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残塬区不同农户庭院生态经济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倩[1](2021)在《基于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黄土沟壑区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榆林市清涧县为例》文中认为
苏治[2](2020)在《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文明战略的伟大契机之下,变革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路径,改善传统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综合研究了国内外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当前转变传统农业传统路径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采取何种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农业路径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传统农业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明确传统农业区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建立研究区域农业发展路径的方法体系,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为传统农业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开发、产业规划、关键决策和有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传统农业区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开展了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研究,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系统动力学仿真是研究农业发展路径的适宜方法。研究籍借系统动力学协同性、整体性、时变性、动态性等特点,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有限的数据和各种反馈关系,构建了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系统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研究认为系统动力学方法是研究农业发展路径的适宜方法。(2)构建了选择农业发展路径的方法体系。方法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①研究传统农业及循环农业发展特点和趋势;②建立传统农业、循环农业、传-循结合的5种农业发展路径及其12条子路径;③利用系统动力学,分别构建5种基础路径及其12条子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④运行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得到不同农业发展路径的运行结果;⑤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出最优的农业发展路径。(3)解决了传统农区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通过对贾得乡的仿真研究表明,高传低循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是贾得乡5种基础发展路径中的最优路径;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综合评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高传低循路径的I型农业路径是最优的子发展路径。本文的农业发展路径研究方法不仅解决了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并且为其它传统农区选择农业发展路径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4)因地制宜地发展循环农业路径才能有效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在较为落后的中西部传统农业区全面发展循环农业并非是最佳选择,要根据地区的循环农业发展基础、农业技术水平、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可程度、循环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和区域发展的政策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才能有效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5)适宜的循环农业工程建设促进区域循环农业路径的通畅。本文通过研究贾得乡建设循环农业农业工程建设的发展模式为基础,提出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农业园区壮大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等3种模式是适合贾得乡走高传低循Ⅰ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的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建设模式,并对各种工程设施进行了量化研究,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对贾得乡近期(2018-2025年)和中远期(2026-2040年)贾得乡的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建设进行和综合布局,有力的指导了贾得乡走高传低循Ⅰ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来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杨依明[3](2019)在《陕北锢窑民居的空间建构模式与生态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几年世界建筑从建筑功能到结构、从风格到形式呈现出的同质化倾向,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于全球性和地域性的讨论。同时,生态建筑思潮使建筑师重新回到建筑与自然环境因素、“建筑、人、环境”之间有机发展的议题。在这一背景下,建筑学界开始正视地域建筑研究与创作和绿色建筑的本土化研究。陕北锢窑民居代表了陕北地域文化的一种建筑形式,在其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建构和生态经验,其价值尤其体现在人、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处理上,对于建筑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基于“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子课题1,本论文以现代设计应用研究为目的,首先以陕北锢窑民居的选址规划、院落类型和空间单元、构造材料为关注点,进行了广泛的实态调研;其次提取锢窑民居的空间原型及其组合形式,结合森佩尔理论的分类方法提炼出五个空间建构要素;再次通过Ecotect、Phoenics软件从光环境、风环境和热环境三个层面模拟陕北窑居区三种典型窑洞的生态性能,发掘和总结陕北锢窑的独特生态价值;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该地区锢窑民居的生态设计经验;最后,通过对三个现代锢窑空间与生态协同设计典型案例——延安枣园绿色生态窑居、白塔山生土生态园和黄土上的院子的传承点与创新点的评析,以此得出陕北锢窑民居在现代设计中的空间模式与生态经验协同设计策略,为陕北及相似地区的空间生态协同设计提供一定指导价值。
