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桥梁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1](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张新稳[2](2020)在《赛岐大桥加固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建设者的不断努力,国内交通基础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建造了大量的公路桥梁。然而,部分桥梁由于使用建造时间比较早,当时的设计荷载等级低,从而出现承载力不足,桥宽不够,混凝土老化等问题。若全部推倒进行重新设计和建造,显得既不科学,也不经济。而对旧桥的加固改造便能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一难题,同时也能够节约建设资金和控制造价成本。本文以赛岐大桥为工程背景,对不同的加固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箱梁底板开裂的原因以及对加固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阐述了增大截面法、粘贴钢板法、粘贴碳纤维布法和预应力碳纤维板法的基本理论,总结了这四种加固方法的各自的适用性。(2)根据赛岐大桥运营现状的检测结果,运用桥梁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赛岐大桥的整体模型。通过整体结构计算,得到了赛岐大桥成桥状态下的内力和应力分布规律,为局部加固的分析奠定了基础。(3)结合Midas Civil整体分析的结果,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桥梁主跨中跨进行实体建模计算,对箱梁底板三向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一主应力是混凝土底板开裂的控制应力;通过控制箱梁底板横向受力影响因素的方法,对箱梁底板横向受力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得出了各个参数对底板受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底板厚度、梁底曲线效应、预应力损失以及预应力产生的径向力等因素对底板混凝土横桥向的受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温度效应、混凝土的收缩在成桥阶段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横向拉应力的减小无显着变化。(4)对比分析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布三种加固方法对底板加固的效果。然后,探究了预应力大小、布置间距、粘结因素等参数对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底板的效果,得出预应力碳纤维加固设计和施工所需要的一些参考数据,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
田帅[3](2020)在《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与维护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是一种经典的桥型,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随着我国公路交通量的快速增长,车辆荷载的快速增加,公路桥梁车辆活荷载应力水平已经明显增大,在车辆荷载长期的反复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肋梁桥的疲劳问题不容回避。而钢筋混凝土肋梁桥在其服役时间内容易遭受疲劳荷载作用的是混凝土桥面板,而且大量的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旧桥,在建桥时对未来交通量预测的不准确,从而导致混凝土桥面板疲劳损坏日益严重,甚至出现疲劳塌陷问题。为了确保旧桥的运营安全,为桥梁的评估、维护、加固、设计等提供参考,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评估与疲劳加固方法的研究已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2017年开始,对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的疲劳性能与疲劳加固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共进行了 3片基准试验梁、4片疲劳试验梁、3片基准加固试验梁、3片疲劳加固试验梁及6个锚固试件等的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的疲劳破坏形态与评价体系、疲劳性能分析、疲劳加固性能分析、附加锚固分析、疲劳维护与规划分析等。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15座桥梁,调研了近10年来我国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疲劳破坏的现状,选取两座典型的钢筋混凝土肋梁桥进行桥面板实态检测,对比了国内外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疲劳损伤的判定基准。基于调研结果,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疲劳破洞面积86.7%在3m2以下,以冲剪破坏为主,疲劳破坏年限主要体现在30年以内,比正常疲劳寿命要短10年以上,建桥后10~20年发生疲劳破坏的桥梁占46.7%,桥面板疲劳破坏年限严重地低于设计使用年限。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是影响桥面板疲劳破坏的关键因素之一,重铺桥面铺装不能延缓桥面板的疲劳破坏。我国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缺少疲劳评价体系。(2)选取16m跨径的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肋梁桥,按照1:4相似比例,缩尺设计跨径为4m的试验梁,基于长宽比6.5、1.88的2片基准试验梁,通过静载试验测出桥面板的极限承载力,基于长宽比6.5、3.76、1.88的3片疲劳试验梁,疲劳荷载水平取0.515,进行定点等幅疲劳加载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桥面板表面产生放射状裂缝,发生冲剪破坏,长宽比为6.5、3.76、1.88的试验梁桥面板疲劳寿命的比值为1:1.228:1.396,在相同的疲劳荷载情况下,双向板的疲劳性能好于单向板。(3)基于疲劳试验,使用ABAQUS建立试验梁有限元疲劳损伤分析模型,分别分析长宽比、疲劳荷载水平、板厚对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探讨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的S-N曲线。基于模拟分析,桥面板长宽比由6.5降低到3.76、1.6,其疲劳寿命分别延长15%、33%,双向板疲劳寿命长出单向板20%左右,疲劳荷载水平由0.383降低到0.271,其疲劳寿命延长54%,当桥面板增厚12.5%时,桥面板的疲劳寿命延长15%左右。在相同的疲劳荷载水平、疲劳损伤次数下,长宽比较小的桥面板剩余承载力,高于长宽比较大的桥面板,板厚对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大于长宽比,小于疲劳荷载水平。(4)选取条形钢板、碳纤维布和碳纤维网格,作为桥面板疲劳加固材料,选择长宽比2.8的试验梁作为桥面板加固对象,依次开展静载破坏试验、疲劳荷载水平为0.515的定点等幅疲劳加载试验,探讨疲劳加固下桥面板S-N曲线。