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特殊系统误差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领,袁浩,杨析,姬丙寅[1](2021)在《基于最佳测量条件的特殊螺纹接头油、套管密封直径测量方法浅析》文中研究指明密封直径是特殊螺纹接头油、套管产品的关键技术参数,密封直径的加工偏差对特殊螺纹接头的使用性能具有显着影响,本文对典型的锥-锥密封结构型式的密封面直径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密封面直径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和产生原因,提出了基于最佳测量条件的特殊螺纹接头密封直径测量方案,对提高特殊螺纹接头密封直径测量准确度和质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周挺[2](2021)在《面向类球形机器人欠驱动系统的分数阶滑模控制及仿真》文中研究说明欠驱动系统广泛存在于实际工程当中,桥式吊车、倒立摆和水面船舶等都为典型的欠驱动系统。欠驱动系统相比于全驱动系统具有机械结构复杂程度低,整体质量轻和能耗低等优点。但是欠驱动系统的欠驱动特点使得常规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对其难以适用。在现有对欠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滑模控制方法具有对参数变化不敏感、实现简单等优点,使得欠驱动系统的滑模控制方法成为了欠驱动控制方法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分数阶理论的发展,分数阶控制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数阶滑模控制成为了分数阶控制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滑模控制与分数阶结合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控制效果,并且能进一步提高鲁棒性。因此研究欠驱动系统的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本论文选择以球形机器人为代表的一类欠驱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分数阶滑模控制在欠驱动系统的应用展开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的滑模面在欠驱动系统应用中存在超调量大、调节时间长的问题,通过引入分数阶微分和分数阶积分算子提出了一种具有更高控制自由度的新型分数阶PIλDμ滑模面来改善控制性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分层滑模控制方法实现了欠驱动系统分数阶滑模控制器设计,通过Lyapunov方法和相关分数阶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参数选取条件。球形机器人直线运动速度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的整数阶滑模控制器,系统的动态性能以及鲁棒性都有显着的提高。(2)考虑到提出的分数阶PIλDμ滑模控制算法易引起输入饱和以及实际系统中存在的外界干扰和模型误差,利用分数阶滑模面快速收敛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抗饱和分数阶滑模控制器。首先设计了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系统的干扰和模型误差进行处理;其次设计了相应的辅助系统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能够依据期望信号和控制器输出信号大小自适应调整参数的滤波器。依据相关理论证明了在此新型抗饱和分数阶滑模控制器作用下的欠驱动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3)针对现有欠驱动系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中的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存在接近系统平衡点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引入线性分数阶积分项,提出了一种具有更快收敛速度的新型分数阶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结合分层滑模控制方法为欠驱动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全局快速收敛的分数阶终端滑模控制器,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滑模面在系统平衡点附近的收敛速度,对滑模面的幂次项进行分段设计,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分数阶非奇异滑模面,并结合非线性干扰观测器设计了对应的控制器,给出了系统误差的收敛域以及收敛时间。在球形机器人速度控制系统中验证了两种控制器的有效性以及优越性。(4)为提高常规整数阶固定时间滑模面在欠驱动系统的控制效果,引入分数阶微分算子,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数阶固定时间滑模面,证明了该滑模面的固定时间收敛特性,并给出了收敛时间上界的表达式。结合分层滑模控制方法和新型分数阶固定时间滑模面设计了对应的控制器,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在球形机器人系统中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数阶固定时间滑模面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存在控制奇异问题。为了解决该分数阶固定时间滑模面的奇异问题,在引起奇异的非线性项引入分数阶积分算子,并在高阶幂次项中引入分数阶微分算子,提出了一种分数阶PIλDμ终端滑模面,在解决控制奇异的同时提高了控制效果。
赵百轩[3](2021)在《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红外图谱信息处理研究》文中认为成像光谱技术有机融合了光学成像技术、光谱技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能够同时获取目标三维信息(二维空间信息和一维光谱信息),是当今可见光和红外遥感器探测技术领域中的前沿科技和重要手段。在中、长波红外波段,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以其多通道、高通量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静态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Stepped Micro-mirror Imaging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meter,SIFTS),利用基于微光机电系统(MOEMS)技术制造的多级阶梯微反射镜取代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高精度动镜来实现光程差的获取,具有多通道、高通量及高稳定性等优点,在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减灾预报、气象观测、空间遥感及军事目标侦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谱信息处理是成像光谱仪应用的基础。SIFTS的图谱信息处理有以下难点:首先,其对信号的调制方式使得图谱信息的处理流程与传统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不同,需要结合仪器结构及原理,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SIFTS的图谱信息处理方法;其次,仪器干涉核心中的特殊器件—基于MOEMS技术制造的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加工精度误差及装调误差会在图谱信息中引入多个维度的复合误差;此外,仪器工作在中波红外波段,信号相对较弱,背景噪声大,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进一步处理带来了一定难度。