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侗族传统美德是儒家孝道民族化之产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琦[1](2021)在《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以《蜜饯砒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东亚地区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创作从来都与本国的创作主流一致,在许多时候,她们引领着一时期的创新风向,并代表着这一阶段影视创作的最高水准。放眼当代世界影坛,东亚地区影视作品中女性题材创作塑造的人物形象极为丰富,以浓郁的民族特质和艺术魅力成为当今世界电影史上独特的、令人神往的艺术符号。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来厘清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在内的东亚五个国家及地区的影视作品,在当代语境下的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穿越时间长廊,回望当代东亚地区影视作品中创作,我们窥见从影视作品中几乎可以梳理出一条本国近代史发展脉络。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的女性角色形象塑造,基本上记录了本国近代发展的重要进程。这是东亚地区影视作品的独特的东亚地区色彩,也为电影发展提供历史与社会尺矱。
周芷媛[2](2020)在《鄂西土家吊脚楼建筑艺术形式再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地大物博拥有56个民族,近14亿人口,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文明的象征之一——建筑,蕴含着人与自然的无数真谛。21世纪之前,人们的目光被主流的宫殿、寺庙等公共建筑所吸引,而忽略了传统民居这类建筑形式,直至21世纪的到来,部分学者才意识到民居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曾经席卷过国内的钢筋混泥土形式的现代建筑,滥用过度,导致城市建筑千篇一律化,建筑师们开始意图改变现状,吸取传统建筑的养分,为改变城市现状做出努力。具有地域性意义的传统民居是中国历史演变与发展的化身,鄂西地区的传统民居则是中国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域的少数民族,运用多年累积的生活经验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适应融合,在相处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一种建筑形式——吊脚楼式建筑。作为一种代代相传的建筑形制,其功能实用、注重审美以及适应环境等无一不在彰显着建筑的优越性。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建筑模式,有着积极的再生意义和学习价值。在对吊脚楼再生性研究时,我们要从吊脚楼优秀的艺术形式入手,深入建筑灵魂,进一步掌握建筑规律,有章可循的再生吊脚楼优秀元素于当代建筑中。论文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考察等方式对鄂西土家族吊脚楼当前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等进行简明的概述,了解吊脚楼的一些研究成果,对结果进行提炼学习,为后续的研究做好准备。文章会对鄂西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概况分析,结合一些有针对性地建筑理论,对比剖析吊脚楼构造特色,了解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传承意义,并提出问题。紧接着联系鄂西土家族吊脚楼遗珍,从艺术形式角度深入探究,分析总结鄂西土家吊脚楼的建筑艺术特点,最后提出再生吊脚楼的设计原则及方法,以此更好的传承吊脚楼形式的传统建筑,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通过对鄂西当地吊脚楼的实践研究,总结出再生建筑策略,更好的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为现代建筑提供设计思路。文章的探讨重点主要集中在鄂西土家吊脚楼的建筑艺术形式美,将吊脚楼当作一个有艺术审美的作品去欣赏它。为传统吊脚楼关于美的艺术启示再生到现代建筑之中打下夯实基础。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耿良凤[4](2020)在《在中西的交汇点:严复翻译思想与实践再诠释》文中研究指明
邓艺鸣[5](2020)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孝文化传承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文中指出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锤炼出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指引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向导。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传承优秀孝文化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都有着重要作用。在当今多元文化交织及浮躁功利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渐淡化,更应提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孝美德,传承优秀孝文化,增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提升孝文化在当代的认同感。教科书肩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语文教科书作为孝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所呈现的孝文化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孝育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教科书中传递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将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合理编排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孝文化内容,对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孝亲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孝文化传承进行探讨。