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语言论转向”与新时期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刘斌[1](2021)在《从批判“差不多”到批评类型说:朱光潜艺术典型论的一条隐性线索》文中认为
曹耀琦[2](2018)在《论汪曾祺的文学观与散文创作》文中提出文学观是作家的审美心理结构的一种外化,具体表现在作家的文学创作上,如创作风格、内容形式、思想感情等,体现于不同的文学形式中。汪曾祺创作领域广泛,涉及到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本文将以汪曾祺的文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散文创作实践来分析,挖掘其被忽略的文论价值。汪曾祺的文学观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主要有文学审美心理、文体结构、创作方法论、语言观,本文也主要从这四个方向入手具体研究汪曾祺的文学观。全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结合汪曾祺的散文文本具体阐述他的文学创作方法;第二章从汪曾祺最具理论体系的文学语言观入手,结合具体散文文本论述汪曾祺的语言观的表现;第三章主要探究汪曾祺文学观形成的成因。汪曾祺的文学观多由汪曾祺在其文论作品中自述,研究汪曾祺的文学观难在将其与具体的散文实践结合起来,去探求其中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整体性。
邵明可[3](2015)在《论余华小说的底层叙述》文中指出近年来,底层叙述成为了文学界关注和批评的热点。在众多书写底层的作家中,余华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从早期极端个人化的先锋创作回归到传统现实主义民间叙事后,余华写下了大量以底层小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余华的底层叙述真实再现了底层大众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并对底层空间中底层个体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作出了深入剖析。本论文立足于余华小说的底层叙述,探讨余华在底层叙述方面的独特性价值,并彰显其创作的价值意义。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梳理国内外余华研究的现状,揭示余华底层叙述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底层、底层概念和余华的底层情结,进一步厘清有关“底层”和“底层文学”的概念,进而探究余华底层创作的根源;第三部分余华小说底层叙述的人物镜像,从农村底层人物形象和城市底层人物形象两种类型出发,概括出不同底层人物形象的特点;第四部分余华小说底层叙述的艺术策略,分别从叙述视角、重复叙事和叙事语言三个角度来探讨作者创作上杰出的艺术手法;第五部分余华小说底层叙述的价值。余华的底层创作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通过叙述底层,余华寄予了自己对当下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体现了一个作家应有的人文情怀。
段晓琳[4](2015)在《“向内转”与新时期文学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向内转”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关键词。作为一个从西方文论借用而来的术语,“向内转”在中国“新时期”语境中发生了语义的接受与变异,并在“向内转”的提出与论争中含混地包蕴着“主体性”与“文学本体论”两个核心话题,承担着思想启蒙与审美启蒙的双重任务。从西方到当代中国,“向内转”的接受与变异与80年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谱系密切相关,“向内转”与80年代“主体性”启蒙话语、“文学本体论”、“纯文学”等“新时期”核心话题紧密相联,因此将“向内转”置于这三大谱系中进行考察,可以在谱系对话中洞见新时期文学建构的内在轨迹。同时,与以“现代化”为核心的“新启蒙”话语以及以回归文学审美本性为核心的“纯文学”建构相类似,“向内转”对新时期文学建构有着不可忽视的洞见之功,亦有着不可避免的盲视之弊,因此以“向内转”为切入点反思新时期文学历史实践亦十分必要。
董樟盛[5](2015)在《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伊始,我国文艺美学在几代学人的孕育后迅速兴起。我国当代文艺美学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创建者之一,童庆炳借鉴西方现代阐释学哲学方法论,以审美特征论文学观念投身于现代文艺美学建设。童庆炳的文学理论着作虽未以文艺美学命名,但其重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维度,通过审美特征论来阐释文学活动的诸审美要素和审美过程,可概括为“阐释论”文艺美学。童庆炳较早倡导文学“审美特征”论,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审美,这种文艺思想纠正了学界长期固化的文学形象反映论,开创了新时期文艺美学理论研究的新天地,深拓了人们对文学本质特征和文学活动规律的审美性认知,对当代文艺美学的审美化理论实践和创作实践作出了意义深远的学科贡献。本文以阐释学为研究视角,内容围绕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展开较为系统地研究和论述,全文主要分四章来构思全文结构:第一章重点介绍童庆炳文艺理论思想发展概况。首先全面梳理童庆炳教授的学术经历和着作情况,分析童庆炳文艺理论研究的概况或发展;其次对童庆炳文学理论研究的语境作简明扼要的阐释,分析童庆炳文艺理论研究所处的哲学、文化和历史语境;最后对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追本溯源,即论述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渊源。