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金岳霖先生关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鲍文欣[1](2021)在《“巫阳之下招”及其张力——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原道》析论》文中研究指明哲学史书写是思想史探讨的对象,冯友兰中前期哲学史代表作《中国哲学史》与《新原道》即是绝佳的例证。在哲学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上,《中国哲学史》把哲学史视为民族历史的"心"和"魂",哲学史书写是一种"知心"和"招魂"行动。《新原道》进一步明确中国哲学的精神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确立了哲学史内部的"中心—边缘"关系。在情节模式上,《中国哲学史》存在着显性的"子学时代—经学时代—新子学时代"三环节,以及隐性的儒家单线道统结构。《新原道》则将后者翻为正面,建构了以儒家为主线的"社会道统"论,其发展的终点是作为"新统"的"新理学"。在对情节的论证和认识论风格方面,从《中国哲学史》到《新原道》,存在着从个体论到有机论、从怀疑论到独断论的转变。
王闻文[2](2021)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哲学的构建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哲学"在中国从创立之初到今天已经过了百余年,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哲学之学科建设不断发展与完善,但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当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多是"述"大于"作",中国哲学体系不完善,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一直没有得到承认等,特别是在哲学话语权上的不平等急需我们对中国哲学进行改造。而"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为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依新文科建设之内容,"中国哲学"需要再一次进行"自我坎陷"[1]58,从时代要求出发,不断发展与完善自身体系,才能开出能立足世界哲学领域中的新"中国哲学"。
秦序[3](2021)在《从“音乐学在中国”到中国的人文音乐学科建构——兼论艺术科学向人文学科的认知飞跃》文中指出"中国音乐学""中国艺术学"等概念范畴,只是"科学"意义上的"某某学在中国",因为"科学"无问西东,只有真伪高低之别。但这些学科既是科学,更是人文学科,必须以人为本、高扬人文价值。照搬立足于西方人文实践的音乐学及艺术学,并视之为能涵盖、囊括和指导中国音乐研究、艺术研究的"科学"(或"人文科学"),难免张冠李戴、削足适履。中国的音乐学、艺术学等学科,在"把目光投向人"的同时,要自觉回归人文学科(即人学)范畴,立足历史悠久自成体系而又成就辉煌的中国音乐、艺术传统,依据文化价值相对论,理直气壮地建构中国真正的人文各学科,包括"中国音乐学科""中国艺术学科",以取代所谓"科学"的"音乐学在中国"等狭窄概念及学科定位。"人文学科有祖国",还有民族特色。"中国音乐学科"等人文学科,既应充分突出中国人特性,彰显中国民族文化和音乐艺术独特精神,又要充分吸纳和发展现代科学精神与方法,创建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学科话语体系,形成无可置疑的中国学术话语权,同时积极参与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对话,为实现"美美与共"美好愿景作出积极贡献。
柴文华,郭佳明[4](2021)在《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视域:冯友兰的“二史”合论——兼论中国哲学史学科当下的若干困惑》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哲学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的史,亦即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发展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创立时期的代表作,是典型的"以西释中"的作品,哲学味道浓郁,提出了一系列有创意、有深度的见解,在中国哲学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下学界出现了一些消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声音,似乎以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等为代表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所创立的中国哲学史学科毫无意义。我们对于这种观点不能完全认同,因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立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亦具有现实合理性。"以中释中"更多的是勾起美好的回忆,无法指引中国哲学史学科未来的发展道路。"以西释中"尽管有缺失,但依然具有生命力。当下的中国哲学史书写应该"海阔天空我自飞",我们尽可以挥洒自己的笔墨,描绘出多彩的中国哲学史画面。
