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移动蜂窝通信的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方子希[1](2021)在《面向多车互联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与性能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传统以人为中心的通信网络逐渐朝着面向机器的通信网络转变,智能化机器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作为智能化机器普及进程中的排头兵,搭载先进传感器并综合运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智能汽车成为提升交通系统安全的新动能,也不断促进着越来越多新型车载无线射频技术的出现。感知通信一体化(Joint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JSC)技术以其高频谱利用率、高数据传输速率和低时延等优势,逐渐成为近些年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技术。JSC能够为多车互联网络提供一个低成本、多功能的软硬件集成平台,十分适合功率、体积、尺寸受限的车辆场景。同时,JSC技术能够支持车辆在复杂交通环境中并发的感知任务和通信任务,满足多车互联网络对感知信息快速共享的需求。因此,研究面向多车互联网络的新型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对提升多车互联网络的安全性、增强车辆的全局感知能力、促进车辆个体智能向群体智能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多车互联网络中的互干扰及感知性能瓶颈等问题,考虑蜂窝车联网技术(Cellular-Vehicle to Everything,C-V2X)架构内车辆对感知与通信深度融合的需求,采用随机几何、概率统计、检测与估计等理论方法以及模型建立、性能分析、算法设计、仿真验证等研究手段,依托无线通信领域最新的标准,提出了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新空口(5G New Radio,5GNR)标准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方法。论文围绕该方法展开了信号处理、算法设计、互干扰抑制及性能评估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多车互联网络中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互干扰问题。针对互干扰研究大多依靠均匀雷达横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这一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RCS起伏特性的互干扰分析方法。将Swerling型和卡方型两种RCS起伏模型融入测距性能的分析中,并推导了雷达成功测距概率的闭式解。本文首次将反射干扰引入测距性能的分析中,推导了反射干扰强相关下雷达成功测距概率的上下界,有效量化了互干扰等制约测距性能的因素。2)为了解决互干扰问题及多车互联网络对感知信息共享的需求,本文在互干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5GNR新波形进行车辆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的方法。依托可变循环前缀的正交频分复用(Cyclic Prefix-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P-OFDM)波形灵活可扩展的帧结构,研究了基于5GNR标准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处理方法。针对现有标准在感知与通信性能参数配置方面的空白,探索了 5G NR标准下不同子载波间隔、符号数以及感知精度之间的制约关系,给出了典型场景下的一体化信号参数配制方法。3)现有基于通信信号体制的二维距离-多普勒雷达处理算法存在感知精度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5GNR同步广播块进行感知精度提升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同步序列嵌入位置的规律性,通过m序列与Gold序列优良的自相关特点实现以比特位为最小操作单位的目标车辆运动信息测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相比于已有研究,感知精度可提升一个数量级。4)针对多车互联网络中的互干扰问题,结合5GNR帧结构灵活可扩展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CP-OFDM符号的互干扰抑制方案,并提出了基于CP-OFDM符号的分段频域加权互干扰抑制算法,实现了干扰环境中对目标车辆运动信息的准确提取。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感知精度要求下,本文所提互干扰抑制方案带来了 18 dB的信干噪比增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在车辆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效的算法设计和解决方案,为未来基于5G NR的多车互联网络及标准化提供了技术参考和借鉴。
许红亮[2](2021)在《基于SDCN的资源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各种新型产业的产生及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用户网络规模急剧扩大,各类型数据流量呈爆发式增长,给传统蜂窝通信网络承载能力带来巨大的挑战,需要有更加有效的资源管理机制来分配网络资源。由于传统蜂窝网络运行在封闭系统,应用层不能感知底层网络运行状态,因此在有限的链路上处理海量数据请求,会造成网络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网络整体的效用不高,无法从全局最优角度优化资源,故未来网络应该更具全局的视角和强大的控制能力。在此背景下,基于Open Flow概念产生了新型网络架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其核心理念是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分离解耦,实现网络的集中控制和面向业务可编程。因此,结合未来蜂窝网络需求和SDN的核心特征,研究者将SDN引入到传统蜂窝网络中,形成软件定义蜂窝网络(Software Defined Cellular Network,SDCN)架构,本文将在该网络架构下研究资源管理策略,使得网络资源能灵活可控。介绍SDN的网络架构,分析传统蜂窝网络运行中存在的弊端以及现有网络资源管理机制的研究现状,将具有控制与转发分离思想的SDN引入传统蜂窝网络,形成新型架构SDCN,在此研究架构背景下,选用空中基站与地面基站共存的场景,以UAV作为空中接入的辅助资源,实现对研究问题的建模和降维处理,达到在全局角度最优的多维度资源配置部署的目的。为实现在SDCN架构下控制平面的集中管控,本文在控制器中设计部署了四个模块共同协作,分别是:全局感知模块、认证接入模块、资源管理策略模块和资源配置模块。首先利用SDN的全局感知特性收集全网状态信息,建立有关整体网络的效用函数,并将收集的数据传入其他功能模块使用;然后通过认证接入模块实现准许接入控制,触发认证后即可使用网内所有可用地空资源;其次运行资源管理策略模块,实现改进的3D UAV部署和用户关联算法,为降低算法复杂度,将问题模型进行降维处理成两部分,将运算处理结果进行从本地阶段到全局阶段的寻优,计算得到全局最优的模型效果;最后,由控制器将资源管理策略模块得到的计算结果以“服务流表”的形式,下发控制信令给相关网络实体进行实时匹配更新。通过实验平台模拟真实网络流量场景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本文的基于SDCN的资源管理策略实验结果,再与不同部署场景、不同网络架构的效用函数及吞吐量完成两组性能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资源管理策略能实现更灵活有效的资源配置,并在研究场景下达到全局最优。
