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癌nm23基因产物表达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希然[1](2020)在《LASS2/TMSG1基因通过神经酰胺途径参与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深入了解LASS2/TMSG1基因对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观察LASS2/TMSG1基因在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LASS2/TMSG1基因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前后人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情况。2.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前后人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3.构建人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前后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情况。4.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裸鼠皮下肿瘤组织的镜下形态、克隆形成情况、凋亡坏死情况及肿瘤转移情况。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前后裸鼠皮下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情况。6.ELISA方法检测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前后人肺癌A549细胞上清液及裸鼠肿瘤组织匀浆中神经酰胺及P38 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7.运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P<0.05(作为分析标准)认为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课题组先前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人肺癌A549细胞中,经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过表达组肺癌细胞内LASS2/TMSG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表明已成功构建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细胞的凋亡率(%)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31.51±1.41、11.72±1.07,(t=1.10,P<0.05)。(3)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细胞克隆形成百分比(%)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12.17±4.51、31.83±10.13,(t=3.07,P<0.05)。(4)裸鼠移植瘤形成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裸鼠肿瘤体积(mm3)增长较慢,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两组裸鼠肿瘤组织的最终质量与体积,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肿瘤组织的平均质量(g)略低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23±0.10,0.28±0.13,(t=0.75,P>0.05);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肿瘤组织的平均体积(mm3)低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90.60±45.26,143.90±89.40,(t=1.41,P>0.05),差异不显着。(5)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发现,两组肿瘤细胞均呈现低分化腺癌形态;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肿瘤细胞平均克隆形成数目(1.29±0.49)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2.29±0.95),(t=2.48,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肿瘤组织的坏死灶较大较彻底;两组裸鼠均未发现肝、脾、肾及淋巴结转移。(6)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的裸鼠肿瘤组织中Ki67阳性率(%)(27.15±9.36)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44.80±6.05),(t=4.48,P<0.05)。(7)ELISA检测结果显示,在人肺癌A549细胞上清液中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的神经酰胺含量(μmol/L)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155.00±3.83、128.50±13.71,(t=3.22,P<0.05);裸鼠肿瘤组织匀浆中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的神经酰胺含量(μmol/L)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265.00±19.34、226.20±7.99,(t=3.21,P<0.05);人肺癌A549细胞上清液中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的P38 MAPK蛋白含量(ng/m L)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86.47±1.04、78.38±1.38,(t=8.14,P<0.05);裸鼠肿瘤组织匀浆中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的P38 MAPK蛋白含量(ng/m L)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89.93±3.92、62.32±3.54,(t=9.06,P<0.05),差异显着。结论LASS2/TMSG1基因作为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不仅可以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也有一定影响。LASS2/TMSG1基因可能会通过诱导神经酰胺的合成,进一步激活其下游的效应分子P38 MAPK蛋白等,启动级联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发挥促进人肺癌细胞凋亡,抑制人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夏露花[2](2020)在《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和探讨nm23基因与其他基因(EGF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选取最有效的药物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靶向逆转nm23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在放疗敏感性中的影响研究,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探讨使用PET/CT与增强CT两种检查方法对nm23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分期及对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1)选取180例nm23表达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将其列为研究组。选取上述研究组中的53例非小细胞癌标本的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nm23和EGFR、VEGF基因的表达,对比其差异。