陈玎烨[4](2019)在《农户种植行为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其中农田径流侵蚀作为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引起科学家广泛关注,探索不同种植行为对农田径流侵蚀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因子值,对我国水土流失侵蚀预报和优化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充分调研现有文献资料基础上,收集农田产流产沙实验结果,探究不同种植措施对农田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利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措施进行相互对比,对水土流失影响程度定量分析及排序,从而确定不同种植措施下的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特征,在RUSLE模型支持下进行模拟和取值,对我国南方农业区主要种植措施P值进行估算,定量分析我国南方农业区不同种植措施水土保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施氮量和施肥类型对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合理采取减氮措施有助于减少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流失。农家肥和化肥的配施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减少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流失,在现有的施肥环境下适当提高农家肥比例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2)耕作方式对水土耕作方式的选择对水土流失有一定影响,免耕措施较翻耕和少耕能够有效减少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垄向的不同对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有显着影响,其中横坡垄作显着减少了两者的流失,秸秆还田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降低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作用,麦秸对减少径流量作用最大,而其他秸秆减少土壤侵蚀量的作用最大。(3)我国南方农业区的植物篱、秸秆还田、免耕、免耕+秸秆还田、横坡垄作和横坡垄作+秸秆还田的P值分别为0.48、0.56、0.58、0.05、0.40和0.03,利用RUSLE模拟效果较好。与没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相比,横坡垄作和秸秆还田的组合措施减沙效应最好,达到97%,免耕+秸秆还田为95%,其次是横坡垄作,减少了60%的土壤流失量,植物篱和秸秆还田措施分别为52%和44%,最后是免耕,减少了42%的土壤流失量。横坡垄作+秸秆还田的模式水保效益最高,可在我国南方农业区推广,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设。
王菁[5](2018)在《适应地域自然特征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乡村人居环境生态宜居的需求与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立足于风景园林学科,如何从空间设计上实现乡村庭院设计生态化,如何将生态设计手法通过图解方式普适化表达,是风景园林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图解归纳秦岭北麓西安段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为研究目标,基于生态设计手法图解、乡村庭院相关理论和地域自然特征分析,首先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和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其次采用手段目标分析法对秦岭北麓多个乡村庭院案例进行生态目标判定、设计手段解析和条件性判定,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归纳,最后以图解方式提出了若干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语汇和多类生态设计手法组合。论文共分为六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依次展开相关研究论述。第一章,梳理问题提出与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写作框架。第二章,对生态设计手法图解、乡村庭院、案例分析法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同时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通过对秦岭北麓地域自然特征的梳理,明确与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提炼相关的环境因子及其特征,提出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第四章,在调研基础上,采用手段目标分析法对秦岭北麓长安区和鄠邑区6个乡村庭院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分析其设计手段现状;第五章,经相关理论和案例验证,以生态目标为指导,对案例中现状设计手段以图解方式提炼为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及其组合模型;第六章,论文结论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贡献与研究结论,并对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提出展望。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在深度访谈和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典型个案深度解析及跨案例补充验证的方法,通过较为严密的操作步骤进行图解研究,最终提炼出较为普适性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的生态设计手法语汇33条以及生态设计手法组合3种,为该类型研究提供指导。
