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新词语发展规律说略(论文文献综述)
牛涛[1](2020)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第7版))收录的三音节词语为研究对象,对词典中收录的6281条三音节词语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统计,并建立三音节词语语料库。通过对三音节词语的全面分析,能够对三音节词语的形成过程和结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现汉》(第7版)中共收录6281条三音节词语,不包括词典后附的字母词。三音节词语以三个语素构成为主,有5672个,占总数90.3%,两个语素构成的有488个,占总数7.77%,一个语素构成的有121个,占总数1.93%。在三音节词语的语法属性中,主要以名词为主,共有4931个,占总数78.52%,依次是形容词和动词,其它词类数量较少,还包含了未标注词类681个,占总数10.84%。三音节词语按语素构成数量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有117个,占总数1.86%;合成词中又以复合词为主,其中以定中结构为主,约占总数70.55%,其次是述宾结构,约占总数9.65%,还有状中、述补、主谓和联合结构。合成词中的附加式又可分为前附加和后附加,附加式共有486个,约占总数7.74%后附加式共有370个占5.89%,前附加式共有116个,占1.85%。三音节词语的来源丰富,有来自方言、外来词、口语、新词新语和书面语。三音节词语产生的方法主要有语音造词法、修辞造词法、缩略造词法和附加造词法。语音造词法包括了摹声和音译,语音造词法产生的三音节词语数量比较少,大部分是外来词语的音译形式。修辞造词法包括比喻、借代、夸张和仿词造词法四种方式,其中比喻造词法又包括了全喻式、前喻式和后喻式,夸张造词法又包括了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仿词造词法包括了仿前式、仿中式和仿后式。三音节词语的结构内部是分层的,由最内层和最外层构成。在考察三音节词语语义结构情况时主要以最外层的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为主。三音节词语的语义结构关系以定中式为主,根据组成成分的词性把定中式三音节词语分为N+X、V+X和A+X三种类型,状中式三音节词语分为Adj+V、Adv+V和N+V/Adj三种,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和联合式分别根据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类。在三音节词语结构的语义关系中以定中式为主。定中式三音节词语的音节组配方式根据单双音节的不同组配有1+2式和2+1式。充当修饰语的词类不同所选择的音节组配方式也不同,名词、动词充当修饰语时倾向于选择2+1式的音节组配,1+2式相比2+1式数量少;而形容词充当修饰语时倾向于选择1+2式为主,2+1式少于1+2式。在名词、动词作定语时2+1式是无标记组合,1+2式有标记组合;而形容词作定语时1+2式无标记组合,2+1式是有标记组合。定中结构中充当定语词类不同出现了音节搭配不对称的“颠倒标记”现象。背后的理据是基于“松紧象似”在定中结构的“句法——语义——语音”三个范畴之间建立一个互动的“关联标记模式”,音节组配与词类选择反应的不对称性是由于“松紧象似”原则在以上的三个范畴之间的影响。起主要作用还是修饰语和中心语语义上的松紧,定语反映中心语的本质属性,越靠近中心语,两者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反之,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语义联系不紧密,结构之间较松散。
何红艳[2](2020)在《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2008年——2017年年度《汉语新词语》(侯敏、邹煜主编)中的三音节仿拟造词为研究对象,对这十本书中的三音节仿拟造词进行整体研究,从词汇学等角度描写分析仿拟造词,研究仿拟造词的现状、词汇发展演变规律和影响,通过分析仿拟造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收录情况,给新词语收录和仿拟造词提出规范化建议。此次研究的近十年三音节仿拟造词共1297个,仿拟造词中包括形式仿、谐音仿、语义仿、兼用式仿拟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仿拟造词中形式仿有1089个,包含仿前式798个,仿后式259个,仿中式32个;谐音仿有34个,包含音仿汉语拼音造词31个,音仿英语词汇造词2个,音仿组合式词汇造词1个;语义仿有128个,包含类义仿82个,反义仿42个,近义仿4个;选取的兼用式仿拟造词有46个,包含仿拟兼缩略式26个,仿拟兼比喻式17个,仿拟兼借代式3个。其中,三个类型的形式仿也属于类义仿,因此仿拟造词中以类义仿居多。接着分析了仿拟造词的特点和影响,仿拟造词具有四个特点:原型词具有多样性、仿造词具有能产性、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联系性、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对应性;分析仿拟造词丰富词汇系统、预测词语发展趋势、丰富表达效果的三个积极影响,但也存在滥仿现象严重、表义模糊、给语言文字规范带来一定消极影响的问题。三音节仿拟造词的理据,主要涉及外部理据、内部理据、心理理据、认知机制。外部理据包含社会客观环境、社会文化心理;内部理据包含造词的经济原则、词汇的系统性规律、语言材料的生成性;心理理据包含联想、类推、完型与理解;认知机制包含转喻机制和概念合成理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增录的三音节词语中也包含了仿拟造词法产生的词语,分成了近义关系词汇、反义关系词汇、类义关系词汇进行分析,词典收录新词语的原则,包括必要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普遍性原则、稳定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仿拟造词的规范化涉及原型词的选择建议和仿造词的创造策略,原型词的选择遵循常见性原则与定型性原则,仿造词的造词要注重仿造词与原型词之间的相似性,注重类推的合理性。
袁耀辉[3](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涂佳楠[4](2018)在《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对1919-1949年期间产生的汉语新词语进行了定量考察和定性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该时期新词语的外部表现,新词语的来源及创制方式,新词语的语素表义特征以及对汉语语素系统的多方面影响。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新词语相关的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内容、材料来源及方法。首先对新词语进行了界定,并且简述了新词语的研究现状。第二章,考察了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的外部概况:该时期新词语从新质要素上看,属于新造词;从词类上看,以名词和动词为主;从音节数量上看,以双音节词为主,三音节词语发展迅猛。