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后两巷顶板动态监测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指导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白贤栖[1](2021)在《华砚矿井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时空监测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砚矿井受区域构造应力的影响,各工作面在采掘过程中冲击矿压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冲击矿压的监测预警技术是提高冲击矿压防治水平的关键,对煤矿现场避灾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华砚矿井冲击矿压的监测预警技术进行更深层次地研究,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多维信息融合的时空监测预警技术,对防御、减轻与控制冲击矿压动力灾害,具有的现实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围绕“华砚矿井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时空监测预警”这一主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理统计、现场监测、数值计算以及工程实践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华砚矿井两典型工作面大能量微震事件的分布特征,对华砚矿井冲击矿压多源前兆信息进行了识别研究,提出了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时空监测预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现场对其进行实用性检验。取得了下列研究成果:(1)通过对华砚矿井两典型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微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大能量微震事件的分布均具有以下特征:(1)大部分大能量微震事件都位于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承应力影响区,由工作面回采引起的高静载应力诱发;(2)部分大能量微震事件位于工作面推进位置后方,主要由工作面后方顶板岩层破断诱发;(3)在其它应力集中异常区,由于煤岩体内的静载应力较高,也容易诱发大能量微震事件;(4)在工作面超前位置较远处,受地质缺陷区、采动卸压区等影响,也分布有极个别的大能量微震事件。(2)通过分析煤岩应力-应变全曲线与现场煤岩体应力演化的过程,结合现场大能量微震事件的分布特征,得到动静载叠加诱发冲击矿压具有:高静载(高静载+低动载)、高动载(低静载+高动载)、应力集中异常与低临界载荷四种基本类型,为冲击矿压多源前兆信息的识别及指标选取提供了依据。(3)针对冲击矿压前兆信息识别不清、不能有效的利用监测数据中丰富的物理信息等问题,分析了微震、地音、钻屑、应力在线、支架阻力监测多源前兆信息时间、空间上的可识别性,并选取微震能量、频次、能量/频次变化率,地音能量/频次的小时变化率、班次变化率以及日变化率,钻屑煤粉率指数,应力数值、应力变化率,支架阻力数值作为冲击矿压监测的时序或空间指标。(4)针对冲击矿压的监测方法众多,各监测指标的预警指标量纲不同等问题,建立了微震监测、地音监测、钻屑法监测、应力在线监测以及支架阻力监测等冲击矿压定量监测预警模型,并将多种预警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时、空综合监测预警模型,定量反映了监测区域的冲击危险性。(5)基于冲击矿压多源时空综合预警模型构建的思路,建立了华砚矿井两典型工作面具体的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时、空综合监测预警模型。得到:250102-2工作面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时序综合预警模型3级以上预警的有震报准率为100%,预报效能为0.48,4级预警的有震报准率为86%,预报效能为0.57;250208工作面时序综合预警模型3级以上预警的有震报准率为100%,预报效能为0.65,4级预警的有震报准率为82%,预报效能为0.70,提高了工作面的报准率。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空间综合预警模型,定量反映了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区域的冲击危险性。本论文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指导华砚矿井的安全生产,在后续工作面的开采过程中,采用时序综合预警模型时,当预报等级为3级及以上,表明工作面具有冲击危险性;采用空间综合预警模型,能够有针对性的指导现场实施卸压解危、加强支护等防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现场施工的盲目性,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本论文有图78幅,表11个,参考文献97篇。
马恺[2](2020)在《上湾矿12401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神东矿区上湾煤矿8.8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是目前世界上采高最大的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大型机械设备多,采场环境更为复杂,光线灰暗,设备运转噪声大,设备操作人员视线、听力受阻,现场作业人员潜在安全风险大。建立完善有效的人员-设备-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对实现8.8m超大采高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综采工作面的综合安全保障问题,面向综采工作面特定区域,依托神东信息化平台,对上湾矿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上湾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上湾矿12401综采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概况,通过矿压监测系统采集了工作面矿压监测数据,利用工作面顶板垮落来压强度理论及支架工作阻力理论,分析了工作面矿压的显现规律以及支架的阻力,为工作面压力安全管理提供预警依据。通过分析锚索和锚杆导电性以及监测电极布置方式,基于工作面电法监测系统,动态监测了重点区域的水害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反演分析,提出了上湾矿12401工作面顶板水害安全管理预警级别划分方法。根据工作面装备分布、回采工艺等特点,将整个回采空间划分为若干安全管理区域。以设计的正规作业循环图为依托,通过对“三机”设备位置和生产过程的准确监测和跟踪,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矿压和水害、设备运行状态和班组生产人员的实时可视化的监测和安全管理,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本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上湾矿12401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对综采工作面环境、设备以及班组人员开展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面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王进尚[3](2020)在《煤层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致灾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大,来自奥陶系高承压岩溶裂隙水对下组煤层的安全回采威胁变大。