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童强[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地在蕴含极为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的勘探开发挑战。随研究纵深不断加大,以姬塬油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为代表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备受关注,浮现出包括沉积环境复杂多变、砂体成因结构不明、储层特征和质量评价标准模糊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现阶段勘探开发进程。因此本文从沉积特征、砂体构型入手研究该类储层的宏观特性,进而结合大量实验开展储层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微观孔喉结构与渗流特征研究,最后在宏、微观因素多元耦合定量表征的基础上完成储层综合评价。总体而言,本次研究对于解决非常规储层的勘探开发矛盾、缓解理论制约壁垒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最终取得以下主要认识:西北和东北双向物源体系交汇使得研究区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沉积环境各异,长82亚段以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而长9段为西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和东北部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共同作用,总体经历了较大幅水进过程。不同区域各级次沉积旋回发育特征各异,具有显着的相分异特征;建立与超短期旋回相对应的单成因砂体刻画方法后,识别出8种四级构型要素,同时在各层位和各区域之间形成对比;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构型要素的定量表征方法,完成全区构型要素的测井识别,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构型分布模式。长82和长9储层岩性一致,但组分含量构成不同;绿泥石、铁方解石和硅质含量均较多,但长9浊沸石含量较高;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以中等为主;长82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24%,平均渗透率为1.57×10-3μm2,而长9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97%,平均渗透率为4.7×10-3μm2,总体均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类别,并且长9段物性较长82亚段好。储层发育以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解为主的四类成岩作用,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期,储层致密化过程以压实减孔为主,其次是胶结,而溶蚀增孔相对较弱;分别在长82和长9储层中识别出4种和5种优势成岩相,结合岩电标定后建立了Fisher判别函数,实现了成岩相的定量表征,归纳构型要素与成岩相的空间关系后建立了成岩相空间分布模式。孔隙类型均以粒间孔和溶孔为主,孔隙组合为溶孔-粒间孔;高压压汞划分出4类孔喉结构,长9孔喉结构优于长82,但孔喉连通性较差,并且孔喉结构非均质显着;利用NMR划分出4类可动流体特征,长9的T2弛豫时间显着大于长82,并且可动流体饱和度相对较高,经联合表征后发现长9储层的大、中孔喉发育较多。长9储层渗流特征显着优于长82,各类特征参数与物性较匹配;长9多相渗流以均匀状为主,而长82以网状为主,二者总体渗流能力均较强,驱替效率较高。综合宏、微观因素优选出9类代表性参数,利用多元综合分类系数Fi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建立了各类储层的定量评价标准。
郑登艳[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致密砂岩储层差异成岩作用与复杂气水分布》文中提出天环凹陷北段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上古生界储层非均质性极强,且气、水分布十分复杂,但控制因素仍不明确。复杂的气、水分布可能预示了气、水赋存空间的差异性和储层储集空间的差异性,而这些可能受差异性的成岩作用所致。针对天环北段复杂的气、水分布和储层的强非均质性,本文从差异成岩作用入手,采用微观解剖与宏观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天环北段全区研究基础上,依据区域沉积、构造背景、气、水产出的差异性,选取S176井区、L57井区、S307井区三个典型解剖区,以镜下薄片观察为核心,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核磁、相渗等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成岩作用的研究,分析3个解剖区间的差异成岩特征,对比了气层、水层间的差异成岩作用,最后将差异成岩作用的研究结果与复杂气、水分布特征结合起来,以期探讨差异成岩作用与复杂气、水分布间的联系。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天环北段不同解剖区之间,气、水层之间的成岩作用具有显着的差异性。S176井区发育强压实、强高岭石胶结和弱溶蚀作用;L57井区发育强压实、强方解石胶结、强黏土矿物胶结和弱溶蚀作用;S307井区发育弱压实、强硅质胶结、较强黏土矿物胶结、弱方解石胶结和强溶蚀作用,解剖区内部储层差异性受溶蚀作用和抗压实能力强弱决定。气层孔隙发育好,粒间溶蚀孔为主,发育弱压实-强溶蚀作用;干层无孔隙,发育强压实+弱溶蚀+强胶结作用;差气层孔隙发育差,以晶间孔为主,发育中压实+强胶结+弱溶蚀作用。(2)可将天环北段储层成岩作用简化为两类理想模型,Ⅰ类代表弱压实(强抗压实能力)+早期强硅质胶结+晚期强溶蚀的成岩特征;Ⅱ类代表强压实(弱抗压实能力)+早期强硅质、碳酸盐胶结+晚期强黏土矿物胶结+晚期强压实、弱溶蚀的成岩特征。(3)天环北段储层的差异成岩作用主要表现在:(1)杂基、塑性矿物、刚性碎屑含量差异;(2)早期胶结类型和胶结程度;(3)早期压实作用发育强度和晚期溶蚀作用发育程度;(4)成岩序列的类型;(5)气水渗流特征类型;(6)原始含水饱和度等方面,其不同配置决定了储层孔隙空间的发育程度,最终控制气、水分布的赋存空间和状态。
崔改霞[3](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1段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西组山1段储层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通过岩芯观察、粒度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数字测井和压汞实验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山1段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1段储层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特征和成岩相等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山1段储层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区有利储集砂体形成的先决条件为水下分流河道(或分流河道)的沉积砂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储集岩岩屑变质岩岩屑为主,储层整体上粒度较粗,分选中等。孔隙类型以岩屑溶孔为主,经过成岩改造的粒内溶孔、粒间孔及晶间微孔的发育使储层性质进一步得到改善。沉积物在埋藏成岩过程中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研究区储层致密的主要原因,由溶蚀作用产生的溶蚀孔隙,提高了储层储集性能。根据研究区成岩作用特征,参照各项成岩指数在研究区大致划分出7种成岩相带,其中石英加大-粒间孔相、高岭石充填-晶间孔相及溶蚀相是有利的成岩相带。通过分析研究区储层的物性、岩性、成岩相等参数,依据储层分类标准,对研究区山1段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
