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论文文献综述)
袁绍光[1](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赵其波[2](2015)在《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历史科学、地理科学与全球化理论,初步完成了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构建,并应用理论从省域层次、国家层次、国际合作三个层次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安全状况,提出了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本战略,并以新疆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了省域层次的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规划研究,提出建设目标及任务体系。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结构包括:(1)完整的区域农业系统包括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功能;(2)区域农业系统的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功能变化累计产生的量变到质变变化过程构成了区域农业发展原理,因而农业安全功能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3)区域农业安全的发展范畴为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农业社区系统建设、农业社会系统建设,主要路径为生态农业,重点为有机农业;(4)区域农业安全建设既是区域性问题,也是国际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农业合作实现发展目标,合作层次包括区域周边层次、洲际层次和全球层次上,合作方式为农业贸易、农业投资和体系建设。2、当前我国立足于国内、具有初步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系统安全格局已经成型。农业系统总体稳定,但面临着食品生产面临较高质量风险,粮食生产面临一定资源和环境压力,农村牧区处于社会转型的困难阶段,地理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国际农业安全形势稳定性较差等系统风险。今后应加快实施国家农业安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为以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任务,整体推进建设。基本战略包括:(1)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业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战略、适度集约战略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2)农业社区体系重点实施国家农业空间功能定位战略、农村牧区“山水”社区发展战略、生态社区功能定位及开发与保护协调战略;(3)农业社会体系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农村多元化治理发展战略与现代乡土文化发展战略,等等。3、中国需要实行国内分区域协同战略,夯实对外合作基础;优先展开亚洲农业合作;实行重点与全面拓展结合方式,推进全球农业合作。在合作方式上,农业贸易的战略重点为逐步建设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和出口市场,提高国内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国内产业保护机制、救济机制;农业对外投资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形成全球优势地位。在农业引资方面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引资由“量化引资”向“质化引资”的战略过度;在体系建设方面的战略重点是:完善中国在地理周边层次的合作制度,推动亚洲一体化制度建设,并逐步提升在全球层次各类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4、新疆研究表明,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为有机农业,从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方面同步开展建设。新疆推进有机工程建设要着力构建“三大战略格局”:构建“天北和天南两带”为主体的有机生产示范工程战略格局;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为主体的农村城镇设施体系和“三屏两环”为地理生态环境体系为支撑的有机社区战略格局;构建“城乡、地区、民族”三元和谐发展的有机社会战略格局,实现地理系统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协同发展。
徐姣[3](2013)在《基于两型导向的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分析》文中指出湖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建设两型农业的现实基础较好,但长期以来,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可利用的资源存量锐减。此外,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不断增加,农村生态承载力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增收空间随之减少,资源和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农业的功能受到限制而不能全面有效地发挥,实现农业结构的有效调整难度越来越大,农业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湖南省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要应对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双挑战,迫切需要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论文拟立足两型农业建设目标,结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2010年湖南省主要农产品的生态足迹和产值足迹进行测算。并结合该结果及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提出了以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农业结构优化建议。
潘丹[4](2012)在《考虑资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生产率作为度量农业经济增长绩效的重要指标,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者运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力图准确描述现实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路径。然而长期以来,文献中对农业生产率的度量只基于传统的资本、劳动和土地等要素,很少统筹兼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源与环境要素。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资源和环境因素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且是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刚性约束。传统的农业生产率评价方式由于没有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实际上忽略了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负面影响,无法反映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真实绩效,甚至会使基于生产率的政府决策发生偏误,导致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事实上,中国的农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并且已经对农业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的农业发展已不再仅局限于如何协调投入要素节约和农业经济增长,还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及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增长模式。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首先要纠正传统的经济绩效考核手段,将资源的约束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纳入到统一的绩效评价框架中。自然资源消耗的相对节约,环境破坏程度的相对降低是农业经济增长绩效提高的重要标志,也应该是农业生产率分析的研究课题。因此,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从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评价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基于此,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在全面推进“两型农业”建设、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将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引入传统的农业生产率分析框架,从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视角系统性地分析中国农业的生产率问题,测定我国不同区域考虑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后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分析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收敛性,识别影响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以期更加准确地评估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绩效,促进我国农业部门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三者统筹发展。这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理念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内在要求。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后的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评价本部分内容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考虑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后的中国30个省份1998-2009年的农业绿色技术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发现:(1)不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将会高估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水平。在不考虑水资源消耗和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情况下,中国各省份1998-2009年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分别为0.636、1.051;而考虑水资源消耗和农业面源污染后,中国各省份农业绿色技术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分别下降为0.499、1.029;(2)不考虑资源环境因素会高估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程度和技术效率的恶化程度,从而可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模式及其蕴含的政策含义产生误判;(3)我国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整体上处于“及格线”以下,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经对我国的农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效率损失,我国的农业增长呈现出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4)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呈现出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和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的“双重恶化”情况,面临着农业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艰巨任务;(5)目前我国以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和海南省为代表的东部省份农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较为协调,而传统的农业大省(如河北、山东、湖南等)以及西部偏远省份(如青海、宁夏、新疆等)农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较不协调;(6)资源消耗过多和环境污染排放过多是农业绿色生产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我国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和降低水、役畜、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入量方面有很大的改善潜力。