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资本形成中的强政府作用与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曹姣[1](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政策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的“引育留”政策关乎辖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安排,探究其政策文本的基本情况和结构框架,能促进我国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规范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行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合理有序的发展。本研究以30个省级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育留”政策文本和25个省级地方政府的“学者计划实施办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类政策文本基本特点和结构框架的解读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竞争主要是关于人才引进的竞争,具体表现为目标引才、人才薪酬标准竞争和人才保障条件竞争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竞争的积极效应和存在的问题及可能风险。其积极效应表现在:(1)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2)倒逼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人才流动自由度;(3)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主要表现为:(1)高层次人才政策趋同,缺乏地方特色和政策的针对性;(2)人才竞争失序;(3)加剧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域分割”现象。(4)忽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行政发包制和政治锦标赛理论研究了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竞争的原因和动力来源,发现政治晋升竞争、经济发展竞争、促进辖区高等教育发展是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竞争的主要驱动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竞争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规范地方政府的高层次人才竞争。本文从中央政府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竞争的相关政策建议:(1)在中央政府层面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地方政府竞争;(2)在地方政府层面,要立足区域特色,增加制度供给。
常野[2](2015)在《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提出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获得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愈发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严重障碍。追溯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成因,要素流动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所以,缓解乃至消除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实现经济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基于上述认识,笔者以江苏省为例探讨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阐释了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路径,为后续研究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分析城乡发展一体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借鉴经验。为此,本文以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分析方法对其做了探讨。笔者首先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相关文献,在指出已有文献的贡献和不足之后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与特征、问题和出路、内容和机理三个方面构建了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框架,指出了劳动力、资本、技术、公共资源四种要素流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作用机理。其次,在参考前人有关测度要素流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方法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的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再次,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公共资源等四种生产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影响。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指出了上述四种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和路径。最后,结合发达国家的要素流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成功经验,给出了从要素流动角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要素流动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着的正向关系。江苏省三大区域在要素流动规模和能力上呈梯次分布,苏南地区最大,苏北地区最小;第二,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呈现时序演进上的递增性和地域跨度上的差异性,且与经济发展水平联系紧密;第三,不同要素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推动作用也不是同时同向叠加的。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与特征、问题和出路、内容和机理三个发面构建了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框架;(2)从要素流动的角度对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做了分析。要素流动在城乡发展失衡过程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分配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3)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结论显示,不同要素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推动作用也不是同时同向叠加的。较之已有研究中只分析单一要素或分开分析不同要素的做法所得出的结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大。
赵羽[3](2015)在《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部门间的相互博弈日趋明显,越是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越容易陷入金融抑制和经济停滞的泥潭,而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薄弱、发展落后、“三农”问题突出、资本资源配置效率低、融资制度安排不合理,更为农村金融抑制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金融抑制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辩证关系,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更应优先发展金融业,通过实现农村落后地区资本的合理配置来打破经济增长的恶性循环怪圈,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供给先行的原则保证涉农贷款需求,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三农”发展的资本积累,农村金融机构也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自身改革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本研究是基于对内蒙古农牧区的调查展开的,欠发达的北疆区域正处在城镇化转型时期,对于农村金融来说既有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资金需求量的增加会更加明显,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也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贫血”问题依然突出,农村有效需求难以甄别,城镇化的发展战略要求农村金融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城镇化转型所需资金配置的功能。当前,内蒙古农牧区金融面临着来自于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农村金融发展受到了抑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改革与深化,一方面加强政策性支农力度的提升,另一方面放宽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实施县域金融机构可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农村金融市场活力,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的局面。但是,这种改革的效果很不明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丛丛,例如:农村金融组织吸收的储蓄存款“偏农离农”现象依然严峻,抽水机式的将资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造成农户和农村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增加,金融市场的供给不畅迫使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有效金融需求流产;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创新性,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农村金融信贷技术的缺乏等等。本文研究发现转型期的农牧民金融需求具有小额性、分层性、零散性、多样性、民生性和非农产业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正好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客户选择标准是相悖的,严格的客户甄别使低质的农牧户需求受到正规金融的排挤,另外,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农村主体有效需求乏力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在面临制度或经济转型的良好发展机遇时,要深入剖析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因地制宜地搭建适合于区域特征的农村金融架构的建议,针对我区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提出构建以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为主的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并且要加快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进程,使其真正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与正规金融一道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卢海峰[4](2015)在《俄罗斯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俄罗斯作为转轨国家的典型代表,其经济转轨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一直广受关注。相关资料显示,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与转轨之前,表现出了很大的波动性,经济发展模式更加粗放,经济增长的质量也进一步下降,逆工业化、反创新型经济矛盾凸显。诚然,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的能源工业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如果俄罗斯不改变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找寻一条新的出路,否则资源依赖、逆工业化的势头势必会将俄罗斯推入“资源诅咒”的深渊。处于转轨中的俄罗斯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利害关系,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创新型工业化国家建设,十分重视创新发展的作用,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但现实的情况是,俄罗斯应当如何逆转资源依赖、逆工业化、反创新型经济的势头?制定、实施的创新发展政策运行效果如何,是否科学有效,如何评价?创新发展政策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又应当怎样应对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后续发展有何影响?