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谈(论文文献综述)
宋波,张璋[1](2022)在《南昌大学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五年来,南昌大学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在论文选题、论文框架、日语表述、学术规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论文选题与学术规范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解决。论文框架与日语表述方面的问题,则需要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课以及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反复指导,以求得到逐步提升。毕业论文中无论是哪种问题,都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苏芳[2](2021)在《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文中认为学术素养是大学生学术生涯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深入了解大学生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学术生涯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母语环境下外语专业大学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并且存在学术素养内涵相对较窄、情境解读不足、影响因素综合考察欠缺等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语言社会化理论与大学生社会化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进行探究,以期进一步丰富拓展学术素养内涵,解读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具体情境,并综合分析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历时18个月(2018年9月-2020年4月),采用民族志式个案研究方法,对国内某大学五位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过程是什么?(2)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为进一步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收集了多种来源数据,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叙事、实物资料以及研究日志和课堂观察笔记等研究者资料。数据分析运用了情境分析与对比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数据分析得出以下两个主要发现。首先,外语专业本科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具有过程性,经历了准备、实践及结果三个阶段。其中,准备阶段是入学前的学术素养基础,是当前学术素养实践的出发点。实践阶段是当前学术素养社会化的核心阶段,主要包括茫然摸索、探寻之旅以及丰硕收获三个子阶段。结果阶段是大学生在当前阶段结束时达到的结果,即实现学术素养社会化。该阶段又将成为下一阶段学术素养社会化的起点。因此,学术素养社会化是一个循环向前的发展过程。该过程性体现了具体情境的时空要素变化对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即时间延续与时间延展所带来的具体情境变化是影响学术素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其次,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是宏观、中观和微观多种中介资源(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资源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所在大学提供的资源,中观的课程和社团资源包括课程资源、师生输入、互动方式及社团活动等,而微观的个体资源主要考查了个人实践网络与能动性。这些中介资源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是将个体与社会辩证统一起来的重要桥梁。其中,能动性是实现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动力源,是特定时空情境下驱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主要力量。本研究丰富拓展了学术素养的内涵,指出学术素养的核心要素包括知识-技能-品性及社会关系。此外,本研究构建了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模型,为深入理解外语专业大学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方面,本研究为高等外语教育领域的外语专业师生深入理解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开展实践研究提供了具体参考。本研究建议高校为学生提供具有丰富学术实践活动、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特评价方式的中介资源,从而为学习者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创造良好环境。未来研究还可以针对不同研究场域或研究对象展开相关研究,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学术素养社会化模型。
李逢源[3](2020)在《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很多院校都增设了英语专业。为培养优秀的英语人才,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求分析是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但目前而言,国内较少有基于需求分析视角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的研究。邮电类院校属于行业特色学校,在通信和信息系统、信息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信息学科上有着很大的优势,需要围绕这种特色打造邮电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因此,本研究从需求分析视角对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展开了调查与分析,获取多方对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的看法,并为优化课程建设建言献策。本研究主要以Dudley-Evans&St.John的需求分析理论和模式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主要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主的邮电类院校140名在校英语专业学生、32名英语专业毕业生、10名英语教师以及15名社会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为调查对象,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在校生、往届毕业生、教师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及原因是什么?2)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在校生、往届毕业生对英语专业课程学习需求是什么?是否得到满足及原因是什么?3)基于上述研究和《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如何进一步完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发现:1)总体来讲,四类研究对象对目前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一般,课程设置还没有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2)他们对于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的需求主要是广博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扎实的语言技能、丰富的实践类课程以及具有邮电类院校的特色课程知识。他们认为目前的英语技能型课程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知识性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邮电类院校特色课程尚未得到满足,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3)鉴于四类研究对象的需求与目前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偏差以及四类研究对象对于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符合《国标》的要求,减少技能型课程,增加知识性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院校特色课程。