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表相对运动偏差研究

近地表相对运动偏差研究

一、地表附近相对运动偏差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兴炳[1](2021)在《青藏高原西部戈壁地表能量平衡特征与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文中认为地表能量平衡过程对净辐射进行分配与转换,是地表辐射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候格局形成及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地表的能量平衡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探究各种地表的能量平衡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整体空气动力学方法在天气和气候模式中广泛应用,动力、热力粗糙度和稳定度等陆面参数是其工作之前提。青藏高原对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乃至东亚的天气气候的形成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关于青藏高原西部的研究长期缺乏。因此,在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镇建设近地层综合观测实验站,利用实验站获取的长期观测数据,分析该地区的能量平衡特征,计算陆面过程关键参数,评估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于数值模式模拟该地区陆面过程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青藏高原西部陆气相互作用过程观测与研究的不足。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狮泉河常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辐射平衡过程和地表能量平衡过程的月平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地表能量闭合情况及形成原因。狮泉河站以较弱(年平均2.17 m·s-1)的偏西气流为主导(年偏西风频次59.2%),气温季节变化明显,湿度较小(分析时段平均比湿2.6 g kg-1)但干湿季分明,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6-9月,气压变化符合典型高山气压变化特征。辐射平衡分量(向下短波辐射、向上短波辐射、向下长波辐射和向上长波辐射),热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和CO2通量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净辐射主要受向下短波辐射影响,向下长波辐射变化幅度(最大50 W m-2)比向下短波辐射变化幅度(最大1078.24 W m-2,最小632.14 W m-2)和向上长波辐射变化幅度(最大218.88 W m-2,最小132.67 W m-2)都小。干季潜热通量日变化很小,不超过5 W m-2。夏季下午(冬季午夜)CO2通量表现为明确的碳汇(源),强度可达0.1 mg m-2 s-1,可能是由土壤中生物和化学过程引起的,年平均而言,这种源、汇的作用可相互抵消。辐射、湍流通量和土壤热通量逐日白天(北京时10:00–19:00)平均序列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物理量的最大值都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出现在冬季。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是主要能量支出项,潜热通量在湿季可达到净辐射的20%。能量闭合率,夏季月份在0.6以上,冬季在0.5左右,实验期间平均为0.58。(2)计算分析了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的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参数,结果表明:狮泉河站的零平面位移和动力粗糙度,各方位存在差异,零平面位移和动力粗糙度随方位的变化与各方位的粗糙元分布一致,平均而言动力粗糙度为5.58×10-2 m,零平面位移为0.44 m。热力粗糙度与大气层结状态有关,边界层大气层结以不稳定为主,Z95方案计算的不稳定层结热传输附加阻尼k B-1与基于观测数据采用Monin-Obukhov相似理论计算的结果分布最为接近。狮泉河地表反照率变化范围为0.18~0.24,全年平均为0.2,与沙漠和戈壁下垫面相当。狮泉河站土壤热容量、土壤热传导率、土壤热扩散率和土壤水通量密度年平均值依次为0.95×106 J m-3K-1、0.24 W m-1K-1、2.73×10-7 m-2 s-1和0.12×10-5 m s-1,受降水影响有微弱的变化,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敦煌戈壁的观测结果较一致。狮泉河干旱少雨,下垫面状况稳定,与所在区域一致,因此地表反照率、土壤属性参数具有区域代表性,可供相关研究参考。(3)基于Noah LSM评估了5种常用的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陆面模式模拟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oah LSM能够模拟出高原西部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向上长波辐射和土壤温度等的日变化趋势和季节特征,模拟结果对采用的稳定度参数化方案敏感,改进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可以提高陆面模式的模拟能力。与Noah LSM默认迭代方案相比,非迭代方案在计算效率方面具有优势。根据模型效率指数、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均方根偏差等统计参量综合评价,Li等提出的方案表现最佳,其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向上长波辐射以及10和40 cm土壤温度的模拟效率分别比Noah默认方案高1%,88%,8%,6%,和13%,该方案更适合于不稳定情形,而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及类似地区不稳定情形发生频率较高,因此,该方案具有改善青藏高原陆面模型的潜在应用价值。

姜荣升[2](2021)在《基于CWRF研究我国降水变化及其与边界层高度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极端降水的频次显着增强,同时平均降水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我国处于东亚季风区,人口密度大,国民的生产生活受到降水的影响较大,尤其在我国东部地区。因此对未来降水特征的准确预测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CWRF对全球气候模式CCSM4进行动力降尺度研究,模拟了我国过去(1974年至2005年)以及在RCP8.5情景下未来(2019年至2050年)的气候状况,重点关注了我国降水特征的变化,并研究其背后的关键物理机制。同时研究表明对流性降水与边界层高度的变化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而边界层高度的模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进一步探究边界层高度的偏差与各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边界层高度、热通量、辐射等变量的偏差对降水偏差所产生的影响,为未来模式发展更精细的物理过程以及提升降水模拟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CMIP5全球模式对空间分辨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其在温度方面的模拟较为准确,但是在降水方面出现了较大的误差,主要体现在降水中心的分布以及降水量级的偏差。CCSM4作为CMIP5中模拟结果相对较好且在模拟偏差和未来预测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模式,在青藏高原东南山麓以及四川盆地附近同样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水误差中心。利用CWRF对CCSM4进行动力降尺度明显提升了对降水模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减少了降水特征模拟的偏差以及提升了降水特征的空间相关性,而且CWRF能更加准确地抓住雨带随时间变化南北移动的特征,基本消除CCSM4模拟的降水误差中心。未来夏季的降水增加主要出现在黄河以北以及长江以南地区,而长江黄河之间的区域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具体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平均降水量以及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极端降水量将出现显着增加趋势,同时CWRF相较于CCSM4在未来降水的变化幅度上有所降低。在过去和未来降水特征的空间分布上,CWRF和CCSM4的模式间差异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然而这种系统性偏差的对应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不能通过简单的统计回归方法将偏差从未来气候预测中剔除以提升未来预测可信度。CWRF预测未来夏季哈德来环流将在全球变暖的情形下得到增强并且向两极发展,同时新疆地区是我国未来地面温度增长最大的区域,地表的暖化将导致新疆上空的西风急流中心增强以及副热带高压继续向北扩展。这些变化导致了西风急流出口向西收缩,在其下方的区域上升运动得到加强,同时低层环流的扰动将渤海和日本海的更多水汽输送到了华北和东北地区,进而增加了降水。哈德来环流的扩张还促进了华南和华中地区的上升运动,低层环流扰动汇聚了南海和东海的水汽,给华南和西南地区也带来了更多的降水。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通常会导致边界层高度的降低,CWRF模拟的降水与边界层高度在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然而边界层高度的模拟又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通过对边界层各相关物理量的偏差相关性分析,表明边界层高度受到感热通量的影响最大,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的日循环也影响着边界层高度的变化,而地表风速对边界层高度的作用相对较弱。可以合理认为通过对模式中热通量、辐射和边界层高度物理过程的改进,能够进一步提升模式对降水模拟的准确性。综上所述,利用CWRF对我国进行动力降尺度模拟能够有效地提升历史阶段的模拟效果并预测我国未来的降水变化特征。通过对物理机制的分析也使得预测的结果更加具有可信度,为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在今后的模式发展中,可以通过改进对边界层高度等相关物理量的模拟,进一步精细化模式的物理过程,从而提升降水的模拟效果。

