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格达奇区居民发氟含量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关俊威[1](2018)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下经济是稳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林区职工收入的重要渠道。林下中草药是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符合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情况、自然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格局,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区生态持续完善、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稳定的重要选择。在东北(内蒙古)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关键时期,林下中草药成为国有林区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有林区接续替代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从当前来看,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种植无序化、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附加值低、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地抑制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产业替代作用、极大地弱化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经济促进作用。如何实现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环节的横向耦合与纵向协同,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与空间链的多维支撑与融合发展;如何培育具有较高操作性、实践性、系统性与科学性的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推动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主体的多维联结、链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技术的研发创新、产业结构的网络构筑,这是提升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与运行效能,增强林下中草药产业主体的竞争优势与运行绩效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产业链类型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关联理论,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以及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整体发展态势;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构建的战略层次、结构层次和价值层次等核心思想;从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方面,全面阐释产业链上游-林下中草药种植、产业链中游-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产业链下游-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等环节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又从价值维度培育方面,系统描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空间链的基本模式与实现路径,切实推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供需动态平衡、技术协同创新、空间合理分布;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确定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撑体系,以提升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增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运行效能。
杨惠聪[2](2018)在《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文中认为惠东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0.253万hm2发展2012年最高峰的0.84万hm2,具有栽培技术先进,单产水平高、市场效益好等特征,是南方冬作区冬种马铃薯种植最具代表性的产区之一。在国家确立马铃薯主粮化和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历史机遇下,认真研究惠东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对提升惠东马铃薯产业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国外、国内和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得出了惠东冬种马铃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惠东马铃薯种植面积近年来呈小幅下降趋势,产量基本保持在30万t水平,近五年平均单产为35947.1 kg/hm2。2016年惠东冬种马铃薯在遭遇极端寒潮天气情况实现平均单产31762.5 kg/hm2,与全国各省相比,仅仅比排在首位的吉林省少2084.6kg/hm2,惠东冬种马铃薯单产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高产水平,但是与世界马铃薯发达地区来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仅仅是世界单产最高水平美国的64.8%。(2)惠东冬种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快,实现了脱毒种薯良种化,鲜薯食用型‘费乌瑞它’系列、‘陇薯7号’品种占惠东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98%以上。(3)惠东冬种马铃薯耕作制度主要采用“稻-稻-薯”水旱轮作,栽培技术由原来的“稻-稻-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转变为“稻-稻-薯”农膜覆盖的栽培技术模式。(4)惠东冬种马铃薯主要生产成本有种薯、农资和人工,平均种植成本高达52500元/hm2,同时由于惠东马铃薯上市时间是北方马铃薯淡季,具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场销售价格平均在1.62.6元/kg,相对于北方主产区具有较为显着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比当前惠东水稻、甘薯和甜玉米三种作物种植效益,马铃薯效益明显高于三者作物,惠东马铃薯种植是有利可图,能有效农民增加收入。(5)惠东马铃薯处于马铃薯产业链的低价值区域,产业发展模式以生产种植-鲜薯销售为主,产品深加工和开发利用程度低,县域内缺乏马铃薯加工产业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惠东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同时从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技术支撑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惠东冬种马铃薯的比较优势。指出了惠东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一是惠东脱毒种薯本地不能繁育,主要靠北方长途调运供应;同时栽培品种单一,鲜薯食用型‘费乌瑞它’系列品种占98%,其他专用薯品种缺乏;二是采用覆膜栽培技术耕作,马铃薯的黑痣病和疮痂病等土传病害较稻草覆盖栽培技术严重,同时存在施有机肥种类较单一,存在磷肥过高、钾肥不足,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的现象;三是惠东马铃薯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在马铃薯育种、深加工方面基本空白,储藏设备简陋;四是市场波动大,容易受到北方马铃薯库存影响,市场品牌不够突出,缺乏专业批发市场。基于以上分析和探讨,结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对农业扶持优惠政策,立足惠东县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促进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宏观方面:一是创新体制机制;二是制定产业规划,加大产业投入力度。微观方面:一是以集成技术推广为核心,全面地推进马铃薯产业科技进步;二是强化监督管理,严把种薯质量关;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树立惠东品牌信誉;四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五是建立健全农业风险规避机制;六是加快马铃薯市场体系建设,提高惠东马铃薯市场影响力;七是强化农民科学素质提升,抓好农民培训。