张悦[5](2021)在《谢无量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惊心动魄的风云变革时期,谢无量先生是历经晚清民国时期的重要学者,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使其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二十世纪初的时代变革之中,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谢氏的生平经历和学术着作来分析谢氏学术思想的内涵,以陈寅恪先生“了解之同情”的眼光还原真实生动的谢无量本人。本文首先梳理了谢氏的生平经历,随后结合谢氏的生平经历和学术着作,归纳出谢氏学术思想的特点和创获,最后总结谢氏被历史遗忘的原因。谢无量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这场广泛的思想激荡之中,形成了保有儒者底色的多元思想融合体,成为晚清民国时期独具个人特色的现代学者。
田芳,邹晓东[6](2021)在《“本土化”转向的活例:《文史哲》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哲学(史)学科自诞生之日起即面临着"依傍西方哲学"的"原罪"指控,同时,它也一直深受居强势地位之西方哲学投来的"中国没有哲学"鄙薄与压抑。在"依傍西方哲学"与"追求中国哲学的特质"之间何去何从?该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哲学(史)界。在近代以来西强中弱、西学东渐的大格局下,囿于长期低迷的国运,现当代中国哲学人总体上难以有效维护自己的文化自尊。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发展急剧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中国学界受之鼓舞,开始自觉谋求相应的世界学术话语权。德里达在2001年同王元化进行上海对话时,试图化用(贬义转用作褒义)黑格尔的"中国没有哲学"话头表彰"中国只有思想",不料却因低估了黑格尔原话对中国本土哲学人的伤害,以及中国本土知识人在文化自尊上的"压抑—抗争—振兴"心态,而擦枪走火般地引燃了21世纪初的"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通过参与这场大讨论的导火索文本的制作与发表、编发相关专文、进行扩展性议题设置,《文史哲》深度参与并仍在见证着"本土传统资源现代化"与"古今外来资源本土化"这一双循环格局的生成。
席云舒,陈潇[7](2021)在《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回答学人Scholar的九个问题》文中指出2021年1月,席云舒的《胡适考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文艺报》《中华读书报》均发表重要文章予以评介,并入选"华文好书"Top10。席云舒,原名席加兵,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他先后从世界各地搜集到二百余篇胡适英文佚文和两万多份海外英文报刊对胡适的报道,引起了胡适研究界的广泛重视;2016年,他的博士论文《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研究》荣获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颁发的首届海峡两岸"胡适奖学金"一等奖。《胡适考论》一书,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建立在新发现的英文材料之上。该书出版后,学人Scholar&爱思想网主编黎振宇先生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的陈潇博士对席云舒进行了专访。
丁倩倩[8](2021)在《哲理与诗心 ——庄子哲学的审美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子哲学的实质是生命哲学,对庄子哲学的审美考察,亦即对其生命精神的探索。庄子之“仁义”批判与对仁义之士的同情,显露庄子哲学悲凉的底色;在批判仁义的基础上,庄子哲学首先表现出“顺物”的精神,即对生命的肯定:以“道”与“物”肯定生命“大”的境界;以“德”与“形”为不被主流价值认可的畸形群体予以哲理支持,并因之生出“安时处顺”的随顺姿态;在“气”的概念下疏通死生,以“死生为一”为“生”之致命尽性扫清障碍。由之,庄子的生命之思显露出涵容万物而又有所褒贬的生生之态。当“顺物”返归己身时,“不失己”的切己之“真”也在工夫修养中展露。“知”与“忘”是通往“真知”的工夫体系。在以“知”开启质疑与反思现实世界的思辨下,个体通过“忘”的工夫,通达“真知”的真人之境,进入“游”的超越境界。然而超越的庄子亦要回人间世,“真我”之成,不仅包括终极的超越境界,更指向现实的生命和丰富的人格。庄子之“游”有行于世的不得已和谨慎,它在己身之存续价值中展开生命,在日用伦常中持中道而为。庄子的生命精神是诗与理的遇合:个体生命的体贴、己身之性的庄严、以及以真寓俗的生活旨趣,三者既是庄子生命精神的内涵,亦是其丰富的人格的体现。他的哲学体系不是一个“蔽于天而不知人”的坍缩空间,而是囊括万象、生生不息的动态宇宙。
许春华[9](2021)在《“截断众流”:胡适与冯友兰哲学史建构的共同取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期,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不仅标志着"中国哲学史"获得了现代哲学学科形态,而且推动了中国哲学诸多根本性问题的理论拓展与深入研究。尽管胡适与冯友兰关于先秦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路径与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对先秦诸子哲学起源时期,在哲学史发展阶段中是否有存在必要、哲学史史料的真伪以及是否有哲学价值等问题,
