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上的习惯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文宣[1](2021)在《基于SD的小型露天矿山安全投入对安全水平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考虑我国小型露天矿山安全投入认识不足、安全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通过新型安全投入管理模型的构建和安全投入与系统安全水平的系统动力学研究,试图改善小型露天矿山企业对安全投入的认识和安全投入的合理分配,以期提高矿山的安全水平。首先,文章基于前期调研和相关理论,从对安全投入定义的认识出发,提出从传统的“资金投入导向”转为“人、财、物、管”的四要素资源导向,根据安全标准化对安全工作的拆解和重构,进而构建出新型安全投入管理模型,以改善和提高矿山企业对安全投入的认识,以期提高安全投入。其次,结合上述模型、人机环管理论及文献类比分析,归纳整理出了影响系统安全水平的5个子系统和23个影响因素及其相互耦合的作用关系,分析出通过安全投入提升安全水平的15条反馈路径,并依据DYNAMO语言和DFD流图构建出系统安全水平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再次,运行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发现随着持续稳定的安全投入,系统安全水平呈“S”形提高,提高速度与大小与投入比例有关。最后,通过二分法和控制变量法改变安全投入比例,设计了共29组方案从各因子的优选与修正方面进行对比仿真,得到了安全投入合理分配的优选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安全投入管理模型对小型露天矿山企业安全投入认识的提高有一定帮助;(2)安全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长期稳定的安全投入;(3)安全投入不变,人员安全投入、设备安全投入、环境安全投入和组织管理投入的分配比例为0.287、0.231、0.263和0.219时是合理的安全投入分配方案,矿山的安全水平能快速到达期望值;(4)矿山安全水平较低时,增大设备安全投入比例可快速提高系统安全水平。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对于我国小型露天矿企业安全投入认识的提高和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企业完善安全投入的管理和提升安全水平。
苏彬[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谢忱[3](2020)在《我国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6年以来,邮轮产业在中国迅猛发展。由于我国邮轮产业发展重心一直集中于邮轮旅游市场培育,行业管理与立法方面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因而出现了一系列诸如低价团泛滥、恶性竞争、免责条款滥用等行业乱象,行业立法迫在眉睫。为解决行业立法滞后带来的种种问题,以上海为代表的我国邮轮产业发达城市,发布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邮轮旅游的政策性文件与行业规章,例如《上海市邮轮旅游经营规范》、《上海市邮轮旅游合同示范文本》等,并建立了船期保险、多部门联合调解等行业管理机制,国内邮轮旅客的小额纠纷维权渠道已经逐渐畅通。然而,我国邮轮旅游的乱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邮轮旅客人身伤亡等严重人身侵权案件仍然时有发生,“低价出境、大量购物、旅客权益保障不足”等负面印象,仍然充斥着大众对邮轮产业的认知。究其根本原因,我国法律学界与实务界当中,存在着邮轮旅游服务实际提供者与服务销售者之间责任倒挂的错误认识,导致对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一直无法达成共识,从而限制了立法活动的层次和深度,对邮轮公司的承运人责任规制与对邮轮旅客的特别立法保护更是无从谈起。这种错误认识源自我国因为独特的旅游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所产生的独特的邮轮船票销售模式。由于《旅行社条例》等国内立法对出境游经营主体的限制,导致我国开展邮轮船票直销模式受阻,过度依赖旅行社通过包切舱模式销售船票和组织邮轮旅游。而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包价旅游合同的研究不足,使得作为包价旅游合同主体的旅行社在大多数学者的眼中成为替代邮轮公司的责任主体,在海商法中承担了本应由邮轮公司承担的承运人责任,导致邮轮旅游中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分配明显失衡。因此,对我国特殊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下所形成的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进行系统性的深入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国内运输法兼旅游法为视角,参考大量邮轮产业发达国家相关立法和判例,对我国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在我国法特别是海商法下法律关系性质和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表现进行系统性研究,重点在于澄清学界对于包价旅游合同、邮轮舱位租用合同和邮轮船票的种种误区,在海商法和旅游法的框架下厘清包切舱旅行社、邮轮公司、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等主体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并为我国邮轮旅游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立法建议。全文除引言和结论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邮轮和邮轮产业的历史沿革入手,对邮轮产业的行业与文化特点进行归纳,并研究不同邮轮船票销售模式的表现和成因。第二章从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定义、法律关系特点、部门法定位与涉外法律关系适用入手,在我国法下搭建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框架。第三章研究分析在不同的邮轮船票销售模式下,对业界有关包切舱模式和邮轮船票直销模式的理论研究误区进行澄清,指出不同邮轮船票销售模式下,旅行社等邮轮船票销售主体对邮轮旅游的参与,都不会对邮轮公司的海上旅客运输承运人地位造成实质性影响。第四章通过对邮轮舱位租用合同的法律性质,以及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的法律地位与责任连带关系进行研究,理顺邮轮旅游服务提供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五章落脚到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最重要的部分,即海商法下邮轮公司与邮轮旅客的关系,对海商法下的邮轮运输承运人识别、承运人责任体系尤其是邮轮公司对旅客的安全保障义务进行研究。通篇形成一个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特殊,从全面到重点的完整研究体系。
吴伟朝[4](2020)在《基于史密斯模型的“禁电令”执行问题研究 ——以东莞市为例》文中认为电动自行车具有经济、轻巧、便捷、环保等特点,是短距离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深受广大市民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欢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动自行车在我国迅速发展,保有量持续增长,特别在禁止摩托车通行(“禁摩”)的城市,电动自行车更是成为摩托车的替代品,穿梭于大街小巷。电动自行车给人们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消防、污染等,其中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增长,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成为新的马路“杀手”。面对日益增长的电动自行车,不同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治理态度,就目前国内城市电动自行车政策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种:一是“禁电”,明令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如广州、珠海、东莞;二是“限电”,限制电动自行车在辖区部分时段部分路段通行,如北京、深圳;三是不“禁”不“限”,允许上路行驶,对符合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上牌制度,按非机动车标准进行管理。在各地电动自行车政策中,“禁电”、“限电”的做法最具争议。