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器外设共享系统中本地控制系统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孙怡琳[1](2021)在《基于AUTOSAR标准架构的智能远程防盗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针对当前物流公司管理商用车车队存在的各类安全性问题以及现有车联网系统存在的下列不足,包括防盗功能不够完善,数据传输安全性不高,通信规范程度有待提升,汽车电子软硬件耦合性高等,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应用于物流公司的智能远程防盗系统,其中主控制器以AUTOSAR开放软件架构为标准开发,远程平台与车载终端实现JT808交通标准通信,车内网络实现CAN总线安全通信,该系统可以帮助商用车实现互联互通,协助物流公司实现车队安全管理。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为彻底隔离底层硬件和上层软件,提升代码重用性与可靠性,提高开发效率,本文设计了基于AUTOSAR开放软件架构的安全防盗主控制器。基于AUTOSAR分层架构,将主控制器功能设计成应用层中软件组件形式,并设计软件组件之间交互的接口,同时将主控制器的外设驱动、通信以及调度中断以模块化形式在基础软件层实现。2.为防止CAN通信总线上明文传输的数据受到攻击,本文在XXTEA异或加密算法和HMAC认证算法的技术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动态加密机制来提升CAN通信安全性,并设计了计数器更新机制来规避计数器溢出风险。该机制有效防御了针对CAN总线的重放攻击和数据篡改攻击。3.面向物流公司数量庞大的商用车终端接入和通信数据规范化需求,设计了一个基于JT808协议的设备接入平台,使用负载均衡模块将大量接入终端均匀分布到各个服务器上,使用连接中心模块实现终端鉴权、上行数据的解码和下行数据的编码。4.基于上述工作,本文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由前端输入模块、主控制器、远程信息处理终端、设备接入平台、远程信息管理平台组成的智能远程防盗系统,具有刷卡解锁、远程控制、授权时间段管理、终端接入及鉴权、用户隔离和信息查询等功能,并对该系统展开安全风险评估和系统功能测试。
程艺[2](2021)在《CAFe机器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实用的洁净能源技术非常重要。核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长期满足将来的洁净能源需求。作为洁净核能技术之一,加速器驱动次临界(ADS,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系统可在核能应用中承担多项任务,包括将放射性废料中长寿命高放射性核素嬗变成为短寿命放射性核素或者稳定的同位素,用于发电和产生热量等。ADS系统包括高功率质子加速器、散裂靶和次临界反应堆。为了解决高功率质子加速器中的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了一台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样机(CAFe,China ADS Front-end demo linac)。本论文研究CAFe加速器机器保护系统里的关键技术,并重点研究了下面三项关键技术:用于机器保护系统历史数据事故分析中的高精度时间戳技术、机器保护执行信号时序控制技术、机器保护系统控制器集成技术等。首先,在后事故分析过程中,软件系统可实现的故障事件的时间分辨率为毫秒量级,而CAFe加速器腔体频率为162.5 Mhz,束团时间结构为6 ns左右,束测系统中束流位置探测和束流损失探测的故障信号的时间分辨在微秒量级。若采用基于系统软件的时标技术,其时间分辨率不能为实验人员提供详细的事件过程数据,不能精准的还原故障场景及其故障事件的先后顺序。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为机器保护系统提供高精度时间戳的方法。本文采用基于White Rabbit系统中的TAI时钟和分布式时钟同步技术,实现了高精度时间戳的获取及显示,保证了故障发生时,各设备故障信号的时间标记,其时间戳精度为4 ns。其次,机器保护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设备动作控制方法单一,不能灵活设置控制时序,存在设备被打坏的风险。如LEBT段的Chopper电源还没关闭,真空系统的真空阀或其他系统的相关插入式元件已插入,此时这些插入式元件存在被束流直接轰击的风险,严重时会被瞬间击穿,而造成真空破坏、腔体环境变差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为设备增加时序控制的想法,通过将原有PLC硬件平台实现的部分时序控制功能转移到FPGA控制器中,实现了可实时在线调整时序关系的能力。经过实际测试,FPGA控制器可以实现对设备保护的触发信号延时可调,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最后,本论文研究了机器保护系统的控制器集成技术。通过研究机器保护系统中现有的FPGA控制器和PC机上现有的控制功能,提出了将IPC机上运行的软件控制功能集成在FPGA控制器内,并在其内部嵌入EPICS框架的策略,实现PV变量本地发布功能。这为机器保护系统实现前端控制器智能化迈出了坚定一步。论文针对高功率质子加速器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了高精度时间戳技术、时序控制技术和嵌入式控制器技术。设计实现的高精度时间戳系统可实现纳秒量级的设备故障信号发生时刻的标定,这为事故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技术途径。基于FPGA控制器的事例触发延时模式,探索了可在线灵活修改设备控制时序的功能。嵌入式智能化前端控制器将FPGA板卡和工控机的功能进行整合,为智能化前端控制器的现场大规模分布式部署提供了技术方案。
左乔[3](2021)在《多通道数字视频DVR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市场对视频监控产品的需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款高性能的多通道数字视频录像机(Digital Video Recorder,DVR)。本文围绕TMS320DM8168视频处理芯片为核心处理器设计实现一款多通道数字视频录像机。在硬件方面,完成了整个设备的功能模块设计、电路设计、内存设计、电源模块设计、复位设计以及对外的网络接口、硬盘接口、USB接口、串口等多种接口的设计。在软件方面,为目标板搭建了嵌入式开发环境,基于Linux操作系统完成了整个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实现了多通道视频采集、编解码、本地存储以及网络传输等模块的软件设计,完成了设备的视频监控网页客户端的设计,再对系统的启动和时钟进行配置,以及系统网络模块的配置。最后进行了硬件和软件测试环境的搭建,实现软硬件功能测试,完成多通道数字视频DVR的设计与实现。本文设计的多通道数字视频录像机最多可以支持16路数字视频的高速实时采集,支持视频数据的快速压缩编解码,支持视频本地显示、回放、硬盘存储以及客户端远程访问功能。相比传统录像机,该设备的性能更优,功能更全。促进视频监控产品的快速发展。