研究内容二: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收敛性判断本部分内容借助经济收敛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别从绝对收敛、条件收敛、俱乐部收敛、随机收敛以及增长分布动态五个方面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收敛性进行全方位的检验,探究我国省际间农业绿色生产率差距的现状及其动态演变趋势。研究结果发现:(1)在整个样本考察期间内,我国各省农业绿色生产率不存在绝对收敛,省际间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差异不会无条件的自动消失。然而,省际农业绿色生产率表现出了显着的条件收敛趋势,各省农业绿色生产率一直朝着自身的稳态水平增长;(2)不管是从全国整体还是分区域来看,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均不存在着随机收敛,这说明区域间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短期性的,各省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差距将会一直长期的客观存在;(3)进一步的增长分布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出现“双峰”分布的现象,并且流动性较低,形成了低生产率、中低生产率、中高生产率和高生产率的地区集聚,同时根据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无法求解出一个稳态的分布矩阵。这再一次说明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无法走向协调发展,地区间农业绿色生产率趋异的状态将持续。研究内容三: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每个地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与其他地区会存在经济以及社会上的往来。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相邻地区在作物种植品种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具有更高的相似性,相邻地区的农业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会相对较为容易,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市场体系的日趋完善和区域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相邻地区之间的技术溢出可能会更为明显。因此,本部分内容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充分考虑农业绿色生产率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区域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具有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一个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并不是无规律的随机分布,而是依赖于与之具有相似空间特征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2)地理因素对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具有显着的影响。随着农业市场体系的日趋完善和区域开放程度的扩大,农业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性越来越大,农业生产单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产生相邻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相互依赖的现象;(3)农业结构中养殖业比重的上升、政府实施的农村财政支农政策和农产品价格政策、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会降低我国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而农业灌溉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转变以往的农业补贴方式,加强对资源环境友好的生产行为补贴;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完善农村资源环境法律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跨区域的合作交流等。本研究为定量地评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资源环境代价提供了一个替代性的理论方法和分析框架,有助于更加客观地评估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对建设“两型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所助益。
肖文兴[5](2012)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近九亿农业人口的生存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农业进行保护,确保入世后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紧迫。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经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基本上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不会引发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如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等。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投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一些开放度高、缺乏有效调控手段的产品受贸易和外资进入影响大,产业安全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羊毛、棉花、大豆是较为典型的三个品种。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作物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包括棉花、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玉米、大豆和大麦。而小麦和大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入世会对水果、蔬菜和畜产品带来有利影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大于机遇。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的研究,中国农业在2001前基本安全,本文改进研究方法,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探索性的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加入“WTO”后,2002-2009年,中国农业的安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业仍然是“基本安全”,接近“不安全”的边缘,因为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加,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防范措施。与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而且,首次对湖南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同时,编写了附录一的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根据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五个安全度区域及其状态标识本研究创新地设置相应的预警灯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国家农业保护政策启示我们:应完善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我国农业;产业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应并重,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保护手段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运用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和规定,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下,我国要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和国家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外资。我们必须要构筑起确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安全”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于扩大开放的相互依存中促进大发展,于大发展的相互合作过程中谋求大安全。但是,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其产业特色所要求的特殊性,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建立灵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防范产业安全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中国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品牌,自主定价体系,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保障产业安全。
尤晓林[6](2009)在《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WTO后过渡期”,一些经过三年适度保护的产业领域将陆续结束过渡期,开始到达“入世”承诺的终极目标。在农业领域,我国步入“WTO后过渡期”以后,WTO规则下的农产品贸易要求各国只能通过有限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不能或尽量减少非关税使用。而随着各国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各个区域农业政策不同而导致农产品国际贸易不能完全按照自由贸易原则进行,随着加入WTO农产品贸易和市场更加开放,我国农产品整体竞争力的降低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着各种压力和风险。本文以“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为题对黑龙江省在“WTO后过渡期”的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即从WTO规则解读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研究出发,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区域农产品出口与WTO规则应用,根据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及政策体系现状,建立黑龙江省农产品的WTO农业政策干预模型,并以设置不同参数组的方式,对黑龙江省粮食、畜牧产品和果蔬产品出口政策的评价实现良好的适应性和拟合优度,并根据模型预测和评价,针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相关政策和措施调整,提出建议。通过对WTO相关规则阐述与解释,国内外应对措施和相应效果与政策调整,结合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实际状况,分析黑龙江省运用这些规则和措施的效果,并且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型实证考查政策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贸易的影响,并在实证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分别从理论基础、宏观政策分析、黑龙江省省情、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模型实证与政策建议等几个层次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主要讨论贸易政策与格局演变下,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和效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参考,提出本文的逻辑框架,并着重谈论农业协议产生过程和主要内容,其次,对包括中国农业政策在入市后的调整与适应,应用规则前提下国内农业的支持内容与作用,与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不同与对比在内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历史分析和国内外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完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相应对策措施。