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数字卫星接收机寻“星”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王维康[1](2010)在《浅析接收卫视信号的伴侣——寻星仪》文中研究指明有什么器材可以帮助寻星者以最短的时间寻星成功?答案是寻星仪。寻星仪的奥妙在那里,它是怎样组成的,又怎么使用它?本文一一道来。
李晓红[2](2008)在《基于单片机的卫星天线自动定位控制系统开发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针对单片机对卫星天线自动定位控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卫星电视已直接进入家庭,个体接收将成为卫星电视接收的主流。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分布不均;有线电视网不发达,是最适合发展卫星电视直播的国家。安装一套卫星天线接收系统,将天线对准相对静止轨道上的卫星时,就能接收到丰富的电视节目。怎样快速准确调整好卫星天线的位置,是我们在实际使用当中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调整卫星天线位置是根据接收者所在地经纬度及所接收卫星的经度计算出卫星天线方位角、仰角及极化角,通过手动调节天线接收到理想的电视信号,这样对卫星天线使用者要求较高,接收不同卫星信号时更为困难,这就需要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卫星天线自动定位控制系统。采用Visual C++(简称VC)开发平台来实现编程。软件界面设计非常便捷,编程工作量较小,开发周期短,特别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和使用,而且在微机串口通信方面也有很强的功能。在软件界面上输入卫星接收地点或经纬度、卫星名称,经过调用数据库的数据计算出卫星天线的三个定位参数,即方位角、仰角和极化角,并将它们通过计算机的串口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发出信息,通过云台控制电路,控制云台的上下左右运动。为了能正确地控制天线到位(方位角和仰角),我们在卫星天线上安装了电子罗盘和倾角传感器,它们把卫星天线当前的方位角和仰角以数字量的形式传送给单片机,并与计算机传给单片机的卫星天线的参数比较,若大于或小于实际的值,编制程序控制云台动作,直到当前的实际值和计算值相等,云台停止运动,控制结束。单片机通过步进电机来控制高频头的极化角变动,高频头极化角的反馈信息是采用频谱仪。将频谱仪一端和卫星天线高频头接下来的信号线相连,另一端与卫星接收机相连,并将八位场强指示电路数字信号输入单片机,单片机可根据显示的高电平的多少来判断卫星信号场强的大小是否最强,进一步去控制步进电机转动高频头,达到理想效果,最终实现卫星天线的自动定位控制目的。
邓新力,张斌,单聪,刘元锋[3](2008)在《抗震救灾报道中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DSNG)使用经验谈》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军事节目中心两套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DSNG)的配置,对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的操作使用及技巧进行了说明,并对在抗震救灾中使用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孙梅梅[4](2008)在《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卫星通信以其迅速、方便、灵活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卫星通信已深入到军事、政治、科学研究、Internet传输、广播电视、大型企业信息网、民用通信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技术手段。卫星通信正向数字化、高功率、大容量、高可靠性方向发展,这就对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地面接收站的天线必须严格对准卫星。由于卫星天线控制室大都设在高山上或城郊高楼顶层,工作环境恶劣,电磁辐射较大,严重影响值机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研制具有远程操控功能的高可靠性的卫星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对保护值机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卫星通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所研制的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是将天线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利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卫星天线控制器,以Eb/No所对应的信号质量指示信号为跟踪信号,自动搜索寻星,实现天线自动准确对星,主要分为单片机端和PC机端两部分。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器定时进行天线角度信号和接收卫星信号强度的采集,传输给PC机进行记录和存储,通过计算对应不同接收站点接收不同卫星时的天线的俯仰角、方位角,记录并寻找不同卫星的漂移规律并存储起来,然后根据存储数据,经运算处理产生控制信号,再传送给单片机驱动电机适时地自适应控制天线实现快速准确对星;为了便于直观控制,在系统PC端还可以实时显示卫星天线相对卫星的指向,并利用局域网技术实现多终端操控。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控制功能、PC机的海量存储和高速运算能力以及网络通信能力,在PC端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既可实现对卫星天线的精确控制,又可进行远程操控。本研究充分利用了现代通信理论、卫星天线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和数据库有关知识,开发了一套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功能完整的远程操控型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器。本文在分析研究数字卫星天线远程操控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该系统PC机操控平台的开发、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及数据库的设计。