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80C196KC微处理器的高速串行通讯(论文文献综述)
任永锦[1](2019)在《基于80C196KC控制的交变磁控电源研究》文中指出GMAW(Gas Metal Arc Welding)是现在各种金属构件广泛采用的焊接工艺方法之一,但是常规的GMAW焊丝熔敷效率低,导致生产效率较低。解决该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焊接电流,焊接电流增加会同步提高焊接速度和焊丝熔化速度,从而提高焊接效率。但是焊接电流增大到超过第二临界电流,就会形成不稳定的旋转射流过渡,使焊接飞溅增大,焊接质量也会变差,形成各种缺陷,所以无法单纯用增大焊接电流的方法来提高GMAW的焊接效率。由于电弧等离子体的良好导电性,外部磁场可以作用于电弧,对电弧的形状和位置产生影响。所以可以考虑对大电流条件(超过第二临界电流)下的GMAW施加外部磁场,探索磁场对大电流条件下形成的不稳定旋转射流过渡的有益影响,使在磁场的作用下通过提高焊接电流的方法来提高焊接效率成为现实。本课题研发了一套磁场发生装置,包括交变磁控电源和励磁线圈。其中数字化的交变磁控电源可以输出电流调节范围为020A,频率调节范围为05000Hz,占空比调节范围为080%的交变电流。励磁线圈安装在GMAW自动焊枪上,要求与焊丝同轴。励磁线圈作为交变磁控电源的负载,目的是产生一定强度和频率的纵向交变磁场,使其作用于电弧、液流束以及熔池。研发的交变磁控电源主电路采用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式双逆变结构,一次逆变选择半桥逆变拓扑结构实现电流调节,半桥逆变电路中选择的IGBT型号为K30N60HS;二次逆变电路实现频率、占空比的调节,电路中选择的IGBT型号也为K30N60HS。磁控电源设计了数字化的人机界面,并且具有过热、过流以及过/欠压等保护功能。磁控电源控制系统采用16位的80C196KC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依据磁控电源所要实现的功能,设计了主控芯片最小系统、半桥驱动系统、二次逆变驱动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励磁电流采样及D/A转换系统、保护系统等。设计的各个系统包括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在硬、软件的配合下共同实现磁控电源设计的功能。根据设计的主电路以及控制系统,通过制作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和程序调试,研制出交变磁控电源样机。对研制的磁控电源通过单独加载控制电,在整个参数调节区间测试了人机界面给定与显示,以及面板给定参数下半桥逆变和二次逆变的驱动波形,测试结果表明在整个磁控电源参数调节范围内人机界面显示正常,驱动波形符合要求。搭建了交变磁控电源励磁电流和磁感应强度波形测试系统,测试了不同给定参数下的励磁电流波形和励磁线圈轴线一定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波形,并分析了励磁电流波形的有效值,大量的试验数据为后续工艺试验做准备。搭建了纵向交变磁场作用下的GMAW工艺试验系统,在大电流条件下对MIG(Melt Inert-Gas Welding)、MAG(Metal Active Gas Arc Welding)分别进行了施加交变磁场前、后的焊接工艺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外加纵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存在一个磁感应强度和频率最佳匹配区间,在该区间内纵向磁场对大电流条件下的MIG、MAG形成的不稳定旋转射流过渡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使焊缝成型得到改善并降低MAG焊产生的飞溅。
张敬东[2](2012)在《可控自燃光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汽车总量的快速增长使地球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汽车发动机在消耗了大量石油资源的同时又是城市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在这种情况下,近些年来内燃机研究领域兴起了一种叫做可控压缩自燃(CAI)的新型燃烧模式,CAI燃烧因为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低排放性获得了研究人员的广泛青睐。然而目前这种燃烧模式还只能在实验室中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不了解CAI燃烧时缸内的混合气浓度和温度分布情况,又不能像传统发动机一样利用火花塞控制燃烧始点,导致其燃烧性能低、负荷范围小等关键性的问题难以解决。所以人们开始考虑如何通过调整汽缸内气体和温度分布控制发动机可控自燃,但是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密封性极好,很难得到汽缸内的燃烧参数,这时人们想到了光学发动机。光学发动机具有能够到达燃烧室的光学通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光学诊断技术来测量CAI燃烧缸内的浓度和温度分布等参数。本文设计了一套光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控制光学发动机CAI燃烧,为光学诊断试验提供基础。首先根据光学发动机控制中要采集的信号选取相应的传感器,对各传感器性能、原理及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完成喷油与点火装置的选型并了解喷油量与点火时刻的控制过程。为了满足光学发动机CAI燃烧的要求,设计的系统中使用了一种电液式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基于80C196KC设计了光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硬件部分,并将硬件电路进行了模块划分,主要分为微处理器及扩展电路、电源管理电路、信号输入输出电路等。又利用汇编语言开发了控制系统软件部分,包括光学发动机启动控制、稳态控制、超速控制等。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抗干扰性。针对光学发动机CAI燃烧的要求,在系统中增加了一套在线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完成对发动机控制量的在线调整并实现燃烧模式的转换。设计完成后我们在ZS1105柴油机改装的光学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初步试验,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中采用的传感器、执行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能够实现准确的测量和控制,可变配气机构驱动进排气门开启和闭合的反应延迟时间也能够满足系统的基本要求。试验通过程序控制光学发动机在SI模式下启动,稳定后利用在线控制系统关闭火花塞驱动信号、控制发动机排气门晚关,实现了光学发动机的CAI燃烧。