再次,在前几部分中的理论阐述和中国应对农业开放对策措施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实际进行实证,并且通过建立出口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量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效率,通过政策干预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考查了建立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是全文总结和对策建议,主要对以上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进行总结和概括,提出利用规则前提下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相关对策措施。本文系统地对WTO规则、WTO后过渡期的特征、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区域政策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国内支持、财政补贴、市场准入和动植物卫生为重点,分析了我国在WTO后过渡期政策层面调整应对复杂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其中分析了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提出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和黑龙江省的比较优势,打好品牌战略。利用黑龙江省的土地和水资源优势及气候条件,发展本省的支柱产品出口,如黑龙江的大豆产业可以利用我国特殊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强农产品贸易加工产品的出口。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是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增强农产品加工环节,加强农产品出口贸易是一项既扩大出口又解决过多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好方法。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边境贸易,进一步开发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的边境贸易及非洲国家的市场。中俄有着超过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交通运输条件便捷,地缘优势突出。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日趋活跃,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对俄出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并有利于进一步开发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建立健全农产品出口质量监管体制。现行的出口农产品质量管理体制仍存在多头管理、分而治之的现象。如畜禽产品,出口过程中国内的商检部门要检测检疫,畜牧部门也要检测检疫,而且部门之间宽严不同,标准不一。这种多头检、重复检、矛盾检的做法,不仅令出口企业左右为难,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而且使出口产品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是扩大农产品贸易强化硬件和改善软件的需要,条件成熟时可在俄境内选择适宜地点建立仓储基地或批发中心,同时发展果蔬产品的加工业务,开发果汁、罐头及各类深加工产品,提高对俄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健全应对预警机制。健全应对预警机制可以及时指导企业改进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规避出口风险,改进企业管理和积极参加应诉工作,以确保黑龙江省出口贸易发展。本研究从区域农业品出口政策调整的角度来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不仅局限于对作为外因的WTO规则的解读,还进一步对显着影响区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区域政策制度的演变和调整进行分析。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由于政策及其效应研究问题的性质,大量引入定性变量,以点带面,构建出完整并且真实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政策干预的影响,建立干预分析模型,研究农产品出口问题,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预测。
张鹏程[7](2008)在《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提出来进行探讨的。我国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西部地区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农民、农业居于全国最底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不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结构是当前解决西部“三农”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结构,使之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布局,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意识的农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农业,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为解决区域差距问题提供重要基础和途径。本文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个别走访以及查阅资料等研究方法来探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所在、解决方案和途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尽量获得全面的资料,对西部地区农业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了解,使解决问题的对策尽量科学、合理,对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通过对资料的总结分析,得出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两者不可分割,要想取得发展,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自身条件以及农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原则、发展方向,针对这几个问题,地方政府、农民和企业应当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便更好的调整农业结构。从全文来看,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尽管有很多困难,但是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完全可以实现产业升级的,从而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也为西部崛起创造条件,从而有力的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罗崇敏[8](2006)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三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三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刘立勇[9](2005)在《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中国,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问题,必须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的基本要求,是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农业走向新的发展里程的标记。中国是一个从旧的农业大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代化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真实进程。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应当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又适合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进步的目标相一致,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关系到21世纪中叶实现中国现代化基本目标的大局。因此,理清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中提出的基本问题,认识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和发展趋势,在实践中选择“三农”问题的解决路线,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论文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现代化和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来探讨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联系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历程和作者二十多年的农村工作亲身经历,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视角上,深入探讨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广阔的大课题。本文的工作则在于总结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明确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性,在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中寻找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在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制度变革、农业政策调整和外向型农业模式建设方面,形成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的认识,为当前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实践服务。这些探索可能是初步的、宏观的,但都是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并将在今后现代化推进中表现出长久价值。 全文分绪论和六个部分,绪论在总结、评鉴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概括了本文的主线、内容结构及研究方法。然后,分六个部分,将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展开对其主要方面的研究。 第一部分“农业现代化基础论”,研究我国农业的生产关系问题。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两次历史性重大变革,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全
辛秀琛[10](2004)在《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对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对区域性的农业发展如何应对入世后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的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区域性农业因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农业生产特点,其应对措施也往往不尽相同。 山东是农业大省,胶东地区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而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些有利条件。如何打破发展障碍、将这些潜质发挥出来,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问卷法、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胶东地区实际情况的考查,比照入世背景下我国所存在的“三农”问题及入世后为我国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分析了制约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和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发挥当地地理、资源和人才优势,抓住机遇,利用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确立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三高”农业为重点,实施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对策。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制创新,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绿色食品,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等政策性建议。
