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忘却的记念》抄后记(论文文献综述)
袁园[1](2019)在《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拼音首字母T-Z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文中认为中日两国在地理上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历史。漫长的文化交流史中,两国在语言词汇方面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借用的情况。即日语中有来自于中文的词汇,中文中也有来自日语的词汇。其中,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部分像“窒息”、“演说”、“展览”这样源于日语的中日同形词,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被称为“日语借词”。周作人是近代文坛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散文大家。因为留日的背景和对日本文化的熟识,使其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日语借词。为了解周作人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以及中日词汇交流所做出的贡献,研究其散文作品所使用的日语借词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以周作人散文作品为研究范围,经过逐句阅读,抽取出了6000多个中日同形词,按照汉语拼音首字母进行划分,确定其中T-Z的2416个中日同形词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A-S请参考王胜男和李哲的研究)。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问题点、词汇的抽取范围和分类方法以及判断为日语借词的依据。第二章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日本国语大辞典』(第2版)等,将研究对象分为“有典”(1919词)、“无典”(180词)、“新义”(288词)、“汉大未收”(29词)四类,并探究了其与“日语借词”的关系,判定日语借词的数量为250个,分别是149个“无典”,84个“新义”,17个“汉大未收”。第三章在第二章的研究基础上,找出了不符合《汉语大词典》编纂方针的442个词,分列为“释义不足”、“书证滞后”、“书证单一”、“书证缺失”和“书证有误”五项,并用周作人散文中的例子对其进行补正,为《汉语大词典》今后的修订提供一些参考。第四章为结论部分,总结四种分类以及日语借词的所占比例,列举本研究所判断的250个日语借词,以弥补周作人与日语借词相关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课题。
刘洋[2](2015)在《戴文葆的编辑学研究及其思想论要》文中指出戴文葆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编辑学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编辑学学科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戴文葆一直致力于编辑理论研究与编辑学学科建设。他光辉曲折的编辑生涯,见证了我国编辑出版形态的历史性变迁,也见证了我国编辑学学科从无到有的建构历程。他对中国古代编辑史研究的深刻认知,对编辑学元范畴以及研究对象的界定,对编辑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探索,极大地完善了编辑学学科体系,具有开拓性意义。他的"编辑学者化"思想以及"读者审读"的理念,在今天的编辑学研究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性意义。
黄俊剑[3](2013)在《编辑家戴文葆论略》文中认为戴文葆(1922-2008)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编辑家,也是一位睿智的思想者。他的编辑生涯复杂曲折,见证了共和国出版业的历史性变迁。在四十多年的编辑生涯中,戴文葆经历了多次身份转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适着自身编辑行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编辑学案,同时也是当代编辑群体主体意识觉醒的具体表征作为一名学者型编辑,他倡导“编辑学者化”理念,追求“以质传世”的编辑境界,组织出版了大量极富文化价值的经典作品,在社会和文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对当代文化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戴文葆一直致力于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在编辑学草创阶段,他通过开创性的编辑史研究回应了“编辑无学”的诘难,为编辑学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后,戴文葆以编辑史研究为依托,考辨“编辑”元概念,构想编辑学学科架构,探索出版市场化改革路径,有力地推动了编辑学理论的实质性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编辑思想。戴文葆的编辑思想植根于丰厚的古典编辑经验之中,并将古典经验与现代意识熔铸一炉,既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又具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又面向未来敞开,呈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包容性,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编辑学理论体系。本文主体由4部分构成。绪论简述本选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一章把戴文葆的编辑生涯划分成4个阶段论述,探讨其编辑活动与时代环境及社会文化的内在关系,并抽绎出其在社会嬗变中秉持的编辑逻辑。第二章分析评价了戴文葆的编辑史研究,归纳其研究特色,评价其研究价值,提炼其编辑史观,并从中探析戴文葆编辑思想的理论来源和演变轨迹。第三章从5个方面剖析戴文葆的编辑思想,呈现出其主要的思想特色和理论贡献,从而为当代编辑活动提供启示
肖剑南[4](2004)在《东有启明 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是五四以来中国最杰出的散文家。从风格学的制高点来考察周氏兄弟散文,目的是要推进周氏兄弟散文的比较研究,力图探索现代散文风格辨析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为散文风格学的理论建设略尽抛砖引玉之义务。论文综合运用了心理学、文体学、语言学、修辞学等方面的知识,借鉴传统的文气说、体性论、评点学和西方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批评方法。以记叙抒情类纯散文为散文的本位和正宗,将散文诗视为散文诗化的一支,把杂文随笔视为知性散文的一支,探讨周氏兄弟主体风格在不同体式中的衍化、变异和更新。最后综论“鲁迅风”和“岂明风”的独创性贡献和互补性意义,揭示现代散文风格的成因和辨析方法。
朱正[5](2004)在《一个抄本》文中认为
戴文葆[6](2004)在《《为了忘却的记念》抄后记》文中研究指明