据统计,80%左右的底板突水事故与断层有关,而底板隐伏断层由于其隐蔽性特点,一直是造成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为此,本文从华北煤田矿区近期发生煤层底板突水案例分析入手,为解决煤层底板隐伏断层突水的难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室内试验、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煤层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过程,揭示了采场底板隐伏断层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致灾机理,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对河南受水害严重的焦作、郑州以及永城矿区的突水资料分析得出,在采动应力及承压水共同作用下,煤层底板具有导升现象的部位是构造发育部位,也是力学性质薄弱的部位,突水通道一般为隐伏导水断层、裂隙带等,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以及水压直接决定了突水与否和突水量大小,递进导升引起突水是煤层底板突水的普遍形式。并对近期发生的底板突水案例分析,阐述了底板隐伏构造在水压和矿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递进导升现象,证实了底板采动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这一现象的存在可能性。(2)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采场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的力学模型,提出了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评价判据;利用底板隐伏断层上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隐伏断层在采动应力及承压水水压共同作用下,断层面尖端应力集中,增加了应力强度因子,导升高度上升;随工作面的推进,断层面尖端应力变化重复上述,导升高度再次升高,有效隔水厚度减小,同时底板破坏深度加大,当其与导升高度对接时突水发生。推导出递进导升突水临界力学解析式和断层到底板破坏区的最小安全距离。(3)以焦作矿区赵固一矿开采二1煤层为背景,自主研发了煤层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定点动态监测系统,并设计出采场含隐伏断层底板采动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相拟材料模型,模拟表明底板采动破坏与导升高度的递进发展协同作用构成了底板突水的关键因素。随着工作面推进,隐伏断层递进导升过程经历了自然导升段、递进导升段、强化导升段以及贯通阶段四个阶段,与煤层底板岩体裂隙发育的速度和规模有着重要关系,当采动应力卸荷出现峰值时,递进导升程度加强且水量增加,底板岩体卸荷程度与递进导升强度和动态监测管出水量同步达到峰值,直观地揭示了采场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机理及两者之间的时空演化规律。(4)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系统研究了底板裂隙扩展与隐伏断层递进导升突水动态发展过程。随着工作面的开挖,在水岩耦合共同作用下,隐伏断层周边渗流场与工作面前方的塑性破坏场逐渐对接,断层突水的危险通道渐渐形成,再现底板突水路径的应力场、渗流场演化过程,即围岩塑性破坏场与渗流场渐渐耦合过程,揭示了隐伏断层底板原位拉张裂隙产生→扩展以及水压跟踪传递→采动破坏带与递进导升带沟通→底板岩层破裂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机理,模拟结果与相似模拟的成果具有相近性和一致性。(5)利用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对赵固一矿16001工作面底板实现了连续动态监测,获得了底板裂隙发育程度范围和隐伏断层递进导升突水过程,得出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的微震事件时空分布规律,证实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机理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图[87]表[13]参[198]
胡彦博[4](2020)在《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在全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调整阶段,为了保证国家煤炭供给安全,东部矿区仍需保持20年左右的稳产期,许多矿井进入深部开采不可避免。围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动态形成过程机理、水害评价防治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华北型煤田东缘代表矿井为例,采用野外调研、理论分析、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按照华北煤田东缘矿区的赋煤地质结构特征→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突水模式→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的思路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根据研究表明BOTDR系统监测的动态变形量及应变分布状态与煤层底板岩层应力应变特征具有一致性,是有效监测煤层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新方案。BOTDR系统对煤层底板岩层监测显示,在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岩层从上向下是呈现压-拉-压的应变趋势;同时获得了有效的煤层底板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的精准预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原位测试数据。(2)揭示了深部煤层开采完整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a.采前高应力区超前影响范围大约在煤壁前方38 m附近;b.开采底板岩层第一破断点的位置在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29.07 m,煤层下方垂距9.24 m处,煤层底板破坏是从脆性岩层开始破断;c.开采底板破断发展趋势是从第一破断点首先向上发展破断,然后再同步向下破断。d.煤层开采底板破断的最大深度处于采前高应力区内,并且最大破断深度在采前高应力区内的峰值应力传播线附近(一般情况下)。根据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完整底板和含断层底板两种条件下煤层开采底板岩层破坏特点;同时对煤层开采底板进行横向分区,区域名称依次为原岩应力平衡区、采前高应力区、采后应力释放区、采后应力再平衡区。