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前景如何?对我国以及其他走上或即将走上创新发展道路的国家有何借鉴和启示?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俄罗斯创新发展问题目前属于具有较大前沿性和开创性的研究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出于对俄罗斯创新发展的浓厚兴趣以及对种种疑惑渴望得到解答的求知心理,本文展开了对俄罗斯创新发展路径选择的研究。本文主要回答了3个问题:问题一:为什么说创新发展是俄罗斯的必然选择?问题二:俄罗斯的创新发展路径是如何选择的?问题三:俄罗斯的创新发展路径的政策实践及其效果评价如何?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思考线路。本文基于创新发展理论逻辑的分析框架(运用经济学约束条件下的一般分析法,归纳演绎得到关于创新发展的最一般化的普遍范式和理论),遵循着俄罗斯创新发展历史逻辑的脉络,结合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实际,运用“因素+机制"的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创新发展是俄罗斯的必然选择。完成了对问题一的回答。问题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结合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客观条件、创新发展的共识与争论,分析论证得出俄罗斯选择的一条“国家主导+市场推进”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创新发展路径是符合创新发展理论逻辑的要求的,更是与俄罗斯的创新发展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的,具有理论和现实基础。并运用“因素+机制”分析法对俄罗斯当前实现创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俄罗斯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完成了对问题二的回答。在对问题一和问题二进行了充分地交代之后,文章对俄罗斯创新发展路径选择的实际政策支持和效果进行了简要梳理和评价,并运用DEA方法对创新发展的系统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俄罗斯在政府力量主导推动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近十多年来为创新体系建设、俄罗斯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进步是建立在起步很低的层次上的,俄罗斯需要从多个层面同时进行深化改革才能增强国家效率的提升与整体竞争力的结论。完成了对问题三的回答。结构逻辑和内容安排上,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选题背景与意义;(2)文献综述;(3)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4)研究方法;(5)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文章的逻辑框架部分。俄罗斯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第二章、第三章)。通过对俄罗斯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论证阐述,为本文奠定逻辑分析框架和历史分析脉络,从“时”、“空”的双重维度展开了对本文的分析。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在深入考察了多样本的创新发展国家典型化事实后,归纳提炼出创新发展的最一般化的理论逻辑;(2)通过建立经济学约束条件下的一般分析框架,运用“因素+机制”的分析方法,从创新发展的内涵、创新发展的主体、创新发展的实现机制、创新发展的实现条件几个维度,对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进行了设定与分析;(3)在遵循已经设定的理论逻辑的分析框架之下,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找出创新发展启动与分化的历史逻辑;(4)具体到俄罗斯而言,通过归纳分析俄罗斯历史上几次创新发展的历史轨迹,找寻到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5)结合俄罗斯历史上几次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导我们发现与思考当今环境、现实条件下,俄罗斯创新发展应当采取怎样的发展路径,即在俄罗斯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俄罗斯的选择。并最终形成“时”、“空”双重维度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俄罗斯创新发展的现实选择、政策支持与效果评价(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同样,本章的分析是基于创新发展理论逻辑的分析框架之下,遵循着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脉络展开的。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从“因素+机制”的角度,分析俄罗斯创新发展选择的客观条件,找寻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必然性与可行性;(2)归纳、分析阐述俄罗斯关于创新发展路径的共识、争论及其结论;(3)从“因素+机制”的角度,分析俄罗斯当前实现创新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希冀俄罗斯能够克服不利因素与机制,充分发挥其有利因素和机制,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创新发展路径选择。(4)陈述、分析俄罗斯为摆脱创新发展困境、充分利用创新发展基础所做出的现实选择,即俄罗斯创新发展实践——政策支持,并适当给予效果评价,旨在分析和评价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实际进展;(5)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分析方法,对俄罗斯国家创新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评价方法的理论说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实证研究与结论。第四部分结论与启示(第七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创新点一:通过对现有发展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挖掘吸收,在对大量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结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创新发展的实践,运用经济学约束条件下的一般分析法,归纳演绎得到关于创新发展的最一般化的普遍范式和理论,即本文的第一大创新点—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其中,在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中,又包含两个小的创新点,一个是根据本研究的需要,结合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实际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创新发展的实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给出了创新发展的内涵;另一个是在深入分析创新发展的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大胆地提出了创新发展的三大实现机制——启动机制、扩散机制和推动机制,并系统性的对这三大机制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希望可以为创新发展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创新点二:从历史长度的视角和世界宽度的视角之下,考察创新发展的历程及其启动、演变与分化,采用了大量历史性回顾、资料搜集等方法,遵循着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分析框架,抽象出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即完成了对以下问题的回答:创新为什么在有些国家会出现,而在另一些国家却不会出现?不同的国家遵循着一般化的理论逻辑开始了创新发展之路后,为什么逐渐出现了分化?是什么导致了不同分化的出现?分化又是怎样实现的?从而,抽象出的关于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也是本研究的一大创新点。创新点三:基于创新发展理论逻辑的分析框架,遵循着俄罗斯创新发展历史逻辑的脉络,结合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实际,对俄罗斯创新发展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希望通过本次以及后续的研究,可以在本领域有所建树,更加期盼着自己的研究将来能够对解决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具有重要贡献,为政府宏观决策提出了富有战略价值的建议。
丁倩[5](2014)在《公司治理和审计质量对银行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等发达国家造成巨大经济冲击,全球金融业随之遭受了重大损失。面对危机,各国际组织和各国金融业监管部门积极分析研究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普遍认为金融业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状况是导致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司治理和作为内部控制重要内容的审计质量研究成为近年的热门话题。随着我国银行整体规模的扩大和上市银行数量不断增多,银行业的经营成果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以2000年至2012年上市银行的横截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期实现两个研究目的:一是深度分析银行公司治理因素和审计质量因素对我国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作用和效果,发掘我国银行绩效影响因素的特殊性;二是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提高我国上市银行风险防范能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作出贡献。本文主要采用归纳与演绎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完成相关研究。本文将以公司治理和审计质量对我国上市银行绩效影响作为研究主线,以文献梳理和评述——发现研究切入点——选择研究方法——开展实证检验——提炼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为脉络,以系统研究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和审计质量的特殊性开展本论文研究。本文内容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因素、公司治理和审计质量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等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第三章为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的现状分析,主要对我国上市银行资产、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审计质量的总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第四章为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与银行绩效,主要对董事会特征和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其交叉变量对银行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为高管更换与银行绩效,主要开展高管更换前后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作用,其中对公司治理变量,例如股权性质的调节作用也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第六章为审计质量与银行绩效,主要对审计质量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和研究启示。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一是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和过大的董事会规模对于我国上市银行绩效提升影响不利。二是机构持股和外资股对我国银行绩效改进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在银行绩效糟糕的情况下进行高管更换将具有积极的作用。四是股权性质在高管更换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五是审计委员会的诸多特征和选择规模大、声誉好的审计公司会对银行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针对研究结论,本文得到如下研究启示:一是优化董事会结构,健全银行业公司治理架构;二是合理安排股权结构,提高股东参加公司治理积极性;三是健全组织文化,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监督制衡机制;四是不断提高内外部审计质量,提升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五是深入推动政府监管体系改革,优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经营环境。
