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京派小说的人道情怀(论文文献综述)
王菁钰[1](2021)在《论师陀小说的文体特征》文中研究说明
邰爽[2](2021)在《汪曾祺小说对“抒情传统”的继承和创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瑾慧[3](2021)在《寻根小说的“民间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倩[4](2021)在《论沈从文小说“轻逸性”》文中研究指明
李灿[5](2021)在《葛均义乡土小说论》文中研究表明葛均义的乡土小说着眼于地域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其多重边地文化性格的杂糅与融合。他笔下的人物有:闯关东的拓荒者,独守深山的孤寂者,向往城市的移民后辈,勇猛野性的劫掠者和神性温情的萨满传承者以及仁厚、高洁、刚正的知识分子。这些人物形象浸润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并在中原和边地文化的互渗与交融中造就了新型的关东文化性格。葛均义的乡土小说具有浓郁的文化意识:儒、道和萨满文化。其小说阐释了儒家自强不息,克己爱人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现了道法自然的传统生态观念,即顺循物性自然的无为,回归自然人性的本然,追寻物性与人性的自由;烛照着来自远古萨满崇拜的无意识魅影,即神树崇拜的生命意识与祖先崇拜的宗族意识。这些文化意识彼此遇合,互相浸染,形成关东文化的深层意识理路。葛均义的乡土小说具有丰富雅致的诗化艺术特征。在叙事层面,葛均义运用丰富的意象叙事来连缀情节、营造意境、隐喻哲理,传达出深厚的诗性蕴藉;通过对神话传说的重述,展现作者的诗意想象,在无时性的神话叙事中突破时间的起止,在循环中融解古今仙凡的界线,在时空的混沌和交错中,模糊写实与虚构的界限,达到神话与现实交融的混沌美感;在语言层面,化用诗词,在古诗规制中调解出白话文的古典韵致,使小说语言呈现出音乐美与诗的韵味。
周冰瑶[6](2021)在《论史铁生的文学观念与文体实验》文中认为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文学世界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他的创作以小说与散文两种为主,兼有少量的戏剧与诗歌创作,史铁生对各种文体的尝试以及四大文体间的“跨文体”写作,体现了他自觉的现代文体意识。同时,他对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的思考,这些丰富的文学理念散见于史铁生的创作谈、采访记、文学评论、书信及具体的作品中,深深影响着他各类文体创作。本论文以探究史铁生文体创作为突破口,将史氏文学观念与文体实验联系起来,从整体上研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在史铁生的文学观念中,“心魂”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史铁生将作家“心灵”的真诚作为判别其成就的标准,并“以身作则”进行“心魂”的真诚敞开,其一生的文学创作正是一种“心灵的现实主义”,反观自我反省自身,始终在黑夜中寻觅本真的自我。他以一种散性自由的书写方式,特别的文本话语体态,诸如对话、独语、复调、随笔等语体方式来表现真诚心灵的“无蔽”状态,探寻心灵深处隐秘的迷茫与困惑,这一系列的文体创造恰恰是史铁生“心魂”观念具体生动的实践。面对内容与形式的论争,史铁生追求最恰当的文体样式,力图创造一种独异的“有意味的形式”,抒写心灵,表达人生。他一面将文学与歌曲因素相互综合,另一面大胆尝试“跨文体”的实验书写,实现了各大文体内部的相互跨界,直逼心魂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元素相互杂糅,创造出圆融超拔的“有意味的形式”。注重生命体验的史铁生,真正实现了写作与生命的同构,他的创作是极具个性色彩的,由此常常表现出一种相对疏离“主流文学”的作家姿态,他的先锋写作与新时期文学主潮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他深怀突出的人道主义关怀,高举“纯文学观”,关注“心魂”的精神困境,选择寓言体小说进行哲理化的叙事实验,更是在生命的晚期进行不妥协、艰难的后期创作,形成了完全不同寻常的“晚期风格”。史铁生超越的文学观念深深影响着他的文体实验,反过来具有先锋性的文体实验又不断丰富充实着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二者达到了完美的契合,它们是必不可分,辩证联系的。
唐彦琪[7](2021)在《中国现代小说疯癫人物病因及意义研究(1917-1949)》文中提出自1918年4月鲁迅《狂人日记》发表后,“狂人”的出现便掀起了疯癫书写的热潮。郁达夫、台静农、许杰、王西彦、张爱玲等现代作家笔下频繁的出现“疯子”形象,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独特的“疯癫形象群”。在现代作家笔下,“疯癫”不再是简单的身体上的疾病,它是作家对社会现实关照的另一个窗口,隐喻着作家的情感与态度。作家借不同身份、不同疯癫病因的疯癫人物的书写,从而对整个社会现实及人的存在等问题进行反思。他们力图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找到社会的不足之处,表达对压抑人性现状的忧思,从而实现他们改良社会、改良文化的目的。