第三章,考察了新词语的各种来源:社会方言词方面,新词语以经济类和科学技术类专业领域的术语扩展为主体,以政法类和生命医药类为辅助,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以政治类为主的新词语来源格局存在较大差异。外来词方面,日语和英语是外来词两大主要来源,尤其以日语借形词最为突出,英语方面则以音译类外来词为主。地域方言方面,以北方方言和吴方言为主,这两大方言区是汉民族共同语基本词汇吸收汉语方言词的主要来源。第四章,考察了新词语创制所使用的造词法。该时期新词语的造词法既体现了对既有汉语造词法的继承,又有其独特之处,具体表现为某些造词法的内部特征有所改变,从造词数量上看,语素组合是该时期主要使用的造词方法,其中类推仿造发展尤为突出。第五章,考察了新词语的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语素的非线性组合特征较强,是新词语中语素主要的表义方式,语素的线性组合一直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具有直接性和稳定性,但不是主流的表义方式。此外,语素的表义特征和表义量都与造词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第六章,考察了新词语对汉语语素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使得汉语语素在构词能力方面发生强弱变化,同时为现代汉语语素系统增添了新语素和语素新义。文中建立了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库,并以此作为本文计量研究的基础。本文以词典为基本材料对新词语进行收集和整理,以《大公报1902-1949》全文数据库作为词语测查的语料库。整理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新词语造词系体,在归纳新词语造词法的基础上,探究语素义与造词之间的关系。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整个现代汉语史的整体思路出发,将现代汉语各时期的词语发展情况进行历时比较,从而对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的特点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分析。
陈志宇[5](2013)在《当代汉语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 ——基于汉语变化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当代汉语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反映出来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笔者的研究立足于以下理论基础: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社会的变化或者潜在的变化往往能够表现于语言中,产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效果,从而我们可以将语言作为社会变化的晴雨表,从语言的视角入手进行社会学的研究。笔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是因为从语言学与社会学的发展轨迹来看,两者已经产生了很明显的相互交叉的趋势,甚至在语言学内部也已经产生出了极具生命力的社会语言学,而在这种学科交叉的趋势中,社会学家做得并不够。笔者进行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也在于此。从现实上来说,当代汉语急遽的变化态势已经非常明显,每天都有不同的新汉字、新词语甚至新的语法出现。这种变化对汉语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这种变化对中国而言又有怎样的意义或威胁呢?在这样的现实的困惑下,笔者进行了本文的研究。本文的研究首先从理论出发,从学科史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语言社会学是一种因学术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认为语言学的社会转向与社会学的语言转向共同决定了语言社会学的必然诞生,进而从理论上分析语言的社会意义与社会功能。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语言是一种沟通中的编码与解码方式;分析了语言的九种功能,包括自我形成、思维构建、行为构建、群体思维形塑、信息互构、社会简化、思维互译、语言语力与折射思想共性等九种;提出了语言对社会的三种作用:语言的社会反映作用、语言的社会影响作用与语言的社会预示作用。在这样的理论研究前提下,笔者对我国当代语言的变迁进行了文献研究。重点研究了汉语新词、性别、称谓、标语以及语言距离这五个方面的汉语变迁的案例,并从这几个方面得到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信息:从汉语新词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由金俗社会向法俗社会的转变,由威权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由物质本位社会向精神本位社会的转变;从性别语言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由国民人格建设期向国民人格转折期转变;从称谓变迁上可以看出我国社会正在由亲缘社会转变为业缘社会,由平等社会转变为精英社会,由扁平社会转变为阶层社会;从标语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正在经历由民权自在阶段向民权自觉阶段的转变,由政府本位向人权社会的转变;从语言距离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由简单社会向多样社会的转变,由聚合社会向整合社会的变迁。从这些具体的研究角度上,我们可以认识到语言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巨大威力。最终,笔者将结论总结为:(1)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结构处于系统分化与胚胎成形的关键时期。(2)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思想处于独立意志的觉醒期与独立意志的营养供应不足的矛盾时期。本文的具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起全文,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进行语言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历史分析,探究语言社会学产生的学科基础;第三部分进行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从理论上阐述语言对社会的作用;第四部分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从语言的变迁,分析其蕴含的社会意义;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与遗憾,提出今后研究的新方向。本文是从语言的视角对社会进行研究一次尝试。