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温、温控纤维及其织物(论文文献综述)
崔彦[1](2021)在《智能形变调温服装设计及舒适性测评研究》文中认为自我国发布“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来,国家提出大力支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的发展。“十四五”计划再次强调需要加快、壮大新材料和绿色环保等产业的发展。本文结合高性能服装设计、节能环保材料、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服装热舒适性研究,为智能调温服装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人类作为恒温动物,体温需保持在一个非常窄的变化范围内,然而当环境变化太频繁或超出人体的调节能力时,人类需要通过适当地增减衣服以平衡周围气候的变化,保持身体热平衡,否则,人体将面临过热或过冷的危险。此外,频繁的冷热变化可能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因此,服装对于人体的热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服装由于其恒定的隔热性能,对于人体的热调节能力有限。在许多情况下,人类依赖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HVAC)来达到热平衡,然而使用HVAC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引发温室效应。近年来,纺织和服装研究领域的学者致力于开发各种新型材料和高性能纺织品,已经研发的热调节材料包括碳纳米材料、形状记忆合金(SMA)、相变材料(PCM)、具有生物力学响应的纺织品、连续片状式的充气服装等。尽管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开发具有高舒适度、灵活响应、低成本、环保、可以快速制造的调温服装仍具有挑战。在过去的15年中,有关软体机器人(Soft Robotic)技术和机制的研究快速发展,该方向涉及许多领域,如可穿戴设备、医疗设备和物品抓取等,软体机器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人机交互安全性,流体驱动是主要的驱动原理之一。受流体驱动软机器人技术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一种充气形变智能调温服装,利用调节衣间静止空气层厚度来改变服装的隔热性能。空气作为一种无穷无尽的绿色资源,具有无成本、无重量、绿色环保等多种优点。与现有的充气式调温服装相比,本研究中设计的气动调温结构具有良好的隔热性、透气性和舒适性,制作成本低并且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制造,具体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含以下几点:(1)柔性气动结构的设计与制备首先,本课题建立了柔性气动结构的设计和制备方法,基于静止空气层隔热原理和自然、人造结构作为形变灵感,设计开发了多种气动形变结构,分别为单向形变、双向形变、一体化气动结构,以及由负泊松比结构衍生的表面气动结构和柔性支架气动结构;基于Rhino和Grasshopper构建了气动形变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模型,结合人体热分布地图,优化气动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实验确定柔性气动结构的最优制造参数。研究比较了不同参数硅胶材料的特性,确定最终的硅胶材料为Ecoflex00-30和Ecoflex 00-50;针对一体化气动结构的制造,镂空孔洞间隙不可小于7mm;硅胶浇筑的黏连时间需控制在55-65min之间;最后讨论了中间隔离层材料的选择和气动结构大规模制造的潜力。(2)充气调温材料基础性能测试与表征基于柔性气动结构设计、制造了 5种不同配置的充气调温材料,并选择了典型的保暖材料进行对比实验。实验比较在不同配置下,充气调温材料基本性能、手感舒适性、抗压性和耐水洗性方面的差异。研究分别分析了充气调温材料的厚度变化率、透湿率、回潮率、抗弯刚度、手感舒适性、保形性和耐用性的结果。结果表明,充气调温材料厚度变化可达4-23倍;充气和外层面料的增加对调温结构的透湿性有影响;镂空比例越大的结构透湿性越好;结构的回潮率优于羊毛混纺面料,与化纤保暖填充棉相近;抗弯刚度和手感舒适性结果表明高镂空比充气结构手感优于低镂空比结构,单层和双层试样的手感优于复合试样;相比传统的隔热材料,充气调温材料具有极好的抗压性,可以抵抗重于自身27倍的外部应力;耐用性实验表明,气动调温结构可以至少清洗100次而不会损坏。(3)充气调温材料及服装热湿舒适性测评本文运用出汗热护式热板仪和出汗暖体假人对充气调温材料的热湿性能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利用CBE Thermal Comfort在线工具研究充气结构的调温能力,最后利用傅里叶红外线光谱测试材料反光隔热性。研究表明,充气会增加调温结构的隔热性能,减小透湿性能,不同类型的充气调温试样具体热湿舒适性变化不一。外层面料会在充气期间增强结构的隔热性;热阻结果表明硅胶的镂空率与热阻成反比;随着充气量上升,调温结构的热阻越高;在充气之前,多层充气调温试样的热阻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但充气后热阻显着提高(15倍),明显高于普通试样。湿阻变化与热阻相似,多层织物的湿阻要比单层织物更高;硅胶的镂空率与湿阻成反比;控制硅胶镂空率可以同时实现低湿阻和高保温性能;不同的充气调温材料可用于不同的保暖服装设计中,具有灵活的应用可能性。在气动调温服装的设计中,包覆气动结构的外层面料应该选取防风且透气、透湿材质,以减小由充气带来的湿阻上升;研究还针对充气结构热湿参数的变化给出了充气调温服装的设计建议。同时,与已有的充气调温服装的热湿舒适性对比发现,本文开发的充气调温材料热舒适性优于已有市售的充气服装。根据PMV-PPD模型计算,充气调温材料具有良好的调温能力和节能潜力,充气调温材料可覆盖的热舒适范围高于普通隔热材料,是传统隔热材料的3-4倍;标准有效温度(SET)和热舒适范围(TCR)分析结果发现,充气调温材料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人体的热舒适性。(4)智能充气系统设计与开发智能充气形变调温服装开发离不开智能充气系统,本文基于充气调温材料,为其开发了针对性的智能控制系统。首先研究构建了智能充气系统的理论基础,讨论了服装隔热性、工作强度与新陈代谢三者的关系,其次建立了充气量与隔热性能,以及充气时间与环境温度的函数关系。各参数的函数关系构建为智能充气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智能充气系统的程序流程,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组件参数,并进行了电路设计。