王琳晔[3](2017)在《基于生态承载力分析的黑龙江省空间管制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问题及其引发的区域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及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日益受到关注。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中,对区域生态承载力进行系统评价也成为新时期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国土面积较大,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条件多样,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受到生态环境约束的差异较大。针对省域空间管制研究来说,生态承载力研究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而,综合评价黑龙江省的生态承载力,对于后续黑龙江省城市化的空间发展规划编制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首先,本文在现有大量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搜集了黑龙江省及其13地市的相关政府规划、报告等资料,进而分析黑龙江省自然地理分区与生态环境条件现状。根据自然地理要素,将黑龙江省分为四大自然地理分区,并着重分析四大分区的资源、环境、生态等特点。其次,论文评价了黑龙江省的生态承载力,而且应用熵值法以6大类指标得分为基础,对黑龙江省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本文结合生态承载力的分析结果,侧重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将黑龙江省划分为六大城市区域,介绍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区划方案,分别对六大城市区域的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从人口城镇化、产业发展、空间发展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指引,并且基于保障省域空间管制规划实施的要求和主体功能区管制的视角,从生态环境的层面提出了相关对策。论文通过研究黑龙江省生态承载力现状,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和生态承载力相关理论,对省域空间管制区划进行调整、重构。
吴昊[4](2014)在《东北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文中指出东北三省耕地资源自然条件优越,集中了我国相当数量的优质高产农田,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研究东北地区的土地整理与耕地等别提升,对稳定我国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极为重要。东北地区土地开发整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农耕土地开发大部分区域从1900年开始,前苏联援建的“国营友谊农场”标志着我国首次按照先进的土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的实践。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历史时期的土地开发整理重要历程,划分了5个历史发展阶段:满清民国土地屯垦开发阶段:日伪时期土地开拓团阶段;建国后机械化农场的建设阶段:土地管理法颁布后的发展壮大阶段和现代城乡统筹的综合发展阶段。土地整理开始从单纯农地整理向农地整理与村庄土地整理相结合的综合整治转变,已成为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构建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在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耕地分等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壤退化严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田间的耕作栽培技术粗放、土地规模化与集约化利用程度低等耕地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按照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东北三省的光温(气候)生产能力、理论生产能力、可实现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并阐明了耕地利用强度和潜力的空间分异。以标准耕作制东北一级区,松嫩平原区二级区,一年一熟的基准作物水稻的吉林省农安县为例,通过将影响耕地自然质量的指标因素所在二级区的最大值与该指标因素的实际分值的差额研究了土地自然质量等潜力指数模型,依据各因素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确定了县域土地整治工作的重点区域。提出了提升土地自然质量等的五大工程技术:保护黑土表层与利用、提高光温生产潜力的水稻育秧、改良土壤障碍层和土体构型、治理土壤盐碱化和增加有机质的黑土保育。分析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农安县近年来土地整理后的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提升情况。最后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整理提出了应用分等成果深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重视低产土壤改造提升耕地等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抗旱水平、防止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作物种植结构促进规模化经营和通过土地整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赵爱光[5](2013)在《《探究大兴安岭历史》活动课课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活动课背景首先,随着社会整体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特别注重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利用节假日到全国各地去旅行游览,以求增长更多见识和开阔视野。可是很多人对自己真正生活几十年甚至一生的家乡却知之甚少,有时还互相混淆却不以为然。其次,随着大兴安岭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旅游的兴起,美丽的兴安吸引着海内外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们以各
刘春朝[6](2013)在《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城市社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和居民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方便灵活、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学院很好地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在我国作为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学院,正肩负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以及加快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使命,日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赋予更多的期望和责任。社区学院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社区学院相比,我国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存在着较多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问题。以终身学习视角系统研究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课题利用质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社区学院研究文献,并在明晰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内涵:我国社区学院是以专科教育为主,集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具有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剖析了目前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现状和价值诉求,在对比国外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外部定位、内部定位及其定位的指导思想。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焦点团体讨论等实证研究,提炼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为社区学院研究的结论和对策建议,提出了政府宏观引导、社区具体推动、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企业倾力支持和学院自主建设的社区学院发展的“五元驱动”思路,构建了以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为核心支撑的社区学院发展模式。
王宇剑[7](2012)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与海洋、森林被广泛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本文在综合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资源数量、类型优势、分布特征以及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找出了该地区目前湿地生态旅游所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建议。以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建设为实证,通过SWOT分析,显示加格达奇湿地生态旅游在该地区具有一定优势。结果显示,虽然大兴安岭地区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但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将湿地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及市场优势,加快大兴安岭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周延[8](2012)在《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将是未来我国生态建设的主要形式,将代替原有的生态管理方式,通过对区域生态功能的确定并以此作为区域开发、利用的规范依据。大兴安岭林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便进入了林业“两危”困局,在这之后一直在进行多种恢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尝试,2008年以后大兴安岭林区便以生态功能区为建设目标调整发展战略,在实施战略的几年里虽然各方面的发展都在取得进步,但多数是原有发展形式的延续,与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没有实质的联系。