虽然限于笔者本人的能力与水平,这种尝试不可能是完全的成功的,但希望笔者的研究能够为语言社会学的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高琳娜[6](2013)在《近五年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与语言之间存在着共变关系,语言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大量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人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或者偏重某一方法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造词法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一章先对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行文中所用的语料来源做以说明,接着对相关研究做历时的综述,并对其中几家有影响力的造词法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从中可以看出造词法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语言本体的结构、造词法的分类等问题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造词法的认定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造词法所研究的不仅仅是语言本体结构上的分类,它重点涉及的是造词理据问题。一个新词的创制是语言本体和语言主体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本体侧重的是形式,语言主体侧重的是认知,两者侧重不同,共同起作用来创造新词。第二章首先统计了五年汉语新词语的数量,分析逐年增多的原因,一是新生事物产生速度快,二是人们根据需要自觉创造新词语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其次对2006-2010这五年汉语新词语的词长做了统计,将之与1991-1994年汉语新词语的词长作对比,用数字直观反映出变化,即由过去双音节词占优势发展为三音节词占据首位,就语言内部来说这是词汇化、类推机制的推动,而究其根源则是为了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再者从内外两个方面对汉语新词语造词材料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说明,其中他源材料的数量增多,且使用频率高。总体说来无论是整体数量的变化、词长的变化或者是造词材料来源的变化,都是社会发展特征的反映;换句话来说,新词语以坚实明晰的形式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风貌和人们思维认知方式的新特点。第三章穷尽性地统计了这五年的2232个汉语新词语的造词方法,认为汉语新词语的造词手段主要体现为六种类型:缩合造词、类推置换造词、借用造词、修辞造词、语音造词和说明法造词。又重点指出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命名都要经过一定的心理感知和联想,所以造词方法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六种分类,重要的是人的主观心理认知因素在起作用,通过接近联想、或相似联想、或对比联想这三种联想方式创造新词语,而心理认知具体到六种造词手段上表现为,前三种是接近联想在起作用,后三种则是相似联想作用的结果,本章具体围绕2006-2010年这五年的新词语展开分析讨论,分析近五年汉语新词语的造词方法、理据、特点。第四章结合第三章的造词法统计分析,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影响近五年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其中民族文化、时代文化、社会热点、语言趋向、语言的浅显转化都对汉语新词语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推动力,而人们崇尚简约、标新立异、思想开放的观念,以及认知主体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感情偏好的注入,则是新词语之所以产生的主观因素。
彼得罗娃·耶列娜[7](2013)在《汉语新词语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最敏感的体验者,也是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中需要充分重视的语言要素。新词语作为词汇的“新鲜血液”,它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充实、丰富。围绕汉语新词语,本文主要以《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9-2010》一书中的语料为例,从新词语的界定、构造方式、来源、产生原因等方面对汉语新词语进行了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其次,对新词语及其反映的社会心理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此外,从教学的角度对汉语新词语作了深入的探讨,阐述了新词语教学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对汉语新词语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原则作了思考。在此基础上整理、归纳了汉语新词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曹嘉玲[8](2013)在《三音节新词语的韵律特点及其概念整合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大量新词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在这些新词语中,三音节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步取代了双音节的主导地位,成为了新的风向标,在人们生活大舞台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吸引人们的目光,受到人们的追捧。本文以2006年至2010年现代汉语中的三音节新词语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以McCarthy和Prince(1993)的“韵律构词学”理论、冯胜利的汉语韵律句法学理论以及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具体探讨三音节新词语的韵律特点及其整合效应,同时揭示三音节新词语的整合效应与韵律框架的关系。本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动机、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是三音节新词语的概说。主要是对几个术语进行界定,分析新词语发展三音节化倾向的原因,并且通过它们的结构特点,将三音节新词语进行了分类,并简要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第三章是三音节新词语的韵律特点分析。先分析了三音节新词语的总体特点,然后将三种与普通三音节最为不同的结构进行了韵律特点的分析,从而得出了三音节新词语在韵律方面与普通三音节的不同之处。第四章是探讨三音节新词语的整合效应与韵律框架的关系。