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当代杂种优势检测与利用初探

玉米品种当代杂种优势检测与利用初探

一、玉米品种间当代杂交优势测试和利用的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华,刘文国,高世斌,李新海[1](2021)在《玉米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文中认为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玉米种业健康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以来,我国培育了一批玉米品种,新品种的稳产性和丰产性得到提高,机收籽粒品种取得新突破,优质专用、绿色生态品种大幅度增加。品种呈现多样化,鲜食玉米成为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新亮点;

苏文楠[2](2021)在《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选择高产品种和确定适宜施氮量是提高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有效途径。选育并应用兼具高产与氮高效性能的品种对玉米生产极为重要,而探明玉米的氮响应特征和品种氮高效的生理生态机制是开展玉米营养生理育种与养分管理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在陕西关中灌区,选取5个主栽的夏玉米品种,设置不同施氮水平,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不同品种基于产量的氮效率、土壤硝态氮残留及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对比划分不同类型的氮高效率品种:双高效品种(高氮和低氮条件氮效率都高的品种正大12)和耐低氮品种(低氮条件高产品种郑单958),研究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基于氮高效的光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植株不同器官氮素营养诊断,系统分析耐低氮品种的叶源与根系性状、籽粒灌浆特征及其过程中碳同化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的差异,明确氮高效玉米品种的农艺学特征与光合生理特性。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夏玉米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与氮效率的品种差异4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个玉米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的总体表现为正大12、先玉335和郑单958差异不显着,且显着大于强盛101,以陕单609最小。其中,郑单958与强盛101在N225(施纯氮225 kg ha-1)和N300(施纯氮300 kg ha-1)处理下产量差异不显着,N0(不施氮)和N150(施纯氮150 kg ha-1)处理下,郑单958产量显着高于强盛101。根据产量和氮素利用的表现将正大12定义为双高效品种,陕单609定义为双低效品种;根据在低氮和高氮下的产量表现将郑单958定义为耐低氮品种,强盛101定义为不耐低氮品种。根据产量、氮素表观流失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曲线,推荐在该地区夏玉米高产高效播前土壤供氮量(播前2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施氮量)为280~350 kg N ha-1。双高效品种和耐低氮品种的选择可以使产量增加11%~16%,与当地300 kg N ha-1的普遍施氮量相比可以使得施氮量减少25%~34.3%,保证其较低的表观氮素流失量,在有灌溉的条件下,减小硝态氮淋溶的风险。2夏玉米不同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对氮肥的响应不同施氮水平和品种间的夏玉米产量差异是由粒重和穗粒数共同决定的,其中穗粒数带来的差异大于粒重。与不施氮肥相比,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6.3~30%。植株生物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平均值为71%。夏玉米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可达84.8~93.7%,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率的变化范围5~13.1%。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氮素含量的贡献率为37.3~57.9%;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率为44.5~54.7%,其转运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为47.5~57.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转运率及其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率均呈下降趋势。籽粒氮浓度与营养器官的氮素转运呈显着正相关,同时籽粒氮浓度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可达到一半,其中先玉335高的茎氮素转运效率保证较高产量的同时维持高的籽粒氮浓度,最终保证了高的籽粒氮素积累。在低氮条件下选择氮高效利用品种可以以氮素吸收效率作为筛选指标,在高氮条件下,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作为筛选指标。3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光、氮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以正大12(双高效品种)和陕单609(双低效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资源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的比叶氮(specific leaf nitrogen content,SLN)的双高效品种可以达到水分、光能和氮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相同的SLN时,双高效品种表现出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SLN与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效率(RU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产量都呈现很好的二次关系,SLN在1.5~1.8g N cm-2之间,资源利用效率和产量均不再增加,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提高玉米产量。4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不同部位的氮营养诊断2个品种基于叶片(LDM)、茎秆(SDM)和植株(PDM)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分别为:“正大12”方程为:Nc=2.64 LDM-0.204、Nc=1.58 SDM-0.388、Nc=2.33PDM-0.263;“陕单609”方程为:Nc=2.61 LDM-0.205、Nc=1.83 SDM-0.337、Nc=2.47PDM-0.237。不同氮效率品种基于叶片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差异不显着,植株氮营养差异主要由茎秆的氮素营养状态造成的。与双低效品种相比,双高效品种具有低的单位茎秆氮浓度(参数a值)和高的茎秆氮浓度稀释速率(参数b值)。为了节省成本,可以使用基于LDM和SDM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对基于PDM建立的曲线进行代替。三种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对产量进行预测比较时,发现相对产量(RY)与氮营养指数(NNI)、累计氮亏缺(AND)在十二叶期和抽雄期(V12~VT)R2值最大,证实了V12和VT两个时期关系的稳定性,同时很好地说明了在限制和非限制氮下RY的变化,可以对夏玉米产量进行估计。该研究结果为玉米花前的氮肥管理提高产量提供了思路。NNI与产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农学氮利用效率和氮肥回收效率之间呈显着负相关。5耐低氮玉米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源端特征以对低氮下不同耐性的品种强盛101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对源端(叶源和根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低氮品种郑单958在较低的施氮量(0和150 kg ha-1)下产量较高,吸收较多氮素,并且表现出更高的氮素生理效率。低氮条件下,郑单958能够保证叶片更高的叶片氮浓度和较低的比叶面积,减小低氮对植株光合系统的影响,进而维持较高的PSⅡ有效光量子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从而确保更多的光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为保证较高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提供了结构和物质基础,同时具有较高的光合氮素利用率,从而达到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理效率;更深的根分布、更长的根长和更大的根系有效吸收面积保证了高的氮素积累,这些特征的共同作用保证耐低氮品种具有更高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最终实现其在低氮条件下高的物质生产能力。6耐低氮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及NSC利用特征与不耐低氮品种相比,耐低氮品种郑单958粒重差异主要表现在顶端籽粒,具有高的顶端籽粒灌浆速率和较早的灌浆起始时间,同时顶端籽粒保持相对较高的籽粒NSC利用能力。此外,耐低氮品种中较低的叶片淀粉和茎蔗糖也保证了在低氮条件下源端与库端的协调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氮高效玉米品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籽粒产量和光、氮、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能够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及淋溶。耐低氮品种的选择是提高氮效率的有效途径。优良的叶片光合特性、高的光合氮效率、较深根系分布、较长根系、较高的根系有效吸收面积及较高的籽粒NSC利用能力是耐低氮品种主要的地上部与地下部的植株特征,保证了耐低氮品种高产和高的氮素生理效率,可以用来作为氮高效品种选育以及生产上品种选择的参考指标。

