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周杨[1](2020)在《H集团非相关多元化战略选择与实施研究》文中指出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遇到发展的瓶颈和面临许多问题。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于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考虑而采用的一种经营战略。自上世纪五十年代首次提出后,渐渐为众多企业才采用,成为一种主流。采用合适的多元化经营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颇丰的收益,反之,则不利于企业发展。多元化战略根据与原有业务是否相关可分为相关多元化战略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在企业进行多元化战略的选择时如何因企制宜就非常的重要,同时企业的选择何种形式的多元化战略也将影响企业的绩效。H集团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国内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出于钢铁企业的行业周期性,为了分散企业风险,获取更好的利润,促进公司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它在开始了多元化发展道路,在相关产业中涉足钢铁贸易板块、环保板块等,在非相关多元化产业中先后涉足房地产业、旅业、数字产业、教育产业、健康产业等产业。H集团的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在一定时期反哺了钢铁主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从这一点可认为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H集团在实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中,也存在着问题,若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则会影响公司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行,阻碍公司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竞争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市场机遇稍纵即逝,如何科学、合理的布局产业,如何促进多元产业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是集团发展非相关多元化战略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H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该集团大量史实资料和查阅众多文献,对其非相关多元化战略进行案例分析。本文首先对H集团的概况进行介绍,简单介绍了该集团的企业信息,对H集团的主业和相关多元化进行分析,接着对H集团的非相关多元产业进行分析。其次,对H集团发展非相关多元化的动因进行分析。从H集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钢铁主业存在的问题和钢铁主业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其分散主业经营风险的动因,从H集团积累的总体优势、环保板块、数字经济板块和技术创新板块的进行具体分析寻找新业务增长领域的动因。然后,通过对H集团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目标、实施情况和绩效进行研究,发现其在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H集团发展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存在的问题,从产业协同、企业文化、运行机制、产业基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提出对策。最后,对该集团的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完善非相关多元化战略提出建议,并期望对国内国有钢铁企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有所参考。
邰玉涛[2](2019)在《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加入WTO对发展“三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大宗农产品对外贸易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各种农产品市场已经能够在数量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主旋律是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转型升级,长期发展的主要内容将是优化产品类型和空间结构,提升交易模式和创新管理。目前来看,我国大宗农产品贸易市场在整顿过程中得到了发展,舟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充分体现了舟山市大宗农产品发展战略。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舟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注重质量和品牌的建设,掌握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并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加快传统农业转型,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包装和技术水平。本课题主要围绕舟山市农产品贸易体系进行调查,全面把握舟山市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借鉴国外贸易发展经验,分析当前舟山市大宗农产品贸易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舟山市农产品贸易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此文能为舟山市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李振波[3](2017)在《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及经济联系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都市圈这一新型城镇结构体系开始在世界各国出现,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多个大型都市圈。实践经验表明都市圈这一结构突破了原有行政地域限制,能够实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从而更好地实现分工协作以及提高产业效率,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形态、内部经济联系机制、管理与改善机制对城市高效、和谐发展有积极意义。宁波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具有较好的区位发展优势,宁波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和经济条件正在带动周边地区形成集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港航服务、商贸服务、海洋经济为一体的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已经在国务院发布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被列为五大都市圈之一。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都市圈发展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都市圈的特征、含义、影响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以及主流的都市圈经济联系研究方法、研究模型进行了明确,之后从经济、产业、人口分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建设、区域规划、县域特色等全方位角度分析了宁波都市圈中心城市、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并对宁波都市圈范围划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上本文首先依据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从节点分析法、行政地理划分等方法对宁波都市圈的范围进行初步定性划分,之后通过经济距离、经济联系引力强度以及联系场强等经济联系强度实证模型划定了宁波都市圈的判定向量,再结合断裂点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宁波都市圈各节点的断裂点从而明确宁波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包括核心圈、紧密圈、半紧密圈以及松散圈四部分。同时本文根据四大结构划分采用城市首位度指标、经济联系城市流强度模型、扩展强度模型以及分形特征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宁波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特征进行探究,并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四大都市圈进行横向比较得出宁波都市圈经济联系层面存在的问题为核心圈极核度低、紧密圈发展不平衡、外圈层一体化程度弱等。最后在总结文章理论和实证部分基础上提出宁波都市圈进一步协调发展、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总体思路以及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郑荐平[4](2014)在《充分发挥海洋优势 打造海上浙江强省》文中研究说明浙江最大的特色是民营、最大的优势是制造、最大的潜力是海洋。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主攻沿海、转型升级,建设海洋强省习近平同志曾指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他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了建设海上浙江的战略构想。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两大红利和三大需求。两大红利是改革和城镇化,三大需求是能
台州市人民政府[5](2014)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规划(2013—2017)》的通知》文中指出台政发〔2014〕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台州市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规划(2013—2017)》已经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2014年7月7日台州市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规划(2013—2017)
