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肾保护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高诗雅[3](2021)在《应用ACEI/ARB及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轻度蛋白尿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轻度蛋白尿的疗效、ACEI与ARB的治疗效果有否差别,以及槐杞黄颗粒(HQH)的辅助治疗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4月在一项10家医院参与的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多中心研究中,114例轻度蛋白尿患儿为观察对象,4岁≤年龄≤16岁,平均年龄(9.50±2.90)岁,男63例,女51例,各组年龄及性别无显着差异;所有患儿临床表现均为血尿合并蛋白尿,随机分为4组,A组32例(单独应用ACEI治疗),B组26例(单独应用ARB治疗),C组31例(ACEI+HQH),D组25例(ARB+HQH),治疗后动态观察患儿临床表现、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P)、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及血压,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及组间对比,探讨治疗效果。结果:(1)血尿、尿蛋白变化114例患儿经过ACEI/ARB及槐杞黄颗粒治疗,并随访共6个月,A组有2例患儿脱落,B组有4例患儿脱落,108例患儿治疗后,11例患儿蛋白尿未转阴(A组5例,B组4例,C组1例,D组1例),未转阴患儿中仅1例(A组)尿蛋白升高,24h UP<25.0mg/kg/d,A组患儿蛋白尿治愈率83.3%,有效率96.7%;B组患儿蛋白尿治愈率81.8%,有效率100%;C组患儿蛋白尿治愈率96.8%,有效率100%;D组患儿蛋白尿治愈率96.0%,有效率100%;15例患儿血尿未转阴(A组6例,B组5例,C组2例,D组2例),其中6例患儿尿红细胞较治疗前升高(A组2例,B组2例,C组1例,D组1例),血尿治愈率分别为80.0%,81.8%,93.5%,92%;有效率分别为93.3%,91.0%,96.7%,96.0%;(2)A、B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C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C组血尿、蛋白尿下降更明显,C组血尿、蛋白尿治愈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D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D组血尿、蛋白尿下降更明显,D组血尿、蛋白尿治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所有患儿接受治疗后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A组2例患儿出现干咳,无患儿出现头晕及低血压。结论:ACEI/ARB单独应用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轻度蛋白尿有效,两种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ACEI/ARB联合HQH治疗HSPN轻度蛋白尿效果更好;应用ACEI/ARB过程中未出现患儿头晕及低血压现象,为儿童紫癜性肾炎轻度蛋白尿患儿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曹小倩,张毅,卢新政[4](2020)在《降压药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一种常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可有效降压,减少靶器官损害,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事件。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α受体阻滞剂等。近年随着药物研发进展,产生一些新型降压药物。现综述新型降压药物进展,以期为临床降压治疗提供新参考。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5](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杨莉[6](2020)在《舒脑欣滴丸及联合卡托普利降压和肾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且不易根治。据既往报道,高血压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伴有多种并发症,如肾脏损害、脂肪肝等。近年来,高血压的并发症使控制血压变得更加困难。舒脑欣滴丸由川芎和当归两味中药组成。在前期研究中已经表明舒脑欣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有降压作用,但是降压机制尚不明确。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因此,本研究拟开展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对舒脑欣滴丸降压机制以及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损伤保护作用进行探究。同时,探讨舒脑欣滴丸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具有降压作用和肾脏的保护作用。首先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舒脑欣滴丸降压相关靶点通路和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舒脑欣滴丸参与了血液循环和血压的调节。舒脑欣滴丸可能作用于NOS3靶点作用于cGMP-PKG信号通路以及调节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达到降压作用。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对靶点进行相关验证。舒脑欣滴丸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并且长期用药可以保持血压平稳。相关生化分析也证明,舒脑欣滴丸可以有效地调节NO/eNOS。同时,通过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ROS的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抗氧化物质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证实舒脑欣滴丸通过降低氧化应激降低高血压造成的肾脏损伤。此外,本研究探究了舒脑欣滴丸联合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机制和肾脏保护作用。联合用药组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卡托普利组。同时,联合用药可以有效地降低主动脉壁厚度。通过调节NO/eNOS、ET-1和血脂异常来降低血压。同时,联合治疗对肾脏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联合治疗比卡托普利单独使用更有效地降低Cr和BUN水平。在蛋白质水平上,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的炎症因子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显着增加Bcl-2的水平,并显着降低肾组织中IL-1β,NF-κB,Bax,Cytc,caspase 3、8和9的蛋白表达。舒脑欣滴丸联合卡托普利组在Cyt c、Bcl-2和caspase 9上的表现优于卡托普利组。我们推测,联合治疗肾保护的基础是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凋亡标志物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舒脑欣滴丸通过作用于eNOS调节NO水平以及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发挥其降压和肾保护作用。舒脑欣滴丸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凋亡标志物的表达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肾脏损伤。
