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我国职工工资收入保障体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郑国强[2](2021)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力市场扭曲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为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两个方面。作为要素市场中的关键要素,劳动力是连接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纽带,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依附于劳动力本身,资本、土地和数据等要素需要通过劳动力才能实现激活和运转,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必然对整个要素市场的配置和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并把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价格反应灵活作为今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意味着深化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探究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对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出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从中归纳出不同阶段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变化特征,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历史逻辑;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度,并基于省级宏观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制度性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现实因素。其次,基于城市、企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有序概率模型等计量方法,从生产率效应、创新效应以及创业效应等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再次,基于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概率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等计量方法,从居民阶层认同和幸福感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同时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进行了论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在理论基础方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进行梳理:(1)马克思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思想以及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和劳动力工资理论。(2)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论述。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1)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整理,本文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产生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行了总结。(2)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生产率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以及“就业创业效应”的文献。(3)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主要包括市场化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阶层影响的文献。第三章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探究了相关政策要点以及劳动力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的时序变迁。其次,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市场化指数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区域特征和变化趋势。最后,从政府经济赶超行为与增长目标管理、官员晋升激励、户籍制度以及工会双重职能定位等视角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特殊制度性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宏观省级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四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首先,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生产率效应。采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城市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其次,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从个体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第五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以居民阶层认同的变化衡量社会阶层变迁,以居民幸福感间接衡量社会福利水平,并从这两个角度对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进行了考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阶层认同和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对策建议。
晋江艳[3](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黄军[4](2020)在《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改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保险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改善民生、促进稳定、国家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在我国具有较长的历史,在社会保险费改革前,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存在社保经办机构全责征收、社保机构核定后税务部门代征、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等多种模式。在这种多元模式,特别是非税务部门征收模式下,由于征收机构难以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使得企业逃费现象严重,社保实际缴费率偏低。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保险费征收问题,2018年7月20日,国务院出台《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社会保险费从2019年1月1日起由税务部门征收,这对完善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起到了根本性作用,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恐慌。国地税合并后,新组建的税务部门拥有完善的征管体制,掌握有企业所有的真实信息,能够有效地保障社会保险费的应收尽收,有效打击企业偷逃社会保险费的现象,对完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原因,以及受疫情影响下的经济低迷等原因,社会保险费名义征收率偏高,如果按照规定将社会保险费移交给税务部门进行全面征收,则将加重很多企业负担使得大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大量劳动力失业,这与当前我国的“六稳”“六保”等大政方针相违背,也会加剧企业的恐慌心理,不利于经济社会稳定。所以,截止到目前,企业社会保险费仍未移交给税务部门征收。如何解决社会保险费征收移交过程中面临的这些问题,确保改革顺利到位、社会保险费全面征收和企业负担不增加,是当前改革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改革的问题,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改革落地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本文在界定好社会保险缴费概念和理论基础之后对我国社会保险资金征缴模式的历史演变,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意义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个清晰的阐述,并以赣州这一中部典型城市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赣州企业社会保险费收入的总体情况以及选取部分典型企业作为样本分析,对赣州企业社会保险费收入概况、负担概况进行总体概括,得出赣州企业实际负担费率低于名义负担费率,并对赣州市社会保险征缴体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强调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能够有效发挥税务部门的优势促进税费同管,提高社会保险费征收质量。但由于改革涉及的点多面广,改革未能按时落地,通过对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为下一步推进改革提出有效建议。最后通过加快立法强化法律保障、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扩大征缴比例、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优化各方协作机制和完善其他配套设施等五方面措施,对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改革落地,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我国之前对社会保险费的研究都是在社会保险费多元征缴模式的背景下开展的,本文以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改革为背景,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由于企业社会保险负担与社保费征缴模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社会保险名义负担高而实际负担低的主要原因便是征管不到位,改由税务部门征缴社会保险费能够有效做实费基,为降费率带来可操作空间,使得名义费率向实际费率接近。