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酚醛树脂炭质复合材料中沥青炭纤维骨架杂乱分布强化效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黎云玉[1](2016)在《电泳沉积纳米纤维强韧碳/碳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认为碳/碳(Carbon/carbon,C/C)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增强的碳基复合材料。热解碳(Pyrocarbon,Py C)强度低、脆性大的力学特性致使C/C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极易出现基体环状开裂、界面松弛等微观缺陷,严重制约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充分发挥,极大限制了其在尖角、锐形等特殊构件上的应用,制约了国防高科技装备的发展。借助催化化学气相沉积(Catalyt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CVD)引入纳米纤维,构建微米碳纤维与纳米纤维多尺度预制体增强C/C复合材料(简称多尺度C/C复合材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CCVD工艺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周期长、成本高、碳纤维损伤严重、制备的多尺度复合材料碳纤维主导力学性能差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采用电泳沉积(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EPD)在碳纤维表面掺杂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碳化硅纳米线(Silicon Cabide Nanowire,Si CNW),构建纳米纤维-碳纤维多尺度预制体,进而制备多尺度C/C复合材料的思路。本文具体探究了EPD工艺对碳纤维表面掺杂纳米纤维分布形貌的影响;探究了EPD纳米纤维对C/C复合材料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ation,CVI)致密化过程、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相关机制;针对EPD纳米纤维掺杂C/C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率先开展了界面设计工作,实现了EPD纳米纤维对C/C复合材料力学强度和假塑性的显着改善,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优化了EPD制备纳米纤维-碳纤维多尺度预制体的工艺参数:当EPD电压为40 V,EPD距离为1 cm,电泳液浓度分别为1.0 g·L-1(CNT/异丙醇)、0.5 g·L-1(Si CNW/异丙醇)时,碳纤维表面EPD的纳米纤维分布均匀性良好;碳纤维预制体中纳米纤维含量随EPD时间增大而线性增加。由于CNT和Si CNW自身长径比、曲直度等的差异,其沉积形貌存在显着不同:EPD CNT堆积密度较高,三维特征不显着,呈现平面内随机分布特点,其内孔隙为纳米级;而Si CNW堆积密度较小,三维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其内孔隙多为微米级。研究了EPD纳米纤维掺杂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行为:不同沉积温度与不同前驱体分压下CNT-C/C复合材料的平均致密化速率低于纯C/C复合材料,且随CNT含量增加,平均致密化速率越低,密度分布均匀性越差;但是CNT-C/C复合材料的初始致密化速率高于纯C/C复合材料,且随着CNT含量的增加,初始速率越大。而Si CNW-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速率均高于纯C/C复合材料,且随着Si CNW含量增加,致密化速率升高。当沉积温度为1080°C、碳源分压为20 k Pa、前驱体气体滞留时间为0.1 s时可快速致密化纳米纤维掺杂C/C复合材料,且制得的复合材料密度分布均匀性良好。探究了纳米纤维对Py C沉积行为的影响:限于纳米孔隙中传质的困难性,Py C优先在EPD CNT网状结构外围区域沉积,而不是沉积于其内部,导致大量闭孔的产生,进而影响了材料的表观密度及分布均匀性;Si CNW三维结构中孔隙尺度较大、分布规则,有利于Py C的快速沉积,因此,EPD Si CNW掺杂C/C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较高且分布均匀性佳。研究了EPD纳米纤维对基体组织结构的影响:纳米纤维掺杂后,复合材料Py C基体均由单一中织构(Medium Texture,MT)转变为多级结构,即各向同性(Isotropic,ISO)-高织构(High Texture,HT)-MT交替结构;随纳米纤维含量增加,ISO、HT区域变大;论证了EPD纳米纤维诱导ISO-Py C生长的必然性。CNT、Si CNW对Py C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在HT区域,CNT诱导基体生成“皮-芯”结构,即围绕CNT生长了HT-Py C;而在Si CNW掺杂Py C中未见类似结构;相比于CNT-C/C复合材料,Si CNW-C/C复合材料的纳米纤维富集区Py C的石墨片层有序度更高,具有更小的d002值和更大的Lc值。研究了EPD纳米纤维对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弯曲性能而言,适量EPD CNT会提高C/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高幅度约为35%,而继续提高EPD CNT含量则会导致复合材料密度降低、孔隙增多,使得弯曲性能降低。EPD CNT在碳纤维表面的加入导致复合材料弯曲断裂脆性增大,这与CNT诱导界面结构各向同性化有关。对于层间剪切性能而言,EPD CNT的加入可显着提高层间剪切强度,提高幅度约为100%,而此时复合材料的II型断裂韧性也相应提高43%。