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造船公司改革分配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谢雨蓉[1](2020)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手段,经济全球化涉及很多维度,其中一些因素对国际物流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应抓住主要维度、聚焦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在推进进程中,参与主体、推进机制、表现形式等不断变化,与之相伴的是国际物流的空间拓展、方式变革与形态演化等。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调整变化,既有的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等都在重塑之中,必将引发国际物流的巨大变革。在全球化当前阶段,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骤然改变,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也在悄然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合作新平台。国际物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也受到这一全球化新模式的深刻影响。中国需要根据相关因素变化,做出积极应对,调整国际物流发展策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也为中国积极融入和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技术创新与扩散等学科理论为依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维度,建立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全球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每个维度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总结历史规律,并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在明确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是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对每个维度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在各个维度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建立了研究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以大航海为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分三个发展阶段,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第一阶段全球化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依靠暴力与资本推进,形成了根植于殖民地经济的国际生产贸易网络,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地理大发现,这一阶段全球化建立了资本推动、暴力维护的海洋运输体系,大航海将国际航线网络由地中海拓展至全球;第二阶段全球化至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建立了发达国家主导、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垂直化、专门化国际分工,在全球形成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在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掌控着全球物流资源与市场,集装箱革命推动产业变革,国际物流中心伴随全球产业转移,在太平洋沿岸兴起;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仍在推进之中,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化迈入多元共治与互利共赢时代,大规模的多边贸易合作转向以巨型自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合作,国际物流格局加快调整,资源重配、市场重构、区域内需求快速增长、业态模式多元化发展将推动建立新的规则体系,也为后发国家参与规则制定创造了机遇。第三,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新阶段下的新范式,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作为倡议的发出者,主动推动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带动欧亚大陆中间欠发达地区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将形成海陆双向发展格局。在海运物流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应着力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构建陆路物流大通道,统一陆路国际物流规则,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之一。第四,提出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发展。在四维分析框架下,梳理了影响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识别了关键因素、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研究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围绕关键因素的竞争博弈,并从加快技术与模式创新,统一规则与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中欧班列的发展思路。第五,围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稳步推进海运发展、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应对策略,从中欧班列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和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点体现在:(1)从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四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2)拓展了研究国际物流问题的时空视角:时间上,在经济全球化500年的历史进程中,分阶段系统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空间上,将对国际物流的研究从传统海运领域拓展到海陆两个方向、两大空间。(3)运用四维分析框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综合实力为支撑,在稳步推动海运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一带一路”陆路物流突破的应对策略。(4)提出围绕中欧班列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运用数学模型方法识别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的博弈行为,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戴丽[2](2020)在《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发展的成就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都是以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两个过程”作为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理论框架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开启了对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相继建立了“冲击-反应”、“传统-现代”、“中国中心论”等模式。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革命史范式引发争议,片面的“西方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遭到质疑,为适应当代中国改革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研究范式日益兴起。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节点,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研究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由点及面,选择以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作为统摄全文的框架,分别从技术条件(包括生产技术和劳动素质)与社会形式(包括资本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和资本积累)两个维度具体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并从二者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中厘清近代中国产生巨变的历史脉络,力求突破学界已有的点线研究。