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风俗图 简介 《点石斋画报》

一百年前的风俗图 简介 《点石斋画报》

一、百年前的风俗画卷 简介《点石斋画报》(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红[1](2020)在《《点石斋画报》(1884-1898)图文艺术化传播与出版研究》文中认为1884年,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办于晚清上海的《点石斋画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份新闻时事画报。画报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创作形式使新闻报道中的图像地位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同时画师也首次成为新闻报道的第一作者。《点石斋画报》创刊之初依托《申报》随刊附送,连续定期运用石印术出版发行,中国本土画家依据晚清国人的阅读习惯进行创作,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普通民众的青睐。作为晚清时期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画报,《点石斋画报》开创了我国近代画报的先河,也开启了晚清的新闻画时代,对于十九世纪末的晚清图文艺术化传播与出版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画报创办之初恰逢中法战争,因此主要刊登时事热点新闻,吸引了大批受众。本文将画报从内容维度分为时闻要闻、新知新事、奇闻轶事与因果报应四大主题,并一一在文中阐述。文章从《点石斋画报》的“文字”和“图像”分别入手,进而从“叙事”与“审美”的角度探究各自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文字”的艺术化传播与出版主要从文字的书写与表达、编纂与结构、技术与排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图像”的艺术化传播与出版从图画的视觉与表达、传统与新变以及时闻画手与文士画师三部分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在“文”“艺”融通后呈现出的晚清社会风貌和“文与图”的传播效果,以先分论再总论的思路,全面剖析画报的图文艺术化传播与出版。最后得出《点石斋画报》与晚清图文传播与出版的思考,即画报的图文艺术化传播的时代意义以及历史转型时期“新媒体”的实现途径,对画报的深远历史意义进行回顾,并对当前“新媒体”的发展作出前瞻与思考。

吴利亚[2](2020)在《《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文中认为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广告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版业的宣传需求遇上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为书业广告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良友》画报是伍联德先生于1926年2月在上海创办的一份综合性画报,堪称“中国最早出版之图书杂志”,比美国影响深远的《生活》画报都要早十年。因其组稿多元、印刷精良、内容丰富,吸引了大批读者订阅和购买。《良友》画报上的书业广告占比达到《良友》广告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报刊,在书业广告方面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不仅体现出民国时期较高的广告发展水平,也记录和呈现了当时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面貌。论文立足民国时期画报书业广告发展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以《良友》画报为媒介载体,从发展概貌、类型与特点、策略检视和时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和梳理《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背景及历程;第二章从文本角度分析《良友》画报书业广告所呈现的内容;第三章从创意表现策略和营销传播策略两个维度分析《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在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是如何利用杂志媒体进行推广并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的;第四章则尝试归纳并揭示《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在民国时期复杂多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和意义。通过研究,论文认为《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因其数量比重相对较大、传播范围相对较广、存续时间相对较长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由此个案窥探民国时期书业广告发展的大致情况。《良友》画报中形式多样且种类多元的千余则书业广告至今品读起来都十分经典,其中饱含当时广告人的巧思与匠心。在深谙目标受众心理的基础上将营销传播和广告学理论灵活运用到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画面的美术表现当中,创作出既能吸引读者眼球,又能有效促进书籍报刊销售,还兼具较高文学意蕴和历史价值的广告,实属不易,对当下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广告营销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军锋[3](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认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李隽[4](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文中指出早期电影尾随第二次工业革命而来,大约于19世纪90年代起源于欧洲,随后不久在中国出现,并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进入了中国的大众娱乐谱系。