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于缺少区域的科学性总体发展思路,对建设模式缺乏必要的认知。本研究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将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明确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目标,并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纳入到同一个系统中进行规划。开展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研究,可以为大兴安岭林区的经济繁荣与生态平衡并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进而协调生态功能区区域发展中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最终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统计模型法、系统分析法和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将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进行提炼应用;对大兴安岭林区的整体和部分的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与总结;分析国内外在区域发展中生态功能区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将这些理论与经验归纳整合成模式类型,将区域生态建设的类型模式化:建立生态功能区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并将该体系与大兴安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指出大兴安岭建设生态功能区需解决的矛盾:构建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该模式须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及大兴安岭林区的现实要求:设计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运行体系,运行体系的建立旨在探索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建立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运行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保障建设模式可以更好的运行。本研究最终完成了所有的研究内容,创新了区域生态建设模式,在研究中深化和丰富生态功能区的相关内容,在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规范生态区域的开发秩序,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应用使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更加科学有序。总之,本文的研究为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为政府制定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提供了科学翔实的依据,为增强建设模式运行的效果和改善林区社会民生、为顺利建设生态功能区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
曹惠臣,周明刚[9](2010)在《后资源时代大兴安岭经济的调查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兴安岭地区林业资源在不断减少,而以林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却未有质的变化,虽然近年来涌现出旅游业等一批新兴的产业,但是产业链还远未形成,大兴安岭还没有新的支柱产业来支撑当地经济。这就要求各部门要为企业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努力把成长型产业做大做强。
袁磊[10](2010)在《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土地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但承担着生产与承载功能,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调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土地利用方式能映射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也是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直线型经济发展模式,客观的造成了土地利用方式的粗放化,建设用地扩张的高速化和土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同时根据德国乌柏研究所(Wuppertal Institute)前任主席魏兹舍克提出的四倍数效应,若不改善技术,全球有限资源50年内将以每年2.8%的速度下降,所以资源生产力必须在50年内提高四倍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所以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普遍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相继展开了循环经济的研究。循环经济以物质闭流循环为特征,强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本着减量化、再循环与再利用的“3R”原则发展经济,它不但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变革,其基本理念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理念的革新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也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本文正是从循环经济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导向作用出发,以黑龙江省为例,全面展开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边陲,耕地、林地等农地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处在全国的中游水平,主要以粮食生产和重型工业为主。全省13个地市区中资源型地市就有7个,长时期的资源开发与重型工业发展造成黑龙江省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高,城镇工矿等建设用地扩张较快,农村居民点用地较为粗放,农用地利用的干扰因素较多,土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立足于循环经济理念在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导向作用,从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出发,一方面通过基于循环经济理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建立,具体分析评价1996—2007年间黑龙江省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另一方面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并对未来一段时期内黑龙江省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近而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模式及相关的调控机制与关键措施。本文的研究目的一是通过分析评价认清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情况;二是结合循环经济理念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三是对未来一段时期内黑龙江省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以利于黑龙江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制定。本文首先根据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对研究区1996-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特点是建设用地、耕地、其他农用地和林地的面积呈增加趋势,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有所减少。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来看,其土地利用整体处在发展期。而土地利用信息熵呈现先上涨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多样性也呈现一种先提高后有序调整适度集中的趋势。在11年间,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39.12亿元,年均减少3.56亿元,年均减少率为0.07%,同时,人均生态承载力也略有下降。在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自然、社会经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对研究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分析中可见,在短期内社会经济因素还是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结合土地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循环经济理念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发展、土地资源投入减量化、土地污染废弃物减量排放、土地资源再利用和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五方面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同时,采用物元可拓模型,因素贡献率评价,障碍因素诊断和DEA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1996—2007年土地综合可持续利用情况和农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1996—2007年间,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综合可持续利用情况良好,评价等级都在基本可持续等级水平,同时,农地可持续利用等级也都在基本可持续等级水平,而且两者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分别年均提高11.0和3.8个数量级。