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鼠小肠吸收实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1](2021)在《基于核心概念的初中生物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以“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单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催生出爆炸性和聚集性的信息含量。面对如今快餐化的文化氛围,大多数人流于对表面现象的关注而忽略了深度的思考。学生受此社会环境影响,导致对学习的专注度下降,而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在此矛盾之下,如何提高学生抽提主干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核心概念”成为备受教育者关注的话题。研究结合初中生物学学科的特点,探讨了基于核心概念的复习课教学,意在帮助学生高效构建“核心概念”,为初中生物学一线教师提供借鉴。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详细地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的意义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二章界定了概念、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复习课,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初中生物学复习课的教学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首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的基于核心概念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过程包括选择教科书的核心概念和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设计特定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主要是选择可行的教学策略,包括概念图教学策略、思维导图教学策略、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等。随后基于建构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单元的相关案例设计并进行实验研究。选取九年级中的两个平行班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实验前进行前测,测试结果无显着性差异,再通过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的后测,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所得研究数据,测验结果表明基于核心概念的教学效果有效。第五章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和展望。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核心概念进行初中生物学复习课教学,对七年级下册“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的具体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能够完善初中生物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2)将建构的基于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并通过实验验证来考察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证明基于核心概念的复习课教学有效。
陈玉婷[2](2021)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要求和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将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倡导多元化教学方式是目前教育教学所向。视频资源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已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其课堂应用优势日渐明显,与其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教师收集并将视频引进课堂并不困难,但需要教师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是使用何种方法和策略可以将视频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达到最大化,以此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大对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和深度,探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建议,从而促使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效果达到最优化,以便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就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整理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主体;再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相关概念界定,梳理视频资源特点和应用优势,基于经验之塔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融合建立联系,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针对初中师生就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将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所呈现出的调查现象和结果提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应用策略和建议。第三部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从学生学业成绩和课堂表现两方面探索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进行授课,以此验证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的可行性,让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和建议更具实践意义,提高其可信度。通过三个部分本文明确了合理运用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且正向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学习行为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提出了视频资源课前、课中和课后应用策略以及筛选、获取和加工处理视频的相关建议。总的来说,本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旨在能让初中生物学课堂应用视频逐渐成为一套完整且常态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让学生能轻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将其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效落实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祁璐璐[3](2020)在《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媒体演示软件能够形象生动地呈现生物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Focusky动画演示大师(简称:Focusky)是一款新型多媒体演示软件,其区别于Powerpoint(简称:PPT)片段式的演示方式,可以实现知识可视化,思维可视化。