早期电影既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又为中国的现代性进程提供了必要的传播媒介,从而成为中国审美现代性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早期电影为切入点,将之置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及现代都市文化的背景中,从现代性的视域下审视中国早期电影是如何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中,在社会情景的剧变中,呈现出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型。由于电影的意义并不仅仅在电影本身,因此本文将不拘囿于电影文本内部的探讨,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生产机制等外部因素也将纳入我们的研究范畴。本文认为,早期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供繁复解读的文本,但对它的充分理解必须建立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必须立足于20世纪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语境中。这将是本文的逻辑起点。本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我们先从“空间维度”着手,在电影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中建立观察、分析、研究中国早期电影的视角,探讨早期电影是如何作为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表征,折射出文化现代性转型的一个侧面。第二章,我们将探析20世纪早期社会的语境下,处于电影观看过程中的主客体复杂的互动机制,以及中国人是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机制中自我更新,最终完成了现代中国族群以及作为个体的“现代人”的主体自觉。20世纪早期电影女星们,尤其是她们妙曼的身体也是银屏内外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她们的身体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样的解放,又遭遇了什么样的禁锢?她们的身体是如何参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在参与过程中,她们的个人意志是如何与民族国家的宏大话语进行“协商”的?以上问题也将纳入本章的探索范畴。第三章,我们将考察早期电影里“声音”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早期电影里“声音”是如何成为构建国家民族概念的符码和工具,并与“白话文”运动、“国片运动”形成合力,使中国发出现代性之声的?早期电影歌曲既有“软性歌曲”这样的靡靡之音又有“左翼歌曲”那样的铿锵之声。这样的区分有何缘由与基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与后果?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失声”的女性因为电影获得了更多“发声”的机会,她们能否从银屏内外的男性和封建伦理的规训下挣脱出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些都是本章要探讨的直接目标。第四章,我们将通过早期电影聚焦审美精神的现代转向。无论是政治经济体制还是经济生产方式、科学文化思想,在20世纪早期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剧变。在“师夷之长技”和“西学东渐”的浪潮之下,中国踏上了艰难而执着地现代性探索之路。从西方舶来的、于19世纪末期进入中国的电影是这一历程的见证者。必须指出的是,现代审美精神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以“新”为精髓,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活力。因此,我们试图立足于具体的历史语境,通过对早期电影的发展历程的分析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国审美精神转型的演变轨迹和历史特征。通过以上梳理分析,我们发现作为在近代工业文明和都市文化浸淫下诞生的全新的通俗娱乐样式和消费样式,早期电影与现代性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传递新的社会观念、表达新的审美体验、引领新的审美潮流。早期电影所承载的审美现代性追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要求的不同而不同。总体来说,在宏观层面始终符合“美的规律”的一维性方向,在微观层面则充分体现了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复杂事实,大致经历了从20年代侧重“人的解放”的维度到30年代逐渐向“民族独立”这个维度滑动的逻辑转折。这也给了我们如何在当代继续推动审美现代性持续发展以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美的规律”为最高标准,坚持审美文化的先进方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推动人的不断完善。

李秋实[5](2017)在《清末民初“风俗版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文化”也被称为次属文化(Subculture),指的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的一些非主流文化现象,又称小文化或副文化。本文所研究的“风俗版画”便是这种不被主流文化所重视,又试图摆脱传统民间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的形成经历了与西方文化对抗、接受并最终融合的过程。本文将清末民初时期产生新风格的民间木版年画定义为“风俗版画”,它的形式是建立在木版年画基础上,把西方的图像元素与本土风俗相结合,形成既有中国传统构图样式又融入了西方透视、空间、造型等元素的新风格。在内容上区别于“传统版画”,表现出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反映民众生活状态的“版画”。在传播方式上也与“传统版画”不同,是受到社会整体变迁的影响,产生于民间“自下而上”的一种“新民俗”表达方式。受清中期“西风东渐”的影响,中国美术开始接受西方“科学”的视角,民间也产生了以木刻手段和焦点透视相结合的木版年画,形成了“风俗版画”的早期萌芽。