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药新技术的发展与新世纪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凯[1](2019)在《异丁苯酰化-加氢-羰基化新工艺合成布洛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与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安乃近一起被称为解热镇痛“四大金刚”,其解热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为了响应国家对“清洁生产”的呼声,我国迫切需要一种合成布洛芬的新工艺。以异丁苯为起始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加氢还原和羰基化三步合成布洛芬,相较于国内已工业化的Boots工艺的五步反应,BHC工艺是一种典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因此展开BHC工艺合成布洛芬的研究并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很有必要。本论文开展了异丁苯经傅克酰基化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酮、对异丁基苯乙酮催化加氢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醇和对异丁基苯乙醇羰基化生成布洛芬的全新清洁合成工艺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异丁苯经傅克酰基化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酮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单因素的考察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对其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的反应物摩尔配比为三氯化铝:乙酰氯:异丁苯=M1:M2:1;最佳反应温度为0-10℃;反应物的滴加顺序为三氯化铝(二氯甲烷)→乙酰氯→异丁苯;在后续的水解反应中水解温度为15-20℃;为确保目的产物对异丁基苯乙酮的质量要尽可能加快滴加速度,由上述条件下完成反应对异丁基苯乙酮的收率能达到97%以上。(2)对Pd/C催化对异丁基苯乙酮加氢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醇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单因素的考察对其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为:30 g对异丁基苯乙酮,m(对异丁基苯乙酮):m(甲醇)=1:3;T=30℃;P=0.8 MPa;m(5%Pd/C)=2.4 g;m(30%NaOH)=X1 g,由上述条件下完成反应对异丁基苯乙醇的收率可以达到96%以上。在一定的实验条件范围内,经正交实验确定了加氢反应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催化剂用量>NaOH用量>氢气的压力。并对Pd/C催化剂反应前后进行N2-吸附脱附、TEM、XRD表征分析,确定了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活性降低的原因。(3)对对异丁基苯乙醇羰基化生成布洛芬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单因素的考察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反应体系为:PdCl2(PPh3)2-TsOH-NCl-CuCl2&PdCl2-H2O-1,4-二氧六环;较佳的反应条件为:m(对异丁基苯乙醇)=22.25 g,m(对甲苯磺酸)=4.27 g,m(NCl)=0.98 g,V(1,4-二氧六环)=78 ml,V(H2O)=6 ml,T=110℃,P(CO)=5.5 MPa,由上述条件下完成反应布洛芬的收率能达到82%。在一定的条件范围,经正交实验确定了羰基化合成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温度>压力>催化剂的类型>溶剂的类型。
王凤军[2](2014)在《布洛芬新工艺研究》文中提出布洛芬为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该药可缓解急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软组织风湿的发作;用于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科、产科、矫形手术后的疼痛以及软组织运动损伤后的肌肉、骨骼引起的疼痛,也可缓解头痛、滑囊炎、肌腱炎等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性疼痛;对痛风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还可以用于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高热。自问世以来,因其抗炎、解痛、退热的作用,远比阿斯匹林、保泰松和扑热息痛强,而倍受消费者青睐。布洛芬的合成工艺主要是传统的Boots工艺和最新的BHC绿色合成工艺。新华制药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并采用了以异丁基苯为起始原料,1,2-转位重排工艺的合成路线。目前的布洛芬合成过程分为六大工序:氯酮工序、缩合工序、重排工序、水解工序、酸化工序、精制工序。其中生产工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生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产品质量达不到高端市场的特殊要求,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本论文试图从几个方面着手对现行工艺进行改进提高,解决以上难题。氯酮工序使用的二氯乙烷为一类有毒溶剂,欧盟EDQM明令禁止使用,而布洛芬产品70%出口,这意味着布洛芬不能进入欧洲市场。经过工艺筛选,我们选用二氯甲烷代替二氯乙烷用于氯酮的合成,布洛芬的总收率及各工序收率基本一致,质量情况明显好于原工艺,达到欧美药典USP、BP、EP6.1等高版本要求,为布洛芬产品顺利打入欧美市场提供了质量保证。缩合工序所占时间最长,对布洛芬总生产周期起到了主要的控制作用。所以,缩短缩合工序的周期对减少总生产流程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料成本、减少能量消耗具有很大的作用。之后,我们通过正交实验法考察了现重排工艺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布洛芬生产工艺的影响,并且对原工艺进行了改进,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提高了布洛芬产率、降低了成本。研究结果以及工业化应用表明:本论文所改进的布洛芬工艺,不但可以提高布洛芬产品的质量,稳定产品收率,而且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物料的成本和节约能源。该生产工艺效果显着、运行成本低而且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多杰才让,吉先才让,才让卓玛[3](2014)在《浅谈藏药剂型改革与藏医药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藏药剂型的实际发展规律,发现藏药剂型与藏药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藏医药要发展就必然离不开藏药剂型的支持,藏药剂型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藏医药的推动。要想治疗一种疾病,就必然需要使用药物,这是整个医疗系统发展的必然,藏医药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本文主要从传统藏药发展的优势、传统藏药的不足及剂型改革的必要、藏药药剂改进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简单的阐述。