朱笑程[3](2020)在《基于中继辅助的D2D通信系统的功率分配和性能分析》文中指出无线通信技术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尤其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加智能化、便利化。然而智能终端数量的极速增长将导致移动数据业务量的激增,给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系统容量、网络时延、频谱利用率等关键指标带来不利影响。终端直通技术(Device-to-Device,D2D)是5G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通过用户进行近距离数据传输来提高端到端的数据传输速率,减轻基站的负担,提高频谱利用率。当两个D2D用户间距离较大或者信道质量不佳时,引入中继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D2D用户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论文将D2D通信和中继技术相结合,针对AF中继和DF中继辅助下的D2D通信场景,分别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功率优化算法和模式选择方案,有效提升了通信系统的性能。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双向AF中继辅助下的D2D通信场景,研究了基于蜂窝链路和D2D链路可达和速率最大化的功率优化问题。以蜂窝链路和D2D链路的可达和速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得到最优功率分配系数,进而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功率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系统可达和速率。其次,针对DF中继辅助下的D2D通信场景,分析了两个在不同小区的用户在传统D2D传输模式、基于单向DF中继的D2D传输模式和基于双向DF中继的D2D传输模式下的传输方案。分别推导出三种模式下的系统可达速率,并进一步根据两个用户之间距离的不同,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模式选择方案,该模式选择方案以闭式表达式的形式给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式选择方案,可以根据两用户间距离的变化切换到通信性能最佳的模式,提高了D2D用户的通信质量。
杨茗杰[4](2020)在《JZ高新技术公司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测量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电子测量仪器仪表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源头,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电子制造行业向中国迁移;以5G和WIFI6为代表的通信技术升级,对电子测量仪器仪表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中的竞争环境也日益恶化。在此背景下,电子测量仪器仪表企业,尤其是电子测量行业中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纷纷调整企业战略开启转型升级之路,以期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保持并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本文以电子测量仪器仪表JZ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前内外部环境对JZ公司战略转型进行研究。首先论文运用PEST理论分析JZ公司战略转型的宏观环境,根据“五力”模型分析JZ公司战略转型的行业竞争环境。然后对JZ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再对JZ公司现有战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JZ公司现有战略为:一是集中战略,聚焦WLAN低端市场;二是服务差异化战略。这一战略存在的问题包括:定位于低端市场的战略定位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影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现采用的集中战略存在市场、产品单一的问题,使得JZ公司经营风险增加;而差异化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重点不明、成本偏高、边际收益低的问题。论文使用SWOT理论结合JZ公司自身情况分析JZ公司战略转型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最后根据SWOT分析结果,提出“加强新技术投入和新产品开发;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营销能力,开拓中高端市场;同时进入蜂窝测试和矢网测试市场”的转型战略;并详细阐述了战略转型的实施和保障措施。
