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达木发现第三系工业气流(论文文献综述)
易立[1](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田继先,李剑,曾旭,孔骅,王鹏,沙威,王牧,石正灏,宋德康[2](2019)在《柴北缘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方向》文中研究说明柴北缘深层天然气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大,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尚不明确,制约了天然气勘探进程。基于地震、地质、地化及钻井等资料的研究,从烃源岩、储层、构造及输导体系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柴北缘深层天然气藏的成藏条件,结合已有勘探成果和地质条件,指出了深层天然气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深层侏罗系分布广,阿尔金山前西段存在侏罗系生烃凹陷,深层高-过成熟度烃源岩生气潜力大;基岩风化壳和次生孔隙发育的碎屑岩可作为深层有效储层,基岩储层物性不受深度控制,深层发育碎屑岩优质储层;广泛分布的以断裂为主的输导体系有利于超深层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纵向和横向运移;多期构造活动使得柴北缘深层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烃源岩持续生烃有利于这些深层圈闭早期、多期成藏。在以上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深大断裂发育的生烃凹陷周围圈闭是深层天然气聚集有利区,盆缘古隆起以及晚期构造带上大型背斜圈闭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其中阿尔金山前深层是最现实的勘探领域。
黄建红[3](2018)在《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勘探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油气勘探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先后共发现了25个中小型常规油气田。近年来,勘探家们加大对柴达木盆地基岩的勘探力度,同时,在多个油气田的基岩层系见不同程度的工业油气流。2011年在阿尔金山前东段钻探的东坪1井,在基岩3159-3182m试气层段,6mm油嘴日产气11×104m3。继东坪1井之后,甩开部署了东坪3井,在E31、E32、E1+2、基岩层系试气均发现工业气流,其中基岩1856-1870m试气层段,5mm油嘴日产气3.6×104m3,东坪1井、东坪3井高产气流的发现,证实东坪地区基岩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也是未来柴达木盆地勘探的重要区带。基岩油气藏具有产量高、储量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在多个地质时代均有分布,因此,对基岩油气藏的勘探必将是今后勘探家们努力的主要方向。国内外已在全球很多地方发现基岩油气藏,我国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至今并未发现整装油气藏,尤其是基岩气藏。东坪气藏的发现填补了国内无基岩整装气藏的历史,更为今后勘探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对于我国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于常规油气藏,基岩油气藏是指油气储集于沉积岩的基底结晶。东坪地区的基岩储层岩性复杂、既有岩浆岩、又有变质岩;孔隙结构多样,具有裂缝溶蚀孔的双重孔隙结构特征。虽然我国对基岩油气藏有发现,但却未做过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钻井资料、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化验等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的岩性、储层特征、基岩纵向内部结构、成藏条件及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东坪地区基岩岩性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为侵入岩浆岩类,主要为发育在东坪3井区的花岗岩,块状结构,岩石的颜色多为杂色和浅肉红色,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第二类为变质岩,主要为发育在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为明显的片麻状构造,岩石的颜色多为深灰色和杂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各种暗色矿物(角闪石、黑云母、辉石等)组成。(2)基岩风化壳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可以很好的识别和划分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层,东坪地区基岩风化壳由上至下可分为古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层和未风化层四个结构层。其中,半风化层是主要的储层发育段,也是油气聚集的主要位置;影响风化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基岩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古气候、上覆沉积环境、岩性、断裂构造及古地貌的控制。(3)基岩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特征,既有基质孔隙,也有裂缝孔隙;既有溶蚀孔隙,也有溶蚀裂缝;既有溶蚀孔洞,也有溶蚀缝洞等多种类型,东坪地区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基岩风化壳裂缝分为溶蚀裂缝、风化裂缝、片理裂缝和节理裂缝。基岩溶蚀孔隙主要有晶内溶孔和晶间溶孔,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暗色矿物含量高,易发生溶蚀,发育大量的晶肉溶孔,溶蚀孔隙主要发育在半风化层溶蚀带顶部。根据毛管压力曲线特征,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三类,Ⅰ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能好,溶孔和裂缝发育,占34.8%,Ⅱ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中等,溶孔和裂缝较发育,占56.5%,Ⅲ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较差,溶孔和裂缝不发育,分布相对较少,占8.7%。