(3)利用BP神经网络、煤层开采底板应力螺旋线解析、气囊-溶液测漏法、经验公式法、多因素回归及分布式光纤实测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有效的预测模型及方法;研究表明,多因素回归中模型III预测值更接近分布式光纤监测和气囊-溶液测漏法等实测数据,预测误差较小的预测方法依次为新的数学理论模型解析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4)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结合深部煤层开采破坏后有效隔水层厚度和其他多种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对深度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到了层次分析和熵权法(AHP-EWM)综合算法评价模型和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脆弱性指数(IAHP-VI)法两种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择优选其一,也可以根据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取并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安全程度。(5)基于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并进行了定义。在现有的深部煤层开采水害的治理技术上,根据注浆改造目的层的构造、区域地应力、原岩水动力场等因素对地面受控定向钻进顺层钻孔方位和钻孔展布间距的设定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研究。(6)提出了“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利用对改造目的层的渗透系数和透水率、煤层底板阻水能力、矿井电法检测、检查钻孔数据等结合GIS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方法。(7)利用“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对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进行了治理,结果显示治理效果良好,研究矿区深部煤层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水害防治提供参考。
魏忠奎[5](2020)在《田陈煤矿3下7123工作面覆岩结构运动规律及灾害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浅部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东部矿区逐步进入深部开采。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水平和煤机机械装备制造水平的明显提升,我国煤矿井工开采长壁工作面的宽度亦呈增大趋势。超长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来压剧烈,主要表现为超长工作面更容易出现煤壁片帮、支架阻力过大,甚至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学灾害。本文以田陈煤矿3下712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下7123超长工作面覆岩结构运动规律及灾害控制措施。通过数值计算、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现场监测和工业性试验等研究手段和技术方法,研究了3下7123超长工作面覆岩运移规律和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探索了超长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根据工作面的实际工程条件实施了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控措施,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开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作面斜长200 m、360 m时,得到了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演化的特征。工作面斜长由200 m增大到360 m时,工作面“见方”时的超前支承压力由42.24 MPa增大到58.17 MPa,应力集中系数由2.82增大到3.88,工作面的最大超前支承压力位置由4.5 m增大到了5.5 m,增大了影响范围。(2)现场实测了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距离70.3-85.1 m,支承压力急剧增加位置距煤壁30 m;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到,当工作面斜长360m时得到工作面推进50 m、100 m、150 m、200 m、300 m、360 m时,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2.24、2.74、2.91、2.96、2.99、3.88。(3)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揭示了3下7123超长工作面开采顶板离层发育特征和覆岩结构运动特征。随着关键层的周期性破断,周期性产生震动,发生周期性冲击。(4)工作面越短,周期来压步距受工作面推采进度影响越大,并且周期来压步距不均衡性更加突出,工作面越长,周期来压步距受工作面推采进度影响越小,来压步距更加稳定,同时随着工作面长度的增加,周期来压顶板破断线与工作面平行度越高。超长工作面采场覆岩关键层破碎块度比普通工作面的要小。因此,超长综放面来压强度小,且压力分布均匀,而且会出现覆岩主关键层来压现象,必须加强预测预报和有效控制。论文包含图38幅,表格9个,参考文献122篇。
彭跃金[6](2020)在《沿空掘巷围岩破裂机理及其稳定性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潞安集团潞宁煤业22117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的现场调查、实时微震监测、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得到了22117沿空巷道围岩破碎特征,煤柱塑性区发育情况等,进而得到了合理的煤柱宽度以及合理的支护方案设计,并通过现场围岩变形监测验证了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巷道围岩变形与锚杆受力具有很好的同步性,可以及时通过锚杆受力判断此时巷道围岩稳定性并采取及时的补充支护措施,防止巷道进一步变形;上帮锚杆数据较大或变化幅度较大,充分说明煤柱一侧在上覆岩层运动作用下受力较为明显;距离工作面越近,巷道所受扰动越明显,需对超前支护范围及时观测并合理进行补充支护;(2)经过计算可知,当煤柱内应力峰值到煤柱的巷道侧表面水平距离与煤柱内极限强度处到煤柱的采空区侧表面水平距离之和小于煤柱宽度时,说明计算得到的符合煤柱现阶段实际所处应力状态;当煤柱内应力峰值到煤柱的巷道侧表面水平距离与煤柱内极限强度处到煤柱的采空区侧表面水平距离之和大于煤柱宽度时,说明煤柱已全部处于塑性破坏状态,此时需进一步假定煤柱内应力峰值到煤柱的巷道侧表面水平距离与煤柱内极限强度处到煤柱的采空区侧表面水平距离之和等于煤柱宽度时,继续联立求解此时煤柱的应力状态;(3)掘进对顶板影响规律为由巷道顶板-煤柱及其顶板-煤体顶板(包括其下方煤体)逐渐发展的一个过渡过程,巷道顶板受掘进直接影响的范围为距掘进迎头32.6m范围内;掘进动力扰动对后方煤柱顶板破裂的微震具有滞后效应,受影响范围约滞后掘进头为93.3m左右;(4)基于现场微震与电磁辐射监测及钻孔窥视,分析了在掘进影响下煤柱侧煤层和直接顶的微震与电磁辐射耦合现象及围岩松动圈的影响范围,得到了煤柱侧煤层和直接顶的微震与电磁辐射耦合现象强于煤体侧;围岩松动圈的影响范围非常大,下帮较小,说明22115工作面的倾向支承压力作用明显,22115采空区基本顶弯曲下沉的影响严重;监测结果、钻孔窥视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围岩破坏范围一致,上帮锚索支护效果较差,故需优化锚索支护参数,同时在下帮仍需增加锚索支护;(5)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同一煤柱宽度不同埋深条件下以及同一埋深条件下不同煤柱宽度塑性区发育情况,得到了同一煤柱宽度条件下,随煤层埋深逐渐增加,沿空掘巷时煤柱塑性区的发育规律以及同一埋深条件下,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煤柱侧塑性区的发育规律;考虑到上覆坚硬岩层破断的动力扰动影响,平均埋深530m左右的工作面顺槽沿空掘巷的煤柱宽度取15m。但是,必须根据巷道埋深情况,当局部埋深大于530m时,在巷道上、下帮锚杆支护基础上应增加布置锚固点位于上方顶板的帮锚索;(6)为有效地控制22117回风顺槽上帮围岩变形,根据研究成果,对支护方案进行了微调,将上帮的最上一根锚索的长度调整为6.3m(锚固长度与顶锚索一样),该锚索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施工,并将顶板靠上帮的一根锚索改为与垂直方向成30°角施工,当下帮的煤体也较破碎时,下帮支护与上帮一致。且通过实际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微调后支护效果更好,同时也可以为同一采区22122回风掘进巷提供借鉴作用。