李昊远[4](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重力流砂体结构及优势砂体预测》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对深水重力流在深湖区形成的厚度和规模不同的砂质碎屑流沉积规模及砂体的叠加结构进行研究。本文研究选取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合水地区的长6储层,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镜下的致密砂岩进行了观察。根据砂体的叠加类型、受力方向对优势砂体进行了分类,并运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技术对致密储层中优势砂体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测井、岩心、物性等资料,从沉积微相、物性分布、试油数据,最终对合水地区长6段进行了优势砂体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有利区预测。共获得了以下认识:合水地区长6储层有不同沉积模式的多种重力流沉积相,最主要的为来自于东北方向的湖底扇沉积模式,西南部由于坡折带的原因,发育了滑塌沉积模式。研究区长6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与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低。经历了压实、胶结及溶蚀作用,孔隙度为9.46%,渗透率为0.194m D,处于中成岩A期晚期到中成岩阶段B期,主要发育有伊利石与绿泥石胶结粒间孔相、伊利石与绿泥石胶结溶蚀相。根据砂体沉积叠加厚度分为连续叠加型、间隔叠加型、侧向尖灭型、砂泥互层型四个大类。沉积砂体受力的方向和各个单砂体的连通程度可分为稳定型、摆动型和迁移型。其中,利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与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类型的优势砂体进行分类,其中连续叠加型与间隔叠加型砂体在高压压汞中具有正歪度;在恒速压汞中优势砂体的孔喉半径比越大、喉道半径越大;在核磁共振中优势砂体处于右偏双峰型。根据平面的沉积微相、物性分布、对长6储层进行有利区预测,划分出Ⅰ类区域、Ⅱ类区域、Ⅲ类区域,并用试油资料进行相关分析与评价。
彭艳霞[5](2020)在《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华北盆地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形成的煤系地层,该组的泥页岩具有分布范围大、累计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等特点,是潜在的页岩气层位。根据有机地化测试、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矿物组成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氩离子抛光和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压气体吸附(N2、CO2)、核磁共振、甲烷等温吸附、现场解吸、测井解释、钻井岩心资料,对研究区太原组泥页岩的沉积环境、空间展布、有机地化特征、矿物组成、岩相分类、储层孔隙特征和含气性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了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表明:南华北盆地太原组时期处于陆表海环境,存在多次海侵,期间气候潮湿与干燥交替,总体温暖潮湿。层序地层学对海陆交互相环境预测优质页岩储层段具有指导作用,泻湖相是泥页岩发育的有利相带,主要在盆地东部和中部太原组S1和S2的高位体系域。太原组泥页岩有机质主要为Ⅲ型干酪根,生气为主。TOC和Ro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1.0%3.0%(平均值为2.21%)和1.20%4.13%,有机质含量中等偏高,属于较好的烃源岩。泥页岩矿物组成以黏土和石英为主,脆性指数平均为44%,可压裂性好;黏土矿物组分主要为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太原组泥页岩岩相类型主要为含硅黏土质页岩相(CM-1)、含黏土(硅)混合质页岩相(M-2)和含黏土硅质页岩相(S-3)。南华北盆地太原组泥页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孔、颗粒间孔、黏土矿片间孔和黄铁矿结核内晶间孔,其中,有机质孔发育程度总体偏低。高热演化程度泥页岩边缘发育大量的有机质生烃收缩缝。太原组泥页岩孔隙孔径普遍呈多峰分布,各种尺度孔隙均有发育,中孔和宏孔在总孔体积中占主导地位,二者约提供了总孔体积的89.98%,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中孔提供,二者约提供了总比表面积的99.41%。微孔、中孔具有较差的连通性,总体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可动水饱和度较低。从有利相带、页岩分布特征、热演化程度、成岩作用于含气性以及后期保存条件5个方面进行页岩气形成条件的分析。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应在Ro为2.5%3.5%,具一定埋藏深度和厚度的泻湖相形成。
张卫刚[6](2020)在《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延长组中下组合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姬塬油田深部层段石油勘探开发备受关注的新层系。铁边城区块位于姬塬油田东南部,延长组中下组合的长8、长9油层组在J51和W554等多口探评井试获工业油流,显示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其储层条件、成藏和富集分布规律等研究薄弱、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采用钻井地质、岩心描述和样品测试数据约束下的测井解释、储层地质建模与油藏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开展了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的物源分析、沉积微相与相控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四性关系研究和油水层识别,并进一步结合油-源对比、成岩-成藏时序关系及其源-储压差驱动力研究,综合探讨了长8和长9油层组的成藏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分布。主要取得如下几点新的成果及认识:(1)碎屑矿物、图像粒度与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编图明确了铁边城区块长9至长8油层组的主控物源体系及其沉积微相特征,认为它们主体受控于NW-SE向的(盐-定)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末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其中,长9油层组上段在研究区西南部夹含有局限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长8油层组在研究区东南部夹含有前三角洲亚相沉积。