何琦敏[3](2021)在《地基GNSS水汽反演及其在极端天气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导航技术,在诸多重要领域(例如,测绘、气象、交通、环境和农业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NSS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汽探测手段,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和应用潜力。它克服了传统气象观测水汽的诸多缺点(成本高、时间分辨率低、仪器偏差与漂移影响较大、易受天气影响等),能够实时反映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全天候地获取全球大气水汽信息。然而,GNSS气象学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学科,在多尺度的天气灾害事件监测与预报模型的应用研究还很有限。本文以利用地基GNSS水汽反演技术监测极端天气的相关理论与应用为研究目标,对大气改正模型进行深入探讨,优化了GNSS水汽反演中的关键参数,对不同数据处理和观测模式的GNSS水汽产品进行了精度评估。首先建立了高精度的GNSS水汽监测系统,进而开展了极端天气下的水汽、温度、气压、风速和降雨量等多气象参数的研究,挖掘了水汽变化过程中的极端天气短临预警信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5种主流的大气温度与气压经验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分布情况以及它们的年、半年和日变化项的特征,为相应的模型选择以及优化提供理论参考。(2)针对气象数据的低时空分辨率问题,考虑了温度和气压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IAGA(Improved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IAGA)改进的时空克里金(Kriging)模型(IAGA-Kriging),解决了气象数据的时空不连续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其精度优于传统的时空插值模型。(3)研究了多种基于地表气象参数建立的Tm回归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充分考虑了Tm的非线性特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对相应模型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通过组合ANN或SVR模型,能够有效减小线性Tm模型的系统偏差。(4)建立了基于BNC+Bernese组合的GNSS水汽监测系统,并对该系统在不同观测和处理模式下输出的水汽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双差法反演的PWV(DD-PWV)对卫星星历的精度依赖性较小,即使在台风天气中,实时和事后的DD-PWV精度无明显差异。当使用精密单点定位法(PPP)反演PWV(PPP-PWV)时,实时的PPP-PWV精度低于事后精度。(5)以2018年香港超级台风“山竹”为例,研究了台风登陆前后,气温、气压、风速、降雨量和PWV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水汽产品监测台风的新方法,建立了台风移动的理论几何模型,使用该方法分别计算了5种不同等级的热带气旋移动速度,与气象部门发布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为GNSS气象学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参考,拓展了GNSS技术在热带气旋中的应用。该论文有图51幅,表33个,参考文献198篇。

陈刚[4](2021)在《基于多尺度三维空间裂隙分布的粗糙岩体裂隙渗透性研究 ——以云南个旧高松矿田为例》文中指出受基岩中裂隙的多尺度性、三维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渗流具有强烈的尺度效应、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在单裂隙渗流、裂隙网络模拟、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地下水渗流场的模拟和计算,将得出地下水动态、水量变化等合理的结果。以往的研究大多针对上述问题中某一具体问题开展研究,缺乏在同一研究区内多个问题综合性的研究。本文以裂隙尺度为主线,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工作,重点是小尺度粗糙裂隙渗流特性和中尺度裂隙网络的渗透性研究。本项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562017),“基于裂隙三维空间分布的矿区地下水流动模拟研究”以及企业合作项目“云南省个旧市松树脚锡矿水文地质调查”等项目进行选题、数据采集、理论推演和论文撰写。研究区实测裂隙水平上优势方向为325°和75°,裂隙隙宽在0.1~0.4mm之间,总体符合正态分布。研究区构造发育将该区分割为12个岩体块段,这些块段水平方向上裂隙发育各具特点;裂隙隙宽垂向上有随高程逐渐减小的趋势,总体上符合线性变化。借助岩石CT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成了研究区内46个不同类型岩石样品的扫描,提取出17个典型裂隙面三维形态数据。使用裂隙面切向、法向双位移量控制的方法,生成激光扫描裂隙面的三维双壁粗糙裂隙模型。以局部立方定律为理论基础,建立三维裂隙隙宽函数插值渗流模拟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且效果良好。完成15个典型裂隙面的渗流计算,粗糙度系数范围1.33~8.21。对研究区内40个岩石样品进行了渗透率测定工作,气测法中灰岩渗透率平均值7.41E-16 m2,白云岩渗透率平均值1.04E-15 m2,且岩石液测法得到岩石渗透率远小于气测法结果。裂隙网络的模拟应用GEOFRAC法,该方法以序贯高斯模拟法(SGS)模拟裂隙位置的空间分布、以主成分分析法模拟裂隙方向的空间分布、按特定规则连接裂隙元形成三维裂隙面,生成了地表12个分区的66812条裂隙,地下8个分区7632条裂隙;裂隙形状采用圆盘模型,组成三维裂隙网络。基于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二维裂隙流和三维达西渗流的跨维度耦合控制方程,保证了数值模型计算域内渗流场压力、速度、质量的连续性。利用离散裂隙和基质(DFM)模型,耦合二维裂隙流和三维基质达西流进行裂隙岩体的渗流数值计算,完成地表12个分区,地下8个分区共20个DFM模型渗透张量的计算;并使用2个孔组抽水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对裂隙岩体三维渗透张量计算结果自编程序实现了三维渗透椭球体的可视化。基于渗透张量的二阶对称正定性,推导出各向异性含水介质地下水流动方程二维中心差分法的稳定性判断公式。分析认为,MODFLOW2005可以完成特定条件下的各向异性含水介质的渗流模拟和计算,且计算速度快;但在基于矩形网格、显式差分格式时计算稳定性相对较差。对比分析River和Drain模块,在需要考虑巷道对地下水补给的情况下选用River模型更为合理;River和Drain模块无法做到对水量变化的快速响应;对River和Drain模块中水量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与含水层间的水头差。对云南个旧高松矿田进行了各向异性含水层渗流场模拟,对比了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两种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各向同性状况下巷道涌水量预测值比实测值明显偏大,最大计算误差67.10%;而使用改进渗透张量作为含水层渗透性参数的模型计算结果最大误差小于32.23%。并利用渗透椭球体分析了各向异性含水层中地下水数值计算产生偏差的原因。

邓会元[5](2021)在《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滩涂围垦拓展生存空间已成为当前解决土地紧缺问题的主要方式。考虑到滨海围垦区土质较差、软土层较厚,后期围垦填土易诱发土体不均匀沉降及水平侧向变形,造成临近桥梁及建筑物基础发生沉降、开裂、偏移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等工程正常使用。然而,目前对围垦区桥梁及建筑物的桩基础受堆载影响的承载特性研究相当匮乏,缺乏系统的计算方法与设计理论,既有设计规范已难以对围垦区堆载影响下桩基础进行安全经济设计,这使得堆载作用下桩基础安全经济设计及防护成为制约滨海围垦工程顺利发展的重点难题。因此,迫切需要系统深入开展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对临近桩基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项目“软土地区吹填(开挖)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研究”(编号:2014H10)、“深厚软基路段桥梁工程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研究”(编号:8505001375)资助。本文以理论推导及试验研究为主,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及归纳总结,系统地开展了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基于滨海软黏土固结排水蠕变试验,通过采用传统元件模型(Merchant模型和Burgers模型)、以及不同经验模型,描述了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揭示了软黏土应力-应变以及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基于传统Merchant模型,引入Abel黏壶单元,采用Caputo型分数阶函数建立了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通过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预测了滨海软黏土蠕变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发现分数阶模型比传统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2)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以及条形分布荷载下堆载区域内和堆载区域外不同土体深度位置的竖向附加应力理论计算公式;基于Mesri蠕变模型和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提出了软黏土地基长期沉降计算方法,对现场局部堆载和路堤条形堆载下地基长期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论证了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3)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建立了单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推导了弹性、硬化、以及塑性等不同阶段的桩身沉降和轴力的解析解;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Mesri蠕变模型及双曲线模型,建立了考虑固结蠕变效应的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方法,通过迭代法求解了桩身轴力以及中性点位置。此外,基于建立的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了固结度、桩顶荷载、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桩身刚度、蠕变参数等因素对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发现固结和蠕变沉降会降低桩基承载力、增加桩的沉降,揭示了填土固结场地桩基承载力弱化的病害机理;(4)基于温州围垦区单桩负摩阻力堆载试验,研究了桩身负摩阻力、桩土沉降以及中性点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堆载后土体沉降、桩基沉降、下拉力随时间基本呈双曲线增加趋势,桩土沉降及下拉力在堆载后3个月左右趋于稳定,揭示了滨海围垦区桩基负摩阻力发挥机制及时间效应特性;(5)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改进解,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条形分布荷载、梯形条形分布荷载等不同地表荷载分布形式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及桩身被动荷载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推导了被动排桩剩余水平推力。通过考虑临界土压力长期演化及桩周软黏土模量长期蠕变衰减特性,结合非线性p-y曲线模型,基于压力法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被动桩两阶段分析法,通过差分法对被动桩平衡微分方程进行求解;(6)基于温州及台州湾围垦区非对称堆载试验,研究了桩土变形、桩侧土抗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弯矩等参数随时间变化规律,探讨了被动桩开裂问题、被动桩负摩阻力问题、桩侧土绕流机理、桩体遮拦效应以及土拱效应机理,揭示了斜交非对称堆载下弯扭耦合变形机制以及被动桩长期变形病害机理。

