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生命研究平台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湖北省人民政府[1](2021)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政发[2021]1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24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塑造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一、发展形势二、指导思想三、基本原则四、主要目标第二章构建全域科技创新新格局一、全力争创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二、高标准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谢和平,张茹,邓建辉,高明忠,李怡航,何治良,张泽天,任利[2](2021)在《基于“深地–地表”联动的深地科学与地灾防控技术体系初探》文中指出地球是已知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揭示地球深部奥秘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震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深地工程动力灾害事故更加凸显,且机理不清,难以预测和有效防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无法准确认知地球科学基础规律及地球深部过程与浅表层过程的耦合关系;现有地球深部基础科学研究已滞后于人类深部工程实践活动,传统地质灾害信息的浅表监测存在较大局限。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地科学探索与地质灾害防控联动技术研究对解决资源保障、生命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深地–地表"联动战略体系以深入理解深地科学与地质灾害内在联系,进行深地科学与地质灾害领域的超前战略谋划为核心目标,通过基于典型深部工程的"深地–地表"联动科学研究平台,充分关联中国广布的地表灾害信息监测群和纵深的深地科学实验室、矿区及深地工程示范基地,借助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建设"深地–地表"智慧中心,统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研究平台;最终,在此基础之上,以"深地–地表"联动为核心,建设"深地–地表"地灾防控联动探测大科学系统,全面构建深地科学规律及重大地质灾害孕灾机制战略研究体系,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的深地科学前沿探索、深地工程的安全与长期稳定性、重大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控,助力中国领跑世界深地科学和地质灾害的相关领域研究。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2021)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中指出鄂政办发[2021]1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2月4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魏文斌[4](2021)在《基于实物期权法的“医药生物”初创企业价值评估 ——以诺康达公司为例》文中提出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随之提升,资本市场对于医药企业的关注度也同时愈发火热。医药类公司不论是资本实力、科技技术、生产能力等方面较之前发生了本质变化,这代表着医药行业将迎来黄金时代。因此,找到适合医药生物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融资,也能帮助企业绩效评估提供依据,同时还能为公司在对外兼并收购中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由于医药生物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不能准确评估出这类企业的实际价值,因而本文最终选择了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B-S模型相结合作为本文案例研究的主要评估方法。本文在使用该方法评估诺康达公司价值的过程中,详细介绍了评估过程中各参数的选择,具体步骤及计算分析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研究结论表明,在医药生物行业的企业价值评估上,实物期权法相较于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其评估结果更加准确,这为我国医药生物初创企业使用实物期权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与新思路。本文肯定了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评估医药生物行业企业价值的可行性,同时指出该模型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国医药行业的企业价值评估提供参考。