基于试验结果,当荷载循环次数达到疲劳寿命的90%以上时,加固桥面板在加载点处出现疲劳主裂缝,未加固、碳纤维布加固、碳纤维网格加固、条形钢板加固的试验梁桥面板,其疲劳寿命之比为1:1.754:1.789:1.533,桥面板加固后,其疲劳寿命延长53.3%~78.9%,桥面板加固后劣化速度明显放慢,在疲劳进展期,加固材料将桥面板的劣化值降低50%左右,在相同的疲劳荷载情况下,碳纤维布和碳纤维网格对桥面板的疲劳加固效果好于条形钢板加固。(5)通过6片试验板的加载试验,分析碳纤维布加固单向板的适宜锚固方法,针对桥面板上面补强的特点,开展碳纤维布与桥面铺装结构层间粘结性能研究。基于试验结果,非封闭碳纤维压条集中粘贴锚固、封闭缠绕碳纤维压条集中粘贴锚固的锚固效果,强于非封闭碳纤维压条有间隔粘贴锚固、钢板压条螺栓锚固,桥面板的剥离破坏发生在压条有间隔的锚固情况,碳纤维压条抵抗碳纤维布剥离破坏的能力强于钢板压条,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单向板加固时,适宜采用非封闭碳纤维压条集中粘贴锚固的形式,加铺碳纤维的桥面板与桥面铺装结构层间的抗剪强度、黏结强度满足要求。(6)以折衷规划、失效树规划为基础,借鉴机械设备维修规划理念,建立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疲劳的维护与规划模型,采用Weibull分布理论,分析桥面板疲劳寿命与不同破坏概率之间的关系,疲劳荷载水平取0.515,疲劳维修时间节点取0.4倍的疲劳寿命时,模型失效概率不到0.01,维修时间节点取为0.2倍的疲劳寿命时,模型失效概率为0.00011~0.000013。
齐文彬[4](2020)在《在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承载力评估与加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以由建设的初级阶段过渡到了建设的迅速发展期,现阶段建设的桥梁都是按照新规范、新标准进行设计的,相对按照旧设计规范设计的桥梁在设计承载力方面有一定的偏差,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建设了大量的桥梁尤其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数量最多。因当时的技术落后,经验不足,桥梁的建设都是按照当时车辆的载重进行设计的,如今过去了30多年,交通运输量在不断的增长,其车辆的轴重也在不断的增加,并且随着桥梁服役时间的增长,其材料的使用性能在不断的退化;因此对旧桥的承载力评估显得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桥梁的维修加固也需要桥梁的评估结果来做支撑,鉴于此,本文以某在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围绕着这两方面研究了以下内容。(1)各控制最不利截面等效静载加载下的各测点的应变、挠度校验系数是否满足要求,该桥的实际强度、刚度状况;桥梁的现阶段运营的强度、刚度满足原桥的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的要求。(2)通过试验评估了桥梁的冲击系数、最大动挠度、桥梁的整体反应性能、动力特性状况。(3)针对新、旧设计荷载在各跨跨中内力相差的比较悬殊,提出了三种加固方案,分别是增加主梁上翼板的厚度、增加主梁下部的宽度、增加主梁下部的厚度。最后从增加桥体结构自重、加固效果、加固成本三方面对三种加固方案进行了比较,得出在加固桥梁方面桥梁各跨跨中增加0.24m为最佳加固方案。(4)对比分析了新、旧规范下设计荷载的各跨中挠度,结合相关规范评定是否需要对桥梁新规范下产生的挠度采取加固措施。
田园[5](2020)在《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公路桥梁大规模的建设和运营,由于外界环境、结构本身缺陷及使用荷载等影响,桥梁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使用性能衰退、安全性与耐久性降低等问题,危桥数量迅速增长,桥梁的维修与加固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对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模拟计算和加固后桥梁承载能力提升情况等内容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加固效应。本文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了体外预应力加固对桥梁应力、挠度的影响,对应变及挠度的变化进行监控量测,加固后桥梁荷载试验和承载能力验算来验证其加固效果,分析了影响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因素,并计算最终有效预应力。首先,本文介绍了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思路,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初步分析了加固后的主梁应力和挠度的变化,然后通过施工监测来验证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再通过桥梁荷载试验和承载能力验算评定加固后桥梁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最后分析影响有效体外预应力的因素,计算最终的有效预应力。经对结构模拟计算可知张拉力满足设计要求时,1#~5#梁底板累计应力变化值介于7.4MPa~8.5MPa之间,预应力钢束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在6%以内;主梁应变校验系数在0.60~0.87之间,挠度校验系数在0.71~0.89之间,加固后该桥受力性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由动载试验结果分析可知说明桥面平整度较好,结构动力响应状况符合使用要求;经承载能力验算可知加固后桥梁抗弯承载能力和抗剪承载能力能均满足要求,但抗弯承载能力安全储备不足。通过对张拉结束后桥梁应变和挠度变化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可知实测的挠度变化和压应变小于理论计算值,说明在张拉过程中存在预应力损失的情况,结合上述情况本文根据加固设计规范中提出影响预应力损失的四个因素:(1)预应力束在张拉过程中与管道产生摩擦而造成的预应力损失;(2)预应力束收缩和锚具变形等引起的预应力损失;(3)由于批量张拉方式而引起的预应力损失;(4)由于预应力钢筋松弛而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等几方面内容,综合分析产生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并计算最终的有效预应力。
