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词性偏正组合及“的”字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欢[1](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提出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炜琼[2](2020)在《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 ——以《近代汉语词典》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近代汉语词典》中的四字格语词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来源、语音、词形、语法和历时发展五个方面对近代汉语四字格进行了多角度研究。第一,近代汉语四字格来源分析。定量统计表明,近代汉语四字格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增多的,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多出自文学性语料。第二,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音分析。在声调上,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平仄搭配具有明显的和谐性,且存在平起仄收的发展趋势;在声韵上,近代汉语四字格呈回环复沓的特点。第三,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词形分析。主要对三类四字格进行描写:(1)叠字四字格,包括单叠和双叠两大类,共有8种叠字方式;(2)嵌字四字格,可分为双框双项型和单项/单框型两类,共计52种嵌字方式;(3)同义异形四字格,包括同序异素和同素异序两种情况,共计360组。第四,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法分析。结构关系方面,近代汉语四字格内部可容纳多种语法结构,以联合结构为强势结构,显示出强烈的对称性;在句法功能方面,近代汉语四字格既能入句充当句子的的各种语法成分,还能独立成句充当分句,位置十分自由灵活。第五,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发展与成因分析。根据CCL探讨了近代汉语四字格在现代汉语中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发现近代汉语四字格的使用率和产生率成反比,消亡率和产生率成正比;并从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心理认知及语言系统等语言内外部因素分析了四字格的形成原因。
郝洁[3](2020)在《构式“该X就X”的多角度研究》文中提出学界对“该X就X”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平面”角度展开的,很多问题尚未涉及到或者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对“该X就X”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且有意义的。本文试图从特殊使用形式、语义、形成机制以及生成动因等方面入手对“该X就X”进行更加细致的考察。首先,判定“该X就X”是一个构式和分析构式的特殊使用形式。按照“形式与意义相匹配”和“不完全预测性”两条标准认定“该X就X”是一个构式。“该X就X”的特殊使用形式具有“变式”和“连用形式”两种,其中,“变式”分为“脱落式”和“‘X1’与‘X2’不同式”两类,两类之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类;“连用形式”分为“两个构式连用”和“多个构式连用”两大类,两类之下也细分为若干小类,并且“连用形式”前后几个构式中的“X”的排列遵循了构词顺序、逻辑顺序、语义程度由低到高顺序、主次顺序和前文已知信息顺序等位序原则。其次,分别分析构件和构式的语义。“该”具有“限制性”和“主观性”的语义特征,“就”具有“承接性”“肯定性”和“短促性”的语义特征,“X”具有“自主性”“不完整性”和“非消极性”的语义特征。单用形式的构式义为:遵循主客观要求,不受干扰地、自然而言地、果断地实现“X”,且该构式含有说话人强烈的主观强调义。连用形式的构式义除了具备单用形式的构式义之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意义,表示包含几个连用构式在内的所有构式的语义;连用构式实现语义增值的方式是对比凸显和典型归纳。构式整体具有“不完整性”和“关系性”的语义特征。最后,分析构式的形成机制和生成动因。“该X就X”的外部形成机制是类推与替换,内部形成机制是重新分析与概念整合。构式单用形式的认知动因是次序象似动因和距离象似动因;构式连用形式除了具备单用形式的认知动因之外,还受到了空间相似动因的影响。构式的语用动因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使用频率。除此之外,汉语“以四字为正”的审美要求促使构式中存在很多四字构式,汉民族讲究对称、和谐、均衡和辩正的心理机制促使构式连用形式中存在很多对称形式。
王立巧[4](2019)在《“遇见”义动词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示“意外地碰上、遇到”这一概念,现代汉语普通话使用以“遇”“逢”“撞”“碰”为中心语素的词,方言中也基本一致。但汉语史上还有更多表示此概念的动词,形成“遇见”义语义场,其中较晚出现的“撞”和“碰”迅速超越先前活跃的“遭”“值”,逐渐与“遇”“逢”形成四者并存格局,这一趋势延续至现代汉语普通话及方言。本文以语义场理论为背景,通过考察使用频数、组合关系、语义特点,区分出“遇见”义语义场主导成员和非主导成员;通过古汉语、方言和普通话参照比较,探究三者间关联,分析地域分布,勾勒历史演变。对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遇见”义动词语义场中的成员作语义辨析及历时比较,总结演变特点及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是系统论述“遇见”义动词的演变,并对辞典释义提出值得补充或商榷的参考意见。经过古、方、普结合研究发现,“遇见”义语义场中,“遇”和“逢”现于上古并占据着主导地位。“遭”和“值”的兴起,同素异序的同义并列式出现是中古时期的突出变化。近代新成员“撞”和“碰”对中古活跃的旧成员“遭”“值”进行了替换,并与“遇”“逢”形成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表达“遇见”概念的四者并用格局。“遇”“逢”在通语中并未被替代,但“撞”“碰”的优势更在方言中体现。由于成员们在表示“遇见”动作的同时,语义侧重点有所不同,上升到语义场这一整体层面,对应推得:上古语义场的主导语义是以“遇”“逢”为代表的“见到”和“遭到”,“正赶上、面对着……”伴随“值”“丁”等词的活跃成为中古语义场新增的主导语义,随后“撞”“碰”代表的“接触、冲撞”语义在近代语义场兴起。
