号调制及算法仿真 |
3.1 调制算法及计算分析 |
3.1.1 双边带调制算法 |
3.1.2 平方根调制算法 |
3.2 调制算法在数字扬声器上的移植 |
3.2.1 开关控制方式 |
3.2.2 双边带调制算法的数字化及仿真分析 |
3.2.3 单边带调制算法与均方根算法移植讨论 |
3.2.4 数字式扬声器引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式指向性扬声器系统设计 |
4.1 扬声器硬件系统设计 |
4.1.1 换能器阵列设计方案 |
4.1.2 换能器阵列布置 |
4.1.3 控制系统及功放 |
4.1.4 信号源及功放器件的选取 |
4.2 指向性扬声器软件设计 |
4.2.1 软件开发环境概述 |
4.2.2 STM32固件库 |
4.2.3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式指向性扬声器系统测试及车内应用仿真 |
5.1 指向性扬声器测试系统组成及布置 |
5.2 指向性扬声器失真度及指向性实验 |
5.2.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2 阈值滤波法验证 |
5.2.3 指向性测试 |
5.3 数字式指向性扬声器在车内声管理上的应用 |
5.3.1 非近轴模型介绍 |
5.3.2 车内声场物理模型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一种宽输入范围高效压电能量获取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2 自供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压电能量获取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压电能量获取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应用于压电能量获取的整流接口电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压电能量获取系统基本理论 |
2.1 压电能量获取装置 |
2.1.1 压电传感器简介 |
2.1.2 压电传感器等效电路模型 |
2.2 压电能量获取整流接口电路介绍 |
2.2.1 全桥整流器 |
2.2.2 迪克森整流器 |
2.2.3 两级同步整流器 |
2.3 整流接口电路功率提取能力提升技术 |
2.3.1 并联同步开关电感技术 |
2.3.2 并联同步开关电容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输入高效的P-SSHI整流接口电路设计 |
3.1 P-SSHI整流接口电路的整体结构 |
3.2 自适应有源两级同步整流器的设计 |
3.2.1 传统有源两级同步整流器 |
3.2.2 传统两级同步整流器的整流效率以及输入电流范围分析 |
3.2.3 自适应导通电阻有源二极管的设计 |
3.3 P-SSHI控制电路的设计 |
3.3.1 电流过零点检测精度对P-SSHI电路性能的影响 |
3.3.2 P-SSHI精确导通时间的控制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型高效的P-SSHC整流接口电路设计 |
4.1 单电容P-SSHC电路理论分析 |
4.1.1 单电容P-SSHC电路原理 |
4.1.2 单电容P-SSHC电路的电容电压翻转效率分析 |
4.2 多电容P-SSHC整流接口电路设计 |
4.2.1 多电容P-SSHC整流接口电路整体结构 |
4.2.2 多电容P-SSHC整流接口电路中关键模块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整流接口电路版图实现与后仿真验证 |
5.1 P-SSHI整流接口电路的版图实现与仿真结果分析 |
5.1.1 P-SSHI整流接口电路的版图实现 |
5.1.2 自适应导通电阻有源二极管的仿真分析 |
5.1.3 P-SSHI控制电路的仿真结果分析 |
5.1.4 P-SSHI整流接口电路整体性能分析 |
5.2 P-SSHC整流接口电路的版图实现与仿真结果分析 |
5.2.1 P-SSHC整流接口电路的版图实现 |
5.2.2 P-SSHC整流接口电路中关键模块的仿真结果分析 |
5.2.3 P-SSHC整流接口电路的整体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设计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生物微纳电子学若干可靠性设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植入式芯片可靠性问题研究及现状 |
1.2.1 生物电信号的采集可靠性 |
1.2.2 植入式芯片的存储可靠性 |
1.2.3 植入式芯片的电路老化效应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植入式芯片可靠性基础理论 |
2.1 生物电信号对放大器的基本要求 |
2.2 STT-MRAM基础及线性分组码概述 |
2.2.1 电子自旋 |
2.2.2 磁性系统的能量 |
2.2.3 隧穿机制的理论分析和模型 |
2.2.4 磁场翻转方式 |
2.2.5 线性分组码概述 |
2.3 集成电路抗老化效应方法 |
2.3.1 NBTI补偿技术 |
2.3.2 NBTI缓解技术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可靠性可编程生物神经信号记录放大器设计 |
3.1 植入式芯片对模拟前端放大器的要求 |
3.1.1 前端放大器所应用的频率范围 |
3.1.2 可编程神经记录放大器 |
3.2 一种含辅助运放高稳定性补偿技术的LNA放大器结构 |
3.3 一种含有开关漏电削减技术的可编程电阻电容阵列 |
3.4 高可靠性可编程神经信号记录放大器整体电路 |
3.5 小结 |
第四章 植入式芯片中存储模块的数据纠错码设计 |
4.1 STT-MRAM的基本单元结构 |
4.1.1 MTJ的结构 |
4.1.2 选通晶体管 |
4.1.3 STT-MRAM的可靠性问题 |
4.1.4 STT-MRAM的错误来源及类型 |
4.2 STT-MRAM的读写信道模型 |
4.2.1 STT-MRAM写信道模型。 |
4.2.2 STT-MRAM读信道模型 |
4.3 STT-MRAM非对称性错误分析 |
4.3.1 写入操作的非对称性 |
4.3.2 不同写脉冲宽度下导致的非对称性 |
4.3.3 不同TMR下的读操作非对称性 |
4.3.4 在工艺偏差下的写操作的非对称性 |