易鑫[5](2020)在《NB-IoT系统中的上行能量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窄带物联网(NB-Io T)作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分支,能够加强覆盖、降低用户设备(UE)实现复杂度,同时允许运营商仅使用现有的小部分频谱进行布网,十分便利。然而NB-Io T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低功耗以及大连接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利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辅助NB-Io T UE进行数据上传。基于UE之间的D2D通信在降低网络能耗、提高设备容量以及有效利用频谱资源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因此需要针对NB-Io T的网络特性设计出适合于UE的上传数据路由算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提出了一种D2D辅助NB-Io T系统的预留时隙配置优化算法(RSCOA),这种算法通过为D2D中继/接收设备(DRE)配置合适数量的通信时隙,保证一定的传输成功率,相比多中继方案更有利于节省能量。并且如果数据提前传输完毕,中继设备则进入休眠状态,有利于进一步节省能量。为了求得传输成功率和能耗的最优折中,本文构造了一个基于加权的传输成功率和能耗的效用函数,并且基于这个效用函数,构造了一个DRE通信时隙配置的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多中继传输、随机中继传输和100%成功传输等其他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预留时隙配置优化算法能够获得更小的能耗以及更好的传输成功率。2.本文提出了一种D2D辅助NB-Io T系统的单位能量提供的传输设备数优化算法(NUEOA),该算法将长距离通信分成两跳的短距D2D通信,具体为选择中继序列来执行D2D通信,将多个中继按照其为D2D通信预留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UE首先在第一时隙尝试将数据发送到第一中继,若传输成功,则结束D2D通信过程;若传输失败,则在下一时隙尝试将数据发送到时隙相对应的中继,直到UE的所有候选中继被尝试。本文提出基于动态规划的优化算法对单位能量提供的传输设备数(NUE)进行求解,该算法的主要优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数据上传至基站(BS),而不用等待中继为D2D通信预留的特定时隙,从而实现NB-Io T传输设备数的优化。
张佳豪[6](2020)在《基于LoRa物联网组网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研究说明LoRaWAN作为基于LoRa的低功耗广域网应用规范,能够使基于LoRa的物联网应用得以快速部署,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LoRaWAN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网络的可靠性较低,通信的实时性得不到保证等问题,面对LoRaWAN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可靠性和实时性较高的基于LoRa的低功耗广域网络,以满足工业物联网等应用的通信需求,本课题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分析了 LoRaWAN协议,提出一种LoRa组网通信方法,采用TDMA与CSMA混合接入和空中唤醒机制实现LoRa的组网,满足了不同通信业务的传输需求,解决了 LoRaWAN在节点数量增加及通信数据量增大时由于通信冲突加重导致的通信可靠性下降的问题,确保节点具备低功耗的同时降低了通信时延。(2)采用多信道通信方式,通过划分不同的信道将TDMA与CSMA接入方式进行有效区分,并针对不同的网络需求对信道数量进行规划,解决了共享信道时TDMA与CSMA混合接入通信时的性能瓶颈。同时制定了节点入网、消息上报和下行唤醒在内的LoRa组网通信流程,通过信道分配、时隙分配等网内通信机制将节点分配于不同TDMA信道的时隙中,实现不同节点数据的可靠并行传输。(3)提出了相应的LoRa物联网系统的设计方案。借助阿里物联网平台构建LoRa物联网系统,将网关和节点接入至阿里物联网平台,制定相应的接入流程和验证方法,确保设备安全、合法的接入,并采用MQTT协议的订阅/发布模型建立用户、云平台以及设备间的即时、可靠远程通信服务。(4)针对物联网应用中设备功能复杂多样的特点,采用属性、事件、服务作为物模型对设备进行抽象描述,通过物模型定义设备的功能,并基于物模型制定用户、云平台以及设备间的数据交互协议,实现了对各种LoRa异构设备的统一管理。(5)完成了网关与节点的软硬件设计。以树莓派作为网关的硬件平台,采用SX1301作为LoRa通信模块完成数据转发,以Linux中的多线程为基础,划分多线程完成网关相应的功能,通过移植物联网平台的设备端SDK实现云平台接入和通信;确定以STM32L151CBU6为处理器、SX1276为LoRa通信模块的节点硬件设计方案,并完成了处理器及外围电路、LoRa通信电路等电路设计,在此基础上实现了 LoRa射频驱动以及应用程序。本文以景观照明系统为应用对象,搭建系统测试平台,完成了网关与节点间的LoRa组网通信测试,结合阿里物联网平台完成了网关与节点的云平台接入与通信以及系统的整体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组网通信以及系统整体功能正常,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能满足景观照明系统的应用需求,具有应用和参考价值。
刘滢[7](2019)在《5G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想象》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人类历史上国际传播的每一次飞跃,事实上都建立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作为最新一代的移动蜂窝通信技术,5G催生的新应用必将对国际传播的主体结构、内容叙事、产品生产链、信息流向和受众体验产生深刻影响。为了实现5G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跨越式发展,文章提出作为实践抓手的三个关键点:丰富场景设置,让国际受众主动"走进故事";利用技术推广契机,搭载中国文化的信息和观点;推出精品长视频,使国际传播从平面化向纵深化发展。
吴小军[8](2019)在《基于NB-IoT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s)是由一组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传感器,以多跳自组织方式连接而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协作的方式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将处理结果传递给观察者。基于移动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4G/LTE网络的主要应用之一,它对于实现长时间、低流量、高稳定性的无线通信传输需求具有特别的优势,且能够低成本实现广域覆盖。将NB-IoT新技术融入到已得到广泛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结合两者优势,搭建基于NB-IoT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构建得以简化,应用领域得以拓宽。本研究在对WSNs及NB-IoT两项技术单独研究的基础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于NB-IoT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融合组网架构、基于NB-IoT移动接入的WSNs节点定位方法、基于NB-IoT的WSNs智能节点包转发策略、基于NB-IoT异构的WSNs节点受恶意程序攻击的可用度分析等。