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情——出版《中国信息界》的理由(论文文献综述)
周波[1](2019)在《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促使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我国城市也迎来转型提升的重大机遇。在历史挑战面前,城市家具智能化不足、文化匮乏、人性化缺失等发展现状已难以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活动需求,城市家具已经到了急需变革的发展阶段。未来城市是怎么样的形态?未来城市家具又是什么样?我们如何面对当下城市家具的境遇?面对严峻的现实,传统设计理念与思路已难以应对今天城市发生的变化,也无法应答明天城市家具发展的诉求,更无法响应未来城市家具变化的趋势。本文以未来城市愿景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家具设计为研究主题,通过对5G、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发展的状况及其对城市的影响;西方以及国内未来城市理论的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市实践的归纳;中国城市2035年总体规划蓝图的研究综合分析并建构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愿景。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家具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总结出未来城市家具分阶段的发展愿景,即到2050年,高级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家具和2035年的智能城市家具两个发展阶段。在城市家具愿景构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当下的城市家具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具的概念并建构了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研究体系和理论模型,并论述其要素构成、内涵意义等内容。本文基于城市现代化的愿景,提出了城市家具现代化的概念,并指出城市家具现代化就是城市家具的智慧化。在设计理论体系的应用方面,本文主张在“人、事、物、技、文、场、境”等研究要素的系统框架内,以人车出行系统为限定条件,以未来城市街道空间为场所界面,研究城市家具与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此形成智慧城市家具应用体系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针对近阶段和远期城市家具发展,分别提出了“智慧家具带”和“智慧微枢纽”的设计策略:近期“智慧街道”的营造须以共享单车为核心模块的“智慧家具带”建设为核心内容,远期通过“智慧微枢纽”这样的新型机器人城市家具来扮演“智慧街道”以及“智慧社区”的公共服务微型中心的角色。最后,本文分别以“技术智能”和“设计智慧”两个角度的实践案例来验证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的可行性。目前,此类智慧城市家具研究文献稀少,本文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武小东[2](2018)在《创客运动中人的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催动了创客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低成本的生产工具,引起了组织结构和生产消费方式的变化,提高了创新活动的便利性;互联网延伸了人的交往空间,拓展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平台,使人的“联合制造”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创意,“公众制造”成为现实。网络效应不断解放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过去只有少数人、少数机构可以解决的问题在普通人中间得以广泛的发散,人类第一次通过一种工具实现了群体对话和群体行动,联合创造不断放大,创客运动蓬勃兴起。创客运动具有数字“DIY”、技术支持开放性、生产小批量、创新大众化、用户小众化等特点;“DIY”制作产品模式和创业模式是创客运动的两种主要模式,两者的有效融合是创客运动未来发展的最佳模式。创客运动将互联网和制造业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开启了定制制造、自己动手设计产品、创新产品的新时代,对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人提供了包括开源软件、开源硬件在内的自生产工具,人拥有了控制生产工具的能力;在创客运动中实现了劳动对象由“重资产”向“轻资产”的转变,具体体现为实体物体变为“信息”和“代码”,劳动对象的形态趋于一体化,人占有了更为丰富的劳动对象,并且更容易获得;组织趋于扁平化,管理趋于极简化,非机构性群体的力量得到凸显,人们之间的分工开始不受管理,人从固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中解放出来,灵活的组织形式有利于人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崇尚技术、开源创新的创客文化激发了人的潜力、创造力,营造了人人合作的良好氛围,为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创客运动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平民化效果,普通人能够参与到制造中来,人不再满足于为了工作而工作,人从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中解脱出来,人成为生产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人更容易从一个生产的旁观者或是消费者变为生产者。人开始利用互联网将数据生产力用于创意,利用信息来改造世界,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人的需要得到丰富和发展,在创客运动中,自己动手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的过程,满足了人参与创造性活动的需要,人通过“DIY”制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生命的意义,人的学习的需要不断被点燃,人的个性化消费与发展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和激发。二是人的劳动能力得到发展,创客运动不仅给人带来了创造的激情和灵感,而且创造了合作的机会,人的集体协作能力在集体协作制作产品的生产实践中得到提升,扩展了创新创造的领域,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产工具,激发了人的创造潜能,提升了人的智力水平。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创客运动为人提供了线上和线下两种交流方式,摆脱了空间和主体身份对人的种种束缚,主体间关系呈现出多维度、去中心化和平等性的状态,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的交往得以广泛建立和实现,许多创意因为分享的开放性而被无限放大,人的交往具有普遍性,人的社会关系高度丰富,人对社会关系的自由度得到提高。四是人的个性得到发展,创客运动倡导个性化生产,个性化消费,个性化发展,赋予了普通人开展个性化生产的能力,赋予了消费者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定制的能力,个人的兴趣、信仰和需要在创客运动中得到培养和塑造,激发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了人的自主性,丰富了人的独特性,人的各种个性要素在创客运动中得到协调发展。创客运动与身处于其中的人—创客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创客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不平衡,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创客运动处于“导入期”和“成长期”,徘徊不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将创客等同于创业者,政府支持创客运动的发展更多的是考虑到了“创业”,背离了创客运动最为可贵的“自造精神”;创客空间发展参差不齐、相对滞后,很多有创意的人得不到必要的技术支持、资金扶持和工具支持,不能将创意尽快转化为现实;创客神器—3D打印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引发了人们的争议。对创客而言,信息技术对人的发展的潜在风险和挑战依然存在,面临信息异化的风险;如果把握不好个性化消费的限度,还可能面临个性化消费异化的风险;对技术的崇拜,还可能导致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冲突。因此,必须推动创客运动与人的共同发展,创造创客运动与人的发展的条件,既要围绕人本身的发展实施创客教育、加强交流,提高人的知识、技能水平,提高人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人的创造素养和创造能力,还要厚植创客文化,完善创客生态链,推动创客运动的社会化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推动制度建设,进而促进创客运动健康发展,推动创客运动中人的发展,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张燮[3](2017)在《新改革时代我国政治信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政治信任是一个十分复杂、争议不断而又常探常新的论题。作为稀缺资源的政治信任,它的状况如何,关乎民心向背和政治社会的稳定,关乎执政党的执政安全。