吴雨霏[6](2012)在《基于关联机制的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陆域资源日渐枯竭,海洋资源备受关注。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陆产业互动加强,单一的海洋或陆地资源开发模式极大地限制了经济发展,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对于海洋区位优势明显且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海洋资源大省浙江来说,它迫切需要借助海洋资源来弥补陆域经济发展的单一与不足,因此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海陆资源与产业的关联为切入点,首先阐明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的相关概念以及对各种相关理论的研究与思考;其次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海陆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时从投融资机制、市场机制等方面探讨分析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开发战略的外部支撑条件;然后构建SWOT模型对浙江省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从海陆资源与产业关联角度提出浙江省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它通过规划、协调、引导等手段提高海洋和陆地两大系统的内在联系程度,能够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区域统筹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2)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得出,海洋第一产业与陆域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高,与陆域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次之,与陆域第一产业的关联度最低。海洋第二产业和陆域三大产业间的关联度大体相当。海洋第三产业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陆域第一产业。同时计算出海洋主要产业和陆域经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3)浙江省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其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发展各有优劣,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海洋区位优势明显和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双重形势下,浙江省需要海陆经济协调管理机制、海陆统筹的投融资机制、统一开放的市场机制、海陆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相互支撑的海陆科技创新体系和海陆协调的政策法规体系等一系列外部条件的支撑;措施上进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海陆经济发展布局,打造现代海陆产业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海陆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等,从而全面实施浙江省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
白斌[7](2012)在《明清浙江海洋渔业与制度变迁》文中研究指明明清时期是中外海洋经济大发展时期,也是中外海洋社会大碰撞时期,中国迈向海洋,沿海渔民是开路先锋。作为海洋经济的基础,海洋渔业发展与沿海社会稳定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而浙江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形态更具有代表性。从国家对浙江海洋渔业发展管理制度的角度,不仅可以弥补渔业经济史料的不足,而且会让我们更能把握浙江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海洋渔业资源的公共性和生产的集体性,使任何时期的政府在管理海洋渔业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本文从国家管理制度的角度出发,在对浙江海洋渔业生产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来讨论明清中央和浙江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海洋渔业制度与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体共分四章,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浙江海洋渔业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二是浙江海洋渔业制度的演变路径及影响因素;三是浙江海洋渔业制度的实施对地方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特别是渔业中介组织的影响。正文第一章是对明清时期浙江海洋渔业生产状况的整体把握,其后三章则分别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浙江海洋渔业制度的内容。通过对明清时期从中央到地方所出台的海洋渔业制度的整体分析,可以发现,其内容与政府对内地农民的管理制度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自身特点。浙江海洋渔业制度按照其实施客体,可分为对渔民、渔船和渔业区域的管理制度,每项制度下面又可加以细分。渔业制度的演变路径与影响因素。对浙江海洋渔业制度进行横向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不同实施客体,而进行纵向分析,通过统计工具,按照时间顺序对制度出台的时间进行统计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浙江海洋渔业制度的变化有非常明显的分期。通过对其中五个时期内浙江海洋渔业制度变化的分析,我们发现,海洋气候的变化、浙江沿海经济的发展及政治军事冲突对浙江海洋渔业制度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因素在这五个时期内单独、同时或者交替出现,影响着浙江海洋渔业制度的走向。渔业制度与经济发展。一般而言,制度的产生要晚于经济的发展,但制度生成之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浙江海洋渔业行帮组织从渔帮到公所,从渔团到渔业公司的每一次变革当中,海洋渔业制度的规范作用无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作为渔业非正式组织的行帮,在国家海洋渔业正式制度的扶持下逐渐发展壮大,行帮的升级对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浙江海洋渔业制度通过行帮组织影响渔业生产方式及其规模。在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今天,对中国海洋史的研究变得极为重要和紧迫。海洋渔业史的研究受制于资料匮乏,一直是海洋史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对于中国海洋史研究而言,具有补白意义。其次,本文从渔业生产、制度发展、渔业中介组织等角度,运用海洋生物学、制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理论进行新的探究,以求打开中国海洋史研究的新视野。此外,本文根据历史发展而总结出来的有关浙江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当代政府海洋渔业管理制度的出台和实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曹令军[8](2012)在《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文中提出历史恰似一条割不断的时间链条,今天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昨天的基础上。自晚清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开放实际上是一个绵延不绝的体系。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被动、屈辱的对外经济开放进程。1978年开始的对外经济开放,成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外经济开放历时170多年,我国从封闭半封闭国家演变成全方位开放的国家。对外经济开放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赢得与资本主义国家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回顾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伟大历程,总结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探索新形势下扩大和优化对外经济开放的思路和对策,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水平,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1章是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的有关对外经济开放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进而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安排及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简单概括。第2章至第3章研究晚清对外经济开放。第4章至第7章研究中华民国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第8章至第10章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经济开放。第11章分析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对中国从1840年到2010年的对外经济开放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对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经济开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部分是结论,总结全文并对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在对中国对外经济开放进行全景式勾勒和概括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坚持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是一个国家抓住重大战略机遇的关键。清政府因为历史眼光的局限性,错失重大历史机遇,失去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只能黯然淡出历史舞台。1978年实行的对外经济开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中国的发展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赞叹。