李小明[6](2018)在《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也是国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民的幸福生活、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面向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大战略需求,从国家、陕西、关中地区三个层面村庄建设的相关政策及现实需求入手,借鉴乡村人居环境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当前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探讨当前建设重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的原则、目标及策略体系框架,提出了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优化建议,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是基础研究,界定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内涵,将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解构为乡村自然环境、乡村人工环境和乡村人文环境三大系统,分析了三大系统的演变特征,并且从不同角度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理论及建设的经验启示进行梳理总结,为关中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及经验借鉴。其次是现状问题,从自然、经济、社会、空间等方面梳理了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总体特征,在对关中地区的农村建设现状进行调研认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导致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质量不高的成因,包括经济社会建设问题突出、规划管理严重缺位、管理机制缺乏创新、村民自主参与能力较弱等。再次是目标策略,基于乡村人居环境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指出了当前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是解决村民最迫切需求的居住生活条件问题,并从自然因素、经济条件、社会文化、主导力量、技术因素五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性因素,结合关中地区各地的农村实际,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的原则、目标及策略体系框架,提出了居住条件、公共环境、公共服务、特色风貌以及经济社会五大方面的整治内容及各类分项的具体措施,探讨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规划技术、管理机制和村民参与上的政策优化建议。最后是实证分析。按照不同地形、区位及特色的要求,选取了西安市鄠邑区柳泉村、咸阳市乾县长兴村以及韩城市清水村作为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证分析对象,对三种不同类型村庄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现状特征分析及问题总结,并从居住条件、公共环境、公共服务、乡村风貌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整治措施及整治导则。
任朋,王立,王治国,闫俊平[7](2017)在《庆阳市董志塬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与防治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市董志塬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其划分为东部高塬沟壑区等四个水土流失类型区,研究了各区的防治模式;提出了塬面、塬坡和沟头、沟坡等不同侵蚀分区的防治体系及塬面集蓄径流调控体系和综合监管等工程、非工程措施体系。
方松林[8](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古南正皓[9](2016)在《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陕西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资金等要素大量涌向城市,农村发展积累下的种种矛盾面临爆发。受生产方式影响,农业已经成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探寻农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就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已初具成果,但针对地方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对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是对于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补充与实践验证。本文针对陕西省关中、陕北、陕南三个地区讨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是破解陕西省农业发展瓶颈和制约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现实途径,是强农惠农、激发农村活力的有力保障。论文主要按照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开展工作。首先,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低碳农业的基本理论体系。其次,结合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和因素制约,分析影响低碳农业可持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陕西省低碳农业的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再次,借鉴已有低碳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根据陕西省现有模式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关中、陕南、陕北地区特色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对农户调研得知影响农户低碳农业发展模式采纳意愿的主要因素。最后,对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加以详细分析,并总结了论文的主要成果,为理清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思路奠定坚实基础。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低碳乡村理论是低碳农业的理论基础,贯穿全文并支撑起低碳农业发展的框架。