李小忠[3](2021)在《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严重的非生物因素之一。本试验以现代品种先玉335(XY335)及老品种丹玉13(DY13)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三种水分梯度,四个种植密度,采用旱棚池栽的方式,通过对花期根系构型、冠层光合指标、生理生化及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探索建立光水资源高效协调利用技术途径,解析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的生理差异,旨为提高区域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根系构型受灌溉量、种植密度的综合影响。随着水密胁迫的双重加剧,支柱根根角(BA)、冠根根角(CA)与水平地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水分胁迫和高密胁迫均抑制支柱根数量(BN)、冠根数量(CN)、支柱根分支数(BB)、冠根分支数(CB)根系的生长量,阻碍了根系的吸收与合成作用,但是也减少了根系生长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收获指数。逆境胁迫植株根系形态向纵向演变,深层根系分布比例增加,有利于对深层水分及养分的吸收,根系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有限的光温水肥等资源条件下,正常灌水结合10.5万株/hm2种植密度处理下(S1M7)XY335群体根系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协调能力最佳,产量最高;DY13在正常灌水结合7.5万株/hm2种植密度处理下(S1M5)群体根系的WUE协调能力最佳,产量最高。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在根系构型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2)玉米产量受到植株光合系统的综合影响。土壤干旱及高密种植在不同程度上均影响了叶片水分亏缺,使植株正常光合作用受限,导致光合能力和电子传递速率降低,促使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叶片将光合作用的光能传递给化学反应系统的能力减弱,造成作物生物量产量降低。花期的水分胁迫影响了XY335和DY13穗位叶的光合特性,对老品种DY13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显着高于XY335,这种影响进一步降低了干物质向穗部的积累与分配。新老年代品种耐旱性在光合性能强弱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其它光合指标一致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Fv/Fm和Pn性能良好的品种。(3)生理生化指标可体现抗旱能力的强弱。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可作为与光合能力相联系的重要干旱指标,花期随着灌溉量密度胁迫的双重加剧作用,RWC逐渐降低,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则逐渐增大;随着逆境胁迫的加剧,DY13的RWC和细胞膜的相对透性的降幅大于XY335。水分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脯氨酸含量(Pro)活性明显升高,进而缓解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其耐旱性;灌溉量密度胁迫下,XY335的SOD含量及Pro含量的上升幅度大于DY13。试验结果表明,XY335在S1M7处理下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群体间协调性能良好,而DY13在S1M5处理下的群体间的协调性能良好。新老年代品种在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相同逆境胁迫下,XY335较DY13拥有更强的抗逆性,这可能是在逆境胁迫环境下仍然能够获得相对较高产量的内因所在。(4)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分梯度下,种植密度对两参试品种全生育期耗水量(ET)无显着性差异,但10.5万株/hm2(M7)处理下的玉米群体耗水量最多。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ET影响差异显着。同一水分梯度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WUE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XY335在M7处理下拥有最大值,DY13在M5处理下表现出最大值,试验表明中高密较低密显着提高了WUE。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WUE差异显着。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灌溉水生产效率(IWPE)产生了先增后减的趋势,各处理均在M5~M7区间拥有最大灌溉效率值。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IWPE、WUEL均存在显着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中、高密度种植和水分胁迫显着提高了IWPE及WUEL,XY335的WUEL在M7处理下拥有最大值,DY13的WUEL在M5处理下拥有最大值。(5)抽雄吐丝前后是作物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对水分尤为敏感,灌水增产效果显着;水分胁迫后,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实际产量差异显着。XY335在正常灌水及10.5万株/hm2(M7)密度处理下拥有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最高产量,分别为12.11 t/hm2,11.51 t/hm2;DY13在正常灌水及7.5万株/hm2(M5)密度处理下拥有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最高产量,分别为9.76 t/hm2,10.36 t/hm2。

刘万茂[4](2021)在《我国玉米产量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分析》文中指出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分布广泛,研究明确玉米产量的区域分布特征、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对于保障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统一的品种和密度,在全国四大玉米主产区开展了多年(2009-2016)多点(40个站点)田间联网试验,旨在从区域尺度上明确我国玉米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阐明物质生产与分配对产量的贡献差异,揭示主要形态特征变化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探索并评价进一步提高我国玉米产量的技术途径及其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区域间差异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综合所有站点,玉米平均产量、生物量(DM)和收获指数(HI)分别为11.09 t ha-1、23.51 t ha-1和0.51,DM对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73.71%,远高于HI(26.28%)。区域之间,玉米产量和生物量均差异显着,二者表现出相同的空间分布趋势即西北(NW)>北方(NW)>黄淮海(HM)>西南(SW)。相比之下,HI的空间分布趋势为NW>SW>NM>HM,与产量和DM有所不同。区域间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DM的差异导致的,西北地区(57.34%)和北方地区(64.46%)DM对产量的贡献率均高于HI(分别为42.66%和35.54%);而黄淮海地区(52.67%)和西南地区(50.92%)HI的贡献率略高于DM(分别为47.33%和49.08%)。对于不同品种,在大的空间尺度上DM对产量的贡献率均显着高于HI。其中,不同品种之间主要是由于HI的差异导致了产量的显着差异。此外,综合分析本研究和前人文献数据发现,在较低产量水平(<15 t ha-1)下,玉米产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DM和HI的协同增加,而在较高的产量水平(>15 t ha-1)下,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DM的增加。2.玉米主要植株形态特征变化及其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从全国尺度来看,玉米平均总叶片数为19.6,变化区间为16.7-23.3。品种之间总叶片数存在显着差异。穗上平均叶片数为6.0,变化区间为4.7-7.7。穗下平均叶片数为12.5,变化区间为10.0-15.3。每个品种穗上和穗下叶片数与总叶片数呈现相同的空间变化趋势。植株高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DH11、NH101、XY335、ZD958和ZD909的平均株高分别为305.3 cm、301.7 cm、301.5 cm、262.7 cm和259.6 cm,平均穗位高分别为128.7 cm、107.3 cm、111.4 cm、115.6 cm和109.1 cm,平均穗位系数分别为0.42、0.35、0.37、0.44和0.43。相对于株高和穗位系数,穗位高对环境更加敏感。比较高度构成因子发现,整株平均节间长度和穗位以下的平均节间长度,分别是影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差异的主要因素。