黄科安[7](2002)在《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 ——中国现代随笔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代随笔,是20世纪中国比较重要的文学门类之一,它作为现代知识者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探求和言说的主要载体,而与20世纪中国知识者的精神沧桑史产生最为密切的联系。然而,长期以来学界不曾作过深入研究。因而,撰着一部中国现代随笔论着,无疑是学界一项迫切和必要的任务。而这项研究工作所具有的拓荒性质和潜在的理论价值,便成为笔者选择本课题作为博士论文研究的重要依据和考量。 笔者在占有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围绕着随笔作为中国现代知识者重要的言说方式这个重心来思考,从古到今,由中及外,进行潜心的研读和比较,进而提出论文的写作思路和框架构建。首先从“随笔”概念,进而分析现代随笔的精魂是“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以现代知识阶层崛起为背景,说明中国现代随笔家在20世纪文坛上如何以随笔为言说方式,进行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既以鲁迅、周作人作个案的深入研究,同时也梳理中国现代随笔的发展历程;注重现代随笔艺术本体研究,从随笔家的思维方式切入,提出非系统、闲笔、机智、反讽、诙谐是中国现代随笔艺术表现形态的五个审美特征;同时,还论述了中国现代随笔与中外随笔传统的传承和创新之关系,以及总结中国现代随笔的经验和教训。
二、《为了忘却的记念》抄后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了忘却的记念》抄后记(论文提纲范文)
(1)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拼音首字母T-Z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序论 |
1.1 研究目的と意义 |
1.2 先行研究と问题点 |
1.2.1 日本语借用语に関する研究 |
1.2.2 周作人の作品における日本语借用语に関する研究 |
1.3 研究范囲 |
1.4 研究方法 |
1.4.1 言叶の抽出 |
1.4.2 出典の调査 |
1.4.3 抽出语の分类と整理 |
1.5 日本语借用语の判断基准 |
第二章 周作人の散文における日本语借用语 |
2.1 「有典」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
2.2 「无典」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
2.3 「新义」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
2.4 「汉大未収」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
第三章 《汉语大词典》への指摘 |
3.1 釈义不足 |
3.2 例证遅れ |
3.3 例证単一 |
3.4 例证なし |
3.5 例证误り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付録1 研究対象としての中日同形语(2416) |
付録2 非考察対象の文章一覧表 |
付録3 考察対象の文章一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编辑家戴文葆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戴文葆的编辑活动 |
第一节 报刊编辑时期(1938~1951) |
第二节 初涉图书出版(1951~1958) |
第三节 廿年“员外郎”(1958~1978) |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8) |
第五节 社会变迁视野中的编辑逻辑 |
第二章 戴文葆的编辑史观 |
第一节 文化传承:编辑史演进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以人为木:编辑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 |
第三节 体例创新:编辑创造力的外在表征 |
第四节 贯通古今:历史经验的批判继承 |
第三章 戴文葆的编辑思想 |
第一节 “编辑”:编辑学的核心范畴 |
第二节 编辑学: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
第三节 学者化:编辑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四节 以质传世:编辑主体的价值超越 |
第五节 两个效益:出版改革与未来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东有启明 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春兰秋菊竞呈妍--周氏兄弟散文的本位风格 |
第二章 诗化的翔舞--周氏兄弟散文诗的风格创新 |
第三章 知性的精魂--周氏兄弟杂文随笔的多样风格 |
第四章 双水分流劲有声--“鲁迅风”与“岂明风”价值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7)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 ——中国现代随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随笔与中国现代随笔 |
第一节 诠释“随笔”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随笔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一章 中国现代知识阶层的崛起 |
第一节 制度形式与中国现代知识阶层 |
第二节 中国现代知识者和随笔家的类型与特征 |
第二章 中国现代随笔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随笔的创建阶段(1917年-1937年)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随笔的发展阶段(1937年-1949年) |
第三节 中国现代随笔的萎缩阶段(1949年-1976年) |
第四节 中国现代随笔的重建阶段(1976年-1999年)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随笔代表作家 |
第一节 鲁迅:精神界之战士 |
一、 鲁迅与随笔 |
二、 枭鸣:思维的异端立场 |
三、 怎么言说 |
四、 言说什么 |
第二节 周作人:“三角塔顶”的知识者 |
一、 周作人与随笔 |
二、 僵尸死鬼:历史循环的观念 |
三、 物理人情:批评的标尺 |
四、 驳正俗说:修辞的策略 |
第四章 中国现代随笔的艺术表现与审美创造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随笔与思维方式 |
第二节 非系统:中国现代随笔艺术表现形态之一 |
第三节 闲笔:中国现代随笔艺术表现形态之二 |
第四节 机智:中国现代随笔艺术表现形态之三 |
第五节 反讽:中国现代随笔艺术表现形态之四 |
第六节 诙谐:中国现代随笔艺术表现形态之五 |
第五章 中国现代随笔与中外随笔传统 |
第一节 中国古代随笔谱系与现代知识者 |
一、 中国古代随笔谱系 |
二、 中国古代随笔:现代知识者的返回与重释 |
第二节 外国随笔资源与中国现代知识者 |
一、 外国随笔的发展概貌 |
二、 外国随笔:中国现代知识者的引进与译介 |
结束语 中国现代随笔兴衰消长及其思考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四、《为了忘却的记念》抄后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拼音首字母T-Z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D]. 袁园.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2]戴文葆的编辑学研究及其思想论要[J]. 刘洋.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3]编辑家戴文葆论略[D]. 黄俊剑.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4]东有启明 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D]. 肖剑南.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5]一个抄本[J]. 朱正. 鲁迅研究月刊, 2004(01)
- [6]《为了忘却的记念》抄后记[J]. 戴文葆. 鲁迅研究月刊, 2004(01)
- [7]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 ——中国现代随笔研究[D]. 黄科安.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