在当代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情复杂,面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繁重,尤其在新改革时代,如何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提高政府绩效,持续获得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任、政治支持,灵活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扩大政治合法性,是党和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论文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视角出发,结合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地方政府管理学、法学、文化学的理论因子,以信任理论为依据,以新改革时代为背景,对信任、政治信任的概念谱系进行多学科解读,对政治信任类型、基本功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学术聚焦和概括。本文认为新改革时代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就是我们改革红利共享的时代。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任务是扫清影响政治信任的思想观念,破除削弱政治认同的制度樊篱,建立官民互动的信用体系。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任思想精髓,批判吸收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合理成分,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中的有益因素。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面临诸多挑战,其现实依据是政治信任程度趋于下降,政治信任资源有所流失,政治信任危机若隐若现。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政治信任建设的内容是人民群众对理想信念的信服,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对党政官员的信心,对政策的持续满意。目标是夯实政治信任的基础,增益政治信任总量,提高政治信任预期。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的基本路径是,加强政治信任的制度建设,增强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筑牢政治信任的法治根基,建设政治信任文化。
张宁[4](2017)在《自媒体领域的表达自由研究 ——从政治传播的视角看》文中研究表明自媒体的发展给社会公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的表达自由藉由网络技术的发展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新境地。自媒体不仅是社交平台,也成为人们与政府互动的新渠道,甚至颠覆了政治传播的格局。对于政府来说,这有着双刃剑的意味。自媒体的网络舆论监督功能促使政府职能的改进和廉政的改善,而自媒体的特性又使得网络环境乱象丛生,比如,信息安全问题,比如虚假信息传播问题等等。不少学者坦言自媒体已然成为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的新变量。笔者也认为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对自媒体表达自由的边界进行了探讨和约束是有深远意义的。本文从自媒体的特征、优势及局限性、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网络治理的现状等角度、引用了丰富案例对此进行了论证。发达的自媒体延伸了人的表达自由,我们在宪法的框架内探讨这一自由的边界,其根本目的是追求更广泛的自由权利,是确保广大人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发展。监管部门也应当针对这种新现象进行与时俱进的监管与治理,对每一个自媒体平台使用者进行有效的引导,确保公民的合法权利,也促进社会的民主进程。
陆地[5](2017)在《“知乎”的知识生态圈分析与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知乎是一个以崇尚理性、尊重知识、推崇逻辑社交网络问答平台,用户拥有乐于分享的热情和精于钻研的激情,是各行各业中的专业佼佼者们的交流圣地。用户们将自己的智慧,经验,专业知识,与其他用户分享,并彼此建立友好社交关系。独具特色的知乎知识信息海洋和极具价值的知乎社交网络形成于此。论文将通过信息时代的知识环境及特点,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比较Web1.0,Web2.0不同时代下的主流平台和特征,研究知乎及其知识生态圈,探究知乎的用户构成,传播方式。结合传播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从知识生态圈的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分别对知乎的知识生态圈进行SWOT分析,并对知乎知识生态圈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信息时代知识环境进行分析,简要介绍知乎及其知识生态圈,并对其特点和用户构成进行分析。第二章对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行业现状进行比较,国外主要以Quora、维基百科、谷歌学术等为案例,国内主要以百度知道、果壳、豆瓣、新浪微博、微信和中国知网为案例。第三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知乎知识生态圈的特征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对当前知乎知识生态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为知乎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可行性意见。。
王轲[6](2016)在《武汉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自1999年开始就已进入老龄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同时又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的家庭在养老中的功能弱化、由于固有观念的影响大多数老人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方式,政府所面临的养老压力也逐渐增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和以往研究不同,本文选取武汉市这样一个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作为研究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的样本,通过对武汉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原因、购买的主要内容、居家养老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等问题的探讨,以期发现武汉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为完善武汉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共分七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为:第1章为绪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确立本文的研究视角,同时阐述了本文的分析框架与整体结构、本文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还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章为论文的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首先对文中用到的居家养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解析,特别是确立了划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本文将用到的两个理论工具,即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进行了阐释。第3章为武汉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购买方分析。在对武汉市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人口状况介绍的基础上,对武汉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启动、发展、服务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第4章为武汉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承接方分析。首先对作为承接方的社会组织的类型、在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应承担的角色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武汉市社会组织发展的整体状况,最后对两个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第5章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方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以武汉市武昌区6个社区的调查为依据,由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概述、数据来源、结果分析、小结与讨论等组成,通过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状况。第6章为武汉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武汉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推进、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和以社会力量为运营主体实施购买等三方面,但购买中政府、社会组织以及服务的使用者等三元主体均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第7章为完善武汉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这部分首先提出了购买中必须贯彻的需求导向、适度普惠以及竞争性等基本原则,并认为政府应确定居家养老的未来发展模式、规范购买流程、健全监管与绩效评估机制来明确政府在购买中的角色定位,同时要通过培养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创新社会组织发展机制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并确保作为服务需求方的居家养老老人的主体地位,最终推动武汉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进程。