刘平平[6](2021)在《新疆地表太阳辐射的卫星反演资料在建筑采暖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地区全年太阳能资源丰富,但记录辐射相关参数的气象站仅有11个,而卫星反演数据可弥补地面观测数据的不足,因此了解地表太阳辐射的卫星反演误差,并将卫星反演辐射值用于建筑能耗模拟,既可为建筑采暖研究,也可为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因此,本文首先基于2003-2018年Aqua卫星MODIS C6.1数据集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CERES SSF Aqua MODIS Edition 4A数据集的云光学厚度(COD)数据,研究了新疆地区AOD和COD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喀什站为例,利用Accu RT辐射传输模式定量化研究了主要影响因子——气溶胶和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然后,基于2017年新疆地区地面观测和卫星反演的辐射数据,分析了地表太阳辐射的时间分布特征、年均空间分布及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空间分布特征,并探究了无云清洁天、无云非清洁天、少云清洁天、少云非清洁天、大部分云和阴天这六种天空状况下,全年及采暖期地面观测和卫星反演的辐射数据的最优拟合结果,并简要分析卫星反演的辐射数据的误差原因;新疆没有地面辐射观测数据的奇台县的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FD数值模拟了玻璃幕墙房间的温度场、速度场及外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及传热系数、建筑采暖能耗等,对比了以邻近的乌鲁木齐地面辐射观测数据和卫星反演辐射数据分别作为数值模拟辐射输入数据的采暖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新疆地区AOD年变化呈双峰值分布,非采暖期的AOD均值高于采暖期;年均值分布在0.1400–0.1745范围内;AOD格点平均值分布在0.0180–1.6703范围内;对于采暖期,南疆地区的AOD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周边区域,而北疆地区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对于非采暖期,南疆地区的AOD高值区域为塔里木盆地。新疆地区采暖期的AOD格点均值介于0.05–0.10之间,分布频率在36°N达到最大值60%;非采暖期AOD格点均值总体小于0.45,分布频率在36°N达到最大值82%。(2)新疆地区COD年变化呈双峰值分布,非采暖期的COD均值略高于采暖期;新疆地区COD年均值分布在7.13–7.82范围内。新疆地区COD多年格点平均值分布在5.23–11.00范围内,北疆地区采暖期的COD格点均值分布特征与多年相似;非采暖期的COD格点均值明显高于多年平均及采暖期。北疆地区COD格点均值在小于2.5的范围出现频率最高;南疆地区的COD格点均值在2.5–5.0范围内时,频率达到最大值28%。(3)以喀什站点为例,利用Accu RT辐射传输模式分析AOD、COD对地表短波辐射的影响。当AOD由0.05增加为0.80时,采暖期+非采暖期、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总辐射分别由733.10 W·m-2变化为417.78 W·m-2、由734.73 W·m-2变化为412.70 W·m-2、由731.52W·m-2变化为423.10 W·m-2;当水云的COD由5.00增加为13.00时,总辐射下降了166–170 W·m-2,当冰云的COD由4.00增加为16.00时,总辐射降低了229–235 W·m-2,散射辐射大小与总辐射基本一致;AOD和COD的减少变化导致的总辐射和散射辐射变化敏感度高于AOD和COD增加所导致的变化敏感度。(4)除若羌站点外,其它10个站点的地表太阳辐射年变化均呈单峰值分布;2017年非采暖期辐射均值最大值在哈密,达到了322.77W·m-2,采暖期辐射均值最大值出现在乌鲁木齐,达到70.69W·m-2;2017年新疆地区地表太阳辐射格点平均的年均值集中于211?373 W·m-2,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格点均值分别分布在132?341 W·m-2、242?444 W·m-2,南疆地区的地表太阳辐射格点均值整体高于北疆地区。(5)2017年全年和采暖期无云清洁天、全年少云非清洁天时,伊宁站和阿克苏站卫星反演精度最高。全年无云非清洁天时,焉耆站卫星反演效果最好,采暖期无云非清洁天和少云非清洁天阿勒泰站卫星反演效果最好。少云清洁天时,与无云清洁天相比,受部分云的影响,卫星反演的地表太阳辐射和地面观测结果匹配数据离散度明显高于无云清洁天,反演效果明显差于后者。大部分云天和阴天时,太阳辐射受云的影响显着,卫星反演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低估现象,其中大部分云天时,11个站点RMSE均超过900,即使RB小的站点,R2也基本小于0.75,阴天时11个站点RMSE基本超过800,仅在乌鲁木齐站采暖期时RMSE小于800,但该站点RB为71.17%。(6)以新疆奇台县某建筑为例,建立了玻璃幕墙房间,以上送上回的空调器采暖方式的数值模拟模型。以临近的乌鲁木齐地面观测辐射值作为CFD输入数据时,房间受太阳辐射加热的得热量较少,房间采暖负荷较大;人体工作面空气平均温度达到291 K(18℃);且人体工作面所在的1.1 m平面上,玻璃幕墙受到外部冷空气的影响较大。以奇台县的卫星反演的辐射值为CFD输入时,房间空气温度比以乌鲁木齐地面观测辐射值为模拟输入时有略微提高,工作面位置平均温度保持在292 K(19℃)的水平,两种不同输入时均可以达到采暖设计要求。以卫星反演辐射值作为输入时,建筑采暖能耗低于以乌鲁木齐地面观测作为输入时的采暖能耗,太阳辐射越大,采暖能耗越小。对于没有地面数据的奇台县,以临近城市数据作为模拟值时,建筑平均采暖能耗和平均热指标偏差达到33.96%。可见订正卫星反演的太阳辐射数据,能够为修正建筑采暖能耗,为卫星资料在建筑采暖的应用提供参考。

汤谨晖[7](2020)在《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文中指出仁差火山断陷盆地处于NE向武夷多金属成矿带西南端与EW向南岭成矿带东端这一独特的地质构造交汇部位。区内印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晚期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多组断裂构造。盆地具有优越的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属国内重要的铀多金属矿聚集区之一。目前,在盆地中已发现多个U、Mo、Au、Ag等多金属矿床和一批矿化(点),成矿前景较好。以往盆地基础地质工作主要局限于几个已知矿床,矿床外围空白区较多,对许多基础地质问题未进行系统研究。另外,对盆地及邻区丰富的地质、物化探、遥感等地学信息,尚未利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理论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这成为制约盆地下一步找矿方向的拓展和找矿勘查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与盆地有关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等资料,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测试,在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基本查明了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全面梳理了铀多金属矿空间分布规律,厘定了矿床成矿序列及矿床成因,建立了盆地成矿模式。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源地学信息,提取成矿异常信息。根据找矿标志,构建矿床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MORPAS评价系统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应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特征异常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对各成矿单元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并对各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具体研究过程中取得成果简述如下:(1)在古应力要素研究基础上,恢复了盆地自中生代印支期至古近纪始新世的构造—沉积—岩浆演化序列。同时根据对盆地及周边节理在不同地层单元产状和切割关系筛分,认为盆地主要存在四期共轭节理。第四期节理集中在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地层中,最大主应力轴轴向EW,呈现EW挤压及SN伸展的应力状态,盆地在该阶段以伸展断陷为主,与盆地铀主要成矿年龄阶段相对应。区内最关键控矿因素应为断裂构造,NNE向、NWW向、EW向断裂交汇复合部位因拉张作用形成的张裂区(带),是成矿流体最理想的存储空间(容矿构造),控制主要铀矿床(矿体)空间定位。(2)盆地次流纹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硅、铝过饱和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的流纹岩特征。岩浆源区可能来自壳源,次火山岩不是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上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其主要的形成机制,样品表现出来的结晶分异特征应是岩浆超浅层侵入过程中长英质矿物发生结晶的结果。对盆地基底文象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首次测得两个谐和年龄分别为179±1Ma和186±1Ma,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即燕山第一幕岩浆活动之产物。测年成果加深了对仁差盆地构造—岩浆演化的认识,也为粤东北地区在早侏罗世缺乏岩浆岩活动的报道提供了新的年代学数据。(3)对典型矿床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剖析,认为:差干多金属矿床应属再造富集而成的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隐伏断裂构造控制了深部主要矿体的展布范围,改变了前人对成矿单一“层控”的地质认识;麻楼矿床应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铀矿床,空间定位于次流纹斑岩内接蚀带边缘相(细斑次流纹斑岩)0~30m内,矿化分布在由挤压破碎产生的次级密集裂隙群带中;鹅石矿床应属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产于晚白垩世叶塘组上组上段顶部第三韵律(K32-Ⅲb)中的层凝灰岩、含砾凝灰岩中。盆地酸性火山岩应是铀物质来源的主体,另外因素是深部岩浆活动;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由大气降水和深源流体叠加作用而成。(4)通过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认为盆地火山岩主要是晚白垩世早期(K2)火山活动的产物。铀矿样品206Pb/238U年龄结果表明,成矿时代由晚白垩世晚期一直延续到新近纪上新世,应是多期多阶段成矿。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中“地质时代(旋回)—矿床成矿系列(组)—矿床成矿亚系列—矿床”的研究思路,厘定了盆地矿床的成矿系列,将盆地矿床归于晚三叠世—白垩纪(燕山旋回)下3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依据矿床控矿因素及地质作用环境差异,将盆地4个矿床划分成差干式、麻楼式2个找矿模式。(5)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异常提取,盆地内共圈定伽玛综合异常晕圈10个(U-1~U-10),Ⅰ级水化远景区8个(Ⅰ-1~Ⅰ-8);对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地化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原理,确定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提取出Hg-Y-La组合、Bi-Sn-W-Be组合、Zn-Mo-Nb组合、Au-Pb组合、Cu-Zn组合综合异常;选用ETM+遥感影像7个高光谱波段对铁离子蚀变矿物、羟基蚀变矿物及硅化、中基性岩脉等异常信息分别进行识别提取。在上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等信息提取基础上,编制了各类综合异常成果图件。(6)根据盆地成矿规律,结合多源地学信息提取结果,建立区内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找矿判别标志。从成矿地质背景、构造与结构面关系、成矿特征等参数方面研究,建立盆地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利用MORPAS3.0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特征信息量叠加分析,并圈定了找矿靶区。区内共圈定5个A级找矿靶区(编号:A1~A5)、3个B级找矿靶区(编号:B1~B3),对各找矿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

