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器身绝缘电阻试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良,徐永伟,王磊,张艳东,许岩峰[1](2020)在《一起330 kV变压器绝缘电阻异常分析和处理》文中研究指明绝缘电阻测量是评价电气设备绝缘质量的方法之一。以一起330 kV变压器现场交接试验时绝缘电阻值出现异常为例,从变压器运输、安装、绝缘油性能等方面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变压器油的性能劣化是导致变压器绝缘电阻值降低的原因。所用方法和所得结果可为类似问题分析和处理提供参考。
王超[2](2020)在《1000kV特高压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应用》文中提出1000kV特高压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1000kV GIS设备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和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有色谱分析在线监测系统在特高压变电站内的应用,从基本原理、技术要求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告警、异常信号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本文1000kV GIS设备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通过在GIS设备上放置外置式和内置式传感器采集特高频信号,预判设备健康状况。内置传感器由GIS生产厂在制造时置入,外置传感器可带电安装,安装于GIS设备盆式绝缘子外侧未包裹金属屏蔽处或者GIS设备壳体上存在的介质窗处,依靠绝缘介质处电磁波的泄漏进行特高频信号的检测;SF6在线监测系统用以判断以SF6气体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变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时,提前发现,智能告警,避免发生设备缺陷严重化和人员伤害;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通过对故障部位的绝缘油或固体绝缘物将会分解出小分子烃类气体(如CH4、C2H6、C2H4、C2H2等)和其他气体(如H2、CO、CO2等)的含量和成分分析,诊断变压器(并联电抗器)健康状况和故障类别,能够准确、及时的发挥预警作用,便于对变压器突发故障进行监测。
容长生,邓凤祥,刘锋,房平,王亚奎[3](2020)在《HXD3C型机车牵引变压器C6检修数据及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50余台HXD3C型机车牵引变压器C6检修数据的基础上,作者对该型机车变压器的检测、部件及油样的C6检修结果和吊芯检修策略进行阐述和研究,旨在为和谐型机车牵引变压器C6检修规程制订提供指导。
姜世华,徐莲环,马玎,薛继印,郭平诗,王新兵[4](2020)在《一起330kV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偏低问题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中作者介绍了一次330kV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偏低现象,进行了出厂试验和现场测试,并对变压器油进行了对比和检测,找出了原因。
周全忠[5](2019)在《内置串联电抗器实现高阻抗电力变压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设备,广泛分布在电网的各角落,一旦发生损坏会影响供电的可靠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日益增长,短路电流激增,为降低短路电流对变压器以及电网其他设备造成危害,越来越多的高阻抗变压器被运用于电网中。而现有的高阻抗变压器采用传统的高压绕组内置结构,存在成本高、合闸时励磁涌流过大、损耗高、绝缘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因此,研制一种经济、便于维护的高阻抗变压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论述了一种新的高阻抗变压器设计方法,并应用在一台220kV产品中。该方法分为和常规变压器相同的器身部分和电抗器部分,利用电抗器增加高低、中低绕组的电感,从而增大其阻抗,满足高阻抗变压器性能要求。本文详细推导了内置串联电抗器阻抗的工程计算方法,结合传统的分析方法,确定了电磁计算方案。考虑到本台产品的特殊性,采用EMTP计算方法对低压绕组进行电位分布计算,并在变压器器身制造完成后进行半成品试验,以验证EMTP的计算精度,为变压器绝缘设计提供重要的保障。在结构设计方面,验证了电抗器的连接方式,对特殊部位进行特殊设计,最后进行产品制造、试验。出厂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计算的阻抗值与实测值偏差在1%内,满足工程计算要求,同时绝缘试验和其他出厂试验均符合标准要求。另外,该方法可以缩小变压器的尺寸,缩减变压器制造成本,相比传统高压绕组内置方法成本节省约15万元/台,是一种较为经济的高阻抗变压器设计方法,有利于变压器厂提高市场竞争力。