鲍梓婷[7](2016)在《景观作为存在的表征及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文中认为如今在全球城市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但人口仍不可避免的持续增长,城市区域将继续快速扩张。并且不同于过去单纯的用地功能的转化,如今人类影响世界的能力已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城市化及现代文明突破了地理界限和政治文化的差异,蔓延至整个世界,纯粹的自然或乡村已不复存在,在它们的存在背后,隐藏的总是人类的需求与支持。问题已不止出现在城市区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是普遍的,无论是城市、乡村或自然,均需要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多维的、整体性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共同繁荣,这意味着需要跨越过去自然与人文学科的界限和鸿沟,寻求一种整体性的方法与合作途径,必需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才能实现。景观科学在此背景下由于其固有的跨学科性、综合性与整体性重新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并在欧洲已实现范式转化,进一步由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方法、行动与政策,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各个尺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与土地管理的核心。然而在我国“景观”概念是模糊的、景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链接仍未建立,“景观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仍相对空白,如今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激烈化和外显化,对新的整体性方法的需求更为迫切。并且中国有着自身固有的独特性,若没有理论基础和缺乏前瞻性,简单的经验与方法借鉴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也难以推动整个规划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变革。从而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历史与基础理论的研究,厘清景观的概念并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对应关系,并借助现象学、分类逻辑学与规划语言学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景观理论向景观行动转化的逻辑链条与总体框架,以探索管理景观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与新工具。论文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研究,系统的辨析与重构了整体性的“景观”概念,并深入剖析了景观概念由抽象理论向实践工具的范式转变。通过对“landscape/景观”概念整个历时演变过程的分析,以期达到历史与当代的统一,建立“景观”作为科学概念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清晰关系。景观概念具有跨学科的本质特征,是景观学、地理学、生态学、艺术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共有的概念,是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核心和基础。与此同时对《欧洲景观公约》的基本思想与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公约标志着景观从科学研究转型为技术和实践。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景观概念的演变本质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高度,环境、空间的概念均隐含了一种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想,而景观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着固有的综合性、整体性、实体性与可视性,是一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总体性。以现象学为基础,融合系统科学,共同为认识整体性的景观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提出景观可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表征与管理工具,景观作为管理工具有着固有的跨学科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而景观管理的关键和本质是对景观特征变化影响的管理,基于分类逻辑学与规划语言学,可以建立以景观特征为核心,从景观知识(景观特征评估)向景观方法与行动(景观管治与决策)转化的逻辑链条,弥补了从景观知识转化为景观作为管理工具的理论缺陷。第三部分总结了景观特征评估的国际经验,并以珠三角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景观与城镇化的表征关系,并提出了景观作为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管治工具的总体框架及其实施策略的建议。通过对各个国家各个尺度景观特征评估案例的对比分析,可以总结最新的技术方法与进展,虽然这些方法有着许多差异,但依然证明了景观方法的普适性。并基于整体性景观概念的理论与方法,采用案例实例研究深入剖析了珠三角乃至我国当前规划管理体系的困境,并对景观规划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讨,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本文基于景观概念的历史与理论研究,并通过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充分的解释了景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表征关系,并可进一步转化为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工具。景观本质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其可以成为思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出类拔萃的概念与工具。
孟卧杰[8](2016)在《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及其出路》文中研究表明社会治理已经成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一个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境遇,其中,社会生活的虚拟化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互联网+”时代,“更新国家治理的基本观念、丰富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创新国家治理的方式方法”,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互联网在为人们的言论自由和参与政治提供便捷与保障的同时,也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冲击传统的公共治理体系。各国政府纷纷将规范网络行为、治理网络行动等为内容的“网络社会治理”作为国家和社会建设与治理的一部分。作为网络大国,我国网络社会治理已经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阻碍网络治理成效的因素。其中,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已经成为凸出的问题。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行为模式,单边主义突出表现为只从一点或一个方面出发思考问题、处理事务和应对冲突,也可以引申为在思考问题或采取行动方案的时候,只从自身好恶与需要去判断,或者只从自己的利益诉求和立场出发,而忽视其他主体的立场和利益诉求。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则主要体现为网络社会治理中各方主体具有非常强烈的自利性主张:作为网络行为施动方,主张最大限度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作为网络受动方,坚决扞卫自己的“隐私权”和“不受侵扰的合法权利”,甚至主张“网络被遗忘权”;作为互联网从业者,为减少经营成本或谋取利益而以“不代表本网立场”、“海量信息无从审查”为由拒绝承担责任;作为网络管理者的政府,认为网络社会秩序才是最根本,其他一切应当让位。