综合所有站点来看,总叶片数与植株高度受多个气候因子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光周期是影响叶片数区域间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而株高和穗位高的变化主要受光周期和日平均最低温的影响,穗位系数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在不同品种之间有所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在大的空间尺度上总叶片数及株高的变化对吐丝期和生理成熟期DM以及籽粒产量影响显着。玉米株高每增加10 cm,吐丝期和生理成熟期生物量以及产量分别增加约0.41 t ha-1、0.87 t ha-1和0.38 t ha-1。3.玉米增密增产的效果及环境减排效应通过对区域增密技术综合评价表明,在不增加氮肥投入条件下,种植密度增加15000株/公顷,全国范围内玉米产量可以提高5.59%,其中西南、黄淮海、北方和西北玉米种植区分别提高10.5%、2.7%、5.2%和10.3%,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生物量的提高,收获指数没有显着变化。区域间不同品种随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幅度有所不同。生命周期评价(LCA)结果表明,增密15000株/公顷后,全国范围内氮盈余量平均减少了11 kg N ha-1,活性氮损失强度和温室气体强度分别平均降低了5.92%和6.29%。不同地区活性氮损失(Reactive N loss intensity)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 intensity)的降低范围分别为2.6%-10.1%和2.2%-10.2%。

吴璇[5](2021)在《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玉米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第三大粮食作物,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以及饲料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主粮。随着人口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转基因玉米作物的研发应运而生,而它的商业化也迫在眉睫。因此,研发转基因玉米、评估其对环境的安全性,成为众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本论文以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办公室提供的4个不同的玉米品种“双抗12-5”(含Cry1Ab+Cry2Aj+epsps)及其对照品种“宏硕 899”和“C0030.3.5”(含Cry1Ab+epsps)及其对照品种“C0010.1.1”(含epsps+pat)为材料,在系统检测玉米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组织内相关蛋白的基础上,以亚洲玉米螟为靶标害虫,利用种群内禀增长率、发育速率等参数,深入探讨了这几种玉米材料对玉米螟的抗性,进而进一步研究阐述了玉米植株体内相关蛋白在玉米—玉米螟—异色瓢虫体内的运转,最后探讨了取食过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用ELISA技术对两个转基因玉米及其对照组玉米的叶片、茎秆、雄蕊、雌蕊和籽粒中的Bt毒蛋白含量等进行了系统测定,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期的进程,各个组织器官中的Bt毒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到玉米籽粒灌浆期又略有回升,表现为籽粒中的毒蛋白含量>叶片>茎秆>雌蕊>雄蕊。以双抗12-5和C0030.3.5为例:籽粒、叶片、茎秆、雌蕊、雄蕊中的Bt毒蛋白含量分别为489.49ng/g、487.00ng/g、338.77ng/g、327.50ng/g、154.85ng/g 和 545.25ng/g、432.66ng/g、329.53ng/g、303.53ng/g、222.45ng/g;epsps蛋白含量则为 110.48ng/g、108.70ng/g、29.19ng/g、29.37ng/g、112.77ng/g 和 109.68ng/g、102.67ng/g、33.35ng/g、36.72ng/g、114.85ng/g;PAT蛋白含量只有在C0010.1.1品系中检测到,含量分别是叶片中50.80ng/g,雄蕊中18.80ng/g,雌蕊中18.31ng/g。2.取食了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结果显示,两个转基因玉米材料双抗12-5和C0030.3.5高抗亚洲玉米螟。无论是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或者是蛹重等,与对照亲本相比均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发现,两组转基因材料对玉米螟低龄幼虫的抗性更强,用转基因玉米材料饲喂玉米螟低龄幼虫后,不但引起低龄幼虫的大量死亡,甚至都不能进入到后续虫龄(态)。以取食了双抗12-5和C0030.3.5的玉米螟为例:若从1龄幼虫开始饲养,其玉米螟2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2.33%和8.00%,不能进入下一个虫龄;从2龄幼虫开始饲养,其3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6.67%和10.67%,不能进入下一虫龄;若从3龄幼虫开始饲养,其4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13.33%和14.00%,也不能进入下一虫龄。玉米螟各项生物学参数显示:取食双抗12-5和C0030.3.5两种转基因玉米的亚洲玉米螟低龄幼虫无法存活到化蛹,从5龄幼虫开始饲养的处理虽然部分可以化蛹并羽化,但是显着低于两个对照品种。3.借助转基因玉米—靶标昆虫玉米螟—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三级营养关系,用ELISA方法检测了在取食带毒玉米螟后异色瓢虫体内的Cry1Ab杀虫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取食了带毒玉米螟幼虫24小时后体内能检测到毒蛋白含量,其体内最高含量达到0.09ng/g。对获毒后的异色瓢虫捕食功能进行测定,结果指出,各个处理条件下的异色瓢虫对玉米螟3龄幼虫的功能反应与未获毒的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反应间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说明Cry1Ab杀虫蛋白虽然可以通过三级营养食物链传递到异色瓢虫体内,但对异色瓢虫的捕食功能没有产生不利的影响。

吴昊磊[6](2020)在《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养分吸收和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集约化种植模式减少了农田生态系统作物多样性,间混套作通过增加作物多样性,利用作物间的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差异达到产量的优势和养分的高效利用。以往的大多研究是作物种间间作,对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之间间混作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选择株高和生育期不同的8个品种:天农9(A)、东农259(B)、先玉335(C)、京科968(D)、久龙19(E)、利禾1号(F)、九单57(G)、京华8号(H),设置单作(Mono)、2个品种间作(Mix2)、4品种(Mix4)、6品种(Mix6)、8品种混作(Mix8)共计17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初步探究不同玉米品种间混作对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分析2017-2019连续三年产量的时间稳定性,为通过遗传多样性种植提高玉米产量提供新思路,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显着影响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对茎粗无显着影响。高杆玉米品种A、C、D、F的株高、穗位高显着高于中杆品种B、E、G、H,植株高大的玉米品种在间作时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2)本次试验中高杆玉米品种A、C、D、F在与其他品种间作时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高于其相应单作处理;同时高杆玉米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值均高于其相应单作,其中E/F、C/F间作组合的增幅显着;而中杆玉米品种的光合参数相比单作降低,其中株型紧凑的G、H品种的光合参数在各间作处理中无显着差异。(3)对氮、磷、钾的养分积累量数据分析后表明,高杆玉米品种具有更高的养分优势,其中高杆玉米品种先玉335(C)与中杆品种东农259(B)间作时,LERN=1.07,显着提高氮素吸收,品种C与高杆品种利禾1号(F)间作时,氮(LERN)、磷(LERP)、钾(LERK)分别为1.09、1.10和1.08,表明C/F间作显着增加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4)在本试验中,B/C、C/F、E/F、Mix6间作处理的LER>1,具有间作产量优势,其中C/F、B/C处理间作产量优势显着,分别比单作增加14%、8%。A/B、F/H、Mix8三种间混作处理的LER<1,不具有间作产量优势;D/E、Mix4间混作处理的LER=1,间作产量优势不显着。由此说明,选择生育期和高矮不同的玉米品种间混作能够提高玉米产量,不同品种间混作搭配对产量优势的影响不同;通过产量构成因素及间混作品种多样性对产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产量与穗位高、穗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因此高杆玉米品种在间混作处理中产量贡献率大于中杆品种,在Mix2处理中产量优势达到最大。随着间混作品种数增加,产量优势逐渐降低。