王鑫[7](2020)在《矿井突水实时监测预警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围绕实时突水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及预警系统构建这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基于恒源煤矿的实际调研和监测指标数据,建立了突水预警指标体系,结合矿区条件和数值模拟提出了各个指标异常时的判别准则和分级预警标准。其次,结合风险理论与专家调查方法,建立了多指标太灰水突水风险预警模型。最终,利用matlab构建了以BP神经网络为依托的煤矿实时突水预警模型。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建立了采掘工作面实时突水预警系统的预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水位、矿井涌水量、水温、硬度、Ca2+、Na+、TDS、p H、应力、位移、微震事件数。在分析目前煤矿的监测指标及相关设备和矿区及邻近矿区突水案例中各指标突水前后的数据变化,确定了各指标的实时可测性和反映煤矿突水的有效性。综合可测性与有效性对预警指标评级,并筛选出适用于恒源矿区的预警指标体系是含水层水位、矿井涌水量、水温、Na+、Ca2+和TDS等6个指标。(2)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充分分析了恒源煤矿Ⅱ632和Ⅱ633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计算了单位涌水量和煤层底板突水系数,评价了底板突水危险性,论证了建设矿井突水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最后,构建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来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研究区流场演化规律,以此为水位阈值的确定奠定了基础。(3)确立了各预警指标的单指标异常判别准则与分级预警标准。整理分析了矿区近10年各指标记录数据,基于各指标正常情况的变化,提出了各指标异常预警阈值。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相关标准,分析各类突水案例各指标变化情况,提出了各指标的4级分级预警方法,并根据恒源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和预警指标数据给出定量化预警准则描述。(4)构建了恒源煤矿多指标太灰突水风险预警模型,并对预警系统误差分析。基于风险理论与专家决策评判的AHP方法,计算出了各指标占的权重,建立了线性的风险预警模型,划分了多指标综合评价的风险范围。在此基础上,借助神经网络,构建了6-5-5-1的BP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数据并进行预测。其误差较小,预测正确率达到81%,实现了多指标综合判别预警模型的要求。本文基于恒源煤矿Ⅱ632和Ⅱ633工作面,较为系统的且定量化的构建了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的太灰突水风险预警模型。为该矿区及邻近矿区的预警工作提供了思路,为其他煤矿的实时突水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参照。该论文有图66幅,表33个,参考文献115篇。
王安虎[8](2020)在《突出危险煤层区域应力场CT探测及多参量集成预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与瓦斯突出是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动力灾害之一。可靠的监测预警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关键。动载应力、静载应力及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动力来源,在煤与瓦斯突出监测预警研究过程中应予以重视。基于此,本文实验研究了突出煤岩受载破裂过程纵波波速、电磁辐射、声发射等多参量响应特征,提出了适用于突出危险煤层的区域微震及震动波CT探测技术方法,构建了突出危险局部重点区的声电瓦斯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最终形成了突出危险煤层区域应力场CT探测与多参量集成预警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验证。实验研究了含瓦斯突出煤岩受载破裂过程的纵波波速响应特征,建立了适用于突出危险煤层的区域微震及震动波CT探测技术方法,并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结果表明,瓦斯压力对纵波波速的影响较小,瓦斯压力对纵波波速的影响约占应力对纵波波速影响的10%;突出煤岩试样受载过程应力与纵波波速间具有VP=η(σ)ξ形式的幂函数关系,基于此构建了突出煤岩受载应力与纵波波速的耦合关系模型,基于耦合模型探测得到的区域应力场分布特征与理论相一致,并利用便携式电磁辐射仪对比验证了区域应力场CT探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发现了突出危险区与应力集中区空间位置相吻合,这对利用微震及震动波CT技术探测突出危险区的可行性提供了实例验证。实验研究了突出煤岩破裂前电磁辐射、声发射等参量的前兆响应规律,建立了突出危险局部重点区的声电瓦斯多参量集成预警方法,并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电磁辐射与煤岩试样受载应力大小成正相关关系,声发射、电磁辐射信号在时间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强度并不严格呈正相关关系,具有一定差异性;研究提出了声电信号的偏差值处理方法,研究得到了偏差值指标、偏差异常持续时间、异常频次等指标对突出危险前兆响应明显。研究并建立了突出危险煤层多参量集成探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了突出危险微震动态监测与区域探测模型、局部声电瓦斯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突出煤层区域微震及震动波CT探测新方法能够有效的探测突出危险重点区;声电瓦斯等多参量集成预警技术则对突出危险事件能够及时做出预警,解决了单参量预警结果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突出危险的预警可靠性及灾害防治的针对性。研究成果实现了突出危险的区域-局部集成探测预警,为突出危险煤层监测预警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探测预警新方法,为突出危险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该论文有图105幅,表21个,参考文献202篇。