对上述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不同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方面nm23、EGFR、VEGF三者表达的差异及其相关性。2)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细胞株H1299中nm23 mRNA中表达水平;对照组细胞株A549给予照射处理,实验组则将过表达nm23重组质粒转染A549后给予照射处理;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集落形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各组nm23 mRNA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PI3K和AKT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的差异。3)选取213例nm23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图像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ET/CT组与增强CT组。在PET/CT组中,对比nm23表达强阳性(>++)组nm23表达阳性(≤++)组的SUVmax及GTVPET/CT。观察对比PET/CT组与增强CT组两组图像下,肿瘤分期改变情况、靶区勾画的体积大小、危及器官靶区的照射剂量,评估其对放疗靶区勾画的差异,对分期及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1)EGFR、VEGF和nm23在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非小细胞癌组中的EGFR、VEGF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nm23阳性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GFR、VEGF和nm2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1)在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方面:EGFR、VEGF、nm23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病理类型方面:腺癌组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组;VEGF、nm23阳性表达率在腺癌、鳞癌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肿瘤分期方面:EGFR阳性表达率在肿瘤分期为Ⅲ—Ⅳ期组高于肿瘤分期为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nm23在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淋巴结转移方面:EGFR、VEGF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高于无淋巴转移组;nm23的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非小细胞癌组织中,VEGF和EGFR不存在明显相关性;VEGF和nm23之间也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但EGFR与nm23与之间呈负相关性。2)A549和H1299非小细胞癌细胞株中nm23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m23表达水平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MLD值和SF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放疗剂量下,细胞存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放疗剂量下,nm2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放疗剂量下,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PET/CT组中,nm23表达强阳性组SUVmax与GTVPET/CT均低于nm23表达阳性组。PET/CT组与增强CT组两组图像相比,两组在非小细胞癌分期改变、大体靶区体积(GTV)、危及器官的放疗照射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nm23、EGFR和VEGF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临床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变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及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靶向逆转nm23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3)了解nm2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能够为放疗靶区的制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有助于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使患者获益。
董方丹[3](2019)在《nm23和CO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nm23(non一metastatie,第23株被检测的基因克隆)及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COX-2和nm23的阳性表达情况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分析二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尝试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术前治疗方案的设定及预后的判断寻找到特异性及灵敏性更高的生物学指标。方法1本实验收集了自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之间经唐山工人医院头颈外科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的甲状腺病变组织共计119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6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所有甲状腺疾病患者在术前均为初诊,未经过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激素治疗等,且病案资料完整。2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实验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m23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两种蛋白表达情况。探讨nm23和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及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及二者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结果1 