EPD CNT对复合材料的增强途径可概括为“直接强化”和“间接强化”两种,“直接强化”主要是CNT通过掺杂来改善Py C基体力学性能;而“间接强化”则是CNT诱导细化外围Py C,使其内聚力提高,进而改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相较于CNT,Si CNW对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程度更佳,适量即可使C/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50%和200%以上,Si CNW的加入亦导致复合材料断裂脆性增大。针对碳纤维表面直接掺杂纳米纤维易导致复合材料断裂脆性变大的问题,开展了纳米纤维-C/C多尺度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设计了HT-Py C和氧化石墨烯两种界面。针对不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可知,界面相的引入可显着改善多尺度C/C复合材料的断裂假塑性,断裂延性系数(FD)较直接掺杂高出1100%,且能进一步提升纳米纤维对C/C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分析认为,界面相的引入可在多尺度C/C复合材料中构筑“硬质基体-软质界面-硬质纤维”的“硬-软-硬”结构,满足了高强高韧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使得C/C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和假塑性得以全面改善。另外,从C/C复合材料实际应用条件出发,开展了EPD SiCNW在制备高性能C/C复合材料上的拓展探索,发现EPD Si CNW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强韧手段,显着提高高温热震条件下涂层涂覆C/C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为C/C复合材料先进中温防护涂层的开发指出了可行方向。
易增博[2](2015)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比重轻、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热膨胀系数小、可设计性强,同时还兼备耐腐蚀和抗疲劳等诸多优点,在许多领域应用时很好地起到减轻结构重量、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以及优化工艺的作用。但是目前,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仍然存在界面结合弱、易发生脆性断裂等问题。因此,如果能够通过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并对树脂基体进行增韧改性,这些都必将有效改善复合材料容易分层和脆断等问题,这对提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多种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采用去离子水超声、浓硝酸浸泡、浓硝酸超声等不同方式对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效果进行了考察,最后优选出了浓硝酸-超声协同改性的方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了成功有效的改性,并对改性后碳纤维及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其次,通过设计碳纤维平纹布的铺层角度和顺序,考察了不同铺层方式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力学性能较佳的复合材料铺层设计方法。最后,我们用成本较低、简单易操作和效果显着的液体丁腈橡胶(LNBR)和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增韧剂,对复合材料增韧改性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用去离子水超声、浓硝酸浸泡、浓硝酸超声等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表面处理对碳纤维表面微结构、表面化学组成、相结构、复丝拉伸强度以及改性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硝酸氧化和超声处理对碳纤维表面进行了有效改性,其中硝酸处理使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和含氧官能团数量显着增大,超声处理使碳纤维获得了良好的分散性并使碳纤维比表面积和含氧官能团增加。而硝酸-超声协同处理使得碳纤维中的微晶尺寸变小,碳纤维表面活性增大。硝酸氧化与超声空化相结合强化了碳纤维表面的氧化和刻蚀作用,从而增强了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界面之间的“机械锚定”和“化学键合”作用,使碳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得以有效提高,从而显着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2)详细考察了浓硝酸-超声协同改性碳纤维过程中,处理温度、超声时间对改性后碳纤维的失重率、表面微观形貌、表面化学结构及元素含量、润湿性、复丝拉伸强度等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硝酸-超声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碳纤维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失重率逐渐增加而复丝拉伸强度不断降低。