基于NB-IoT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融合组网研究。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存在的系统复杂、安全性不够、联网接入难度较大等问题,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NB-IoT技术结合起来,利用NB-IoT技术的低功耗、低成本、广覆盖和大容量优点,设计了3种NB-IoT-WSNs组网方案进行对比,提出了一种当前可行的网络组织架构,并为该网络架构设计了数据帧转换和处理的双模网关概念模型,实现了在WSNs与NB-IoT之间的高效的数据转换与融合。探讨分析了基于NB-IoT的WSNs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云计算、雾技术相结合的CFAP安全体系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传感节点、汇聚网关、NB-IoT传输、云存储、应用软件等对安全的需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任务分配均衡的基于NB-IoT的新一代WSNs的安全网络架构。作为应用实例,将NB-IoT-WSNs组网方案应用到玻璃窑炉的炉壁温度及废气排放监控系统中,设计出一套基于NB-IoT的玻璃窑炉无线传感网络监测系统。基于NB-IoT移动接入的WSNs节点定位研究。WSNs中未知节点的定位方法多种,NB-IoT技术的引入,为WSNs未知节点定位带来了新方法。NB-IoT技术具有节点的地理位置自定位能力,用NBIoT移动簇头节点担任定位锚节点可以代替原先使用固定锚点的多点定位方法。结合传统的DV-HOP三点定位算法,提出由NB-IoT簇头节点在采集数据前进行多点移动定位,形成改进的NBIOT-DVHOP定位算法。该算法创新性地采用单一锚点在一个WSNs簇内移动,依托NB-IoT网络的终端自定位和后台计算功能,实现了对WSNs的未知位置节点的定位。通过仿真,模拟出一个簇各节点位置分布,计算出各未知位置节点的坐标位置,且误差值在一定的范围内。节点定位的定位精度受未知节点的数量、通信半径、锚点位置数、移动锚点位置排列方法等等影响。因此,在定位过程中,利用NB-IoT的后台运算能力和节点长寿命、低功耗的特征,优化组合选择合理参数,并采用更加均匀分布的锚点位置,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节点定位。基于NB-IoT的WSNs智能节点包转发策略研究。NB-IoT技术应用到WSNs中,改变了WSNs传感器节点功能简单、工作机制单一的状况,部分节点升级为智能节点。包转发机制是WSNs中传感器节点任务分配和协同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节点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数据包传输。如何制定节点之间的包转发策略使得WSNs整体数据传递效率得以最优化?本研究以演化博弈论为依据,研究了包转发策略决策及其演化过程。以实际网络通信环境(CSMA/CA)为例,研究了节点在空闲或繁忙(积压)状态下各自进行包转发的概率。当节点处于繁忙状态时,引入了不合作激励机制,以鼓励节点选择不转发策略来节约能源。同时,还在WSNs中建立了包转发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并验证博弈达到稳态条件的定理,以及参数对收敛到演化稳定状态的速度的影响。为验证博弈理论和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在MATLAB软件中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为基于NB-IoT的WSNs的动态演化过程中的包转发决策建立了一致性的规则。基于NB-IoT异构的WSNs节点受恶意程序攻击时的可用度分析。NB-IoT与WSNs融合组网,形成了一种基于NB-IoT的异构WSNs。异构WSNs中节点受恶意程序攻击时可能受到的影响比非异构的WSNs节点更大。为了评估节点异质性对恶意程序在异构WSNs中传播扩散的影响,基于节点分布和脆弱性差异提出了一种节点异质模型NBIOT-HWSNs,并根据该模型对节点的可用度进行分析。通过流行病理论和马尔可夫链的结合,建立了节点状态转换模型(SIRLD),包括易感S、感染I、免疫R、失联L、死亡D等5种状态,得到了节点状态间转换的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出了系统稳态可用度计算公式。实验分析了节点分布和脆弱性差异对节点感染率及可用度的影响。综上,通过理论探讨分析和实践实验仿真,从组网的模型、节点定位、节点包转发、恶意程序感染后节点的可用度等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了构建基于NB-IoT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优势。
张洪海[9](2019)在《XMCZ公司产品开发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继传统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信息浪潮,物联网即将实现的是将世界万物相互连接在一起。由于物联网行业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阔,被人们视为下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机遇,故其重要性和发展潜力都是毋庸置疑的。我国为了抓住物联网发展机遇,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发展物联网被逐步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去,在中央顶层设计和各地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物联网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XMCZ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位置定位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对即将爆发的物联网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XMCZ公司该选择怎样的产品开发战略?本论文通过对XMCZ公司产品开发战略的研究,为物联网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所能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本论文以研究XMCZ公司的背景开始、接着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从国内外两个视角出发对现阶段物联网产品开发战略理论进行研究,再结合现阶段产品开发的战略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XMCZ公司所在物联网产业链及其国内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企业战略管理和产品开发战略的理论知识跟XMCZ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法,采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深入研究XMCZ公司大局方面的发展环境以及产业定向环境等外部环境:接着对XMCZ公司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进行研究;最后通过SWOT矩阵分析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推导出“SO”战略,即产品开发战略类型的“领先型”战略。