杜小红[5](2019)在《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独语句使用广泛,具有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的显着特征,是构建中国特色语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料显示:名词性独语句(下文称NICs)占所搜集独语句语料的71.45%。本研究以独语句的一个典型次类——NICs为主要研究对象。名词性独语句是由名词性成分植入一定语气组成的、能独立表达完整句义的句子。不同于只有一种添补可能的省略句,NICs有多种添补可能或根本无法补出其他成分。汉语名词性独语句研究始于刘复(1920)提出的“独字句”,近百年来,从“省略说”到“去省略说”,从“零句说”到“词组本位说”、“字本位说”和“小句中枢说”,每次语法理论的创新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NICs的发展。然而,现有针对NICs的研究多囿于其界定、分类、语用和修辞特征,句法语义描写尚处于零星状态、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亟待深入开展、准入条件研究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鉴于现有成果的研究空缺,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NICs显着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是什么?第二,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是什么?第三,NICs的语义建构受到哪些条件限制?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对NICs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详细描写其句法语义特征。然后在认知语法框架下,汲取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对NICs语义生成机制阐释的有益成分,构建“基于认知突显和认知参照的情境植入分析框架”(下文称“PRG框架”),旨在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和准入条件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总体上遵循从观察、描写到解释的路径。语料主要来自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文学作品和前期研究中的经典例句。研究发现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名词性独语句可统一归入“(A)(的)N(M)”构式,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原型式名词性独语构式“N”及其扩展形式“NM”;偏正式名词性独语构式“A(的)N”及其扩展形式“A(的)NM”。该分类能涵盖搜集到的所有语料,有效避免了分类标准不一、覆盖面窄等问题。第二,在对大量语料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和概括基础上,发现NICs的句法语义特征并非不可描述或无需描述,而是具备显着特点。句法特征主要包括:(1)句法结构的独立性。(2)句法形式的非拷贝性倾向。(3)与动态助词“着”、“了”共现的可能性。(4)“的”字“隐”、“显”与修饰语词性“虚”、“实”的正相关性。(5)句法组合的顺次性。语义特征主要包括:(1)名词的原型性与准入独语句潜势的正相关性。(2)NICs的指称性。(3)语义角色原型的多样性。(4)“时”的非突显性与“体”的突显性。(5)语言的经济性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6)NICs的多义性。第三,发现了汉语不同于英语的情境植入成分和植入特征。基于Langacker(2017b:18)对英语情境植入成分特征的描述,结合其关于不同语言情境植入研究的开放性主张,提出了汉语NICs的情境植入假设,概括了其区别于英语的情境植入成分和植入特征。第四,构建了“PRG框架”,分别从原型式NICs及其扩展形式和偏正式NICs及其扩展形式四个方面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进行系统阐释。研究发现,除偏正式NICs的参照点与部分情境植入成分因显化而有别于原型式NICs外,四类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并无二致,均可借助本研究构建的认知分析框架进行阐释。第五,从认知语法视角分析了名词不同次类准入独语句的限制条件。研究发现:(1)双音节或多音节专有名词具有直接准入独语句表达完整句义的潜势;单音节专有名词则需植入称谓等成分方能准入独语句。(2)个体名词前无论是否植入个体量词,均有独立入句潜势。(3)抽象、集合与物质名词准入独语句的共性条件为:与其他独语句共现,或在其前植入修饰成分使其转化为偏正式NICs。(4)偏正式名词性独语构式“A(的)N(M)”中,构件“A”的准入词性可以为12种词性中的任何一种。“A”为虚词的语料虽不丰富,接受度也不够高,但有上升趋势。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意义:首先,“PRG框架”的构建,不是囿于认知语法某一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而是利用各个理论间互相修补与完善的机制,将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进行嫁接和修补而进行的理论创新。该框架不仅可以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和准入条件进行统一阐释,也为借助不同理论研究同一语言现象提供了借鉴。其次,参考Langacker对英语情境植入成分特征的描述及其开放性主张,提出了汉语NICs的情境植入假设并概括其特征,赋予了情境植入理论新的内涵,推动了该理论的跨语言研究。再次,解决了长期存在的NICs准入条件问题,不仅深化了对汉语独语句的认识,也有助于挖掘汉语本体特征、助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完善。另外,本研究为汉语语法教材编写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莫怡文[6](2019)在《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与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汉语自媒体文本的情绪分析是目前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以计算机处理为技术支撑的研究中,自媒体文本情绪识别因文本语言形式多样,句子结构灵活,内容丰富等原因无法呈现较好的准确性。本文基于汉语自媒体文本的特点,通过对汉语自媒体文本中单句和篇章的情绪表达分析,归纳情绪重心生成及变化的规律,旨在提高汉语自媒体文本情绪识别的准确性。本文面向微博为代表的汉语自媒体短文本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一,描述单句内的情绪表达机制,根据归纳出单句的情绪表达规律;二,分析篇章内情绪的演化的机制,归纳情绪重心在情绪链上的分布规律;三,根据情绪事件模型进行情绪资源建设。全文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共五个小节。分别介绍了情绪研究的基本概念,目前国内外有关文本情绪分析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概括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研究目标,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意义及贡献。后一节介绍了本文的结构与内容大纲。第二章:研究动机。本章共三节,首选明确了研究目标,根据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的特点,对能够实现研究目标的分析框架性能提出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情绪事件分析框架,为展开情绪表达和演化分析提供操作路径。