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断面隧洞开挖单循环进尺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亮亮,陈金华[1](2020)在《改进型液压破碎锤在小断面隧洞开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水利工程中,隧洞作为典型的输水建筑物起着重要的作用。洞挖主要以"钻爆法"为主,近年来机械开挖法也多有应用。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乐阳干渠和丹山水库灌区隧洞数量多、断面小、岩石较软。液压破碎锤通过改进、现场试验、总结分析、流程调整等系列措施,应用到小断面软岩隧洞洞挖中,较好的控制了隧洞超欠挖,避免了地震波产生的不利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曹光辉[2](2021)在《小断面长距离引水隧洞施工与技术分析》文中认为为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对长距离小断面引水隧洞施工技术的要求,本文结合小断面长距离引水隧洞施工特点、重点及难点,并针对其质量隐患、安全隐患全面识别,安全施工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管控力进行分析,提出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的管控、做好爆破施工准备、设置爆破参数、安全规范的作业,以更好地做好施工后处理,完成施工目标,达到施工要求。
杨玉银,张艳如,杨仕杰,刘志辉,张俊娇[3](2021)在《隧洞开挖典型掏槽设计方法》文中提出针对目前隧洞开挖爆破施工中缺少具体、详细的掏槽设计方法的现状,提出了最常用的2种典型掏槽方式,并详细论述了其设计方法。这些掏槽方式及设计方法均在实际施工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实际应用表明:这些典型掏槽方式及设计方法能有效提高硬质岩石开挖的钻孔利用率,能将钻孔利用率提高到98%~100%,实现掌子面基本无残孔,从而有效提高单循环进尺,加快开挖进度,降低开挖成本。
史宝东[4](2021)在《高寒地区水工隧洞安全施工及绿色建造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大力发展,引水工程中的引水隧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高寒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生态环境、复杂的地域环境等因素,隧洞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绿色施工问题也被日益重视。本文以引大济湟工程某引水隧洞为工程实例,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对引水隧洞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隧洞施工过程中洞室位移和初衬、钢拱架、锁脚锚杆应力变化规律;然后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建立以初衬厚度(A)、钢拱架间距(B)和开挖进尺(C)为影响因素的3水平3因素的9种试验工况,结合现场调研的每延米综合单价,利用极差法分析洞室位移、初衬应力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主次关系,确定隧洞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线性关系,得出经济对安全的影响程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理论,计算正交试验中9个试验工况的关联度,得出一个同时满足安全和经济的综合性优化方案;最后通过查阅规范及相关文献,遴选切合引水隧洞绿色施工的评价指标,建立出由6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隧洞洞室位移、初衬应力、围岩应力、钢拱架及锁脚锚杆最大应力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位移和应力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第一个开挖循环,后续的开挖施工对其影响逐渐减弱,初衬和钢拱架及锁脚锚杆均未达到破坏极限,隧洞塑性区主要集中在边墙位置,边墙和底板塑性区形成贯通,塑性区开挖后最大,随着支护的施做逐渐减小。(2)隧洞洞室位移和经济成本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皆为:CBA(开挖进尺、钢拱架间距和初衬厚度);初衬应力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CAB(开挖进尺、初衬厚度和钢拱架间距)。