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实验中的替代材料

植物实验中的替代材料

一、植物学实验中的代用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韩帅波[1](2021)在《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文中指出盐环境中的微生物因其独特的生理代谢类型和特殊的生命演化地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新疆阿尔金山无人区由于高山阻隔,气候恶劣,人迹罕至,其中古老而原始的微生物资源一直以来鲜有报道。本文以新疆阿尔金山高海拔盐湖为重点,以包括其在内的8个盐湖(阿牙克库木湖、卡尔敦湖、龙尾错、销库尔咸湖、玛纳斯湖、巴里坤湖、运城盐湖和吉林碱湖)为研究对象,研究盐湖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挖掘其中嗜盐微生物资源,对分离到的6株嗜盐微生物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此外,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中一株的基因组环境适应性和基因演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本论文运用非培养的宏基因组方法,对阿牙克库木湖和玛纳斯湖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阿牙克库木湖中,细菌是优势类群,红杆菌目在目水平丰度最高,而在玛纳斯湖中,嗜盐古菌是优势类群,盐红菌属在属水平丰度最高。运用可培养的方法,共分离纯化得到403株嗜盐微生物,包括191株嗜盐古菌和212株嗜盐细菌,其中嗜盐古菌疑似新分类单元8个,嗜盐细菌疑似新分类单元17个。在群落分析中,发现玛纳斯湖和运城盐湖,销库尔咸湖与运城盐湖的嗜盐古菌群落结构较为类似;卡尔敦湖、阿牙克库木湖和龙尾错这三个高海拔盐湖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优势类群均为海杆菌属菌株,而海杆菌属的物种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海洋,在远离海洋、人迹罕至的高原盐湖中发现如此之多的海杆菌属菌株,可能是继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鱼类化石后,青藏高原海洋起源假说的又一力证,在地球物种演化研究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对分离自不同盐环境的6株嗜盐微生物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建立了2个新属(Salilacivita gen.nov.和Ayaqqumibacter gen.nov.)和6个新种(Salilacivita planktonica、Ayaqqumibacter halotolerans、Wenzhouxiangella salilacus、Rhodohalobacter barkolensis、Marinobacterium zhoushanense和Terasakiella brassicae)。在属和种的水平增加了新的分类单元,丰富了嗜盐微生物资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物种材料和参考信息。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共获得9个高质量基因组完成图和29个草图,极大地丰富了嗜盐古菌模式菌株的基因组数据资源,并对其中Salinigranum rubrum GX10T基因组的环境适应性与基因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菌株GX10T的基因组由一个环状染色体和5个环状质粒组成。在其基因组中存在大量K+和Na+转运蛋白编码基因以及相容性溶质的吸收和合成相关的基因,使其能够保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偏酸性的蛋白质等电点使得其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在高盐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构。该菌株拥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错配修复和重组修复等完善的DNA修复系统,可以对紫外辐射导致的受损DNA进行修复。该菌株基因组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抗性和代谢相关的基因,可能有助于降低重金属对菌体的毒害作用。其基因组中含有多个CRISPR位点和多种类型的Cas蛋白编码基因,共同组成CRISPR-Cas系统,来降解侵入细胞内的噬菌体和外源DNA,维持基因组的稳定。运用基于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该菌株中的新基因进行注释和分析,发现大部分新基因形成于热原菌纲和嗜盐菌纲的物种分化过程中。此外,该菌株基因组也还存在有编码丝氨酸蛋白酶、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脂肪酶、酯酶、内切葡聚糖酶等工业用酶和PHA合成途径的全部基因,表明菌株GX10T还具有较大的生物技术应用潜力。新疆高海拔盐湖嗜盐微生物资源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非培养和可培养方法揭示了其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特有的群落类型,加深了对特殊环境下微生物分布的认识。对6株疑似新分类单元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丰富了嗜盐微生物物种资源。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为后续分类学、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利用奠定数据基础。对菌株S.rubrum GX10T的环境适应性和基因演化分析,则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机制和演化历史的理解。

王靖怡[2](2021)在《常用叶类代用茶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品饮规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代用茶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代用茶,是指采用非山茶科植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或煮)的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市面上代用茶产品种类繁多,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单种代用茶上,而将不同种类代用茶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叶类代用茶的生化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不同冲泡因子对叶类代用茶的感官品质影响,拟为代用茶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检测了11个常用叶类代用茶的含水率、水浸出物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总黄酮含量与可溶性多糖含量,各代用茶之间不同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含水率最高的两种代用茶是荷叶茶与薄荷茶,均为大片舒展状,说明代用茶的含水率可能与加工后的叶片形态有关;水浸出物含量最高的为两种小叶苦丁茶,同时这两种茶的可溶性多糖含量也为11种代用茶中最高,说明苦丁茶在11种代用茶中滋味最浓。藤茶的黄酮含量最高,达到31%左右,是其他代用茶的十几倍,是藤茶内含成分的显着特色及其保健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2)本文测定了常用叶类代用茶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在三个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中,藤茶的抗氧化活性都是最强的,可能与其拥有相当高的黄酮含量有关;抗氧化活性第二高的是机制小叶苦丁老叶片;抗氧化活性最弱的分别是绞股蓝茶和桑叶茶,与最高的藤茶相差了数倍,说明不同叶类代用茶的抗氧化活性存在较大差异。(3)本文设置了不同茶水比和冲泡时间,对11个常用叶类代用茶进行了感官审评,发现不同叶类代用茶在相同冲泡条件下的茶汤滋味都不尽相同,而总体得分也会随着茶水比和冲泡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口感偏好的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冲泡时间和茶水比,以获得最佳体验。