(4)提出了基岩气藏评价标准,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可划分s为I、II、III类,I类储层为好储层,裂缝-孔洞发育,岩性为片麻岩,基质孔隙度大于4%,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上,产量大于10×104m3;II类储层储层为中等储层,裂缝-孔洞较发育,岩性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基质孔隙度2-4%,主要分布在构造腰部,产量小于10×104m3;III类储层储层为较差储层,裂缝溶孔不发育,岩性为花岗岩,基质孔隙度1-2%,主要分布在构造边部有油气显示。研究区以II类为主,I类较少,主要分布于基岩上部,下部多为III类。(5)东坪气田为构造控制的裂缝型气藏,具有良好的成藏地质条件。一是东坪地区主要发育坪东和牛东侏罗系两大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优质气源岩;二是储层发育,半风化层是基岩最主要的储集层段,储层厚度较大,内部微孔、裂缝发育,渗透性较好,可形成高产气层;三是有良好的盖层,半风化层顶部的土壤层和残积层是直接盖层,路乐河组底砾岩之上沉积的近百米的含膏质泥岩层是区域性盖层;四是运移条件好,基岩气藏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裂和不整合,坪东断层是东坪气藏最重要的输导体系,是沟通油源的桥梁,第三系地层底界的区域不整合面对油气向东坪构造运移聚集至关重要。(6)结合油源特征、圈闭类型、输导体系等研究成果,认为东坪地区油气的运移特点是侏罗系烃源岩所生高成熟油气沿源岩断裂作垂向运移,然后沿不整合面作横向运移,首先在东坪1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然后再沿不整合面向东坪3井区调整运移,并在该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
李谨[4](2019)在《柴达木盆地三湖—一里坪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文中提出柴达木盆地三湖—一里坪地区是我国着名的生物气产区,随着生物气的探明程度提高、生物气勘探难度加大。近年来,在该区新近系地层中发现丰富的热成因气资源,有望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本文通过开展第四系—新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烃源岩中微生物种类及比例检测、生物气生成机理研究、生物气主力烃源岩产气层段探讨、新近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模拟、新近系热成因气生气机理、生烃史、聚集时期研究等工作,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三湖地区生物气与热成因气生成机理不同,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丰度能够客观评价三湖—一里坪地区新近系—第四系生物气烃源岩。新近系—第四系地层中可溶有机质丰度远远大于传统的TOC检测值,对生物气资源评价意义重大。三湖—一里坪地区新近系地层中存在的低温热力降解有机质作用与地层中微生物降解有机质作用相结合,共同为地层中产甲烷菌提供丰富的营养底物。(2)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了新近系—第四系地层剖面上与微生物降解有机质相关的菌群种类和相对丰度特征。01000m水体中氯离子含量高,水体盐度大,硫酸盐含量较高,较高的盐度和硫酸盐含量强烈抑制了与产甲烷作用相关的菌群的活动;1000m1750m,随深度增大,水体盐度降低,硫酸盐含量显着减少,嗜盐细菌比例显着降低,产甲烷过程相关的微生物逐渐活跃。17502300m井段纤维素—蛋白质分解菌、嗜酸菌、嗜甲基菌活跃,纤维素—蛋白质分解菌的降解作用将为产甲烷活动提供丰富的营养来源。(3)采用生物标志物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第四系—新近系地层中产甲烷菌分布特征,结合高通量测序的研究成果、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沉积环境、成熟度演化研究,建立三湖地区生物气生成演化剖面,探讨了新近系—第四系生物气的生成机理。12501750m纤维素—蛋白质分解菌、嗜酸菌、嗜甲基菌、产甲烷菌明显活跃,显示该段产甲烷作用强烈,为生物气主力产气层段;2300m3300m地层中产甲烷菌活跃。该层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稳定,有机质类型明显变好。该层段低温热力有助于烃源岩中的有机质释放出小分子化合物,为产甲烷菌提供营养底物,为产甲烷菌的主力产气层段。(4)开展新近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模拟,结合沉积埋藏史、热史,建立了新近系不同层系烃源岩生烃史模型。N23烃源岩自1.0Ma开始进入生气门限,现今成气转化率仅1%,N22烃源岩自2.8Ma开始生气,现今生气转化率达到7%,N21烃源岩自5.3Ma开始生气,现今生气转化率达到25%。(5)利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探讨了新近系热成因气的聚集时期。台深1井区N22底天然气主要聚集了0.4Ma以来所生成的天然气,对应的甲烷转化率约20%,属于阶段聚集成藏。
周雪峰,张永庶,严德天,汤建荣,吴志雄,马子森,周飞,赵睿,何杰,于超[5](2018)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第三系泥岩盖层封盖能力定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泥岩发育程度好且横向分布稳定,封气性能较强,是油气的主要区域盖层.根据钻井、测井和实测突破压力等数据,研究了柴北缘冷湖地区第三系泥岩盖层宏观发育特征及微观封闭机理;进一步选取盖层累计厚度、成岩阶段、突破压力、超压系数和脆性指数等为评价参数,对泥岩盖层封盖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冷湖地区第三系发育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和上干柴沟组等多套泥岩盖层;泥岩盖层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阶段A期至中成岩阶段B期;泥岩盖层突破压力达到1.1 MPa具有封盖工业油流的能力,达到2 MPa具有封盖工业气流的能力;总体上,下干柴沟组上段和路乐河组盖层封闭性最好,下干柴沟组下段次之,上干柴沟组相对最差.封闭性评价结果与勘探实践相匹配.
