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蛰存与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罗小凤[1](2021)在《被遮蔽的“感觉诗学”——论“现代派”的感觉书写倾向》文中研究指明"诗言志"和"诗缘情"是中国古典诗学谱系中最为经典的诗学传统,可划归于"抒情诗学"范畴。在新诗发展初期,"抒情诗学"依然占据主导位置,因而学界普遍认为紧随"抒情诗学"之后便是"知性诗学",但事实上二者之间尚存在一个"感觉诗学"阶段。"现代派"诗人反拨抒情言志传统,发现与强调"感觉"对于诗的重要性,并在理论探索和诗歌创作中试图建构"感觉诗学",由此展开对"现代"的想象,形成抵达"现代"的不同路径,对于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但学界对此鲜有探述。故而,笔者对此进行钩沉寻绎,希望为探赜新诗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现代派"诗歌提供一个新的维度。
牛浩宇[2](2021)在《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文中提出施蛰存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核心作家,他的创作为中国文坛开辟了新的美学形态,浸润着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美学精神,显现出对生命感性独有的审美偏好。他的审美革新以创作者、文本、欣赏者和文化等因素互渗的动态方式源源不断地流溢感性。既是他尊重文学本身和在乎现代文学发展前途的理想追求,又是聚焦生命个体的感性状态和重视充斥于字里行间的感性经验的表现。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就施蛰存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进行梳理,这一内涵和理念构成了将审美作为策略进行文学革新的基础。没有留学经历的他对传统美学和古事题材天然贴近,把它们和世界性的文学思潮一起作为发展自由创作和追寻审美独立的现代性资源进行转换,追求新奇的审美风格,消减了学院主义意识,以抽象的自由和破坏性的先锋为出发点进行创作。第二章从审美对象具体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以感性为主题词灌注的记忆、情感、爱欲和精神下,采集了江南古镇、收藏物、身体、怪异幻象四个审美对象详细观照。揭示了它们寄托的不同的文学意义和主观价值,有的表现远离货币体系的无功利倾向,有的显露自由真实的生命本能,有的传达生命迷狂下的内在反应。第三章从审美方式继续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内容上,指出施蛰存在创作中舒展生命的审美方式,主要包括重视生命感觉、保持内心救赎和实现游戏人生等,展现个体的生命感性。在内容和形式的共存上,揭示出施蛰存将诗和心理学嵌入到文学的创作方式,既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方法,又记录生命思索和深层意蕴。第四章对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之价值从几个方面进行评析。由于对当时文坛固守的创作方式表示不满,施蛰存将审美革新作为策略尝试改变这一现状,但又遵从一定的文学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使他的创作成为“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一面透过文本传达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一面通过欣赏者和文化背景对之进行增补,对审美文化充满反思和救赎的力量。
潘奔奔[3](2020)在《1925-1937年上海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与文学空间建构 ——以《紫罗兰》《太阳月刊》《现代》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文学期刊的繁荣离不开文学市场的强劲推力和读者的多样需求,不同种类的文学期刊基于经济意识的编创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期刊风格,一起参与建构了上海多元复杂的文学空间。本文侧重于把不同种类的文学期刊放入同一个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经济角度深入研究不同期刊各具特色的办刊风格和文本内容,充分挖掘文学期刊与市场、读者的关系,探讨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对上海现代文学空间多元形态的建构作用,重新认识现代文学期刊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的文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第一章主要写1925—1937年上海的经济文化形态及其影响下上海文学市场的发展,稿酬制度的完善、市民读者的知识化与阅读需求、现代印刷媒介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作家的职业化写作、刊物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具有现代意味的文学市场渐趋成熟。