nm2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是28.99%,显着的低于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中的阳性表达率76.67%和8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是71.01%,显着高于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中的阳性表达率20.00%和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55岁年龄组nm23的阳性表达率是28.57%,≥55岁年龄组的阳性表达率是3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nm23的阳性表达率是20.00%,女性组中阳性表达率是3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m23在病灶数单发组的阳性率30.77%与病灶数多发组阳性率23.5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1cm组中nm23的阳性表达率为37.78%,肿瘤直径>1cm组为12.5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侵出腺体包膜组nm23的阳性表达率为8.70%,在腺体包膜完整组的阳性表达率39.1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中nm23的阳性表达率是11.43%,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是4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55岁年龄组的阳性表达率是69.64%;≥55岁年龄组的阳性表达率是7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男性组阳性表达率是70.00%,在女性组中阳性表达率是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病灶数单发组的阳性率71.15%,病灶数多发组阳性率7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肿瘤直径≤1cm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2.22%,肿瘤直径>1cm组为87.5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肿瘤侵出腺体包膜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5.65%,在腺体包膜完整组的阳性表达率是58.7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伴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是85.7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是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COX-2的阳性表达程度在患者的性别、年龄大小、病灶数量临床特征之间不具有显着性差异,而在肿瘤直径大小、病灶是否侵犯腺体包膜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之间则具有显着性差异。4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nm23和COX-2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296,P<0.05)。结论1 nm2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显着低于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肿瘤抑制基因nm23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及发展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O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显着高于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COX-2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进展中起着促进作用。2 nm23及COX-2的阳性表达分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大小及病灶数量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而与是否侵犯腺体包膜、肿瘤直径大小及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3 nm23和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二者之间可能有着相互抑制作用。4 nm23及COX-2的联合检测可能对我们临床上鉴别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及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发生了转移起到一定作用。图6幅;表7个;参109篇。
马晓光[4](2019)在《CD82胞外小环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模拟肽抑制肿瘤细胞体外迁移及体内转移的结构基础研究》文中指出迄今为止,肿瘤患者的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就是肿瘤细胞在体内的早期转移。因此,阐明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分子机理及涉及的相关分子,是临床治疗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在肿瘤转移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是发现了一类对肿瘤转移发挥负调作用的蛋白质,主要功能就是对瘤细胞在体内的转移扩散起抑制作用,但对原发瘤的增殖影响较小,故定义为肿瘤转移抑制因子,其编码基因称作转移抑制基因(Metastasis suppresor gene,Msgs)。NM 23基因是1988年被发现的第一个转移抑制基因。到目前为止,已发现20多个转移抑制基因。这些转移抑制因子之间的功能常常互相交叉影响。同一转移抑制因子也可在多个不同转节阻断转移。具有转移表型的瘤细胞中转移抑制基因常常表现表达下调或缺失,恢复其表达或功能可抑制肿瘤细胞在体外迁移运动和在体内的转移。因此,肿瘤转移抑制因子的研究以及靶向转移抑制因子治疗策略的研究已成为肿瘤转移研究课题中的前沿领域。在众多转移抑制因子中,KAI1/CD82是目前肿瘤转移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受到密切关注和研究。KAI1/CD82广泛存在于机体正常组织中,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调节粘附、迁移运动、信号转导等。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KAI1/CD82的表达下调或缺失。KAI1/CD82的转移抑制作用在前列腺癌研究中通过基因筛选技术被首次发现。随后的大量研究表明,KAI1/CD82在许多的实体肿瘤中都发挥转移抑制作用,因此被确立为广谱的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AI1/CD82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转移,涉及转移途径中的不同转节,包括促进肿瘤细胞同型粘附聚集、抑制肿瘤细胞从原发瘤的脱落、抑制肿瘤细胞运动和侵袭、诱导肿瘤细胞衰老或休眠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在转移器官的克隆增殖。在结构上,KAI1/CD82是4跨膜超家族(transmembrane-4 superfamily proteins,TM4SF)蛋白成员之一,具有四个典型的跨膜结构域、细胞外小环(EC1)和细胞外大环(EC2)、一个小胞质内环和胞内N-末端和C-末端。KAI1/CD82大部分结构域的功能已经弄清。EC2结构域包含可变区和保守区,可变区功能主要参与调控不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保守区主要是介导CD82分子的同源聚集。跨膜结构域主要参与四跨膜蛋白网络(tetraspanin web)的组装。细胞质C-末端是连接细胞内重要信号转导分子的关键部位。然而,到目前为止,CD82胞外小环研究还很少,功能也不清楚。已知胞外结构域是膜蛋白重要的功能部位,是直接与细胞外基质分子如层连蛋白(Liminin)、纤连蛋白(fibronectin)、胶原蛋白、以及相邻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受体等相互识别结合的重要结构域。既然EC1结构域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做为保守结构存在于所有四跨膜蛋白家族成员中,应该有某些特定的功能。因此,我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对CD82胞外小环结构域功能的研究。在前期研究中,我们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CD82胞外小环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的多肽(CD82EC1-m P),对其功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做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CD82EC1-m P具有CD82完整分子的抑制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的功能。