靳鑫[7](2020)在《雷米普利联合渴络欣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改善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蛋白尿是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进展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雷米普利联合渴络欣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改善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案和数据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其中Ⅲ期早期DN患者40例,Ⅳ期临床DN患者40例。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雷米普利联合渴络欣)和对照组(单用雷米普利)。其中在实验组中有早期DN患者20例,临床DN患者20例;对照组中有早期DN患者20例,临床DN患者20例。患者全部给予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并保证蛋白质0.6-0.8g/(kg?d)的摄入量。确保试验前至少4周未使用过调节血脂类、抗凝血类以及ACEI或ARB类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前血压、血糖控制稳定至少2周。对照组给予雷米普利(瑞素坦)5mg口服,每日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渴络欣胶囊2g,每日3次。检测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压、24小时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浆白蛋白及血肌酐等指标,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压及空腹血糖在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早期DN,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实验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早期DN,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和血肌酐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白蛋白与血肌酐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于临床DN,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实验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于临床DN,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和血肌酐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白蛋白与血肌酐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1.对于早期DN与临床DN患者雷米普利联合应用渴络欣对其蛋白尿的改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雷米普利。2.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谢飞飞[8](2020)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及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尿α1微球蛋白(尿α1-MG)等指标的变化。收集相关数据以Excel形式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常规治疗后NT-porBNP较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及尿液NGAL、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尿α1微球蛋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治疗后NT-porBNP、血清及尿液NGAL、血肌酐、尿素氮、尿α1微球蛋白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NT-porBNP、血清NGAL、血肌酐、尿素氮、尿α1微球蛋白均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显着,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2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显着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改善患者预后。图0幅;表3个;参171篇。
蔡伟[9](2019)在《差异化降压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要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必须要改善患者的血压,保持血液稳定及改善血管的通透性。本研究主要针对不同降压方案的实际临床效用,比对钙拮抗剂分别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比较其不同的降压效果和肾脏保护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宜宾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透伴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资料,先通过文献分析,深入了解目标人群血压控制状况,将患者分为缬沙坦组与卡维地洛组,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卡维地洛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6个月后,分别进行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的检测,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了解钙拮抗剂分别与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合用,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降压效果,以及在肾脏保护作用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联合用药方案,36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卡维地洛联合用药治疗的为卡维地洛组,44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用药治疗的为缬沙坦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常规用药、吸烟与否无统计学意义。依据中国卫生部新药临床降压标准,治疗8周后与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血压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但降压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治疗6个月后相比较,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卫生部新药临床评价标准,缬沙坦组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卡维地洛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与卡维地洛组相比,缬沙坦组服药后24h尿蛋白定量降低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相差不大,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前进行的生活质量测量表调查发现,治疗前的患者在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整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经过8周和6个月的治疗后测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虽然治疗6个月后的缬沙坦组患者再住院率略高于卡维地洛组患者,但缬沙坦组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卡维地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均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对患者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缬沙坦相对于卡维地洛,在改善血液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性,降低肾血管阻力,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等方面效果更好,对于复杂原因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是更理想的选择。但从经济适用性方面考虑,卡维地洛是长效制剂,患者的依从性更好,且价格相对于缬沙坦便宜,在基层有更大的推广价值。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使用钙拮抗剂联合ARB或β受体阻滞剂均是较好的联合抗高血压治疗方案,均能控制MHD患者高血压,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远期生存率。