谢晶岩[9](2019)在《直流电法覆岩破坏探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煤层采动的进行,顶板覆岩产生垮落带与导水裂缝带,底板覆岩产生破坏变形,若裂隙发育至煤层附近隐伏含水层,将会导致突水事故的发生,因此对覆岩破坏探测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覆岩的破坏会导致其电性发生明显变化,采用地电场方法对覆岩破坏进行研究,具有针对性。论文分别研究了全空间视电阻率法、钻孔视电阻率超前探测以及自然电位法在覆岩破坏探测中的响应,综合三种方法对覆岩破坏发育进行探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通过研究覆岩破坏时电阻率变化规律及破坏带发育高度经验公式,建立不同顶板岩性、不同采厚、不同采动阶段的覆岩破坏地电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后得到:随采动进入不同阶段,模型视电阻率发生相应的升高,其中垮落带电阻率可升高至4倍(以砂岩为背景),导水裂隙带电阻率升高至11倍(以泥岩为背景),结合工程研究,现场探测垮落带视电阻率升高6倍(以泥岩为背景)。建立钻孔全空间电法超前探模型,改变异常体位置进行正演模拟,将模拟所得电阻率极值位置与异常设定位置进行对比后得到超前探线性系数范围为0.10.33。进行钻孔全空间电法超前探现场实验,所得线性系数范围为0.140.34。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验所得线性系数范围相互映证。结合工程研究,提出了钻孔岩性自训练超前探测法,利用自训练的线性系数对超前探范围作出调整,解决了钻孔垂直控制高度不够导致不能探测孔外裂隙带的工程难题。研究自然电位形式解,认识到覆岩破裂导致岩层电阻率梯度变化,进而导致自然电位发生相应改变;天然渗流自然电位监测实验发现:渗流发生时自然电位整体下降,渗流结束时自然电位恢复原状,证明自然电位受岩性电阻率的控制且具有反映裂隙渗流的能力。提出了工程实际监测过程中,自然电位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方法,利用自然电位法对覆岩破坏状态作出评价。本文分别利用数值模拟,现场实验以及工程实例,对直流电法覆岩破坏探测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首先利用视电阻率技术对破坏带发育高度进行初步探测,若钻孔垂直控制高度低于破坏带发育高度,则利用全空间电法超前探技术进行补充探测,最后利用自然电位法对覆岩破裂与渗流情况进行判断,综合利用三种方法对采动覆岩破坏进行长期监测,能准确判断覆岩破坏过程,可有效预测预报顶底板水害事故。该论文有图66幅,表13个,参考文献94篇
闫大群[10](2018)在《基于网络解算的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监测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井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潜在安全风险之一,如何最大化避免瓦斯灾害所导致的人身伤害甚至伤亡以及所造成的巨大损失都是整个煤田开采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和重视的一点。本文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和风网拓扑信息,构建了通风瓦斯综合分析模型,首先对瓦斯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ARMA模型,基于此对监测点瓦斯浓度进行预测,进而得出瓦斯浓度预测区间,并依据井巷拓扑结构和井下通风瓦斯基础数据快速形成矿井通风系统图并构建通风瓦斯流域分析基础模型。然后从矿井通风瓦斯系统的角度出发对井巷的通风瓦斯数据(如风阻、风压、风速、瓦斯浓度等)分布情况从全局性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构建远程技术支持平台对整个监测系统进行维护,可对系统数据进行定期的分析及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多维信息融合的瓦斯气体浓度预警分析,其结果可以形象地显示井下瓦斯浓度的变化趋势、矿井通风的整体布局,有助于更准确地得出整个煤矿井下作业系统的评价结果;(2)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和通风网络拓扑信息,构建了通风瓦斯综合分析模型,可辨识出井下矿井通风系统中存在高瓦斯风险的区域,得出不同区域的瓦斯涌出量变化趋势、整个系统的风流信息以及正常通风状态下瓦斯浓度的变化趋势、显示潜在的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该研究成果可为矿井瓦斯等气体的预测预警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手段。
二、前后两巷顶板动态监测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指导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后两巷顶板动态监测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指导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华砚矿井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时空监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2 华砚矿井典型工作面大能量微震事件特征分析 |
2.1 华砚矿井及典型工作面概况 |
2.2 大能量微震事件统计分析 |
2.3 大能量微震事件分布特征 |
2.4 小结 |
3 华砚矿井冲击矿压多源前兆信息识别研究 |
3.1 冲击矿压动静载诱发机理研究 |
3.2 冲击矿压多源前兆信息识别 |
3.3 小结 |
4 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时空监测预警模型研究 |
4.1 冲击矿压多源监测预警模型 |
4.2 冲击矿压时空监测预警模型 |
4.3 小结 |
5 冲击矿压多源时空预警模型应用及效果分析 |
5.1 华亭250102-2 工作面监测预警模型构建 |
5.2 砚北250208 工作面监测预警模型构建 |
5.3 应用效果检验 |
5.4 小结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上湾矿12401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采工作面矿压及水害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 |
1.2.2 综采工作面“人-机”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上湾矿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信息化管理环境分析 |
2.1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
2.1.1 本质安全管理理论 |
2.1.2 安全目标管理理论 |
2.1.3 信息化管理理论 |
2.2 上湾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现状 |
2.2.1 上湾矿概况 |
2.2.2 上湾矿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
2.2.3 上湾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现状 |
2.3 上湾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环境 |
2.3.1 上湾矿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
2.3.2 上湾矿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
2.4 上湾矿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矿压安全分析 |
3.1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概况 |
3.2 12401 综采面矿压分析方法 |
3.3 矿压安全监测数据采集 |
3.4 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警分析 |
3.4.1 工作面顶板垮落来压强度理论 |