孟鲜颖[3](2021)在《生物学趣味实验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生物学趣味实验是以兴趣驱动学习动机,在传统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添趣味性元素,体现为形式上的趣味性和内容上的趣味性,将自然现象、生活常识等内容利用丰富多样的实验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正向迁移。首先,本研究根据大量相关文献,发现在中学教学中,生物学趣味实验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对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为了研究生物学趣味实验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在教学中,笔者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分别对石河子某高中高一学生和一线教师进行生物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现状研究,发现该校高一年级的生物学实验教学并未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待提高。从这一问题入手,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对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设计思路进行理论分析,以期使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取到更好的效果。针对这一原则和思路,笔者设计了五个生物学趣味实验案例,并选取其中四例利用教育学自然实验法,进行教学实践并对结果量化分析,验证了在这一原则和思路下的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教学实践价值,能够帮助学生以兴趣为内部动机,有效的促进学生探索创新、勤于动手、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等各项能力的正向迁移。经过综上所述一系列的分析和实践,本研究得出结论:生物学趣味实验比起现有的生物学实验在教学效果的提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设计和实施需遵循安全性、科学性、趣味性、可实施性的原则,设计思路包括:明确目的-分析学情和实验条件-选取趣味实验的设计策略-趣味实验的实施-总结与反思五个阶段。最后,本研究对整个研究过程提出五点思考。(1)趣味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类、分时的措施保证教学进度;(2)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能力应与时俱进;(3)应重视教材的挖掘;(4)注重多学科交叉培养综合素质;(5)学校在趣味实验的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还存在可以深入挖掘之处:(1)该研究后续可以扩大范围,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校继续深入研究;(2)该研究侧重于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而生物学趣味实验的素材开发和资源库的建立还需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进行。

刁红梅[4](2021)在《丽江黄芩与圆叶牵牛抗疟活性成分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对硕士期间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阐述了204种滇西植物样品的体内抗疟活性研究概况;第二章阐述了丽江黄芩的化学成分及单体化合物的体内抗疟活性研究;第三章阐述了圆叶牵牛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部分化合物的疟色素形成抑制活性研究;第四章综述了疟原虫线粒体bc1复合体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目的:寻找植物来源的天然抗疟成分。对丽江黄芩(Scutellaria likiangensis)的主要成分进行研究,明确其具有抗疟活性的单体成分,为寻找新型抗疟药物奠定基础;进一步了解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潜在抗疟活性。方法:选取204种滇西植物样品,运用四天抑制法进行小鼠体内抗疟活性筛选;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具有抗疟活性的植物样品丽江黄芩、圆叶牵牛提取物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以现代波谱学技术(NMR、MS)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鼠疟模型对丽江黄芩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内抗疟活性测试;采用β-羟高铁血红素抑制实验对圆叶牵牛的潜在抗疟活性进行研究。结果:1、滇西植物样品体内抗疟活性研究:在204种滇西植物供试品中,共有10个植物样品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体内抗疟活性,样品编号分别为:0719BE、0787AE、0808AE、0816BE、0817BE、0820AE、0823BE、0859BE、0861BE、0877AE,其疟原虫抑制率依次为:23.93%、28.88%、28.58%、26.25%、26.52%、32.10%、25.80%、21.31%、28.78%、27.31%。2、丽江黄芩的化学成分及抗疟活性研究:本实验从丽江黄芩根的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26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杨素(1)、3-methylethergalangin(2)、5,7,2’-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3)、5,7,2’,6’-四羟基黄酮(4)、6-C-葡萄糖白杨素(5)、kaplanin(6)、isovitexin-2"-O-β-D-glucopyranoside(7)、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酸苷甲酯(8)、白杨素-7-O-β-D-葡萄糖酸苷甲酯(9)、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苷(10)、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酸苷(11)、(2S)-5,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12)、滇黄芩新素(13)、(2S)-5,7,2’-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14)、(2R)-5,7,2’,6’-四羟基二氢黄酮(15)、(2R,3R)-3,5,7,2’,6’-五羟基二氢黄酮(16)、(2S)-dihydrooroxylin A-7-O-methyl glucuronide(17)、scumonilioside B(18)、(2S)-dihydrooroxylin A-7-O-β-D-glucuronide(19)、肉苁蓉苷D(20)、3-羟基二苯乙烯5-O-β-D葡萄糖酸苷丁酯(21)、熊果酸(22)、齐墩果酸(23)syringaresinol-4’-O-D-monoglucopyranoside(24)、pinosylvin(25)、单油酸甘油酯(26)。体内抗疟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中8、10、11、17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疟原虫抑制率分别为:20.01%、12.90%、13.90%、19.93%。