以东莞市为例,政府于2007年正式实施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的政策(即“禁电令”),其政策的核心目的是预防和减少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减少由此引起的交通拥堵和交通乱象。“禁电令”实施至今已有13个年头,但政策执行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路面仍存在大量的电动自行车,其中又以超标电动自行车居多。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电动自行车交通隐患问题日益明显。为什么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阻力在哪里?原因在是什么?这正就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运用史密斯模型提出的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人群、外部环境四个因素,深入分析东莞“禁电令”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原因,说明“禁电令”政策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后禁电”时期的政策矫正建议。除摘要、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由于国情不同,研究综述部分主要叙述了国内学者在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及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对电动自行车、超标电动自行车、“禁电令”、政策执行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说明,重点对本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密史斯”模型进行专题解读,并就“史密斯”模型用于分析“禁电令”执行问题作出了适用性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了东莞“禁电令”的执行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发展历程方面,详细说明政策的制定、颁布、实施、争议等情况,说明了“禁电”与“治摩”的联系和差异;在执行现状方面,介绍了当前东莞“禁电令”的主要执行模式、整治重点、车辆处置等方面的现状。同时运用史密斯模型从政策制定、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东莞“禁电令”在政策执行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禁电令”在执行上存在的问题,本章从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外部环境四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深层次原因。本章是全文的重点,为接下来矫正电动自行车政策提供依据。第五部分: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电动自行车管理经验,提炼出对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方面的一些启示。第六部分:对“后禁电”时期提出政策矫正建议,城市管理者应摒弃“一禁了之”的做法,结合东莞交通实际,逐步将电动自行车纳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李楠[5](2020)在《KD公司人才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成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竞争的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如何能有效、准确的选拔人才,合理配置人才并有针对性的开发人才,成为制约因素。有效的人才测评能够帮助企业对人才素质进行准确的评价、鉴别与预测,一套客观、公正、统一的人才测评指标体系是人才测评工作的基础。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出发,指出构建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其次从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中查找关于人才测评和人才测评指标相关的先进理念、技术、方法,为后期人才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工作进行知识储备。其次根据KD公司各层级人才测评指标的应用现状,得出KD公司各层级人才测评指标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各层级员工测评指标不全面、基层员工测评指标权重占比不合理、基层管理者测评标准不明确、中层管理者测评指标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本文从公司岗位说明书不完善、测评指标权重的制定机制不健全、测评者缺乏一定的专业度、决策者对人才测评认识上存在误区共四方面进行原因阐述。最后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进行各层级人才测评指标的收集、统计、整理、筛选与修改工作,确定各层级人才测评指标;随后通过评价短语式制定人才测评标志,以数量式明确测评标度,制定出各层级人才测评指标的标准;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科学制定各层级人才测评指标的权重,明确各指标在整体指标体系中的占比情况;最终构建出KD公司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基层员工人才测评指标体系。本文以KD公司各层级人才测评指标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构建KD公司各层级人才测评指标体系为研究目标,希望通过建立统一、全面、较为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各层级人才测评指标体系,能够为KD公司各层级人才选拔、配置、培训与开发等工作提供参考,提高KD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KD公司可持续发展。
张瑞敏[6](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变革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拉开了对人类社会生活深度影响的大幕。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都可以被“数据化”,这些被数据化了的现象及行为能够依托大数据技术被采集、存储、分析和利用,大大超越了传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为更为精准地了解需求、把握动态、提供服务、预测发展等提供了强大支撑。正如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工作中,数据信息在了解人们行动轨迹、助力精准定位密切接触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党和国家对大数据高度重视,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背景下,大数据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社会子系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不能忽视大数据的重要性。因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技术,还是一种信息资源和思维理念,它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了良好机遇。具体而言,首先,作为信息技术的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极大地改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现方式,使其变得更加生动和更富有穿透力、感染力。其次,作为资源的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生动、多元的信息资源,突破了传统信息资源在“量”和“质”方面的局限性。再次,作为思维理念的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全新的观念和工作思路,突破了传统简单化、统一化及线性的思维模式,为精准思政、个性化思政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引。总之,大数据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大数据又是一柄双刃剑,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与挑战,由此也引发一些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质疑与否定。