3.4.2 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规律预警分析 |
3.4.3 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步距预警分析 |
3.4.4 支架阻力预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水害安全分析 |
4.1 底板音频电透测试与分析 |
4.1.1 锚索和锚杆导电性测试与分析 |
4.1.2 底板音频电透测试方法设计 |
4.2 巷道监测电极布置方式对比与分析 |
4.3 上湾矿12401 工作面顶板水害监测与分析 |
4.3.1 工作面电法监测系统组成 |
4.3.2 12401 综采工作面地质安全状态分析 |
4.3.3 监测区域动态监测结果反演分析 |
4.4 工作面顶板水害预警级别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5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区域化信息管理 |
5.1 综采工作面区域化划分方法 |
5.1.1 工作面区域静态划分 |
5.1.2 采煤区域动态划分方法 |
5.2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环境安全分析及管理 |
5.2.1 综采工作面区域化矿压安全分析及管理 |
5.2.2 综采工作面区域化水害监测及安全管理 |
5.3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安全运行管理 |
5.3.1 综采装备区域化作业安全管理 |
5.3.2 综采装备“全周期设备监护”管理 |
5.4 班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 |
5.4.1 班组班前信息化管理 |
5.4.2 井下交接班信息化管理 |
5.5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信息化管理成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3)煤层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致灾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底板突水理论研究进展 |
1.2.2 断层突水机理研究进展 |
1.2.3 递进导升突水研究进展 |
1.2.4 底板采动破坏研究进展 |
1.2.5 流固耦合模拟试验系统研究进展 |
1.2.6 底板突水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河南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
2.1 河南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
2.1.1 焦作矿区 |
2.1.2 郑州矿区 |
2.1.3 永城矿区 |
2.2 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案例分析 |
2.2.1 矿井概况 |
2.2.2 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
2.2.3 突水地点 |
2.2.4 突水水源 |
2.2.5 突水通道 |
2.2.6 突水原因 |
2.3 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影响因素 |
2.3.1 地质构造 |
2.3.2 承压水水压 |
2.3.3 矿山压力 |
2.3.4 底板隔水层厚度及岩性组合 |
2.4 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现象观测 |
2.5 本章小结 |
3 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机理研究 |
3.1 煤层底板裂隙扩展数学模型 |
3.1.1 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和位移场 |
3.1.2 裂隙的扩展长度 |
3.1.3 不连续节理岩体强度分析 |
3.2 采动过程中岩体变形对水压影响 |
3.2.1 基本微分方程 |
3.2.2 岩石体应变与孔隙中液体压力分析 |
3.2.3 底板异常高压水产生原因研究 |
3.3 采动底板破坏特征力学分析 |
3.3.1 底板破坏带分布形态 |
3.3.2 底板破坏深度力学分析确定 |
3.4 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规律研究 |
3.4.1 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机理 |
3.4.2 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断裂力学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规律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
4.1 相似理论 |
4.2 岩层顶底板力学性质测试 |
4.3 模型试验设计 |
4.4 试验过程及分析 |
4.4.1 试验过程呈现 |
4.4.2 煤层底板岩体的应力变化规律 |
4.4.3 煤层底板承压水的递进导升变化规律 |
4.4.4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岩体的裂隙发育与递进导升协同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底板采动裂隙分布与递进导升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拟方法 |
5.2 数值模型建立 |
5.3 底板岩层破裂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过程 |
5.3.1 底板的损伤演化与渗流场耦合过程分析 |
5.3.2 底板突水路径的应力场演化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的突水危险性预测 |
6.1 基于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机理的监测 |
6.1.1 16001工作面概况 |
6.1.2 直流电法探查灰岩水在底板的自然导升高度 |
6.1.3 底板裂隙发育程度及范围的微震监测研究 |
6.1.4 基于统计公式底板破坏深度的确定 |
6.1.5 底板突水性危险评价 |
6.2 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验证 |
6.2.1 工程概况 |
6.2.2 突水简述 |
6.2.3 突水水源与导水通道 |
6.2.4 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华北型煤田东缘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 区域赋煤构造及含水层 |
2.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 |
2.3 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深部开采底板变形破坏原位动态监测 |
3.1 分布式光纤动态监测底板采动变形破坏 |
3.2 对比分析光纤实测与传统解析和原位探查 |
3.3 本章小结 |
4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机理和突水模式研究 |
4.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 |
4.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深部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非线性预测评价方法 |
5.1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