本系统的使用避免了人工调整天线费时费力的弊端,具有对星速度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价格比高和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特点,可满足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需要。该研究可直接服务于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卫星天线的测试控制实验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科学勘探等需要准确快速对星的场合,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李世杰,王姚娣[5](2006)在《直、录播卫星数字电视的接收》文中提出与卫星模拟电视的接收相比较,卫星数字电视的接收更为困难,要求更高,重点阐述直、录播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应注意的问题,如天线的选择、接收机的选用、系统备份、信号测试、非接收时间段接收系统的维护等。
刘文开,王云臣[6](2006)在《简介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技巧(上)》文中研究说明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涉及到的操作技巧要多于模拟卫星电视接收,尤其是初次接收数字信号遇到的问题会更多。许多卫视爱好者都经历过对接收数字信号的盲目乐观到对收视数字信号屡试屡败的困惑。下面介绍一些接收卫星数字电视信号的关键技巧,或许能够起到一些答疑解惑的作用。一、影响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的主要环节接收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使用数字机存在着输入的参数多而复杂,还有门限、解码需时间和频带窄等四个方面的因素。正是多出了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使接收数字信号要比接收模拟信号困难得多。这是因为环节越多,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全局的失败。每增加一个不确定量,给全局增加的困难要增加十倍乃至几十倍。
沈永明[7](2005)在《漫谈卫星数字接收机的寻星指示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曹振亮[8](2004)在《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技巧》文中研究表明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CATV网络运行的质量。本文以快速排除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故障为目的,对常见故障进行了分类定性,提出了真故障和伪故障及系统外故障的概念,结合实例分析与处理,介绍了故障排除技巧。
许美慧[9](2004)在《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必需加快发展交互式多媒体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卫星电视广播在远程教育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卫星通信的迅速、方便、灵活及信息资源的丰富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但同时也对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天线对准卫星,保证接收的快速性和可靠性,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卫星接收天线控制器基本上都是按极值跟踪原理设计的,这种卫星天线根据接收到的载波信号大小控制天线反复转动,才能对准卫星。这对于接收模拟信号的系统还能满足要求,但对于接收数字信号的系统则不能实现准确对星。 本文所研究的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就是将天线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利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卫星天线控制器,每隔一定时间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使天线准确对星,找出卫星的漂移规律存入PC机中,然后让PC机通过卫星天线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天线实现快速准确对星。 本文主要阐述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功能和特点,以及所涉及到的主要技术及其原理和实现方法。第一、二两章阐述了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应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卫星天线控制基础理论和整体功能分析等等;第三章是系统硬件设计,包括硬件电路组成及原理图、各类元器件的选取及传感器原理,串行通信电路设计等:第四、五两章是单片机、PC机软件设计,给出了主要部分的设计原理及具体程序,包括监控软件设计、寻优设计、寻星设计,PC端Delphi程序设计开发等,并阐述了PC机和单片机异步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是本课题的重点所在。第六章对本系统进行了总结。 本文根据天线理论和自动控制理论,重点分析研究了卫星天线自适应跟踪控制的方法,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适合于卫星模拟和数字信号接收。对模拟接收机是采用AGC信号做为跟踪控制基准信号实现自动跟踪;对于数字接收机先找出卫星漂移规律存储后据此实现准确对星。本系统的使用避免了人工调整天线费时费力的弊端,无需反复转动天线来回搜寻,对星速度快、精度高、人机交互界面友好。该研究可直接服务于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卫星天线的测试控制实验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军事情报、科学勘探等需要快速准确对星的场合。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邓新夏,柏卫平[10](2003)在《卫星电视接收技巧与实践——操作篇》文中指出 一、卫星工程所需要的工装、仪器、辅料安装和调试卫星地面站,应该具备必要的工具和仪器,这里既有一般的工具和仪器,也有专用的工具和仪器。下表把它一一罗列出来:
二、谈数字卫星接收机寻“星”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数字卫星接收机寻“星”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单片机的卫星天线自动定位控制系统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1.1 国外卫星电视直播的现状 |
1.1.2 我国卫星电视广播的现状与市场需求 |
1.2 研究卫星天线自动定位控制系统的现状、意义及可行性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可行性分析 |
1.3 研究卫星天线自动定位控制系统的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卫星天线自动定位控制系统 |
2.1 系统概述 |
2.2 卫星天线定位软件程序及串口通信设计 |
2.3 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 |
2.4 单片机控制卫星天线定位系统设计 |
第3章 天线定位软件程序设计 |
3.1 卫星天线定位的三大参数 |
3.1.1 方位角 |
3.1.2 仰角 |
3.1.3 极化角 |
3.2 卫星天线定位软件程序设计要求 |
3.3 卫星天线定位软件设计的理论基础 |
3.3.1 串行通信 |
3.3.2 开发语言和工具的选择 |
3.3.3 VC++提供的串行通信控件MSComm的介绍 |
3.4 MSComm控件串口编程 |
3.4.1 建立应用工程 |
3.4.2 添加MSComm控件 |
3.4.3 初始化串口 |
3.4.4 发送数据 |
3.4.5 从串口接收数据 |
3.5 数据库建立和连接 |
3.5.1 数据库的资料 |
3.5.2 数据库建立和连接 |
3.6 软件界面介绍 |
第4章 卫星天线自动定位控制系统单片机电路设计 |
4.1 MC9S12DG128芯片的介绍 |
4.2 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 |
4.2.1 时钟电路设计 |
4.2.2 滤波电路 |
4.2.3 单片机电源电路设计 |
4.2.4 单片机I/O接口电路设计 |
4.2.5 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 |
4.2.6 BDN接口电路设计 |
4.2.7 RS232串行通讯电路设计 |
4.2.8 单片机的运行模式 |
4.2.9 485接口电路 |
4.3 制作PCB板 |
第5章 卫星天线自动定位控制系统设计 |
5.1 单片机控制云台转动设计 |
5.1.1 云台的应用 |
5.1.2 云台控制电路设计 |
5.2 单片机对卫星天线方位角的控制设计 |
5.2.1 电子罗盘的功能 |
5.2.2 卫星天线方位角参数的采集 |
5.2.3 单片机对卫星天线方位角的控制流程设计 |
5.3 单片机对卫星天线仰角的控制设计 |
5.3.1 倾角传感器的应用 |
5.3.2 卫星天线仰角参数的采集 |
5.3.3 单片机对卫星天线仰角的控制流程设计 |
5.4 单片机对极化角的控制设计 |
5.4.1 步进电机 |
5.4.2 频谱仪原理 |
5.4.3 卫星天线极化角参数的采集 |
5.4.4 单片机对卫星天线极化角控制流程设计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项目 |
附录2 程序代码 |
致谢 |
(3)抗震救灾报道中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DSNG)使用经验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DSNG系统的基本配置 |
1. E-1720编码/调制器 |
2. T04UOA室外型高功放 |
3. DA-100车载式天线 |
4. IRD 2980卫星接收机 |
5. 其他附属功能模块 |
(1) 控制单元 |
(2) 视音频监看单元 |
(3) 电源单元 |
(4) 视音频周边 |
二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的操作使用及技巧 |
1. 车载式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的操作使用 |
(1) 准备工作 |
(2) 对星操作 |
(3) 信号转播 |
(4) 转播结束 |
2. 便携式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的操作使用 |
(1) 准备工作 |
(2) 对星操作 |
三DSNG在抗震救灾报道中使用的一些问题 |
1. 车型的选择问题 |
2. 视音频设备及周边的问题 |
3. 供电系统的问题 |
4. 便携式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的相关问题 |
5. 设备保养工具的问题 |
(4)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卫星电视广播与现代远程教育 |
1.1.1 现代远程教育 |
1.1.2 卫星电视广播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
1.1.3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 |
1.2 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
1.2.1 PC 机自动控制理论及控制方法 |
1.2.2 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3 人工调整卫星天线对星的基本过程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1.3.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1 卫星天线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
2.1.1 卫星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
2.1.2 同步卫星的漂移 |
2.1.3 系统跟踪信号的选取 |
2.2 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总体结构设计 |
2.2.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2.3 系统性能指标 |
2.3 系统PC 端开发工具与网络计算模式的选择 |
2.3.1 系统PC 端开发工具的选择 |
2.3.2 计算机网络计算模式 |
2.4 系统单片机部分设计概述 |
第三章 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模块设计 |
3.1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3.1.1 主界面及登陆窗体设计 |
3.1.2 串口设置窗体 |
3.1.3 密码修改窗体 |
3.2 卫星参数资料模块设计 |
3.2.1 计算接收站点参数资料 |
3.2.2 卫星参数修改 |
3.3 数据库管理模块 |
3.3.1 周期设置与分析 |
3.3.2 数据浏览查询打印模块 |
3.4 寻星操作模块 |
3.4.1 实时角度采集 |
3.4.2 自动控制功能 |
3.5 系统后台数据库 |