周瑜[6](2019)在《大型电力变压器现场吊罩大修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电力变压器现场吊罩大修对所有电力运行维护单位均是一项重大的检修工作,但就目前行业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电力运行维护单位均是将该项工作外包给相关检修企业完成,由于对检修工艺不熟悉,缺乏系统、完善的技术监督工作手段。特别是吊铁芯处理下节油箱,更换线圈等重要环节,更是缺乏系统的研究、总结,可参考借鉴的经验极为有限。本文详细论述了大型电力变压器现场吊罩大修的必要性,并以某水电厂1号主变压器吊罩大修为例,从变压器吊罩大修前的准备、大修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大修后的试验、安健环风险分析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电力变压器现场检修的流程步骤、技术工艺控制、各项试验及风险评估。重点研究了 GIS设备的拆装工艺、防止绝缘受潮的方法、旧线圈拆除及铁芯修复的工艺控制、新线圈的检查、现场套装线圈工艺的控制等内容。该工程实例充分展现了大型电力变压器现场吊罩大修取得的成果,成功解决了铁芯夹件表面油漆导致夹件连接螺栓垫片因通流不良而烧溶、过热等一系列问题,将铁芯接地方式由并联改为了串联,消除变压器以后运行中可能出现铁芯级间油道短路造成大环流影响。本文可作为一本系统的大型电力变压器现场吊罩大修的作业指导书,对电力运行维护单位进行此项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王磊[7](2019)在《超特高压变压器现场工厂化检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尽快提高输电效率,实现超特高压输电大范围覆盖,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制定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和“一特四大”的电力发展战略。其中,超特高压变压器,作为输配电网络主设备之一,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会对电网产生巨大影响。超特高压变压器体积大,运输过程复杂,返厂维修时间长,供电范围广,造成电网停电损失大。从时间及停电损失成本考虑,对事故超特高压变压器进行现场检修,这对保障超特高压电网可靠运行及经济性方面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开展超特高压变压器检修技术应用具有现实性的重要意义。对此,本项目基于现有的变压器现场检修及工厂检修技术,对超、特高压变压器现场工厂化检修从检修平台、工装设备、干燥方式的选择、试验方法优化、现场工艺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及相关应用研究。论文首先针对超特高压变压器现场工厂化检修技术降尘量、温湿度、试验、工装设备、操作场地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设计并搭建一套便于现场使用的工厂化检修平台,为今后在现场实施超特高压大型变压器检修工作奠定基础。变压器绝缘性能直接影响变压器的寿命,现场对变压器进行检修时,需要对其进行干燥,文章研究并论证了在不同损伤程度、不同环境下,变压器器身干燥方法的选择方案。对于需要现场检修并复核试验的变压器产品,其空负载试验以及绕组变形试验会受到试验环境及设备的制约,基于此本文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现场空载试验和绕组变形试验的试验方案。最后,根据检修现场与工厂内环境、干扰等差异,研究制定了针对现场检修下的问题排查、物料存放、线圈转运、变压器油样指标控制以及试验标准等工艺操作要求及相应质量标准。
邓行行[8](2019)在《525kV变压器节能及综合性能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变压器作为电力网络中的关键设备,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减少能量损失,对变压器的安全可靠运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变压器损耗、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525 kV节能变压器,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计算,结合试验研究验证了所设计的节能变压器的合理性与经济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对自耦变压器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目前变压器绕组的要求、形式及适用范围;对变压器空载损耗中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及附加损耗进行分析,基于其经验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损耗的影响因素;对变压器有载损耗中的基本铜耗、绕组涡流损耗、环流损耗和结构件杂散损耗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不同损耗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恰当的措施实现降损和节能变压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结合变压器设计计算流程,本文设计了525 kV单相三绕组自耦节能变压器。