第三章: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本章共四节,旨在描述情绪在单句和篇章中的表达形式,并结合单句内情绪表达的语义结构特点、篇章情绪表达的语义结构特点,对情绪表达的语义重心分布状况进行描述。本章四个小节的主要内容为:一是对情绪表达的语义要素进行展示,展示对情绪表达过程进行事件描写的基本内容;二是分析单句内情绪表达的形式,区分“言者事件”和“他者事件”,并分析情绪词在不同事件中的情绪表达功能,为分析篇章内部情绪表达提供依据;三是描述汉语自媒体篇章内部情绪表达过程,通过情绪事件链(event chain),建构情绪链(emotion chain),定义情绪重心(emotion focus),描述情绪重心在篇章内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汉语自媒体情绪演化分析提供支持。第四章:汉语自媒体情绪演化。本章描绘了篇章级文本内情绪链上情绪重心的生成与变化过程,归纳出致使情绪表达的语义发生变化的原因及作用规律,提高了自媒体文本表达的最终情绪识别的有效性。本章第一节描述了言者事件情绪重心的变化的规律,第二节描述了他者事件情绪重心的变化规律,第三节总结了情绪演化的基本规则,第四节对反语和构式两种情绪表达形式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情绪资源建设。本章对情绪资源建设的流程及思路进行介绍,并详细阐述了语料库建立中的标注原则及标注的方法,并进行了一致性测试及自动识别计算,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操作范式。第六章:总结和展望。本章再次对整个文章和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也对即将进行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廖咏惟[7](2019)在《《高级汉语口语》惯用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惯用语短小定型,是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灵活变异性、语义双层性等特点成为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在中高级汉语学习阶段,学生已经开始从教材中接触到一定量的惯用语,而教材中惯用语条目的选择,释例的讲解,练习的设置等编排情况会对惯用语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对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级汉语口语》(第三版)中惯用语的编排情况进行考察,分析这套教材在惯用语编排上的优点与不足,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对惯用语教学有所裨益。论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说明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惯用语本体进行探讨,涉及惯用语的界定、特征及分类。第一节结合学界各家看法及工具书、教材中的观点,本文认为惯用语是以三音节为主兼顾多音节,具有双层语义性的定型化习用口语。第二节主要从语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对惯用语特征进行分析。第三节从语义、语法的角度对惯用语进行分类。第四节对教材中惯用语特征进行探讨并分类。按照惯用语灵活变异性及语义双层性的特征本文对教材中惯用语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从语义、语法的角度进行分类。第三章主要从惯用语条目、释义、练习三方面入手,考察这套教材的惯用语编排情况。经分析本文认为,在惯用语条目的选择上,所选惯用语数量适中,复现方式多元化。但是也存在复现率低,与大纲关联程度较低等情况。在释义方面,存在熟语类划分界限不明等现象。最后在练习设置上,有难易层次性及针对性,能较大程度还原惯用语语境,合理延伸的优点,但也有难易分布顺序不合理的问题。总而言之这套教材在惯用语的编排上既有优点,也存在不足。第四章首先对与中高级汉语水平相当的五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筛选出教材中能正式用于调查的68个惯用语。其次设计调查问卷,考察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72名留学生的惯用语学习态度、教学方法倾向,及其惯用语习得情况。第五章主要是对惯用语教学方法的探讨。首先区分了“教学法”与“教学方法”不同,其次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从展示、讲解、练习阶段入手,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第六章是根据本文提出的惯用语方法,针对教材中一课的惯用语设计教学并完成反思。
高仪贞[8](2017)在《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词和量词以及数量词是现代汉语领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有关上述词汇在汉语领域中的应用以及表达多姿多彩。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有关数词和量词的表达和使用是他们学习汉语不容忽视的重点和难点。要掌握好汉语语法,首先得了解它的词源来自哪里?如何变换?传统语法的观点认为:汉语中数词和量词表达结构是无定的,对于不同学者来说,单独数量结构是否可作主语,至今还有争论。正如中国着名语言学家赵世开指出:现代语言研究的特点是重视语言现象的解释。当然,语言理论由于其解释力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梳理现代汉语中的数词和量词表达相关问题,本身就要从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出发。普通的语法研究提到复合词的结构时,一定会提到重叠式。但这种重叠的表达形式组合成短语时却不会将其称为重叠短语。我们对现代汉语短语的分类一般称作主谓式、偏正式、述宾式和并列式等等。所以数量短语的表达范畴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出现了大量代表性的论文等学术成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关注汉语的数量范畴,对“数词”和“量词”的表达及相关问题进行应用以及研究。“数词和量词系统”属于现代汉语词类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数量词系统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词必须和量词组合搭配,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在句子中起作用;二是数词和量词相互限制,相互促成。这就确定了数量词系统的“数不离量,量不离数”的特征,也确定了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数词和量词的搭配,或者根据量词和数词的搭配”的认别标准。数词和量词相互间有着极强的亲和力:数词只有依靠量词才能把千姿百态的客观事物变为可数的事物;量词也只有依靠数词才能把客观事物的量按各种单位计算出来。数词和量词的搭配是自然的,于是便成就了数词和量词这对“黄金搭档”——数量词。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没有另外两类词能够像数词和量词那样具有“联盟式”的结合关系。