许春华[10](2021)在《“截断众流”:胡适与冯友兰哲学史建构的共同取向——先秦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第二次研究思潮》文中认为20世纪初期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推动"中国哲学史"取得了现代学科形态。胡、冯在建构中国哲学史过程中,对先秦诸子哲学起源时期在哲学史发展阶段中是否有存在必要、该时期哲学史史料的真伪以及有无哲学价值等问题,基本上采取了否定态度;他们以一种"哲学家之哲学"的标准,分别以革命家向哲学家、教育家向哲学家转换的方式,确立了老子、孔子作为中国哲学史"第一位"哲学家的地位。这种转换方式的积极意义在于,以"哲学家"为中国哲学史的开端边界非常明晰;其根本缺陷在于,他们并未梳理先秦诸子起源时期各种哲学史料的思想脉络,挖掘"诗""书""礼""乐"传统所承载的哲学思想,不是遵循内在的思想理路来确立老子、孔子"第一位"哲学家的地位,而是把"革命家"激烈的否定态度、"教育家"温和的否定态度转嫁到老子、孔子身上,消解了先秦诸子起源时期哲学思想存在的合理性。蔡元培"截断众流"的价值判定,对胡适、冯友兰建构中国哲学史的这种共同取向,可谓一语中的。先秦诸子起源时期的哲学思想,不应以"非哲学的""萌芽时期"的形态,而应以"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之价值地位,纳入"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视域,为当今学界重新理解新时代"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提供一个彰显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特质的切入点。
二、读金岳霖先生关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金岳霖先生关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哲学的构建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哲学的困境 |
(一)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问题 |
(二)中国哲学内部 |
1. 把中国哲学简单地等同儒家 |
2. 把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认定为儒教(3)(宗教) |
三、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哲学发展 |
(一)打破西方范式、架构的束缚:创造属于中国的“中国哲学” |
(二)在“述”中多“作”:创造新的中国哲学 |
(三)关注当下,面向生活:开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中国哲学 |
(4)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视域:冯友兰的“二史”合论——兼论中国哲学史学科当下的若干困惑(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同诠释框架的提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立 |
二、“以西释中”:冯友兰的选择 |
1.肯定了“以西释中”的合理性。 |
2.运用西方哲学的框架和理念书写中国哲学史。 |
3.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书写中国哲学史。 |
三、深度思考:对中国哲学的见解 |
1.对中国哲学的总体把握 |
2.先秦哲学 |
3.后秦哲学 |
四、几许困惑:中国哲学史何去何从 |
(5)谢无量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两种文化的抉择——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第一章 谢无量先生略传 |
第一节 少年才俊求学立身 |
第二节 以笔作枪办学存古 |
第三节 着书立说助力五四 |
第四节 受知国父投身革命 |
第五节 潜心励志传道杏坛 |
第二章 谢无量学术研究的几个面向 |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研究 |
一、《中国哲学史》的产生 |
二、《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框架 |
三、《中国哲学史》的书写特点 |
第二节 《孔子》研究 |
一、 《孔子》的基本架构 |
二、《孔子》的书写特色 |
第三节 《朱子学派》研究 |
一、《朱子学派》的基本架构 |
二、从对朱子学术渊源的论述看谢氏的思想气质 |
三、重提朱子学说的深层意义 |
第四节 《阳明学派》研究 |
一、《阳明学派》的基本架构 |
二、谢氏对于阳明思想的理解和服膺 |
第五节 对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介绍和研究 |
一、谢氏选取尼采进行研究的意义 |
二、《德国大哲学者尼采之略传及学说》 |
第六节 谢无量文学与文学史思想研究 |
一、《中国大文学史》 |
(一)、《中国大文学史》的基本架构 |
(二)、《中国大文学史》的书写特色 |