(2)岩心测试、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数据综合分析揭示,研究区长9砂岩属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主值分布在(7~14)%、平均为10.16%,渗透率主值分布在(0.05~3)×10-3μm2、平均为0.46×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8.0%、0.1×10-3μm2和50%;长8砂岩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孔隙度分布在(4~10)%、平均为6.98%,渗透率分布在(0.01~0.3)×10-3μm2、平均为0.112×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6.0%、0.05×10-3μm2和31%。(3)储层岩石学与成岩孔隙演化研究表明,研究区接近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的长8、长9油层组砂岩粒度较细、石英含量相对较低、长石和塑性岩屑含量较高、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减孔率高达61~67%)、较强的晚期碳酸盐及伊利石胶结作用(减孔率接近18~28%)和相对较弱的中期溶蚀作用(增孔率5.1~8.2%),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达到最大埋藏成岩和基本接近现今砂岩样品测试物性的超低渗-致密储层条件。(4)烃源岩与原油样品GC-MS测试资料及其油-源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长8储层原油的17α(H)-C30重排藿烷(C30*)丰度很低、C30*/C30藿烷仅为0.08,C29Ts/C29降藿烷低至0.42,主体属于源自长7油页岩的Ⅰ类原油;长9储层原油的C30*丰度较高,C30*/C30藿烷接近0.28,C29Ts/C29降藿烷为0.77,显示出长7油页岩为主、兼有长9暗色泥岩贡献的Ⅰ-Ⅱ类过渡型原油特征,从而也指示长9油层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5)成岩-成藏过程、源-储压差驱动力与成藏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超低渗-致密岩性圈闭和低幅度鼻状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油藏类型,油气充注成藏与储层成岩致密化近于同步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23~105)Ma的最大埋藏增温期;成藏有利区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效储层甜点区分布和源-储之间相对较高的过剩压力差(>5.0MPa)驱动力条件。
李咪[7](2020)在《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山2段煤系致密砂岩是上古生界气藏的主力含气层段之一,但物质成分多样、微观孔喉面貌复杂、物性变化显着,严重制约了储层质量评价与预测。论文以山2段煤系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储层岩石学特征、微观孔喉特征及成岩—孔隙演化特征研究,以揭示相似沉积相中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机理,为储层质量评价与优质储层预测提供依据。论文取得以下创新认识:揭示了砂岩的三类孔喉配置模式以及物性响应。根据孔喉配置模式可将砂岩分为三类,Ⅰ类为粒间孔优势型储层,多种喉道类型共存,渗透率普遍大于0.5mD,通常为气层;Ⅱ类为粒内孔优势型储层,主要发育片状、管束状喉道,渗透率普遍大于0.3mD,通常为含气层—气层;Ⅲ类为晶间孔优势型储层,主要发育管束状喉道,渗透率普遍小于0.3mD,通常为干层—含气层。发现了砂岩的孔喉配置对孔隙结构、孔喉半径分布的显着影响。由Ⅰ类至Ⅲ类砂岩,砂岩的平均孔喉半径呈现减小趋势,孔喉的分选性变差;平均喉道半径显着减小,喉道半径分布曲线依次呈现多峰态—低峰值型、双峰态—低峰值型、单峰态—高峰值型特征;总进汞压力曲线的孔隙主导阶段降低、喉道主导阶段增长,反映了喉道对砂岩渗流的控制逐渐增强。揭示了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形成机理。塑性岩屑主导的压实作用是造成原生粒间孔损失的关键,由于塑性岩屑含量的分布差异,砂岩的压实程度由Ⅰ类至Ⅲ类逐渐增强。泥岩压释水携带有机酸运移至砂岩,使硅酸盐矿物发生溶蚀,而原生粒间孔作为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其分布特征导致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Ⅰ类、Ⅱ类砂岩,且分别以粒间溶蚀、粒内溶蚀为主。由于溶蚀产物难以迁移,溶蚀作用的增孔效应微弱。胶结作用是造成砂岩孔隙损失的第二因素,且具有较强的分异性。黏土矿物胶结是晶间孔的主要来源。建立了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砂岩的原始物质组分(石英骨架颗粒、塑性岩屑、火山岩屑以及黏土杂基)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在研究区特定的成岩环境和成岩流体背景下,砂岩的原始物质组分显着影响了早期压实、胶结作用强度,决定了残余原生粒间孔的分布,进而制约了后期溶蚀、胶结作用的类型及强度,影响了次生溶孔与胶结物的分布,使砂岩形成现今的孔喉配置模式。物源控制与沉积改造,共同决定了研究区砂岩原始物质组分的分布特征;基于该分布特征,结合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可以预测各类砂岩储层的分布。该论文有图100幅,表28个,参考文献273篇。
管岩[8](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X区盒8气藏储层特征研究及综合分类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下古生界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X区主力生产层位。目前勘探开发成果表明,由于缺乏对于目的层段的储层特征研究以及储层分类评价标准的明确认识,制约了之后的滚动扩边及储量增产工作。因此,本次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测井、生产等具体资料,结合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可视化驱替、气水相渗等分析测试实验,对X区盒8储层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运用数学方法对盒8气藏进行储层综合分类,并对各类储层进行分析评价,进而筛选建产有利区。研究表明:(1)研究区盒8段中西部发育一个构造低值带,两翼发育近东西向鼻隆,继承性较强。(2)研究区沉积环境为北部及西北物源控制下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含有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以及水下分流间湾微相。盒8下期发育数条河道,东部水动力极强,河道相对较宽,仅在东南部有少数分流间湾;西部水动力偏弱,发育多个分流间湾,河道相对较窄;在盒8上期东部水流变弱,分流间湾增多,由下至上水动力由强—较强的变化。砂体展布受控于沉积相,在水下分流河道处发育良好的储集砂体。(3)X区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具有高石英、极少长石、中等岩屑的岩石学特征,填隙物含量平均为12.9%,多为黏土矿物与碳酸盐胶结物。(4)研究区储层平均面孔率为2.42%,主要的孔隙空间为粒间孔与长石、岩屑溶孔,另含有少量晶间微孔和微裂缝,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四类。(5)在成岩作用时期,主要发育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交代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破坏储层的原生孔隙,而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大大增加了储层的储集性能。结合成岩期储层孔隙的变化情况将其总结为三个成岩演化阶段并划分出五类成岩相。(6)通过可视化驱替、气水相渗等实验,定量化分析储层内渗流规律,发现研究区储层内束缚水含量较高,其原因在于高含量的亲水性石英矿物以及复杂的孔喉结构。(7)将测井资料与实测物性数据相结合,建立物性解释模板,分析全区物性特征,结果表明,X区盒8段储层孔隙度介于5%~13%,渗透率介于0.01×10-3μm2~5×10-3μm2之间,属低孔—特低渗储层。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将储层分为四类,其中Ⅱ类储层最为发育,多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其次为Ⅲ类储层和Ⅳ类储层,分布于河道两侧、天然堤和分流间湾;I类储层含量最少,多以斑点状分布于河道中央。根据研究区岩性圈闭成藏的特点及储层分类情况,预测建产有利区8个,总面积17.98km2;建产潜力区6个,总面积8.5km2。