(2)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是:从被动屈辱到主动可控;从任人宰割到实现双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特色;从漠视华侨到重视华侨;从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3)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制约因素包括国际环境、国内环境、文化氛围、军事因素、技术因素、法律因素等等。(4)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经验教训:对外经济开放要持之以恒;对外经济开放要稳中求进;对外经济开放要防范风险;对外经济开放要内外兼顾;对外经济开放要精心设计。(5)对外经济开放必须与国内改革同步。如果只有对外开放,没有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既难以深入,也不可能持久。清政府向欧美派出留学生的时候,他们的如意算盘是:留学生只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结果当留学生开始剪辫子、穿西装时,清政府认为留学生政治上已经不可靠,将留学生全部撤回。清政府甚至对百日维新运动镇压,拒绝进行改革,开历史的倒车,最终被历史无情淘汰。1978年开始的对外开放,具有留学经历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既要改革也要开放。可以说,对外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如果没有国内的配套经济和政治改革,是难以保持30多年高速增长。(6)对外经济开放要注重技术学习和制度学习的协调发展。技术的长远发展必须有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制度作为根本保障。南京国民政府和清政府一样喜欢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过分注重技术的模仿,惰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建立了西方的宪政制度,但是本质上还是独裁统治,而这注定南京国民政府逃脱不了最终失败的命运。中国1978年开始的对外经济开放,既有技术层面的学习,也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方面的学习。在对外经济开放过程中,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说,保证了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又好又快发展。(7)对外经济开放实际上就是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的历史。中国通过对外经济开放,通过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学习和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就中国来说,都是开放在前,改革在后。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往往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外经济开放的领域和路径设计。通过对外开放,中国逐步从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向分工合作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过渡,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不断迈进,中国制造誉满全球。通过对外经济开放,中国真正摆脱了贫穷落后,避免了落后挨打的悲剧。实际上,对外经济开放过程中,也是中国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与之相适应。中国在改变,世界也在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开放也必然需要扩大和深化。以传统制造加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客观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西方国家一直在对其不断调整和优化。对中国来说,粗放型和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就中国来说,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对外经济开放水平,更好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主动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本文力图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创新:(1)对1840—2010年这170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历史和进程进行全景式描述和概括。根据时间顺序,把对外经济开放分为清朝、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重要阶段。对这170年对外经济开放进程和历史进行概括,为学术界研究中国对外经济开放提供有益的探索。(2)对清朝、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开放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客观评价。对外开放的研究,当前最重要的是梳理基本历程,要从整体上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既需要研究时间更需要新的研究视角。(3)对1840—2010年这170年的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进行研究总结,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经济开放提供政策建议。(4)对中国向外国派遣留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全文对留学生派出的类别、留学生如何管理服务、留学生学习专业、留学生本身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进一步吸引更多留学生回国服务提供建议。
庄佩君[9](2011)在《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 ——宁波案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效的运输和物流、以及物流网络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海运物流网络的港口城市和沿海区域,一直处于全球化的前沿。但同时海运物流体系和其运作环境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也给港口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和风险。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与港口城市—区域存在着复杂的空间相互作用机理。本论文以港口空间里的海运物流活动为核心,基于海陆向结合视角与海运物流企业行为为主线,把握海运物流体系自身演变规律和机制,分析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形成和特征,探讨区域体系在全球网络中的嵌入。在此基础上,考察海运物流活动与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演变,探寻全球化背景下港口、城市和区域的海运物流经济综合体的存在,进一步地探索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治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具有显着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运输贯穿着实物流通道和路径。运输经济学强调运输产品的完整性和客户的参与,要求海运物流服务产品的完整性和包括货主在内的海运物流所有成员的整合协作。运输生产的网络经济性决定了海运物流主要活动者的行为策略,和海运物流体系发展趋势。海上运输专业化、海运速度提高和船舶大型化是实现运输的空间和时间效用的技术保障,实现时空压缩。运输业发展可改变人类活动的范围和耗费的时间和资本,决定着“社会与技术的范式”,当海运物流体系有技术重大变化时就会领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谋求全球化的厂商将自身物流功能外包,采购完整物流服务产品,为运输链成员提供向全球物流服务供应商转型的机会,实现经营项目和地理范围扩大。实物流环环相扣,意味着其空间构建过程有赖于行为者所在地域在物流链中的动态位。无论是美国大都市区制度应对公共管理辖区破碎化,还是中国的行政区兼并应对行政区经济,都难以解决海运物流“流动空间”特性对区域管理的挑战。治理理论认为因为政府失效和市场失效的存在,治理权威与治理主体应多元化,企业是经济活动的治理主体,这为海运物流空间治理的企业参与提供了理论依据。经济活动的不同治理模式,以及企业权力的不均衡引起的领先企业所具有的治理地位等使得区域的海运物流体系处于在自身掌控能力之外的动态变化之中。区域治理和全球价值链治理都强调治理主体之间的认同原则,认同的力量可以从结构主义、新制度主义和网络理论中得到理论支撑。海运物流体系的行为者在港口、城市和区域空间内建构基于“文化认同”的共同体,构筑避风港,以对抗全球失控的无序竞争、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全球经济时代,海运物流是海运实践和海运研究的新范式,为了理解全球海运物流需要构建一组概念。首先是海运物流的概念。海运物流是满足客户需要的持续过程,在需要经过海运的发送地到最终收货地之间,以客户愿意支付的价格,将恰当数量的恰当货物、按恰当的条件,在客户指定的恰当时间送达至恰当地点的恰当收货人。此概念为海运物流从业成员提供理解全球化的实物流空间的现实、形成共同的战略和行动模型、框架和思维方式。其次是海运物流供应链的概念。在海运物流领域,从发货人至收货人过程涉及海运公司、码头运营商、代理经纪等诸多专业化企业,构成了海运物流服务链。这一概念的建立,有利于从企业角度审视海运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动态;另一方面,码头运营商等企业身份显现了放松管制以后港口运作中企业行为的影响,从而将“港口”纳入物流体系之中。第三是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概念,即以国际海上运输网络为基础,以港口为枢纽中心,陆上的公路、铁路及内河通航水系等多式联运通道所构成的集疏运体系为末端的全球实物流网络。在这个概念框架下,考察全球实物流的海向和陆向通道网络及其海陆界面的空间布局,海运物流企业的市场运营战略和空间组织特征。第四,区域港口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概念。这需要观察区域港口在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地位,嵌入方式和嵌入机制。为了向最终客户提供完整物流服务产品,整合是最重要原则,通过组织方式变革实现空间和功能一体化,以解决因功能、产权、运营权的分割而造成的海运物流链破碎化。运输组织革命、运输和信息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为实现全球范围的海运物流整合提供了技术和体制保障。海运航线和可移动运载工具船舶组成了海向物流网络,各航线上所投入的船舶运力体现了各条海向通道的大小和能力;大宗干散货、液体散货和集装箱货在海向通道里大量迅速流动是全球经济最壮观的景象。各有不同物流绩效特征的陆上运输通道和场站实现了海运物流的配送功能。为了掌控服务产品的完整性和质量,海运物流企业谋求对物流链的控制,出现了海运物流网络运营组织的海陆一体化。国际海运业者和码头企业是实现海运服务链功能和组织整合中的渠道领袖,前者通过“编织”海向网络、打造登陆的港口节点、进而继续构建陆向网络,后者具有整合陆向的运输、仓储配送和航运服务支撑功能的优势。