鸦片战争后,在“洋务运动”的推波助澜下,社会风尚迅速变化,“洋货”、“洋装”为人们青睐,书籍插图中也频频出现“火轮车”、“火轮船”等西洋新事物。这些“西洋景”作为新图像迅速在社会传播,并被民间木刻家利用与传统图像结合,创作出反映社会新风尚的木版年画,“传统版画”至此全面转型。戊戌变法后,在“先锋”意识的催动下,新潮的有志之士创办了画报、报刊等新媒体,此类通俗性宣传媒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启了“民智”,普及了民众新知。伴随着新思潮的影响,“移风易俗”运动开展,民众的审美趣味随之转变。“风俗版画”的产生恰恰契合了这种变化的时代,满足了民众追求“时尚”的心理。在出版商和画师的共同参与下“风俗版画”得以快速地发展。民国成立后,为了达到宣教的政治功用,国民政府提倡“改良年画”运动,为“风俗版画”提供了新的素材和创作方向。随着“机械印刷时代”开启,木刻“风俗版画”受其影响日渐式微。本文将清末民初时期“风俗版画”划分为战事题材、讽刺题材、市井生活题材、维新启蒙题材。以图像学、图像志的研究方法从其发展流变、风格样式、视觉建构、社会功能等角度对新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体现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究,梳理并还原这段被遗忘的“版画”历史。

毛宁[6](2017)在《“向民间去”的美术理想与民间传统的发现与融合(1919-1945)》文中提出关于20世纪前期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西方美术思潮的涌入和传统文人美术的回应,已得到较为充分的关注。但对于中国新兴美术与民间传统的关系,现有的研究尚未突破抗战美术的范围,跳出政治导向的视角。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将视线投向民间,白话文运动、民间文学运动与民俗学运动率先吹响了关注民间文化的号角,民间美术也随之改变了长久以来的边缘地位,进入学术视野,融入美术实践。民间美术传统的价值重估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一条隐藏的线索,有必要从社会思潮、学术视野、美术实践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史料耙梳,呈现其具体过程、多元面貌和历史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将学术、人生与政治紧密联系的思想,是民间美术传统得到价值重估的基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鲁迅将美术“播布人间”的倡议,1927年北京艺术大会“向民间去”的口号,都预示着艺术社会功能的变迁与传统美学标准的重估。但受到传统雅俗观念的影响和西方美术思潮的冲击,走向民众的美术理想并未直接导致美术家对民间美术的关注,民间美术的价值重估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五四之后,文学家和民俗学者纷纷将民间美术纳入学术视野,鲁迅、钟敬文等人的倡导,以及整个学术氛围的改变深刻地影响了美术家对于民间美术的态度。美术家走向民众的实践,以及抗战时期生活境遇的改变,也潜移默化地加深了美术家对于民间美术的认识。五四之后的美术领域虽然没有形成研究民间美术的学术团体,也没有形成继承民间传统的美术阵营,而美术家关注民间美术,并将之融入艺术创作的史实,却真实地存在于诸多美术家的个人努力之中。如林风眠、庞薰琹、张光宇等人融合民间美术的探索与成就,不仅说明民间传统已经得到美术家的关注,也呈现出美术家融合民间传统进行现代美术探索的不同方式。而“大众化”和“民族化”的艺术诉求,是他们借鉴民间传统的内在动力。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政治宣传的现实诉求使民间美术的价值得到凸显,美术家形成了对于民间传统的自觉,展开了借鉴民间形式的大讨论。及至抗战后期,美术界对民间美术的借鉴已蔚然成风。抗战美术对民间形式的借鉴虽然不以艺术探索为初衷,但美术家利用民间形式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践,获得了广泛接触民间美术、深入理解民间美术甚至与民间艺人并肩创作的历史机遇。美术家对于民间美术的态度由此得到了更为全面的改观。这一时期,美术史论的研究也将目光投向民间,将民间美术视为中国美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术层面见证了民间传统的登堂入室。五四新文化运动至抗日战争时期,“向民间去”的美术思潮引导着美术家去发现长期被轻视的民间传统,而民间传统的登堂入室,又使美术家实现了“向民间去”的艺术理想。对于民间传统的自觉,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特征。

赵敏[7](2016)在《清末民初广州《时事画报》研究(1905-19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05年9月,《时事画报》创刊于广州,高卓廷为发起人,潘达微、何剑士、陈垣、陈树人等人任编辑。直到1913年停刊,期间共出版142期。它是广东最早的石印画报,以“仿东西洋各画报规则办法,考物及记事,俱用图画,以开通群智,振发精神”为宗旨。它是中国最早刊载时政漫画的画报之一,从这里走出了中国近代漫画的先驱何剑士。此外,画报还借助粤讴、南音、班本等具有鲜明岭南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来进行新闻的传播。《时事画报》以中西结合的写实画风,图文并茂的传播方式,声援了“反美拒约”运动、推动辛亥革命的发展进程、纪录社会文化的变迁、批判社会陋习和封建迷信,全面地反映了清末民初广东地区不同阶层的民众生活和社会百态。它是一份兼具革命性、先进性、艺术性和地域特色为一体的综合性画报,是继《点石斋画报》为代表的中国晚清石印画报第一个繁荣期之后另一个繁荣期的优秀代表。本文以《时事画报》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创办过程、主创团队、主要内容和传播特色等几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它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沈洁[8](2015)在《《点石斋画报》涉外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点石斋画报》发行于1884年,从其新闻性、时效性以及图文并茂的画报标准来看是中国最早的画报。该画报每期刊载8幅新闻画,按旬刊发售,至其1898年停刊时,已刊载了4665幅新闻画,配图说明文字约120万,是一个庞大的图文数据库。