本文除了引言及结语部分,将按照以下内容进行展开:第一章探究疯癫为何成为一个频繁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章节中,重点关注古往今来的疯癫写作历史,同时注意疯癫研究的相关推进情况,最后对现代小说中的疯癫人物书写情况进行总体梳理,并简单回顾现阶段学界对现代小说中的疯癫研究现状,引入本文的研究重点——疯癫病因探索。第二章至第五章,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作家笔下的疯癫人物病因进行归类分析,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疯癫人物的疯癫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个人的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与迫害而导致人物行为失常,这类疯癫人物要么在身体内部受到了性的压抑,要么在身体外部遭受了暴力威胁与打击;二是在商业文明和战争的冲击下,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严重匮乏,他们缺乏金钱,极度贫困,生活窘迫,部分人物甚至陷入极度饥饿状态,产生幻觉,由此产生有违伦理的疯言疯行;三是人的基本情感需要在现实社会中遭受重创,失去亲情、友情、或是爱情方面的寄托,这种情感的失落状态导致个体心理郁结,最终以疯癫的形式对自身或他人进行报复,寻求解脱;四是在新旧文化的冲突中,个体受到文化冲击而出现“超前”与“滞后”的言行举止,这便是一种话语错位现象,这种错位分为共时型错位和历时型错位两种,这类疯癫人物有的用一些超出常理的言行举止对现存文化秩序发起抗争,还有的以不合时代进程的传统话语进行思考而被社会所抛弃。第六章,通过对不同疯癫人物的疯癫原因分析,可以发现不论作者怎样对疯癫人物进行描述,均隐藏着作家对压抑人性的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反思,也透露着其对当时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在身体和物质方面,呼唤建立人的生存基础;对个人情感的关怀以达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纽带;对个人话语的关怀则是为提高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
赖鑫[8](2021)在《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沈从文按自己的理解认知挖掘抒情浪漫的本真人性和乡土情感,延续了明代性灵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姿态。他认为小说并非是僵硬的文学表达方式,而是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包括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前者主要是完善小说的社会使命,后者是诗意抒情的叙述手段。秉承这一创作理念,沈从文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梦境描写和梦幻叙述,作者用“梦”重构自然与人事,在缥缈独特的梦意象中倾注丰沛的情绪,“梦”成为叙事风格的标出特征,是艺术创造的内驱。诗意与浪漫离不开“梦”,“梦”为小说内容和结构的完善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梦”的出现是沈从文对湘西封闭世界的生命形式与生存状态的隐晦思考,反映了他对命运困境和理想追求的体悟与认知。本文是在以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为研究对象的视域下,试图分析小说中“梦”涵盖的文学理想、“梦”的艺术特色、“梦”的功能、写“梦”的原因和影响。本文通过对沈从文小说作品的提炼整合,系统探寻其“梦”现象,从而关注沈从文对生存、生命、命运的思考。并结合沈从文创作的心态变化,回归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探究作者用“梦”承载的文学理想,对沈从文小说研究热潮中被遮蔽的“梦”现象做新的体察和审视。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梳理的是沈从文小说中“梦”书写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研究创新性和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是对本文研究价值的探讨,并集中论述了沈从文对“梦”的看法,分别阐述了沈从文对作家与“梦”的关系、小说与“梦”的关系的认识,揭示出沈从文写“梦”的独特底色和特殊情怀。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是对沈从文研究、沈从文小说“梦”研究现状的分类梳理,在归纳整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小说“梦”研究的方向和存在不足的原因。研究的创新性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三个方面展开叙述。研究对象的界定是对“梦”的界定,取义从梦境描写延伸到梦幻叙述。正文由二到六章构成:第二章分析沈从文小说中“梦”的主题脉络:传达文学理想。