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工厂制与公司制(论文文献综述)
戴丽[1](2020)在《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发展的成就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都是以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两个过程”作为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理论框架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开启了对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相继建立了“冲击-反应”、“传统-现代”、“中国中心论”等模式。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革命史范式引发争议,片面的“西方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遭到质疑,为适应当代中国改革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研究范式日益兴起。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节点,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研究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由点及面,选择以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作为统摄全文的框架,分别从技术条件(包括生产技术和劳动素质)与社会形式(包括资本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和资本积累)两个维度具体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并从二者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中厘清近代中国产生巨变的历史脉络,力求突破学界已有的点线研究。由表入里,围绕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之间的内在互动机制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具有的直接进步作用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考察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角度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力求避免将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思想单纯政治化、学术化。本文基本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论述起点,以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为时间下限。首先,简要回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从孕育到创制再到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然后,分别就官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发生的时代变迁和呈现的特点分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状况。最后,指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在近代企业和社会生产中从早期的直接结合逐步向双向度互动演化。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共同组合成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动态结构,二者相互作用的逻辑进路表现为,一方面,技术引入促进产业工人诞生,技术传播壮大产业工人规模,技术递进推动产业工人联合;另一方面,资本组织形式引发技术应用,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本积累刺激技术创新。据此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核心观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取得了一定发展且具有相对的进步性,直接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诞生和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中国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社会生产力条件。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近代中国并存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与不发展两种状态,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生产方式广泛存在。事实上,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处于特殊阶段,其发展的事实才容易被传统封建制下的社会矛盾所掩盖。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较而言是一种历史进步,是应该被支持和肯定的新生事物。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才异常缓慢和艰难,才需要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充分发展清除封建残余。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资本有机构成不高,急需要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来代替机械化操作,才有了工人阶级高度的集中性。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给劳动者带来经济上的严重剥削、漫长的劳动时间和残酷的政治压迫,才有了无产阶级彻底反抗意志的觉醒和顽强斗争实践觉悟的提高。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才软弱无能,中国共产党才应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领导作用。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才会不断走向反动对立面,科学社会主义才会进一步直抵人心。以工业化和商品化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长期存在和持续影响是中国的现实,变革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经济现代化的历史性课题。本文以历史缘由为起点,科学总结中国现代化思潮的历史经验,形成对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镜鉴,理性审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模式之间的异同,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知。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应当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不断释放市场配置资源的活力,推动市场经济模式迈入新的层次和高度,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高效率和高质量发展。
