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记者网正式开通(论文文献综述)
李莎莎[1](2020)在《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以《大河报》为中心》文中认为在媒体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各级各类媒体都在推进以移动数字化传播为中心的转型发展。作为我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报纸,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都市报,受到数字媒体的冲击更大,受众规模性流失更为严重,报业经营状况更为严峻,其融合发展的难度、困境更为凸显。这也决定了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意义更为重大。《大河报》无论是在整个都市报发展历程中,还是当前融合转型的实践上,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标本意义,对于研究整个都市报转型具有典型性。本文主要基于《大河报》融合发展为个案进行研究,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一、融合发展的背景及动因分析。在这一部分,主要辨析了融合发展的概念、背景和动因。本文认为媒介技术发展的推动、国家层面政策的扶持、受众对信息传播方式变化的需求、媒体市场竞争的要求等因素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因。二、都市报融合发展分析。此部分分析了都市报转型发展历程和现状。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笔者认为都市报的转型发展经历了主流化、数字化、全媒体及融合发展等阶段。目前全媒体矩阵基本建立、内容产品价值愈发凸显、多元化经营模式不断探索、改革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等是都市报转型融合发展的基本现状。三、《大河报》融合发展分析。此部分包括三个章节,也是笔者重点论述的部分。首先,第一个章节介绍了《大河报》融合发展的历程、理念和模式。第二个章节介绍了《大河报》融合发展的路径,从平台建设、内容生产、体制机制、用户服务、经营推广等五个角度论述《大河报》在融合发展进程的具体举措,最后一个章节探讨了《大河报》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平台资金的投入不足现象存在、新闻内容产品的专业度不高、报社内部的管理体制机制融合不深、内容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乏力等。四、都市报融合发展策略分析。此部分在通过分析《大河报》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实施的路径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我国都市报融合发展的策略:以建设媒体矩阵为前提、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根本、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用户聚合服务为中心、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着力点、以加强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在探讨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上,笔者坚持这样一种观点:“融合”不是一种确定的状态,而是媒介数字化、社会信息革命背景下的一种演进过程。因此,对当前融合发展的案例实践进行个案研究后,笔者认为在融合发展进程中,应从平台、内容、渠道、体制、经营、用户、人才等方面逐步进行转型发展,推动媒体融合不断纵深发展。
张春燕[2](2020)在《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4年出版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中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媒介即讯息”,即比起各个时代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媒介本身才是这个时代真正有意义的讯息。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敏锐觉察到传播方式变革的我国报业进入了探索集团化发展时期,开始实施第一轮改革自救过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拥有独立产权的自主品牌,因此,探索新形势下的主流媒体融合传播、打造新型主流舆论阵地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移动互联网冲击,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专门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报业集团抓住机遇,纷纷开始谋划布局融合发展。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虽然早在1999年就搭上了利用互联网传播的早班车,但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原因,其转型发展一直处在低层次媒体融合阶段。以西北第一家报业集团——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转型发展为案例进行研究,其成果可以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其他报业集团提供依据和模式,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首先说明研究此课题的深层次原因,在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利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等方式方法,结合国内外对媒介融合发展研究综述与融媒体时代报业集团转型研究综述,为甘报集团融媒体转型摆事实、做铺垫。第二章通过对甘报集团相关背景及发展现状、甘报集团融合转型发展的3个历程,对甘报集团探索融合转型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与阐述。第三章甘报集团融合转型发展实践探索是本文的重点。本章节对甘报集团融合发展路径选择、目前甘报集团融合媒体多种呈现形式做了系统阐释,便于找出甘报集团融合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根据甘报集团在融合转型发展中进行的探索找出其缺点和不足。第五章为应对策略。主要从理念和机制两大方面为甘报集团在探索融合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办法。
狄梦瑶[3](2020)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阿拉善英雄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围绕在内蒙古阿拉善举办的一项名为“英雄会”的汽车越野赛事展开,其中的媒体活动是本文的探讨对象。笔者对“2019第十四届阿拉善英雄会”进行了着重关注,同时也回溯了定址于阿拉善的前八届英雄会。笔者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在“阿拉善英雄会”媒体团队办公场所和“阿拉善英雄会”举办会场这两个现场开展调查,以工作人员与社会游客这两个身份进行体验。同时,笔者结合媒介事件理论、媒介融合理论、发展传播学理论,以期窥探媒介融合背景下,产生于边疆民族地区的“阿拉善英雄会”的传播问题。本文的观点之一:“阿拉善英雄会”是一起经媒介制造与建构的媒介事件,媒介对“阿拉善英雄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阿拉善英雄会”是在当地政府对它定位并赋予意义后,经媒体带有宣传目的地组织与策划,以中断常规安排的方式,将事件传输至受众,由受众接收并进行庆祝的一项仪式活动。它包括具有重大影响、媒体事先策划、发挥垄断作用、鼓励观众参与的媒介事件内涵。它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事件的策划与制作,事件的输出与传播,以及事件的接收与反应这三个环节。