沈从文是织“梦”的佼佼者,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梦”,彰显出作家流动的思绪力和精彩的审美力。从文本细读和知人论世的方式着手,将文本和文化、历史相结合,准确把握住作家写“梦”的意图,透过表层的“梦”牵引出叙事主题。第三章探究沈从文小说写“梦”的艺术特色:内容特色和表达特色。以细微的“深度描写”来把握“梦”的内容特色,分别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比较了沈从文小说写“梦”与传统文学写“梦”、同时代的现代作家写“梦”的区别,把握作家在继承传统梦文学素养、革新现代小说梦幻叙事两个层面上的立异求新;又围绕“超越艺术常规”衍生出的新颖的语言和怪诞的风格来掌握“梦”的表达特色,体会作家个性化的创作尝试。第四章论述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功能:表现功能、组织功能和文体功能。从“梦”是沈从文艺术加工后的文学符号入手,发现“梦”具有强烈的生发性和表意性、在结构上发挥独特的功能、具备超越一般叙述的特性,表现了沈从文奋力建构文体的理想化试验。以此总结出小说“梦”在表情达意、组织情节和文体建构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五章探析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原因。从作家自身的幻想天性与幻思气质、萦绕着“五四”新文学精神的社会背景、“抽象的抒情”的审美趣味来还原作家幽深的梦情结;从“常”与“变”的深刻思维、“破”与“立”的复杂情感来分析“梦”承担的承载作家变动的文化意识的重任。明晰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情绪意识是积极的,是为建构文学理想而服务。第六章重点讨论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体而言,文学价值是“梦”对命运困境的揭露,主要从“梦”映射的生存困境、文化困境和道德困境三个层面来分析。美学价值是“梦”对加速抒情风格形成所做出的贡献,包括以“梦”描绘浪漫的传奇故事、以“梦”抒发浓郁的乡土情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寻小说“梦”的文学化、审美化处理路径。结语部分是站在反思沈从文小说文学创作的角度来回溯小说“梦”的流变。将其放在文学史视野中进行考察,“梦”不仅是沈从文个性化的艺术结晶,也是二十世纪现代小说“造梦”的重要范式。而沈从文小说的“梦”书写到后期逐渐走向简单化、萎顿化、框架化,这是由作家人生经历和创作心态决定的。不同阶段的小说有不同样态的梦幻成分启示我们要用思辨和客观的评判思维去解读作家笔下的“梦”。
蔡青辰[9](2021)在《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乌托邦是西方文学、美学、哲学的重要母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乌托邦”的真正提出者是16世纪英国着名学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不仅仅是一种对终极完美社会的设想,更是对完美人性及人生幸福的理想追求,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理解东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反思乌托邦冲动本身所具有的集权虚无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课题从乌托邦理论的基本问题出发,以经典的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着作为对象,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度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和分析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前乌托邦时期的着作,文艺复兴背景下现代乌托邦肇始初期的着作,工业革命背景下深受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品,20世纪以来反思乌托邦主义弊端的作品,具有鲜明后现代思想的乌托邦作品。本课题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讨论: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着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卢梭的《爱弥儿》、詹姆逊的《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及其他科幻小说》等,阐明乌托邦文学的范畴及其内涵,厘清乌托邦文学及研究发展的历程,指出乌托邦文学及理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为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主要讨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从古希腊作品关注完美的国家转向近代作品关注完美的人;分析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在《