因此通过对欠发达省份江西省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赣州进行实证研究,能够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区域社会保险征收的研究框架和体系,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对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改革落地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加快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改革落地,促进企业社会保险费平稳划转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雷江平[5](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劳动关系,从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一化三改”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劳动关系领域出台了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险、社会福利和工会制度等一整套劳动关系政策,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在劳动关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更需要不断化解在劳动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立足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期实践,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初探,分析了问题,解剖了案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目标和对策措施。本研究的主体一共有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诸如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等进行解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的逻辑,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实践探索的分析,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劳动关系实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建党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经验基础。第四部分探索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中国化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最后总结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历史地位。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形成的原因,问题主要来自制度体系、协商机制等方面,而形成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人代际更替、新媒体广泛应用,以及“三新”就业模式带来的挑战等。第六部分主要分析地方或基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并以此探讨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工会如何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或劳动关系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七部分主要分析面对新挑战或障碍,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调整和具体的实施对策。总之,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陈佳佳[6](2020)在《当前社会保险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实施研究 ——以安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降低企业负担,助推企业发展,国务院出台《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明确自2019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实施社会保险降率减费政策,内容包括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调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等内容。与2015年起实施的前五次社保费降率减费政策相比,现行综合性降率政策具有覆盖全部险种、降费幅度更大、覆盖缴费主体更多、政策具有长期性、政策综合性更强的特点。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通对安阳市不同类型企业在2019年5月1日起实施的社会保险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影响下缴费人数、缴费工资、缴费金额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企业对政策的敏感度不同:从规模看,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受政策激励较弱;从登记注册类型看,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受到的政策激励作用更大;从行业上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综合性降率政策的激励作用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高新技术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小,高新技术服务业缴费人数的同比增长量低于全部服务业平均水平。本文以公共政策理论、社会公平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工具,结合对安阳市2019年社保费降费情况及政策效果的梳理分析,得出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存在一些不足,包含政策的实施基础较为薄弱、普惠性的降率减费措施对企业活力激励的效果有限、社保资金的可持续性存在压力等内容。造成不足的原因一是综合性降率政策的实施基础较为薄弱,二是普惠性的降率政策手段过于单一,三是统筹级次较低和人口老龄化现象不利于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根据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推进社会保险降率减费政策发展思路:一是夯实社保费降率减费政策的实施基础,提高企业的参保率和缴费率,二是提高政策手段的针对性和多样性,逐步实施结构性降费政策和弹性费率政策,三是通过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和提高社保基金收益率等方法实现社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郭亚丽[7](2020)在《甘肃企业年金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在本世纪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社会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基本养老保险开始出现增长低速的情况,企业年金作为多支柱养老体系的一部分,对基本养老保险有明显的补充作用。甘肃企业年金发展成绩突出,但是和预期在三支柱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还存在差距,甘肃企业年金下一步该如何持续发力对促进解决老龄化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选取甘肃企业年金作为研究对象,先介绍甘肃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其后通过对甘肃企业年金发展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典型省份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发现目前甘肃企业年金存在参与率低、覆盖范围有限、基金的投资收益波动明显、替代率比较低等主要问题。造成甘肃企业年金发展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宣传工作不到位、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资本市场的不成熟等。政府、企业、职工个人都是影响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因素,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甘肃企业年金发展不足。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九个因素与甘肃企业年金的关联度,结果得出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人均GDP、工会基层组织数、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等因素与甘肃企业年金发展的关系比较紧密。综合甘肃企业年金发展现状、比较差距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从发展经济、落实税收优惠、加强工会工作等方面对甘肃企业年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对推进甘肃企业年金下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对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均衡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于东阳[8](2020)在《中国工资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从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以年均9.4%的水平高速增长。工资制度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等级工资制,逐渐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工资制度转变。本文从经济史学视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厘清工资相关概念及工资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资史进行专题研究。论文以三次工资改革为主线,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为横切面,分工资制度和工资水平两大部分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资的变化过程,试图探究各个历史阶段工资制度和工资水平的现状与特点,探讨中国工资制度和水平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为今后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的借鉴。第一阶段市场经济转轨初期的工资制度改革(19791991年)。