刘力行[4](2021)在《互联网技术在水文测流平台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的监测是认识和揭示水文现象的主要手段,水文测流数据是水利调度的根本依据。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测流平台普遍采用缆道吊箱系统,目前的水文测流平台大多通过本地PC软件控制,测流数据保存在本地PC端,由工作人员在测流完成后进入水文系统进行上报。这种模式下,虽然每个水文站数据不多,但是也要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对本地资源有极大浪费,提高了系统的操作安装难度。本课题在已有的自动化水文测验平台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水文远程测流系统。该系统改变了以往本地控制系统的模式,将所有水文数据与用户数据集中存储在云服务器上,有效降低了本地资源占用。系统将将所有接入用户分为设备端、客户端与服务器,基于各自的运行平台开发了相对应的软件。设备端使用STM32L作为下位机主控芯片,通过Modbus协议与PLC通讯,实现对水文测流平台的硬件控制;通过BC28模块的网络功能与客户端和服务器进行远程通讯。客户端在已有的本地PC控制软件上添加网络功能,实现远程实时控制。服务器使用阿里云平台的ECS云服务器,并编写了专用软件,用于操作数据库并向客户端和设备端提供数据。使用前后端分离的方式开发了基于Web服务的后台管理系统,后端程序使用Spring框架,集成了Spring Security权限认证框架,能够实现登陆认证以及对不同角色的用户进行认证与授权;管理系统前端页面为单页面应用,请求一次页面后,后续的HTTP请求不再刷新页面,而是得到请求数据后,由浏览器进行渲染,降低了加载时间,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流畅度。
钟晓东[5](2021)在《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技术是一种原理上绝对安全的密钥分发技术,其是量子力学和密码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保密通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QKD凭借其独有的安全性优势,有望成为未来保密通讯的最佳方案。我国在QKD领域耕耘多年,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墨子号”科学试验卫星一系列实验的圆满成功,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天地一体化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已经初步建成。未来,我国将建设覆盖范围更广、性能更优的QKD网络。QKD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技术的民用化、组网的全球化和设备的小型化。设备的小型化是QKD网络大规模建设和应用的重要基础,而设备小型化的关键是QKD关键部件的芯片化。论文针对QKD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子系统的集成化进行研究,提出基于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技术设计一款 QKD 专用数据处理芯片(称为QKDSOC芯片),以替代原有QKD设备中的数据处理子系统,实现数据处理子系统的集成化。QKD专用数据处理芯片集成了光源编码、探测器控制、QKD数据后处理、密钥分发、网络协商、流程控制等多种功能,将为QKD设备的集成化、低功耗化和低成本化奠定重要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该款芯片是我国首款面向QKD领域的数据处理芯片,且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对于我国在QKD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化具有重要意义。QKDSOC芯片的设计目标是用ASIC芯片替代原有QKD设备内的数据处理子系统,协调光源子系统和探测器子系统,实现量子密钥生成的功能。QKDSOC芯片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功能。首先是光源子系统的管理。芯片为光源子系统提供驱动编码信息,驱动其产生特定的光脉冲信号,并对光源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其次是探测器子系统的管理。芯片对探测器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并从探测器子系统获取探测到的光子的原始信息。最后是密钥生成流程的管理。密钥生成流程包括和密钥管理设备之间的协商、设备的校准、光源编码信息的生成、探测器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数据的后处理、密钥网络协商、密钥上传等。QKDSOC芯片采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架构,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及其子系统实现QKD任务的调度和流程的管理,使用QKD协处理器实现高速QKD数据的后处理,使用TOE(TCP/IP Offload Engine,TOE)网络卸载引擎实现密钥的网络协商功能。测试结果表明,QKDSOC芯片达到了设计预期的目标,其数据处理能力支持100kbps速率的密钥生成。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QKDSOC芯片是我国首款面向QKD领域的数据处理芯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基于现有的成熟QKD架构设计,首次在系统级层面实现了 QKD系统的集成化、低功耗化。(2)实现了基于TOE技术的网络协商方案。这是首次将TOE技术引入QKD领域。对于提高QKD网络协商的速度、稳定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3)实现了基于协处理器的密钥数据后处理方案。该协处理器集成了 QKD所需的所有数据后处理算法,包括基矢比对、信息融合、纠错、隐私放大、密钥分发、身份认证等。这对于提高密钥处理的速度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李陈[6](2021)在《嵌入式WEB架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信道编译码算法是数字通信系统中保证通信数据可靠传输的重要技术。在编译码算法研究过程中,使用仿真技术对编译码算法进行系统建模分析,是帮助研究人员衡量算法性能的重要手段。计算机仿真受计算机性能影响,难以应对大数据量、高精度的仿真;大多基于实物仿真技术的验证模型开发难度大,系统通用性及模型重构能力不强。