程武[4](2012)在《羟丙基-β-环糊精复合磁粒的合成表征及其在靶向给药应用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众多的医药辅料中,羟丙基-β-环糊精由于具有对光、碱和热稳定,安全性高,注射刺激性小,能够通过包结等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水溶性及缓释作用等特点而被引入磁性纳米材料,形成环糊精磁性复合纳米颗粒,该复合纳米颗粒有望为磁导靶向给药系统提供良好的磁性药物载体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环糊精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往往是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得到,通常粒径分布不均匀,在水溶液中分散稳定性差等缺点。因此如何合成粒径分布均一,在水溶液中分散稳定性好的环糊精磁性磁性复合微粒的问题仍需解决。本论文首先合成了单分散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然后利用氧化法实现油相了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水相转移。最后通过磁粒与HP-β-CD进行缩合的方法制备了HP-β-CD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并对其生物相容性,体外载释药等性质进行研究。另外,本论文还对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羧基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取得实验结果如下:1:HP-β-CD磁性复合纳米颗粒的合成:通过热分解油酸铁复合物来制备粒径为12-14nm的油相磁性纳米颗粒,并在混合溶剂中用高碘酸钠实现磁性纳米颗粒的水相转移。然后采用缩合反应得到了HP-β-CD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利用TEM、FT-IR、TGA和DLS等手段对三种不同的磁性颗粒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水相转移前后磁性纳米颗粒的大小没有明显的变化,合成的HP-β-CD磁性复合纳米颗粒粒径均一,粒度分布窄,HP-β-CD在复合磁粒中所占比重为17.8%。2:HP-β-CD磁性复合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及载释药性质研究:利用以HepG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以噻唑蓝(MTT)法对不同浓度下的HP-β-CD磁性复合纳米颗粒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以抗肿瘤药物阿霉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体外载释药研究。结果显示,在600μg/ml的条件下,细胞的存活率仍高达70%。体外载释药研究发现HP-β-CD修饰后的磁粒对阿霉素的载药率达到14%以上,包封率达到90%以上,释药结果显示复合磁粒表现出较好的缓释能力。3:利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羧基能与4-溴甲基-6.7-二甲氧基香豆素(BMMC)反应效率高的特点,通过测定反应前后BMMC在溶液中的浓度变化的方法对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羧基进行定量测定。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比例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测定纳米颗粒表面羧基的方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所需样品少等优点。
刘庆阁,唐晓彬,高斌,金磊,王翠鸣[5](2010)在《中药提取数字化控制系统》文中研究指明对中药提取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验证,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化技术、过程分析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生产过程中,实现中药生产的管控一体化。
李珂[6](2009)在《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磁导靶向给药系统是目前靶向制剂研究领域的热点,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超顺磁性载药微粒能够有效集中于病变组织并释放药物,增强了药物治疗的靶向性,减小了因药物全身性分布所造成的毒副作用。以葡聚糖为基质的磁性复合微粒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及体内可代谢性能,成为磁导靶向给药的优良磁性载体。本研究以化学共沉淀得到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为原料,先通过超声分散的方法与葡聚糖反应制得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再通过交联聚合反应制备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得到的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具有超顺磁性,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并通过对磁性复合微粒的体外载释药能力,细胞毒性,载药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的研究,对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缓释性质、生物相容性及载药性能进行了评价。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优化及表征:对超声制备(以Fe3O4纳米粒子为原料,加入葡聚糖在超声处理条件下制备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和共沉淀(将二价和三价铁盐溶液与葡聚糖混合后,加入碱液制备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合成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了超声法作为制备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优选方法;并对超声法中的葡聚糖与Fe3O4磁性纳米颗粒质量比、葡聚糖的分子量、NaOH浓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葡聚糖与Fe3O4磁性纳米颗粒质量比为5:1、葡聚糖的分子量为40000、NaOH浓度为0.5 M、反应4小时为最优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制备得到了饱和磁化强度为6.78 emu/g,平均粒径为130 nm的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2)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优化及表征: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将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相互偶联后制得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对交联反应过程中NaOH浓度、交联剂的用量、交联剂的加入方式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1.5 