通过对公司现有产品BCG矩阵分析,结合现有市场客户需求、物联网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以及XMCZ公司新产品开发可行性分析,推导出基于物联网新技术NB-IoT和LoRa模组产品的开发战略。然后确定了产品开发战略成长路线图:第一阶段为先期技术领先的战略,第二阶段为领先战略之成本领先,第三阶段为全面领跑市场的战略。最后确定了产品开发战略目标和策略。并从企业资源分配和优化,组织架构和流程制度调整与优化,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和计划管理,以及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面研究如何确保战略目标落地执行。从而使XMCZ公司在未来的物联网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对XMCZ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为物联网行业其他科技企业提供理论参考。
熊飞[10](2019)在《多跳车联网中能效优先的资源分配方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和汽车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交通系统的数十亿辆汽车引发了一系列的关键问题,例如能源消耗增加,空气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等。为创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研究智能交通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在智能交通系统众多基础技术中,车辆直通(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能够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内容传递,从而有效的解决车辆通信能耗的问题。在车辆较多而信道资源较少的情况下,传统的V2V通信技术存在一定的传输时延,而基于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的车辆通信方式(D2D-V2V)能有效的解决频谱资源分配和内容分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有效的频谱资源管理方案,实现车联网能效最大化。本文主要对异构车联网中的能效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基于D2D-V2V的协同两跳传输来实现车联网通信。本文提出了一个两阶段的能效资源分配算法,在第一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英式竞价拍卖的资源管理算法,能够综合考虑车辆和蜂窝用户中的中继选择,频谱分配,功率优化问题,实现D2D-V2V通信能效最大化。在第二阶段,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分式优化的功率控制算法,以最大化基站的能量效率。最后,基于现实道路拓扑和现实交通状况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启发式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能量效率和网络覆盖率方面都具有了优越的性能。
二、全球移动蜂窝通信的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移动蜂窝通信的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多车互联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多车互联网络的背景 |
1.1.2 多车互联网络的特性 |
1.1.3 多车互联网络中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的必要性 |
1.1.4 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在多车互联网络中面临的挑战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在车辆中的研究概况 |
1.3.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4 本文主要创新工作与章节安排 |
1.4.1 主要创新工作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多车互联环境中的雷达互干扰研究 |
2.1 引言 |
2.2 RCS松耦合的毫米波雷达互干扰建模与分析 |
2.2.1 互干扰模型 |
2.2.2 性能分析 |
2.3 RCS紧耦合的毫米波雷达互干扰建模与分析 |
2.3.1 RCS紧耦合特性 |
2.3.2 互干扰模型 |
2.3.3 性能分析 |
2.4 反射干扰强相关环境下的毫米波雷达测距性能分析 |
2.4.1 互干扰模型 |
2.4.2 性能分析 |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P-OFDM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CP-OFDM一体化信号的模糊性分析 |
3.3 感知通信一体化无线信道建模 |
3.4 CP-OFDM一体化信号处理关键技术 |
3.5 5G NR标准配置下的CP-OFDM一体化信号性能分析 |
3.5.1 理论性能分析 |
3.5.2 仿真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P-OFDM一体化信号的感知性能提升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同步广播块的一体化信号帧结构与处理流程 |
4.2.1 同步广播块组成 |
4.2.2 同步序列的生成 |
4.2.3 信号处理流程 |
4.3 主同步序列辅助的测距精度提升算法 |
4.4 辅同步序列辅助的测速精度提升算法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P-OFDM一体化信号的互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干扰抑制 |
5.2.1 最小二乘估计理论 |
5.2.2 扩展相消批处理算法 |
5.3 基于CP-OFDM符号的互干扰抑制方案 |
5.3.1 方案设计流程 |
5.3.2 高分辨率空域滤波 |
5.3.3 误符号情况下的加权最小二乘法 |