马勇[3](2010)在《城市轨道车辆超级电容储能再生制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目前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佳手段。但是,城市轨道车辆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就包括制动能量的回收和利用的问题。目前的城市轨道车辆运行线路的站间距比较短,列车的启动和制动频繁,列车制动时有几种常用的制动方式:空气制动、电阻制动、再生制动。但是空气制动和电阻制动是将列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失到大气中,其制动能量得不到回收和再利用。而再生制动是将列车制动时的能量,转化为电能馈送到直流电网上,供其他列车牵引之用。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由于直流电网的供电电压比较高,发车间隔比较长,在很多时候直流电网的电压时高于再生制动的允许电压的,再生制动的实现率较低。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再生制动方式以利用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时的动能,解决城市轨道车辆再生制动实现率偏低的问题。随着储能装置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储能装置不断涌现,这就为解决上述问题开辟了一条蹊径。本文就是围绕着新型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在城市轨道车辆电器制动系统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超级电容器为储能元件,实现能再生制动的方法应用于实际。论文采用IGBT为开关元件设计了超级电容储能再生制动的主电路,以80C196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储能再生制动系统的控制电路、保护电路构。对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了运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电路型式及控制方法能满足城市轨道车辆储能再生制动的基本要求,对储能再生制动的控制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可以使得城市轨道车辆在常用工况下均能实现再生制动。
王正富[4](2009)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新型原动系统仿真器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微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原动机仿真系统从传统的模拟控制向数字控制转变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我国过去已有的原动机仿真系统中,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模拟控制电路,存在结构复杂、电子元器件易老化、易受环境温度影响、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系统的性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控制技术也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阔的应用。通过综合自动化控制模式实现对动态模拟实验室的管理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而通信协议是实现控制的关键。MODBUS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具有开放性、易实现、扩展性好、用户范围广等优点,使之成为工业控制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本文主要基于以上几点考虑,结合实际研究工作,提出了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基于微机控制实现原动系统动态仿真的理论与技术,建立满足原动系统动态特性仿真准确性与通用性协调统一条件下发电机原动系统的通用数学模型。详细研究和分析了以芯片Intel80C196KC为核心的数字控制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仿真器的功能和特点,分析和设计了F-03型原动系统装置的硬件电路,包括一次主回路、操作回路、微机控制电路、串行通信电路、硬件抗干扰电路的选择,并在完成硬件电路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原动系统仿真器所要实现的功能,采用MCS-96汇编语言编写了系统软件。上位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遵循MODBUS协议,本系统采用串行异步、半双工通讯方式;上位机软件采用VisualBasic6.0语言编写,实现了系统的命令控制、系统参数整定、运行参数监控及状态显示等,成功实现了远程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原动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试验与现场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晏双鹤,孔薇,胡明华[5](2008)在《CAN总线在汽车自动变速系统中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文中介绍了利用CAN总线技术实现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与发动机电控单元之间通信的方法,详细阐述了CAN总线系统电路的设计,以及说明了网络软件的设计过程。
