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阳地区呼吸道变态反应病血清sIgE的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汤蕊,王良录,尹佳,李宏,孙劲旅,支玉香,关凯,文利平,顾建青,王子熹,李丽莎,崔乐,徐迎阳,边赛男,潘周娴,李论[1](2021)在《花粉症的中国历程》文中指出花粉症是由花粉变应原引起的IgE介导的累及呼吸道、皮肤等系统的过敏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通过花粉监测绘制花粉地图和花粉日历有助于进行花粉症的防护.花粉症还受气象因素影响,可出现雷暴哮喘.花粉症与食物过敏具有相关性,可引起口腔过敏综合征甚至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可能表现为由过敏性鼻炎发展至哮喘的自然进程.花粉症的检测方法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避免花粉、药物治疗和脱敏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用于花粉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雷超芳[2](2020)在《双辛鼻鼽散防治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观察双辛鼻鼽散对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于2017年2月-2018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纳入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研究设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给予双辛鼻鼽散(北京市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颗粒剂型,2次/日,1包/次),连续服用2周,观察不同时间点(服药前、服药后第1周、服药后第2周、服药后第3个月)患者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鼻部症状分级记分、鼻部体征分级记分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例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给予双辛鼻鼽散(颗粒剂型)口服,观察研究对象在用药前、用药1周、用药2周、用药第3个月不同时间点的疗效情况。(1)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分值:总体而言,研究结果显示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的总分值与各项分值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VAS总分值在用药第3个月下降的比例占100%,各项分值以流涕、鼻塞两项下降的最为明显。(2)临床疗效比较:双辛鼻鼽散服药1周后的结果显示,显效率为7.81%,有效率为40.63%,无效率为51.56%,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48.44%。服药2周后显效率为22.95%,有效率为52.46%,无效率为24.59%,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41%。用药后第3个月显效率为54.10%,有效率为39.34%,无效率为6.56%,临床总有效率为93.44%,不同时间点的整体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服药1周后的双辛鼻鼽散中医证候临床痊愈率为0%,显效率为4.69%,有效率为32.81%,无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37.50%。服药2周后的中医证候临床痊愈率为4.92%,显效率为9.84%,有效率为55.74%,无效率为29.51%,总有效率为70.49%。用药后第3个月中医证候临床痊愈率26.23%,显效率为19.67%,有效率为39.34%,无效率为14.75%,总有效率为85.25%,不同时间点的整体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中医证候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表的各项次症比较:统计不同时间点研究对象的中医次症,以鼻涕清稀、精神倦怠、恶风怕冷、喜热饮、乏力、容易感冒等表现所占比例高。精神倦怠、咳痰色白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风怕冷、口淡不渴、喜热饮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比较最显着(P<0.01)。(5)鼻部症状分级记分:总体而言,鼻部症状分级记分的总分值与各项分值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不同时间点的总分值与各项分值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体而言,鼻部症状分级记分的总分值以用药第3个月下降的比例最高,各项分值下降趋势表现为流涕>鼻塞>鼻痒>喷嚏,以流涕、鼻塞下降最为明显。(6)鼻部体征分级记分:鼻部体征分级记分的分值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用药第3个月时分值的下降比例最高。(7)不良反应:用药1周时共有18例不良反应,用药2周时共有3例不良反应,采取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好转。用药后第3个月随访未出现任何与双辛鼻鼽散有关联的不良反应。用药第2周、第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第1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分布情况,20岁~29岁的所占比例最大,30岁~39岁构成比例位居第二位;性别的分布情况,以女性所占比例大。研究结论:(1)双辛鼻鼽散有助于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减轻鼻部的过敏症状,远期疗效优于短期疗效,用药2周即可对过敏性鼻炎发挥一定的预防作用。(2)双辛鼻鼽散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流涕、鼻塞症状的治疗效果胜过对鼻痒、喷嚏的治疗效果。(3)双辛鼻鼽散对中医次症的疗效以恶风怕冷、口淡不渴、喜热饮的疗效最佳,优于对其他中医次症的疗效。(4)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1.5。(5)双辛鼻鼽散的临床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均可缓解,复发率低,没有远期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TheRespiratoryAllergyGroupofChineseSocietyofAllergy;TheAsthmaGroupofChineseThoracicSociet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3](2019)在《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第一版,2019年)》文中提出过敏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中的重要类型,占支气管哮喘的60%~80%。本指南分为十五个章节,从过敏性哮喘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常见过敏原、临床表现到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突出了过敏性哮喘与非过敏性哮喘的异同,在国际和我国支气管哮喘指南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特异性免疫治疗、抗IgE治疗、抗过敏治疗、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及三级预防措施,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和我国临床实践,提出了推荐意见,以指导我国过敏性哮喘的诊治与管理。