高红帅[6](2020)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技术的黏结材料一般采用复合砂浆进行防护,但容易出现复合砂浆开裂钢丝绳锈蚀等问题,将高强度和高韧性的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替代复合砂浆作为黏结材料可以解决开裂的问题。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将预应力钢丝绳的主动加固和聚氨酯水泥增大截面的被动加固进行有效结合,发挥了两种加固方式的优势。本文依托吉林省重点科技项目--“聚氨酯水泥-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桥梁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50107),首先对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然后对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有限元分析和理论研究,最后采用此加固技术对实桥进行了抗剪加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主要由聚氨酯和水泥组成,两者的反应速度和凝结时间通过催化剂调整,高强度、高韧性的聚氨酯水泥是致密均质的,制备过程要防止气泡产生,水是气泡出现的重要原因,水泥的炒干脱水是制备过程的关键步骤。基于抗压和抗折试验得到了聚氨酯水泥的最优配合比,聚灰比对强度影响较小,但对弹性模量影响较大,聚灰比大的材料主要表现为韧性,反之为脆性。(2)环境温度对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的弯曲和疲劳性能影响较大。在弯曲性能方面,温度升高,聚氨酯水泥弯拉强度和破坏荷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破坏应变和破坏位移均增大,劲度模量减小。聚氨酯水泥低温时表现为脆性破坏,温度升高后转变为弹塑性破坏,高温时表现为柔性破坏。在疲劳性能方面,弯拉劲度模量和残余劲度模量低温时表现为先缓慢减小后快速减小的特点,高温时一直表现为缓慢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初始弯拉劲度模量和每次加载耗散能均逐渐减小,但滞后角和疲劳寿命逐渐增大。基于经典疲劳理论,提出了温度和外力耦合作用下聚氨酯水泥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所提出预测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能够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3)采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和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三种方式对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进行抗剪加固,研究不同加固方式和钢丝绳配绳率对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试验梁的破坏过程、荷载-位移曲线、特征荷载和位移、荷载-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复合加固效果最好,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复合加固中钢丝绳对混凝土提供预压力提高其核心强度,限制裂缝开展,发挥箍筋作用直接参与抗剪,聚氨酯水泥加固层增加了剪跨区的受剪面积和剪切刚度,其高强度的特点发挥出类似混凝土抗剪的作用,其高韧性的特点发挥出类似钢筋抗剪的作用,钢丝绳和聚氨酯水泥两者结合显着提高了加固梁的抗剪性能。(4)采用ABAQUS建立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发现两者吻合较好,说明ABAQUS有限元模型可以对抗剪加固梁进行有效合理的计算。基于有限元模型对影响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外部参数、原梁参数和加固参数进行了拓展分析,可以发现温度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降低的趋势,但降低幅度很小;剪跨比对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但其大于3后,加固梁抗剪承载力不再提高;混凝土强度、配箍率、配筋率与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增长关系;原梁损伤程度增加,加固梁极限承载力减小,损伤程度大于70%,加固效果不变;钢丝绳配绳率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关系;预应力水平小于0.35,加固梁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但大于0.35后承载力提高幅度很小;聚氨酯水泥U形粘贴加固效果最好;聚氨酯水泥粘贴厚度较小时,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增长的趋势,但粘贴厚度大于一定数值后,承载力不再增长。(5)基于B区和D区的概念将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梁剪跨区分为D-D梁、D-B-D短梁、D-B-D长梁三种类型,建立其拉压杆模型,总结了各杆件的刚度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剪跨比加固梁的抗剪作用机理,D-D梁剪力传递分为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并按比例分配,D-B-D梁剪力全部为间接传递,D-B-D短梁B区长度小,力流只发生一次间接传递,D-B-D长梁B区长度大,力流会发生多次间接传递,将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模拟值对比,发现其吻合程度很好,验证了拉压杆模型计算加固梁抗剪极限承载力的有效性。考虑剪切变形对挠度的影响,研究了 D区和B区斜压杆角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计算公式,可以较好的预测正常使用阶段加固梁的变形。(6)采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和粘贴钢板对两座钢筋混凝土 T梁桥进行抗剪加固,并进行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加固后腹板剪切刚度增强,T梁的挠度和主应变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降低程度多,加固效果好。在不同温度下对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的T梁桥进行了两次荷载试验,发现温度对加固后挠度和主应变的影响均小于5%,影响程度较小。
张文浩[7](2020)在《预应力CFRP加固空心板桥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预应力碳纤维板桥梁加固技术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型加固技术,碳纤维板凭借其材料性能的优越性及方便快捷的实用性,在现阶段桥梁加固中广为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桥梁加固技术是一种主动加固方法,这种方法结合了粘结性碳纤维加固技术的质量轻、强度高的特性,对于提高旧桥的承载表现、改善裂缝发展、桥体下挠等病害有明显作用,因此这种方法在旧桥加固补强中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以河北省某13m空心板桥梁为研究对象,针对此13m空心板桥病害较多的现状,对其进行了加固试验,采用了静载试验以及数值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国内外文献对比分析,选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方法,但由于张拉装置与锚固装置的严格条件,在实际桥梁中应用的还比较少,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此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设计方法目前还有待完善,本文对预应力碳纤维板桥梁加固技术中的关键要点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以及根据相关规范可得出预应力度的取值范围,以及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并且对锚固体系的选取进行了解析。(2)现有研究中,由于现实情况的限制,大多数试验多为在实验室中利用理想状态下的缩尺梁模型进行的相关研究,这与实际工程中的桥梁多为使用过并且存在一定病害的情况不符。故本文选取了河北省某座服役了17年的受损严重的旧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梁进行加固试验研究。对此受损桥梁进行了不同工况的动静载加载试验,通过对比试验桥加固前后的实验数据验证此技术的适用性。(3)以上述动静载试验工况为依据,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试验桥进行理论研究,将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此加固方法的可行性。两种方法共同作用验证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能够有效的抑制空心板梁桥的挠度与应力的增长。最终为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起到了理论支持。