5.3.4 基于CP-OFDM符号的分段频域加权互干扰抑制算法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感知通信一体化无线信道生成与验证伪代码 |
附录B 感知性能提升算法数据 |
附录C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SDCN的资源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DCN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基于SDCN的资源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基于SDCN的资源管理及其关键技术 |
2.1 软件定义蜂窝网概述 |
2.1.1 软件定义网络概述 |
2.1.2 SDN体系架构 |
2.1.3 传统蜂窝网络 |
2.1.4 软件定义蜂窝网概述 |
2.2 基于SDCN的资源管理 |
2.2.1 传统蜂窝网中的资源管理 |
2.2.2 软件定义蜂窝网中的资源管理 |
2.3 基于SDCN的资源管理研究关键技术 |
2.3.1 OpenFlow及其相关技术 |
2.3.2 SDCN中的控制器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SDCN的资源管理策略框架设计 |
3.1 现有资源管理策略存在的问题 |
3.1.1 缺乏集中管控 |
3.1.2 网络效用和吞吐量不高 |
3.1.3 无法实现全局最优 |
3.2 SDCN资源管理策略应用场景 |
3.2.1 空中基站与地面基站共存 |
3.2.2 现实应用场景说明 |
3.3 基于SDCN资源管理策略框架设计 |
3.3.1 方案实现思路 |
3.3.2 系统框架总体设计 |
3.4 控制器各模块具体实现 |
3.4.1 全局感知模块 |
3.4.2 认证接入模块 |
3.4.3 资源管理策略模块 |
3.4.4 资源配置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4 资源管理策略研究模型搭建及实现 |
4.1 系统模型及问题建模 |
4.1.1 系统模型建立 |
4.1.2 问题建模 |
4.2 实验仿真平台搭建 |
4.2.1 Mininet安装及使用 |
4.2.2 Ryu安装及使用 |
4.3 资源管理策略算法实现 |
4.3.1 问题模型降维处理 |
4.3.2 改进的3D UAV部署和用户关联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5 仿真测试与分析 |
5.1 仿真环境设定 |
5.2 性能评估对比与分析 |
5.2.1 性能评估指标 |
5.2.2 性能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基于中继辅助的D2D通信系统的功率分配和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动机和目的 |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1.4.1 论文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引言 |
2.2 5G网络 |
2.2.1 5G网络简介 |
2.2.2 5G应用场景 |
2.2.3 5G关键技术 |
2.3 D2D通信 |
2.3.1 D2D通信的概念 |
2.3.2 D2D通信的分类 |
2.3.3 D2D应用场景 |
2.3.4 D2D关键技术 |
2.3.5 D2D通信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
2.4 中继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双向AF中继辅助D2D通信系统的联合功率优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3 联合功率优化方法 |
3.4 联合功率优化步骤 |
3.5 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F中继辅助的D2D通信传输模式和选择方案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3 系统可达速率分析 |
4.3.1 传统D2D通信模式 |
4.3.2 基于单向DF中继的D2D通信模式 |
4.3.3 基于双向DF中继的D2D通信模式 |
4.4 模式选择方案 |
I_B)'>4.4.1 强蜂窝用户干扰(I_C>I_B) |
4.5 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4)JZ高新技术公司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基础理论 |
2.1.1 战略的定义 |
2.1.2 战略转型的定义 |
2.1.3 战略转型的模式 |
2.2 战略管理研究方法 |
2.2.1 PEST分析法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 |
2.3 高新技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综述 |
第三章 JZ公司战略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 JZ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策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2 购买者议价能力 |
3.2.3 潜在的竞争者 |
3.2.4 替代品的威胁 |
3.2.5 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 |
3.2.6 JZ公司竞争环境分析小结 |
第四章 JZ公司内部环境、战略现状和问题分析 |
4.1 JZ公司简介 |
4.2 JZ公司内部发展环境分析 |
4.2.1 JZ公司资源分析 |
4.2.2 JZ公司能力分析 |
4.3 JZ公司现有战略及实施情况 |
4.3.1 集中战略:聚焦WLAN低端市场 |
4.3.2 差异化战略:服务差异化 |
4.4 公司现有战略存在的问题 |
4.4.1 定位的低端市场趋于饱和,发展空间不足 |
4.4.2 聚焦WLAN,经营风险增加 |
4.4.3 差异化服务重点不明 |
第五章 JZ公司战略转型的SWOT分析 |
5.1 优势和劣势 |
5.1.1 优势 |
5.1.2 劣势 |
5.2 机遇和威胁 |
5.2.1 机遇 |
5.2.2 威胁 |
5.3 JZ公司战略转型的选择 |
5.4 JZ公司使命、愿景及战略转型目标 |
第六章 JZ公司战略转型的实施与保障 |
6.1 转型战略的实施 |
6.1.1 产品多元化 |
6.1.2 调整服务战略,加强新技术和新产品投入 |
6.1.3 品牌建设 |
6.1.4 加强营销能力 |
6.2 转型战略的实施保障 |
6.2.1 转型战略宣贯 |
6.2.2 投入保障 |
6.2.3 组织机构调整 |
6.2.4 管理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深度访谈人员明细 |
附录三 :深度访谈记录总结 |
(5)NB-IoT系统中的上行能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D2D通信和窄带物联网系统综述 |
2.1 D2D通信技术概述 |
2.1.1 D2D通信系统模型 |
2.1.2 D2D通信技术优势 |
2.1.3 D2D在未来网络中的应用方向 |
2.2 窄带物联网系统简介 |
2.2.1 窄带物联网系统架构 |