针对以上难点和具体应用需求,本论文开展了SIFTS的图谱信息处理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通过分析SIFTS的工作原理,结合干涉核心内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独特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场景图像重建算法。利用图像形态学运算和小波分解对图像单元边缘信息进行增强,解决了背景图像信息对图像单元边缘信息检测的干扰问题;利用特征匹配拼接提高了图像单元的配准精度;并对拼接后的场景图像进行基于频域滤波的图像融合,解决了场景图像中存在拼接缝隙的问题。为了验证场景图像重建算法,设计并进行了原理样机的外场实验,成功获得了目标场景的高质量图像。二、通过对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特殊结构及其对光谱的调制作用的分析,结合传统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光谱重建流程,提出了相应的光谱重建算法,以提取数据立方体中任意目标的光谱信息。针对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子阶梯高度误差,提出了一种空域非均匀光程差采样校正算法,结合子阶梯高度误差测试数据,在光程差域采用最小二乘拟合对光程差的非均匀采样进行校正,修正了其在频域造成的波数漂移和相位误差。三、完成了仪器的光谱及辐射标定工作。分析了对干涉图和重建光谱影响最大的干涉核心的系统误差,详细推导了干涉核心中各器件的多维度装调误差等系统误差与空域干涉条纹畸变及频域光谱波数偏移之间的转换关系,建立了误差传递模型。根据该模型,提出了一套适用于SIFTS的光谱辐射标定方法。设计并进行了光谱辐射标定实验,验证了光谱辐射标定方法的有效性。四、评价了SIFTS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信噪比以及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能力。计算了仪器的理论空间分辨率,并利用外场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了仪器的理论光谱分辨率,设计并进行了光谱分辨率测定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根据仪器各光学器件参数以及探测器参数,建立了仪器干涉图信噪比的理论模型,并详细推导了仪器干涉图信噪比与光谱信噪比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标准辐射源测量实验结果对信噪比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设计进行了实验室中的液态乙腈定性识别和CO2气体定量分析实验,验证了仪器的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能力。
何川[4](2021)在《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文中研究表明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几乎所有试图将引力和标准模型统一起来的新物理理论都要求等效原理破缺。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是验证新物理理论、寻找新相互作用力的重要途径。除了传统的宏观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外,利用原子干涉仪检验等效原理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开展的工作,是在本实验室2015年取得的、国际上首次实现的原子干涉仪等效原理检验精度达到10-8量级基础上的进一步推进。本人在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围绕η~10-10精度的原子干涉仪等效原理检验对应的实验和系统误差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2015年时原子只能工作在下能级的四波双衍射Raman(4WDR)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并实现了原子可工作在上能级的四波双衍射Raman升级(4WDR-e)方案。该方案使我们的实验系统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可以同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双组分差分原子干涉仪:工作在单一内态、两种原子F态可以进行自由组合差分测量。2.完成了新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平台的研制。先后完成真空系统、磁屏蔽系统、激光系统、转动补偿系统的全新设计和改进。其中磁屏蔽系统和声光移频系统系统指标均达到国际上同类产品最好水平,实验平台的主要指标均有大幅度提升。在上述的改进措施下,双组分原子干涉仪重力差分测量分辨率由2015年的8×10-9g提高到2019年的6×10-11g,提高了 2个多数量级。3.在国际上第一次开展质量-内能的等效原理联合检验,并达到η~10-10精度。通过4WDR-e 方案,实现了 87Rb|F=1>-85Rb|F=2>、87Rb|F=2>-85Rb|F=2>、87Rb|F=1>-85Rb|F=3>、87Rb|F=2>-85Rb|F=3>四种质量-内能组合的双组分原子干涉仪,且其重力差分测量极限分辨率均优于2.5×10-10g。联合检验的结果中,关于质量的检验精度为η70=(-0.8±1.4)×10-10,关于内能的每单位能量检验精度为ηE=(0.0±0.4)×10-10。4.全面评估了(87)Rb和(85)Rb双组分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精度~10-10量级的主要系统误差。
孟庆宇[5](2021)在《反射式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理论及降敏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学系统最终性能的实现不单依靠光学设计中像差校正的理论结果,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建造过程中对光学元件位置误差、镜面面型参数误差以及系统稳定性等因素的控制。反射式光学系统通常具有大口径、长焦距的参数特征,且反射镜普遍应用非球面面型设计,公差要求的提高将会显着增加建造周期和经济成本。因此,探究反射式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机理,实现反射式光学系统的降敏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面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反射式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理论与降敏设计方法研究,探究反射式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建立反射式光学系统降敏设计方法,为以大型望远镜、高性能航空航天光学遥感器为代表的反射式光学系统的低敏感度设计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开展了同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提出以光程变化量OPV作为直观反映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的评价参数,应用几何光学方法,建立了同轴反射式光学系统的反射镜位置误差与面型参数误差因素引起的光学系统光程变化量的解析模型,理论揭示了光学系统内部参数误差对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的影响规律,为同轴反射式光学系统降敏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光程变化量的理论研究,建立了反射式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评价函数,综合考虑像质评价、工程设计约束以及误差敏感度因素,提出了同轴反射式光学系统降敏设计方法。并将该降敏设计方法应用于大型工程项目行星大气光谱望远镜的同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通过降敏设计过程中光学系统光程变化量与波像差改变量的关系,验证了光学系统降敏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表明光程变化量可以作为误差敏感度的评价标准在同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中进行推广应用。