19791991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相对完整的一个历史阶段,传统的计划性经济体制慢慢向市场经济转轨,资源的配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计划逐步转向市场,所有制结构也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市场的多元化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工资分配形式多样化。1985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首先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了结构工资制度,要求把工作人员的工资同他们的工作职务和承担的责任结合起来。同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和国有企业的相分离。国有企业开始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分级管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范围和实际需要,可以自己决定本单位的工资发放形式、工资制度和工资的分配方法,开始把市场机制向企业的分配领域逐步引入,从而调动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在非国有部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影响着工资制度的形成,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初现端倪。第二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改革(19922001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1993年开始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国有企业职工进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改革,国有企业高管进行了年薪制的初步尝试,工资管理也从直接管制向间接调控转变。同时,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相分离,二者分别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行政机关实行职务级别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事业单位根据不同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制、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制、艺术结构工资制、津贴奖金制等。第三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改革(20022016年)。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个人收入分配理念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强调公平转变。国有企业进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更加注重劳动结果,国企高管年薪制也进一步确立和完善;2006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也进行了符合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改革。行政机关基本工资构成由现行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项调整为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取消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完善津贴补贴制度;建立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并根据事业单位功能、职责和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实行工资分类管理。19782016年中国工资水平总体上保持高速增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则由1978年的615元上涨到2016年的67569元,增长109.87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平均工资年均增长7.41%,呈现出低速大波动、高速小波动和中速小波动的阶段性特征。1978年1997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4.29%,增速较低,但波动幅度较大;1998-200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2.96%,增速较高,同时波动幅度较小;2010年-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8.15%,增速放缓,波动幅度也较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家注重收入分配调节,工资增长不再大起大落,而且近年来实际平均工资增速与GDP增速趋于同步。工资水平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也逐渐拉开,并引发了新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进入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在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理念下,国家采取“提低、控高、扩中”等各类措施,不断缩小工资收入差距。农民工作为一类特殊群体,他们的工资更接近市场化的工资水平,随着近年来“民工荒”的出现,农民工工资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工资制度改革遵循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步骤与逻辑,具有明显的渐进式和“双轨”特征;个人收入分配理念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为效率与公平并重;国有企业工资增长原则从“两低于”转变为“两同步”;劳动力市场逐步发展完善;工资制度由注重资历向注重能力再向注重结果转变,激励作用明显加强。今后,我们要建立以市场化为改革方向的工资决定机制,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并建立长效工资增长机制。
韩东[9](2019)在《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 ——基于与城镇职工的比较》文中认为近年来,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的规模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88亿人。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他们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与农民工稳定增长的就业数量相比,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却不容乐观,工资水平低、工作时间长、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小、劳动合同缺失、就业满意度低等问题已成为常态化,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工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因此,对农民工就业质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就业质量的“高”与“低”是相对的,需要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进行比较方能得出定论。然而,现有研究多是关注农民工群体本身的就业质量,而对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差异的关注尚显不足。因此,本研究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进行横向比较,探讨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考察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就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对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就业质量的影响,探讨上述因素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的影响是否相似。首先,基于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20082018年期间发布的宏观数据,从宏观层面考察近十年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变动趋势,发现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某些维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某些维度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从工资收入来看,农民工工资收入在过去的十年间提升最为明显,但与城镇职工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工作时间来看,农民工超时劳动情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劳动时间长、超时劳动仍然是常态。从社会保障来看,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障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大多数农民工仍然游离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从劳动关系来看,农民工劳动合同缺失现象尚未得到有效改善,近年来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甚至有所下降。从就业满意度来看,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整体较低,但相对高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其次,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作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相较于城镇职工,农民工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农民工超时劳动现象也相对更为严重,农民工长时间的劳动供给与其较低的工资收入形成鲜明的反差。就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而言,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就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影响呈现出高度相似性。然而,就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作时间的影响因素而言,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就业特征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作时间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工会作为组织型社会资本,仅降低了城镇职工超时劳动的可能性,而未对农民工工作时间带来保障。