5.2 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及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深部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 |
6.1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效果评价方法 |
6.2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的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田陈煤矿3下7123工作面覆岩结构运动规律及灾害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 |
2.1 工作面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3 巷道支护技术方案 |
3 3_下7123超长工作面支承压力演化规律研究 |
3.1 3_下7123超长工作面支承压力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3.2 3_下7123超长工作面支承压力演化特征实测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3_下713超长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与灾害控制 |
4.1 3_下713超长工作面开采顶板覆岩破断运移规律 |
4.2 3_下713超长工作面开采微震特征研究 |
4.3 3_下713超长工作面开采灾害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 |
5.2 冲击危险区综合防治措施 |
5.3 应用效果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沿空掘巷围岩破裂机理及其稳定性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沿空掘巷围岩控制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沿空掘巷煤柱宽度留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沿空掘巷围岩支护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未来沿空掘巷围岩控制研究重点及方向 |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关键 |
第二章 沿空巷道受回采影响分析 |
2.1 概述 |
2.2 22116运巷采动影响调查分析 |
2.2.1 22116工作面现场数据监测及分析 |
2.2.2 巷道断面形态变化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沿空掘巷覆岩结构稳定性分析 |
3.1 沿空掘巷覆岩结构模型 |
3.2 沿空掘巷煤柱结构模型 |
3.2.1 力学模型基本条件假定 |
3.2.2 煤柱内应力及位移求解 |
3.2.3 沿空掘巷煤柱宽度理论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巷道围岩微震与电磁辐射监测与分析 |
4.1 微震与电磁耦合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其安装 |
4.2 巷道掘进期的微震与电磁辐射监测与分析 |
4.2.1 概述 |
4.2.2 微震监测与数据分析 |
4.2.3 微震与电磁辐射耦合监测与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研究 |
5.1 巷道围岩煤柱塑性区数值模拟研究 |
5.1.1 建立模型 |
5.1.1.1 同一煤柱宽度不同埋深条件下塑性区发育情况 |
5.1.1.2 同一埋深条件下不同煤柱宽度塑性区发育情况 |
5.2 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 |
5.2.1 围岩松动圈探测方案及测点位置确定 |
5.2.2 探测仪器介绍 |
5.2.3 22117回风巷围岩探测及其结果分析 |
5.2.4 断面对比分析 |
5.2.5 围岩结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沿空掘巷煤柱宽度确定及支护方案优化 |
6.1 沿空掘巷煤柱宽度确定 |
6.2 沿空掘巷支护方案优化 |
6.2.1 不同支护方案围岩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
6.2.2 围岩变形分析与支护措施 |
6.2.3 巷道围岩全过程控制方案 |
6.2.4 优化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7)矿井突水实时监测预警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恒源煤矿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2.1 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矿区地质条件 |
2.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3 煤矿突水的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
3.1 矿井突水监测指标的可测性分析 |
3.2 矿井突水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3.3 矿井突水指标的等级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4 恒源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4.1 Ⅱ632和Ⅱ633工作面煤层底板危险性评价 |
4.2 Ⅱ632和Ⅱ633工作面流场演化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5 矿井突水单因素预警模型的构建 |
5.1 预警指标的监测设备及阈值确定理论 |
5.2 指标异常预警判别准则 |
5.3 指标分级预警判别准则 |
5.4 本章小结 |
6 矿井突水风险综合预警模型的构建 |
6.1 矿井底板突水的风险评价矩阵建立 |
6.2 矿井底板突水多因素预警模型构建 |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因素预警模型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突出危险煤层区域应力场CT探测及多参量集成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与瓦斯突出研究综述 |
1.2.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
1.2.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常规预测技术方法 |
1.2.3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地球物理监测预警技术方法 |
1.3 煤矿区域应力场CT探测技术方法 |
1.4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突出煤岩受载破裂纵波波速响应规律实验研究 |
2.1 突出煤岩纵波波速影响因素分析 |
2.2 实验系统及方案 |
2.2.1 实验系统 |
2.2.2 实验方案 |
2.3 突出煤岩单轴压缩过程纵波波速响应规律 |
2.3.1 突出煤岩加载过程的波波速变化特征 |
2.3.2 煤岩应力与纵波波速的试验关系模型 |
2.4 气压对纵波波速的影响规律 |
2.4.1 不同气压条件下纵波波速变化特征 |
2.4.2 纵波波速与气压试验关系模型 |
2.4.3 瓦斯对应力场CT探测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突出煤岩受载破裂声电信号同步响应特征规律实验研究 |
3.1 实验系统及方案 |
3.1.1 声电同步采集实验系统 |
3.1.2 煤岩试样制备与实验方案 |
3.2 煤岩破裂声电同步响应规律 |
3.2.1 煤岩破裂声电同步测试结果 |
3.2.2 声电信号同步响应特征 |