首先,给出了所设计节能变压器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其次,本文对变压器空载损耗及有载损耗产生的主要部件:铁芯和线圈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在考虑变压器综合性能最优的前提下,从线圈绕制及铁芯制造两个方面给出了变压器的主要工艺措施;最后,本文对所设计的525 kV节能变压器的性能参数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通过短路电流、电场强度及冲击电压分析计算,以及地磁感应电流影响分析,验证所设计变压器参数设计及整体结构的合理性。(3)525 kV节能变压器的性能验证,本文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所设计变压器的可靠性及经济性,设计绕组电阻、绝缘电阻、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短路阻抗和短路损耗等多个测量试验,对所设计变压器参数进行测量;最后,通过与常规变压器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所设计的525 kV节能变压器的性能能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其空载损耗和有载损耗都明显降低,相比于常规变压器,所设计的525 kV节能变压器空载损耗降低了40.71%,有载损耗降低了18.79%。符合安全、可靠、经济要求,为后续节能变压器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李新宇[9](2018)在《抚顺柳林变电站66kV变压器雷击事故的综合分析与治理》文中研究指明在电力系统中,雷电冲击会严重影响是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性及可靠性,造成电力系统发生供电中断或发生故障,甚至发生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等危险,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抚顺市柳林220kV变电站内66kV柳河二线上66kV外站用变的雷击导致绝缘击穿的事故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雷保护方案,防止类似雷电事故的发生。2016年某日,当天66kV柳河二线输电线路处于雷雨天气,线路遭受到雷电冲击后,雷电侵入波沿输电线路传至回路上,致使处于断开状态的线路断路器上的雷电侵入波发生全反射,造成雷电过电压在数值上升高2倍,最终导致线路断路器或与线路断路器相邻近的电气设备发生绝缘击穿或对地放电。本文结合抚顺天气及环境等因素、雷电特性、设备本身参数和特点分析本次雷击事故的过程、结果和产生此次事故的原因,分析出直击雷电侵入波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在设备及运行方式上的存在的不足是导致事故发生根本的原因。基于本次雷击事故的深入分析,本文制定了相应的防雷治理方案,提出了“零”式保护方式及保护设备的改进方案,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防雷击效果显着,证明了该方案是合理的。本文通过对雷击绝缘击穿事故进行讨论和分析,制定防雷治理方案,并希望将防雷技术大力发展,在现代科学和全面保护等综合层面上提高防雷技术,优化电力系统防雷保护能力,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金硕[10](2018)在《变压器油浸纸电阻率分区反演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电力变压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油浸式变压器而言,其内部油浸纸材料一旦劣化难以替换。油浸纸的绝缘状态决定了油浸式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对变压器内部油浸纸绝缘状态的可靠评估有助于准确把握变压器的运行寿命,以更好地指导运维决策,汰劣留良,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现有变压器部内油浸纸绝缘状态的检测和评估方法中,直接取样进行聚合度等参数的检测最为可靠,但操作不便,且可能造成绝缘二次劣化。