王剑[2](2018)在《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研究 ——基于企业内部权力结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军工企业是国家富强、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国有军工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统筹考虑国家背景、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中国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研究是实现其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科学的领导体制是保障一个组织规范高效运作的基础。六十多年来,我国国有军工企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不容置疑,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运营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历史演变和现实反思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据,遵循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着重思考并探索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方案。其改革方案从有利于发挥管理者效力、提高企业运营水平、规范国有企业权力使用与监督以达到公司治理的最优化、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落实好“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等问题出发,聚焦企业内部权力结构,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同实现公司股权多元化相结合,在“新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中,论证了新老三会如何代表利益相关者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国有军工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党政一肩挑”的实现形式,建构了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前提,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领导体制模型,为国有军工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强化党的领导,合理规避风险,兼顾各方利益,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施方案。
沈汉[3](2013)在《洞察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成长的一扇窗口——论工商业经济组织的历史》文中认为过去我们对资本主义史的研究偏重于定性考察和对剥削关系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和运作关注不够,使得对资本主义的描述过于抽象。资本主义形态也表现在它的经济运行中所创造的一系列工商业组织形式上。本文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形成过程中的诸种工业和商业经济组织形式,作为观察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新角度。在这些经济组织中,既有典型化的组织形式,也有非典型化的组织形式。
刘磊[4](2006)在《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与所得课税》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工厂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分公司与子公司、企业集团和集团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等各种企业组织形式以及其所面临的所得课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应按法人确定纳税人、解决股利的双重征税问题、总分公司应汇总纳税、企业集团应合并纳税、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的所得课税应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统一考虑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刘磊[5](2006)在《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与所得课税》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工厂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分公司与子公司、企业集团和集团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等各种企业组织形式以及其所面临的所得课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应按法人确定纳税人、解决股利的双重征税问题、总分公司应汇总纳税、企业集团应合并纳税、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的所得课税应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统一考虑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课题组[6](2005)在《国有独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和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是我国煤炭行业的特大型国有独资公司。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兖矿集团公司以董事会建设为重点,紧紧抓住公司制的核心,积极探寻了在国有独资公司体制下不断建设和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
管仁勤[7](2003)在《企业财产制度创新与生产力发展相关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企业是劳动分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而产生的一种高效率的经济组织 ,企业财产组织制度的嬗变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变迁中的企业财产组织制度为技术进步、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与工业化的演进提供了平台 ,同时 ,它又是生产要素耦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与替代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李鹏[8](2003)在《规模经济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对规模经济问题的研究早已有之,现有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技术对生产规模的影响作用。但是技术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其它的重要因素还有市场环境、社会经济制度等,它们同样也在制约着规模经济的产生和实现,忽略这些因素的作用不利于对规模经济问题的全面和客观的认识与理解。本文从制度的角度,运用分工理论,对经济活动中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从产权制度、组织管理制度、国家经济体制等方面,对工厂、公司制企业、行业和地区等几个经济系统规模经济的产生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它们的内在形成机理。 本文共6章,在总体结构上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章,在对有关文献资料评述的基础上,对规模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建立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可以说是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干部分,包括第2、3、4、5章,从制度的角度,按照经济系统的层次,分别对工厂、公司企业、钢铁行业和地区规模经济的产生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是第6章结束语,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的结论。 各章的主要内容是: 第1章是关于规模经济和经济制度理论的评述。首先是把亚当斯密、马克思、阿林杨格、马歇尔以及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论述进行了概括,揭示出规模经济的基本特征。接着归纳出规模经济的定义和规模经济的层次,并把决定规模经济产生和实现的因素总结为技术、制度和市场环境等三类,建立了由这三个因素构成的分析模型。最后,专门论述了经济制度对规模经济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分工在经济制度和规模经济中的作用。 第2章分析工厂制的规模经济。