吕朝辉[6](2015)在《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陆地边疆①的历史负荷、现实问题和政治环境体现出深层、复杂、特殊的特征。本文从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既注重对当前陆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又注意对“碎片化”的陆疆治理现有成果展开“化零为整”的系统性研究,既强调把研究重心确定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启动以来的当代陆疆治理,又注重从过往陆疆治理的“浩瀚汪洋”中挖掘智慧和汲取教训,既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又落脚于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这个具体研究点上。因此,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均十分突出。本文立足于陆疆特殊的政治与社会生态,以现代公共治理为指导,综合运用古典管理、行为科学、文化软治理、公共治理等相关理论,初步总结和探索出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合作型等四种陆疆治理方式,四种方式的有机统一即构成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全部内涵。全文在参考边疆治理相关文献和进行一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按照“为什么要创新?”和“怎么样创新?”的研究思路,分成两部分回答了“当代中国陆疆治理创新研究”这个中心主题。全文共分八章,前四章陆续从基本理论阐述、历史渊源追溯、特殊问题归纳和政治环境分析等四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创新?”;后四章通过四种陆疆治理方式的创新构建,回答了“怎么样创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结构。导论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研究做出一些前置性说明。该部分首先交代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接着做了相关的研究综述,最后介绍了本课题的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首先对边疆与陆地边疆、治理与陆疆治理、治理模式与陆疆治理模式等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三组核心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接着重点考察了当前陆疆的基本概况,然后对当代中国陆疆治理内涵、目标和任务,以及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概述。第二章运用历史追溯的方法,回顾并全面分析了1840年以前古代中国、1840—1949年近代中国、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1957年—1977年政治动荡期、1978年—1991年改革开放初期等各个不同时期我国陆疆治理模式的具体特征及其成败得失。第三章从历史回归到现实,首先从历史、现实、主观和客观等方面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当前陆疆特殊性问题的形成原因,然后从陆疆发展问题、安全问题、民族与宗教问题、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等当前陆疆地区面临的四大类最为基本的特殊性问题予以具体阐述;第四章则从陆疆内部特殊问题的创新动因,过渡到了陆疆内外部的政治环境挑战。该章首先总结了当代中国陆疆在国家政治地理空间单元中的特殊地位及意义,接着分析了我国陆疆面临的复杂国际政治安全环境,最后考察了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对陆疆社会内部造成的巨大张力。第五章至第七章主要从推进陆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层面,具体从理论依据、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现实动力、运用维度、适用范畴、基本要求等方面,对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等三种陆疆治理方式分别予以创新构建。此外,第五章还探讨了理性规制和非理性规制的标准区分问题,考察了理性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构建路径;第七章还考察了中央、地方、社会、民众在陆疆文化性治理过程中的任务分解问题。第八章主要从推进陆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层面,提出了中央政府、发达地区、陆疆地方政府、陆疆社会和各族群众在陆疆合作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功能与责任,考察了政府与政府的协同、政府与社会的共治、政府与市场的互补、政府与公众的互信等四种陆疆合作治理形态,并从基本理论、现实动力、主要特征、现实动力、基本要求等方面对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进行创新构建。结论部分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着力点——陆疆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合作型四种治理方式的有机统一,尝试地回答了四种方式的划分标准、区别和联系、优缺点、有机统一的实现路径等理论问题。
于晓东[7](2013)在《服务外包业产业集群聚集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全球服务外包业迅猛发展,从少数几家服务外包机构的散沙状,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服务外包机构采取企业间协作的方式来组织生产和交易活动,由产业集聚形成的服务外包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服务外包业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于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发展过程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政策因素、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服务外包企业自身因素、区域科技水平等。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构建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服务外包业与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差异,服务外包企业的集聚发展一直就是在政策优惠和市场激励的不断角力下取得发展的。但是相对于制造业而言,针对服务外包业产业集聚的微观机制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因而,本文依托产业组织和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用来揭示服务外包业集聚的微观理论解释机制,阐释服务外包业集聚得以不断自我强化的动因;并将促进服务外包业集聚的机制分为自组织体制与他组织体制,前者主要是指市场机制,后者则强调政策机制,与之相对应,服务外包业的集聚目的在于获得产业集群所提供的“市场租”和“政策租”。本文运用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基于Hotelling理论和“中心-外围”理论,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视角建构单一企业区位决策与双集群区位竞争相衔接的分析框架,探讨企业微观区位决策以及宏观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服务外包业集群为入驻企业提供的集聚租金方面存在竞争效应,而且“市场租”和“政策租”本身也存在竞争效应。不仅如此,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二者还存在交互关系。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策机制,都存在门限效应。与门限效应直接关联的一个原因是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粘性,这意味着如果市场或政策力度较小时,将很难改变现有的产业布局,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产业集群能够产生聚集租金。论文在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且通过设计服务外包业集聚机制的量表收集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的结果证明了“市场租”和“政策租”对服务外包业集聚不仅具有竞争效应,而且具有交互效应。从长期来看,一方面,“市场租”对服务外包业集聚的影响力大于“政策租”;另一方面,“政策租”可以增强“市场租”对服务外包业的正面影响,“市场租”也可以增强“政策租”对服务外包业的正面影响。实证结果还进一步证明了“政策租”与集群内企业长期经济绩效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表明了政策门限效应的存在,但是市场门限效应尚待实证研究的进一步确认。综上,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田野调查对服务外包业的聚集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梳理出影响服务外包业聚集的关键因素;并且围绕服务外包业集聚的政策租和市场租的研究假设,对服务外包业集聚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基于理论梳理和实证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黄海平[8](2010)在《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产业集群(the Agricultural Cluster)是大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具有优势农业资源区域实现经济飞跃发展的一条新捷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在农业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在我国的一些省区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逐渐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良好基础。但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能力还较弱。深入研究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关系,探索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于充分利用新疆优越资源和良好基础,显着地增强新疆农业产业竞争力及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等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探索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首先,进行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分析。介绍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内涵,详细阐述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其次,论述了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产业集群的自身特征集聚效应提升了区域基础竞争力,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增强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第三,考察了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新疆的启示。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对新疆的启示,为确定集群发展思路及保障措施提供现实依据。第四,进行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形成机制分析。首先考察和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对新疆番茄、枸杞、红枣及红花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具体研究,接着进行了基于“钻石”模型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最后按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从资源禀赋差异、特色农业种植集聚、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以及政府扶持和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第五,对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及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分别进行了基于GEM模型的新疆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和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分析,并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制约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因素。最后,进行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的初步构建,对新疆番茄产业集群、枸杞产业集群、红枣产业集群以及红花产业集群等主要集聚区域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构建,提出了各自发展的模式及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和良好基础,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尤其是红色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产业竞争力,发展潜力较大;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着显着的作用,加快发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但是有些指标,如科技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还存在相关性不高,这与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相符合的;制约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的因素有:定位与布局不合理、无序竞争、农业资本匮乏、龙头企业不强、生产和加工环节粗放、中介服务不足、集群文化缺乏、政府服务缺位等突出问题,诸如此类原因导致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能力较弱。