何生全[8](2021)在《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预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直立煤层群由于特殊的煤岩赋存和开采方式,覆岩破断运动及其导致的围岩静载应力分布和动载扰动特征与缓倾斜煤层有较大差异,冲击地压灾害严重,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了挑战。为指导近直立煤层冲击地压防治,系统研究冲击地压机理和预警问题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为此,论文采用实验室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工程实践等方法,对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监测预警展开研究。研究分析了乌东煤矿87°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冲击显现特征及诱冲因素。冲击地压全部发生在先开采的B3+6工作面;冲击显现以回采巷道为主,位于综放面前方0~209m,单次冲击破坏范围为75~418 m;顶底板巷破坏呈非对称性和方向性,其中顶板巷以顶板侧巷道肩角下沉、帮鼓及顶板下沉为主,底板巷以岩柱侧南帮底角底鼓和帮鼓为主;破坏较同采方法的东部典型水平和缓倾斜煤层严重。微震事件、冲击震源及高波速区位于工作面附近煤体受压撬作用区域的悬顶和岩柱;综采诱发充填体下沉,地表煤层顶板和岩柱有向采空区拉裂现象;煤体所受的压撬应力是诱发冲击的基础静载力源,构造应力、充填体下沉及悬顶和层间岩柱破裂产生的动载扰动对冲击显现有重要诱发作用。研究了近直立煤层群开采静载应力分布规律。煤层群围岩应力场呈现非对称分布特征,B3+6煤层走向水平应力峰值位于超前工作面20.7 m,倾向距综放面顶部39.3 m,都大于B1+2煤层;综采诱发顶板和岩柱向采空区运移,对煤体施加较大的压撬作用,顶板水平和垂向位移分别是岩柱的10倍和3.5倍,顶板侧煤体下沉现象较岩柱侧明显;除B3+6煤层应力集中程度与充填材料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外,煤层群应力集中程度与采深、充填材料密度、侧压力系数及煤层倾角呈正相关;近直立煤层群相对其它倾角煤层悬空顶板和岩柱结构相对完整未破断。建立了震动位移场方程,推导了同步压缩变换函数,研究了近直立煤层群诱冲动载作用规律。介质类型影响震动波传播,同一地层呈现各向同性衰减,巷道围岩受震动波作用发生应力升高并最终卸压发生破坏,S波造成的破坏显着大于P波,受震源位置影响破坏呈明显的由北向南的方向性,巷道破坏呈非对称;岩体破裂产生的动载扰动对诱发近直立煤层冲击地压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了悬空结构走向和倾向物理力学模型,推导得到了模型的弹性变形能分布函数,研究揭示了近直立煤层群充填开采条件下冲击地压机理。充填长度和充填体反力影响基本顶和层间岩柱走向岩梁组合支撑结构稳定性和工作面区域应力场;围岩能量分布受煤层倾角、侧压力系数、支护力系数及结构悬空长度影响,压撬区弹性能最大,压撬区域顶板和岩柱有发生破裂并产生动载荷的能力,悬空顶板和岩柱结构是静载源和动载源的主要来源;得到了冲击地压致灾过程模型,冲击地压机理为:悬空顶板挤压破裂诱冲机理、悬空岩柱撬转破裂诱冲机理及压撬效应耦合诱冲机理。研究构建了适用于近直立煤层群的冲击危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了多指标集成预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各指标对冲击危险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近直立煤层群时空预警指标前兆特征演化规律与水平/缓倾斜煤层存在差异,多指标集成预警方法能够及时预警冲击危险,解决了各系统各自为政,预警结果独立的问题,提高了预警准确性。研究成果为类似赋存条件煤层群安全开采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该论文有图125幅,表15个,参考文献282篇。

张晓鸣[9](2020)在《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输电线路舞动分布及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文中认为输电线路舞动是导线存在非圆截面覆冰时在风激励下发生的低频率、大振幅的运动。因振幅较大,舞动一方面会导致线路疲劳、张力增大而引起金具损坏甚至倒塔事故,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相间距离过近而引起闪络、跳闸等后果,对电网安全运行存在严重威胁。在宏观的舞动灾害空间分布层面上,舞动分布图是线路规划和差异化防舞的重要指导资料,研究微地形微气象多源信息融合的舞动空间分布模型以得到更细致的舞动分布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微观的舞动过程层面上,针对舞动易发地区的已建成线路,研究基于视频监测的舞动轨迹提取算法及预警体系构建可服务于舞动基础数据积累、机理模型验证以及运行状态评估,对舞动理论研究和电网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针对国家电网现行的舞动空间分布模型(气象地理法)存在未考虑气象要素同步变化、插值方法未考虑观测点空间构形、得到的舞动分布图对特殊地形地貌表达不充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气象-地统计模型法,首先构建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最大风速及对应风向的最优地统计插值模型,再根据逐日气象表面来反演舞动分布图,通过提高舞动敏感气象要素的插值精度来提升舞动分布图对微地形的表达能力。考虑到上述待插值气象要素涉及日尺度的极端值(最大/最小)与矢量特性,通过融合多源地形和地表覆盖信息、对矢量分量插值与合成、考虑回归关系空间非平稳性、引入协变量等方式确定了各气象要素的最优地统计插值模型。参考影响覆冰和风激励的微地形因子、结合河南省地形和气象概况,首次提出将经差、坡向与北方向夹角、地形起伏度、邻域内水体及林地面积因子作为解释变量,对趋势项建立局部参数随地理位置可变的混合地理加权回归(mixe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 GWR)模型,对残差项利用变量自身的相关性及变量间的交叉相关性进行普通克里金(Ordinary Kriging,OK)或协同克里金(Co-Kriging,CK)插值,构建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最小的最优(m)GWR(C)K模型。以河南省一次大范围舞动的气象数据为例验证最优地统计插值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模型RMSE与改进的气象地理法中插值模型相比下降了22.227~48.974%不等。进一步采用1998-2013年气象数据按本文提出的气象-地统计模型法反演舞动分布图,与国网舞动分布图2013版相比,本文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峡谷风道型、高山分水岭型及水汽增大型微地形对气象要素及舞动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地处理气象站点数据缺失或异常而低估舞动日数问题。针对视频在线监测方式中现有的导线或间隔棒定位算法过于依赖人工、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根据导线及间隔棒形态提出基于块方向场(Block Directional Field,BDF)和归一化旋转自相关(Normalized Rotation Auto Correlation,NRAC)的间隔棒形心定位新算法。该方法利用BDF来表达导线的线状特性实现导线区域分割,然后根据间隔棒的规则多边形形态、以NRAC来度量旋转对称性,间隔棒形心即为局部最优旋转对称中心。针对无辅助的距离、仰角等观测的情况,根据间隔棒运动特性进一步提出一种以间隔棒结构点为控制点的单目平面测量方案,通过形态学提取间隔棒结构点,再结合几何尺寸信息实现像素坐标到间隔棒平面坐标的映射,从而形成完整的基于视频监测的舞动轨迹提取方案。利用尖山真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视频对上述间隔棒形心定位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BDF和NRAC的方法能够极大降低人工干预程度,且点位RMSE相较于归一化互相关模板匹配方法下降了5.900~34.079%。以人工控制点结果为参考,对连续帧间隔棒形心平面测量的精度进行验证。间隔棒形心坐标的RMSE介于2.760~9.521cm,与序列均值差分后的X、Y方向运动位移RMSE介于0.220~7.090cm,该厘米级精度与现有的加速度传感器和RTK监测方法相当,可满足舞动监测需要。另通过舞动监测装置检定平台对本文提出的间隔棒形心定位及平面测量的结果进行检定,舞动Y向最大位移差和频率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针对目前没有统一的舞动灾害预警指标及分级标准的问题,本文结合输电线路舞动发生必要的覆冰和风激励条件,分析舞动可能导致的电气故障,参考我国气象灾害分级预警机制及类似的预警系统,提出了“气象预警+相间安全系数预警”的预警模式,构建了舞动发生可能性与舞动发生强度双层预警体系。气象预警是在舞动发生前,对逐小时气象要素进行插值,以环境达到覆冰条件(IV级)、达到冰风条件(III级)、存在持续稳定的风激励(II级)、风向与线路垂直(I级)实现了对舞动发生可能性的4级预警。舞动幅值是表征舞动强度的重要参量,本文提出了基于频域和时域的舞动特征参数两步提取方法,并引入相间安全系数来描述潜在的电气性能威胁,实现了对舞动强度及潜在电气威胁的4级预警。论文汇总了全文模型及算法,采用组件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开发技术构建了输电线路舞动在线监测与预警综合系统。该GIS系统嵌入了本文的气象要素地统计插值模型、基于视频监测的间隔棒定位、平面轨迹测量、舞动特征参数提取、双层预警等专题功能,实现了可视化的舞动数据管理、分析与决策支持。

