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肌梗塞后心绞痛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江生[1](2006)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文中研究说明此文系作者为陈在嘉,高润霖主编的《冠心病》(2002年出版)的"第五十一章心脏康复",卓大宏主编的《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的"第七十八章冠心病患者康复"的2006年修改稿。
刘云芝,王乐丰[2](1998)在《心肌梗塞合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42例心肌梗塞合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病变累及两支以上者38例,占90%。其中26例冠脉病变呈弥漫性,左右冠脉管壁不规则、僵硬、钙化。心肌梗塞部位与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病变的部位不一致,95%发生在下壁。42例中有梗塞后心绞痛33例,占786%。33例中冠脉双支以上病变32例,占97%。12例再次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1例为三支病变。梗塞后心绞痛至再次心肌梗塞的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再次心肌梗塞多发生在第一次心肌梗塞后三年之内。
刘蔚,齐国先,贾大林,王景全,那恩祥,曾定尹[3](1996)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表现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对11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并分析了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病变以前降支受累最多见(69.1%),其次为右冠状动脉(39.1%)和回旋支(32.7%),左主干受累最少(6.4%)。劳力恶化型心绞痛和梗塞后心绞痛多见于2支和3支病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发病年龄、病程和冠心病易患因素有关。
凌宏琛,任长裕[4](1975)在《内科对冠状动脉外科治疗的观点》文中研究说明 本文分析外科手术可能取得效果的病例组的材料,并提出当前处理患者的指导意见。衡量手术效果可根据以下指标:(1)症状缓解;(2)死亡率、病残率和术后功能;(3)心肌梗塞的预防;(4)生命的延长。本文将讨论以下项目:(1)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伴有冠状动脉的解剖病变;(2)左冠状动脉主干阻塞;(3)
沈卫峰,龚兰生,张建盛,崔连群,张宪,郑爱芳,唐敖荣,杨慧娟,鞠兰芳[5](1989)在《心肌梗塞后心绞痛在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价值》文中提出作者对53例首次穿壁性心肌梗塞患者于发病后6月内行左心室和冠状动脉造影。23例心肌梗塞后心绞痛患者(甲组)较30例梗塞后无心绞痛患者(乙组)冠状动脉受累血管数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增高,梗塞区侧支循环和左心室局部室壁活动改善。甲组中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梗塞区冠状动脉自发性再通率显着高于乙组。本文提示,心肌梗塞后心绞痛可预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和梗塞区冠状动脉自发性再通,特别是前壁梗塞时。因此,对心肌梗塞后有心绞痛的患者宜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期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改善其预后。
邱兆昆[6](1979)在《心肌直接再血管化:十年的历程》文中认为 这一报告综合十六年前我在Cleveland诊所中,在Sones、Effler和Proudfit的领导下从事心肌直接再血管化手术,以及1971年以后布宜诺斯艾利斯继续从事这一工作的经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我组有47名成员,从事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和教学等三方面的工作。我们曾分析17,334例病人的资料;11,214例曾作了电影造影检查,4,267例作了手术。
杨琪[7](1976)在《正常人运动时及运动后心电图波形的逐步改变》文中指出 本文报道正常人从休息到最大运动量,直到恢复阶段的完整心电图定量变化。对56名年龄从23~65岁的健康人,采用Frank改良式导联,记录其休息、踏车运动及运动后恢复时的心电图,用电子计算机分析以下的项目:(1)P波最高峰到QRS波开始
李穗吉[8](2017)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章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DK CRUSH-Ⅶ]研究目标:本研究着重讨论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血流储备分数(FFR)预测1-3年靶血管失败(TVF)的能力及其界值。研究背景: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即刻FFR与临床事件有关,但其预测的界值仍然未知。研究方法:从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来自9个研究中心共有1476名术前FFR<0.8且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入选。术后即刻再次测量FFR。主要研究终点是术后1年的靶血管失败。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药物支架术后FFR预测靶血管失败的界值,然后根据该界值将病人分为2组并随访3年。研究结果:在1年的随访中共88例(6.0%)的患者出现靶血管失败。药物支架术后FFR≤0.88与靶血管失败有关。前降支病变、支架长度及支架直径是预测药物支架植入术后FFR偏低的3个预测因素,而药物支架术后FFR≤0.88为靶血管失败的唯一预测因素。靶血管失败主要由靶血管血运重建(3.8%,8.8%;p=0.005)和心源性死亡(0.2%,1.3%;p=0.017)构成。3年后随访两组靶血管失败仍有差异(p=0.002)。对于前降支病变,药物支架术后FFR≤0.905预测了一年的靶血管失败。研究结论:药物支架术后FFR与靶血管失败关系密切。其机制及术后FFR受损的如何处理应进一步研究。第二章前降支血管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DK Ⅶ(ChiCTR-PRCH-12001976)的亚组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讨论前降支(LAD)血管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FFR)对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研究背景目前对于在LAD植入DES术后的FFR的预测作用尚不清楚。研究方法本研究入选3个中国临床中心共计435例LAD病变植入DES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12±1月的MACE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驱动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LAD病变DES植入术后FFR预测MACE的界值。