MNaOH、分三批共加入3.6 mL经异丙醇三倍稀释的环氧氯丙烷、60℃条件下,搅拌反应8 h可得到优选的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其饱和磁化强度为48.2 emu/g,铁含量为58.9%,粒径分布范围在1~3μm的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3)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及体外释药实验:以阿霉素为研究药物,按不同阿霉素与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质量比,在37℃、180 rpm条件下,振荡反应96 h,制得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通过计算载药率与包封率可知,m阿霉素:m微粒为10%时为最佳投料比,该条件下制备的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最佳载药时间(即药物载体附载DOX量达饱和状态的时间)为72 h、载药量为78μg/mg、包封率为80.2%,符合国家药典要求;体外释药实验结果表明,该载药磁性微粒在3 h、1 d、3 d、5 d、7 d时阿霉素的累积释药率分别为34.4%、51.5%、66.5%、68.7%及69.4%。说明交联葡聚糖磁性微粒可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且有一定的缓释作用。4)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细胞毒性及释药性能研究:以人源肝癌细胞系HepG2为研究对象,利用四唑盐(MTT)法检测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细胞毒性,并对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浓度在0.5μg/mL~50μg/mL范围内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无明显细胞毒性;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对HepG2有强的杀伤作用,IC50为186μg/mL:通过比较游离阿霉素与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对HepG2的杀伤作用后,结果显示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在释放阿霉素时,表现出一定的缓释能力。
边建红[7](2009)在《缩醛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与蛋白质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表面活性剂基于其经济、实用、性能优良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目前已向绿色化、多功能化、专用化、分子设计方向发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某些用途中表面活性剂的残留也会引起多种弊端,如泡沫、乳化等,而且对环境也带来不良的影响。为了解决现有表面活性剂的缺点,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可分解表面活性剂与含有同样疏水基和亲水基的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和水溶性,并且因含有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的弱键,分解产物易被生物降解,对环境保护具有实际意义,并且可以解除表面活性剂发挥作用后不希望出现的泡沫,乳化的等情况,是新一代发展前景较好的,称之为绿色的表面活性剂。在蛋白质的科学领域中经常遇到其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问题,例如二维凝胶电泳,色谱法及质谱法等分离分析蛋白质都需要使用变性剂改变其构象或分子卷曲状态。传统的变性剂包括脲、盐酸胍等,但用量太多,导致变性后分离的困难;作为蛋白质变性剂,一般表面活性剂SDS有很强的变性能力,但由于不能分解,变性后会带来泡沫、乳化等不必要的麻烦。而选用可分解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起到SDS的变性作用,而且由于可以分解,即完成变性后除去表面活性剂引起的不良后果。本研究工作针对上述原因,合成了缩醛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一、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1、以醛为原料,与3-氯-1,2-丙二醇反应制得氯代缩醛中间体,进一步与亚硫酸钠反应,合成了两种单阴离子可分解表面活性剂。2、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优化改进了合成路线:以醛(酮)为原料,分别与丙三醇或季戊四醇反应制得相应的六个缩醛缩酮中间体,所得中间体依次与3-溴-1-氯丙烷、亚硫酸钠反应,合成了两类六种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同时对部分中间体的反应原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选择实验,进一步改进了中间体的分离纯化方法,所得产品均通过红外和核磁的表征。二、运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烷基链的增长,临界胶束浓度在减小;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比双阴离子的低;并测定了所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在酸性条件下的分解能力。三、运用荧光光谱法对可分解表面活性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分解表面活性剂与BSA作用的机理为静态猝灭,并计算得到了速率常数和猝灭常数以及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热力学常数确定了可分解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进入BSA的疏水性腔与其发生相互作用。复性后荧光光谱显示,BSA基本恢复原状,为可逆变性,但变性前后略有差别。
李晴[8](2007)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药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外商直接投资(FDI)能够通过各式的传输渠道产生正的外部性(技术溢出效应),从而使东道国经济受益,例如因FDI技术溢出效应而产生的技术转移、竞争效应和模仿效应等带来的益处。国内外一些研究也把技术溢出效应定义为,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输出的先进技术,被输入方消化吸收所导致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的转移过程所带动的输入方的经济增长。技术溢出效应可以分为国内技术溢出效应和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将主要应用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理论来分析FDI对中国制药行业产生的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中国自1949年解放以来,制药业在中国经历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制药行业迅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制药业从小到大,从落后到比较先进,经历了不平坦的发展历程。