本文以传承方式和传承内容作为切入点,采用频数统计法和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孝文化传承现状。笔者对选文、习作、练习、口语交际和插图五种传承形式中体现的孝文化内容进行频数统计,梳理并阐述其分布情况,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科书中涉及的不同层面的孝文化传承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孝文化传承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家庭与社会层面的孝文化呈现比例失调、孝情与孝行的传递失衡、不同学段中的孝文化编排缺乏衔接性、不同传承形式间的孝文化编排缺乏合理性等。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家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语文课程的情感性与人文性需要、教科书孝文化传承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等。为加强教科书孝文化内容编排的逻辑性,笔者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孝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教科书要合理分配不同层面的孝文化;教科书中应适当增添传递孝行的具体事例;教科书中不同学段的孝文化编排加强衔接性;不同传承形式间的孝文化编排增强合理性;教科书编者要提高对孝文化传承的关注度等,从而使孝文化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促使孝文化相关内容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价值和教化作用,这有助于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为小学生人格与身心的健全、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姜晨[6](2020)在《基于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设计研究 ——以山阳县滨河景观雕塑群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生存基础就是文明,文明之邦是我国留给世界的深刻印象,也是民族不断发展的源泉。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拥有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和强大凝聚力的精神力量至关重要。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养成了崇尚美德的优良传统,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能够在新时代推动和谐社会稳步发展,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障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不断完善小康社会的发展模式,始终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论文从山阳县雕塑设计实践入手,在广泛阅读雕塑设计相关书籍文献,充分了解山阳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基础上,探索基于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设计。论文第一章提出当代物质文明取得长足进步的背景下,精神层面缺失、进入发展误区等问题。第二章对传统文化美德带来的积极影响,传统美德传承的重要性与价值,景观雕塑是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最佳载体几方面,寻找传统美德与景观雕塑的关系。第三、四、五章通过对相关景观雕塑案例分析,通过对山阳县滨河景观雕塑群项目的设计,研究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并梳理景观雕塑设计原则、设计内涵及设计语言,分析景观雕塑设计中的传统美德传承的基本原则及表现形式,达到传统美德与景观雕塑的完美融合。从而使景观雕塑真正达到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目的,经得起时间的沉淀和时代的记忆。论文将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研究,使得学以致用,用之有道,将传承传统美德的思想和方法系统化。
鲍铭烨[7](2020)在《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对高校德育价值观培植的现代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价值共识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丰闳博大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伦理价值观最基础性的存在。大学德育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重要途径,其理应包含对传统文化遗产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的相关内容。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德育价值观的培植一度出现偏离甚至否定传统伦理价值观而陷入过度西方化的误区。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开掘,以及对相关概念进行探本溯源或理论澄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究民族价值共识与高校德育价值观二者的耦合关系,从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共识转化为青年学生的道德自觉。此外,让民族价值共识为德育价值观的有效灌输提供现代启示,不仅有助于高校德育回归和强化人本德育的主体地位,其本身还是拓展高校德育内容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为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坚定文化自信注入来自传统的理论底气和精神气质。