半实物仿真技术通过硬件在环和软件在环的方式,灵活性强,在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当前适用于信道编译码验证的半实物系统多基于Simulink可编程FPGA的机理实现,难以通用化适配用户开发的硬件算法性能验证。本文针对信道编译码硬件算法快速验证系统开发难、通用性及模型重构能力不强的问题,采用半实物仿真思想,基于Xilinx推出的ZYNQ系列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种具备远程共享性的嵌入式WEB架构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解决方案,解决面向硬件算法的研究人员实现编译码算法性能的快速验证问题。本文采用单芯片ZYNQ异构处理器部署系统软硬件功能,解决了低成本,小型化问题。该方案以FPGA作为硬件平台设计了系统的通用化硬件架构,为用户提供通用化开放式IO,支持快速接入硬件算法,构建验证模型;以ARM架构处理器作为验证系统的管控中心设计了WEB架构的嵌入式控制软件,实现用户对系统的远程共享及控制,管理验证模型的配置及验证流程的在线定制。本文设计了软硬件通信协议,以解决验证系统软硬件协同工作问题。分析了关键技术,对系统实现的关键问题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本文给出了系统的通用化硬件架构的详细设计,针对系统的远程配置问题,设计了远程在线重配置功能;为适配不同编译码算法的数据率和接口,设计了一种通用化数据调度架构;本文设计了通用化编译码性能验证模型,以解决硬件算法的快速接入问题;本文设计了信道模型,构建系统验证环境。给出了系统WEB架构的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实现,为实现用户的远程共享访问,设计了嵌入式WEB服务器;为实现用户对系统的可视化控制,设计了可视化控制网页和程序。最后,对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选用项目要求的RS码,卷积码接入验证系统完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接入不同信道编译码算法,快速构建验证模型,支持多种应用场景在线配置,实现远程验证编译码算法的性能,系统可靠性高,可支持1e-9量级的误码率统计精度,满足系统指标要求,完成了项目交付。
贺云[7](2020)在《智能电网故障录波器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部分,故障录波器集成了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等,记录电网故障发生时的现场实时数据信息,可用于分析故障起因、定位故障发生位置等,是及时处理故障以减少损失和完善电网配置和管理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解决传统录波器设计复杂、系统功能集中负荷大的缺点,设计一套新型分布式低功耗高同步精度的录波指示器系统,同时以GPS和外部晶振产生高精度时钟以实现三相电流的同步采集。本文主要完成了下列工作:首先,根据国内外故障录波器的发展现状,分析故障录波器的性能要求和技术重点,特别是针对传统前后台模式微机型故障录波器可靠性低、难以长期运行、功耗高等缺点,选用意法半导体的STM32L4+系列32位微控制器作为核心,设计一款新型分布式、低功耗、高同步精度的故障录波器,用于智能电网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等采样录波监测。录波指示系统由5个模块化终端组成,包括一个监测单元、一个数据汇集单元和三个采集单元。各单元中的GPS、4G、Lo Ra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于设计、安装、替换和维修等。在各单元的硬件电路设计中,完成了低功耗微控制器(STM32L4R5ZIT6)外围电路、取电电路、数据采集和存储电路、Lo Ra和4G通讯电路、GPS授时和接口电路、LED故障指示电路等设计工作。其中,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拥有同样的Lo Ra模块,通过Lo Ra局域网实现工况信息、线路低电流、模块电池低电压、参数修改等事件信息交互。云端主站服务器用于接收采集单元的实时数据和发送控制命令到汇集单元。当监测装置发现零序电压异常,可能意味着配网中发生接地故障,它将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召测指令,由服务器召测各采集节点的录波数据。该系统能够满足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异的配电网络对于接地故障的监测判断。此外,由于电网数据分析时对各终端设备尤其是三相电流采集单元的同步性要求极高而以往产品的同步采集性能并不甚理想,本文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钟信号和晶振时钟信号精度互补的特点,将晶振信号作为MCU的时钟源,利用GPS时钟校准MCU定时器产生的1Hz信号实现微秒级高精度时钟,进而实现3个传感器单元对配电网三相电流的精确同步采样,同步误差达到微秒级。再次,在软件功能方面,实现了故障录波器整体功能流程,包括配电网三相电流和变电站零序电压的采集与存储、故障数据和工况信息的召测和上传、Lo Ra和4G通讯交互、故障LED指示、GPS校时和高精度时间戳实现、超级电容和电池低压处理等。最后,完成系统样机调试和功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故障录波器各模块单元运行正常可靠,功能实现符合设计需求,同步精度达到微秒级。本文所开发的故障录波指示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环境适应性强、造价低、功耗低、同步精度高等优点,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许畅[8](2020)在《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给是电子设备高效工作的先决条件。当前有不少电子设备远离控制中心,还可能工作在危险边远地带,需要实时监控用电设备电源工作状况。智能化需求提高,用户往往需要实时了解设备电源供给情况。供电异常可能会损坏电子设备,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电源出现异常或有故障征兆时,及时发现并切断其对电子设备的供电可以有效保护电子设备。因此,带有远程实时监控功能的供电设备的研制很有必要。本项目使用ARM公司Cortex-M4系列的处理器,使用标准库开发方式设计了一种基于FreeRT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嵌入式软件系统。本文根据供电设备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介绍了供电设备的硬件环境,将供电设备分为配电控制端和环境参数采集端,并进行了供电系统软件方案设计。在FreeRTOS的基础上,将配电控制端系统功能划分为电能参数采集与处理任务、电气异常状态诊断任务、网络通信任务和故障状态显示任务,将环境参数采集端系统功能划分为环境参数采集任务、串口屏显示控制任务和串口通讯任务。