面对这些问题,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就要继续深化对大数据的理论认知,以及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及创新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由此,本研究聚焦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深入探讨大数据如何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本研究共分六个部分,分别对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了思想资源上的追溯、现实境遇上的考量、价值契合上的探讨、风险困境上的分析、内在要求上的厘清以及创新策略上的谋划:第一,在对大数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基本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数据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西方社会政治统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追溯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理论依据及思想资源,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合理性证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更加有理、有力。第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现实境遇进行了分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深受大数据影响,发生数字化转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及环境等要素受到大数据的冲击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两方面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及微观环境的变革。同时,由于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中运用和接受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矛盾问题的产生。此外,由于大数据的自身特征,在彰显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带来“思维受限”、“精神迷失”、“数据奴役”等风险问题。对这些现实境遇的澄清,有助于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第三,以大数据的功能特点和价值优势为着眼点,通过反思与透析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制约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阐释了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契合之处以及为其带来的新机遇,从而论证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可行性。第四,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数据的运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阐释了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这些原因也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主要挑战和障碍,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在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时“找准症结,靶向治疗”。第五,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大数据应当遵循的原则及要求。面对这一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不仅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创新目标,以有针对性地运用大数据优势。还要明确创新过程中的“守正”因素,以坚守正确的创新方向。同时,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外部风险,为充分运用大数据提供保障。树立良好的大数据意识,以更好地指导创新实践的开展。厘清“相关”与“因果”,“数据依赖”和“数据依托”,“数据使用”和“伦理关切”等方面的关系问题,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理性因素。第六,从观念变革、内容优化、方法改善、管理机制完善以及保障体系健全五个方面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路和策略。这五个方面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从这五个方面着手,有助于从不同维度形成合力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的开展。
孙磊[7](2020)在《民航“新监管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当前新时代下,建设民航强国的本质必将是民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如何推动和最终实现民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民航主管当局——交通运输部下属的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更加需要行业内部各级单位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合力推进。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民航业从无到有,近三十年来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每一次制度改革,均对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启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民航局在2016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已经逐步构建起的整体改革发展的架构。早在2015年,民航局决定在行业内开展监管模式的调整改革。在经历了两年多的试点、试用之后,于2017年提出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此后,民航局综合司、政策法规司、运输司等相关管理机关,密集调整和改进了多项监管措施。在《2018年民航法治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中,民航局再次重申简政放权、提升效能、真情服务,并且正式启动民航行业监管执法模式调整改革的全国推广工作,旨在优化监管模式,正式提出“新监管模式”,即:采用“行业自律”监管方式,倡导“诚信管理”,实施“精准监管”,指导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法定自查”,并制定下发了详细方案和具体任务清单。本论文选取了在各个民航行业子行业中体量最大且与广大公众关系最密切的公共航空运输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行业监管的概念理论,对当前颁行生效的法律、行政法规、民航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选取其中与公共航空运输业相关的“新监管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首先,具体阐述了我国民航行业监管的制度演变和当前现状。其二,围绕行业监管相关问题,详细分析了制度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其三,结合当前公共航空运输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新监管模式”落实的难点。其四,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虽然民航局在行业监管的“新监管模式”制度建设和配套完善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考虑到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在最终改革完成之前,仍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以公共航空运输业为例:首先,基于监管主体和监管对象之间立场差异,看待改革的着眼点不同,难以真正形成改革的行动统一。其二,公共航空运输业大多为体量巨大的国有制(集团)企业,长期以来的历史沿革,政企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改革意愿存在不足。其三,因沟通和交流不畅,容易陷入“形式化对标”的误区。其四,因薪酬待遇问题,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的专业人才容易流失,导致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实存在困难。为此,民航局作为监管主体和改革主导,仍需加强政策宣讲和沟通交流,在现有配套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调控引导和奖惩要求,大力倡行企业单位诚信、自律的重要意义,巩固现有成果,确保“新监管模式”的最终顺利达成。