当前,“单边主义”的思维与行动使网络社会治理面临着现实阻滞作用、个体化难题、各方主体利益诉求的自利性和主体间共识的缺乏等困境。在现实的阻滞作用方面,主要表现为: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权利自由观的变异、沟通协商机制的破坏、纠纷解决机制的虚化或坍塌;在网络社会的个体化难题方面,主要包括:网络社会中网民的个体化程度日益提高、网络社会中成员的“隔空对话”、网络社会中成员的疏离;在网络社会各方主体利益诉求的自利性方面,主要体现在:网络行为发起方的放任性(与越轨性)、网络行为受动方的自我保护性、网络经营者的逐利性和律他性、网络管理者(政府部门)的效率追求和管控思维;在网络社会主体间的共识缺乏方面,主要表现为:个体激情的泛滥、群体理性缺失。面对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我们首先应当认识到破局之前提是保障权利平衡与兼顾,具体要求包括:一是全面认识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双重任务,在于既要保护与平衡公民的自由权利(网络公共空间治理中的首要任务),又要维护安全有序的网络秩序(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必要任务)。二是解放和创新指导思想,自觉摒弃“单边主义”思维方式,实现规范治理行为和规制失范行为双管齐下。三是清醒认识到法治在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利益冲突与维护网络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并将法治作为治理网络和网络公共空间的有效保障。基于网络空间的“多主体性”、“非中心性”、“不确定性”特点,实现网络社会各方主体之间的协同共治应当成为解决单边主义困境的明智选择。在协同共治理论的指引下,网络社会协同共治应当形成这样一幅图景:政府、互联网从业者(含互联网基础运营商、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网络媒体等单位)、网民等主体共同在基本的网络社会准则和规定下,通过互动达成网络共识,从而实现网络社会公共秩序的供给。当下,为实现网络社会协同共治,我国网络社会治理实践中亟需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结合、立法防控与技术防控结合、国内治理与国际合作结合。
谢君玮[9](2016)在《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的内容分析》文中提出微博作为“社会广场”的角色渐渐发展成为舆情发展的“温床”,也成为社会情绪表达的集中场所,不同性质的事件在微博平台上发酵,引发广泛的关注,不同人群的人在微博上发表意见,发泄情绪。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是否会有规律性特征,影响二者之间的因素有哪些以及找到正确对待微博舆情的措施都是本文的研究所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语义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大数据为热点事件分析依据划分事件性质,对每个不同性质的事件选取典型事例进行社会情绪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因素,探究正确的舆情应对措施。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微博和舆情相关的定义和发展的阐释;第二章选取2010年到2015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的热点事件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根据事件性质进行分类;第三章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第四章分析影响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的因素;第五章探究应对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的措施,希望能够从社会情绪的源头上找到正确的对待舆情的措施,对社会公共管理和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李睿贤[10](2016)在《我国网络消费中伦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消费伦理是指消费主体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善恶标准、行为规范以及对消费主体的道德评价。网络消费包括网络消费者、网络销售者、网络消费平台、网络支付机构、物流提供者五个主体。当前,我国网络消费中存在诸多伦理问题,如网络消费中存在不理性消费行为、不诚信行为、不文明行为以及网络消费带来的生态问题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是消费主义思想的入侵导致了消费者的不理性消费,二是网络异化空间形成的交易关系的间接性导致了不诚信行为,三是网络社会中的双重道德人格导致了不文明行为,四是政府监管不力以及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原因引发了网络消费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从倡导理性消费价值观、构建网络消费信任体系、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高生态保护技术四个方面多措并举,才能对现阶段网络消费中的种种问题加以改善。
二、激情——出版《中国信息界》的理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情——出版《中国信息界》的理由(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 |
三、城市家具自我更新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历史 |
三、问题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认知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研究 |
一、智慧城市界定 |
二、智慧城市沿革 |
三、智慧城市内涵 |
四、未来城市概述 |
第二节 城市家具研究 |
一、城市家具界定 |
二、城市家具概述 |
三、城市家具现状 |
第二章 新技术与未来智慧城市 |
第一节 5G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5G基本概述 |
二、5G与物联网 |
三、5G与智慧城市 |
第二节 人工智能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人工智能基本概况 |
二、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 |
三、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 |
第三节 城市大脑是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 |
一、城市大脑发展概况 |
二、城市大脑的交通应用 |
三、城市大脑的开创意义 |
第四节 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智能机器人技术概述 |
二、智能机器人的智慧城市应用 |
三、智能机器人的城市家具应用 |
第三章 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一节 未来城市理论研究 |
一、未来城市理论启蒙 |
二、未来城市理论发展 |
三、未来城市理论高潮 |
四、国内未来城市理论 |
五、未来城市最新研究 |
第二节 智慧城市实践研究 |
一、IBM的智慧城市实践 |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智慧城市实践 |
三、国内智慧城市实践 |
第三节 未来城市愿景 |
一、未来城市研究思辨 |
二、我国智慧城市问题 |
三、国家城市发展规划 |
四、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四章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一节 城市家具新气象 |
一、智能城市家具概念分析 |
二、智能城市家具分类研究 |
三、智能城市家具案例赏析 |
第二节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一、城市家具的生存现状 |
二、未来城市与未来城市家具 |
三、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城市家具愿景 |
一、机器人城市家具愿景 |
二、“无人”城市家具愿景 |
三、“共享”城市家具愿景 |
第五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系统 |
第一节 “人”--行为主体研究 |
一、“人”的系统定位 |
二、人类学与设计人类学 |
三、受众人群的身心因素 |
四、社会弱势群体研究 |
第二节 “事”--人车出行系统 |
一、人车出行系统概述 |
二、人车出行系统分类 |
三、人车出行系统分析 |
四、未来人车出行愿景 |
第三节 “场”--城市街道空间 |
一、街道空间基本概述 |
二、街道空间分类研究 |
三、街道空间要素分析 |
四、未来街道空间形态 |
第四节 “物”--智慧城市家具 |
一、智慧城市家具概念界定 |
二、城市家具现代化理念剖析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理论模型 |
第五节 造“境”--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研究 |
一、造“境”--未来城市美学研究 |
二、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模型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策略研究 |
四、共享单车“智慧家具带”设计策略 |