3.5.1 Delphi 访问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
3.5.2 系统后台数据库的设计 |
3.5.3 系统数据库的有关操作 |
第四章 系统通信 |
4.1 串行通信 |
4.1.1 通信技术概述 |
4.1.2 系统PC 端通信接口程序设计 |
4.1.3 系统PC 端串行通信窗体设计 |
4.2 系统计算机端网络通信 |
4.2.1 局域网的网络建设 |
4.2.2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
4.2.3 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 服务器 |
4.2.4 配置Windows XP 客户机 |
4.3 系统PC 端平台操控软件的制作与安装 |
4.3.1 系统PC 端平台操控软件的制作 |
4.3.2 系统PC 端平台操控软件的安装 |
第五章系统特点及今后工作展望 |
5.1 系统的特点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直、录播卫星数字电视的接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卫星数字电视的现状 |
2 卫星数字电视的接收 |
2.1 卫星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比卫星模拟信号的接收更困难 |
2.2 在卫星数字电视接收中高频头的要求更高 |
2.3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 接收参数的设置 |
(2) 高频头的极化调整 |
(3) 接收技巧 |
3 直、录播卫星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 |
3.1 直、录播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天线的选择 |
3.2 接收机的选用 |
3.3 直、录播卫星数字电视接收中的系统备份 |
3.4 直、录播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的信号测试 |
3.5 非信号接收时间段接收系统的维护 |
3.6 直、录播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时的值班 |
(9)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卫星天线控制基础理论 |
1.1 卫星通信技术概论 |
1.2 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及现状 |
1.3 卫星天线主要性能指标 |
1.4 微机自动控制理论及控制方法 |
1.5 卫星天线自适应系统的设计概述 |
第二章 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1 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性能分析 |
2.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2 本系统的性能特点 |
2.3 系统原理及其构成 |
2.4 PC端软件开发工具与后台数据库 |
2.5 数据采集技术 |
第三章 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
3.2 卫星天线自适应系统所需关键器件及信号的选取 |
3.3 串行通信原理分析及硬件电路设计 |
第四章 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主机软件设计 |
4.1 自适应控制系统主机软件设计 |
4.1.1 单片机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
4.1.2 系统监控软件设计及状态分析 |
4.2 寻星、寻优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
4.2.1 寻星部分设计 |
4.2.2 寻优部分设计 |
4.3 系统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
第五章 PC机自适应控制的具体实现 |
5.1 PC端应用程序的开发 |
5.1.1 软件开发工具Delphi |
5.1.2 程序总体结构设计及功能实现 |
5.1.3 系统管理菜单的具体实现 |
5.1.4 寻星操作菜单的具体实现 |
5.1.5 数据库管理菜单的具体实现 |
5.1.6 帮助菜单的具体实现 |
5.2 数据库与表的定制 |
5.2.1 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中数据库与表的制作 |
5.2.2 Delphi访问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
第六章 系统性能分析与测试 |
6.1 性能测试 |
6.2 系统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谈数字卫星接收机寻“星”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接收卫视信号的伴侣——寻星仪[J]. 王维康. 实用影音技术, 2010(02)
- [2]基于单片机的卫星天线自动定位控制系统开发与研究[D]. 李晓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0)
- [3]抗震救灾报道中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DSNG)使用经验谈[J]. 邓新力,张斌,单聪,刘元锋. 现代电视技术, 2008(08)
- [4]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开发[D]. 孙梅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5]直、录播卫星数字电视的接收[J]. 李世杰,王姚娣. 中国有线电视, 2006(14)
- [6]简介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技巧(上)[J]. 刘文开,王云臣. 家电检修技术, 2006(13)
- [7]漫谈卫星数字接收机的寻星指示功能[J]. 沈永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5(14)
- [8]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技巧[J]. 曹振亮. 有线电视技术, 2004(24)
- [9]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许美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04(01)
- [10]卫星电视接收技巧与实践——操作篇[J]. 邓新夏,柏卫平. 电子制作, 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