研究搭建的智能充气系统可实现系统的智能控制和数据可视化,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调节智能充气服装的充气量,还可以实现对穿着者环境参数的收集和读取。依照充气系统的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在源代码中自由调节系统的充气时长,充气/放气的温、湿度激活点。最后,研究对智能充气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课题对于流体驱动的柔性结构进行了多维度的设计,构建了充气形变结构的设计体系;对充气形变调温材料的基本特性、表征和热湿舒适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充气对于形变结构的各项参数影响,并总结了变化规律,为后续调温服装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建立了充气时长和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研发了智能充气系统。本课题结合了服装设计、纺织先进材料、智能可穿戴设备、服装热湿舒适性和参数化设计等多个研究方向。研究结论和方法为新兴调温材料和智能调温服装研发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持,对于智能服装设计、个人热管理系统、节能环保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王宏付,张海棠,柯莹[2](2021)在《智能防寒服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智能防寒服装在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电加热防寒服、流体加热防寒服、化学加热防寒服、相变材料加热防寒服、太阳能防寒服5种类型,介绍智能防寒服的加热原理、研究现状及各自优缺点。归纳总结智能防寒服装在织物层面和服装层面的评价方法,包括电热性能测试、暖体假人实验和人体穿着实验;预测了智能防寒服装在个性化需求、电子元件与服装一体化集成、安全舒适性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时应娜[3](2021)在《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设计及其热舒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规律健康的女性生理周期是女性心理、生育健康的重要体现,通常采用基础体温曲线表征。此外,女性在生理周期中也会有不同的生理症状,常见的生理不适包括痛经、畏寒等,影响着日常工作和生活。随着新型纺织材料和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以及功能型纺织品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生理周期进行监控和预测、并缓解生理不适的纺织服装逐渐发展。本课题从女性生理周期生理状态出发,结合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设计与性能评价。首先,结合人体生理学和人体工学进行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外观、结构及功能设计。其次,基于对镀银纱线及其针织加热织物电热性能和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的研究,探讨纱线和组织结构对加热织物电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各层织物热湿性能对复合织物热湿传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各层织物的筛选与匹配;基于对人体结构的研究进行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再结合温度传感器和电子集成技术实现女性生理周期基础体温监测功能和加热温度的智能调控;最后,通过对比实验探讨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热舒适性能的特点和优势,并通过人体着装实验进行生理周期基础体温监测功能的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生理周期基础体温的监测。将温度传感器集成在针织品上,利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基础体温数据的采集,通过手机APP自动生成基础体温变化曲线,观察生理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理周期的基础体温呈双相性变化,生理期时基础体温会降低0.3-0.6℃,利用温度传感器可以有效监测基础体温的变化,进行生理周期的监测与预测。(2)生理期热护理及其加热温度的智能调控。利用加热织物、温度传感器、电路集成实现针织品的热护理功能和加热温度的智能调控。为了筛选符合要求的纱线和织物,使用镀银纱线织造针织加热织物,并对镀银纱线及其针织加热织物的电热性能进行研究,结合加热型纺织品的复合原理,对各层织物的热湿性能及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电路集成实现加热温度的智能控制。结果表明,镀银纱线线密度和组织结构对针织加热织物的电热性能均有显着影响,加热织物的平衡温度和输入功率线性相关。各层织物的热湿性能对组合织物的热湿传递有显着影响,其中石墨烯织物作为亲肤层能将更多的热量传递至人体皮肤,TPU摇粒绒织物作为保暖防护层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3)智能监护针织品热舒适性能的对比研究。基于功能需求、问卷调研以及织物电热性能和热湿性能的研究,结合人体工学、人体生理学进行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款式结构的设计和制作。通过暖体假人实验、人体着装生理实验进行针织品热舒适性能评价,并与市场上常见的生理期热护理产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的效果与优势。结果表明,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具有更好的热舒适性。可见,基于织物热湿性能研究进行材料的筛选和匹配以及对版型结构进行设计与优化的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具有更好的热舒适性能,可以为女性生理周期的日常监护提供更好的帮助。