3、圆叶牵牛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β-羟高铁血红素抑制活性研究:本实验从圆叶牵牛全草75%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13个化学成分,分别为山奈酚香豆酰基葡萄吡喃糖苷(1)、异荭草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3)、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4)、牡荆素(5)、茵芋苷(6)、胡萝卜苷(7)、腺嘌呤核苷(8)、2’-O-(9Z,12Z,15Z-octadecatrienoyl)glycerylβ-D-galactopyranoside(9)、N-trans-feruloyl tyramine-4’-O-β-D-glucopyranoside(10)、methyl4,5-di-O-caffeoylquinate(11)、1H-吲唑(12)、1-(β-D-ribofuranosyl)-1H-1,2,4-triazone(13)。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2、11在测试浓度下表现出一定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推测圆叶牵牛正丁醇部位可能也有潜在的抗疟活性。结论:1、在204种滇西植物供试品中,共有10个植物样品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内抗疟活性。2、从抗疟活性植物样品丽江黄芩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6、7、21、24-26为首次从黄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4、5、8-20、22、23为首次从丽江黄芩中分离得到,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成分。体内抗疟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的抗疟活性均不高,可能存在多个化合物的协同作用。3、从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植物样品圆叶牵牛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的化合物2-6、9-13为首次从牵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成分包含黄酮类、香豆素类以及苷类化合物。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2、11表现出一定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圆叶牵牛正丁醇部位可能也有一定的抗疟活性潜力。

何江[5](2021)在《新塔花黄酮类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发掘》文中认为新塔花(Ziziphorae herba)是新疆地产的中药、民族药药材,具有强心利湿,理气化痰,消炎散结之功效;主要用于心脏病,感冒发热,心悸失眠等。相关研究表明,新塔花总黄酮提取物在心肌缺血保护方面疗效确切,已开发出天香丹、新塔花滴丸、新塔花茶等不同产品。虽然新塔花在新疆天山、阿勒泰山等地广泛分布,但是,因为其资源均为野生,栽培品种尚未成型,新塔花基原还存在争议,药用部位及活性成分仍未明确,相关药效机制还不清晰,限制了新塔花的综合开发利用;此外,为了将来新塔花活性成分高效生产,也亟需开展其生物合成的基础研究。因此,本文针对性的开展新塔花的基原考证、黄酮类等成分研究、蒙花苷作用机制探索、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阐释、关键基因的克隆和表达验证等系统的研究工作。新塔花本草考证采用文献典籍调研、原植物鉴别等方法;新塔花组织特异性成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新塔花药效成分机制探索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的方法;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相关基因的研究采用基于Illumina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和Pacbio单分子实时测序(SMRT,single molecular real time sequencing)技术,cDNA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等技术。结果如下:1.通过对新塔花名称、原植物来源和药用部位的研究,完成了新塔花的基原考证,解决了新塔花长期基原不清的问题。其名称统一为“新塔花”,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新塔花Ziziphora bungeana Juz.(Zb)和天山新塔花Ziziphora tomentosa Juz.的干燥地上部分,花期采收,切段晾干。其中新塔花Ziziphora bungeana Juz.在新疆乃至欧亚大陆分布广泛,建议多使用该种。通过HPLC-MS/MS对新塔花组织特异性成分的研究,阐释了新塔花地上部分替代其全草的成分依据。对新塔花根、茎、叶、花、果实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提取物进行了分析测试,共鉴别出43种成分,包括黄酮类29种,酚酸类12种,其它类2种,其中22种是首次在新塔花中发现。这些成分的发现为今后新塔花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提供了参考;通过PCA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出9种特征成分,可有效区分新塔花4个不同药用部位,为其药效部位的精准应用提供了质控手段;在新塔花的12种主要黄酮类成分中,蒙花苷占总相对量的49.17%,占比最大,同时花中蒙花苷相对含量最高,因此利用新塔花地上部分而不破坏其根,对新塔花的成分影响不大,可以用其地上部分替代全草。这为新塔花的可持续利用,资源保护提供了依据。2.结合新塔花黄酮类成分的代谢组和网络药理学、细胞实验等研究,初步探索了新塔花总黄酮具有多成分(7个成分)-多靶点(12个靶点)-多通路(72条通路)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蒙花苷通过在胃肠内水解为金合欢素,金合欢素主要通过花生四烯酸炎症反应代谢通路(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ACM)对心肌组织有保护作用。3.通过对新塔花转录组高通量Illumina测序和SMRT转录组分析,建立了新塔花转录组及差异表达的研究平台,获得了其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获得了397,182个unigenes,筛选、克隆并获得了14个新塔花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cDNA全长。结合组织特异性qPCR和其代谢组数据,获得了12个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得出ZbPALs、Zb4CL3、ZbCHS1和ZbCHI1主要参与黄酮骨架的生物合成,ZbFNSII主要参与蒙花苷的积累,ZbFLS主要参与黄酮醇苷的合成,ZbANS主要参与花青素的合成;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塔花中蒙花苷可能是通过芹菜素-7-O-芸香糖苷加甲氧基合成的,这与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略有不同,表明了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物种多样性。4.构建了新塔花Zb4CL1、Zb4CL2、Zb4CL3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在重组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体外催化实验发现,Zb4CL1可催化芥子酸的反应、Zb4CL3可催化咖啡酸的反应,这与之前的报道不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4CL家族功能的多样性。这也为其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相关的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总之,本研究确定了新塔花基原,分析获得了新塔花黄酮类、酚酸类成分的种类及其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获得了转录组数据及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初步验证了部分合成酶的活性。