在汉语中的数量词还常在四字格短语、成语等形式中出现,本文针对这几种形式也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汉语里的数量短语表达的作用,说明数词和量词都有不同的概念,随后讨论数量词重叠形式的句法、语义功能。学界一般认为:数量短语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一、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定量”的概念;二、数量词+(名词)另称之为“不定量”的概念;三、每+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周遍性”的概念;四、指示代词+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确指数量”的概念。从这四种表达形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前三者属于数量表达,后者不属于数量表达,因为它本身含有若干个体的集合支撑。本文还描写了现代汉语数量重叠式的某些特点以及数量词表达式生成的过程。赵元任(1968)认为数量重叠“一X一X”式作状语时是副词,而作定语时是形容词。王继同(1991)在研究数量重叠“一XX”、“一X一X”式时则指出,如果量词出现不同的性质,就无法将之看作一种类型。本文将大量的调查语言事实,运用描写及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清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有界—无界性理论、三个平面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主观性理论、隐喻性理论等,依据大量的语言事实,对汉语的数量词进行研究,全面地考察数量短语的内部结构,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从一个泰语母语者的视角,对三个有代表性的个案“一XX”、“一X一X”、“一X一X又一X”格式的语法性质进行分析,对数量重叠短语后面主要和名词、形容词以及动词组合的情况进行定性的考察。
陈阮玉香[9](2017)在《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惯用语偏误研究 ——以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高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惯用语作为与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并列的熟语。长期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惯用语的界定、性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仅就某一结构类型的惯用语的研究还不多见,尤其是对使用较多的动宾式惯用语的研究就更少。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越南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高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学生的各种作业、试卷,了解与分析了惯用语的习得现状,对对越汉语惯用语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以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主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从前人的研究,概括了关于惯用语的观念,概括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第二章主要是从惯用语本身和教学两个角度指出研究的意义,并从惯用语的界定、分类、理解进行概括惯用语的性质。从此,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找出学习者习得惯用语时经常犯到的偏误。第三章,在分析学生习得惯用语常犯到的偏误基础下,进行归纳从此找出原因。第四章,论文对教师、学生以及教材编写的建议。最后是结论总结的部分。
张婷[10](2016)在《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位短语是古今汉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短语类型,数量众多,使用普遍。但关于同位短语概念的定位、结构的分析、性质的讨论,汉语语法学界的解释与争鸣一直没有停歇过。本文主要以上古到近代的汉语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的历时发展进行研究,对比分析相似类型同位短语的差异,进而归纳出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的本质属性和生成动因。全文共分七部分。绪论。主要对同位短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汉语语法学界,对于“同位”和“复指”的界定和取舍曾经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学者使用“同位”这个术语,但对于“同位”的类型、成分项间的语义关系、语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仍然很多,观点也很多样。本章包括自《马氏文通》以来学者们对于和“同位”有关的概念、结构、类型、组合成分、语义关系、语用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还对论文的选题价值、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第一章古代汉语同位短语概述。论文首先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同位短语”的概念进行了限定:同位短语是指成分项指称同一对象,处在同一位置,前后并置,无间隔成分,具有相同句法功能的短语。并将同位短语分为名名组合同位短语、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和谓名组合同位短语三大类。第一节介绍名名组合同位短语。首先从名词入手,确定人物名词和物质名词可以参与名名组合同位短语的组构。根据成分项上位名词前置或下位名词前置的情况,将名名组合同位短语分为上位前置式和下位前置式。概括介绍了上位前置式和下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主要类型和语义关系。第二节介绍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从人称代词入手,确定出参与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的主要人称代词类型,概括介绍了代名式、名代式和代代式三种次类型的主要类型、语义关系和语用特点。第三节简单介绍了数量不多的谓名组合同位短语。第二章名名组合同位短语历时研究。主要分两节对上位前置式和下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历史发展演变进行研究。第一节对上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三种基本类型:简单式、扩展式和嵌套式从上古到近代的各种情形进行描述,勾勒出上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发展脉络,并归纳出上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类型特征。