王慧娟[4](2020)在《酚醛基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酚醛纤维(PF)是一种有机纤维,其具有良好的阻燃隔热、低烟低毒、耐烧蚀等优势,广泛应用在纺织防护、过滤吸附、航空航天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酚醛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静电纺丝法和湿法纺丝法,但因制备工艺条件苛刻、技术难度高,导致我国酚醛纤维市场巨大的需求只能依靠进口。本文根据热塑性酚醛树脂原料的特性分析,有针对性地改造熔喷设备,探索出熔喷纺丝法制备酚醛纤维的新方法,并优化制备技术,以得到最佳的酚醛纤维原丝,并对酚醛纤维原丝进行固化、碳化工艺处理,通过分析影响固化的因素,得到固化工艺的最佳条件,经碳化过程得到酚醛基碳纤维,为探究酚醛基碳纤维的结构性能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热重分析仪(TGA)、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对热塑性酚醛树脂原料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热稳定性和热学参数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分子量较低,分子量的分布较窄,熔融起始温度为68℃左右,熔体的熔融指数高,熔体的流动性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高,需要在纺制过程中精确的控制加工温度。基于酚醛特殊的热学性质对熔喷设备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和改造,增加单螺杆的长径比,由原来的26:1增加到28:1;延长熔体的输送管道,由原有的20 cm延长为60 cm;将模头的衣架型熔体分配管道改造为弧线形的分配管道,增大两边熔体流动速率,缩短流动时间,提高熔体分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探究熔喷纺丝法热风温度和接收距离对酚醛纤维原丝的纤度性能影响,改变热风温度、接收距离,对酚醛纤维原丝进行纤维直径测试,并对其进行拉伸强度、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热风温度在150℃时,其纤维原丝直径范围在为5~15μm,纤维分布最细、最均匀,此时酚醛纤维原丝的拉伸强度也为最佳,拉伸强度为0.9 c N/dtex;接收距离在50 cm时,其直径分布在10μm左右,纤维细度均匀性最优,此时酚醛纤维原丝的拉伸强度也为最佳,拉伸强度为0.8 c N/dtex。(2)研究了盐酸浓度、升温速率、固化温度对酚醛纤维原丝固化工艺的影响,对酚醛纤维进行TG/DTG、拉伸强度等表征,结果表明:酚醛纤维原丝固化工艺的最佳条件是:以18.5%甲醛和12%盐酸的水溶液作为固化液,其升温速率为3 min/℃,固化温度为90℃,固定固液比1:50,其固化交联后的酚醛纤维的残碳量高达55%,断裂强度为2.1 c N/dtex。采用FT-IR、XRD、SEM等测试对固化前后的酚醛纤维表征,发现固化后的酚醛纤维有芳香酮键C-C=O等新的基团出现,横截面呈撕裂状,韧性增加。(3)探究碳化工艺对酚醛纤维的性能影响,对酚醛基碳纤维进行SEM、XRD、FT-IR、BET等表征,结果表明:酚醛纤维碳化后其横截面呈现较多的微孔结构,有CO、H2O、CH4等气体逸出;XRD图出现两个较宽的不对称衍射峰,表明存在一个芳环周围连接6个芳环的稠环结构聚合物,其纤维结构由三维交联结构逐步转化为玻璃碳结构。
孙智[5](2020)在《透红外纤维织物的制备与热舒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在炎热的夏季为营造舒适环境,全球需消耗15%电力和排放10%温室气体,节约夏季制冷能耗是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提高夏季传统制冷方式的效率来降低能耗,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除了提升传统空调制冷系统效率,直接面向人体冷却的装备或材料也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并表现出更好的节能效果。聚乙烯作为一种对红外波段热辐射具有良好透过率的红外功能材料,用于个人热调控服装可提高人体的辐射散热,增强人体冷却效果。但由于普通的聚乙烯薄膜具有可见光透明度高、透气性能差等问题,在个人热调控服装应用方面受到限制。为扩展红外高透聚乙烯纤维织物在人体热调控服装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熔体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种红外高透聚乙烯纤维织物,在提高人体红外辐射散热的同时,提高对可见光的不透明度,提升其在个人热调控服装方面的应用可行性。首先,通过熔体静电纺丝技术,以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原材料,液体石蜡作为溶剂,实验制备出一种新型透红外纤维织物,研究了熔液浓度、纺丝电压、进给速率对其纤维直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其次,实验测试了红外高透聚乙烯织物的红外透过率和可见光不透明度,研究了纤维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发现织物的红外透过率随着纤维直径增大而减小,当纤维直径20.47μm,厚度为109.6μm织物的红外透过率为0.35,并具有较高的可见光不透明度。最后,对红外高透聚乙烯纤维织物用于人体热调控的人体皮肤表面温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实验测试。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数据吻合良好,最大误差小于5%。研究服装织物的红外透过率、发射率、织物的厚度、导热系数对夏季室内空调设置温度的影响,发现红外透过率增大0.1,夏季室内空调设置温度可提高0.45℃,节约约3%的空调负荷,因此将透红外聚乙烯纤维织物应用到人体衣着领域拥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张馨丹[6](2020)在《生化防护服适配型降温背心的试制及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研制一种生化防护服适配型降温装备,并在高温模拟环境中评价其对生化防护服穿戴者的降温效果。