魏雪[4](2018)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Phadiatop)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了解合肥地区部分患者主要过敏原的致敏情况,为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采取预防措施和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提高患者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控制率,降低患者发病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材料和方法收集了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房病例148例,过敏性疾病90例,非过敏性疾病58例,研究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待检。应用Phadia100全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仪器进行IgE检测,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其说明书执行。结果在9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Phadiatop阳性率为56.7%,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882)。小于18岁患者共8例,Phadiatop分级均在Ⅲ-Ⅵ级,18岁至82岁患者Phadiatop分级分别为Ⅰ-Ⅱ级(53.5%)、Ⅲ-Ⅳ级(44.2%)、Ⅴ-Ⅵ级(2.3%)。过敏性疾病与非过敏性疾病比较,Phadiatop检测结果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Phadiatop阳性患者中,屋尘螨和真菌混合物阳性率分别为80.4%、21.6%。随机选取Phadiatop阴性过敏性疾病患者18例进行屋尘螨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均显示阴性;有1例患者Phadiatop阴性,真菌混合特异性IgE检测呈阳性。过敏性疾病患者与非过敏性疾病患者比较,总IgE检测结果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hadiatop与总IgE检测结果有相关性(r=0.528,P<0.05),相关系数r值不高,相关性不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合并慢阻肺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比较,Phadiatop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224),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合并慢阻肺患者Phadiatop阳性率明显高于慢阻肺患者(P=0.004),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Phadiatop阳性率明显高于慢阻肺患者(P<0.001)。结论Phadiatop与屋尘螨特异性IgE检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屋尘螨可能是本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主要致敏的变应原之一。单独的血清总IgE检测对过敏性疾病诊断价值有限,仅供辅助参考。本研究真菌混合过敏原检出率较低,与Phadiatop一致性较差,同时过敏原检测种类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蒲宸伟[5](2015)在《171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总IgE抗体检测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本地区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分布特点及过敏原检测在哮喘病情评估中的价值,为指导过敏原回避和支气管哮喘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确诊的171例缓解期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s Ig E抗体)和总Ig E抗体检测;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分值将患者分为控制组(共59人)和未控制组(共112人),从总Ig E阳性率、过敏原种类及总Ig E升高水平三个方面对两组的过敏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吸入性s Ig E抗体阳性检出率(56.73%)明显高于食入性s Ig E抗体(39.77%)(P<0.05);吸入性过敏原中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组(χ2=27.237,p=0.000)、粉尘组(χ2=16.958,p=0.001)、苦艾/艾蒿/豚草组(χ2=12.060,p=0.007)s Ig E抗体检测结果有季节性差异,食入性过敏原无季节差异;总Ig E抗体检测结果与s Ig E抗体检测结果相关联,两法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6.984,P=0.281>0.05);未控制组与控制组比较,总Ig E抗体阳性率、过敏原种类及总Ig E抗体升高水平,前者均高于后者(p<0.05)。结论: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吸入性过敏原的分布存在季节性差异,粉尘、树类花粉阳性率春季最高,杂草花粉以夏秋季节为主;过敏原刺激是哮喘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联合进行血清总Ig E抗体和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检测或许可以提高过敏性哮喘的检出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多重致敏因素和总Ig E定量水平将有可能作为判断哮喘患者未来风险和指导缓解期预防性用药的指标之一。