间接检测方法凭借操作方便、不影响绝缘状态等优势,成为变压器油浸纸绝缘状态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主要的间接检测手段以油中老化生成物浓度、变压器端口介电响应参数等间接特征量为检测对象,检测过程相对简单方便,但检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变压器油、变压器绝缘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变压器工作时,内部的油浸纸处于不均匀电场和随负荷、环境等因素变化的温度环境中,其劣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局部”特征。目前多数间接检测手段均以变压器内部整体油纸绝缘结构为对象进行测量或分析,难免造成局部老化信号的“平均化”。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特征量和检测方法两方面入手,对油浸纸绝缘状态的间接检测手段进行了研究。提出以油浸纸电阻率这一材料自身参数作为评估特征量,以克服采用间接特征量易受变压器油、绝缘结构等因素影响的缺点。针对油浸纸电阻率的间接检测,在考虑油浸纸老化分布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反演检测的思想:以变压器油电阻率、变压器端口绝缘电阻等便于测量的参数为输入,借助电场数值仿真对各区域油浸纸的电阻率进行分区反演计算。文中结合典型变压器绝缘结构的数值仿真,重点针对变压器油浸纸电阻率分区反演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反演输入量、反演方法以及反演初值选择等问题进行讨论,以增强反演稳定性和反演效率,提高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进而提升反演检测方法的实用性。本文主要开展工作如下:(1)结合理论分析以及相关实验结果,论述了电阻率随油浸纸老化状态的变化规律,说明可以采用电阻率表征油浸纸状态。借助变压器绝缘结构的电场分布特性,说明了以电阻率为特征量进行油浸纸绝缘状态评估的敏感性。针对油浸纸电阻率的间接检测,提出了电阻率反演检测的基本思想:以变压器油电阻率、变压器端口绝缘电阻等测量结果为输入,结合绝缘结构数值仿真,通过反演计算的方式获取油浸纸电阻率。(2)在输入量方面,基于典型油-纸复合绝缘结构的阻容等效电路模型,从分压比、残余电荷影响等角度分析了以变压器实际绝缘电阻作为反演输入量的优势。结合变压器绝缘结构阻容等效模型推导了绝缘电阻曲线表达式,并提出基于SAPSO的绝缘电阻的推演方法,提高了绝缘电阻的测量效率。(3)在变压器油浸纸电阻率分区迭代反演方法的研究方面,首先针对绝缘电阻的数值仿真中计算量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对绕组导线结构的简化、薄层绝缘结构有限元模型网格尺寸控制、以及三维模型的建模及简化方案进行了探讨,以提高仿真效率。以有限元计算次数为主要指标,对比了现有数值迭代算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Broyden方法,提升了反演效率和稳定性。同时提出以求解超定方程组的方式,降低输入量误差的干扰,以获取更准确的分区电阻率。为获取合适的迭代初值,进一步提升迭代反演效率,提出了基于SVR的变压器油浸纸电阻率迭代初值计算方法。将提出的电阻率分区反演检测方法应用于反演分区与老化区域不一致的情况下,仍可明显反映区域内的局部老化。(4)将本文提出的电阻率分区反演检测方法应用于实际变压器,通过反演检测得到了变压器中主要绝缘材料的电阻率。结合相关试品的电阻率、变压器端口参数等实测结果,采用直接验证与间接验证相结合的思想,对提出的电阻率反演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将反演结果与相应绝缘材料试品的电阻率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直接验证了反演结果的有效性;将反演结果应用于另一台不同构造变压器的绝缘电阻仿真计算,并与相应的绝缘电阻实测值进行对比,间接验证了反演结果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为油浸式变压器绝缘状态的间接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反演检测得到的油浸纸材料电阻率可为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变压器的运检水平。
二、变压器器身绝缘电阻试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器身绝缘电阻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起330 kV变压器绝缘电阻异常分析和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绝缘电阻异常概况 |
2 原因分析 |
2.1 变压器运输 |
2.2 现场安装 |
2.3 变压器油 |
2.3.1 界面张力 |
2.3.2 体积电阻率 |
2.3.3 抗氧化剂含量 |
3 处理措施 |
4 结语 |
(2)1000kV特高压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在线监测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第2章 项目的工作原理研究 |
2.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的工作原理研究 |
2.2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 |