曹方,王楠,何颖[5](2021)在《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路径及思考》文中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核是以大科学设施为基础支撑开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目前,我国已批准建设的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选择了符合自身条件且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杨永富,耿碧男,宋皓月,胡蜜蜜,何桥宁,陈守文,白凤武,杨世辉[6](2021)在《合成生物学时代基于非模式细菌的工业底盘细胞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微生物底盘细胞的开发将为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细胞工厂,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合成生物学"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esign-Build-Test-Learn,DBTL)策略,对底盘细胞进行多维度的理性或半理性改造是实现"建物致知"以及"建物致用"目标的重要手段。文中简述了合成生物学DBTL策略中各步骤相关的重要技术方法;概述了部分重要模式微生物底盘细胞的策略与研究进展;重点比较介绍了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具有特殊生理功能、利用一碳化合物及高效生产平台化合物的部分非模式细菌;同时也提出了实现优良、安全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与应用的策略。这些方法策略包括依靠合成生物学技术方法,综合模式与非模式微生物优势,开发应用经济、高效的高通量智能装备,建立分子组学与表型组学研究平台,推动多层次系统生物学与表型组学大数据的解析、整合、模拟与可视化,以及建立高质量的数字细胞模型和基因组优化的底盘细胞,推动高效、优良工业细胞工厂的理性设计、构建与应用。
罗斌[7](2020)在《碳纳米管干扰对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关系在近几十年来一直是生态学的前沿问题。近来,越来越多的工作深入到外部干扰(如加氮和增温)对BEF关系的影响。碳纳米管等工程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生产不断增加,废弃纳米材料进入生态系统后影响生物有机体和生态系统过程及功能,已成为生态系统的一类新型干扰。然而,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碳纳米管对植物单种(特别是作物)的影响,缺少关注碳纳米管对野生植物和多种共存生态系统的结构及植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人工湿地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因其条件可控,已经成为BEF研究的良好平台。进入污水中的许多废弃碳纳米管最初汇集于湿地生态系统。因此,人工湿地是探究碳纳米管这类新兴干扰对BEF关系影响的理想实验平台。本研究设置了包含108个独立人工湿地微宇宙的植物多样性控制实验系统。这些微宇宙均分为两组,一组为碳纳米管处理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两组微宇宙设置相同的植物多样性配置,选择4种野外常见的湿地植物,设置3个丰富度梯度(1,3,4),9个植物物种组合。本研究旨在探究碳纳米管干扰对植物种生物量生产、种间竞争、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关系以及与氮过程和功能之间关系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有:(1)碳纳米管干扰对不同植物种的生物量生产造成了不对称影响。在单种植物的微宇宙系统中,碳纳米管使干扰前最高产物种芦苇的生物量生产降低26%,但不影响其他三个物种;在混种系统中碳纳米管的影响逆转:不影响芦苇的生物量生产,反而使菖蒲、皇冠草和梭鱼草的生物量生产分别降低了15%、24%和17%。物种间生物量生产的不对称响应改变了种间竞争能力,碳纳米管干扰后原有的竞争最优种芦苇的竞争优势(相对产量)增强,而其他三个种的竞争能力减弱。这些变化加剧了种间竞争的不对称性,无干扰时群落中存在芦苇和梭鱼草两个竞争优势种,而碳纳米管干扰后只剩芦苇一个竞争优势种。(2)碳纳米管干扰使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平均降低了12%,但是干扰下植物物种丰富度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保持不变。碳纳米管干扰降低了植物种间互补效应,但是高产物种芦苇在混种系统的竞争优势增强,减缓了混种系统生产力的降低。最终,碳纳米管干扰下单种和混种生产力的下降程度相当,丰富度与整合各物种生物量的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系保持不变。(3)碳纳米管干扰改变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氮过程。干扰使植物氮吸收降低11%,同时使反硝化增强50%(氮的质量平衡分析和氮同位素分析共同证明了反硝化作用的增强),不影响基质氮存留。无碳纳米管干扰时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反硝化作用,但干扰后混种系统的反硝化作用的增加程度(72%)高于单种系统的增加程度(29%),导致物种丰富度与反硝化的负相关变平缓。不同的是碳纳米管干扰不改变物种丰富度与植物氮吸收的正相关关系。(4)碳纳米管干扰使人工湿地微宇宙的氮去除速率增加4%,并且触发物种多样性对人工湿地氮去除的促进作用。在无纳米管干扰时,物种丰富度不影响总无机氮去除,而干扰后提高物种丰富度变得增加总无机氮去除。碳纳米管干扰后,人工湿地混种系统中反硝化作用的增强导致硝态氮去除的增加,是混种系统总无机氮去除增加的原因。此外,碳纳米管干扰后,芦苇×菖蒲×皇冠草混种组合中出现了“超去除效应”,即该组合的总无机氮去除比去除率最高的单种系统还高3%。(5)碳纳米管干扰改变了物种丰富度与人工湿地氨挥发的关系。无碳纳米管干扰时物种丰富度通过生物量的级联作用而降低氨挥发;而干扰后,物种丰富度变得不影响氨挥发。这是因为碳纳米管对氨排放有直接且强大的抑制作用,使高多样性和低多样性系统的氨排放都降低至相同的低水平。这说明了碳纳米管干扰影响BEF关系的另一种模式,即碳纳米管对氨的减排作用足够大,使得物种丰富度与氨挥发及其健康损害的负相关关系解偶联。(6)碳纳米管对人工湿地的氧化亚氮排放没有显着影响;碳纳米管干扰下,提高物种丰富度保持对氧化亚氮排放的抑制作用,这与干扰下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生产的正相关关系保持不变有关。