(3)总成本和位移、应力和综合得分均呈负相关,总成本对拱顶和底板位移的影响最大,对应力的影响相当;钢拱架占比和位移、应力及综合得分除拱顶应力呈负相关外,其余均呈正相关,钢拱架占比对边墙和底板位移的影响较大,对应力的影响相当;开挖占比和位移、应力及综合得分均呈负相关,开挖占比对边墙位移的影响最大,对拱脚应力的影响最大。综合比较分析得出经济成本对位移的影响要大于应力。(4)计算正交试验中9个试验工况的关联度,关联度最大的工况7是9个工况中综合安全和经济两方面最优化的方案,具体参数为:初衬厚度16cm,钢拱架间距1m,开挖进尺1.5m。(5)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场地布置,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给出相应的量化公式和分级标准,建立由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节人力及人员保护和环境保护等6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适用于高寒地区水工引水隧洞绿色施工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赖勇,杜强强,郑刚[5](2021)在《长距离输水隧洞进度补短板措施与技术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千岛湖配水工程各工作面的实施进度,在隧洞开挖期间,从设计技术角度出发、分阶段提出进度补短板技术措施,包括增设施工支洞、扩大底部洞径、调整支洞轴线、渐变段采用钢衬、调整相邻工作面长度、优化常规支护、加大单循环进尺、采用凿岩台车施工等,部分措施在工程中得到良好应用。衬砌阶段创新采用诱导缝技术,实施过程表明,进度补短板优化常规支护加大单循环进尺效果较好,而设置衬砌诱导缝效果极为显着。
王平[6](2020)在《大断面隧道楔形掏槽爆破参数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钻爆法是交通隧道、矿山开采、地下空间硐室开挖的主要开挖方式。由于受自由面与空间的条件限制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原因,隧道爆破目前国内水平还难以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爆破开挖。隧道普通施工工艺中,爆破超欠挖严重、爆破进尺短、爆破器材单耗高等现象仍然较为突出;随着材料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用大型自动化钻孔设备(如XE3C自动换三臂凿岩台车)取代在隧道和硐室爆破开挖中人工打眼、数码雷管推广使用、先进顶板管理和喷锚设备的采用,已成为隧道施工的发展趋势。如何充分利用自动化钻孔等设备改变传统爆破施工方法,提高爆破质量和爆破效果,是急需解决现代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重要问题,调查发现目前隧道施工不仅设备性能未能充分发挥,而且爆破效果还不如人工打眼的爆破效果。这给大量推广自动化钻孔设备在硐室爆破开挖中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就必须探讨与自动化设备相匹配的爆破参数。隧道爆破中,掏槽爆破是整个爆破的核心部分,它既决定着爆破效果,还控制着爆破开挖成本,因此,探索与自动化钻孔设备相匹配的掏槽爆破参数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本文以重遵高速公路扩容中的桐梓隧道工程为背景,研究全断面法开挖条件下与EX3C自动化三臂凿岩台车相匹配的中深孔楔形掏槽爆破参数,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各种岩性条件下大断面隧道爆破开挖的效果,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析影响隧道中深孔楔形掏槽爆破的因素,并将数值模拟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然后经过分析对比,确定最佳掏槽方式、掏槽排间延时、爆破进尺等问题,最终实现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爆破开挖成本,加大爆破进尺和提高爆破效率。
陈鹏[7](2020)在《小断面隧洞开挖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引水隧洞工程中,小断面隧洞由于其断面较小,单循环进尺有限,火工材料单耗较大且单价优势相对不明显,被称之为"鸡肋",单独发包较少,一般随其他大型洞室开挖结合一起发包。小断面隧洞由于洞型限制,出渣较为困难,随着科技发展,小型扒渣机应运而生,配合以小型自卸车解决了狭小空间出渣问题,但对洞室爆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扒渣机为挡格式传送带运输,要求隧洞爆破的渣料粒径不能过大,越碎越好,一般控制在300mm以内,以便于渣料通过传送带输送到出渣车厢内。小断面硬岩隧洞主要采用全断面钻爆法开挖,由于楔形掏槽深度受断面宽度限制,导致循环进尺较小,影响施工进度。文章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高压管道排水洞的开挖实践,介绍了小断面硬岩隧洞的施工方法、掏槽形式、爆破参数及开挖效果。