冯子成[6](2008)在《基于单片机的无纸记录仪研发》文中认为记录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记录仪表,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现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记录仪从开始的模拟式发展为智能数字式。课题研究的是基于80C196KC—20的AR型无纸记录仪,属于智能化数字记录仪。这种无纸记录仪有如下特点:可以采集9路信号通道,通道间采用固态继电器实现完全隔离;操作者和记录仪之间信息交流灵活,数据存储多样化。这种无纸记录仪的主要功能有如下:运用串口实现RS485通讯,以便将无纸记录仪存储的数据通过通讯线路传递到控制中心,实现仪表的远程控制;扩展USB通讯接口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将历史数据导出保存、分析;扩展了数据存储卡,存储部件选用FLASH存储芯片,可以达到成本低,存储可靠,可以反复擦除等优点;信息输出采用液晶显示,可以将记录仪采集的现场信号以曲线、图表、数字等多种形式显示出来方便操作人员观看分析;根据需要还配备具有多功能键盘以便实现人机信息的交互,通过键盘输入接口可以方便的将控制信息输入无纸记录仪。课题通过这些功能接口的研发使AR无纸记录仪系统具备了本地和远程可操作性,数据保存多样性,显示多样性,信号输入多样性和量程输入范围宽等;同时配置精细的生产工艺使设计出的记录仪有着良好的稳定性、高的可靠性和优越的性价比。课题完成了USB接口模块设计、液晶显示模块设计、通信模块设计以及现场仪表的可靠性设计等,课题的研究也为公司的记录仪研发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储备基础。运用本研究的技术生产的无纸记录仪完全满足企业标准和国家相关标准需要。该产品的成功投放市场证明了本研究的各项技术的合理性、可行性。
杨晓峰[7](2008)在《基于DSP+MCU数字化焊接电源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新型工业化的浪潮推动了先进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焊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质量、高效率的焊接则离不开高性能的焊接电源。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焊接电源的数字控制技术已经成为该领域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前沿与热门课题,数字化焊接电源代表了今后焊接电源发展的方向。本研究从完善数字化焊接电源系统以及更充分发挥数字化电源优势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比较数字化焊接电源的控制器结构及功能特点,设计出了一套基于DSP+ MCU双处理器的控制架构,可灵活应用于多种焊接方法的数字化焊接电源控制系统。该架构整合DSP的强大数字信号运算处理能力和MCU多任务管理和流程控制的优势,给DSP和MCU双控制器分配了不同的任务。DSP通常执行波形控制等要求数字信号高速处理,计算密集的任务,而MCU则负责焊接控制系统中人机交互界面、网络通讯等调度控制工作。本文完成了包括基于IGBT的逆变电源主电路、DSP(TMS320LF2407A)和MCU(80C196KC)最小系统和外围电路、送丝电路等硬件电路的设计;数字PID控制算法、人机交互系统、接口通讯等软件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抗干扰设计。为了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本课题中DSP和MCU之间采用双端口RAM(随机存取存储器)通讯方式;为了方便软件升级和控制,在数字化控制系统和上位机通讯网络建立方面,在MCU与上位机之间采用RS232串行通信。本课题对数字化焊接电源的扩展功能做了相关研究。针对当前焊接电源联网能力弱的实际,为满足信息化制造的需求,本课题开发设计了基于以太网控制器芯片RTL8019AS数字化焊接电源的嵌入式网络接口,可以直接联入局域网和Internet。针对当前数字化焊接电源对外部设备相关控制接口少的现状,为适应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开发了基于模数转换器TLC5615的外部通用设备控制接口。对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研究表明,该数字化控制系统可以对焊接电源实现实时、快速、准确的控制。该控制器为今后焊接电源数字化控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
高志欣[8](2008)在《现代有轨电车牵引逆变器的开发》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市现代化轨道交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全国许多城市争相发展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以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现代有轨电车的运用不但适应了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的需求,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居民的日常出行,而更主要的是解决了因地铁和轻轨工程造价昂贵而造成的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发展现代有轨电车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理想选择。现代有轨电车采用交流牵引控制、微机监控显示、气电联合制动、空气弹簧、弹性车轮等国际先进技术,与传统的有轨电车相比具有快速、舒适、环保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交流传动技术取代传统的直流传动技术已成为目前现代有轨电车电力牵引的趋势,由于我国的城市轨道车辆交流传动系统大多数依赖国外进口,因而城市轨道车辆交流传动系统中牵引逆变器的国产化则是目前的重点研究课题。本课题针对750V直流供电条件下的4×75KW交流牵引电动机牵引系统的要求,按4C4M驱动方式对逆变器进行设计、开发。具体设计内容包括主电路设计、驱动电路设计、控制电路设计、保护电路设计,并对散热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开发的逆变器配备数据通信接口,通过该接口使逆变器接收上层牵引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本课题的研究对牵引逆变器的国产化进行探索,满足现代有轨电车交流牵引传动系统的需要,为将来实现地铁、轻轨等更大功率的交流传动系统做技术上的储备。