探究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适用领域,对促使多媒体演示软件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运用文献分析法,收集、梳理和分析了Focusky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结合Focusky的功能优势及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简称: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分析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适用领域,并进行教学课件案例设计;采用行动研究法,实施教学课件案例,并通过试题测验及问卷调查,对Focusky的教学课件案例应用效果进行检测与分析,从而提出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建议。文献分析表明:目前关于Focusky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较少,且对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中适用领域的研究几乎没有。分析Focusky的功能优势及高中生物学科发现,Focusky与高中生物学科在学科特点、学科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学情等方面的锲合度较高。因此,本研究结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运用Focusky进行适应领域探究及教学课件案例设计,主要包含思维导图式课件制作、交互式课件的制作、微课视频录制等,并实施教学课件案例。教学课件案例实施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试卷检测和问卷调查,其中,试题测验结果表明:Focusky辅助高中生物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学生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Focusky辅助高中生物学教学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课堂注意力,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课堂参与度,思维能力的提升,知识记忆,思路清晰等)影响较大,Focusky辅助高中生物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感,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思维的发展。教师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高中生物学教师对Focusky辅助教学较为看好,有使用意愿,但缺乏学习时间和学习途径,期望增加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培训。
白茹梦[4](2020)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生物微课制作与实践研究 ——以新野一高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微课做为一种时间短、直观、形式多样,方便的教学手段和学习资源在各国发展迅猛。高中生物课程具有内容多、知识抽象、系统性强等特点,将微课和高中生物学深入结合,利用微课的优势把生物学科中抽象微观的知识用具体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升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如何能够在经典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完成微课的设计、制作和实践,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及学习效果,则是一线高中生物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在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内化为自身经验的过程。它提倡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构建。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微课制作和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探讨高中生物课堂改革与教育信息化融合的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生物学科的特点,从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案例分析等层面构建高中生物学微课制作体系,并进行对比实验。其结果如下:(1)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高中生物微课的设计和应用情况。问卷统计数据表明,85.2%的高中生物教师对微课有初步了解;微课的使用主要集中在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新课导入、知识复习和实验演示四个方面,其中利用微课进行重难点知识讲解使用最多。56.4%的生物老师运用过微课,但大多数老师只是偶尔运用;仅有21.5%的生物教师能够自行制做微课。通过访谈发现,多数老师不具备制作微课的技术与技能,无法使微课很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该有的作用。(2)在分析高中生物课程特点与微课特点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对高中生物微课的制作问题进行探讨,从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流程等层面构建高中生物微课开发体系。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创设学习情境。同时,在遵循实用性、精简性、灵活性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微课的设计和制作。研究中选取高中生物课程中的3个章节,完成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3个微课的制作,在微课的制作中,运用了录制虚拟仿真实验、定格动画等技术,从多方面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建构。(3)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实验,从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行为表现(主动回答问题、交作业等)层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比实验表明:实验班学生在测试中的成绩要明显优于对照班。以案例一、二、三的教学实施为例,实验班学生的得分比对照班分别高出1.94分、1.81分和1.98分(总分为30分)。在及格率统计中,实验班学生的及格率要比对照班的及格率分别高出28%、16%和12%。实施微课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也得以明显改善,实验班学生学习兴趣平均得分要比对照班高出6.48分。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就微课教学实施效果问题的访谈得出,实验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学工作。更多的教师愿意参与微课设计制作,并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推广普及,进而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发展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