体外功能分析实验提示,CD82EC1-m P能促进同源瘤细胞聚集,抑制瘤细胞浸润。在体内转移实验,CD82EC1-m P可以阻断不同类型肿瘤细胞在同种和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的肺部转移,但其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结构是功能的基础,为弄清楚CD82EC1-m P体外迁移抑制和体内转移抑制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内容主要着重探讨其功能的结构基础。我们在天然CD82胞外区小环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极性、酸性或碱性氨基酸残基、删除两末端部分氨基酸残基、替换多肽链中个别氨基酸残基,以增强其水溶性,改变多肽链等电点或电荷性质,以及改变空间构象,合成一系列不同氨基酸序列的衍生多肽CD82EC1-m Ps。我们比较了不同序列CD82EC1-m Ps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和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并对其抑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一、不同氨基酸序列CD82EC1-m Ps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行为的影响我们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划痕法,观察不同氨基酸序列CD82EC1-m Ps对肿瘤细胞同源粘附聚集、贴壁生长和迁移运动的影响,以检测电荷、空间构象变化及一些氨基酸残基对CD82EC1-m Ps功能的影响。1.天然的CD82EC1-m P是疏水多肽,不溶于水。我们在CD82EC1-m P的N-末端添加4个极性的碱性氨基酸残基K(N+4K)或R(N+4R),或4个极性的酸性氨基酸残基D(N+4D)或E(N+4E),均可使CD82EC1-m P转变为水溶性。2.添加酸性氨基酸残基的N+4D或N+4E多肽虽然转变为水溶性多肽,但失去细胞迁移抑制活性;添加碱性氨基酸残基N+4K或N+4R可转变为水溶性多肽,同时保留肿瘤细胞迁移抑制活性,说明CD82EC1-m Ps的电荷性质影响其功能活性。负电荷迁移抑制其活性,正电荷促进其活性。3.以脯氨酸取代多肽中氨基酸残基(第8位丙氨酸和16位亮氨酸残基分别以脯氨酸残基取代,V8P/L16P),干扰多肽空间结构的折叠,则逆转多肽的细胞迁移抑制作用。以其他不影响多肽空间结构折叠的氨基酸取代多肽中相应位置氨基酸残基(如第8位丙氨酸和16位亮氨酸残基分别用亮氨酸和异亮氨酸残基取代,V8L/L16I),则不影响多肽的细胞迁移抑制作用。说明CD82EC1-m Ps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粘附的活性依赖于特定的空间结构。4.删除N-末端三个氨基酸残基,CD82EC1-m P仍具有细胞迁移抑制作用;删除C-末端三个氨基酸残基,CD82EC1-m P的细胞迁移抑制作用消失,说明N-末端三个氨基酸残基对其功能不是必须的,可进一步缩短肽段。二、不同氨基酸序列CD82EC1-m Ps对肿瘤细胞上皮细胞间质化(EMT)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1.改变空间构象CD82EC1-m Ps可逆转其下调Wnt信号通路、抑制EMT转化的作用。2.添加酸性氨基酸残基,增加CD82EC1-m Ps负电荷,可逆转其下调Wnt信号通路、抑制EMT转化的作用。添加碱性氨基酸残基,增加CD82EC1-m Ps正电荷,则不影响CD82EC1-m Ps的作用。三、不同氨基酸序列的CD82EC1-m Ps对肿瘤细胞体内转移的影响我们分别建立了纯系小鼠的肺癌细胞(LLC)肺转移模型和裸鼠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肺转移模型,观察了四种CD82EC1-m Ps(包括N+4K、N+4E、V8P/L16P和V8L/L16I)对不同肿瘤细胞在小鼠模型形成肺转移灶的影响,以检测电荷性质及空间构象改变时CD82EC1-m P对体内肿瘤转移抑制的影响。1.CD82EC1-m P可抑制肿瘤细胞在纯系小鼠模型和裸鼠模型肺转移瘤的形成。2.N+4K可抑制肿瘤细胞在纯系小鼠模型和裸鼠模型肺转移瘤的形成。N+4E不能抑制肿瘤细胞在纯系小鼠模型和裸鼠模型肺转移瘤的形成。说明CD82EC1-m P带电荷性质影响转移抑制功能。负电荷降低CD82EC1-m P的转移抑制作用。3.V8P/L16P不能抑制肿瘤细胞在纯系小鼠模型和裸鼠模型肺转移瘤的形成,而V8L/L16I能抑制肿瘤细胞在纯系小鼠模型和裸鼠模型肺转移瘤的形成,说明CD82EC1-m P的转移抑制功能有赖于正常的空间结构。四、CD82胞外区小环结构域空间结构变化对CD82体外迁移和体内转移抑制作用的影响我们用脯氨酸替代CD82的44位和52位氨基酸残基(相对应于CD82EC1氨基酸序列的第8位和16位氨基酸残基),构建CD82突变质粒CD82-MV44P/L52P。同时构建对照质粒CD82-M-V44L/L52I,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经尾静脉接种于裸鼠建立异种移植模型,观察其对肺转移的作用。1.改变CD82胞外区小环结构域空间结构可使CD82失去肿瘤转移抑制作用。2.结果说明CD82胞外区小环结构域是CD82重要的功能结构。
刘广舒,高云,郭鹏,张文芳,孙小英[5](2013)在《C-erbB-2、Ki67、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乳腺癌C-erbB-2、Ki67、nm23基因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判断乳腺癌预后价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0例乳腺癌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C-erbB-2、Ki67、nm23基因检测。结果在260例中C-erbB-2、Ki67、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62%、53.85%、53.08%。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152例(152/260)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77.63%;在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108例(108/260)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20.37%(OR=13.57,P<0.01);Ki67在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5%、29.63%(OR=5.58,P<0.01);nm23在两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79%、70.37%(OR=0.29,P<0.01)。结论 C-erbB-2、Ki6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m23基因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检测C-erbB-2、Ki67及nm2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等,综合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是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而且还有助于选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杨杰[6](2012)在《NM23启动子区多态性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目前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1995年全世界有60万人死于肺癌,而且每年人数都在上升,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死亡率是110万/年,发病率是120万/年。肺癌发病隐匿,进展迅速,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大量资料表明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大气污染、职业因素、肺部慢性疾病及人体内在因素如遗传等。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研究发现,肺癌的发生发展与遗传易感性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寻找易感基因,确立高危人群,实现早期诊断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有效途径。