这些新闻画记载了晚清时期的点点滴滴,内容包含政治、军事、外来科技、市井杂闻等多个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文化相互交融的晚清社会,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关于晚清社会的百科全书,对于研究晚清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它也开创了中国画报的石印时代,对后来清末的石印画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更从发行周期、发行渠道、图式风格等方方面而影响着晚清报刊,是晚清新闻史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涉外报道,在《点石斋画报》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关于国外的人、事、物,这与当时中国正处于向世界学习新知,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和思想启蒙的时代有关,也离不开《点石斋画报》主要在上海发行的地理原因。在晚清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里,西方文化随着侵略战争向中国疯狂涌入,而租界林立的上海,成为了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上海作为移民城市,拥有复杂的人口构成和文化结构。这使得上海人对于外来文化更具有好奇心和包容力,保持着开放进取的态度。对于西方先进的政体和科技带来的便利,当时的国人欣羡不己。而对于作为侵略者而来的外国人以及他们带来的外来文化,他们又怀着本能的抵触。这样矛盾的心理也反映在了画报的涉外报道中。这些新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又反映着中西方在政治、军事、文化民俗上的冲击、对峙和交融。本文从新闻内容、编辑特色、绘画技法、外国人形象塑造四个方面对《点石斋画报》中的涉外报道进行了分析。从内容上来看,画报中的涉外报道可以分成外交/政府类、军事/国防类、科技/医学类和文化/娱乐类,从这些新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国人对于外国文化的矛盾心理,反映着当时晚清社会民众对于西方文化、事物带来的冲击所持有的复杂情感和态度。《点石斋画报》是以画为主的,在其新闻画中,尤其是涉外报道中,使用的技法不断发展变化。在画报刚开始发行时,画面的构图和笔法都是遵循传统国画技法的,但随后渐渐融入了西画法,主要体现在画面整体构图遵循焦点透视法和通过明暗来表达体积。画师在技法革新的同时也照顾到了当时民众的观看习惯,对于中国人物和建筑绝大多数仍依循传统画法,形成了一种融合中西绘画技法的独特艺术风格。画报的涉外报道中,外国人的形象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开始时外国人的形象千人一面,服饰单一,而到后期已经明显表现出不同国别、人种的形象特征。西方服饰出现了丰富的花色与款式,尤其在布料的表现上也出现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格纹花色。这代表着画报中外国人的形象从刻板单一走向具象化,也是画报真实性加强的表现。

陈阳[9](2014)在《《真相画报》与“视觉现代性”》文中研究说明在近代中国画报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真相画报》见证了中国画报从石印画报向铜锌版画报的转变。它以丰富多样的视觉样式为我们提供解读民国初年视觉文化的一把钥匙。《真相画报》,1912年创刊于上海,创办者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剑父、高奇峰两兄弟。他们是早期同盟会成员并参加革命活动,其兼具艺术家和革命者的双重身份为这份画报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图像与文字、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启蒙与革命、政治与艺术的多重关系中,《真相画报》呈现出一个时代的政治面貌、艺术流变及图像传播的逻辑。本文试图从“视觉现代性”的角度来分析《真相画报》的图像传播,由此阐明《真相画报》在新闻传播史和艺术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视觉现代性”是从视觉的角度来探讨现代性,因此仍离不开揭示“现代性”内涵的关键词:工具理性、科学技术、民族国家、工业社会、主体意识。本文通过摄影、绘画、大众媒介等“现代物”所建构的“真相观”、“空间观”、“器物秀”、“艺术观”、“传播观”来诠释“视觉现代性”。“真相观”、“空间观”、“器物秀”所依托的文本是照片,“艺术观”依据的文本是绘画。在清末民初的图像传播中,照片无疑是承载和体现“视觉现代性”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这也是《真相画报》在同时代脱颖而出的重要方面。其次,“新国画”所体现的“绘画现代性”是“视觉现代性”的另一方面。“传播观”综观《真相画报》在摄影和艺术两方面的传播实践,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视角解读视觉文本的制作、生产、流通及相互影响的机制和意义。简言之,《真相画报》的“视觉现代性”是在“摄影现代性”、“绘画现代性”和“传播现代性”的综合作用下通过丰富的视觉文本来建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即“看什么”和“如何看”。

陈超[10](2013)在《《点石斋画报》的新知传播研究》文中认为《点石斋画报》是19世纪末在上海出版的一种新闻性强,大众化程度高的画报。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100余年的历史沉淀,《点石斋画报》已成为一份保鲜良好的历史“蛋糕”,值得我们细加品味。在品尝过程中,自然对《点石斋画报》有多种解读和阐释。而本文旨在分析画报中的“新知”传播。本文将《点石斋画报》的“新知”传播进行分类统计,将其分别纳入器物层面、军事层面、娱乐层面、技术层面等进行阐述,在对有关资料收集、考证以及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点石斋画报》在“新知传播”上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具有形象化、新闻化、趣味化的特征,既体现了编者与作者的文化理想,也是为了适应上海民众的欣赏口味。这些“新知传播”图像对当今新闻史画报研究和史学研究都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百年前的风俗画卷 简介《点石斋画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年前的风俗画卷 简介《点石斋画报》(论文提纲范文)

(1)《点石斋画报》(1884-1898)图文艺术化传播与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21世纪前《点石斋画报》的研究状况