第二节对下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五种基本类型:凝结式、加合式、数量式、列举式和指别式进行从上古到近代各种情形的描写与解释,勾勒出下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发展脉络,并归纳出下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类型特征。第三章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历时研究。主要分四节对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的次类型代名式、名代式、代代式以及嵌套式进行历时研究。第一节为代名式、第二节为名代式、第三节为代代式、第四节为各类型的嵌套,每一节内容都细致描绘从上古到近代名代/代代组合在汉语发展史中产生的时间、基本类型和组合成分的特点,并归纳出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的类型特征。第四章古代汉语同位短语不同类型比较研究。主要分两节,第一节对人物名词的上位前置式和凝结式进行比较,发现上位前置式在上古、中古时期都是占绝对优势地位的人物指称形式,到了近代以后,才出现了凝结式用例多于上位前置式用例的情况。第二节对代名式和名代式进行比较,发现代名式同位短语比名代式同位短语的起源要早而且类型更加丰富,而名代式直到近代后期才发展出和现代汉语名代式相似的使用情况。另外,分别比较了人物名词的上位前置式和凝结式、代名式和名代式的组合限制和语用差异。第五章汉语同位短语的本质属性及生成动因。论文认为汉语同位短语是并立性、限定修饰性和阐释说明性三位一体的汉语短语类型。汉语语法的意合本质、经济原则与凸显原则的共同制约、汉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是汉语同位短语生成的主要动因。结语。对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的整体发展进行概括。
二、体词性偏正组合及“的”字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词性偏正组合及“的”字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
0.2.1 条件句 |
0.2.2 条件标记 |
0.2.3 语义范畴 |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
0.4 语料的选择 |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
1.1 逻辑关系分析 |
1.2 句法分析 |
1.2.1 句法组成 |
1.2.2 句法位置关系 |
1.2.3 句法表现 |
1.3 语义分析 |
1.3.1 偏句语义分析 |
1.3.2 主句语义分析 |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
1.4 语用分析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2.2.1 多省略形式 |
2.2.2 有标记的否定 |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
2.2.4 多受事主语句 |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
2.3.2 接谓词性成分 |
2.3.3 接体词性成分 |
2.3.4 单独成句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3.2.1 高指称性 |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
3.2.4 表示可能假设 |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及插图清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2)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 ——以《近代汉语词典》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四字格的定名及判定标准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概况 |
第一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料及来源 |
一、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的语料问题 |
二、近代汉语四字格的来源概况 |
第二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来源的具体描写 |
一、唐五代时期的四字格 |
二、宋金时期的四字格 |
三、元明时期的四字格 |
四、清代的四字格 |
第二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音结构 |
第一节 声调特点 |
一、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流音变情况 |
二、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平仄特点 |
第二节 声韵特点 |
一、双声 |
二、叠韵 |
三、叠音 |
四、综合 |
第三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词形特点 |
第一节 叠字四字格 |
一、双叠(157) |
二、单叠(222) |
第二节 嵌字四字格 |
第三节 同义异形四字格 |
一、同序异素 |
二、同素异序 |
三、小结 |
第四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结构关系和语法功能 |
第一节 四字格的结构关系 |
一、附加结构 |
二、重叠结构 |
三、联合结构 |
四、主谓结构 |
五、动宾结构 |
六、偏正结构 |
七、动补结构 |
八、连谓结构 |
九、兼语结构 |
十、“的”字结构 |
十一、其他结构 |
十二、小结 |
第二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结构的对称性特点 |
一、主谓短语联合式四字格 |
二、偏正短语联合式四字格 |
三、动宾短语联合式四字格 |
四、小结 |
第三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句法功能 |
一、充当主语 |
二、充当谓语 |
三、充当宾语 |
四、充当定语 |
五、充当状语 |
六、充当中心语 |
七、充当补语 |
八、作分句 |
第五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及成因 |
第一节 近代汉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四字格的形成原因 |
一、历史文化的选择 |
二、社会发展的选择 |
三、认知心理的选择 |
四、语言系统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构式“该X就X”的多角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该X就X”的构式认定及其特殊使用形式 |
第一节 “该X就X”的构式认定 |
一、构式的认定标准 |
二、构式的认定分析 |
第二节 “该X就X”的特殊使用形式 |
一、变式 |
二、连用形式 |