nm23基因是steeg等于1988年在鼠K-1735黑色素瘤中分离出来的一种cDNA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重要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与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侵袭演进密切相关,其mRNA或其基因产物的低表达与肿瘤转移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基因组中最常见的多态性,一般形式是在基因组中的某个位置,在不同的个体中有不同的碱基,但群体中存在的一般只有两种可能的碱基。而且,要求两种可能的碱基中较稀有的碱基的出现频率>1%,假如<1%则称该位点在某些个体中发生突变而非多态。SNP是遗传差异的最基本要素,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和对于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各种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rs16949649C/T和rs2302254C/T是位于nm23基因启动子区的两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大量研究表明,他们与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相关。但在不同研究中,nm23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尽一致,在肺癌演进过程中的作用的报道也有不同。可能nm23并不如其本身概念所指的仅是单纯的转移抑制基因,它的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及阶段特异性。在不同的肿瘤性疾病中或肿瘤演进的不同阶段,nm23基因的作用存在着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nm23基因启动子区rs16949649C/T多态位点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为肺癌的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研究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以190例经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和190例健康个体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中国北方汉族人,各组研究对象之间互相无亲缘关系。采取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约5ml,以蛋白酶K-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并经PCR-LDR法检测分析nm23基因的rs16949649C/T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采用SPSS13.0版软件包(SPSS Company,Chicago,llinois,USA)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显着性的标准。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法检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差异采用t检验;两组间的性别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采用行×列表χ2检验。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1健康对照组中nm23基因启动子区rs16949649C/T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2nm23基因rs16949649C/T多态的C和T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45.5%、54.5%和35.5%、64.5%,病例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3,P=0.005),两组相比C等位基因的OR=1.517(95%CI=1.133-2.030),P=0.005。3nm23基因rs16949649C/T多态位点的三种基因型TT、CT、CC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27.9%、53.2%、18.9%和40%、48.9%、11.1%,病例组CC基因型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8,P=0.015)。4经吸烟因素校正的,CC基因型与TT+CT基因型比较,OR=1.888(95%CI=1.053-3.384),P=0.03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以病理类型分层分析显示,T和C等位基因在腺癌、鳞癌和腺鳞癌三种病理类型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3>0.05),3种基因型频率在腺癌、鳞癌和腺鳞癌三种病理类型的肺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6>0.05)。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经吸烟因素校正后,CC基因型与TT+CT基因型比较,OR=2.551(95%CI=1.270-5.123),P=0.008<0.05,差异具有显着性。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肺癌患者中,nm23基因rs16949649C/T位点多态性与肺癌的发病风险有相关性,C等位基因是肺癌发生的易感基因,CC基因型与肺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有相关性。
苏娟娟[7](2011)在《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DR-nm23功能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选择DR-nm23作为研究靶点,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研究DR-nm23在大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大肠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DR-nm23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的关系,并阐明其临床意义,为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应用RT-PCR技术筛选并确定高表达DR-nm23基因的大肠癌细胞株和低表达或无内源性DR-nm23基因表达的大肠癌细胞株;将DR-nm23基因稳定转染至无内源性表达的大肠癌细胞株中,观察转染前后对大肠癌细胞株体内及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 DR-nm23在三种大肠癌细胞株:SW620、SW480和HT-29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在高转移性细胞株SW620中无内源性DR-nm23基因表达,中低转移细胞株SW480和HT-29有内源性DR-nm23基因表达,提示DR-nm23基因可能与大肠癌细胞株的转移性负相关。2.慢病毒构建,包装并稳定转染至SW620细胞株利用Age I酶切pGC-FU载体使其线性化,把PCR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交换进入线性化的pGC-FU载体,交换后转化细菌感受态细胞,对所得的阳性克隆PCR鉴定和DNA测序后,将目的质粒转染293T细胞,经过Western-blot鉴定,最后把慢病毒包装,鉴定,并进行滴度测定,所得的带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转染SW620细胞株。3.DR-nm23基因过表达后对大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1)观察体外细胞的增殖情况,与SW620和转染空载体的SW620细胞相比,转染目的基因的SW620细胞增殖减慢,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也显示转染目的基因的SW620细胞的单个细胞增殖能力较其它组显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这些结果均说明DR-nm23基因过表达后,肿瘤细胞体外生长被显着抑制。