杨杰[6](2016)在《柴达木盆地盐湖地区气钾1井(N23-Q1+2)储层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三湖坳陷既是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沉积中心也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田区,气钾1井是位于三湖地区北斜坡盐湖构造西南翼的一口全井取心预探井,油气储层作为控制油田产能的关键因素,对气钾1井开展储层评价工作是有意义的,既可以为选准勘探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三湖坳陷盐湖地区天然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打好基础。本文以柴达木盆地盐湖构造中的气钾1井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首先对该区沉积相进行了分析,接着从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几方面对该区目的层段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利用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孔渗解释模型,参照盐湖地区流体解释标准对气钾1井进行测井解释,进而开展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灰色理论法对目的井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经研究表明:工区内主要发育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识别了分流河道、泛滥平原、决口扇、沼泽及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滨浅湖砂坝、混合滩、泥滩以及风成砂等主要微相;研究区气钾1井狮子沟组和七个泉组储集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为中等-低,其中狮子沟组成熟度较七个泉组略低。研究区砂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演化,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压溶作用等成岩作用。气钾1井狮子沟组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而七个泉组主要处在早成岩阶段。研究区储层以原生孔隙为主,随着埋深增加原生孔隙开始大量减少,次生孔隙较为发育,主要孔隙类型有粒间孔隙、粒内溶蚀孔等,偶见裂缝孔隙。气钾1井共解释出了水层373.45m/189层,干层54.05m/35层,没有解释出与油气有关的层。气钾1井狮子沟组、七个泉组储层各分为三类:其中I类系风成砂、分流河道、滨浅湖砂坝为主;II类系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III类主要集中在滨浅湖泥砂滩和灰泥砂坝。
田继先[7](2015)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煤型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柴北缘煤型气勘探领域,综合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实验模拟及石油地质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重点开展了天然气成因类型、烃源岩展布、有利储集相带、优质输导体系、源储配置关系及成藏综合分析等研究,明确柴北缘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主控因素,指出了煤型气有利勘探方向。根据碳同位素数据,柴北缘天然气多为典型的煤型气,同源不同凹陷烷烃混合以及不同源岩混合造成部分地区同位素出现“倒转”现象;天然气分布在平面上有分带性,烃源岩成熟度控制了油气分布,冷湖三号以石油为主,牛东、马仙及赛什腾地区油气并举,而东坪、鄂博梁及冷湖六七号以天然气为主,烃源岩成熟度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建立了侏罗系地层的断—拗转换模式,明确了断陷期和坳陷期的地层展布特征,断陷期和坳陷期在沉积上具有明显继承性,指出红三旱及尖北地区存在侏罗系凹陷,侏罗系优质残余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侏罗统拗陷沉积期,生烃中心位于伊北和冷湖地区。柴北缘第三系发育三大继承性物源体系,沉积体系以冲积扇、辫状河—(扇)辫状河三角洲—湖相为主;碎屑岩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成岩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和构造应力共同控制;第三系储层以原生孔隙为主,优质储层主要发育盆缘古隆起上,侏罗系砂岩储层次生孔隙发育,牛东地区物性相对较好。基岩储层成为北缘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储层岩性以花岗岩、变质岩和基性岩为主,风化壳在纵向上可划分为三层,孔隙类型包括微孔、裂缝、溶孔及溶蚀缝,岩性、构造应力、风化作用是基岩储层主控因素,盆缘区深大断裂附近是有利基岩储层发育区。柴北缘发育阿尔金山前东段、赛什腾山前及马海—南八仙三大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区。发育断裂—不整合、断裂—输导层、断裂—断裂及断裂复合输导等四类输导模式。存在源外成藏、源上成藏和源内成藏等三种成藏模式,其中盆缘古隆起/古斜坡上以源外成藏和源内成藏为主,盆内晚期构造带以源上成藏为主,成藏物理模拟实验证实晚期构造带浅层断层附近薄—差砂层含气性好,深层完整圈闭勘探潜力大。有效烃源岩的成熟度和主力生烃凹陷控制着天然气的平面分布,源储配套关系决定了侧生侧储和下生上储是最主要的成藏模式,沟通油源的断裂及输导体系是成藏的关键,紧邻生烃中心的盆缘断阶、古隆起和晚期挤压背斜构造带是天然气主要富集区,盆内N1—N21是主要勘探目的层,盆缘区E、J、基岩风化壳是主要勘探目的层;三大古隆起区及鄂博梁—冷湖构造带深层完整圈闭是煤型气有利勘探方向。