        1.2.2 新世纪以来《点石斋画报》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特点
        1.3.1 细读文本法
        1.3.2 文献学研究方法
        1.3.3 定量分析法
2 文:《点石斋画报》中的“文字”
    2.1 书写与表达
        2.1.1 继承:笔记、史传、韵文的书写方式
        2.1.2 改编:与同期志怪小说相比较
        2.1.3 融通:市井俗语、译入语、西洋语调
        2.1.4 创发:故事、事故、世故纷纭的“时闻体”
    2.2 编纂与结构
        2.2.1 集的命名:顺序“编年”与中式“分类”
        2.2.2 篇的命名:四字、声韵、节奏与特例
        2.2.3 分流:穿插在画面中的标语、称名
    2.3 技术与排版
        2.3.1 石印技术:摆脱雕刻的篇幅
        2.3.2 字体排版:略别行款,纵横相错
3 艺:《点石斋画报》中的“图像”
    3.1 视觉与表达
        3.1.1 内容:作为观看对象的人与物
        3.1.2 方式:写真描摹、照片转换、想象再生
        3.1.3 效果:“视界”的扩大与“新知”获取
    3.2 传统与新变
        3.2.1 继承与新变:西画东渐过程中体裁与题材的变化
        3.2.2 本质转移:文本气质与图像审美
    3.3 时闻画手与文士画师
        3.3.1 天火同人:吴友如与点石斋绘画团体
        3.3.2 孤军奋战:吴友如与晚清上海画坛
        3.3.3 情怀回归:从“点石斋”到“飞影阁”
4 质:《点石斋画报》中的文、艺融通
    4.1 内容维度:四大板块的分类与筛选
        4.1.1 时闻要闻:图文的设计与传播效率
        4.1.2 新知新事:图文的想象与传播效果
        4.1.3 奇闻轶事:图文的采选与表达角度
        4.1.4 因果报应:图文的定位与价值传递
    4.2 文化维度:男女气质与伦理构建
        4.2.1 对女性形象、职业与气质的认知
        4.2.2 家庭宗族氛围中的男女
        4.2.3 社会公共区域中的男女
    4.3 功能维度:作为《申报》副刊的《点石斋画报》
        4.3.1 基本关系:主辅的定位与功能区分
        4.3.2 同题异类:读者定位与时、空分类
        4.3.3 图像与内容:艺术化与讯息化程度的权衡
        4.3.4 价值判断:社会分层与传播效果
5 思:《点石斋画报》与晚清图文传播与出版
    5.1 本质与价值:图文艺术化传播的时代意义与影响力
    5.2 问题聚焦:文质、艺质与文艺问题在画报中的延伸
    5.3 回顾与拓展:为什么不是“画册”?
    5.4 前瞻与启示:历史转型时期的“新媒体”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的界定
第一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概貌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背景
        一、社会的开放与民智的开启
        二、商业的发达与广告的兴盛
        三、教育的发展与国语的普及
        四、技术的进步与行业的革新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经营脉络
        一、《良友》画报的发行状况
        二、《良友》画报的广告受众
    第三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刊载情况
        一、《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梳理统计
        二、《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投放主体
第二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类型
        一、图书(丛书)广告
        二、报刊(画册)广告
        三、贺卡(海报)广告
        四、印刷(制版)广告
        五、书局(书店)广告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特点
        一、简明扼要的叙事风格
        二、立足时代的议程设置
        三、图文并茂的视觉呈现
第三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策略检视
    第一节 创意表现策略
        一、知情达理的广告诉求策略
        二、妙笔生花的文案表达策略
        三、画龙点睛的美术表现策略
    第二节 营销传播策略
        一、相时而动的生命周期策略
        二、顺风张帆的借势营销策略
        三、家喻户晓的名人代言策略
        四、恰如其分的产品定位策略
        五、深入人心的公共关系策略
        六、物超所值的产品促销策略
第四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经济价值
        一、促进书报刊物的销售
        二、塑造书业品牌的形象
        三、加速书业的良性竞争
        四、助推广告水平的提升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社会价值
        一、阅读氛围与休闲空间营造
        二、舆论动员与民族情感凝聚
        三、文化传播与现代化的促进
        四、历史记录与史料价值凸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视角
    四、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第一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空间:空间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都市空间的初兴与电影空间的形成
        一、现代都市的初兴与空间的现代转型
        二、前电影院时代的观影空间:以“徐园”为中心的考察
        三、早期电影院:现代公共空间与都市生活
    第二节 早期电影中的都市空间:从“自然景观”到“辨证景观”
        一、街景
        二、流动性空间:汽车
        三、百货商店
        四、舞厅
    第三节 都市空间的未来:返乡与离乡
        一、都市空间的“未来”:崩毁还是重生?