杨琳韵[10](2020)在《次季节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亚洲大气低频振荡的重要源汇,能够影响亚洲季风区的降水变率和环流变化。青藏高原次季节振荡主要来源于低纬地区,但是目前对不同低纬度次季节振荡对青藏高原大气振荡及可能产生的降水响应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厘定不同低纬次季节振荡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能够加深对中低纬度之间波动的相互作用的理解,提高对亚洲季风区低频振荡的认识。本文使用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开展了物理参数化方案和内部逼近参数敏感性试验,模拟了2003年东亚地区的降水,改善了东亚区域包括青藏高原地区的夏季降水模拟。其次,利用1999-2008年的长期观测资料探讨了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与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系,发现BSISO能够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产生显着影响。然后,基于WRF的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和谱逼近技术,在高分辨率动力降尺度中,利用滤除不同低纬次季节波动的驱动场,完成了2018年夏季和2005-2009年的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模拟。本文厘定了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时空特征的关键低纬波动及其作用的关键区域,并揭示了主要的物理过程及波流相互作用的机理。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微物理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最为显着。物理参数化方案敏感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依赖性,在青藏高原陆面过程对高原降水的模拟也有很重要的影响。Noah陆面过程、G3D积云对流参数化和CAM辐射传输方案的组合能够较合理地模拟出中国地区的降水的时空变化。(2)内部逼近方法能够有效提升WRF模式对东亚降水的模拟性能,且谱逼近方法比格点逼近更有优势。WRF谱逼近试验对逼近波数和逼近变量的选择很敏感,当截断波长为1000 km时,谱逼近试验模拟的东亚及子区域的降水次季节特征与观测更为接近。而在格点试验中,设置较短的松弛时间能够更好地模拟各子区域的风场和降水变化。仅对风场进行谱逼近、选择1小时松弛时间和逼近波数为4的谱逼近参数组合能够显着改善WRF模式对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模拟,并能更准确地模拟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夏秋季节的大尺度环流特征。(3)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能够引起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强烈响应,尤其是准双周降水,是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键低纬对流耦合波动。BSISO波动能够影响青藏高原夏季准双周降水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的过程,使青藏高原中部和西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增加。赤道罗斯贝波和东风波虽然能在南海地区引起较强的大气瞬变扰动,但不会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平均态和平均气流产生显着影响。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次季节低纬波动的作用地区发现,印度北-孟加拉湾北-中南半岛西北部近青藏高原地区是BSISO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键地区。(4)青藏高原夏季准双周降水对BSISO产生响应的物理过程有两个:一是通过对流在孟加拉湾北部激发向青藏高原南侧移动的Rossby波列向85?E青藏高原南麓附近输送水汽,在扰动能量堆积后,产生扰动后向高原西南部输送水汽;二是通过增强中南半岛西北部-孟加拉湾区域的地表感热,使大气不稳定能量增加,增强在94?E附近近高原地区的低空辐合,通过类似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的动力作用,使孟加拉湾北部的水汽向青藏高原东南部输送,对维持青藏高原水汽通道有着重要作用。在这两个过程中,前一个过程主要由平均气流的动能获得扰动能量,后一个过程的能量主要由平均气流的有效位能提供,从而对平均环流场产生影响,最终使青藏高原夏季气候平均降水和环流产生响应。

二、地表附近相对运动偏差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表附近相对运动偏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西部戈壁地表能量平衡特征与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观测研究进展
        1.2.2 青藏高原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参数研究进展
        1.2.3 近地层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观测实验与研究方法
    2.1 观测实验站点
    2.2 观测实验仪器
    2.3 观测实验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2.3.1 慢响应传感器数据质量控制与处理
        2.3.2 快响应传感器数据质量控制与处理
    2.4 研究方法
        2.4.1 湍流通量观测与参数化方法
        2.4.2 地表能量闭合率
        2.4.3 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参数计算方法
        2.4.4 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适用性评估方法
第3章 青藏高原西部地表能量平衡季节特征分析
    3.1 气象背景分析
    3.2 地表能量月平均日变化
        3.2.1 辐射分量月平均日变化
        3.2.2 湍流通量月平均日变化
    3.3 地表通量季节变化
        3.3.1 辐射分量季节变化
        3.3.2 湍流通量季节变化
    3.4 地表能量平衡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参数与土壤热属性参数计算
    4.1 稳定度
    4.2 动力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
    4.3 热力粗糙度
    4.4 地表反照率
    4.5 土壤热属性参数
    4.6 小结
第5章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介绍与对比
    5.1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介绍
    5.2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比
        5.2.1 稳定情形下稳定度方案对比
        5.2.2 不稳定情形下稳定度方案对比
    5.3 小结
第6章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研究
    6.1 模拟试验设计
    6.2 模拟结果分析
        6.2.1 湍流通量
        6.2.2 辐射通量
        6.2.3 土壤温度
        6.2.4 土壤湿度
    6.3 模拟结果讨论
        6.3.1 稳定和不稳定情形下各参数化方案模拟差异
        6.3.2 稳定度方案影响模拟结果的机制
        6.3.3 模拟时长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7.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一、基本情况
    二、学习工作经历
    三、主持和参与的部分科研项目
    四、获奖情况
    五、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2)基于CWRF研究我国降水变化及其与边界层高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候模式对降?评估及预测的研究进展
        1.2.2 区域?候模式CWRF的研究进展
        1.2.3 边界层?度的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和内容安排
        1.3.1 研究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数据、模式及研究?法
    2.1 数据与资料
        2.1.1 再分析资料
        2.1.2 观测资料
        2.1.3 全球?候模式CMIP资料
    2.2 实验设计
    2.3 研究?法简介
        2.3.1 模式结果评估
        2.3.2 边界层?度的判定
第三章 全球模式驱动CWRF对我国降?模拟能?评估研究
    3.1 我国区域的划分及研究区域选择
    3.2 CMIP5 在我国的?候模拟评估及侧边界条件的选择
        3.2.1 CMIP5 的降?和温度评估
        3.2.2 CMIP5 的偏差和变化
        3.2.3 驱动场的选择
    3.3 CWRF对我国历史降?特征模拟能?评估
        3.3.1 平均降?
        3.3.2 极端降?
        3.3.3 降?天数
        3.3.4 最?连续?旱天数
    3.4 ?结
第四章 基于CWRF对我国未来降?预测研究
    4.1 对未来平均降?的变化预测
        4.1.1 降?的空间分布变化
        4.1.2 ?带的分布及变化
        4.1.3 降?强度的区域变化
    4.2 对未来极端降?指数的变化预测
        4.2.1 极端降?
        4.2.2 降?天数
        4.2.3 最?连续?旱天数
    4.3 对模式偏差相似性的研究
    4.4 未来??环流对降?变化影响的研究
        4.4.1 风场的变化研究
        4.4.2 垂直运动的变化研究
        4.4.3 影响未来降?变化的环流分析
    4.5 ?结
第五章 降?与边界层?度的相关性研究
    5.1 降?与边界层?度的关系
    5.2 边界层?度的不确定性
        5.2.1 边界层?度的昼夜变化
        5.2.2 边界层?度的?候态空间分布
        5.2.3 边界层?度的变化趋势
        5.2.4 边界层?度的年变化差异
    5.3 边界层?度与降?等物理量的偏差相关性研究
        5.3.1 边界层?度的空间相关性分布
        5.3.2 边界层相关物理量相互关系研究
    5.4 ?结
第六章 总结
    6.1 论??作总结
    6.2 创新点
    6.3 讨论和展望
参考?献
致谢
个?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与研究成果