低碳农业是一个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具有显着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这两方面特征。(2)从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来看,陕西省低碳投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陕西省只有降低单位面积内的碳源消费品投入,才能逐渐向全国平均水平看齐。陕西省在第一产业产出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产出水平与全国水平相等。从整体发展趋势上看,陕西省和全国在低碳农业发展中虽然略有波动,但都处于上升势头,低碳农业发展还有更多的潜力等待挖掘。(3)陕西省农业碳排放与全国农业碳排放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从陕西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来看,人口规模对陕西省农业碳排放影响为正,虽然统计数据说明陕西省农业从业人口逐渐下降,但陕西省农业还未发展成为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农业,所以农业从业人口规模带来的影响将会持续;富裕程度对陕西省农业碳排放影响为正,未来第一产业将会进一步优化,可以预测富裕程度对碳排放的影响会先上升后下降。(4)通过系统的方法和理论针对陕西省关中、陕北、陕南地区构建了相适应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分别是:关中地区基于粮食安全选择的“三品基地”模式和低碳农业园区模式;陕北地区基于生态涵养选择的水土保持型低碳农业模式和资源节约型的农林复合模式;陕南农业区基于资源特色选择的低碳乡村旅游模式和以食用菌、茶叶为主导产业的低碳农业模式。(5)通过对微观农户调研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推广低碳农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可以提升农户文化程度,有助于农业优化转型;通过开展低碳农业宣传可以让农户更积极主动的参与低碳农业的发展;要拓宽农业技术的获取渠道可以增加农民学习新技术的途径,新技术可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与高效;大量开展低碳农业相关培训,可以让农户真正认识低碳农业,从而自觉参与进来;在农业资源较差的黄土高原区和秦巴山区,农户整体的低碳采纳意愿低于其它地区。(6)陕西省发展低碳农业必须有成熟的运作机制保驾护航,通过低碳补偿机制、资金信贷机制、技术推广机制、市场调节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的联动发挥,确保陕西省低碳农业高效、稳定发展。低碳农业补偿机制消除了发展低碳农业带来的正外部性。资金信贷机制确保了低碳农业的持续发展。技术推广机制能提高农户采纳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是低碳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组织管理机制中的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保证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公众参与机制普及了低碳环保理念,从意识层面促进低碳农业发展。
毕安平[10](2014)在《庭院建设的变迁:从经济庭院到景观生态庭院》文中研究表明庭院建设一直是农村发展、乡村美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回顾农村庭院经济建设、庭院生态建设和庭院景观建设各个阶段的主要建设内容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当前庭院建设应该由侧重经济建设转向侧重庭院生态、休闲和文化建设,以及庭院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宅基地整理合流的发展趋势。
二、黄土残塬区不同农户庭院生态经济模式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残塬区不同农户庭院生态经济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循环农业理论 |
2.1.1 循环农业理论背景 |
2.1.2 循环农业概念 |
2.1.3 循环农业发展原则 |
2.1.4 循环农业理论基础 |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1 系统动力学概念 |
2.2.2 系统动力学主要特点 |
2.2.3 系统动力学理论进展 |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上级行政单元 |
3.1.2 行政区划 |
3.1.3 地理位置 |
3.1.4 地理环境 |
3.1.5 物产资源 |
3.1.6 经济发展 |
3.1.7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数据来源 |
3.3 研究区农业循环建设工程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 |
4.1 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
4.2 因果关系分析 |
4.3 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 |
4.4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 |
5.1 循序渐进的农业生产模式 |
5.1.1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
5.1.2 初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5.1.3 中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5.1.4 高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
5.2 三类农业发展路径 |
5.2.1 传统农业发展路径 |
5.2.2 循环农业发展路径 |
5.2.3 传-循结合农业路径 |
5.3 不同农业路径下系统动力学仿真 |
5.3.1 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5.3.2 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 |
5.3.3 仿真结果综合评价 |
5.3.4 仿真结果综合分析 |
5.4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仿真结果 |
5.4.1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 |
5.4.2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仿真结果 |
5.4.3 仿真结果综合评价 |
5.4.4 仿真结果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循环农业工程建设研究 |