作为这一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对西方的相关价值思潮的负面影响做必要的学理厘清。这些思潮的负面影响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表现为对自然无节制索取,以诸如“我消费我存在”的消费主义心态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在人与他者关系上表现为自我为中心、视他者为异己的存在,以利己主义的行为方式破坏了人与他者、与社会、与国家的和合关系;在人与自身关系上表现为注重对物质财富等身外之物的占有,精神却变得空虚,甚至出现以对纵欲主义、享乐主义的追逐而破坏了身心和谐。如果我们回望传统,就可以发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价值共识中,这一西方式的价值偏颇并不存在。它推崇天人之辩中的天人合一、人我之辩中的人我合一、身心之辩中的欲理合一之道,这从根本上消解了西方式的价值偏颇,从而为新时代高校德育价值观培植带来了批判性的现代启示。
张菁[8](2020)在《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同时也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而孝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基础性价值体系,其精华部分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特质以及渗透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更是生动鲜活的教育资源。结合这一时代背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深入挖掘这两者融合的内在机理,并且对融合的具体路径进行重点探讨,不仅紧扣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主题,而且为高校德育开拓了新空间。具体而言,探讨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首先要基于对孝文化的深刻理解。诸多学者从广义与狭义层面着手,对孝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综合理解。孝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在对其历史进程进行追溯与辩证分析基础上,可以提炼出其精华内容主要涉及了个人、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四个层面。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孝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仅能够贯彻落实以文化人理念、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而且可以从内容方法上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取得初步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些许问题掣肘融入进程的推进。因而,要提出孝文化融入的具体路径就需以问题为导向。首先,实现孝文化的“双创”,在继承其精华内容基础上,对其时代内涵进行凝练并且创新其现代表达形式。其次,加强孝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力度,循序渐进地推动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再次,促进孝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融入到校园“硬”文化建设中去,也要与校园“软”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在整个融合过程中,不能仅依靠高校单方面的努力,还需增强社会、家庭等校外环境的协同配合,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最后,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还是要回归到大学生身上,并从大学生的知与行中体现出来。因此,强化大学生对孝文化的学理认知与践行必不可少。总之,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坚持循序渐进和全面融入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统筹多方力量,最终才能建构起多维融入路径体系,从而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育人。
刘雪艳[9](2020)在《乡村题材纪录片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文化的交流日益繁盛,要想在全球文化之林有自己的一片土地,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变得越来越重要。乡村文化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家通过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政策表达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乡村题材纪录片可以承载民族情感、传递国家意志,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的国家文化形象,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文化形象对外传播与交流,加强我国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也能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笔者通过观摩作品、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及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乡村文化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进行探究,乡村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形象的核心,乡村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乡村文化是国家文化形象的根本立足点。