为新塔花正本清源、精确质控提供了技术手段,为这一药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磊[6](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何青华[7](2021)在《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与泥炭层植硅体记录的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巴丹吉林沙漠处于东亚季风区与西风区的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进行古环境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选取了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中的准扎罕吉林剖面(ZZH)和陶尔勒格图剖面(TR),分别提取ZZH剖面133个样品和TR埋藏泥炭层的72个样品中的植硅体,共鉴定出67998粒植硅体。选取ZZH剖面7个AMS14C年代数据及TR剖面11个AMS14C年代数据建立剖面年代序列。在可靠的AMS14C年代基础上,通过分析植硅体数据及组合特征,利用植硅体指数、有序聚类、主成分分析、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WA-PLS)等方法重建了巴丹吉林沙漠自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特征及泥炭层形成的气候背景,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该区域气候在千年尺度和百年尺度上的变化及驱动机制,进而讨论植硅体反演的季风边缘区环境演化的可靠性。主要的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剖面和埋藏泥炭层的植硅体类型非常丰富,典型的植硅体类型有方型、长方型、棒型、帽型、齿型、尖型、鞍型等,同时剖面中发现了海绵骨针和硅藻。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沉积物和埋藏泥炭中的植硅体主要以草本植物植硅体为主,含有少量木本植物植硅体。2.植硅体很好响应了巴丹吉林沙漠环境演变,揭示了该区域在全新世早期和早中全新世气候较为湿润,在中全新世达到最湿润期,晚全新世气候呈现冷干的特征,与季风边缘区其他研究结果一致。重建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自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经历了转暖变湿(11~9.8 cal ka BP)、冷湿(9.8~7.8 cal ka BP)、暖湿(7.8~4.6 cal ka BP),转暖干(4.6~3.4 cal ka BP)、转冷干(3.4~2.1 cal ka BP)、冷干(2.1 cal ka BP至今)共6个气候环境演化阶段。反演的区域温度变化与65°N夏季太阳辐射的变化基本一致,揭示了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是驱动该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该区湖泊的演化与该区域的气候环境演变是基本同步的,湖泊水位的高低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3.重建结果较为准确的复原了该区域的数次气候冷干事件,分别为:9.2~9.4cal ka BP、8.2 cal ka BP、5 cal ka BP、4 cal ka BP、3 cal ka BP。这几次干冷事件与北大西洋冷事件的时间基本对应,表明该区域在东亚季风减弱阶段与北半球高纬度气候变化有关或存在遥相关。4.埋藏泥炭层可作为该区域全新世开始的标志,其形成时期的植硅体温暖指数较低,示冷型植硅体的含量较高,说明该时期气温相对较低,而剖面中海绵骨针和硅藻的浓度很高,指示出一种湿润的环境。重建的温度结果显示,泥炭形成时期的平均气温约为8.8℃,比现代沙漠腹地年平均气温(11.1℃)低2.3℃。因此,泥炭层是在温度较低,降水和地下水补给量较为充分的条件下,在低洼地处形成的。

窦豆[8](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唐国乾[9](2021)在《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微体炭屑粒度与形态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体碳屑指植物体不完全燃烧后产生的黑色无机碳化合物,是指示自然火事件的理想代用指标之一。通过微体炭屑分析研究火发生的频度、强度以及与气候、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对认识不同时间尺度上火的发生过程与机制,探讨炭屑与地表植被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微体炭屑统计方法和不同地区的环境指示意义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等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本文针对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序列开展了详细的微体炭屑鉴定和粒径统计分析,探讨了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微体炭屑的浓度、粒度分布和形态变化特征,并结合多种环境代用指标讨论了微体炭屑记录的该地区的火演化历史及其古环境意义。主要获得如下认识:(1)通过在镜下逐粒统计炭屑的长轴长度,得到微体炭屑的粒度分布曲线和累积分布曲线,发现甘孜黄土炭屑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基本呈对数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10~30μm之间;累积曲线为比较平滑的“S”形,首尾段斜率较小,曲线中段斜率大;根据炭屑统计数量的逐步增加,发现当炭屑颗粒增加至大于1000粒时,炭屑的平均粒径、中位数以及炭屑粒径的分布范围基本趋于稳定。(2)对甘孜新市黄土剖面中微体炭屑的粒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黄土炭屑的平均粒径变化范围是18.8~28.2μm,平均粒径为24μm左右,黄土中<50μm的炭屑含量超过了90%,即新市炭屑样品中炭屑以小颗粒炭屑为主,近圆形炭屑在每个样品中含量都远超长条形炭屑,能占到整个样品的80%左右;炭屑粒径的频率分布曲线峰度值在2.6~4.0之间,偏度为-0.54~-0.13,粒径总体为负偏(偏细),标准偏差介于0.61~0.73之间,说明了微体炭屑分选性较好,指示炭屑的搬运介质和搬运动力较为稳定。(3)从整个剖面来看,炭屑浓度随地层深度变化波动较大,在古土壤发育时期(间冰期)出现峰值,且大于50μm的长条形炭屑含量较多,而在黄土堆积时期(冰期)浓度较低,大于50μm的长条形炭屑含量较少。按照炭屑长宽比值(Lo/Ro)将炭屑分为长条形(>2.5)和近圆形(<2.5)两类,分别用于指示炭屑是由草本、木本植被燃烧的产物;>50μm与<50μm的炭屑比值(即大小比,La/Sm)可指示地方性与区域性自然火的比例。分析表明微体炭屑能够有效的指示轨道尺度的火事件的历史,冰期-间冰期环境与植被的变化对甘孜地区火演化历史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炭屑记录重建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自然火演化历史,对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环境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陈佳[10](2020)在《樱桃制品中植物源性成分筛查及定量鉴别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于樱桃等三代水果及其制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其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违规添加、质量良莠不齐等现象随着监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樱桃制品的掺假现象因为缺乏相应的检测方法而尚未得到解决。