五、智能集约化“智慧路灯杆”设计策略 |
六、无人共享化“智慧微枢纽”设计策略 |
第六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实践 |
第一节 智能自行车城市级分布式能源共享系统 |
一、公共自行车面临的困境 |
二、新型跨界系统破解困局 |
三、系统构成与要素建构 |
四、新型跨界系统研究展望 |
第二节 地埋式垃圾箱系统研究 |
一、需求分析与切入点 |
二、垃圾收运系统简析 |
三、基础调研与设计要素 |
四、具体方案设计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索引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2)创客运动中人的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催动了创客运动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创新主体普遍化 |
一、交往空间的延伸 |
二、协作平台的拓展 |
三、自由个性的彰显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创新活动便利化 |
一、海量信息启发无限创意 |
二、生产工具低成本化 |
三、组织结构去中介化 |
四、长尾效应 |
第二章 创客、创客空间与创客运动 |
第一节 创客 |
一、起源与发展 |
二、内涵与特征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创客空间 |
一、起源与发展 |
二、创客空间的功能 |
第三节 创客运动 |
一、起源与发展 |
二、文化渊源 |
三、特征与模式 |
第三章 创客运动与人的发展环境的革新 |
第一节 自生产工具时代的到来 |
一、开源软件:提升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 |
二、开源硬件:拓展了人的交往空间 |
第二节 劳动对象的转变与人的劳动对象的丰富 |
一、实体物体转向“信息”和“代码” |
二、劳动对象的形态趋于一体化 |
第三节 组织扁平化、管理极简化 |
一、群体的非结构性 |
二、组织力量的无组织化 |
三、劳动分工无管理化 |
第四节 开源与共享的创客文化 |
一、崇尚技术 |
二、追求创意 |
三、热衷“DIY”制作 |
四、倡导开源与协作 |
第四章 创客运动中实现了人的发展 |
第一节 人的需要的丰富与发展 |
一、人的创造性活动得到激发 |
二、人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 |
三、人的个性化消费与发展得到激发 |
第二节 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 |
一、人的集体协作能力的提高 |
二、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激发 |
三、人的智力水平的提升 |
第三节 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 |
一、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 |
二、改变了人的交往方式 |
三、提升了人的社会关系的自由度 |
第四节 人的个性的发展 |
一、人的主体性水平得到提高 |
二、人的独特性得以丰富 |
第五章 创客运动与创客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创客运动的现实困境 |
一、将创客等同于创业者 |
二、创客空间发展滞后 |
三、3D打印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 |
第二节 创客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信息异化的风险 |
二、个性化消费异化的风险 |
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冲突 |
第三节 创客运动与人的发展的对策分析 |
一、实施创客教育 |
二、加强平台建设 |
三、厚植创客文化 |
四、完善创客生态链 |
五、发展生产力与推动制度建设 |
结语:让“创客运动”点亮你我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新改革时代我国政治信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其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新改革时代 |
一、新改革时代的意涵 |
二、新改革时代的特征 |
第二节 政治信任的基本理论 |
一、政治信任的概念谱系 |
二、政治信任的基本类型 |
三、政治信任的基本功能 |
四、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意义及任务 |
一、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意义 |
二、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任务 |
第二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信任思想 |
二、列宁的政治信任思想 |
三、中国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任思想 |
第二节 西方政治信任思想 |
一、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渊源 |
二、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内容 |
三、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局限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 |
一、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的内容 |
二、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的实质 |
三、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的改造 |
第三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政治信任程度趋于下降 |
一、社会产生不满情绪 |
二、分配问题屡受诟病 |
三、司法公信遭遇挑战 |
第二节 政治信任资源有所流失 |
一、政府社会动员能力减弱 |
二、民众的地位焦虑感增强 |
三、少数领导干部为官不为 |
四、网络负面舆情“登堂入室” |
第三节 政治信任危机若隐若现 |
一、社会孳生怨恨情绪 |
二、民众出现政治冷漠 |
三、群体性的事件增多 |
第四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基本要求 |
第一节 政治信任建设的原则 |
一、人民性原则 |
二、时代性原则 |
三、实践性原则 |
第二节 政治信任建设的内容 |
一、对理想信念的信服 |
二、对政治制度的认同 |
三、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
四、对党政官员的信赖 |
五、对政策的持续满意 |
第三节 政治信任建设的目标 |
一、夯实政治信任基础 |
二、增益政治信任总量 |
三、提高政治信任预期 |
第五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加强政治信任的制度建设 |
一、革新舆论监督管理制度 |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三、健全民众政治参与制度 |
第二节 增强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
一、全面从严治党 |
二、坚决惩治腐败 |
三、提升执政能力 |
第三节 筑牢政治信任的法治根基 |
一、深化司法体制机制的改革 |
二、切实加强立法公信力建设 |
三、用严格执法守护社会公正 |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信任文化 |
一、培育社会主义信任观念 |
二、塑造社会主义信任精神 |
三、加强社会主义信德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自媒体领域的表达自由研究 ——从政治传播的视角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自媒体与政治传播 |
第一节 自媒体 |
一、自媒体基本概念 |
二、自媒体的传播特征 |
第二节 政治传播 |
一、政治传播的内涵 |
二、政治传播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 |
一、自媒体首先改变了政治传播的主体 |
二、自媒体拓宽了政治传播的渠道 |
三、自媒体扩充了政治传播的内容 |
第四节、自媒体与政治参与 |
一、政治参与 |
二、自媒体扩大了政治参与 |
三、网络政治参与现状:无序化 |
第二章 "表达自由"的权利及边界 |
第一节 表达自由的法理来源与现实语境 |
一、表达自由:从言论自由到新闻自由 |
二、网络社会境况下的表达自由 |
第二节 自媒体:对表达自由的工具性诠释 |
一、拓展与延伸:公民权利的现代性样态 |
二、保护与限制:网络表达自由的二元结构 |
第三节 网络主权 |
一、网络主权及其法理依据 |
二、网络主权与表达自由 |
第三章 自媒体表达自由与国家安全 |
第一节 自媒体与政治安全 |
一、自媒体时代的政治安全 |
二、自媒体时代的两种政治安全隐患 |
第二节 网络乱象危及国家安全的路径分析 |
一、网络乱象:信息泄露、网络谣言、网络色情等 |
二、网络乱象危害国家安全的基本路径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危机事件成因分析 |
一、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
二、政府缺乏网络治理经验 |
三、自媒体传播能力与责任延伸的不平衡性 |
第四章 自媒体政治传播功能的优化 |
第一节 我国自媒体的治理现状 |
一、现有的法律规制 |
二、治理难点 |
第二节、多元治理促进自媒体有序化发展 |
一、拓宽网络参政渠道 |
二、以政府为主导,依法治网 |
三、推进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 |
四、营造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知乎”的知识生态圈分析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同类产品比较 |