第三,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参加社会保障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相较于城镇职工,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问题更为突出。个体特征、人力资本、就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参加社会保障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健康状况仅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情况有显着影响,单位性质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参加社会保障情况的影响略有不同。第四,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相较于城镇职工,农民工劳动合同缺失现象更为突出,劳动合同短期化特征也更为明显。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就业特征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性别仅对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有显着影响,单位性质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影响略有不同。第五,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参照群体不同,农民工对于就业的预期与其实际的就业状况相对较为匹配,因此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相对高于城镇职工。个体特征、人力资本、就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受教育年限和职业层次仅对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层次越高的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越高;工作时间仅对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超时劳动仅制约了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的提升;务工地区仅对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的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高于东部地区的城镇职工。最后,基于研究的主要结论,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加强非公单位的工会建设力度、完善建筑业劳务用工模式等对策建议。
夏巍[10](2019)在《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逐步完善,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已初步建成。在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旧有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当前,在中央政府聚焦提升百姓获得感的大背景下,相关部门多次强调应减轻个人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并采取了各种实际措施。本论文以当前上海市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作为研究对象,以引起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增长的关键: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作为切入点,对上海市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进行研究。在对相关概念界定后,结合历年各类相关政策沿革和真实数据变化,对现状进行梳理。同时,本论文通过对部分职工和用人单位管理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职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伴随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涨所引起的实际困难。结合路径依赖理论,对现有社会保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引起各类问题的关键原因。最后,针对上海市长期以来高速增长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结合职工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类实际问题,本论文给出了多项对策和建议。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当前仍然处在一个逐渐建立、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政策属地化特点浓重。上海市必须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的特点,对各项政策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才能做到既完善了本市社会保险制度,又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
二、建立我国职工工资收入保障体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我国职工工资收入保障体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工会 |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
1.2.3 互助互济 |
1.2.4 工会互助制度 |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
1.3.3 论文篇章结构 |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
2.3.1 学术贡献 |
2.3.2 研究局限 |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市场扭曲的内涵 |
1.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定义 |
1.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表现形式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思想 |
2.1.2 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劳动力工资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
2.2.1 新古典学派的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与职业竞争理论 |
2.2.2 新制度学派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2.2.3 新凯恩斯学派的效率工资理论与“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
2.2.4 新剑桥学派的社会经济因素理论 |
2.2.5 激进经济学派的劳动力市场扭曲理论 |
2.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成因 |
2.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
2.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
2.3.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 |
3.1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 |
3.1.1 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发育阶段(1978-1991 年) |
3.1.2 劳动力市场的加速发展阶段(1992-2002 年) |
3.1.3 劳动力市场的相对成熟阶段(2003-2012 年) |
3.1.4 劳动力市场的深化改革阶段(2013 年至今) |
3.2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3.2.1 生产函数法 |
3.2.2 市场化指数法 |
3.3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与实证分析 |
3.3.1 形成机理分析 |
3.3.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3.3.3 实证分析 |
3.3.4 本节小结 |
第4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
4.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理论机制分析 |
4.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1.5 本节小结 |
4.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企业创新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理论机制分析 |
4.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2.5 本节小结 |
4.3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创业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理论机制分析 |
4.3.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4.3.5 本节小结 |
第5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
5.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阶层认同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理论机制分析 |
5.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1.4 实证结果分析 |
5.1.5 本节小结 |
5.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幸福感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理论分析 |
5.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2.5 本节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4)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社会保险费缴费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社保相关概念 |
2.1.1 社会保险 |
2.1.2 社会保险费 |
2.2 社会保险费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社会保险资金征缴模式 |
2.3.1 社保部门全责征收 |
2.3.2 社保部门核定,税务部门代为征收 |
2.3.3 税务部门全责征收 |
3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的历史演变及改革的必要性 |