本文重点探讨了作为一起媒介事件的“阿拉善英雄会”,其媒介事件的类型、媒介事件的过程以及媒介事件的效果。此外,笔者对“阿拉善英雄会”这一媒介事件所具有的区域内的地方性、各类媒体共同参与的综合性、按生产过程进行的流程性这些特点的分析,也贯穿本文始末。本文的另一观点:“阿拉善英雄会”虽是一起媒介事件,它的产生有经媒体制造的因素,但“阿拉善英雄会”的形成,不止于此,它的背后还有更加复杂的社会成因,即全国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与边疆民族地区借助文化传播发展地方经济的诉求。笔者将发生于边疆民族地区的“阿拉善英雄会”这一媒介事件,放置于我国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结合阿拉善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特殊性,再将强调大众传播能助力地方发展的“发展传播学”加以利用,来探究“阿拉善英雄会”的传播问题,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媒介融合的背景给“阿拉善英雄会”提供了发展机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阿拉善英雄会”这一经媒介制造的媒介事件才应运而生并不断壮大。伴随着“阿拉善英雄会”这一媒介事件的产生,从发展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其凭借鲜明的地域文化与独特的民族文化的传播威力,成为了当地目前发展经济的抓手,也将是阿拉善盟未来谋求发展的可行路径。本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理论上,在媒体融合的全国环境下,民族地区的媒介研究,有助于总结少数民族媒介发展规律及其与舆论引导的关系。现实方面,本文为全媒体时代的“阿拉善英雄会”的发展提供了建议,试图使这一民族地区的节会今后更好地为当地服务,发挥好媒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和使命。
孟浈浈[4](2020)在《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舆论话语权构建研究》(17ZDA289)其中的内容之一。旨在探讨与分析中俄战略伙伴背景下两国媒介开展合作的基础、障碍与解决对策。论文由四个核心内容组成,甄别相关概念,探讨中俄媒体合作基础与合作依据,分析两国媒体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第一部分借助跨学科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国际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知识,对中俄媒体合作基础及障碍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两国媒体的合作背景、目的与意义,政治、经济与社会基础,以及可借助的区域性组织平台。此外,还运用系统分析法,深刻剖析了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传媒格局、两国政治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交流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第三部分重点梳理中俄媒体合作发展历程,两国政府、业界及学界之间已建立起的媒体合作交流机制,并对两国媒体合作的现状进行系统总结。第四部分使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中俄在媒介体制、媒介政策、媒介技术及受众语言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俄媒体开展合作具有比较稳固的基础与广阔的空间,但是,两国媒体开展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合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障碍,这就需要两国政府及其他合作实体不断采取创新性、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朱楠[5](2019)在《十八大以来主流媒体反腐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报纸、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提出腐败不仅威胁着国家利益,也侵蚀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的反腐工作越做越深入,然而理应帮助党和政府推进反腐议程的主流媒体却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主流媒体纷纷在各大新兴媒介开通账号,微博、微信公众号、哗哩哗哩、抖音等平台都出现了主流媒体的身影。技术的进步影响着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体系,传媒生态的改变也影响着主流媒体反腐报道的模式。在新媒体的时代下,主流媒体如何利用旗下的多个平台进行反腐报道?这些报道有什么的特点?在全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的反腐报道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这些就是本文想要讨论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详细梳理了“反腐报道”和“主流媒体”的概念,以及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主流媒体反腐报道”的论述。本文以《人民日报》报纸、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反腐报道为例,分析了 2014年-2018年反腐报道在数量、报道主题和稿件来源的变化趋势。从数据来看,在这一时间段,《人民日报》三平台的反腐报道从多变少,并趋于稳定。反腐报道的数量与党和政府的反腐力度无关,虽然反腐报道的数量减少,但是它们的传播效果却不减反增。《人民日报》三平台的反腐报道以正面报道为主,然而不同媒介的“正面报道”与“揭露和批评性报道”的比例却不一样,微博和报纸的正面报道偏多,微信公众号上的正面报道只占一半。在正面报道中,反腐观点、反腐措施和反腐成果是占比最高的三大报道主题。从稿件来源来看,《人民日报》三平台的原创率不同,微博和报纸的的原创率较高,微信公众号的原创率却很低。就非原创稿件而言,《人民日报》三平台的稿件来源以官方为主。主流媒体在报道反腐议题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一是重大议题需要生动灵活的传播方式,主流媒体报道反腐议题需要配合纪委调查,同时重视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但在具体实践中,主流媒体却存在过分谨慎的情况,“不想为”,“不敢为”,不论是报道时间点的选择还是互动方式都有提高的空间。二是严肃的内容需要有感染力的报道方式,反腐议题本身是严肃的,主流媒体的属性也决定它的报道以严肃为主,然而严肃不代表刻板和固化,越是严肃的议题,越需要感染力的呈现方式使之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但是主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却存在生动性不足的问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报道方式感染力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平台的功能;报道缺乏细节,无法引起受众兴趣。三是反腐报道需要创新意识,随着反腐进程的推进,反腐拓展到新的行业和领域,同样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需求也开始慢慢分化,只注重整体的报道思维已经无法满足反腐领域的细分和受众需求的变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流媒体要合理利用报道的“黄金时间”,提高反腐报道的主动意识和配合意识。针对主流媒体生动性不足的问题,主流媒体需要挖掘反腐细节,丰富报道内容,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功能,使用文字、数据和图解等多元方式来解构和阐释反腐议题。除此之外,主流媒体还需提高专业报道的意识,不断学习党的反腐思想和反腐政策,同时结合不同平台的定位,提供差异化的反腐报道。