港口根植于海运物流链中,是各功能活动会合的空间场所;其发展需要置于全球海运物流体系之中。城市和区域的海运物流体系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突出地表现为区域港口吞吐量的增长。中国沿海港口群在太平洋西岸的整体凸显,是世界航运重心东移、和中国沿海区域成为全球海运物流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体现。中国沿海地区作为海运物流的市场所在实现了市场嵌入,通过基础设施大规模、专业化和集装箱化建设,以及航运通道网络建设实现了网络嵌入,而海运物流链上企业的市场运作战略,实现供应链嵌入。港口投资和经营市场、海上航运市场、以及海运物流链其它服务市场的开放是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市场机制。海运物流体系发展,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发育和完善,和空间维度上的集聚和扩散过程。在很长一段历史里,海运物流服务的供应链系统不完善、服务链比较短,海运物流活动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在一有限的空间范畴内。由于“城市”这个空间单元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地理尺度上的极大差异,因此采取“港一城界面”为空间剖析单元,以表征港口及海运物流活动与城市的交互作用,突出这-空间里两者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广泛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历史上海运物流活动集聚及与特定空间的互动,培育了港一城界面,孕育了港口城市,促进其繁荣和发展。由于海运物流体系发展的技术剧变的拉动作用,海运物流集聚空间受其拉动呈现一定的迁移轨迹。宁波案例显现了海运物流活动是港口城市发育和成长的基本动力,不同历史时期的海运物流活动培育了形态各异的港一城界面和港口城市。海运物流体系的发展也呈现空间扩散之势。其驱动力有三重,包括因集聚对港—城界面造成的土地和环境等压力,中心城市对航运组织经营活动和各类支撑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以及内陆区域对物流配送节点和工业客户等的拉动作用。信息和交通技术使非实物流环节的部门获得了空间流动自由,改变了区位选择要素顺序,实现海运物流在港口、港口城市、中心城市和区域的空间重塑。在此自由流动背景下土地市场是分散化的强烈决定因素。港口城市—区域是区域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投影、全球化下海运物流系统运作的新空间。宁波案例显示企业在物流通道组织、以及实现区域融入全球海运物流中的重要作用。现代港口城市构建的海运物流平台、海运物流网络的陆向区域化和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海运物流支撑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这一组现象构成了宁波地域上港口城市—区域海运物流的空间单元。在不同历史时期,港口城市和区域对海运物流体系的治理制度也有着积极的响应和生动的演变过程。全球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布局和治理特征表现为海向空间的灵活性和无根性,陆向空间边界渐失,空间整体协作性和治理空间的区域化。区域海运物流体系受到双重风险。一方面,跨国船公司拥有海运物流链治理权,其在海向空间运作的无根性,以及在内陆节点的渗透,对港口和港口城市发展带来极大风险。另一方面,在全球—地方化的张力下,放松管制、私有化进程等体制转型过程中,海运物流体系受到地方分割,政府缺位和越位共存现象的影响。海运物流体系在港口城市—区域的空间治理需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治理手段需突破原来单一的依靠政治和行政方式,形成由海运物流行为者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区域治理体制,才能避免空间冲突。基于“认知共同体”的港口物流共同体的伙伴关系,主要体现为政府部门、企业和非赢利机构(包括个人)共同参与全球海运物流的治理。营销和文化策略有利于实现共同体的组织构建和制度构建,加强目标认同感。通过各物流活动主体的互动协同努力,满足港口城市—区域内企业、居民对提供通往国内其它地区及世界的通道的需求,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加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促进港口城市—区域的空间形象凸显。本论文试图在以下三方面实现创新:1.揭示海运物流体系发展规律,构建全球海运物流网络、阐明其运营组织和基本特征,阐释中国沿海港口群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动力机制。2.以“港—城界面”为考察海运物流与港口城市的主导标志,揭示两者互动关系时空演变规律。海运物流在港—城界面的集聚和发展培育了古代和近代的商贸型港口城市,其空间迁移驱动港口城市发展;日益完善与发达的全球海运物流体系空间重塑,构成容纳海陆双向互动的地域利益空间共同体,促进了港口城市—区域的发育和发展。3.基于全球性城市—区域理念,提出“港口城市—区域”的科学概念,尝试建构“全球性海运物流——全球性海运物流网络——全球性海运物流服务产业——全球性生产网络——港口城市—区域”相互依存的空间逻辑依存关系;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基于共同认知的“港口物流共同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区域治理机制。
董碧水[10](2011)在《“资源小省”有了“新蓝海”》文中认为昨天,中共浙江省委召开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 浙江下一步进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加快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和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将成为重中之重。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
二、浙江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H集团非相关多元化战略选择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非相关多元化战略概念和分类研究 |
一、非相关多元化战略概念 |
二、多元化战略与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分类 |
第二节 非相关多元化战略选择动因 |
一、外部动因 |
二、内部动因 |
三、其他动因理论 |
第三章 H集团选择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动因 |
第一节 H集团多元化产业介绍 |
一、H集团主业与相关多元化产业分析 |
二、H集团主业非相关多元化产业分析 |
第二节 践行H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 |
第三节 分散主业经营风险 |
一、H集团钢铁主业存在的问题 |
二、钢铁主业风险成因分析 |
第四节 培育新的业务增长领域 |
一、H集团积累的总体优势资源 |
二、目标产业分析 |
第四章 H集团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 |
第一节 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目标 |
一、财务目标 |
二、产业目标 |
第二节 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情况 |
一、目标分解 |
二、组织设计 |
三、资源配置 |
第三节 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绩效 |
一、环保板块实施绩效 |
二、数字经济板块实施绩效 |
三、技术创新板块实施绩效 |
第四节 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协同发展意识不强 |
二、管控结构复杂,决策效率较低 |
三、人才储备不足 |
四、资金投资具有局限性 |
第五章 H集团完善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产业协同意识,优化集团绩效 |
第二节 完善运行机制,增强子公司自主性 |
一、发挥总部职能,做好产业发展的支持工作 |
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效率 |
三、完善运营模式,提高沟通效率 |
四、建立容错机制,解决后顾之忧 |
第三节 强化产业基金作用,推动产业发展 |
第四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非相关业务发展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宗商品 |
2.1.1 大宗农产品 |
2.2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
2.3 大宗商品贸易理论 |
2.3.1 农产品贸易理论 |
2.4 贸易体系理论 |
第三章 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
3.1 舟山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介绍 |
3.1.1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
3.1.2 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3.1.3 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
3.2 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
3.2.1 港口资源丰富优质且已具备一定的建设基础 |
3.2.2 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物流生机盎然 |
3.2.3 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
3.2.4 舟山跨海大桥的顺利通车 |
3.3 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优势 |
3.3.1 区位优势独特,港口资源丰富 |
3.3.2 舟山气候适宜,大宗农产品相继上市 |
3.3.3 国家政策支持 |
3.3.4 全球化市场机遇 |
3.4 消费地市场需求现状 |
3.5 舟山大宗农产品产业概述 |
3.5.1 澳洲牛产业 |
3.5.2 国际粮油产业 |
3.6 舟山水产品贸易体系 |
3.6.1 远洋渔业 |
第四章 国外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4.1 现代农业是高质量开放的、有效调控的农业 |
4.1.1 关税政策 |
4.1.2 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
4.1.3 贸易救济措施 |
4.1.4 农业贸易促进 |
4.2 加强农产品流通信息建设 |
第五章 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集疏散网络系统相对落后 |
5.2 舟山大宗农产品产业体系落后 |
5.2.1 基础设施落后 |
5.2.2 组织化程度低 |
5.2.3 专业市场功能体系尚不够完善 |
5.3 舟山大宗农产品平台交易处于成长阶段 |
5.4 经营粗放和服务欠佳 |
5.5 管理体制落后,品牌附加值低 |
第六章 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对策与建议 |
6.1 推进创新体制,构建配套服务体系 |
6.2 完善舟山大宗农产品产业体系 |