樱桃制品掺假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而且严重制约了高附加值小浆果行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樱桃制品中植物源性成分高通量筛查及定量鉴别方法的研究,对于提升我国高附加值小浆果行业的质量,加强樱桃制品的监管及促进高附加值小浆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开展的樱桃制品中植物源性成分高通量筛查及定量鉴别方法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樱桃及其制品基因组DNA提取,通过比较4种商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樱桃及其制品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确定了改良深加工食品DNA提取试剂盒法效果最佳,并作为后续试验果汁的基因组提取方法。(2)针对果汁中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残留对分子检测的影响,建立了常见的10种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的荧光PCR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试验结果证明柠檬酸、柠檬酸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在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对荧光PCR检测造成抑制,且紫外吸收峰存在偏移的现象。(3)针对果汁中植物源性食品添加剂,建立了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ITS2和trnH-psbA引物组合筛选方法。以木薯作为模式,构建了木薯质量与扩增DNA拷贝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基于微滴式数字PCR技术的定量检测方法。(4)针对樱桃制品中植物源性成分高通量筛查的需求,以ITS2为测序基因设计测序引物,建立樱桃及其制品中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高通量筛查方法。结果表明,在种水平上,该方法仅能对车厘子、红树莓、黑加仑、蔓越莓、杏、葡萄、苹果、梨进行二代测序高通量筛查;在属水平上,该方法能够对研究所涉及的物种进行二代测序高通量筛查;该方法不适用于在种或属水平上的定量筛查。(5)针对樱桃制品中植物源性成分定量鉴别的需求,建立了车厘子、小樱桃、红树莓、梨、桃、葡萄、苹果、杏8种浆果的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设计了每个物种的数字PCR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车厘子等8种浆果质量与DNA含量的关系曲线、DNA含量与其扩增DNA拷贝数的拟合曲线,且上述曲线线性拟合度和最大变异系数均符合试验要求。两条曲线以DNA浓度作为中间换算值,构建出浆果质量和扩增DNA拷贝数的计算公式:车厘子:M车=0.0833C-3.8420,小樱桃:M樱=0.0434C-2.5028,红树莓:M树=0.0161C-1.4329,梨:M梨=0.3092C-11.7040,桃:桃=0.0933C-2.2654,葡萄:M葡=0.1899C-3.9500,苹果:M苹=1.6333C-6.3074,杏:M杏=0.0281C-0.7585。(6)利用(5)中数字PCR检测方法,构建了车厘子、小樱桃与其它6种水果数字PCR检测的12个掺假模型,每个掺假模型的最大误差和最大变异系数均满足试验要求;通过市售样品检测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应用于市售样品的检测。通过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实现樱桃制品掺假成分的快速鉴别,为政府监管部门监管执法、打击樱桃制品掺杂使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维护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小浆果及其制品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植物学实验中的代用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学实验中的代用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盐环境与微生物
        1.1.1 盐环境的多样性
        1.1.2 盐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1.1.3 微生物的耐盐或嗜盐机制
        1.1.4 嗜盐微生物的应用
    1.2 微生物多相分类学
        1.2.1 微生物分类学的发展
        1.2.2 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1.2.3 组学时代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的挑战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
        1.3.1 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1.3.2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1.3.4 宏基因组研究
    1.4 嗜盐古菌
        1.4.1 古菌——生命的第三域
        1.4.2 嗜盐古菌概述
        1.4.3 嗜盐古菌的基因组研究
        1.4.4 基因组中新基因的起源与演化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概述
第二章 典型盐湖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环境和样品
        2.1.2 培养基
        2.1.3 菌株的分离与保藏
        2.1.4 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
        2.1.5 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2.1.6 宏基因组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阿牙克库木湖群落结构分析
        2.2.2 玛纳斯湖群落结构分析
        2.2.3 其他盐湖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
        2.2.4 盐湖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2.2.5 盐湖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6 株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株来源
        3.1.2 菌株的培养与保藏
        3.1.3 多相分类学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菌株WM3~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2 菌株B3~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3 菌株15181~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4 菌株15182~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5 菌株63075~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6 菌株W635~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来源
        4.1.2 测序方案的选择
        4.1.3 菌株Salinigranum rubrum GX10~T基本信息
        4.1.4 菌株GX10~T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4.1.5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4.1.6 测序和组装
        4.1.7 基因组注释及分析
        4.1.8 菌株GX10~T新基因注释与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测序所获得的基因组
        4.2.2 菌株GX10~T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4.2.3 菌株GX10~T测序和组装结果
        4.2.4 菌株GX10~T基因组基本特征