针对上述分析,本文得出,新疆番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要从“龙头企业带动”型转为“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推动”复合型集群发展模式,大力促进“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型的新疆枸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政府推动”型的新疆红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加快培育“中心企业带动”型的新疆红花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具体分析中,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即以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竞争力为视角,考察了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宝贵经验及对新疆的启示;运用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原理,首次提出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运用GEM模型,定量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出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潜在的产业竞争优势,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集群竞争力还不够强;进行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分析,提出加快发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运用区位商和市场集中度及国内市场份额等指标,对新疆特色农业集群发展阶段进行首次划分,并提出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集群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张婷[9](2015)在《经济危机中的政府作为研究 ——以美国和欧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历史,同时也是应对危机的演化史。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而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就意味着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危机后,有可能引发国际社会的动荡。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危机在引起美国国内经济衰退的同时,迅速蔓延到欧洲各国并向发展中国家渗透,最终演变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从政府干预市场机制运行实践来看,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时期面对失业率攀升、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严重等问题时,各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应对危机。但由于各国历史文化背景、政策着力点、危机深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政府作为的边界不同,因而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有的国家的政府仅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同时,发挥市场机制自身调节作用。但更多国家的政府则通过政府部门间的纵横联系、密切配合以及政策措施的连贯性努力提振经济,尽快刺激经济复苏。归结来看,政府应对危机的方式具有被动应对、缺乏前瞻性和国有化趋势等几方面特点。梳理世界上几次影响较大的经济危机中的政府应对过程来看,大萧条时期,胡佛政府在给市场自由和政府强力干预间摇摆不定,丧失了治理危机的最佳时机。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则在于,一方面政府全面强力干预政策在短期内扼制了危机继续深化的态势;另一方面契合了民众渴望改变现状的心理。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化迫使奥巴马政府采取大规模的救市行动,第一对金融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加强监管力度;第二,实行“国有化”政策,对濒于破产的大银行展开救助;第三,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第四,出台法律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等。比较来看,本次政府无论是在救市的范围、强度还是手段上,都超过了历次经济危机,然而政府大规模的救助措施并没有解决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通过对比大萧条时期和本轮经济危机,可以发现,尽管两次危机所处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深刻而显着的变化,但仍具有某些共性:一是技术革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与之对应的政治制体和社会治理结构没有同步发展,容易埋下危机的种子。大萧条发生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后60年,本轮经济危机发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30年,科技革新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间隔逐渐缩短,相应地对其他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各国经济实力和世界政治格局在危机发生后都产生了较大变化。美国作为一战后全球最大的债权国,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突显以及本轮危机对美国国内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其领先优势正逐渐丧失。三是从治国理念上看,在自由主义占据主导的时期——1929年前期和1980年到1999年期间,美国出台了多部法律放松对市场的监管,任由市场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其结果则是国家均不同程度地陷于经济危机,本轮次贷危机也正是政府放松监管的后果。相反,在政府加强监管的1933年到1980年的近50年时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发挥巨大作用,美国并未发生如此影响之大的经济危机。四是在这两次经济危机的风险积累、扩散阶段甚至直至危机爆发,政府均未前瞻性的采取政策措施,而仅是在危机愈演愈烈之时,政府才开始大规模“救市”。同时,这两次危机也均在经济略有复苏时,外部因素的负作用导致了经济的二次探底,政府作为难度加大,空间进一步缩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早出现在冰岛,如火山般爆发是在希腊,而后向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等国蔓延,时至今日这些国家仍未走出经济低靡的梦魇。这固然与危机发生国的产业结构、劳动力工作状况、经济发展方式等密切相关,但也暴露了这些福利国家共同的缺陷。第一,政府全面干预下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很多国家的公共开支和福利开支占到了GDP的50%以上,政府负担日益加重。第二,高消费、低储蓄带动经济增长,但高税负抑制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税负背景下生存空间不断缩小,最终导致大量企业逐步向外转移。第三,福利国家制度下人口老龄化严重,而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这就导致以现收现付为基础的养老体制难以长期为继,面临巨大考验。为缓解债务危机对国内经济的挫伤,欧洲各国政府开始采取了相类似的大规模自救措施。一方面大幅削减国内财政计划,另一方面改革国内福利保障制度,但这些举措都面临了来自利益集团和公众的阻力。同时,这些国家的政府也在积极争取欧盟和国际社会的援助,这固然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市场因流动性不足而出现的各类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也只能起到暂时性的延缓作用。况且他救措施需要政府付出相应的代价,承担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如市场风险、政治风险和道德风险等。从政府抑制和缓解危机的路径来看,其一是新自由主义。从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关系来看,新自由主义一方面借助全球化过程向其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散布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等,建立符合其标准和需要的全球秩序,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另一方面利用资本的全球流动悄然搞经济渗透。有学者评价道“全球化被大多数新自由主义者视为畅行无阻资本主义市场、水到渠成的产物,被视为从自由和公平交换的道路上消除了政治、政治利益或陈腐习俗所造成的人为扭曲之后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的积极过程。”新自由主义强调“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从表面上看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国内经济实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空前加强,新自由主义借助全球化大搞隐蔽的风险转嫁、贸易自由化,实则加剧了全球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已经表明美国政府所支持的新自由主义主导发展模式下的弊端。首先是个人主义盛行,个人主义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交流沟通方式。个人获利行为模式凌驾于风险防控之上,团体的弱化和信任缺失表明了人们归属感的缺乏和人际关系的冷漠。信任缺乏阻碍了彼此之间良好的关系,改变了对自身以及彼此关系的思考,导致个人贫穷化与社会富裕化趋势对立。在过去十几年中,美国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已下降了4%,而社会的总财富量却在不断增加,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其次,世界多元化发展格局受阻,全球化阶段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政策并不满足于通过经济手段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依附性,而要通过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重建世界秩序。最后,双重标准埋下危机的种子。美国极力倡导的新自由主义理念本质是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政治上的保守主义,这必然导致美国在解决国内经济危机问题上全然不顾及其他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用一个更大的泡沫去取代前一个泡沫。鉴于新自由主义理论上的自我矛盾和实践中的“四面楚歌”,它走向衰落的趋势已不可避免。其二是福利国家制度。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最直接原因是政府资不抵债。但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增长连续性出现间断,难以有效支撑日益庞大的福利支出,福利国家制度生存的土壤被动摇了。政府为保持执政地位和现有的高福利水平不得不大规模举债,由此带来的是经济增长的连续性贡献与高福利需求间的缺口进一步扩大,债务快速累积,导致危机发生。危机发生后,福利国家改革趋势包含几个方面:一是重塑价值,以社会公正为核心;二是从单个国家独立改革向多国协商形成合力改革转变;三是在曲折前进中寻求动态平衡;四是借鉴瑞典福利国家制度改革经验。尽管福利国家制度广受诟病,被认为是低效、助长懒惰、阻碍国家发展的体制,但它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财富再分配、保持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获取选民支持、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砝码,更是对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福利国家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阶级矛盾、完善了投资与消费过程中的输入输出,为资本主义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尽管资本主义不能与福利国家共存,然而资本主义又不能没有福利国家。”①为解决福利国家的制度困境,许多学者都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其中奥菲在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二层次的危机”概念。从“偶发危机”和“过程危机”划分入手,经过深入分析,提出福利国家危机产生根源的新看法。从财政资源、行政理性和合法性资源等方面探索了现实中福利国家制度的不可持续性。