6.2.1 提升内部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6.2.2 提高运作效能,合理配置资源 |
6.2.3 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
6.3 加速国内布局,拓展国际平台 |
6.4 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
6.5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
6.6 构建保障体系,搭建合作联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及经济联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2 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相关研究综述 |
2.1 都市圈的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空间结构 |
2.1.2 都市圈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
2.1.3 都市区与都市圈、城市群概念辨析 |
2.1.4 都市圈的内涵 |
2.2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与空间经济联系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关于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的研究 |
2.2.2 国内外关于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 |
2.3 我国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实证研究综述 |
2.4 宁波都市圈实证研究现状综述 |
2.5 综合评述 |
3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及经济联系理论与方法 |
3.1 都市圈的概念与特征 |
3.2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理论与方法 |
3.2.1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理论 |
3.2.2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方法 |
3.3 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影响因素与模型选择 |
3.3.1 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影响因素 |
3.3.2 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模型选择 |
4 宁波都市圈发展历程与空间范围界定 |
4.1 宁波都市圈发展历程 |
4.1.1 宁波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历程 |
4.1.2 宁波都市圈内部圈层发展现状 |
4.1.3 宁波都市圈外部圈层发展特点 |
4.2 基于现有规划的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 |
4.2.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 |
4.2.2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 |
4.3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的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计算 |
4.3.1 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及计算 |
4.3.2 经济距离计算 |
4.3.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基于断裂点模型的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计算 |
4.4.1 断裂点模型 |
4.4.2 宁波都市圈断裂点模型计算结果 |
4.5 宁波都市圈具体空间范围及比较分析 |
5 宁波都市圈经济联系特征与比较分析 |
5.1 宁波都市圈中心城市首位度研究与比较分析 |
5.2 宁波都市圈城市流强度研究与比较分析 |
5.2.1 城市流强度模型概述 |
5.2.2 城市流强度实证分析 |
5.3 宁波都市圈扩展强度研究与比较分析 |
5.3.1 扩展强度模型 |
5.3.2 扩展强度实证分析 |
5.4 宁波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Pareto分形特征 |
5.4.1 分形理论概述 |
5.4.2 宁波都市圈空间分形维数测算 |
5.5 宁波都市圈经济联系实证结论 |
5.5.1 中心城区辐射能力弱 |
5.5.2 紧密圈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
5.5.3 外部圈层一体化程度较低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推进宁波都市圈建设的对策建议 |
6.2.1 制定都市圈整体规划,明确各大圈层职能 |
6.2.2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提高都市圈首位度 |
6.2.3 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增强城市流强度 |
6.2.4 完善都市圈基础设施,加快对外扩展速度 |
6.2.5 强化都市圈内部特色,打造宁波城市品牌 |
6.2.6 巩固现有都市圈范围,加速区划调整后中心城市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充分发挥海洋优势 打造海上浙江强省(论文提纲范文)
高强度构建浙江能源强省 |
高质量重振浙江制造雄风 |
高效益发展远洋捕捞与海洋渔业 |
高起点发展海洋工程与公共服务业 |
高品质建设海湾型、海岛型城市 |
(5)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规划(2013—2017)》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环境、现状和形势 |
(一) 产业发展环境。 |
1. 国内外电子商务产业宏观环境。 |
2. 台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 |
(二) 产业发展现状。 |
1. 优势基础。 |
2. 现状分析。 |
(三) 产业发展形势。 |
1. 经济方式转变为产业发展创造了成长空间。 |
2. 高新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多元创新要素。 |
3. 新型商业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
4. 产业发展历史机遇背后也存在全局性挑战。 |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一) 总体思路。 |
(二) 基本原则。 |
1. 产业驱动, 凸显特色。 |
2. 三力合一, 协同创新。 |
3. 示范带动, 引领发展。 |
4. 优化环境, 积聚资源。 |
(三) 发展目标。 |
1. 总体目标。 |
2. 具体目标。 |
三、产业布局 |
(一) 区域布局。 |
(二) 产业结构布局。 |
四、主要任务 |
(一) 拓宽拓深电子商务应用。 |
1. 提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效率。 |
2. 推动中小型企业打造产业带。 |
3. 扶持发展农业渔业电子商务。 |
4. 开展台州特色跨境电子商务。 |
(二) 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产业。 |
1. 打造本地品牌电商服务企业。 |
2. 建设特色园区推动聚集发展。 |
3. 打造电子商务产业服务平台。 |
(三) 健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
1. 完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体系。 |
2. 发挥优势推进网络金融服务。 |
3. 推动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
(四) 加强产业生态环境建设。 |
1. 制定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
2. 加快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3. 建设高精专的产业人才队伍。 |
五、重点工程及推进路线图 |
(一) 商贸零售业台州产业带打造工程。 |
(二) 制造业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工程。 |
(三) 特色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升级工程。 |
(四) 农业渔业电子商务推进发展工程。 |
(五) 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工程。 |
(六) 民营金融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工程。 |
(七) 电子商务服务行业协同创新工程。 |
(八)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保障体系工程。 |
(九) 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工程。 |
(十)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工程。 |
1. 电子商务应用创新类项目推进。 |
2. 电子商务服务创新相关工程推进。 |
3. 电子商务产业环境相关工程推进。 |
六、保障措施 |
(一) 加强组织协调保障。 |
1. 构筑产业发展组织体系。 |
2. 建立健全科学考核机制。 |
3. 加大产业发展宣传力度。 |
(二)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
1. 设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
2. 构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
(三) 优化产业政策环境。 |
1. 提升对电商产业的认识。 |
2. 落实产业发展促进政策。 |
3. 健全电子商务统计制度。 |
七、附件 |
1. 2013—2017 年重点扶持的电子商务应用创新类项目计划表 |
2. 2013—2017 年重点扶持的电子商务园区汇总表 |
3. 台州市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及行业地位一览表 |
4. 2013—2017 年重点扶持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项目计划表 |
5. 2013—2017 年重点扶持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项目计划表 |
6. 2013—2017 年重点扶持的电子商务市场开拓活动项目表 |
7. 2013—2017 年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表 |
8. 任务分配表 |
(6)基于关联机制的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1.1.2 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是沿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1.3 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研究成果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重难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的基础理论分析 |