郑鹏飞[8](2019)在《高地应力下特长大断面隧洞爆破施工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深入,水电建设正因其绿色环保的特点而在我国发展迅速。随着水电建设的深度发展,水电站建设进一步向地质条件复杂的高山峡谷推进,在场地狭小、高地应力和大断面的条件下的开挖施工,难度越来越大,高地应力下特长大断面隧道的爆破施工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也能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本文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爆破试验,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围岩条件下高地应力大断面隧洞爆破开挖施工方案及控制爆破对策,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对引水隧洞爆破技术方案的研究及分析,提出了适合高地应力、多岩爆、大断面的锦屏工程引水隧洞需要的爆破技术方案及爆破设计参数。(2)基于现场生产爆破试验数据和爆破效果分析,为引水隧洞掘进爆破提供最适合当前地质条件、隧洞断面几何形状与尺寸的爆破施工方案和爆破参数。通过对ⅡⅤ类围岩进行分别三种爆破方案,并在多次试验结果分析与研究基础上提出并优化出的爆破技术方案及参数可以满足锦屏二级水电站特长大断面引水隧洞在不同围岩中进行钻爆开挖需要,并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和施工效率。(3)通过对高地应力且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多隧洞交叉、洞口、大断面隧洞以及薄弱等具有代表性地段的控制爆破施工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高地应力条件下的控制爆破的施工工序和技术方案。研究成果表明,高地应力下特长大断面隧洞爆破是可以控制的,只有认识其高地应力下爆破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就能顺利完成高地应力下大断面的隧洞爆破开挖施工,有关的成果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马军林,陈玉奇[9](2019)在《特长隧洞台车钻爆开挖工序管理综述》文中提出特长隧洞开挖支护施工连续状态,开挖工程量的完成,均以工序为基础。开挖及初期支护工序占用施工总时间百分率最大,是进度计划管理的关键。特长隧洞单一掌子面掘进,与外界环境条件干扰、协调利用相关,更与围岩条件、人员设备配置、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深埋特长隧洞工程施工监理过程应重视工序分析,加强监理工作管理,开挖与初期支护工序循环达到合理的时间。
谢世良[10](2019)在《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小断面软岩隧洞施工技术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总干渠33#及34#隧洞属于典型小断面输水隧洞,为达到钻爆法高效、安全及优质施工目的,针对隧洞工程技术特性,在对开挖掘进及支护衬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要点,工程施工实践取得优异成效,可为类似引输水隧洞工程参考借鉴。
二、小断面隧洞开挖单循环进尺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断面隧洞开挖单循环进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改进型液压破碎锤在小断面隧洞开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隧洞简介 |
2 液压破碎锤施工原理 |
2.1 液压破碎锤结构及功能改造原理 |
2.2 挖掘机结构大臂及功能改造原理 |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3.1 施工工艺流程 |
3.2 施工布置 |
(1)通风系统。 |
(2)供风系统。 |
(3)供水系统。 |
(4)供电系统。 |
3.3 洞内测量 |
3.4 隧洞开挖 |
3.4.1 工艺流程 |
3.4.2 开挖方法 |
3.4.3 质量控制要点 |
3.5 出渣 |
3.6 精修轮廓 |
4 液压破碎锤使用优缺点 |
4.1 优点 |
(1)开挖速度快。 |
(2)质量控制良好。 |
(3)隧洞自稳性增加。 |
(4)降低了人员伤亡风险。 |
(5)杜绝了使用火工材料的安全风险。 |