对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现了FreeRTOS的内核裁剪的移植,并利用内核资源如信号量、任务通知、互斥量等多种内核服务进行了任务运行管理设计,任务间通过信号量、任务通知和事件等内核对象实现任务间通信和同步,通过给调度器上锁和互斥信号量对共享资源进行管理。根据任务功能划分,对实现供电设备各个功能的应用任务设计进行了详尽的叙述。通过搭建实验平台,使用网络助手对供电设备的各个功能和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供电设备配电控制端采集得到的输入信号的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信号频率和有功功率值以及环境参数采集端测得的环境温湿度和环境大气压进行分析,该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能够准确的采集系统电能参数和环境参数,满足性能指标要求;系统可以正确识别各种异常情况,并实时做出反应;可实现通过网络和串口屏实时监测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课题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王道魁[9](2020)在《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及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野外监测领域也成为当前热门应用领域之一。基于物联网的野外监测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的人工野外巡检方式存在的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巡检范围有限及自然条件受限区域巡检困难的缺点,还可以克服遥感卫星进行监测时信息获取周期长、实时性差的缺点。基于物联网的野外监测系统虽然可以高效的获取监测对象的监测信息,但是由于野外环境多变及信号覆盖的问题,也面临采集数据实时回传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野外监测数据实时回传困难问题,采用短距通信技术与远距离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实现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本文设计的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根据系统设计需求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套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在本系统设计方案中采用专用短距通信技术(DSRC)实现设备与设备间组网通信,GPRS通信技术实现移动终端与Internet的互联互通,采用MQTT协议作为消息遥测传输协议,采用阿里云MQTT服务器作为云服务器实现消息接收、缓存、转发。二、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本系统硬件设计是完成数据传输板设计。根据系统设计需求,本系统数据传输板采用短距通信和远距离通信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分别采用A1011芯片与A8900芯片实现系统短距离组网通信及远距离通信功能。数据传输板的研发设计包括器件选型、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制板和调试与功能测试。三、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本系统软件设计包括数据传输模块软件设计、本地服务器端软件设计及可视化平台软件设计。数据传输模块软件设计包括终端自组网通信和远距离传输设计,其中自组网通信是基于A1011芯片采用DSRC通信技术通过先握手后传输数据的机制完成设备间组网通信,远距离传输设计是基于A8900模块的GPRS通信技术采用内嵌MQTT协议实现终端与云端的双向通信。本地服务器端软件设计实现对阿里云MQTT服务器消息的订阅、接收、分析、处理、响应及存储功能,本地数据储存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8数据库。可视化平台设计采用B/S架构实现系统回传消息的展示功能。四、阿里云MQTT服务器搭建。阿里云MQTT服务器采用微消息队列MQTT和消息队列Rocket MQ相结合方案。其中,微消息队列MQTT负责移动设备与MQTT云服务器的消息传输和双向通信;消息队列Rocket MQ负责对消息进行持久化存储。MQTT服务器的搭建包括申请MQTT服务、创建消息实例、创建消息Topic、创建消息Group ID和等待启动MQTT服务。五、对本文设计的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进行测试及分析,验证系统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张丽鹏[10](2020)在《智能化数控系统任务调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数控机床,代表着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数控系统仍采用封闭式的体系结构和单核处理器,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数控系统的智能化,开放化以及由单核向多核系统的转变自然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以对称多核ARM开发板为实验平台,讨论数控系统智能化进程中的任务调度技术以及实时控制关键技术。首先,以采用Linux操作系统与对称多核ARM卡片式电脑作为软硬件平台,提出并实现了多核数控系统的软件框架,探讨了同构多核数控系统中任务的调度模式与详细机制,针对数控系统内任务与传统计算机任务特性的比较,制定了适用于多核数控系统任务执行需求的调度方案。其次,研究了适用于课题的软硬件环境,对Linux系统实时性进行了分析并实施了一种实时化改造方案。再次,基于对RCS库的研究探讨了分层控制系统细节实现以及CMS与NML技术对于实现模块化通信与分层实时控制的参考模型,并对本文构建的实时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最后,为确保数控系统从单核到多核转变后的健壮性及鲁棒性,探讨、研究并制定了适用于多核数控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案,通过对数控系统内任务集的预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任务调度策略,使得各个处理器内核之间的任务处理更加平稳,负载相对均衡。
二、服务器外设共享系统中本地控制系统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服务器外设共享系统中本地控制系统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UTOSAR标准架构的智能远程防盗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及研究现状 |