然而,碳纳米管干扰改变了物种丰富度与单位反硝化的氧化亚氮排放的关系,因为碳纳米管干扰后单种系统的单位反硝化的氧化亚氮排放不变,而混种系统的单位反硝化的氧化亚氮排放降低。此外,碳纳米管干扰后,物种丰富度从不影响甲烷排放变为降低甲烷排放。碳纳米管干扰下,物种丰富度对整合了氧化亚氮和甲烷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健康损害的减缓作用保持不变;同时,物种丰富度对单位氮去除的健康损害的减缓作用也不受碳纳米管干扰的影响。说明碳纳米管干扰在引发植物多样性对氮去除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不影响植物多样性降低气态污染物的健康损害的作用。本研究首次发现了碳纳米管这类新型干扰对生态系统中植物种间关系的改变和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一方面将生态系统干扰类型拓展到工程纳米材料,另一方面将工程纳米材料的毒性和安全风险研究拓展到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结构-功能关系的影响上。碳纳米管干扰改变了植物的种间关系,改变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维持或增强的作用。本研究为理解工程纳米材料这类新型干扰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提供新的见解。应对新型人源污染物干扰时,需要进一步进行生态系统尺度甚至区域尺度的研究。
马成也[8](2020)在《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中小学教育建筑生成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教育建筑设计领域,校园规划布局及建筑形体和空间生成是设计过程中的研究重点,设计前期往往根据任务书的需求以及多种设计规范枚举大量合理的可能方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遗传算法、多智能体系统、元胞自动机、机器学习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到建筑学科的研究中,建筑师们借助这些方法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得以探索限定规则下的各种新的复杂建筑形式。以上各种研究方法为代表的建筑生成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方法近年来已逐步成为关于探索建筑形式与空间生成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其中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在一个环境中交互的多个智能体组成的计算系统,将该理论与建筑学的交叉研究众多。本文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建筑生成设计尤其是基于多智能体系统运用于建筑规划领域的相关研究综述,按照智能体所代理主体的不同分为三类,对该领域的研究做了一个细致的梳理。通过总结和梳理前人对于多智能体系统在生成设计领域的研究,为之后的研究指引方向。本文的后一部分是以中小学为例的多智能体系统生成设计实验,分为校园总平布局实验和基于特殊采光理念的教育建筑功能空间布局实验两部分。包含算法规则设计、生成实验步骤、生成结果分析等环节,以及将这一从校园总平布局到建筑功能空间布局的完整工作流代入到一个实际项目中进行验证,并完成了一个以天然采光为导向的多智能体系统为生成工具的概念性设计。本研究中的实验部分以中小学教育建筑布局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多智能体系统自组织的行为模式,利用多智能体代理建筑功能模块,基于Py Charm和Rhino+Grasshopper平台,通过Python语言编程和参数化建模,初步构建满足教育建筑间距、功能空间布局规则、场地边界条件约束、组团聚集等要求的中小学教育建筑平面布局工具,以及满足功能数量约束、疏散距离约束、天然采光约束等条件的中小学教育建筑功能空间布局工具。本研究的核心在于传统建筑学问题与程序语言之间的转译,以及针对中小学设计特点的多智能体系统运行规则的建立。
陈善[9](2020)在《基于心电动力学图的多平台心肌缺血临床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肌缺血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做好心肌缺血检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缺血检测手段,传统检查方式的准确率不高,容易出现“漏”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心电图的自动化分析成为了研究趋势。一种基于心电动力学图(Cardiodynamicsgram,CDG)的心肌缺血检测技术,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它通过确定学习理论,对从常规的心电图截取的ST-T环进行局部精确动力学辨识,并以三维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建模的结果,即心电动力学图。大量的实验表明,正常个体与心肌缺血患者的CDG差异明显,通过CDG检查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准确率。随着基于心电动力学图的心肌缺血检测临床应用的深入,医院医护人员和实验室研究人员,分别从临床上的电子病历存储、电子病历查阅、CDG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因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心电动力学图的多平台心肌缺血临床检测系统,该系统整体分为三个部分:心肌缺血临床电子病历数据库、心肌缺血检测MATLAB研究平台和心肌缺血Web远程检测平台。心肌缺血临床电子病历数据库,基于关系型数据库My SQL进行实现,可满足对心肌缺血临床患者大数据的高效存储和访问需求,它对心肌缺血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心肌缺血检测MATLAB研究平台,为研究人员管理病历大数据、进行CDG检测以及对临床病历大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基于Spring Boot框架及其相关组件实现的心肌缺血Web远程检测平台,使得医院医务人员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到心肌缺血CDG检测服务,并同时具备多个功能界面,方便了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电子病历的远程管理。