在同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理论及降敏设计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将误差敏感度理论拓展应用到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建立了离轴量特征参数与误差敏感度的数学关系,并基于光程变化量评价函数,提出了适用于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的降敏设计方法,通过降敏设计过程中光学系统光程变化量与离轴量特征参数的关系分析,验证了光学系统降敏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表明光程变化量可以作为误差敏感度的评价标准指导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并将该降敏设计方法应用于大型工程项目“天问一号”高分辨率相机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设计。在光学系统参数基本确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降低光学元件加工难度与光学系统装调难度,从反射式光学系统实现的角度,提出了两种面向系统实现性的反射式光学系统降敏设计方法:基于自由曲面光学系统制造残差校正方法、降低装调敏感度的离轴光学系统多镜一体化设计方法。前者将光学系统出瞳位置准平面自由曲面镜作为像差补偿元件,一次性校正系统残差,降低了光学元件加工与光学系统装调精度要求;后者将离轴三反系统的主镜与三镜设计为集成镜,减少了光学系统装调自由度,降低了光学系统装调复杂度与敏感度。理论与仿真分析表明,两种降敏设计方法可有效降低光学元件加工难度与光学系统装调难度。
杨灯[6](2021)在《顾及测距误差的UWB定位模型与动态组网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导航定位与国防建设、社会生态发展、经济高质量转型、民生水平提升等息息相关,是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位置信息支撑。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成,厘米级定位精度使室外位置服务趋于成熟,但GNSS信号无法穿透墙体覆盖占人们70%-90%活动时间的广阔室内或地下空间,导致室内导航定位发展滞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广泛需求。本文针对复杂室内/地下场景高精度定位问题深入探究,研究UWB高精度定位模型与动态组网,内容涵盖UWB定位算法、UWB测距误差改正模型、UWB定位模型、UWB定位基准动态组网等几个方面,形成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1)针对单一定位算法难以满足多变复杂室内场景、成本空间适配、系统鲁棒精度要求等多维度定位需求,本文分别基于多种定位场景研究了高精度定位方法或算法。首先基于直线型狭长空间,提出了双基站抗差一维定位算法,比传统单基站定位算法更具鲁棒性和高精度;其次基于仅两个UWB基站可工作的应急场景,提出了地图约束的双基站抗差定位算法,探究双基站定位数学原理、构建模糊坐标快速选择策略,在空旷室内实现了0.24米量级的定位精度;最后基于常规室内场景,研究了LS估计、TLS-Taylor迭代、改进的REKF三种定位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均能实现约0.2米的室内定位精度,且REKF具有较强抗粗差能力。(2)针对定位系统UWB测距值存在测距误差问题,分析了UWB测距误差的来源与种类,基于多项式拟合描述函数、HPF等构建了UWB测距系统误差修正模型,基于距离滤波RKF构建了UWB测距粗差处理模型,两种模型构成UWB测距误差改正方法,实验显示28米测距范围内模型修正后的平均测距误差降低了77.4%,且能有效抵制测距粗差。(3)现有常用UWB定位模型较少考虑UWB测距误差,本文在成果(1)定位算法之前加入成果(2)测距误差改正,提出顾及测距误差的UWB定位模型,验证实验表明UWB测距系统误差使UWB动态定位轨迹存在明显偏移,提出模型使平均定位误差减低了66.67%,且使定位曲线更加平滑、定位系统更加鲁棒。(4)针对UWB定位基准构建原则,探究静态组网技术,通过实验分析五大静态组网关联因素,确立一种非DOP值的应急UWB基站快速组网布设方案“以定位区域为中心、天线竖直向上、基站数量尽可能多、矩形网型”,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针对UWB定位基准实时构建需求,研究了递推式动态组网方法,引入心理学的MDS算法,提出了一种集中式动态组网方法,能有效避免递推式动态组网的误差累积问题。基于以上成果,本文在井下综采面开展了验证实验分析,面对环境错综复杂、强干扰的定位环境,实现了综采面UWB定位基准动态自组网定位和亚米级精度的行人定位,充分验证了本文所提定位模型与组网算法的高质性和鲁棒性。
夏志高[7](2021)在《一种离轴凸非球面补偿器的研究》文中指出光学系统中离轴非球面的应用有着许多的优点:缩小仪器尺寸、减轻系统重量、简化系统结构、减小中心遮拦、增大视场范围、提高成像质量等等。随着光学系统性能指标要求的提高,离轴非球面的相对口径和离轴量不断增大,且面形精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相应地,面形检测精度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这对于高精度的面形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针对离轴凸非球面的检测工作仍然是一个需要攻坚的突破口。首先介绍了凸非球面的检验方法和发展概况,然后基于三级像差理论,计算非球面的球差以及单色像差,介绍了其计算方法并应用于离轴凸非球面的像差计算当中;对于大直径离轴凸非球面镜的面形检验,改进了常用的半透半反式的Hindle检验法,设计一个特殊结构的补偿器组,并对补偿器的加工和装调进行误差分析,同时对整个补偿检测系统进行仿真优化和公差分析;另外还设计了一个去除材料误差的方案,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分析结果;另外还搭建了实际的光学检验系统,完成了系统误差去除实验以及面形检验实验,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果,同时为把此设计推广到更大口径的凸非球面的检测中去奠定了基础。最后为了验证本课题理论设计的可靠性,将所得的面形结果与我们的母镜检验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剩余误差在误差范围之内验证了我们的理论设计的正确性。最终测量数据能够很好的指导光学加工,从而使得被测镜能够达到所需求的面形精度,也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在现有非球面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离轴凸非球面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对透射式Hindle补偿镜组进行了改进,使用弯月形透镜替代传统补偿镜中的球面镜。对光路进行了优化,并利用软件分析了这一方案可以达到的理论精度为0.0085λ。2.改变了单个弯月透镜进行补偿的方法,提出透射式补偿镜组的完全补偿法,并完成了离轴凸非球面检测方案的设计。对检测光路进行优化后,利用ZEMAX软件对改光路结构的误差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实验测量光路,对该检测方案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对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了该补偿器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周瑜[8](2020)在《基于李代数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逐渐从专用大平台向通用小平台过渡、从单星观测向多星组网融合探测发展、从地面专业处理向星上实时处理迈进,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应用对数据处理的通用性、时效性、及高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引入李代数以解决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几何定位面临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李代数的卫星遥感影像几何定位相关问题,研究成果丰富和拓展了当前卫星遥感影像定位理论和方法,且具有实用性。