二、入世后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发展农业基础 |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七、坚持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兴旺 |
二、生态宜居 |
三、乡风文明 |
四、治理有效 |
五、生活富裕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加快农业发展 |
二、建设现代农业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
一、战略目标 |
二、基本内容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政治统领 |
二、精准发力 |
三、持续作战 |
四、凝聚合力 |
五、激发内力 |
六、务求实效 |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实践性 |
三、人民性 |
四、协调性 |
五、时代性 |
六、世界性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2)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4.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1.4.2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
1.4.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
1.4.4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案例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5.1 系统研究 |
1.5.2 历史研究 |
1.5.3 实证研究 |
1.5.4 文献研究 |
1.6 论文研究思路 |
1.7 文章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2.1 理论渊源 |
2.1.1 系统科学 |
2.1.2 地理科学 |
2.1.3 历史科学 |
2.1.4 全球化理论 |
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提出 |
2.2.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概念及结构层次 |
2.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原理 |
2.2.3 区域内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范畴 |
2.2.4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发展路径 |
2.2.5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农业国际合作的理论框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状况研究 |
3.1 新疆食品安全实证研究 |
3.1.1 新疆食品安全特征 |
3.1.2 新疆食品安全现状 |
3.1.3 新疆食品安全面临挑战 |
3.2 新疆粮食安全实证研究 |
3.2.1 新疆粮食安全特征 |
3.2.2 新疆粮食安全现状 |
3.2.3 新疆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
3.3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实证研究 |
3.3.1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特征 |
3.3.2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现状 |
3.3.3 存在的主要挑战 |
3.4 新疆区农业地理安全实证研究 |
3.4.1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特征 |
3.4.2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现状 |
3.4.3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面临主要挑战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
4.1 国内农业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 |
4.1.1 粮食安全 |
4.1.2 农村牧区安全 |
4.1.3 食品安全 |
4.1.4 农业地理安全 |
4.2 国内农业安全形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
4.2.1 食品安全 |
4.2.2 粮食安全 |
4.2.3 农村牧区安全 |
4.2.4 农业地理安全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实证研究 |
5.1 合作背景——国际农业系统安全状况 |
5.1.1 国际食品安全 |
5.1.2 国际粮食安全 |
5.1.3 国际农村牧区安全 |
5.1.4 国际农业地理安全 |
5.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历程 |
5.2.1 1949-1978年,确立了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政策 |
5.2.2 1979-2000年,农业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
5.2.3 2001年-至今,深度融入全球农业体系 |
5.3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形势 |
5.3.1 农业贸易 |
5.3.2 国际农业投资 |
5.3.3 体系建设 |
5.4 当前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
5.4.1 农业内生动力不足 |
5.4.2 外部性问题 |
5.4.3 冲突增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发展战略 |
6.1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基础结构与层次 |
6.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任务 |
6.2.1 食品安全 |
6.2.2 粮食安全 |
6.2.3 农村牧区安全 |
6.2.4 生物地理安全工程建设 |
6.2.5 国际农业安全建设 |
6.3 中国国内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础战略 |
6.3.1 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战略 |
6.3.2 农业社区体系建设战略 |
6.3.3 农业社会系统工程 |
6.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战略 |
6.4.1 农业国际合作层次 |
6.4.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重点战略 |
6.5 中国农业安全工程体系的建设机制 |
6.5.1 明确将农村现代化确立为国家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
6.5.2 制定科学的农业安全战略调整方案 |
6.5.3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国家农业安全工程建设 |
6.5.4 认真动员人民群众的参与 |
6.5.5 建立全球农业安全合作机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案例研究 |
7.1 规划背景 |
7.2 规划理念 |
7.3 总体设计 |
7.4 主要目标 |
7.4.1 食品安全 |
7.4.2 粮食安全 |
7.4.3 农村牧区安全 |
7.4.4 农业地理安全 |
7.5 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
7.5.1 有机生产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
7.5.2 有机社区重点示范工程及地理空间分布 |
7.5.3 有机社会重点工程布局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8.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研究 |
8.2.1 中国农业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发展形势 |
8.2.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结构及建设任务 |
8.2.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 |
8.2.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
8.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安全体系形势及建设规划 |
8.4.1 新疆农业安全形势 |
8.4.2 新疆有机农业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认识 |
8.5 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 |
8.5.1 理论创新 |
8.5.2 主要贡献 |
8.6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7 今后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两型导向的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 |
3 创新点、方法、存在的不足 |
3.1 创新点 |
3.2 研究方法 |
3.3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主要理论基础 |
1 两型农业理论与生态足迹理论 |
2 比较优势理论 |
3 配弟一克拉克定理 |
4 二元经济理论 |
5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
第三章 湖南省农业的产值贡献和生态代价 |
1 基于生态足迹的农业结构优化评估模型构建 |
2 农业生态足迹、产值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
3 农业效益足迹计算与分析 |
第四章 基于两型导向的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 |
1 内部因素 |
1.1 农户属性特征 |
1.2 农户观念问题 |
1.3 家庭人力资源储备 |
2 外部因素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形和土壤 |
2.1.2 气候 |
2.1.3 地理区位 |
2.2 基础设施建设 |
2.3 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 |
2.4 经营机制 |
2.5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
2.6 国家相关政策 |
2.7 劳动力机会成本 |
2.8 其他因素 |
第五章 基于两型导向的湖南农业结构调整的国外借鉴 |
1 国外农业结构调整状况 |
1.1 多种农牧产业综合发展 |
1.2 农业产业和非农产业共同发展结构 |
1.3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1.4 发展有机农业 |
1.5 发展立体农业 |
2 国外经验借鉴 |
2.1 试点经营,调整结构 |
2.2 根据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2.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农产品结构合理调整 |
2.4 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开拓国内外市场 |
2.5 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发展立体农业 |
第六章 基于两型导向的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
1 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 |
2 依靠农业技术升级,推进农业两型化种植 |
3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快两型农业信息化建设 |
4 加快湖南农业两型化的支撑体系建设 |
4.1 加大资金投入 |
4.2 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 |
4.3 加快组织体系建设 |
4.4 注重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考虑资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说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假说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7.1 可能的创新 |