(5)对2017-2019年产量数据分析表明,各间混作处理的产量时间稳定性均高于单作,除Mix8外其余间混作处理2017-2019连续三年相比其单作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在对三年平均数据进行分析时,产量时间稳定性在Mix4处理有最大值,相比单作提高112%,说明不同玉米品种间混作相比相应单作玉米种植生产力稳定性更高,但是当混作品种数增加到6个时,产量时间稳定性反而呈降低趋势,因此进行不同品种间混作时对品种及品种多样性进行合理选择对维持系统长期生产力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王丹[7](2020)在《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受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两熟及多熟制生态区种植模式单一、传统种植模式周年光温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且抗灾能力弱等问题突出,导致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下降。近年来,以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为核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建立了双季玉米、春玉米-晚稻、早稻-秋玉米等新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由于两季品种筛选依据科学性不足、季节间品种搭配不合理等,限制了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为此,本研究从品种季节间生态适应性出发,筛选适宜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种植制度的品种类型及两季品种搭配模式,进而研究不同搭配模式的产量形成、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及产量与气候资源的定量匹配关系,揭示了双季玉米模式建立的生理生态机制,提出了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的可调控途径,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品种类别搭配方式及季节间品种选择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第一季和第二季品种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230℃-1345℃左右和1365℃-143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和高有效积温型-低有效积温型(HL);长江中游地区的品种有效积温分别为1450℃-1520℃左右和1350℃-145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中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MH)和高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HM)。(2)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及区域间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季节间的积温分配率(TDR)为47%(第一季)和50%(第二季),积温比值(TR,第一季/第二季)为0.9,LH两季积温偏第二季分配;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季节间的TDR为49%(第一季)和46%(第二季),TR为1.1,HM两季积温偏第一季分配。依据以上指标,可通过品种选择调配季节间光温资源分配,合理制定两季生育期最佳分配方案。充分挖掘区域光温资源,发挥玉米高光效高物质生产能力是提升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周年产量与光温资源的关键。(3)研究产量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双季玉米干物质积累量(DM)的差异是产量(GY)差异的主要原因。黄淮海平原第一季的DM无显着差异,第二季的DM的差异导致周年DM的差异。温度是调控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二季花前有效积温(GDD)达1040℃,花后GDD达660℃,DM物质积累量最高。温度和降水是调控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一季玉米花前GDD、日均温(MT)、日均高温(Tmax)和日均低温(Tmin)分别达762.2℃、18.5℃、23.3℃和14.4℃时,DM最高;花后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832.3℃、28.1℃、31.7℃和24.3℃时,DM最高。第二季花前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948.9℃、28.6℃、32.5℃和24.6℃,DM最高;花后GDD、MT、Tmax、Tmin和降雨量(Pr)分别达659.6℃、21.8℃、26.7℃、16.9℃和82.9 mm时,DM最高。(4)通过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可知,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LH和HM搭配模式),第一季品种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9.75×104株ha-1左右),第二季品种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6.75×104株ha-1左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可见两季合理的密度搭配可促进双季玉米周年产量的增加,实现周年产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适宜的种植密度下,与MM和HL搭配模式相比,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周年产量提高13%和28%;与LH、MM和MH搭配模式相比,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周年产量提高47%、28%和30%。

李阳[8](2020)在《高产氮高效春玉米品种筛选及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与分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理施用氮肥,筛选氮高效品种对于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西北地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氮肥施用不合理等问题,通过文献数据收集与分析明确该区域玉米的氮素需求特征,通过在山西应县和陕西长武在两个氮水平下(N225:225 kg N ha-1,N0:0 kg N ha-1)进行田间试验筛选高产氮高效品种,为玉米氮肥减施增效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品种支撑。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文献数据收集与分析,西北五省(甘肃、宁夏、山西、陕西和新疆)产量对于氮肥的反应在不同区域的表现是不同的,这些地区均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提高产量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并且各省产量对于氮肥的反应都可利用“线性+平台”的形式进行模拟。对于甘肃、宁夏、山西、陕西和新疆这五个省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施氮量分别为197、260、240、203 kg/ha和211 kg/ha,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分别为10.6、13.1、10.0、10.2 t/ha和16.2 t/ha;玉米地上部氮吸收量和产量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随着籽粒产量的增加玉米地上部吸氮量增加,生产1 t玉米籽粒的氮素需求的平均值为21.1 kg。(2)以供试玉米品种在不同氮水平下的产量平均值作为对照,将18个供试品种划分为高氮高效型(L0HN)、双高效型(H0HN)、低氮高效型(H0LN)和双低效型(L0LN)等4种类型,研究表明在山西应县,高氮高效型(L0HN)和双高效型(H0HN)品种在N225条件下,具有增产2.8%-6.9%的潜力,同时这两类型的品种具有节氮10.1%-29.2%的潜力。这两类型的品种有DF30、QS388、RP909、JN336、JY18、DH605、ZD9988和XY335,其中DF30、JY18、DH605和XY335四个品种在两年中表现稳定且增产潜力在5%以上。(3)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差异主要取决于成熟期植株的总干物质累积量和花后干物质累积量。高氮高效型(L0HN)和双高效型(H0HN)品种比双低效型(L0LN)品种的成熟期总干物质累积量和花后干物质累积量分别高20%和37%,并且随着不同品种产量的增加,花后干物质累积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在十叶期的生物量差异不显着,但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高氮高效型(L0HN)和双高效型(H0HN)品种的生物量与双低效型(L0LN)品种相比差异逐渐增大,并且在乳熟期达到最大。(4)在N225条件下,高氮高效(L0HN)和双高效(H0HN)品种相比双低效(L0LN)品种具有更高的总氮吸收量和籽粒氮累积量,分别平均高35.7和25.7 kg/ha。高氮高效型(L0HN)和双高效型(H0HN)品种比双低效型(L0LN)品种具有更高的花后氮素吸收量,高氮高效品种和双高效品种比双低效品种的花后氮素吸收量平均高86%。(5)高氮高效型(L0HN)品种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回收率显着高于双低效型(L0LN)品种;氮肥偏生产力表现为高氮高效型(L0HN)和双高效型(H0HN)品种显着高于低氮高效型(H0LN)和双低效型(L0LN)品种,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在四类型品种间没有显着差异。