第二章主要分析《紫罗兰》《太阳月刊》《现代》的创刊目的,介绍三种期刊的读者群体和读者意识,探讨文学期刊和读者的关系,并阐述三种期刊在文学市场中践行的商业营销策略。第三章将1925—1937年活跃于上海的通俗文学刊物《紫罗兰》、革命文学刊物《太阳月刊》、现代派文学刊物《现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经济角度重新审视三者基于现代都市生活而建构的市民日常生活空间、革命意识形态空间和现代都市空间,再现了上海二三十年代市民的经济生活样貌,促进了文学空间的大众化和多元化发展。第四章主要辨析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与现代文学空间的关系,揭示通俗文学期刊、革命文学期刊、现代派文学期刊基于经济意识的编创实践,推动了文学空间的通俗化、大众化发展,促进了文学样式的繁荣,建构了现代文学空间复杂多元的形态。本文以通俗文学期刊《紫罗兰》、革命文学期刊《太阳月刊》和现代派文学期刊《现代》作为1925—1937年上海文学期刊的代表,将三者基于经济意识的编创实践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三者构筑的市民日常生活空间、革命意识形态空间和现代都市空间,推动了上海现代文学空间的多元建构。通过对三类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与文学空间建构关系的梳理与总结,可以发现文学期刊的文学性与商业性的矛盾与统一,赋予了现代文学空间经济意识和复杂性。不管是顺应历史潮流,还是形成历史特性,都是文学期刊在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合理现象,这有助于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史的历史性与曲折性。
刘慧[4](2020)在《施蛰存的新诗创作与理论及其对当代诗歌的影响》文中认为20世纪30年代施蛰存以新感觉派小说闻名于文坛,其实他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开始的,他作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也身体力行创作新诗并发表诗论,为现代派诗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新诗创作实践与理论对当代诗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李璐[5](2019)在《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在大陆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存在时间短暂却具有重要意义的流派。流派的创作早已停止,流派成员陨落零散,但是人们对于该流派的言说至今还未终结。“新感觉派”诞生之时起,从命名、人员构成、作品特征到价值评价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有人贬斥其为“资本主义底下吃利息生活者的文学”,有人则奉流派的主要作家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者”。纵观现代文学史的发展链条,“新感觉派”的地位历经沉浮,然而正是在跌宕中和不断的争议中,文学史对其的书写渐渐稳定下来,流派的轮廓逐渐清晰,“都市”与“现代”的标签被认同,它已然步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的序列。这种变化是流派本身的艺术价值以及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情况、文艺政策、大众审美倾向综合作用的结果。“新感觉派”在不断被言说、被接受的过程中真正完型并生成文学价值,然而在现有研究中,学者多倾向于对“新感觉派”作品本身进行阐发,较少关注到读者对于“新感觉派”的接受这一历史过程。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视野,关注流派的整体接受情况,从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两个维度进入“新感觉派”的接受研究。