1.7.2 存在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
2.1 农业生产率测算文献回顾:META定量文献综述方法 |
2.1.1 农业生产率测算概述 |
2.1.2 Meta定量文献综述分析方法介绍 |
2.1.3 数据说明与描述 |
2.1.4 农业生产率Meta定量文献综述实证结果分析 |
2.1.5 主要结论与讨论 |
2.2 忽视资源环境因素对农业生产率度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3 考虑资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评价 |
3.1 资源在生产率测算中的处理方法 |
3.2 环境污染在生产率测算中的处理方法 |
3.2.1 曲线测度评价法 |
3.2.2 数据转换函数处理法 |
3.2.3 环境污染做投入处理法 |
3.2.4 方向性距离函数法 |
3.3 农业绿色生产率测算方法: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
3.3.1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
3.3.2 基于SBM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3.4 变量和数据 |
3.4.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3.4.2 变量的基本描述统计 |
3.5 农业绿色技术效率分析: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
3.5.1 总体特征分析 |
3.5.2 区域差异分析 |
3.5.3 省际差异分析 |
3.5.4 农业绿色技术效率的改善方向 |
3.6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3.6.1 总体特征分析 |
3.6.2 区域差异分析 |
3.6.3 省际差异分析 |
3.6.4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佳实践者”的识别 |
3.7 本章小结 4 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收敛分析 |
4.1 收敛理论和收敛研究方法概述 |
4.2 农业生产率收敛的相关文献回顾 |
4.2.1 国外农业生产率收敛相关文献回顾 |
4.2.2 国内农业生产率收敛相关文献回顾 |
4.2.3 文献简要述评 |
4.3 农业绿色生产率绝对收敛检验 |
4.3.1 σ收敛性检验 |
4.3.2 绝对β收敛检验 |
4.4 农业绿色生产率条件收敛检验 |
4.5 农业绿色生产率俱乐部收敛检验 |
4.6 农业绿色生产率随机收敛检验 |
4.6.1 随机收敛检验方法 |
4.6.2 随机收敛检验结果 |
4.7 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分布动态分析 |
4.7.1 增长分布动态分析研究工具 |
4.7.2 农业绿色生产率差距的动态演变趋势:核密度函数估计结果 |
4.7.3 农业绿色生产率差距的长期发展趋势:马尔科夫链分析结果 |
4.8 本章小结 5 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5.1 理论分析框架 |
5.2 分析方法: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
5.2.1 空间自相关性的检验 |
5.2.2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
5.2.3 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 |
5.3 变量和数据 |
5.3.1 变量处理和数据来源 |
5.3.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5.4 农业绿色生产率空间自相关的判断 |
5.4.1 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 |
5.4.2 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 |
5.5 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因素空间面板计量估计结果 |
5.5.1 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和模型选择 |
5.5.2 模型估计结果解释 |
5.6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6.1 全文总结 |
6.1.1 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后的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评价 |
6.1.2 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收敛性判断 |
6.1.3 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6.2 政策建议 |
6.2.1 转变以往的农业补贴方式,加强对资源环境友好的生产行为补贴 |
6.2.2 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 |
6.2.3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完善农村资源环境法律体系 |
6.2.4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跨区域的合作交流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5)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 本文研究的目的,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的意义,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4 当前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方案、预期效果 |
2.1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和效果 |
2.4 研究框架 |
2.5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
第二章 产业安全与农业产业安全 |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
2 用模型诠释产业安全 |
2.1 基本假设 |
2.2 基本理论模型 |
2.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
2.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
3 农业产业安全 |
3.1 农业产业安全的定义 |
3.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决定因素 |
3.3 农业产业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
1 按照“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 |
1.1 调整农业法律法规 |
1.2 调整国内支持政策 |
1.3 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
1.4 调整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政策 |
1.5 减让农产品进口关税 |
2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
2.1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 |
2.2 其它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状况 |
3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
3.1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变化情况 |
3.2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影响 |
4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影响 |
5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产生的安全风险 |
5.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5.2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的风险 |
6 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与新一轮WTO谈判 |
6.1 展望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
6.2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WTO谈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与预警 |
1 中国农业现状 |
1.1 食物与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面临5个方面的矛盾 |
1.2 食物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存在的“三个不可逆转” |
1.3 中国农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
2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及竞争因素分析 |
2.1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
2.2 价格竞争因素分析 |
2.3 质量竞争因素分析 |
3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 |
3.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3.2 对中国农业安全度的估算 |
3.3 湖南农业产业安全度的初步估算 |
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 |
4.1 产业安全预警的涵义 |
4.2 建立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紧迫性 |
4.3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的阶段 |
4.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执行 |
5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危机的事发、事后管理 |
5.1 中国产业安全危机的特征 |
5.2 政府是产业安全危机管理的主体 |
5.3 农业产业安全危机事发、事后管理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国际经验 |
1 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保护农业 |
1.1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
1.2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 |
2 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措施 |
2.1 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
2.2 大量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关税等措施保护国内农业 |
2.3 实行适度的政府配售和购销价格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
2.4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出口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外向型发展 |
2.5 加大农业投资和补贴,提供农业信贷优惠,支持农业发展 |
3 世界各国农业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3.1 完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农业 |
3.2 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内需并重 |
3.3 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利用世贸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 |
3.4 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 |
3.5 应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 |
1 在WTO《农业协议》条件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1.1 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
1.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1.3 增加国家财政支持和农业税制改革的力度,合理利用外资 |
1.4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
1.5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
1.6 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
1.7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 |
1.8 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