张文萍[5](2020)在《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国家应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项重大的使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形式不断变革与创新。CourseLab是一款集交互性与直观性于一体的课件制作类教学软件,具有模拟情景、创建交互性课堂活动和测试题、添加导航和触发器等特色功能。该软件能够依据教学需要制作具有互动性、实用性、多样性的交互式课件。本研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视听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梳理了当前交互式课件及CourseLab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空白。并在充分挖掘CourseLab软件功能及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设计、制作原则与思路。同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三个章节为教学案例,详细介绍了交互式课件制作的基本流程,以供一线教师借鉴参考。此外,本研究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将利用CourseLab制作的交互式课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检验该教学资源的教学效果并分析该软件在教学上的应用可行性,以丰富交互式课件的制作途径,优化高中生物学信息化教学资源。通过对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的应用实践和应用效果分析,本研究得出结论:将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应用于课前预习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满足教学需要。其交互性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问卷和访谈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CourseLab制作的交互式课件评价较高,愿意在今后的生物教学和学习中使用交互式课件。但是由于教学实践时间短、应用章节少、硬件设施配备受限等因素,交互式课件的优势并不明显。笔者相信随着软件的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普及,CourseLab将会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和认可,交互式课件将更好地服务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交互式课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教学中。本研究旨在填补国内交互式课件在高中生物教学领域的空白,丰富交互式课件的制作途径,为一线教师开发交互式课件提供一套范本样例。希望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充分发挥该软件的优势,切实服务于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另外,笔者也会积极采纳教师和学生的反馈,继续研究,进一步完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不断提高CourseLab软件的适用性,充分发挥交互式课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杨雪洁[6](2020)在《基于UMU的高中生物学互动微课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因具有短小精悍、可自主学习等优点,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载体。随着微课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微课的数量很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大部分微课仅是微视频,缺乏相关辅助资源,且互动功能差。因此,本研究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对高中生物学互动微课的设计进行了探索。本研究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微课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UMU互动学习平台的应用情况,指出当前我国微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UMU互动学习平台未受到广泛关注的现状。然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为指导,利用教育实验法探索了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制作互动微课的流程。在此过程中,详细介绍了UMU互动学习平台的功能,挖掘平台做互动微课的优势。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走进细胞”、“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三章内容为例利用该平台进行微课制作,总结基于平台的高中生物学互动微课设计的原则。最后笔者将制作的微课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并结合学生的单元测试成绩,获取微课应用效果。实验结果:两组平行班中实验班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但一组成绩差异显着,另一组不显着。相关数据证明: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制作的微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也表现出明显优势。由于实施条件的限制,虽然微课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同情况下表现出的效果强度不同。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充分发挥UMU互动学习平台快速生成微课,以及师生、生生能够互动交流的优势,以提高微课质量,拓宽微课制作渠道,实现微课种类多样化;同时也希望此次探索能够为后续互动微课的设计研究带来启发与帮助。
王舒婷[7](2020)在《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高中生物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新型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不仅对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课件已无法满足当前信息化的要求,真正的实现信息化与教学相结合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Articulate Storyline3这一新型课件制作软件满足了信息化教学的交互性要求,操作简单直观,交互性强大,满足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本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阐明了当前对交互式课件及Articulate Storyline的研究现状,明确当前存在所制课件的交互性差,与教学内容结合不够深入以及实用性差等问题,并根据研究的不足确定了本研究的方向。在对Articulate Storyline3的下载安装流程及软件界面进行了详尽介绍后,提出了利用该软件设计课件的交互性、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及相关的制作流程。然后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交互式教学理论,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三个章节的内容作为教学案例,通过资料收集和准备,进行了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3的教学设计、脚本制作及课件制作。在对课件进行了初步审定后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分析学生的成绩的基础上对一线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rticulate Storyline3制作的交互式课件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框架等方面存在积极意义。在对学生成绩的分析中,虽然两组实验班成绩均优于对照班,但由于实施内容有限,实施条件受限等多因素导致实验班的优势并不显着。因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3制作的交互式课件受到了一线教师及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并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构建生物学框架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不仅验证了交互式课件较传统课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框架等方面存在显着优势,同时,总结出了一套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3的交互式课件制作流程,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制作交互式课件的范例。