由表入里,围绕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之间的内在互动机制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具有的直接进步作用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考察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角度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力求避免将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思想单纯政治化、学术化。本文基本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论述起点,以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为时间下限。首先,简要回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从孕育到创制再到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然后,分别就官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发生的时代变迁和呈现的特点分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状况。最后,指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在近代企业和社会生产中从早期的直接结合逐步向双向度互动演化。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共同组合成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动态结构,二者相互作用的逻辑进路表现为,一方面,技术引入促进产业工人诞生,技术传播壮大产业工人规模,技术递进推动产业工人联合;另一方面,资本组织形式引发技术应用,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本积累刺激技术创新。据此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核心观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取得了一定发展且具有相对的进步性,直接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诞生和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中国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社会生产力条件。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近代中国并存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与不发展两种状态,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生产方式广泛存在。事实上,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处于特殊阶段,其发展的事实才容易被传统封建制下的社会矛盾所掩盖。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较而言是一种历史进步,是应该被支持和肯定的新生事物。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才异常缓慢和艰难,才需要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充分发展清除封建残余。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资本有机构成不高,急需要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来代替机械化操作,才有了工人阶级高度的集中性。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给劳动者带来经济上的严重剥削、漫长的劳动时间和残酷的政治压迫,才有了无产阶级彻底反抗意志的觉醒和顽强斗争实践觉悟的提高。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才软弱无能,中国共产党才应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领导作用。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才会不断走向反动对立面,科学社会主义才会进一步直抵人心。以工业化和商品化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长期存在和持续影响是中国的现实,变革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经济现代化的历史性课题。本文以历史缘由为起点,科学总结中国现代化思潮的历史经验,形成对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镜鉴,理性审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模式之间的异同,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知。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应当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不断释放市场配置资源的活力,推动市场经济模式迈入新的层次和高度,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高效率和高质量发展。
吕超杰[3](2020)在《扶贫背景下乡村治理结构研究 ——以W村为例》文中提出扶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伟大的基层治理实践,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贫困国家战略,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正面对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进入扶贫深水期,必须要看到政府行政主导的精准扶贫政策下沉过程中引发许多基层治理问题,乡村地方性知识生产与国家主导的扶贫运动存在断裂,造成扶贫吸收治理的格局,不仅影响到扶贫的成效,也影响了基层治理结构。因此有必要将乡土治理结构与扶贫实践结合起来,以乡村党组织为抓手,完善乡村扶贫过程中治理模式,调动扶贫内外结构中的各种治理资源,激发贫困人口自主参与、自主脱贫、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协调基层治理中的各类参与主体,形成乡村内外联动的大治理格局。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贫困、脱贫、脱贫等诸多基本概念进行梳理,通过发展相关基本概念,夯实本文概念基础;随后吸收社区主导发展理论、复合治理和合作治理理论等国内外扶贫与治理方面先进理论成果,作为理论支撑。在实践中搭建乡村集体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分析框架,以村民自治为动力,党支部为引领,对乡村资源进行非正式化整合,制度化运用。其次在国家基础治理转型与基层治理结构性矛盾的背景下,选取W村扶贫实践作为案例,基于治理结构框架对W村扶贫的可行性、组织框架、实践经验以及扶贫优势进行总结,展现中国农村扶贫的真实图景。接着深入挖掘W村扶贫过程中的问题,凸显目前乡村扶贫遭遇的结构性困境,如精英俘获、治理悬浮、科层捆绑和发展僵化。这些问题印证了乡村扶贫在伴随国家治理转型与基层治理发展中遭遇的结构失灵,在进一步分析治理结构困境的原因,发现主要来自于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结构以及内外治理结构互动三个层面,内部治理结构主要体现为治理能力、治理资源、治理参与都存在严重不足;外部治理结构主要体现为乡政村治矛盾、私人部门介入困难以及社会力量薄弱;内外治理结构互动不足主要体现为社区治理能力落后于外部治理主体发展、治理资源在内外结构主体间缺乏合理分配、内外主体治理参与缺乏平台。最后,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与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试图从优化乡村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乡村外部治理结构以及增进内外治理结构互动三个方面提出乡村治理结构完善的可行对策,以其为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稳定基层治理结构提供有益理论支持。