1.2.1 汽车电子软件发展现状 |
1.2.2 AUTOSAR发展现状 |
1.2.3 车辆网络通信技术 |
1.2.4 车辆防盗系统发展现状 |
1.3 本文工作和章节安排 |
2.基于AUTOSAR的整体系统架构设计 |
2.1 AUTOSAR技术基础 |
2.2 系统总体架构及主要功能 |
2.2.1 系统设计目标 |
2.2.2 系统总体架构 |
2.2.3 系统主要功能 |
2.3 防盗相关方法实现 |
2.3.1 信息预置 |
2.3.2 解锁流程 |
2.3.3 上锁流程 |
2.4 系统实现关键点 |
2.4.1 基于AUTOSAR软件架构设计主控制器 |
2.4.2 CAN总线安全通信 |
2.4.3 JT808 车-云网络通信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3.AUTOSAR架构下主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3.1 AUTOSAR架构下主控制器分层结构 |
3.2 AUTOSAR开发环境搭建 |
3.2.1 硬件平台 |
3.2.2 软件平台 |
3.3 应用软件层设计 |
3.3.1 Simulink工作流 |
3.3.2 软件组件模型设计 |
3.3.3 软件组件代码生成 |
3.4 基础软件层设计 |
3.4.1 MCU驱动 |
3.4.2 PWM驱动 |
3.4.3 CAN驱动 |
3.4.4 配置文件移植 |
3.5 本章小结 |
4.车辆总线安全通信机制 |
4.1 CAN总线网络安全分析 |
4.2 小型加密算法 |
4.3 HMAC认证算法 |
4.4 基于XXTEA和 HMAC算法的动态加密机制设计 |
4.4.1 安全消息报文设计 |
4.4.2 发送端加密认证流程 |
4.4.3 接收端解密验证流程 |
4.4.4 计数器值更新机制 |
4.5 安全通信机制性能测试 |
4.5.1 加密有效性验证 |
4.5.2 数据新鲜性验证 |
4.5.3 数据完整性验证 |
4.5.4 工作效率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基于JT808 协议的车-云交互平台 |
5.1 JT808 车-云网络通信标准 |
5.2 远程信息处理终端 |
5.3 基于JT808 协议的设备接入平台设计与实现 |
5.3.1 总体架构设计 |
5.3.2 负载均衡模块实现 |
5.3.3 连接中心模块实现 |
5.3.4 其他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 远程信息管理平台 |
5.5 本章小结 |
6.智能远程防盗系统安全风险分析及功能测试 |
6.1 安全风险分析 |
6.2 安全风险对策 |
6.3 系统功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CAFe机器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机器保护系统 |
1.3 国内外机器保护系统现状 |
1.3.1 欧洲散裂中子源 |
1.3.2 费米实验室质子改进 |
1.3.3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
1.3.4 注入器II机器保护系统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4.3 论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精度时间戳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时间同步技术对比 |
2.3 White Rabbit技术 |
2.3.1 WR技术应用 |
2.3.2 WR应用的关键技术 |
2.4 基于WR的设计方案 |
2.4.1 硬件选型 |
2.4.2 Zynq简介及开发设计 |
2.4.3 程序设计及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时序控制技术研究 |
3.1 背景需求 |
3.2 技术调研 |
3.3 事例同步设计 |
3.3.1 整体设计方案 |
3.3.2 事例处理流程设计 |
3.3.3 事例编码和TCP报文的定义 |
3.3.4 事例存储表的设计 |
3.3.5 创建WRPC |
3.3.6 事例界面设计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控制模块集成化的搭建及实现 |
4.1 嵌入式技术在加速器领域的应用 |
4.2 前端控制模块的设计 |
4.3 构建开发环境 |
4.3.1 Linux系统搭建 |
4.3.2 EPICS环境的搭建 |
4.4 设备驱动模块 |
4.5 设备支持模块 |
4.6 事例模块开发及实现 |
4.7 网络设计及实现 |
4.7.1 硬件环境搭建 |
4.7.2 SDK模块实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故障数据时间戳标定 |
5.2 MPS时序控制功能 |
5.2.1 动作事例码下发 |
5.2.2 故障响应测试 |
5.3 嵌入式控制器 |
5.3.1 网络通信功能测试 |
5.3.2 硬件资源消耗统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写及其英文全称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多通道数字视频DVR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多通道数字视频录像机DVR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
2.1 设备总体设计方案 |
2.1.1 硬件设计方案 |
2.1.2 软件设计方案 |
2.2 设备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通道数字视频录像机DVR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设计 |
3.2 主控模块设计 |
3.2.1 核心处理器选型 |
3.2.2 处理器子系统 |
3.3 设备接口设计 |
3.3.1 视频采集接口设计 |
3.3.2 视频输出接口设计 |
3.3.3 网络接口设计 |
3.3.4 SD卡接口设计 |
3.3.5 USB接口设计 |
3.3.6 SATA接口设计 |
3.3.7 UART接口设计 |
3.4 设备内存单元设计 |
3.5 设备电源设计 |
3.5.1 电源模块的电路设计 |
3.5.2 芯片上电时序与设计 |
3.5.3 设备负载均衡设计 |
3.6 设备复位设计 |
3.7 设备PCB布局布线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 |
4.1 主机端程序开发环境搭建 |
4.2 目标板程序开发环境搭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通道数字视频录像机DVR软件设计 |
5.1 软件设计框架 |
5.1.1 McFW开发模式 |
5.1.2 LinkAPI机制和Chain创建 |
5.2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5.2.1 多路视频采集模块设计 |
5.2.2 视频编解码模块设计 |
5.2.3 视频存储模块设计 |
5.2.4 视频传输模块设计 |
5.2.5 本地视频显示模块设计 |