王媛媛[6](2019)在《移动新闻直播的生产社交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Web 2.0媒介技术背景下,移动新闻直播的新闻生产模式具有明显的社交化趋势。一方面表现为,用户在收看新闻直播时,可以通过评论、转发、上传图片音频、分享位置等一系列行为协同新闻媒体机构参与新闻报道;在海外,甚至出现媒体还未达到现场,海量用户就以自发组建“新闻直播地图”的形式完成了“新闻报道”的现象。另一方面表现在,受社交媒体和用户社交习惯的影响,传统媒体组织在无形中迎合“大众口味”。媒体从业者的内容选择标准日益趋近新闻素材在网络中易于进行社交。一种“网络社交化”的思维正在影响整个新闻生产机制。本文以移动端新闻直播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析“社交”为移动端新闻直播生产环节带来的实践与理论变革。在绪论部分,文章首先剖析“新闻生产社交化”的两点内涵:第一,网络时代的用户通过点赞、评论、融入场景等社交行为参与新闻内容的产出,获得与传统媒体平等的“主体”身份;第二,“网络社交化”理念正在影响传统媒体组织的新闻生产标准与传播形态,传统媒体面临“去中心化”危机,专业新闻主义受到冲击。第二章详析移动新闻直播的兴起与发展,铺展海内外移动新闻直播图景;第三章结合具体案例,归结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为三种以用户为主导的生产模式:海量UGC众包生产、UGC+PGC同步生产、社交互动反馈生产。再由浅入深,讲述“网络社交化”思维在新闻工作者、移动新媒体部门、新闻意义生成三个层面的逐层渗透。第四章从理论视角,证明新闻生产社交化引发的“趣味性”和“显着性”新闻价值要素偏向;大众话语模式、大众画面构图的流行以及传统新闻理论中的“把关人”角色的局部消解。第五章辨证看待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优势与缺陷,结合社会现实,提出优化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三点策略:培养专业人才、深耕评论区、创新用户体验。
杨阳[7](2016)在《众媒时代我国纸媒转型困境研究 ——以《现代快报》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纸媒转型历史已有20余年,但从目前来看,除少数媒体外,其他大都算不上成功。众媒时代媒介环境产生很多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思维”成为各大行业的热词,我国纸媒转型也纷纷打着“互联网+”的口号,但大多成效甚微,在没能解决好旧有问题的同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现代快报》是我国老牌都市报,它在近几年采取了很多转型举措,在设立电子报、改革纸质版的同时,还通过构建全媒体运营平台,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新发展,以它为例来研究纸媒在新的媒介时代中转型不够成功的原因,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通过对100位(有效79位)《现代快报》纸质版读者、100位(有效76位)“快报云媒”APP使用者、50位(有效43位)现代快报全媒体工作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和代表性工作者的访谈,以及对现代快报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所做出的内容分析与研究,笔者发现,现代快报各个平台的转型似乎陷入了随大流的误区中,且相互之间缺乏联动和真正的融合,虽然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但相关体制机制并没有同步到改革的进程中,它的市场发展后续能力和社会评价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由于其在转型中的方向性不够正确、思路不够清晰、想法落实不到位、转型切入点与重点不够恰当和明确,同时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有失科学性与合理性。笔者认为,对于目前我国纸媒的转型与新发展来说,树立行业信心是首要的。另外,还要正确看待新媒体中“新”的阶段性;在大的格局下将细微之处做好,脚踏实地从小处着手;在普遍撒网发展新媒体平台的同时要重点培养,以多辅一;转变思维、端正姿态是转型的根本;要以人才为根本,将对人才的培养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关照他们心声;要与受众做朋友,占领“评论”高地;要重视市场,利用新技术改造生产流程;最后,还要注意真正的媒介融合,应从价值观开始。
郑萌萌[8](2016)在《基于新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详细阐述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体现了党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把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不仅需要广泛传播,而且需要有效传播。在新媒体广泛应用的今天,高度重视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在阐释了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关联,梳理了不同类型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和现状,进而积极探索了基于新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一、认知新媒体的特征、功能以及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特殊性是有效应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新媒体具有交互性、超媒体性、超时空、个性化信息服务、虚拟性以及融合性六大传播特征,在政治传播中发挥传播政治信息、促进政治参与、引导社会舆论和实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特殊性,它与政治传播、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的联系。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政党政治传播理论为思想资源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二、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一方面,新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不可或缺的新阵地,另一方面,新媒体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应对受众阅读方式转变、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创新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抢占传播制高点决定了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数字电视新媒体三大类型,而当前对媒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新媒体。不同类型新媒体具有不同的传播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需要把研究拓展到手机和数字电视新媒体中。在分析不同类型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它们的传播优势和不足,为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提供现实依据。四、在辨析理论、考量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应用新媒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路径。