折雪[6](2014)在《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检测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总IgE抗体和特异性IgE抗体的含量,并且分析过敏原种类及结果,为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诊断、治疗及预防该类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75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其中荨麻疹154例、特应性皮炎92例、湿疹29例,诊断依据《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对照组30例,血清均采自于本研究志愿者中的正常人,无任何皮肤病及系统性疾病病史。采用免疫印迹方法,使用德国Medwiss公司生产的Allergy 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定量检测该类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抗体和特异性IgE(sIgE)抗体,并且分析食入组和吸入组过敏原种类排名。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不同疾病组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196例血清总IgE阳性,阳性率为71.27%;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这三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总IgE阳性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105,p<0.001)。2.196例血清总IgE阳性患者中,123例sIgE阳性,其中,对一种过敏原sIgE反应阳性47例(38.2%),对两种及两种以上过敏原反应呈阳性76例(61.8%)。3.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123例血清sIgE阳性,阳性率为44.73%,这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slgE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吸入组过敏原slgE检出阳性率较食入组slgE高,分别为64.93%和35.07%。其中,吸入组最高为户尘螨/屋尘(23.13%),其次为猫毛/狗毛(11.94%);食入组最高为贝鱼/蟹/虾(10.45%),其次为芒果/桃/苹果/樱桃(7.84%)。结论:1.在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这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总IgE检测阳性率不同,以荨麻疹最高,为81.82%。2.大多数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存在两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反应。3.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slgE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其中吸入性过敏原slgE检出阳性率较食入性过敏原slgE高,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为户尘螨/屋尘、猫毛/狗毛,食入性过敏原主要为贝鱼/蟹/虾、芒果/桃/苹果/樱桃。
胡美荣,曾春兰,刘军,杨炜英[7](2013)在《瑞金市20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瑞金市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过敏原种类,以便于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例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200例患者中总IgE阳性率为78.0%,特异性IgE阳性率为44.5%。并且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从高到低的排列为:户尘螨(15.0%)>树花粉组合(6.0%)>霉菌组合(5.0%)>狗毛皮屑(1.0%)>蟑螂(0.5%),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从高到低的排列为:蟹(12.0%)>牛奶(2.5%)>虾(1.5%)>鸡蛋白(1.0%)。健康体检者总IgE阳性率为30.8%,特异性IgE阳性率为7.5%。结论户尘螨、蟹、霉菌和树花粉是诱发瑞金市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过敏原,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工作应当主要围绕这几类过敏原展开。
马藏[8](2012)在《鼻炎通窍喷雾剂治疗鼻炎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鼻炎通窍喷雾剂是在古方“辛夷散”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由麻黄、黄芩、白芷、薄荷、辛夷五味中药组成,具有疏风清热、通鼻窍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AR),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临床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目的:根据鼻炎通窍喷雾剂的功能主治,通过动物实验对其进行安全性及主要药效学研究,并对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作进一步探讨,为其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为将其开发成医院制剂奠定基础。方法:1)安全性实验:测定最大给药量,观察鼻炎通窍喷雾剂的急性毒性;通过鼻黏膜刺激试验,观察鼻炎通窍喷雾剂对鼻黏膜的刺激性。2)主要药效学实验:选用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大鼠肉芽肿模型,观察鼻炎通窍喷雾剂对急、慢性炎症的影响;通过体内抗菌实验,观察鼻炎通窍喷雾剂的抗菌作用。3)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观察致敏豚鼠的行为学改变;HE染色法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豚鼠血清中SIgE和IL-4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TNF-a、SP、VCAM-1、Bax在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鼻炎通窍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急性毒性试验结果:鼻炎通窍喷雾剂给予大鼠,其最大给药量为12.82g生药/kg(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约660倍),未出现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鼻黏膜刺激性试验结果:鼻炎通窍喷雾剂0.77g生药/kg(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约40倍)给予豚鼠后,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及行为活动均未见异常,肉眼观察给药局部未见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病理组织学检查,鼻、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黏膜均未见明显损伤性变化和炎细胞浸润。