研究方法:利用文献检索、市场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优化设计思路并利用市面可购元件试制原型;模拟多种湿热环境(环境温度40℃,相对湿度50%;环境温度35℃,相对湿度50%;环境温度30℃,相对湿度50%),针对原型中核心部件的工作参数及部件型号进行优化,形成二代产品;在志愿者穿着防护服条件下,分静息和运动两种模拟工作状态,利用高温模拟实验平台,测量受试者穿戴或不穿戴降温装备时体温、心率、反应时和主观感觉等指标,评价降温装置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1、形成了一套水冷降温背心的设计思路,并制作初步产品,以半导体制冷片、风冷散热器、水冷头、微型高扬程水泵、水冷背心和智能温控等为核心部件,原型产品为亚克力背包式设计,包括:科纳德大容量移动电源、星河XH-C1205半导体制冷片、AVC 6热管双塔散热器、东远SC-C26CPURGB电镀铜喷射式微水道水冷头、东远SC-P67D水冷循环泵、智工W1411高精度数字温控器和网状管路水冷背心,全套重量3.5Kg,可随环境温度调整降温参数,续航1.5-3小时。2、在模拟湿热环境下,XH-C1206型半导体冷片降温效果优于XH-C1206S2、XH-C1205、XH-C1204、XH-C1203和XH-C1202等型号半导体冷片,差异显着(所有P<0.05);风冷散热器中,AVC6纯铜热管双塔散热器散热效果显着优于SOPLAY6热管均热版散热器、AVC 4热管和超频红海2热管散热器(所有P<0.05),将其喷涂石墨烯进行自身对照,背心内平衡温度比不喷涂时低1℃,差异不显着(P>0.05);水冷头中,东远SC-C26 CPURGB电镀铜喷射式微水道水冷头的导冷效率明显优于铜柱微水道水冷头和铝制粗水道水冷头(所有P<0.05);改变水泵的流速对降温背心的降温效果有影响,发现P67D型号水泵的效果显着优于P90D和JT-160A等型号水泵(所有P<0.05)。综合考虑续航时间、装备重量等因素,优化核心部件参数及外设部件后形成二代产品,包括:品晟大容量移动电源、星河XH-C1205高端半导体制冷片、AVC纯铜6热管双塔散热器、东远SC-C26 CPURGB电镀铜微水道水冷头、东远SC-P67D水冷循环泵、智工W1411高精度数字温控器和网状管路水冷背心,整个装置以碳纤维管为支架装于网状背包中,重2.5Kg,续航3-5小时,在环境温度40℃及以下时,非人体穿着背心内温度比环境温度低12℃。3、人体穿着降温背心进行红外热成像时,背心覆盖区域呈低温状态,背心进出水口温差为3-5℃,整体有效。在环境温度30℃和35℃条件下,试用者在静息状态下穿降温背心时其体温、防护服内微小气候区域温度、人员反应时和主观热感觉等指标均优于不穿降温背心时(所有P<0.05);在环境温度30℃条件下,试用者在运动状态下穿降温背心时其体温、心率、反应时、主观热感觉等指标均优于不穿降温背心时(所有P<0.05);在环境温度35℃条件下,试用者在运动状态下穿降温背心时,其耳蜗温度、主观感觉评分显着低于不穿降温背心时(P<0.05),但其皮肤温度、心率、反应时等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研究结论:形成了一款具有较好降温功能的生化防护服适配型降温背心,该降温背心小巧、便携、与生化防护服有较好的适配性,在低于35℃环境下使用有明显降温效果,能够显着提高防护服穿着者的热感觉和舒适度,也能提高穿着者的反应速度,具有一定实用性和潜在的转化开发价值。
张冰洁[7](2018)在《物联网时代下户外运动装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智能化带来的服装产业升级,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使得科技与服装的结合在服装上大量应用,已经成为服装产业新的热点与卖点。服装智能化技术从专业装备转向时尚流行,从搞怪吸引眼球到应用于日常生活进行运动保护与功能提升,流行风向标发生了转变。其中户外运动装作为一大品类,在物联网时代被不断细分,赋予新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开发出更多的运动功能。首先,本文对物联网体系下户外运动装发展的相关科研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阐述,提出本文的创新点;与相关学科交叉研究户外运动装的创新设计,主要包括其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智能化设计体系、环境因素影响等,对传感装置下的户外运动装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明确其设计创新点,尝试多种设计表现方式。以山地运动冲锋衣为例,分别对其功能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对服装本体运动功能性的设计和电子元件与服装的结合设计,包括传感器控制的APP、新型材料与服装进行多元化结合、户外运动装中多功能性的结构设计手法,完成了系列服装设计方案的策划与制作,通过功能性测试和专业智能化服装论坛展示,基本达到了方案的预设效果。论文的最后,陈述本课题研究面临的问题,分析研究中的不足,从理论、技术、设计实践三个方面提出了课题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研究内容所构建的户外智能运动装设计理论体系,较为理想的完成了服装与恒温系统、光纤面料、反光材料结合的智能化链接,进行了运动功能性设计、款式设计、色彩设计以及工艺结构设计创新。最终的户外运动装产品结合了功能性和时尚性,不仅具备运动功能,符合人体运动结构特征,通过智能化服装系统还可满足服装日常生活场景的需求,具有时尚感;随环境变化进行功能转换,具有功能性,这是本课题的创新点。本文在理论与实践上对目前国内尚待完善的户外运动装设计进行补充,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张泳,王旭[8](2016)在《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的医疗患者转运车温控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目前医疗患者转运车虽结构各异、使用便捷,但不具备温度调节功能。针对该问题,研究了用于医疗患者转运车的温控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并进行调节,使得与患者接触的床体温度适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考虑到转运车系统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控制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在控制器算法设计中,将神经网络与传统PID控制器相结合,采用了基于单神经元PID的控制系统,从理论上设计了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采用的方法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所设计系统的实用性,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系统行了软件和硬件设计,实现了升温、降温及恒温等温度控制功能。