        4.2.5 菌株GX10~T基因COG功能注释
        4.2.6 菌株GX10~T对高盐环境的适应分析
        4.2.7 菌株GX10~T对强辐射环境适应机制分析
        4.2.8 菌株GX10~T CRISPR-Cas系统相关基因
        4.2.9 菌株GX10~T基因组中重金属抗性与代谢相关的基因
        4.2.10 菌株GX10~T新基因的起源与演化
        4.2.11 菌株GX10~T基因组中嗜盐酶相关基因
        4.2.12 菌株GX10~T基因组中PHA合成相关基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细菌多相分类学鉴定方法
附录 Ⅱ 嗜盐古菌模式菌株基因组圈图
附录 Ⅲ 新基因注释用到的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含待发表)
致谢

(2)常用叶类代用茶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品饮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代用茶
    1.2 代用茶起源与发展
    1.3 几种常用叶类代用茶
        1.3.1 绞股蓝茶
        1.3.2 荷叶茶
        1.3.3 藤茶
        1.3.4 桑叶茶
        1.3.5 薄荷茶
        1.3.6 无果枸杞芽茶
        1.3.7 苦丁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常用叶类代用茶的生化成分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1.1 实验材料
        2.1.1.2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茶汤制备
        2.2.2 水浸出物测定
        2.2.3 黄酮含量测定
        2.2.4 可溶性糖总量测定
        2.2.5 氨基酸含量测定
        2.2.6 数据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绞股蓝茶生化成分分析
        2.3.2 荷叶茶生化成分分析
        2.3.3 藤茶生化成分分析
        2.3.4 桑叶茶生化成分分析
        2.3.5 薄荷茶生化成分分析
        2.3.6 无果枸杞芽茶生化成分分析
        2.3.7 苦丁茶生化成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常用叶类代用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1.1 实验材料
        3.1.1.2 主要试剂
        3.1.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茶汤制备
        3.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2.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2.4 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定
        3.2.5 数据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叶类代用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3.2 不同叶类代用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3.3 不同叶类代用茶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代用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1.1 实验材料
        4.1.1.2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感官质量评定
        4.2.2 实验参数设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绞股蓝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4.3.2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荷叶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4.3.3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藤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4.3.4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桑叶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4.3.5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薄荷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4.3.6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无果枸杞芽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4.3.7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苦丁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3)生物学趣味实验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技术路线
    五 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四章 生物学趣味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教师访谈及结果分析
    二 学生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五章 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思路
    一 生物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原则
    二 生物学趣味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
第六章 生物学趣味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案例设计
    一 利用生物学趣味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我们生活中的霉菌”为例
    二 强化知识理解——以“性状分离”和“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模拟趣味实验为例
    三 培养科学素养——以植物腊叶标本制作为例
    四 丰富教学内容,充实学生的头脑——以“温室效应”趣味小实验为例
第七章 生物学趣味实验的教学实践及评价
    一 试卷检测及结果分析
    二 学生生物学趣味实验学习问卷调查及分析
    三 听课教师访谈分析
第八章 结论、思考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思考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丽江黄芩与圆叶牵牛抗疟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略缩词表
丽江黄芩根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圆叶牵牛全草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第一章 滇西植物样品体内抗疟活性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样品
        1.2 供试样品的制备
        1.3 供试样品溶液的配制
        1.4 实验动物
        1.5 实验虫株
    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薄血膜的制作
        3.2 红内期抗疟活性测定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滇西植物样品体内抗疟活性筛选结果