2)鼻炎通窍喷雾剂能抑制大鼠塑料环肉芽肿形成,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度;能保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降低其死亡率。3)鼻炎通窍喷雾剂能减轻变应性鼻炎豚鼠的鼻部症状;改善鼻黏膜的病理反应;减少血清中SIgE和IL-4的含量;降低鼻黏膜组织中TNF-a、SP、VCAM-1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结论:鼻炎通窍喷雾剂12.82g生药/kg给予动物,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无一只死亡:鼻炎通窍喷雾剂0.77g生药/kg给予动物,未见明显刺激反应,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表明在此剂量下应用是较为安全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鼻炎通窍喷雾剂具有抗炎、抗菌和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其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与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细胞的粘附与侵润、促进炎细胞凋亡有关。
娄重章[9](2012)在《维吾尔族、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IL-4、IFN-γ基因甲基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针对维吾尔族、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和正常健康人IL-4、IFN-γ基因甲基化进行研究,分别探讨IL-4、IFN-γ基因甲基化在维吾尔族、汉族AR患者与健康者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选择维吾尔族、汉族AR患者各50例,维吾尔族、汉族正常人各50例,提取外周血液DNA,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IL-4、IFN-γ基因甲基化。结果:汉族AR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IL-4基因甲基化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族正常对照组之间IL-4基因甲基化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族AR病例组IL-4基因甲基化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AR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IL-4基因甲基化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维族AR病例组以及AR病例组与正常对照IFN-γ基因甲基化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族正常对照组IFN-γ基因甲基化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变应原点刺实验中艾蒿和藜属阳性率最高,维、汉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蒿和藜属是维、汉族AR患者室外主要吸入性变应原。维吾尔族与汉族AR病例组之间IL-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结果无差异,但汉族病例组与汉族健康对照组阳性结果有差异,说明IL-4基因甲基化可能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汉族健康人群中IL-4基因半甲基化高于维吾尔族健康人群,说明汉族人群中的IL-4甲基化有可能趋向于阳性表达,汉族人群易患上变应性鼻炎。维吾尔族与汉族AR病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之间IFN-γ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结果均无差异性,但汉族与维族正常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IFN-γ基因甲基化在变应性鼻炎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王伟,王芳,刘哲伟[10](2011)在《哮喘患儿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与总免疫球蛋白E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之间的关系,验证血清总IgE(TIgE)水平是否直接依赖于环境中占优势的变应原所诱导的SIgE(SIgE)升高而升高的观点。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219例,年龄3~16岁,平均(6.5±3.3)岁;其中男165例,女54例。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方法,进行混合真菌(mx1)、粉尘螨(d1)、户尘螨(d2)、猫毛(e1)、狗毛(e5)、艾蒿(w6)血清SIgE抗体和TIgE的测定。结果 219例患儿中SIgE阳性率分别是mx1:45.7%、d1:32%、d2:31.5%、e1:25.1%、e5:18.7%、w6:21.5%,中重度患儿的SIgE(≥50U/mL)阳性比率是mx1:14.16%、d1:12.79%、d2:15.53%、e1:8.22%、e5:1.14%、w6:2.74%,(1)mx1、d1、d2、e1、e5、w6血清SIgE抗体对TIgE的升高有显着意义,均为(r=0.000,P<0.01)。(2)本值是以200为分界值,以TIgE≥200U/mL的病例为一组值进行分析,在TIgE≥200U/mL者中特异性e1及特异性e5IgE抗体明显导致TIgE的升高(P<0.01),而d2、d1、w6与高TIgE无相关性(P>0.01)。结论环境中占优势的过敏原并不都是可以导致较高的TIgE水平。
二、贵阳地区呼吸道变态反应病血清sIgE的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阳地区呼吸道变态反应病血清sIgE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花粉症的中国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花粉症的概念 |
2 花粉症在中国的发现和流行病学 |
3 花粉监测 |
4 花粉症的临床特征 |
5 花粉过敏原检测 |
6 花粉症治疗 |
7 总结与展望 |
(2)双辛鼻鼽散防治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过敏性鼻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病因 |
2 发病机制 |
3 诊断 |
4 治疗 |
5 预后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1 病因病机 |
2 中医药治疗 |