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实践来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在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后,我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通过增加4万亿投资规模,增加结构性减税,刺激企业和个人投资,同时加大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以扩大内需。但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出口、投资和消费来看,这三者间的不均衡问题日益显现,出口、投资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而国内居民消费的空间则日益缩小,导致国内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尽管重投资、轻内需的方式能够在短期内迅速促进GDP增长,但此模式却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对比我国4万亿与美国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可以发现:第一,在支出结构上,我国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38%要远高于美国的24%,而美国的刺激计划中则更多的着眼于调动内生性增长因素,如通过减税增强企业参与经营的积极性,让其根据市场规律自主地安排和扩大生产。第二,从资本的可持续运用上看,美国在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上的投入占21%,而中国的4万亿计划中只有4%应用于这个领域。美国注重的是对经济增长重要动力源的投资,而我国更侧重短期见效的投资。第三,从对环境的治理投入来看,我国在经历了高污染、低回报、高消耗的发展路径后却与美国环境治理投资比例相当,投入比例显然不够。反思我国政府的治理措施,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一是政府没有摆正与市场的关系,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和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外力作用,在市场经济中既充当“裁判员”也充当“运动员”,弱化了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二是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健全起来,直接导致内需乏力,政府的刺激政策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我们面对的危机是自由化不足和福利保障不健全的危机。自由化不足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创新驱动的动力不足、资源分配效率过低;福利保障不健全导致公众需要为自身保障“埋单”,大量资金在交换体系外留存,这就也解释了我国屡出刺激消费政策却收效甚微的情况。因此,我们要立足国情,对市场“松绑”的同时健全福利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李向东[10](2013)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力度支持与投入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但增加创新投入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中国在高技术产业创新建设过程当中,不仅要注重创新资源的总量投入,更要注重其效率问题。本文选择“中国高技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新效率动态演化的视角,提出有效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建议,为国家调整科技政策体系、优化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更是为中国转变增长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构建一个创新效率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产业创新理论、效率理论、演化经济学等理论探讨中国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增长的机理,在分析高技术产业内涵和动态特征的基础之上,构建创新效率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效率进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模型,提出并分析影响创新效率动态演化的环境因素。第二,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静态效率分析。以中国高技术产业2002-2011年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了非参数的效率测算方法分省份、分行业分别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包括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静态效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所致,并且规模效率作用大于纯技术效率作用。从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演化模式来看,属于高投入高效率成熟模式的只有少数几个省份和分行业,大多数省份和分行业则属于低投入低效率粗放发展模式,本文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第三,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动态效率研究。主要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角度,运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和面板数据动态考察中国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增长和高技术产业17个行业的TFP变化指数,并将TFP变化指数(TFPCH)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CH)和创新效率变化指数(TECH)。两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在考察期内是提高的,创新效率变化的改善是其提高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并没有发挥显着的作用。第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变动趋势分析。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各省份间的差异趋势进行?收敛分析和绝对β收敛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总体及中部地区在10年间技术创新效率有比较显着的收敛趋势,而东部和西部地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收敛迹象。条件β收敛检验结果表明全国总体及中部的条件收敛因素为科技劳动力资本,东部地区的条件收敛因素为高技术资本累积,而西部地区的条件收敛因素则为科技劳动力资本和高技术资本累积,政府资助却不是任何地区促进创新效率显着收敛的条件因素。第五,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环境因素研究。使用随机前沿方法(SFA),通过运用面板数据分区域和行业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产业创新系统外环境因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然后基于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印度资本形成中的强政府作用与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资本形成中的强政府作用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政策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设计 |
2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政策的文本分析 |
2.1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基本情况 |
2.2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结构框架 |
2.3 人才引进竞争: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基本特点 |
3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竞争的效应分析 |
3.1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竞争的积极效应 |
3.2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竞争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
4 对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竞争的理论解释 |
4.1 纵向竞争:实现政治晋升激励 |
4.2 横向竞争:实现地方利益最大化 |
4.3 双重激励:高等教育竞争 |
5 规范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竞争的对策建议 |
5.1 中央政府层面: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
5.2 地方政府层面:立足区域特色,增加制度供给 |
6 研究总结 |
6.1 基本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的文献综述 |
2.1 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的理论演进 |
2.1.1 古典时期要素流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演进 |
2.1.2 新古典时期的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演进 |
2.1.3 20世纪中期以来的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演进 |
2.2 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文献梳理 |
2.2.1 要素流动的文献梳理 |
2.2.2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文献梳理 |
2.3 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2.3.1 研究视角众多,但鲜有要素流动分析 |
2.3.2 研究数量较多,但研究深度不够 |
2.3.3 研究内容丰富,但研究内涵单一 |
2.3.4 研究方法多样,但研究层次扁平 |
第三章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概念和特征 |
3.1.1 要素流动视角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概念 |
3.1.2 要素流动视角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特征 |
3.2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和出路 |
3.2.1 要素流动束缚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一个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状剪影 |
3.2.2 要素自由流动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出路 |
3.3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机理与内容 |
3.3.1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理 |
3.3.2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主要内容 |
第四章 江苏省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测度 |
4.1 江苏省要素流动的测度 |
4.1.1 劳动力流动的测度 |
4.1.2 资本流动的测度 |
4.1.3 技术流动的测度 |
4.1.4 公共资源流动的测度 |
4.1.5 要素流动测度结果的对比分析 |
4.2 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历程回顾 |
4.3 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测度 |
4.3.1 指标体系构建 |
4.3.2 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介绍 |
4.3.3 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3.4 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测度 |
4.3.5 测度结果分析 |
4.3.6 测度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要素流动对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的分析 |
5.1 要素流动影响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
5.2 要素流动对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度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2 要素流动对城乡协调度的影响分析 |
5.2.3 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六章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机制与路径 |
6.1 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与路径 |
6.1.1 劳动力流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 |
6.1.2 劳动力流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 |