论文主要工作:1、深入分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精度定位相关理论和技术发展现状,针对经典欧拉角和四元数表征线阵卫星影像姿态,在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李代数应用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姿态表征,建立基于李代数的几何定位理论与方法体系。2、提出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基于李代数的外方位元素表征与建模、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线性插值外方位元素建模以及线性插值的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等基础算法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和实际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李代数姿态插值相较于欧拉角和四元数姿态插值,精度高且插值结果完整平滑;三者后方交会计算精度一致,但李代数计算效率提升明显;从而验证了用李代数表征航天线阵摄影测量外方位姿态的可行性。3、提出基于李代数姿态表征的遥感影像严格成像模型,给出线阵卫星任意扫描行影像李代数姿态的插值方法;建立李代数姿态表征下对地直接定位时,地面目标与卫星影像之间成像几何关系;构建基于李代数的单幅影像定位、立体影像定位、多条带影像定位模型。利用天绘一号卫星位于平原、丘陵和高山地三种地形数据对李代数立体几何定位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经典欧拉角表征,李代数立体定位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且实用性较强。4、提出基于李代数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无控区域网平差模型和方法,建立了李代数姿态表征的EFP法和轨道分段多项式拟合法的区域网平差模型。通过天绘一号01星和03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实际数据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经典欧拉角表征,基于李代数的区域网平差在系统误差探测上更灵敏,且在两种平差模型下都能实现定位精度提升,效率提升较为明显。5、提出基于HEIV模型的RPC参数求解方法。该方法针对RPC参数估计问题中设计矩阵元素含不等精度噪声和常规平差方法含有系统偏差难题,平差准则采用马氏距离最小,平差方法采用总体最小二乘,建立了新的RPC参数求解模型。天绘一号卫星位于不同区域的三种典型地形实际数据验证表明:该方法相较于现有的直接最小二乘法、L曲线岭估计最小二乘法及截断SVD估计法在影像纠正精度上优势明显,能显着提高RPC参数估计精度。6、提出基于卫星影像数据和RPC参数反求卫星成像时刻内方位元素、轨道、姿态等严格成像模型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可在不需要初始值情况下,利用卫星影像和RPC参数解算得到卫星影像区域相应的成像时刻内外方位元素,实现有理函数模型反求严格成像模型,打通了严格成像模型和有理函数模型相互转化关键环节。天绘一号01星多景数据反求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外方位线元素最大残差0.96米、角元素最大残差0.95角秒,内方位残差最大0.42像素,为实现有理函数模型的长条带平差、少控/无控高精度定位、多传感器联合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刘牛[9](2020)在《ICRF与Gaia-CRF参考架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它是天文学的基础,对天体物理学和大地测量学的许多方面至关重要。天体测量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建立一个高精度、惯性的天文参考系,从而相对于这样的惯性参照系来描述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研究银河系的运动学特征及对同一天体在不同波段的对应体进行位置认证和比较。当前的天文参考系是参照于银河系外遥远的天体(主要是活动星系核)的位置来定义的,称为国际天球参考系(ICRS)。在实测上,与之相对应的基本星表为国际天球参考架(ICRF)。它由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在S/X、K和X/Ka波段的观测资料解算而得,位置精度已经达到数十微角秒水平。另一方面,Gaia卫星的观测资料也将在光学波段提供一个类似精度的光学参考架(Gaia-CRF)。ICRF与Gaia-CRF的连接成为天体测量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这要求对ICRF与Gaia-CRF的参考架特性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便主要集中于此。第一章回顾了天体测量的历史,诠释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第二章简要介绍了ICRF和Gaia-CRF的相关信息,重点回顾了K和X/Ka波段参考架的发展历史。本文主要使用的分析工具为矢量球谐函数法,有关这一方法的描述在第三章给出。第四章分析了ICRF的整体特性。作者首次提出了一种评估射电源全天分布均匀性的量化指标并改进了ICRF定义源筛选测量,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将ICRF轴指向稳定性提高2-3倍。作者估计了VLBI星表的内部符合精度,验证ICRF3星表给出的位置噪声水平。最后,作者利用Gaia位置为参考,首次对历代ICRF的外部符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ICRF3 X/Ka波段参考架存在约0.2 mas的系统误差。这些工作很好地解释并补充了国际上ICRF3工作组的相关结果。在第五章里作者研究Gaia-CRF的参考架性质。本章结合银河系动力学方法,来评估Gaia-CRF1的惯性水平,指出Gaia-CRF1可能存在约0.3 mas yr-1的剩余旋转,这是除Gaia工作组外首个公开发表的、研究Gaia-CRF1性质的工作。对于Gaia-CRF2,作者研究其系统精度与星等差的依赖关系,结果发现Gaia-CRF2的整体精度与河外源样本的极限星等几乎无关。这一结果可作为未来ICRF与Gaia-CRF连接源选择的参考。活动星系核(AGN)的光学-射电位置差是影响参考架连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章首次将光学-射电位置差研究延伸到K和Ka波段,并研究其与AGN的结构、宿主星系形状等参数的依赖关系。作者发现,光学与射选择电位置差与射电波段的观测频率、河外源的结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与前人的论述不一致。这些结果可作为ICRF与Gaia-CRF连接源的依据。接下来,作者回顾了可行的参考架连接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连接方法,即在Gaia-CRF2框架下分析VLBI的历史资料。本章利用这一方法重新解算了VLBI在S/X波段的历史观测资料,发现使用Gaia-CRF2来替代ICRF3尚不足以显着提高VLBI产品的精度。但这一方法有待利用未来的Gaia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最后,作者回顾了现阶段的所有工作,并介绍了未来VLBI技术的发展和Gaia资料的发布信息,给出了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周萱影[10](2019)在《回归模型复共线性诊断方法及其在惯导误差分离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共线性问题是指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之间具有高度线性相关关系的一类问题,普遍存在于以非实验数据为主体的自然科学领域中,如:大地测量学、经济学、医学、生物学、大气科学以及武器装备试验鉴定等领域。