(3)地基GNSS水汽反演及其在极端天气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章节安排
2 大气水汽反演理论
    2.1 地基GNSS水汽反演
    2.2 探空数据水汽反演
    2.3 大气再分析资料水汽反演
    2.4 本章小结
3 区域大气改正模型
    3.1 常用的大气经验模型
    3.2 基于ERA5 的中国区域大气经验模型构建
    3.3 常用的大气插值模型
    3.4 基于IAGA模型改进的时空Kriging大气插值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4.1 几种气象要素和地理高度与T_m的相关性分析
    4.2 基于地表气象参数和高程改正的T_m单因子回归模型
    4.3 基于地表气象参数的多因子T_m改正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高精度地基GNSS水汽监测系统与精度验证
    5.1 软件介绍
    5.2 实时GNSS-PWV精度分析
    5.3 台风天气下GNSS-PWV精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利用地基GNSS水汽产品研究极端天气事件
    6.1 地基GNSS水汽产品在典型极端天气中的应用
    6.2 台风天气下大气参数的变化特征
    6.3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水汽资料监测台风运动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多尺度三维空间裂隙分布的粗糙岩体裂隙渗透性研究 ——以云南个旧高松矿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单裂隙水力学特征
        1.2.2 裂隙网络三维空间分布模拟
        1.2.3 裂隙岩体渗透特性
        1.2.4 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本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2.2 区域水文地质背景
第三章 岩体裂隙的多尺度性及渗透性分析
    3.1 岩体裂隙的尺度不变性
        3.1.1 定义及分类
        3.1.2 岩体裂隙数据获取
    3.2 裂隙多尺度性对渗透性的影响
    3.3 中尺度裂隙发育规律
        3.3.1 水平发育规律分析
        3.3.2 垂向发育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尺度单裂隙渗透性
    4.1 单裂隙渗透性研究
        4.1.1 立方定律
        4.1.2 单裂隙渗流能力的影响因素
        4.1.3 单裂隙渗流研究方法
    4.2 岩石裂隙形态识别及提取
        4.2.1 岩石CT图像处理及裂隙识别
        4.2.2 激光扫描裂隙面提取
        4.2.3 裂隙面提取及网格化处理
    4.3 岩石渗透性测试及分析
    4.4 粗糙单裂隙渗透性及等效水力宽度计算
        4.4.1 三维双壁粗糙裂隙模型
        4.4.2 三维裂隙隙宽函数法
        4.4.3 研究区岩石样品裂隙渗流计算结果
        4.4.4 计算方法合理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尺度裂隙网络模拟及渗透性计算
    5.1 裂隙岩体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5.1.1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分析的必要条件
        5.1.2 裂隙岩体等效渗透系数张量计算方法
    5.2 基于DFM模型的三维渗透张量计算
        5.2.1 二维等效渗透张量
        5.2.2 三维等效渗透张量
        5.2.3 裂隙流与达西流耦合控制方程
        5.2.4 渗透椭球体的可视化
        5.2.5 计算方法合理性验证
    5.3 中尺度岩体裂隙网络模拟
        5.3.1 三维裂隙网络分布模拟
        5.3.2 研究区三维裂隙分布模拟
    5.4 各分区裂隙模拟及分析
    5.5 研究区渗透张量计算
        5.5.1 代表性分区渗透张量计算
        5.5.2 分区渗透张量计算
        5.5.3 计算结果与实测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尺度裂隙及其渗透性分析
    6.1 研究区大尺度裂隙网络
    6.2 研究区大尺度裂隙特征及渗透性分析
第七章 基于渗透张量的地下水流动理论及实现
    7.1 地下水流动基本方程
        7.1.1 地下水运动方程
        7.1.2 方程的定解条件
    7.2 数值模拟中渗透张量的适应性分析
        7.2.1 基本原理
        7.2.2 适应性分析
        7.2.3 误差与稳定性分析
        7.2.4 巷道概化问题讨论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云南个旧高松矿田地下水数值模拟
    8.1 研究区水文地质
    8.2 水文地质参数
        8.2.1 降雨及巷道涌水
        8.2.2 渗透系数
        8.2.3 降水入渗系数及给水度
        8.2.4 地下水流场
    8.3 概念模型及数值模型参数
        8.3.1 水文地质边界
        8.3.2 含水层组划分及水文地质参数
        8.3.3 其它水文地质因素概化
        8.3.4 数值模型
    8.4 地下水流动模拟结果及分析
        8.4.1 巷道涌水量对比分析
        8.4.2 地下水位对比分析
    8.5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Ⅰ 各分区三维裂隙网裂隙网络模拟结果
附图Ⅱ 各分区渗透椭球及椭圆
附录A:显示差分法稳定性判断公式推导
附录B: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5)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 吹填围垦工程特性
        1.2.2 滨海围垦滩涂现状
        1.2.3 堆载引起桩基工程危害问题
        1.2.4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堆载下软黏土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1.3.2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1.3.3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研究现状
    1.4 堆载对桩基影响现状分析评价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及沉降规律
    2.1 滨海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2.1.1 温州地区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2.1.2 杭州湾滩涂区典型黏性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2.2 软黏土蠕变模型及参数辨识
        2.2.1 经典元件模型
        2.2.2 经验模型
        2.2.3 分数阶蠕变模型
        2.2.4 流变模型对比分析
    2.3 堆载作用下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土体沉降预测方法
        2.3.1 堆载作用下附加应力计算
        2.3.2 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2.3.3 局部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2.3.4 条形路堤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3.1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产生机理
    3.2 土体竖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负摩阻力计算方法
    3.3 堆载作用下负摩阻力影响深度研究
        3.3.1 常用计算方法
        3.3.2 附加应力估算法
        3.3.3 工程实例分析
    3.4 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解析解
        3.4.1 桩周土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3.4.2 桩周土部分进入硬化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3.4.3 桩周和桩端分别处于部分塑性阶段和弹性阶段
        3.4.4 桩周土部分进入塑性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3.4.5 桩周和桩端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3.4.6 桩周土进入完全塑性阶段和桩端土进入塑性硬化阶段
        3.4.7 工程算例分析
    3.5 基于位移控制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数值解
        3.5.1 土体固结沉降计算方法
        3.5.2 桩侧摩阻力双曲线传递模型
        3.5.3 桩端阻力传递模型
        3.5.4 计算模型的求解
        3.5.5 算例分析
    3.6 基于Mesri蠕变模型桩基负摩阻力数值解
        3.6.1 任意时刻土体沉降计算方法
        3.6.2 考虑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模型分析
    3.7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现场试验及分析
        3.7.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3.7.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3.7.3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发展机理现场试验分析
    3.8 考虑固结及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分析
        3.8.1 不同附加应力比影响深度计算分析
        3.8.2 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3.8.3 不同固结度影响分析
        3.8.4 不同桩顶荷载影响分析
        3.8.5 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影响分析
        3.8.6 桩身刚度影响分析
        3.8.7 堆载尺寸影响分析
        3.8.8 蠕变参数影响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4.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两阶段分析
        4.1.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计算模型
        4.1.2 被动桩桩侧土压力分布模式
        4.1.3 堆载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4.1.4 土体侧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抗力计算方法
        4.1.5 考虑时间效应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4.1.6 被动桩主动侧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4.1.7 土压力法被动桩桩身响应求解
        4.1.8 算例分析
    4.2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安全距离研究
        4.2.1 堆载下影响距离范围分析
        4.2.2 基于变形安全控制影响距离
    4.3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单桩影响现场试验
        4.3.1 试验方案及监测元件布置
        4.3.2 桩身和土体侧向变形实测结果分析
        4.3.3 桩侧土压力实测结果分析
        4.3.4 桩身应力实测结果分析
    4.4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排桩影响现场试验
        4.4.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4.4.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4.4.3 非对称堆载试验结果分析
        4.4.4 侧向堆载下被动排桩桩身被动荷载影响因素分析
        4.4.5 侧向堆载下被动桩负摩阻力影响分析
    4.5 考虑时间效应非对称堆载对临近被动桩影响理论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新疆地表太阳辐射的卫星反演资料在建筑采暖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研究
    1.3 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研究
    1.4 卫星资料的反演误差研究
    1.5 太阳辐射对建筑采暖的影响研究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特色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研究特色
第二章 研究方法介绍
    2.1 研究资料介绍
        2.1.1 CERES
        2.1.2 MODIS
        2.1.3 CALIPSO
        2.1.4 地面站点辐射观测数据
    2.2 Accu RT辐射传输模式介绍
    2.3 CFD介绍
        2.3.1 质量守恒方程(连续性方程)
        2.3.2 动量守恒方程(运动方程)
        2.3.3 能量守恒方程
        2.3.4 CFD求解辐射模型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区域概况
第三章 基于卫星反演数据的气溶胶、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卫星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3.2.1 时间变化
        3.2.2 空间分布
        3.2.3 分布频率
    3.3 基于卫星反演的云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3.3.1 时间变化
        3.3.2 空间分布
        3.3.3 分布频率
    3.4 基于Accu RT辐射传输模式的气溶胶、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研究
        3.4.1 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3.4.2 水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3.4.3 冰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Aqua/CERES/SSF卫星反演的地表短波辐射数据质量评估
    4.1 引言
    4.2 数据评价指标
    4.3 新疆地表太阳辐射时空分布
        4.3.1 时间变化
        4.3.2 空间分布
    4.4 新疆地区CERES/SSF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4.1 天空状况统计分析
        4.4.2 无云清洁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4.3 无云非清洁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4.4 少云清洁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4.5 少云非清洁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4.6 大部分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4.7 阴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5 新疆地区采暖期CERES/SSF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5.1 采暖期天空状况统计分析