2.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2.2 国外发展现状和同类产品比较 |
2.3 国内发展现状和同类产品比较 |
第三章 知乎知识生态圈的特征分析 |
3.1 知乎知识生态圈的优势 |
3.2 知乎知识生态圈的劣势 |
第四章 知乎知识生态圈的不足及对应措施 |
4.1 知乎知识生态圈存在的问题 |
4.2 知乎知识生态圈问题的对应措施 |
第五章 知乎模式未来发展建议 |
5.1 成功商业模式的知乎化转型 |
5.2 多形式多渠道的广告模式 |
5.3 跨领域合作,谋求更大发展,全方位提升品牌影响力 |
5.4 建立专业领域内的招聘平台 |
5.5 建立信息数据库,全面拥抱大数据时代 |
5.6 与其他媒体合作,以网络直播的形式,打造知乎讲坛 |
5.7 完善知乎用户体验 |
第六章 知乎模式在多领域的推广 |
6.1 知乎模式在媒介领域的推广 |
6.2 知乎模式在社会转型关键期的推广 |
第七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武汉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析 |
1.3 论文研究框架 |
1.3.1 论文分析框架 |
1.3.2 论文结构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1 案例研究法 |
1.4.2 文献分析法 |
1.4.3 定量分析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及相关内容阐释 |
2.1.1 居家养老 |
2.1.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2.1.3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
2.2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3 简短评析 |
第3章 武汉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购买方分析 |
3.1 武汉市情况介绍 |
3.1.1 基本情况 |
3.1.2 人口情况 |
3.2 武汉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概况 |
3.2.1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启动 |
3.2.2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
3.2.3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形式 |
第4章 武汉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承接方分析 |
4.1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承接方概述 |
4.1.1 承接方的类别 |
4.1.2 承接方扮演的角色 |
4.2 武汉市社会组织整体情况 |
4.3 武汉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服务承接方典型案例 |
4.3.1 侨亚公司 |
4.3.2 宜家宜便民服务中心 |
第5章 武汉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方分析 |
5.1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概述 |
5.2 数据来源 |
5.3 结果分析 |
5.3.1 样本基本情况 |
5.3.2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度与满意度 |
5.3.3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武汉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6.1 武汉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经验 |
6.1.1 以政府为主导推进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
6.1.2 以社区为基础开展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
6.1.3 以社会力量为运营主体实施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
6.2 武汉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6.2.1 购买方存在的问题 |
6.2.2 承接方存在的问题 |
6.2.3 服务使用者/需求方存在的问题 |
第7章 完善武汉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
7.1 确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原则 |
7.1.1 需求导向原则 |
7.1.2 适度普惠原则 |
7.1.3 竞争性原则 |
7.2 规范政府在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行为 |
7.2.1 规划居家养老的未来发展模式 |
7.2.2 制定购买服务流程 |
7.2.3 健全监管与绩效评估机制 |
7.3 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
7.3.1 培养社会组织的人才队伍 |
7.3.2 创新社会组织发展的机制 |
7.4 确保居家养老老人的服务需求者地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7)景观作为存在的表征及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增长与不可避免的城市扩张 |
1.1.2 可持续目标的实现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全球协同 |
1.1.3 整体性景观科学作为跨学科性改革的一部分 |
1.1.4 欧洲景观研究与方法的发展应用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欧洲景观概念与方法的研究综述 |
1.3.2 中国景观概念与方法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景观概念的历史演化与范式转变 |
2.1 LANDSCAPE概念的复兴与范式转变 |
2.1.1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
2.1.2 Landscape/景观——从思想概念到管治工具 |
2.1.3 Landscape/景观概念与景观定义 |
2.1.4 清晰的名称与定义是我国“Landscape”科学发展和跨学科合作的第要义 |
2.2 LANDSCAPE涵义的词源与词义演变 |
2.2.1 Landscape/景观的词源分析 |
2.2.2 landscape/景观作为“审美对象” |
2.2.3 landscape/景观作为“科学研究对象” |
2.2.4 景观作为改造世界的方法 |
2.3 LANDSCAPE中文译名的分歧及原因 |
2.3.1 landscape的中文译名及其分歧 |
2.3.2 东西方“landscape”与“景观”的词义差异的原因 |
2.4 LANDSCAPE/景观概念的辨析和重构 |
2.4.1 混沌的整体性 |
2.4.2 景观概念的分化 |
2.4.3 景观概念的整合:ELC中的景观概念——综合、独立的景观 |
2.4.4 “景观”概念的范式转变——从科学概念到政策工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洲景观公约及景观范式的转变 |
3.1 欧洲景观公约的起源与背景 |
3.1.1 全球化背景下的景观变化危机 |
3.1.2 欧洲景观政策的历史演变:从独立的场地保护转向全面的景观管理 |
3.1.3 景观管理的复兴与ELC的签署 |
3.2 欧洲景观公约的框架和主体内容 |
3.2.1 公约的主要目标 |
3.2.2 清晰的概念和定义 |
3.2.3 积极的景观行动 |
3.3 ELC应用与实施的原则与工具 |
3.3.1 一般原则 |
3.3.2 创新工具 |
3.3.3 核心工具 |
3.4 欧洲景观公约的重要意义与创新性 |
3.4.1 从“自然和文化的景观”转向“人类的日常景观” |
3.4.2 从“景观”保护到“景观特征”的保护、管理与规划 |
3.4.3 从专业领域转向公众事务 |
3.4.4 从科学知识转向景观政策与行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景观概念范式转变的内在逻辑与研究方法 |
4.1 景观概念范式转变的内在逻辑与基本特征 |
4.1.1 景观概念在历史中的三个思想范式 |
4.1.2 景观作为人类的存在现象 |
4.1.3 整体性景观概念的基本特征 |
4.2 景观整体性的三个维度 |
4.2.1 景观作为土地——客观的总体性 |
4.2.2 景观作为人们的感知和体验 |
4.2.3 相互作用的/交互式景观 |
4.3 景观作为功能系统——系统论科学的整体性途径 |
4.3.1 系统论作为一种新的整体性科学方法 |
4.3.2 以被感知的客观对象作为系统 |
4.3.3 感知主体与对象共同作为系统 |
4.4 景观作为被人们感知的区域——现象学的整体性认识途径 |
4.4.1 现象学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直观与还原 |
4.4.2 景观作为“事物的直观现象” |
4.4.3 现象学视角下整体景观的研究方法 |
4.4.4 系统论与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关系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景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表征与管理工具 |
5.1 “影像”作为“真实景观世界”的镜像 |
5.1.1 影像的客观性:作为景观实体/现实世界的镜像 |
5.1.2 影像的整体性:反映了景观感知的多维整体性 |
5.1.3 影像的科学性:科学的分析、测量与预测 |
5.2 整体景观的科学描述、分析与模拟 |
5.2.1 景观格局的定量化 |
5.2.2 景观价值评价过程的定量化 |
5.2.3 景观演变预测模型的定量化 |
5.2.4 跨学科景观规划过程的定量化 |
5.2.5 “语言描述作为科学工具” |