同时,碳纤维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数量、活性基团含量逐渐增加,从而使得碳纤维与环氧树脂间的浸润性、反应性、机械锚合作用和结合力增大,最终使改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以显着提高。综合考虑不同条件改性后碳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的各方面性能,本研究确定了用硝酸-超声协同改性碳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2h。(3)通过改变碳纤维平纹布的铺层角度和铺层顺序,制备了五种不同铺层方式的复合材料,并对它们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考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纤维铺层角度和铺层顺序的变化,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各异,含有(±45)平纹布铺层的复合材料,它们的拉伸断裂伸长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它们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明显下降,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也有较为明显地下降,(±45)平纹布层数越多下降越明显。最终综合考虑,确定了拉伸和弯曲性能最佳时的铺层方式为[(0,90)]4。(4)分别使用LNBR和纳米二氧化硅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增韧改性研究,通过对比增韧剂在不同添加量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确定出各自的最佳添加量,并结合它们各自的增韧改性机理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示:这两种增韧剂都可以对复合材料起到增韧补强的作用,二者在改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方面又有着各自突出的一面。我们发现,适宜的LNBR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改善效果显着,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有了较大的提升,而适宜的纳米二氧化硅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提高较为突出,可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得到较明显的提高。
.А .И .布里亚,Н .Т.阿尔拉莫娃,王剑锋,戴伊文[3](2003)在《以菲尼龙为基质的复合材料之热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制热稳定性高的炭质复合材料,在热稳定性的菲尼龙树脂c 2中添加沥青炭纤维制成复合材料,并在298K~873K之间,以10℃ min的加热速度,在热失重仪中用热失重分析方法测定菲尼龙及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数据,表明菲尼龙在添加沥青炭纤维后,热稳定性提高164℃~275℃。采用非均向反应机理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菲尼龙在c 2及以其为基质的复合材料可能的热氧化裂解的动力学指标。
А.И.布里亚,Η.Г.契尔卡索娃,王剑锋,王为钢,戴伊文[4](2002)在《以酚醛树脂和沥青炭纤维为基础的炭质复合材料》文中研究说明以酚醛树脂和沥青炭纤维为基础的炭质复合材料 ,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该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合物基质和填充剂之间的异相界面反应 ,首先是浸润和粘着。为保证最佳的浸润条件 ,创建牢固的粘着接触 ,研究了沥青炭纤维表面张力 ,酚醛树脂浸渍剂溶液浓度等对浸润性能的影响。为了缩短制品的成型时间 ,减少能耗 ,还研究了成型温度制度对炭质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
A.И.布里亚,H.Г.契尔卡索娃,王为钢,戴伊文[5](2001)在《在酚醛树脂炭质复合材料中沥青炭纤维骨架杂乱分布强化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炭纤维增强剂在热固性酚醛树脂基质中杂乱分布时 ,不同的影响因素—成型压力、填充程度和炭纤维长度等对复合材料强度、摩擦性能与热物理性质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 ,选择出最佳的复合材料制备条件 :成型压力为 10MPa~ 2 0MPa ,沥青炭纤维的填充度约 6 0W % ,沥青炭纤维的长度 10mm~ 13mm。所获的炭质复合材料具有最佳使用性能 :撞击强度~ 15kJ m2 ;受压时的破坏应力~ 15 0MPa;受弯时的破坏应力~ 70Mpa ,热稳定性温度 5 14K
二、在酚醛树脂炭质复合材料中沥青炭纤维骨架杂乱分布强化效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酚醛树脂炭质复合材料中沥青炭纤维骨架杂乱分布强化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泳沉积纳米纤维强韧碳/碳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1章 绪论 |
1.1 C/C复合材料简介 |
1.2 C/C复合材料的组成 |
1.2.1 预制体 |
1.2.2 界面 |
1.2.3 基体 |
1.3 碳纤维预制体的制备工艺 |
1.3.1 非织造工艺 |
1.3.2 机织工艺 |
1.3.3 针织工艺 |
1.3.4 编织工艺 |
1.3.5 其它工艺 |
1.4 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制备工艺 |