苏笑悦[10](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指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二、人工生命研究平台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生命研究平台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深地–地表”联动的深地科学与地灾防控技术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地科学探索与地灾防控研究现状 |
1.1 深地科学探索研究现状 |
1.1.1 地球深部行为规律的认识历程 |
1.1.2 借助深地科学钻探,地表观测向地下深井发展 |
1.1.3 国内外加强深地实验室建设,抢占深地领域战略研究先机 |
1.2 地质灾害防控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技术日新月异,大量数据亟待智能识别 |
1.2.2 地质灾害数据缺乏智慧分析,制约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
1.2.3 极端气候、地震等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仍是难题 |
1.3 深地科学探索与地灾防控发展态势 |
2 深地科学与地灾防控“深地–地表”联动内涵与科学问题 |
3 深地科学与地灾防控“深地–地表”联动技术体系展望 |
3.1 基于典型深部工程的“深地–地表”联动科学研究平台 |
3.2 基于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的“深地–地表”智慧中心 |
4 结语 |
(4)基于实物期权法的“医药生物”初创企业价值评估 ——以诺康达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现状 |
1.2.2 实物期权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医药生物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述评 |
1.3 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价值评估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价值评估的概念 |
2.1.1 企业价值评估的含义 |
2.1.2 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 |
2.1.3 企业价值评估的意义 |
2.2 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 |
2.2.1 成本法 |
2.2.2 市场法 |
2.2.3 收益法 |
3 医药生物初创企业及价值分析 |
3.1 医药生物行业分析 |
3.1.1 医药行业现状 |
3.1.2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
3.1.3 医药行业基本特征 |
3.2 医药生物初创企业概述 |
3.3 医药生物初创企业价值评估特点 |
3.3.1 成长性难以估计 |
3.3.2 非财务价值占比高 |
3.3.3 不确定性和风险高 |
4 实物期权法在医药生物初创企业的应用分析 |
4.1 实物期权法的概述 |
4.2 医药生物初创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
4.2.1 现有资产价值的确定 |
4.2.2 潜在价值的确定 |
5 案例分析——以诺康达公司为例 |
5.1 诺康达公司概述 |
5.1.1 企业概况 |
5.1.2 企业业务及市场发展 |
5.1.3 企业市场地位 |
5.2 诺康达公司现有价值评估 |
5.2.1 加权资本成本 |
5.2.2 评估基准日及预测期 |
5.2.3 预估未来现金流 |
5.3 诺康达公司的潜在价值评估 |
5.3.1 公司期权类别识别 |
5.3.2 公司期权价值评估 |
5.3.3 公司期权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 评估结果 |
5.4.1 北京诺康达整体价值 |
5.4.2 市场评估价值结果的验证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5)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路径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二、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三、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四、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五、对四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路径的几点思考 |
(6)合成生物学时代基于非模式细菌的工业底盘细胞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合成生物学研究策略及关键技术进展 |
1.1 设计(Design) |
1.2 构建(Build) |
1.3 测试(Test) |
1.4 学习(Learn) |
2 底盘细胞构建 |
2.1 常见模式微生物底盘细胞构建 |
2.2 重要非模式微生物底盘细胞构建 |
2.2.1 具有特殊生理性状的非模式细菌 |
1)需钠弧菌 |
2)拜氏不动杆菌 |