文章根据“新感觉派”小说在大陆的接受特点将其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依此划分为三章,分别对20世纪30、40年代“新感觉派”文学的发生期,80、90年代的重生与再繁荣时期,以及进入新世纪后的经典化时期进行考察,对特定时代作品的传播状况进行解读,对“新感觉派”在大陆的接受嬗变过程进行梳理,探索在经典化历程中“新感觉派”文学接受热潮的形成因素,并对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郭沁[6](2019)在《《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杂志作为中国现代时期的重要文学期刊之一,尽管存在时间并不长,但因其非同人刊物的性质备受关注,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倡导使其在中国文学期刊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其中的诗歌现象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本论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借用“文学场”介绍《现代》杂志整体情况,阐述《现代》杂志所处的时空语境以及施蛰存个人文学观念对《现代》杂志的影响,用“副文本”理论探求在以往相关研究中较少受到重视的版面设计、封面等。第二章分为三部分,首先对31期的《现代》杂志中的诗学现象进行统计,大体确定《现代》杂志的诗歌版图。其次,分析戴望舒、艾青、徐迟和陈江帆四位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从而突出《现代》杂志为扶持本土诗人所作出的努力。最后是《现代》杂志中的诗歌翻译部分,以实例探讨其诗歌翻译的特点,进而研究1930年代西方现代诗歌对中国新诗创作的影响。第三章探讨《现代》杂志的译介与诗歌评论,首先介绍《现代》杂志的译介范围,然后对《现代》杂志诗歌批评个例进行分析,旨在突出中国本土诗人、学者为诗学建设所做的工作。
关明明[7](2018)在《上海/台湾:纪弦现代派诗歌创作的跨域研究》文中认为无论就大陆现代诗史还是台湾现代诗史而言,纪弦都是一位重要的诗人。他不仅是1930年代上海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人物之一,更将现代主义的火种带入台湾,开创了台湾诗坛的现代派,并推动了1950年代至1960年代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在诗歌创作上,纪弦推崇波德莱尔以降各种新兴现代诗派,运用象征手法经营意象内涵,创造出充满深刻象征涵义的意象群,加之利用超现实主义技巧,呈现奇幻而新异的心灵风景;在Ⅱ诗歌理论上,坚守“纯诗”立场,以诗歌本身的完成为目标,反对传统格律的束缚,采取自由诗的形式,并强调知性乃诗歌的本质。在这个概念上,纪弦对于现代派诗歌的追求与探索带有明显的进化论的观点——弃旧求新。长期以来,诗学界对于纪弦的研究多偏重于其赴台后的文学活动,而忽略了上海时期的纪弦,他们多未能深入探究纪弦于台湾发起的诗学运动以及提倡的诗歌理论与1930年代上海现代派诗潮之间的关联,忽略了纪弦现代派诗歌跨海渡台传火人的独特身份。本文希望通过文学史的角度,梳理纪弦文学活动的轨迹,由此探讨纪弦如何将上海时期诗作中展现的现代主义特质以及诗学理论中的现代主义因子传入台湾,并能于“在地化”过程中发扬现代派诗学传统。本文尝试挖掘文学和历史的关联,冀望由此展现纪弦跨越上海与台湾两地的创作发展轨迹,弥补既有研究的不足。
彭秀坤[8](2017)在《施蛰存现代诗歌创作的准现代性特征》文中提出施蛰存不仅是现代诗歌理论的建构者,还是实践者。他的现代诗歌内容既有现代都市的感伤体验,又有明显的恋乡之情;其现代诗歌形式既有现代情绪节奏,又有对古代词藻的难舍。施蛰存现代诗歌创作的准现代性特征,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一种"过渡性"样态,具有丰富的时代民族文化意蕴。
杨柳[9](2017)在《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新诗与中国古典传统的关系问题是涉及新诗合法性、新诗本体、新诗评价标准与新诗未来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传统是一个被延传的“变体链”,它不是单线的、稳定的、被动的,而是复杂多线的、变动不居的,并且作为一种主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上世纪三十年代,一部分现代派诗人基于对晚唐诗歌绮丽含蓄、幽深婉美风格的喜爱,对温庭筠、李商隐诗词在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进行了集体性的讨论与借鉴,为新诗学习古典传统做出了良好示范。此现象后来被学界称为现代派的“晚唐诗热”。以往的“晚唐诗热”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三十年代新诗观念的变革,新诗本质的探寻,以及古典传统、现代诗歌与西方资源三者关系等基本问题。晚唐诗歌流派众多,或承袭元白一派,描写民生疾苦;或如温李一派,表现艳情声色;或延续贾姚一派,作避世苦吟。其中,温李诗词属于中国诗歌流脉中非功利、非理性倾向的一派,强调文学的艺术性、独立性,注重自由想象和内心表现,追求语言艺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晚唐诗风的特征主要有:一、偏离“诗教”传统,社会担当意识削弱,文学功利性降低,主体性增强,注重表现丰富的“内宇宙”。二、一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传统,在情感表现上具有情韵缠绵、感伤忧郁、纵情声色、颓然自放的特征。三、在意象使用和象征手法上超越了感物吟志的比兴传统,以心灵主观化打破时空界限,自由组合诗歌意象,诗意因此晦涩朦胧,远离盛唐平易近人的诗歌传统。