        二、“都市的未来”的答案之一:崩毁—返乡
        三、“都市的未来”的答案之二:重建—离乡
第二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视觉现代性
    第一节 “看电影”:视觉的现代转向
        一、从“读画”到“看电影”
        二、从“听戏”到“看电影”
    第二节 “看”的焦虑:看电影与主体性的生成
        一、 “看旧戏—电影”事件与主体的生成的历史语境
        二、启蒙叙事:个体意识的萌发与“现代人”的形成
        三、民族叙事:电影市场争夺与“想象共同体”的形成
    第三节 女体:电影女星与视觉现代性
        一、早期电影中女性身体的表现和消费:艺术品、商品和重要文化事件的能指
        二、摩登女性、波波头与剪发运动
        三、女装、“脱衣裳派”电影与都市妖女
第三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声音现代性
    第一节 国音与声片: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构建
        一、“国音”与“白话”:现代国家民族想象
        二、“国片”与“声片”:声音的焦虑
    第二节 电影歌曲:都市情怀与革命话语
        一、时代背景:电影歌曲的兴起及其历史语境
        二、都市情怀:声色联姻的软性歌舞片
        三、革命话语:左翼声片
    第三节 “女声”:“失声”、“发声”与女性话语的建构
        一、 “失声”的女性与“扮女人”的男性:红牡丹/胡蝶与梅兰芳
        二、阮玲玉之死:“发声”的女人和公共话语的性别协商
第四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审美精神的现代转向
    第一节 从鸳鸯蝴蝶派电影到左翼电影: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历程所折射出的中国美学现代性的逻辑内涵
        一、“鸳鸯蝴蝶派”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二、“鸳鸯蝴蝶派”电影与现代性
        三、“鸳鸯蝴蝶派”电影与“左翼电影”:现代性的两种维度
    第二节 在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之间: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中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
        一、早期电影发展之路与文化选择: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二、早期电影发展之路与文化自信:在中国和西方之间
        三、当代反思:文化强国与中国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索引
    (一)表格部分
    (二)图片部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加的课题
    已发表的论文
    已录用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清末民初“风俗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风俗版画”的源生
    第一节“西画东渐”对传统版画的影响
    第二节“焦点透视”介入后民间木刻的改化
    第三节 书籍插图新内容的出现与传统版画题材的转变
第二章 “风俗版画”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整体结构改变及“移风易俗”的开展
    第二节 “通俗美术”的勃兴与“改良年画”运动
    第三节 制作群体、销售群体、地域性的影响
    第四节 “机械印刷时代”开启与“风俗版画”式微
第三章 “风俗版画”的分类
    第一节 战事题材
    第二节 讽刺题材
    第三节 市井生活题材
    第四节 维新启蒙题材
第四章 “风俗版画”的视觉建构及其功能
    第一节 造型、透视、构图
    第二节 平面性与空间感
    第三节 技术、趣味与新风格的形成
    第四节 大众审美及社会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汇总
致谢

(6)“向民间去”的美术理想与民间传统的发现与融合(191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引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概念与范围
    研究现状
    思路与构架
第一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向民间去”的美术思潮
    1.1“到民间去”的五四思潮
    1.2 五四精英对民间文化的价值重估
        1.2.1“白话文运动”、民间文学运动与民俗学运动
        1.2.2 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1.2.3 民间文化的价值重估
    1.3“向民间去”的美术理想与早期实践
        1.3.1 蔡元培、鲁迅与陈独秀的美育思想
        1.3.2 以“全民美育”为目标的美术启蒙
        1.3.3“北京艺术大会”——艺术运动的理想与挫折
    1.4 美术界对民间传统的相对冷漠
        1.4.1“美术革命论”的片面解读与美术语言的西化导向
        1.4.2 传统雅俗观的强大影响
        1.4.3 美术界与文学界民间视野的差异
第二章 进入学术视野的民间美术传统
    2.1 民俗学运动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及对美术界的影响
        2.1.1 纳入民俗学视野的民间美术
        2.1.2 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的创立