由于复共线性的存在会导致模型中的回归系数估计失真或难以准确估计,因此,研究发展复共线性情况下的回归模型诊断与度量,以及相应的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是实现高精度参数估计和复共线性模型应用的前提与关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复共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展开,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复共线性的诊断和度量方法,提出新的病态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估计算法和估计策略。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利用数据融合和模型分解思想,提出了新的复共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策略,并以动基座惯性导弹的制导系统误差分离为应用背景验证了新策略的有效性及优良性首先针对多种精度的测量模型,研究了不等精度线性测量融合处理的最优加权与参数估计问题,给出了不等精度数据融合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形式,并证明了最优融合权值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分析了不等精度线性融合模型最优估计的精度;其次从模型分解的角度出发,基于一定假设条件下,提出了针对复共线性回归模型新的分段参数估计策略和迭代参数估计策略,并根据理论分析给出了最优融合估计和分段参数估计的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新方法、新策略的可行性;最后,考虑到动基座惯性导弹具有初始误差,分析了初始误差与制导系统误差的耦合性,将分段估计策略和迭代估计策略应用于制导系统误差分离问题中,通过数据仿真试验,验证了动基座惯性导弹制导系统误差估计策略的适用性。2.针对复共线性的诊断与度量问题,提出了基于条件指标(Condition Index,CI)-方差分解比(Variance Decomposition Proportion,VDP)复共线性辨识与诊断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惯性导弹制导系统误差线性分离问题首先从理论上给出了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条件数和相关性分析的假设检验的相关概念及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CI和VDP的定义及形式,并提出了一种基于CI-VDP的复共线性辨识与诊断方法;其次,结合相关性数值仿真,给出了复共线性辨识与诊断中某些关键参数设置的理论依据;最后,将基于CI-VDP的复共线性辨识与诊断方法应用于制导系统误差模型中的复共线性处理中,根据辨识与诊断结果实现了制导误差分离的分块最小二乘估计算法。该辨识与诊断方法不仅能判断模型中的设计矩阵是否存在共线性关系,还能准确的诊断出包含于线性相关关系中的相关变量,有效提高了制导系统误差的分离精度。3.建立了制导系统误差的遥外测非线性联合模型,结合动基座制导系统误差初始误差及工具误差之间的耦合性,提出了基于人工鱼群智能仿生算法的制导系统误差非线性联合模型参数分离方法首先利用遥测及外测数据模型,建立了高精度的制导工具系统误差非线性联合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传统非线性回归模型的Bayes极大后验参数估计算法;其次,结合动基座初始误差物理机理,建立了制导工具系统误差与初始误差的遥外测联合误差分离非线性回归模型,设计了动基座制导系统工具误差和初始误差分离流程,构建了人工鱼群智能仿生算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和全局最优性,仿真算例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动基座导弹制导工具系统误差和初始误差分离精度。
二、一种特殊系统误差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特殊系统误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最佳测量条件的特殊螺纹接头油、套管密封直径测量方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密封直径测量方法概述 |
2.密封直径测量误差分析 |
(1)方案A: |
(2)方案B: |
3.最佳测量条件的确定 |
(1)对于测量方案A,密封直径测量值的标准误差为: |
①令或为最小 |
②令或为最小 |
③令(tgβ)2=0或为最小 |
(2)对于测量方案B,密封直径测量值的标准误差为: |
4.结语 |
(2)面向类球形机器人欠驱动系统的分数阶滑模控制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欠驱动系统控制综述 |
1.2.2 滑模控制方法综述 |
1.2.3 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综述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欠驱动系统的分数阶PI~λD~μ滑模控制 |
2.1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及相关定理概述 |
2.2 滑模控制原理及分层滑模控制方法简介 |
2.3 欠驱动系统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 |
2.3.1 分数阶PI~λD~μ滑模控制器设计 |
2.3.2 稳定性分析 |
2.4 数值仿真 |
2.4.1 球形机器人运动原理及直线运动模型 |
2.4.2 球形机器人分数阶自适应PI~λD~μ滑模速度控制器设计 |
2.4.3 仿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输入受限下的欠驱动系统分数阶滑模控制 |
3.1 欠驱动系统的抗饱和分数阶滑模控制 |
3.1.1 干扰观测器设计 |
3.1.2 自适应滤波器设计 |
3.1.3 抗饱和分数阶控制器设计 |
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欠驱动系统的分数阶终端滑模控制 |
4.1 有限时间稳定概念及相关定理 |
4.2 欠驱动系统的分数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
4.2.1 分数阶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 |
4.2.2 分数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 |
4.2.3 数值仿真 |
4.3 改进的欠驱动系统分数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
4.3.1 改进型分数阶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 |
4.3.2 改进型分数阶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 |
4.3.3 数值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欠驱动系统分数阶固定时间滑模控制 |
5.1 固定时间收敛相关引理 |
5.2 欠驱动系统的分数阶固定时间滑模控制 |
5.2.1 分数阶固定时间滑模面设计 |
5.2.2 分数阶固定时间控制器设计 |
5.2.3 数值仿真 |
5.3 欠驱动系统的分数阶非奇异固定时间控制 |
5.3.1 分数阶非奇异PI~λD~μ终端滑模面设计 |
5.3.2 分数阶PI~λD~μ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 |
5.3.3 数值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红外图谱信息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研究进展 |
1.3 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图谱信息处理研究进展 |
1.3.1 通用类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图谱信息处理技术 |
1.3.2 专用类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图谱信息处理技术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IFTS原理 |
2.1 时间相干原理 |
2.1.1 单色光干涉 |
2.1.2 复色光干涉 |
2.2 傅里叶变换光谱学基础 |
2.2.1 Nyquist-Shannon采样定理 |
2.2.2 离散傅里叶变换 |