姜程琳[9](2020)在《不同玉米品种适宜机械化籽粒收获主要性状特征分析》文中提出全程机械化对玉米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化采收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玉米籽粒机收效果与玉米品种特性等密切相关,通过筛选适宜的玉米品种进一步实现机械化收获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选用近年来长春地区主推的的8个玉米品种,分别从植株形态、茎秆抗倒伏特性、穗位叶光合特性、籽粒脱水和灌浆速率、产量和实际机收性状等方面,分析品种间差异,为吉林省中部地区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结果表明:1、在玉米植株形态和茎秆抗倒伏性方面,穗位高系数以翔玉998和翔玉211最低;良玉99和良玉66基部向上第3、4、5节的茎秆抗折力,单位节间干重等抗倒伏性能指标在所有品种中位于前列;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富民985为最大,吉农玉833和1259最低。2、在穗位叶光合和荧光特性方面,翔玉998和翔玉211两个玉米品种的穗位叶光合特性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相反,良玉99和良玉66则在所有品种中处于下游位置。3、在籽粒脱水和灌浆速率方面,两年的试验结果显示,授粉后15天各品种间籽粒脱水速率差异较大,其中,脱水速率最快的为天育108,最慢的为吉农玉1259。授粉后25-35天,各品种脱水速率急速下降,翔玉998达到最大值,吉农玉1259脱水速率最低。授粉后55天,各品种间,天育108籽粒脱水速率最快。4、在籽粒产量和机收特性方面:富民985、翔玉998和天育108三个玉米品种在试验时间内的籽粒产量在8个品种中较高;其次为翔玉211和吉农玉833和吉农玉1259。在实际机收过程中,天育108成熟时含水量最低,破碎率、杂质率、落穗率和落粒率均较低,产量在所有品种中也处于前列。5、综合分析玉米植株形态和茎杆抗倒伏、穗位叶光合和荧光、籽粒产量和灌浆等方面研究,本试验认为翔玉998、富民985品种各方面性状比较均衡,较适宜东北地区机械化采收。在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品种的各项指标,除了抗倒性、籽粒脱水速率,还要与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丰产性和籽粒收获时的含水量等指标结合起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时晚收,以此来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减少机收损失、降低烘干成本,提高产量。

宋文亮[10](2020)在《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优良玉米新品种的在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也对加速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宝鸡市地区玉米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对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了筛选和鉴定。2017年和2018年在宝鸡市陇县和千阳县两个试验点对17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倒伏、株高、穗位、穗行数、行粒数、病害等性状进行分析对比,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各品种生物性状分析、抗病性分析以及产量的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如下:(1)两年两点试验表明,瑞普908、鑫研218、西蒙208、农科大18、登海3721和瑞普909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2)病害鉴定结果:登海3721、瑞普908和金凯8号对大斑病和小斑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通过对比两年两点的数据得出,不同玉米品种的穗行数差异不显着,但行粒数存在明显差异,且受地点环境影响大。(4)在两个试验点中,陇县试验点的登海3721出籽率最高,中榆968出籽率相对较低。而在千阳县试验点,金科玉3308相对出籽率较高,而登海3721次之,相比而言,西蒙668出籽率最低。(5)在两年两试验点中,宝单918、瑞普908、农科大18、潞玉1525、鑫研218和金科玉3306倒伏率均为0,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6)通过在两年两个试验点中对于玉米产量的因子分析,总结出影响玉米产量的三个性状因素:单位面积穗数、百粒重和穗粒数。三个性状因素中,单位穗数和穗粒数与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综合各品种的性状表现情况得出结论,瑞普908、鑫研218、西蒙208和农科大18为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的品种,可作为宝鸡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的春播玉米品种。

二、玉米品种间当代杂交优势测试和利用的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品种间当代杂交优势测试和利用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论文提纲范文)

一、玉米育种发展历史脉络
    1. 国外玉米育种历程。
    2. 中国玉米的育种历程。
二、国内外现代玉米育种发展情况
    1. 国外发展情况。
    2. 国内发展情况。
三、问题与差距
    1. 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尚需完善。
    2. 种质资源基础研究不足,原创突破性种质缺乏。
    3. 关键育种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亟待加强。
    4. 突破性品种缺乏,难以满足玉米高质量发展需求。
四、“十四五”发展方向
    1.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玉米种业创新体系。
    2. 强化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
    3. 突破玉米关键核心育种技术。
    4. 加快培育新一代重大应用前景的新品种。
    5. 大力培育世界一流玉米种子企业。
    6. 切实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

(2)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肥利用现状
        1.2.2 氮效率定义
        1.2.3 玉米氮高效品种
        1.2.4 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关系
        1.2.5 玉米光能、氮素和水资源利用
        1.2.6 临界氮浓度曲线及其对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
        1.2.7 玉米氮素营养与源端的关系
        1.2.8 玉米氮素营养与库端的关系
        1.2.9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和氮效率差异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产量
        2.2.2 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玉米品种的相关氮效率分析
        2.2.3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土壤氮素平衡
        2.2.4 施氮水平与产量、表观氮素流失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2.3 讨论
        2.3.1 产量和氮效率的品种差异
        2.3.2 品种氮吸收差异与土壤氮素平衡
        2.3.3 适量施氮决策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夏玉米品种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籽粒氮浓度、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
        3.2.2 不同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干物质(氮素)积累和转运特征
        3.2.3 籽粒产量、氮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与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的相关性分析
        3.2.4 籽粒产量和氮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组成的组分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与叶氮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3 相关计算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氮水平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耗水量、光能截获量和氮素积累量差异
        4.2.2 不同氮水平下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差异
        4.2.3 氮素利用效率与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4.2.4 玉米资源利用效率与比叶氮(SLN)的关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氮营养诊断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5.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部位干物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构建
        5.2.2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验证
        5.2.3 生育期内两个品种施氮量与氮营养指数的关系
        5.2.4 氮营养指数与相对产量以及氮亏缺与相对产量的关系
        5.2.5 相对产量模型的验证和最终模型确定
        5.2.6 产量、氮效率与氮营养指数的关系