6.2 资本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与路径 |
6.2.1 资本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 |
6.2.2 资本流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 |
6.3 技术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与路径 |
6.3.1 技术流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 |
6.3.2 技术流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 |
6.4 公共资源流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与路径 |
6.4.1 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 |
6.4.2 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 |
第七章 要素流动影响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 |
7.1 要素流动影响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
7.1.1 英国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经验 |
7.1.2 美国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经验 |
7.1.3 日本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经验 |
7.2 要素流动影响下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
7.2.1 破除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 |
7.2.2 规范要素流动的市场秩序 |
7.2.3 培育要素流动的社会环境 |
第八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农村金融问题:理论进展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
3.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
3.3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章 城镇化转型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要求 |
4.1 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
4.2 农村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领域 |
4.3 城镇化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 |
4.4 内蒙古农村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
第五章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从需求角度分析 |
5.1 农牧民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
5.2 农牧民金融需求的特征分析 |
5.3 需求型金融抑制的成因分析 |
5.4 正规金融机构服务与农牧户借贷需求的错配分析 |
5.5 农村市场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性分析 |
第六章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从供给角度分析 |
6.1 “粮食银行”功能:支农作用甚微 |
6.2 商业化倾向:直接减少农村金融供给 |
6.3 非农化:难以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 |
6.4 “抽水机”式服务:只吸不贷加速农村资金外流 |
6.5 农业保险“缺位”:加剧农村资金紧张局面 |
6.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缺乏稳定性 |
第七章 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抑制的解除 |
7.1 合作金融的改革路径 |
7.2 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的提升 |
7.3 非正规金融的规范与合法地位的确认 |
7.4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7.5 加快农业保险的全面铺开 |
7.6 激活农村金融需求的政策调整与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俄罗斯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创新发展理论及其简要评述 |
1.2.2 创新效率的研究回顾及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俄罗斯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 |
2.1 创新发展的内涵 |
2.1.1 创新发展的内涵 |
2.1.2 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内涵 |
2.1.3 俄罗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 |
2.2 创新发展的主体 |
2.2.1 创新发展的主体 |
2.2.2 创新发展主体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
2.3 创新发展的实现机制 |
2.3.1 创新的动力机制理论 |
2.3.2 创新发展的实现机制 |
2.4 创新发展的实现条件 |
2.4.1 创新发展的启动、维持条件 |
2.4.2 创新发展启动机制实现的约束条件 |
2.4.3 创新发展扩散机制实现的约束条件 |
2.4.4 创新发展推动机制实现的约束条件 |
2.5 俄罗斯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 |
第3章 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 |
3.1 创新发展启动与分化的历史逻辑 |
3.1.1 典型化事实与创新发展启动的历史逻辑 |
3.1.2 拉美与东亚的分化——来自扩散机制与推动机制的分化 |
3.1.3 创新发展启动与分化的历史逻辑 |
3.2 俄罗斯创新发展分化的历史轨迹 |
3.2.1 俄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最初尝试——彼得一世改革 |
3.2.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
3.2.3 斯大林的工业化 |
3.2.4 俄罗斯历史上历次创新发展小结 |
3.3 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 |
3.3.1 俄罗斯创新发展历史逻辑之因素分析 |
3.3.2 俄罗斯创新发展历史逻辑之路径依赖 |
3.3.3 俄罗斯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 |
第4章 俄罗斯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
4.1 俄罗斯创新发展路径选择的客观条件 |
4.1.1 丰裕的自然资源和较好的工业基础 |
4.1.2 比较雄厚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基础 |
4.1.3 初步建立的市场经济制度 |
4.1.4 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
4.1.5 复杂多变的国际生存环境 |
4.2 俄罗斯关于创新发展路径的争论及其结论 |
4.2.1 创新发展的共识 |
4.2.2 关于创新发展路径的梅普分歧 |
4.2.3 2012年之后确立的创新发展路径 |
4.3 俄罗斯当前实现创新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
4.3.1 资源租金对创新发展的支持效应与阻碍效应 |
4.3.2 威权政府主导创新发展的效率与问题 |
4.3.3 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扩散问题 |
4.3.4 国际环境的制约 |
第5章 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的政策支持与效果 |
5.1 治国思想与制度选择 |
5.1.1 普京的治国思想 |
5.1.2 制度移植创新 |
5.2 创新发展战略规划 |
5.3 科技、人才与产业政策 |
5.3.1 科技政策 |
5.3.2 创新人才的培养 |
5.3.3 产业政策 |
5.4 政府采购、税收、补贴政策 |
5.4.1 政府采购政策 |
5.4.2 税收政策 |
5.4.3 补贴政策 |
5.5 立法支持政策 |
5.5.1 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
5.5.2 其他创新发展立法保护 |
第6章 基DEA方法的国家创新系统效率实证分析 |
6.1 DEA 理论 |
6.1.1 DEA基本概念 |
6.1.2 DEA 理论的发展 |
6.1.3 DEA方法流程 |
6.2 决策单元效率评价 |
6.2.1 CCR模式 |
6.2.2 Malmquist指数 |
6.3 国家创新系统效率实证分析 |
6.3.1 指标构建与数据描述 |
6.3.2 实证分析 |
6.3.3 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5)公司治理和审计质量对银行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银行绩效的影响因素文献分析与评述 |
2.1.1 银行绩效的内部影响因素 |
2.1.2 银行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 |
2.2 公司治理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文献分析与评述 |
2.2.1 公司治理与银行治理的界定 |
2.2.2 公司治理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
2.2.3 董事会特征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
2.2.4 股权特征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
2.2.5 风险管理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
2.2.6 高管更换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
2.3 审计质量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文献分析与评述 |
2.3.1 审计质量的内涵 |
2.3.2 审计质量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
2.4 文献评述与启示 |
2.4.1 海外研究成果丰富,国内成果略显不足 |
2.4.2 理论研究相对较为成熟,实证研究结论差异很大 |
2.4.3 在银行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中,缺少部分公司治理变量和审计质量的研究 |
第3章 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和审计质量现状分析 |
3.1 我国上市银行资产总体状况 |
3.1.1 我国上市银行的规模分析 |
3.1.2 资产负债率与资产总额分析 |
3.2 董事与董事会特征分析 |
3.2.1 董事会结构 |
3.2.2 董事及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 |
3.3 股权结构的现状分析 |
3.3.1 第一大股东性质 |
3.3.2 股权集中度 |
3.3.3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频数分布 |
3.3.4 非流通股比例 |
3.4 审计质量现状分析 |
3.4.1 审计费用分析 |
3.4.2 审计委员会设置状况 |
3.4.3 外部审计公司声誉分析 |
第4章 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与银行绩效 |
4.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4.1.1 董事会特征与银行绩效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4.1.2 股权结构与银行绩效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2 模型设计 |
4.2.3 变量界定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回归分析 |
4.4 研究结论 |
第5章 高管更换与银行绩效 |
5.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5.1.1 理论分析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模型设计 |
5.2.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3 变量衡量方法 |
5.3 实证检验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T检验 |
5.3.2 实证检验结果 |
5.4 平安银行高管更换案例分析 |
5.4.1 案例背景 |
5.4.2 平安银行绩效发展趋势分析 |
5.4.3 案例启示 |
5.5 研究结论 |
第6章 审计质量与银行绩效 |
6.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6.1.1 审计费用与银行绩效 |
6.1.2 审计委员会与银行绩效 |
6.1.3 审计公司规模、审计公司变更与银行绩效 |
6.1.4 风险管理与银行绩效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6.2.2 模型设计 |
6.2.3 变量界定 |
6.3 实证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回归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研究结论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优化董事会结构,健全银行业公司治理架构 |
7.2.2 合理安排股权结构,提高股东参加公司治理积极性 |
7.2.3 健全组织文化,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监督制衡机制 |