        4.5.2 无云清洁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5.3 无云非清洁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5.4 少云清洁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5.5 少云非清洁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5.6 大部分云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5.7 阴天卫星反演和地面观测太阳辐射拟合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CFD的卫星反演的太阳辐射数据在建筑采暖研究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模型及边界条件设置
        5.2.1 模型设置
        5.2.2 边界条件设置
    5.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5.3.1 室内空气温度分布
        5.3.2 室内空气速度分布
        5.3.3 传热量及传热密度
        5.3.4 建筑采暖能耗及热指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的创新点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岩浆岩
        2.2.4 区域地质演化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航空伽玛场特征
        2.3.2 重力场、磁场特征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4.1 铀、氡地球化学特征
        2.4.2 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2.5 区域遥感特征
    2.6 区域矿产特征
3 研究区铀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
    3.1 地层
        3.1.1 寒武系(?)
        3.1.2 泥盆—石炭系(D_(2+3)—C_1)
        3.1.3 白垩系上统(K_2)
        3.1.4 古近系(E)
        3.1.5 第四系(Q)
    3.2 构造
        3.2.1 褶皱
        3.2.2 断裂构造
        3.2.3 火山构造
    3.3 岩浆岩
        3.3.1 侵入岩
        3.3.2 火山岩
        3.3.3 次火山岩
    3.4 变质岩
        3.4.1 区域变质岩
        3.4.2 动力变质岩
    3.5 仁差盆地形成演化及与铀多金属成矿关系
        3.5.1 盆地形成演化特征
        3.5.2 盆地形成演化与成矿关系
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4.1 差干多金属矿床
        4.1.1 矿床地质特征
        4.1.2 矿体地质
        4.1.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1.4 控矿因素分析
    4.2 麻楼矿床
        4.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 矿体地质
        4.2.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2.4 控矿因素分析
    4.3 鹅石矿床
        4.3.1 矿床地质特征
        4.3.2 矿体地质
        4.3.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3.4 控矿因素分析
5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5.1 铀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5.1.1 成矿空间分布规律
        5.1.2 成岩成矿时间分布规律
        5.1.3 矿床成矿系列厘定
    5.2 成矿要素
    5.3 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5.3.1 成矿物质来源
        5.3.2 成矿流体来源
        5.3.3 铀的迁移与沉淀
        5.3.4 成矿模式
6 多源地学信息提取
    6.1 地球物理特征及信息提取
        6.1.1 放射性伽玛场特征
        6.1.2 异常信息提取
    6.2 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2.1 非铀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2.2 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6.3.1 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
        6.3.2 地质构造遥感解译
        6.3.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6.3.4 遥感硅化信息提取
        6.3.5 多源地学信息优化组合
7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与远景评价
    7.1 成矿潜力分析
        7.1.1 区域成矿潜力分析
        7.1.2 主要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7.2 地质模型建立
        7.2.1 找矿标志
        7.2.2 成矿预测地质模型
    7.3 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
    7.4 矿产资源预测方法选择
    7.5 预测模型地质单元划分
    7.6 预测模型的变量选取及赋值
        7.6.1 模型变量选取的原则、特点及方法
        7.6.2 区域成矿特征变量的选取及赋值
        7.6.3 综合信息分析
    7.7 找矿靶区圈定及远景评价
        7.7.1 找矿靶区圈定原则
        7.7.2 找矿靶区圈定及评价
8 结论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8)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冲击地压理论研究现状
        1.3.2 动载诱冲机制研究现状
        1.3.3 大倾角煤层冲击地压机理研究现状
        1.3.4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1.4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显现特征及诱冲因素研究
    2.1 近直立煤层群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2.2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显现特征
        2.2.1 典型冲击地压事件
        2.2.2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破坏特征
    2.3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诱冲因素分析
        2.3.1 冲击前后微震活动特征
        2.3.2 冲击前后应力场演变特征
        2.3.3 地表及围岩破坏特征
        2.3.4 冲击地压诱冲因素总结
    2.4 本章小结
3 近直立煤层群开采静载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3.1 模型构建与模拟方案
        3.1.1 数值模型
        3.1.2 模拟研究方案
    3.2 覆岩运移及煤岩应力场演化规律
        3.2.1 近直立煤层群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
        3.2.2 近直立煤层群覆岩运移规律
        3.2.3 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动应力分布特征
    3.3 采空区充填材料力学性质对覆岩运移及应力场分布影响
        3.3.1 应力场随充填材料力学性质的变化特征
        3.3.2 覆岩运移随充填材料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3.3.3 采空区不同充填材料力学性质下煤岩体塑性破坏特征
    3.4 侧压力系数对覆岩运移及应力场分布影响
        3.4.1 应力场随侧压力系数的变化特征
        3.4.2 覆岩运移随侧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
    3.5 煤层倾角对覆岩运移及应力场分布影响
        3.5.1 应力场随煤层倾角变化
        3.5.2 失稳破坏强度随煤层倾角变化
        3.5.3 煤体运移规律随煤层倾角变化
    3.6 本章小结
4 近直立煤层群动载诱冲作用规律研究
    4.1 煤岩体破裂震动位移场
    4.2 动载源处理及震动波形拆分
        4.2.1 震动波辐射模式设定
        4.2.2 诱发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的典型震动波计算和校准
        4.2.3 基于同步压缩变换的震动波形拆分
    4.3 动载模拟方案和损伤评估方法
        4.3.1 冲击地压背景和破坏特征
        4.3.2 动载计算模型构建和赋值
        4.3.3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4.3.4 震动波加载方法
        4.3.5 冲击地压损伤评估方法
    4.4 近直立煤层群动载诱冲数值模拟结果
        4.4.1 震动波在煤岩介质中的传播特征
        4.4.2 震动波引起的围岩动态响应
        4.4.3 近直立煤层群巷道围岩的损伤特征
        4.4.4 动载作用下巷道围岩损伤评估
    4.5 本章小结
5 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压撬型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5.1 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走向岩梁受力分析
        5.1.1 煤层群采空区走向充填布置
        5.1.2 充填条件下基本顶超静定梁分析
        5.1.3 充填条件下层间岩柱超静定梁分析
    5.2 “近直立悬顶结构”倾向模型构建及力学分析
        5.2.1 悬顶结构力学模型构建及受力分析
        5.2.2 悬顶结构能量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5.2.3 悬顶破裂诱冲能力分析
    5.3 “近直立岩柱结构”倾向模型构建及力学分析
        5.3.1 悬空岩柱力学模型构建及受力分析
        5.3.2 悬空岩柱能量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5.4 覆岩结构弹性能释放诱发动载扰动分析
    5.5 近直立煤层群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分析
        5.5.1 悬顶挤压效应和破裂诱发冲击地压
        5.5.2 岩柱撬转破裂诱冲机理
        5.5.3 压撬效应耦合冲击地压机理
    5.6 本章小结
6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多指标集成预警方法及工程验证
    6.1 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冲击危险多指标集成预警原理
    6.2 冲击地压危险前兆信息响应特征及指标体系
        6.2.1 监测系统布置
        6.2.2 冲击危险预警指标时序前兆特征分析
        6.2.3 冲击危险预警指标空间前兆特征分析
        6.2.4 冲击危险预警指标体系
    6.3 冲击地压危险多指标集成预警模型
        6.3.1 集成预警技术架构
        6.3.2 集成预警模型构建
    6.4 多指标集成预警模型工程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输电线路舞动分布及监测预警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外内研究现状
        1.2.1 舞动空间分布模型
        1.2.2 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模型
        1.2.3 舞动在线监测与轨迹提取技术
    1.3 研究方法和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框架
2 输电线路舞动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2.1 舞动激发机理
        2.1.1 Den Hartog横向激发机理
        2.1.2 Nigol扭振激发机理
        2.1.3 Yu偏心惯性耦合激发机理
    2.2 影响舞动的微气象条件
        2.2.1 覆冰状态
        2.2.2 风激励
        2.2.3 其他气象参数
    2.3 影响舞动的微地形环境
        2.3.1 典型微地形类型
        2.3.2 微地形因子
    2.4 影响舞动的线路结构参数
    2.5 本章小结
3 微地形微气象多源信息融合的舞动空间分布模型
    3.1 引言
    3.2 气象地理法
        3.2.1 气象舞动日反演
        3.2.2 气象舞动日的空间插值
        3.2.3 舞动区域分级标准
        3.2.4 气象地理法的局限性
    3.3 克里金空间插值方法及其扩展
        3.3.1 区域化变量与(半)变异函数
        3.3.2 克里金插值方法
        3.3.3 泛克里金与回归克里金
        3.3.4 普通线性回归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3.3.5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3.4 气象-地统计模型法(GMM方法)
        3.4.1 微地形因子提取
        3.4.2 因变量与协变量处理
        3.4.3 气象要素日值的最优地统计插值模型
        3.4.4 逐日气象表面生成与舞动空间分布反演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气象-地统计模型法的河南舞动空间格局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及多源数据获取
    4.2 微地形因子提取
    4.3 日最低气温的最优插值模型
        4.3.1 日最低气温与微地形因子的回归趋势
        4.3.2 回归残差的空间结构分析及插值
    4.4 日平均相对湿度的最优插值模型
        4.4.1 日平均湿度与微地形因子的回归趋势
        4.4.2 残差的空间结构分析及插值
    4.5 日最大风速与对应风向的最优插值模型
        4.5.1 日最大风速与微地形因子的回归趋势
        4.5.2 风速残差的空间结构分析及插值
        4.5.3 日最大风矢量的插值模型与风向计算
    4.6 舞动分布图与空间格局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视频监测的舞动轨迹提取关键技术
    5.1 分裂导线与间隔棒的检测定位方法
        5.1.1 光流法
        5.1.2 模板匹配
    5.2 基于BDF和 NRAC的间隔棒形心定位
        5.2.1 累积帧差法检测运动区域
        5.2.2 基于块方向场的导线区域分割
        5.2.3 基于归一化旋转自相关的间隔棒形心定位
    5.3 基于间隔棒结构尺寸的单目平面测量
        5.3.1 相机标定
        5.3.2 间隔棒平面内的结构点提取
        5.3.3 平面测量原理
    5.4 基于单目视觉的真型输电线路舞动轨迹提取
        5.4.1 首帧导线区域分割与间隔棒形心定位
        5.4.2 连续帧间隔棒形心定位
        5.4.3 间隔棒位置平面测量
        5.4.4 舞动轨迹提取的精度检定
    5.5 本章小结
6 输电线路舞动在线监测与预警体系研究
    6.1 引言
    6.2 舞动特征参数提取与分析
        6.2.1 舞动位移序列的频谱分析
        6.2.2 舞动位移序列的三角函数建模
    6.3 输电线路舞动预警判据研究
        6.3.1 基于气象条件的舞动预警判据
        6.3.2 基于相间安全系数的舞动预警判据
    6.4 输电线路舞动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研制
        6.4.1 系统平台与框架设计
        6.4.2 数据库设计
        6.4.3 系统功能实现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与结论
    7.2 后续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期刊论文
    软件着作权
致谢