第二章 “该X就X”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该X就X”的构件义 |
一、常项“该”和“就”的语义特征 |
二、变项“X”的语义特征 |
第二节 “该X就X”的构式义及其语义特征 |
一、“该X就X”的构式义 |
二、“该X就X”的语义特征 |
第三章 “该X就X”的形成机制与生成动因 |
第一节 “该X就X”的外部形成机制 |
一、“该X就X”同义格式的历时变化 |
二、“该X就X”同义格式之间的类推与替换 |
第二节 “该X就X”的内部形成机制 |
一、“该X就X”的历时演变轨迹 |
二、“该X就X”自身的重新分析与概念整合 |
第三节 “该X就X”的生成动因 |
一、认知动因 |
二、语用动因 |
三、民族文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遇见”义动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2 上古“遇见”义动词语义场 |
2.1 汉以前 |
2.2 西汉 |
2.3 小结 |
3 中古“遇见”义动词语义场 |
3.1 沿用成员 |
3.2 新兴成员 |
3.3 衰退成员 |
3.4 小结 |
4 近代“遇见”义动词语义场 |
4.1 语义场成员的承续 |
4.2 语义场成员的变革 |
4.3 小结 |
5 “遇见”义动词语义场更替特点 |
5.1 主导词更替特点 |
5.2 语义的更替特点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术语选择及其理据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问题 |
1.5 理论指导 |
1.6 研究方法和语料搜集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语料搜集与检索 |
1.7 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引言 |
2.2 国内“独语句”的发展 |
2.2.1 “省略说” |
2.2.2 “去省略说” |
2.2.3 “零句说” |
2.2.4 “词组本位说” |
2.2.5 “字本位说” |
2.2.6 “小句中枢说” |
2.3 国内“名词性独语句”研究梳理 |
2.3.1 名词性独语句的分类研究 |
2.3.2 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研究 |
2.3.3 名词性独语句的准入条件研究现状 |
2.4 国外独语句研究回顾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引言 |
3.2 认知突显观 |
3.3 “认知参照”观 |
3.4 “情境植入”观 |
3.4.1 情境植入理论 |
3.4.2 汉语名词性独语句的情境植入假设 |
3.4.3 名词性独语句的情境植入特征 |
3.5 本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
3.5.1 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整合的理据 |
3.5.2 基于“认知突显和认知参照的情境植入分析框架”的构建 |
3.6 小结 |
第4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与分类 |
4.1 引言 |
4.2 独语句与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 |
4.2.1 独语句的界定 |
4.2.2 认知语法视阈下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 |
4.3 名词性独语句的分类及其理据 |
4.3.1 名词性独语句的形式分类 |
4.3.2 名词性独语句分类的认知语法理据阐释 |
4.4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分类 |
4.5 小结 |
第5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特征考察 |
5.1 引言 |
5.2 原型式和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共享的句法特征 |
5.2.1 句法结构的独立性 |
5.2.2 句法形式的非拷贝性倾向 |
5.2.3 与动态助词“着”或“了”共现的可能性 |
5.3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特征 |
5.3.1 “的”字“隐”或“显”与词性“虚”或“实”的正相关性 |
5.3.2 句法组合的顺次性 |
5.4 小结 |
第6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特征考察 |
6.1 引言 |
6.2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特征描述 |
6.2.1 名词的原型性与准入独语句潜势的正相关性 |
6.2.2 名词性独语句的指称性 |
6.2.3 语义角色原型的多样性 |
6.2.4 “体”的突显性与“时”的非突显性 |
6.2.5 语言的经济性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 |
6.2.6 名词性独语句的多义性 |
6.3 小结 |
第7章 “PRG框架”下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 |
7.1 引言 |
7.2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3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扩展形式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3.1 “N+M1”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3.2 “N+M2”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4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5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扩展形式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5.1 “A(的)N+M1”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5.2 “A(的)N+M2”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6 小结 |
第8章 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的限制条件 |
8.1 引言 |
8.2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的限制条件 |
8.2.1 专有名词准入独语句有音节数量限制 |
8.2.2 个体名词准入独语句受“识解方式”影响 |
8.2.3 抽象名词准入独语句需个体化、偏正化或句群化 |
8.2.4 集合名词准入独语句有偏正化或句群化倾向 |
8.2.5 物质名词准入独语句需边界化、偏正化或句群化 |
8.3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修饰语词类的开放性倾向 |
8.4 名词的“界性”与其准入独语句的潜势 |
8.5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 |
9.2 研究意义 |
9.2.1 理论意义 |
