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叶到阿司匹林

从柳叶到阿司匹林

一、从柳树叶到阿斯匹林(论文文献综述)

翟锦着[1](2007)在《外源水杨酸和过氧化氢诱导水稻基因组发生DNA甲基化变异》文中研究指明植物抗病性及其分子机制一直是当今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植物抗病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发展较快。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理论与技术不断发展并逐渐向植物病理学渗透,使人们对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人们发现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和过氧化氢(Peroxide, H2O2)等在植物抗病反应中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抗病反应信息传递,进而激发植物细胞内的各种防卫反应和产生系统获得性抗性。植物基因组DNA的甲基化变化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表观遗传调控的一方面。研究一定条件下DNA甲基化的变异有助于我们全面的理解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本论文基于上述基础,采用水杨酸(SA)和过氧化氢(H2O2)溶液诱导模拟抗逆过程,分别对水稻(cv松前)和其渐渗系材料RZ35、RZ1和RZ2进行了两种梯度为期一周的处理,然后对在该模拟诱导条件下水稻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及其变化用Southern和MSAP方法进行了分析。在Southern杂交中,我们用了13个探针(其中包括低拷贝反转座子和某些特异基因)检测,结果发现8个探针发生了明显可见的变异。在MSAP分析中,我们用14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在四种材料分别得到条带695条、717条、682条、726条。统计发现诱导模拟抗逆引起了水稻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模式的改变。其中变化率最高的是RZ1中用20mM H2O2处理的一组,占所检测甲基化敏感位点的3.09%。不同处理组DNA甲基化变化情况有所不同。SA处理时,除了RZ2是两种浓度梯度甲基化变异率相同,其余三种材料均是随着浓度增加变异频率也增加;而在H2O2处理组中,RZ35和RZ1是随着浓度增加变异增加,而松前和RZ2是随着浓度增加变异频率下降,这种不同水稻材料之间的变异不一致性说明基因型不同对这两种胁迫的反映不同。根据MSAP结果,我们对25个变化明显的条带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结果分析显示所测序列全部一端为EcoRⅠ识别位点,另一端为HpaⅡ/MspⅠ识别位点,即每条带代表一个甲基化位点;进一步对这些序列通过BlastN分析进行了染色体定位,通过BlastX分析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析。

蒲昭和[2](2007)在《阿司匹林:树皮里“煮”出来的经典》文中研究说明

盛品清[3](2001)在《忆柳溪》文中指出 不久前,老家来信说高速公路修到了村口,我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高速路将带动家乡经济的腾飞,担忧的是家乡的那片柳林。阳春3月,我驱车赶往家乡,要看个究竟。车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般地行驶,我靠在车椅背上,望着窗外,思绪早已飞到了带给我童年无限欢乐的柳溪。我的老家在柳溪。一片偌大的柳林,小溪从柳林中流淌。柳丝从树梢垂到水面,好像少女对着镜子梳洗如丝的长发。自学会迈动两条小腿的时候,除吃饭外,在我的记忆中只有柳溪。初春,还是冰雪融融,柳条就由褐变黄,由黄变绿,然后柳眼圆睁,吐出柳芽。拧一支绿色的柳苗,含在嘴里。嘀呜——滴呜地吹起迎春曲。天一放

张兴发[4](2001)在《从柳树叶到阿斯匹林》文中认为

张发兴[5](2000)在《从柳树叶到阿斯匹林》文中研究说明

二、从柳树叶到阿斯匹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柳树叶到阿斯匹林(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水杨酸和过氧化氢诱导水稻基因组发生DNA甲基化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1. 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研究
        1.1 病原致病
        1.2 植物抗病
    2. DNA 甲基化
        2.1 DNA 甲基化的机制
        2.2 DNA 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2.3 DNA 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3. 本文目的意义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与处理
        1.1 实验材料
        1.2 材料处理
    2. 实验方法
        2.1 植物基因组 DNA 的提取与纯化
        2.2 Southern 杂交分析
        2.3 MSAP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结果与分析
    1. 处理后幼苗长势情况
    2. Southern 技术研究水稻及其渐渗系的甲基化变化
    3. MSAP 技术研究水稻及其渐渗系的甲基化变化
    4. 序列分析
讨论
    1. 外源SA 和 H_2O_2处理引起了水稻基因组甲基化变异
    2. 各处理组对外源SA和H_2O_2处理DNA甲基化变异情况不同
    3. 本文研究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阿司匹林:树皮里“煮”出来的经典(论文提纲范文)

柳树皮中的神奇发现
老药“立新功”
滥用亦危险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

四、从柳树叶到阿斯匹林(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水杨酸和过氧化氢诱导水稻基因组发生DNA甲基化变异[D]. 翟锦着.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2]阿司匹林:树皮里“煮”出来的经典[J]. 蒲昭和. 健康, 2007(01)
  • [3]忆柳溪[J]. 盛品清. 绿叶, 2001(02)
  • [4]从柳树叶到阿斯匹林[J]. 张兴发. 发明与革新, 2001(01)
  • [5]从柳树叶到阿斯匹林[J]. 张发兴. 生物学教学, 2000(09)

标签:;  ;  ;  

从柳叶到阿司匹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