        4.2 具有一定抗疟活性的植物样品
    5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丽江黄芩的化学成分及抗疟活性研究
    前言
    1 丽江黄芩的化学成分研究
        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1.2 提取分离
        1.3 实验结果
        1.3.1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1.3.2 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1.4 实验结论
    2 丽江黄芩体内抗疟活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样品
        2.1.2 实验动物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设计
        2.4 实验方法
        2.4.1 主要试剂配制
        2.4.2 体内抗疟活性测定
        2.5 实验结果
        2.6 实验结论
    3 丽江黄芩部分化合物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研究
        3.1 供试样品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3.3.2 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实验
        3.4 实验结果
        3.5 实验结论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圆叶牵牛的化学成分及疟色素形成抑制活性研究
    前言
    1 圆叶牵牛化学成分研究
        1.1 仪器与材料
        1.2 提取分离
        1.3 实验结果
        1.3.1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1.3.2 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1.4 实验结论
    2 圆叶牵牛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研究
        2.1 供试样品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2.3.2 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实验
        2.4 实验结果
        2.5 实验结论
    3 圆叶牵牛镇痛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样品
        3.1.2 实验动物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实验结论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疟原虫线粒体bc1 复合体抑制剂研究进展
    前言
    1 细胞色素bc1 复合体作用靶点
    2 细胞色素bc1 复合体抑制剂
        2.1 阿托伐醌和其他羟基萘醌类抑制剂
        2.2 吡啶酮类抑制剂
        2.3 吖啶类抑制剂
        2.4 喹诺酮类抑制剂
    3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新塔花黄酮类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中药资源研究和开发的迫切性
    1.2 新塔花药用概况
    1.3 中药黄酮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1.3.1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药效作用
        1.3.2 药用植物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合成
    1.4 新塔花的研究进展
        1.4.1 新塔花基原问题
        1.4.2 新塔花成分及药效机制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新塔花本草考证和不同部位黄酮类、酚酸类成分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本草考证实验材料和方法
        2.2.2 HPLC-MS/MS试验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本草考证结果与分析
        2.3.2 基于HPLC-MS/MS对新塔花不同部位黄酮类、酚酸类成分的分析和鉴别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新塔花黄酮类成分抗心肌缺血网络药理学及体外抗炎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网络药理学材料和方法
        3.2.2 体外抗炎实验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网络药理学结果与分析
        3.3.2 体外抗炎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二、三代转录组新塔花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二代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分析
        4.3.2 三代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新塔花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的克隆、分析及表达检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新塔花总RNA的质量检测
        5.3.2 新塔花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克隆
        5.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5.3.4 不同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新塔花4CL基因家族的原核表达及功能验证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合成基因酶切鉴定结果
        6.3.2 蛋白表达鉴定
        6.3.3 4CLs功能验证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缩略词
    附录2 克隆到14个黄酮生物合成cDNA序列
    附录3 新塔花4CLs活性分析5种底物标准曲线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运用史料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教学重建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一、重视师资训练
        二、教师薪俸微薄
        三、请愿罢教迭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一、学生费用高昂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一、改订教学科目
        二、教学设施匮乏
        三、教师薪俸微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一、国立东北大学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四、私立辽东学院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一、招生与就业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三、教师管理办法
        四、教师薪俸低微
        五、教学设施不足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一、“六二”罢课斗争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二、图书馆
        三、民众学校