9.2.2 实践意义 |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9.3.1 研究局限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本概念 |
1.1.1 情绪 |
1.1.2 情绪表达与演化 |
1.1.3 自媒体与情绪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词典建设的情绪研究 |
1.2.2 基于事件的情绪研究 |
1.2.3 自媒体语言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本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理论 |
1.3.4 文本的选择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章组织结构 |
2 分析框架 |
2.1 情绪表达的特点 |
2.1.1 主体性 |
2.1.2 事件性 |
2.2 框架制定 |
2.2.1 框架性能 |
2.2.2 情绪事件 |
2.2.3 情绪事件链 |
2.3 本章小结 |
3 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 |
3.1 情绪表达要素 |
3.1.1 情绪主体 |
3.1.2 情绪触发词 |
3.1.3 情绪词 |
3.2 单句内部情绪表达 |
3.2.1 单句内部的情绪事件 |
3.2.2 言者事件与他者事件 |
3.2.3 单句内部的情绪词 |
3.3 篇章内部情绪表达 |
3.3.1 篇章内部的情绪事件链 |
3.3.2 篇章内部的情绪链 |
3.3.3 篇章内部的情绪重心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情绪链的汉语自媒体情绪演化 |
4.1 言者事件情绪链演化 |
4.1.1 转折 |
4.1.2 时序 |
4.1.3 因果 |
4.2 他者事件情绪链演化 |
4.2.1 转折 |
4.2.2 时序 |
4.2.3 因果 |
4.3 情绪演化的基本原则 |
4.4 特殊情绪演化分析 |
4.4.1 反语 |
4.4.2 构式 |
4.5 小结 |
5 情绪资源建设 |
5.1 资源建设流程 |
5.2 语料标注 |
5.2.1 语料的选取与处理 |
5.2.2 标注原则及标准 |
5.2.3 标注内容 |
5.2.4 标注平台及符号使用 |
5.2.5 标注统计 |
5.2.6 标注一致性 |
5.2.7 标注语料库自动识别统计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高级汉语口语》惯用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惯用语的重要性 |
1.1.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惯用语本体相关研究概况 |
1.2.2 惯用语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相关概况 |
1.3 研究方法 |
2 惯用语概述 |
2.1 惯用语的界定 |
2.1.1 学术界的界定 |
2.1.2 与成语、谚语的区别 |
2.2 惯用语的基本特征 |
2.2.1 惯用语的语义特征 |
2.2.2 惯用语的构成特征 |
2.2.3 惯用语的语用特征 |
2.3 惯用语的分类 |
2.3.1 按语法分类 |
2.3.2 按语义分类 |
2.4 教材惯用语特征及分类 |
2.4.1 教材惯用语 |
2.4.2 教材惯用语特征 |
2.4.3 教材惯用语分类 |
3 教材惯用语编排情况分析 |
3.1 惯用语条目 |
3.1.1 惯用语总量及分布 |
3.1.2 惯用语复现率及分布 |
3.1.3 惯用语等级分布 |
3.1.4 惯用语使用频率调查 |
3.2 惯用语释例 |
3.3 惯用语练习 |
3.3.1 练习类型 |
3.3.2 练习数量 |
3.4 惯用语编排建议 |
4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
4.1 调查说明 |
4.1.1 调查内容 |
4.1.2 调查对象 |
4.1.3 问卷组成形式 |
4.2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1 总体得分情况 |
4.2.2 惯用语学习态度及教学方法 |
4.2.3 惯用语掌握情况 |
4.3 调查小结 |
5 《高级汉语口语》惯用语教学方法 |
5.1 教学法与教学方法 |
5.2 本文采用的教学方法 |
5.2.1 惯用语展示阶段 |
5.2.2 惯用语讲解阶段 |
5.2.3 惯用语练习阶段 |
6 教学方案示例 |
6.1 教学总体设计 |
6.1.1 课型定位 |
6.1.2 惯用语分析 |
6.1.3 教学方法的选择 |
6.2 教学详案设计 |
6.2.1 教学对象 |
6.2.2 教学目标 |
6.2.3 教学内容 |
6.2.4 教学过程实施(两课时) |
6.2.5 教学反馈及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数词和量词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1 研究对象 |
1.2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
1.2.1 理论背景 |
1.2.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 语料来源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汉语数词相关问题研究 |
2.0 引言 |
2.1 汉语数词的分类及用法 |
2.1.1 数词的概念及分类 |
2.1.1.1 数词的概念与形式定义 |
2.1.1.2 数词的分类 |
2.1.2 汉语数词系统及其语法功能 |
2.1.3 数词用法的归纳 |
2.2 数词“一”的用法及相关的认知解释 |
2.3 数词重叠式 |
2.4 汉泰数词使用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量词及其相关表达的功能性分析 |
3.0 引言 |
3.1 汉语量词的基本性质 |
3.1.1 汉语量词的形成和地位 |
3.1.2 汉语量词的功能认知分析 |
3.1.3 汉语量词在语言中的演化 |
3.2 汉语量词的分类及其用法 |
3.2.1 汉语量词分类 |
3.2.2 名量词 |
3.2.3 动量词 |
3.2.4 汉语量词的语用功能 |
3.2.5 汉语量词分类的复杂性 |
3.2.6 汉语量词短语的语义分析 |
3.3 量词重叠相关问题 |
3.3.1 量词重叠相关问题 |
3.3.2 量词重叠类别 |
3.3.3 量词重叠的功能状况 |
3.4 汉语和泰语使用量词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数量短语的表达及其认知解释(上) |
4.0 引言 |
4.1 数量短语的表达功能 |
4.1.1 数量短语的概念及其形成与研究发展 |
4.1.2 数量短语的表达功能 |
4.2 数量重叠“一XX”式研究 |
4.2.1 数量重叠的表达功能 |
4.2.2 汉语重叠式的功能 |
4.2.2.1 汉语重叠式的隐喻功能 |
4.2.2.2 汉语数量重叠的语义功能 |
4.2.2.3 汉语数量词重叠的句法功能 |
4.2.3 数量重叠“一XX”式研究 |
4.2.3.1“一XX”式中XX的数量短语 |
4.2.3.2“一XX”式的语义功能 |
4.2.3.3“一XX”式的语法功能 |
4.2.3.4“一XX”式的认知功能 |
4.3 汉语和泰语使用重叠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数量短语的表达及其认知解释(下) |
5.0 引言 |
5.1 数量重叠“一X一X”式研究 |
5.1.1 数量重叠“一X一X”式现有研究 |
5.1.2 对数量重叠“一X一X”式中“X”的考察 |
5.1.3“一X一X”式的语义功能分析 |
5.1.4“一X一X”式的句法功能考察 |