2 维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政策保障 |
2.1 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 |
2.2 健全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
2.3 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 |
2.4 做好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产业安全预警系统 |
2.5 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产业安全 |
2.6 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
2.7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
2.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研究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中国紫菜出口日本案” |
附录二:《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6)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 WTO 农业框架评述 |
2.1 经济全球化与WTO 的概述 |
2.1.1 WTO 农产品贸易规则发展沿革 |
2.1.2 关贸总协定有关农产品贸易的缺陷 |
2.1.3 乌拉圭回合中的农产品贸易谈判 |
2.2 WTO 农产品贸易规则框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内涵 |
2.2.1 WTO《农业协定》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2.2.2 WTO《农业协定》三大支柱的内容 |
2.2.3 WTO《农业协定》的规则、义务和实施时间 |
2.3 中国加入WTO 关于农业问题的主要承诺 |
3 WTO 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
3.1 中国现行农产品贸易体制、政策及目标 |
3.2 WTO 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
3.3 加入WTO 与中国农业及贸易政策调整 |
4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4.1 农业与国内支持政策 |
4.1.1 农业政策的一般理论 |
4.1.2 农业是一个需要政策扶持的特殊产业 |
4.2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国内外比较 |
4.2.1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现状 |
4.2.2 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比较 |
4.3 WTO 规则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
4.3.1 加大力度,增加国家对农业的预算 |
4.3.2 以WTO 规则为导向,优化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结构 |
4.3.3 对“绿箱政策”支持的项目应择优重点扶持 |
5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实证分析 |
5.1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现状及分析 |
5.1.1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现状 |
5.1.2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实证分析 |
5.2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现状及分析 |
5.2.1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现状 |
5.2.2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实证分析 |
5.3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现状及分析 |
5.3.1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现状 |
5.3.2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实证分析 |
5.4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5 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效率评价 |
6.1 “WTO 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干预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6.1.1 黑龙江省农产品的WTO 农业政策干预模型的机理分析 |
6.1.2 模型的相关假设与参数设定 |
6.1.3 预测及模型质量评价 |
6.1.4 小结 |
6.2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6.2.2 评价目的 |
6.2.3 指标筛选 |
6.2.4 畜牧业产业链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6.3.1 层次分析法对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2 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结果的评价 |
6.3.3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7 基于WTO 规则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对策 |
7.1 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出口 |
7.2 发展“三高”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 |
7.3 进一步增加“绿箱”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
7.3.1 增加“绿箱”投入 |
7.3.2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和外资进入农业领域 |
7.4 积极利用WTO 贸易规则,努力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
7.5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 |
7.6 加快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 |
7.7 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
7.7.1 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 |
7.7.2 加强磋商和谈判,合理运用规则 |
7.7.3 建立一批外向型农业生态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 |
7.7.4 提高产品质量,走发展品牌的道路 |
7.8 健全黑龙江省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 |
7.9 黑龙江省主要出口农产品的具体对策 |
7.9.1 玉米 |
7.9.2 大豆 |
7.9.3 水稻 |
7.9.4 畜产品 |
7.9.5 蔬菜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方向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方向 |
1.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第2章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及实践 |
2.1 区域农业结构的涵义及我国三大区域的划分 |
2.1.1 区域农业结构的涵义 |
2.1.2 我国三大区域的划分及农业布局 |
2.2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践 |
2.2.1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理论 |
2.2.2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 |
2.2.3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及发展趋势 |
2.3 国内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践 |
2.3.1 国内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理论 |
2.3.2 我国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概况 |
2.3.3 我国区域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状况 |
3.1.1 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
3.1.2 建国以来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实践的变迁 |
3.2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
3.2.1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成果 |
3.2.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成果 |
3.3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现状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及对策 |
4.1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
4.1.1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国内因素 |
4.1.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国际因素 |
4.1.3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自身因素 |
4.2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4.2.1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及目标 |
4.2.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4.2.3 政府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地位与作用 |
4.2.4 政府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所采取的对策 |
4.2.5 西部地区农民调整农业结构采取的对策 |
4.2.6 企业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采取的对策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国边政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边政学缘由 |
一、边疆文化的滋养 |
二、边疆履职的体验 |
三、边政理论的研究 |
四、边疆发展的需要 |
五、学业学养的选择 |
六、研究的现实性 |
第二节 边政学历史沿革及反思 |
一、边政学历史沿革 |
二、目前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 |
三、边政学反思 |
第三节 边政学新论的理论框架 |
一、广义边政学研究的意义 |
二、广义边政学的研究方法 |
三、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 |
四、边政学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边政学新论的特点 |
第一章 边疆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 |
一、民族性 |
二、滞后性 |
三、不平衡性 |
四、复杂性 |
五、差异性 |
第二节 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一、边疆发展战略内涵 |
二、边疆发展战略反思 |
三、边疆发展战略转变 |
四、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边疆发展观 |
一、以人为本是边疆战略发展的本质 |
二、把人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把人才战略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
四、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目的 |
第四节 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方式 |
一、梯度推进方式 |
二、中心辐射方式 |
第五节 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 |
一、良性互动集成发展战略思路的含义 |
第六节 构建边疆发展战略体系 |
一、边疆发展战略体系内容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
三、边疆新型工业化战略 |
四、边疆城市化战略 |
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六、科教兴边战略 |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八、和谐社会构建战略 |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战略 |