从因素贡献水平来看,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再利用的因素贡献率基本保持稳定,土地污染废弃物减量排放和土地资源安全保障的因素贡献率趋于下降,土地资源投入减量化的贡献率有所上升;在农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面,农业经济发展和农地资源再利用的因素贡献率有所提高,农地资源投入减量化和农地资源安全保障的因素贡献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从障碍因素诊断来看,现阶段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城镇建设用地第三产业产值、单位耕地农药使用量和农民人均收入等是制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经济投入产出的DEA分析发现,1997—1999年,2001和2002年黑龙江省建设用地的投入产出没有达到综合技术效率有效;而1991、1993、1994、2005和2006年黑龙江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耕地面积的投入冗余。同时,全省各地区基于循环理念的土地可持续情况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哈尔滨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结果相对较高,其次为大庆市,较低的是佳木斯市、七台河和双鸭山市,其他地市评价情况处在中游水平,但整体水平不高;鸡西市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农地可持续利用在全省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齐齐哈尔和黑河两地市农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较省内其他地市较低,其它各地市的农地可持续利用的水平总体相差不大。在对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多目标规划方法,借助WINQSB2.0软件,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分析优化,分别得到了以生态建设与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兼顾、耕地适度增长和耕地开发与生态建设四个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土地利用结构方案,并通过综合效益的评定,选取耕地开发与生态建设方案作为2020年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最优方案。根据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通过灰色预测和趋势推算等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关因素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2010、2020和2030年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农地可持续利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是不断提高的,2010年处在基本可持续利用水平,2020年和2030年将达到中可持续水平,到2030年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主要障碍因素也向土地资源投入减量化和土地污染废弃物减量排放方面转移;农用地评价结果与土地综合评价结果基本类似,随着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度的不断下降,农地资源减量化投入和农地资源再利用的障碍度有所提升。在对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诊断、预测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根据黑龙江省农地资源丰富,土地利用结构多样等特点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土地灾害面积较大,治理困难等问题,以循环经济理念为统领,构建了基于循环农业的农地利用战略,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建设用地结构优化战略,土地整理复垦战略和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等土地利用战略模式,并相应提出了农地用养结合,以地养地和易地开发等保障机制和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制定适合的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全省的土地循环再利用体系和建立土地灾害治理的制度化体系等保障措施。
二、加格达奇区居民发氟含量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格达奇区居民发氟含量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相关研究 |
1.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相关研究 |
1.3.3 林药结合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外中草药产业相关研究 |
1.3.5 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 |
2.1.2 林下中草药 |
2.1.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链类型理论 |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3 新产业组织理论 |
2.2.4 产业关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与产业发展整体态势 |
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分布与特点 |
3.1.1 黑龙江省林区的自然环境 |
3.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 |
3.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特点 |
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
3.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种植的现状与问题 |
3.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的现状与问题 |
3.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
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整体SWOT分析 |
3.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
3.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
3.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O) |
3.3.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框架设计 |
4.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 |
4.1.1 关联性-吸引力均衡原则 |
4.1.2 相关差异性原则 |
4.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战略层次 |
4.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O战略 |
4.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T战略 |
4.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O战略 |
4.2.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T战略 |
4.2.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4.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结构层次 |
4.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基本结构 |
4.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结构属性 |
4.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价值层次 |
4.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维度 |
4.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 |
4.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总体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 |
5.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环节培育 |
5.1.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 |
5.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 |
5.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企业GAP生产品种的选择 |
5.1.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组织模式 |
5.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中游环节培育 |