陈峰[8](2015)在《柴达木盆地盐湖地区N23-Q1+2层序地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达木盆地盐湖构造为典型的同沉积背斜,构造北陡南缓,与地面构造特征一致,构造主体圈闭完整,闭合幅度较小,闭合面积较大,有利于形成自生自储的岩性油气藏,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是指导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研究结合前人研究基础,综合现有的钻、测井等资料,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开展盐湖地区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层序及体系域界面,建立盆地盐湖地区N23-Q1+2Ⅲ-Ⅳ级(长期-中期)等时层序地层对比格架,进而以基准面旋回为基本单元,编制沉积相平面图,分析有利储层平面展布特点,预测岩性圈闭发育有利区。盐湖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及上第三系狮子沟组均可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5个洪泛面。其中,盐湖地区东部七个泉组普遍缺失SQ5,系盐湖构造东部抬升剥蚀所致,盐湖西部埋深较大,层序发育完整,地层整体显示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狮子沟组埋深较大,层序发育完整,层序厚度整体显示较为均匀。跟据对气钾1井岩心观察,结合盐湖地区探井的钻井、测井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盐湖地区七个泉组识别出滨浅湖亚相沉积,而狮子沟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另外,第四系还可见到极为疏松,厚度在10-50cm的粉砂层,镜下观察分选极好,为风成砂层沉积。在单井沉积相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体系域为单位,做盐湖地区沉积相平面图,预测盐湖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及上第三系狮子沟组各时期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狮子沟组SQ1-SQ5沉积时期,盐湖地区大面积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局部见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七个泉组SQ1-SQ3沉积时期,盐湖地区主体为滨浅湖亚相沉积,发育滨浅湖滩坝,靠近物源发育小型三角洲前缘相沉积,SQ4-SQ5时期,盐湖地区主要为滨浅湖相沉积。本次有利区预测研究主要基于湖扩展体系域中发育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及滨浅湖滩坝砂体,这些砂体储集性能较好,可以作为较好的储层,湖扩展体系域顶部最大湖泛时期形成的泥岩可以作为重要的源岩层及盖层。综合盐湖地区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相的研究,在盐湖地区按有利程度共预测出三处有利目标区带Ⅰ、Ⅱ、Ⅲ。
曹许迪[9](2013)在《柴北缘马北隆起带断层演化与油气成藏》文中认为马北隆起带是柴达木盆地北缘一个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近年来在E1+2、E3、N1地层中发现了南八仙、马北1号、马北2号、马北8号和马东马西斜坡等油气田,展现出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但油气分布具有极大的不均匀性,预测难度大,增加了勘探的风险。论文通过观测储层荧光薄片,发现研究区发育两类烃包裹体,为黄色和蓝色荧光包裹体,多发于在石英的愈合裂隙中,黄色为早期充注,蓝色为晚期充注,并结合地球化学研究资料,确定马北地区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过程;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古埋藏史,确定研究区成藏期为E32、E-N1、N22(南八仙地区)。综合考虑断裂几何学特征、变形期次及构造发育历史,认为本区主要发育三级、四级两级别断裂,间歇性活动是本区断层发育的主要特点,强活动期有两个,一是E3末期即新近系沉积前时期,二是新近系-第四系,即新生代。根据主要断裂的位移-距离关系,认为本区断层主要有两种生长方式,一种是长度固定型,即由于断层端部之间相互作用限制了侧向传播,在生长过程中长度几乎不变,断层的生长主要依靠增加积累位移获得,如⑤号断层;另一种是分段连接的生长模式,如⑥号断层。论文应用定量颗粒荧光、TSF扫描光谱技术,结合地化研究资料,认为研究区油气混合、叠加、散失特征明显,存在蒸发分馏作用。最后综合定量颗粒荧光、TSF扫描光谱、地化数据及构造发育历史,确定了油气成藏过程,即中生代古隆起期、E3早中期第一次油气充注期、N1时期第二次油气充注期、古近系沉积晚期次生油气藏形成期、第四纪构造改造期。