(6)有利于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 |
(7)消除了振动影响。 |
4.2 缺点 |
(1)洞内温度较高。 |
(2)液压破碎锤发动机容易损坏。 |
(3)受到设备影响,人员窝工较为严重。 |
(4)无负荷时间较多。 |
5 结论 |
(2)小断面长距离引水隧洞施工与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小断面长距离引水隧洞施工特点及重点、难点分析 |
2.1 小断面长距离引水隧洞施工特点 |
2.2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
2.3 项目重点、难点对应措施 |
3 引水隧洞工程主要施工技术 |
3.1 施工准备 |
3.2 钻孔、清孔和爆破的准备工作 |
3.3 装药爆破 |
3.4 爆破后处理 |
4 结论 |
(3)隧洞开挖典型掏槽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掏槽效果的关键 |
1)掏槽孔孔距。 |
2)孔底抵抗线。 |
3)成对主掏槽孔孔底间距。 |
4)孔内装药量。 |
5)填塞长度。 |
2 典型楔形掏槽设计 |
2.1 掏槽要素 |
2.2 布孔方式 |
2.3 主要参数设计 |
2.3.1 基本参数 |
1)钻孔直径D。 |
2)设计单循环进尺L。 |
2.3.2 内掏槽孔设计 |
2.3.3 主掏槽孔设计 |
2.3.4 排距设计 |
2.3.5 其他参数设计 |
2.4 装药结构 |
1)炸药。 |
2)装药系数n。 |
3)装药长度l1。 |
4)填塞长度l2。 |
5)单孔药量Q。 |
6)装药结构。 |
2.5 网路连接 |
3 典型平行直孔掏槽设计 |
3.1 掏槽基本要素 |
3.2 布孔方式 |
3.3 主要参数设计 |
3.3.1 基本参数设计 |
3.3.2 孔深设计 |
3.3.3 周围空孔设计 |
1)周围空孔半径r。 |
2)周围空孔孔距e。 |
3.3.4 扩槽孔间m值设计 |
3.3.5 扩槽孔孔距设计 |
3.3.6 扩槽孔抵抗线设计 |
3.4 装药结构 |
1)装药系数n。 |
2)装药长度l1。 |
3)填塞长度l2。 |
4)单孔药量Q。 |
5)装药结构。 |
3.5 网路连接 |
4 提高爆破效率的辅助方法 |
4.1 采用水平V形掌子面 |
4.2 采用分部楔形掏槽 |
5 工程效果与结语 |
(4)高寒地区水工隧洞安全施工及绿色建造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现状 |
1.2.2 引水隧洞支护结构受力及参数优化分析现状 |
1.2.3 引水隧洞经济性施工现状 |
1.2.4 引水隧洞绿色施工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水工引水隧洞施工环境调研 |
2.1 工程概况 |
2.2 围岩的分类方法与本引水隧洞围岩分类 |
2.3 水工引水隧洞气候与植被情况 |
3 水工引水隧洞的围岩稳定性研究 |
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1 模型的基本假定与边界条件 |
3.1.2 模型参数的选取 |
3.1.3 模型的建立 |
3.2 计算结果分析 |
3.2.1 竖向位移分析 |
3.2.2 水平收敛分析 |
3.2.3 围岩应力分析 |
3.2.4 衬砌应力分析 |
3.2.5 钢拱架应力分析 |
3.2.6 锁脚锚杆应力分析 |
3.2.7 围岩开挖塑性区分析 |
3.3 本章小节 |
4 水工引水隧洞支护参数优化分析 |
4.1 水工引水隧洞支护参数设计 |
4.2 水工引水隧洞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3 水工引水隧洞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4.4 水工隧洞安全和经济施工相关分析 |
4.5 水工引水隧洞方案优化 |
4.4.1 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 |
4.4.2 组合赋权法 |
4.4.3 方案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5 高寒地区水工引水隧洞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 |
5.1 评价指标选取 |
5.2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5.3 评价指标的量化及分级标准 |
5.3.1 土地资源节约 |
5.3.2 能源节约与利用 |
5.3.3 水资源节约 |
5.3.4 材料节约 |
5.3.5 环境保护 |
5.3.6 人力资源节约与职业健康安全 |
5.4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5 本章小节 |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长距离输水隧洞进度补短板措施与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开挖初期措施 |