徐少晨[8](2020)在《空心板桥梁快速加固方法试验研究及数值计算》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空心板桥梁具有自身结构轻便、可预制装配、适用于标准化流程等优点,现已经被大量用于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但随着高速公路交通的发展需求,如交通量增加,荷载等级提高,重车作用频繁等,原有的设计承载力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使用要求,因此,要对存在问题的在役桥梁进行补强加固。目前,混凝土空心板桥梁在诸多公路桥梁工程中占比较大,当在役空心板开始出现横向联系不足、单板受力等影响安全性或正常使用的问题时,如果采用直接拆除重建的方法,不但不经济,而且也消耗了大量时间成本,从而引发一系列资源浪费的连锁反应。因此,采用合适的加固技术对病害桥梁进行加固是能避免浪费、保证服役周期内可靠性的有效方法。本文为实现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通过一种新型粘贴钢板法加固恢复空心板梁抗弯承载力与横向联系,从而让加固后的桥梁能够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状态。以京沈高速公路绥中至沈阳段跨度为8m的简支混凝土空心板原梁作为实验对象,先采用粘贴钢板法对空心板梁进行加固,然后对加固后板梁进行了偏载、中载两工况加载试验研究,最后运用Abaqus软件进行结构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结合理论计算、试验结果以及数值模拟分析,本文对比加固前与加固后空心板原梁跨中截面承载力的提升效果,通过试验梁混凝土、钢筋与钢板上的应力大小,分析力的纵向传递效果。其次就偏载工况下两块原桥加固空心板梁的内力分析情况,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理论为基础,研究加固后各空心板间横向联系的恢复情况,同时讨论铰接板法计算模型对粘贴钢板加固后的空心板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的适用性。最后在现有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粘贴钢板加固对桥梁结构的影响,针对加固后的空心板梁推导出集中荷载作用下跨中截面横向挠度计算模型,并结合试验与Abaqus有限元分析方法论证上述结论的合理性。综上,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本文所研究的粘贴钢板加固法可以有效恢复空心板梁间的横向联系与自身抗弯承载力,加固后的桥梁结构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对粘贴钢板加固后的空心板梁跨中截面挠度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相同类型的桥梁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杨永杰[9](2020)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病害分析与加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内交通建设也更加蓬勃发展,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构,作为桥梁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近些年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构造简单、施工速度快,但是由于施工不当、车辆超载或后期养护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各种桥梁病害。因此,对该类桥型的病害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加固方式十分重要。本文以两座同跨径的连续小箱梁为依托工程,通过对桥梁病害进行统计分析,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定,两座桥均为四类桥;以荷载试验数据和《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为依据,对两座桥的承载能力和工作状态进行评定,两座桥的抗力效应折减值分别为0.848和0.879,其现状均不满足现役荷载,需对两座不同病害的桥梁进行加固。针对A桥纵桥向各联间连续构造失效的病害,以简支梁桥结构为计算原型对该桥进行加固,通过对比粘贴钢板法和粘贴碳纤维加固法的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建议采用性价比更高的粘贴碳纤维加固法进行加固;对于B桥横向联系失效的病害,为避免单梁受力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增设横隔板和铺设桥面板来增强桥梁整体横向刚度,通过计算对比分析桥面板厚度的加固效果,建议重新铺设8cm厚的桥面板进行加固。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桥梁的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熊晨[10](2020)在《基于组合加固的T梁桥力学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桥梁工程在交通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跨越各种障碍的结构物,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建国初期修建了大量旧桥,并在随后的第一、二两个五年计划中修建了铁路干线、公路网线、渡口和许多重要桥梁。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车辆荷载,车辆行驶速度和车流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以前依据旧规范设计的桥梁带来很大的挑战,除少数重要桥梁外,大量的桥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处在缺少管理养护的状态,旧桥梁的维修加固成为了近几年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以一座旧跨铁立交桥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体外预应力和粘贴钢板组合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前后的桥梁进行承载力验算。