2.1 海陆资源与产业概述 |
2.1.1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 |
2.1.2 海洋资源与陆域资源 |
2.1.3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 |
2.1.4 海洋产业、陆域产业分类 |
2.1.5 海洋产业陆域产业的关联 |
2.2 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的内涵 |
2.2.1 不同理解 |
2.2.2 本文观点 |
2.3 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2.3.1 海洋产业系统理论 |
2.3.2 产业关联理论 |
2.3.3 产业布局理论 |
2.3.4 海洋经济位理论 |
2.3.5 外部性理论 |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7 投入产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关联机制分析 |
3.1 海陆资源与产业的相互渗透 |
3.1.1 海陆产业相互关联 |
3.1.2 海陆产业技术相互支撑 |
3.2 海陆经济互动发展 |
3.2.1 陆域为海洋经济提供发展条件 |
3.2.2 海洋经济对陆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
3.2.3 海陆经济互动发展主导因素 |
3.3 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关联分析 |
3.3.1 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关联 |
3.3.2 海陆产业间产生关联效应的动因 |
3.4 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关联的定量分析 |
3.4.1 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
3.4.2 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 |
3.4.3 数据的选取 |
3.4.4 海陆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分析 |
3.4.5 各海洋产业与陆域三次产业的关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的支撑条件分析 |
4.1 建立海陆经济协调管理机制 |
4.1.1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体制现状 |
4.1.2 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现状 |
4.1.3 海陆经济管理体制存在的冲突 |
4.1.4 海陆经济协调管理机制 |
4.2 建立海陆统筹的投融资机制 |
4.2.1 几种主要投融资模式 |
4.2.2 海洋产业投融资瓶颈 |
4.2.3 建立海陆统筹投融资机制的必要性 |
4.2.4 海陆统筹的投融资机制构建 |
4.3 建立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的市场体系 |
4.3.1 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产品市场 |
4.3.2 海域与滩涂使用市场 |
4.3.3 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资本市场 |
4.3.4 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劳动市场 |
4.3.5 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技术市场 |
4.3.6 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信息市场建设 |
4.4 建立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 |
4.4.1 构筑海陆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
4.4.2 建立安全高效的用水保障体系 |
4.4.3 构建高效节约的能源保障体系 |
4.4.4 建设合理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 |
4.5 建立相互支撑的海陆科技创新体系 |
4.5.1 改革投融资机制,加大海洋科技投入 |
4.5.2 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海陆科技资源 |
4.5.3 加大扶持力度,健全鼓励创新机制 |
4.5.4 加快人才培养,增强海洋科技力量 |
4.5.5 健全科技推广体系,推进产业化进程 |
4.6 建立完善海陆协调的政策法规体系 |
4.6.1 完善沿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 |
4.6.2 健全海陆一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
4.6.3 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法规体系 |
4.7 本章小结 |
5 浙江省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
5.1 浙江省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的基础分析 |
5.1.1 自然资源基础 |
5.1.2 区位环境资源基础 |
5.1.3 社会经济资源基础 |
5.1.4 社会科技资源基础 |
5.2 浙江海洋产业发展态势 |
5.2.1 浙江省海洋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
5.2.2 浙江海洋产业总体发展特点 |
5.2.3 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的瓶颈 |
5.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
5.3.1 浙江海洋产业产值线性预测 |
5.3.2 海洋综合实力的主成份分析 |
5.3.3 浙江省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
5.4 浙江省海陆资源和产业一体化面临的 SWOT 分析 |
5.4.1 优势(Strengths)分析 |
5.4.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
5.4.3 机遇 (Opportunities)分析 |
5.4.4 挑战(Threats)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浙江省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 |
6.1 概述 |
6.1.1 重大意义 |
6.1.2 指导思想 |
6.1.3 战略定位 |
6.1.4 基本原则 |
6.1.5 主要目标 |
6.2 优化陆海经济发展布局 |
6.2.1 强化宁波—舟山港海域城市发展 |
6.2.2 尽快提升两翼发展水平 |
6.2.3 做强三大沿海都市圈 |
6.2.4 重点加强九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 |
6.2.5 做好重要海岛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
6.2.6 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
6.3 打造现代陆海产业体系 |
6.3.1 扶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
6.3.2 培育发展海洋服务业 |
6.3.3 择优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 |
6.3.4 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
6.3.5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
6.4 构建“三位一体”陆海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 |
6.4.1 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
6.4.2 优化完善集疏运网络 |
6.4.3 强化金融和信息支撑 |
6.5 完善沿海基础设施网络 |
6.5.1 完善综合交通网 |
6.5.2 完善能源保障网 |
6.5.3 完善水资源利用网 |
6.5.4 完善高速信息网 |
6.5.5 完善海洋防灾减灾网 |
6.6 加强陆海生态文明建设 |
6.6.1 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
6.6.2 加强陆海污染综合防治 |
6.6.3 推进海洋生态建设和修复 |
6.7 创新陆海综合开发体制 |
6.7.1 创新海岛开发保护体制 |
6.7.2 创新陆海区域经济开放体制 |
6.7.3 创新陆海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开发投入体制 |
6.7.4 创新用海用地管理体制 |
6.7.5 创新陆海综合管理体制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7)明清浙江海洋渔业与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基本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浙江海洋渔业生产 |
第一节 浙江海洋渔业环境 |
一、 渔业区域 |
二、 渔业资源 |
第二节 生产工具与渔民 |
一、 渔船 |
二、 渔具 |
三、 渔民 |
第三节 浙江海洋渔业经济活动 |
一、 浙江海洋渔业生产与加工 |
二、 浙江海洋渔业的销售与消费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浙江海洋渔业制度 |
第一节 以渔民为中心的渔业制度 |
一、 渔民保甲制度 |
二、 渔兵制度 |
三、 海岛开发 |
第二节 以渔船为中心的渔业制度 |
一、 船只制造制度 |
二、 出入口制度 |
三、 违禁品制度 |
第三节 以捕鱼区域为中心的渔业制度 |
一、 渔禁制度 |
二、 捕鱼区域制度 |
三、 渔船执照 |
小结 |
第三章 浙江海洋渔业制度的演变 |
第一节 渔业制度演变的路径分析 |
一、 以渔民为中心的渔业制度路径分析 |
二、 以渔船为中心的渔业制度路径分析 |
三、 以捕鱼区域为中心的渔业制度路径的分析 |
四、 明清浙江海洋渔业制度路径分析 |
第二节 明清浙江海洋渔业制度的演化 |
一、 从非正式制度到正式制度的转变——政府对沿海居民的全面干预(1378-1468) |
二、 从附属到独立——系统化海洋渔业制度的发轫(1518-1608) |
三、 来自海洋的挑战——国家海洋渔业制度的非正常化(1628-1698) |
四、 渔业制度的务实——国家海洋渔业经济建设的开放心态(1698-1788) |
五、 岛屿开放与海洋威胁——海洋渔业安全制度的强化(1788-1858) |
第三节 影响海洋渔业制度变化的因素 |
一、 浙江沿海气候的变化 |
二、 沿海腹地经济的波动 |
三、 国家海洋政策的起伏 |
小结 |
第四章 制度建设与渔业发展 |
第一节 浙江渔民组织的初级形态——渔帮 |
一、 渔帮的组织形态 |
二、 渔帮的分布区域与渔业生产 |
三、 渔帮的作用 |
第二节 浙江渔民组织的高级形态——渔业公所 |
一、 渔业公所的成立与分布 |
二、 渔业公所的职能与运转 |
第三节 半官方的渔业组织——渔团 |
一、 渔团的建设 |
二、 渔团的职能和作用 |
小结 |
结语 |
一、 浙江海洋渔业制度是集人、船、区域一身的整体规范 |