2001年,我国入世,成为外国制药厂商投资我国制药行业的重要转折点,制药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支柱产业,也将在此发生转折,入世前束缚FDI技术溢出的制约因素正得以改变。尽管中国的制药行业在其发展中受到政府的激励措施而得以发展,同时跨国企业对行业的投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对中国制药行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对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却一直不多。因此,本文旨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理论中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来分析外商投资对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回顾并分析我国制药业利用外资的历史并以杭州华东医药为例,深刻阐述了利用外资技术溢出给外国投资者、本地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带来的益处;研究入世前制约外资对我国制药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分析入世过渡期满市场放开后给制药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在更加开放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发挥我们所期望的溢出效应,从而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中间道路。
袁勤生[9](2006)在《生化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文中认为人类历史已进入了21世纪,科技进步大大推动了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本文就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工作实践对今后我国生化药物的研发思路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董婧[10](2005)在《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表面活性剂基于其多种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但在某些用途中表面活性剂的残留也会引起多种弊端,如泡沫、乳化等,其中环境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因含有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裂解)的弱键,而具有更好的环境友好特性,同时可分解表面活性剂可以解除表面活性剂发挥作用后不希望出现的泡沫,乳化的等情况,以及分解后的产物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开发和性能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普遍注意,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另外,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遇到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问题,随着蛋白质的分离、分析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蛋白质的研究已越来越成熟。发展了二维凝胶电泳,色谱法及质谱法等,但无论选择何种手段分离分析蛋白质,都需要使用变性剂改变其构象或分子卷曲状态。传统的变性剂包括脲、盐酸胍等,但用量太大,导致变性后分离的困难;一般表面活性剂SDS,其与蛋白质作用,有很强的变性能力,但由于不能分解,变性后会带来泡沫、乳化等不必要的麻烦。本研究工作针对以上原因,合成了含环状缩醛的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工作首先以醛酮为原料,分别与丙三醇和季戊四醇反应制得相应的六个缩醛缩酮中间体,所得中间体与1,3-丙磺酸内酯反应,合成了两类六种含1,3-二氧杂环戊烷缩醛的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含1,3-二氧杂环己烷缩醛的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同时对反应时间、反应原料比、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优选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并对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产品通过了红外、核磁的表征。 其次,运用电导率法测定了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随着烷基链的增长,临界胶束浓度在减小;双阴离子的临界胶束浓度比单阴离子的低。测定了所合成表面活性剂在酸性条件下的分解能力。 最后,运用荧光光谱法测试了所合成表面活性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SA与表面活性剂作用的机理为静态猝灭,符合Stern-Volmer猝灭方程,并得到了猝灭常数和双分子猝灭过程速率常数。通过荧光强度与猝灭剂的关系得到了表面活性剂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依据热力学常数确定了
二、制药新技术的发展与新世纪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药新技术的发展与新世纪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异丁苯酰化-加氢-羰基化新工艺合成布洛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布洛芬的简介 |
1.1.1 物化性质 |
1.1.2 布洛芬产品技术规格 |
1.1.3 布洛芬在非甾类抗炎药中的地位 |
1.1.4 布洛芬生产规模和市场分析 |
1.2 布洛芬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2.1 转位重排法(Boots法) |
1.2.2 醇羰基化法(BHC法) |
1.2.3 烯烃羰基化法 |
1.2.4 卤代烃羰基化法 |
1.2.5 烯烃催化加氢法 |
1.2.6 环氧丙烷重排法 |
1.3 醇羰基法合成布洛芬所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1 傅克酰基化所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2 加氢反应所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3 羰基化合成所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特点 |
第二章 异丁苯傅克酰基化制对异丁基苯乙酮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步骤 |
2.2.3 产物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物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
2.3.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2.3.3 反应物滴加顺序和滴加速度对反应的影响 |
2.3.4 水解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2.3.5 放大性实验研究 |