四、雕琢文字,锻炼音韵,注重对仗和典事的使用,语言因此典丽精工,具有密丽的形式美和音韵美,追求视觉美感和感官刺激。西方现代主义象征派诗学在三十年代中国新诗诗坛被广泛接受。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都属于追求纯艺术的文学潮流;都致力于创造以意象体系为核心的、以朦胧晦涩为外形的新型诗歌表意模式;都具有颓废、唯美的审美特征;都注重诗歌的色彩、视觉化和装饰性,崇尚精致、炫丽的语言美。北平现代派群体与京派文人群多有重合、互有交流。他们都要求诗歌与现实保持距离,排斥诗歌文学的“工具性”,反对浪漫主义式的滥情宣泄,强调更节制、更敏锐的诗的“感觉”,注重诗歌表现的“情趣”。他们推崇诗歌的含蓄朦胧美,强调诗歌与“谐隐”的关系,重视诗歌想象、象征和梦幻手法的运用。他们都具有“唯美”倾向,相对于意义领悟和价值判断,他们认为诗歌欣赏和批评中的美感体验更为重要。有关现代派诗歌创作与晚唐诗风的联系,废名、卞之琳、何其芳、朱英诞等人都有相关的论述或自白,其中以废名诗论最有代表性。对晚唐“温李”的讨论是废名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废名在晚唐温李的再阐释中发现了新诗“诗的内容”,他推崇晚唐温李诗词中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对晚唐温李诗词中的诗意幻想和典事想象手法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倡晚唐温李诗词中哀伤缠绵的非功利审美形态。晚唐诗风对现代派诗人创作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表层的意象、典故和具体诗句的化用;中层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类似;深层的内在精神、审美和诗歌观念上的相通。戴望舒被看做现代派“诗坛的首领”。他能够较好地将法国象征主义诗风与民族传统相融合,表现出与晚唐诗风深刻的联系。戴诗以象征主义手法打破即景抒情的传统表达方式,以感觉创造幻境,组织起一个相对单纯完整、精致艳丽的古典意象世界;其意象使用具有跳跃性、多重修饰、感觉敏锐和迷离惝恍的特点。戴望舒偏爱使用冷艳凄迷的自然意象、感官化强烈的女性身体意象和琐碎晦暗的人工意象。其诗歌中多表现情爱感伤中的痴情缠绵和自伤自悼,并同时有着商业化影响下从“爱情”通向“情爱”欲望化倾向。卞之琳写诗尤其注重技巧和语言,他从晚唐五代诗风中袭取的也是技巧和语言方面的资源。卞诗在坚持使用现代白话口语的前提下,熔铸古典雅言诗语,从词汇、语法和语义层面改造新诗语言工具,努力创造一种适合现代新诗诗意表达和诗体要求的、与散文白话相区别的新诗白话。卞之琳具有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他和晚唐诗人一样,注重诗歌语言和音韵的精雕细琢,致力于打造精美细巧、色彩斑斓的诗歌意象。他还注重诗歌典故的使用,在新诗中融入古典典事,形成了一种古今交错、情感沟通的诗语风格。何其芳身上的晚唐色彩更为浓厚。他改造古典思妇诗,直接承袭温词,在新诗中塑造了富丽多姿的古典女性形象,又根据自身经历,创造了明丽忧伤的纯洁少女形象。其女性书写中充满了密丽冶艳、脂粉香泽的阴柔美。何其芳还以“梦幻”方式带动诗歌想象,以梦幻逻辑串联诗歌意象、铺陈典事,借鉴李商隐和艾略特诗歌用典的“互文性”方式,创造出了新诗用典的奇观。现代派借鉴晚唐传统可以从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和接受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晚唐与民国三十年代都属于思想较为自由开放、社会动荡不安,但仍能继续维持基本稳定的特殊时期。晚唐是古典诗歌经历高峰过后的转轨期,诸多前近代-现代性因素在此时破土而出;而三十年代新诗艺术发展过程中对精工雅丽、朦胧蕴藉的诗质的寻求,决定了新诗探索者选择晚唐诗歌作为参照。三十年代年轻诗人们获得了重新审视传统的空间,能够辩证地、平等地面对传统,以现代的眼光去发现传统。他们在关注晚唐的过程中体现出非学理、自由化、多面向的特征。现代派受晚唐传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古典与西方的互动、感觉与诗质的关系、技巧与语言的探索、接受与审美的转向四个方面。现代派能够在中西诗歌中发现共同点,以东方品格为本,接纳西方影响,在融通中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们注重“诗的感觉”的书写,开掘人的内心世界,善于表现敏锐的、甚至有些神经质的细微感情;在诗歌中多写日常生活中平凡、细小的事物,力图从平淡中见新奇,诗歌境界由此愈加狭窄化、精致化。现代派对晚唐诗艺术的继承,是对初期白话诗观的全面反思,也是新诗试图从古典传统中获取“现代性”的过程。诗歌梦幻想象手法的运用,独特的意象塑造和组织,含蓄晦涩的传达方式以及精致典雅、绮艳华丽的语言特征是现代派学习晚唐诗歌技巧的具体表现。现代派在学习晚唐的过程中还就诗歌语言的朦胧晦涩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试图影响读者的诗歌接受观,更新读者的审美思维定式。传统是新诗存在的必然基础,新诗却建立在反叛传统的前提之上,新诗的价值正体现在继承传统与反叛传统之间。新诗从其产生、存在和评价三个方面,都与古典传统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现代派借鉴传统有得也有失: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拟古,散发出某种陈腐、空洞、华而不实的气息;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注重词藻的锤炼雕饰、细节的刻画描绘,导致部分与整体的失衡;还有些诗作意象过于跳脱、意脉过于隐藏而使人摸不着头脑,从而丧失了晦涩诗美应该有的魅力。这些都是我们在新诗借鉴传统之路上应该吸取的教训。