乡村文化的内涵包括:和谐统一、自强不息、孝悌仁义以及新时代乡村道德风尚,国家文化形象蕴含在乡村文化的母体中,乡村文化中的文化元素是呈现国家文化形象的载体。本文研究的重点章节是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内容呈现手段,乡村题材纪录片将符号与文学修辞相结合对国家文化形象进行呈现。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具有相似性,以语言符号为载体呈现的国家文化形象,便于受众理解与接受。非语言符号囊括着节日符号、实物符号、行为符号与场景符号,非语言符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语境固化的作用被削弱,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在画面修辞的呈现上,笔者创造性的将文学修辞手法与纪录片画面相结合,在文学与纪录片的交叉中寻找更加有力的内容呈现手段,强调、隐喻、渲染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国家文化形象有着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乡村题材纪录片对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还体现在叙事策略上,本文从乡村文化主题把握、形象塑造、故事讲述三方面进行探讨。乡村题材纪录片中蕴含的文化主题以新颖的乡村视角展现独特的文化风情,以民族的讲述展现不一样的家国特色,以可读的故事讲述多彩的文化形象。乡村题材纪录片塑造的国家文化形象对国家文化形象中时代特色、民族魂魄与国家意志的展现也是大有裨益的。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故事讲述将国家文化形象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叙事手法呈现我们的眼前。最后,国家文化形象的呈现以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画面为依托,无论是微观的镜头选取,还是宏观的整体表现,乡村题材纪录片都围绕国家文化形象,以其独特的优势,建构国家文化形象。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深沉且奔放、热烈又含蓄且具有中国特色。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家文化形象在历史与时代的潮流下不断变化外壳,以符合时代审美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乡村题材纪录片犹如华丽布匹,以得天独厚优势为国家文化形象量体裁衣。乡村题材纪录片以乡村文化为精髓,以独特的叙事策略,以纪录片符号为依托,在画面的表达中,建构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和谐奋进的、仁义自信的国家文化形象。
黄若然[10](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认为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二、试论侗族传统美德是儒家孝道民族化之产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侗族传统美德是儒家孝道民族化之产物(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以《蜜饯砒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章 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审美表征 |
第一节 女性角色的常见形象塑造 |
一 母性形象 |
二 受苦难形象 |
第二节 内在美与外形美的塑造 |
一 以道德观念为约束的内在美 |
二 以弱化视觉美为表象的外在美 |
第三节 不同景别下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二章 中国内地电影中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战后世俗化的身份回归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的“理想化身” |
第三节 “文革”时期掠影 |
第四节 新时期电影中女性形象多样重构 |
一 女性命运的文化反思 |
二 女性价值新推崇 |
第五节 商业冲击下的形象嬗变 |
一 商业大片中的女性 |
二 文艺片和主旋律作品中的女性 |
第三章 中国香港电影中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粤语片的现代突破与传统承袭 |
一 家国沦丧和家园重建中的女性 |
二 传统美德再教育和文学遗产再利用 |
第二节 现实与非现实题材中的女性脸谱 |
一 现实与非现实中的女性 |
二 朱石麟的家庭伦理片 |
第三节 彰显品位的时代女性形象 |
第四节 从“邵氏”黄梅调走出的古雅女性 |
第五节 新世纪重要的女性题材大师 |
一 许鞍华——一女性的触觉 |
二 关锦鹏——民国女性的艳丽哀婉 |
三 王家卫、陈可辛笔下的迥异的女性 |
第四章 中国台湾电影中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健康写实电影”与“琼瑶言情片”中的女性 |
一 李行镜像中的女性 |
二 白景瑞镜像下的女性 |
三 琼瑶文艺言情片 |
第二节 台湾新电影运动以来多镜头下的多样女性 |
一 侯孝贤:女性的人性 |
二 杨德昌:被都市扭曲的女性 |
第五章 日本电影中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战后多题材、多形象 |
一 叛逆型女性 |
二 忍从型女性 |
三 自主型女性 |
四 劳作不息的女性 |
五 伦理片中的女性 |
第二节 低迷期电影中的暴力和性 |
第六章 韩国电影中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兴盛期的传统片和衰落期的青春片 |
第二节 复苏腾飞期韩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一 剧情片刻画的传统女性 |
二 情色片刻画的开放女性 |
三 青春片刻画的“野蛮女友” |
第七章 微电影《蜜饯砒霜》中女性生活与情绪困境群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鄂西土家吊脚楼建筑艺术形式再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历史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吊脚楼的相关综述 |