7.2.4 不断提高内外部审计质量,提升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陆地边疆及其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概述 |
一、边疆与陆地边疆 |
1. 边疆内涵的发展与演变 |
2. 中国陆地边疆的历史沿革 |
3. 当代中国陆疆概况 |
二、治理与陆疆治理 |
1. 治理的内涵 |
2. 陆疆治理的内涵 |
3. 陆疆治理的目标 |
4. 陆疆治理的任务 |
三、治理模式与陆疆治理模式 |
1. 治理方式与治理模式 |
2. 陆疆治理模式的创新内涵 |
3. 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4. 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
第二章 创新之源流:我国以往陆疆治理模式的历史经验借鉴 |
一、古代王朝国家时期(1840年以前)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华夷有别”、“守中治边”的边疆治理观 |
2. 族际主义边疆治理思路的主导 |
3. “消极防御为主、积极经营为辅”的边疆治理模式 |
4. 历史经验借鉴 |
二、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以前(1840—1949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民族国家构建视域下的边疆治理观及其历史局限性 |
2. 区域主义边疆治理模式的尝试及其历史局限性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族际主义陆疆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
2. 陆疆软治理方式的确立及其历史功绩 |
四、1957年—1977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陆疆治理模式创新从倒退走向停滞 |
2. 全能主义陆疆治理模式的主导及其经验教训 |
五、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陆疆软治理方式的重新回归及其面临的挑战 |
2. 陆疆治理模式创新在稳步中发展 |
第三章 创新之动因:当代中国陆疆的特殊性问题 |
一、当代中国陆疆特殊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1. 历史原因 |
2. 现实原因 |
3. 主观原因 |
4. 客观原因 |
二、陆疆发展问题 |
1. 陆疆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艰巨性 |
2. 陆疆“五位一体”发展的边缘化特征 |
三、陆疆民族与宗教问题 |
1. 陆疆民族问题 |
2. 陆疆宗教问题 |
3. 陆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合二为一特性 |
四、陆疆安全问题 |
1. 陆地边界隐患问题 |
2. 陆疆非传统安全问题 |
五、陆疆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 |
1. 陆疆政治认同的危机问题 |
2. 陆疆文化认同的危机问题 |
第四章 创新之挑战:当代中国陆疆面临的特殊内外部政治环境 |
一、特殊的政治地理空间单位 |
1. 国家全面发展的拓展空间 |
2. 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通道 |
3. 国际地缘关系的战略重心 |
4. 国家安全防卫的缓冲地带 |
5. 国家利益链条的关键环节 |
6. 国家战略资源的储备区域 |
二、多维度的国内外政治诱因 |
1. 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 |
2. 邻国极不稳定的政治环境 |
3. 国内“三股势力”的政治破坏 |
三、陆疆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
1. 陆疆基层政府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
2. 陆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挑战 |
四、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陆疆特殊政治环境 |
1. 陆疆利益分化现象的特殊性 |
2.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民族心理失衡 |
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政治挑战 |
五、传统因素影响下的陆疆特殊政治环境 |
1. 厚重传统文化对法治文化认同的制约 |
2. 深厚民族情感对陆疆治理环境的影响 |
第五章 创新内涵之一: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解析 |
1.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
3.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创新建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地区法治传统的缺失 |
2. 陆疆地区普遍存在的权利与义务失衡现象 |
3. 治理政府失位与市场失灵的内在需要 |
4. 陆疆地区面临的特殊社会矛盾 |
5. 陆疆地区面临的特殊安全环境 |
三、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
1. 法律规制的主导 |
2. 行政规制的补充 |
3. 组织纪律的辅助 |
4. 乡规民约的支持 |
四、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
1. 陆疆产业发展的规划问题 |
2. 陆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维护问题 |
3. 陆疆治理主体治理责任的规制问题 |
4. 公民义务担当与行为规范问题 |
五、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强调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 |
2. 强调政治权力与治理责任的匹配 |
3. 强调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
4. 强调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的规制治理过程 |
六、理性规制是建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必然选择 |
1. 理性规制是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题中之义 |
2. 陆疆地区非理性规制的具体体现及其规避 |
3. 理性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构建路径 |
第六章 创新内涵之二: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1.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和逻辑过程 |
3.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建构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各族群众需求规律的特殊性 |
2. 陆疆治理主体情感素养的欠缺性 |
3. 理性情感认同任务的艰巨性 |
4. 全民抵制西化分化的紧迫性 |
三、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
1. 资源的援助 |
2. 政策的照顾 |
3. 情感的关怀 |
4. 群众路线的践行 |
5. 公平正义的弘扬 |
6. 积极情感的培育 |
7. 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 |
8. 民族区域自治权利的落实 |
四、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
1. 陆疆各族群众重要需求的满足问题 |
2. 陆疆发展的外部助推问题 |
3. 陆疆社会软环境建设问题 |
4. 民族关系与宗教信仰问题 |
5. 情感认同的构筑问题 |
6.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问题 |
五、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
2. 善于为陆疆各族群众谋划美好“中国梦” |
3. 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
4. 充分尊重各族群众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 |
5. 必须扎实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
6.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7. 构筑各族干部人才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
8. 要有一套科学完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
第七章 创新内涵之三: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1.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
3.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建构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厚重的传统文化负荷 |
2. 西方国家无休止的文化渗透 |
3. 特殊环境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 |
4. 全球化和市场化带来的道德文明危机 |
三、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
1. 中华文化的弘扬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
3. 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4. 健康民间习俗的软约束 |
5. 宗教信仰的积极正面引导 |
6. 文化产业的综合治理 |
四、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
1. 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问题 |
2. 政治文化认同的建设问题 |
3. 多样化文化的整合问题 |
4. 亚文化的健康发展问题 |
5. 陆疆社会活力的激发问题 |
五、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强调“多元一体”文化体系的认同 |
2. 强调陆疆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变革 |
3. 强调与陆上邻国建立互谅互信的文化交流模式 |
4. 强调净化陆疆社会的文化环境 |
5. 强调文化软性同化力 |
六、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任务分解 |
1. 中央政府:以中华文化建设筑牢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 |
2. 陆疆地方政府:以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 |
3. 陆疆社会:多元途径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
4. 陆疆民众:在中华文化的统领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八章 创新内涵之四: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1.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
3.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建构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治理任务的极其艰巨 |
2. 陆疆治理体系现代化任重道远 |
3.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呼唤 |
4. 解决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 |
5. 通往陆疆善治目标的必然选择 |
三、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几种主要形态 |
1. 政府与政府的协同 |
2. 政府与社会的共治 |
3. 政府与市场的互补 |
4. 政府与公众的互信 |
四、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强调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原则 |
2. 强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疆合作治理体系 |
3. 强调陆疆社会资本的持续积累 |
4. 强调协同发展式的治理思路 |
5. 强调合作治理机制的科学化设计 |
五、陆疆合作型治理视野下的多元主体角色分析 |
1. 中央政府的合作治理角色 |
2. 东中部发达地区的合作治理角色 |
3. 陆疆地方政府的合作治理角色 |
4. 市场力量的合作治理角色 |
5. 民间组织的合作治理角色 |
6. 陆疆各族群众的合作治理角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服务外包业产业集群聚集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服务外包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
1.1.2 集聚发展成为服务外包业发展的新趋势 |
1.1.3 探索服务外包业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内容的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2 服务外包业的分类 |
2.1.3 服务外包业的集聚 |
2.2 文献综述 |
2.2.1 产业集聚的概念及内涵 |
2.2.2 产业集聚的理论 |
2.2.3 服务外包业集聚发展 |
2.2.4 服务外包业的产业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服务外包业聚集机制的识别 |
3.1 服务外包业集聚的区域不平衡 |
3.1.1 服务外包业的不平衡集聚 |
3.1.2 国外若干典型的服务外包业集聚区 |
3.1.3 国内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和集聚:以辽宁为例 |
3.2 影响服务外包业产业集聚的因素 |
3.2.1 服务外包业集聚的目的 |
3.2.2 服务外包业集聚的意义 |
3.2.3 服务外包业的集聚特征 |
3.2.4 影响服务外包业集聚的因素 |