白凌[9](2007)在《电磁流量计转换器数字电路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电磁流量计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速度式流量计。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电磁流量计发展现状和趋势基础之上,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对电磁流量计转换器的硬件和部分软件进行设计。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采用:80C196KC和80C51两种微处理器对系统进行控制;12位低功耗模数转换芯片ADS7806进行信号转换;32×8位片外数据存储芯片CY62256和片外程序存储芯片M28256进行存储空间扩展;128×64的液晶显示模块MSC-G12864DYSY进行数据显示;RS-485标准总线来实现仪表通信。两个系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电路逻辑,前者采用CPLD而后者采用专用逻辑功能芯片。采用了单片机控制方式可选的励磁技术。在充分考虑PCB抗干扰技术的前提下进行PCB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系统软件设计,使用80C196KC和80C51单片机C语言对数据采集与显示过程进行控制,程序结构清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并应用Wave仿真器进行软硬件的联合调试。本项目的开展,对电磁流量计的软硬件开发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提高我国电磁流量检测技术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大海[10](2006)在《交流牵引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控制以及交流电机控制理论的完善,交流电机控制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取代直流牵引传动的趋势。在城市轨道车辆电力牵引系统中,交流传动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80C196KC和三相PWM波形发生器SA4828为核心的三相逆变控制电路,适用于三相异步电动机不同的逆变控制方式。该电路可通过SA4828产生PWM控制信号,也可通过微处理器编程产生PWM控制信号。 本论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变频调速的基础技术,如PWM逆变器工作原理、控制方法的理论依据及微机实现等。介绍了设计交流变频调速系统所牵涉到的系统软硬件,并对整个系统的主电路、控制电路、各种保护电路以及实现控制的软件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主电路部分给出了逆变器、IGBT驱动电路的外围器件各个环节的参数的计算。设计时强调了系统工作的安全性,给出了具体的系统保护电路,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比较重要的参数。控制电路以微机作为实现SPWM算法的运算核心,强调微机对电机控制的实时性。 本文同时还探讨了设计数字化系统所必须注意的电磁兼容性要求,给出了系统的软件、硬件、保护电路和软件抗干扰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些设计使系统能够可靠工作,运行状态良好,达到了设计目的。
二、基于80C196KC微处理器的高速串行通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80C196KC微处理器的高速串行通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80C196KC控制的交变磁控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磁控焊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磁控焊接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磁控焊接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第二章 主电路设计及分析 |
2.1 磁控电源总体结构设计 |
2.2 主电路设计及其器件选择 |
2.2.1 电磁兼容性(EMC)设计 |
2.2.2 输入整流滤波及合闸软启动电路 |
2.2.2.1 输入整流滤波及合闸软启动电路原理介绍 |
2.2.2.2 输入整流滤波及合闸软启动电路关键器件选择 |
2.2.3 半桥逆变电路 |
2.2.3.1 半桥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
2.2.3.2 半桥逆变电路器件选择 |
2.2.4 高频变压器设计 |
2.2.4.1 高频变压器技术要求 |
2.2.4.2 磁芯材料及结构的选择 |
2.2.4.3 磁芯尺寸的计算 |
2.2.4.4 原、副边匝数计算 |
2.2.5 输出整流及二次逆变电路 |
2.2.5.1 输出整流及二次逆变电路原理介绍 |
2.2.5.2 输出整流二极管及IGBT的选择 |
2.2.6 主电路可行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主控芯片选择及资源分配 |
3.2 主控芯片最小系统设计 |
3.2.1 时钟信号 |
3.2.2 复位电路 |
3.2.3 单片机存储扩展 |
3.3 励磁电流采样电路及D/A转换电路设计 |
3.4 半桥驱动系统设计 |
3.4.1 时间比率控制模式及控制芯片选择 |
3.4.2 驱动电路设计 |
3.5 二次逆变驱动系统设计 |
3.6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3.6.1 磁控电源数字化面板设计 |
3.6.2 参数预置与显示电路 |