单变量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确定MACE事件的预测因子。研究结果ROC分析确定在LAD病变中,DES植入术后即刻FFR预测MACE事件的界值为0.87,在435例LAD病变中,共有155例患者术后即刻FFR≤0.87。1年随访后,3.2%的高FFR组的患者和10.3%的低FFR组的患者有MACE事件(p<0.001),主要由TVR驱动(2.9%VS 9.7%;p=0.002)。Cox多变量回归确定FFR≤0.87为MACE事件有效预测因子(风险比(HR)2.734,95%可信区间(Cl)1.16-6.446,p=0.022)。左室射血分数<50%(HR:5.892,95%Cl:2.143-16.2,p=0.001)及糖尿病(HR:2.734,95%Cl:1.18-6.334,p=0.019)也是MACE事件的预测因子。ROC曲线确定在LAD病变中,DES植入术后即刻FFR预测TVR(曲线下面积(AUC)0.713,敏感性0.609,特异性0.735,p<0.001)和TLR(AUC 0.676,敏感性0.55,特异性0.73,p=0.008)的界值均为 0.87。研究结论术后即刻FFR是预测LAD病变DES植入后的临床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张勤[9](2009)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侧支循环形成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oronarycollateral circularion,CCC)的建立受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即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血管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探讨影响侧支循环开放的条件,建立的临床因素,以此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2008年11月住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其中共计31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判定为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完全闭塞,且闭塞时间>3个月的,入选本研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侧支循环积分采用Cohen和Rentrop法。侧支循环积分2-3级判断为侧支循环良好,侧支循环积分0-1级判断为侧支循环不良。以此将病例分为两组:A侧支循环良好组(n=205)和B侧支循环不良组(n=111)。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血压、血脂、血糖、心绞痛病史,心电图变化,造影所示的病变特征等与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1病变位置:慢性闭塞冠脉为LAD共104例(A组64例占31.2%,B组40例占36.0%),闭塞冠脉为LCX共36例(A组21例占10.2%,B组15例占13.5%),闭塞冠脉为RCA共123例(A组92例占44.9%,B组31例占27.9%),闭塞冠脉为LAD合并LCX共18例(A组10例占4.9%,B组8例占7.2%),闭塞冠脉为LCX合并RCA共16例(A组9例占4.4%,B组7例占6.3%),闭塞冠脉为LAD合并RCA共19例(A组9例占4.4%,B组10例占9.0%)。A组中冠脉近端病变者168例(82.0%),B组中冠脉近端病变者仅37例(33.3%),A组近端病变患者明显多于B组,二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1),提示近端病变易形成侧支循环。2血糖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侧支循环良好组冠心病患者FPG(空腹血糖)水平较侧支循环不良组明显降低(7.65±1.82比10.65±3.86,P<0.01),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发现,FPG(空腹血糖)水平和冠状动脉闭塞程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之间的回归系数达显着水平(P<0.01),是影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重要变量,其方程式为:Y(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11.341-2.150(血糖)+2.443(冠状动脉闭塞时程)。3心绞痛病程:心绞痛病程(>6个月)在A组中有184例(占89.8%),在B组中有59例(占53.2%),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发现,提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心绞痛病史有明显的相关性(P=0.001)。4心电图结果:两组病人于心绞痛发作时均有多个导联较广泛ST段下降,预示闭塞性多支病变的可能。异常Q波的出现率分别为26.3%(A组)比64.9%(B组),B组明显高于A组(p<0.05)。5其他结果:两组之间,年龄(68.0±9.32岁比67.2±9.74岁)、性别(男性所占比例)∶(87.3%比83.8%,P>0.05)、高血压患病率(35.1%比30.6%,P>0.05)、吸烟率(67.8%比62.2%,P>0.05),血清TC(总胆固醇)水平异常率(36.6%比33.3%,P>0.05)及TG(甘油三酯)水平异常率(33.7%比32.4%,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①冠脉近端部位闭塞易于在慢性冠脉闭塞多支病变中建立侧支循环。②心绞痛病程(>6个月)时侧支循环明显增多。③心绞痛病程长,以稳定型心绞痛为主要表现,发作时有较广泛ST段下降,预示闭塞性多支病变的可能。如果病人无明显症状,说明有良好的侧支循环建立。④冠脉近端病变和糖尿病是良好侧支循环形成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冠脉近端病变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发展,而糖尿病对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抑制作用。
李柳骥[10](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心肌梗塞后心绞痛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肌梗塞后心绞痛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节概述 |
一、定义 |
二、发展简史 |
(一)欧美的心脏康复医学史[4] |
(二)我国的心脏康复医学史[4] |
第二节运动疗法 |
一、运动生理 |
(一)心血管系统 |
(二)呼吸系统 |
(三)肌肉系统 |
二、运动试验 |
(一)心脏负荷运动试验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 |
(二)运动试验在心血管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
(三)气体代谢运动试验 |
三、运动处方[4] |
(一)热身期 |
(二)锻炼期 |
(三)恢复期 |
第三节饮食调节 |
一、饮食对血脂、冠心病的影响 |
(一)动物试验 |