2.2.1 室内SF6浓度报警仪的工作原理 |
2.2.2 SF6气体微水综合监测器的工作原理 |
2.2.3 意义及作用 |
2.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 |
2.3.1 系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
2.3.2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构成 |
2.3.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结构与原理 |
第3章 项目的设计技术要求 |
3.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的设计技术要求 |
3.2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技术要求 |
3.2.1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要求 |
3.2.2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调试技术要求 |
3.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技术要求 |
第4章 项目的技术判断方法和数据比对分析 |
4.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的数据比对分析 |
4.1.1 局部放电类型的判断 |
4.1.2 局部放电源位 |
4.1.3 局部放电严重程度判定 |
4.1.4 其他注意事项 |
4.2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的判断方法和数据比对分析 |
4.2.1 在线SF6综合检测设备参数设定 |
4.2.2 数据比对分析 |
4.2.3 注意事项 |
4.2.4 室内SF6浓度报警仪参数设定 |
4.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判断方法数据比对分析 |
4.3.1 测试控制条件设定 |
4.3.2 缺陷类型判别 |
4.3.3 数据比对分析 |
4.3.4 其他注意事项 |
第5章 项目实际应用和数据分析 |
5.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的实际应用和数据分析 |
5.1.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告警 |
5.1.2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告警原因分析 |
5.2 GIS设备SF6在线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和数据分析 |
5.2.1 GIS设备SF6在线监测系统告警 |
5.2.2 GIS设备SF6在线监测系统告警原因分析 |
5.2.3 GIS设备SF6在线监测系统告警整改处理 |
5.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和系统分析 |
5.3.1 高抗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告警 |
5.3.2 高抗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告警原因分析 |
5.3.3 高抗检查处理 |
5.3.4 验收 |
第6章 结论 |
6.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 |
6.2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 |
6.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HXD3C型机车牵引变压器C6检修数据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HXD3C型机车牵引变压器C6修数据研究 |
1.1 主变压器检测 |
1.1.1 直流电阻试验 |
1.1.2 电压比试验 |
1.1.3 空载损耗试验 |
1.1.4 绝缘电阻试验 |
1.2 主变压器部件检修 |
1.2.1 高压套管检修 |
1.2.2 低压套管检修 |
1.3 主变压器油检测 |
2 机车牵引变压器C6吊芯检修策略研究 |
3 结束语 |
(4)一起330kV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偏低问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故障描述 |
2.1 现场发现绝缘电阻偏低问题 |
2.2 现场测试绝缘电阻数据与出厂数据对比 |
3 相关因素排查及分析 |
3.1 绕组的吸收比及介质损耗数据分析 |
3.2 变压器的绝缘结构 |
3.3 变压器器身出厂干燥 |
3.4 变压器受潮情况排查 |
3.5 变压器绝缘油的检测 |
3.5.1 界面张力 |
3.5.2 体积电阻率 |
3.5.3 氧化安定性 |
4 处理措施及相关结果验证 |
5 结论 |
(5)内置串联电抗器实现高阻抗电力变压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应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2 高阻抗变压器 |