其次,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次,课程设置还应满足社会的需求,改善目前英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接着,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和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加以深度的区分,增加英语专业课程的广度与深度,突出英语专业优势。然后,要构建具有邮电类院校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最后,要注重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动态的需求分析。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案雏形,作为后续课程设置研究的参考。同时,还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宋婷[4](2020)在《“渗透式”论文写作指导在高校中低年级日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高校日语专业二年级的核心课程日语精读课(Ⅲ、Ⅳ)为例,探讨了"渗透式"论文写作指导的实施途径和具体方案。提出将"渗透式"教学法循序渐进地应用在高校日语专业的中低年级核心课程中,让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和相关表达形式,并结合适量的文献阅读,以达成逐步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李冠男[5](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刘海涛[6](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邓滔[7](2018)在《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实践》文中提出传统毕业论文的功能大部分仍停留在语言检测方面,在学术科研水平上,并不能真实和全面地衡量日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因此,建议将现有毕业论文考核方案、考核目标、评价标准与日语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对比结果,针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倾向,以及日企对日语人才的具体要求,实施相应的问卷调查,对相应的实施规范与评价标准进行调整,设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并符合市场需求的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模式。
黄建娜[8](2018)在《商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渐进式”指导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当前商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出现的七种问题,反思了传统模式下毕业论文指导的不足,提出把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与其他科目联系起来整体考虑的"渐进式"指导模式,并介绍了四种"渐进式"指导的操作流程。
王瑜[9](2018)在《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问题及对策——以文学类论文的指导为例》文中指出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选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以华南师范大学日语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分析了影响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指出选题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文学类论文选题质量进行了探讨。
夏家佳[10](2018)在《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及指导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校日语专业自1999年以来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修2011)。我国已经有506所大学开设了日语专业,截至2014年,我国日语硕士点已有129个。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大学毕业后继续升学,攻读硕士学位。但是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并没有打牢研究的基础,缺乏批判性思维,没有很好地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砂川·朱2008)。以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为例,该论文的写作环节,正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那么,日语专业本科生到底有没有抓住这次机会认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呢?他们写出的毕业论文是何种水平呢?他们接受了导师怎样的指导呢?本研究致力于通过一次覆盖范围较广的问卷调查来研究上述问题。纵观已有研究,对中国日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多集中在“从教师立场考虑的问题所在,提出改进论文指导的建议和对策”等方面。而对于写出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鲜有研究予以关注。我们可以认为,按照一定的评选标准评选出的优秀毕业论文,是具有一定独创性及研究意义的。那么,到底这些学生是如何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他们的导师又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他们借助了哪些外部条件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通过研究一探究竟。为此,本研究在开展大范围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同时聚焦获得“中国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大赛”奖项的学生,对其中3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挖掘有用信息,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本论文根据研究目的开展了研究1和研究2两个研究。研究1的目的是调查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及指导的现状。调查问卷参考已有研究(杨2011;穆2001;孙2004)并在导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反复修改,并且经过了试验性调查,对修订后的问卷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以在线调查的形式向正在读研的日语专业学生发放,收回有效问卷127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大多数学生(约63%)是自己选题。约68%的学生花费0-2个月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可见他们花费的时间不够多。在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他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参考资料不足、选题难。而遭遇上述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努力不够和自身能力不足。②大多数导师(约60%)同时指导4名以上的学生,在整个指导论文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次数不足(导师总共指导0-3次的情况约占总体的34%,4-6次约占46%,6次以上仅占20%)。③ 学生希望导师能多和学生交流、多指导论文的内容构成、论证方法等,多推荐参考资料。④大多数学生(约78%)承认自己写的论文原创性不足。⑤开设了毕业论文指导课的学校,绝大多数学生(约92%)反馈这门课程对他们写作毕业论文比较帮助。此外,约70%的调查对象写过小论文,并且其中半数的学生还得到了教师关于小论文的反馈。以研讨课的形式开展毕业论文指导的情况占全体的40%,由此可看出研讨课的形式在中国的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渐渐开始普及,但仍不够。研究2的研究目的是明确写出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为之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是在哪些条件下写出优秀论文的。基于研究1的结果,重点探讨他们是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克服参考资料不足、选题难的困难的,以及导师给予了什么样的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学生本人具备良好素质条件。3名调查协助者都对平常的生活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并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求知欲较高,能够从平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发现研究课题。