第二章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构想 |
一、边疆经济特征 |
二、边疆经济增长与发展 |
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
五、边疆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
第二节 边疆农业产业化 |
一、农业产业化是边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
二、市场化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
三、产业化经营:产业与市场贯通,农户与市场承接 |
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五、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系统工程 |
第三节 边疆新型工业化 |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二、边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
三、实施产业转型战略 |
四、建设边疆群体支柱产业 |
五、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 |
第四节 边疆服务业现代化 |
一、推进边疆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
二、边疆地区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 |
三、加快边疆地区服务业现代化的对策选择 |
第五节 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 |
一、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的内涵和依据 |
二、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意义 |
三、实施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 |
第六节 发挥设施、体制联动功能 |
一、发挥基础设施的联动功能 |
二、发挥体制机制联动功能 |
第三章 边疆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性 |
三、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一、边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第三节 边疆现代农业建设 |
一、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 |
二、建设边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
第四节 改善边疆农民生活质量 |
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
二、实施新型农民素质工程 |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
第五节 建设新农村保障体制 |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二、加强乡村治理机制建设 |
第四章 边疆城市化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化内涵、意义及建设历程 |
一、城市化内涵 |
二、边疆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中国城市化建设历程 |
四、边疆城市化建设特点 |
五、世界城市化建设趋势 |
第二节 边疆城市化战略选择 |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
二、实施城镇多元化战略 |
三、坚持大城市主导战略 |
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
五、实施城市特色建设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城市全息式建设思路 |
一、边疆城市规划与设计 |
二、边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三、边疆城市产业建设 |
四、边疆城市文化建设 |
五、边疆城市管理经营体制建设 |
第四节 边疆省区城市化发展思路简述 |
一、内蒙古建立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布局构思 |
二、新疆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
三、甘肃城市化发展框架模式 |
四、云南新昆明建设战略 |
五、广西打造现代沿海城市群思路 |
六、西藏拉萨中心辐射思路 |
第五章 边疆文化建设 |
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功能 |
一、文化的涵义、特征和社会功能 |
第二节 边疆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
一、文化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 |
三、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 |
第三节 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
二、弘扬边疆科技文化 |
三、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第四节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一、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 |
二、实施边疆教育整体发展思路 |
第五节 边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二、边疆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
三、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第六章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一、人力资源建设及其内容 |
二、人力资源建设的特点 |
三、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 |
四、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
五、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构想 |
一、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取向 |
二、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选择 |
三、致力于人力资本开发 |
第三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重点和对策 |
一、人力资源建设重点 |
二、边疆地区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对策 |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边战略 |
一、实施人才强边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
二、实施人才战略,应坚持能力建设为核心 |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实用机制 |
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建设 |
第七章 边疆和谐社会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 |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
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
三、风俗和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
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 |
五、羁縻、怀柔是历代封建帝王促进边疆和谐的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 |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关系问题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
三、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
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
第四节 构建和谐边疆的战略举措 |
一、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二、保持边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三、发展边疆社会主义民主 |
四、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七、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
八、加强边疆社会建设和管理 |
九、加强边疆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
第五节 构建和谐的边疆民族宗教关系 |
一、民族宗教问题对构建边疆和谐社会的现实影响 |
二、努力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
第六节 构建和谐的国际周边环境 |
一、构建和谐边疆面临的周边环境条件 |
二、构建和谐的边疆国际周边环境 |
第八章 边疆治理方略 |
第一节 古代边疆治理方略简述 |
一、经营边疆的政治方略 |
二、守备为本的军事方略 |
三、边疆经济发展方略 |
四、边疆教化方略 |
第二节 新中国边疆整体治理方略 |
一、边疆政治发展方略 |
二、边疆经济发展战略 |
三、边疆文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开发战略 |
一、20世纪50-70年代两次西部开发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三、兴边富民行动 |
第四节 边疆民主法制建设 |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 |
二、边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性 |
三、边疆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
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
第五节 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
一、边疆地区党的建设 |
二、边疆地区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 |
第九章 边疆安全建设 |
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内涵 |
二、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三、努力实践和谐世界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 |
二、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
三、构筑中国安全战略 |
第三节 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中国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
二、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 |
三、中国与南亚大国的关系 |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边防的基本概念 |
二、中国新时期边防的特性 |
三、边防的地位作用 |
四、边防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五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
三、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发展 |
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9)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中国农业现代化是适应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中国农业现代化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
中国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二、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一) 农业现代化基础论: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两次重大变革 |
(二) 农业现代化必然论: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三) 农业现代化创新论: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推进与创新 |
(四) 农业现代化国际论:农业的国际化时代与中国农业的对策 |
(五) 农业现代化实验论: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实验——谷城县农业体制改革实例 |