3.1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的历史演变 |
3.1.1 中华总工会领导下企业代征代发阶段 |
3.1.2 社会保险机构征缴阶段 |
3.1.3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税务机关双重征缴并存阶段 |
3.2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存在的问题 |
3.2.1 现有法律法规不健全 |
3.2.2 沟通协作机制不顺畅 |
3.2.3 企业逃费现象严重 |
3.3 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改革的意义 |
3.3.1 两部门的工作职能更加优化 |
3.3.2 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更加规范化 |
3.3.3 有力堵塞社会保险费征缴漏洞 |
3.3.4 符合国际社会保险费征缴趋势 |
3.3.5 有利于推进下一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
3.4 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改革的难点 |
3.4.1 政策调整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 |
3.4.2 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征收缺乏法律依据 |
3.4.3 公众短期内难以适应政策变化 |
3.4.4 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增大 |
3.4.5 部际协调机制尚未健全 |
4 我国社会保险费负担水平的现状—以赣州市为例 |
4.1 赣州市社会保险费收入概况 |
4.2 赣州市企业社会保险负担存在的问题 |
4.2.1 企业社会保险费名义负担高 |
4.2.2 企业社会保险费实际负担偏低 |
4.3 赣州市企业社会保险负担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名义负担高的原因 |
4.3.2 实际负担低的原因 |
5 优化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的建议 |
5.1 强化法律保障 |
5.1.1 明确税务部门的唯一征收主体法律地位 |
5.1.2 提高法律统筹层次 |
5.1.3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
5.2 降低社会保险费名义费率 |
5.2.1 有效做实社保征收基数 |
5.2.2 有效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
5.2.3 准确测算费率下调幅度 |
5.3 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 |
5.3.1 建立健全分级缴纳制度 |
5.3.2 建立失业保险金返还制度 |
5.3.3 规范历史欠费清缴行为 |
5.4 优化各方协作机制 |
5.4.1 建立固定的联席会议机制 |
5.4.2 建立常态化部门协调机制 |
5.4.3 建立全方位信息共享机制 |
5.5 完善其他配套设施 |
5.5.1 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
5.5.2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5.5.3 加强基金保值增值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逻辑与方法 |
(一)研究逻辑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劳动关系 |
(二)劳动关系冲突 |
(三)和谐劳动关系 |
二、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海外的发展 |
(三)其它劳动关系理论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逻辑分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属性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高目标 |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方针 |
(三)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 |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过程 |
(一)“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二)调整劳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三)建立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 |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成效 |
(一)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得到保障 |
(二)职工参与制度逐步建构与完善 |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健全 |
(四)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逐步建立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经验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
(二)多方参与,以工会为主体 |
(三)以劳资和谐为核心理念 |
(四)以协商协调为主要手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
一、理论探索的基本过程 |
(一)和谐劳动关系命题的提出 |
(二)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形成 |
(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
二、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 |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逐步确立 |
(二)在宏观层面,积极创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
(三)在中观层面,加强区域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
(四)在微观层面,大力推进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建设 |
(五)在操作层面,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风险评估机制 |
三、理论成果的生成逻辑 |
(一)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 |
(二)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 |
(三)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四、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 |
(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
(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剖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统一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
(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
(三)冲突事件破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 |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
(三)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
(四)农民工群体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
(五) “三新”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六)新媒体广泛应用和外部势力渗透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案例分析 |
一、实验探索:正在形成的地方/基层经验 |
(一)激活基层工会:深圳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 |
(二)培育社会组织:狮山树本产业家园 |
(三)前端化解冲突:广州市海珠区“三方联调中心” |
二、有效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选择 |
(一)劳资冲突的化解与路径选择 |
(二)实践探索实现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逻辑 |
三、适应与变革:中国工会在开放中演进 |
(一)演进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局限 |
(二)在变革中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对策 |
一、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
(一)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以互利双赢为目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三)以法治方式为抓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四)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进一步完善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
(一)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策体系 |
(二)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
(三)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
(四)推动实现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当前社会保险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实施研究 ——以安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研究评价 |
1.相关研究综述 |
2.研究评价 |
(三)研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工具 |
1.理论工具 |
2.方法工具 |
(四)预期创新和研究不足 |
1.预期创新 |
2.研究不足 |
二、社会保险费减费政策的发展进程及内容 |
(一)社会保险制度相关概念 |
1.社会保障制度 |
2.社会保险制度 |
3.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
4.社会保险适用费率 |
5.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 |
(二)我国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现状 |
1.中国社保费费率在世界排名靠前 |
2.中国社会保险费率较高的原因 |
(三)2015年至2018年社会保险费降率减费政策 |
1.第一次 |
2.第二次 |
3.第三次 |
4.第四次 |
5.第五次 |
(四)2019年5月1日实施的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的特点 |