4.3.5 晶体管宽度对读写非对称性的影响 |
4.4 典型校正子译码方案 |
4.5 扩展校正子译码方案设计 |
4.5.1 整体工作流程 |
4.5.2 纠错能力评估 |
4.6 超前纠错校正子译码方案设计 |
4.6.1 超前纠错层 |
4.6.2 非对称纠错层 |
4.6.3 整体工作流程 |
4.6.4 纠错能力评估 |
4.7 小结 |
第五章 针对植入式芯片的电路级抗老化设计 |
5.1 基于STT-MRAM的灵敏电路 |
5.1.1 电压型灵敏电路 |
5.1.2 电流型灵敏电路 |
5.2 NBTI对灵敏电路的影响 |
5.3 PVT对灵敏电路的影响 |
5.4 基于开关晶体管和平衡晶体管的灵敏电路设计 |
5.4.1 灵敏电路方案 |
5.4.2 工作原理 |
5.4.3 仿真结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机载数据链的Turbo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机载数据链概述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 |
1.2.1 信道编码的基本思想 |
1.2.2 信道编码定理 |
1.2.3 信道编码的分类 |
1.2.4 Turbo 码的发现 |
1.3 Turbo 码研究现状 |
1.3.1 Turbo 码的性能和原理分析 |
1.3.2 Turbo 码的分量码研究 |
1.3.3 软输出迭代译码算法 |
1.3.4 迭代译码流程 |
1.4 Turbo 码译码思想的应用 |
1.5 论文安排 |
第2章 机载数据链系统 |
2.1 数据链概念 |
2.2 数据链的组成要素 |
2.3 数据链类型 |
2.4 机载数据链 |
2.4.1 机载数据链通信的特点 |
2.4.2 机载数据链技术 |
第3章 Turbo 编译码技术 |
3.1 Turbo 编码 |
3.1.1 Turbo 码编码器的组成 |
3.1.2 分量码 |
3.1.3 Turbo 编码中的交织器 |
3.2 Turbo 码译码器 |
3.2.1 Turbo 迭代译码结构 |
3.2.2 Turbo 码子译码器的软判决译码算法 |
3.2.3 最大后验概率译码 MAP 算法 |
3.2.4 Log‐MAP 译码算法 |
3.2.5 Max‐Log‐MAP 算法 |
3.2.6 软输入软输出算法(SOVA) |
3.2.7 MAP 类算法与 SOVA 算法的比较 |
3.3 Turbo 码性能 |
3.3.1 Turbo 码性能特点 |
3.3.2 交织深度对 Turbo 码性能影响 |
3.3.3 迭代次数对 Turbo 码性能影响 |
第4章 Turbo 码的硬件实现 |
4.1 Turbo 码的硬件实现方案 |
4.2 系统硬件设计 |
4.3 FPGA 芯片选择 |
4.4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4.5 Turbo 码编码器的 FPGA 实现 |
4.5.1 RSC 编码器的实现 |
4.5.2 交织器的实现 |
4.6 Turbo 码译码器的 FPGA 实现 |
4.6.1 量化字长 |
4.6.2 译码算法 |
4.6.3 译码器的实现 |
4.7 Turbo 码编译码器性能测试 |
4.7.1 Turbo 码编码器仿真与测试 |
4.7.2 Turbo 码译码器仿真与测试 |
4.8 Turbo 码编码器后信号处理 |
4.8.1 交织器 |
4.8.2 加扰 |
4.8.3 拆分脉冲 |
4.8.4 合并脉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通信系统的发展与趋势 |
1.2 相干光通信技术 |
1.3 100G技术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1.4.1 论文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半导体激光器线宽测量技术研究 |
2.1 半导体激光器线宽测量技术 |
2.1.1 探索半导体激光器线宽测量技术的必要性 |
2.1.2 半导体激光器线宽测量方法 |
2.2 理论分析与测量系统设计 |
2.2.1 单激光器延时自外差法的理论分析 |
2.2.2 改进的延时自外差测量系统设计 |
2.3 改进的延时自外差测量系统实验测试 |
2.3.1 移频效果测试 |
2.3.2 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研究 |
3.1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 |
3.1.1 MZM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必要性 |
3.1.2 MZM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 |
3.1.3 IQ调制器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 |
3.2 基于平均光功率一阶与二阶导数比值的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 |
3.2.1 基础理论 |
3.2.2 数学仿真 |
3.2.3 系统设计 |
3.2.4 算法设计 |
3.2.5 测试结果 |
3.3 基于相位监测的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 |
3.3.1 基础理论 |
3.3.2 系统仿真 |
3.3.3 实验系统设计与测试 |
3.3.4 算法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集成IQ发射机研究 |
4.1 IQ发射机基础问题 |
4.1.1 IQ调制器工作原理 |
4.1.2 光通信系统发送端集成化 |
4.1.3 发射机测试规范 |
4.1.4 发射机信号损伤 |
4.2 集成IQ发射机设计与实现 |
4.2.1 设计思想 |
4.2.2 实现方案 |
4.2.3 样机实现 |
4.3 集成IQ发射机样机性能测试 |
4.3.1 电域测试 |
4.3.2 光域测试 |
4.3.3 损伤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π旋转LDPC码编译码器的实现 |
5.1 旋转LDPC码 |
5.1.1 校验矩阵H |
5.1.2 利用置换矩阵生成H~d子矩阵 |
5.1.3 性能仿真 |
5.1.4 围长 |
5.2 π旋转LDPC码编码器的硬件实现 |
5.2.1 编码实现 |
5.2.2 硬件测试结果 |
5.3 旋转LDPC码译码器的硬件实现 |