孙璇[4](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周子文[5](2019)在《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工业被称为“面向海洋的装备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大,创造就业机会多的特点。船舶工业是中国的战略性产业,不仅为能源运输提供运输,还为国防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为其他行业提供工具和设施。与此同时,船舶工业是中国重工业中唯一能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与世界先进水平竞争的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船舶工业的主体对象是国内船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船舶工业的出口比例不断提高,已成为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其在全球船舶市场的份额也在增加,一度跃升为世界造船业的首位。时至今日,我国仍是船舶制造大国,世界三大造船指标常占据世界榜首。然而,与日本、韩国及其他造船强国相比,中国船舶工业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等领域仍然有着不少的差距,这些领域随着人类生活需求层次的提高占比国际船舶市场份额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新的船舶市场形式,我国船舶工业应首先了解产业生产效率,鼓励船企进入质量时代而非数量时代,积极适应新的产业环境,顺应时代发展轨迹,开拓船舶工业发展新思路,通过转型升级,抓住中高端市场机遇,才能稳定本国船舶工业的国际船舶市场份额,摆脱所面临的问题。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度越来越高,那么,作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增长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于衡量一个行业生产率的全要素生产率究竟是怎样的变化情况?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指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又是什么?影响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提高中国船舶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这些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也是本文的初衷。本文在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以2004-2015年中国造船省市地区的数据为基础,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计算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综合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四个指标用以分析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原因,结果发现,从长远来看,技术进步是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增长动力;而从短期波动看,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易受到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交互作用。同时,不同地域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也会有所不同,东部地区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增长动力为技术进步,中西部地区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增长动力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综合影响。其次对15个造船省市地区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进行收敛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间船舶工业发展在空间上的差异性越来越小,趋向均衡。我国各地区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存在“追赶效应”。然后选取了一些外部因素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国内生产总值、对外出口依存度、科技发展投入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的影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对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为大,科技发展投入对其的影响是最小的。鉴于上述分析,本文的最后部分提出了提高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调整社会固定投资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加快推进优化和升级船舶产品结构、继续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在调整社会固定投资结构的方面主要有:要整合现有的船舶生产设备剩余资源,减少低端船舶产品和中端船舶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加强和改善投资管理方式,有效防止重复建设。促进技术进步方面包括:充分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确定造船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加强产业、教育和研究的结合。加快推进优化和升级船舶产品结构方面主要有: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制,提高经济竞争力;要以国际船舶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方面包括:减少资源审批流程,建立更为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培育和推动更多船企大品牌的诞生。与之前对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相比,本文有以下创新:(1)参考国内外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相关研究,在测量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时,考虑到其特殊性和全面性,测度指标选择上有所不同,在投入变量上选取了3个指标,产出变量上选取了2个指标。(2)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与结论。(3)与前人研究相比,系统分析了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外影响因素,内部因素有:规模因素、技术因素等;外部因素选取了社会固定投资水平、国际市场需求、宏观经济形势和科技发展投入。
袁林[6](2010)在《江苏造船业的优势分析与提升研究》文中认为造船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具有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密集的特征,产业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具有非常突出的拉动作用。论文旨在分析研究江苏造船业的优势,使江苏造船业在竞争中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地位,从根本上提升自身优势,加速江苏造船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运用优势理论、区位熵理论、灰色系统等理论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论文以上海、浙江、辽宁等省份为参考对象,运用区位熵理论,结合近几年造船业数据,综合分析评价了江苏造船业的发展态势,得出江苏造船行业优势明显、船舶配套业优势显着、修(拆)船行业发展薄弱等结论。运用竞争优势理论,建立江苏造船业竞争优势分析模型,并对江苏造船业竞争优势因素进行了分析,如江苏造船业在区位、造船历史、劳动力、技术研发和产业集群上的优势。根据造船业的特征,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设计出江苏造船业产业环境、产业结构、产业效益、企业行为、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生产经营、经济运行等8个一级指标和产业地位、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相关产业、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28个二级指标的综合分析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优势分析理论,结合近几年的产业数据和调查问卷,把江苏造船业看成一个有机的大系统,对其优势要素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进而得出江苏省造船业在产业效益、产业环境、生产经营、企业行为等方面具有优势。最后,论文从江苏造船业的实际出发,结合以上对江苏造船业优势进行的分析,提出提升江苏造船业优势的路径: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加强与政府交流、人力资源整合等。