1.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内容 |
2.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的特点 |
(五)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实施主体和实施方式 |
1.政策实施主体 |
2.政策实施方式 |
三、安阳市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实施情况与效果 |
(一)安阳市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实施情况 |
1.用人单位降率情况 |
2.灵活就业人员减费情况 |
(二)安阳市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实施效果 |
1.大型企业受政策激励更为显着 |
2.民营企业受政策激励更加明显 |
3.劳动密集型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而高新技术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小 |
(三)对安阳市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实施情况和效果的评价 |
1.政策实现覆盖公平 |
2.政策效果缺乏效率 |
四、社保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
(一)存在的不足 |
1.综合性降率政策的实施基础较为薄弱 |
2.普惠性的降率减费措施对企业活力激励的效果有限 |
3.基金的可持续性存在压力 |
(二)不足产生的原因 |
1.企业的实际缴费水平与政策费率存在较大的差距 |
2.普惠性的降率政策手段过于单一 |
3.统筹级次较低和人口老龄化现象不利于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 |
五、完善社会保险降率减费政策的建议 |
(一)夯实社保费降率减费政策实施基础 |
1.实现税务机关社保费据实征收 |
2.明确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
3.规范历史欠费清缴行为 |
4.逐步实施社会保险“费”改“税” |
5.提高社保缴费回报率 |
(二)提高社保费降率减费政策内容的针对性和多样性 |
1.逐步制定结构性降费政策 |
2.制定弹性费率政策 |
(三)实现社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
1.适当提高退休年龄 |
2.提高社保基金收益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甘肃企业年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
2.1.2 企业年金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人力资本折旧理论 |
2.2.2 雇主父爱理论 |
2.2.3 持久收入理论 |
2.2.4 生命周期理论 |
2.2.5 国家责任理论 |
3 甘肃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分析 |
3.1 甘肃企业年金发展进程 |
3.2 甘肃企业年金发展总体概况 |
3.2.1 参与企业数 |
3.2.2 参加职工数 |
3.2.3 基金规模 |
3.3 甘肃企业年金发展水平比较 |
3.3.1 与全国水平比较 |
3.3.2 与典型省份比较 |
4 甘肃企业年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1 甘肃企业年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覆盖范围有限 |
4.1.2 基金规模小 |
4.1.3 基金投资收益波动明显 |
4.1.4 替代率比较低 |
4.2 造成甘肃企业年金问题的主要原因 |
4.2.1 企业经济实力不强 |
4.2.2 宣传工作不到位 |
4.2.3 缺乏税优政策的实施细则 |
4.2.4 资本市场不成熟 |
5 影响甘肃企业年金发展的因素分析 |
5.1 研究方法选取 |
5.2 指标选取 |
5.2.1 社会因素 |
5.2.2 企业因素 |
5.2.3 个人因素 |
5.3 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数据分析 |
5.3.3 结果分析 |
6 加快甘肃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
6.2 落实税优政策,激发参与积极性 |
6.3 发挥工会作用,培养企业年金人才 |
6.4 降低准入门槛,放宽集合年金计划 |
6.5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企业责任感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工资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工资理论和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一节 工资相关概念 |
一、工资 |
二、劳动报酬 |
三、薪酬 |
四、收入 |
第二节 工资决定理论回顾和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 |
一、维持生存工资理论 |
二、均衡工资理论 |
三、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
四、马克思的工资理论 |
五、集体谈判工资理论 |
六、效率工资理论 |
七、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 |
第三节 研究成果综述 |
一、工资制度研究 |
二、工资水平研究 |
三、工资决定机制研究 |
第二章 市场经济转轨初期的工资制度改革(1979-1991年) |
第一节 改革的历史起点:等级工资制度 |
一、等级工资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
二、等级工资制度的内容 |
三、等级工资制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市场经济转轨初期的工资制度改革历程 |
一、工资制度改革的背景 |
二、1979-1984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探索 |
三、工资制度改革的正式实施 |
四、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制度 |
第三节 1979~1991年工资制度改革的评价 |
一、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尚处萌芽阶段 |
二、调动了职工和企业的积极性,激励效果初步显现 |
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 |
第三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改革(1992-2001年) |
第一节 工资管理从直接管制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
一、实行弹性劳动工资计划 |
二、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收入宏观指导体系 |
第二节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
一、国有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改革 |
二、国有企业高管年薪制的初步尝试 |
三、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点 |
第三节 1993年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
一、1993年行政机关工资制度改革 |
二、1993年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资制度改革评价 |
一、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初现端倪 |
二、岗位技能工资制改革评价 |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评价 |
第四章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改革(2002-2016年) |
第一节 完善政府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
一、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 |
二、加强对国有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监管,调控高收入企业工资分配 |
三、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
一、岗位绩效工资制改革 |
二、国有企业高管年薪制的确立和完善 |
第三节 2006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
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
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
三、高等学校年薪制探索 |
第四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资制度改革评价 |
一、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的初步形成 |
二、岗位绩效工资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激励作用突显 |
三、公务员工资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 |
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距离市场化更进一步 |
第五章 工资水平的演变(1979-2016年) |
第一节 工资水平的增长 |
一、工资总额和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 |
二、工资水平与经济增长 |
三、工资性收入与居民收入的增长 |
第二节 工资水平的结构变化 |
一、不同经济类型的工资水平变化 |
二、不同行业工资水平的变化 |
三、不同地区工资水平的变化 |
四、工资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在缩小的走势 |
第三节 农民工工资增长 |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工资制度改革的经验与成绩 |
一、工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渐进式和“双轨”特征 |
二、工资制度改革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
三、工资增长要处理好企业效益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
四、工资制度改革离不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
五、工资制度由注重资历向注重能力再向注重结果转变,激励作用明显加强 |
六、人口红利日渐式微,产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
第二节 历史启示:中国工资制度改革的策略选择 |
一、建立以市场化为改革方向的工资决定机制 |
二、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
三、建立长效工资增长机制 |
四、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 ——基于与城镇职工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就业质量的概念与内涵 |
1.2.2 就业质量的评价方法 |
1.2.3 农民工就业质量现状 |
1.2.4 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