周广宏[10](2016)在《中国现代诗派对意象主义的接受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意象主义是20世纪初期英美诗歌领域形成的现代诗学潮流,并成为引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先锋,同时对中国现代诗学和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对中国30年代的现代诗派的影响尤大。本课题将主要研究意象主义诗潮影响中国现代诗派的历史事实与主要特点,研究意象诗人所受影响的独特之处与价值意义,研究中国现代诗派接受意象主义影响的贡献与局限以及现代意象诗学的发展前景。论文除绪论外,主体部分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中国现代诗派接受意象主义的概况。着重叙述中国现代诗派接受意象主义的背景、过程以及中国现代意象诗人群体的形成。意象主义在中国诗坛盛行的时间较短,但是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题材上、体裁上、意象运用上对处于30年代茫然期的诗人们影响颇大。但是,很多研究者将其与象征主义混淆了,经过探究,象征主义与意象主义虽然有相同之处,但意象主义作为一种独立流派,对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是确实存在的。第二部分共分为三章,分别阐述了中国现代诗派在诗学理论上对意象主义的吸收与融合,在诗歌创作上对意象主义的模仿与创新,以及在诗歌题材上对意象主义的借鉴与发展。其中诗歌理论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国现代派学习了意象主义哪些诗歌理论,借鉴了哪些,又有哪些是创新之处;诗歌创作方面则从分别从“感性与理性的交织”、“古意与今境的融合”、“音乐与情感的合奏”三个方面来探讨意象主义对中国现代派诗歌所产生的影响;中国现代派诗人们不仅在诗歌创作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在诗歌题材上也进行了多样化的创造。不管是学习西方大工业社会下的都市诗,还是回归古典的田园诗,丰富多彩的诗歌题材也为意象派在中国的发展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由体诗歌、自由的意象也促使诗歌的题材更加多元化。题材部分主要从现代派诗人两大主要题材——都市诗的实践、田园诗的抒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新题材诞生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对中国现代诗派接受意象主义进行初步的评价。着重总结中国现代诗派接受英美意象主义影响的贡献,分析吸收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为今后更好的与外来文化融合打好基础,同时展望中国现代意象诗学和诗歌创作的发展前景。
二、施蛰存与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蛰存与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1)被遮蔽的“感觉诗学”——论“现代派”的感觉书写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现代”的“现代派” |
二、“现代”之名下“感觉”的发现 |
(一)艾略特“感觉论”的影响 |
(二)新感觉主义的冲击 |
(三)古典诗传统中“感觉”的再发现 |
三、“感觉诗学”的建构 |
(一)从非个人化到感觉化 |
(二)从意象抒情到感觉传达 |
(三)从通感联觉到感觉呈现 |
四、感觉书写对“现代”的想象与抵达 |
(2)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述评 |
第一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 |
第一节 审美革新的内涵 |
一、审美革新的起点:追索新奇 |
二、审美革新的聚集:进入现时 |
三、审美革新的冒险:改造古事 |
四、审美革新的核心:保持先锋 |
第二节 审美革新的理念 |
一、非学院派思维的自由创作 |
二、召唤文学自主的审美独立 |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 |
四、建构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 |
第二章 从审美对象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