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新大西岛》等近代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展开比较研究,说明乌托邦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并阐述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第二章为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主要讨论:生态乌托邦、技术乌托邦、审美乌托邦等新文学主题,阐释工业革命时期乌托邦文学的审美意象与意义;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揭示特定历史时期乌托邦小说对劳动异化、工业化、商业化、自然主义等问题的独到见解与态度。第三章为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主要讨论:作为现代主义乌托邦文学体裁之一的反乌托邦文学,回顾其关注的新文学主题;阐释极权主义、工具理性、女性主义、空间问题等新文学批评主题与乌托邦文学的渊源;阐述反乌托邦文学的历史语境、意象隐喻、叙事空间、文化逻辑等理论问题。第四章为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主要讨论:传统乌托邦模式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转迁;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概述新美学共同体的形成,及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建构;分析新型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的共同体差异,总结新乌托邦模型的特色。第五章为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主要讨论:反乌托邦文学与乌托邦文学的关联性,阐明反乌托邦对乌托邦思想的承继及其乌托邦冲动;探究乌托邦共同体在后现代理论中遭遇的危机,指出新时代中乌托邦文学的出路等。
汪琴[10](2021)在《汪曾祺小说饮食书写研究》文中提出“饮食”是汪曾祺小说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立足于汪曾祺小说中的“饮食书写”,对汪曾祺小说中涉及到“饮食”的文本作整体解读,辅以汪曾祺的散文、文论,从文本内部对小说中的“饮食”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发掘“饮食”的意义。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饮食书写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论文第一章研究“食与写”,主要研究饮食对汪曾祺文学创作的影响。一方面,经由“舌尖上的记忆”,汪曾祺找到了通往“过去”的道路,对归来后的汪曾祺来说,“饮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创作动力。另一方面,“饮食”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汪曾祺常常会以“饮食”来论述自己的语言观、创作观,通过饮食和烹饪,他发展出一套自己的饮食诗学,并且在文学中加以实践。论文第二章研究“食与人”,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探讨“饮食”与汪曾祺小说中出现的三类人物形象的关系,透过饮食来看“人”。第一节、第二节探讨汪曾祺小说中分别处于“饿”与“饱”两种情境的“饥者”与“饕餮”。饮食匮乏对饥者造成“致命”的危险和无边的“胃口”,饮食过剩引发了饕餮之徒的吃肉乃至“吃人”现象。第三节从饮食职业出发,探讨汪曾祺小说中的“贩食者”形象,食物不仅是贩食者赖以维生的方式,也是他们精神世界的映射。论文第三章探讨“食与味”,主要探讨小说中饮食的“意味”,一是借由“食物”来缝合历史带给人的精神创伤,二是表达对政治权力的批判,三是赞美诗意劳动。论文结语部分研究“食与思”,思考汪曾祺小说中的饮食书写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意义及美食家身份的独异处。
二、论京派小说的人道情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京派小说的人道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5)葛均义乡土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葛均义小说类型、空间等的界定 |
二 葛均义小说的研究现状 |
一、人物形象研究 |
二、主题内涵研究 |
三、艺术特色研究 |
三 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边地人物形象谱系 |
第一节 闯关东的拓荒者 |
一、原乡品格的承继者 |
二、独守深山的孤寂者 |
三、向往城市的移民后辈 |
第二节 蛮荒的土着居民 |
一、嗜血义勇的劫掠者 |
二、神性温情的传承者 |
第三节 仁厚刚正的知识分子 |
一、宽厚的入世者 |
二、高洁的求道者 |
第二章 深厚多维的文化意识 |
第一节 修己安人的道德皈依 |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