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网民的数量日益增多,新媒体成为影响人们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如何借助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运用传播学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体、受众、媒介、方法和环境五大维度探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王金建[9](2015)在《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研究》文中指出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公开司法信息所采取的方法或形式。近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推动下,我国刑事司法公开方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诸如没有全国性的立法、没有坚持全国统筹、缺乏保障性措施等问题。相关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人民法院刑事司法公开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知情权的实现。我国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应当加以完善,实现公开方式的多元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条件成熟时可以选择制定全国性的司法公开立法,将公开的方式纳入到司法公开立法当中。除引言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约三万四千字。第一部分是关于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概述。自1980年我国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从告知、公告公开到电视、互联网公开,再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公开,我国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历经变革,由简单走向多元,由传统走向现代。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知情权新的内涵,要求政府(或法院)不仅要公开,而且还要实现电子形式的公开。将电子形式的公开设定为政府(或法院)的一项义务,让信息的获取更为及时、高效和便捷,是网络时代我国民众对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新要求、新期待。第二部分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域外刑事司法若干公开方式的立法和实践进行了考察,并着重分析了域外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特点。与我国相类似,域外各国的刑事司法信息无外乎通过告知、送达诉讼文书、公开审判、公开展示、新闻媒体等方式向社会公开。但域外很多国家都有关于法院信息公开的立法,信息化的公开方式也有广泛的应用,在有些国家信息化手段甚至是刑事司法信息公开的主要途径。此外,各国一般都十分注重对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方保障,由国家来统一领导政府机构(涵盖法院)的电子化建设,并提供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这些,可以看着是域外各国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特点,也是未来我国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发展方向。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我国各种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规范依据和实践运行情况,指出了近年来我国刑事司法公开方式改革的成绩和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当事人、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知情权,拓展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了大规模的公开方式创新活动。在告知、公告、展示等传统公开方式之外,又形成了电视、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信息化的公开方式。我国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创新或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制定了多部有关刑事司法公开的规范性文件,为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相当的规范性依据;电视、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信息化的公开方式逐渐成为各级人民法院刑事司法信息公开的主要平台,初步实现了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多元化和信息化。但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没有全国性的立法、电子形式公开不是法院的义务、没有坚持全国统筹、缺乏保障性措施等。我国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还有巨大的完善空间。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刑事司法公开方式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域外刑事司法公开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刑事司法公开的实际,提出了我国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完善建议。一是要加强对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保障,包括财政保障、制度保障等。二是在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建设和运用的过程中,要坚持全国统筹,由国家设立统一的领导机构来负责刑事司法公开的组织和实施,但在建设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成本和效益问题。三是要坚持最大限度公开和方便人民群众原则,将电子形式公开作为法院的一项新义务,加快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多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同时要确保各公开方式能规范、有效运行。
吴玫,杨姣[10](2014)在《云南与东南亚媒介交流新策略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务院批准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的背景下,分析云南面向东南亚的媒体交流新策略。云南面向东南亚的媒体体制格局体现为四位一体化,在此体制格局中,建立区域性的信息汇集中心,发挥云南面向东南亚的新型媒体功能。尽管云南面向东南亚的"全方位、一体化"的传播格局已初具雏形,但在对东南亚传播上仍然有"传而不通"的问题。
二、中国记者网正式开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记者网正式开通(论文提纲范文)
(1)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以《大河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
(二)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
(三)《大河报》融合发展研究 |
三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框架结构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与动因分析 |