3.7 保护电路设计 |
3.7.1 过热、过/欠压判断及保护电路设计 |
3.7.2 过流判断及保护电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及编程设计 |
4.1 程序实现的功能 |
4.2 主程序设计 |
4.3 参数预置与显示子程序设计 |
4.3.1 程序流程图 |
4.3.2 程序代码 |
4.4 PI控制子程序设计 |
4.4.1 程序流程图 |
4.4.2 程序代码 |
4.5 HSO模块子程序设计 |
4.6 实时显示电流子程序设计 |
4.7 故障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4.8 其他子程序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磁控电源调试及纵向交变磁场下工艺实验 |
5.1 设备搭建 |
5.1.1 制板与调试 |
5.1.2 磁控电源样机搭建 |
5.2 独立测试 |
5.2.1 参数预置与显示电路测试 |
5.2.2 驱动电路测试 |
5.2.2.1 示波器介绍 |
5.2.2.2 半桥驱动电路测试 |
5.2.2.3 二次逆变驱动电路测试 |
5.3 励磁电流波形及磁感应强度测试 |
5.3.1 试验系统搭建 |
5.3.2 试验系统设备介绍 |
5.3.2.1 励磁线圈设计 |
5.3.2.2 高斯计介绍 |
5.3.2.3 数据采集卡及LabVIEW软件介绍 |
5.3.3 试验数据及其波形 |
5.3.4 磁感应强度峰值、频率统计 |
5.4 纵向交变磁场作用下的焊接工艺试验 |
5.4.1 纵向交变磁场作用下的MIG焊工艺试验 |
5.4.2 纵向交变磁场作用下的MAG焊工艺试验 |
5.4.3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2)可控自燃光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AI 燃烧模式简介 |
1.2.1 CAI 燃烧的特点 |
1.2.2 CAI 燃烧的发展及现状 |
1.2.3 CAI 燃烧的实现方法 |
1.3 光学发动机简介 |
1.3.1 光学发动机的发展 |
1.3.2 光学发动机的分类 |
1.3.3 光学诊断实验 |
1.4 发动机电控系统简介 |
1.4.1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
1.4.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3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优点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学发动机电控系统整体设计 |
2.1 光学发动机电控系统信号输入装置 |
2.1.1 转速传感器 |
2.1.2 曲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
2.1.3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
2.1.4 气门升程传感器 |
2.1.5 氧传感器 |
2.1.6 爆震传感器 |
2.1.7 其它传感器 |
2.2 执行元件 |
2.2.1 点火装置 |
2.2.2 喷油器 |
2.3 光学发动机气门驱动系统 |
2.3.1 可变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
2.3.2 两位三通高速电磁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学发动机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微处理器及扩展电路设计 |
3.1.1 微处理器选型 |
3.1.2 扩展电路设计 |
3.2 供电系统电路设计 |
3.3 信号输入电路设计 |
3.3.1 发动机转速信号输入电路 |
3.3.2 上止点信号输入电路 |
3.3.3 节气门位置信号输入电路 |
3.3.4 模拟量信号输入电路 |
3.4 驱动信号输出电路设计 |
3.5 在线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6 硬件电路抗干扰性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学发动机电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初始化设计 |
4.2 发动机启动控制程序设计 |
4.3 稳态控制程序设计 |
4.4 信号采集控制程序设计 |
4.5 气门驱动控制程序设计 |
4.6 喷油驱动控制程序设计 |
4.7 软件抗干扰性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学发动机电控试验初步研究 |
5.1 光学发动机试验台架搭建 |
5.2 传感器与执行器标定 |
5.2.1 气门升程传感器标定 |
5.2.2 喷油器标定 |
5.2.3 光学发动机可变配气机构性能研究 |
5.3 光学发动机燃烧模式转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城市轨道车辆超级电容储能再生制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 |
1.1.2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方式 |
1.2 目前城市轨道车辆系统再生制动的基本形式 |
1.3 常见储能方式及超级电容储能的特点 |
1.4 本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1 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的设计及制作 |
1.4.2 储能再生制动系统控制方式的研究 |
1.4.3 系统控制程序的开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型储能元件—超级电容器 |
2.1 超级电容的发展和现状 |
2.2 超级电容器的特性 |
2.3 超级电容器的基本原理 |
2.4 超级电容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储能再生制动变流器主电路设计 |
3.1 储能再生制动系统主电路的总体要求 |
3.2 储能再生制动变流器电路形式 |
3.3 储能再生制动变流器主电路分析 |
3.3.1 双向DC—DC 变换单元 |
3.3.2 电阻制动工况 |
3.4 开关元件类型的选择 |
3.5 储能再生制动变流器主电路参数的选择 |
3.5.1 系统容量的确定 |
3.5.2 超级电容器组的设计 |
3.5.3 电抗器L_N 参数的确定 |