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核心,具体论述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的主要思想内涵及其意义。分别对童庆炳在审美诗学论、文艺心理美学论、文体诗学论、比较诗学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和文化诗学论等六个理论支点进行阐释学视域下的文艺美学特点分析,希望通过在参考文献资料的研究基础上得出各论说的文艺阐释学美学内涵。此部分内容的论述将确立本文阐释论文艺美学理论观点,并为下文论述童庆炳文艺美学的实践维度作铺垫。第三章探讨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实践与意义,分别从批评实践和创作实践上研究其理论的实践意义。首先,在理论批评实践分析方面,重点分析童庆炳对中国现当代小说、新媒体文学和俄罗斯现代小说三个文学批评实践热点,以期阐释理论批评实践作用;其次,讨论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创作实践与意义,主要选三部文学着作:《生活之帆》《淡紫色的霞光》《苦日子甜日子》分析;再次,通过具体批评和创作文本的阐释论解析,具体概括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实践意义,总结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实践方法与成果。第四章将结合现实状况研究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学术地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与新时期文艺美学五大家思想比较异同,确定童庆炳文艺美学思想在学界的地位;第二,肯定童庆炳文艺思想推动了中国审美诗学的发展,以童庆炳等为代表的“中国审美学派”建构了新时期文艺美学理论新体系;第三,明确童庆炳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文化诗学”的理论构想以来,与“审美诗学”构成其在文艺阐释学美学的双重构想,实现了文艺美学的当代理论拓新。
王惠玲[6](2013)在《论高尔基的文学语言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尔基的文学语言观主要形成在20世纪20年代后,这个时期是他文学创作的成熟期,也是他广泛参加社会活动的时期。在他中译本的两个论文集和他1894年至1936年间与他人的通信中,凡谈及文学创作,则几乎必讲到文学语言。高尔基谈语言问题,主要针对的是叙事文学,如小说、戏剧中的语言。在文学的诸多要素中,高尔基把语言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他认为语言是文学的基础、灵魂,语言是衡量一部文学作品优劣的首要标准。准确、简洁、生动、朴素是优秀文学语言所具备的共同特征。高尔基的文学语言观的产生,既受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影响,也与他自身的创作经验、阅读经验以及多重的身份相关。作家要想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就要学习民间语言与文学语言。本文主要依托高尔基的两部论文集和他从1894年至1936年间的文学书简,分析并阐释高尔基的文学语言观。试图系统深入把握高尔基的文学语言观并着重阐释其文学语言观的内涵及他论优秀文学语言所应具有的特征,找出高尔基语言观形成的原因,总结出他对提高作家语言修养给出的建议。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在简要介绍高尔基文学创作之路的基础上,阐释了选题的背景和价值、研究方法及目标,力求对所研究问题进行总体概括和把握。第一部分是高尔基文学语言论的主要内涵。包括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是研究语言。这些论点都是高尔基在相关论文中明确提出来的。从这些论点可以看出语言是文学发展的根本。第二部分是高尔基论优秀的文学语言所应具有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分别为准确、简洁、生动和朴素。文学语言的这些特征,是高尔基自身对文学语言的追求,也是对其他写作者的要求,这些特征几乎是所有优秀的文学语言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第三部分是高尔基文学语言观形成的原因。原因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在客观方面主要是受到动荡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和不良文学思潮的刺激,主观方面原因在于高尔基受自身的写作经验、阅读经验和多重的身份所影响。第四部分是高尔基对提高作家语言水平给出的几点建议。至于建议,学习是永恒的真理,写作者要学习民间语言与文学语言。第五部分是结语。全面综述高尔基文学语言观价值,并补充一些正文未能提及的高尔基其它一些关于语言的看法。
汤翔鹤[7](2012)在《活着的传统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传统性因素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时期文学演化的历史中,与现代性衍进的思想文化线索并行的,还有传统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它们相互激荡、相生相克。本文侧重考察新时期小说中的传统性因素及其影响,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整体的通览总观,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阐释。首先,在时代语境中考察传统与反传统的相互激荡、交替衍生,它表现为“文化大革命”中的“大革文化的命”,又表现为激进的反传统过后的“文化热”和“寻根文学”勃兴,接着发展深化为“本土性”写作与“汉语写作”的自觉。