2) 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体外运动能力的改变,结果显示DR-nm23基因过表达后,细胞的体外运动能力明显下降(P<0.01),说明DR-nm23过表达抑制了大肠癌细胞的体外运动能力。3)通过皮下成瘤实验观察DR-nm23基因过表达后对大肠癌细胞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将SW620、转染空载体的SW620细胞和转染目的基因的SW620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的皮下,通过30天连续的观察,发现DR-nm23基因过表达后,显着抑制了大肠癌细胞的体内增殖能力。4)通过结肠原位接种法体内转移实验,观察DR-nm23基因过表达后对细胞体内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原始SW620细胞组和转染空载体的SW620细胞组都有(3/8)只,约37.5%的裸鼠形成肝转移。在转染目的基因后的SW620细胞组有(1/8)只,约12.5%裸鼠形成肝转移。结论:1.成功筛选出无内源性表达DR-nm23基因的细胞株SW620。2.成功获得DR-nm23基因稳定表达的大肠癌细胞株,为后续体内外实验研究DR-nm23基因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奠定基础。3.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和运动实验提示DR-nm23基因表达降低大肠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及运动能力。4.皮下成瘤实验及结肠原位接种法体内转移实验提示DR-nm23基因表达可显着抑制大肠癌细胞的体内增殖及转移能力。
赵广文,赵容杰,赵正林,金相赞,梁在夏,李宗录[8](2010)在《nm23基因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nm23基因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Cath-D)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43例乳腺癌组织的nm23基因蛋白及Cath-D的表达.[结果]nm23蛋白和Cath-D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绝经前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而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复发及转移、生存期有相关性.[结论]检测nm23基因蛋白与Cath-D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研究的重要指标,对乳腺癌的转移与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杨同怀,陈治文[9](2008)在《nm23基因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陈晓峰[10](2008)在《E-cadherin和nm23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发展中国家肺癌发病率最高的是中东,其次就是中国。本世纪初肺癌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肿瘤。但在本世纪,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以后先是发达国家,以后在发展中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高。目前肺癌在多数发达国家中,在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三位。人们预期到本世纪末,肺癌将占多数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一、二位。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统计,在1998年美国肺癌死亡将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8%~29%,所以是一个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到2005年中国肺癌的世界调整发病率男性估计为49.0/10万,女性为22.9/10万,肺癌发病人数增加12万。英国着名肿瘤学家Peto预测如果我国吸烟和空气污染不及时控制,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发病人数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由于缺乏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的方法,肺癌患者五年生存期总的来说低于15%。因此,研究肺癌的分子致病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转移抑制基因nm23、钙粘附因子E-Cadherin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肺癌的术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探讨E-cadherin基因和nm23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E-cadherin基因和nm23基因突变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38例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并以20例正常肺组织作对照。采用RT-PCR方法总共测定59例肺部手术患者标本的E-Cadherin mRNA和nm23 mRNA表达量,肺癌标本取其中53例;肺部良性病变5例;(癌旁)正常肺组织46例。根据手术、病理和影像学结果判断有无转移并确定分期,就E-cadherin mRNA和nm23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参数之间进行分析。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53例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肿瘤组织和5例肺部其他良恶性病变组织的E-cadherin基因和nm23基因突变的情况。本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38例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并以20例正常肺组织作对照。肺癌中nm23、nm23-H1表达水平(71.23±5.19%,64.98±5.72%)均明显低于癌旁肺组织(89.00±7.21%)和正常肺组织(90.66±6.78%)(P<0.05),肺癌中nm23、nm23-H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是否存在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nm23-H1高表达组术后3年及5年(78.81%及55.73%)生存率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21.42%及17.83%)(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影响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前4种因素依次为nm23-H1表达水平、TNM分期、淋巴结受侵状况和原发肿瘤大小。肺癌E-cadherin表达水平(41.48%)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73.12%)(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的程度与肺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吸烟与否均无明显关系(P>0.05)。E-cadherin高表达组(>40%)术后5年生存率(51.43%)明显高于低表达组(≤40%)的5年生存率(21.67%)(P<0.05)。在研究的53例肺癌中:男性40例(75.5%),女性13例(24.5%);年龄58.28±9.38岁;肿瘤大小:3.85±1.63cm;病理类型:腺癌24例(45.3%),鳞癌18例(34.0%),腺鳞混合癌9例(17.0%),肺泡细胞癌2例(3.8%);分化程度:以1级和1-2级为高分化,24例(45.3%),2-3级和3级为低分化,29例(54.7%);病理分期:Ⅰ期14例(26.4%),Ⅱ期13例(24.5%),Ⅲ期23例(43.4%),Ⅳ期3例(5.7%)。