二、《中国六大文豪》 |
(一)、《中国六大文豪》 |
(二)、六大文豪之代表——屈原 |
三、平民文学与《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罗贯中与马致远》) |
(一)、平民文学的提出 |
(二)、提倡平民文学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三)、平民文学是与时代相结合的产物 |
(四)、平民文学的代表 |
(五)、对妇女文学的提倡 |
第七节 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 |
一、谢无量学术思想对书法艺术的滋养 |
二、谢无量书法艺术之特点 |
第三章 谢无量学术思想的特点及其创获 |
第一节 “兼总百家,必归于儒”的儒学底色 |
第二节 “创造的、自信的、自决的”的道家气质 |
第三节 “敏于外,察于内”的直觉思维方法 |
第四节:“了解之同情”、“温情与敬意”的研究方法 |
第四章 谢无量学术思想未受到重视的历史反思 |
一、从谢氏本人看 |
二、从谢氏的作品情况看 |
三、从时代发展来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本土化”转向的活例:《文史哲》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中国哲学(史)”学科由来已久的身份尴尬 |
二、德里达、王元化2001年对话:引爆“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的导火索 |
三、从《文史哲》角度看“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的代表性命题 |
四、扩展性追问与前瞻:非复古、非封闭的“本土化”中国人文学术何以可能? |
小结 |
(8)哲理与诗心 ——庄子哲学的审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庄子之启迪 |
二、“庄子哲学之审美考察”的问题辨析 |
三、文章纲领结构 |
第一章 底色:绝“仁”之悲凉 |
第一节 儒家以“仁”锢“性”的演变 |
一、孔子:“仁”未及“性” |
二、孟子:以“仁”归“性” |
第二节 庄子绝“仁” |
一、“仁义”批判的动机 |
二、对仁义之士的同情 |
第二章 与之偕:“爱”之欲其生 |
第一节 与物为春 |
一、道与物 |
二、物的审美:“大”之生命境界的肯定 |
第二节 畸人:化腐臭为神奇 |
一、德与形 |
二、畸之审美:随顺之美 |
第三节 天地之大德曰生 |
一、气的精神属性 |
二、入死出生的生命遐想 |
第三章 不失己:性修返德 |
第一节 “知” |
一、世俗之“知”与“知止” |
二、真知入“神” |
第二节 “忘” |
一、“忘”之内容 |
二、“忘”之工夫 |
第三节 “入游其樊” |
一、两种“游” |
二、“游”的日常性 |
第四章 结语:庄子哲学之生命精神的赏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截断众流”:胡适与冯友兰哲学史建构的共同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0)“截断众流”:胡适与冯友兰哲学史建构的共同取向——先秦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第二次研究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读金岳霖先生关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巫阳之下招”及其张力——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原道》析论[J]. 鲍文欣.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哲学的构建与发展[J]. 王闻文.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05)
- [3]从“音乐学在中国”到中国的人文音乐学科建构——兼论艺术科学向人文学科的认知飞跃[J]. 秦序.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1(03)
- [4]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视域:冯友兰的“二史”合论——兼论中国哲学史学科当下的若干困惑[J]. 柴文华,郭佳明. 社会科学研究, 2021(04)
- [5]谢无量学术思想研究[D]. 张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6]“本土化”转向的活例:《文史哲》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J]. 田芳,邹晓东. 孔子研究, 2021(03)
- [7]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回答学人Scholar的九个问题[J]. 席云舒,陈潇. 社会科学论坛, 2021(03)
- [8]哲理与诗心 ——庄子哲学的审美考察[D]. 丁倩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9]“截断众流”:胡适与冯友兰哲学史建构的共同取向[J]. 许春华. 社会科学文摘, 2021(04)
- [10]“截断众流”:胡适与冯友兰哲学史建构的共同取向——先秦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第二次研究思潮[J]. 许春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