一 媒介融合发展概念 |
二 媒体融合发展背景 |
三 融合发展动因分析 |
(一)媒介技术发展的推动 |
(二)国家层面政策的扶持 |
(三)受众对信息传播方式变化的需求 |
(四)媒体市场竞争的要求 |
第二章 都市报转型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
一 都市报转型发展的历程 |
二 都市报转型发展的现状 |
(一)全媒体矩阵基本建立 |
(二)内容产品价值愈发凸显 |
(三)多元化经营模式不断探索 |
(四)改革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
第三章 《大河报》融合发展:历程、理念和模式 |
一 《大河报》融合发展的历程 |
二 《大河报》融合发展的理念 |
(一)主流化发展理念 |
(二)融合发展理念 |
三 《大河报》融合发展的模式 |
(一)以内容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
(二)革新新闻生产传播模式 |
(三)多举措创新发行模式 |
第四章 《大河报》的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
一 平台建设:打造全媒体融合矩阵 |
(一)纸媒 |
(二)大河客户端 |
(三)豫视频 |
(四)大河财立方 |
二 内容生产:优质融合新闻产品的生产 |
(一)提高新闻议题研判和设置力 |
(二)增大优质新闻内容的原创性 |
(三)增强新闻内容产品的表现力 |
(四)扩大优质新闻产品的传播力 |
三 机制创新:彰显媒介组织变革 |
(一)建立以流量和价值为指标的考核体系 |
(二)强化分类考核和绩效分配制度 |
四 用户服务:提升服务价值和服务能力 |
(一)聚焦行业,点对点传播 |
(二)多元传播,聚焦受众需求 |
(三)细分用户,定制个性化服务 |
五 经营推广:多方联动打造盈利新模式 |
(一)探索“媒体+”的多元模式 |
(二)加快从内容变现到流量变现转变 |
第五章 《大河报》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平台资金的投入不足 |
二 新闻内容产品专业度不高 |
三 报社内部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够 |
四 内容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
五 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乏力 |
第六章 都市报融合发展策略 |
一 以建设媒体矩阵为前提 |
二 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根本 |
三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 |
四 以用户聚合服务为中心 |
五 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着力点 |
六 以加强融媒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之处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对媒介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
1.4.2 融媒体时代报业集团转型研究综述 |
2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发展概述 |
2.1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相关背景及发展现状 |
2.1.1 相关背景 |
2.1.2 发展现状 |
2.2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转型发展历程 |
2.2.1 初步探索时期(1999年~2009年) |
2.2.2 构建全媒体多平台发布时期(2009年~2018年) |
2.2.3 渗透融合阶段(2018年~至今) |
3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转型发展实践探索 |
3.1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发展路径选择 |
3.1.1 构建新型全媒体传播矩阵 |
3.1.2 完善媒体融合发展人才储备 |
3.1.3 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 |
3.2 目前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媒体多种呈现形式 |
3.2.1 每日甘肃网 |
3.2.2 甘肃手机报 |
3.2.3 全媒体指挥中心 |
3.2.4 “新甘肃”客户端 |
3.2.5 “新甘肃云” |
4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转型发展面临困境 |
4.1 观念认知层面 |
4.1.1 从业人员思想转变不彻底 |
4.1.2 行政力量主导,集团内部忧患意识不强 |
4.1.3 受众本位意识缺失,漠视市场和受众需求 |
4.2 内容和产业运营层面 |
4.2.1 媒体融合层次低,目前还停留在全媒体产品打造阶段 |
4.2.2 经营管理方面,盈利模式不明晰 |
4.2.3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省带县”模式仍需探索 |
4.3 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层面 |
4.3.1 人才流失严重,人员流动性大 |
4.3.2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
4.3.3 新媒体记者采编证件缺乏 |
5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转型发展应对策略 |
5.1 理念重塑 |
5.2 以机制完善为保障 |
5.2.1 打造新型融媒体人才 |
5.2.2 探索多元经营 |
5.2.3 体制机制改革 |
5.3 以平台建设为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阿拉善英雄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概念界定 |
七、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产生机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阿拉善英雄会 |
第一节 阿拉善地区的基本情况 |
一、地理环境 |
二、民族构成 |
三、历史沿革 |
四、民族文化 |
五、经济发展 |
第二节 阿拉善的媒介历史与媒介环境 |
一、阿拉善的媒介历史 |
二、阿拉善的媒介环境 |
第三节 “阿拉善英雄会”的媒介融合表征 |
一、利用大数据升级传播手段 |
二、借助短视频革新直播形式 |
三、通过互动性优化推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媒介制造:媒介事件理论下的阿拉善英雄会 |
第一节 “阿拉善英雄会”的媒介事件类型分析 |
一、“阿拉善英雄会”的所属类型 |
二、“阿拉善英雄会”的类型特点 |
三、“阿拉善英雄会”的其他形式 |
第二节 “阿拉善英雄会”的媒介事件过程分析 |
一、筹备期的策划宣传 |
二、赛会期的集中报道 |
三、收尾期的受众热议 |
第三节 “阿拉善英雄会”的媒介事件效果分析 |
一、对内部参与者的效果 |
二、对外部组织的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展与传播:对民族地区节会的发展传播学再思考 |
第一节 “阿拉善英雄会”对当地的促进作用 |
一、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
二、维护当地政治稳定 |
三、助力当地文化输出 |
第二节 “阿拉善英雄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
一、政府加强干预管控 |
二、承办方夯实活动品质 |
三、媒体强化社会职责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概念 |
一、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
二、战略伙伴关系价值 |
三、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特征 |
(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 |