3)运动发酵单胞菌 |
2.2.2 一碳化合物利用非模式细菌 |
2.2.3 生物塑料前体生产非模式细菌 |
1)乳酸生产菌 |
2) PHA生产菌 |
3 展望 |
(7)碳纳米管干扰对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 |
第一章 绪论 |
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关系研究综述 |
1.1 BEF的理论研究 |
1.2 BEF的实验研究和研究内容的拓展 |
1.3 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关系 |
1.4 植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氮过程和相关功能的影响 |
2 外部干扰对BEF关系的影响 |
2.1 外部干扰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概况 |
2.2 外部干扰对BEF关系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
2.3 新兴污染物对BEF关系的影响 |
2.4 碳纳米管成为生态系统新兴干扰 |
3 人工湿地研究综述 |
3.1 水污染的发展状况与人工湿地的应用 |
3.2 人工湿地作为BEF研究的平台 |
3.3 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的实践意义 |
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4.1 科学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地点和平台 |
2 实验设计 |
2.1 植物多样性配置 |
2.2 模拟污水和碳纳米管的添加 |
3 取样和测定方法 |
3.1 植物样品采集和测定 |
3.2 水样采集和测定 |
3.3 气体采集和测定 |
3.4 基质样品采集和测定 |
4 参数计算 |
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
1 结果与分析 |
1.1 碳纳米管对植物生物量生产的影响 |
1.2 碳纳米管对植物种相对产量的影响 |
1.3 碳纳米管对植物丰富度和物种组成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
2 讨论 |
2.1 碳纳米管不对称改变植物种的生物量生产和种间竞争能力 |
2.2 碳纳米管干扰下植物多样性保持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
3 小结 |
第四章 碳纳米管干扰下植物多样性对人工湿地氮去除和氮过程的影响 |
1 结果与分析 |
1.1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合与氮去除关系的影响 |
1.2 碳纳米管对人工湿地氮质量平衡的影响 |
1.3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植物氮吸收关系的影响 |
1.4 碳纳米管对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成与反硝化关系的影响 |
1.5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基质氮存留关系的影响 |
1.6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基质有机碳储存关系的影响 |
2 讨论 |
2.1 碳纳米管干扰对植物多样性与氮过程关系的影响 |
2.2 碳纳米管干扰引发植物多样性对人工湿地氮去除的促进作用 |
3 小结 |
第五章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氨挥发关系的影响 |
1 结果与分析 |
1.1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氨挥发关系的影响 |
1.2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单位氮去除的氨排放健康损害关系的影响 |
2 讨论 |
3 小结 |
第六章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 结果与分析 |
1.1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氧化亚氮排放关系的影响 |
1.2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单位反硝化氧化亚氮排放关系的影响 |
1.3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甲烷排放关系的影响 |
1.4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温室气体的健康损害关系的影响 |
2 讨论 |
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中小学教育建筑生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介入 |
1.1.2 中小学教育建筑设计的发展与设想 |
1.1.3 生成设计理论的发展 |
1.2 多智能体系统及其他相关概念梳理 |
1.2.1 多智能体系统 |
1.2.2 多智能体系统特点 |
1.2.3 其他相关概念梳理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常用研究平台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多智能体系统在生成设计领域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多智能体代理建筑功能及空间的相关研究 |
2.1.2 多智能体代理人的相关研究 |
2.1.3 多智能体代理城市空间要素的相关研究 |
2.2 多智能体系统在建筑生成设计领域的代表性研究 |
2.2.1 多智能体系统在建筑生成设计中的间距控制 |
2.2.2 多智能体系统在建筑生成设计中的拓扑关系控制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中小学校园总平布局实验 |
3.1 研究思路 |
3.2 中小学校园规划概述 |