二、克己爱人的厚德之土 |
第二节 对道法自然传统生态观的缅怀 |
一、对自然生态的赞叹与忧虑 |
二、对自然人性的渴望与追寻 |
第三节 远古崇拜的意识魅影 |
一、神树崇拜的生命意识 |
二、祖先崇拜的宗族意识 |
第三章 丰富雅致的诗化艺术 |
第一节 意蕴深厚的意象叙事 |
一、点式意象营造意境 |
二、线性意象连缀情节 |
三、整体象征演绎哲理言说 |
第二节 神话与现实的交融 |
一、神话重述的诗意想象 |
二、神话叙事的无时性 |
三、时空交错的混沌感 |
第三节 语言的别致韵味 |
一、古典诗词的化用 |
二、语言的音乐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论史铁生的文学观念与文体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
二、史铁生研究的历史现状 |
(一)史铁生文学观念研究综述 |
(二)史铁生文体创作研究综述 |
三、文体概念与史铁生文学观念概述 |
(一)文体内涵概述 |
(二)史铁生的文学观念概述 |
第一章 本己书写:“心灵的现实主义” |
第一节 追随心魂的真诚思辨 |
一、“心魂”核心的文学观念 |
二、心魂思辨之路 |
第二节 心魂剖白的文体创造 |
一、独语体 |
二、对话体 |
三、复调式 |
四、随笔体 |
第二章 文体实验:“有意味的形式” |
第一节 歌曲的综合借鉴 |
一、歌曲与叙事效果 |
二、歌曲与人物关系 |
三、歌曲与时代特性 |
第二节 史铁生的实验书写 |
一、小说、散文、新诗的文体融合 |
二、小说与戏剧的完美融合 |
三、“跨文体”综合实验写作 |
第三章 先锋写作:“纯文学”的坚守 |
第一节 疏离文学主流的写作姿态 |
一、史铁生创作之于伤痕反思 |
二、史铁生创作之于知青文学 |
三、史铁生创作之于先锋文学 |
第二节 突出的人道主义关怀 |
一、史铁生的“纯文学”观念 |
二、“纯文学观”与文体实验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史铁生创作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中国现代小说疯癫人物病因及意义研究(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疯癫何以是个问题 |
1.1 疯癫书写历史 |
1.2 疯癫研究历史 |
1.3 现代小说疯癫书写情况 |
1.4 现代小说疯癫研究现状 |
2 身体受虐型病因 |
2.1 性压抑 |
2.2 暴力打击 |
3 物质匮乏型病因 |
3.1 极端贫困 |
3.2 食物短缺 |
4 情感失落型病因 |
4.1 亲情丧失 |
4.2 爱情缺席 |
4.3 七情失常 |
5 话语错位型病因 |
5.1 共时型错位 |
5.2 历时型错位 |
6 疯癫病因与现代作家的人性关怀 |
6.1 身体、物质关怀:建立存在之基础 |
6.2 情感关怀:构建连接之纽带 |
6.3 话语关怀:提升生命之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的创新性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叙事主题 |
2.1 建造“人性小庙” |
2.2 探寻“爱与美” |
2.3 重铸民族品德 |
3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艺术特色 |
3.1 内容特色:细微的“深度描写” |
3.1.1 突出的“现代性”和刻意的“向内转” |
3.1.2 显着的“地域性”与精彩的“审美力” |
3.2 表达特色:“超越艺术常规” |
3.2.1 运用新颖的语言:隐喻、象征 |
3.2.2 构建怪诞的风格:夸张、变异 |
4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功能 |
4.1 小说“梦”的表现功能 |
4.1.1 制造陌生化效果:转换视角 |
4.1.2 铺叙深层情感:揭示心灵 |
4.1.3 意义指向梦外:左顾言他 |
4.2 小说“梦”的组织功能 |
4.2.1 打造叙述节奏:间隔叙事 |
4.2.2 促进情节发展:预知未来 |
4.2.3 创设多重时空:虚实相生 |
4.3 小说“梦”的文体功能 |
4.3.1 建构散文化体式小说 |
4.3.2 构造诗化体式小说 |
5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原因探析 |
5.1 沈从文浓厚的“梦情结” |
5.1.1 作家自我:楚文化造就的幻思气质 |
5.1.2 社会因素:“五四”新文学精神的推动 |
5.1.3 审美趣味:“抽象的抒情”文学观的坚守 |
5.2 承载沈从文变动的文化意识 |
5.2.1 “常”与“变”的思维变奏 |
5.2.2 “破”与“立”的情感交织 |
6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深远影响 |
6.1 文学价值:传达作家对命运困境的思考 |
6.1.1 生存命运: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
6.1.2 文化命运:旧文明的悲剧抗争和被迫臣服 |
6.1.3 道德命运:灵与肉的永恒冲突 |
6.2 美学价值:加速小说抒情风格的形成 |
6.2.1 以“梦”描绘浪漫的传奇故事 |
6.2.2 用“梦”抒发浓郁的乡土情感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 |
第一节 从完美的国家到完美的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 |