5.3.1 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
5.3.2 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
5.3.3 译码算法性能比较 |
5.3.4 硬件实现 |
5.3.5 硬件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 |
1.2.2 国外文献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内涵解析 |
2.1 贸易壁垒概念辨析 |
2.1.1 壁垒的基本内涵 |
2.1.2 贸易壁垒的现有解释及其评析 |
2.1.3 本文对贸易壁垒的理解 |
2.2 知识产权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
2.2.1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
2.2.2 知识产权的特征分析 |
2.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表现形式与特征 |
2.3.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探析 |
2.3.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典型表现 |
2.3.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特征辨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
3.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趋势 |
3.1.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互关系的演变 |
3.1.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趋势 |
3.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原因分析 |
3.2.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具有本质的共同性 |
3.2.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 |
3.2.3 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 |
3.2.4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联盟的出现 |
3.2.5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
3.2.6 发达国家标准化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 |
3.2.7 国际标准化组织态度的转变 |
3.3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贸易壁垒效应 |
3.4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法律问题 |
3.4.1 非必要专利被纳入 |
3.4.2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不披露相关知识产权信息 |
3.4.3 专利权人利用标准制定进行联合抵制 |
3.4.4 利用事实标准实施知识产权滥用的行为 |
3.4.5 交叉许可和专利联营 |
3.5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问题的解决途径 |
3.5.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模型 |
3.5.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解决途径的实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 |
4.1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国际立法 |
4.2 美国和欧盟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
4.2.1 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
4.2.2 欧盟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
4.2.3 美国和欧盟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比较分析 |
4.3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成为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
4.3.1 规则本身不合理 |
4.3.2 主管机构滥用执法程序 |
4.3.3 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程序 |
4.4 美国"337条款"研究 |
4.4.1 "337条款"的基本内容 |
4.4.2 "337调查"程序的特点 |
4.4.3 "337调查"程序的不合理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知识产权滥用 |
5.1 知识产权滥用的含义 |
5.1.1 权利滥用的含义 |
5.1.2 知识产权滥用内涵分析 |
5.2 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
5.2.1 知识产权申请中的权利滥用 |
5.2.2 知识产权许可中的权利滥用 |
5.2.3 知识产权救济中的权利滥用 |
5.3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
5.3.1 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
5.3.2 有关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