(二)流行病学调查 |
(三)脂肪酸及其有关的研究 |
二、饮食调节(干预)的效果 |
三、饮食调节原则 |
(一)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 |
(二)保健饮食营养素推荐标准 |
第四节心理康复[4] |
一、心理行为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
(一)A型行为与冠心病 |
(二)心理因素与心血管事件 |
(三)心理因素与康复 |
二、心理调整 |
第五节戒烟 |
一、吸烟的流行病学研[21] |
二、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致病的机理 |
(一)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 |
(二)吸烟增加冠心病危险的可能机理 |
三、吸烟的评估 |
(一)病人吸烟上瘾的水平 |
(二)戒烟史 |
(三)家人对戒烟的支持 |
(四)心理社会状况 |
(五)饮酒史 |
四、戒烟的实施 |
(一)教育、咨询 |
(二)充分利用医院的环境动员戒烟 |
(三)帮助制定戒烟方法 |
(四)增加和戒烟者的接触 |
(五)尼古丁替代治疗 |
(六)运动 |
(七)防止复发措施 |
第六节冠心病康复疗法的实施 |
一、调脂治疗 |
(一)血脂评价 |
(二)开始饮食、药物治疗的血脂及其治疗目标水平 |
(三)调脂治疗步骤 |
二、高血压的干预 |
(一)高血压的评价 |
(二)高血压干预的实施 |
二、运动疗法[24] |
(一)运动疗法的效果 |
(二)运动疗法的安全性、监护和合并症的预防 |
(三)适应证 |
(四)绝对禁忌证 |
(五)运动处方 |
四、减肥 |
(一)流行病学调查[26] |
(二)肥胖与冠心病的关系 |
(三)减肥前的评估 |
(四)减肥的实施 |
五、综合康复疗法[4] |
六、恢复工作 |
(一)影响恢复工作的因素 |
(二)复工时间 |
(三)复工率 |
第七节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 |
一、康复疗法的意义和作用机制 |
(一)急性心肌梗塞康复疗法的作用 |
(二)急性心肌梗塞康复疗法的作用机制 |
二、急性心肌梗塞后病人预后危险分级[29] |
1.冠心病人心脏康复危险性分层表 |
2.冠心病人心脏康复危险性分层表的补充说明 |
三、心脏康复程序和临床流程 |
(一)心脏康复程序 |
(二)临床流程 |
(三)急性心血管事件恢复期的划分 |
(四)康复程序分类 |
(五)心脏康复工作人员 |
(六)心脏康复设施和设备 |
四、住院和过渡性设施中的心脏康复 |
(一)住院康复 |
(二)过渡性康复程序 |
五、门诊康复程序 |
(一)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评价 |
(二)教育、咨询 |
(三)运动 |
第八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康复 |
一、概况 |
(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 |
(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医疗的作用 |
(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应证 |
(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期死亡率和合并症 |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康复医疗 |
(一)住院心脏康复 |
(二)过渡性心脏康复及门诊心脏康复 |
第九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康复 |
一、概况 |
(一)定义 |
(二)简史 |
(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 |
(四)合并症及冠状动脉再狭窄 |
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康复疗法 |
第十节心血管病人性功能障碍的康复[48,49] |
一、性功能障碍 |
(一)男性性功能障碍 |
(二)女性性功能障碍 |
二、心血管病人性活动的机体反应 |
三、心血管病患者性活动危险性分层 |
四、心血管病人恢复性活动的指征 |
五、降低性生活危险性的治疗 |
(一)咨询 |
(二)运动疗法的效果 |
(三)药物 |
六、恢复性功能 |
(一)矫正危险因素 |
(二)心理及药物治疗(一线治疗) |
(8)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血流储备分数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及随访时应用的观察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侧支循环形成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背景回顾 |
1.3 研究目标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10)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四、心肌梗塞后心绞痛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J]. 刘江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6(S1)
- [2]心肌梗塞合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J]. 刘云芝,王乐丰. 医师进修杂志, 1998(02)
- [3]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表现的对比分析[J]. 刘蔚,齐国先,贾大林,王景全,那恩祥,曾定尹.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6(05)
- [4]内科对冠状动脉外科治疗的观点[J]. 凌宏琛,任长裕.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心血管疾病分册, 1975(06)
- [5]心肌梗塞后心绞痛在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价值[J]. 沈卫峰,龚兰生,张建盛,崔连群,张宪,郑爱芳,唐敖荣,杨慧娟,鞠兰芳. 中华内科杂志, 1989(11)
- [6]心肌直接再血管化:十年的历程[J]. 邱兆昆.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79(05)
- [7]正常人运动时及运动后心电图波形的逐步改变[J]. 杨琪.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心血管疾病分册, 1976(04)
- [8]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D]. 李穗吉.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9]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侧支循环形成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D]. 张勤. 复旦大学, 2009(12)
- [10]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标签:心绞痛论文; 不稳定型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论文; 冠状动脉狭窄论文; 冠状动脉痉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