使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加固前后的有限元模型,基于结构动力学和抗震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加固前后桥梁在动荷载下的响应分析和三种不同方向的地震荷载下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承载力的粘钢—体外预应力组合加固优于单独使用单一加固方式加固桥梁结构。对比桥梁组合加固前后的前五阶模态的频率和周期,说明使用体外预应力加固T梁桥后对原结构的截面尺寸影响很小,而使用组合加固后,桥梁的固有频率增大,组合加固使桥梁的整体刚度变大。分析不同速度下移动荷载对加固前后桥梁边梁的跨中截面竖向位移与应力响应,得到粘钢—体外预应力组合加固对于桥梁在移动荷载下的竖向位移和正应力有明显控制效果,钢板的厚度和强度对组合加固体系的动力响应有影响,组合加固体系的动力响应随钢板的的厚度增加而减小,随着钢板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对组合加固桥梁结构抗震分析结果表明,在顺桥向地震波作用下,组合加固后桥梁跨中的竖向位移响应峰值较加固前降低40%,横向位移响应峰值较加固前降低43%;在横桥向地震波作用下,组合加固后桥梁跨中的竖向位移响应峰值较加固前降低14%;在竖桥向地震波荷载作用下,组合加固后桥梁跨中截面的竖向位移响应较加固前降低30%,横向位移响应峰值较加固前降低58%,应力响应峰值较加固前降低21%。粘钢—体外预应力组合加固对桥梁的抗震性能都有所提高,经组合加固后相比相比单纯使用两种加固方式对地震的响应低,对桥梁的抗震能力提高更大,能弥补两种加固方式的缺点。
二、公路桥梁加固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桥梁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2)赛岐大桥加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桥梁加固基本理论基础 |
2.1 增大截面加固法 |
2.1.1 构造及施工工艺 |
2.1.2 计算要点 |
2.2 粘贴钢板加固法 |
2.2.1 构造及施工工艺 |
2.2.2 计算要点 |
2.3 粘贴碳纤维加固法 |
2.3.1 构造及施工工艺 |
2.3.2 计算要点 |
2.4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法 |
2.4.1 构造及施工工艺 |
2.4.2 计算要点 |
2.5 加固方法适用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有限元分析理论与整体结构计算 |
3.1 赛岐大桥工程背景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现状调查及分析 |
3.2 赛岐大桥主桥模型建立 |
3.2.1 单元与边界条件 |
3.2.2 分析参数的确定 |
3.3 加固前结构的计算 |
3.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
3.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实体计算及底板横向受力参数影响分析 |
4.1 箱梁有限元局部实体建模 |
4.1.1 钢筋混凝土单元的选取 |
4.1.2 预应力筋的模拟 |
4.1.3 材料属性 |
4.1.4 边界条件 |
4.2 有限元局部模型计算 |
4.2.1 计算结果 |
4.2.2 应力状态分析 |
4.3 箱梁底板横向受力参数影响分析 |
4.3.1 温度效应的影响 |
4.3.2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
4.3.3 底板厚度变化的影响 |
4.3.4 梁底曲线效应的影响 |
4.3.5 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
4.3.6 预应力束径向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赛岐大桥加固分析 |
5.1 底板加固 |
5.1.1 ANSYS加固模型的建立 |
5.1.2 粘贴钢板 |
5.1.3 粘贴碳纤维布 |
5.1.4 预应力碳纤维板 |
5.1.5 应力分析 |
5.2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 |
5.2.1 最不利荷载的选取 |
5.2.2 加固机理分析 |
5.3 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横向预应力大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5.3.2 横向预应力间距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5.3.3 粘结因素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NSYS有限元建模命令流 |
致谢 |
(3)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与维护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 |
1.2.2 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疲劳加固研究 |
1.2.3 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维护规划研究 |
1.2.4 当前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与加固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破坏形态及评价体系 |
2.1 引言 |
2.2 疲劳破坏形态调查 |
2.2.1 调查状况 |
2.2.2 特征统计 |
2.2.3 典型旧桥桥面板疲劳问题的实态检测 |
2.2.4 桥面板典型破坏成因分析 |
2.3 在役桥梁疲劳损伤的评价体系 |
2.3.1 国内外桥面板损伤的等级划分 |
2.3.2 国内外桥面板疲劳损伤的判定基准 |
2.3.3 我国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评价体系的趋向 |
2.4 本章小结 |
3 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疲劳性能试验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试验现象描述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疲劳模拟分析 |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2 桥面板疲劳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加固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案 |
4.2.1 RC肋梁桥桥面板加固方法的选取 |
4.2.2 试验梁设计 |
4.2.3 试验工况 |
4.2.4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法 |
4.2.5 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
4.3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4.3.1 静载试验桥面板破坏模式 |
4.3.2 疲劳试验桥面板破坏模式与破坏机理 |
4.3.3 疲劳荷载作用下裂缝发展规律 |
4.3.4 疲劳荷载作用下应变变化规律 |
4.3.5 疲劳荷载作用下挠度发展及疲劳退化规律 |
4.3.6 疲劳加固对桥面板使用寿命的影响 |
4.3.7 疲劳加固下桥面板S-N曲线探讨 |