3.5.4 储能再生制动变流器主电路开关元件参数的选择 |
3.5.5 制动电阻及制动电阻斩波器参数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设计 |
4.1 总体结构 |
4.2 MCU 的选择和外部扩展存储电路 |
4.2.1 16 位MCU 及外围扩展存储电路 |
4.2.2 8 位MCU 及外围扩展存储电路 |
4.3 复位电路 |
4.3.1 MCU 复位电路的设计 |
4.3.2 看门狗的清除 |
4.4 通信电路 |
4.5 工况给定电路 |
4.6 外部故障中断保护电路 |
4.7 模拟量输入电路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程序设计 |
5.1 89C52 单片机的通信控制程序 |
5.1.1 选择通信方式 |
5.1.2 通信协议 |
5.1.3 波特率的设置 |
5.1.4 程序设计 |
5.2 80C196 的控制主程序 |
5.2.1 主程序设计 |
5.2.2 A/D 转换设置 |
5.2.3 高速输出HSO 中断子程序 |
5.2.4 保护子程序 |
5.2.5 EXINT(外部)中断服务程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运行实验 |
6.1 实验条件 |
6.2 储能再生制动工况 |
6.3 存储能量释放工况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新型原动系统仿真器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原动机仿真系统的现状 |
1.2 原动系统仿真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动系统仿真技术及电气回路 |
2.1 发电机原动系统仿真原理 |
2.1.1 原动机的基本特性 |
2.1.2 发电机原动系统仿真的数学模型 |
2.1.3 发电机原动系统自平衡特性的仿真 |
2.2 原动系统的电气回路 |
2.2.1 主回路 |
2.2.2 操作回路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原动系统仿真的微机控制电路 |
3.1 微处理器(MCU)控制单元 |
3.1.1 80C196KC 单片机芯片概述 |
3.1.2 80C196KC 的外部存储器扩展 |
3.1.3 看门狗电路及数据掉电保护 |
3.2 信号输入单元 |
3.2.1 模拟信号输入通道单元 |
3.2.2 实时速度脉冲输入单元 |
3.3 输出脉冲触发单元 |
3.4 原动系统仿真器并口的扩展 |
3.5 测量继电保护单元 |
3.5.1 测量部分硬件电路 |
3.5.2 继电保护电路 |
3.5.3 断相保护电路 |
3.6 80C196KC 单片机与PC 机的通讯电路单元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动系统仿真的微机控制电路软件设计 |
4.1 开发语言及开发平台介绍 |
4.2 主程序的软件设计 |
4.3 中断服务程序 |
4.3.1 中断控制字 |
4.3.2 中断向量入口及写中断控制字程序 |
4.4 HSO 编程及软件定时器 |
4.5 软件定时器0 中断服务程序 |
4.6 控制多路开关及AD 采样子程序 |
4.7 系统的I/O 地址分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动系统仿真的远程监控系统 |
5.1 INTEL80C196KC 单片机与上位机的通讯 |
5.1.1 通讯方式 |
5.1.2 通讯接口 |
5.1.3 通讯参数的设定 |
5.1.4 校验方式 |
5.2 MODBUS 通讯协议 |
5.2.1 在MODBUS 网络上转输 |
5.2.2 询问一应答周期 |
5.2.3 传输模式 |
5.2.4 MODBUS 协议通信在微机上的实现方式 |
5.3 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5.3.1 下位机通讯程序设计 |
5.3.2 上位机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发电机原动系统仿真设备的调试与应用 |
6.1 干扰问题及抗干扰措施 |
6.1.1 电源净化 |
6.1.2 隔离措施 |
6.1.3 数据保护 |
6.1.4 RS-485 抗电磁干扰措施 |
6.2 控制电路调试 |
6.3 通讯模块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单片机的无纸记录仪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无纸记录仪的发展现状 |
1.2 产品开发的要求及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
1.3 课题主要工作及安排 |
2 系统软/硬件的方案设计 |
2.1 控制系统软硬件在系统中作用 |
2.2 硬件系统设计的要求 |
2.3 系统软件设计要求 |
2.4 主控制板的设计 |
2.4.1 80C196KC 单片机简介 |
2.4.2 系统设置 |
3 系统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
3.1 外围模数转换接口设计 |
3.1.1 万能信号输入对系统的要求 |
3.1.2 反馈积分型A/D 转换器理论分析 |
3.1.3 设计中积分型A/D的选择 |
3.2 通信接口的设计 |
3.2.1 80C196KC 串口通讯工作原理 |
3.2.2 通讯接口设计 |
3.2.3 USB 接口模块的设计 |
3.3 显示器模块接口的设计 |
3.4 存储卡的设计 |
3.5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
3.6 信号切换通道设计 |
3.7 开关电源设计 |
4 系统可靠性设计 |
4.1 信号放大电路所设计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4.1.1 电源旁路可靠性设计 |
4.1.2 过压保护 |
4.2 电源与地干扰 |
4.2.1 地线干扰与抑制 |
4.2.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供电干扰 |
4.3 印刷板干扰的因素及抗干扰措施 |
4.3.1 导线阻抗的影响和措施 |
4.3.2 印刷板上元器件布局的影响和措施 |
4.3.3 与外界电路连接的影响和措施 |
4.4 系统监控电路的设计 |
4.4.1 系统复位 |
4.4.2 系统运行监控 |
5 系统软件设计及信号软件处理分析 |
5.1 系统软件的构成 |
5.1.1 主程序设计 |
5.1.2 数据采集、存储程序 |
5.1.3 运算程序 |
5.1.4 显示图像程序 |
5.1.5 数据处理程序 |