殷亮亮[9](2020)在《沁水盆地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储层评价与成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广泛发育煤系地层,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当前,沁水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是煤层气,已在盆地南部建成千亿立方米规模的大型煤层气田。致密气研究的兴起,源于近年来在多个煤层气区块的勘探开发中,在上古生界多套砂层中发现良好的气测显示,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重视。然而,目前关于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与储层物性控制因素不明确,储层成岩演化过程、致密气气层特征、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不清楚,限制了该区致密气的勘探。为此,本文基于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有机地球化学、气体吸附、稀有气体检测和流体包裹体等实验分析测试方法,结合岩心、测井、气测和区域地质资料,对沁水盆地下二叠统山西组砂岩储层开展精细评价和致密气成藏特征研究,明确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主控因素以及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定量评价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查明了致密气的成藏过程。主要成果与创新如下:1.山西组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缝为主,原生孔隙基本不发育。储层主要发育纳米级孔隙系统,孔隙直径主要分布于40600 nm之间,以小孔(<0.1 um)为主,其次为中孔(0.11 um),局部发育少量大孔(>1 um)。2.储层喉道直径小,孔隙结构复杂,排驱压力偏高,孔喉连通性不好,储层物性较差,为典型的致密储层。溶蚀作用可以改善储层物性,在局部形成甜点区。储层物性主要受孔隙结构和矿物组成的控制,喉道直径直接控制储层物性,而沉积作用则是控制储层物性的根本因素。3.建立了烃源岩游离气和吸附气计算模型,定量评价了烃源岩对天然气的储集能力。泥岩有较小的生烃能力和较大的储气能力,而煤岩有较大的生烃能力和较小的储气能力,两者的排气量分别为0.6×1012 m3和11.96×1012 m3,计算山西组致密气资源量为0.38×1012m3。4.山西组致密气存在2期成藏,对应的成藏时间分别为中-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储层成岩史与气体充注史研究表明,第1期成藏发生于储层致密之前,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先成藏后致密;第2期成藏发生于储层致密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先致密后成藏。
陈斌[10](2020)在《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差异性研究及产能评价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延长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发育的多期叠置砂体受后期成岩作用的强烈改造,直接影响了储层的孔隙演化,控制了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储层经历差异性成岩作用后形成不同特征的油藏类型,厘清储层的差异成岩作用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储层的成岩差异性,分析成岩演化过程对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的控制作用,探讨对产能的影响,以期进行多角度,纵、横向对比,综合储层岩石学、沉积学、成岩作用更加准确的对储集层进行优劣划分,筛选出品质系数较高的储、渗相带,为后期勘探开发提供指导。本论文研究对象为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10段、姬塬地区长2段、吴起地区长6段地层,针对低渗透砂岩的成岩作用过程分析不同储层的孔隙演化以及典型成岩相带对应的微观储层特征,开展储层基础地质特征分析、岩石学特征及物性分析、成岩作用及孔隙度演化研究、成岩相带划分及沉积和成岩特征研究、不同类型成岩相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不同成岩相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及生产动态分析,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依据统一划分标准,结合成岩作用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计算结果及孔渗级别将研究区分为四类成岩相储层,并予以定名,分别为低渗-中孔中压实弱胶结溶蚀相、特低渗-低孔中压实中胶结溶蚀相、特低渗-低孔中-强压实胶结相、特低渗-特低孔强压实碳酸盐胶结相,Ⅰ-Ⅳ类典型成岩相储层占比分别为:38.18%、14.55%、32.73%、14.54%,各研究区不同成岩相储层分布范围差异明显。(2)不同成岩相类型储层孔隙度演化定量分析:四类成岩相带的初始孔隙度接近,分别为43.53%、41.43%、42.41%、41.79%,差异并不大;压实作用后剩余孔隙度依次为18.92%、17.37%、16.28%、15.89%,孔隙度大小逐渐分化;主要是在经历早期的胶结-交代作用后,剩余孔隙度产生了分化,自Ⅰ-Ⅳ类成岩相损失的孔隙度分别为9.03%、6.79%、9.76%、10.99%;最终计算孔隙度自Ⅰ-Ⅳ成岩相分别为12.17%、11.00%、9.50%、6.55%。(3)研究区储层孔隙度分布差异较小,均集中分布于低孔段,渗透率级别出现明显差异,长6段样品中超低渗样品占到82.65%,延10、长2段样品主要分布在特低渗区89.8%、76.02%;各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存在良好正相关关系,马岭延10储层物性相关系数为0.3491、姬塬长2储层为0.7289、吴起长6储层为0.9016,可以发现延10储层非均质性最强,长6储层最小,长2储层居中。(4)四种成岩相储层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别为63.79%、52.09%、54.79%、39.28%。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石孔喉半径越小,分布范围愈窄、物性上越致密,同时孔喉半径比越小,分选系数越小,储层孔喉非均质性越强,储层孔隙结构将越复杂,储层流体中可动部分比例就越小,反之则储层的储集、渗流能力就越好,研究区间可动流体饱和度发现延10储层最大,83.94%,长6储层最小41.10%,长2储层居中,52.01%。(5)Ⅰ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33.48%,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12,残余油饱和度为32.64%、两相共渗区大小为33.8%;Ⅱ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38.93%,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12,残余油饱和度为31.99%、两相共渗区为29.08%;Ⅲ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39.4%,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11,残余油饱和度为30.99%、两相共渗区为29.61%;Ⅳ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45.41%,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09,残余油饱和度为31.68%、两相共渗区为22.92%;四类相等渗点与共渗区构成的“渗流三角区”面积依次减小,延10储层最大,长2储层最小。