两组方案各有优势,临床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0](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指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肾保护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肾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3)应用ACEI/ARB及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轻度蛋白尿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A、B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2 A、C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3 B、D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4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降压药物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降压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药物 |
2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
3 ACEI(ARB)/ET转换酶-脑啡肽酶抑制剂 |
4 钠-氢交换体抑制剂及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抑制剂 |
5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 |
6 中枢氨基肽酶A抑制剂 |
7 利钠肽受体激动剂 |
8 血管活性肠肽受体激动剂 |
9 多巴胺β羟化酶抑制剂 |
1 0 结语 |
(5)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6)舒脑欣滴丸及联合卡托普利降压和肾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高血压及其治疗药物 |
1.1.1 发病机制 |
1.1.2 高血压治疗药物 |
1.2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1.3 舒脑欣滴丸研究进展 |
1.3.1 成分 |
1.3.2 药理作用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物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网络药理学分析 |
2.4.2 动物及给药方案 |
2.4.3 血压测量及样本取材方法 |
2.4.4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4.5 活性氧(ROS)检测 |
2.4.6 生化分析 |
2.4.7 酶联免疫分析(ELISA)实验 |
2.4.8 原位末端凋亡检测(TUNEL)分析 |
2.4.9 Western blot分析 |
2.4.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舒脑欣滴丸降压相关靶点通路 |
3.1.1 舒脑欣滴丸活性成分靶点的获取 |
3.1.2 舒脑欣滴丸与高血压靶点相关性分析 |
3.1.3 靶点功能与通路的富集分析 |
3.1.4 小结 |
3.2 舒脑欣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调节作用机制研究 |
3.2.1 大鼠体重及血压 |
3.2.2 舒脑欣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NO、AngⅡ和ET-1的影响 |
3.2.3 舒脑欣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研究 |
3.2.4 小结 |
3.3 舒脑欣滴丸联合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及肾脏保护作用 |
3.3.1 大鼠体重及血压 |
3.3.2 联合用药对主动脉壁厚度、NO途径、AngⅡ、ET-1的影响 |
3.3.3 联合用药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
3.3.4 舒脑欣滴丸联合卡托普利用药预防肾脏损伤 |
3.3.5 舒脑欣滴丸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调节炎症和细胞凋亡 |
3.3.6 小结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7)雷米普利联合渴络欣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改善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对肾脏的损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及治疗 |
1.1.3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1.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
1.3 讨论 |
1.3.1 心力衰竭导致肾损伤的机制 |
1.3.2 肾损伤的标志物 |
1.3.3 新活素对心、肾功能的影响 |
1.4 局限性与展望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心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2.1 背景 |
2.2 机制 |
2.2.1 血流动力学改变 |
2.2.2 RAAS系统过度激活 |
2.2.3 氧化应激 |
2.2.4 炎症介质的作用 |
2.2.5 贫血的作用 |
2.3. 肾功能不全的生物标记物 |
2.3.1 肌酐 |
2.3.2 尿微量白蛋白 |
2.3.3 α1-微球蛋白(α1-MG) |
2.3.4 β2-微球蛋白(β2-MG) |
2.3.5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 |
2.3.6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 |
2.3.7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 |
2.4 关于心肾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
2.4.1 利尿剂 |
2.4.2 托伐普坦 |
2.4.3 多巴胺 |
2.4.4 左西孟旦 |
2.4.5 ACEI/ARB |
2.4.6 重组人脑利钠肽 |
2.4.7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
2.4.8 连续性的肾脏替代疗法 (CRRT) |
2.4.9 中医药治疗 |
2.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9)差异化降压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病机理和控制、治疗现状(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肾保护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3]应用ACEI/ARB及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轻度蛋白尿的疗效分析[D]. 高诗雅.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降压药的研究进展[J]. 曹小倩,张毅,卢新政.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0(10)
- [5]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6]舒脑欣滴丸及联合卡托普利降压和肾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 杨莉.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雷米普利联合渴络欣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改善的疗效观察[D]. 靳鑫.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8]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D]. 谢飞飞.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差异化降压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分析[D]. 蔡伟.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4)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标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论文; 2型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和高血压论文; 老年性高血压论文; 高血压性心脏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