范丽[8](2019)在《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多个教育文件都提出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其途径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但是我国的课堂欠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对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教学的教师来说,科学客观地分析教学行为,可以判断教学与信息技术是否达到深度融合,思考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本研究采用电子感应白板、希沃白板操作软件和数字化实验系统为信息化教学支撑工具,录下三节课例视频。编制了非实验教学行为分类及编码表,来分析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两节课例视频的教学行为;编制了数字化实验教学行为分类及编码表,来分析《利用数字化实验系统探究小肠吸收面积和吸收量的关系》一节课例视频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得到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类型、各类行为的所占的时间比率和行为之间的关联性。这样的量化结果再结合教师的课堂实践和对学生的访谈获得的质性材料,以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为标准,判断本研究中的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是否达到深度融合。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本研究中的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基本达到深度融合。本研究中的课堂教学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的三个基本属性,即:①基本实现“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②基本实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③在课堂上充分营造了信息化环境。(2)学生普遍喜欢初中生物学课堂信息化教学。(3)教学行为分析法对于分析初中生物学课堂是可行的。
马语声[9](2019)在《IWB的低成本替代设备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信息化核心是教学信息化即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英文缩写IWB)是课堂教学中主流的信息技术,推进其与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成本高,IWB在国内教室的普及率仅有38%。另外,IWB与学科结合的研究热度高,但IWB与初中生物学学科结合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研究IWB的低成本替代设备(以下简称低成本交互设备或交互设备)及其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低成本交互设备,包括硬件、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是传统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设备+数位板,软件则是各大交互式电子白板品牌相应的免费软件。低成本交互设备能实现教育部公布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行业标准》里规定的IWB的大多数功能,还具有低成本、移动性的优势。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确定研究题目为IWB的低成本替代设备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本研究以《消化和吸收》为内容,在低成本交互设备和传统多媒体两种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形成教学案例,提供低成本交互设备应用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参考案例,并通过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课堂教学互动质量分析法等方法说明低成本交互设备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的优势。在本研究的最后,笔者依据教学实践和信息、数据分析,提出低成本交互设备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本研究旨在为没有条件配置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校的交互式信息教学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案,同时为初中生物学信息互动课堂提供有效借鉴。
龚伟红[10](2018)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读图时代的到来,网络传媒逐渐主宰着人的视觉生活,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看”成为了人们日常了解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师生访谈、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了解国内外视觉素养的研究情况,明确视觉素养的内涵,确定视觉素养的组成,包括视觉感知能力、视觉解读能力、视觉表达能力和视觉创造能力;调查初中生视觉素养培养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提出了培养初中生视觉素养的教学策略,如“创设视觉情境,培养视觉感知能力”、“整合文字与视觉元素,培养视觉解读能力”、“运用看图说话,培养视觉表达能力”和“借助可视化思维工具,培养视觉创造能力”等。并将这些策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选择案例进行教学。通过调查、访谈及学习成绩测试,检验这些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通过实践发现,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视觉素养培养是可行的,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视觉感知能力、视觉解读能力、视觉表达能力以及视觉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二、《大鼠小肠吸收实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小肠吸收实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核心概念的初中生物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以“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核心概念教学的必要性 |
二、复习课有利于核心概念的建构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核心概念 |
二、生物学核心概念 |
三、复习课 |
四、单元教学 |
五、教学设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矛盾分析方法中的“重点论” |
四、信息加工理论 |
第三章 基于核心概念的初中生物学复习课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目的 |
第二节 调查对象 |
第三节 问卷编制 |
一、学生问卷 |
二、教师问卷 |
第四节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问卷信度分析 |