(10)次季节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青藏高原降水模拟进展
    1.3 主要的低纬次季节波动
        1.3.1 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
        1.3.2 赤道罗斯贝波
        1.3.3 东风波
    1.4 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气候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东亚地区物理参数化方案对动力降尺度模拟的影响
    2.1 引言
    2.2 模式设置、数据及个例
        2.2.1 时间变化
        2.2.2 中低层环流和温压场的模拟
    2.3 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和温度模拟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东亚地区内部逼近参数对动力降尺度模拟的影响
    3.1 引言
    3.2 模式设置和内部逼近简介
        3.2.1 内部逼近参数敏感组
        3.2.2 谱逼近参数组合对照组
        3.2.3 内部逼近方法
    3.3 逼近方法和参数对东亚区域夏季降水模拟的影响
    3.4 谱逼近对高分辨率动力降尺度青藏高原气候模拟的影响
        3.4.1 谱逼近对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和环流的影响
        3.4.2 谱逼近对高原夏季准双周降水模拟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键低纬次季节波动
    4.1 引言
    4.2 数据、模式设置及方法
        4.2.1 观测数据集
        4.2.2 动力降尺度试验
        4.2.3 统计方法
    4.3 观测事实分析
        4.3.1 BSISO强事件的定义及特征
        4.3.2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
        4.3.3 BSISO与青藏高原降水的关系
        4.3.4 BSISO影响青藏高原降水的动力过程
    4.4 短期气候模拟
        4.4.1 低纬次季节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4.4.2 低纬次季节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次季节时间特征的影响
        4.4.3 大尺度背景场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
    4.5 次季节低纬波动影响高原降水的机理初步分析
        4.5.1 低纬次季节波动影响高原准双周振荡的关键地区
        4.5.2 次季节低纬波动影响青藏高原降水途径的理论框架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对次季节低纬波动的响应过程及机理分析:2005-2009 年高分辨率气候模拟
    5.1 引言
    5.2 模式设置及方法
    5.3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平均态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
    5.4 青藏高原夏季瞬变波动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
    5.5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机理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已发表论文
致谢

四、地表附近相对运动偏差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西部戈壁地表能量平衡特征与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D]. 赵兴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CWRF研究我国降水变化及其与边界层高度的关系[D]. 姜荣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3]地基GNSS水汽反演及其在极端天气中的应用研究[D]. 何琦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多尺度三维空间裂隙分布的粗糙岩体裂隙渗透性研究 ——以云南个旧高松矿田为例[D]. 陈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5]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D]. 邓会元. 东南大学, 2021
  • [6]新疆地表太阳辐射的卫星反演资料在建筑采暖研究中的应用[D]. 刘平平. 东华大学, 2021(09)
  • [7]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D]. 汤谨晖. 东华理工大学, 2020(02)
  • [8]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预警技术研究[D]. 何生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9]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输电线路舞动分布及监测预警关键技术[D]. 张晓鸣. 武汉大学, 2020(06)
  • [10]次季节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杨琳韵. 南京大学, 2020(12)

标签:;  

近地表相对运动偏差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