其次,检视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传统资源与创化,诸如对作为文化主脉的儒释道文化的疏通,对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及特殊文化的多元呈现,还表现为东方神秘文化的复归与再现。再次,从人本和文本两个层面,具体考察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作家文学精神的化育,对作品中文化人格形象的塑造,以及在文体与语言层面的“通古会今”,在这一过程中力图完成从宏观现象到创作实践及具体文本的对接。最后,总结一些带规律性的现象和揭示一些重要命题:诸如回归传统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以及与世界文学的应对等。总之,从整体上研究传统性因素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存在方式及其对新时期小说文本和创作主体产生的影响,这也是一个没有完结的历史进程和书写过程。
彭晓军[8](2012)在《汪曾祺文学语言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汪曾祺的语言可谓独树一帜,极富特色,基于这样一个对语言高度敏感和自觉的作家,语言在其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选择从语言进入其文学创作,了解其艺术世界,就显得理所当然和行之有效。对其文学语言的研究不仅能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文学创作、审美追求、艺术观念,对于当下语境下的现代汉语写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对汪曾祺的文学语言历史研究现状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指出其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本文的研究观点和思路。正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汪曾祺文学语言观的建构。通过作品分析,全面梳理汪曾祺文学语言观形成过程、内涵体现以及文学语言观所彰显的美学追求。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汪曾祺创作主体的确立和文学语言观的形成,主要通过汪曾祺三个不同时期的创作历程,梳理出其创作风格和语言观的演变与形成脉络;第二节文学语言观的内涵体现,表现为四个主要特性:语言的内容性、文化性、暗示性和流动性;第三节汪曾祺文学语言观的美学追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使这个世界更诗化、抒情的人道主义和有益于世道人心。第二章汪曾祺文学语言形象的建构。本章分析汪曾祺文学语言建构的过程、语言形象的特征以及语言形象所体现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内涵。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文学语言的“行气”,从语言基调、节奏变化、行止自如三个方面展开阐释;第二节文学语言的“通感”,展现文学语言的视觉化和美感;第三节文学语言的“光晕”,展现文学语言的内蕴性和质感。第三章文学语言观的意义,主要总结汪曾祺文学语言观的文学史意义和审美价值。分为三节,第一节对本体论语言观的回归与衔接;第二节对文学资源的双向整合,达成审美化、生活化的融合;第三节对新时期文学审美风向的导引。结语对汪曾祺的文学语言观进行回顾与总结,指出其价值意义与缺陷所在。
方玲,荣盈盈[9](2012)在《近代语言学理论发展对我国小说创作的影响探究》文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文学界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制约,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些错误观念左右着当时的整个社会氛围,提出了很多表达错误观念的标语,如"文学是政治的宣传工具""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文艺应当"为千
高万云[10](2011)在《理论与方法:新世纪文学语言研究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三个方面考察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语言研究状况:一是宏观扫描文学语言研究的整体现状,二是中观考察语言学界和文学界几位有代表性的学者的深度研究,三是聚焦文学语言的三个基本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大致设想。
二、20世纪“语言论转向”与新时期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语言论转向”与新时期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2)论汪曾祺的文学观与散文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汪曾祺文学观概述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三、汪曾祺文学观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汪曾祺独特的写作文法与散文创作 |
第一节 “打通”的散文文体和写作文法 |
第二节 和谐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追求 |
第三节 贴近生活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态度 |
一、贴着人物来写的创作方法 |
二、贴近生活的创作态度 |
第二章 汪曾祺的语言观与散文创作实践 |
第一节 语言的“本体论” |
第二节 汪曾祺文学语言观的内涵 |