二、问卷效度分析 |
第五节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一、数据处理方法 |
二、结果及分析 |
三、基于核心概念的初中生物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基于核心概念的初中生物学复习课教学实践 |
第一节 基于核心概念的初中生物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思路 |
一、基于核心概念的初中生物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流程 |
二、基于核心概念的复习课教学策略 |
第二节 “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单元内容分析与案例设计 |
一、教材分析,梳理核心概念 |
二、依据核心概念,确定复习目标 |
三、设计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评价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实验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实践对象 |
三、实验方法和条件 |
四、实验工具 |
五、实验过程 |
第四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前测结果 |
二、后测结果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反思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反思及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2)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
1.1.3 初中生物学学科性质的需求 |
1.1.4 “教与学”面临的共同诉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统计分析法 |
1.6.4 教育观察法 |
1.6.5 行动研究法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创新 |
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资源 |
2.1.2 教学资源 |
2.1.3 视频资源 |
2.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特点 |
2.2.1 直观形象性 |
2.2.2 开放共享性 |
2.2.3 再现与穿越性 |
2.2.4 富有感染性 |
2.3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教学作用 |
2.3.1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3.2 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
2.3.3 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
2.3.4 指导实验演示,实现有效实验教学 |
2.3.5 增添课堂趣味,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
2.4 研究理论基础 |
2.4.1 经验之塔理论 |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3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3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说明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的结构设置 |
3.1.4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1.5 问卷信效度分析 |
3.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
3.2.2 教师使用视频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3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态度分析 |
3.2.4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
3.2.5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阶段分析 |
3.2.6 影响教师应用视频资源的因素分析 |
3.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
3.3.2 学生就视频资源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
3.3.3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兴趣分析 |
3.3.4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
3.4 调查结论 |
3.4.1 师生对视频资源辅助教学持肯定态度 |
3.4.2 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效果显着 |
3.4.3 视频资源的选择具有一定局限性 |
3.4.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为薄弱 |
4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
4.1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应用视频资源策略 |
4.1.1 课前精心选取优质视频资源 |
4.1.2 课中精确把握视频播放策略 |
4.1.3 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 |
4.2 生物学视频资源筛选建议 |
4.2.1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教育性 |
4.2.2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科学性 |
4.2.3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代表性 |
4.2.4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与时俱进 |
4.2.5 筛选视频时注重学生“主体性” |
4.3 生物学视频资源获取途径建议 |
4.3.1 教材配套的光盘资源 |
4.3.2 自行录制 |
4.3.3 网络下载 |
4.4 生物学视频资源加工处理建议 |
4.4.1 视频资源的下载 |
4.4.2 视频资源的格式转换 |
4.4.3 视频资源的剪辑截取 |
4.4.4 视频资源的录屏软件 |
4.4.5 视频资源的编辑制作 |
5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
5.1 实践目的 |
5.2 实践对象 |
5.3 实践思路 |
5.4 实践案例设计 |
5.4.1 实践内容选择 |
5.4.2 编写教学设计 |
5.5 实践实施过程 |
5.5.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部分实施片段 |
5.5.2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1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
5.5.3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2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
5.6 实践结果分析 |
5.6.1 学业成绩分析 |
5.6.2 课堂观察分析 |
5.7 实践结论 |
5.7.1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升学生学业成绩 |
5.7.2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
5.7.3 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课堂互动和参与度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四 对照班和实验班后测成绩统计表 |
附录五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设计 |
附录六 部分课堂观察量表记录图片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1.2 教育改革的需要 |