2.1 变压器的阻抗概述 |
2.2 实现高阻抗传统方法 |
2.2.1 绕组分裂方式 |
2.2.2 高压线圈内置方式 |
2.3 传统方法的弊端 |
2.3.1 励磁涌流 |
2.3.2 损耗增加 |
2.3.3 绝缘复杂 |
2.4 本章小结 |
3 串联电抗器设计 |
3.1 串联电抗器设计思路 |
3.2 变压器器身阻抗设计 |
3.3 电抗器阻抗设计 |
3.3.1 电抗器概述 |
3.3.2 变压器内部用电抗器 |
3.3.3 空心电抗器设计理论基础 |
3.3.4 内置电抗器阻抗值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内置电抗器高阻抗变压器电位分布 |
4.1 概述 |
4.2 接线方式对电位分布的影响 |
4.3 EMTP软件介绍 |
4.4 计算结果 |
4.5 半成品试验 |
4.5.1 试验电路图 |
4.5.2 试验结果 |
4.5.3 试验结果与设计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变压器试验 |
5.1 变压器试验简介 |
5.1.1 变压器试验的任务 |
5.1.2 变压器试验的项目及流程 |
5.1.3 短路阻抗测量 |
5.2 试验结果 |
5.2.1 绝缘特性试验 |
5.2.2 短路试验 |
5.2.3 全波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
5.3 试验参数对比 |
5.4 经济参数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型电力变压器现场吊罩大修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变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2.2 变压器的结构 |
2.3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第三章 变压器吊罩大修前的准备 |
第四章 变压器大修过程中的工艺控制与研究 |
4.1 大型电力变压器附件的拆装及工艺控制 |
4.1.1 变压器外围关联设备拆除 |
4.1.2 变压器本体附件的拆除 |
4.1.3 变压器吊罩 |
4.1.4 变压器附件的回装 |
4.1.5 技术工艺控制 |
4.2 大型电力变压器短距离移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研究 |
4.2.1 施工前的准备 |
4.2.2 施工步骤 |
4.2.3 技术工艺控制 |
4.3 大型电力变压器吊罩大修过程中防止绝缘受潮的方法 |
4.3.1 抽真空注高纯氮气或干燥空气 |
4.3.2 热油喷淋 |
4.3.3 抽真空注油及热油循环 |
4.4 旧线圈拆除及铁芯修复工艺的控制与研究 |
4.4.1 旧线圈的拆除 |
4.4.2 铁芯修复 |
4.4.3 技术工艺控制 |
4.5 现场套装线圈工艺的控制与研究 |
4.5.1 线圈检查 |
4.5.2 线圈套装 |
4.5.3 镶矽(硅)钢片 |
4.5.4 引线恢复 |
4.5.5 技术工艺控制 |
第五章 变压器吊罩大修后的试验 |
5.1 常规性预防试验 |
5.1.1 试验目的 |
5.1.2 安全措施 |
5.1.3 试验内容及项目 |
5.2 油化试验 |
5.3 线圈变形试验 |
5.3.1 试验设备及引用标准 |
5.3.2 试验方法及接线 |
5.3.3 技术监督 |
5.3.4 试验结果判断 |
5.4 短路阻抗试验 |
5.4.1 试验设备及引用标准 |
5.4.2 试验方法及接线 |
5.4.3 技术监督 |
5.4.4 试验结果判断 |
5.5 长时感应耐压带局部放电试验 |
5.5.1 试验设备及引用标准 |
5.5.2 试验方法及接线 |
5.5.3 技术监督 |
5.5.4 试验结果判断 |
5.6 GIS系统主回路交流耐压试验 |
5.6.1 试验设备及引用标准 |
5.6.2 试验接线及方法 |
5.6.3 技术监督 |
5.7 变压器零起升压试验 |
5.7.1 必备条件 |
5.7.2 试验目的 |
5.7.3 试验前设备运行状态 |
5.7.4 试验步骤 |
5.8 变压器冲击合闸试验 |
5.8.1 必备条件 |
5.8.2 试验目的 |
5.8.3 试验前设备运行状态 |
5.8.4 试验步骤 |
第六章 安健环风险分析 |
6.1 通用安全措施 |
6.2 专项安全措施 |
6.3 事故应急处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超特高压变压器现场工厂化检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现场化检修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现场化检修的研究现状 |
1.3 现场工厂化检修技术研究内容 |
第2章 现场检修移动式平台的搭建研究 |
2.1 检修平台主要功能及要求 |
2.2 防尘室主体设计及要求 |
2.3 防尘室的净化要求及降尘量控制措施 |
2.3.1 防尘室净化要求 |
2.3.2 防尘室净化控制措施 |
2.3.3 防尘室使用效果评测 |
2.4 检修平台电源总体要求 |
2.5 检修平台工装设备配置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场检修变压器器身干燥方式应用对比及选型 |