2.2.2 窄带物联网部署模式 |
2.3 窄带物联网技术分析 |
2.3.1 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
2.3.2 NB-IoT近期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D2D辅助NB-IoT系统的RSCOA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D2D辅助NB-IoT的系统模型 |
3.2.1 网络模型 |
3.2.2 DRE时间表 |
3.2.3 传输成功率模型 |
3.2.4 能量消耗模型 |
3.3 效用函数问题和解决方案 |
3.3.1 问题描述 |
3.3.2 解决方案 |
3.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3.4.1 不同DRE预留时隙数量下的性能比较 |
3.4.2 不同权重下的DRE时隙数 |
3.4.3 边缘UE不同发射功率下的性能比较 |
3.4.4 所提方案与其他三种方案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D2D辅助NB-IoT系统的NUEOA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网络模型 |
4.2.2 D2D中继序列 |
4.2.3 能耗模型 |
4.3 基于动态规划的NUEOA算法 |
4.3.1 传输设备数分析 |
4.3.2 解决方案 |
4.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4.4.1 不同UE传输功率下的性能对比 |
4.4.2 不同中继占空比下的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基于LoRa物联网组网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
1.2.2 LoRa应用与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相关技术研究 |
2.1 LoRa技术与LoRaWAN协议 |
2.1.1 LoRa调制技术 |
2.1.2 LoRa数据包及空中传输时间 |
2.1.3 LoRaWAN协议 |
2.2 无线信道接入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LoRa组网通信方法研究 |
3.1 LoRaWAN协议分析 |
3.2 LoRa组网通信方法分析 |
3.2.1 上行通信方法分析 |
3.2.2 下行通信方法分析 |
3.3 基于LoRa的TDMA/CSMA混合接入通信方法研究 |
3.3.1 信道划分 |
3.3.2 时隙通信 |
3.3.3 时钟同步 |
3.3.4 信道速率规划 |
3.4 性能比较分析与评估 |
3.5 LoRa网络组建 |
3.5.1 节点入网 |
3.5.2 信道分配 |
3.5.3 时隙分配 |
3.5.4 节点消息上报 |
3.5.5 网关下行唤醒 |
3.6 本章小结 |
4 LoRa物联网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4.1 网络架构分析 |
4.2 基于云平台的物联网系统架构 |
4.3 LoRa物联网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设备端与云端的通信设计 |
5.1.1 远程通信协议选择 |
5.1.2 设备端接入设计 |
5.1.3 物模型通信 |
5.2 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
5.2.1 网关的硬件设计 |
5.2.2 网关的软件设计 |
5.3 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
5.3.1 节点的硬件设计 |
5.3.2 节点的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应用与测试 |
6.1 景观照明系统 |
6.1.1 系统概述 |
6.1.2 系统架构 |
6.2 搭建系统测试平台 |
6.3 系统通信测试 |
6.3.1 LoRa组网通信测试 |
6.3.2 网络通信测试 |
6.4 系统功能测试 |
6.4.1 属性设置 |
6.4.2 属性获取 |
6.4.3 服务调用 |
6.4.4 系统整体功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目录 |
(7)5G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术革新对国际传播的决定性意义 |
二、5G技术对国际传播的颠覆性影响 |
(一)5G技术将改变国际传播的主体结构 |
(二)5G技术将改变国际传播的内容叙事 |
(三)5G技术将改变国际传播的产品生产链 |
(四)5G技术将改变国际传播的信息流向 |
(五)5G技术将改变国际传播的受众体验 |
三、5G时代国际传播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
(一)丰富场景设置,让国际受众主动“走进故事” |
(二)利用技术推广契机,搭载中国文化的信息和观点 |
(三)推出精品长视频,使国际传播从平面化向纵深化发展 |
(8)基于NB-IoT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基于NB-IoT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融合组网研究 |
2.1 引言 |
2.2 NB-IoT的优势及其部署场景 |
2.3 无线传感器网的网络拓扑 |
2.4 基于NB-IoT的 WSNs组网方案设计 |
2.5 基于NB-IoT的 WSNs安全方案设计 |
2.6 基于NB-IoT的 WSNs组网网关设计 |
2.7 应用实例:基于NB-IoT无线传感器网的窑炉监测系统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NB-IoT移动接入的WSNs节点定位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关研究 |
3.3 基于NB-IoT移动接入的WSNs节点定位优势 |
3.4 WSNs节点定位技术 |
3.5 NB-IoT移动锚点多位置移动定位法 |
3.6 仿真及评价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NB-IoT的 WSNs智能节点包转发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相关研究 |
4.3 包转发马尔可夫模型 |
4.4 智能节点间的包转发博弈模型 |
4.5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包转发 |
4.6 仿真及评价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NB-IoT异构的WSNs节点受恶意程序攻击的可用度分析 |
5.1 引言 |
5.2 相关研究 |
5.3 NBIOT-HWSNs节点模型 |
5.4 NBIOT-HWSNs中恶意程序的传播机制分析 |
5.5 NBIOT-HWSNs节点可用度分析 |
5.6 仿真及评价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XMCZ公司产品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内容 |