(二)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特征 |
第二节 中俄媒体合作基础概念 |
一、合作基础内涵 |
二、中俄媒体合作基础界定 |
三、中俄媒体合作基础特征 |
第三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概念 |
一、合作障碍内涵 |
二、中俄媒体合作障碍界定 |
三、中俄媒体合作障碍特征 |
第二章 中俄媒体合作基础 |
第一节 两国媒体合作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合作背景 |
(一)不平衡的国际传播格局 |
(二)相似的国际舆论环境 |
(三)合作维度拓宽,合作程度深化 |
二、合作目的 |
(一)促进文化互鉴,深化民心相通 |
(二)提供信息支持,促进经贸发展 |
(三)提升国际话语权,创造立体声效应 |
三、合作意义 |
(一)增强政治互信,保持两国关系友好态势 |
(二)展现全面立体信息,矫正片面国家形象 |
(三)扭转马太效应,构建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
第二节 两国媒体合作基础类型 |
一、政治基础 |
(一)政治互信程度加深 |
(二)政策趋向一致 |
(三)媒体合作政策支持 |
二、经济基础 |
(一)宏观经济态势良好 |
(二)后续资金支持良好 |
三、社会基础 |
(一)民意基础扎实 |
(二)互相吸引力提升 |
(三)互联网发展规模扩大 |
第三节 两国媒体合作平台 |
一、上海合作组织 |
(一)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概况 |
(二)“大舞台”唱响中俄媒体合作“大戏” |
二、“金砖五国”组织 |
(一)“金砖五国”组织发展概况 |
(二)“金砖五国”框架下的中俄媒体合作机制 |
三、“一带一盟” |
(一)“一带一盟”创立历程 |
(二)“一带一盟”战略对接中的媒体使命 |
第三章 中俄媒体合作现状 |
第一节 中俄媒体交往与合作 |
一、两国媒体交往大事记 |
(一)中俄媒体接触期 |
(二)中俄媒体合作规范期 |
(三)中俄媒体合作扩展期 |
(四)中俄媒体合作繁荣期 |
二、两国媒体交流平台 |
(一)中俄媒体合作论坛 |
(二)中俄电视合作论坛 |
(三)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媒体定期交流活动 |
(四)中俄网络媒体论坛 |
三、两国媒体合作现状 |
(一)合作内容丰富,但领域失衡 |
(二)交流平台不断发展,但仍有待完善 |
(三)垂直性、立体化与健全化的合作模式尚未完全建立 |
第二节 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 |
一、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概述 |
二、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性质 |
(一)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的副总理级官方组织 |
(二)一个能够自我完善、不断升级的灵活性组织 |
(三)致力于促进中俄人文各领域合作机制性组织 |
三、中俄媒体合作分委会的责任与使命 |
(一)为中俄媒体合作引领方向 |
(二)为中俄媒体合作提供平台 |
第三节 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一、设立背景 |
二、运行机制与责任 |
三、发展历程与成效 |
第四章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与对策 |
第一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分析 |
一、两国媒介体制不同 |
(一)媒介体制含义 |
(二)两国媒介体制存在差异 |
二、两国媒介政策不同 |
(一)媒介政策概念 |
(二)两国媒介政策存在差异 |
三、两国媒介技术不同 |
(一)媒介技术内涵 |
(二)两国媒介技术存在不同 |
四、两国受众语言不同 |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二)中俄语言存在差异 |
第二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消解对策 |
一、两国媒介体制上求同存异 |
二、两国媒介政策上互学互鉴 |
三、两国媒介技术上创新求同 |
四、两国联合培养多语种新闻传播人才 |
五、两国联手应对国际网络犯罪与舆论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辞 |
(5)十八大以来主流媒体反腐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报纸、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标和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腐败的定义 |
第二节 主流媒体的内涵 |
第三节 反腐报道概念界定 |
第四节 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主流媒体反腐报道的论述 |
一、毛泽东: 批评腐败和官员自我批评的平台 |
二、邓小平: 发挥舆论监督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
三、江泽民: 主流媒体需要重视舆论导向 |
四、胡锦涛: 重视新兴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
五、习近平: 打造全媒体生态,掌握反腐报道主动权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反腐报道样本分析 |
第一节 反腐报道数量分析 |
一、多种传播平台报道反腐,形成综合传播力 |
二、从追求数量指标到追求质量指标 |
第二节 反腐报道主题分析 |
一、以正面报道为主 |
二、不同传播平台正面报道分析 |
三、正面报道主题分布 |
第三节 反腐报道稿件来源分析 |
一、不同传播平台稿件的原创率比较 |
二、反腐稿件来源以官方为主 |
第三章 主流媒体反腐报道再认识 |
第一节 重大议题需要生动灵活的传播方式 |
一、配合纪委查案开展报道 |
二、忽视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
第二节 严肃内容需要有感染力的报道形式 |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传播优势 |
二、正面报道要辅以细节报道 |
第三节 反腐报道要有创新意识 |
一、反腐报道要有专业知识作依托 |
二、基于受众分众化开展反腐报道 |
第四章 提高主流媒体反腐报道影响力路径 |
第一节 创新反腐报道观念 |
一、提高反腐报道的配合意识 |
二、提高反腐报道的主动意识 |
第二节 提高反腐报道的传播引导力 |
一、发挥多媒体传播优势 |
二、准确把握反腐细节 |
第三节 强化反腐报道的专业性 |
一、提高反腐报道的专业意识 |
二、为受众提供差异化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移动新闻直播的生产社交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1.1 移动新闻直播 |
1.1.2 新闻生产社交化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背景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移动新闻直播的兴起与发展 |
2.1 移动新闻直播的兴起 |
2.2 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 |
2.2.1 国内移动新闻直播发展现状 |
2.2.2 国外移动新闻直播发展现状 |
第3章 移动新闻直播的生产社交化 |
3.1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三种模式 |
3.1.1 海量UGC众包生产 |
3.1.2 UGC+PGC同步生产 |
3.1.3 社交互动反馈型生产 |
3.2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三层渗透 |
3.2.1 移动新闻直播工作者的社交媒体使用 |
3.2.2 移动新闻直播部门建制运营 |
3.2.3 新闻意义的反复生成消解 |
第4章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对传统新闻模式的冲击 |
4.1 新闻专业标准重构 |
4.1.1 偏重“趣味性”与“显着性” |
4.1.2 流行大众叙述模式 |
4.2 消解部分新闻“把关人” |