二、 浙江海洋渔业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受环境变迁、经济发展、政治起伏及军事冲突等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三、 浙江海洋渔业制度的变化对浙江海洋渔业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
附录 |
附录一 晚清浙江沿海岛屿居民数量统计表 |
附录二 明清浙江海洋渔业制度大事记(1368-1912) |
附录三 清代和民国时期浙江沿海各帮渔业公所列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8)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整体评价 |
1.3 研究方法、内容安排与主要创新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内容安排 |
1.3.3 论文主要创新 第2章 鸦片战争后的对外经济开放(1840—1894 年) |
2.1 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内外局势 |
2.1.1 国际局势 |
2.1.2 国内局势 |
2.2 对外贸易由顺差转逆差 |
2.2.1 西方列强的特权 |
2.2.2 对外贸易形势逆转 |
2.3 对外资金交流日益频繁 |
2.3.1 银行业 |
2.3.2 保险业 |
2.3.3 商业 |
2.3.4 航运业 |
2.3.5 工业 |
2.3.6 外债 |
2.4 技术引进方兴未艾 |
2.4.1 军事工业技术的引进 |
2.4.2 矿冶技术的引进 |
2.4.3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引进 |
2.4.4 科技人才的引进 |
2.4.5 向外国派遣留学生 |
2.5 “苦力贸易”规模空前(1840—1911 年) |
2.5.1 人口外迁的动因 |
2.5.2 “苦力贸易”的输出方式 |
2.5.3 “苦力贸易”的运输过程 |
2.5.4 “苦力贸易”的输出范围 |
2.5.5 “苦力贸易”的影响和后果 |
2.6 对外经济开放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
2.6.1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2.6.2 民族资本企业的步履维艰 |
2.6.3 农产品商品化逐渐加速 |
2.6.4 工商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2.6.5 新兴工商业城市发展壮大 |
2.6.6 对外经济开放在屈辱中起步 第3章 甲午战争后的对外经济开放(1895-1911 年) |
3.1 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概述 |
3.1.1 科技革命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
3.1.2 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
3.2 主权矮化下的对外贸易 |
3.2.1 对外贸易主权的进一步丧失 |
3.2.2 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 |
3.2.3 对外贸易逆差扩大 |
3.3 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
3.3.1 西方列强对华投资 |
3.3.2 清政府外债 |
3.4 大量引进外国技术、设备、管理和人才 |
3.4.1 技术引进 |
3.4.2 管理方法的引进 |
3.4.3 科技人才的引进 |
3.4.4 向日本和美国派遣留学生 |
3.5 对外经济开放的作用和影响 |
3.5.1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3.5.2 农产品商品化进一步提速 |
3.5.3 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
3.5.4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3.5.5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变本加厉 |
3.5.6 清政府实行主动性对外经济开放 第4章 北洋政府对外经济开放(1912-1927 年) |
4.1 国内外局势扫描 |
4.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4.1.2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 |
4.2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
4.2.1 增开商埠 |
4.2.2 减少进口,扩大出口 |
4.2.3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
4.2.4 力争关税自主权 |
4.2.5 收回对外贸易主权的努力 |
4.2.6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
4.3 利用外资反被外资利用 |
4.3.1 西方列强在华投资快速增长 |
4.3.2 北洋政府的外债 |
4.4 对外技术交流蓬勃发展 |
4.4.1 技术引进全面展开 |
4.4.2 引进泰罗制管理方法 |
4.4.3 中国留学生成为引进人才的重点 |
4.4.4 技术出口势单力薄 |
4.4.5 继续派遣留学生 |
4.5 人口外迁波浪式前进 |
4.5.1 人口外迁的动因 |
4.5.2 人口外迁的输出方式 |
4.5.3 人口外迁的运输过程 |
4.5.4 人口外迁的范围 |
4.5.5 人口外迁的影响和后果 |
4.6 对外经济开放的影响和评价 |
4.6.1 农产品商品化继续发展 |
4.6.2 国家经济平稳发展 |
4.6.3 催生了行业革命 |
4.6.4 依然受制于西方列强 第5章 南京国民政府对外经济开放(1928-1936 年) |
5.1 国内外环境鸟瞰 |
5.1.1 “产业合理化运动”和经济大危机 |
5.1.2 建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5.2 对外贸易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
5.2.1 废除协定关税,实现关税自主 |
5.2.2 废除领事裁判权 |
5.2.3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
5.2.4 对外国商品恶意倾销进行限制 |
5.2.5 易货偿债政策和出口贸易管制 |
5.2.6 对外贸易曲折中前进 |
5.3 西方列强用金融大棒施加影响 |
5.3.1 西方列强对华投资快速增长 |
5.3.2 南京国民政府重树国家信用 |
5.4 高度重视对外技术交流 |
5.4.1 技术引进力度大 |
5.4.2 管理方法引进不尽人意 |
5.4.3 人才引进走向正规化 |
5.4.4 继续向外国派遣留学生 |
5.5 对外经济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
5.5.1 经济在曲折前进 |
5.5.2 农村经济波动发展 |
5.5.3 民族工业发展受限 |
5.5.4 城市化进程相对落后 |
5.5.5 重技术模仿轻制度学习 第6章 抗战时期对外经济开放(1937-1945 年) |
6.1 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内外局势 |
6.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6.1.2 日本侵华压缩国内市场 |
6.2 实行战时对外贸易管制政策 |
6.2.1 实施对外贸易管制 |
6.2.2 执行易货偿债政策 |
6.2.3 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
6.2.4 对外贸易一波三折 |
6.3 西方列强扩大在华影响力 |
6.3.1 美国成为最大的对华投资国 |
6.3.2 巨额外债购买武器 |
6.4 高度重视技术引进和技术发明 |
6.4.1 克服困难引进技术 |
6.4.2 推广成本会计制度和行政三联制 |
6.4.3 人才引进更加规范 |
6.4.4 放宽条件鼓励留学 |
6.5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点和影响 |
6.5.1 战时贸易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
6.5.2 美国加强对华控制 |
6.5.3 对外贸易垄断加速官僚资本膨胀 |
6.5.4 民族工业衰退明显 |
6.5.5 对外经济开放受限于战争也服务于战争 第7章 内战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46-1948 年) |
7.1 国内外环境分析 |
7.1.1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
7.1.2 国共两党开始打内战 |
7.2 对外贸易纳入世界贸易体系 |
7.2.1 缔结《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7.2.2 实行贸易管制政策 |
7.2.3 出口贸易相对繁荣 |
7.3 美国加大对华资本输出 |
7.3.1 美国成为最大的对华投资国 |
7.3.2 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债权国 |
7.4 对外技术交流继续进行 |
7.4.1 技术引进满足于低水平模仿 |
7.4.2 管理方法引进缺乏动力 |
7.4.3 人才引进工作进展缓慢 |
7.5 对外经济开放的影响和特征 |
7.5.1 战争制约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 |
7.5.2 中国主动融入世界 |
7.5.3 美国霸占中国市场 |
7.5.4 对外经济开放大起大落 第8章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49-1956 年) |
8.1 国内外局势的综合比较 |
8.1.1 两大敌对阵营的形成 |
8.1.2 学习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8.2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
8.2.1 建立新型外贸体制和机构 |
8.2.2 外贸重点发生转变 |
8.2.3 外贸由长期逆差转变为顺差 |
8.2.4 对外贸易加快发展 |
8.3 对外资金交流形式多样 |
8.3.1 从苏联和东欧引进大量外资 |
8.3.2 对外投资和对外援助界限模糊 |
8.3.3 举借外债缓解资金不足压力 |
8.4 对外技术交流更加深入 |
8.4.1 大量引进成套设备 |
8.4.2 从苏联引进管理方法 |
8.4.3 引进大批科技人才 |
8.4.4 技术出口极其微弱 |
8.4.5 派遣留学生工作的起步 |
8.5 对外劳务交流走上正常化 |
8.5.1 从对外移民到劳务输出 |
8.5.2 劳务输出成为外援的一部分 |
8.6 对外经济开放走进新时代 |
8.6.1 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 |
8.6.2 对外贸易起点很低 |
8.6.3 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
8.6.4 工业部门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8.6.5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
8.6.6 对外经济开放开创新纪元 第9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对外开放(1957-1977 年) |
9.1 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综合考察 |
9.1.1 中美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 |
9.1.2 国内政治环境恶劣 |
9.2 对外贸易受到强烈冲击 |
9.2.1 对外贸易重点发生转移 |
9.2.2 提出“大进大出”口号 |
9.2.3 实行“以进养出”战略 |
9.2.4 对外贸易遭受冲击 |
9.2.5 建立基地扩大出口 |
9.3 对外资金交流速度下降 |