5.3 系统的启动和时钟配置 |
5.3.1 系统的启动模式 |
5.3.2 系统的时钟配置 |
5.4 系统的网络配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设备调试 |
6.1 测试系统的搭建 |
6.1.1 硬件测试系统搭建 |
6.1.2 软件测试系统搭建 |
6.2 硬件调试 |
6.3 功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互联网技术在水文测流平台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相关背景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
1.2.2 互联网技术在水文测流中的应用 |
1.3 课题内容 |
1.4 研究的内容与组织架构 |
第二章 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
2.1 设备端方案设计 |
2.1.1 主控芯片选择 |
2.1.2 通讯模块的选择与方案设计 |
2.1.3 硬件总体结构 |
2.1.4 主控制器模块设计 |
2.1.5 STM32L单片机程序开发 |
2.2 信号采集方案设计 |
2.2.1 测深 |
2.2.2 测流速方案介绍 |
2.2.3 旋桨流速仪信号采集电路 |
2.2.4 水底信号采集电路 |
2.3 客户端方案设计 |
2.4.1 服务器的选择 |
2.4.2 MQTT消息代理软件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通信方案设计 |
3.1 下位机主控电路板与PLC的通讯设计 |
3.1.1 Modbus通讯协议 |
3.1.2 主控芯片与PLC的 Modbus通讯技术实现 |
3.2 服务器、设备端、客户端的通讯设计 |
3.2.1 MQTT协议简介 |
3.2.2 通讯消息格式 |
3.2.3 服务器与设备端的通讯设计 |
3.2.4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理系统设计 |
4.1 数据库系统设计 |
4.1.1 数据库软件选择 |
4.1.2 ORM简介 |
4.1.3 用户表 |
4.1.4 权限表 |
4.1.5 数据表 |
4.2 后端程序设计 |
4.2.1 HTTP协议简介 |
4.2.2 Web Service框架选择 |
4.2.3 系统权限设置 |
4.2.4 数据库连接管理 |
4.2.5 数据库具体操作 |
4.2.6 HTTP请求路径与返回格式 |
4.3 前端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运行成果展示 |
5.1 系统运行展示 |
5.2 管理界面运行情况 |
5.3 采集电路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通讯数据映射表 |
附录B 通信消息具体内容 |
附录C 定义窗口句柄 |
附录D PC客户端控制程序数据接收处理 |
附录E 登陆拦截器 |
附录F 请求拦截器 |
附录G Security Config配置类 |
附录H 测流记录查询的实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发展概述 |
1.1.1 量子密钥分发发展回顾 |
1.1.2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建设 |
1.1.3 量子密钥分发发展趋势 |
1.2 量子密钥分发面临的挑战 |
1.2.1 单光子探测技术 |
1.2.2 量子中继 |
1.2.3 技术标准化 |
1.2.4 设备小型化 |
1.3 本论文内容 |
第2章 QKD系统集成化方案 |
2.1 40MHz-QKD设备 |
2.1.1 量子密钥分发流程 |
2.1.2 40MHz-QKD设备结构 |
2.1.3 数据处理子系统需求 |
2.1.4 40MHz-QKD设备面临的挑战 |
2.2 基于ASIC技术的QKD方案 |
2.2.1 系统架构 |
2.2.2 关键技术 |
2.2.3 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QKD_SOC芯片设计 |
3.1 QKD_SOC芯片总体结构 |
3.1.1 设计指标 |
3.1.2 结构及功能划分 |
3.1.3 工作流程 |
3.2 光源编码 |
3.2.1 发光编码 |
3.2.2 存储控制 |
3.2.3 流量控制 |
3.3 探测器模型 |
3.4 探测器控制 |
3.5 QKD协处理器 |
3.5.1 QKD协处理器结构 |
3.5.2 基矢比对 |
3.5.3 密钥累积 |
3.5.4 密钥纠错 |
3.5.5 隐私放大 |
3.5.6 密钥下发 |
3.5.7 身份认证 |
3.5.8 存储空间分配 |
3.5.9 复分接 |
3.6 TCP/IP卸载引擎 |
3.6.1 TOE整体结构 |
3.6.2 MAC模块 |
3.6.3 ARP模块 |
3.6.4 IP模块 |
3.6.5 ICMP模块 |
3.6.6 UDP模块 |
3.6.7 TCP模块 |
3.7 CPU及其子系统 |
3.7.1 中央处理器 |
3.7.2 互联总线 |
3.7.3 低速外设 |
第4章 QKD_SOC验证 |
4.1 验证目标 |
4.2 TCP/IP卸载引擎验证 |
4.3 CPU子系统验证 |
4.4 QKD子系统验证 |
4.5 QKD业务验证 |
4.6 验证总结 |
第5章 芯片测试 |
5.1 QKD_SOC芯片 |
5.2 芯片测试大纲 |
5.3 测试板 |
5.3.1 测试板结构 |
5.3.2 核心板功能 |
5.4 芯片测试项目 |
5.4.1 系统启动测试 |
5.4.2 JTAG调试模式测试 |
5.4.3 CPU子系统测试 |
5.4.4 调试网口测试 |
5.4.5 密钥协商网口测试 |
5.4.6 QKD子系统测试 |
5.5 测试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嵌入式WEB架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系统方案及关键技术分析 |
2.1 系统总体方案 |
2.1.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1.2 系统关键芯片选型 |
2.1.3 系统软硬件功能解耦 |
2.2 系统软硬件通信协议 |
2.2.1 寄存器地址空间划分 |
2.2.2 系统软硬件通信协议设计 |
2.3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2.3.1 系统远程在线重配置技术分析 |
2.3.2 系统硬件架构通用化数据调度分析 |
2.3.3 通用化编译码性能验证模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验证系统通用化硬件架构设计 |
3.1 验证系统通用化硬件架构分析 |
3.1.1 系统数据流分析 |
3.1.2 系统时钟域分析 |
3.2 验证系统硬件远程在线重配置设计 |
3.3 通用化硬件架构数据调度设计 |
3.3.1 通用化数据调度架构实现结构 |
3.3.2 基于Box_Muller算法的高斯白噪声发生器设计 |
3.3.3 系统中控设计 |
3.3.4 双通道DDR读写控制器设计 |
3.3.5 基于DDR控制器的系统数据调度设计 |
3.4 通用化硬件架构编译码性能验证模型设计 |
3.4.1 编译码性能模型通用化数据链路设计 |