        2.1.3 民俗学运动对美术界的影响
    2.2 《艺风》杂志——最早传播“民间艺术”的美术杂志
        2.2.1 《艺风》杂志与孙福熙的跨学科视野
        2.2.2 《艺风》中的民间艺术思想
    2.3 鲁迅的民间美术观及其影响
        2.3.1 鲁迅的民间美术观
        2.3.2 民间美术与“革命的中国之新艺术”
        2.3.3 对民间美术的继承与批判
        2.3.4 对左翼木刻家的指引
    2.4 平民教育运动与民间美术收集
    2.5 高校、研究机构内迁与美术家的民间采风
第三章 现代美术探索对民间传统的融合
    3.1 林风眠的民间视野与水墨画实验
        3.1.1 西方现代主义视角中的民间传统
        3.1.2“艺术大众化”理想与民间美术传统
        3.1.3 林风眠的水墨画实验
        3.1.4 林风眠民间视野的特点
    3.2 庞薰琹的西南民族调查与画风转变
        3.2.1 抗战之前的巴黎画风与民族性思考
        3.2.2 庞薰琹的西南民族调查与绘画中的民间元素
    3.3 张光宇的民间视野与都市通俗美术创作
        3.3.1 西化语境中民间美术价值的发现者
        3.3.2 张光宇的歌谣题材作品
        3.3.3 张光宇的连环画创作与民间元素
        3.3.4 受张光宇影响的通俗美术创作
第四章 抗战美术对民间传统的借鉴
    4.1 抗战时期美术家对民间传统的自觉
        4.1.1 来自“亭子间”的美术语言与抗战语境的冲突
        4.1.2 鲁艺木刻工作团的美术创作与民间传统
        4.1.3“抗战门神”的兴起与改良
        4.1.4 利用民间形式的敌我较量
        4.1.5 抗战美术对民间传统的自觉
    4.2 关于利用民间美术形式的讨论
        4.2.1“旧瓶装新酒”的讨论与反思
        4.2.2 延安文艺整风对民间形式现实意义的肯定
    4.3 向民间美术学习的深入
        4.3.1 延安新年画创作的热潮
        4.3.2 对泥娃娃、剪纸等民间美术形式的借鉴与尝试
        4.3.3 延安美术借鉴民间形式的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清末民初广州《时事画报》研究(1905-19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整体框架
第二章 《时事画报》 的创办过程
    2.1 《时事画报》的创办背景
    2.2 《时事画报》 的创办经过
第三章 《时事画报》 的主创团队
    3.1《时事画报》的编辑和画家
    3.2 《时事画报》 的文人
第四章 《时事画报》 的主要内容
    4.1《时事画报》中的爱国救亡宣传
    4.2《时事画报》对岭南地区民间风俗的介绍
    4.3《时事画报》对社会乱象的抨击
    4.4《时事画报》中的新思想、新知识
    4.5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女性
第五章 《时事画报》 的传播特色
    5.1 幽默讽刺,警醒世人的时政漫画
    5.2 传播方式的通俗化与本土化
第六章《时事画报》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6.1 鼓动风潮宣传革命——革命派的舆论阵地
    6.2 方寸之间嬉笑怒骂——时政新闻漫画的开山之地
    6.3 启蒙民智,传播新风——致力改革的进步刊物
    6.4 包罗万象世间百态——晚清广东社会变迁的文献宝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点石斋画报》涉外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点石斋画报》涉外报道报道产生原因和背景
    一、《点石斋画报》涉外报道的地理影响
    二、《点石斋画报》涉外报道的受众影响
        (一) 五方杂处的人口结构
        (二) 对外来文化的向往和好奇
        (三) 上海市民较高的文化水平
第三章 《点石斋画报》的编辑特点
    一、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表现形式
        (一) 传播新知的途径
        (二) 体现市井趣味的平台
    二、涉外报道的专题报道
第四章 《点石斋画报》涉外报道的主要内容
    一、外交/政府类新闻
        (一) 西方基本认知——体制介绍和政府新闻
        (二) 爱国主义倾向——歪曲的中外和谈
    二、军事/国防类新闻
        (一) 中法战争中对法国的报道
        (二) 中日战争中对日本的报道
    三、科技/医学类新闻
    四、文化/娱乐类新闻
        (一) 西式文娱活动——马戏和体育竞技
        (二) 西方女性的形象建构
第五章 《点石斋画报》涉外报道的技法革新
    一、《点石斋画报》的透视法
        (一) “焦点透视法”在《点石斋画报》中的运用
        (二) “透视视高法”在《点石斋画报》中的运用
    二、涉外报道中体积感的塑造
第六章 《点石斋画报》涉外报道外国人形象变化
    一、西方女性媒体形象变化
    二、西方男性媒体形象变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真相画报》与“视觉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画报研究回顾
        一、画报小史
        二、画报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视角:视觉现代性
        一、以视觉性应对视觉冲击
        二、现代性与视觉现代性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组织架构
第二章 真相观:《真相画报》与时事新闻
    第一节 “真相观”:《真相画报》与时事照片
        一、《真相画报》的创刊背景
        二、《真相画报》之于“真相”