【结论】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医疗患者转运车温度的稳定控制,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谢焓[9](2015)在《轻质保暖材料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着提升,对于日常纺织用品也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而且这些新需求来自于民用和军用两个领域,防寒服就是其中之一。传统的防寒服中采用的保暖絮片大多厚重臃肿,仅仅能做到保暖这一最基本功能,而现如今人们需要的是质地轻薄、保暖依旧的新型保暖絮片。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保暖材料研究历史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市场上服用保暖材料的使用现状,针对我国高寒区的环境特点及其对防寒大衣的要求,确立以多材料搭配组合理念来设计开发新型轻质保暖絮片,并应用轻质絮片为主保暖层,以多层次搭配组合理念设计开发足以替换现行军用大衣的新型防寒大衣。本文充分利用超细涤纶纤维比表面积大的特性、中空涤纶纤维质轻且保暖的特性、三维卷曲纤维弹性好的特性、普通粗旦涤纶纤维在絮片中的框架作用以及低熔点涤纶纤维的在絮片中的粘结作用,试制了新型轻质保暖絮片,并对其服用舒适性能、压缩性能和保暖性能进行了研究,新型絮片性能优异,透气率较低,透湿率较高,压缩回弹性能好,保暖性很好,通过分析性能测试结果,确定了轻质保暖絮片中各组分的比例。以新开发轻质絮片作为主保暖层,对防寒大衣主、次保暖层和面料的搭配方案进行择优,并试制防寒大衣,运用暖体假人测试其服装总热阻,最终在漠河(高寒区)对最优解方案防寒大衣和现行羊毛大衣的真人实地穿着效果进行研究,新型防寒大衣在大幅减重的前提下取得了很好的保暖效果。
徐卫强[10](2013)在《论服装面料的创新》文中研究指明因为面料的开发和生产是不断在追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呈螺旋上升,每一种新型面料都是科技创新的产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纺织品安全、环保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创新型面料的产生和推广,正是顺应社会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必然趋势。文章从新型环保材料、新型功能服装材料及新型智能化服装材料几个方面着手探讨面料的创新。
二、保温、温控纤维及其织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温、温控纤维及其织物(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形变调温服装设计及舒适性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前沿 |
1.2.1 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服装 |
1.2.2 调温服装和材料分类及前沿 |
1.2.3 服装热湿舒适性测评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柔性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
2.1 引言 |
2.2 柔性气动结构的灵感来源 |
2.2.1 隔热性能灵感来源 |
2.2.2 形变结构灵感来源 |
2.3 柔性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
2.3.1 单向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
2.3.2 双向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
2.3.3 表面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
2.3.4 柔性支架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
2.3.5 柔性支架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
2.3.6 气动形变结构的参数化设计 |
2.4 柔性气动结构的制造参数 |
2.4.1 气动结构材料的选择 |
2.4.2 镂空孔洞间距及排列方式 |
2.4.3 硅胶层黏结时间测定 |
2.4.4 硅胶浇注工具开发 |
2.4.5 中间层材料的选择 |
2.4.6 大规模制造潜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充气调温材料基础性能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样本设计 |
3.2.2 基本性能测试实验方案 |
3.2.3 手感舒适性测试实验方案 |
3.2.4 保形性测试实验方案 |
3.2.5 耐用性测试实验方案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充气调温材料厚度变化率分析 |
3.3.2 充气调温材料透湿率分析 |
3.3.3 充气调温材料回潮率分析 |
3.3.4 充气调温材料抗弯刚度分析 |
3.3.5 充气调温材料手感舒适性分析 |
3.3.6 充气调温材料保形性分析 |
3.3.7 充气调温材料耐用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充气调温材料及服装热湿舒适性测评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计 |
4.2.1 出汗热护式热板仪实验方案 |
4.2.2 出汗暖体假人测试实验方案 |
4.2.3 充气调温能力测试实验方案 |
4.2.4 红外线透过率实验方案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充气对调温材料隔热性能的影响 |
4.3.2 充气对调温材料透湿性能的影响 |
4.3.3 充气对调温材料蒸发传热效率的影响 |
4.3.4 充气调温服装热湿舒适性对比分析 |
4.3.5 调温材料调温能力与节能潜力分析 |
4.3.6 充气调温材料反光隔热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充气系统设计与开发 |
5.1 引言 |
5.2 智能充气系统的理论基础 |
5.2.1 服装隔热性、工作强度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
5.2.2 充气调温服装充气量与隔热性能的关系 |
5.2.3 智能充气系统充气时间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
5.3 智能充气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
5.3.1 智能充气系统程序流程 |
5.3.2 智能充气系统程序主要组件 |