2.3.6 反应机理的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d/C催化对异丁基苯乙酮加氢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醇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步骤 |
3.2.3 产物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温度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3.3.2 催化剂用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3.3.3 氢气压力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3.3.4 Na OH的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3.3.5 Pd的负载量及溶剂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3.3.6 正交实验考察 |
3.3.7 催化剂反应前后表征分析 |
3.3.8 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 |
3.3.9 反应机理的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异丁基苯乙醇羰基化合成布洛芬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步骤 |
4.2.3 产物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反应体系对反应的影响 |
4.3.2 反应物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4.3.4 CO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4.3.5 溶剂类型对反应的影响 |
4.3.6 催化剂类型对反应的影响 |
4.3.7 正交实验考察 |
4.3.8 催化剂的回收使用考察研究 |
4.3.9 反应机理的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布洛芬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概述 |
1.2 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理学 |
1.3 非甾体抗炎药发展历史 |
1.3.1 传统非甾体抗炎药 |
1.3.2 COX-2抑制剂 |
1.3.3 NO供体修饰的抗炎药 |
1.3.4 其它抗炎药 |
1.3.4.1 抑郁类抗炎药 |
1.3.4.2 惊厥类抗炎药 |
1.3.4.3 皮质激素类抗炎药 |
1.3.4.4 局部麻醉/抗心律失常类抗炎药 |
1.3.4.5 双磷酸盐类抗炎药 |
1.4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合理使用 |
1.4.1 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 |
1.4.2 长期用药控制用药剂量 |
1.4.3 联合用药预防消化道溃疡 |
1.5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 |
1.5.1 布洛芬简介 |
1.5.2 毒性研究 |
1.5.3 体内吸收、分布和代谢 |
1.5.4 生产规模与市场分布 |
1.5.4.1 国外生产状况 |
1.5.4.2 国内生产状况 |
1.5.4.3 布洛芬市场分析 |
第二章 布洛芬合成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
2.1 布洛芬合成方法综述 |
2.1.1 转位重排法 |
2.1.2 BHC法 |
2.1.3 烯烃羰基化法 |
2.1.4 卤代烃羰基化法 |
2.1.5 烯烃催化加氢法 |
2.1.6 环氧丙烷重排法 |
2.1.7 对异丁基苯乙稀手性羰化法 |
2.1.8 合成布洛芬的其它方法 |
2.2 本文选题思路和研究特点 |
2.2.1 布洛芬产品的研究现状 |
2.2.2 预期的结果 |
2.2.3 课题创新点 |
2.2.4 课题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布洛芬生产中氯酮工艺优化 |
3.1 实验安排 |
3.2 操作过程 |
3.2.1 二氯乙烷对照批工艺 |
3.2.1.1 原料配比 |
3.2.1.2 工艺操作 |
3.2.2 用二氯甲烷做溶剂的工艺 |
3.2.2.1 原料配比 |
3.2.2.2 工艺操作 |
3.2.3 不同温度的中间体和成品实验 |
3.3 实验数据 |
3.3.1 氯酮工序质量数据对比 |
3.3.2 缩酮-粗品中间体质量情况 |
3.3.3 改变溶剂后的成品检验情况 |
3.3.3.1 布洛芬USP31版有关物质情况 |
3.3.3.2 布洛芬BP/COS版有关物质情况 |
3.3.3.3 布洛芬EP6.1版有关物质情况 |
3.3.4 改变溶剂后各步收率情况 |
3.4 氯酮优化工艺结论 |
第四章 布洛芬生产中缩酮工艺改进 |
4.1 原缩酮的工艺方法 |
4.2 工艺改进的原理 |
4.3 考察各条件对氯酮转化率的影响 |
4.3.1 考察搅拌对反应的影响 |
4.3.2 考察反应温度对氯酮转化率的影响 |
4.3.3 考察出水量对氯酮转化率的影响 |
4.4 工艺方案的确定 |
4.5 改进工艺的实验考察 |
4.6 缩酮工艺改进的结论 |
4.6.1 缩短缩合反应时间,显着提高布洛芬产能 |
4.6.2 减少回收醇C的循环频率,稳定反应 |
4.6.3 减少副反应,提高转化率 |
4.6.4 减少水洗分层乳化,便于水洗操作 |
4.6.5 最大程度实现清洁生产 |
第五章 布洛芬生产重排工艺的优化 |
5.1 布洛芬重排工艺现状 |
5.1.1 重排工艺路线 |
5.1.2 布洛芬锌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
5.2 缩酮合成布洛芬的工艺过程 |
5.3 重排工艺的优化方案 |
5.3.1 设计正交实验 |
5.3.2 优化后的重排工艺 |
5.3.3 优化工艺和原工艺对比实验 |
5.4 重排工艺改进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技术优势及经济效益 |
6.1.2 工业化意义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目录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浅谈藏药剂型改革与藏医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藏药发展的优势 |
2 传统藏药的不足及剂型改革的必要 |
2.1藏药剂型改革的选择 |
2.2 根据药物本身的成分选择剂型 |
2.3 单味藏药剂型研究改革 |
2.4 复方藏药的剂型改革 |
2.4.1 严格根据藏药的经方、古方、验方进行剂型改革。 |
2.4.2 选择良好的药方, 改善制作剂型。 |
2.4.3 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 选择科学合理的藏药剂型。 |
3 藏药药剂改进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4 结论 |
(4)羟丙基-β-环糊精复合磁粒的合成表征及其在靶向给药应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简介 |
1.2 磁性复合纳米颗粒的特性 |
1.3 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3.1 细胞分选 |
1.3.2 核酸的提取及纯化 |
1.3.3 磁共振成像 |
1.3.4 磁热疗 |
1.3.5 免疫层析检测 |
1.3.6 药物靶向 |
1.4 环糊精及其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
1.4.1 环糊精简介 |
1.4.2 环糊精的结构及其性质 |
1.4.3 羟丙基-β-环糊精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1.5 环糊精复合磁粒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 |