3 开挖中期措施 |
4 开挖后期措施 |
4.1 改用凿岩台车施工方案(方案1) |
4.2 优化常规支护加大单循环进尺方案(方案2) |
4.3 推荐方案及实施效果 |
5 加快衬砌进度的技术措施 |
6 结语 |
(6)大断面隧道楔形掏槽爆破参数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隧道掏槽爆破研究现状 |
1.3.2 爆破破岩机理研究现状 |
1.3.3 岩石损伤模型研究进展 |
1.3.4 隧道爆破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地貌地形 |
2.2 工程地质状况 |
2.2.1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
2.2.2 水文地质情况 |
2.2.3 不良地质条件 |
2.3 隧道设计简况 |
2.3.1 设计准则及标准 |
2.3.2 设计概况 |
第3章 开挖方法与掏槽方式 |
3.1 隧道开挖方法 |
3.1.1 新奥施工法 |
3.1.2 选择依据 |
3.2 掏槽 |
3.2.1 掏槽方式及优缺点 |
3.2.2 掏槽原理及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楔形掏槽稳定性分析 |
4.1 数值模拟 |
4.1.1 ANSYS/LS-DYNA有限元动力分析软件 |
4.1.2 ANSYS/LS-DYNA算法选取 |
4.1.3 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
4.2 开挖稳定性分析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计算参数 |
4.2.3 爆破进尺对围岩稳定性的分析 |
4.2.4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楔形掏槽爆破参数设计与工程实践及数值分析 |
5.1 爆破设计简要 |
5.1.1 方案设计原则 |
5.1.2 掏槽孔位置选取及布置原则 |
5.2 爆破参数 |
5.2.1 炮孔数确定 |
5.2.2 炮孔直径 |
5.2.3 掏槽孔深及超深 |
5.2.4 炸药单耗 |
5.2.5 掏槽孔距 |
5.2.6 掏槽孔内微差及布置位置 |
5.3 前期试爆 |
5.3.1 爆破参数及爆破效果 |
5.3.2 灰色关联分析法探析结果 |
5.4 实践优化 |
5.4.1 方案改进 |
5.4.2 最佳参数方案 |
5.5 数值模拟优化 |
5.5.1 模型参数 |
5.5.2 模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7)小断面隧洞开挖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工程概况 |
2 高压管道排水洞地形地质条件 |
2.1 高压管道上层排水洞段 |
2.2 高压管道下层排水洞段 |
3 施工方法 |
3.1 施工开挖程序 |
3.1.1 施工准备 |
3.1.2 施工测量放样 |
3.1.3 凿岩移动台架就位 |
3.1.4 布孔 |
3.1.5 钻孔、验孔 |
3.1.6 装药、联网、起爆 |
3.1.7 爆破后安全检查及处理 |
3.2 爆破设计 |
3.2.1 掏槽形式 |
3.2.2 炮孔布置 |
3.2.3 装药量 |
3.2.4 爆破方法和爆破顺序 |
3.2.5 炮孔堵塞 |
4.3 开挖效果 |
5 结 语 |
(8)高地应力下特长大断面隧洞爆破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隧道爆破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隧道爆破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2.2 当前隧道爆破技术特点分析及发展方向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2章 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地质及断面条件分析 |
2.1 工程地质条件及其特点分析 |
2.1.1 引水线路工程区基本地质条件 |
2.1.2 引水隧洞洞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
2.2 断面条件及其特点分析 |
2.3 爆破施工技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地应力隧洞掘进爆破参数与炮孔布置方法 |
3.1 楔形掏槽孔布置方法 |
3.1.1 楔形掏槽级数的确定原则 |
3.1.2 二级复式楔形掏槽炮孔布置 |
3.1.3 三级复式楔形掏槽炮孔布置 |
3.2 楔形掏槽孔装药量分析 |
3.3 爆破参数确定及炮孔布置 |
3.3.1 爆破参数的选取 |
3.3.2 炮孔布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地应力引水隧洞爆破方案及其参数试验研究 |
4.1 引水隧洞掘进爆破现场试验方案 |