第一节 记忆寻求的审美对象:江南古镇 |
一、外观:江南古镇的文化气息 |
二、内视:江南古镇的心灵诗学 |
第二节 情感凝结的审美对象:收藏物 |
一、表层情感:收藏物的自然格调 |
二、情感升华:收藏家的自我完成 |
第三节 爱欲释放的审美对象:身体 |
一、身体的外部书写与美感 |
二、身体的内在体验与快感 |
第四节 精神变异的审美对象:怪异幻象 |
一、怪异幻象的“震惊”气息 |
二、怪异幻象的“理性”反抗 |
第三章 从审美方式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
第一节 生命的感性舒展 |
第二节 诗意气氛的捕捉 |
一、布置诗情、烘托气氛 |
二、亲近本源,召唤本真 |
第三节 内在真实的显现 |
一、心灵摹仿的“真实观” |
二、主观幻想的超现实因素 |
第四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价值 |
第一节 “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 |
第二节 感性经验的传达和增补 |
第三节 审美文化的反思与救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论文关涉的施蛰存相关的作品和着作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1925-1937年上海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与文学空间建构 ——以《紫罗兰》《太阳月刊》《现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上海文学市场的经济文化形态 |
第一节 上海文学期刊的经济文化环境 |
一、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
二、全国的印刷出版中心 |
三、文人汇集 |
四、租界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空间 |
第二节 稿酬制度与作家身份的现代转型 |
第三节 上海文学市场的发展 |
一、市民读者的知识化与阅读需求 |
二、现代印刷媒介与刊物发展 |
第二章 期刊创办的经济意识与经济行为 |
第一节 期刊创办的经济目的 |
第二节 读者意识的树立 |
一、读者群体的划分与争夺 |
二、开设编读对话栏目 |
第三节 期刊实施的经济行为 |
一、卖点的设置 |
二、作家群体的打造 |
三、商业营销策略的运用 |
第三章 文学期刊对文学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紫罗兰》对市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建构 |
一、对市民日常消费的导向 |
二、建构日常生活空间 |
第二节 《太阳月刊》对革命意识形态空间的建构 |
一、“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 |
二、营造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语境 |
第三节 《现代》对现代都市空间的建构 |
一、对现代都市空间的书写 |
二、对物质享受的自由追求 |
第四章 经济意识与现代文学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经济意识促进文学空间的大众化 |
第二节 编创群体的经济意识 |
第三节 现代文学空间的复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4)施蛰存的新诗创作与理论及其对当代诗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施蛰存的新诗创作 |
(一)注重意象抒情 |
(二)浓郁的感伤情绪 |
二、施蛰存的新诗理论 |
三、施蛰存的新诗创作与理论对当代诗歌的影响 |
(5)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在大陆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新感觉派”、接受美学概念界说 |
(一) 中国“新感觉派” |
(二) 接受美学 |
二、“新感觉派”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30、40年代:发生期的风靡 |
一、“新感觉派”作品的刊发、出版 |
(一) “新感觉派”与文学期刊 |
(二) “新感觉派”作品的集结出版 |
二、“新感觉派”文学的第一次接受热潮 |
(一) 杂志平台下对“新感觉派”作品的接受 |
(二) 从图书出版来看读者需求 |
(三) 不同评论声音的交响 |
三、初创期的文学接受热潮形成的原因 |
(一) 时代洪流中的都市文学趣味 |
(二) 文学批评的快捷与冲突 |
第二章 80、90年代:重生与再繁荣 |
一、80年代后“新感觉派”文学作品的重现 |
(一) 80年代后“新感觉派”文学作品出版情况 |
(二) 期刊上的“再刊登” |
二、再发现与再认识 |
(一) 阅读的逐渐恢复 |
(二) “新感觉派”文学“经典性”的初步开掘 |
三、初步“经典化”的形成原因 |
(一) 时代变革下的文学文化精神转变 |