3.1 变压器干燥基本原理 |
3.2 热油循环干燥方法 |
3.3 现场短路加热法 |
3.3.1 试品参数 |
3.3.2 电源系统 |
3.3.3 测量系统 |
3.3.4 施加电流、电压、容量 |
3.3.5 加热试验测试结果 |
3.4 移动式气相干燥法 |
3.4.1 移动式气相干燥设备工作流程 |
3.4.2 移动气相干燥设备组成及技术要求 |
3.4.3 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场工厂化检修试验方法的改进及确定 |
4.1 试验方法和验收标准 |
4.2 常规试验 |
4.3 工频外施耐压试验 |
4.4 长时感应耐压试验(带局放试验) |
4.5 空负载试验 |
4.5.1 试验电源的种类 |
4.5.2 试验电源容量的确定 |
4.5.3 补偿电容器组的选型 |
4.5.4 现场实例 |
4.6 绕组变形试验 |
4.6.1 绕组变形产生的原因 |
4.6.2 绕组变形试验方法对比及的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场工厂化检修工艺技术研究 |
5.1 现场检修故障查找及器身存放控制 |
5.1.1 变压器现场检修故障查找过程 |
5.1.2 线圈的更换及运输 |
5.1.3 现场存放 |
5.2 局部放电量的工艺控制措施 |
5.3 变压器油指标要求 |
5.4 现场交接验收试验内控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超特高压变压器现场工厂化检修技术研究成果 |
6.2 存在的不足和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525kV变压器节能及综合性能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材料的改进 |
1.2.2 变压器结构的改进 |
1.2.3 变压器线圈排布的改进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变压器基本原理及损耗分析 |
2.1 自耦变压器电路分析 |
2.2 变压器绕组 |
2.2.1 变压器绕组的基本要求 |
2.2.2 变压器绕组基本形式及特点 |
2.3 变压器的损耗 |
2.3.1 空载损耗 |
2.3.2 有载损耗 |
2.4 本章小结 |
3 525 kV节能变压器设计 |
3.1 变压器设计计算过程 |
3.2 525 kV节能变压器设计 |
3.2.1 变压器总体结构 |
3.2.2 变压器主要技术参数 |
3.3 节能变压器主要部件设计及综合性能优化 |
3.3.1 铁芯设计及性能优化 |
3.3.2 绕组设计及性能优化 |
3.4 525 kV变压器性能计算与仿真分析 |
3.4.1 短路电流计算 |
3.4.2 电场强度计算与仿真分析 |
3.4.3 变压器冲击电压计算分析 |
3.4.4 变压器地磁感应电流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525 kV节能变压器试验分析 |
4.1 525 kV节能变压器试验分析 |
4.1.1 试验内容及遵循的标准 |
4.1.2 绕组电阻测量 |
4.1.3 绝缘电阻及吸收比、吸收指数的测量 |
4.1.4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的测量 |
4.1.5 短路阻抗和有载损耗的测量 |
4.2 性能比较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抚顺柳林变电站66kV变压器雷击事故的综合分析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雷击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1 雷电天气的影响因素 |
2.1.1 雷电放电过程 |
2.1.2 雷电对电力设备及人身的危害 |
2.2 变压器的影响因素 |
2.2.1 变压器直流测试 |
2.2.2 绝缘电阻试验 |
2.2.3 耐压试验 |
2.2.4 电力变压器的绝缘油气分析 |
2.3 避雷器的影响因素 |
2.3.1 避雷器原理 |
2.3.2 避雷器选取 |
2.3.3 氧化锌避雷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电站事故调查 |
3.1 事故环境现状 |
3.2 事故设备现状 |
3.2.1 输电线路现状 |
3.2.2 外站用变现状 |
3.2.3 避雷器现状 |
3.2.4 运行方式现状 |
3.3 事故经过 |
3.4 类似事故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雷击事故分析 |
4.1 环境分析 |
4.2 设备分析 |
4.2.1 外站用变分析 |
4.2.2 避雷器分析 |
4.3 运行方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雷治理方案、推广及效果 |
5.1 防雷治理方案 |
5.1.1 防雷内容 |
5.1.2 防雷治理 |
5.2 防雷治理推广 |
5.3 防雷治理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10)变压器油浸纸电阻率分区反演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油浸纸老化原因分析 |
1.3 油浸纸绝缘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