4.3.8 桥面板适宜的疲劳加固方法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静力性能的RC肋梁桥桥面板CFRP布补强方法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案 |
5.2.1 CFRP布锚固试验设计 |
5.2.2 CFRP布-桥面铺装界面粘结试验设计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CFRP布锚固试验结果分析 |
5.3.2 CFRP布-桥面铺装界面粘结结果分析 |
5.4 补强理论探讨 |
5.4.1 CFRP布锚固理论 |
5.4.2 CFRP布-桥面铺装界面粘结理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的维护规划模型 |
6.1 引言 |
6.2 模型的规划基础 |
6.2.1 折衷规划 |
6.2.2 失效树规划 |
6.2.3 设备维修规划 |
6.3 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6.3.1 模型的建立 |
6.3.2 模型的应用 |
6.4 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本文创新点如下 |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在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承载力评估与加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概况 |
1.3 桥梁的承载力评价与加固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桥梁的静载试验及试验评价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桥梁病害的检测统计 |
2.2.1 检测目的及检测内容 |
2.2.2 调查结果 |
2.3 梁格法简介 |
2.4 试验梁模型的建立 |
2.5 静载试验内容及试验段 |
2.6 控制截面的理论分析计算 |
2.7 荷载工况和测点布置 |
2.7.1 荷载工况和试验内容的确定 |
2.7.2 测点的布设 |
2.8 试验加载 |
2.8.1 加载车辆的确定 |
2.8.2 试验加载效率的确定 |
2.8.3 试验加载安全监测 |
2.9 荷载试验结果分析评定 |
2.9.1 试验环境的确定 |
2.9.2 静载各控制截面试验结果分析 |
2.9.3 裂缝分析 |
2.9.4 量测结构校验系数分析 |
2.9.5 残余变位分析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梁的动载试验及试验评价分析 |
3.1 结构动载理论分析 |
3.1.1 两自由度振动理论 |
3.1.2 多自由度体系的无阻尼振动 |
3.2 动载试验 |
3.2.1 动载试验内容及方法 |
3.2.2 试验测点布置 |
3.2.3 动载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梁的维修加固措施 |
4.1 桥梁加固原理 |
4.2 桥梁常用的加固方法 |
4.2.1 增加构件加固法 |
4.2.2 粘贴钢板加固法 |
4.2.3 碳纤维加固机理 |
4.2.4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4.3 新旧规范设计荷载下内力对比 |
4.4 桥梁的内力加固措施 |
4.4.1 第一加固方案 |
4.4.2 第二加固方案 |
4.4.3 第三加固方案 |
4.4.4 加固方案的选择 |
4.5 新旧设计荷载规范下挠度对比分析 |
4.5.1 各规范下的挠度分析 |
4.5.2 桥梁跨中加固对挠度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思路 |
2.1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基本原理 |
2.2 旧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设计 |
2.3 小结 |
第三章 体外预应力加固有限元模拟 |
3.1 体外预应力加固有限元模型 |
3.1.1 桥梁概况 |
3.1.2 几何模型 |
3.1.3 材料特性 |
3.1.4 边界条件 |
3.1.5 荷载工况 |
3.2 结果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加固施工过程监控量测 |
4.1 加固施工监测 |
4.1.1 体外预应力钢束施工与监测目标 |
4.1.2 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
4.1.3 有限元分析及监测结果处理 |
4.1.4 监测结果 |
4.2 小结 |
第五章 加固后桥梁荷载试验及验算 |
5.1 桥梁荷载试验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内容 |
5.1.3 静载试验 |
5.1.4 动载试验 |
5.1.5 静、动载试验数据分析 |
5.1.6 静、动试验结果 |
5.2 桥梁承载能力验算 |
5.3 小结 |
第六章 影响因素及最终有效预应力计算 |
6.1 体外预应力效果影响因素 |
6.2 有效预应力计算 |
6.2.1 预应力损失计算 |
6.2.2 最终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
6.3 考虑预应力损失后张拉计算结果 |
6.4 减小预应力损失措施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复合加固技术的提出 |
1.2.1 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技术 |
1.2.2 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 |
1.2.3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3.2 聚氨酯水泥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聚氨酯水泥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聚氨酯水泥的制备过程 |
2.2.1 原材料 |
2.2.2 制备过程 |
2.3 聚氨酯水泥配合比的选择 |
2.3.1 配合比设计 |
2.3.2 抗压和抗折试验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聚氨酯水泥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
2.4.1 试件制备 |
2.4.2 试验方法和装置 |
2.4.3 弯曲试验结果分析 |
2.5 聚氨酯水泥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2.5.1 疲劳试验方法的选择 |
2.5.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2.5.3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2.5.4 疲劳寿命预测 |
2.6 本章小结 |
3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件设计 |
3.3 试验材料 |
3.4 试件制作过程 |
3.4.1 试验梁浇筑施工 |
3.4.2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施工 |
3.5 试验装置和测点布置 |
3.6 试验结果分析 |
3.6.1 试验梁破坏过程分析 |
3.6.2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3.6.3 荷载和位移特征点分析 |
3.6.4 箍筋应变分析 |
3.6.5 混凝土或聚氨酯水泥应变分析 |
3.6.6 钢丝绳应变分析 |
3.6.7 纵向受拉钢筋应变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 |