1.5 多尺度预制体及其增强C/C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1 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上的不足 |
1.5.2 多尺度预制体的提出 |
1.5.3 CNT和SiCNW掺杂C/C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案 |
2.3 试验原材料与设备 |
2.3.1 碳纤维预制体 |
2.3.2 电泳液所用原料 |
2.3.3 前驱体气体及载气 |
2.3.4 试验设备 |
2.4 制备方法 |
2.4.1 多尺度预制体制备工艺 |
2.4.2 C/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2.4.3 高温热处理工艺 |
2.5 C/C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2.5.1 多尺度预制体的纳米纤维含量测试 |
2.5.2 密度测试及开孔率测试 |
2.5.3 力学性能测试 |
2.5.4 热震性能测试 |
2.6 C/C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2.6.1 多尺度预制体的结构表征 |
2.6.2 偏光显微镜分析 |
2.6.3 X射线衍射分析 |
2.6.4 拉曼光谱分析 |
2.6.5 SEM形貌及TEM结构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尺度预制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纳米纤维电泳液配制 |
3.2.1 纳米纤维 |
3.2.2 电泳液配制 |
3.3 EPD工艺优化 |
3.3.1 EPD电压优化 |
3.3.2 EPD距离优化 |
3.3.3 电泳液浓度优化 |
3.4 纳米纤维的沉积行为研究与结构分析 |
3.4.1 EPD过程中预制体内纳米纤维的含量 |
3.4.2 EPD过程中纳米纤维的分布 |
3.4.3 纳米纤维的沉积结构及行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尺度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沉积温度对多尺度C/C复合材料的ICVI影响研究 |
4.2.1 沉积温度对CNT-C/C复合材料的ICVI影响 |
4.2.2 沉积温度对SiCNW-C/C复合材料的ICVI影响 |
4.3 前驱体分压对多尺度C/C复合材料的ICVI影响研究 |
4.3.1 前驱体分压对CNT-C/C复合材料的ICVI影响 |
4.3.2 前驱体分压对SiCNW-C/C复合材料的ICVI影响 |
4.4 沉积行为对C/C复合材料的ICVI过程影响研究 |
4.4.1 比表面积对C/C复合材料的ICVI影响 |
4.4.2 孔径分布对C/C复合材料的ICVI影响 |
4.5 多尺度C/C复合材料的ICVI过程研究 |
4.5.1 CNT-C/C复合材料的ICVI过程 |
4.5.2 SiCNW-C/C复合材料的ICVI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尺度C/C复合材料的基体组织结构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尺度C/C复合材料基体结构的PLM分析 |
5.2.1 CNT-C/C复合材料基体结构PLM分析 |
5.2.2 SiCNW-C/C复合材料基体结构PLM分析 |
5.2.3 SiCNW/C、CNT/C复合材料基体结构PLM分析 |
5.3 多尺度C/C复合材料基体结构的SEM与TEM分析 |
5.3.1 CNT-C/C复合材料基体结构分析 |
5.3.2 SiCNW-C/C复合材料基体结构分析 |
5.4 多尺度C/C复合材料XRD与拉曼分析 |
5.5 多尺度C/C复合材料的沉积机理分析与纳米纤维的诱导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尺度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EPD CNT-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6.2.1 弯曲性能 |
6.2.2 层间剪切和层外压缩性能 |
6.3 EPD SiCNW-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6.3.1 弯曲性能 |
6.3.2 层间剪切和层内压缩性能 |
6.4 界面对多尺度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1 HT-PyC界面对CNT-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2 GO界面对CNT-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6.5 EPD SiCNW在高性能C/C复合材料的应用拓展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2)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碳纤维 |
1.1.1 碳纤维概述 |
1.1.2 碳纤维生产工艺 |
1.1.3 碳纤维国内的发展 |
1.1.4 碳纤维国外的发展 |
1.2 环氧树脂 |
1.2.1 环氧树脂概述 |
1.2.2 环氧树脂的分类 |
1.2.3 环氧树脂国外的发展 |
1.2.4 环氧树脂国内的发展 |
1.2.5 环氧树脂的固化 |
1.3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概述 |
1.3.1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
1.3.2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
1.3.3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国内外发展 |
1.4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
1.4.1 碳纤维表面改性的研究 |
1.4.2 复合材料增韧改性的研究 |