5.1.6 通讯程序 |
5.2 信号处理 |
5.2.1 热电偶检测到的温度信号特点 |
5.2.2 热电偶冷端补偿的运用 |
5.2.3 热电偶信号线形化的软件处理 |
5.2.4 热电阻PT100 的处理方式 |
5.2.5 电压线形信号的处理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DSP+MCU数字化焊接电源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弧焊电源发展历程 |
1.2 数字化电源与传统模拟电源的比较 |
1.3 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数字化焊接电源系统的硬件设计 |
2.1 数字化焊接电源总体的设计 |
2.2 数字化焊接电源主回路的设计 |
2.3 MCU(单片机)介绍 |
2.3.1 单片机的特点 |
2.3.2 单片机的应用 |
2.4 DSP 介绍 |
2.4.1 DSP 特点 |
2.4.2 DSP 的应用 |
2.5 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
2.5.1 单MCU 结构的讨论 |
2.5.2 单DSP 结构的讨论 |
2.5.3 MCU+DSP 结构 |
2.6 控制系统微处理器的选择 |
2.6.1 单片机的选择 |
2.6.2 DSP 的选择 |
2.7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2.7.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
2.7.2 单片机系统外围电路设计 |
2.7.3 DSP 最小系统设计 |
2.7.4 DSP 外围电路设计 |
2.8 送丝电路的设计 |
2.9 硬件抗干扰 |
2.9.1 电源抗干扰 |
2.9.2 电路抗干扰 |
2.9.3 空间抗干扰 |
3 软件设计 |
3.1 MCU 与DSP 的编程语言及软件环境 |
3.1.1 MCU 的编程语言 |
3.1.2 DSP 的编程语言及软件环境 |
3.2 控制算法的设计 |
3.2.1 PID 控制 |
3.2.2 数字PID 控制器 |
3.3 系统通信软件的设计 |
3.3.1 MCU 与DSP 之间的通信 |
3.3.2 MCU 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 |
3.4 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 |
3.4.1 人机交互方式的选择 |
3.4.2 人机交互系统显示界面的设计 |
3.5 软件抗干扰 |
3.5.1 指令冗余 |
3.5.2 软件陷阱 |
3.5.3 程序运行监视系统 |
3.5.4 数字滤波 |
4 扩展功能 |
4.1 嵌入式网络接口 |
4.1.1 接口硬件设计 |
4.1.2 初始化设置 |
4.2 外部设备控制接口 |
4.2.1 D/A 转换芯片TLC5615 简介 |
4.2.2 TLC5615 与TMS320LF2407DSP 接口 |
5 仿真实验与结果 |
5.1 仿真软件简介 |
5.2 数字电压控制器的仿真 |
5.3 数字电流控制器的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现代有轨电车牵引逆变器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作意义 |
1.1.1 发展现代有轨电车是解决中小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
1.1.2 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点 |
1.1.3 现代有轨电车交流传动系统的现状 |
1.2 论文所做工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有轨电车交流传动系统驱动方案 |
2.1 有轨电车交流传动系统的驱动方式 |
2.2 牵引逆变器驱动方式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4C4M 方式下牵引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
3.1 有轨电车牵引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
3.2 逆变器与牵引电机的匹配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逆变器主电路设计 |
4.1 主电路形式 |
4.2 开关元件的选择 |
4.3 缓冲电路的设计 |
4.3.1 缓冲电路的作用 |
4.3.2 缓冲电路的形式 |
4.3.3 缓冲电路的参数 |
4.4 逆变器的过电流、过热保护电路 |
4.4.1 逆变器过电流保护电路的设计 |
4.4.2 IGBT 过热保护电路的设计 |
4.5 冷却方式 |
4.6 驱动电路设计 |
4.6.1 驱动电路的要求 |
4.6.2 驱动电路参数的选择 |
4.6.3 驱动电路的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逆变器控制电路设计 |
5.1 控制电路应具备的功能 |
5.2 控制电路的结构 |
5.2.1 总体方案设计 |
5.2.2 AT89S52 外扩存储电路 |
5.2.3 80C196KC 外扩存储电路 |
5.2.4 SA4828 接口电路 |
5.2.5 MCU 复位电路 |
5.2.6 IGBT 功率模块接口电路 |
5.2.7 显示电路 |
5.2.8 电流采样电路 |
5.2.9 工况给定电路 |
5.2.10 保护电路 |
5.3 控制电路的通信系统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电磁流量计转换器数字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磁流量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1 电磁流量计的发展历史 |
1.2.2 电磁流量计的发展现状 |
1.2.3 我国的电磁流量计发展与应用 |
1.2.4 电磁流量计的特点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任务及安排 |
第二章 电磁流量计的基本原理与励磁系统的研究 |
2.1 电磁流量计的基本原理 |
2.1.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2.1.2 电磁流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
2.1.3 电磁流量计内阻的研究 |
2.2 电磁流量计的组成 |