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将三音节新词语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整合层级,并由此探讨三音节整合度与韵律框架的关系。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提出局限和不足。总而言之,本文是将三音节新词语从韵律的角度入手,在分析韵律特征的同时,结合概念整合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探讨三音节新词语的整合度与韵律框架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或可为更好掌握流行语的发展趋势和倾向,更好地规范现代汉语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烨[9](2012)在《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东汉时期的支谶译经从构词法、造词法、以及语素特点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考察,并且还对支谶译经以及现代汉语中的“构词法”、“造词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我们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式。全文共有7章,其中三、四、五章为论文主体。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由于“构词法”和“造词法”在命名以及理论方面一直存在着交叉的状况,因而本章主要对二者的定义、体系进行区分和概述,并确定本文“构词法”、“造词法”的研究内容。同时还确定了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语料以及具体的语料库和书写体例。第二章,我们主要对古人以及现代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其中第二部分选取了几种较有新意的角度,分别为:造词材料角度、结合语义的角度、词汇衍生角度等。第三章主要从“构词法”角度对支谶译经中的“合成词”进行探究。本文共确定了六种“构词法”,分别为: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述补式以及附加式。其中前五种是“实语素”的结合,最后一种是“实语素”和“虚语素”结合。这六种构词法中,“联合式”是支谶译经中最为能产的“构词法”,同时“偏正式”的数量也较多,内部语义关系比较复杂,因而本章主要对二者的语义特点、词性组合进行考察,并且对二者能产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其他几种构词法虽然能产性相对较弱,但也各具特征,而且与先秦时期相比,均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因而本章也从历时的角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第四章是“造词法”的研究,支谶译经中共有4种主要的“造词法”,分别为:语音造词(连绵词、语音重叠词、音译词)、语素合成造词(合璧词、意译词、利用构词法造词)、修辞造词以及缩略造词。其中“音译、合璧、意译词”均为支谶译经中较为特殊的,因而本章主要注重对它们的特点进行归纳。由于“造词”涉及从无到有的过程,因而与“理据”具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本章还将“理据”纳入了研究范畴。我们还探讨了影响造词的三个主要因素(“人的思维认知”、“社会活动与接触”、“语言自身”),并对影响造词的方式和特点进行了归纳。第五章从参与构词的语素角度进行分析,主要采取的是定量的手段。我们首先对1022个参与构词的语素进行分类,归纳出构词数量超过10的34个“高频语素”,然后再从“语素项”的角度细分,探讨并归纳了影响语素项构词能力的因素,分别为:语素项的语法属性、语素项序位以及语义特点。并且对支谶译经中特有的佛经语素项进行了探讨,归纳构词力强的因素以及语素的强势分布。第六章主要从历时的角度对“构词法”、“造词法”的演变进行比较。主要选取的角度有:各种“构词法”、“造词法”在数量以及比例上的变化、能产性的对比、新增小类的探究等。第七章则对全文进行总结,同时提出本文的不足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虽然“构词法”和“造词法”的研究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多见,但把现代的理论应用于古代汉语中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造词法”的研究更是缺乏系统的考察。因而本文在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具体词例的分析以及对反映出来的特点进行归纳,以期对支谶译经中的“造词法”、“构词法”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
游玉祥[10](2012)在《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 ——以2006-2009年汉语新词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2009)公布的新词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TextPro、AntConc、Google Trend以及Excel等语料库研究工具,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分析了汉语新词语的三大特点,即新词语的词长特点、语义的概念整合特点和词群化特点,并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解释,探讨了新词语产生的认知理据。经过研究,我们取得了以下发现:虽然汉语新词语是整个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从词形来说,其词语长度较普通词语更长。普通词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新词语主要以三音节词和四音节词为主。从语义来说,新词语是在已有词汇的基础上新创而成,因此不管是单纯新词语还是合成新词语,语义整合是新词语语义产生的重要方式。单纯新词语分为音译外来词、缩略外来词、谐音新词语和旧词新义词语四大类型,其语义建构特点主要表现为语义借用、迁移、双关、扩大、缩小等。根据语义关系,合成新词语分为语义联合、语义析取、特征析取映射、语义关系互补、语义新创共五种类型。从新词语的结构来看,新词语词群化特点明显,许多新词语与其它词语构成族群关系。新词语作为一般词汇的一个次生概念或次生范畴,其形式结构以偏正式为主。与基本范畴的性质相反,次生范畴具有感知的分析性、意象图式的合成性、知感的依赖性、行为反应的复杂性、语言表达的合成性以及信息组织的边缘性特点。这些特点要求表达次生范畴概念的语言形式具有更高的信息承载能力,这便在形式上制约了新词语的长度,导致了新词语比一般词语更长的语言事实。新词语的语义建构过程是新词语组成成分语义、语境意义以及新生概念之间的相互整合过程。人类对新事物新现象的认识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这个过程是语言、认知和现实相互作用相互整合的过程。单纯新词语的语义建构主要表现为已有词语的语义与语境作用的结果,复合词的语义建构既有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整合,也有语境意义的参与。