1.1.3 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开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简介 |
1.4.1 Focusky简介 |
1.4.2 Focusky的突出优势 |
1.4.3 Focusky的具体操作过程 |
1.5 理论基础 |
1.5.1 经验之塔理论 |
1.5.2 知识可视化 |
1.5.3 思维可视化 |
1.6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Focusky与生物学科的适应性 |
2.1 Focusky与生物学科特点的适用性 |
2.2 Focusky与新课标理念的适应性 |
2.3 Focusky与高中生学情的适应性 |
第三章 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适用性案例 |
3.1 思维导图式课件的制作 |
3.1.1 宏观与微观知识型课件制作 |
3.1.2 逻辑与整体性强型课件制作 |
3.1.3 顺序性知识型课件制作 |
3.1.4 思维导图式总结 |
3.2 交互式课件制作 |
3.2.1 趣味习题问答交互事件 |
3.2.2 课堂演示交互事件 |
3.2.3 解释注释事件 |
3.3 微课视频录制 |
第四章 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
4.1 实验对象 |
4.2 实验设计思路 |
4.2.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4.2.2 试卷的编制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试卷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3 调查结果小结 |
4.3.4 Focusky使用建议 |
第五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Ⅱ 《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调查问卷(实验班) |
附录Ⅲ 《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调查问卷(对照班) |
附录Ⅳ 《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Ⅴ 测试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4)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生物微课制作与实践研究 ——以新野一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
1.1.2 新课标倡导广泛开发课程资源 |
1.1.3 素质教育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1.1.4 高中生物特点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验法 |
1.4.3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
1.4.4 行为观察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微课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3 高中生物微课设计与应用现状分析 |
3.1 高中生物教师的基本情况 |
3.2 高中生物教师对微课的认识 |
3.3 高中生物教师使用微课的现状 |
3.4 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4 高中生物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
4.1 设计原则 |
4.1.1 实用性原则 |
4.1.2 精简性原则 |
4.1.3 灵活性原则 |
4.2 生物微课的类型 |
4.3 制作步骤 |
4.3.1 选取主题 |
4.3.2 前期准备 |
4.3.3 录制微课 |
4.3.4 后期处理 |
4.4 高中生物微课案例制作 |
4.4.1 案例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4.4.2 案例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4.4.3 案例三《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
5 高中生物微课教学实践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对象 |
5.3 实践效果评价方式 |
5.4 实践效果分析 |
5.4.1 测试成绩分析 |
5.4.2 问卷分析 |
5.4.3 访谈分析 |
5.4.4 实验班学生行为变化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附录 B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测试题 |
附录 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测试题 |
附录 D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测试题 |
附录 E 学生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附录 F 学生访谈记录提纲 |
附录 G 教师访谈记录提纲 |
致谢 |
(5)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趋势 |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需要 |
(三)CourseLab软件的教学优势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CourseLab |
(二)交互式课件 |
二、理论基础 |
(一)视听教育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混合学习理论 |
第三章 CourseLab软件简介 |
一、CourseLab软件的下载与安装 |
(一)下载安装包 |
(二)安装 |
二、CourseLab软件的界面介绍 |
(一)起始界面介绍 |
(二)操作界面介绍 |
第四章 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交互式课件设计与制作 |
一、基于CourseLab的交互式课件设计原则 |
(一)互动性原则 |
(二)多样性原则 |
(三)适用性原则 |
(四)艺术性原则 |
二、基于CourseLab的交互式课件设计与开发流程 |
(一)确定设计内容 |
(二)构思教学设计 |
(三)撰写脚本 |
(四)制作课件 |
(五)教学应用 |
(六)评价修改 |
三、教学设计 |
四、撰写脚本 |
五、交互式课件制作 |
(一)素材的搜集与处理 |
(二)课件制作 |
六、课件的审定与修改 |
七、反思与完善 |
第五章 应用实践及效果分析 |
一、交互式课件的应用实践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客观问题分析 |
(二)主观问题分析 |
三、一线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四、教学效果定量分析 |
(一)前测成绩分析 |
(二)后测成绩分析 |
(三)结果分析 |
五、结论 |
六、使用建议 |
(一)制作建议 |
(二)实施建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一)理论成果 |
(二)实践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附录 Ⅲ |
附录 Ⅳ |
附录 Ⅴ |
致谢 |
(6)基于UMU的高中生物学互动微课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
(二)生物学教学资源的需求 |
(三)学生移动学习的需要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微课 |
(二)互动微课 |
(三)UMU互动学习平台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认知负荷理论 |
(三)学习金字塔理论 |
(四)ADDIE模型 |
第三章 UMU互动学习平台简介 |
一、电脑端平台简介 |
(一)登录 |
(二)UMU互动学习平台的界面简介 |
二、移动端平台简介 |
(一)UMU互动APP下载安装 |
(二)手机APP的界面简介 |
三、UMU平台在生物微课设计中的优势 |
第四章 基于UMU的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
一、基于UMU的微课设计与制作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实用性原则 |