(二) 审美经验的激活与开拓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经典化时期 |
一、“新感觉派”的“入史”过程 |
(一) 文学史书写的嬗变 |
(二) 文学史与教材 |
二、对“新感觉派”描述的争议与求同 |
(一) 命名 |
(二) 成员 |
(三) 时间及作品 |
三、“新感觉派”标识符码的确认 |
(一) “都市”的“新感觉派” |
(二) “现代”的“新感觉派” |
四、“经典化”的思考 |
(一) 经典的完成与未完成 |
(二) 文学边缘的“试金石”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切近《现代》杂志的历史原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文学场” |
第二节 《现代》杂志与“副文本” |
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杂志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版图 |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创作 |
第三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翻译 |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杂志的译介与诗歌评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译介范围的选择 |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评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现代》杂志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一览表 |
附录二: 《现代》杂志诗人诗作数量一览表 |
附录三: 陈江帆在期刊发表的诗歌创作年表 |
附录四: 《现代》杂志栏目变更一览表 |
附录五: 《现代》杂志诗歌“译者记”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上海/台湾:纪弦现代派诗歌创作的跨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学术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上海时期的路易士:从浪漫派到现代派 |
第一节 路易士早期诗艺:浪漫与象征 |
第二节 路易士现代派诗艺:孤傲与知性 |
第二章 从路易士到纪弦:现代派诗歌理论的跨域发展 |
第一节 从上海到台湾:《现代诗》的创刊与现代派的成立 |
第二节 《现代诗》自由诗时期——上海现代派诗论的移植 |
第三节 《现代诗》现代诗时期——上海现代派诗论的激进演化 |
第三章 从路易士到纪弦:现代派诗艺的跨域承袭 |
第一节 抒情自由诗与知性现代诗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意象抒情诗:树与星 |
第三节 知性现代诗:昆虫与狼 |
第四节 现代诗运动的发展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施蛰存现代诗歌创作的准现代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情绪”:都市感伤与恋乡情结 |
(一) 现代都市生活的感伤体验。 |
(二) 现代恋乡情绪。 |
二、“现代诗形”:散文化的诗行与古今中西融汇的辞藻 |
(一) 散文化的诗行。 |
(二) 古今中西融汇的词藻。 |
(9)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变动不居的传统 |
第二节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群体 |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晚唐诗歌传统溯源 |
第一节 晚唐概念的历史流变 |
一、晚唐政治历史概况 |
二、晚唐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分期 |
三、晚唐诗坛概况与诗歌流派 |
第二节 晚唐诗风的代表:李商隐与温庭筠 |
一、独辟宇宙的李商隐 |
二、开启词派的温庭筠 |
第三节 晚唐诗风的评价与特征 |
一、晚唐诗歌的历代评价 |
二、晚唐诗风的特征 |
三、晚唐诗歌传统的功能 |
第二章 现代派诗歌理论与晚唐诗风 |
第一节 接受背景:三十年代新诗理论建构 |
一、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的契合 |
二、北平诗坛理论建设的共鸣 |
第二节 共同关注: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接受 |
第三节 理论阐释:废名诗论与晚唐诗风 |
一、超越诗形的“诗的内容” |
二、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 |
三、诗意幻想与典事想象 |
四、哀伤缠绵的审美形态 |