2.2.3 快速傅里叶变换 |
2.3 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IFTS |
2.3.1 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IFTS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2 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IFTS基本参数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IFTS图谱信息重建 |
3.1 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IFTS图谱信息重建基本流程 |
3.2 场景图像重建 |
3.2.1 干涉图像单元提取 |
3.2.2 干涉图像单元拼接 |
3.2.3 场景图像融合 |
3.3 目标光谱重建 |
3.3.1 通用干涉数据处理 |
3.3.2 空域非均匀光程差采样校正 |
3.4 外场实验验证 |
3.4.1 外场成像实验平台搭建 |
3.4.2 外场实验结果:场景图像信息重建 |
3.4.3 外场实验结果:目标光谱信息重建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IFTS光谱辐射标定 |
4.1 干涉核心系统误差分析 |
4.1.1 倾斜误差 |
4.1.2 斜率误差 |
4.1.3 旋转误差 |
4.1.4 系统误差传递模型 |
4.2 光谱辐射标定 |
4.2.1 相对辐射标定 |
4.2.2 光谱波数标定 |
4.2.3 绝对辐射标定 |
4.3 光谱辐射标定实验 |
4.3.1 相对辐射标定实验 |
4.3.2 光谱波数标定实验 |
4.3.3 绝对辐射标定实验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IFTS性能评估 |
5.1 空间分辨率 |
5.1.1 SIFTS理论空间分辨率 |
5.1.2 SIFTS空间分辨率的实际测定 |
5.2 光谱分辨率 |
5.2.1 SIFTS理论光谱分辨率 |
5.2.2 SIFTS光谱分辨率的实际测定 |
5.3 信噪比 |
5.3.1 SIFTS理论干涉图信噪比 |
5.3.2 SIFTS理论光谱信噪比 |
5.3.3 SIFTS信噪比测量实验 |
5.4 定性识别及定量分析 |
5.4.1 定性识别 |
5.4.2 定量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等效原理检验的背景和意义 |
1.2 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 |
1.2.1 宏观实验 |
1.2.2 微观实验 |
1.3 等效原理检验的未来与展望 |
1.3.1 长基线原子干涉仪计划 |
1.3.2 太空原子干涉仪计划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原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2.1 原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
2.1.1 原子的冷却与囚禁 |
2.1.2 原子喷泉 |
2.1.3 原子干涉仪 |
2.1.4 差分测量以及等效原理检验 |
2.2 4WDR方案 |
2.2.1 4DWR方案的实现 |
2.2.2 4WDR方案的等效原理检验 |
2.2.3 4DWR方案的共模抑制效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实验系统 |
3.1 真空系统 |
3.1.1 真空度需求 |
3.1.2 真空系统设计 |
3.1.3 真空系统搭建 |
3.2 10nT级大型磁屏蔽装置 |
3.2.1 第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磁屏蔽装置 |
3.2.2 第二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磁屏蔽装置 |
3.3 光学系统 |
3.3.1 能级方案 |
3.3.2 偏振谱稳频光学模块 |
3.3.3 冷却光光学模块 |
3.3.4 8程声光移频光学模块 |
3.3.5 探测光光学模块 |
3.3.6 Raman光光学模块 |
3.3.7 激光时分复用光学模块 |
3.3.8 光学系统的保护 |
3.4 微波射频系统 |
3.5 地球转动补偿系统 |
3.6 控制采集系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组份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
4.1 双组份原子的冷却与囚禁 |
4.2 同步双组份原子喷泉 |
4.3 原子干涉过程以及差分测量 |
4.4 双组份十米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分辨率的改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质量和内能联合检验等效原理 |
5.1 不同质量和内能的原子检验等效原理 |
5.2 4WDR-e方案 |
5.3 实验装置和过程 |
5.4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系统误差分析 |
6.1 波矢修正 |
6.2 科里奥利力效应 |
6.3 重力梯度效应 |
6.4 波前畸变 |
6.5 二阶Zeeman效应 |
6.6 AC-Stark效应 |
6.7 其他系统误差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基本物理和化学常数 |
附录B 铷原子的物理性质 |
附录C ~(85)Rb D2线超精细能级 |
附录D ~(87)Rb D2线超精细能级 |
附录E 个人简历 |
附录F 发表文章 |
(5)反射式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理论及降敏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理论与降敏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光学系统降敏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3 面向系统实现性的光学系统降敏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同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误差敏感度理论研究方法 |
2.3 光学元件位置误差对光程变化量的影响 |
2.3.1 位置误差类型 |
2.3.2 主镜偏心影响 |
2.3.3 次镜偏心影响 |
2.3.4 主镜或次镜倾斜影响 |
2.3.5 主次镜间轴向距离误差影响 |
2.4 光学元件面型参数误差对光程变化量的影响 |
2.4.1 曲率误差影响 |
2.4.2 非球面系数(二次曲面常数)误差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同轴反射式光学系统降敏设计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光学系统指标与像差容限 |
3.3 同轴系统降敏设计方法 |
3.3.1 同轴两反光学系统初始结构分析 |
3.3.2 工程设计约束 |
3.3.3 误差敏感度评价函数 |
3.3.4 降敏设计流程 |
3.4 同轴系统降敏设计方法应用 |
3.4.1 指标参数分析 |
3.4.2 光学系统总体方案 |
3.4.3 光学系统降敏设计 |
3.4.4 误差敏感度评价函数与波像差改变量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理论与降敏设计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构型 |
4.3 离轴量对光程变化量的影响 |
4.3.1 离轴量对反射镜偏心所致光程变化量的影响 |
4.3.2 离轴量对反射镜倾斜所致光程变化量的影响 |
4.3.3 离轴量对反射镜间距误差所致光程变化量的影响 |
4.3.4 离轴量对面型参数误差所致光程变化量的影响 |
4.4 基于离轴量的离轴系统降敏设计方法 |
4.5 离轴系统降敏设计方法应用 |
4.5.1 降敏设计 |
4.5.2 误差敏感度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实现性的反射式系统降敏设计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自由曲面的光学系统制造残差校正方法 |
5.2.1 近瞳位置自由曲面像差校正能力分析 |
5.2.2 光学系统残差校正模型建立 |
5.2.3 光学系统残差校正仿真分析 |
5.3 降低装调敏感度的离轴光学系统多镜一体化设计方法 |