3 成药研究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设计方法 |
2 诊断标准 |
2.1 过敏性鼻炎的西医学诊断标准 |
2.2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学诊断标准 |
3 病例筛选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脱落标准 |
4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点 |
5.1 人口学资料 |
5.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5.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6 疗效判断 |
6.1 疗效指标 |
6.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6.3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7 统计学方法 |
8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资料的一般情况 |
2 研究结果 |
3 本项研究的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结果分析 |
4.1.1 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意义 |
4.1.2 鼻部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
4.1.3 中医证候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表的中医次症变化情况分析 |
4.1.4 鼻部症状分级记分 |
4.1.5 鼻部体征分级记分 |
4.1.6 安全性评价分析 |
4.1.7 病例资料的一般情况 |
4.1.8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2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 |
4.2.1 实验方面 |
4.2.1.1 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 |
4.2.1.2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 |
4.2.2 临床方面 |
4.2.2.1 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 |
4.2.2.2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 |
4.3 双辛鼻鼽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前期研究 |
4.4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获奖经历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 |
(4)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171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总IgE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过敏原s Ig E抗体的总体分布 |
2.2 总Ig E抗体与过敏原s Ig E抗体比较 |
2.3 未控制组和控制组总Ig E抗体比较 |
2.4 未控制组和控制组过敏原s Ig E抗体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入组及排除标准 |
1.1.2 分组 |
1.2 检测与方法 |
1.2.1 检测系统 |
1.2.2 检测方法及步骤 |
1.2.3 结果判断标准 |
1.2.4 统计学方法 |
2 检测结果 |
2.1 总IgE检测结果 |
2.1.1 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检测 |
2.1.2 在血清总IgE阳性患者中对过敏原sIgE检测 |
2.2 特异性IgE检测结果 |
2.2.1 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及正常对照组slgE检测结果 |
2.2.2 吸入组过敏原slgE与食入组过敏原slgE检测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正文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瑞金市20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和仪器 |
1.2.1 试剂 |
1.2.2 仪器 |
l.3方法 |
1.4 结果判断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血清总Ig E阳性率 |
2.2 血清中过敏原s Ig E阳性率 |
3 讨论 |
(8)鼻炎通窍喷雾剂治疗鼻炎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引言 |
1 立题依据 |
1.1 中西医治疗鼻炎的研究现状 |
1.2 处方来源及其各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1.3 鼻炎通窍喷雾剂的前期研究基础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鼻炎通窍喷雾剂的安全性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1.1 受试药物 |
1.1.2 实验动物 |
1.1.3 实验仪器 |
1.2 实验环境 |
1.3 统计学方法 |
1.4 实验方法和结果 |
1.4.1 鼻炎通窍喷雾剂急性毒性试验 |
1.4.2 鼻炎通窍喷雾剂鼻黏膜刺激试验 |
2 鼻炎通窍喷雾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物 |
2.1.2 实验动物 |
2.1.3 菌株及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环境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实验方法和结果 |
2.4.1 鼻炎通窍喷雾剂抗炎作用研究 |
2.4.1.1 鼻炎通窍喷雾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2.4.1.2 鼻炎通窍喷雾剂对SD大鼠塑料环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
2.4.2 鼻炎通窍喷雾剂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
3 鼻炎通窍喷雾剂对豚鼠AR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药物 |
3.1.2 实验动物 |
3.1.3 实验试剂 |
3.1.4 实验仪器 |
3.2 实验环境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实验方法和结果 |
3.4.1 对豚鼠变应性鼻炎的作用研究 |
3.4.1.1 实验方法 |
3.4.1.2 实验结果 |
3.4.2 对豚鼠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研究 |
3.4.2.1 实验指标及检测方法 |
3.4.2.2 实验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关于安全性研究 |