4.2.1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有限元分析结果和验证 |
4.3.1 荷载位移曲线 |
4.3.2 特征荷载 |
4.3.3 荷载应变曲线 |
4.4 有限元拓展分析 |
4.4.1 环境温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2 剪跨比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3 混凝土强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4 配箍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5 配筋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6 原梁损伤程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7 钢丝绳配绳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8 钢丝绳预应力水平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9 聚氨酯水泥粘贴方式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10 聚氨酯水泥粘贴厚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抗剪承载力和实用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B和D区的抗剪加固梁类型划分 |
5.2.1 B区和D区的概念 |
5.2.2 加固梁类型划分 |
5.3 构件D区拉压杆模型的选择 |
5.4 加固梁D区拉压杆模型的建立 |
5.5 加固梁剪跨区拉压杆模型 |
5.5.1 D-D梁拉压杆模型 |
5.5.2 D-B-D短梁拉压杆模型 |
5.5.3 D-B-D长梁拉压杆模型 |
5.6 加固梁拉压杆模型验证 |
5.7 加固梁变形研究 |
5.7.1 剪切变形计算的重要性 |
5.7.2 拉压杆模型 |
5.7.3 斜压杆倾斜角度 |
5.7.4 加固梁跨中变形计算 |
5.8 本章小结 |
6 预应力钢丝绳-聚氯酯水泥在实桥抗剪加固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桥工程概况 |
6.2.1 实桥一工程概况 |
6.2.2 实桥二工程概况 |
6.2.3 T梁尺寸和配筋信息 |
6.3 实桥T梁破损状况 |
6.3.1 实桥一T梁破损状况 |
6.3.2 实桥二T梁破损状况 |
6.4 抗剪加固方案 |
6.4.1 实桥一加固方案 |
6.4.2 实桥二加固方案 |
6.5 加固效果验证 |
6.5.1 静载试验 |
6.5.2 加固效果分析 |
6.6 所提加固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7)预应力CFRP加固空心板桥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要点分析 |
2.1 设计前提 |
2.1.1 病害范围 |
2.1.2 适用性要求 |
2.2 碳纤维板材选择 |
2.3 碳纤维板张拉装置的分析 |
2.4 有无粘结预应力加固体系的确定 |
2.5 预应力度的研究 |
2.6 张拉控制应力的计算 |
2.7 锚固系统 |
2.7.1 锚栓的比选 |
2.7.2 锚固方式的比选 |
2.7.3 锚具的选取 |
2.8 碳纤维板加固构件的基本验算 |
2.8.1 预应力损失计算 |
2.8.2 正截面承载力验算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桥概况及荷载试验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桥梁外观检查及病害分析 |
3.2.1 桥梁技术状况检查 |
3.2.2 试验桥桥梁病害分析 |
3.3 桥梁专项检测 |
3.3.1 混凝土强度检测 |
3.3.2 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
3.3.3 检测结论 |
3.4 试验桥静载试验分析 |
3.4.1 静载试验的目的 |
3.4.2 静载试验方案 |
3.4.3 试验荷载效率系数确定 |
3.4.4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3.4.5 静载试验结论 |
3.5 试验桥动载试验分析 |
3.5.1 动载试验目的 |
3.5.2 测试内容 |
3.5.3 测试方法 |
3.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5 动载实验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桥梁有限元模拟分析 |
4.1 加固方案 |
4.1.1 确定预应力碳纤维板布置方案 |
4.1.2 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数据分析 |
4.2.1 主要材料及参数 |
4.2.2 全桥模型 |
4.3 试验桥承载能力验算 |
4.3.1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验算 |
4.3.2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验算 |
4.3.3 抗扭承载能力验算 |
4.4 持久状况构件应力验算结果 |
4.4.1 正截面混凝土法向压应力验算 |
4.4.2 斜截面混凝土主压应力验算 |
4.5 短暂状况构件应力验算结果 |
4.6 试验桥加固前后结果对比分析 |
4.6.1 加固前后应力变化对比 |
4.6.2 加固前后挠度变化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空心板桥梁快速加固方法试验研究及数值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有关桥梁加固技术发展的研究现状 |
1.4 横向联系与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桥梁加固方法与空心板梁结构计算 |
2.1 概述 |
2.2 桥梁加固基本原理 |
2.2.1 桥梁加固基本原则 |
2.2.2 桥梁加固计算假定 |
2.2.3 桥梁加固设计程序 |
2.3 桥梁加固常用方法 |
2.3.1 增大截面加固法 |
2.3.2 粘贴钢板加固法 |
2.3.3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2.3.4 粘贴碳纤维加固法 |
2.4 京沈高速公路8m空心板梁加固计算 |
2.4.1 工程概况 |
2.4.2 常见空心板梁桥病害分析 |
2.4.3 空心板桥梁加固方案 |
2.4.4 加固前原梁数值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京沈高速公路8m空心板梁加固试验研究 |
3.1 8m空心板加固试验方案 |
3.1.1 测试截面选取及测点布置 |
3.1.2 试验装置及加载过程 |
3.1.3 材料力学性能 |
3.1.4 应变与挠度分析 |
3.2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基本原理与计算研究 |
3.2.1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概念 |
3.2.2 荷载横向刚度影响 |
3.2.3 偏心压力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
3.2.4 考虑主梁抗扭刚度的偏心压力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
3.2.5 铰接板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