汪蓓珺[7](2009)在《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中上海造船业的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加之船舶是典型的国际化产品,造就了世界造船业较之其他产业更为激烈的竞争格局。新世纪以来,在世界造船业第一方阵中,中日韩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这种态势下,如何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造船基地建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在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中做大做强,是本研究工作的目的所在。本论文采用对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的逐层分析,揭示了世界造船工业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即造船业必然会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世界船舶工业有可能经历一次较为严重的危机后再调整发展。并在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的同时,提出了迄今我国造船业在诸多方面与日韩仍有着不小的差距。在推动与制约上海造船业发展的诸因素中,本文重点指出了为上海船舶工业实现历史性大跨越的机遇和优势以及上海造船业可能面临的多种风险和严峻挑战。上海造船业实现战略转型是在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中发挥其优势的关键,本文运用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结构与政策等理论,全面地提出推进上海造船业实现战略转型的九大对策:有序推进产业结构集团化,发挥船舶工业规模经济效益,营造上海船舶工业新的竞争优势;从竞争机制、发展机制、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着手,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超前研发新船型、紧紧跟踪世界船舶科技发展趋势、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国际战略联盟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进造船企业形成综合、集成、高效、精干的管理模式,以中间产品为导向,实施总装造船的作业流程,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以钢铁行业与航运业为上下游行业,加速上海船舶工业产业链进程;以规模化和专业化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继续强化中船集团公司的集中管理,推进专业化重组与合作;注重为产品创造入围条件,加大研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力度;在绿色的设计、工艺、管理、供应链与再使用等环节中、大力推进绿色造船;实施运用有效的金融工具、经营策略、资本运作与融资方式,应对企业营运风险,壮大企业金融实力。
郑元凤[8](2008)在《新兴小型船舶设计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以A船舶海洋工程设计公司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船舶市场的持续繁荣,船舶制造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柱性产业。作为该行业的核心部分,船舶设计公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上海A船舶海洋工程设计公司是一家新兴的船舶设计公司,成立于2002年。本文从A公司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新的竞争环境下初创的小型船舶研发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跨文化管理问题及解决办法,旨在发现一种行之有效的小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首先,本文对公司所处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对方案实施前公司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后,归纳出公司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制定出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及实施策略。其次,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及举例,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设计、薪酬方案设计、考核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培训体系的建立及完善、企业文化的创建等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方案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措施、方法及工具。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本方案在“青年职业规划”、“导师制”、“企业文化建设”、“程序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提出了“导师制”、“福利托盘”、“特色激励”等管理理念,对其它科技型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最后,文章对方案实施三年多来的成效作了初步评估。在对实施前后公司整体发展情况及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方案当中成功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柯王俊[9](2006)在《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竞争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世界船舶工业已呈现出韩国、日本、中国以及欧洲与其他地区的新四极结构。作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我国船舶工业正在与日韩等先进造船国家直接展开激烈的竞争。本文就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和竞争风险问题展开研究,其目的是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早日实现造船第一大国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如下:论文首先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基本理论,如竞争力理论,包括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竞争力理论、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基于技术创新的竞争力理论、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竞争力理论、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竞争力评价理论包括因果关系评价体系、多因素综合分析法、以单项因素为基础的分析法;风险理论,包括风险的含义、风险的特征、风险的种类。其次,分析了船舶工业的特点,介绍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和日韩船舶工业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世界船舶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及世界造船业的竞争格局及竞争趋势。再次,分析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环境。首先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机遇和威胁,如国际船舶市场前景看好、国内船舶市场需求巨大、海洋产业兴起的机遇、日韩调整战略,目标直指中国。接着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的优势和劣势,最后就造船工业规模与能力、制造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与效能、造船成本、船用配套能力、船舶产品品种、质量和交货期方面对我国船舶工业与日韩船舶工业之间进行了定性比较。然后,分析了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和竞争风险的关系,其次分析了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如市场占有能力、获利能力、外部环境、生产规模、技术能力和产品。接着运用德尔菲法建立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采取加权指数法建立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接着,采用加权指数法评价模型对中日韩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假设韩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为100,日本则为93,而我国船舶工业仅为58,说明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要远低于日韩。最后运用DEA模型对中目韩船舶工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率竟然好于日韩,这说明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然后,分析中国与日韩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差距及主要制约因素。本文首先引入竞争力差距影响度这一指标,将韩国、日本、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按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指数值进行逐一比较,然后计算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中国和曰韩船舶工业竞争力差距的影响度以及差距影响度排序,从而发现我国船舶工业的薄弱之处,找出制约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市场占有能力、技术能力、产品、船用配套业支持环境。最后,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风险的生成原因,如国际市场占有能力风险的生成原因、技术能力风险的生成原因、环境风险的生成原因和产品风险的生成原因。最后,主要针对我国船舶工业潜在的竞争风险,提出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魏敬民,刘颖[10](2005)在《忆江南百年沧桑 谋造船振兴大计》文中提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继承江南光荣传统振兴中国造船工业 江南是中国现代工业的摇篮、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回顾江南140年来发展的艰难历程,以及江南对中国工业、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二、新世纪造船公司改革分配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造船公司改革分配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密切联系 |