巩俊成[10](2012)在《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北斜坡台深1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三湖凹陷地区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南部,地理位置上处于青藏高原东北,属于新生代的晚期所形成的一个大型沉积凹陷,该地区既是是柴达木盆地的第四纪沉积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田区。根据台深1井钻井录井、岩芯分析,对台深1井烃源岩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以下方面的认识:1.台深1井TOC含量普遍较高,主要在0.13-23.56%,平均为1.53%。其中,上油砂山组(N22)地层中泥岩TOC含量主要在0.13-12.89%,平均为1.58%;狮子沟组(N23)地层中泥岩TOC含量主要在0.14-23.56%,平均为1.51%。台深1井N23、N22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下限在0.25%左右。2.台深1井从上油砂山组(N22)到狮子沟组(N23)、七个泉组(Q1-2)从下到上地层反映出湖泊一直处于淡水-咸水环境,水体从上油砂山组(N22)以来盐度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越来越高的盐度限制了水生植物的生长,造成了到七个泉组(Q1+2)有机质以大量陆生植物为主,较少的水生植物,有机质类型也以Ⅱ2—Ⅲ型为主的趋势。台深1井中天然气有机母质主要是与低等水生生物有关的类型较好的有机母质。3.台深1井有机质镜质体Ro值处于<0.5和0.5-1.35%之间,最高热解温度为410-450℃,表明有机质热演化处于未成熟-成熟阶段。4.台深1井七个泉组和狮子沟组产气强度大,上油砂山组产烃强度较小。上油砂山组有机质类型较好,处于生油高峰期,可能有较大的天然气产量。生物产气强度基本与暗色泥岩厚度正相相关,纵向上以狮子沟组生物产气强度大。横向上同一地层以盐湖、台吉乃尔地区较大,而南陵丘地区最小。5.台深1井浅部七个泉组地层中天然气甲烷的主要成因可能是生物成因。台深1井中深部上油砂山组(3200-3400m,3700-4200m)的高甲烷天然气可能不是主要来源于生物成因,可能以热作用为主。
二、柴达木发现第三系工业气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达木发现第三系工业气流(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
2.1.2 青藏高原隆升 |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
2.2 盆地地质概况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3 石油地质条件 |
2.2.4 勘探概况 |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
4.1 盆地构造样式 |
4.1.1 构造样式类型 |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
4.2.1 潜山形成条件 |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
4.2.3 潜山成因分类 |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
4.3 小结 |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
5.1 昆北油藏解剖 |
5.1.1 烃源条件 |
5.1.2 储集条件 |
5.1.3 圈闭特征 |
5.1.4 油气来源 |
5.1.5 成藏期次 |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
5.2.1 烃源条件 |
5.2.2 储集条件 |
5.2.3 圈闭特征 |
5.2.4 油气来源 |
5.2.5 成藏期次 |
5.3 东坪气藏解剖 |
5.3.1 烃源条件 |
5.3.2 储集条件 |
5.3.3 圈闭特征 |
5.3.4 油气来源 |
5.3.5 成藏期次 |
5.4 三湖气藏解剖 |
5.4.1 烃源条件 |
5.4.2 储集条件 |
5.4.3 圈闭特征 |
5.4.4 油气来源 |
5.4.5 成藏期次 |
5.5 成藏模式划分 |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
5.6 小结 |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柴北缘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 |
2.1 侏罗系高成熟度烃源岩生气潜力大 |
2.2 基岩风化壳和次生孔隙发育的碎屑岩可作为有效储层 |
2.3 以断裂为主的多种输导体系提供了优质的运移通道 |
2.4 持续生烃有利于深层圈闭早期、多期成藏 |
3 有利勘探方向 |
3.1 盆缘古隆起区 |
3.2 盆内晚期构造 |
4 结论 |
(3)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岩油气藏定义及其类型 |
1.2.2 基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
1.2.3 基岩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断裂特征 |
2.1.2 构造特征 |
2.2 构造发育史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第3章 东坪地区基岩岩性特征及识别模式 |
3.1 基岩岩石学特征 |
3.1.1 岩浆岩特征 |
3.1.2 变质岩特征 |
3.2 东坪地区及邻井岩浆活动时期 |
3.3 基于测井资料的岩性识别 |
3.3.1 常规测井资料识别 |
3.3.2 电成像识别 |
3.3.3 自然伽玛能谱识别 |
3.3.4 ECS测井识别 |
3.3.5 识别模式建立 |
3.3.6 基岩岩性分布特征 |
第4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结构特征 |
4.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特征 |
4.1.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模式建立 |
4.1.2 测井响应特征 |
4.1.3 地震响应特征 |
4.1.4 地球化学特征 |
4.2 基岩风化壳厚度与影响因素 |
4.2.1 风化壳厚度 |