6.1 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1.1 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1.2 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1.3 农业园区壮大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2 循环农业工程效益量化研究 |
6.2.1 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效益量化研究 |
6.2.2 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效益量化研究 |
6.3 循环农业工程布局研究 |
6.3.1 现状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
6.3.2 近期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
6.3.3 中远期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陕北锢窑民居的空间建构模式与生态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民居的地域性 |
1.1.2 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 |
1.2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陕北锢窑民居的实态调研 |
2.1 陕北窑居类型概述 |
2.2 选址规划 |
2.2.1 川道型 |
2.2.2 塬面型 |
2.2.3 边坡型 |
2.3 院落类型 |
2.3.1 单排房院 |
2.3.2 二合院 |
2.3.3 三合院 |
2.3.4 四合院 |
2.3.5 组合式院落 |
2.4 空间单元 |
2.4.1 单体尺寸 |
2.4.2 室内空间 |
2.5 构造材料 |
2.5.1 土窑 |
2.5.2 石窑 |
2.5.3 砖窑 |
2.6 本章小结 |
3 陕北锢窑民居空间建构模式特征 |
3.1 陕北锢窑民居空间原型 |
3.1.1 陕北锢窑民居建筑单体的原型 |
3.1.2 陕北锢窑民居原型的组织方式 |
3.2 陕北锢窑民居原型的建构要素 |
3.2.1 中心空间与庭院 |
3.2.2 场地改造与地形 |
3.2.3 结构体系与洞口 |
3.2.4 屋顶形式与遮蔽 |
3.2.5 外部空间与环境 |
3.3 本章小结 |
4 陕北锢窑民居生态性能研究 |
4.1 窑居生态性能定量模拟分析目的 |
4.2 陕北窑居典型模型的建立 |
4.2.1 空间尺寸的确定 |
4.2.2 材料参数的选取 |
4.3 基于Ecotect下的窑居光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
4.3.1 光环境模型的设置 |
4.3.2 临界照度下采光系数分析 |
4.3.3 夏至日与冬至日遮挡分析 |
4.3.4 全年太阳辐射分析 |
4.4 基于Phoenics下的窑居风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
4.4.1 风环境模型的设置 |
4.4.2 风环境分析 |
4.5 基于Ecotect下的窑居热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
4.5.1 热环境模型的设置 |
4.5.2 逐时室内温度曲线分析 |
4.5.3 逐月能耗与得失热分析 |
4.5.4 围护结构厚度优化策略的定量分析 |
4.6 生态性能模拟的结论 |
4.7 本章小结 |
5 陕北锢窑民居生态设计研究 |
5.1 陕北建筑气候分区与要素 |
5.1.1 建筑气候分区 |
5.1.2 焓湿图分析 |
5.1.3 建筑气候要素 |
5.2 保温与隔热 |
5.2.1 缓冲空间 |
5.2.2 围护结构 |
5.2.3 门窗 |
5.2.4 窑顶 |
5.2.5 建筑体型 |
5.2.6 主动措施 |
5.3 日照与遮阳 |
5.3.1 日照 |
5.3.2 遮阳 |
5.4 通风组织 |
5.4.1 通风的原理 |
5.4.2 通风在陕北锢窑的运用 |
5.5 绿植系统 |
5.5.1 绿化种植 |
5.5.2 排水系统 |
5.5.3 排污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现代锢窑空间与生态协同设计案例评析 |
6.1 延安枣园绿色生态窑居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对空间与生态的传承 |
6.1.3 对空间与生态的创新 |
6.2 白塔山生土生态园 |
6.2.1 项目概况 |
6.2.2 对空间与生态的传承 |
6.2.3 对空间与生态的创新 |
6.3 黄土上的院子 |
6.3.1 项目概况 |
6.3.2 对空间与生态的传承 |
6.3.3 对空间与生态的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的结论 |
7.1.1 现代设计对空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
7.1.2 现代设计对生态经验的传承与创新 |
7.2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
(4)农户种植行为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Meta分析 |
1.2.2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
1.2.3 不同种植行为对径流侵蚀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数据来源 |
2.2.2 P值计算数据来源 |
2.3 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
2.3.1 网状关系图 |
2.3.2 异质性检验 |
2.3.3 直接比较与间接比较的一致性检验 |
2.3.4 合并效应量 |
2.3.5 排序概率图 |
2.4 P值计算方法 |
2.4.1 P值实测值计算方法 |
2.4.2 非标准化小区P值标准化 |
2.4.3 基于RUSLE模型的P值模拟值计算方法 |
2.4.4 模拟验证与评价 |
3 不同种植行为对水土流失影响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
3.1 不同施氮量的径流侵蚀特征 |
3.1.1 不同施氮量的径流特征 |
3.1.2 不同施氮量的侵蚀特征 |
3.1.3 施氮量与径流侵蚀关系 |
3.2 不同施肥类型的径流侵蚀特征 |
3.2.1 不同施肥类型的径流特征 |
3.2.2 不同施肥类型侵蚀特征 |
3.2.3 施肥类型与径流侵蚀关系 |
3.3 不同耕作方式的径流侵蚀特征 |
3.3.1 不同耕作方式径流特征 |
3.3.2 不同耕作方式侵蚀特征 |
3.3.3 耕作方式与径流侵蚀关系 |
3.4 不同垄向的径流侵蚀特征 |
3.4.1 不同垄向径流特征 |
3.4.2 不同垄向侵蚀特征 |
3.4.3 垄向与径流侵蚀关系 |
3.5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径流侵蚀特征 |
3.5.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径流特征 |
3.5.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侵蚀特征 |
3.5.3 秸秆还田方式与径流侵蚀关系 |
4 基于RUSLE的南方农业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P值研究 |
4.1 结果分析 |
4.1.1 P值计算和模拟结果 |
4.1.2 模型验证结果 |
4.1.3 实测P值的差异性检验 |