5.3.3 智能充气系统电路介绍 |
5.3.4 智能充气系统的实际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出汗暖体假人测试结果 |
附录2 智能充气系统程序源代码 |
附件3 智能充气系统主板参数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情况 |
致谢 |
(2)智能防寒服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防寒服的分类 |
1.1 电加热防寒服 |
1.2 流体加热防寒服 |
1.3 化学加热防寒服 |
1.4 相变材料加热防寒服 |
1.5 太阳能加热防寒服 |
2 智能防寒服性能评价 |
2.1 织物性能评价 |
2.2 服装舒适性评价 |
3 智能防寒服发展趋势 |
3.1 符合个性化需求 |
3.2 电子元件与服装一体化集成 |
3.3 更高的安全舒适性 |
4 结语 |
(3)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设计及其热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女性生理周期监测护理的研究现状 |
1.2.1 生理周期及其生理不适症状 |
1.2.2 生理周期监测的研究现状 |
1.2.3 生理不适护理的研究现状 |
1.2.4 小结 |
1.3 电加热针织品的研究现状 |
1.3.1 电加热针织品的构成 |
1.3.2 电加热针织品的设计模式 |
1.3.3 电加热针织品性能的影响因素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设计 |
2.1 设计原则与要素 |
2.2 调研方案 |
2.2.1 问卷设计 |
2.2.2 调研及结果分析 |
2.3 功能设计 |
2.3.1 基础体温监测功能 |
2.3.2 加热功能 |
2.3.3 温度智能调节功能 |
2.4 款式设计 |
2.5 加热型织物复合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
3.1 镀银纱线电热性能研究 |
3.1.1 实验样品 |
3.1.2 电阻测试 |
3.1.3 最大负载电流测试 |
3.1.4 表面温度测试 |
3.2 针织加热织物电热性能研究 |
3.2.1 织物基础物理性能测试 |
3.2.2 电阻测试 |
3.2.3 表面温度测试 |
3.3 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热湿舒适性研究 |
3.3.1 单层织物基础热湿性能测试 |
3.3.2 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测试 |
3.4 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功能评价及热舒适性研究 |
3.4.1 暖体假人实验 |
3.4.2 人体着装生理实验 |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4 镀银纱线及其针织加热织物电热性能研究 |
4.1 镀银纱线电热稳定性研究 |
4.1.1 电阻 |
4.1.2 最大负载电流 |
4.2 镀银纱线发热性能研究 |
4.3 针织加热织物的织造 |
4.3.1 织造方案 |
4.3.2 基本物理属性 |
4.4 针织加热织物电热稳定性研究 |
4.5 针织加热织物发热性能研究 |
4.5.1 通电后织物表面温度变化情况 |
4.5.2 平衡温度与电压的关系 |
4.5.3 平衡温度与功率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研究 |
5.1 各层织物的选择依据 |
5.2 单层织物热湿性能研究 |
5.2.1 织物基本物理属性 |
5.2.2 透气性 |
5.2.3 透湿性 |
5.2.4 导热性 |
5.3 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研究 |
5.3.1 织物组合方案 |
5.3.2 热湿传递过程分析 |
5.3.3 温湿度指标统计分析 |
5.3.4 亲肤层织物对组合织物热湿传递的影响 |
5.3.5 加热层织物对组合织物热湿传递的影响 |
5.3.6 保暖防护层织物对组合织物热湿传递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研发及其性能研究 |
6.1 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研发 |
6.1.1 材料选用 |
6.1.2 结构设计 |
6.1.3 基础体温监测功能的实现 |
6.1.4 智能温控系统与电路集成 |
6.1.5 成品制作 |
6.2 基础体温监测功能评价 |
6.3 加热性能及热舒适性能对比研究 |
6.3.1 参照样品的选择 |
6.3.2 热阻对比分析 |
6.3.3 加热后皮肤温度和纺织品外表面温度对比分析 |
6.3.4 着装时人体姿态对皮肤温度的影响对比分析 |
6.3.5 着装时人体姿态和加热时间对主观评价的影响对比分析 |
6.3.6 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热舒适感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研问卷 |
附录二:热湿传递实验各指标原始数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酚醛基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酚醛树脂 |
1.2.1 酚醛树脂概述 |
1.2.2 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 |
1.3 酚醛纤维 |
1.3.1 酚醛纤维概述 |
1.3.2 酚醛纤维的纺丝工艺研究 |
1.3.3 酚醛纤维的研究现状 |
1.3.4 酚醛纤维的应用 |
1.4 酚醛基碳纤维 |
1.4.1 酚醛基碳纤维概述 |
1.4.2 酚醛基碳纤维的研究现状 |
1.4.3 酚醛基碳纤维的应用 |
1.5 熔喷纺丝法 |
1.5.1 熔喷工艺条件 |
1.5.2 熔喷工艺流程 |
1.5.3 熔喷的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熔喷法制备酚醛纤维原丝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3 酚醛树脂的热学特性 |
2.3.1 热稳定性分析 |
2.3.2 熔融指数 |
2.4 设备的设计及改造 |
2.4.1 挤出螺杆 |
2.4.2 熔体输送管道 |
2.4.3 喷丝模头 |
2.5 熔喷法制备酚醛纤维原丝技术路线 |
2.5.1 酚醛树脂的预处理 |
2.5.2 酚醛树脂材料的熔喷工艺参数的选择 |
2.6 熔喷工艺对熔喷酚醛纤维性能的影响 |
2.6.1 热风温度对酚醛纤维原丝细度的影响 |
2.6.2 接受距离对酚醛纤维原丝细度的影响 |
2.6.3 热风温度对酚醛纤维原丝强度的影响 |
2.6.4 接收距离对酚醛纤维原丝强度的影响 |