鲁洋洋[8](2019)在《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事故致因链得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均可以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研究国内外的重大安全事故数据资料显示,绝大部分的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在我国,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小微企业占据了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从2016年新三板公司规模来看,大中型企业数量占6%,中型企业占31%,小型企业占比超过60%。),事故发生率高,员工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从对小微企业事故统计分析看出,人的因素导致发生的事故占了80%以上。尽管在我国近些年来的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实践中,不断加大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企业的也更加重视和关注人的不安全行为,行为观察方法也被一些实力较强的大中型国企所应用,但从安全研究的角度来说,与西方一些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相比,小微企业对行为安全重视程度和运用程度远远不够。本文从国内外文献对不安全行为的综述研究入手,分析、归纳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继而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对189家小微企业的651名一线员工、420名管理层开展问卷调查,运用Spassau对问卷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原因进行归纳;然后基于行为“2-4”模型(“2-4”模型中的2是指事故发生的两个原因:组织行为、个人行为,4是指事故原因分为4个阶段:指导行为、运行行为、习惯性行为、一次性行为,对应4个原因:根源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分析了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原因:一次性行为的原因、习惯性行为原因、安全文化原因、组织管理原因。研究表明: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原因(一次性行为原因)是员工的心理的异常和生理的反常;间接原因(安全习惯方面的原因)是员工的安全方面的常识和理论实践知识极其缺乏、安全方面的思想和行为意识很不够、日常工作中的形成的安全操作习惯不够良好;根源原因(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原因)是小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极其落后,大部分小微企业安全文化是严重缺失的;根本原因(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方面的原因)是小微企业安全组织结构不完善、不科学以及由此形成的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十分欠缺和管理行为的不当。本文结合行为“2-4”模型理论,提出了解决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四个方面的预防对策,首先是加强安全检查和目视化管理控制个人不安全动作;其次是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习惯性控制;再次是完善小微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安全管理体系;最后是加大小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力度,以期为我国小微企业控制员工不安全行为,预防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安全事故提供相应指导。
张志坚[9](2019)在《网信时代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爱国主义是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核心,在中华民族历史演进过程中,爱国主义不仅积淀为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深厚感情、责任意识、道德自觉,而且体现着对国家事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关切与理性自觉。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卫星通讯技术融合发力,大学生通过微博评论、微信留言、新闻跟帖等即时通讯工具在网络空间进行多元主体的社交互动,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为其表达爱国言论、抒发爱国情感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不可置否,受虚拟网络环境和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造成在舆论事件表达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理性爱国意识的缺失。因此,有必要对网络舆论中非理性爱国行为的表现进行窥探以期为网信时代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针对性策略。网络爱国舆论事件的传播遵循“一点发信、多点感知、交互传递、滚动扩展”的传播逻辑。现实生活案例经媒体曝光或网民吐槽后,网络舆情原型初显,借助网络意见领袖在议程设置上的导向作用,网络信息几经碎化与整合最终酿成网络舆情。以近几年爱国舆论热点事件为例,通过对事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分析发现,大学生爱国情感易表达但存在“愤青化”倾向、爱国意识较强烈但存在“口头化”倾向、爱国行为易动员但存在“极端化”倾向。其传播机理是:以“两位一端”为传播媒介、以“意见领袖”为传播主体、以“话语强占”为传播实践。在对相关调查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网信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大学生非理性爱国行为的成因。社会环境的复杂化、教育模式的功利化、网络情绪的集聚化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意识,导致作为存在主体的大学生爱国情感淡化、爱国意识弱化、爱国行为异化,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线上与线下环境如踞炉炭上。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行为的产生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纠正大学生在爱国思想与认识上的偏差,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行为,最终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基于此,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从制度建设层面,要培育法治思维、划定法律红线、健全政策规范;从载体创新层面,要强化社会实践、营造文化氛围、优化网络媒介;从舆论监督层面,要明确监督主体、培育意见领袖。
何银[10](2018)在《反思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文中指出联合国现有的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对维和行动中安全风险的理解存在误区,局限于各种敌意的暴力行为,主张通过提升行动和技术能力予以应对,包括对各种暴力威胁进行主动出击和预防式打击。然而,在现实的维和环境中,威胁维和人员生命和健康的风险还包括各种事故、疾病和心理压力。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安全风险,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此外,还需要超越技术层面认识维和行动中的暴力风险。近些年维和人员因暴力行为伤亡的人数显着增加,主要是因为联合国在一些没有和平可以维持的地方建立了强势维和行动。维和行动的根本属性是政治行动而非军事行动,无论是在政治意愿还是行动能力上都不具备开展军事行动的能力。应该将强势的建立和平从维和任务中剥离出来,必要时经安理会授权交给有能力的区域、次区域组织或者多国部队去完成,让维和行动回归和平的本质。应该改进对牺牲、伤残和重病维和人员的抚恤工作,包括引入商业保险。