3.3 粘贴钢板加固后的空心板梁横向挠度计算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京沈高速公路8m空心板梁桥加固数值模拟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建模 |
4.2.1 单元类型 |
4.2.2 材料性质 |
4.2.3 几何建模 |
4.2.4 界面模型 |
4.2.5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
4.3.2 钢筋及纵向钢板荷载-应变曲线分析 |
4.3.3 横向钢板应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病害分析与加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结构特点 |
1.2.1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构的优点 |
1.2.2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构的缺点 |
1.3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主要病害与加固方法 |
2.1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主要病害及力学特征 |
2.1.1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主要病害 |
2.1.2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裂缝病害的类型 |
2.1.3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裂缝病害的力学特征 |
2.2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主要病害机理分析 |
2.2.1 荷载作用 |
2.2.2 收缩徐变因素 |
2.2.3 温度因素 |
2.2.4 结构与构造因素 |
2.2.5 预应力损失 |
2.3 桥梁加固原则及要求 |
2.4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主要加固技术 |
2.4.1 增大截面加固法 |
2.4.2 改变受力结构体系加固法 |
2.4.3 喷混凝土加固法 |
2.4.4 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
2.4.5 粘贴钢板加固法 |
2.4.6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役小箱梁的病害统计与受力现状分析 |
3.1 桥梁病害统计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3.3 桥梁荷载试验评定 |
3.3.1 A桥荷载试验分析 |
3.3.2 B桥荷载试验分析 |
3.4 桥梁病害成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运营状态承载力评定 |
4.1 运营状态承载力评估依据 |
4.2 运营状态承载力评估参数 |
4.3 桥梁运营状况下的承载力评定 |
4.3.1 A桥承载力计算分析 |
4.3.2 B桥承载力计算分析 |
4.4 B桥大件运输车计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加固方案设计 |
5.1 引言 |
5.2 A桥梁加固方案比选 |
5.2.1 粘贴钢板加固方案 |
5.2.2 粘贴碳纤维板加固方案 |
5.2.3 加固方案对比 |
5.3 B桥梁加固方案分析 |
5.3.1 横隔板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影响 |
5.3.2 桥面板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组合加固的T梁桥力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桥梁加固国外发展概况 |
1.1.2 桥梁加固国内发展概况 |
1.2 桥梁加固主要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桥梁加固有限元理论 |
2.1 前言 |
2.2 有限元的应用 |
2.3 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粘贴钢板与体外预应力加固T梁桥的组合应用 |
3.1 前言 |
3.2 桥梁组合加固技术 |
3.2.1 组合加固结构体系 |
3.2.2 组合加固结构主要材料 |
3.2.3 加固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
3.3 加固实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 |
3.3.1 工程概况 |
3.3.2 截面内力计算 |
3.3.3 绘制荷载弯矩横向分布影响线 |
3.3.4 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
3.3.5 内力计算 |
3.3.6 截面验算 |
3.3.7 加固梁承载力验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加固T梁桥的动力特征分析 |
4.1 自振分析 |
4.2 组合加固前后桥梁的动响应分析 |
4.2.1 加固前边梁动荷载响应 |
4.2.2 组合加固后边梁动荷载响应 |
4.3 组合加固体系的动力特征参数影响 |
4.3.1 钢板厚度对组合加固体系的动力响应影响 |
4.3.2 钢板型号对组合加固体系的动力响应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合加固T梁桥的抗震分析 |
5.1 地震波的选取 |
5.2 组合加固桥梁的抗震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公路桥梁加固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2]赛岐大桥加固方案研究[D]. 张新稳.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3]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与维护规划方法研究[D]. 田帅.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4]在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承载力评估与加固优化研究[D]. 齐文彬.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5]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效应研究[D]. 田园. 长安大学, 2020(06)
- [6]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D]. 高红帅.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7]预应力CFRP加固空心板桥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 张文浩.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8]空心板桥梁快速加固方法试验研究及数值计算[D]. 徐少晨.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病害分析与加固设计研究[D]. 杨永杰.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基于组合加固的T梁桥力学特性分析[D]. 熊晨.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