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经过RT-PCR法检测,E-cadherin和nm23 mRNA在肺癌组织、(癌旁)正常肺组织和肺部良性病灶中的表达阳性率无显着差异(P>0.05)。定量分析显示高分化、早期及淋巴结未转移的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 mRNA的表达量较中低分化、晚期及淋巴结已有转移的肺癌组织有显着增高(P<0.05或0.01)。随访结果提不E-cadherin和nm23 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无显着相关性(P>0.05)。PCR-SSCP的研究实验现示,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中,鳞癌22例(41.51%),腺癌18例(33.96%),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9.43%),腺鳞混合癌8例(15.09%)。其中Ⅰa期5例(9.43%),Ⅰb期8例(15.09%),Ⅱa期4例(7.55%),Ⅱb期17例(32.08%),Ⅲa期14例(26.42%),Ⅲb期4例(7.55%),Ⅳ期1例(1.86%);17例(32.08%)未见淋巴结转移-NO,21例(39.62%)有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N1,14例(26.42%)有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并有1例(1.89%)发生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3。5例其它病变分别为:错构瘤1例,炎性假瘤1例,神经肉瘤1例,类癌2例。经PCR-SSCP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共有3例发生E-cadherin基因的突变,而无1例nm23基因发生突变,所有的非肺癌病例均未发生突变。发生E-cadherin基因突变的3例患者分别为:患者编号6:男性,48岁,鳞癌,T2N1MO;患者编号9:男性,62岁,鳞癌,T4N3MO;患者编号25:女性,58岁,腺癌,T2N2MO。在非小细胞肺癌与肺部其他病变之间,E-cadherin基因的突变无显着性差异。E-cadherin基因的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N分期越高者,发生E-cadherin基因突变的概率越高(P<0.005)。但与肿瘤的病理类型以及肿瘤的原发灶情况无关(P>0.05)。而nm23基因的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原发灶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等均无显着相关(P>0.05)。随访结果提示E-cadherin和nm23基因的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无显着相关性(P>0.05)。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得出结论nm23、nm23-H1在肺癌中起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它们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肺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E-cadherin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呈负相关,其表达水平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经过RT-PCR法检测结论为E-cadherin和nm23基因mRNA的表达能够较好地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但与预后及其他病理临床特征无显着相关性。PCR-SSCP的研究实验显示E-cadherin基因能够较好地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比之下nm23基因的突变较为少见,难以确定是否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及其病理临床特征相关。
二、乳腺癌nm23基因产物表达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nm23基因产物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LASS2/TMSG1基因通过神经酰胺途径参与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nm23、EGFR、VEGF在 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仪器与试剂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靶向逆转nm23 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PET/CT对 nm23 表达的NSCLC分期和放疗计划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实验观测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nm23 基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3)nm23和CO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实验试剂及来源 |
1.1.3 实验试剂及来源 |
1.1.4 实验方法及步骤 |
1.1.5 结果判定 |
1.1.6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nm23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正常甲状腺组的表达 |
1.2.2 COX-2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正常甲状腺组的表达 |
1.2.3 nm23 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
1.2.4 COX-2 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
1.2.5 nm23和COX-2 的相关性分析 |
1.3 讨论 |
1.3.1 nm23 基因 |
1.3.2 COX-2 基因 |
1.3.3 nm23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表达及含义 |
1.3.4 COX-2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表达及含义 |
1.3.5 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临床特征中nm23 的表达及含义 |
1.3.6 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临床特征中COX-2 的表达及含义 |
1.3.7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m23和COX-2 的相关性分析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Nm23、COX-2 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
2.1 nm23 与甲状腺的相关性研究 |
2.1.1 nm23 的发现 |
2.1.2 nm23 基因的功能 |
1) nm23 的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活性 |
2) 参与基因转录的调节 |
3) 参与细胞分化和发育 |
2.1.3 nm23 在甲状腺的研究 |
2.1.4 小结 |
2.2 COX-2 在肿瘤中的相关研究 |
2.2.1 环氧合酶的发现 |
2.2.2 COX-2 的作用机制 |
2.2.3 COX-2 在肿瘤中的作用 |