二、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上的习惯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上的习惯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D的小型露天矿山安全投入对安全水平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安全投入相关研究 |
1.3.2 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新型安全投入管理模型构建 |
2.1 小型露天矿山安全投入管理现状 |
2.1.1 小型露天矿山安全投入现状 |
2.1.2 传统安全投入管理模型分析 |
2.2 安全投入的认识分析 |
2.2.1 安全投入认识偏差的原因分析 |
2.2.2 安全投入的特点 |
2.3 新型安全投入管理模型构建 |
2.3.1 新模型构建的目的 |
2.3.2 新模型构建的原则 |
2.3.3 新模型构建的内容 |
2.3.4 新模型构建及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安全水平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3.1 安全投入要素确定 |
3.1.1 子系统划分原则 |
3.1.2 子系统的确定 |
3.2 子系统影响因素的关系分析 |
3.2.1 人员安全水平 |
3.2.2 设备安全水平 |
3.2.3 环境安全水平 |
3.2.4 组织管理水平 |
3.2.5 安全投入 |
3.2.6 子系统的耦合关系 |
3.3 系统安全水平体系构建 |
3.3.1 系统安全水平结构图 |
3.3.2 系统安全水平影响因子关系图 |
3.4 本章小结 |
4 小型露天矿山系统安全水平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1 SD的适用性分析 |
4.1.1 反馈理论 |
4.1.2 特点和适用性分析 |
4.2 建模步骤 |
4.3 模型分析 |
4.3.1 系统边界 |
4.3.2 反馈回路 |
4.4 方程建立 |
4.4.1 确定变量 |
4.4.2 建立方程 |
4.5 模型构建 |
4.5.1 仿真模拟软件确定 |
4.5.2 模型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及安全投入方案优选研究 |
5.1 模型检验 |
5.1.1 量纲检验 |
5.1.2 极值检验 |
5.2 仿真参数确定 |
5.2.1 系统安全水平初始值与目标值 |
5.2.2 子系统及影响因子权重 |
5.2.3 安全投入比例 |
5.2.4 安全投入转化率 |
5.2.5 影响因子的影响系数 |
5.3 SD仿真 |
5.4 安全投入方案优选研究 |
5.4.1 设备安全投入比例优选 |
5.4.2 人员安全投入比例优选 |
5.4.3 环境安全和组织管理投入修正 |
5.4.4 安全投入优选方案与原方案的对比分析 |
5.4.5 安全投入中的系统动力学特点 |
5.5 本章小节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我国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邮轮及邮轮产业 |
第一节 邮轮的定义与历史沿革 |
一、产业视角下的邮轮与邮轮旅游的定义 |
二、邮轮定义的历史沿革考证——“邮轮”与“游轮”之争 |
三、邮轮旅游产业本土化的进程与特点 |
第二节 邮轮产业的行业特点与文化特点 |
一、邮轮产业的行业特点 |
二、邮轮产业的文化特点 |
第三节 邮轮船票销售模式及其成因与结果 |
一、邮轮船票直销模式 |
二、包切舱模式 |
三、包切舱模式在我国兴起与异化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法律框架下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邮轮旅游中法律关系的定义与内容 |
一、邮轮旅游中法律关系的定义 |
二、邮轮旅游中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
第二节 邮轮旅游中法律关系的特点 |
一、以海事法和旅游法为主线的部门法交叉管辖 |
二、国际性与本土性并存 |
三、受产业结构影响的价值平衡选择 |
第三节 邮轮旅游法律规范的部门法定位 |
一、研究部门法定位的意义和路径 |
二、世界主要国家邮轮旅游法律定位 |
三、我国对邮轮旅游法律规范应采取的部门法定位 |
第四节 涉外邮轮旅游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
一、传统冲突规范对涉外邮轮旅游侵权的不适应性 |
二、适用母港所在地法律重构涉外邮轮侵权准据法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邮轮船票销售主体与邮轮旅客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包切舱旅行社与邮轮旅客的法律关系 |
一、域外法下包价旅游合同的性质 |
二、我国法律对包价旅游合同的学理争议 |
三、在我国法下重新认识包价旅游合同性质 |
第二节 我国邮轮船票直销模式合法性与旅行社应然法律地位的探析 |
一、我国邮轮船票直销模式的合法性基础 |
二、邮轮船票直销模式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法律关系 |
三、邮轮船票直销模式对旅游服务合同下旅行社地位的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邮轮旅游服务提供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包切舱旅行社与邮轮公司的法律关系 |
一、邮轮舱位租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表现 |
二、邮轮舱位租用合同在大陆法下的性质探析 |
三、美国法对邮轮舱位租用合同的性质界定 |
四、海商法对邮轮舱位租用合同的性质界定 |
第二节 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与其他主体的法律关系 |
一、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的定义与表现 |
二、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的法律地位 |
三、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的合同责任承担 |
四、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的侵权责任承担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邮轮公司与邮轮旅客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海商法视角下邮轮公司承运人身份的确定 |
一、我国《海商法》下承运人的定义和外在表现 |
二、邮轮运输服务在我国承运人制度下的定位 |
三、邮轮公司与旅行社的承运人地位选择 |
第二节 以《海商法》为主线的承运人法定责任体系 |
一、海上旅客运输法的排他性管辖效力 |
二、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
三、承运人的归责原则 |
四、承运人的责任限制与强制保险 |
第三节 邮轮承运人安全保障义务重构 |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定义和立法现状 |
二、邮轮承运人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特点 |
三、邮轮承运人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框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史密斯模型的“禁电令”执行问题研究 ——以东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电动自行车交通特征、交通冲突方面的研究 |
2.关于电动自行车法律规制研究 |
3.关于地方政策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研究 |
4.关于“禁电”、“限电”政策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比较分析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 |
一、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模型 |
(一)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1.电动自行车 |
2.超标电动自行车 |
3.“禁电令” |
4.政策执行 |
(二)史密斯模型 |
1.理想化政策 |
2.执行机构 |
3.目标群体 |
4.外部因素 |
5.各因素间的关系 |
6.史密斯模型适用性分析 |
二、东莞市“禁电令”执行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禁电令”执行现状 |
1.“禁电令”的历程 |
(1)“禁电令”的出台历程 |
(2)“禁电令”的争议 |
(3)“禁电”与“治摩”的联系和差异 |
2.“禁电令”的主要措施 |
(1)开展联合执法 |