5.3.3 我国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
5.4 本章小结 |
6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分析 |
6.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根源 |
6.1.1 知识经济兴起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
6.1.2 美国霸权衰落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
6.1.3 跨国公司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
6.1.4 国际经济秩序斗争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
6.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与贸易效应 |
6.2.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 |
6.2.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 |
6.2.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贸易效应的实证——以我国DVD行业为例 |
6.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扩张、问题与重构 |
6.3.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扩张 |
6.3.2 知识产权扩张产生的主要问题 |
6.3.3 "和谐世界"理念下知识产权制度的重构——TRIPS修改构想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出口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7.1 我国出口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 |
7.1.1 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
7.1.2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
7.1.3 知识产权滥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
7.2 我国面临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7.2.2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
7.2.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缺失 |
7.2.4 应诉费用高、对外国法律和国际规则不熟悉 |
7.2.5 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
7.2.6 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不够深入 |
7.3 我国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策略 |
7.3.1 制定和实施"创新强贸"战略 |
7.3.2 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
7.3.3 鼓励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
7.3.4 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 |
7.3.5 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 |
7.3.6 加强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Intel CE3100平台的IPTV软件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络电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网络电视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网络电视的软件组成结构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音视频协议标准和 Gstreamer 的工作原理 |
2.1 多媒体编解码标准 |
2.1.1 MPEG-4 编解码技术 |
2.1.2 H.264 编解码技术 |
2.1.3 OGG 编解码技术 |
2.1.3.1 OGG/Theora 视频协议及工作原理 |
2.1.3.2 OGG/Vorbis 音频协议及工作原理 |
2.2 Gstreamer 的工作原理 |
2.2.1 Gstreamer 简介 |
2.2.2 Gstreamer 的构成要素及工作原理 |
2.2.3 Gstreamer 的使用范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嵌入式用户界面概述和 Clutter 的工作原理 |
3.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 |
3.2 图形用户界面的发展趋势 |
3.3 Linux 下的图形用户界面的选型 |
3.4 Clutter 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
3.4.1 Clutter 的构成要素 |
3.4.2 Clutter 的工作原理 |
3.4.2.1 Clutter 的事件处理 |
3.4.3 Clutter 的使用范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媒体播放器和用户界面的软件实现 |
4.1 CE3100 芯片及硬件平台简介 |
4.2 CE3100 平台的结构 |
4.2.1 CE3100 平台的硬件资源 |
4.2.2 需要使用的平台PDK 软件资源 |
4.3 软件平台及 Gstreamer 和 Clutter 软件包的编译 |
4.3.1 软件平台及开发环境简介 |
4.3.2 Gstreamer 和Clutter 及其依赖软件包简介 |