1.2.5 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对策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数据来源 |
1.3.4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可能实现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就业质量 |
2.1.3 农民工就业质量 |
2.1.4 城镇职工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2.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2.5 社会保障理论 |
2.2.6 相对剥夺感理论 |
第3章 农民工就业质量变动趋势的宏观考察 |
3.1 农民工就业特征 |
3.1.1 农民工就业数量稳定增长 |
3.1.2 农民工就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
3.1.3 农民工就业方式以受雇为主 |
3.1.4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低 |
3.1.5 农民工维权途径呈现出一定的新特征 |
3.1.6 农民工求职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
3.2 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变动趋势 |
3.2.1 农民工工作条件的变动趋势 |
3.2.2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变动趋势 |
3.2.3 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变动趋势 |
3.2.4 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的变动趋势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民工工作条件:与城镇职工的比较 |
4.1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作条件的比较 |
4.1.1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比较 |
4.1.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作时间的比较 |
4.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4.2.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的OLS回归结果 |
4.2.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4.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超时劳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农民工超时劳动的群体差异 |
4.3.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超时劳动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4.3.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超时劳动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城镇职工的比较 |
5.1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状况的比较 |
5.2 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群体差异 |
5.2.1 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个体特征差异 |
5.2.2 不同人力资本状况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差异 |
5.2.3 不同就业特征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差异 |
5.2.4 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区域差异 |
5.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5.3.1 变量选择 |
5.3.2 实证分析结果 |
5.4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民工劳动关系:与城镇职工的比较 |
6.1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比较 |
6.2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群体差异 |
6.2.1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个体特征差异 |
6.2.2 不同人力资本状况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
6.2.3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
6.2.4 不同就业特征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
6.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3.1 变量选择 |
6.3.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6.4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民工就业满意度:与城镇职工的比较 |
7.1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的比较 |
7.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2.1 模型与变量 |
7.2.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Probit回归分析 |
7.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农民工就业质量各维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
8.1.2 农民工就业质量各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
8.1.3 农民工劳动合同缺失问题更具一般性 |
8.1.4 农民工就业质量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分割,其中建筑业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最为突出 |
8.1.5 人力资本的提升整体上能够促进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升 |
8.1.6 社会资本在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 |
8.1.7 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就业质量存在的共性问题 |
8.2 对策建议 |
8.2.1 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缩小农民工与城镇职工收入差距 |
8.2.2 合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权利 |
8.2.3 提高城镇社会保障对农民工的覆盖率,建立与农民工特点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
8.2.4 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发挥劳动合同对于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保障效应 |
8.2.5 加强农民工人力资本开发,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 |
8.2.6 加强非公单位的工会建设力度,对《工会法》进行修订和完善,增强农民工维权能力 |
8.2.7 完善建筑业劳务用工模式,提升建筑业农民工就业质量 |
8.2.8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提高农民工就业满意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上海市社会保险缴费的发展历程和现行政策 |
一、上海市社会保险缴费的发展历程 |
二、上海市社会保险缴费政策现状分析 |
第四章 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中高收入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二、低收入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统计规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四、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在申请居民待遇和户籍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完善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政策建议 |
一、针对中高收入职工的社会保险基数的建议 |
二、针对低收入职工的社会保险基数的建议 |
三、针对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统计规则的建议 |
四、针对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影响居民待遇和户籍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调查问卷 |
附件二:访谈提纲 |
四、建立我国职工工资收入保障体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D]. 郑国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4]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改革问题研究[D]. 黄军.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5)
- [5]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雷江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6]当前社会保险费综合性降率政策实施研究 ——以安阳市为例[D]. 陈佳佳. 郑州大学, 2020(02)
- [7]甘肃企业年金发展研究[D]. 郭亚丽.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8]中国工资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6)[D]. 于东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9]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 ——基于与城镇职工的比较[D]. 韩东. 吉林大学, 2019(02)
- [10]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问题研究[D]. 夏巍.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劳动关系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论文; 企业工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