3.4.2 编译码性能验证管理模块设计 |
3.5 通用化硬件架构信道模型设计 |
3.5.1 QPSK映射模块设计 |
3.5.2 加噪信道分析设计 |
3.5.3 量化器分析设计 |
3.6 验证系统软硬件片内通信接口设计 |
3.6.1 PS和PL的接口技术分析 |
3.6.2 片内接口电路控制模块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WEB架构的嵌入式软件平台设计 |
4.1 嵌入式软件平台架构分析 |
4.2 系统软件运行环境构建 |
4.2.1 嵌入式Linux系统平台的搭建 |
4.2.2 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 |
4.2.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测试 |
4.3 基于WEB架构的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4.3.1 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 |
4.3.2 WEB交互网页设计 |
4.3.3 嵌入式后端交互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系统测试方案 |
5.1.1 测试系统结构 |
5.1.2 系统测试流程 |
5.1.3 测试结果验证方法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3 系统测试结论 |
5.3.1 测试结果分析 |
5.3.2 测试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智能电网故障录波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故障录波器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故障录波器的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故障录波器的设计原则 |
2.3 故障录波器的技术指标 |
2.4 故障录波器总体框架 |
2.4.1 系统硬件框架 |
2.4.2 系统单元间通信网络 |
2.5 通用硬件模块 |
2.5.1 高性能MCU |
2.5.2 4G模块 |
2.5.3 GPS模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故障录波器硬件电路设计 |
3.1 引言 |
3.2 各单元设计要点 |
3.3 采集单元硬件选型及原理图 |
3.3.1 导线感应取电和能量管理电路 |
3.3.2 电流检测和数据采集电路 |
3.3.3 本地数据存储 |
3.3.4 数据通讯和本地控制网络 |
3.3.5 MCU及其外围电路 |
3.4 汇集单元硬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
3.4.1 太阳能取电和能量管理电路 |
3.4.2 汇集单元其余电路 |
3.5 监测单元硬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
3.5.1 电源电路 |
3.5.2 零序电压采集电路 |
3.5.3 监测单元其余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故障录波器软件功能实现 |
4.1 开发平台和软件功能总体结构 |
4.1.1 软件开发平台 |
4.1.2 系统软件功能总体结构 |
4.2 采集单元功能实现 |
4.2.1 系统时钟设置和调试串口程序 |
4.2.2 电流采样及数据传输存储 |
4.2.3 采样数据分析判断 |
4.2.4 高精度时间戳实现 |
4.2.5 工况信息采集与上传 |
4.2.6 故障数据TCP/IP上传 |
4.3 汇集单元功能实现 |
4.3.1 参数修改 |
4.3.2 汇集单元相关指令 |
4.4 监测单元功能实现 |
4.4.1 接地故障判断指标 |
4.4.2 零序电压监测和接地故障记录存储 |
4.4.3 其余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件电路和软件功能测试 |
5.1 硬件电路测试 |
5.2 LoRa配置 |
5.3 软件功能测试 |
5.3.1 信号发生器和Arb Express |
5.3.2 采集单元数据判断 |
5.3.3 接地故障召测 |
5.4 高精度时间戳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设备功能分析及硬件环境介绍 |
2.1 供电设备功能分析 |
2.2 系统性能指标 |
2.3 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嵌入式软件系统硬件环境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FreeRTOS的系统软件设计 |
3.1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3.2 软件平台 |
3.3 ARM程序设计 |
3.3.1 FreeRTOS操作系统 |
3.3.2 嵌入式程序设计 |
3.3.3 FreeRTOS任务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用任务设计 |
4.1 配电控制端应用任务程序设计 |
4.1.1 信号采集任务程序设计 |
4.1.2 电能参数计算任务程序设计 |
4.1.3 设备电气异常诊断任务设计 |
4.1.4 异常状态显示任务设计 |
4.1.5 网络通信任务 |
4.2 环境参数采集端应用任务设计 |
4.2.1 环境参数采集任务 |
4.2.2 LCD串口屏显示控制任务 |
4.2.3 串口通讯任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验与测试 |
5.1 数据采集功能测试 |
5.2 电能参数计算精度测试 |
5.2.1 电压有效值测量精度测试 |
5.2.2 电流有效值测量精度测试 |
5.2.3 频率测量精度测试 |
5.3 设备电气异常诊断功能测试 |
5.3.1 电压、电流异常诊断功能测试 |
5.3.2 频率异常诊断功能测试 |
5.4 串口屏显示控制功能测试 |
5.4.1 参数显示功能测试 |
5.4.2 串口屏控制功能测试 |
5.5 环境参数采集结果精度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内发展现状 |
1.3.2 国外发展现状 |
1.4 文章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文章组织结构 |
第2章 多跳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 |
2.1 移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 |
2.1.1 GPRS技术介绍 |
2.1.2 DSRC技术介绍 |
2.2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
2.2.1 MQTT协议简介 |
2.2.2 MQTT通信架构 |
2.3 物联网多跳传输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系统设计需求及分析 |
3.1.1 系统设计需求 |