4.2.2 风化壳厚度影响因素 |
4.3 风化壳发育模式 |
第5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其评价 |
5.1 储集空间类型 |
5.1.1 裂缝特征 |
5.1.2 孔隙特征 |
5.2 孔隙结构特征 |
5.3 物性特征 |
5.3.1 孔渗特征 |
5.3.2 基岩风化壳与孔隙度纵向分布 |
5.4 风化壳的再成岩作用 |
5.5 基岩储层流体特征 |
5.6 储层分类评价 |
5.6.1 基岩储层评价标准研究现状 |
5.6.2 储集层评价 |
第6章 基岩油气藏成藏条件 |
6.1 基岩油气藏特征 |
6.1.1 基岩气藏特征 |
6.1.2 油气分布特征 |
6.2 基岩油气藏成藏规律 |
6.2.1 生、储、盖的良好配置成藏基础 |
6.2.2 构造、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保障 |
6.2.3 优越的油气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的根本 |
6.3 油气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柴达木盆地三湖—一里坪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气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
1.2.2 生物气源岩中微生物培养及种群检测 |
1.2.3 生物气源岩中关于微生物活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
1.2.4 16SrDNA测序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进展 |
1.2.5 黄金管生烃动力学研究在油气生烃、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主要构造单元的划分 |
2.3 新生界沉积与地层特征 |
第3章 三湖—一里坪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烃源岩纵向分布特点 |
3.2 烃源岩的平面展布特点 |
3.2.1 第四系烃源岩的展布 |
3.2.2 新近系烃源岩的展布 |
3.3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3.3.1 烃源岩中TOC、热解潜量及氯仿沥青“A”含量 |
3.3.2 第四系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对生物气的贡献 |
3.4 有机质类型 |
3.4.1 干酪根元素特征 |
3.4.2 岩石热解参数 |
3.5 有机质成熟度 |
第4章 三湖—一里坪地区天然气地化特点及成因 |
4.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天然气组分特点 |
4.1.2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 |
4.2 天然气成因判识 |
第5章 第四系生物气形成机理及主力产层预测 |
5.1 微生物16SrDNA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概述 |
5.1.1 微生物16SrDNA的高通量测序实验 |
5.1.2 微生物种群及相对比例分析 |
5.2 生物气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三湖地区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类型研究 |
5.2.2 三湖地区烃源岩中有机质来源研究 |
5.2.3 三湖地区烃源岩的沉积环境研究 |
5.2.4 三湖地区烃源岩中与产甲烷菌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分布特点 |
5.3 生物气生成机理及主力产气层位 |
第6章 新近系天然气形成机理及资源潜力 |
6.1 实验仪器 |
6.2 模拟实验样品及条件 |
6.3 烃源岩生气特点及动力学 |
6.3.1 甲烷累积产率 |
6.3.2 重烃气体(C2-5)累积产率 |
6.3.3 热解气甲烷碳同位素特征 |
6.3.4 生烃动力学参数计算 |
6.3.5 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计算 |
6.4 一里坪地区新近系天然气生成机理研究 |
6.4.1 生烃史研究 |
6.4.2 新近系热成因天然气的聚集时期 |
6.4.3 不同层系热成因甲烷生成量及资源量 |
6.5 新近系热成因气成藏特点及有利勘探方向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
获奖情况 |
(5)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第三系泥岩盖层封盖能力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盖层宏观特征 |
2.1厚度分布特征 |
2.2盖层成岩阶段 |
3 盖层微观特征 |
3.1盖层突破压力特征 |
3.2盖层超压发育特征 |
4 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 |
5 结论 |
(6)柴达木盆地盐湖地区气钾1井(N23-Q1+2)储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储层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工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区范围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沉积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沉积演化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研究 |