5.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 |
5.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的关键技术 |
5.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企业优化 |
5.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下游环节培育 |
5.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 |
5.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的关键环节 |
5.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企业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价值维度培育 |
6.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 |
6.1.1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原则、目标与标准 |
6.1.2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1.3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 |
6.2.1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思路 |
6.2.2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2.3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 |
6.3.1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思路 |
6.3.2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3.3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
7.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相关主体博弈机制 |
7.2.1 产业链上游与中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7.2.2 产业链中游与下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7.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
7.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比例确定 |
7.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的关键问题 |
7.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决定因素筛选 |
7.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的持续优化 |
7.4.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持体系 |
8.1 完善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
8.1.1 优惠扶持政策支持 |
8.1.2 产业外向型发展支持 |
8.1.3 产业发展的领导与政策支持 |
8.2 健全林下中草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8.2.1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
8.2.2 引导创业基金注资 |
8.3 构建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 |
8.3.1 建立林下中草药“研产”一体化技术平台 |
8.3.2 建立林下中草药科研创新基地 |
8.3.3 突破中草药制品的国际技术壁垒 |
8.4 搭筑林下中草药产业的中介支持体系 |
8.4.1 培育林下中草药产业中介服务机构 |
8.4.2 充分发挥林下中草药行业协会的作用 |
8.4.3 加强林下中草药行业的技术中介服务 |
8.5 本章小结 |
9 实证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9.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资源基本概况 |
9.1.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野生情况 |
9.1.2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种植情况 |
9.2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存在问题 |
9.2.1 上游种植产业不规范,田间管理不到位 |
9.2.2 中游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少 |
9.2.3 下游营销创新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 |
9.3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选择 |
9.3.1 五味子产业链的SWOT分析 |
9.3.2 五味子产业链培育的战略选择 |
9.4 基于S-O发展战略的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9.4.1 五味子产业链的结构维度培育 |
9.4.2 五味子产业链的价值维度培育 |
9.5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体系 |
9.5.1 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9.5.2 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企业 |
附录二: 黑龙江省中药产品生产企业 |
附录三: 通过GAP认证的中药企业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2)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1.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分析法 |
2.1.2 调查研究法 |
2.1.3 有关说明 |
2.2 技术路线 |
2.3 创新点 |
3.结果 |
3.1 中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3.1.1 起源与传播 |
3.1.2 马铃薯生物学特性 |
3.1.3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
3.1.4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3.1.4.1 面积变化趋势 |
3.1.4.2 产量变化趋势 |
3.1.4.3 单产变化趋势 |
3.1.5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演变及分布 |
3.1.5.1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演变及分布 |
3.1.5.2 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升 |
3.1.5.3 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具有提升空间 |
3.2 惠东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3.2.1 基本现状 |
3.2.1.1 种植规模基本稳定,单产稳步提高 |
3.2.1.2 品种更新换代快,实现了品种良种化 |
3.2.2 冬种马铃薯栽培主要技术特点 |
3.2.2.1 稻草覆盖覆土还田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 |
3.2.2.2 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
3.2.3 惠东马铃薯效益分析 |
3.2.3.1 种植成本分析 |
3.2.3.2 效益对比分析 |
3.2.3.3 惠东价格变化趋势 |
3.2.4 惠东加工贮藏情况 |
3.2.5 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分析 |
3.3 .惠东马铃薯产业面临的挑战 |
3.3.1 脱毒种薯制约 |
3.3.2 栽培品种单一,发展不平衡 |
3.3.3 栽培技术的瓶颈问题 |
3.3.4 保鲜贮藏和产品深加工问题 |
3.3.5 惠东马铃薯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 |
3.3.6 专业化市场建设滞后 |
3.3.7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
3.3.8 马铃薯产业农业保险问题欠缺 |
3.4 惠东冬种马铃薯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3.4.1 思路与原则 |
3.4.1.1 发展思路 |
3.4.1.2 发展原则 |
3.4.2 发展目标 |
3.4.3 对策与建议 |
3.4.3.1 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3.4.3.2 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4.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生态承载力分析的黑龙江省空间管制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生态承载力 |
1.3.2 空间管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空间管制规划理论和案例 |
2.1 生态承载力基础理论 |
2.1.1 承载力理论及定量化评价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人地关系理论 |
2.2 空间管制规划基础理论 |
2.2.1 城市增长管理理论 |
2.2.2 中心地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 相关案例借鉴和分析 |
2.3.1 堪培拉地区 |
2.3.2 陇东地区 |
2.3.3 珠三角地区 |
2.3.4 案例总结与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生态承载力与空间管制规划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自然地理分区与生态环境现状 |
3.1.1 西部松嫩平原区 |
3.1.2 东部三江平原区 |