1.6.1 研究的意义和出发点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及羟丙基-β-环糊精复合磁粒的合成 |
2.1 引言 |
2.1.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表征结果 |
2.3.2 羟丙基-β-环糊精复合磁粒的表征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羟丙基-β-环糊精复合磁粒的细胞毒性及靶向给药初步研究 |
3.1 引言 |
3.2 MTT法简介 |
3.3 实验部分 |
3.3.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3.2 HP-β-CD复合磁粒细胞毒性实验 |
3.3.3 HP-β-CD复合磁粒体外载释药实验 |
3.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4.1 MTT法测定结果 |
3.4.2 HP-β-CD复合磁粒载药实验 |
3.4.3 磁粒修饰前后载药实验对比 |
3.4.4 载药后HP-β-CD复合磁粒体外释药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羧基含量的测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中药提取数字化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概述 |
2 系统构成 |
2.1 系统硬件构成 |
2.2 系统软件构成 |
3 典型设备的控制 |
4 系统功能 |
5 总结 |
(6)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概况 |
2 磁导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概况 |
2.1 磁导靶向给药系统的构成 |
2.2 磁导靶向给药系统的分类 |
2.3 磁性材料(Fe_3O_4)的制备方法 |
2.4 磁性载药微粒的制备方法 |
2.5 磁场种类 |
2.6 磁性载药微粒的特性 |
3 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研究概况 |
3.1 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研究 |
3.2 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生物安全性及应用 |
3.3 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相关产品 |
4 论文的出发点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 |
1.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 |
2.2 超声法制备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 |
2.3 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表征方法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2 激光粒度散射仪分析 |
2.3.3 振动磁强计(VSM)分析 |
3.结果与讨论 |
3.1 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合成方法的选择 |
3.2 超声法制备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条件优化实验 |
3.2.1 葡聚糖和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质量比的确定 |
3.2.2 葡聚糖分子量的确定 |
3.2.3 NaOH浓度的确定 |
3.2.4 超声反应时间的确定 |
3.3 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表征结果 |
3.3.1 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 |
3.3.2 激光粒度散射仪表征结果 |
3.3.3 振动磁强计(VSM)表征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 |
1.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设计 |
2.2 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 |
2.3 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表征方法 |
2.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2 X射线晶体衍射(XRD)分析 |
2.3.3 激光粒度散射仪分析 |
2.3.4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仪(ICP-AES)分析 |
2.3.5 振动磁强计(VSM)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交联方案的优化 |
3.1.1 交联反应时NaOH浓度确定 |
3.1.2 交联剂加入量的确定 |
3.1.3 交联剂加入方式的确定 |
3.2 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表征结果 |
3.2.1 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 |
3.2.2 X射线晶体衍射(XRD)表征结果 |
3.2.3 激光粒度散射仪表征结果 |
3.2.4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仪(ICP-AES)表征结果 |
3.2.5 振动磁强计(VSM)表征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实验 |
1.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主要试剂配方 |
2.实验部分 |
2.1 DOX/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 |
2.2 DOX/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载药率与包封率的计算 |
2.3 DOX/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体外释药实验 |
2.4 DOX浓度的测定 |
2.5 载药磁性复合微粒体外释药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DOX/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制备方法的优化 |
3.2 最佳载药时间的确定 |
3.3 DOX体外释放实验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细胞学实验 |
1.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主要试剂配制 |
2.实验方法 |
2.1 HepG2细胞的复苏与传代培养 |
2.2 MTT法分析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对HepG2的细胞毒性 |
2.3 MTT法分析DOX对HepG2的细胞抑制率 |
2.4 MTT法分析DOX/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对HepG2的细胞抑制率 |
3.结果与讨论 |
3.1 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细胞毒性评价 |
3.2 DOX对HepG2细胞抑制率评价 |
3.3 DOX/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对HepG2细胞抑制率评价 |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缩醛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与蛋白质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其应用 |