(2)将整治重点转向超标电动自行车 |
(3)对查扣的电动自行车进行集中销毁 |
3.“禁电令”现实与预期的差距 |
(二)“禁电令”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政策自身的程序缺陷 |
(1)调研论证不充分 |
(2)民意征集不广泛 |
(3)合法性审查不严密 |
2.执行机构的执法困境 |
(1)执行力量不足 |
(2)执法方式机械粗糙 |
(3)缺乏源头治理 |
3.目标人群的政策抵触 |
(1)对路面执法极不配合 |
(2)信访诉讼案件增多 |
4.外部环境的现实阻力 |
(1)“禁电令”未能考虑当前交通出行需求 |
(2)特殊行业的兴起对“禁电令”带来的冲击 |
(3)新国标的颁布增加了“禁电令”的执行压力 |
三、“禁电令”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基于理想化政策的原因 |
1.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
2.法治观念淡薄 |
3.决策精英化 |
(二)基于执行机构的原因 |
1.执法认识存在误区 |
2.层层下达的整治任务 |
3.执行机构缺乏有效及时的政策反馈 |
(三)基于目标群体的原因 |
1.目标群体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
2.目标群体缺乏理性应对 |
(四)基于外部环境的原因 |
1.电动自行车“解禁”的呼声越来越高 |
2.环保低能耗出行的内在要求 |
四、国内外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经验及启示 |
(一)国外电动自行车管理经验介绍 |
1.日本:实现智能化的电机功率输出 |
2.德国:对车辆进行分类管理,对驾驶者要求较高 |
3.美国:车辆的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立法较为完善 |
4.澳大利亚:不限速,但辨识度较高 |
(二)外国电动自行车治理的启示 |
(三)国内部分城市治理经验介绍 |
1.北京市:由“禁”变“限”,妥善解决超标车 |
2.深圳市:完善特殊行业电动自行车管理 |
3.南京市:禁止外籍电动自行车在特定区域内通行 |
4.南宁市:创新驾驶人教育管理方式 |
(四)国内部分城市电动自行车治理的启示 |
五、东莞市“后禁电”时期的政策矫正建议 |
(一)制定符合东莞实际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 |
1.注重民意征集,夯实政策的群众基础 |
2.注重合法审查,筑牢政策的法律依据 |
3.注重政策的系统性,确保电动自行车监管到位 |
(二)强化电动自行车的执法和监督 |
1.规范路面执法,提升执法的社会效果 |
2.完善监管机制,实现全链条监管 |
(三)培养公民意识,强化教育约束 |
1.加大政策宣传,提高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可度。 |
2.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 |
3.培育社会组织,规范静态管理 |
(四)强化配套服务,优化政策执行 |
1.完善配套硬件设施 |
2.大力发展公交系统,减少电动自行车过渡膨胀 |
3.积极探索电动自行车强制保险制度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KD公司人才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问卷调查法 |
1.3.2 因子分析法 |
1.3.3 层次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才测评 |
2.1.2 人才测评指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性假设理论 |
2.2.2 个体差异理论 |
2.2.3 人职匹配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2.4 文献述评 |
3 KD公司人才测评指标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KD公司人才测评指标应用现状 |
3.2 KD公司人才测评指标存在的问题 |
3.2.1 各层级员工测评指标不全面 |
3.2.2 基层员工测评指标权重占比不合理 |
3.2.3 基层管理者测评标准不明确 |
3.2.4 中层管理者测评指标缺乏针对性 |
4 KD公司人才测评指标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岗位说明书不完善 |
4.1.1 任职资格要求过于简化 |
4.1.2 岗位说明书缺乏动态调整 |
4.2 测评指标权重的制定机制不健全 |
4.2.1 指标权重的制定方法缺乏科学性 |
4.2.2 指标权重的设置流程尚未规范化 |
4.3 测评者缺乏一定的专业度 |
4.3.1 测评者对人才测评认知不足 |
4.3.2 测评者缺乏人才测评实操经验 |
4.4 决策者对人才测评认识上存在误区 |
4.4.1 忽视人才测评对发掘培训需求的重要性 |
4.4.2 人才测评是一种成本支出非人力投资 |
5 KD公司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测评指标体系的目的与原则 |
5.1.1 测评的目的 |
5.1.2 测评的原则 |
5.2 测评指标的确定 |
5.2.1 指标的收集 |
5.2.2 指标的统计与整理 |
5.2.3 指标的筛选与修改 |
5.2.4 指标的确定 |
5.3 测评指标标准的制定 |
5.4 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5.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5 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第三节 大数据基本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释义 |
一、大数据的概念分析与发展动因 |
二、大数据特征及价值 |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意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数据科学中数据与其代表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
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视“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的思想 |
四、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数据”运用的理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数据研究的思想呈现 |
一、注重以“事实驱动”的方法论萌芽 |
二、“取实予名”的理念表征 |
三、对“以数为据”思想的践行 |
第三节 西方政治统治和社会实践中重视数据的理念梳理 |
一、西方“万物皆数”的哲学起源 |
二、数学文化在西方的形成 |
三、西方政治统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数据应用 |
第二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境遇分析 |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变化 |
一、“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
二、“数据治国”成为政治治理新手段 |
三、“数字化模式”成为社会发展新目标 |
四、“数据化生存”成为文化发展新生态 |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形势变革 |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方式“灵活化” |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存状态“数字化” |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元化” |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信息化” |
第三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呈现新矛盾 |
一、思维固化与思维变化之间的矛盾 |
二、对新技术的消极质疑与积极适应之间的矛盾 |
三、认知渠道单一化与情感表达多元化之间的矛盾 |
第四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遭遇新风险 |
一、“算法黑箱”带来思维受限的风险 |
二、数据爆炸带来“精神迷失”的风险 |
三、大数据“入侵”带来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风险 |
四、大数据扩张带来“数据奴役”的风险 |
第三章 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的新机遇 |
第一节 大数据破解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制约 |
一、大数据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
二、大数据开启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交互新境界 |