(6)由Ⅰ-Ⅳ类成岩相储层水驱油波及面积越来越小,水线推进越来越慢,驱替类型也由均匀网状至指状,驱油效率明显下降,Ⅲ类成岩相最终驱替效果差,残余油饱和度低,但其分布范围广泛,生产周期较为稳定,较之Ⅳ类相具有较好的渗流能力,因此可做为后备储量勘探挖潜区。(7)由Ⅰ-Ⅳ类成岩相,品质由好到差,门槛压力逐步增大,进汞量越来越少,可动流体减少,储层储集性能越来越差;同时进汞空间从孔-喉接近型慢慢过渡为孔隙型储层,渗透率贡献值最大的喉道,平均半径逐渐减小、进汞量逐渐减少,孔隙与喉道半径比,即配比性越来越差,导致了储层渗流能力逐渐变差。研究区间储层成岩特征的差异导致了储集、渗流能力的差异,延10储层优势相比例最高,储、渗性能俱佳,可动流体饱和度最高;长2储层储集性能较好,渗流能力最差,可动流体饱和度较好;长6储层优势相比例最小,储集性能最差,渗流能力一般,可动流体饱和度最小。
二、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地层演化 |
2.4 地层发育及小层微构造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 |
3.1 物源分析 |
3.2 沉积相标志 |
3.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4 各类三角洲沉积特征差异 |
3.5 砂体展布规律 |
3.6 小结 |
第四章 砂体构型研究 |
4.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4.2 构型要素层次结构分级 |
4.3 岩相识别和相组合类型划分 |
4.4 砂体构型要素组合特征及空间分布形态 |
4.5 基于成因分析的砂体构型要素测井定量识别 |
4.6 构型要素平面分布特征 |
4.7 砂体构型分布模式 |
4.8 小结 |
第五章 储层基本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2 储层物性特征 |
5.3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4 成岩阶段与成岩演化序列 |
5.5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5.6 成岩相类型及特征 |
5.7 成岩相定量表征 |
5.8 构型约束下的成岩相空间分布模式 |
5.9 小结 |
第六章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与渗流特征 |
6.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6.2 孔喉结构特征定量化 |
6.3 全孔径孔喉结构定量表征 |
6.4 多相渗流条件下不同储层的渗流特征差异 |
6.5 不同骨架构型要素与微观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的关系 |
6.6 小结 |
第七章 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 |
7.1 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
7.2 储层评价参数提取 |
7.3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结果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致密砂岩储层差异成岩作用与复杂气水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砂岩储层 |
1.2.2 复杂气、水分布 |
1.2.3 成岩作用 |
1.2.4 天环北段储层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天环北段地质概况 |
1.3.1 天环北段位置 |
1.3.2 地层发育情况 |
1.3.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情况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
1.5.1 完成的工作量 |
1.5.2 取得的主要进展 |
第二章 复杂气、水分布与解剖区选择 |
2.1 地层水特征 |
2.1.1 地层水类型和矿化度 |
2.1.2 地层水化学特征 |
2.2 天环北段复杂气、水分布特征 |
2.3 解剖区选择与解剖区气、水分布特征 |
2.3.1 解剖区位置及选择原则 |
2.3.2 S176井区主要特征 |
2.3.3 L57井区主要特征 |
2.3.4 S307井区主要特征 |
2.3.5 三区域气、水分布特征差异性 |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类型及碎屑组分 |
3.1.2 填隙物特征 |
3.1.3 碎屑结构 |
3.2 物性特征 |
3.2.1 天环北段物性特征 |
3.2.2 解剖区物性特征对比 |
3.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
3.3.1 微观孔隙类型及孔喉特征 |
3.3.2 储层流体渗流特征 |
3.4 储层非均质性 |
3.4.1 层内非均质性 |
3.4.2 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分析 |
3.5 储层综合评价 |
第四章 差异成岩作用 |
4.1 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 |
4.1.1 压实作用 |
4.1.2 胶结作用 |
4.1.3 交代作用 |
4.1.4 溶蚀作用 |
4.2 成岩流体 |
4.2.1 流体包裹体 |
4.2.2 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 |
4.2.3 成岩流体分析 |
4.3 成岩阶段划分与成岩序列 |
4.4 三个解剖区间的成岩作用差异性 |
4.4.1 S176井区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4.4.2 L57井区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4.4.3 S307井区成岩作用 |
4.4.4 三解剖区间的差异性成岩对比 |
4.5 气层、水层间的成岩作用差异性 |
第五章 差异成岩作用对储层气、水分布的影响 |
5.1 差异成岩作用导致的储层差异性分析 |
5.1.1 差异成岩序列类型划分 |
5.1.2 基于差异成岩划分的储层类型 |
5.2 气、水分布类型 |
5.2.1 地层水赋存状态 |
5.2.2 气、水分布的类型 |
5.3 差异成岩作用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1段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 |
1.2.2 研究区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1.3.2 沉积相特征 |
1.3.3 储层特征研究 |
1.3.4 储层综合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1 岩心观察 |
1.6.2 数据统计及测试分析 |
1.6.3 图件编制 |
第二章 区域构造与地层特征 |
2.1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地层划分标志层 |
2.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3 地层划分对比 |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 |
3.1 物源分析 |
3.1.1 古流向分析 |
3.1.2 轻矿物分析 |
3.1.3 岩屑类型分布特征 |
3.1.4 重矿物分析 |
3.2 沉积相标志 |
3.2.1 颜色标志 |
3.2.2 结构特征 |
3.2.3 沉积构造特征 |