1.3.1 油浸纸聚合度检测 |
1.3.2 油中老化生成物浓度检测 |
1.3.3 电气特征量检测 |
1.3.4 基于智能算法的评估方法 |
1.3.5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油浸纸电阻率的检测意义及间接检测方法 |
2.1 引言 |
2.2 油浸纸电阻率与其老化状态的关系 |
2.2.1 介电响应特性随油浸纸老化状态的变化规律 |
2.2.2 油浸纸电阻率与聚合度的关系 |
2.2.3 油浸纸电阻率随老化状态变化的原因 |
2.3 油浸纸电阻率的对局部老化的敏感性 |
2.4 油浸纸电阻率的间接检测方法 |
2.4.1 电阻率法及电阻率的反演 |
2.4.2 油浸纸电阻率反演检测的基本思想 |
2.5 本章小结 |
3 变压器端口绝缘电阻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油-纸复合绝缘结构的极化过程及其等效电路 |
3.3 绝缘电阻的置信度分析 |
3.3.1 介质分压比随测量时间的变化情况 |
3.3.2 残余电荷对极化电流的影响 |
3.3.3 绝缘电阻作为反演输入量的优势 |
3.4 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推演 |
3.4.1 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推演思路 |
3.4.2 变压器绝缘电阻曲线表达式的推导 |
3.4.3 基于SAPSO的绝缘电阻推演 |
3.5 本章小结 |
4 变压器油浸纸电阻率分区迭代反演方法 |
4.1 引言 |
4.2 油浸纸电阻率迭代反演的基本流程 |
4.3 绝缘电阻的仿真计算 |
4.3.1 绕组结构的简化 |
4.3.2 薄层绝缘结构的网格控制 |
4.3.3 变压器绝缘结构3维模型的建模及简化 |
4.4 常用多元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迭代方法 |
4.4.1 牛顿法 |
4.4.2 拟牛顿法和Broyden方法 |
4.4.3 共轭梯度法 |
4.4.4 电阻率迭代反演效率对比 |
4.5 基于牛顿下山法的改进Broyden方法 |
4.5.1 牛顿下山法 |
4.5.2 改进Broyden方法 |
4.6 基于超定方程组的油浸纸电阻率分区迭代反演 |
4.6.1 测量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
4.6.2 超定方程组下油浸纸电阻率的迭代反演方法 |
4.7 油浸纸电阻率迭代初值的确定 |
4.7.1 基于SVR的油浸纸电阻率迭代初值计算方法 |
4.7.2 油浸纸电阻率SVR模型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效果 |
4.8 反演分区与老化区域存在差异时的反演结果 |
4.9 本章小结 |
5 电阻率分区反演检测方法的验证 |
5.1 验证方法 |
5.2 变压器绝缘材料电阻率的反演检测 |
5.2.1 反演区域划分 |
5.2.2 回归样本训练 |
5.2.3 绝缘电阻及变压器油电阻率的检测 |
5.2.4 变压器绝缘材料电阻率的反演检测结果 |
5.3 电阻率反演结果的验证 |
5.3.1 基于材料电阻率测量的直接验证 |
5.3.2 基于绝缘电阻检测的间接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变压器器身绝缘电阻试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一起330 kV变压器绝缘电阻异常分析和处理[J]. 张金良,徐永伟,王磊,张艳东,许岩峰. 山东电力技术, 2020(08)
- [2]1000kV特高压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应用[D]. 王超.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3]HXD3C型机车牵引变压器C6检修数据及策略研究[J]. 容长生,邓凤祥,刘锋,房平,王亚奎. 铁道机车车辆, 2020(02)
- [4]一起330kV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偏低问题的分析[J]. 姜世华,徐莲环,马玎,薛继印,郭平诗,王新兵. 变压器, 2020(03)
- [5]内置串联电抗器实现高阻抗电力变压器的研究[D]. 周全忠.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大型电力变压器现场吊罩大修工艺的研究[D]. 周瑜. 广西大学, 2019(06)
- [7]超特高压变压器现场工厂化检修技术研究[D]. 王磊. 山东大学, 2019(09)
- [8]525kV变压器节能及综合性能优化设计研究[D]. 邓行行. 重庆大学, 2019(02)
- [9]抚顺柳林变电站66kV变压器雷击事故的综合分析与治理[D]. 李新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10]变压器油浸纸电阻率分区反演检测方法研究[D]. 金硕. 武汉大学, 2018(01)
标签:变压器论文; 绝缘电阻论文;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论文; 体积电阻率论文; 试验变压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