工厂制是工业革命时期一系列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产物,因此,本章首先分析了工厂制产生时期的社会经济制度状况,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初期产业资本的地位、行会与资本主义工厂制的发展、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的历史作用、金融制度的演变及其作用、国家干预——重商主义保护政策下的工业化进程。接着,考察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制的特点和工厂规模大小,并从早期工厂的产权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方面分析其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 第3章分析公司制企业的规模经济。本章从公司制的起源谈起,说明了公司产权结构的变化是如何促进了企业规模的发展。公司规模的发展产生了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问题,不同的治理机制有着不同的公司规模增长模式,由此,本章分别研究了英、美公司与德、日公司和家族公司的治理模式与公司规模增长的关系。接下来,分析了现代公司组织管理制度对公司规模经济的影响作用。最后,分析了纵向一体化与规模经济的关系。纵向一体化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方式,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存在差别,存在着美国的竞争一体化模式和日本的合作一体化模式。在这一部分,通过比较这种差异,说明了制度对企业规模经济的影响。 第4章以钢铁行业为例,分析了经济制度变迁与行业规模经济的关系。本章从世界钢铁行业的历史和现状出发,论述了工业化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路径和钢铁工业发展的普遍经验。中国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发展钢铁工业,伴随着国家经济制度的变迁,建国后我国钢铁工业管理体制发生过儿次重大的的演变。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则促进了我国钢铁行业规模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与世界钢铁强国相比,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必须对我国钢铁行业进行战略性的调整。 第5章分析区域聚集经济与中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地区聚集经济是规模经济的一种形式,本章首先从一般性的考察开始,说明了各国存在的地区聚集经济及其发展状况,归纳出地区产业聚集的四种规模经济形态,从区域经济学、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和阿林·杨格的迂回生产分一l二理论总结出区域聚集经济的一般形成机理—地区内分l二网络体系。其次,通过分析苏南地区政府主导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生性和浙江的内生性等儿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聚集经济发展模式,说明中国地区聚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创新的产物。最后指出,虽然中国部分地区取得了聚集经济发展的初步成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它们的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巩固。 第6章结束语,对规模经济、分工和制度的关系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杨洁[9](2002)在《广州航道局 ——企业战略变革探析》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综合性的教学案例,全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案例和案例分析。 案例对疏浚业进行简要介绍,对境外疏浚产业发展情况和中国大陆疏浚市场竞争作具体的描述,并以时间为序描述广州航道局整个发展历程,其中对澳门工程、珠江口工程与多元化发展三大重要事件作陈述,并着重介绍了广州航道局为扭转困境,实施战略变革的详细过程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案例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的MBA课程知识,尤其是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等理论,结合自身的实践,对广州航道局战略变革的合理性及财务成效进行评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外部环境分析、产业态势研究、企业内部资源评估等方法导出广州航道局疏浚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最后对广州航道局的运作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
刘晓玉[10](2000)在《浅谈工厂制与公司制》文中指出
二、浅谈工厂制与公司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工厂制与公司制(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发展的成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 |
1.2.1 本选题国外研究概述 |
1.2.2 本选题国内研究概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研究视角与核心观点 |
1.3.2 本文基本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
1.4.2 总括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
1.4.3 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 |
2 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主要内容 |
2.1 生产方式 |
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2.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构成 |
2.3.1 宏观层面 |
2.3.2 微观层面 |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
3.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酝酿(1840—1869年) |
3.1.1 新生产力出现 |
3.1.2 原始资本积累 |
3.1.3 产业工人诞生 |
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创制(1870—1894年) |
3.2.1 扩大市场开放 |
3.2.2 买办身份转变 |
3.2.3 近代企业产生 |
3.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曲折发展(1895—1919年) |
3.3.1 实业环境改善 |
3.3.2 近代企业发展 |
3.3.3 发展中的曲折 |
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技术条件在近代中国的递进 |
4.1 生产技术 |
4.1.1 官营企业 |
4.1.2 民营企业 |
4.2 劳动素质 |
4.2.1 官营企业 |
4.2.2 民营企业 |
4.3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技术条件在国际上的估量 |
4.3.1 生产设备规模比较 |
4.3.2 机械动力使用比较 |
4.3.3 劳动生产效率比较 |
5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社会形式在近代中国的演进 |
5.1 资本组织形式 |
5.1.1 官营企业 |
5.1.2 民营企业 |
5.2 组织管理 |
5.2.1 官营企业 |
5.2.2 民营企业 |
5.3 资本积累 |
5.3.1 官营企业 |
5.3.2 民营企业 |
5.4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社会形式在国际上的估量 |
5.4.1 工业规模比较 |
5.4.2 制度水平比较 |
5.4.3 分配水平比较 |
6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作用 |
6.1 直接促进无产阶级队伍的诞生和壮大 |
6.1.1 技术引入促进产业工人诞生 |
6.1.2 技术传播壮大产业工人规模 |
6.1.3 技术递进推动产业工人联合 |