第5章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辨析 |
5.1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优点 |
5.1.1 事实呈现完整 |
5.1.2 新闻效果优化 |
5.1.3 平台黏性增强 |
5.2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缺陷 |
5.2.1 碎片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
5.2.2 舆论引导难度增大 |
5.2.3 用户参与飘忽不定 |
第6章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优化策略 |
6.1 培养专业人才 |
6.2 深耕评论区 |
6.3 创新用户体验 |
第7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内容新闻价值要素统计表》2018.07.01-2019.02.2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众媒时代我国纸媒转型困境研究 ——以《现代快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与概念界定 |
1.2.1 关于纸媒转型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现代快报》转型与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3 概念界定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纸媒转型与《现代快报》 |
2.1 我国纸媒转型 |
2.1.1 转型概况与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 |
2.1.2 我国纸媒转型的现状、误区与盲点 |
2.2 《现代快报》:过去与现在 |
2.2.1 曾经的辉煌 |
2.2.2 良好的转型基础 |
2.2.3 转型成果一窥 |
第三章 未尽其用——对《现代快报》转型中代表性平台的考察 |
3.1 纸质版:没有激起浪花的改革与延伸 |
3.2 “快报云媒”:“掌上快报”无力的后继者 |
3.3 官方微博:拥有百万大军的机械“人” |
3.3.1 跨越性 |
3.3.2 连续性 |
3.3.3 比较性 |
3.4 微信公号:后知后觉赶个时髦 |
3.5 平台工作者的心声 |
3.6 小结 |
第四章 众媒时代我国纸媒转型寻求新发展的思考 |
4.1 《现代快报》转型发展不够成功的总结与建议 |
4.2 结语:我国纸媒转型寻求新发展的未来 |
附录A 关于《现代快报》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关于“快报云媒” APP接触与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C 关于《现代快报》全媒体工作者有关情况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新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大数据集成调研法 |
(四)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新媒体的基本概念 |
一、新媒体的内涵 |
二、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
三、新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功能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基本概念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内涵及意义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要素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
三、政党政治传播理论 |
第二章 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关联 |
第一节 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不可或缺的新阵地 |
一、我国新媒体的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差异 |
三、新媒体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了机遇 |
四、新媒体肩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责任 |
第二节 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
一、应对受众阅读方式转变需要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提升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创新意识形态宣传工作需要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抢占传播制高点需要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媒体的引领和指导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新媒体的必要性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新媒体的要求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新媒体的内容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新媒体的实质 |
第三章 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互联网新媒体的主要类型及传播特点 |
一、网站的概念及传播特点 |
二、博客、播客、维客的概念及传播特点 |
三、微博的概念及传播特点 |
四、网络电视的概念及传播特点 |
第三节 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一、新闻网站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二、门户网站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三、博客、播客、维客、微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四、微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五、网络电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第四节 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和不足 |
一、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
二、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不足 |
第四章 手机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手机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
一、手机新媒体的萌芽期:手机短信业务的风靡(2000-2003年) |
二、手机新媒体的成长期: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2004-2008年) |
三、手机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期:手机媒体业务的全面展开(2009年-至今) |
第二节 手机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及主要类型 |
一、手机出版 |
二、手机电视 |
第三节 手机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