4.2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5)适应地域自然特征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从现实问题到学科问题 |
1.1.2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概况 |
1.2.2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内外文献梳理 |
1.5.2 相关研究评述与展望 |
1.5.3 相关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的基本概念 |
2.1.2 生态设计手法的基本特征 |
2.1.3 生态设计手法图解在本文中的应用 |
2.2 乡村庭院的相关理论 |
2.2.1 乡村庭院的基本概念 |
2.2.2 乡村庭院生态设计的相关理论 |
2.2.3 乡村庭院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2.3 案例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
2.3.1 案例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2.3.2 案例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
2.3.3 案例分析法在本文中的应用 |
2.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2.4.1 分析框架 |
2.4.2 技术路线 |
2.5 本章小结 |
3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目标分析 |
3.1 秦岭北麓西安段地域自然特征分析 |
3.1.1 地形地貌 |
3.1.2 地质土壤 |
3.1.3 水文资源 |
3.1.4 气候特征 |
3.1.5 动植物资源 |
3.2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对地域自然特征的适应性分析 |
3.2.1 乡村庭院对地形地貌的适应 |
3.2.2 乡村庭院对地质土壤的适应 |
3.2.3 乡村庭院对水文资源的适应 |
3.2.4 乡村庭院对气候特征的适应 |
3.2.5 乡村庭院对动植物资源的适应 |
3.3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分析 |
3.3.1 生态目标归纳的原则 |
3.3.2 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典型案例解析 |
4.1 典型案例解析步骤 |
4.2 传统生产型乡村庭院案例解析——以长安区子午街道南豆角村为例 |
4.2.1 南豆角村区位概述 |
4.2.2 生态目标判定 |
4.2.3 设计手段解析 |
4.2.4 本节小结 |
4.3 经济生产型乡村庭院案例解析——以长安区滦镇上王村为例 |
4.3.1 上王村区位概述 |
4.3.2 生态目标判定 |
4.3.3 设计手段解析 |
4.3.4 本节小结 |
4.4 体验生产型乡村庭院案例解析——以鄠邑区祖庵镇南街村为例 |
4.4.1 南街村区位概述 |
4.4.2 生态目标判定 |
4.4.3 设计手段解析 |
4.4.4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 |
5.1 手法研究层次分析 |
5.2 条件性判定 |
5.2.1 设计手段总结归纳 |
5.2.2 设计手段案例验证 |
5.3 生态设计手法语汇 |
5.3.1 生境改善 |
5.3.2 庭院经济 |
5.3.3 生态循环 |
5.3.4 本节小结 |
5.4 生态设计手法组合 |
5.4.1 传统生产型庭院 |
5.4.2 经济生产型庭院 |
5.4.3 体验生产型庭院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6.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2.2 后续扩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图录 |
附录-Ⅲ表录 |
(6)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论述框架 |
2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及经验启示 |
2.1 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内涵 |
2.1.1 人居环境 |
2.1.2 乡村人居环境 |
2.1.3 村庄整治规划 |
2.2 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解析 |
2.2.1 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 |
2.2.2 乡村人居环境的演变特征 |
2.3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2.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2.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启示 |
2.4.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启示 |
2.4.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总体特征 |
3.1.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现状特征 |
3.1.2 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3.1.3 关中地区乡村空间分布特征 |
3.2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2.1 现状调研内容及方法 |
3.2.2 样本村经济社会方面 |
3.2.3 样本村居住条件方面 |
3.2.4 样本村环境建设方面 |
3.2.5 样本村配套设施方面 |
3.2.6 样本村村庄风貌方面 |
3.2.7 样本村农民认知方面 |
3.3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 |
3.3.1 乡村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问题突出 |
3.3.2 乡村住宅建设粗放,居住条件有待提升 |
3.3.3 乡村环境卫生较差,公共环境亟须治理 |
3.3.4 乡村设施配套不足,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
3.3.5 乡村风貌特色失真,乡土文化缺乏传承 |
3.4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成因 |
3.4.1 经济社会上,城乡二元结构制约 |
3.4.2 规划技术上,规划管理严重缺位 |
3.4.3 政府管理上,管理机制缺乏创新 |
3.4.4 村民参与上,自主参与能力弱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与策略 |
4.1 当前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 |
4.1.1 基于“村庄整治”层面上的建设重点 |
4.1.2 基于“人工环境”系统上的建设重点 |
4.1.3 基于“村民需求”内容上的建设重点 |