    5.3 讨论
        5.3.1 基于不同氮效率品种不同部位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之间的对比及与其他模型的比较
        5.3.2 玉米氮素诊断建模的意义
    5.4 小结
第六章 耐低氮玉米品种高产的叶源光合和根源生物学响应机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取样和测定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籽粒产量与氮效率差异
        6.2.2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光能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RUE)
        6.2.3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
        6.2.4 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根系形态与分布特征
        6.2.5 两个品种不同氮水平下的叶片质量、氮营养与光合生理特征
    6.3 讨论
        6.3.1 耐低氮品种高的干物质累积量保证了高产
        6.3.2 高的光能利用效率是耐低氮品种高产的的生理基础
        6.3.3 花后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高了耐低氮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
        6.3.4 高的SPAD值、叶片氮浓度和低的比叶面积是耐低氮品种高净光合速率的基础
        6.3.5 花后较高的PSⅡ活性保证了耐低氮品种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6.3.6 低氮下耐低氮品种有较深的根分布
    6.4 小结
第七章 耐低氮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及碳同化物分配规律
    7.1 材料和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指标测定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单株小花数、受精情况和单株籽粒数
        7.2.2 雌穗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特征
        7.2.3 不同施氮水平下耐低氮品种穗位叶、茎秆和籽粒中碳同化物(NSC)水平
    7.3 讨论
        7.3.1 影响玉米籽粒形成的因素
        7.3.2 籽粒灌浆特性差异
        7.3.3 玉米花后穗位叶、茎秆和籽粒中碳同化物积累
    7.4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不同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与氮效率差异
        8.1.2 不同夏玉米品种的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
        8.1.3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与叶氮的关系
        8.1.4 不同氮效率品种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氮营养诊断
        8.1.5 耐低氮玉米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叶源、根源和库端的特征
    8.2 创新点
        8.2.1 分类评价了夏玉米高产高效和低氮高产两类品种氮高效的农艺学性状
        8.2.2 系统揭示了耐低氮品种的叶源、根源和库端生物学特征
        8.2.3 建立了夏玉米不同氮效率品种不同器官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近年来灌溉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贡献
        1.2.2 光合特性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1.2.3 根系构型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1.2.4 生理指标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1.3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播前耕层土壤养分测定
        2.3.2 土壤容重测定
        2.3.3 土壤含水量测定
        2.3.4 植株取根及其根部指标测
        2.3.5 吐丝散粉期叶片光合特性测定
        2.3.6 耐旱性生理生化指标
        2.3.7 地上部干物质测定
        2.3.8 测产及考种
        2.3.9 气象资料收集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年代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3.1.1 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不同年代籽粒产量的影响
        3.1.2 产量对灌溉量密度互作响应的拟合曲线
        3.1.3 全生育期耗水量
        3.1.4 水分利用效率
        3.1.5 灌溉水生产效率
    3.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植株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下春玉米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
    3.3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根系构型的影响
        3.3.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根系构型的方差分析
        3.3.2 支柱根根角、冠根根角
        3.3.3 支柱根数量、冠根数量
        3.3.4 支柱根分支数、冠根分支数
        3.3.5 不同根系构型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3.4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3.4.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光合指标的方差分析
        3.4.2 最大光化学效率
        3.4.3 光合性能指数
        3.4.4 叶绿素相对含量
        3.4.5 净光合速率
        3.4.6 蒸腾速率
        3.4.7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3.4.8 气孔导度
        3.4.9 胞间CO2 浓度
        3.4.10 不同光合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3.5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5.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生理生化指标的方差分析
        3.5.2 叶片相对含水量
        3.5.3 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
        3.5.4 叶片脯氨酸
        3.5.5 超氧化物歧化酶
        3.5.6 不同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4.2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根系指标的影响
    4.3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4.3.1 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Pn、Tr、Gs、Ci的影响
        4.3.2 不同灌溉量和密度互作对SPAD值、Fv/Fm与 PI的影响
    4.4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我国玉米产量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玉米产量的区域差异性及影响因素
        1.2.2 玉米物质生产与分配对产量的影响
        1.2.3 玉米主要形态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1.2.4 增密增产研究进展
        1.2.5 生命周期评价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米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和试验设计
        2.2.2 数据集
        2.2.3 文献数据收集
        2.2.4 数据统计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玉米产量、生物量及收获指数的区域间差异
        2.3.2 品种间产量、生物量及收获指数的差异
        2.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
    2.4 讨论
第三章 玉米叶片数的变化及其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玉米总叶片数的变异及品种间差异
        3.3.2 穗上穗下叶片数与总叶片数的关系
        3.3.3 气候因子对玉米总叶片数的影响
        3.3.4 玉米总叶片数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
    3.4 讨论
        3.4.1 总叶片数及穗上穗下叶片数的变化
        3.4.2 玉米总叶片数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3.4.3 玉米总叶片数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3.4.4 玉米总叶片数与作物模型