(三)交互性原则 |
(四)艺术性原则 |
(五)规范性原则 |
二、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的微课设计一般流程 |
(一)选题 |
(二)前端分析 |
(三)教学设计 |
(四)脚本设计 |
(五)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
(六)微课制作 |
三、基于UMU平台互动微课制作的建议 |
第五章 基于UMU平台的微课应用与评价 |
一、微课的应用 |
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客观题 |
(二)主观题 |
三、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四、学生测验成绩分析 |
五、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一)理论成果 |
(二)实践成果 |
二、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致谢 |
(7)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高中生物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
(二)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 |
(三)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
(四)学生学习的需求 |
(五)Articulate Storyline3 的优势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Articulate Storyline3 |
(二)交互式课件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认知负荷理论 |
(三)交互式教学理论 |
第三章 Articulate Storyline3 软件简介 |
一、软件下载与安装 |
(一)下载解压安装包 |
(二)根据安装说明安装软件 |
二、Articulate Storyline3 软件界面介绍 |
(一)标题栏 |
(二)菜单栏 |
(三)视图区和响应式播放区 |
(四)场景窗格和编辑区 |
(五)触发器和幻灯片层 |
(六)时间轴、状态和备注 |
(七)状态栏 |
第四章 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
一、交互式课件设计原则 |
(一)交互性原则 |
(二)艺术性原则 |
(三)科学性原则 |
(四)实用性原则 |
二、互动式课件设计制作流程 |
(一)选择设计内容 |
(二)进行教学设计 |
(三)撰写课件脚本 |
(四)收集资源素材 |
(五)制作课件 |
(六)评价与修改 |
三、教学设计 |
四、脚本制作 |
五、课件制作 |
(一)素材收集及处理 |
(二)课件制作 |
六、课件的审定与修改 |
第五章 交互式课件的实践及应用效果分析 |
一、交互式课件的应用 |
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客观题 |
(二)主观题 |
三、教师访谈反馈 |
四、教学效果定量分析 |
(一)一组成绩分析 |
(二)二组成绩分析 |
(三)结论 |
(四)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3 的课件制作及实施建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成果总结 |
(一)理论成果 |
(二)实践成果 |
二、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录Ⅴ |
致谢 |
(8)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1.1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
1.1.2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欠缺 |
1.1.3 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学课程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
1.1.4 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变革 |
1.2 教育信息化 |
1.2.1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
1.2.2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
1.3 基本理论 |
1.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1.3.2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教并重”的教学理论 |
1.3.3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 |
1.3.4 有关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理论 |
1.4 信息化教学的支撑工具 |
1.4.1 多媒体设备—传统信息化教学的支撑工具 |
1.4.2 交互式电子白板 |
1.4.3 数字化实验系统 |
1.5 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1.5.1 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撑教学的优势 |
1.5.2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存在的问题 |
1.5.3 数字化实验教学的优势 |
1.5.4 数字化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1.6 教学行为 |
1.6.1 教学行为的内涵 |
1.6.2 教学行为分析方法 |
1.6.3 教学行为的研究方向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过程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意义 |
2.6 研究的思路 |
第3章 希沃白板和数字化实验系统在生物教学中的常见应用 |
3.1 希沃白板在生物教学中的常见应用 |
3.2 数字化实验系统在生物教学中的常见应用 |
第4章 课堂教学行为分类及编码表的编制 |
4.1 初步编制教学行为分类及编码表 |
4.1.1 编制非实验教学行为分类及编码表 |
4.1.2 编制数字化实验教学行为分类及编码表 |
4.2 修正和完善教学行为分类及编码表 |
4.2.1 试观察 |
4.2.2 信度检验 |
第5章 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
5.1 教学设计流程 |
5.2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
5.2.1 《消化和吸收》整合点分析 |
5.2.2 教学设计 |
5.2.3 观察和记录 |
5.2.4 形成连接行为矩阵 |
5.2.5 课堂教学行为变量分析 |
5.2.6 课堂教学行为总分析 |
5.3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
5.3.1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整合点分析 |
5.3.2 教学设计 |
5.3.3 观察和记录 |
5.3.4 形成连接行为矩阵 |
5.3.5 课堂教学行为变量分析 |
5.3.6 课堂教学行为总分析 |
5.4 《数字化实验-小肠》教学设计和实验教学行为分析 |
5.4.1 整合点与解决办法 |
5.4.2 数字化实验教学设计 |
5.4.3 观察和记录 |
5.4.4 形成连接行为矩阵 |
5.4.5 课堂教学行为变量分析 |
5.4.6 课堂教学行为总分析 |
第6章 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体验感受的访谈 |
6.1 访谈过程与方法 |
6.1.1 访谈对象 |
6.1.2 访谈工具 |
6.2 访谈结果及分析 |
6.2.1 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的认同度 |
6.2.2 学生课堂行为方面 |
6.2.3 知识获取方面 |
6.2.4 学生对评价方式的认同度 |
6.2.5 整体感受方面 |
6.2.6 数字化实验兴趣方面 |
6.2.7 动手程度方面 |
6.2.8 知识获取方面 |
6.2.9 数字化实验教学效果方面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建议 |
7.1 结论 |
7.2 教学问题 |
7.3 反思 |
7.3.1 创新之处 |
7.3.2 不足之处 |
7.4 教学建议 |