5.3.1 主三镜一体化的离轴TMA系统结构求解 |
5.3.2 自由曲面与像差校正的定性关系分析 |
5.3.3 主三镜一体化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设计 |
5.3.4 性能综合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顾及测距误差的UWB定位模型与动态组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UWB简介 |
1.2.2 UWB测距技术 |
1.2.3 UWB定位算法 |
1.2.4 UWB组网技术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UWB定位算法 |
2.1 无线交汇定位系统 |
2.2 直线型狭长空间室内定位 |
2.2.1 直线型狭长空间定位方案 |
2.2.2 双基站抗差一维定位算法 |
2.2.3 实验分析 |
2.3 地图约束的双基站应急场景定位 |
2.3.1 双基站应急场景定位方案 |
2.3.2 地图辅助双基站定位算法 |
2.3.3 实验分析 |
2.4 常规定位场景 |
2.4.1 标准最小二乘定位算法 |
2.4.2 TLS-Taylor迭代定位算法 |
2.4.3 改进的REKF定位模型 |
2.4.4 实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UWB测距误差改正 |
3.1 TOA测距技术与误差分析 |
3.2 UWB测距系统误差修正 |
3.2.1 多项式函数拟合 |
3.2.2 系统误差标定与修正模型 |
3.2.3 实验分析 |
3.3 UWB测距粗差抗差处理 |
3.3.1 测距粗差处理模型 |
3.3.2 抗差KF距离滤波 |
3.3.3 实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顾及测距误差的UWB定位模型 |
4.1 滑动窗口滤波技术 |
4.2 顾及测距误差的UWB定位模型 |
4.3 实验分析 |
4.3.1 实验分析 |
4.3.2 竞赛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UWB动态组网技术 |
5.1 UWB设备 |
5.2 静态组网技术 |
5.2.1 静态组网 |
5.2.2 静态组网实验 |
5.3 动态组网技术 |
5.3.1 递推式动态组网 |
5.3.2 集中式动态组网 |
5.3.3 动态组网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井下综采面人员定位应用 |
6.1 综采面环境 |
6.2 人员定位方案 |
6.3 定位实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7)一种离轴凸非球面补偿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凸非球面高精度检测方法 |
1.2.1 检验方法概述 |
1.2.2 透射式零位补偿法 |
1.2.3 反射式零位补偿法 |
1.2.4 计算全息法 |
1.2.5 无像差点法 |
1.2.6 子孔径拼接法 |
1.2.7 LUPHOScan光学测量系统 |
1.3 凸双曲面检测技术及其发展 |
1.3.1 海德类型检验 |
1.3.2 采用折射方式检验 |
1.3.3 其他检验方法和国内技术发展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论文的结构和安排 |
第2章 基于三级像差理论的补偿检验基本原理 |
2.1 非球面的理论知识 |
2.1.1 光学面的定义 |
2.1.2 表面法线的像差 |
2.1.3 二次非球面的光学性质 |
2.1.4 最接近球面 |
2.2 三级像差理论 |
2.2.1 基本概念 |
2.2.2 单色像差表达式 |
2.2.3 非球面的像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凸非球面补偿器的研究 |
3.1 凸非球面补偿器的设计目的 |
3.2 凸非球面补偿器的基本结构 |
3.2.1 基本检验原理 |
3.2.2 分析改进 |
3.3 补偿器初始结构的计算 |
3.3.1 消像差共轭点求解 |
3.3.2 半透半反Hindle检验原理 |
3.3.3 改进的Hindle法检验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轴凸非球面检验系统的光学设计 |
4.1 检验系统的基本结构 |
4.2 检验系统的误差分析 |
4.2.1 装调与加工对系统像差的影响 |
4.2.2 原理误差 |
4.2.3 补偿镜误差对系统像差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离轴凸非球面检验系统实验及其结果 |
5.1 补偿镜误差去除实验及结果 |
5.2 离轴凸非球面检验系统实验结果 |
5.3 离轴凸非球面检验系统误差分析 |
5.3.1 补偿镜组的加工精度的影响 |
5.3.2 光路搭建中的距离和夹角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已发表(或正式接受)的学术论文 |
(8)基于李代数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发展现状 |
1.2.2 高分对地观测几何定位技术现状 |
1.2.3 李代数在高分对地观测定位应用现状 |
1.2.4 技术难点与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李代数基础及基于李代数的外方位建模 |
2.1 李代数基础 |
2.1.1 李群/李代数定义 |
2.1.2 李群基本概念及其运算性质 |
2.1.3 李群表达的三维旋转 |
2.1.4 李代数求导与扰动模型 |
2.1.5 李代数插值方法 |
2.2 李代数姿态微分的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 |
2.2.1 李代数姿态表征的线阵影像外方位元素构建 |
2.2.2 李代数姿态微分的线阵影像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 |
2.3 基于李代数姿态线性插值的线阵影像外方位建模 |
2.3.1 基于线性插值的外方位元素建模 |
2.3.2 姿态李代数分段多项式模型的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 |
2.4 实验分析 |
2.4.1 李代数姿态插值分析 |
2.4.2 基于李代数的空间后方交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星载线阵传感器成像几何模型构建 |
3.1 坐标系定义 |
3.1.1 像方空间坐标系 |
3.1.2 平台坐标系 |
3.1.3 物方坐标系 |
3.2 坐标系之间的转化关系 |
3.3 卫星严格成像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李代数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立体定位 |
4.1 星历和姿态数据的内插 |
4.1.1 卫星星历数据内插 |
4.1.2 姿态李代数内插 |
4.2 基于李代数的卫星影像定位 |
4.2.1 基本思路 |
4.2.2 单幅影像定位 |
4.2.3 立体影像定位 |
4.2.4 多幅影像前方交会定位 |
4.3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李代数定位 |
4.3.1 李代数定位与传统定位方法的区别 |
4.3.2 基于李代数微分方程的外方位元素求解 |
4.3.3 基于李代数线性插值的外方位元素求解 |
4.4 基于李代数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立体定位 |
4.5 实验分析 |
4.5.1 数据选取及实验方法 |
4.5.2 北京山东测区实验情况 |
4.5.3 江西广东测区实验情况 |
4.5.4 重庆测区实验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李代数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无控区域网平差 |
5.1 区域网平差基本原理 |
5.2 外方位元素模型及误差方程式建立 |
5.3 基于李代数的区域网平差模型 |
5.3.1 基于EFP模型的区域网平差 |
5.3.2 基于分段多项式拟合的区域网平差 |
5.4 区域网平差精度验证 |
5.4.1 理论分析法 |
5.4.2 实验分析法 |
5.5 实验分析 |
5.5.1 基于EFP的李代数区域网平差 |
5.5.2 基于分段多项式拟合的李代数区域网平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李代数的RPC参数生成与严格成像模型反求 |
6.1 基于李代数的RPC参数生成方法 |
6.1.1 线阵卫星影像严格成像模型建立 |
6.1.2 RPC参数模型构建 |