三、大数据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形式 |
第二节 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相契合 |
一、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需求的多样性相契合 |
二、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多元性相契合 |
三、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变的时代性相契合 |
第三节 大数据带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契机 |
一、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战略资产 |
二、大数据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供有力支撑 |
三、大数据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性贡献关键力量 |
第四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图景 |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取得的成果 |
一、相关理论研究有了一定基础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
三、大数据研究机构层出不穷 |
四、大数据实践应用取得一定成效 |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的普及率不高 |
二、可挖掘的数据源不足 |
三、大数据的共享不通畅 |
四、大数据的取舍之道不明晰 |
五、大数据运用中存在伦理困境 |
第三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所呈现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数据意识淡薄 |
二、大数据平台建设不足 |
三、大数据技术瓶颈 |
四、大数据人才短板 |
五、大数据法律规章及制度体系不健全 |
第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 |
第一节 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目标 |
一、充分融入大数据理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
二、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 |
三、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 |
第二节 坚守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
一、强化“以人为本”原则 |
二、坚持“守正性”原则 |
三、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第三节 应对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外部风险 |
一、应对思维受限的风险 |
二、应对“精神迷失”的风险 |
三、应对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风险 |
四、应对“数据奴役”的风险 |
第四节 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大数据意识 |
一、大数据资源意识 |
二、大数据价值意识 |
三、大数据应用意识 |
第五节 把握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几对关系 |
一、思考“相关”与“因果”的关系 |
二、澄清“数据依赖”和“数据依托”的关系 |
三、明确“数据使用”与“伦理关切”的关系 |
第六章 促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及对策 |
第一节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变革 |
一、树立数据化理念 |
二、树立精准化理念 |
三、树立个性化理念 |
四、树立协同化理念 |
第二节 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及实施方式 |
一、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
二、融入大数据应用能力的教育 |
三、依托大数据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方式 |
第三节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一、经验型和实证型研究方法相结合 |
二、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
三、传统载体与大数据载体相结合 |
第四节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大数据管理机制 |
一、制定科学的决策机制 |
二、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 |
三、完善明确的约束机制 |
第五节 完善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提供大数据技术保障 |
二、完善大数据人才队伍保障 |
三、健全大数据伦理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民航“新监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行业监管和自律管理的基础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基础概念 |
一、监管 |
二、政府监管 |
三、行业监管 |
四、自律 |
五、自律管理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
一、公共利益规制理论 |
二、利益集团规制理论 |
三、放松规制理论 |
四、激励性规制理论 |
五、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民航行业监管改革的历程和现状 |
第一节 民航行业监管改革的历程 |
一、民航行业监管改革的提出 |
二、民航行业监管改革的目标 |
三、监管模式改革 |
四、安全服务监管的改革 |
五、公共资源分配的改革 |
第二节 民航行业监管改革的现状 |
一、民航行业新监管模式 |
二、自律管理机制 |
第三章 新监管模式的开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新监管模式的开展 |
一、新监管模式的总体目标 |
二、新监管模式的具体内容 |
三、监管对象的诚信和自律 |
第二节 新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立场差异 |
二、工作惯性 |
三、对标误区 |
四、人才流失 |
第四章 针对新监管模式的建议 |
第一节 给民航监管单位的建议 |
一、加强新监管模式的宣讲 |
二、深化法定自查工作的指导 |
三、进一步完善监管事项库 |
四、协助企业培养专业人才 |
第二节 给被监管单位的建议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做好政策宣贯 |
三、防范系统风险 |
四、制定长期规划 |
五、重视分子公司 |
六、开展交叉检查 |
七、重视人才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 |
二、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是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首要和主要原因 |
三、行为安全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
四、小微企业的界定 |
第二节 研究主要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主要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国内外对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对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成因的研究综述 |
一、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综述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不安全行为概念 |
二、不安全行为分类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事故致因链 |
二、事故归因论 |
三、安全累积原理 |
四、行为控制理论 |
五、行为动机理论 |
第三章 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表现与成因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对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调查和访谈情况 |