一、语言的内容性 |
二、语言的文化性 |
三、语言的暗示性 |
四、语言的流动性 |
第三章 汪曾祺文学观形成的现实成因与历史成因 |
第一节 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 |
一、对故乡记忆的重组 |
二、对家族性格的继承 |
第二节 沈从文的影响 |
一、师承诗意的审美情趣 |
二、坚守仁爱的人生态度 |
第三节 文化教育背景的浸染 |
一、儒道文化的影响 |
二、现代教育的熏陶 |
结语 |
参考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论余华小说的底层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路径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底层”、“底层文学”与余华的底层情结 |
2.1“底层”的相关概念 |
2.2“底层文学”的概念 |
2.3 余华的底层情结 |
3 余华小说底层叙述的人物类型 |
3.1 农村底层形象 |
3.2 城市底层形象 |
4 余华小说底层叙述的艺术策略 |
4.1 多重视角的运用 |
4.2 重复叙事 |
4.3 日常化的叙述语言 |
5 余华小说底层叙述的价值与意义 |
5.1 余华底层叙述的艺术价值 |
5.2 余华底层叙述的当代意义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向内转”与新时期文学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向内转”与“新时期” |
一 重返“向内转” |
二 重返“新时期” |
三 方法与借鉴 |
第一章 “向内转”的东西方语境与语义 |
一 西方语境中的“向内转”——以意识流小说为代表的深层心理探索转向 |
(一)里恩·艾德尔的“向内转” |
(二)19-20世纪西方文学的“向内转” |
(三)西方“向内转”的典型代表:意识流小说 |
二 中国当代语境中的“向内转”——主体/本体:“向内转”的两个维度 |
(一)鲁枢元的“向内转” |
(二)“向内转”的双重内涵及其历史性展开 |
三 从西方到当代中国:“向内转”内涵的接受与变异 |
第二章 “向内转”与八十年代思想文化/文学谱系 |
一 “向内转”与“主体性”话语 |
(一)“主体性”话语的向内转与作为“主体性”话语的“向内转” |
(二)“主体性”话语与“二十世纪的情绪”——作为转折与过渡的“向内转” |
(三)主体/本体:由“向内转”看“主体性”话语的隐性维度 |
二 “向内转”与“文学形式本体论”——兼论《文学理论》、《人论》在“八十年代”的接受与“误读” |
三 “向内转”与“纯文学”谱系 |
(一)从“纯文学”谱系看“向内转”的意识形态性 |
(二)从“纯文学”谱系看“向内转”的现代性焦虑 |
第三章 “向内转”与“新时期文学”历史实践 |
一 洞见:作为方法的“向内转” |
二 盲视:发见终成遮蔽 |
结语:“写什么”、“怎么写”与“写得怎样”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童庆炳文艺思想的发展概况 |
(一)童庆炳生平事迹与创作概述 |
1.童庆炳的生平事迹 |
2.童庆炳的创作经历 |
(二)童庆炳文艺美学思想的产生语境 |
1.哲学语境 |
2.文化语境 |
3.历史语境 |
(三)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
1.西方现代阐释学美学借鉴 |
2.中国古典诗学阐释学传统 |
3.中国现代美学传统和文艺学传统 |
二、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
(一)文艺审美诗学研究 |
(二)文艺审美心理研究 |
(三)文学文体诗学研究 |
(四)古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
(五)文艺审美意识形态研究 |
(六)当代文化诗学研究 |
三、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实践及意义 |
(一)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文学批评实践 |
1.中国当代小说批评 |
2.新媒体文学批评 |
3.俄罗斯现代小说批评 |
(二)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文学创作实践 |
1.《生活之帆》的创作分析 |
2.《淡紫色的霞光》的创作分析 |
3.《苦日子甜日子》的创作分析 |
(三)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
四、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学术地位 |
(一)与新时期文艺美学五大家的思想比较 |
(二)中国当代审美诗学的繁荣发展 |
(三)中国当代文化诗学的研究维度与空间拓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
(6)论高尔基的文学语言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选题价值 |
0.3 研究目标 |
0.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0.4.1 研究框架 |
0.4.2 研究方法 |
1 高尔基的文学语言观的主要内涵 |
1.1 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 |
1.2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 |
1.3 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是在于研究语言 |
2 高尔基论优秀的文学语言所应具有的主要特征 |
2.1 准确 |
2.2 简洁 |
2.3 生动 |
2.4 朴素 |
3 高尔基文学语言观的主要成因 |
3.1 客观原因:受到动荡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 |
3.2 主观原因:阅读经验与特殊身份 |
3.2.1 深受优秀法国文学的影响 |
3.2.2 受本国优秀作家的影响 |
3.2.3 作家、社会活动家、编辑的三重身份 |