5.3 景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表征 |
5.3.1 “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概念 |
5.3.2 景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
5.3.3 景观作为思考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概念 |
5.3.4 “黑箱理论”视角下景观变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表征 |
5.4 景观作为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 |
5.4.1 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到景观管理 |
5.4.2 景观作为跨学科综合的媒介:沟通与协作 |
5.4.3 景观方法与创新:思考可持续未来的捷径 |
5.4.4 影像作为监测景观变化的新技术工具 |
5.4.5 欧洲的景观行动与国家经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景观特征作为管理景观变化的空间框架 |
6.1 景观特征作为界定景观变化的核心属性 |
6.1.1 景观特征作为判断景观变化的前提条件 |
6.1.2 景观特征的定义与解释 |
6.1.3 景观特征的研究方法——分类 |
6.2 景观特征分类与管理的总体框架 |
6.2.1 景观特征分类的维度 |
6.2.2 景观特征分类的层级与尺度 |
6.2.3 景观特征分类的规划语言学视角 |
6.2.4 景观特征分类的总体框架 |
6.3 景观特征评估作为理解和管理景观变化的基础工具 |
6.3.1 景观特征评估:景观特征的等级结构化 |
6.3.2 景观特征评估的目的:理解和管理变化 |
6.3.3 景观特征评估的基本原则 |
6.3.4 景观特征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
6.4 景观特征分析、评价与监测的核心问题:指标的选择 |
6.4.1 景观指标与景观特征指标 |
6.4.2 景观特征指标的维度与类型 |
6.4.3 景观特征指标的选择与框架 |
6.4.4 景观特征指标的尺度 |
6.5 景观特征作为管理景观变化的空间框架 |
6.5.1 景观品质目标与景观管理的尺度 |
6.5.2 管治概念的兴起与新的政治尺度 |
6.5.3 景观管治:景观特征作为发展目标和协调工具 |
6.5.4 景观管治目标与决策形式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景观特征评估与管理的国际经验 |
7.1 景观特征变化管理的实证与国际经验对比 |
7.1.1 景观特征评估与变化监测:英国“乡村特征评价”(CQC)计划 |
7.1.2 澳大利亚的视觉景观规划方法 |
7.1.3 美国视觉资源管理系统(VRM,visual resources management) |
7.1.4 对比分析 |
7.2 景观特征评估的欧洲实践与经验 |
7.2.1 分析目的与框架 |
7.2.2 欧洲LCA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
7.2.3 欧洲景观特征类型LANMAP2:跨国尺度的共同参考框架 |
7.2.4 威尔士LANDMAP信息系统 |
7.2.5 比利时景观特征地图 |
7.2.6 特定类型的景观特征评估 |
7.3 欧洲经验在国际的调整与应用 |
7.3.1 新西兰视觉景观特征分类 |
7.3.2 香港景观特征评估:城市区域的景观管理 |
7.3.3 LCA案例的对比分析 |
7.4 讨论与总结:LCA的现状与问题 |
7.4.1 LCA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
7.4.2 未来的挑战与困难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景观作为珠三角城镇化的综合表征与新的管理工具 |
8.1 影像作为珠三角景观变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记录 |
8.1.1 珠三角景观的历史演变与城市化的开始 |
8.1.2 珠三角的影像序列与景观变化 |
8.1.3 景观变化作为人口经济变化的表征 |
8.1.4 景观/影像特征的解读与分解——以佛山南海桂城为例 |
8.2 珠三角的城镇化问题与景观表征 |
8.2.1 城市化问题的影像表达 |
8.2.2 自然物理维度:城市扩张的控制与生态环境的修复 |
8.2.3 社会技术维度:建设用地空间与用地结构失调 |
8.2.4 经济维度: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用地效率有待提高 |
8.2.5 感知与政治维度:公共服务与休闲环保 |
8.3 珠三角城镇化的空间演变趋势 |
8.3.1 珠三角城镇化的进程 |
8.3.2 规划与政策背景:城市扩张的控制,生态文明的建设 |
8.3.3 城市化方式的转型:乡村景观的都市化 |
8.4 现行城镇化规划管治工具的局限性:城乡二元、部门分离 |
8.4.1 城乡二元的规划管理体制 |
8.4.2 科层式与部门式的规划管理方法:单一目标的功能管治 |
8.4.3 珠三角空间管治的历史及局限性 |
8.4.4 影像作为直接管理工具的局限性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珠三角可持续景观规划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 |
9.1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景观工具 |
9.1.1 珠三角总体目标与景观的关联性 |
9.1.2 新的方法与工具:综合整体的“景观管治” |
9.2 建立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管治基线:景观特征评估 |
9.2.1 界定研究范围与方法 |
9.2.2 珠三角景观特征的分类框架 |
9.2.3 珠三角景观特征分类 |
9.3 珠三角景观管治策略的政策框架 |
9.3.1 确定珠三角空间发展愿景的景观特征 |
9.3.2 珠三角空间战略目标下的景观管治目标 |
9.3.3 珠三角景观管治目标分区的重点、标准与政策机制 |
9.3.4 景观变化的监测与景观政策的评估 |
9.4 景观特征作为南海桂城区空间管治的目标和工具 |
9.4.1 市/区地方尺度:景观特征评估与视域分析 |
9.4.2 南海桂城的空间愿景,景观目标与管治目标 |
9.4.3 制定景观视域保护框架:关键视域、视点与地标的动态保护 |
9.4.4 设置多类型的景观保护区,兼顾保护与利用 |
9.5 展望:建立综合整体的景观规划管理体系 |
9.5.1 景观维度与规划、政策、策略的整合 |
9.5.2 下一步:构建综合整体独立的景观规划管理体系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 主要研究结论 |
二. 创新与特色 |
三.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及其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 |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范围、目标、思路及难点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的内容及拟突破的重点难点 |
五、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三节 研究术语的使用和界定 |
一、单边主义 |
二、社会治理 |
三、网络社会治理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单边主义”的相关文献综述 |
二、关于社会治理的文献综述 |
三、关于网络治理或者网络社会治理的文献综述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单边主义现象及其思维表征 |
第一节 认识和警惕单边主义现象 |
一、社会生活中的“单边主义”情形 |
二、科学研究中的单边主义表达 |
第二节 单边主义现象及其思维倾向 |
一、辩证性之缺失 |
二、容易引起冲突 |
三、阻碍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 |
第二章 网络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系统工程的一部分 |
第一节 规范网络与治理社会 |
一、网络失范行为对传统公共治理秩序的挑战 |
二、规范网络失范行为与社会治理 |
三、网络社会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同质性 |
四、网络社会的异质性 |
第二节 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对网络社会治理的经验借鉴 |
一、社会治理的任务和目标 |
二、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观念更新和理论转换 |
三、社会治理的模式创新 |
第三节 网络社会治理面临的革新与转型 |
一、网络社会治理的任务 |
二、网络社会治理面临的观念更新和理论转换 |
三、网络社会治理的模式变革问题 |
第三章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各方主体及其单边主义思维解析 |
第一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行为主体解析 |
一、网络社会中的行为主体 |
二、网络行为主体价值观的类型化分析 |
第二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现象 |
一、社会治理视域中的网络社会运行模式 |
二、网络社会运行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行为倾向 |
第三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各方主体的“单边主义” |
一、“人肉搜索”的兴起——一种权利观的声索 |
二、“人肉搜索”引发的诉讼——另一种权利观的抗辩 |
三、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的动议——一种权力本位的反映 |
第四章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各方主体的行动逻辑 |
第一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各主体的权利逻辑 |
一、网络行为施动者的权利逻辑 |