3.2.3 声电信号与应力降的相关性 |
3.2.4 声电信号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突出危险煤层掘进过程区域应力场CT探测研究 |
4.1 工程现场概况 |
4.1.1 工作面概况 |
4.1.2 微震监测系统布置 |
4.2 微震动态监测与应力场CT探测方法及原理 |
4.2.1 区域微震动态监测原理 |
4.2.2 区域应力场CT探测原理 |
4.3 突出危险煤层微震信号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 |
4.3.1 微震信号空间分布特征 |
4.3.2 微震信号的时序演化规律 |
4.3.3 微震监测对地质异常响应特征 |
4.4 突出危险煤层区域应力场CT探测结果分析 |
4.4.1 区域应力场CT探测动态演化特征 |
4.4.2 应力场CT探测结果与煤层埋深、地质构造的关系 |
4.4.3 应力场CT探测结果与电磁辐射强度的关系 |
4.4.4 应力场CT探测结果与突出危险性空间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突出危险煤层煤巷掘进声电响应规律研究 |
5.1 声电瓦斯监测布置方案 |
5.2 现场声电信号影响因素研究 |
5.2.1 煤巷掘进声电信号影响因素 |
5.2.2 声电信号影响规律研究 |
5.3 突出危险声电瓦斯前兆信息响应特征 |
5.3.1 突出危险声电强度与瓦斯浓度响应特征 |
5.3.2 声电强度偏差值前兆信息响应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突出危险多参量集成预警方法研究 |
6.1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的流变-突变行为 |
6.1.1 含瓦斯煤岩体的流变突变机理 |
6.1.2 煤与瓦斯突出演化过程的力学行为 |
6.1.3 煤与瓦斯突出发动力源分析 |
6.2 突出危险多参量集成探测预警技术架构 |
6.3 突出危险多参量集成预警指标体系 |
6.3.1 突出危险微震动态监测与区域探测指标 |
6.3.2 突出危险局部声电瓦斯实时监测指标 |
6.4 突出危险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 |
6.4.1 微震动态监测与区域探测方法 |
6.4.2 局部声电瓦斯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7 工程应用与验证 |
7.1 工作面概况 |
7.2 突出危险微震动态监测与区域探测应用验证 |
7.2.1 11227工作面微震动态监测与分布特征 |
7.2.2 11227工作面应力场CT探测结果 |
7.3 突出危险多参量集成监测预警模型的应用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直流电法覆岩破坏探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直流电法探测覆岩破坏原理 |
2.1 覆岩破坏机理 |
2.2 直流电阻率法探测原理 |
2.3 直流电法超前探测原理 |
2.4 自然电位法基本原理 |
3 视电阻率覆岩破坏探测技术 |
3.1 覆岩破坏动态变化地电模型的建立 |
3.2 直流电法覆岩破坏探测正演模拟 |
3.3 视电阻率覆岩破坏探测技术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电法超前探覆岩破坏探测技术 |
4.1 AGI数值模拟可靠性验证 |
4.2 电法超前探数值模拟 |
4.3 钻孔电法超前探现场实验 |
4.4 电法超前探覆岩破坏探测技术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自然电位法覆岩破坏探测技术 |
5.1 自然电位形式解 |
5.2 自然电位法现场实验 |
5.3 自然电位覆岩破坏探测技术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网络解算的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监测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矿井监测数据处理及应用研究现状 |
1.3.2 瓦斯浓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3 基于瓦斯预测的预警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瓦斯监测预警技术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风量分配算法 |
2.1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 |
2.2 通风网络区域划分 |
2.2.1 基本概念的定义 |
2.2.2 算法与程序实现 |
2.3 风量分配算法 |
2.4 通风灵敏度 |
2.4.1 基本概念 |
2.4.2 通风灵敏度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预测 |
3.1 矿井基本情况及通风安全信息化建设现状 |
3.1.1 矿井概况 |
3.1.2 通风安全信息化建设情况 |
3.2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基本理论方法 |
3.2.1 ARMA模型定义 |
3.2.2 ARMA模型基本原理 |
3.2.3 ARMA模型基本形式 |
3.3 瓦斯浓度预测预警方法及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4 瓦斯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
4.1 系统总体框架 |
4.2 通风瓦斯数据分析服务端 |
4.2.2 一级目标巷分析 |
4.2.3 一级与二级目标巷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前后两巷顶板动态监测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指导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华砚矿井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时空监测预警研究[D]. 白贤栖.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上湾矿12401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研究[D]. 马恺.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2)
- [3]煤层底板破坏与递进导升协同突水致灾机理研究[D]. 王进尚.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4]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 胡彦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田陈煤矿3下7123工作面覆岩结构运动规律及灾害控制研究[D]. 魏忠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沿空掘巷围岩破裂机理及其稳定性控制研究[D]. 彭跃金.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矿井突水实时监测预警的理论研究[D]. 王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突出危险煤层区域应力场CT探测及多参量集成预警技术研究[D]. 王安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9]直流电法覆岩破坏探测关键技术研究[D]. 谢晶岩.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10]基于网络解算的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监测预警系统研究[D]. 闫大群.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