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3.1.1 岩石学标志 |
3.1.2 粒度分布标志 |
3.1.3 沉积构造标志 |
3.1.4 测井曲线标志 |
3.2 沉积相类型 |
3.2.1 三角洲平原亚相 |
3.2.2 三角洲前缘亚相 |
3.2.3 滨浅湖亚相 |
第4章 储层特征 |
4.1 矿物岩石学及结构特征 |
4.2 储层孔隙类型 |
4.3 储层的物性特征 |
4.4 储层成岩特征 |
4.4.1 主要成岩作用 |
4.4.2 成岩作用阶段 |
4.5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4.5.1 储集层四性特征 |
4.5.2 储集层四性关系 |
第5章 储层综合评价 |
5.1 测井模型的建立 |
5.1.1 孔隙度计算模型 |
5.1.2 渗透率计算模型 |
5.1.3 泥质含量计算模型 |
5.1.4 含气饱和度计算模型 |
5.2 储层综合评价计算 |
5.2.1 储层综合评价参数选取 |
5.2.2 储层综合评价各项参数标准划分 |
5.3 储层综合评价 |
5.3.1 有利参数值(G)与不利参数值(P)的确定 |
5.3.2 权重系数α的确定 |
5.3.3 计算单项得分(Sm) |
5.3.4 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 |
5.3.5 储层分类标准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柴达木盆地北缘煤型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完成工作量 |
1.4 研究进展与主要创新成果 |
2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 |
2.1 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 |
2.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2.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2.2 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分布 |
2.2.1 天然气成因类型 |
2.2.2 天然气成熟度 |
2.3 天然气分布控制因素 |
3 侏罗系地层特征及优质烃源岩分布 |
3.1 侏罗系地层展布特征 |
3.1.1 侏罗系地层划分与识别 |
3.1.2 侏罗系地层展布特征 |
3.2 优质烃源岩分布 |
3.2.1 地震相特征 |
3.2.2 沉积相特征 |
3.2.3 优质烃源岩分布 |
4 柴北缘沉积储层特征 |
4.1 沉积体系研究 |
4.1.1 中生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
4.1.2 新生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
4.1.3 基岩分布特征 |
4.2 柴北缘储层特征 |
4.2.1 侏罗系储层特征 |
4.2.2 第三系储层特征 |
4.2.3 基岩储层特征 |
4.3 储层控制因素及储层评价 |
4.3.1 储层控制因素 |
4.3.2 储层综合评价 |
5 柴北缘古构造特征及输导体系研究 |
5.1 古构造研究 |
5.1.1 古构造编图方法 |
5.1.2 关键期古构造特征 |
5.2 油气输导体系 |
5.2.1 输导体系类型 |
5.2.2 主要断裂输导系统 |
6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 |
6.1 典型气藏解剖 |
6.1.1 盆缘古隆起—古斜坡 |
6.1.2 盆内晚期构造 |
6.2 成藏模式 |
6.3 天然气成藏物理模拟实验 |
6.3.1 实验目的 |
6.3.2 实验模型 |
6.3.3 实验结果 |
6.3.4 实验结果的解释 |
6.3.5 晚期构造成藏机理 |
6.4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 |
6.4.1 主力生烃凹陷及成熟度控制油气藏分布 |
6.4.2 古构造控制油气的运聚方向 |
6.4.3 断裂—不整合输导控成藏 |
6.5 柴北缘天然气富集规律 |
7 天然气勘探领域及区带评价 |
7.1 天然气勘探领域 |
7.2 有利区带评价 |
7.2.1 阿尔金山前东段隆起带 |
7.2.2 赛什腾山前古隆起区 |
7.2.3 马仙古隆起带 |
7.2.4 盆内晚期构造带 |
8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柴达木盆地盐湖地区N23-Q1+2层序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工区研究现状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沉积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沉积演化特征 |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
3.1 层序界面与体系域的识别和划分 |
3.1.1 层序界面的主要识别标志 |
3.1.2 体系域边界(湖泛面)的主要识别标志 |
3.2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
3.2.1 岩心及岩性剖面分析 |
3.2.2 测井曲线分析 |
3.3 钻井层序地层划分 |
3.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第4章 沉积相研究 |
4.1 沉积相类型 |
4.1.1 湖泊相 |
4.1.2 三角洲相 |
4.2 沉积相平面展布 |
4.2.1 狮子沟组沉积相平面分布研究 |
4.2.2 七个泉组沉积相平面分布研究 |
第5章 有利区带预测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柴北缘马北隆起带断层演化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地质背景、勘探及研究现状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1.1 地层概况 |