3.1.2 系统需求分析 |
3.2 通信技术与协议选择 |
3.2.1 远距离数据传输技术选择 |
3.2.2 近距离数据传输技术选择 |
3.2.3 远距离消息传输协议选择 |
3.3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3.3.1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3.3.2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3.4 系统部署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硬件设计 |
4.1.1 电源电路设计 |
4.1.2 A8900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4.1.3 A1011短距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4.1.4 OEL接口电路设计 |
4.1.5 PCB板设计 |
4.2 系统软件设计 |
4.2.1 数据传输模块软件设计 |
4.2.2 本地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
4.2.3 可视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
4.3 阿里云MQTT服务器搭建 |
4.4 移动终端与本地服务器端交互流程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功能测试 |
5.1.1 数据传输板卡测试 |
5.1.2 阿里云MQTT服务器数据接收测试 |
5.1.3 UI界面信息展示测试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5.2.1 A1011丢包率测试 |
5.2.2 系统多跳回传丢包率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智能化数控系统任务调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控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 |
1.2.1 数控技术的研究背景 |
1.2.2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多核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多核处理器的发展 |
1.3.2 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多核ARM的数控系统软硬件结构研究 |
2.1 智能化数控系统的含义 |
2.2 开放式数控系统软硬件架构 |
2.3 蓝天NC-200 数控系统软硬件架构 |
2.4 蓝天GJ400 数控系统硬件平台 |
2.4.1 GJ400 数控硬件结构 |
2.4.2 SSB-Ⅲ现场总线 |
2.5 多核数控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2.5.1 多核处理器 |
2.5.2 多核开发板 |
2.6 软件架构方案设计 |
2.6.1 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的选定 |
第3章 实时操作系统技术路线及Linux实时化改造 |
3.1 实时操作系统研究 |
3.1.1 实时操作系统 |
3.1.2 实时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
3.1.3 实时操作系统性能指标 |
3.2 Linux实时性的影响因素 |
3.3 Linux实时化改造方案 |
3.3.1 改进内核法 |
3.3.2 双内核改造法 |
3.3.3 采用的Linux实时化改造方案 |
第4章 多核嵌入式实时系统平台移植 |
4.1 宿主机的选择与移植 |
4.2 编译环境的移植 |
4.2.1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 |
4.2.2 安装依赖包 |
4.2.3 编译u-boot |
4.2.4 编译Linux-3.0.35 |
4.2.5 制作根文件系统rootfs |
4.3 安装Preempt_RT实时补丁 |
第5章 基于RCS库的分层控制系统 |
5.1 RCS库研究 |
5.2 CMS |
5.3 NML |
5.3.1 NML通信机制 |
5.3.2 NML消息 |
5.3.3 NML缓冲区 |
5.3.4 NML进程 |
5.3.5 对NML缓冲区的读写 |
5.4 基于RCS的分层实时控制系统 |
5.5 实时性能实验分析 |
第6章 多核系统实时任务调度技术 |
6.1 多核实时任务调度的特点和分类 |
6.1.1 多核实时任务调度的特点 |
6.1.2 多核实时任务调度的分类 |
6.2 多核实时任务调度算法分析 |
6.2.1 基于复制的任务调度算法 |
6.2.2 基于遗传算法的任务调度算法 |
6.2.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任务调度算法 |
6.2.4 基于滑动窗口的任务调度算法 |
6.2.5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服务器外设共享系统中本地控制系统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UTOSAR标准架构的智能远程防盗系统设计与实现[D]. 孙怡琳. 浙江大学, 2021(01)
- [2]CAFe机器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程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多通道数字视频DVR的设计与实现[D]. 左乔.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互联网技术在水文测流平台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 刘力行.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D]. 钟晓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嵌入式WEB架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设计[D]. 李陈.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7]智能电网故障录波器设计与实现[D]. 贺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实现[D]. 许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道魁.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10]智能化数控系统任务调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张丽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