3.2.1 中小学校园布局和设计策略 |
3.2.2 相关规范及导则约束条件量化 |
3.3 场地数字化处理 |
3.3.1 场地网格生成与智能体转译 |
3.3.2 场地评分与智能体转译 |
3.4 建筑的智能体转译 |
3.5 建筑智能体运行规则设定 |
3.5.1 SELF智能体属性规则 |
3.5.2 EDGE边界约束规则 |
3.5.3 MOVE智能体移动规则 |
3.5.4 CHECK智能体识别排斥规则 |
3.5.5 DISTANCE智能体间距控制规则 |
3.5.6 VALUE智能体组团趋向规则 |
3.6 布局生成结果 |
3.6.1 生成效率 |
3.6.2 生成结果对比 |
3.6.3 生成规则的优化设想 |
3.6.4 生成结果的三维可视化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中小学教育建筑功能单元空间布局实验 |
4.1 研究思路 |
4.2 中小学教育建筑教学单元组织模式 |
4.3 教育建筑天然采光规则引入 |
4.4 空间单元的智能体转译 |
4.5 智能体运行规则设定 |
4.5.1 EDGE’边界约束规则 |
4.5.2 EXIT疏散布局规则 |
4.5.3 DAYLIGHT天然采光面规则 |
4.6 结果比选优化 |
4.7 小结 |
第五章 以中小学建筑为例的布局及方案生成探索——以北师大铜陵学校为例 |
5.1 项目背景 |
5.2 方案生成 |
5.3 设计深化 |
5.4 采光优化验证 |
5.5 生成实验反馈与规则修改 |
5.6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心电动力学图的多平台心肌缺血临床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心脏电生理 |
2.1.1 心电图 |
2.1.2 心电向量图 |
2.1.3 心肌缺血检测方法 |
2.2 确定学习理论 |
2.2.1 RBF神经网络 |
2.2.2 RBF持续激励条件 |
2.2.3 离散系统的确定学习 |
2.2.4 确定学习在心肌缺血检测上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平台系统需求分析及框架设计 |
3.1 多平台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电子病历存储和访问需求 |
3.1.2 心肌缺血检测研究平台需求 |
3.1.3 心肌缺血远程检测平台需求 |
3.2 电子病历数据库方案的选取 |
3.3 心肌缺血检测研究平台方案选取 |
3.4 心肌缺血远程检测平台方案选取 |
3.5 多平台系统整体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肌缺血数据库服务实现 |
4.1 电子病历数据库设计 |
4.1.1 数据来源及需求分析 |
4.1.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1.3 数据库构建 |
4.1.4 数据库优化 |
4.2 数据库集群部署 |
4.2.1 数据库集群搭建 |
4.2.2 电子病例数据库程序部署 |
4.3 数据库信息脱敏 |
4.3.1 脱敏方案选择 |
4.3.2 数据脱敏实现 |
4.4 数据库访问API |
4.4.1 添加电子病历API |
4.4.2 更新电子病历API |
4.4.3 查询电子病历API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平台系统的整体实现 |
5.1 心肌缺血检测MATLAB研究平台实现 |
5.1.1 界面设计 |
5.1.2 逻辑层实现 |
5.1.3 计算层实现 |
5.2 心肌缺血检测研究平台功能展示 |
5.2.1 病历查询功能 |
5.2.2 CDG检测 |
5.2.3 全屏显示 |
5.2.4 病历添加 |
5.2.5 病历修改 |
5.2.6 指标分布图 |
5.3 Web远程检测平台的后台实现 |
5.3.1 SpringBoot及其组件 |
5.3.2 后台项目结构 |
5.3.3 CDG检测程序调用 |
5.3.4 数据库连接池 |
5.3.5 用户权限认证与授权 |
5.4 Web远程检测平台前端页面实现 |
5.4.1 平台首页 |
5.4.2 病历查询界面 |
5.4.3 病历添加界面 |
5.4.4 病历修改界面 |
5.4.5 CDG诊断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人工生命研究平台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1)
- [2]基于“深地–地表”联动的深地科学与地灾防控技术体系初探[J]. 谢和平,张茹,邓建辉,高明忠,李怡航,何治良,张泽天,任利.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1(04)
- [3]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0)
- [4]基于实物期权法的“医药生物”初创企业价值评估 ——以诺康达公司为例[D]. 魏文斌.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5]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路径及思考[J]. 曹方,王楠,何颖. 科技中国, 2021(02)
- [6]合成生物学时代基于非模式细菌的工业底盘细胞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杨永富,耿碧男,宋皓月,胡蜜蜜,何桥宁,陈守文,白凤武,杨世辉. 生物工程学报, 2021(03)
- [7]碳纳米管干扰对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影响[D]. 罗斌. 浙江大学, 2020(01)
- [8]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中小学教育建筑生成设计研究[D]. 马成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心电动力学图的多平台心肌缺血临床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善.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变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