6.2 一定程度上奠定现代中国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社会生产力条件 |
6.2.1 资本组织形式引发技术应用 |
6.2.2 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
6.2.3 资本积累刺激技术创新 |
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影响 |
7.1 客观上奠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产生的社会条件 |
7.1.1 共产党成立的社会基础 |
7.1.2 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
7.1.3 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 |
7.2 客观上奠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起始条件 |
7.2.1 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经济条件 |
7.2.2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优势 |
7.2.3 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研究 ——基于企业内部权力结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源自新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对国企变革的要求 |
1.2.2 研究源自军工集团对旗下各企业高管提高企业家素质的需要 |
1.2.3 研究源自加强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 |
1.2.4 研究源自寻求助力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求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实证分析法 |
1.4.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5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6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 |
2.1 关于企业的性质与边界 |
2.1.1 西方学者对企业性质与边界的论述 |
2.1.2 马克思对企业性质与边界的阐释 |
2.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性质 |
2.2 国有企业的分类及目标 |
2.2.1 国有企业的分类 |
2.2.2 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 |
2.3 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2.3.1 体现国家意志 |
2.3.2 支撑引领并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
2.3.3 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社会政治风险 |
2.4 国有军工企业的性质及特征 |
2.4.1 国有军工企业的性质及地位 |
2.4.2 国有军工企业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概述及发展 |
3.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内涵及意义 |
3.1.1 企业领导体制的内涵 |
3.1.2 领导制度、体制、机制的关系 |
3.1.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作用 |
3.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 |
3.2.1 领导体制的初步探索 |
3.2.2 全面试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
3.2.3 领导体制的十年混乱期 |
3.2.4 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
3.2.5 厂长、经理负责制 |
3.2.6 现代企业领导体制探索 |
3.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3.3.1 国际政治与经济竞争挑战军工核心竞争力 |
3.3.2 新时代的安全发展新需求挑战军工国防保障力 |
3.3.3 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挑战军工市场竞争力 |
3.3.4 国企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使军工企业改革进入机遇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当代反思与检视 |
4.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变革反思 |
4.1.1 党、政、工三位一体的权力结构 |
4.1.2 领导体制变革的时代背景 |
4.1.3 领导体制的确立及变革依据 |
4.1.4 领导体制贯彻的原则 |
4.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的利弊分析 |
4.2.1 党政分设领导模式 |
4.2.2 党政“一肩挑”领导模式 |
4.2.3 党政一体化领导模式 |
4.2.4 党政交叉兼职或交流任职 |
4.2.5 总经理负责制和企业委员会制 |
4.2.6 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
4.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当下反思 |
4.3.1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成就 |
4.3.2 领导体制改革过程中暴露的现实矛盾 |
4.4 国外典型国家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参考 |
4.4.1 美国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 |
4.4.2 俄罗斯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 |
4.4.3 日本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 |
4.4.4 国外典型国家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启示 |
4.5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个案检视 |
4.5.1 红林公司企业概况 |
4.5.2 红林公司领导体制回顾 |
4.5.3 红林公司领导体制现状剖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理论基础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立论依据 |
5.1.1 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为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指明政治方向 |
5.1.2 中国特色的根本经济制度为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确立了所有制格局 |
5.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提供机制框架 |
5.2 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理论基点 |
5.2.1 现代企业制度为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提供了选择基础 |
5.2.2 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要件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主要基石 |
5.2.3 新时代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求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行动指南 |
5.2.4 领导体制相关理论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中的重要指导 |
5.3 组织行为理论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1 组织结构原理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需坚持的基本原则 |