2 关于主要药效学研究 |
2.1 抗炎作用研究 |
2.2 抗菌作用研究 |
3 对豚鼠变应性鼻炎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3.1 对豚鼠变应性鼻炎的作用研究 |
3.1.1 对致敏豚鼠鼻部症状的影响 |
3.1.2 对致敏豚鼠鼻中隔黏膜炎细胞侵润情况的影响 |
3.1.3 对致敏豚鼠鼻中隔黏膜毛细血管大小的影响 |
3.1.4 对致敏豚鼠鼻中隔黏膜组织水肿的影响 |
3.2 对豚鼠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研究 |
3.2.1 对致敏豚鼠血清IL-4的影响 |
3.2.2 对致敏豚鼠血清SIgE影响 |
3.2.3 对细胞因子TNF-a的影响 |
3.2.4 对神经肽SP物质的影响 |
3.2.5 对促凋亡蛋白Bax的影响 |
3.2.6 对粘黏分子VCAM-1的影响 |
4 阳性药物的选择 |
5 动物模型的选择 |
5.1 炎症模型的选择 |
5.2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的选择 |
第四部分 结论 |
1 安全性研究 |
2 主要药效学研究 |
3 对豚鼠变应性鼻炎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第五部分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综述 |
1 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研究现状 |
1.1 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称谓 |
1.2 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古代中医学对交应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2 现代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现状 |
1.3.1 古代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
1.3.2 现代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
2 西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
2.1 变应性鼻炎概述 |
2.2 变应性鼻炎的病因 |
2.2.1 遗传因素 |
2.2.2 鼻黏膜易感性 |
2.2.3 环境因素 |
2.2.4 病毒感染和真菌 |
2.3 变应性鼻炎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
2.4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
2.4.1 避免接触变应原 |
2.4.2 药物治疗 |
2.4.3 免疫疗法 |
2.4.4 外科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Ⅱ: 附图 |
附录Ⅲ: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维吾尔族、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IL-4、IFN-γ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 |
1.2 病例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健康对照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4 标本采集 |
2 研究方法 |
2.1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 |
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 外周血 DNA 的提取及检测 |
2.4 基因组 DNA 的修饰 |
2.5 引物设计及 PCR 反应体系 |
2.6 琼脂糖电泳及 DNA 甲基化结果判定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哮喘患儿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与总免疫球蛋白E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试剂 |
1.4 结果判断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种SIgE抗体的阳性率 |
2.2 各种SIgE抗体与TIgE的关系 |
2.2.1 血清mx1、d1、d2、e1、e5、w6与TIgE的关系 |
2.2.2 在TIgE≥200 U/mL中的患儿各种过敏原与TIgE的关系 |
3 讨论 |
四、贵阳地区呼吸道变态反应病血清sIgE的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花粉症的中国历程[J]. 汤蕊,王良录,尹佳,李宏,孙劲旅,支玉香,关凯,文利平,顾建青,王子熹,李丽莎,崔乐,徐迎阳,边赛男,潘周娴,李论.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08)
- [2]双辛鼻鼽散防治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评价[D]. 雷超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第一版,2019年)[J]. TheRespiratoryAllergyGroupofChineseSocietyofAllergy;TheAsthmaGroupofChineseThoracicSociet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 中华内科杂志, 2019(09)
- [4]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的诊断价值[D]. 魏雪.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5]171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总IgE抗体检测结果分析[D]. 蒲宸伟. 山西医科大学, 2015(02)
- [6]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D]. 折雪. 山西医科大学, 2014(12)
- [7]瑞金市20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分析[J]. 胡美荣,曾春兰,刘军,杨炜英.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06)
- [8]鼻炎通窍喷雾剂治疗鼻炎的动物实验研究[D]. 马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03)
- [9]维吾尔族、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IL-4、IFN-γ基因甲基化的研究[D]. 娄重章.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2)
- [10]哮喘患儿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与总免疫球蛋白E相关性研究[J]. 王伟,王芳,刘哲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