6.1.3 基于李代数RPC参数生成 |
6.1.4 RPC模型及常用解算方法 |
6.1.5 RPC参数的HEIV估计方法 |
6.2 有理函数模型反求严格成像模型 |
6.2.1 有理函数和严格成像基本模型 |
6.2.2 有理函数模型下摄影光线的位置和定向 |
6.2.3 内外方位元素具体计算 |
6.3 实验与分析 |
6.3.1 基于HEIV的 RPC参数解算技术 |
6.3.2 有理函数模型反求严格成像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论文创新与贡献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ICRF与Gaia-CRF参考架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体测量学 |
1.2 天文参考系 |
1.3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天文参考系的实现 |
2.1 国际天球参考架ICRF |
2.2 Gaia参考架Gaia-CRF |
第三章 参考架特性分析方法 |
3.1 星表位置比较 |
3.2 矢量球谐函数 |
第四章 ICRF的性质研究 |
4.1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
4.1.1 VLBI原理 |
4.1.2 VLBI全局解配置 |
4.2 ICRF定义源的选择 |
4.2.1 初步筛选候选源 |
4.2.2 改进的选源算法 |
4.2.3 定义源表质量评估 |
4.2.4 总结与讨论 |
4.3 ICRF星表精度估计 |
4.3.1 分析方法 |
4.3.2 资料处理 |
4.3.3 本底噪声估计 |
4.3.4 VLBI星表真实误差 |
4.4 ICRF系统误差分析 |
4.4.1 前期资料处理 |
4.4.2 整体位置精度 |
4.4.3 赤纬相关误差 |
4.4.4 全局系统误差的定量分析 |
4.4.5 结果小结 |
第五章 Gaia-CRF参考架性质研究 |
5.1 Gaia-CRF1性质研究 |
5.1.1 位置系统特性 |
5.1.2 自行系统的全局旋转 |
5.1.3 自行系统的运动学分析 |
5.1.4 小结 |
5.2 Gaia-CRF2性质研究 |
第六章 光学-射电位置差 |
6.1 光学射电位置偏差 |
6.2 Gaia与VLBI位置偏差 |
6.3 河外源的多波段位置比较 |
6.3.1 星表认证与参考架校准 |
6.3.2 不同波段的光学射电位置差比较 |
6.3.3 光学-射电位置差与源性质相关性 |
6.3.4 多波段位置关系 |
6.3.5 小结 |
第七章 ICRF与Gaia-CRF的连接 |
7.1 光学与射电参考架连接方法 |
7.2 在Gaia-CRF2框架下处理VLBI资料 |
7.2.1 主要思路和资料 |
7.2.2 对天球参考架的影响 |
7.2.3 对地球定向参数的影响 |
7.2.4 对地固参考架的影响 |
7.3 结果总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现阶段工作总结 |
8.2 下一代VLBI技术 |
8.2.1 VLBI2010计划和VGOS观测网 |
8.2.2 SKA计划 |
8.2.3 ng VLA项目 |
8.3 Gaia后期资料 |
8.4 后续工作展望 |
8.4.1 参考架的整体误差分析 |
8.4.2 选择合适的连接源 |
8.4.3 活动星系核位置-频率依赖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位置误差对光学-射电位置差的影响 |
附录B 多波段位置与射电图像 |
致谢 |
简历与科研成果 |
(10)回归模型复共线性诊断方法及其在惯导误差分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回归模型的复共线性 |
1.2.1 复共线性指标度量与诊断 |
1.2.2 复共线性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
1.2.3 复共线性模型参数估计算法 |
1.2.4 复共线性模型参数估计策略 |
1.3 惯性制导系统误差分离模型及方法 |
1.3.1 制导系统误差分离模型 |
1.3.2 制导系统误差分离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回归模型的复共线性问题 |
2.1 复共线性模型的响应平面 |
2.2 复共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 |
2.2.1 最小二乘估计(Least Square Estimation,LSE) |
2.2.2 Bayes估计(Bayes Estimate) |
2.2.3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
2.2.4 正则化估计(Regularization Estimate) |
2.2.5 岭估计(Ridge Estimate) |
2.3 复共线性模型参数估计策略 |
2.3.1 数据融合策略 |
2.3.2 模型分解策略 |
2.4 数值仿真 |
2.4.1 仿真方法 |
2.4.2 仿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I-VDP的回归模型复共线性辨识与诊断 |
3.1 相关概念 |
3.1.1 SVD分解 |
3.1.2 条件数 |
3.1.3 相关性分析的假设检验 |
3.2 CI-VDP方法 |
3.2.1 条件指标 |
3.2.2 方差分解比 |
3.2.3 复共线性诊断步骤 |
3.3 数值仿真 |
3.3.1 仿真过程 |
3.3.2 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性模型下的制导系统误差分离算法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制导系统误差分离线性模型 |
4.2.1 制导系统误差 |
4.2.2 制导系统误差线性分离模型及参数估计方法 |
4.3 基于估计策略的制导系统误差分离及精度分析 |
4.3.1 整体估计策略 |
4.3.2 分段估计策略 |
4.3.3 迭代估计策略 |
4.3.4 仿真算例 |
4.4 基于CI-VDP的制导系统误差分离及精度分析 |
4.4.1 仿真背景 |
4.4.2 仿真结果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线性模型下的制导系统误差分离人工鱼群算法 |
5.1 制导系统误差分离的非线性联合模型 |
5.2 动基座制导系统非线性联合模型的参数估计 |
5.3 动基座制导系统误差的人工鱼群分离算法 |
5.3.1 人工鱼群算法基本原理 |
5.3.2 算法性能分析 |
5.3.3 人工鱼群算法流程 |
5.4 算例 |
5.4.1 仿真背景 |
5.4.2 仿真结果 |
5.4.3 收敛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一种特殊系统误差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最佳测量条件的特殊螺纹接头油、套管密封直径测量方法浅析[J]. 王领,袁浩,杨析,姬丙寅. 当代化工研究, 2021(20)
- [2]面向类球形机器人欠驱动系统的分数阶滑模控制及仿真[D]. 周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多级阶梯微反射镜的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红外图谱信息处理研究[D]. 赵百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D]. 何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5]反射式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理论及降敏设计方法研究[D]. 孟庆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6]顾及测距误差的UWB定位模型与动态组网技术研究[D]. 杨灯.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7]一种离轴凸非球面补偿器的研究[D]. 夏志高.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8]基于李代数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D]. 周瑜.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9]ICRF与Gaia-CRF参考架特性分析[D]. 刘牛. 南京大学, 2020(04)
- [10]回归模型复共线性诊断方法及其在惯导误差分离中的应用[D]. 周萱影.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