1.1.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格局的改变 |
1.1.3 新兴经济体崛起对国际物流秩序的重塑 |
1.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变革的推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 |
2.1.2 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 |
2.1.3 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
2.1.4 其他相关学科与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全球化相关研究 |
2.2.2 国际物流的相关研究 |
2.3 既有文献对本文的贡献 |
2.4 本章小结 |
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 |
3.1 基本概念 |
3.1.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
3.1.2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 |
3.2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维度 |
3.2.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
3.2.2 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主要维度 |
3.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 |
3.3.1 治理结构维度的影响 |
3.3.2 空间格局维度的影响 |
3.3.3 科学技术维度的影响 |
3.3.4 规则体系维度的影响 |
3.3.5 四个维度的交叉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4.1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4.1.1 治理结构——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瓜分与掠夺 |
4.1.2 空间格局——殖民经济与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
4.1.3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大幅提升西方生产力与军事力量 |
4.1.4 规则体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
4.2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4.2.1 治理结构——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争夺海上战略通道 |
4.2.2 空间格局——地中海贸易区扩张与两洋港口的兴衰 |
4.2.3 科学技术——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等技术的发展 |
4.2.4 规则体系——西方海权论思想与物流现代市场运行模式初现 |
4.3 本章小结 |
5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5.1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5.1.1 治理结构——大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 |
5.1.2 空间格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的形成 |
5.1.3 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垂直专业化产业分工 |
5.1.4 规则体系——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 |
5.2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5.2.1 治理结构——国际资本深度参与国际通道、枢纽之间的竞争 |
5.2.2 空间格局——亚太物流市场扩张与国际航运中心崛起 |
5.2.3 科学技术——集装箱运输建立全新的国际物流运行体系 |
5.2.4 规则体系——统一的国际海运规则不断发展完善 |
5.3 本章小结 |
6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6.1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6.1.1 治理结构——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 |
6.1.2 空间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三大生产网络独立性提高 |
6.1.3 科学技术——工业4.0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6.1.4 规则体系——新型经贸规则正在构建之中 |
6.2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6.2.1 治理结构——国际物流面临资源重新配置与市场重构 |
6.2.2 空间格局——国际物流需求在部分区域内较快增长 |
6.2.3 科学技术——现代科技推动国际物流多元化与创新发展 |
6.2.4 规则体系——适应区域物流发展的国际规则亟待建立完善 |
6.3 本章小结 |
7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
7.1 “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7.1.1 治理结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1.2 空间格局——中国为主体的东亚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 |
7.1.3 科学技术——5G与新技术相互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
7.1.4 规则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引领区域经贸规则建立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7.2.1 治理结构——市场为主体、综合实力为支撑推进物流体系建设 |
7.2.2 空间格局——构建海陆双向物流大通道 |
7.2.3 科学技术——智慧物流与跨境电商市场广阔 |
7.2.4 规则体系——推动陆路物流规则统一与完善 |
7.3 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 |
7.3.1 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
7.3.2 “一带一路”物流发展寻求陆向突破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依托中欧班列实现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策略 |
8.1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
8.1.1 中欧班列发展情况 |
8.1.2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陆路物流中的骨干作用 |
8.1.3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载体作用 |
8.2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2.1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8.2.2 中欧班列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8.2.3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类分析 |
8.2.4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
8.3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调发展 |
8.3.1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作互补 |
8.3.2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竞争博弈 |
8.4 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创新 |
8.5 中欧班列国际规则的统一与完善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在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
9.1 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建议 |
9.2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3 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10.1.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0.1.2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贡献与创新之处 |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欧班列到发欧洲国家的主要线路情况 |