2.6.5 酚醛纤维原丝的热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酚醛纤维原丝的固化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仪器设备 |
3.2.2 固化工艺过程 |
3.2.3 酚醛纤维的表征 |
3.3 工艺条件对酚醛纤维固化的影响 |
3.3.1 盐酸浓度对固化液中酚醛纤维的性能影响 |
3.3.2 升温速率对固化液中酚醛纤维的性能影响 |
3.3.3 固化温度对固化液中酚醛纤维的性能影响 |
3.3.4 固化前后酚醛纤维的结构及晶型变化 |
3.3.5 酚醛纤维的固化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酚醛基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仪器设备 |
4.2.2 碳化工艺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碳化前后酚醛纤维的微观表面结构 |
4.4.2 碳化前后酚醛纤维的聚集态结构 |
4.4.3 碳化前后酚醛纤维的分子结构变化 |
4.4.4 酚醛基碳纤维的吸附性能 |
4.4.5 碳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透红外纤维织物的制备与热舒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个人冷却系统 |
1.3 人体体温调节 |
1.4 透红外材料制备与热辐射研究 |
1.4.1 聚乙烯 |
1.4.2 透红外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
1.4.3 透红外聚乙烯纤维织物的红外辐射研究 |
1.5 透红外材料的静电纺丝制备技术 |
1.5.1 静电纺丝的简介 |
1.5.2 熔体静电纺丝技术 |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透红外聚乙烯纤维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透红外聚乙烯纤维织物制备工艺 |
2.2.1 熔体静电纺丝装置制备机理简介 |
2.2.2 熔体静电纺织透红外聚乙烯纤维织物的制备流程 |
2.2.3 透红外纤维织物中的石蜡提取工艺 |
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1 基本物性表征 |
2.3.2 形貌和结构表征 |
2.3.3 隔热性能测试 |
2.3.4 FT-IR红外光谱测试 |
2.3.5 疏水性能测试 |
2.3.6 热重测试 |
2.3.7 可见光不透明度测试 |
2.3.8 发射率测试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透红外聚乙烯纤维织物微观结构与性能分析 |
3.1 静电纺丝条件对聚乙烯纤维的影响 |
3.1.1 纺丝熔液浓度对聚乙烯纤维的影响 |
3.1.2 纺丝电压对聚乙烯纤维的影响 |
3.1.3 进给速率对聚乙烯纤维的影响 |
3.1.4 纺丝电压对聚乙烯纤维表面的影响 |
3.2 透红外纤维织物的红外透过率 |
3.3 透红外纤维织物的疏水性能 |
3.4 透红外纤维织物的可见光不透明度 |
3.5 透红外纤维织物热稳定性分析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透红外聚乙烯纤维织物用于皮肤表面实验研究 |
4.1 基本假设 |
4.1.1 仿制皮肤和真实皮肤对比 |
4.1.2 灰体假设 |
4.2 透红外聚乙烯纤维织物用于皮肤表面的传热实验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所需设备 |
4.2.4 实验步骤 |
4.3 皮肤表面温度测试结果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透红外聚乙烯纤维织物用于皮肤表面的传热与节能分析 |
5.1 人体皮肤表面传热模型 |
5.1.1 人体皮肤表面散热方式 |
5.1.2 人体皮肤表面散热理论分析 |
5.1.3 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验证 |
5.2 织物的热物性能对空调设置温度的影响 |
5.2.1 织物红外透过率 |
5.2.3 织物导热系数 |
5.2.4 织物发射率 |
5.2.5 织物厚度 |
5.3 透红外纤维织物用于皮肤表面的节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生化防护服适配型降温背心的试制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适配型降温背心的设计及原型制作 |
一、降温装备的现状 |
二、适配型降温系统的设计要点 |
三、适配型降温背心的原型制作 |
第二部分 适配型降温背心的部件优化 |
一、材料选择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适配型降温背心人体试穿效果评价 |
一、材料和设备 |
二、对象及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作战人员热损伤防护对策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工作 |
致谢 |
(7)物联网时代下户外运动装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设计拓展空间 |
1.1.2 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 |
1.1.3 生活方式的变化催生了智能产品的多元化设计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户外运动装的的设计演变 |
2.1 户外运动装的发展过程 |
2.1.1 国内外初期阶段的户外运动装 |
2.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户外运动装 |
2.1.3 户外运动装的批量化 |
2.1.4 户外运动装的智能化发展 |
2.2 物联网时代下户外运动装的发展特点 |
2.2.1 智能设备的嵌入 |
2.2.2 以科技功能为导向的户外运动装的发展 |
2.2.3 时尚与科技结合的户外运动装设计的兴起 |
第三章 物联网时代下户外运动装的智能化设计 |
3.1 户外运动装的智能化设计思维 |
3.1.1 系统一体化与分区设计原则 |
3.1.2 情感设计与人机交互开发 |
3.1.3 生态系统下的智能运动系统的可持续进化 |
3.2 户外运动装的系统化设计思维 |
3.2.1 环境的多变性对服装功能多样性的要求 |
3.3 户外运动装细节设计与功能创新 |
3.3.1 可调节结构的功能性设计 |
3.3.2 易开启性功能设计 |
3.3.3 安全与警示设计 |
3.4 服装特种工艺在户外运动装的应用 |
3.4.1 激光切割工艺 |
3.4.2 无缝热压贴工艺 |
3.4.3 超声波无缝拼接技术 |