(六) 农业现代化方向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上的特点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Ⅰ、农业现代化基础论: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两次重大变革 |
一、农业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造 |
(一) 土地改革时期,农民家庭经济体制的建立 |
(二) 农业合作化体制的演变与人民公社的建立 |
(三) 新中国前三十年农业所有制关系的基本评价 |
二、新时期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改革 |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
(二)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特征及走势 |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
三、正确对待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发展 |
(一)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适应我国初级阶段农业生产力的状况 |
(二)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适应农业生产特点 |
(三)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 |
(四)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 |
(五) 家庭承包经营潜力很大 |
(六) 对家庭承包经营要肯定、创新和完善 |
Ⅱ、农业现代化必然论:现代化——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一、农业现代化的产生发展过程 |
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 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需要 |
(二) 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
(三) 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的需要 |
(四) 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应有自己的特色 |
(一) 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
(二)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农业的特殊性 |
(三) 我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的选择 |
(四)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四、现实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
(一) 抓好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
(二) 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 |
(三)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
(四) 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 |
Ⅲ、农业现代化创新论: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推进和创新 |
一、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的分析与评价 |
二、农业现代化推进战略 |
(一) 加速推进农业技术创新 |
(二) 积极推行农业经营的制度创新 |
(三) 在抓住入世机遇中瞄准外向型农业 |
(四) 大力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 |
(五) 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
三、创新农业现代化实践形式 |
(一) 在农业与加工业的结合中启动订单农业 |
(二) 在农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中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 |
(三) 在实现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中推进公司制农业 |
Ⅳ、农业现代化国际论:农业的国际化时代——加入WTO与中国传统农业的转型 |
一、中国农业国际化的障碍因素 |
(一) 总产量高,劳动生产率低,部分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 |
(二) 整体农业科技水平低,物质基础装备差,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还处于落后阶段 |
(三) 农产品的外贸基础薄弱 |
(四) 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
(五) 行业组织的结构不健全 |
二、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利弊分析 |
(一)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不利影响 |
(二)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有利因素 |
三、入世后我国走向农业国际化的对策 |
(一)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动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
(二) 重点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切实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三)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市场竞争主体 |
(四) 有组织地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基础 |
(五) 大力培植市场体系,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
(六) 大力培植出口型农业,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 |
(七) 利用世贸组织《农业协议》规则,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
Ⅴ、农业现代化实验论: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实验—谷城县农业体制改革实例 |
一、公司制农业的内涵、特征和作用 |
二、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大突破 |
(一)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
(二)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应对入世挑战,培植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的迫切需要 |
(三)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战略性调整的必然结果 |
(四)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培植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增加农业投入的重要途径 |
(五)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现实选择 |
(六)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化解农村现实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
三、谷城县公司制农业的几种主要形式 |
(一) 从公司制农业诞生的方式分类,主要有5种形式 |
(二) 从产加销的角度分类也有5种形式 |
四、谷城县发展公司制农业的方法措施 |
(一) 创新生产方式,提高公司制农业发展水平 |
(二) 整合生产关系,拓宽公司制农业发展途径 |
(三) 把握工作重点,提高公司制农业发展质量 |
五、谷城县发展公司制农业的启示 |
(一) 必须正确处理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发展公司制农业的关系 |
(二) 必须运用市场手段,循序渐进 |
(三) 必须实行高点起步,规范运作 |
(四)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
(五) 必须让农民当主体,农民得实惠 |
六、小结 |
Ⅵ、农业现代化方向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
一、21世纪中叶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
(一) 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
(二) 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 |
(三) 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 |
(四) 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 |
二、对农业现代化的评价和前瞻 |
(一)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
(二) 伴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 |
(三)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解决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问题 |
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途径 |
(一) 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为主线,把握农业现代化方向 |
(二) 以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三)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巩固现代农业基础 |
(四) 以乡镇企业为支柱,发展小城镇,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路子 |
(五) 以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为重要基础,树立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建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 |
Ⅶ、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趋向 |
2.1 入世背景下“三农”问题 |
2.2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影响 |
2.3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方略 |
第三章 胶东农业现状与入世后的应对方略探讨 |
3.1 胶东地区农业生产现状 |
3.2 胶东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
3.3 入世背景下胶东农业发展的应对方略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入世后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2]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D]. 赵其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3]基于两型导向的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分析[D]. 徐姣.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4]考虑资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D]. 潘丹.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5]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D]. 肖文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1)
- [6]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 尤晓林.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2)
- [7]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及对策[D]. 张鹏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04)
- [8]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9]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D]. 刘立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10]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 辛秀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