7.4.1 对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建议 |
7.4.2 对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IWB的低成本替代设备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
1.1.2 课堂改革创新的需要 |
1.1.3 普及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低成本交互设备概述及其应用的理论基础 |
2.1 低成本交互设备的介绍 |
2.2 低成本交互设备的优势 |
2.2.1 低成本 |
2.2.2 移动性 |
2.2.3 多功能性 |
2.3 低成本交互设备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
2.3.1 认知发展理论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低成本交互设备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
3.1 低成本交互设备初在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案例 |
3.1.1 《消化和吸收》的教学设计 |
3.1.2 案例一:《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
3.1.3 案例二:《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 |
3.2 低成本交互设备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分析 |
3.2.1 基于课堂教学互动质量分析方法研究分析 |
3.2.2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4章 低成本交互设备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4.1 熟练操作,巧妙应用 |
4.2 整合教学资源,高效备课 |
4.3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4 借助特定功能,有效实施教学 |
4.5 增加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第5章 结果和展望 |
5.1 研究结果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10)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读图时代的到来迫切要求人们视觉素养的提升 |
1.1.2 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初中生视觉素养的要求已刻不容缓 |
1.1.3 培养初中生视觉素养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基本需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视觉素养 |
2.1.2 视觉素养的组成 |
2.1.3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视觉素养 |
2.1.4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视觉素养 |
2.2 理论依据 |
2.2.1 符号学理论 |
2.2.2 双重编码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现状调查 |
3.1 初中生物学教师视觉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
3.1.1 教师问卷调查 |
3.1.2 教师访谈 |
3.1.3 调查结论 |
3.2 初中生视觉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
3.2.1 学生问卷调查 |
3.2.2 学生访谈 |
3.2.3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教学策略 |
4.1 创设视觉情境,培养视觉感知能力 |
4.2 整合文字与视觉元素,培养视觉解读能力 |
4.3 运用看图说话,培养视觉表达能力 |
4.4 借助可视化思维工具,培养视觉创造能力 |
第五章 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实践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变量 |
5.3 研究内容与步骤 |
5.4 研究案例 |
5.4.1 教学内容分析 |
5.4.2 对照班教学案例 |
5.4.3 实验班教学案例 |
5.4.4 教学评价 |
5.4.5 教学反思 |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初中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6.1.1 前测结果分析 |
6.1.2 后测结果分析 |
6.2 初中生视觉素养培养有效性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6.3 初中生视觉素养培养有效性访谈结果分析 |
6.4 学生学习成绩分析 |
第七章 反思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7.2 对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生物学教师视觉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 初中生物学教师视觉素养访谈提纲 |
附录3: 初中生视觉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4: 初中生视觉素养访谈提纲 |
附录5: 初中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附录6: 初中生视觉素养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7: 初中生视觉素养培养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8: 测试卷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四、《大鼠小肠吸收实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心概念的初中生物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以“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单元为例[D]. 李博.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 陈玉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Focusky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D]. 祁璐璐.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4]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生物微课制作与实践研究 ——以新野一高为例[D]. 白茹梦. 河南大学, 2020(02)
- [5]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D]. 张文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基于UMU的高中生物学互动微课设计研究[D]. 杨雪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高中生物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D]. 王舒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D]. 范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IWB的低成本替代设备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 马语声.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10]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实践研究[D]. 龚伟红. 苏州大学, 2018(06)
标签:课件论文; focusky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论文; 微课堂论文; umu互动平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