4.1.1 概述 |
4.1.2 试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
4.1.3 隧洞爆破施工现场试验方案分析 |
4.2 引水隧洞爆破现场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
4.2.1 Ⅱ~Ⅲ类围岩掘进爆破现场试验数据及其分析 |
4.2.2 Ⅳ~Ⅴ类围岩掘进爆破现场试验数据及其分析 |
4.3 引水隧洞爆破方案及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地应力隧洞特殊区段控制爆破技术 |
5.1 高地应力下大断面隧洞进口段控制爆破技术 |
5.2 高地应力下特大异形断面隧洞薄弱地段控制爆破安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工作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工作与发表论文 |
(9)特长隧洞台车钻爆开挖工序管理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特长隧洞开挖工序分析 |
1.1 围岩类别对工序的影响分析 |
1.2 关键工序时间及设备配置分析 |
1.2.1 钻孔工序及台车能力配套 |
1.2.2 阶段性出渣车辆的能力与配备 |
1.2.3 初期喷护与随机锚杆安装的阶段性喷射台车能力与配备 |
1.3 辅助工序时间分析 |
1.3.1 台车进入现场的工序时间 |
1.3.2 现场测量放样的工序 |
1.3.3 台车退场的工序 |
1.3.4 找顶的工序时间 |
2 特长隧洞开挖工序监理工作要点 |
2.1 工序设计 |
2.2 工序管理基础工作及分析 |
2.2.1 监理过程的基础工作 |
2.2.2 工序分析要点 |
2.2.2.1 组织协调 |
2.2.2.2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
2.2.2.3 异常原因分析 |
2.3 技术管理 |
2.3.1 工具利用 |
2.3.2 技术措施 |
3 特长隧洞开挖工序遇大流量涌水、岩爆的管理 |
3.1 开挖遇大流量涌水的管理 |
3.1.1 落实引排措施 |
3.1.2 开展封堵塞或局部处理试验 |
3.1.3 全面探索地下水处理原则与总结工序时间 |
3.2 岩爆洞段工序管理 |
3.2.1 岩爆洞段开挖工序宜及时总结 |
3.2.2 需要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
4 结 语 |
(10)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小断面软岩隧洞施工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地质 |
3 开挖掘进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
3.1 施工通风 |
3.2 施工供风 |
3.3 主洞开挖掘进 |
4 一次支护体系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
4.1 系统锚杆 |
4.2 挂网喷射混凝土 |
4.3 钢拱架 |
5 二次衬砌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
5.1 底拱二次衬砌 |
5.2 拱墙二次衬砌 |
5.3二次衬砌施工指标及强度分析 |
6 结语 |
四、小断面隧洞开挖单循环进尺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进型液压破碎锤在小断面隧洞开挖中的应用[J]. 张亮亮,陈金华. 四川水利, 2020(S1)
- [2]小断面长距离引水隧洞施工与技术分析[J]. 曹光辉. 低碳世界, 2021(06)
- [3]隧洞开挖典型掏槽设计方法[J]. 杨玉银,张艳如,杨仕杰,刘志辉,张俊娇. 工程爆破, 2021(03)
- [4]高寒地区水工隧洞安全施工及绿色建造若干问题研究[D]. 史宝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长距离输水隧洞进度补短板措施与技术创新[J]. 赖勇,杜强强,郑刚. 施工技术, 2021(06)
- [6]大断面隧道楔形掏槽爆破参数的优化[D]. 王平. 广西大学, 2020(05)
- [7]小断面隧洞开挖施工技术[J]. 陈鹏.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04)
- [8]高地应力下特长大断面隧洞爆破施工技术[D]. 郑鹏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特长隧洞台车钻爆开挖工序管理综述[J]. 马军林,陈玉奇. 四川水力发电, 2019(01)
- [10]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小断面软岩隧洞施工技术措施[J]. 谢世良. 陕西水利,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