3.2.4 古生物化石 |
3.2.5 地球化学标志 |
3.2.6 古水深分析 |
3.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3.1 沉积相类型划分及特征 |
3.3.2 连井沉积相对比 |
3.3.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岩石类型 |
4.1.2 碎屑组分特征 |
4.1.3 填隙物组分特征 |
4.2 储集砂岩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孔隙结构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3.1 储层物性特征 |
4.3.2 物性平面分布特征 |
4.4 储集砂岩的成岩作用 |
4.4.1 压实作用 |
4.4.2 胶结作用 |
4.4.3 交代作用 |
4.4.4 溶蚀作用 |
4.5 成岩阶段 |
4.6 成岩相的划分 |
4.6.1 成岩相类型 |
4.6.2 成岩相的平面分布规律 |
4.7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4.7.1 沉积相带对储层的影响 |
4.7.2 砂体结构对储层的影响 |
4.7.3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第五章 储层综合评价 |
5.1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5.2 研究区储层评价结果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重力流砂体结构及优势砂体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重力流发展历史 |
1.2.2 重力流分类 |
1.2.3 深水重力流沉积模式 |
1.2.4 重力流储层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地层划分 |
第三章 沉积特征研究 |
3.1 沉积物源供给体系 |
3.2 物源分析 |
3.2.1 重矿物分析 |
3.2.2 岩屑组分分析 |
3.3 长6重力流沉积体系研究 |
3.3.1 重力流岩心沉积标志 |
3.3.2 单井沉积相分析 |
3.3.3 长6 连井剖面 |
3.3.4 长6 沉积微相展布 |
3.3.5 重力流沉积模式 |
第四章 储层特征分析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碎屑组分与特征 |
4.1.2 岩石粒度特征 |
4.1.3 岩石粒磨圆度特征 |
4.1.4 填隙物组分及特征 |
4.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4.2.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
4.2.2 储层成岩相平面分布规律 |
第五章 优势砂体结构分类及微观孔隙结构分析 |
5.1 优势砂体结构特征 |
5.2 深水重力流优势砂体结构与沉积微相响应关系 |
5.2.1 连续叠加型 |
5.2.2 间隔叠加型 |
5.2.3 侧向尖灭型 |
5.2.4 砂泥互层型 |
5.3 深水重力流优势砂体微观孔隙结构 |
5.3.1 高压压汞实验 |
5.3.2 恒速压汞实验 |
5.3.3 核磁共振实验 |
5.4 长6深水重力流优势砂体总结 |
5.5 优势砂体分布规律 |
第六章 成藏控制因素及有利区筛选 |
6.1 成藏地质条件 |
6.2 成藏模式 |
6.3 有利区筛选 |
6.3.1 有利区筛选标准 |
6.3.2 有利区筛选结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页岩气研究现状 |
1.2.2 南华北地区页岩气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2.1 南华北盆地演化特征 |
2.2.2 研究区现今构造区划 |
2.3 区域太原组地层特征 |
2.3.1 岩石地层单位 |
2.3.2 太原组沉积地层特征 |
2.4 小结 |
3 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 |
3.1 太原组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
3.1.1 碎屑岩类型及其特征 |
3.1.2 碳酸盐岩类型及其特征 |
3.2 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
3.2.1 陆棚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
3.2.2 障壁—泻湖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
3.2.3 泥页岩形成环境 |
3.3 太原组古环境与古气候 |
3.3.1 岩性组合特征 |
3.3.2 地球化学特征 |
3.3.3 黏土矿物组成 |
3.4 层序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
3.4.1 重点井沉积相及层序分析 |
3.4.2 层序格架下连井沉积相对比 |
3.4.3 基于层序格架的岩相古地理 |
3.5 小结 |
4 泥页岩储层特点 |
4.1 泥页岩埋深及厚度 |
4.1.1 泥页岩埋深 |
4.1.2 泥页岩厚度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有机质丰度 |
4.2.2 有机质类型 |
4.2.3 有机质成熟度 |
4.3 岩石矿物学特征 |
4.3.1 全岩矿物组成 |
4.3.2 黏土矿物组分 |
4.3.3 页岩岩相类型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4.5 小结 |
5 泥页岩孔隙表征与含气性 |
5.1 泥页岩孔隙定性分析 |
5.1.1 有机质孔 |
5.1.2 无机质孔 |
5.1.3 微裂缝 |
5.2 泥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5.2.1 高压压汞法泥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
5.2.2 N_2吸附法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
5.2.3 CO_2吸附法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
5.2.4 页岩孔径全孔径表征 |
5.2.5 核磁共振法泥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
5.3 含气性特征 |
5.3.1 吸附气含量及主控因素 |
5.3.2 现场解吸 |
5.4 小结 |
6 页岩气形成条件分析 |
6.1 页岩气形成条件 |
6.1.1 沉积相带 |
6.1.2 页岩分布特征 |
6.1.3 页岩热演化生烃 |
6.1.4 成岩作用 |
6.1.5 保存条件 |
6.2 页岩气富集模式 |
6.3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延长组中下组合勘探开发及研究现状 |
1.2.2 低孔渗-致密砂岩油藏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方法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归属 |
2.2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
2.2.1 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特征 |
2.3 沉积层序构架及沉积演化特征 |
2.3.1 延长组沉积层序构架 |
2.3.2 延长组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1 小层划分对比与界面构造特征 |
3.1.1 划分方法及原则 |
3.1.2 小层划分与剖面对比特征 |
3.1.3 主要小层界面构造特征 |
3.2 沉积物源分析 |
3.2.1 区域物源分区特征 |
3.2.2 研究区沉积物源特征 |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3.1 沉积微相划分标志 |
3.3.2 沉积微相类型 |
3.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剖面特征 |