附录 B 中欧班列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 C 中欧班列问卷调查受访专家情况 |
附录 D 班列企业与班轮公司运价及政府最优补贴决策求解过程 |
附录 E 正文中专有名词简称、译文及缩写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发展的成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 |
1.2.1 本选题国外研究概述 |
1.2.2 本选题国内研究概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研究视角与核心观点 |
1.3.2 本文基本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
1.4.2 总括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
1.4.3 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 |
2 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主要内容 |
2.1 生产方式 |
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2.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构成 |
2.3.1 宏观层面 |
2.3.2 微观层面 |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
3.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酝酿(1840—1869年) |
3.1.1 新生产力出现 |
3.1.2 原始资本积累 |
3.1.3 产业工人诞生 |
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创制(1870—1894年) |
3.2.1 扩大市场开放 |
3.2.2 买办身份转变 |
3.2.3 近代企业产生 |
3.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曲折发展(1895—1919年) |
3.3.1 实业环境改善 |
3.3.2 近代企业发展 |
3.3.3 发展中的曲折 |
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技术条件在近代中国的递进 |
4.1 生产技术 |
4.1.1 官营企业 |
4.1.2 民营企业 |
4.2 劳动素质 |
4.2.1 官营企业 |
4.2.2 民营企业 |
4.3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技术条件在国际上的估量 |
4.3.1 生产设备规模比较 |
4.3.2 机械动力使用比较 |
4.3.3 劳动生产效率比较 |
5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社会形式在近代中国的演进 |
5.1 资本组织形式 |
5.1.1 官营企业 |
5.1.2 民营企业 |
5.2 组织管理 |
5.2.1 官营企业 |
5.2.2 民营企业 |
5.3 资本积累 |
5.3.1 官营企业 |
5.3.2 民营企业 |
5.4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社会形式在国际上的估量 |
5.4.1 工业规模比较 |
5.4.2 制度水平比较 |
5.4.3 分配水平比较 |
6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作用 |
6.1 直接促进无产阶级队伍的诞生和壮大 |
6.1.1 技术引入促进产业工人诞生 |
6.1.2 技术传播壮大产业工人规模 |
6.1.3 技术递进推动产业工人联合 |
6.2 一定程度上奠定现代中国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社会生产力条件 |
6.2.1 资本组织形式引发技术应用 |
6.2.2 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
6.2.3 资本积累刺激技术创新 |
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影响 |
7.1 客观上奠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产生的社会条件 |
7.1.1 共产党成立的社会基础 |
7.1.2 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
7.1.3 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 |
7.2 客观上奠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起始条件 |
7.2.1 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经济条件 |
7.2.2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优势 |
7.2.3 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扶贫背景下乡村治理结构研究 ——以W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贫困、扶贫和脱贫 |
二、治理与治理结构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社区主导发展理论 |
二、复合治理理论 |
三、合作治理理论 |
第三节 治理结构分析框架 |
一、内部治理结构 |
二、外部治理结构 |
三、内外结构互动 |
四、理论与案例相关性分析 |
第二章 扶贫中的W村治理结构重塑 |
第一节 W村扶贫实践生成背景 |
一、国家基层治理转型 |
二、基层领域多元治理主体矛盾 |
三、国内扶贫历程梳理 |
四、W村扶贫概况 |
第二节 W村扶贫可行性分析 |
一、基层政府与村治主体达成扶贫共识 |
二、长期贫困引发村治危机 |
三、乡村经济精英政治化 |
四、社区共同行为培育集体行动经验 |
第三节 W村扶贫过程中治理结构分析 |
一、村集体为核心的扶贫组织框架 |
二、W村治理结构构建经验 |
三、W村治理结构构建优势 |
第三章 W村治理结构困境分析 |
第一节 W村治理结构困境 |
一、社区发展效益被精英俘获 |
二、扶贫过程中治理悬浮化 |
三、乡村扶贫被科层行政捆绑 |
四、乡村治理结构日趋僵化 |
第二节 W村治理结构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内部治理结构滞后于乡村发展 |
二、外部治理结构主体参与失衡 |
三、内外治理结构互动不足 |
第四章 乡村治理结构的发展建议 |
第一节 优化乡村内部结构 |
一、完善乡村集体治理机制,加强党组织引领作用 |
二、挖掘乡村内外治理资源,促进资源开发 |
三、丰富村民自治形式,激发居民群众参与动力 |
第二节 改善乡村外部结构 |
一、建立村治与乡政协调机制,有效衔接政村 |
二、引入私人部门资本,建立村企联动长期战略 |
三、健全乡村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人才三社联动机制 |
第三节 强化乡村内外结构互动 |
一、增强内外治理结构信息化互动 |
二、促进确立合理化资源分配秩序 |
三、规范基层多元组织治理网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
一、用工矛盾 |
二、“机器换人”矛盾 |
三、收入分配矛盾 |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
结语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现状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最新应用概说 |
1.2.3 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相关概述 |
1.2.4 关于船舶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结构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本理论 |
2.1 全要素生产率的界定 |
2.2 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 |
2.2.1 随机前沿面生产函数法 |
2.2.2 DEA-Malmquist指数法 |
第三章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3.1 船舶工业定义与特点 |
3.2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历程 |
3.3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
4.1 数据来源与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投入变量的选取 |
4.1.3 产出变量的选取 |
4.2 测算结果分析 |
4.2.1 不同年度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变动情况 |
4.2.2 不同区域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变动情况 |
4.3 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收敛研究 |
4.3.1 α收敛检验 |
4.3.2 绝对β收敛检验 |
第五章 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变量选择 |
5.2 各指标意义说明 |
5.3 模型构建 |
5.4 实证分析 |
5.4.1 平稳性检验 |
5.4.2 模型回归 |
5.4.3 多重共线性与内生性检验 |
5.4.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 |
6.1 相关结论总结 |
6.2 提高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