第二节 前乌托邦时代的思想萌芽到近代乌托邦文学的经典化进程 |
第三节 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 |
第二章 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 |
第一节 生态乌托邦 |
一 生态审美视角对“手工业复归”趋向的解读 |
二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细节描写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技术乌托邦 |
一 异化理论与机器文明的反思 |
二 去商业化的文学想象及其叙述 |
第三节 审美乌托邦 |
一 道德伦理与乌托邦审美 |
二 乌托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观 |
第三章 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极权主义 |
一 监视和规训——反乌托邦文学的叙事空间 |
二 为谎言狂欢——死亡意象的叙事隐喻 |
三 双重颠倒空间里的整体主义批判 |
第二节 工具理性 |
一 工具理性历史语境的文学叙事 |
二 官僚主义社会想象的文化逻辑 |
第三节 女性主义 |
一 自由劳动叙事中的女权主义理论 |
二 女性乌托邦写作实践中的平权诉求 |
第四节 空间隔离 |
一 乌托邦文学中“墙”的符号学解读 |
二 反乌托邦作品中“墙”的复归 |
三 后现代乌托邦文学中“墙”的崩塌 |
第四章 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 |
第一节 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社会学渊源及内涵变迁 |
一 传统乌托邦共同体的社会学理论渊源 |
二 后现代与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乌托邦文学模式的转迁 |
一 全球化浪潮与失业、社会福利和歧视链 |
二 全社会确定性与自由主义向往的悖谬 |
第三节 怀旧的乌托邦——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构建 |
一 后现代视域中怀旧病的隐喻 |
二 生态诗学与共同体的危机 |
第四节 重建乌托邦——新乌托邦文学的特征 |
一 新身份认同共同体的建构 |
二 美学共同体的生成和分类 |
第五章 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反乌托邦文学对乌托邦文学的承继与反叛 |
第二节 乌托邦、反乌托邦与现代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乌托邦共同体 |
第四节 永恒的乌托邦冲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汪曾祺小说饮食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一、20 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饮食书写 |
二、汪曾祺的饮食书写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问题意识 |
二、文章框架 |
第一章 食与写:饮食与汪曾祺的文学创作 |
第一节 饮食经验:舌尖上的“记忆” |
一、作为创作资源 |
二、碎裂与重构 |
第二节 饮食诗学:杂食者的“口味” |
一、“向下”的趣味 |
二、“米饭式”的语言 |
第二章 食与人:饥者、饕餮与贩食者 |
第一节 差堪温饱的饥者 |
一、致命的“饥饿” |
二、无边的“胃口” |
第二节 吞食的饕餮 |
一、吃肉:泛滥的欲望 |
二、吃人:扭曲的灵魂 |
第三节 有古风的贩食者 |
一、一种维生范式 |
二、技者,进乎道也 |
第三章 食与味:饮食书写的内涵 |
第一节 修补历史的缝合物 |
第二节 饮食权力的思考 |
一、工人大食堂/干部小食堂 |
二、餐桌上的主/客 |
第三节 诗意地劳作 |
结语 食与思:写在饮食之外 |
参考文献 |
四、论京派小说的人道情怀(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师陀小说的文体特征[D]. 王菁钰.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汪曾祺小说对“抒情传统”的继承和创化[D]. 邰爽. 辽宁大学, 2021
- [3]寻根小说的“民间性”研究[D]. 赵瑾慧. 辽宁大学, 2021
- [4]论沈从文小说“轻逸性”[D]. 吴倩. 安庆师范大学, 2021
- [5]葛均义乡土小说论[D]. 李灿.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6]论史铁生的文学观念与文体实验[D]. 周冰瑶.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7]中国现代小说疯癫人物病因及意义研究(1917-1949)[D]. 唐彦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D]. 赖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D]. 蔡青辰. 浙江大学, 2021
- [10]汪曾祺小说饮食书写研究[D]. 汪琴.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