3.3.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砂岩类型与碎屑组分特征 |
4.1.2 填隙物组分特征 |
4.1.3 砂岩结构特征 |
4.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孔喉分布特征 |
4.2.3 可动流体表征 |
4.3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
4.3.1 成岩作用类型 |
4.3.2 成岩阶段及其演化序列 |
4.3.3 成岩孔隙演化特征 |
4.3.4 成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4.4.1 长8油层组物性特征 |
4.4.2 长9油层组物性特征 |
第五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综合评价 |
5.1 储层四性关系与储层评价 |
5.1.1 储层属性参数的测井响应特征 |
5.1.2 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 |
5.1.3 小层砂岩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
5.1.4 储层分类及评价分区特征 |
5.2 有效储层下限及油水层判别标准 |
5.2.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
5.2.2 有效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 |
5.2.3 油水层判别标准 |
5.3 油水层解释结果及其分布特征 |
5.3.1 油水层二次解释 |
5.3.2 油水层剖面分布特征 |
5.3.3 储层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5.4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与综合评价 |
5.4.1 储层建模范围与方法 |
5.4.2 长8与长9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
5.4.3 基于模型的储层综合评价 |
第六章 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及其受控因素 |
6.1 生烃-成藏期及其源-储压差的控藏因素 |
6.1.1 主生烃期与后期油气调整事件 |
6.1.2 包裹体测温与油气成藏期次 |
6.1.3 主生烃期源-储压差及其控藏因素 |
6.2 油-源对比关系及其控藏因素 |
6.2.1 样品与实验分析 |
6.2.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2.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6.2.4 油-源对比及其运聚指向 |
6.3 油藏类型及其成岩-成储-成藏受控因素 |
6.3.1 油藏类型及其温压和流体特征 |
6.3.2 相控储层与成岩作用的控藏因素 |
6.3.3 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控藏因素 |
6.3.4 供烃-成藏模式及其受控因素 |
第七章 油气聚集有利区预测与评价 |
7.1 储层有效厚度及有利区预测 |
7.1.1 有效厚度下限 |
7.1.2 有效厚度单元圈定原则 |
7.1.3 有效厚度单元分布及其属性参数特征 |
7.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与评价 |
7.2.1 评价原则与方法 |
7.2.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 |
7.2.3 油气聚集“甜点区”储量估算 |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与范围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4 区域沉积及演化 |
2.5 研究区山2段物源与沉积特征 |
2.6 小结 |
3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 岩石类型及分布 |
3.2 岩石矿物成分 |
3.3 碎屑类型及分布 |
3.4 胶结物类型及特征 |
3.5 杂基类型及分布 |
3.6 岩石结构特征 |
3.7 小结 |
4 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
4.1 孔隙类型及特征 |
4.2 喉道类型及特征 |
4.3 孔喉配置模式及分布 |
4.4 孔喉配置模式与孔隙结构 |
4.5 孔喉配置模式与孔喉半径分布 |
4.6 孔喉配置模式与物性 |
4.7 小结 |
5 储层成岩作用与演化 |
5.1 成岩环境 |
5.2 成岩流体 |
5.3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4 成岩阶段与成岩演化序列 |
5.5 小结 |
6 储层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机理 |
6.1 压实作用的差异性与储层致密 |
6.2 溶蚀作用的非均质性与增孔效应 |
6.3 胶结作用的分异性与物性响应 |
6.4 储层成岩—孔隙演化模式 |
6.5 对优质储层预测的启示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X区盒8气藏储层特征研究及综合分类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沉积背景 |
2.3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第三章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1 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
3.2 沉积相标志 |
3.3 沉积相分析及展布特征 |
3.4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2 成岩作用特征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4 储层特征与含气性 |
第五章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
5.1 储层分类评价方法 |
5.2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
5.3 有利区优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沁水盆地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储层评价与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气的定义 |
1.2.2 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
1.2.3 致密气成藏特征研究现状 |
1.2.4 沁水盆地致密气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6 主要成果认识与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认识 |
1.6.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概述 |
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特征 |
2.3.1 区域地层发育 |
2.3.2 山西组地层对比 |
第3章 山西组沉积相展布 |
3.1 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标志 |
3.2.1 岩心相标志 |
3.2.2 测井相标志 |
3.3 沉积相划分 |
3.4 沉积相特征 |
3.4.1 沉积参数平面分布 |
3.4.2 沉积相平面展布 |
第4章 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4.1 储层基本特征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物性 |
4.1.3 孔隙类型 |
4.2 储层孔隙结构 |
4.2.1 高压压汞分析 |
4.2.2 孔径曲线分布 |
4.2.3 核磁共振实验 |