同时他们对待论文的主动性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自觉自律,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证论文的质量。二是三人都认为“反正都要写就一定要写好”、“写一篇有用的论文”,有着强烈的动机想写好毕业论文。三是能够积极主动地与指导教师沟通,寻求指导,并且与周围同学讨论、沟通。三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素质,是对自己有着明确的认识,明确自己能够写什么研究领域的论文。②学生自身十分努力。主要表现在他们重视自身的经历进行选题以及为写作、修改论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两方面。A充分利用了自己留学期间积累的素材和撰写研究计划书的经历。B充分将自身兴趣与论文选题结合。C充分利用了自己平时对日语课堂教学的思考进行选题。A和C为了写作毕业论文而设定每天必须达成的目标,甚至废寝忘食。B还经常去日研中心图书馆查阅资料,并且顺利地在资料中产生了灵感,受到了启发。三人为了更好地修改论文初稿,都频繁地与指导教师交流,积极寻求指导。③指导教师所给予的全面支持。三人的指导教师虽然指导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很重视论文指导工作,从开头到结尾一字一句地帮助三人修改了毕业论文的日语表达。在论文的内容构成上也给与了充分的指导。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甚至C的老师还帮助她发放问卷,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帮助其修改论文。可以说指导教师在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④三人所在学校均设有合理的毕业论文的管理制度以及合理的分配导师制度。首先由学生提交自己想研究的论文题目,将全班同学的题目总结到一张表格上。各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和学生提交的研究题目,决定所要指导的学生。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和指导教师双方的意愿。同时,三人所在学校通过要求学生提交参考文献清单、论文大纲等文件,保证论文进度。此外,三人所在的学校都开设了毕业论文指导课程,教授的日语毕业论文写作的知识,为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⑤在参考资料的收集上,B频繁去日研中心的图书馆收集资料,并顺利在图书馆获得了选题的重要灵感。这显示出学生积极主动寻找参考资料十分重要。此外B和C的指导教师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参考资料。由研究1和研究2的调查结果可得出对日语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方面的启示。为写出质量好的毕业论文,需要从学生本人、教师指导、环境三方面着手。第一,应着力提高学生的研究素养。从低年级阶段开始,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敏锐观察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使他们养成经常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授他们查阅资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第二,提高导师与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方法尽早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论文写作中,并通过设立严格的毕业论文审查制度来提高学生和导师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第三,学校应设立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学生的论文写作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加强学位论文管理制度,保证各项论文程序、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第四,指导教师给与学生全面的支持,从内容、日语表达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论文质量。同时学校方面也应减轻教师的指导负担,最好将每位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控制在3人以内。第五,告知学生获取参考资料的渠道与方法。在北京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日研中心图书馆。加强校际图书馆的合作,开展文献传递互借服务。第六,开设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并以研讨课的形式开展论文指导。
二、日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谈(论文提纲范文)
(1)南昌大学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选题偏重文化类的倾向 |
二、论文框架结构有待优化 |
三、日语表述需要更加准确、更加地道 |
四、学术规范需要强化 |
五、对策 |
(2)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数据转写与记录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学术素养 |
2.1.2 学术素养社会化 |
2.2 语言社会化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 |
2.2.1 语言社会化理论 |
2.2.2 语言社会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学术素养社会化相关研究述评 |
2.3 大学生社会化 |
2.4 研究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民族志式个案研究 |
3.2 研究场域 |
3.2.1 F大学及新生研讨课 |
3.2.2 S课程 |
3.3 研究参与者 |
3.3.1 核心参与者 |
3.3.2 非核心参与者 |
3.4 研究者角色 |
3.5 数据收集 |
3.5.1 问卷调查 |
3.5.2 课堂观察 |
3.5.3 访谈 |
3.5.4 叙事 |
3.5.5 研究日志 |
3.5.6 实物资料 |
3.6 数据分析 |
3.6.1 数据的整理与归档 |
3.6.2 数据深入分析 |
3.7 研究的伦理道德及可信度 |
3.7.1 伦理道德问题 |
3.7.2 研究的可信度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 |
4.1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一:茫然中摸索前行 |
4.1.1 学术阅读:“挫败感” |
4.1.2 口头汇报:“新手”与“老将” |
4.1.3 学术写作:“没有概念” |
4.1.4 小组合作:“担忧与怀疑” |
4.2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二:探索发现 |
4.2.1 学术阅读:“有规律可寻” |
4.2.2 口头汇报:“大有名堂” |
4.2.3 学术写作:原来如此 |
4.2.4 小组合作:“顺利、高效、融洽” |
4.3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三:丰硕收获 |
4.3.1 学术知识的深化 |
4.3.2 学术技能的提升 |
4.3.3 情感态度的向好发展 |
4.4 S课外学术实践 |
4.4.1 专业学习 |
4.4.2 社团活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
5.1 宏观机构因素 |
5.2 中观课程因素 |
5.2.1 课程资源 |
5.2.2 教师输入与同伴示范 |
5.2.3 课堂互动方式 |
5.3 微观个体因素 |
5.3.1 个人实践网络 |
5.3.2 能动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学术素养社会化之互动过程性 |
6.1.1 时间延续:过去-现在-未来 |
6.1.2 空间延展:家庭-初等教育机构-F大学 |
6.1.3 时空交织:学术素养社会化的互动情境性 |
6.2 学术素养社会化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
6.2.1 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 |
6.2.2 能动性 |
6.3 学术素养社会化再思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启示及未来展望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社会化模型演化 |
附录二 参与者F大学第一年阅读书单 |
附录三 问卷调查 |
附录四 课堂观察笔记(三例) |
附录五 访谈题纲(四例) |
附录六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七 访谈数据报告(节录) |
附录八 叙事示例一则 |
附录九 研究日志二则 |
附录十 学生专业课第一学年写作节选(二例) |
附录十一 学生写作材料节选(五例) |
附录十二 第一小组学期论文 |
附录十三 论文写作反思 |
(3)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课程设置概念界定 |
2.1.1 课程设置定义 |
2.1.2 课程设置模式 |
2.2 国内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相关研究 |
2.2.1 国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