5.3.2 群体行为基本原理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需注意的基本范式 |
5.3.3 领导力及其相关理论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 |
5.4 领导理论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重要补充 |
5.4.1 领导的本质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力量源泉 |
5.4.2 领导的职能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精神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现实基础 |
6.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基础及差异 |
6.1.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构建基础 |
6.1.2 企业领导体制的差异性比较 |
6.2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法人治理结构 |
6.2.1 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 |
6.2.2 企业法人治理的原则 |
6.2.3 法人治理结构框架组成 |
6.2.4 国有军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
6.2.5 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
6.3 股权多元化为国有军工企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
6.3.1 股权结构思考 |
6.3.2 我国企业的股权构成 |
6.3.3 国有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
6.3.4 股权多元化对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影响 |
6.3.5 股权多元化改革对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要求 |
6.3.6 国有军工企业的改制上市 |
6.4 党的领导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政治核心 |
6.4.1 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军工企业的独特优势 |
6.4.2 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建工作要求 |
6.4.3 党组织在现代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定位 |
6.4.4 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国有军工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理念及方略 |
7.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应当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
7.1.1 产权与政权的关系 |
7.1.2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
7.1.3 规范管理与民主管理的关系 |
7.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价值标准 |
7.2.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基本原则 |
7.2.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检验标准 |
7.2.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责任目标 |
7.2.4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目标 |
7.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层次 |
7.3.1 国有军工企业治理结构层面 |
7.3.2 企业运行机制层面 |
7.4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机理 |
7.4.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维度和方向 |
7.4.2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建构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型建构 |
8.1 股份制国有军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
8.1.1 股东 |
8.1.2 经营层 |
8.1.3 企业职工 |
8.1.4 用户(部队或厂所) |
8.1.5 供应商 |
8.1.6 债权人 |
8.1.7 政府 |
8.2 “新三会”、“老三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8.2.1 “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 |
8.2.2 “新三会”、“老三会”与企业利益相关者 |
8.3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现实特色 |
8.3.1 党组织在国有军工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
8.3.2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
8.3.3 法人代理的信托责任 |
8.4 “六会七方”领导机构设置的科学组合 |
8.4.1 主次型机构设置 |
8.4.2 参与型机构设置 |
8.4.3 兼职型机构设置 |
8.4.4 复合型机构设置 |
8.5 侧重于利益相关方的领导体制组合 |
8.5.1 识别军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
8.5.2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事权路径 |
8.5.3 侧重于利益相关方的领导体制组合模式 |
8.6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型及应用 |
8.6.1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权力结构 |
8.6.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模型及解读 |
8.6.3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型的具体应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
(5)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与所得课税(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厂制企业 |
二、公司制企业 |
三、分公司与子公司 |
四、企业集团与集团公司 |
五、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制企业 |
(8)规模经济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English Abstract |
导论 |
1 研究背景 |
2 选题和论文体系的意义 |
3 研究方法 |
4 论文框架结构 |
第1章 规模经济与制度的基本理论 |
1.1 规模经济理论评述 |
1.1.1 亚当.斯密 |
1.1.2 马克思关于规模经济的论述 |
1.1.3 阿林.杨格 |
1.1.4 马歇尔 |
1.1.5 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 |
1.1.6 新制度经济学 |
1.2 规模经济的定义及其层次性 |
1.2.1 规模经济的定义 |
1.2.2 规模经济的层次划分 |
1.3 规模经济与经济制度 |
1.3.1 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 |
1.3.2 经济制度的作用 |
1.3.3 经济制度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关于分工理论的进一步阐释 |
第2章 工厂制与规模经济 |
2.1 工厂产生的社会制度环境 |
2.1.1 资本主义制度初期产业资本的从属地位 |
2.1.2 行会与资本主义工厂制的发展 |
2.1.3 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的历史作用 |
2.1.4 金融制度的演变及其作用 |