3.1.3 北部大、小兴安岭区 |
3.1.4 南部东南山地区 |
3.2 黑龙江省生态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
3.2.1 资源支撑能力评价 |
3.2.2 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
3.2.3 生态承载潜力评价 |
3.2.4 灾害危险程度评价 |
3.2.5 承载力综合评价 |
3.3 黑龙江省空间管制规划的现状与问题 |
3.3.1 空间管制规划现状 |
3.3.2 空间管制规划实施情况 |
3.3.3 空间管制规划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空间管制规划及实施策略 |
4.1 黑龙江省空间管制规划原则与目标 |
4.1.1 空间管制规划目标 |
4.1.2 空间管制规划原则 |
4.2 黑龙江省空间管制分区 |
4.2.1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空间管制区划方法 |
4.2.2 黑龙江省城市区域空间管制区划方案 |
4.2.3 黑龙江省具体空间管制分区方案 |
4.3 黑龙江省空间管制要求与规划指引 |
4.3.1 重点开发区 |
4.3.2 限制开发区 |
4.3.3 禁止开发区 |
4.4 黑龙江省空间管制实施策略 |
4.4.1 形成梯度有序发展格局 |
4.4.2 生态地域空间单元建设 |
4.4.3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途径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东北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课题依托和数据来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土地整理内涵与基础理论 |
2.1 土地整理内涵及演变 |
2.2 基础理论 |
2.2.1 系统理论 |
2.2.2 耕地分等理论 |
2.2.3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理论 |
3 东北不同时期土地整理的分析 |
3.1 满清时期 |
3.2 民国时期 |
3.3 日伪的开拓团时期 |
3.3.1 查哈阳农场 |
3.3.2 农耕地的选定 |
3.3.3 未利用地的开发 |
3.3.4 灌排水利工程建设 |
3.4 国营友谊农场土地整理 |
3.4.1 土壤调查及改良 |
3.4.2 土地利用规划 |
3.4.3 开垦荒地及耕作管理 |
3.5 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 |
3.6 土地整理基本停滞时期 |
3.7 现代的土地整理 |
3.7.1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
3.7.2 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
3.8 东北土地整理的发展历史 |
3.8.1 满清民国土地屯垦开发阶段 |
3.8.2 日伪时期土地开拓团阶段 |
3.8.3 建国后机械化农场建设阶段 |
3.8.4 土地管理法颁布后发展壮大阶段 |
3.8.5 现代城乡统筹的综合发展阶段 |
4 耕地的质量等别与产能分析 |
4.1 耕地质量等别 |
4.1.1 分等因素指标区 |
4.1.2 主要分等参数 |
4.1.3 耕地分等结果 |
4.2 耕地生产的限制因素分析 |
4.2.1 耕地土壤退化严重 |
4.2.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
4.2.3 田间的耕作栽培技术粗放 |
4.2.4 土地规模化利用程度较低 |
4.3 耕地质量等别变化 |
4.3.1 耕地面积对比 |
4.3.2 耕地等别对比 |
4.4 不同时期的耕地产能对比 |
5 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 |
5.1 县域耕地质量等别提升重点区域划定 |
5.1.1 土地自然质量因素选取 |
5.1.2 土地自然质量等潜力指数模型及应用 |
5.1.3 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划定 |
5.2 土地自然质量等提升的工程技术 |
5.2.1 保护黑土表层与利用工程 |
5.2.2 提高光温生产潜力的水稻育秧工程 |
5.2.3 改良土壤障碍层和土体构型工程 |
5.2.4 治理土壤盐碱化工程 |
5.2.5 增加有机质的黑土保育工程 |
5.3 寒地黑土区特点的规划设计 |
5.3.1 田块整理设计 |
5.3.2 土地平整工程 |
5.3.3 农田水利工程 |
5.3.4 田间道路工程 |
5.4 县域土地整理后的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提升 |
5.4.1 研究区概况 |
5.4.2 整理前耕地等别与产能 |
5.4.3 土地整理后耕地等别变化 |
5.4.4 整理后耕地产能变化 |
5.4.5 原因分析 |
5.5 土地整理提升耕地质量的对策 |
5.5.1 应用分等成果深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 |
5.5.2 重视低产土壤改造提升耕地等级 |
5.5.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抗旱水平 |
5.5.4 防止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改善生态环境 |
5.5.5 改变作物种植结构促进规模化经营 |
5.5.6 通过土地整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探究大兴安岭历史》活动课课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活动课背景 |
二、教师准备过程 |
三、学生准备过程 |
四、教学过程 |
1. 导入新课 |
2. 新课教学 |
3. 课堂总结 |
4. 结束语 |
五、教学后记 |
(6)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 概念界定 |
1.7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8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和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的现实需要 |
2.1 终身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
2.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价值诉求 |
2.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2.4 小结 |
3 中外社区学院发展的比较分析 |
3.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2 我国社区学院建立的主要类型 |
3.3 主要发达国家社区学院发展情况 |
3.4 经验和启示 |
3.5 小结 |
4 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1 我国社区学院定位存在的问题 |
4.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依据与原则 |
4.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构想 |
4.5 小结 |
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与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1 访谈主要目的 |
5.2 访谈方案设计 |
5.3 访谈资料分析 |
5.4 测量量表的设计与测试 |
5.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6 小结 |
6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提出的思路 |
6.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3 小结 |
7 案例剖析 |
7.1 HZXS 社区学院分析 |
7.2 SHCN 社区学院分析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的局限性 |
8.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社区学院分布 |
附录2. 预试访谈提纲 |
附录3. 正式访谈提纲 |
附录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预试问卷 |
附录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正式问卷 |
附录6.访谈记录整理 |
附录7.HZXS 社区学院章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1 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1.1 生态旅游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
2.1.2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现状与动态 |
2.2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2.1 湿地的定义 |
2.2.2 湿地的分类 |
2.2.3 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 |
3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础理论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概念及基本观点 |
3.1.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2 生态学理论 |
4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 |
4.1 大兴安岭地区概况 |
4.1.1 地理位置及区划说明 |
4.1.2 地貌概况 |
4.1.3 土壤概况 |
4.1.4 气候、水文概况 |
4.1.5 经济发展概况 |
4.2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资源概况 |
4.2.1 湿地类型、面积及分布 |
4.2.2 重点湿地概况 |
4.2.3 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 |
4.3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
4.3.1 旅游资源概况 |
4.3.2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4.3.3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5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的潜力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1.1 丰富的生物资源 |