一、手机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二、手机游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三、手机期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四、手机电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第四节 手机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和不足 |
一、手机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
二、手机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足 |
第五章 数字电视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数字电视新媒体的类型、发展历程及传播特点 |
一、数字电视 |
二、IPTV |
三、移动电视 |
四、户外新媒体 |
第二节 数字电视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一、数字电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二、IPTV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三、移动电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四、户外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第三节 数字电视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和不足 |
一、数字电视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
二、数字电视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足 |
第六章 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之维 |
一、主体身份与角色的明确 |
二、主体道德责任感的增强 |
三、主体新媒体应用能力的提升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受众之维 |
一、受众身份和心理的认知 |
二、实施分众传播 |
三、增强受众的价值判断力 |
四、加强培育受众的媒介素养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媒介之维 |
一、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
二、制作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大力发展微传播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法之维 |
一、发挥文化优势 |
二、创新话语方式 |
三、推进内容数字化 |
四、提高国际话语权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环境之维 |
一、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环境的影响 |
二、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环境的路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9)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概述 |
(一)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基本内涵 |
(二)我国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变革:由简单到多元 |
(三)网络时代民众对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新要求、新期待 |
二、域外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借鉴 |
(一)域外刑事司法若干公开方式的考察 |
(二)域外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特点 |
三、我国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 |
(一)对当事人公开的方式 |
(二)对社会公众公开的方式 |
(三)对新闻媒体公开的方式 |
(四)我国刑事司法公开方式改革的成绩和问题 |
四、我国刑事司法公开方式的完善 |
(一)刑事司法公开需要司法财政作保障 |
(二)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要坚持全国统筹和地区差异 |
(三)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要体现最大限度的公开 |
(四)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要体现方便人民群众 |
(五)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要考虑成本和效益 |
结语:公开方式应当纳入司法公开立法 |
参考文献 |
(10)云南与东南亚媒介交流新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构建对东南亚媒体交流策略的外部条件 |
(一) 云南的区位优势 |
(二) “桥头堡”建设升格为国家战略 |
二、四位一体化:云南对东南亚媒体的体制格局 |
(一) 官方和商业媒体结合 |
1、官方媒体为主导 |
2、市场化媒体的高调进入 |
3、不平衡的影响力 |
(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 |
1. 传统媒体领先进入 |
2. 新媒体后发格局 |
3. 新旧媒体的融合方式 |
(三) 地方媒体与国家 (或其他地方) 媒体的结合 |
1、云南地方媒体和国家媒体对东南亚的报道势均力敌 |
2、消息来源单一, 新闻资源紧张 |
(四) 对外传播与对内传播的结合 |
三、区域信息汇集中心:云南新型媒介角色 |
(一) 对外传播:走出去的平台机制 |
1、官方媒体对“外宣”新闻资源的管控 |
2、面向受众国精英的发行渠道 |
3、技术扶持之下的文化信息进入 |
4. 以活动推动文化品牌 |
(二) 对内传播:引进来的窗口 |
1、云南媒体人走出去获取第一手信息 |
2、对东南亚各国的议程设置 |
3、政府行为下请进海外媒体人 |
四、小结:问题及建议 |
(一) 新闻单一 |
(二) 新媒体平台功能没有得到发掘 |
(三) 宣传式风格有待改进 |
四、中国记者网正式开通(论文参考文献)
- [1]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以《大河报》为中心[D]. 李莎莎. 河南大学, 2020(02)
- [2]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转型研究[D]. 张春燕.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3]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阿拉善英雄会”研究[D]. 狄梦瑶. 兰州大学, 2020(01)
- [4]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D]. 孟浈浈. 郑州大学, 2020(03)
- [5]十八大以来主流媒体反腐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报纸、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例[D]. 朱楠.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4)
- [6]移动新闻直播的生产社交化研究[D]. 王媛媛. 南昌大学, 2019(02)
- [7]众媒时代我国纸媒转型困境研究 ——以《现代快报》为例[D]. 杨阳. 南京大学, 2016(05)
- [8]基于新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D]. 郑萌萌. 苏州大学, 2016(01)
- [9]刑事司法公开的方式研究[D]. 王金建.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 [10]云南与东南亚媒介交流新策略探析[J]. 吴玫,杨姣. 文化与传播,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