2.1 吊脚楼的起源与发展 |
2.1.1 吊脚楼的概念界定 |
2.1.2 历史上的演变 |
2.1.3 吊脚楼对土家族的影响 |
2.2 鄂西土家吊脚楼的影响因素 |
2.2.1 气候地貌的影响 |
2.2.2 自然资源的影响 |
2.2.3 生活习俗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再生性基础理论的研究 |
3.1 建筑美学理论 |
3.2 有机建筑与天人合一 |
3.3 再生学的启示 |
3.4 艺术形式与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西土家吊脚楼的调研分析 |
4.1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现状 |
4.1.1 无人居住 |
4.1.2 尚可居住 |
4.1.3 无序改造 |
4.2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困境 |
4.2.1 建造技术的失传 |
4.2.2 建筑功能的局限 |
4.2.3 政策的现状 |
4.3 土家吊脚楼的平面类型 |
4.3.1 基础形式 |
4.3.2 常规形式 |
4.3.3 “凹”字形式 |
4.3.4 “回”字形式 |
4.3.5 混合形式 |
4.4 鄂西土家吊脚楼的空间形式 |
4.4.1 建筑外部空间形式 |
4.4.2 建筑内部空间形式 |
4.5 各地区吊脚楼的比较 |
4.5.1 相似之处 |
4.5.2 差异之处 |
4.6 鄂西土家吊脚楼建筑艺术形式现状分析 |
4.6.1 现存状况 |
4.6.2 制约因素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西土家吊脚楼艺术形式的研究 |
5.1 雕刻的艺术形式 |
5.1.1 木雕 |
5.1.2 石雕 |
5.2 绘画的艺术形式 |
5.2.1 人物 |
5.2.2 山水 |
5.2.3 花鸟虫兽 |
5.2.4 宗教故事 |
5.3 文字的艺术形式 |
5.3.1 匾额 |
5.3.2 楹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鄂西土家吊脚楼建筑艺术形式再生性原则及运用策略 |
6.1 吊脚楼建筑艺术形式再生性原则 |
6.1.1 文化性 |
6.1.2 地域性 |
6.1.3 技术性 |
6.1.4 传承性 |
6.1.5 审美性 |
6.2 吊脚楼建筑艺术形式再生性方法 |
6.2.1 营造场所记忆 |
6.2.2 古为今用 |
6.2.3 以人为本 |
6.3 吊脚楼建筑艺术形式再生性的运用策略 |
6.3.1 建筑环境意境的营造 |
6.3.2 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化演绎 |
6.3.3 建筑空间形式的艺术表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孝文化传承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现代社会背景下孝文化认同的需求 |
2.基础教育课程中孝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
3.语文教科书是孝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孝文化 |
2.传承 |
3.小学语文教科书 |
(四)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思路 |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孝文化传承形式分析 |
(一)孝文化传承的具体形式 |
1.选文 |
2.习作 |
3.口语交际 |
4.练习 |
5.插图 |
(二)孝文化传承形式的综合分析 |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孝文化传承内容分析 |
(一)孝文化传承的具体内容 |
1.家庭层面的孝文化 |
2.社会层面的孝文化 |
(二)孝文化传承内容的综合分析 |
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孝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孝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
1.家庭与社会层面的孝文化呈现比例不协调 |
2.过于重视孝情,孝情与孝行的传递失衡 |
3.传统孝文化与现代孝文化选篇分布不均衡 |
4.不同学段中的孝文化编排缺乏衔接性与规律性 |
5.不同传承形式间的孝文化编排缺乏合理性与清晰性 |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孝文化传承问题的原因分析 |
1.中国“家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 |
2.语文学科的情感性与人文性需要 |
3.传统孝观念与现代价值的冲突 |
4.编者对孝文化传承不够重视 |
5.教科书孝文化传承缺乏衡量标准 |
四、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孝文化传承的建议 |
(一)教科书要合理分配并适当延伸不同层面的孝 |
(二)教科书中适当增添传递孝行的具体事例 |
(三)教科书中融合传统孝文化与现代孝文化 |
(四)教科书编者提高对孝文化传承的关注度 |
(五)教科书中的孝文化编排要增强逻辑性 |
1.不同学段中的编排加强衔接性和规律性 |
2.不同传承形式间的编排加强科学性和清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设计研究 ——以山阳县滨河景观雕塑群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方式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4.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景观雕塑设计与传统美德的相关概念 |
2.1 传统美德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传统美德的基本概念 |
2.1.2 传统美德的基本特征 |
2.2 景观雕塑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雕塑的发展 |
2.2.2 景观雕塑的概念 |
2.2.3 景观雕塑的基本分类 |
2.2.4 滨河景观雕塑的相关概念 |
2.3 传统美德在景观雕塑设计中的体现 |
2.3.1 雕塑是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的最佳载体 |
2.3.2 景观雕塑设计中传统美德的应用所存在的价值体现 |
2.4 小结 |
3.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设计案例分析 |
3.1 相关案例分析 |