1.2.1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
1.2.2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3 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1.3.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1.3.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1.3.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1.3.4 原甲酸酯类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3.5 紫外光光敏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3.6 热降解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3.7 有机硅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3.8 聚乙烯基醚-聚(N-酰基烯胺)嵌段共聚物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3.9 亚磺酸酯类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3.10 缩醛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4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
1.5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
1.5.1 蛋白质变性的定义 |
1.5.2 蛋白质变性的分类 |
1.5.3 蛋白质变性的条件 |
1.5.4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作为蛋白质变性剂的优点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缩醛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1 反应原理 |
2.1.1 含1,3-二氧杂环戊烷的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1.2 含1,3-二氧杂环己烷的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2 试剂 |
2.3 仪器 |
2.4 实验操作 |
2.4.1 原料的纯化 |
2.4.2 短链疏水基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4.2.1 含1,3-二氧杂环戊烷氯代缩醛的合成 |
2.4.2.2 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4.3 长链疏水基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4.3.1 含1,3-二氧杂环戊烷缩醛的合成 |
2.4.3.2 含氯丙氧基1,3-二氧杂环戊烷缩醛的合成 |
2.4.3.3 含1,3-二氧杂环戊烷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4.4 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4.4.1 含1,3-二氧杂环己烷缩醛的合成 |
2.4.4.2 含氯丙氧基1,3-二氧杂环己烷缩醛的合成 |
2.4.4.3 含1,3-二氧杂环己烷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醇对缩醛加成的反应理 |
2.5.2 合成条件的优化 |
2.5.2.1 1a合成条件的优化 |
2.5.2.2 3b合成条件的优化 |
2.5.3 合成条件的控制 |
2.5.4 产品结构表征 |
第三章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试 |
3.1 原理 |
3.1.1 表面活性剂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原理 |
3.1.2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分解原理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实验操作 |
3.2.3.1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3.2.3.2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水解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结果 |
3.3.1.1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结果 |
3.3.1.2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水解能力测定结果 |
第四章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与牛血清白蛋白变性作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与BSA变性作用的研究 |
4.2.2.2 BSA复性的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对BSA荧光猝灭的机理 |
4.3.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电数的测定 |
4.3.3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与BSA作用方式的研究 |
4.3.4 与可分解表面活性剂作用后BSA的复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个人简介 |
致谢 |
(8)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药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制药行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情况 |
一、发达国家制药业国际化经营特点 |
二、中国制药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
三、中国制药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果 |
第二章 FDI 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
一、关于FDI 的概念 |
二、FDI 技术溢出效应理论及研究框架 |
三、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历史回顾 |
1、国外关于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回顾 |
2、国内关于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回顾 |
3、制药行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现状 |
第三章 中国制药业利用FDI 技术溢出分析 |
一、技术与研发活动转移 |
二、示范与模仿效应 |
三、竞争效应 |
四、人员培训效应 |
五、中国制药业利用FDI 技术溢出的制约因素 |
1、跨国制药企业的技术垄断策略 |
2、中国制药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 |
3、中国制药业的市场环境 |
六、中国制药业利用FDI 技术溢出的总结 |