第四章 玉米植株高度的变化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站点信息和试验设计
        4.2.2 测试指标与方法
        4.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玉米高度特征的变异及品种间差异
        4.3.2 株高、穗位高及穗位系数间的相互关系
        4.3.3 株高、穗位高与高度构成因子的关系
        4.3.4 气候因子对玉米植株高度的影响
        4.3.5 株高与地上部干重和产量的量化关系
    4.4 讨论
        4.4.1 跨区条件下玉米植株高度特征的变异
        4.4.2 玉米植株高度特征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4.4.3 高度特征与高度构成因子间的关系
        4.4.4 株高与地上部干重和产量的关系
第五章 玉米增密增产效果及环境减排效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项目测定与方法
        5.2.3 数据集
        5.2.4 数据统计和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玉米产量对密度的响应
        5.3.2 不同区域增密增产幅度
        5.3.3 增密对氮冗余、活性氮损失强度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增密增产的区域间差异
        5.4.2 增加种植密度保证粮食安全
        5.4.3 增密减排环境效应评价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玉米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
        6.1.2 玉米叶片数的空间变异及其对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6.1.3 玉米植株高度特征的变化及其与生物量和产量的关系
        6.1.4 玉米增密增产的效果与减排效应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1.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1.2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研究
    2 抗虫基因Bt的研究进展
        2.1 Bt蛋白概况
        2.2 Bt蛋白的杀虫机制
        2.3 Bt蛋白对捕食性天敌种群的影响
    3 转基因玉米及靶标昆虫
        3.1 转基因玉米的发展史
        3.2 转基因玉米靶标昆虫—亚洲玉米螟
        3.3 转基因作物对靶标害虫的抗性
    4 天敌昆虫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1 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
        4.2 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与害虫的关系
    5 论文研究意义
        5.1 研究内容
        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转基因玉米体内相关蛋白表达量的时空动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样品测定
        1.3 测试所需仪器
        1.4 溶液的配制
        1.5 定量检测
        1.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一品种中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2.2 不同玉米品种中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2.3 转基因品种与其对照相同部位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2.4 不同玉米品种中抗除草剂蛋白含量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条件与方法
        1.3 测定指标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2.2 不同转基因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2.3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发育历期的影响
        2.4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玉米植株相关蛋白对天敌捕食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玉米品种
        1.4 饲养方法
        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取食同一品种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体内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2.2 取食相同时间、不同品种转基因玉米后玉米螟体内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2.3 取食同一品种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体内抗草甘膦epsps蛋白含量分析
        2.4 取食相同时间、不同品种转基因玉米后玉米螟体内抗草甘膦epsps蛋白含量分析
        2.5 转基因玉米蛋白在异色瓢虫体内的转运
        2.6 异色瓢虫对玉米螟的捕食功能反应
    3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养分吸收和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间混作种植的生态学原理
        1.2.2 间混作种植模式对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1.2.3 间混作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间混作种植模式对体系产量时间稳定性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课题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玉米植株光合参数测定
        2.4.2 玉米植株叶绿素含量测定
        2.4.3 玉米植株干物重测定
        2.4.4 玉米植株养分测定
        2.4.5 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2.5 数据处理
        2.5.1 土地当量比和养分当量比计算方法
        2.5.2 产量时间稳定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植株形态的影响
    3.2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植株干物质分配比例的影响
    3.3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植株光合参数的影响
        3.3.1 对植株抽雄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对植株光合参数的影响
    3.4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植株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3.4.1 植株氮素积累量
        3.4.2 植株磷素积累量
        3.4.3 植株钾素积累量
        3.4.4 不同品种玉米间作对养分当量比的影响
    3.5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产量的影响
        3.5.1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5.2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5.3 品种多样性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5.4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土地当量比(LER)的影响
        3.5.5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玉米产量时间稳定性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 应对气候变化作物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1.3 双季玉米模式的优点及推广限制因素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研究方案
        3.1 主要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品种GDD和产量
        2.2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体系品种类别划分
        2.3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比较
    3 讨论
        3.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下两季玉米品种的选择
        3.2 双季玉米模式不同类别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4 小结
第三章 双季玉米体系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产量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