6.2.1 调整社会固定投资结构 |
6.2.2 促进技术进步 |
6.2.3 加快推进优化和升级船舶产品结构 |
6.2.4 继续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江苏造船业的优势分析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区位熵理论 |
2.2 优势理论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灰色系统理论 |
2.3.1 灰色系统理论概念 |
2.3.2 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
2.3.3 灰色关联分析及其特征 |
2.3.4 优势分析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苏造船业优势内涵及表现方面 |
3.1 优势的定义 |
3.2 江苏造船业优势的内涵 |
3.2.1 造船业的含义 |
3.2.2 江苏造船业优势的内涵 |
3.3 江苏造船业优势的表现方面 |
3.3.1 区域优势 |
3.3.2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3.3.3 综合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苏造船业现状分析 |
4.1 造船业的特征 |
4.2 造船产业概述 |
4.2.1 世界造船业布局 |
4.2.2 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
4.2.3 江苏省造船产业概述 |
4.3 江苏造船业现状分析 |
4.3.1 区域分布与经营体制 |
4.3.2 造船产量与生产能力 |
4.3.3 市场分布与产品结构 |
4.3.4 造船技术与人才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苏造船业比较优势分析 |
5.1 江苏造船业在全国的地位 |
5.2 区位熵理论在江苏造船业优势分析中的应用 |
5.2.1 造船行业区位熵的参数选择 |
5.2.2 区位熵的计算过程 |
5.3 基于区位熵江苏省造船业的比较分析 |
5.3.1 造船行业优势明显 |
5.3.2 船舶配套业优势显着 |
5.3.3 修(拆)船行业发展薄弱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江苏造船业竞争优势分析 |
6.1 竞争优势理论在江苏造船业中的运用 |
6.2 江苏造船业竞争优势模型的构建 |
6.3 江苏造船业竞争优势因素分析 |
6.3.1 区位优势 |
6.3.2 造船历史优势 |
6.3.3 劳动力优势 |
6.3.4 技术研发优势 |
6.3.5 产业集群优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江苏造船业综合优势分析 |
7.1 江苏造船业综合优势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江苏造船业综合优势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1.2 江苏造船业综合优势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内容 |
7.2 基于灰色理论江苏造船业综合优势分析 |
7.2.1 江苏造船业综合优势分析指标值的计算过程 |
7.2.2 江苏造船业综合优势分析数据采集的说明 |
7.3 江苏造船业综合优势分析数据处理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江苏造船业优势提升路径选择 |
8.1 优化产业结构 |
8.2 加快船舶配套业发展 |
8.3 区位优势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 |
8.4 加强与政府交流 |
8.5 人力资源整合 |
8.6 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和信息化建设 |
8.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中上海造船业的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全球经济一体化 |
1.1.1 内涵及表现 |
1.1.2 形成机理 |
1.1.3 发展趋势 |
1.1.4 效应及影响 |
1.2 船舶是典型的国际化产品 |
1.3 世界船舶市场仍为典型的卖方市场 |
1.4 世界造船业的竞争格局 |
第2章 今日世界的船舶市场与造船业 |
2.1 世界船舶市场格局分析 |
2.1.1 世界船队发展与投资状况 |
2.1.2 世界主要船型投资状况 |
2.2 世界船舶市场发展趋势 |
2.2.1 油船市场略显低迷 |
2.2.2 散货船成市场宠儿 |
2.2.3 集装箱船批量订造 |
2.2.4 新船价格、订造数量屡创新高 |
2.2.5 新船完工量创记录 |
2.3 世界造船业发展分析 |
2.3.1 世界造船业的经济环境 |
2.3.2 海运市场对世界造船业的影响 |
2.3.3 世界新船订单量上升促使世界造船能力的快速扩展 |
2.3.4 世界造船业发展趋势 |
第3章 我国的船舶市场与造船业 |
3.1 我国船舶市场发展概况 |
3.2 我国造船业发展分析 |
3.3 我国造船业与韩日的差距 |
3.3.1 三国所占的市场份额 |
3.3.2 价格、成本和质量上的比较 |
3.3.3 生产效率与效能上的比较 |
3.3.4 制造技术水平与配套能力上的比较 |
第4章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造船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
4.1 船舶工业规模 |
4.2 船舶工业产出 |
4.3 把长三角地区建成世界造船基地 |
第5章 上海造船业实现历史性大跨越的机遇和优势 |
5.1 世界船舶需求旺盛 |
5.2 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传递 |
5.3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效应 |
5.4 政府的规划与支持 |
5.5 船舶工业已成为外向型产业 |
5.6 上海市雄厚的工业基础与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 |
第6章 上海造船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
6.1 金融风险 |
6.2 供需失衡 |
6.2.1 投机性订船 |
6.2.2 造船业的周期性规律 |
6.3 国际船市的压力 |
6.4 外资抢滩 |
6.5 国际造船规范与标准的升级 |
6.5.1 新涂层标准 |
6.5.2 船舶结构共同规范 |
6.6 造船成本的攀升 |
6.7 人力资源紧缺 |
第7章 推进上海造船业实现战略转型的主要对策 |
7.1 有序推行产业结构集团化 |
7.1.1 推行产业结构集团化的背景 |
7.1.2 推行产业结构集团化的必要性 |
7.1.3 推行产业结构集团化的目标和总体思路 |
7.1.4 强化中船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的改革 |
7.2 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
7.2.1 人才使用的竞争机制 |
7.2.2 人才培训的发展机制 |
7.2.3 绩效考核的监督机制 |
7.2.4 薪酬体系的激励机制 |
7.3 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
7.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
7.3.2 超前研发新船型,积极抢占市场先机 |
7.3.3 紧紧跟踪世界船舶科技发展趋势,研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
7.3.4 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大幅度提高船舶配套设备本土化率 |
7.3.5 加强信息化建设 |
7.3.6 实施国际战略联盟 |
7.4 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 |
7.4.1 推进造船企业体制与机制的改革 |
7.4.2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理顺并确定总装造船的作业流程和生产组织体制 |
7.5 优化船舶工业产业链 |
7.5.1 国外船舶工业产业链概貌 |
7.5.2 实施船舶工业产业链的优点 |
7.5.3 国内船舶工业产业链概貌 |
7.5.4 加速上海船舶工业产业链的进程 |
7.6 优化船舶工业组织结构 |
7.6.1 船舶工业在组织结构上的突出问题 |
7.6.2 优化组织结构的思路与措施 |
7.7 加大研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力度 |
7.7.1 研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重要性 |
7.7.2 我国主要可研发的空间 |
7.8 建设资源节约型绿色船舶工业 |
7.8.1 绿色船舶工业概念 |
7.8.2 我国绿色造船的现状 |
7.8.3 大力推行绿色造船 |
7.9 规避金融风险的应对举措 |
7.9.1 适时运用有效的金融工具与经营策略 |
7.9.2 创造性地实施资本运作,建立新型的融资方式 |
7.9.3 采取合法手段,增强金融保护能力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8)新兴小型船舶设计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以A船舶海洋工程设计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选题的意义 |
1.1 中国船舶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环境分析 |
1.1.1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历史 |
1.1.2 当今国内外船舶行业发展现状 |
1.1.3 船舶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1.2 中国船舶行业发展前景 |
1.2.1 国际船舶市场分析 |
1.2.2 中国造船业资源优势 |
1.2.3 中国船舶建造能力分析 |
1.3 船舶研发机构技术基础分析 |