9.3.1 引进外资进展缓慢 |
9.3.2 利用外债从重视到抛弃 |
9.3.3 对外援助作用巨大教训深刻 |
9.4 技术引进工作重点转向西方国家 |
9.4.1 技术引进曲折发展 |
9.4.2 形成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 |
9.4.3 留学生工作的恢复与摸索 |
9.5 印尼华侨回迁和“伊塔事件” |
9.5.1 印尼排华导致华侨回迁 |
9.5.2 中苏边境“伊塔事件” |
9.6 对外经济开放的作用和反思 |
9.6.1 加速了经济发展速度 |
9.6.2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
9.6.3 为后来的对外开放奠定基础 |
9.6.4 经济开放与国内政治稳定相辅相成 |
9.6.5 外债规模要保持合适比例 |
9.6.6 对外援助要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匹配 第10章 走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78-2010 年) |
10.1 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 |
10.1.1 苏联解体和 WTO 成立 |
10.1.2 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 |
10.2 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
10.2.1 积极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10.2.2 不断创新对外贸易方式 |
10.2.3 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
10.2.4 实行鼓励出口政策 |
10.2.5 商品结构日趋合理 |
10.2.6 中国制造誉满全球 |
10.3 对外资金交流前所未有 |
10.3.1 大规模引进外资 |
10.3.2 大手笔对外投资 |
10.3.3 充分利用外债 |
10.3.4 对外援助增强了中国的辐射力 |
10.4 对外技术交流走上快车道 |
10.4.1 技术引进前所未有 |
10.4.2 技术出口规模大增 |
10.4.3 管理方法从引进到创新 |
10.4.4 多种形式引进科技人才 |
10.4.5 留学生派遣规模化、常态化 |
10.5 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旅游蓬勃发展 |
10.5.1 对外劳务输出增长惊人 |
10.5.2 移民主体发生改变 |
10.5.3 旅游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
10.6 对外经济开放的历史进程划分 |
10.6.1 主动探索期 |
10.6.2 高速发展期 |
10.6.3 全面提升期 |
10.7 对外经济开放的伟大成就 |
10.7.1 成就中国 30 多年经济发展奇迹 |
10.7.2 对外贸易的作用日益凸显 |
10.7.3 对外援助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 |
10.7.4 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
10.7.5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
10.7.6 技术引进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
10.7.7 对外经济开放的路径和模式 第11章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 |
11.1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 |
11.1.1 从被动屈辱到主动可控 |
11.1.2 从任人宰割到实现双赢 |
11.1.3 从学习西方到中国特色 |
11.1.4 从漠视华侨到重视华侨 |
11.1.5 从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 |
11.2 对外经济开放的制约因素 |
11.2.1 国际环境 |
11.2.2 国内环境 |
11.2.3 文化氛围 |
11.2.4 军事因素 |
11.2.5 技术因素 |
11.2.6 法律因素 |
11.3 对外经济开放的经验教训 |
11.3.1 对外经济开放要持之以恒 |
11.3.2 对外经济开放要稳中求进 |
11.3.3 对外经济开放要防范风险 |
11.3.4 对外经济开放要内外兼顾 |
11.3.5 对外经济开放要精心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项目目录 |
(9)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 ——宁波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命题提出 |
1.1.1 海运物流是港口城市和区域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路径 |
1.1.2 运输和物流关乎全球化研究 |
1.1.3 海运物流体系和其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
1.1.4 海运物流体系的发展关切港口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1.2 文献述评 |
1.2.1 港口体系空间关系的研究 |
1.2.2 港口与城市和区域关系的研究 |
1.2.3 港口研究的新视角 |
1.2.4 结论与启示 |
1.3 框架与路线 |
1.3.1 标靶设定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3 内容模块 |
1.3.4 方法和流程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2.1 运输体系的理解 |
2.1.1 运输业的经济学解读 |
2.1.2 海运经济效率的实践技术支撑 |
2.1.3 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
2.2 供应链和物流管理 |
2.2.1 供应链的全球化 |
2.2.2 物流管理的响应 |
2.2.3 物流和供应链框架下的运输服务转型 |
2.3 服务于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区域治理理论 |
2.3.1 区域管理格局的新变化 |
2.3.2 区域管理的治理新思维 |
2.3.3 有效治理的认同机制 |
第三章 海运物流及全球海运物流网络 |
3.1 全球性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海运物流 |
3.1.1 海运物流供应链 |
3.1.2 全球海运物流的组织革新和体制保障 |
3.1.3 全球海运物流的发展 |
3.2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 |
3.2.1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组成 |
3.2.2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运营组织 |
3.2.3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功能组织特性 |
3.3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中国沿海区域 |
3.3.1 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沿海港口群 |
3.3.2 中国沿海区域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方式 |
3.3.3 中国沿海区域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市场机制 |
第四章 海运物流集聚与港口城市发展:港一城界面的变化 |
4.1 港一城界面的概念及内涵 |
4.2 三江口:古代宁波港一城界面 |
4.2.1 宁波古代港口城市的形成 |
4.2.2 三江口港一城界面的形态—商业中心 |
4.2.3 古代海运物流活动与城市结构 |
4.3 姚江北岸:近代宁波港一城界面 |
4.3.1 码头北迁与城区扩大 |
4.3.2 江北岸港一城界面的形态—近代海运物流中心 |
4.3.3 近代海运物流活动与江北岸城区结构 |
4.4 滨海新城:现代宁波港一城界面 |
4.4.1 沿江滨海的海运物流设施建设 |
4.4.2 海港新城建立及其临港产业 |
4.4.3 现代海运物流与城市形态 |
4.5 海运物流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 |
4.5.1 港一城界面演变的空间模型 |
4.5.2 港一城界面空间迁移的阶段特征 |
4.5.3 港城互动的空间机理 |
第五章 支撑全球海运物流的战略新空间:港口城市—区域 |
5.1 什么是港口城市一区域? |
5.1.1 港口城市一区域:全球海运物流网络运作的空间组织 |
5.1.2 港口城市一区域形成的驱动因素 |
5.1.3 全球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布局和治理特征 |
5.2 宁波港口城市一区域的浮现 |
5.2.1 嵌入全球海向物流网络中的宁波港 |
5.2.2 宁波港口城市一区域的形成 |
5.2.3 宁波港口物流系统空间治理的制度演变 |
5.3 影响港口城市一区域形成的风险因素 |
5.3.1 海运物流链治理权与港口风险 |
5.3.2 全球海运物流体系中的地方分割 |
5.4 建构港口城市一区域的机制体制创新 |
5.4.1 基于“认知共同体”的区域治理体制 |
5.4.2 “港口物流共同体”共同治理的港口城市一区域 |
5.4.3 港口物流共同体的构建和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关注的命题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关注的命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浙江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H集团非相关多元化战略选择与实施研究[D]. 周杨.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2]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研究[D]. 邰玉涛.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3]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及经济联系比较研究[D]. 李振波. 宁波大学, 2017(02)
- [4]充分发挥海洋优势 打造海上浙江强省[J]. 郑荐平. 浙江经济, 2014(18)
- [5]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规划(2013—2017)》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4(09)
- [6]基于关联机制的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 吴雨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7]明清浙江海洋渔业与制度变迁[D]. 白斌.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8]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D]. 曹令军. 湖南大学, 2012(11)
- [9]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 ——宁波案例[D]. 庄佩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资源小省”有了“新蓝海”[N]. 董碧水. 中国青年报,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