4.2 影响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因素 |
4.2.1 自然因素 |
4.2.2 经济条件 |
4.2.3 社会文化 |
4.2.4 主导力量 |
4.2.5 技术因素 |
4.3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原则 |
4.3.1 整治规划原则 |
4.3.2 目标体系构建 |
4.4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策略体系 |
4.4.1 整治规划策略的编制要点 |
4.4.2 整治规划策略的内容框架 |
4.5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规划措施 |
4.5.1 房屋建筑 |
4.5.2 饮水安全 |
4.5.3 道路交通 |
4.5.4 供电通信 |
4.5.5 环境卫生 |
4.5.6 排水工程 |
4.5.7 节能改造 |
4.5.8 公共安全 |
4.5.9 公共服务设施 |
4.5.10 村庄环境面貌 |
4.5.11 传统文化保护 |
4.5.12 村庄产业发展 |
4.5.13 乡村文明建设 |
4.6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建议 |
4.6.1 科学编制整治规划 |
4.6.2 强化技术支撑体系 |
4.6.3 优化土地管理政策 |
4.6.4 创新整治管理机制 |
4.6.5 鼓励村民自主参与 |
4.7 本章小结 |
5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案例实证分析 |
5.1 鄠邑区柳泉村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 |
5.1.1 现状特征 |
5.1.2 建设问题 |
5.1.3 整治规划 |
5.2 乾县长兴村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 |
5.2.1 现状特征 |
5.2.2 建设问题 |
5.2.3 整治规划 |
5.3 韩城市清水村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 |
5.3.1 现状特征 |
5.3.2 建设问题 |
5.3.3 整治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庆阳市董志塬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与防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1.1 地形地貌 |
1.2 气象和土壤、植被 |
1.3 水土流失 |
1.4 土地利用及坡度组成 |
2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防治的紧迫性 |
2.1 水土流失严重, 塬面萎缩加速, 迫切需要全面构建固沟保塬三道防线 |
2.2 生态地位重要, 耕地塌失严重, 迫切需要生态治理 |
2.3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着, 但尚存不足, 迫切需要更新理念 |
2.4 塬区农村经济落后, 迫切需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
3 水土保持分区及防治模式 |
3.1 水土保持区划 |
3.2 水土流失类型区 |
3.3 类型区防治模式 |
3.3.1 东部高塬沟壑区 |
3.3.2 中北部残塬沟壑区 |
3.3.3 中南部高塬沟壑区 |
3.3.4 西部高塬沟壑区 |
4 综合防治体系 |
4.1 塬面、塬坡及沟坡、沟道防治体系 |
4.1.1 塬面及塬坡防治 |
4.1.2 沟坡防治 |
4.1.3 沟道防治 |
4.2 塬面雨水集蓄径流调控体系 |
4.3 综合监管措施体系 |
5 结论 |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
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1 人居环境释义 |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
2.2.4 区域人居环境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时期 |
4.2.3 隋唐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
4.3.5 水土流失严重 |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4.3.7 基础设施不全 |
4.3.8 思想观念滞后 |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
4.4 本章小结 |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
5.1 自然环境要素 |
5.1.1 地质地貌要素 |
5.1.2 气候水文要素 |
5.1.3 植被要素 |
5.1.4 土壤要素 |
5.2 经济技术要素 |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
5.3 产业结构要素 |
5.3.1 生态农业产业 |
5.3.2 生态工业产业 |
5.3.3 生态旅游产业 |
5.4 社会文化要素 |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
5.4.2 民俗风俗习惯 |
5.4.3 庭院文化影响 |
5.5 制度政策要素 |
5.5.1 组织保障 |
5.5.2 制度支撑 |
5.5.3 体制保障 |
5.5.4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
6.1 营建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
6.2 营建对策 |
6.2.1 宏观层面 |
6.2.2 中观层面 |
6.2.3 微观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
8.5.1 观念性参与 |
8.5.2 组织性参与 |
8.5.3 法规性参与 |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结论一 |
9.1.2 结论二 |
9.1.3 结论三 |
9.1.4 结论四 |
9.1.5 结论五 |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9.2.1 建议一 |
9.2.2 建议二 |
9.2.3 建议三 |
9.2.4 建议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9)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低碳农业研究的国际背景 |
1.1.2 陕西省发展低碳农业的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低碳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低碳农业的概念界定 |
2.1.1 低碳农业的概念和内涵 |
2.1.2 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
2.1.3 低碳农业的关系辨识 |
2.2 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低碳经济理论 |
2.2.4 低碳乡村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 |
3.1 农业碳排放测算与数据来源 |