虽然复合新词语的语义整合方式与概念整合类型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但大体上说,语义联合主要通过镜像型概念整合网络实现,语义析取和语义互补主要通过简单型概念整合网络实现,隐喻性特征吸取映射主要通过单域型概念整合网络实现,语义创新则主要通过双域型概念整合网络实现。词群的构式性是导致新词语词群化特点凸显的原因之一。构式是形式和意义或功能的配对体,可以是具体的词、词组等具体语言实体单位,也可以是抽象的或半抽象的语法结构。语言的形式单位是一个从具体构式到抽象构式的连续统。抽象构式从具体构式中抽象出来,反过来对具体构式的产生具有压制作用。新词语词群构式从具体词群性新词语中抽象出来,具有其独立的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对实体构式的产生具有压制作用。新词语词群构式的这一特征即解释了新词语的词群化特点,也解释了新词语中的非常规搭配。语言是人类社会最为复杂的现象之一。语言的建构和解读既受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制约,也要受到人的主观认知的影响,这其中认知是语言通向现实的桥梁。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研究汉语新词语对于了解新词语的本质以及语言与认知、语言与社会的关系都具有借鉴意义。
二、汉语新词语发展规律说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新词语发展规律说略(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第一节 三音节词语语素构成 |
第二节 三音节词语结构层次 |
第三节 三音节词语语法属性 |
第四节 三音节词语结构关系 |
一、2+1式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二、1+2式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第五节 三音节词语来源考察 |
一、三音节方言词 |
二、三音节外来词 |
三、三音节新词语 |
四、其它 |
第二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构词法研究 |
第一节 单纯词 |
一、拟声词 |
二、音译词 |
第二节 复合词 |
一、偏正式 |
二、述宾式 |
三、述补式 |
四、主谓式 |
五、联合式 |
六、其它 |
第三节 派生词 |
一、前附加式 |
二、后附加式 |
第三章 《现汉》(第7版)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研究 |
第一节 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现象 |
一、单双音节组配的现象 |
二、N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三、A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四、V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第二节 韵律与单双音节选择 |
一、辅重原则 |
二、音节松紧 |
第三节 词类与单双音节选择 |
一、词类、词长与音节选择 |
二、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规律 |
第四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造词法研究 |
第一节 语音造词法 |
一、摹声造词 |
二、音译造词 |
第二节 修辞造词法 |
一、比喻造词 |
二、借代造词 |
三、夸张造词 |
四、仿词造词 |
第三节 缩略造词法 |
一、缩合法 |
二、节略法 |
三、数字概括法 |
四、造词理据 |
第四节 附加造词法 |
一、前附加式 |
二、后附加式 |
三、生成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类型 |
第一节 形式仿 |
一、仿前式 |
二、仿后式 |
三、仿中式 |
第二节 语义仿 |
一、类义仿 |
二、反义仿 |
三、近义仿 |
第三节 谐音仿 |
一、音仿汉语拼音造词 |
二、音仿英语词汇造词 |
三、音仿组合式词汇造词 |
第四节 兼用仿 |
一、仿拟兼缩略式 |
二、仿拟兼比喻式 |
三、仿拟兼借代式 |
第二章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特点 |
一、原型词具有多样性 |
二、仿造词具有能产性 |
三、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联系性 |
四、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对应性 |
第二节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影响 |
一、仿拟造词的积极影响 |
二、仿拟造词的负面影响 |
第三章 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理据 |
第一节 仿拟造词外部理据 |
一、社会客观环境 |
二、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
第二节 仿拟造词内部理据 |
一、造词的经济原则 |
二、词汇的系统性规律 |
三、语言材料的生成性 |
第三节 仿拟造词心理理据 |
一、联想 |
二、类推 |
三、完型与理解 |
第四节 仿拟造词认知机制 |
一、转喻机制 |
二、概念合成理论对仿拟造词的认知阐释 |
第四章 仿拟造词的规范化 |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三音节仿拟造词分析 |
一、近义关系词汇 |
二、反义关系词汇 |
三、类义关系词汇 |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仿拟造词新词语的收录原则 |
一、必要性原则 |
二、规范性原则 |
三、普遍性原则 |
四、稳定性原则 |
五、系统性原则 |
第三节 仿拟造词规范化建议 |
一、原型词的选择建议 |
二、仿造词的造词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形式仿 |
附录二 语义仿 |
附录三 谐音仿 |
附录四 兼用式仿拟造词 |
附录五 2008——2017年仿拟造词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相关研究述评 |
1.2.1 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
1.2.2 现代汉语词汇史的分期 |
1.2.3 早期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
1.3 新词语研究中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重点 |
1.4 研究对象,材料来源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材料来源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1919-1949年新词语的数量和类型考察 |
2.1 1919-1949年新词语的数量统计 |
2.1.1 《汉语大词典》新词语的选取 |
2.1.2 其他词典专着中新词语的选取 |
2.1.3 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库 |
2.2 1919-1949年新词语的词类 |
2.2.1 现代汉语的词类体系 |
2.2.2 新词语词类分布格局的几点分析 |