5.1.2 交通便利 |
5.1.3 特色的旅游资源 |
5.2 劣势分析 |
5.2.1 春季旅游受限 |
5.2.2 接待能力及宣传意识薄弱 |
5.3 机遇分析 |
5.3.1 政策机遇 |
5.3.2 市场机遇 |
5.4 挑战分析 |
5.4.1 市场挑战 |
5.4.2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 |
5.5 小结 |
5.6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实证分析——以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为例 |
6.1 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开发条件分析 |
6.1.1 湿地公园概况 |
6.1.2 旅游资源评价 |
6.2 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开发的整体思路 |
6.2.1 开发现状 |
6.2.2 甘河湿地公园 SWOT 分析 |
7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可能给大兴安岭地区带来的影响 |
7.1 经济影响 |
7.1.1 积极影响 |
7.1.2 消极影响 |
7.2 社会影响 |
7.2.1 积极影响 |
7.2.2 消极影响 |
7.3 生态环境影响 |
7.3.1 积极影响 |
7.3.2 消极影响 |
8 结论 |
8.1 结论与建议 |
8.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建设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生态经济理论 |
2.1.3 生态建设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区域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3 系统工程理论 |
2.3.1 复杂系统及其研究方法 |
2.3.2 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典型区域生态建设模式比较分析 |
3.1 国外典型区域生态建设特点分析 |
3.1.1 巴西热带雨林地区的生态建设 |
3.1.2 美国五大湖湿地的生态建设 |
3.1.3 德国埃朗根的生态城市建设 |
3.2 中国典型区域生态建设特点分析 |
3.2.1 福建森林的生态建设 |
3.2.2 鄱阳湖湿地的生态建设 |
3.2.3 扬州的生态城市建设 |
3.3 国内外典型模式的比较 |
3.4 国内外典型生态建设模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现状与矛盾分析 |
4.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区域环境 |
4.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情况及分析 |
4.2.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状况 |
4.2.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
4.2.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
4.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效应综合评价 |
4.3.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效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2 评价过程 |
4.3.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综合评价结果 |
4.4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矛盾分析 |
4.4.1 目标模糊与功能区建设的矛盾 |
4.4.2 社保体系与新城镇居民社保需求的矛盾 |
4.4.3 财政供给与资金需求的矛盾 |
4.4.4 经济基础与生态发展需求的矛盾 |
4.4.5 体制与发展的矛盾 |
4.5 本章小结 |
5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构建与机理分析 |
5.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目标 |
5.2 构建建设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2.1 构建建设模式的指导思想 |
5.2.2 构建建设模式的基本原则 |
5.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确定 |
5.3.1 生态建设模式的对比 |
5.3.2 构建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 |
5.3.3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特征分析 |
5.4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机理分析 |
5.4.1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内部机理分析 |
5.4.2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外部机理分析 |
5.4.3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信息回馈机理 |
5.4.4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平衡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运行 |
6.1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第一阶段的运行 |
6.1.1 模式运行的目标 |
6.1.2 模式运行的主要方式 |
6.1.3 模式运行的措施 |
6.2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第二阶段的运行 |
6.2.1 模式运行的目标 |
6.2.2 模式运行的主要方式 |
6.2.3 模式运行的措施 |
6.3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第三阶段的运行 |
6.3.1 模式运行的目标 |
6.3.2 模式运行的主要方式 |
6.3.3 模式运行的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7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运行的保障体系 |
7.1 政策保障体系 |
7.1.1 政策矩阵构成 |
7.1.2 生态功能区保障政策的特征 |
7.1.3 生态功能区政策保障内容 |
7.2 体制机制保障体系 |
7.3 智力保障体系 |
7.3.1 建立人力资源制度体系 |
7.3.2 健全激励制度 |
7.3.3 建立并形成竞争机制 |
7.4 资金保障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后资源时代大兴安岭经济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大兴安岭地区当前经济的主要布局 |
当前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
相关建议 |
(10)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数据来源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1.7.1 研究难点 |
1.7.2 研究重点 |
1.7.3 研究创新点 |
1.8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方法 |
1.8.2 技术路线 |
2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 |
2.1 循环经济基础理论 |
2.1.1 循环经济的原则 |
2.1.2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
2.1.3 循环经济的属性 |
2.1.4 循环经济的层次性 |
2.2 土地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 |
2.2.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特征 |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
2.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尺度 |
2.2.4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念 |
2.3 土地领域引入循环经济理念的必要性 |
2.4 循环经济理念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导向作用 |
2.4.1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导向 |
2.4.2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观念导向 |
2.4.3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导向 |
2.5 研究的其他理论基础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5.3 生态经济理论 |
2.5.4 资源循环利用理论 |
2.5.5 发展战略学理论 |
3 土地利用变化与过程分析 |
3.1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 |
3.2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
3.2.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
3.2.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
3.2.3 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
3.3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3.4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3.4.1 土地利用区位熵 |
3.4.2 土地利用信息熵 |
3.5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 |