3.1.1 测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 |
3.2 农业碳排放特征 |
3.2.1 整体特征 |
3.2.2 不同地区农业碳排放特征 |
3.3 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前期准备 |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3.3.3 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
3.3.4 评价结果分析 |
3.4 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4.1 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 |
3.4.2 基于STIRPAT模型的实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现有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
4.1 现有模式 |
4.1.1 节水型农业模式 |
4.1.2“猪—沼—果”模式 |
4.1.3 立体种养模式 |
4.2 存在问题 |
4.2.1 针对特色产业、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 |
4.2.2 分散经营与集约化的矛盾 |
4.2.3 受农户素质限制 |
4.3 优化路径 |
4.3.1 针对性的产业布局 |
4.3.2 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
4.3.3 重视低碳经济下的农民教育培训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
5.1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
5.1.1 美国低碳农业模式 |
5.1.2 日本低碳农业模式 |
5.1.3 欧盟低碳农业模式 |
5.2 国内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
5.2.1 精确性低碳农业模式 |
5.2.2 循环经济型低碳农业模式 |
5.2.3 以碳捕获为目标的低碳农业模式 |
5.2.4 休闲农业模式 |
5.3 国内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启示 |
5.3.1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启示 |
5.3.2 国内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
6.1 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6.1.1 指导思想 |
6.1.2 基本原则 |
6.2 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
6.2.1 构建思路 |
6.2.2 构建方法 |
6.3 陕西低碳农业建设分区 |
6.3.1 基本概况 |
6.3.2 区域特征 |
6.4 基于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设计 |
6.4.1 关中农业区基于粮食安全的模式选择 |
6.4.2 陕北农业区基于生态涵养的模式选择 |
6.4.3 陕南农业区基于资源特色的模式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户低碳农业发展模式采纳意愿分析 |
7.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7.1.1 Logit模型 |
7.1.2 逐步回归 |
7.2 问卷设计和数据来源 |
7.2.1 问卷设计 |
7.2.2 样本区域选择 |
7.2.3 数据获取 |
7.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1 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
7.3.2 农户生产投入分析 |
7.3.3 农户低碳环保认知分析 |
7.3.4 农户低碳生产行为分析 |
7.4 农户低碳农业生产模式采纳意愿的计量经济分析 |
7.4.1 变量设置 |
7.4.2 采纳意愿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运行机制 |
8.1 低碳农业补偿机制 |
8.1.1 低碳农业的外部性 |
8.1.2 现有补贴机制对低碳农业发展的不足 |
8.1.3 低碳农业补偿制度的构建 |
8.1.4 低碳补偿的现实路径 |
8.2 资金信贷机制 |
8.2.1 完善低碳农业金融体系 |
8.2.2 开展绿色农业信贷 |
8.2.3 完善政府职能 |
8.3 技术推广机制 |
8.3.1 宏观层面的建设 |
8.3.2 微观层面的建设 |
8.4 市场调节机制 |
8.5 组织管理机制 |
8.6 公众参与机制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庭院建设的变迁:从经济庭院到景观生态庭院(论文提纲范文)
1 庭院经济建设 |
1.1 庭院经济内涵 |
1.2 庭院经济研究进展 |
2 庭院景观建设 |
3 庭院生态建设 |
4 庭院建设展望 |
4.1 庭院建设主体内容多元化 |
4.2 庭院建设与宅基地整理融合 |
4.3 庭院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融合 |
四、黄土残塬区不同农户庭院生态经济模式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黄土沟壑区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榆林市清涧县为例[D]. 刘倩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D]. 苏治.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陕北锢窑民居的空间建构模式与生态设计应用研究[D]. 杨依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农户种植行为对水土流失的影响[D]. 陈玎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5]适应地域自然特征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研究[D]. 王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6]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D]. 李小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7]庆阳市董志塬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与防治体系研究[J]. 任朋,王立,王治国,闫俊平. 水利发展研究, 2017(03)
-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9]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古南正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10]庭院建设的变迁:从经济庭院到景观生态庭院[J]. 毕安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