2.3 1919-1949年新词语的音节数 |
2.3.1 考察的标准 |
2.3.2 考察的结果及分析 |
2.3.3 三表对比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1919-1949 年新词语的源流考察 |
3.1 1919-1949 年新词语的语域类别 |
3.1.1 1919-1949年新词语的语域类别 |
3.1.2 语域陪义的强弱变化 |
3.2 1919-1949年新词语的语体来源 |
3.2.1 口语来源的新词语 |
3.2.2 书面语来源的新词语 |
3.3 1919-1949年新词语中的外来词 |
3.3.1 外来词的界定 |
3.3.2 来源语言 |
3.3.3 语域类别 |
3.3.4 引入方式 |
3.3.5 1919-1949年外来词的特点 |
3.4 1919-1949年新词语中的方言词 |
3.5 小结 |
第4章 1919-1949年新词语造词法研究 |
4.1 关于汉语造词和造词法 |
4.2 1919-1949年新词语运用的造词法 |
4.2.1 音义结合 |
4.2.2 语素组合 |
4.2.3 词缀类推 |
4.2.4 修辞改造 |
4.3 小结 |
第5章 1919-1949年新词语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考察 |
5.1 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研究 |
5.2 1919-1949年新词语词义和语素义关系的基本类型 |
5.2.1 见素知义 |
5.2.2 以素求义 |
5.2.3 构词语素附带提示词义 |
5.2.4 构词语素完全不显示词义 |
5.3 1919-1949年新词语语素义的表义特征 |
第6章 1919-1949年新词语对现代汉语语素系统的影响 |
6.1 1919-1949年新词语语素的构词能力分析 |
6.2 1919-1949年新词语中的新语素 |
6.3 1919-1949年新词语中的滋生语素义 |
6.4 1919-1949年语素新义的产生方式及变化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当代汉语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 ——基于汉语变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创新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基本思路与研究假设 |
三、语言社会学的五种研究路径 |
四、本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从语言学到社会语言学 |
一、语言的本质、结构与功能 |
二、语言学的社会转向:社会语言学 |
第二节 语言社会学: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探索 |
一、马克思主义对语言研究的贡献 |
二、符号主义学派对语言研究的重新发现 |
三、社会学的话语转向 |
第三节 语言社会学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总结与启示 |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中的“新词”现象 |
第一节 新词语的社会学研究 |
一、新词的内涵 |
二、新词的演化历程 |
三、新词的结构探究 |
四、新词的功能 |
第二节 当代汉语新词语与社会变迁 |
一、当代新词的涌现 |
二、当代汉语新词的特性 |
三、当代新词发展的原则 |
四、当代“新词”现象的社会学解释 |
第四章 语言性别差异与社会性别 |
第一节 语言性别差异的社会学研究 |
一、性别间的语言差异 |
二、性别间语言差异的理论解释 |
三、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维度 |
第二节 当代语言性别差异与社会发展 |
一、当代语言的性别变迁 |
二、女性语言的的三重分化 |
三、性别语言变迁的社会学解读 |
四、性别语言变迁与社会发展 |
第五章 称谓、标语与语言距离变迁 |
第一节 称谓与社会 |
一、关于“称谓”的研究 |
二、称谓的结构与维度划分 |
三、当代汉语称谓词语变迁 |
四、称谓变迁与社会变迁 |
第二节 标语变迁与社会发展 |
一、标语变迁的特点 |
二、标语变迁与社会发展 |
第三节 语言距离变迁与社会发展 |
一、“语言距离”:概念及内涵 |
二、“语言距离”的特征 |
三、“语言距离”与社会发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
(6)近五年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3.1 语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造词法研究综述 |
1.4.1 造词法研究简史 |
1.4.2 造词法研究的主要体系归述 |
1.4.3 研究中出现的命名分歧 |
1.4.4 小结 |
1.5 汉语造词框架的重建 |
第二章 近五年汉语新词语的概况及造词材料 |
2.1 近五年汉语新词语的概况 |
2.1.1 五年汉语新词语数量的定量统计与分析 |
2.1.2 五年汉语新词语词长的定量统计与分析 |
2.1.3 汉语新词语与“共变”关系 |
2.2 近五年汉语新词语造词材料的来源 |
2.2.1 来源于语言内部的新词语造词材料 |
2.2.2 来源于语言外部的新词语造词材料 |
第三章 近五年汉语新词语造词方法的定量统计分析 |
3.1 缩合法造词 |
3.1.1 合称造词 |
3.1.2 提取省略 |
3.1.3 数词略语 |
3.1.4 字母缩写 |
3.1.5 综合缩略 |
3.2 类推置换法造词 |
3.2.1 类推以类词缀为特征 |
3.2.2 类推以实词为特征 |
3.2.3 类推置换造词法的特点 |
3.3 借用造词法 |
3.3.1 借自方言 |
3.3.2 借自外来语 |
3.3.3 借用字形表意造词 |
3.3.4 借用数字造词 |
3.4 修辞造词 |
3.4.1 比喻造词 |
3.4.2 比拟造词 |
3.4.3 借代造词 |
3.4.4 夸张造词 |
3.4.5 仿词造词 |
3.4.6 描摹造词 |
3.4.7 移就造词 |
3.4.8 曲语造词 |
3.5 语音造词 |
3.5.1 摹音造词 |
3.5.2 谐音造词 |
3.5.3 叠音造词 |
3.6 说明法造词 |
3.6.1 人物姓名造词 |
3.6.2 地理位置造词 |
3.6.3 功能用途造词 |
3.6.4 属性来源造词 |
3.6.5 职业身份造词 |
3.7 造词法小结 |
第四章 影响造词的主客观因素 |
4.1 客观因素 |
4.1.1 民族文化 |
4.1.2 时代文化 |
4.1.3 社会热点话题 |
4.1.4 语言趋向 |
4.1.5 潜显转化 |
4.2 主观因素 |
4.2.1 崇尚简约,言简意赅 |
4.2.2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
4.2.3 思想开放,雅俗共赏 |
4.2.4 认知主体自身的经验 |
4.2.5 认知主体感情偏好的注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汉语新词语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汉语新词语的语言学研究 |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的定义 |
第二节 汉语新词语的来源 |
一、 来自外语 |
二、 来自方言 |
三、 来源于网络用语 |
四、 旧词新用 |
第三节 汉语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
一、 经济发展 |
二、 政治发展 |
三、 文化交流 |