2.2.2 国内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
2.3 需求分析理论 |
2.3.1 需求的定义 |
2.3.2 需求分析的定义 |
2.3.3 需求分析模型 |
2.3.4 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
3.1 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目标的比较 |
3.2 课程设置原则的比较 |
3.3 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工具 |
4.5 研究步骤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分析 |
4.6.2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建议 |
5.1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问题 |
5.1.1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符合《国标》的要求 |
5.1.2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
5.1.3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
5.1.4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区别不够明显 |
5.1.5 课程设置不具备院校特色 |
5.1.6 课程设置没有注重动态的需求分析 |
5.2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
5.2.1 根据《国标》要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
5.2.2 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
5.2.3 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
5.2.4 增加课程广度与深度,突出英语专业优势 |
5.2.5 构建特色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
5.2.6 重视动态的需求分析 |
5.3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案雏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邮电类院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4)“渗透式”论文写作指导在高校中低年级日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面向中低年级学生开展论文写作指导的必要性 |
二、中低年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目标 |
1. 培养学生积累与使用论文用语的能力。 |
2. 培养学生的论文赏析能力。 |
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
4. 培养学生文献综述的能力。 |
三、“渗透式”论文写作指导的具体方案 |
1. 日语精读(Ⅲ、Ⅳ)课程特点分析。 |
2. 具体实施思路。 |
四、结论 |
(5)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育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
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 |
三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实施方案和改革目标 |
1. 实施方案 |
2. 改革目标 |
四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
(8)商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渐进式”指导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商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争论 |
二、反思传统模式下商务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不足 |
(一) 商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出现的主要问题 |
1. 写作态度不端 |
2. 课题选择不当 |
3. 资料收集不全 |
4. 写作基础不牢 |
5. 学术创新不足 |
6. 引用参考不详 |
7. 论文格式不正 |
(二) 传统模式下商务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不足 |
三、商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渐进式”指导模式 |
(一) 抓好先修课程, 优化课程结构 |
(二) 沿袭传统模式, 创新多种形式 |
(三) 打破孤立教学, 逐步递进指导 |
四、结语 |
(9)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问题及对策——以文学类论文的指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响毕业论文选题的因素 |
二、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三、结语 |
(10)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及指导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中文摘要 |
要旨 |
第1章 序章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起 |
1.3 本稿の构成 |
第2章 先行研究 |
2.1 中国における卒论の位置づけ |
2.2 中国における优れた卒论の评定 |
2.3 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语専攻生の卒论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4 先行研究のまとめ |
第3章 研究目的と研究课题 |
3.1 研究课题 |
3.2 研究1と研究2の関系 |
第4章 研究1日本语専攻生の卒论作成及び指导に関する実态调査 |
4.1 研究1の目的と课题 |
4.2 データ収集 |
4.2.1 调査対象者 |
4.2.2 质问纸の作成 |
4.2.3 予备调査 |
4.2.4 调査の実施 |
4.3 分析方法 |
4.4 调査结果 |
4.4.1 学生本人の意识と努力 |
4.4.2 指导环境とカリキュラム |
4.4.3 卒论の质 |
4.4.4 各要素の相関性 |
4.4.5 卒论作成の意义と得られた成果 |
4.4.6 学生の「声」-経験や感想 |
4.5 考察 |
第5章 研究2优れた卒论を作成した学生の作成実态 |
5.1 研究2の目的と课题 |
5.2 データ収集 |
5.2.1 调査対象者 |
5.2.2 予备调査 |
5.2.3 调査概要 |
5.3 分析方法 |
5.3.1 ケース·スタディ |
5.3.2 分析手顺 |
5.4 结果 |
5.4.1 Aさんのケース |
5.4.2 Bさんのケース |
5.4.3 Cさんのケース |
5.5 Aさん·Bさん·Cさんのケース间分析 |
第6章 総合考察 |
第7章 中国の日本语教育への示唆と今後の课题 |
7.1 中国の日本语教育への示唆 |
7.2 木研究の不足と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付録Ⅰ:アンケート调査の质问纸 |
付録Ⅱ:インタビューの协カ同意书 |
付録Ⅲ:インタビューの质问のアウトライン |
四、日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昌大学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宋波,张璋. 林区教学, 2022(01)
- [2]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D]. 苏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李逢源.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渗透式”论文写作指导在高校中低年级日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宋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5)
- [5]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6]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7]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实践[J]. 邓滔. 学园, 2018(20)
- [8]商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渐进式”指导初探[J]. 黄建娜.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03)
- [9]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问题及对策——以文学类论文的指导为例[J]. 王瑜.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0]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及指导现状调查研究[D]. 夏家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