4.2.4 孔隙分形特征 |
4.2.5 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
4.3 储层成岩演化过程 |
4.3.1 成岩作用类型 |
4.3.2 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
4.4 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及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4.4.1 沉积作用的影响 |
4.4.2 成岩作用的影响 |
4.4.3 孔隙结构的影响 |
4.4.4 微裂缝的影响 |
4.4.5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第5章 烃源岩条件 |
5.1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有机质丰度 |
5.1.2 有机质类型 |
5.1.3 有机质成熟度 |
5.2 烃源岩分布 |
5.3 烃源岩生烃潜力 |
5.3.1 烃源岩生烃史 |
5.3.2 烃源岩生烃强度 |
5.4 致密气资源量估算 |
5.4.1 资源量计算方法 |
5.4.2 烃源岩储气能力评价 |
5.4.3 致密气资源量 |
5.5 致密气主力气源岩探讨 |
第6章 致密气成藏特征 |
6.1 致密气气层特征 |
6.1.1 气层的识别 |
6.1.2 气层的空间分布 |
6.2 致密气成藏期次 |
6.2.1 盆地埋藏-热演化史 |
6.2.2 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 |
6.2.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
6.2.4 天然气充注期次及时间 |
6.3 致密气成藏过程分析 |
6.4 致密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
6.4.1 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
6.4.2 储层的控制作用 |
6.4.3 盖层的控制作用 |
6.5 致密气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差异性研究及产能评价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延长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岩作用及成岩相概念 |
1.2.2 成岩作用对储层演化的意义 |
1.2.3 孔隙结构定性-定量表征 |
1.2.4 孔隙渗流特征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质背景 |
2.1.2 地层及沉积背景 |
2.1.3 沉积及砂体展布特征 |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2.1 岩石学类型及分布特征 |
2.2.2 碎屑成分、结构特征 |
2.2.3 填隙物特征 |
2.3 储层物性 |
2.3.1 物性参数分布 |
2.3.2 物性相关性分析 |
2.3.3 储层岩石学特征对物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
3.1 成岩作用类型 |
3.1.1 机械压实压溶作用 |
3.1.2 胶结作用 |
3.1.3 交代作用 |
3.1.4 溶蚀作用 |
3.1.5 破裂作用 |
3.2 成岩阶段及演化序列 |
3.2.1 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依据 |
3.2.2 成岩阶段划分结果 |
3.3 成岩作用过程中孔隙度定量演化 |
3.3.1 建立成岩作用孔隙度演化模式 |
3.3.2 成岩过程孔隙度演化模拟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3.4 成岩演化序列及孔隙度演化特征 |
3.4 储层成岩相划分及分布规律 |
3.4.1 典型成岩相划分 |
3.4.2 典型成岩相分布规律 |
3.4.3 不同成岩相的孔隙演化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成岩相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1 典型成岩相储层孔喉特征 |
4.1.1 孔隙类型 |
4.1.2 喉道类型 |
4.1.3 不同成岩相孔隙特征 |
4.2 高压压汞表征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微观孔喉类型及分布特征 |
4.2.2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4.2.3 不同成岩相储层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4.3 恒速压汞表征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3.1 技术简介 |
4.3.2 恒速压汞曲线特征 |
4.3.3 不同成岩相储层毛管曲线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成岩相储层渗流特征分析 |
5.1 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不同成岩相渗流特征 |
5.1.1 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分析 |
5.1.2 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3 不同成岩相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
5.2 油水相渗实验研究不同成岩相渗流特征 |
5.2.1 油水相渗参数分析 |
5.2.2 油水相渗曲线分析 |
5.2.3 不同成岩相储层渗流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成岩相类型储层特征及生产动态分析 |
6.1 不同成岩相类型储层综合特征 |
6.1.1 低渗-中孔中压实弱胶结溶蚀相 |
6.1.2 特低渗-低孔中压实中胶结溶蚀相 |
6.1.3 特低渗-低孔中-强压实胶结相 |
6.1.4 特低渗-特低孔强压实碳酸盐胶结相 |
6.2 不同成岩相生产动态分析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D]. 童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2]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致密砂岩储层差异成岩作用与复杂气水分布[D]. 郑登艳. 西北大学, 2021(12)
- [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1段储层特征研究[D]. 崔改霞.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重力流砂体结构及优势砂体预测[D]. 李昊远.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5]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D]. 彭艳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张卫刚. 西北大学, 2020
- [7]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D]. 李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X区盒8气藏储层特征研究及综合分类评价[D]. 管岩. 西北大学, 2020(02)
- [9]沁水盆地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储层评价与成藏研究[D]. 殷亮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差异性研究及产能评价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延长组为例[D]. 陈斌. 西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