1.3.1 中国船舶研发的历史和现状 |
1.3.2 船舶研发技术发展方向及要求 |
1.4 A 公司的特征及本文的研究价值 |
1.4.1 A 公司的特征 |
1.4.2 A 公司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2章 历史背景及发展战略 |
2.1 公司成立的历史背景 |
2.1.1 发展环境背景 |
2.1.2 股东方背景 |
2.1.3 员工队伍背景 |
2.1.4 公司的业务范围及组织框架 |
2.2 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2.2.1 外部环境分析 |
2.2.2 内部环境分析 |
2.2.3 公司定位及战略目标 |
第3章 人力资源状况及面临的问题分析 |
3.1 人力资源战略目标 |
3.2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3.3 问题和困难 |
3.3.1 文化差异 |
3.3.2 素质差距较大 |
3.3.3 环境的影响 |
3.3.4 薪酬激励问题 |
3.3.5 人才培养的问题 |
3.3.6 制度建设遇到阻力 |
第4章 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 |
4.1 人力资源规划 |
4.2 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 |
4.3 薪酬管理 |
4.4 绩效评估 |
4.5 培训与开发 |
4.6 企业文化建设 |
4.7 团队建设 |
4.8 管理沟通 |
第5章 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设计及分析 |
5.1 人力资源规划 |
5.1.1 人力资源建设目标 |
5.1.2 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策略 |
5.2 岗位设计 |
5.2.1 岗位设置 |
5.2.2 岗位说明书 |
5.2.3 岗位需求预测 |
5.3 薪酬方案设计 |
5.3.1 薪酬结构设计 |
5.3.2 福利托盘 |
5.4 考核激励方案设计 |
5.4.1 月度考核 |
5.4.2 半年考评 |
5.5 培训体系设计与完善 |
5.5.1 常规培训 |
5.5.2 特色培训模式——导师制 |
5.5.3 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
5.6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建设 |
5.7 企业文化建设 |
第6章 方案实施结果评估 |
6.1 实施前后人力资源状况比对 |
6.2 公司发展状况 |
第7章 反思与完善 |
7.1 成效显着的部分和不足 |
7.1.1 成功的方面 |
7.1.2 不足的地方 |
7.2 完善方案的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竞争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 |
1.2.3 关于风险和竞争风险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2.1 竞争力理论 |
2.1.1 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
2.1.2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 |
2.1.3 基于技术创新的竞争力理论 |
2.1.4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竞争力理论 |
2.1.5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2.2 竞争力评价理论 |
2.3 风险理论 |
2.3.1 风险的含义 |
2.3.2 风险的特征 |
2.3.3 风险的种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3.1 船舶工业的特点 |
3.2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3.3 日韩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3.3.1 日本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3.3.2 韩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3.4 世界船舶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及竞争格局 |
3.4.1 世界船舶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 |
3.4.2 世界造船业的竞争格局及竞争趋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
4.1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机遇和威胁 |
4.1.1 国际船舶市场前景看好 |
4.1.2 国内船舶市场需求巨大 |
4.1.3 海洋产业兴起的机遇 |
4.1.4 日韩调整战略目标直指中国 |
4.2 我国船舶工业的优势分析 |
4.3 我国船舶工业的劣势分析 |
4.4 我国船舶工业与日韩竞争对手的比较 |
4.4.1 造船工业规模与能力 |
4.4.2 制造技术水平 |
4.4.3 生产效率与效能 |
4.4.4 造船成本 |
4.4.5 船用配套能力 |
4.4.6 船舶产品品种质量和交货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 |
5.1 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和竞争风险的关系 |
5.1.1 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5.1.2 竞争风险的内涵 |
5.1.3 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和竞争风险的关联分析 |
5.2 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5.4 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
5.5 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5.5.1 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
5.5.2 指标重要性筛选 |
5.5.3 各项指标数据的来源 |
5.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获取 |
5.7 基于加权指数法的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日韩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测评与投入产出效率比较 |
6.1 中日韩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测评 |
6.2 基于DEA模型的中日韩船舶工业投入产出效率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风险分析 |
7.1 中国与日韩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差距分析 |
7.2 造成中国与日韩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差距的主要因素 |
7.3 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风险的生成原因 |
7.3.1 国际市场占有能力风险的生成原因 |
7.3.2 技术能力风险的生成原因 |
7.3.3 环境风险的生成原因 |
7.3.4 产品风险的生成原因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8.1 实施现代造船管理模式 |
8.2 提高船舶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8.2.1 提高船舶工业整体创新能力 |
8.2.2 特别加强配套企业的创新能力 |
8.3 加强国际市场营销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
8.4 瞄准市场需求加大产品创新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新世纪造船公司改革分配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 谢雨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发展的成就问题研究[D]. 戴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9)
- [3]扶贫背景下乡村治理结构研究 ——以W村为例[D]. 吕超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5]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 周子文.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6]江苏造船业的优势分析与提升研究[D]. 袁林. 江苏科技大学, 2010(05)
- [7]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中上海造船业的对策分析[D]. 汪蓓珺. 上海交通大学, 2009(12)
- [8]新兴小型船舶设计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以A船舶海洋工程设计公司为例[D]. 郑元凤.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7)
- [9]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竞争风险研究[D]. 柯王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05)
- [10]忆江南百年沧桑 谋造船振兴大计[N]. 魏敬民,刘颖. 中国船舶报,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