2 理论概述 |
2.1 产品开发战略相关理论 |
2.1.1 产品开发战略的概念 |
2.1.2 产品开发战略的类型 |
2.1.3 产品开发战略的出发点 |
2.2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3 企业战略相关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 |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2.3.3 SWOT分析 |
2.3.4 BCG波士顿矩阵分析 |
3 物联网行业及XMCZ公司产品介绍 |
3.1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分析 |
3.1.1 物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
3.1.2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
3.1.3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分析 |
3.2 XMCZ公司介绍 |
3.3 XMCZ公司现有产品介绍 |
3.3.1 当前主要产品 |
3.3.2 主要应用场景 |
3.3.3 产品开发现状 |
4 XMCZ公司产品开发外部环境分析 |
4.1 XMCZ公司产品开发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物联网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
4.2.2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4.2.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2.4 替代品的威胁 |
4.2.5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
4.3 XMCZ公司产品开发外部环境分析主要结论 |
4.3.1 主要机会 |
4.3.2 主要威胁 |
5 XMCZ公司产品开发内部环境分析 |
5.1 XMCZ公司产品开发内部资源分析 |
5.1.1 财务资源 |
5.1.2 物资资源 |
5.1.3 人力资源 |
5.1.4 组织资源 |
5.1.5 技术资源 |
5.1.6 客户资源 |
5.1.7 品牌资源 |
5.1.8 声誉资源 |
5.2 XMCZ公司产品开发内部能力分析 |
5.2.1 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分析 |
5.2.2 产品开发QCD控制以及改善能力 |
5.2.3 生产能力分析 |
5.2.4 营销能力分析 |
5.2.5 融资能力分析 |
5.3 XMCZ公司产品开发内部环境分析主要结论 |
5.3.1 主要优势 |
5.3.2 主要劣势 |
6 XMCZ公司产品开发战略选择 |
6.1 XMCZ公司战略SWOT分析 |
6.1.1 定性分析 |
6.1.2 定量分析 |
6.1.3 战略方向选择 |
6.2 XMCZ公司产品开发战略选择 |
6.2.1 产品开发战略定位 |
6.2.2 产品开发战略成长路线图 |
6.2.3 产品开发战略目标及策略 |
7 XMCZ公司产品开发战略实施保障 |
7.1 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 |
7.2 流程制度梳理和建设 |
7.3 企业文化建设 |
7.4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
7.5 加强资金保障 |
7.6 强化计划管理 |
7.7 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
7.8 建设现代化制造工厂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多跳车联网中能效优先的资源分配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2章 D2D-V2V通信技术研究 |
2.1 D2D通信技术 |
2.1.1 基本原理 |
2.1.2 关键技术 |
2.2 V2V通信技术 |
2.2.1 V2V通信的应用分类 |
2.2.2 V2V通信的优势与挑战 |
2.3 D2D-V2V通信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联网连通性理论与匹配理论概述 |
3.1 车联网连通性理论概述 |
3.1.1 车联网连通模型 |
3.1.2 车联网连通性研究分类 |
3.2 匹配理论概述 |
3.2.1 匹配模型的概念与性质 |
3.2.2 匹配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跳车联网中能效优先的资源分配方案研究 |
4.1 系统模型 |
4.2 问题构建 |
4.3 二阶高能效资源分配算法 |
4.3.1 基于拍卖理论的高能效资源分配方案 |
4.3.2 非线性分式优化方法 |
4.3.3 复杂度分析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1 仿真环境设置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全球移动蜂窝通信的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多车互联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与性能分析[D]. 方子希.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2]基于SDCN的资源管理策略研究[D]. 许红亮.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中继辅助的D2D通信系统的功率分配和性能分析[D]. 朱笑程.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4]JZ高新技术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 杨茗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5]NB-IoT系统中的上行能量控制策略研究[D]. 易鑫.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6]基于LoRa物联网组网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 张佳豪.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7]5G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想象[J]. 刘滢. 新闻与写作, 2019(10)
- [8]基于NB-IoT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D]. 吴小军. 东华大学, 2019(05)
- [9]XMCZ公司产品开发战略研究[D]. 张洪海.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10]多跳车联网中能效优先的资源分配方案研究[D]. 熊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