1.4.3 复合成型工艺的研究 |
1.4.4 复合材料固化工艺研究 |
1.5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现存的问题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表面处理方式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 |
2.2.2 试样的制备方法 |
2.2.3 试样的测试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面处理方式对碳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2.3.2 表面处理方式对碳纤维表面元素含量的影响 |
2.3.3 表面处理方式对碳纤维复丝拉伸强度的影响 |
2.3.4 表面处理方式对碳纤维相结构的影响 |
2.3.5 表面处理方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
2.3.6 表面处理方式对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的影响 |
2.3.7 硝酸-超声协同处理碳纤维的作用机理及增强复合材料机理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3 硝酸-超声协同改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 |
3.2.2 试样的制备方法 |
3.2.3 试样的测试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硝酸-超声处理对碳纤维重量的影响 |
3.3.2 硝酸-超声处理对碳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3.3.3 硝酸-超声处理对碳纤维润湿性和分散性的影响 |
3.3.4 硝酸-超声处理对碳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
3.3.5 硝酸-超声处理对碳纤维表面元素含量的影响 |
3.3.6 硝酸-超声处理前后碳纤维复丝的拉伸强度 |
3.3.7 硝酸-超声处理前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
3.4 本章小结 |
4 平纹布不同铺层角度或顺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 |
4.2.2 试样的制备方法 |
4.2.3 试样的测试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铺层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伸长率 |
4.3.2 不同铺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
4.3.3 不同铺层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
4.3.4 不同铺层复合材料中的最小结构单元 |
4.3.5 不同铺层复合材料的弯曲载荷-位移曲线 |
4.4 本章小结 |
5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增韧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和仪器 |
5.2.2 试样的制备方法 |
5.2.3 试样的测试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LNBR或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5.3.2 LNBR或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模量的影响 |
5.3.3 LNBR或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模量的影响 |
5.3.4 添加LNBR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弯曲载荷-位移曲线 |
5.3.5 添加LNBR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弯曲断面形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以酚醛树脂和沥青炭纤维为基础的炭质复合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浸润与粘着 |
3.2 成型温度制度 |
4 结论 |
(5)在酚醛树脂炭质复合材料中沥青炭纤维骨架杂乱分布强化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成型压力 |
3.2 沥青炭纤维的填充度 |
3.3 摩擦性能 |
3.4 热物理性能 |
3.5 炭纤维长度 |
4 结语 |
四、在酚醛树脂炭质复合材料中沥青炭纤维骨架杂乱分布强化效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泳沉积纳米纤维强韧碳/碳复合材料的研究[D]. 黎云玉.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8)
- [2]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 易增博.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5)
- [3]以菲尼龙为基质的复合材料之热稳定性研究[J]. .А .И .布里亚,Н .Т.阿尔拉莫娃,王剑锋,戴伊文. 新型炭材料, 2003(02)
- [4]以酚醛树脂和沥青炭纤维为基础的炭质复合材料[J]. А.И.布里亚,Η.Г.契尔卡索娃,王剑锋,王为钢,戴伊文. 新型炭材料, 2002(03)
- [5]在酚醛树脂炭质复合材料中沥青炭纤维骨架杂乱分布强化效应的研究[J]. A.И.布里亚,H.Г.契尔卡索娃,王为钢,戴伊文. 新型炭材料,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