3.5 户外运动装系统化设计的功能创新 |
3.5.1 功能系统化 |
3.5.2 基于户外运动装二维、三维的分层结构系统 |
3.5.3 户外运动装的组合式系统 |
3.6 创新材料的设计应用 |
3.7 科技因子在户外运动装的的植入应用 |
第四章 物联网时代下户外运动装的创新设计应用 |
4.1 与服装结合的系统元件选择与技术功能 |
4.1.1 现有恒温系统的技术性能比较与选择 |
4.1.2 与课题研究相符的恒温元件介绍 |
4.1.3 光导纤维的技术性能 |
4.2 户外运动装结构的多样性设计 |
4.3 户外运动装与具有智能温控、智能发光变色功能元件的结合工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5.2 技术上的局限性 |
5.3 未来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的医疗患者转运车温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温控系统 |
2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
2.1单神经元模型 |
2.2神经元学习规则 |
2.3稳定性分析 |
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 系统设计与临床验证 |
4.1硬件设计 |
4.2软件设计 |
4.2实验结果 |
5 结论 |
(9)轻质保暖材料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服装保暖性机理的探讨 |
1.1.1 服装的传热机理 |
1.1.1.1 传导散热 |
1.1.1.2 对流散热 |
1.1.1.3 辐射散热 |
1.1.1.4 蒸发散热 |
1.1.2 服装保暖性的影响因素 |
1.1.2.1 含气量和导热系数对服装保暖性的影响 |
1.1.2.2 密度对服装保暖性的影响 |
1.1.2.3 细度和表面积对服装保暖性的影响 |
1.1.2.4 水分对服装保暖性的影响 |
1.2 防寒服及保暖材料的研究状况 |
1.2.1 防寒服国外研究状况 |
1.2.2 防寒服国内研究状况 |
1.2.3 保暖材料的研究状况 |
1.2.3.1 天然保暖材料 |
1.2.3.2 超细纤维 |
1.2.3.3 中空纤维 |
1.2.3.4 发热纤维 |
1.2.3.5 相变材料 |
1.2.3.6 金属镀膜织物 |
1.3 保暖性的测试与评价 |
1.3.1 织物的保暖性 |
1.3.1.1 测试标准 |
1.3.1.2 测试方法 |
1.3.1.3 评价指标 |
1.3.2 服装的保暖性 |
1.3.2.1 测试标准 |
1.3.2.2 测试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轻质保暖絮片开发 |
2.1 纤维原料选择 |
2.1.1 超细涤纶纤维 |
2.1.2 三维卷曲中空涤纶纤维 |
2.1.3 普通涤纶纤维 |
2.1.4 低熔点涤纶纤维 |
2.1.5 纤维配比选择 |
2.2 非织造工艺选择 |
2.2.1 絮片的成网技术 |
2.2.2 絮片的加固技术 |
第3章 性能测试实验设计 |
3.1 絮片性能测试 |
3.1.1 表观形态测定 |
3.1.2 通透性测定 |
3.1.3 压缩性测定 |
3.1.4 保温性测定 |
3.2 面料性能测试 |
3.2.1 通透性测定 |
3.2.2 防水性测定 |
3.3 层次搭配组合试验 |
3.3.1 全面试验 |
3.3.2 正交试验 |
3.4 服装性能测试 |
3.4.1 暖体假人试验 |
3.4.2 人体穿着试验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絮片性能研究 |
4.1.1 表观形态 |
4.1.2 通透性能 |
4.1.3 压缩性能 |
4.1.4 保暖性能 |
4.1.5 小结 |
4.2 面料性能研究 |
4.2.1 通透性能 |
4.2.2 防水性能 |
4.3 搭配组合研究 |
4.3.1 全面试验 |
4.3.2 正交试验 |
4.3.2.1 直观分析法 |
4.3.2.2 方差分析法 |
4.3.3 小结 |
4.4 服装性能研究 |
4.4.1 暖体假人试验 |
4.4.2 人体穿着试验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论服装面料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环保材料 (生态服装面料) |
1.1 纤维素材料 |
1.2 蛋白质材料 |
1.2.1 牛奶蛋白纤维 |
1.2.2 大豆蛋白纤维 |
1.3 再生纤维素纤维 |
1.3.1 TENCEL (天丝) |
1.3.2 MODAL (莫代尔) |
1.3.3 RICHCEL (丽赛) |
1.3.4 竹纤维 |
2 新型功能服装材料 |
2.1 保温材料 |
2.2 舒适性材料 |
2.3 卫生保健材料 |
2.4 安全防护材料 |
2.5 免烫防污材料 |
3 新型智能化服装材料 |
3.1 调温材料 |
3.2 变色材料 |
3.3 多功能智能化材料 |
4 服装面料创新的思路与途径 |
四、保温、温控纤维及其织物(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形变调温服装设计及舒适性测评研究[D]. 崔彦. 东华大学, 2021(01)
- [2]智能防寒服装研究进展[J]. 王宏付,张海棠,柯莹. 服装学报, 2021(01)
- [3]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设计及其热舒适性研究[D]. 时应娜. 东华大学, 2021(01)
- [4]酚醛基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D]. 王慧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5]透红外纤维织物的制备与热舒适研究[D]. 孙智. 广州大学, 2020(02)
- [6]生化防护服适配型降温背心的试制及效果评价[D]. 张馨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7]物联网时代下户外运动装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张冰洁.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1)
- [8]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的医疗患者转运车温控系统研究[J]. 张泳,王旭.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12)
- [9]轻质保暖材料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D]. 谢焓. 北京服装学院, 2015(03)
- [10]论服装面料的创新[J]. 徐卫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