2.3 励磁系统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
3.1 电磁流量计转换器简述 |
3.2 单片机80C196KC |
3.3 基于80C196KC EMF 的采集与显示部分硬件电路设计 |
3.3.1 数据采集部分的硬件电路设计 |
3.3.2 显示部分的硬件电路设计 |
3.4 基于80C196KC EMF 的逻辑实现与片外存储空间扩展 |
3.4.1 系统中逻辑功能的实现 |
3.4.2 片外数据存储芯片CY62256 |
3.4.3 片外程序存储芯片M28256 |
3.5 基于80C196KC EMF 其它外围电路设计 |
3.5.1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
3.5.2 通信模块设计 |
3.5.3 励磁电路设计 |
3.6 基于80C51 的电磁流量计数字转换器数字电路设计 |
3.6.1 80C51 单片机简介 |
3.6.2 基于80C51 单片机电磁流量计的译码电路设计 |
3.7 PCB 的抗干扰设计 |
3.8 硬件调试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 |
4.1 基于80C196KC 单片机C 语言的软件设计 |
4.1.1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1.2 显示程序设计 |
4.1.3 采集与显示整体设计 |
4.2 基于80C51 单片机C 语言的软件设计 |
4.3 软件调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加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
(10)交流牵引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1 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的发展 |
1.1.2 交流电机控制理论的发展 |
1.1.3 PWM逆变控制技术的发展 |
1.1.4 微处理器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发展 |
1.2 本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3 本课题完成的主要任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PWM变频调速技术的研究 |
2.1 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2.1.1 正弦PWM |
2.1.2 电流滞环PWM控制 |
2.1.3 空间矢量PWM |
2.2 PWM逆变器的调制 |
2.2.1 PWM逆变器的调制方式 |
2.2.2 载波比与输出谐波分量的关系 |
2.3 PWM的控制模式及其实现 |
2.4 PWM技术的发展 |
2.4.1 指定谐波消除法 |
2.4.2 移相式SPWM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主电路的设计 |
3.1 主电路设计 |
3.2 驱动电路的设计 |
3.2.1 IGBT的发展 |
3.2.2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3.3 PWM信号产生方法 |
3.3.1 SA4828特点及工作原理 |
3.3.2 SA4828芯片控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电路设计 |
4.1 总体方案设计 |
4.2 AT89S52外扩存储电路 |
4.3 80C196KC外扩存储电路 |
4.4 SA4828接口电路 |
4.5 MCU复位电路 |
4.6 通讯电路 |
4.7 IGBT功率模块接口电路 |
4.8 显示电路 |
4.9 电流采样电路 |
4.10 工况给定电路 |
4.11 保护电路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程序设计 |
5.1 AT89S52通讯程序设计 |
5.1.1 通讯方式选择 |
5.1.2 通讯协议 |
5.1.3 波特率的设置 |
5.1.4 程序设计 |
5.2 80C196KC程序设计 |
5.2.1 主程序设计 |
5.2.2 电流瞬时值控制法子程序 |
5.2.3 显示电路程序 |
5.3 SA4828程序设计 |
5.3.1 初始化寄存器的内容设定及编程 |
5.3.2 控制寄存器的设定及编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基于80C196KC微处理器的高速串行通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80C196KC控制的交变磁控电源研究[D]. 任永锦.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9)
- [2]可控自燃光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设计[D]. 张敬东. 吉林大学, 2012(09)
- [3]城市轨道车辆超级电容储能再生制动技术研究[D]. 马勇. 大连交通大学, 2010(04)
- [4]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新型原动系统仿真器的研究与应用[D]. 王正富. 湖南大学, 2009(01)
- [5]CAN总线在汽车自动变速系统中的研究与开发[J]. 晏双鹤,孔薇,胡明华. 北京汽车, 2008(06)
- [6]基于单片机的无纸记录仪研发[D]. 冯子成. 重庆大学, 2008(06)
- [7]基于DSP+MCU数字化焊接电源研究与设计[D]. 杨晓峰. 重庆大学, 2008(06)
- [8]现代有轨电车牵引逆变器的开发[D]. 高志欣.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6)
- [9]电磁流量计转换器数字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 白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06)
- [10]交流牵引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开发[D]. 李大海. 大连交通大学, 2006(01)
标签: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单片机最小系统论文; 单片机复位电路论文; 再生制动论文; 制动电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