5.1.5 从认知功能角度考察“一X一X”结构式 |
5.1.6 与“一X一X”式相关的成语 |
5.2 不完全数量重叠“一X、再一X”式研究 |
5.2.1 不完全数量重叠“一X又、再一X”式现有研究 |
5.2.2“一X又/再一X”式不完全数量重叠结构考察 |
5.2.2.1 格式中插入“又” |
5.2.2.2 格式中插入“再” |
5.2.2.3“又”和“再”表示的轻重音 |
5.2.3“一X一X又一X”格式的用法 |
5.2.4“一X一X再一X”格式的用法 |
5.2.5 二语习得中“又、再”的重复义用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类固定短语的数量表达分析 |
6.0 引言 |
6.1 类固定短语的特征 |
6.2 类固定短语的用法、语义成分及句法考察 |
6.2.1 类固定短语的结构及功能 |
6.2.2 类固定短语的象似动因及指称关系概念表达 |
6.2.3 类固定常见的结构类型 |
6.3 现代汉语含数词“一”类固定短语的表达分析 |
6.3.1 含数词“一”的固定格式研究 |
6.3.2 含数词“一”的分固定格式研究 |
6.4 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中数量结构的功能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研究内容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惯用语偏误研究 ——以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高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中国研究现状 |
二 越南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越南学生学习惯用语情况调查 |
第一节惯用语概述 |
一 定义 |
二 感情色彩 |
三 结构、分类 |
四 语法功能 |
第二节 问卷设计 |
一 语料来源 |
二 问卷设计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
一 学生准确地运用惯用语的情况 |
二 学生误用惯用语的情况 |
第三章 越南学生习得惯用语偏误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语义偏误原因分析 |
一 误解字面意义 |
二 母语负迁移 |
三 汉语惯用语本质复杂 |
第二节 语法偏误原因分析 |
一 语法结构的定型性和灵活性 |
二 教材编写不清楚 |
第三节 语用偏误原因分析 |
一 教师讲解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 |
二 语言环境 |
三 惯用语变动毫无规律的本质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对对越汉语惯用语教学的建议 |
第一节 对教师 |
一 精讲多练 |
二 字面解释,引讲故事 |
三 与母语的对应形式进行比较分析 |
四 设定语境进行模拟训练 |
第二节 对学生 |
第三节 对教材编写 |
一 对中级教材 |
二 对高级教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惯用语手册 |
致谢 |
(10)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古代汉语同位短语概述 |
第一节 名名组合同位短语 |
一、能够参与同位短语组合的名词 |
二、上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类型及语义关系 |
三、下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类型及语义关系 |
四、名名组合同位短语不同类型间的嵌套 |
第二节 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 |
一、能够参与同位短语组合的人称代词 |
二、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的类型及语义关系 |
三、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的嵌套 |
第三节 谓名组合同位短语 |
第二章 名名组合同位短语历时研究 |
第一节 上位前置式同位短语历时研究 |
一、简单式 |
二、扩展式 |
三、嵌套式 |
四、上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下位前置式同位短语历时研究 |
一、凝结式 |
二、加合式 |
三、数量式 |
四、列举式 |
五、指别式 |
六、下位前置式同位短语的类型特征 |
第三章 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历时研究 |
第一节 代名式 |
第二节 名代式 |
第三节 代代式 |
第四节 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的嵌套 |
第五节 名代/代代组合同位短语的类型特征 |
第四章 古代汉语同位短语不同类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人物名词上位前置式和凝结式比较研究 |
第二节 代名式和名代式比较研究 |
第五章 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的本质属性及生成动因 |
第一节 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的本质属性 |
第二节 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的生成动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体词性偏正组合及“的”字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2]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 ——以《近代汉语词典》为中心[D]. 张炜琼.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2)
- [3]构式“该X就X”的多角度研究[D]. 郝洁. 扬州大学, 2020(02)
- [4]“遇见”义动词演变研究[D]. 王立巧. 宁波大学, 2019(06)
- [5]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D]. 杜小红. 河南大学, 2019(05)
- [6]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与演化研究[D]. 莫怡文. 武汉大学, 2019(06)
- [7]《高级汉语口语》惯用语教学研究[D]. 廖咏惟.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D]. 高仪贞.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
- [9]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惯用语偏误研究 ——以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高级学生为例[D]. 陈阮玉香.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10]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D]. 张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