四、 社会心态变化 |
第四节 汉语新词语与构词法 |
一、 多音节词为主 |
二、 汉语新词语词缀化现象 |
三、 新词语中缩略词的发展 |
第五节 汉语新词语与修辞造词 |
一、 比喻造词法 |
二、 比拟造词法 |
三、 借代造词法 |
第二章 汉语新词语反映的社会心理 |
第一节 追求新颖、新奇的心理 |
第二节 注重经济效益的心理 |
第三节 革新传统观念的心理 |
第四节 彰显个性的现代人心理 |
第三章 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 |
第一节 新词语教学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汉语新词语教学的现状 |
第三节 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选词原则 |
一、 稳定性的原则 |
二、 共时性的原则 |
三、 实用性的原则 |
四、 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四节 汉语新词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
一、 重视能产性强语素的教学 |
二、 关键语素整合式教学法 |
三、 加强词义转移的动态式教学 |
四、 利用实物、图片、体势语 |
五、 设定具体语境 |
六、 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七、 利用母语或媒介语翻译 |
八、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
第五节 汉语新词语教材的编写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三音节新词语的韵律特点及其概念整合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动机和价值 |
1.1.1 选题的动机 |
1.1.2 选题的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三音节词语的研究现状 |
1.2.2 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
1.3 前人研究的不足 |
1.4 本文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 研究范围、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三音节新词语概说 |
2.1 对几个术语的界定 |
2.1.1 词汇学上对新词语的界定 |
2.1.2 韵律学对韵律词的界定 |
2.2 新词语发展的三音节化倾向 |
2.3 三音节新词语的结构特点 |
2.3.1 单纯式 |
2.3.2 合成式 |
2.4 三音节新词语结构特点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三音节新词语的韵律特点 |
3.1 三音节新词语的总体特征 |
3.1.1 三音节新词语残音步的批量生产 |
3.1.2 三音节新词语类词缀的大量产生 |
3.2 “1+(1+1)’”式三音节新词语及其韵律特点 |
3.2.1 “1+(1+1)’”式三音节新词语的产生及流行 |
3.2.2 “1+(1+1)’”式三音节新词语的韵律特点 |
3.3 “(1+1)’+1”式三音节新词语及其韵律特点 |
3.3.1 “(1+1)’+1”式三音节新词语的产生及流行 |
3.3.2 “(1+1)’+1”式三音节新词语的韵律特点 |
3.4 “(1+1+1)’”式三音节新词语及其韵律特点 |
3.4.1 “(1+1+1)’”式三音节新词语的产生及流行 |
3.4.2 “(1+1+1)’”式三音节新词语的韵律特点 |
第四章 三音节新词语的整合效应与韵律框架的关系 |
4.1 概念整合与意义创新 |
4.1.1 概念整合理论 |
4.1.2 三音节新词语的概念整合框架与意义创新 |
4.2 三音节新词语的整合度分析 |
4.2.1 三音节新词语低层级整合 |
4.2.2 三音节新词语次级整合 |
4.2.3 三音节新词语高层级整合 |
4.3 三音节新词语概念整合与韵律框架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语 |
5.1 内容总结 |
5.2 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区分 |
1.1.1 孙常叙:“构词法”和“造词法”应该严格区分 |
1.1.2 任学良:“造词法”和“构词法”是纲与目的关系 |
1.1 3 刘叔新:把“构词法”和“造词法”分开,但内容界定与以往不同 |
1.1.4 葛本仪:“造词法”和“构词法”是两个独立的系统 |
1.1.5 李如龙:“词汇衍生的方式”中包含了“造词法”和“构词法” |
1.1.6 本文对“构词法”和“造词法”的界定 |
1.2 “造词法”和“构词法”的理论概述 |
1.2.1 早期的以语义为主的研究 |
1.2.2 句法角度的研究 |
1.2.3 回归语义的研究 |
1.2.4 多角度的构词新探 |
1.3 语料的选择以及来源 |
1.3.1 语料的选择标准 |
1.3.2 主要以支谶译经作为研究对象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选取的语料库以及书写体例 |
第二章 古人以及现代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
2.1 古人对“构词法”及“造词法”的研究 |
2.1.1 中国古代“构词法”的研究概况 |
2.1.2 中国古代“造词法”的研究概况 |
2.2 现代学者对“构词法”、“造词法”中涉古部分的研究 |
2.2.1 古代构词法的总体特点和断代研究 |
2.2.2 古代专书的构词法研究 |
第三章 支谶译经构词法研究 |
3.1 确定复音词的成词标准 |
3.1.1 各家对于古汉语复合词的判断标准 |
3.1.2 具体的判定标准 |
3.2 联合式复合词 |
3.2.1 语义特点以及词例分析 |
3.2.2 词性以及构成 |
3.2.3 联合式复音词的特点总结 |
3.3 偏正式复合词 |
3.3.1 语义特点以及词例分析 |
3.3.2 词性构成 |
3.3.3 偏正式的特点 |
3.4 动宾式复合词 |
3.4.1 语义特点以及词例分析 |
3.4.2 动宾式复合词的特点 |
3.5 主谓式复合词 |
3.5.1 语义特点以及词例分析 |
3.5.2 主谓式复合词的特点 |
3.6 述补式复合词 |
3.7 附加式复合词 |
3.7.1 词头+词根 |
3.7.2 词根+词尾 |
第四章 支谶译经“造词法”研究 |
4.1 语音造词 |
4.1.1 连绵词 |
4.1.2 语音重叠词 |
4.1.3 音译词 |
4.2 语素合成造词 |
4.2.1 合璧词 |
4.2.2 意译词 |
4.2.3 句法造词 |
4.2.4 “语素合成”造词中涉及的理据问题 |
4.3 修辞造词 |
4.4 缩略造词 |
4.5 影响造词的因素 |
4.5.1 人的思维认识以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
4.5.2 社会活动对造词的影响 |
4.5.3 语言自身对造词的影响 |
第五章 构词语素分析 |
5.1 语素的界定和分类 |
5.2 影响语素构词能力的因素 |
5.2.1 构词语素数量及分类统计 |
5.2.2 影响“高频语素”构词的因素 |
5.2.3 支谶译经中较为能产的佛经语素 |
第六章 从支谶译经看“构词法”、“造词法”的历时演化 |
6.1 “构词法”的古今演变 |
6.2 “造词法”的古今演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 ——以2006-2009年汉语新词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词汇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转向 |