3.1.1 芜湖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凿壁借光”和“孔融让梨”景墙 |
3.1.2 兰州市《黄河母亲》雕塑分析 |
3.1.3 华山中华孝文化主题雕塑园雕塑分析 |
3.2 相关问题分析 |
3.2.1 容易损坏 |
3.2.2 盲目照搬 |
3.2.3 高度相似 |
3.2.4 缺乏美感 |
3.3 小结 |
4.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设计的表现方法 |
4.1 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的设计原则 |
4.1.1 地域文化原则 |
4.1.2 传承创新原则 |
4.1.3 空间环境原则 |
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1.5 “以人为本”原则 |
4.2 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设计创作方法研究 |
4.2.1 景观雕塑设计中所选取的美德主线 |
4.2.2 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设计的空间关系分析 |
4.2.3 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设计的艺术造型方式 |
4.2.4 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设计的材料选择 |
5.山阳县滨河景观雕塑设计 |
5.1 前期调研 |
5.1.1 地理条件 |
5.1.2 气候条件 |
5.1.3 文化因素 |
5.2 项目概况 |
5.2.1 区位分析 |
5.2.2 交通分析 |
5.2.3 现状分析 |
5.3 山阳县滨河景观雕塑设计实践 |
5.3.1 设计构思 |
5.3.2 设计要素 |
5.3.3 设计方案 |
5.3.4 雕塑制作 |
6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Ⅰ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图片索引 |
(7)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对高校德育价值观培植的现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2.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和高校德育价值观培植 |
2.1 中华民族价值共识 |
2.1.1 中华民族价值共识相关概念的阐释 |
2.1.2 中华民族价值共识的特征 |
2.2 高校德育价值观 |
2.2.1 高校德育价值观相关概念的阐释 |
2.2.2 德育价值观培植的社会功能 |
2.3 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和高校德育价值观的耦合关系 |
2.3.1 两者耦合的实践论基础 |
2.3.2 两者耦合的价值论需求 |
3.天人之辩中的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及现代启示 |
3.1 作为中华民族价值共识的天人合一观 |
3.1.1 道家的法自然说 |
3.1.2 儒家的畏天命观 |
3.1.3 作为民族价值共识的顺天、慎取、节用思想 |
3.2 生态利己主义批判 |
3.2.1 生态利己主义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
3.2.2 解决生态问题的中国智慧 |
3.3 天人合一观对高校德育价值观培植的启示 |
3.3.1 确立建设“美丽中国”的人生理想 |
3.3.2 反对消费主义 |
4.人我之辩中的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及现代启示 |
4.1 作为中华民族价值共识的人我合一观 |
4.1.1 人我之辩的儒家传统 |
4.1.2 人我之辩的墨家传统 |
4.1.3 人我之辩的佛家和道家立场 |
4.2 西方利己主义文化传统的梳理与批判 |
4.2.1 利己主义与合理利主义 |
4.2.2 合理利己主义并不合理 |
4.2.3 合理利己主义的超越 |
4.3 人我合一观对高校德育价值观培植的启示 |
4.3.1 推己及人之道的认同与践行 |
4.3.2 自私人性的超越 |
5.欲理之辩中的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及现代启示 |
5.1 作为中华民族价值共识的欲理合一观 |
5.1.1 欲理之辩的儒家立场 |
5.1.2 欲理之辩的道家立场 |
5.1.3 欲理之辩的佛家立场 |
5.2 西方欲望论的批判与超越 |
5.2.1 张扬欲望的西方文化 |
5.2.2 以理制欲的中国伦理智慧 |
5.3 欲理合一观对高校德育价值观培植的启示 |
5.3.1 欲理合一思想的当代发掘 |
5.3.2 在张扬与节制中寻找平衡 |
5.3.3 纵欲主义批判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尝试 |
2 孝文化及其融入必要性概述 |
2.1 孝文化相关概述 |
2.1.1 孝文化概念厘定 |
2.1.2 孝文化历史演变 |
2.1.3 孝文化的精华内容 |
2.2 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2.2.1 贯彻落实以文化人理念的必然要求 |
2.2.2 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选择 |
2.2.3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要 |
2.2.4 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然选择 |
3 孝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现状 |
3.1 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进展 |
3.1.1 高校对孝文化重视程度持续提升 |
3.1.2 孝文化的融入途径日趋多元 |
3.1.3 大学生对孝文化主流认识积极向上 |
3.2 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
3.2.1 孝文化自身缺乏创造性转化 |
3.2.2 孝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力度欠缺 |
3.2.3 孝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趋于形式化 |
3.2.4 孝文化融入缺乏有效校外环境协同 |
3.2.5 大学生对孝文化学理认知与践行还需强化 |
4 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