七、案例研究——杭州华东医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研究 |
1、合作背景 |
2、华东医药与默克制药成功合作的原因 |
3、华东医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成功模式 |
4、华东医药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成果 |
第四章 中国制药业利用FDI 发展策略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9)生化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生化药物的定义与范围 [1] |
2 生化药物的研究开发现状 [2-9] |
3生化药物的创新途径和方法 [10-14] |
3.1 我国生化药物的发展应瞄准世界的主流方向 |
3.2 以天然生化药物为先导化合物 |
4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生化药物 |
5我国生化药物的研究方向 [2, 3, 15-18] |
5.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天然资源贫乏、量少、难以获得的生物活性物质 |
5.2 利用蛋白工程研制新药 |
5.3 开发反义寡核苷酸药物 |
5.4 利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药物 |
5.5 多糖与寡糖类药物 |
5.6 新生化药物资源的寻找 |
(10)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1.2.1 原甲酸酯类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2.2 紫外光光敏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2.3 热降解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2.4 有机硅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2.5 聚乙烯基醚—聚(N-酰基烯胺)嵌段共聚物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2.6 亚磺酸酯类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2.7 缩醛型(或缩酮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 |
1.3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3.1 洗涤工业中的应用 |
1.3.2 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 |
1.3.3 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
1.3.4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3.5 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1.3.6 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
1.3.7 金属加工中的应用 |
1.3.8 蛋白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缩醛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1.反应原理 |
1.1 含1,3-二氧杂环戊烷缩醛的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1.2 含1,3-二氧杂环己烷缩醛的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操作 |
2.3.1 原料的纯化 |
2.3.2 含1,3-二氧杂环戊烷缩醛的合成 |
2.3.3 含1,3-二氧杂环己烷缩醛的合成 |
2.3.4 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3.5 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3.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果 |
3.2 讨论 |
3.2.1 醇对缩醛加成的反应机理 |
3.2.2 缩醛的合成 |
3.2.3 制备缩醛的条件实验 |
3.2.4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3.2.5 谱图讨论 |
第三章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试 |
3.1 原理 |
3.1.1 表面活性剂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原理 |
3.1.2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分解原理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操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结果 |
3.3.2 性能研究结果讨论 |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与牛血清白蛋白变性作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面活性剂对BSA荧光猝灭的机理 |
4.3.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测定 |
4.3.3 表面活性剂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方式的研究 |
4.3.4 与表面活性剂作用后的BSA的复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承诺书 |
四、制药新技术的发展与新世纪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异丁苯酰化-加氢-羰基化新工艺合成布洛芬研究[D]. 王金凯.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2]布洛芬新工艺研究[D]. 王凤军. 山东大学, 2014(10)
- [3]浅谈藏药剂型改革与藏医药发展[J]. 多杰才让,吉先才让,才让卓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04)
- [4]羟丙基-β-环糊精复合磁粒的合成表征及其在靶向给药应用初步研究[D]. 程武. 西北大学, 2012(01)
- [5]中药提取数字化控制系统[J]. 刘庆阁,唐晓彬,高斌,金磊,王翠鸣. 中国仪器仪表, 2010(S1)
- [6]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初步研究[D]. 李珂. 西北大学, 2009(08)
- [7]缩醛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与蛋白质的性能研究[D]. 边建红. 山西大学, 2009(S1)
- [8]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药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 李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02)
- [9]生化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J]. 袁勤生. 中国天然药物, 2006(04)
- [10]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D]. 董婧. 山西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