2.1.5 国家干预--重商主义保护政策下的工业化进程 |
2.2 工厂制的确立及其规模 |
2.2.1 经济史中的工厂 |
2.2.2 工厂制的特点 |
2.2.3 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规模 |
2.3 工厂制的产权特征与内部组织结构 |
2.3.1 早期工厂的产权结构和规模 |
2.3.2 早期工厂的组织管理制度 |
2.3.3 小结:工厂制度与规模经济 |
第3章 公司制与规模经济 |
3.1 产权制度创新的产物--公司 |
3.1.1 公司制的历史考察 |
3.1.2 公司产权结构的变化与企业规模的发展 |
3.2 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规模的增长 |
3.2.1 公司治理机制的几个基本问题 |
3.2.2 英、美治理模式与公司规模的增长 |
3.2.3 德、日治理模式与公司规模的增长 |
3.2.4 家族治理模式与公司规模的增长 |
3.3 公司的组织制度与公司规模经济 |
3.3.1 从古典企业的组织制度到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 |
3.3.2 现代公司的组织制度与规模经济的实现 |
3.4 纵向一体化规模经济的两种方式 |
3.4.1 企业纵向一体化理论 |
3.4.2 美国的大量生产方式--竞争一体化 |
3.4.3 日本的精益生产方式--合作一体化 |
3.4.4 两种一体化模式的评价 |
第4章 经济制度变迁与行业规模经济--以钢铁行业为例 |
4.1 世界钢铁行业的历史和现状 |
4.1.1 各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路径 |
4.1.2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普遍经验 |
4.2 我国钢铁行业的规模经济变迁 |
4.2.1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史 |
4.2.2 建国后我国钢铁工业管理体制的演变 |
4.2.3 我国钢铁行业规模经济状况的实证分析 |
4.2.4 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
4.2.5 我国钢铁行业的战略调整对策 |
第5章 区域聚集经济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 |
5.1 地区聚集经济的一般考察 |
5.1.1 早期的地区聚集经济 |
5.1.2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聚集经济发展 |
5.2 聚集经济的形成机理及其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
5.2.1 地区产业聚集的规模经济形态 |
5.2.2 区域经济学与聚集经济理论 |
5.2.3 聚集经济的一般形成机理--地区内分工网络体系 |
5.3 制度创新与中国地区聚集经济 |
5.3.1 政府主导型聚集经济及其转变--苏南乡镇企业崛起与二次创业 |
5.3.2 外生性聚集经济--珠江三角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
5.3.3 内生性聚集经济--浙江“块状经济”模式 |
5.3.4 中国地区聚集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广州航道局 ——企业战略变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案例 |
疏浚业简介 |
疏浚及其应用 |
疏浚技术发展 |
世界疏浚市场分布 |
发展中的疏浚产业 |
境外疏浚产业发展现状 |
疏浚强国产业优势表现 |
不断拓展的市场领域 |
境外疏浚市场竞争 |
中国大陆疏浚业发展情况 |
中国疏浚业发展回顾 |
境内疏浚市场竞争 |
行业结构特征 |
激烈的市场竞争 |
广州航道局浚业征程 |
创业回顾 |
管理模式 |
重大事件介绍 |
澳门工程机遇,经济实力大增 |
珠江口工程契机,创管理优势 |
多元化发展,步履蹒跚 |
效益下滑,积重日深 |
正视危机,实施变革 |
按“三层三块”构建新的经营管理结构 |
整合有效规模,构建疏浚公司架构 |
精简机构,减少冗员 |
剥离辅业 |
清理多元化业务 |
加大技术投入,重造专业优势 |
初见成效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
1 案例与分析的写作意图与线索 |
1.1 论文写作目的 |
1.2 案例分析线索 |
2 企业战略变革合理性分析 |
2.1 组织形式渐变分析 |
2.1.1 从工厂制向公司制渐变 |
2.1.2 模拟母子公司运营 |
2.2 组织结构调整剖析 |
2.2.1 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 |
2.2.2 变革前的组织结构 |
2.2.3 重组后的组织结构 |
2.2.3.1 致力核心业务的有效运作 |
2.2.3.2 强化项目经理部的战略地位 |
2.3 企业边界重构分析 |
2.3.1 不经济的纵向一体化 |
2.3.1.1 “生产或采购”的选择 |
2.3.1.2 资产专用性原则的应用 |
2.3.2 紧缩多元化业务 |
2.3.2.1 战略匹配关系分析 |
2.3.2.2 财务匹配关系分析 |
3 战略变革财务成效分析 |
3.1 1995年-2001年经济数据变化图示 |
3.2 变革前后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
4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完善后续管理制度 |
4.2 工程成本高企不下 |
4.3 科技发展后劲不足 |
4.4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
5 疏浚核心业务战略抉择分析 |
5.1 境外疏浚市场分析 |
5.2 境内疏浚市场变化 |
5.2.1 传统疏浚市场稳中有升 |
5.2.2 新兴疏浚市场亟待开发 |
5.3 疏浚行业吸引力分析 |
5.3.1 同业竞争者的抗衡 |
5.3.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5.3.3 替代的威胁 |
5.3.4 供应商分析 |
5.3.5 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 |
5.4 企业相对竞争地位分析 |
5.5 企业SWOT分析 |
5.6 确立发展战略 |
5.6.1 战略发展方向 |
5.6.2 竞争战略选择 |
6 建议 |
6.1 加强营销整合,拓展市场空间 |
6.2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附录 |
附录A 广州航道局资产负债表(2001年12月31日) |
附录B 广州航道局历年利润表 |
附录C 国内大型疏浚企业资源能力对比 |
附录D 荷兰BOSKALIS公司资源简况与财务年报摘要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
(10)浅谈工厂制与公司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什么要将工厂制改成公司制 |
二、公司制与工厂制的区别 |
1. 构建理论根据不同。 |
2. 厂长和经理的法律地位不同。 |
3. 对厂长和经理监督制约机制不同。 |
三、公司制的优势 |
四、浅谈工厂制与公司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发展的成就问题研究[D]. 戴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9)
- [2]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研究 ——基于企业内部权力结构视角[D]. 王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3]洞察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成长的一扇窗口——论工商业经济组织的历史[J]. 沈汉. 世界历史, 2013(04)
- [4]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与所得课税[J]. 刘磊.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6(01)
- [5]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与所得课税[J]. 刘磊. 中国经济问题, 2006(02)
- [6]国有独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A].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课题组. 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2005
- [7]企业财产制度创新与生产力发展相关分析[J]. 管仁勤. 生产力研究, 2003(05)
- [8]规模经济的制度分析[D]. 李鹏. 厦门大学, 2003(02)
- [9]广州航道局 ——企业战略变革探析[D]. 杨洁. 暨南大学, 2002(01)
- [10]浅谈工厂制与公司制[J]. 刘晓玉. 华北电业,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