        三、照片之于“真相”
    第二节 摄影:格物与写真
    第三节 照片:无声的证据
        一、作为证据的照片:为革命赴死的身体
        二、作为证据的照片:为革命动员的身体
    本章小结:真相的出镜
第三章 时空观:风景照中的国族认同
    第一节 “地势写真画”:具象地图与国族认同
        一、地景照与人文地理
        二、地景照与图画地图
        三、地景照与国族认同
    第二节 名胜写真画:废墟空间与历史记忆
        一、废墟残迹与文化赋义
        二、废墟空间与民族记忆
    本章小结:风景照的意志
第四章 “器物秀”:物质文明与救国想象
    第一节 “物质救国”与振兴实业
        一、从物质救国到物质文明
        二、从工业救国到振兴实业
    第二节 军事重器与救国想象
        一、海陆空:军舰、铁路、飞机
        二、飞机救国与视觉革命
    本章小结 恋物的“器物秀”
第五章 “新国画”:折衷主义与绘画现代性
    第一节 “新国画”与折衷主义
        一、博物写实的“新国画”
        二、日风熏染的“新国画”
    第二节 “新国画”与美术革命
        一、“美术革命”聚焦点:“新国画”
        二、“美术革命”实质:中西画之争
        三、“新国画”:艺术与政治的胶葛
    本章小结 革命的艺术
第六章 传播网:图像传播与艺术传播
    第一节 图像传播的变革
        一、图画新闻(Illustrated News)
        二、新闻摄影(Photojournalism)
        三、图像论政
    第二节 网状的艺术传播
        一、社交性艺术
        二、大众传播艺术
    本章小结 传播的力量
第七章 结论:《真相画报》的视觉现代性
参考文献
图版目次
附录
后记

(10)《点石斋画报》的新知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点石斋画报》的创办条件
    第一节 《点石斋画报》创办的外部条件
        一、 良好的传播环境
        1、 西学东渐的政治文化背景
        2、 商业城市的崛起
        二、 渴望“新知”的受众群
        1、 社会分层
        2、 画报消费需求的产生
        三、 石印技术的传入与推广
        1、 速度快捷
        2、 图像精确
        3、 价格低廉
    第二节 《点石斋画报》创办的内部条件
        一、 中西合作的传播主体
        1、 创办者美查
        2、 主要画师——吴有如
        3、 其他画师
        二、 画报的创办理念
        1、 以《申报》为依托
        2、 对“时事”之强烈关注
        3、 画报传播“新知”之功能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点石斋画报》的新知传播
    第一节 西洋器物与日用洋货
        一、 西洋器物炫耳目
        二、 日用洋货称新奇
    第二节 西洋奇制与近代科技
        一、 种种奇器接踵来
        二、 科技新知受欢迎
    第三节 西医新知与医疗设备
        一、 西医技术颇神奇
        二、 医疗设备显先进
        三、 良好医德赢民心
        1、 鞭挞中医
        2、 赞扬西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点石斋画报》的传播体式探析
    第一节 《点石斋画报》图像的形象化
        一、 形神逼肖的图像
        二、 赏心悦目的图像
    第二节 《点石斋画报》图像的新闻化
        一、 创造现场感
        二、 突出奇异性
    第三节 《点石斋画报》的趣味化
        一、 巧设悬念,打造包袱
        二、 融入调侃、谐趣元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画面中的题跋——作为附属的文字
    第一节 《点石斋画报》的文字特征
        一、 风格——频繁引经据典
        二、 词语——富含感情色彩
    第二节 《点石斋画报》中文字的作用
        一、 辅助性说明的文字
        二、 新闻性评析的文字
    本章小结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百年前的风俗画卷 简介《点石斋画报》(论文参考文献)

  • [1]《点石斋画报》(1884-1898)图文艺术化传播与出版研究[D]. 陈建红.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4)
  • [2]《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D]. 吴利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4]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D]. 李隽.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清末民初“风俗版画”研究[D]. 李秋实. 西安美术学院, 2017(10)
  • [6]“向民间去”的美术理想与民间传统的发现与融合(1919-1945)[D]. 毛宁.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
  • [7]清末民初广州《时事画报》研究(1905-1913)[D]. 赵敏. 暨南大学, 2016(12)
  • [8]《点石斋画报》涉外报道研究[D]. 沈洁. 安徽大学, 2015(12)
  • [9]《真相画报》与“视觉现代性”[D]. 陈阳. 复旦大学, 2014(01)
  • [10]《点石斋画报》的新知传播研究[D]. 陈超. 黑龙江大学, 2013(S1)

标签:;  ;  ;  ;  ;  

一百年前的风俗图 简介 《点石斋画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