2.2.4 COX-2 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CD82胞外小环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模拟肽抑制肿瘤细胞体外迁移及体内转移的结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氨基酸序列CD82EC1-mPs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行为的影响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不同氨基酸序列的CD82EC1-mPs对肿瘤细胞上皮细胞间质化(EMT)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 不同氨基酸序列CD82EC1-mPs对肿瘤细胞体内转移影响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四部分 改变CD82 胞外区小环结构域空间结构对CD82 体外细胞迁移抑制和体内转移抑制作用的影响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NM23启动子区多态性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NM23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DR-nm23功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大肠癌细胞株DR-nm23基因的测定及稳定转染DR-nm23基因细胞株的建立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DR-nm23基因对大肠癌细胞株SW620的体内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nm23基因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1.3 结果判定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nm23基因蛋白及Cath-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
2.2 nm23基因蛋白及Cath-D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 |
2.3 nm23基因蛋白及Cath-D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生存期、复发和转移的关系 |
2.4 nm23蛋白和Cath-D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绝经前后及肿瘤大小的关系 |
3 讨论 |
(9)nm23基因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2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免疫活性细胞反应的关系 |
3 nm23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的关系 |
4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
5 问题与展望 |
(10)E-cadherin和nm23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转移抑制基因nm23及钙粘附因子E-Cadherin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术后转移预后关系的研究 |
一 摘要 |
二 研究的内容及研究进展 |
(一)、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nm23-H1 |
1. 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结构及其功能 |
2. 肿瘤中nm23蛋白表达异常 |
(二)、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 |
1. 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的结构和功能 |
2. 上皮钙粘附素在临床肿瘤病理研究的进展 |
3. 上皮钙粘附素在体外实验研究的进展 |
三. 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结果 |
(一). 肺癌术后转移及预后与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nm23-H1的关系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二). E-cadheri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远处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第二部分 E-cadherin mRNA、nm23 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转移及病理间的相关性研究 |
一. 摘要 |
二.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前言) |
三. 研究完成的内容及研究结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实验研究部分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四.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第三部分 PCR-SSC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E-cadherin基因、nm23基因突变的研究 |
一. 摘要 |
二.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前言) |
三. 研究完成的内容及研究结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研究部分 |
3. 结果 |
4. 讨论 |
5.小结 |
四.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全文总结 |
综述一 |
综述二 |
申请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四、乳腺癌nm23基因产物表达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LASS2/TMSG1基因通过神经酰胺途径参与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D]. 韩希然.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2]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D]. 夏露花.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nm23和CO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意义[D]. 董方丹.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4]CD82胞外小环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模拟肽抑制肿瘤细胞体外迁移及体内转移的结构基础研究[D]. 马晓光.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5]C-erbB-2、Ki67、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J]. 刘广舒,高云,郭鹏,张文芳,孙小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13(03)
- [6]NM23启动子区多态性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D]. 杨杰. 河北医科大学, 2012(11)
- [7]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DR-nm23功能初步研究[D]. 苏娟娟.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1(05)
- [8]nm23基因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J]. 赵广文,赵容杰,赵正林,金相赞,梁在夏,李宗录.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0(03)
- [9]nm23基因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杨同怀,陈治文.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8(04)
- [10]E-cadherin和nm23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陈晓峰. 第二军医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