4.1 推动孝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4.1.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传承优秀基因 |
4.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归凝练时代内涵 |
4.1.3 以文化产业为依托创新现代表达形式 |
4.2 加强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力度 |
4.2.1 塑造升华学理价值推进孝文化进教材 |
4.2.2 培育教师自觉意识推动孝文化进课堂 |
4.2.3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孝文化进头脑 |
4.3 促进孝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
4.3.1 利用文化景观营造孝文化育人氛围 |
4.3.2 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打造孝文化品牌 |
4.3.3 运用网络平台开辟孝文化宣传新阵地 |
4.4 优化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外环境 |
4.4.1 加强大众舆论引导营造知孝行孝社会环境 |
4.4.2 注重日常熏陶营造崇孝尚孝家庭环境 |
4.4.3 强化职能部门督导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
4.5 强化大学生对孝文化的学理认知与践行 |
4.5.1 开设孝道通识课程深化大学生学理认知 |
4.5.2 借助孝德榜样人物激发大学生情感认同 |
4.5.3 丰富孝行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乡村题材纪录片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定义 |
二、国家文化形象的定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符号学理论 |
二、交往行为理论 |
第二章 乡村文化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乡村中有国家文化的精髓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 |
一、乡村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
二、新时代的乡村文化 |
第三节 国家文化形象塑造中乡村文化元素的挖掘 |
第三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内容呈现手段 |
第一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符号的使用 |
一、语言符号的使用 |
二、非语言符号的使用 |
第二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文学修辞的使用 |
一、强调的使用 |
二、隐喻的使用 |
三、渲染的使用 |
第四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主题把握 |
一、主题具有民族性 |
二、主题具有新颖性 |
三、主题具有可读性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形象塑造 |
一、乡村文化形象具有时代特色 |
二、乡村文化形象彰显民族魂魄 |
三、乡村文化形象呈现国家意志 |
第三节 乡村文化的故事讲述 |
一、多元结构下表达文化 |
二、多元节奏下呈现文化 |
三、多元视角下传递文化 |
第五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画面表达方式 |
第一节 镜头的选取传递文化 |
一、景别的选择表达文化意义 |
二、构图的使用呈现文化含义 |
三、色彩的使用表现文化意义 |
第二节 画面整体呈现时以真实和艺术相结合传递文化 |
一、以真实事物中真实性与自然美的结合传递文化 |
二、以画面表现时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传递文化 |
三、以整体呈现上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传递文化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
一、音乐创制类 |
二、音乐传承类 |
三、音乐表演类 |
四、音乐风俗类 |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
一、宝物与妙音 |
二、禁忌与沉默 |
三、乐人与智者 |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
二、212个型式结构 |
三、结构的意义 |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
一、真:以情达意 |
二、善:由情生益 |
三、美:唯情而已 |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试论侗族传统美德是儒家孝道民族化之产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以《蜜饯砒霜》为例[D]. 刘嘉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9)
- [2]鄂西土家吊脚楼建筑艺术形式再生性研究[D]. 周芷媛.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在中西的交汇点:严复翻译思想与实践再诠释[D]. 耿良凤.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孝文化传承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D]. 邓艺鸣.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基于传统美德传承的景观雕塑设计研究 ——以山阳县滨河景观雕塑群项目为例[D]. 姜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对高校德育价值观培植的现代启示[D]. 鲍铭烨. 浙江大学, 2020(08)
- [8]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 张菁.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乡村题材纪录片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D]. 刘雪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