3.6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承载力的变化 |
3.7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的特点 |
3.7.1 土地资源人均数量较多,但生产力水平较低 |
3.7.2 农用地分布相对集中,但受高纬度限制明显 |
3.7.3 土地自然肥力较高,但呈下降趋势 |
3.7.4 后备土地资源较多,但开发难度不断加大 |
3.8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8.1 土地灾害较为严重 |
3.8.2 建设用地扩张较快 |
3.8.3 生态服务价值不断下降 |
3.8.4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 |
4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自然环境因素 |
4.1.1 资源丰度 |
4.1.2 资源环境容量 |
4.2 人口因素 |
4.3 城镇化的发展 |
4.4 经济因素 |
4.4.1 国内生产总值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4.4.2 固定资产投资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4.4.3 产业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4.4.4 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4.5 政策制度因素 |
4.6 技术因素 |
4.7 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 |
4.7.1 主成分分析 |
4.7.2 灰关联分析 |
5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
5.1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利用情况分析 |
5.1.1 土地资源投入减量化分析 |
5.1.2 土地污染废弃物减排分析 |
5.1.3 土地资源再利用分析 |
5.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原则 |
5.2.1 综合性原则 |
5.2.2 区域性原则 |
5.2.3 层次性原则 |
5.2.4 科学性原则 |
5.2.5 可行性原则 |
5.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
5.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2 各项指标说明 |
5.3.3 评价标准的建立 |
5.3.4 评价方法说明 |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5 障碍因素诊断 |
5.5.1 障碍因素诊断的方法 |
5.5.2 障碍因素诊断结果及分析 |
5.6 有效性分析 |
5.6.1 经济投入产出有效性分析方法 |
5.6.2 黑龙江建设用地投入产出分析指标选取 |
5.6.3 结果分析 |
5.7 区域差异性分析 |
5.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7.2 标准化及权重的确定 |
5.7.3 评价结果分析 |
5.7.4 各地区建设用地投入产出的DEA 分析 |
6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农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6.1 农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结果分析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2 评价等级及权重的确定 |
6.1.3 评价结果分析 |
6.2 障碍因素诊断 |
6.3 农用地投入产出的经济有效性分析 |
6.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地区差异性分析 |
6.4.1 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
6.4.2 标准化及权重的确定 |
6.4.3 评价结果分析 |
6.4.4 各地区农用地投入产出的DEA 分析 |
7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7.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系统分析 |
7.1.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涵义 |
7.1.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系统原理 |
7.1.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原则 |
7.1.4 循环经济理念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导向 |
7.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 |
7.2.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的选择 |
7.2.2 变量设置 |
7.2.3 目标函数的构建 |
7.2.4 约束条件的构建 |
7.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分析 |
7.3.1 模型求解 |
7.3.2 优化方案的比较 |
7.3.3 优化结果分析 |
8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 |
8.1 土地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
8.1.1 趋势预测的基础理论 |
8.1.2 趋势预测的方法 |
8.2 土地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指标体系及指标测算 |
8.2.1 趋势预测指标体系 |
8.2.2 指标预测 |
8.3 土地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结果及分析 |
8.3.1 综合层面的趋势预测结果及分析 |
8.3.2 农地层面的趋势预测结果及分析 |
9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 |
9.1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特性 |
9.1.1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时代性 |
9.1.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地域性 |
9.1.3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阶段性 |
9.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核心 |
9.2.1 优化调整农用地的结构与布局 |
9.2.2 不断优化建设用地的结构与布局 |
9.2.3 充分利用存量土地,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
9.2.4 强化土地整理,提高土地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 |
9.2.5 加强土地复垦和土地灾害的治理,提高土地再利用水平 |
9.2.6 突出生态性用地的保护,构建合理的生态格局 |
9.3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模式 |
9.3.1 基于循环农业的农地利用战略 |
9.3.2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建设用地结构优化战略 |
9.3.3 土地整理复垦战略 |
9.3.4 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战略 |
9.4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实施的调控机制 |
9.4.1 农地用养结合机制 |
9.4.2 以地养地机制 |
9.4.3 易地开发与异地代垦机制 |
9.4.4 建设用地优化调整机制 |
9.5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实施的关键措施 |
9.5.1 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制定适合的土地利用规划 |
9.5.2 建立全省的土地循环再利用体系 |
9.5.3 完善土地收购储备体系 |
9.5.4 规范和完善城乡土地市场 |
9.5.5 统筹优化各类园区和开发区的建设 |
9.5.6 建立土地复垦整理长效机制 |
9.5.7 建立土地灾害治理的制度化体系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加格达奇区居民发氟含量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D]. 关俊威.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2]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D]. 杨惠聪.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基于生态承载力分析的黑龙江省空间管制规划研究[D]. 王琳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4]东北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D]. 吴昊.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
- [5]《探究大兴安岭历史》活动课课例[J]. 赵爱光. 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3(02)
- [6]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D]. 刘春朝. 中国矿业大学, 2013(12)
- [7]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 王宇剑.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8]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研究[D]. 周延. 东北林业大学, 2012(11)
- [9]后资源时代大兴安岭经济的调查报告[J]. 曹惠臣,周明刚. 黑龙江金融, 2010(12)
- [10]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 袁磊.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