4 高尔基对提高作家语言水平给出的几点建议 |
4.1 从人民群众的日常语言中汲取营养 |
4.2 从民间创作中学习语言 |
4.2.1 从歌谣、谚语中受益 |
4.2.2 收集整理本国民间传说与童话 |
4.3 向一流文学大师学习语言 |
4.3.1 仔细研读一流文学作品 |
4.3.2 看一流的文学大师使用口语时如何选择 |
4.3.3 向一流的文学大师学习语言技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活着的传统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传统性因素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传统与反传统 |
第一节 “大革文化的命” |
一、 批判的狂潮 |
二、 文化的否定 |
三、 运动的吊诡 |
第二节 “文化热”与“寻根” |
一、 文化的反思 |
二、 文学的寻根 |
三、 寻根的态势 |
第三节 “本土性”与“汉语写作” |
一、 “本土化”写作的开启 |
二、 “汉语写作”的自觉 |
三、 双重的“影响焦虑” |
第二章 资源与创化 |
第一节 文化主脉的疏通 |
一、 儒家文化的再生 |
二、 道家文化的运化 |
三、 佛教文化的流风 |
第二节 本土性的多元呈现 |
一、 民间文化层面 |
二、 地域文化层面 |
三、 特殊文化层面 |
第三节 东方神秘文化的复归 |
一、 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表象 |
二、 民间神秘文化因素和意象 |
三、 神秘主义诗学 |
第三章 人本与文本 |
第一节 传统对文学精神的化育 |
一、 传统对作家文化人格的熏陶 |
二、 传统对作家艺术精神的浸润 |
三、 传统对作家艺术风格的影响 |
第二节 传统与文化人格形象塑造 |
一、 传统精神的文化人格再现 |
二、 传统文化人格的批判性书写 |
三、 符号化的文化人格象征 |
第三节 传统与文学表现形式 |
一、 通古会今的文体 |
二、 古今杂揉的技法 |
三、 母语的再造之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汪曾祺文学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汪曾祺文学语言观的建构 |
第一节 创作主体的确立和文学语言观的形成 |
一、40年代:模仿的言说 |
二、60年代:挣扎的书写 |
三、80年代:自由地诉说 |
第二节 汪曾祺文学语言观的内涵 |
一、语言的内容性 |
二、语言的文化性 |
三、语言的暗示性 |
四、语言的流动性 |
第三节 汪曾祺文学语言观的美学追求 |
一、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
二、抒情的人道主义 |
三、有益于世道人心 |
第二章 汪曾祺文学语言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汪曾祺文学语言的“行气” |
一、语言基调:谋篇之韵 |
二、节奏变化:气韵生动 |
三、行止自如:苦心经营的随便 |
第二节 文学语言的“通感” |
一、字本位的语言 |
二、语言的声音美 |
三、语言的画面美 |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光晕” |
一、语言的准确性及其体现 |
二、语言准确性下的审美意蕴延伸 |
第三章 汪曾祺文学语言观的意义 |
第一节 本体论语言观的回归与衔接 |
第二节 文学语言的双重整合 |
第三节 对新时期文学审美风向的导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近代语言学理论发展对我国小说创作的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体意识”的唤醒 |
二、“本体论”的转化 |
三、汉文学语言理论的自觉追求 |
(10)理论与方法:新世纪文学语言研究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宏观扫描:文学语言研究的多维视野 |
1. 语言学、修辞学视野 |
2. 美学、哲学视野 |
二、深度观照:文学语言研究的百家争鸣 |
1. 谭学纯的文学修辞学 |
2. 王培基的文学语言专题研究 |
3. 泓峻 (张红军) 关于文学与语言关系的研究 |
4.张卫中的汉语文学语言研究 |
三、焦点透视:文学语言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
四、20世纪“语言论转向”与新时期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批判“差不多”到批评类型说:朱光潜艺术典型论的一条隐性线索[D]. 刘斌. 安徽大学, 2021
- [2]论汪曾祺的文学观与散文创作[D]. 曹耀琦.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论余华小说的底层叙述[D]. 邵明可.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4]“向内转”与新时期文学建构[D]. 段晓琳. 青岛大学, 2015(07)
- [5]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 董樟盛.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7)
- [6]论高尔基的文学语言观[D]. 王惠玲. 辽宁大学, 2013(01)
- [7]活着的传统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传统性因素及其影响[D]. 汤翔鹤.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 [8]汪曾祺文学语言研究[D]. 彭晓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2)
- [9]近代语言学理论发展对我国小说创作的影响探究[J]. 方玲,荣盈盈. 芒种, 2012(08)
- [10]理论与方法:新世纪文学语言研究之研究[J]. 高万云. 当代修辞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