1.1.2 盆地构造演化 |
1.2 油气分布 |
1.3 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油气勘探历程及现状 |
1.3.2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烃源岩及油气特征 |
2.1 烃源岩特征及演化史 |
2.1.1 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
2.1.2 研究区周缘各凹陷热演化史 |
2.2 油气分布及特征 |
2.2.1 原油物性及分布规律 |
2.2.2 马北地区油源特征及成因特征 |
2.2.3 马北地区油油对比与油源对比 |
2.3 小结 |
第三章 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 |
3.1 断裂平面几何学特征 |
3.1.1 断裂几何学的研究内容 |
3.1.2 马北隆起带断裂的产状 |
3.1.3 马北隆起带断裂级次的划分 |
3.1.4 马北断裂带断裂组合特征 |
3.2 断裂活动规律 |
3.2.1 生长指数及断裂活动规律 |
3.2.2 断裂演化过程 |
3.3 断裂生长演化规律 |
3.3.1 断距-位移关系研究现状 |
3.3.2 研究区断距-位移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 |
4.1 储层岩相学特征及成岩演化序列 |
4.1.1 成岩序列划分 |
4.1.2 成岩序列与有机流体充注期次 |
4.2 储层流体包裹体分析 |
4.2.1 流体包裹体类型 |
4.2.2 流体包裹体产状与期次 |
4.2.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
4.3 小结 |
第五章 油气成藏演化过程 |
5.1 主要成藏时间确定 |
5.1.1 成藏时间确定 |
5.1.2 主要成藏期次确定 |
5.2 油气充注及改造过程分析 |
5.2.1 定量颗粒荧光分析技术原理 |
5.2.2 马北 1 号构造油气充注及调整过程分析 |
5.2.3 马北 8 号构造油气充注及调整过程分析 |
5.2.4 马北隆起带油气充注与调整过程总结 |
5.3 断裂对油气成藏过程的作用 |
5.3.1 断裂对圈闭的控制作用 |
5.3.2 断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
5.4 油气聚集成藏的过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北斜坡台深1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柴达木盆地基本特征 |
1.2.2 研究区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4 样品分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三湖凹陷区域构造以及构造单元 |
2.2 三湖凹陷地区地层特征以及台深1井取钻地层特征 |
2.3 三湖凹陷地区地层演化规律特征 |
第三章 台深1井烃源岩评价 |
3.1 台深1井地层划分及烃源岩特征 |
3.2. 有机质丰度 |
3.3 有机质类型 |
3.3.1 干酪根类型 |
3.3.2 沥青组分分类 |
3.3.3 氯仿沥青“A”族组成 |
3.3.4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 |
3.4 有机质的成熟度 |
第四章 烃源岩的生烃能力评价 |
4.1 泥岩热模拟实验 |
4.2 烃源岩生烃潜力 |
第五章 台深1井天然气成因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柴达木发现第三系工业气流(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柴北缘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方向[J]. 田继先,李剑,曾旭,孔骅,王鹏,沙威,王牧,石正灏,宋德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5)
- [3]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D]. 黄建红.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4]柴达木盆地三湖—一里坪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D]. 李谨. 长江大学, 2019(11)
- [5]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第三系泥岩盖层封盖能力定量评价[J]. 周雪峰,张永庶,严德天,汤建荣,吴志雄,马子森,周飞,赵睿,何杰,于超. 地球科学, 2018(S2)
- [6]柴达木盆地盐湖地区气钾1井(N23-Q1+2)储层评价[D]. 杨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7]柴达木盆地北缘煤型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预测[D]. 田继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8]柴达木盆地盐湖地区N23-Q1+2层序地层研究[D]. 陈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3)
- [9]柴北缘马北隆起带断层演化与油气成藏[D]. 曹许迪. 东北石油大学, 2013(S2)
- [10]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北斜坡台深1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巩俊成. 兰州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