4.3.3 软件包编译 |
4.4 媒体播放器的设计 |
4.4.1 媒体播放器的设计选型 |
4.4.2 媒体播放器的设计框架 |
4.4.3 媒体播放器的接口及编程实现 |
4.4.3.1 媒体播放器的接口定义 |
4.4.3.2 媒体播放器接口的编程实现 |
4.5 用户界面的设计 |
4.5.1 用户界面的设计框架 |
4.5.2 用户界面的接口及编程实现 |
4.5.2.1 用户界面的设计的主要接口 |
4.5.2.2 用户界面的接口编程实现 |
4.6 项目代码的自动化编译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靠性测试及分析 |
5.1 无用户界面的媒体文件的播放测试 |
5.1.1 Ogg 媒体文件的播放测试 |
5.1.2 FLAC 音频文件的播放测试 |
5.1.3 RM 媒体文件的播放测试 |
5.1.4 MP4 媒体文件的播放测试 |
5.2 集成用户界面后的系统测试 |
5.3 测试过程问题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所做的工作 |
2. 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CMMB系统的LDPC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全球手机电视标准发展现状 |
1.2 LDPC 码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安排 |
第2章 CMMB 系统与LDPC 码原理 |
2.1 CMMB 系统简介 |
2.2 数字通信系统与信道编码 |
2.3 线性分组码及LDPC 码 |
2.3.1 线性分组码概述 |
2.3.2 LDPC 码的描述和图形表达 |
2.4 LDPC 码的编码原理及算法 |
2.5 CMMB 系统中的LDPC 码及其编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LDPC 译码算法 |
3.1 硬判决译码算法 |
3.1.1 比特翻转算法(Bit Flipping Algorithm) |
3.1.2 加权位翻转解码算法(WBF Algorithm) |
3.2 软判决译码算法 |
3.2.1 基于概率测度的和积算法 |
3.2.2 基于似然比度量的和积算法(LR-SPA) |
3.2.3 基于对数似然比度量的和积算法(LLR-SPA) |
3.2.4 最小和译码算法 |
3.2.5 改进的最小和译码算法 |
3.2.6 译码算法的复杂度的比较 |
3.2.7 译码算法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LDPC 译码算法的浮点和定点仿真 |
4.1 不同调制方式的信道信息 |
4.1.1 BPSK 调制 |
4.1.2 QPSK 调制 |
4.1.3 16QAM 调制 |
4.2 Normalized MSA 浮点仿真及分析 |
4.3 Normalized MSA 定点仿真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LDPC 译码器硬件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
5.1 LDPC 译码器硬件结构设计分析 |
5.2 常用LDPC 译码器的设计结构 |
5.3 CMMB 中LDPC 码结构分析 |
5.4 LDPC 译码器结构设计及实现 |
5.4.1 译码器总体结构设计与实现 |
5.4.2 译码器状态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4.3 初始信息输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4.4 行迭代更新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4.5 列迭代更新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6 信息存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4.7 校验及输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5 译码器电路综合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新加坡开发成功MP3译码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PGA的高速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技术的研究[D]. 杨申申. 山西大学, 2020(08)
- [2]CRH5型动车组PIS系统重联监控设备研究[D]. 刘山.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指向性扬声器设计及其在车内分区域声管理中的应用[D]. 张喆. 吉林大学, 2020(01)
- [4]一种宽输入范围高效压电能量获取电路设计[D]. 成江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5]生物微纳电子学若干可靠性设计问题研究[D]. 刘礼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基于机载数据链的Turbo码研究[D]. 安卫正.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7]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陶金晶.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8]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D]. 徐元.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7)
- [9]基于Intel CE3100平台的IPTV软件的研究与设计[D]. 王京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10]基于CMMB系统的LDPC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D]. 李江林. 北京工业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