二、网络行为受动者的权利逻辑 |
三、互联网从业者的权利逻辑 |
四、管理者或者裁判者(网络行为应对者)的权力逻辑 |
第二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网络事件或者舆论危机的形成逻辑 |
一、权益冲突是其酝酿集聚的起源 |
二、民众积怨促使网络危机事件快速发酵 |
三、社会认同异化是其蔓延深入的催化剂和突发急变的助推器 |
四、利益协调平衡是网络舆论终归平静的终极保障 |
第三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各方主体的目标逻辑 |
一、网民的利益表达或者权利救济的目标 |
二、互联网从业者的成本节省和责任分担目标 |
三、政府部门的秩序和责任追究目标 |
第五章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 |
第一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单边主义”的阻滞作用 |
一、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 |
二、权利自由观的变异 |
三、沟通协商机制的破坏 |
四、纠纷解决机制的虚化或坍塌 |
第二节 网络社会的个体化难题 |
一、网络社会中网民的个体化及其挑战 |
二、网络社会中成员的“隔空对话” |
三、网络社会中成员的疏离 |
第三节 网络社会各方主体利益诉求的自利性 |
一、网络行为发起方的放任性与越轨性 |
二、网络行为受动方的自我保护性 |
三、网络经营者的逐利性 |
四、网络管理者(政府部门)的自利性 |
第四节 网络社会主体间共识的缺乏 |
一、个体激情的泛滥 |
二、群体理性的缺失 |
三、网络共识的可能性问题 |
第六章 权利平衡与兼顾: 破局之前提 |
第一节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双重任务 |
一、保护与平衡公民的自由权利: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中的首要任务 |
二、维护安全有序的网络秩序: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必要任务 |
第二节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思维前提: 平衡与兼顾 |
一、解放和创新指导思想: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方式的创新 |
二、摒弃“单边主义”思维方式: 规范治理行为和规制失范行为双管齐下 |
第三节 法治: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有效保障 |
一、法治是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利益冲突的保障 |
二、法治是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保障 |
第七章 协同共治: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之出路 |
第一节 协同共治理论及其渊源 |
一、协同共治理论及其要素 |
二、以协同理论作为走出单边主义思维困境的指导思想 |
三、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主体 |
四、协同治理: 网络社会治理的一个选择 |
第二节 网络社会协同治理的目标和原则 |
一、网络社会协同治理的具体目标 |
二、网络社会协同治理的原则 |
第三节 网络社会治理的三个结合 |
一、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相结合 |
二、立法防控与技术防控相结合 |
三、国内治理与国际合作相结合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后记 |
(9)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的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选题经过 |
(二)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意义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微博舆情的发展 |
一、微博的发展 |
(一)微博的定义 |
(二)微博的发展 |
(三)微博的特点 |
二、舆情的定义及发展 |
三、微博舆情的发展 |
第二章 微博公共事件的内容分析 |
一、微博公共事件样本的选取 |
(一)事件的分类 |
(二)样本的选取与分析 |
二、微博公共事件的特点 |
第三章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社会情绪 |
一、民族国际性事件——以“钓鱼岛事件”为例 |
二、权益抗争事件——以“宜黄强拆自焚事件”为例 |
三、道德隐私事件——以“姚贝娜事件”为例 |
四、公权滥用事件——以“中央对周永康立案审查”为例 |
五、公共安全事件——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为例 |
第四章 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的影响因素 |
一、微博的社会功能和角色 |
二、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国情 |
三、群众的情绪基础 |
四、微博用户的组成 |
第五章 微博公共事件中社会情绪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一、相关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 |
二、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提升网络话语权 |
三、提高“意见领袖”责任感,做好正确的社会情绪引导 |
四、提高草根网民的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网络消费中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相关概念辨析 |
1.1.1 消费与网络消费 |
1.1.2 消费伦理与网络消费伦理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网络消费中的伦理主体及问题 |
2.1 网络消费中伦理主体厘定 |
2.2 不理性消费行为 |
2.2.1 浪费性消费 |
2.2.2 超前性消费 |
2.3 不诚信行为 |
2.3.1 卖家制造虚假信息 |
2.3.2 消费主体双向威胁 |
2.3.3 售后难和维权困难 |
2.4 不文明行为 |
2.4.1 劣质文化下的消费品 |
2.4.2 卖家销售各种违禁品 |
2.4.3 消费双方不文明交流 |
2.5 网络消费带来的生态问题 |
2.5.1 快递的过度包装 |
2.5.2 快递包装重复利用率低 |
第3章 我国网络消费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
3.1 消费主义引发的不理性消费 |
3.1.1 符号性网络消费 |
3.1.2 广告形成的阶层化身份认同 |
3.2 网络异化空间形成的不诚信 |
3.2.1 网络消费中交易关系间接性 |
3.2.2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 |
3.2.3 网络消费中隐私技术滞后性 |
3.3 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分析 |
3.3.1 网络陌生人的双重道德人格 |
3.3.2 多方监管表现乏力 |
3.4 网络消费中生态问题分析 |
3.4.1 过度包装的原因分析 |
3.4.2 重复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解决我国网络消费中伦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4.1 宣扬优秀消费文化倡导理性消费价值观 |
4.2 完善监督管理手段构建网络消费信任体系 |
4.2.1 加强法规建设完善监管体制 |
4.2.2 完善信用评价机制 |
4.3 双管齐下提升网络消费文明水平 |
4.3.1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
4.3.2 提升消费者文明消费意识 |
4.4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完善生态保护措施 |
4.4.1 提倡绿色包装行为 |
4.4.2 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激情——出版《中国信息界》的理由(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 周波.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1)
- [2]创客运动中人的发展问题研究[D]. 武小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新改革时代我国政治信任建设研究[D]. 张燮.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4]自媒体领域的表达自由研究 ——从政治传播的视角看[D]. 张宁. 东南大学, 2017(10)
- [5]“知乎”的知识生态圈分析与探究[D]. 陆地. 北京印刷学院, 2017(03)
- [6]武汉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证研究[D]. 王轲. 武汉大学, 2016(07)
- [7]景观作为存在的表征及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D]. 鲍梓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8]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及其出路[D]. 孟卧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
- [9]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的内容分析[D]. 谢君玮. 苏州大学, 2016(06)
- [10]我国网络消费中伦理问题研究[D]. 李睿贤.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