        四、其他机构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一、识字教育
        二、电化教育
        三、其他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与泥炭层植硅体记录的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巴丹吉林沙漠环境演变研究现状
        1.2.2 泥炭地研究现状
        1.2.3 植硅体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特征
        2.1.3 气候水文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2 样品采集及岩性描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植硅体提取方法
    3.2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年代框架的构建
        4.1.1 ZZH剖面年代序列
        4.1.2 TR剖面年代序列
    4.2 巴丹吉林沙漠ZZH剖面记录的全新世以来的植硅体组合特征
        4.2.1 植硅体形态分类及环境指示意义
        4.2.2 植硅体主成分分析
        4.2.3 植硅体组合特征
    4.3 巴丹吉林沙漠泥炭层植硅体组合特征
        4.3.1 植硅体形态及分类
        4.3.2 植硅体组合特征
第五章 植硅体记录的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
    5.1 千年尺度的环境演变
        5.1.1 千年尺度的环境演变特征
        5.1.2 区域对比讨论
    5.2 典型气候事件的记录
    5.3 季风边缘区环境演变驱动机制及可靠性
第六章 植硅体记录的巴丹吉林沙漠成炭期的环境演化
    6.1 植硅体古温度定量重建
        6.1.1 重建方法
        6.1.2 重建结果
    6.2 成炭期形成的气候背景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微体炭屑粒度与形态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黄土微体炭屑与环境变化
        1.1.2 川西高原黄土研究
        1.1.3 炭屑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和研究方法
    2.1 川西高原地理概况
        2.1.1 地貌与气候概况
        2.1.2 植被概况
        2.1.3 剖面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炭屑提取方法
        2.2.2 炭屑的鉴定和统计
        2.2.3 有机质、磁化率和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微炭屑粒径统计结果
        3.1.1 微炭屑颗粒统计结果
        3.1.2 炭屑粒径分布和粒度参数
    3.2 黄土微体炭屑沿剖面变化特征
        3.2.1 不同粒级的炭屑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
        3.2.2 新市剖面炭屑的浓度和形态变化特征
    3.3 其它环境指标结果
        3.3.1 新市剖面磁化率变化特征
        3.3.2 黄土有机质与有机碳同位素
第四章 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微体炭屑记录与环境变化
    4.1 微体炭屑与环境意义
    4.2 甘孜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野火历史和植被状况
    4.3 与其它环境记录的对比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樱桃制品中植物源性成分筛查及定量鉴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源性食品掺假现状
    1.2 樱桃制品的掺假情况
        1.2.1 樱桃及其制品简述
        1.2.2 樱桃制品存在的问题
        1.2.3 樱桃制品中常见的掺假物种
    1.3 植物源性食品掺假鉴别技术
        1.3.1 植物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技术
        1.3.2 植物源性成分定量检测技术
        1.3.3 现阶段掺假鉴别方法的缺陷
    1.4 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技术
        1.4.1 二代测序技术
        1.4.2 数字PCR技术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樱桃制品基因组提取及添加剂干扰分析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果肉中基因组提取结果分析
        2.2.2 果汁中基因组提取结果分析
        2.2.3 化学合成添加剂对荧光PCR检测干扰的结果分析
        2.2.4 化学合成添加剂影响基因组提取效果的紫外光分光光度计分析
        2.2.5 植物源性添加剂DNA条形码筛选结果
        2.2.6 果汁中植物源性添加剂(木薯)定量检测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樱桃制品中植物源性成分高通量筛查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二代测序数据质控结果分析
        3.2.2 二代测序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3.2.3 二代测序数据多样性结果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数字PCR技术樱桃制品成分精准定量检测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车厘子、小樱桃及其他六种浆果引物探针的特异性检测
        4.2.2 DNA提取质量的确定及含量的测定
        4.2.3 八种浆果其DNA含量和拷贝数的关系曲线
        4.2.4 车厘子、小樱桃及其它六种浆果质量和拷贝数公式的建立
        4.2.5 车厘子、小樱桃掺假模型的数字PCR检测
        4.2.6 市售车厘子、小樱桃样本的数字PCR检测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植物学实验中的代用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 [1]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D]. 韩帅波. 浙江大学, 2021(01)
  • [2]常用叶类代用茶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品饮规范研究[D]. 王靖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3]生物学趣味实验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的初步研究[D]. 孟鲜颖. 石河子大学, 2021
  • [4]丽江黄芩与圆叶牵牛抗疟活性成分研究[D]. 刁红梅. 大理大学, 2021(09)
  • [5]新塔花黄酮类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发掘[D]. 何江. 新疆大学, 2021
  • [6]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与泥炭层植硅体记录的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D]. 何青华. 兰州大学, 2021(09)
  • [8]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微体炭屑粒度与形态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唐国乾. 兰州大学, 2021(11)
  • [10]樱桃制品中植物源性成分筛查及定量鉴别技术研究[D]. 陈佳.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植物实验中的替代材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