第三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上篇) |
第一节 戴望舒:感伤爱情书写与晚唐诗情 |
一、清丽流美的古典象征 |
二、精致哀艳的意象世界 |
三、忧伤寂寥的爱情苦痛 |
第二节 卞之琳:古典语言意识与晚唐诗语 |
一、融通古今的现代诗语构建 |
二、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 |
三、典丽精工的晚唐诗语品格 |
第三节 何其芳:绮丽梦幻想象与晚唐诗美 |
一、女性塑造中的阴柔美 |
二、孤寂心灵的梦幻抒情 |
三、铺陈典事的互文写作 |
第四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下篇)(待完成) |
第一节 废名:直觉写作中的禅意诗美与晚唐禅诗 |
一、朴讷浑然的直觉写作方式 |
二、禅悟思维中构造禅意诗美 |
三、禅理意象系统的典事想象 |
第二节 林庚:从自由到格律的“晚唐的美丽” |
一、自然静美的展现 |
二、清丽疏朗的格调 |
三、寂寞迷茫的抒情 |
第三节 朱英诞:“真诗无题”追求中的晚唐风调 |
一、沉静气质中的渊奥诗思 |
二、纤丽物象中的冲淡诗境 |
三、“天真”表达中的自然诗美 |
第五章 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借鉴与融合 |
第一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原因与机制 |
一、时代背景 |
二、主体特征 |
三、接受机制 |
第二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表现与特征 |
一、在与西方诗学的互动中选择传统 |
二、在感觉世界的书写中寻找诗质 |
三、现代性表现手法与语言艺术的探索 |
四、接受方式的转向与多元审美的提倡 |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的启示 |
一、新诗与传统的对立统一关系 |
二、新诗传统观的形成与更新 |
三、现代派借鉴传统的得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10)中国现代诗派对意象主义的接受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现代诗派接受意象主义的概况 |
第一节 现代诗派接受意象主义的背景 |
第二节 现代诗派接受意象主义的过程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意象诗人群体的形成 |
第二章 诗学理论上的吸收与融合 |
第一节 诗学理论的译介 |
第二节 意象抒情的倡导 |
第三节 意象诗学的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诗歌创作上的模仿与创新 |
第一节 感性与理性的交织 |
第二节 古意与今境的融合 |
第三节 音乐与情感的合奏 |
第四章 诗歌题材上的借鉴与发展 |
第一节 都市诗的实践 |
第二节 田园诗的抒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施蛰存与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 [1]被遮蔽的“感觉诗学”——论“现代派”的感觉书写倾向[J]. 罗小凤. 社会科学, 2021(08)
- [2]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D]. 牛浩宇.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1925-1937年上海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与文学空间建构 ——以《紫罗兰》《太阳月刊》《现代》为例[D]. 潘奔奔.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4]施蛰存的新诗创作与理论及其对当代诗歌的影响[J]. 刘慧.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5]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在大陆的接受研究[D]. 李璐. 云南大学, 2019(03)
- [6]《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D]. 郭沁. 云南大学, 2019(03)
- [7]上海/台湾:纪弦现代派诗歌创作的跨域研究[D]. 关明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施蛰存现代诗歌创作的准现代性特征[J]. 彭秀坤.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9]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D]. 杨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10]中国现代诗派对意象主义的接受与创新[D]. 周广宏. 青海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