        2.3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2.4 双季玉米适宜搭配模式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光能利用效率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双季玉米产量形成与气候因子的定量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区生态因子差异分析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量
        2.3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2.4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品种搭配模式下干物质积累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2.6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
    3 讨论
        3.1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3.2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形成的影响
        3.3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积累影响的定量分析
    4 小结
第五章 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搭配模式产量的影响
        2.2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
        2.4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别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3 讨论
        3.1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的影响
        3.3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
    6.1 黄淮海平原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6.2 长江中游地区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3.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3.2 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附表 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两季的播种期和收获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
致谢
作者简介及成果

(8)高产氮高效春玉米品种筛选及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与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玉米氮素需求特征的研究现状
        1.2.2 玉米氮素需求变化的影响因素
        1.2.3 玉米干物质累积与产量形成
        1.2.4 玉米氮素吸收规律
        1.2.5 玉米营养器官中氮的吸收与转运
        1.2.6 玉米氮素利用效率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北玉米氮素需求与产量关系
    2.1 材料方法
        2.1.1 数据库来源
        2.1.2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数据库整体情况及各地区最佳施氮量
        2.2.2 西北地区氮素需求特征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及氮肥利用特征
    3.1 材料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4 计算公式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玉米品种的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及收获指数
        3.2.2 不同类型划分及其节氮增产潜力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累积与分配规律
    4.1 材料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4 计算公式
    4.2 结果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玉米品种的氮素累积与分配规律
    5.1 材料方法
        5.1.1 试验区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5.1.4 计算公式
    5.2 结果分析
        5.2.1 不同类型品种的氮素累积和籽粒氮累积量
        5.2.2 不同类型品种的氮素转运与吸收
        5.2.3 不同类型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不同玉米品种适宜机械化籽粒收获主要性状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玉米光合及荧光特性
    1.4 茎秆特性研究
    1.5 籽粒相关特性
    1.6 适宜机械化籽粒脱水速率的关系研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品种
    2.3 试验设计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玉米品种株高和穗位高
    3.2 不同玉米品种植株干物质积累
    3.3 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抗倒伏相关特性
    3.4 不同跟玉米品种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
    3.5 不同跟玉米品种籽粒相关特性
    3.6 产量及相关因素
    3.7 玉米植株主要性状与机械化收获质量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产业概况
    1.2 宝鸡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1.3 宝鸡市玉米产业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对策
        1.3.1 玉米产业存在的不足
        1.3.2 玉米产业发展对策
    1.4 品种适应性在发挥良种优势中的重要作用
        1.4.1 品种适宜种植生态类型对适应性的影响
        1.4.2 品种的特征特性对适应性的影响
        1.4.3 品种栽培措施对适应性的影响
    1.5 玉米品种适应性试验研究目的
        1.5.1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试验设计
    2.4 田间管理及其他技术措施
        2.4.1 苗期阶段管理
        2.4.2 穗期阶段管理
        2.4.3 花期阶段管理
        2.4.4 适时收获
    2.5 试验数据记载
        2.5.1 气候条件的观察记载
        2.5.2 生物学性状记载和测定
        2.5.3 室内考种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分析
    3.2 不同品种生育期分析
    3.3 不同品种倒伏率分析
    3.4 不同品种株高和穗位分析
    3.5 不同品种穗行数和行粒数分析
    3.6 不同品种病害鉴定与分析
    3.7 产量与性状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比较
        4.1.2 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表现
        4.1.3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品种适应性的影响
        4.1.4 不同玉米品种良种优势分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玉米品种间当代杂交优势测试和利用的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 王振华,刘文国,高世斌,李新海. 中国畜牧业, 2021(19)
  • [2]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D]. 苏文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D]. 李小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我国玉米产量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分析[D]. 刘万茂.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5]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D]. 吴璇. 扬州大学, 2021(09)
  • [6]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养分吸收和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D]. 吴昊磊.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D]. 王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高产氮高效春玉米品种筛选及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与分配[D]. 李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不同玉米品种适宜机械化籽粒收获主要性状特征分析[D]. 姜程琳.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10]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D]. 宋文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玉米品种当代杂种优势检测与利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