第二节 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问卷设计方法 |
一、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二、问卷的样本概况 |
三、问卷的检验与分析 |
第三节 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
一、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表现和影响因素的因子命名和提取 |
二、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表现和特征分析 |
三、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理论的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成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行为安全“2-4”模型 |
第二节 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的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成因的分析和案例研究 |
一、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的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成因的分析 |
二、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下对42家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原因分类与统计分析 |
三、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的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成因典型事故案例研究 |
第五章 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理论的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的预防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安全检查和目视化管理控制个人不安全动作 |
一、加强目视化管理 |
二、开展安全检查和考核 |
第二节 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标准作业程序控制习惯性行为 |
一、实施分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二、采取有效的安全培训方式 |
三、加强安全习惯控制 |
第三节 安全文化建设 |
一、小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 |
二、小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内容 |
三、小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培训手段 |
四、小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载体 |
第四节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
一、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
二、落实岗位安全管理 |
三、建立合理奖惩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9)网信时代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网信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阐述 |
第一节 网信时代概述 |
一、网信时代的内涵 |
二、网信时代的基本特质 |
第二节 爱国主义概述 |
一、爱国主义的概念 |
二、爱国主义的价值形态 |
第三节 网信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网信时代爱国舆论事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
第一节 网络爱国舆论事件的案例选取与数据收集 |
一、案例选取 |
二、数据收集 |
第二节 网络爱国舆论事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表现 |
一、爱国情感易表达但存在“愤青化”倾向 |
二、爱国意识较强烈但存在“口头化”倾向 |
三、爱国行为易动员但存在“极端化”倾向 |
第三节 网络爱国舆论事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机制 |
一、网络爱国舆论事件的传播媒介:“两微一端” |
二、网络爱国舆论事件的传播主源:“意见领袖” |
三、网络爱国舆论事件的传播实践:“话语强占” |
第三章 网信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网信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社会环境复杂化消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
二、教育模式功利化削弱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
三、网络情绪集聚化异化大学生的爱国行为 |
第二节 大学生爱国行为现存问题的成因 |
一、社会学诱因: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错位 |
二、伦理学诱因:道德教育终极标准的背离 |
三、心理学诱因:意见聚合的群体极化心理 |
第四章 网信时代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策略 |
第一节 推进爱国主义法制建设 |
一、培育法治思维 |
二、划定法律红线 |
三、健全政策规范 |
第二节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
一、强化社会实践 |
二、营造文化氛围 |
三、优化网络媒介 |
第三节 强化网络爱国舆论监督 |
一、明确监督主体 |
二、引导意见领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反思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维和行动中的安全风险:认识误区 |
(一) 维和行动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
(二) 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安全风险:认识误区 |
二维和行动中的安全风险:更为全面的认识视角 |
(一) 维和行动中的各种安全风险 |
1. 暴力行为 |
2. 事故 |
3. 疾病 |
4. 心理压力 |
(二) 强势维和行动中的安全风险 |
三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安全风险应对 |
(一) 反思强势维和的理念 |
(二) 增强应对暴力行为的能力 |
(三) 加强事故和疾病预防工作 |
(四) 关心维和人员的心理健康 |
(五) 改进对牺牲和伤残维和人员的抚恤工作 |
四结论 |
四、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上的习惯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D的小型露天矿山安全投入对安全水平的作用机制研究[D]. 文宣.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我国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研究[D]. 谢忱.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4]基于史密斯模型的“禁电令”执行问题研究 ——以东莞市为例[D]. 吴伟朝.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KD公司人才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李楠.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张瑞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民航“新监管模式”研究[D]. 孙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8]小微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 鲁洋洋. 安徽财经大学, 2019(03)
- [9]网信时代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张志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反思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J]. 何银.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