1.1.1 传统语文学视角下的词汇研究 |
1.1.2 结构主义视角下的词汇语义研究 |
1.1.2.1 结构主义语义观 |
1.1.2.2 结构主义词汇语义学的方法论 |
1.1.3 认知词汇语义学研究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选取 |
1.6 章节安排 |
2 汉语新词语研究和新词概貌 |
2.1 汉语新词语研究概貌 |
2.1.1 新词研究的萌芽 |
2.1.2 新词研究的初步发展 |
2.1.3 多角度研究新词语 |
2.1.3.1 新词语研究的思想演进 |
2.1.3.2 新词语的界定研究 |
2.1.3.3 新词语的语义研究 |
2.1.3.4 新词语的语用研究 |
2.1.3.5 传媒新词语研究 |
2.1.3.6 新词语综合研究 |
2.2 汉语新词概貌 |
2.2.1 新词语的数量问题 |
2.2.2 新词语的字符与字频 |
2.2.3 新词语的构词方式和语法功能 |
2.2.3.1 构词方式 |
2.2.3.2 词类 |
2.2.3.3 语法功能 |
2.2.4 新词语的语用价值 |
2.2.4.1 经济省力 |
2.2.4.2 情感表达 |
2.2.4.3 修辞润色 |
2.2.5 新词语的词源 |
2.2.5.1 形态词源 |
2.2.5.2 语义词源 |
2.2.5.3 社会认知词源 |
2.2.6 新词语的流行性 |
2.3 小结 |
3 新词语的特点分析:词长、语义、词群化 |
3.1 新词语的词长特点 |
3.1.1 词汇单位与词长 |
3.1.2 汉语词汇的词长状况 |
3.1.2.1 汉语普通词汇的词长 |
3.1.2.2 汉语新词语词长 |
3.2 新词语的语义特点 |
3.2.1 单纯新词语的语义特点 |
3.2.1.1 音译外来词的语义特点 |
3.2.1.2 缩略外来词的语义特点 |
3.2.1.3 谐音新词语的语义特点 |
3.2.1.4 旧词新义的语义特点 |
3.2.2 合成新词语的语义特点 |
3.2.2.1 合成新词语的结构 |
3.2.2.2 合成新词语的语义特点 |
3.3 汉语新词语的词群化特点 |
3.3.1 新词语词群的概念 |
3.3.2 汉语新词语的词群状况 |
3.3.3 词群性新词语的结构特点 |
3.3.4 词群性新词语的产生 |
3.4 小结 |
4 原型范畴理论对新词语词长特点的解释 |
4.1 经典范畴理论 |
4.2 原型范畴理论 |
4.2.1 对经典范畴理论的质疑 |
4.2.2 维特根斯坦的范畴理论观 |
4.2.3 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 |
4.2.3.1 色彩的范畴化研究 |
4.2.3.2 原型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思想 |
4.2.4 原型范畴的层级关系及其特点 |
4.2.4.1 基本层次范畴 |
4.2.4.2 基本层次范畴VS次生层次范畴的特点 |
4.2.5 原型范畴与词汇语义 |
4.2.6 原型范畴层次与词语表达 |
4.3 原型范畴视角下的新词语 |
4.3.1 新词语语义的边缘性 |
4.3.2 新词新义与原型范畴的动态性 |
4.4 范畴层次理论对汉语新词语词长的认知解释 |
4.4.1 词长 |
4.4.2 词长与原型范畴层次 |
4.4.3 新词语词长特点的原型范畴解释 |
4.4.3.1 新词语的词长与语义范畴特点 |
4.4.3.2 单音节新词语的语义范畴特点 |
4.4.3.3 新词语中双音节词优势的丧失 |
4.5 小结 |
5 概念整合理论对新词语语义特点的解释 |
5.1 概念整合理论 |
5.1.1 心理空间 |
5.1.2 概念整合 |
5.1.3 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 |
5.1.4 概念整合网络的四种类型 |
5.1.4.1 简单型整合网络 |
5.1.4.2 镜像型整合网络 |
5.1.4.3 单域型整合网络 |
5.1.4.4 双域型整合网络 |
5.2 概念整合对于语义解释的合适性 |
5.2.1 对非常规语法意义的解释 |
5.2.2 对修辞意义的解释 |
5.2.3 对多义词语义的解释 |
5.3 谐音新词语语义构建中的概念整合 |
5.3.1 谐音新词语的分类 |
5.3.2 谐音词的语义构建 |
5.3.3 从概念整合看谐音词的产生 |
5.4 合成新词语语义构建中的概念整合 |
5.4.1 通过简单型整合网络构建合成新词语 |
5.4.2 通过镜像型整合网络构建合成新词语 |
5.4.3 通过单域型整合网络构建合成新词语 |
5.4.4 通过双域型整合网络构建合成新词语 |
5.5 小结 |
6 构式语法理论对新词语词群化特点的解释 |
6.1 构式及构式语法理论 |
6.1.1 什么是构式? |
6.1.2 构式语法的基本思想 |
6.1.3 构式压制 |
6.2 构式语法与新词语词群 |
6.2.1 新词语词群的构式特征 |
6.2.2 新词语词群构式的形成 |
6.2.3 新词语词群构式的语义信息 |
6.3 词群扩张 |
6.3.1 新词语词群构式为新词语产生提供可能 |
6.3.2 社会文化语境是词群扩张的决定因素 |
6.4 个案研究——“X门”构式的语义信息及其认知形成机制 |
6.4.1 “X门”构式的构造特征 |
6.4.2 “X门”构式的语义特征 |
6.4.2.1 表示一个事件 |
6.4.2.2 在高一级的构式中承担论元角色 |
6.4.2.3 表示该事件具有轰动性并带有贬义色彩 |
6.4.3 “X门”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 |
6.4.3.1 地点转喻事件 |
6.4.3.2 后缀语素构式的压制 |
6.4.3.3 语义压制 |
6.5 小结 |
7 结语 |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7.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词典类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汉语新词语发展规律说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D]. 牛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D]. 何红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4]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研究[D]. 涂佳楠. 河北大学, 2018(12)
- [5]当代汉语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 ——基于汉语变化的实证研究[D]. 陈志宇. 武汉大学, 2013(05)
- [6]近五年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研究[D]. 高琳娜. 河南师范大学, 2013(S2)
- [7]汉语新词语与教学研究[D]. 彼得罗娃·耶列娜.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8]三音节新词语的韵律特点及其概念整合效应[D]. 曹嘉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3)
- [9]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 张烨. 吉林大学, 2012(09)
- [10]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 ——以2006-2009年汉语新词语为例[D]. 游玉祥.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