3.3 服务外包业集聚的系统动力学机制 |
3.3.1 服务外包业集聚的系统论观点 |
3.3.2 服务外包业产业集聚的系统动力机制 |
3.4 服务外包业集聚机制分类 |
3.4.1 他组织集聚机制 |
3.4.2 准自组织集聚机制 |
3.4.3 自组织集聚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服务外包聚集机制的理论研究 |
4.1 问题提出和研究思路 |
4.2 “政策租”和“市场租”的Hotelling模型 |
4.2.1 Hotelling模型的基本框架 |
4.2.2 基本假设 |
4.2.3 “政策租”和“市场租”对企业选址的影响 |
4.3 双集群区位竞争模型 |
4.3.1 政策(市场)门限效应与集群的粘性 |
4.3.2 市场变量与政策变量的交互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服务外包业集聚的实证研究设计 |
5.1 研究假设 |
5.1.1 “政策租”对服务外包业集群的影响 |
5.1.2 “市场租”对服务外包业集群的影响 |
5.1.3 “政策租”与“市场租”对服务外包业集群影响的竞争效应与交互效应 |
5.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5.3 变量和问卷设计 |
5.3.1 变量定义及说明 |
5.3.2 问卷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据整理和回归分析 |
6.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1.1 信度分析 |
6.1.2 效度分析 |
6.2 统计性描述 |
6.2.1 样本企业的产权性质分布 |
6.2.2 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 |
6.2.3 样本企业成立年限的分布 |
6.2.4 样本企业员工学历与职称情况 |
6.2.5 样本企业业主学历情况 |
6.2.6 样本企业业主年龄情况 |
6.2.7 样本企业的区位决策情况 |
6.2.8 样本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分布情况 |
6.2.9 模型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 |
6.3 相关分析 |
6.4 回归结果及讨论 |
6.4.1 企业区位决策的回归结果 |
6.4.2 企业经济绩效的回归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发表的论文情况 |
作者简介 |
(8)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
1.5.1 主要内容 |
1.5.2 范围界定 |
1.6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 |
1.6.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农业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群 |
2.1.2 农业产业集群 |
2.1.3 区域竞争力 |
2.2 产业群集理论 |
2.2.1 马克思关于产业集群的思想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2.4 分工协作理论 |
2.3 区域竞争力理论 |
2.3.1 区位理论 |
2.3.2 输出基础理论 |
2.3.3 "钻石"理论 |
第三章 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
3.1 农业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
3.1.1 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特征效应分析 |
3.1.2 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分析 |
3.2 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特征效应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2.1 协同性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2.2 开放性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2.3 网络化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2.4 根植性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 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1 资源整合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2 规模经济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3 技术创新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4 成本节约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5 市场竞争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第四章 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经验及对新疆的启示 |
4.1 国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1.1 美国大豆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1.2 法国葡萄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1.3 加拿大玉米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2 国内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2.1 山东蔬菜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2.2 宁夏枸杞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2.3 河南大枣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4.3.1 国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4.3.2 国内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第五章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形成机制 |
5.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
5.1.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概况 |
5.1.2 新疆特色农业种植加工区域分布的现状 |
5.1.3 新疆特色农业种植加工区域规模的现状 |
5.1.4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生产的现状 |
5.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
5.2.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概况 |
5.2.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区域集聚现状 |
5.2.2.1 农业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 |
5.2.2.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集聚的集中度分析 |
5.2.2.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集聚的区域分布状况 |
5.2.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及类型分析 |
5.3 基于"钻石"模型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 |
5.4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5.4.1 农业资源禀赋差异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诱因 |
5.4.2 特色农业集聚种植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 |
5.4.3 特色农业加工企业集聚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 |
5.4.4 政府引导与扶持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最终形成的外在推力 |
第六章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评价及制约因素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基于GEM模型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
6.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测度 |
6.2.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测度的结果分析 |
6.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Pearson评价 |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测度 |
6.3.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测度的结果分析 |
6.4 影响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
6.4.1 生态环境脆弱,区位劣势显着,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潜在优势难以发挥 |
6.4.2 集群布局不合理,市场竞争过度,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资源整合能力差 |
6.4.3 农业资本匮乏,创新效应不足,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科技支撑能力弱 |
6.4.4 企业竞争力不强,集群驱动力弱,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模不大 |
6.4.5 生产加工环节粗放,农业产业链较短,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 |
6.4.6 中介服务不足,专业合作组织尤其缺乏,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支撑体系不健全 |
6.4.7 网络化程度低,缺乏集群文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根基不牢 |
6.4.8 政府服务缺位,政策支持不够,政府制度束缚显着 |
第七章 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
7.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7.1.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 |
7.1.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则 |
7.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
7.2.1 新疆番茄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
7.2.2 新疆枸杞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
7.2.3 新疆红枣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
7.2.4 新疆红花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
7.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3.1 新疆番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3.2 新疆枸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3.3 新疆红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3.4 新疆红花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4 促进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经济危机中的政府作为研究 ——以美国和欧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对经济危机中政府作为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经济危机中政府作为的研究 |
第三节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经济危机中政府作为的基本范畴解析 |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涵义、研究模式演变及阶段划分 |
一、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涵义 |
二、经济危机研究模式演变 |
三、经济危机产生的几个阶段 |
第二节 政府作为的内涵及阶段划分 |
一、狭义和广义的政府作为概念 |
二、政府作为的阶段划分 |
三、政府作为的特点 |
第二章 经济危机中政府作为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市场调节与政府作为的理论演进 |
一、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关于政府作为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中政府作为的理论 |
三、资本主义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政府作为的理论 |
四、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作为的理论 |
五、新自由主义关于政府作为的理论 |
六、新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作为的理论 |
第二节 美国大萧条中政府作为的典型分析之一 |
一、胡佛政府与1929年—1933年大萧条 |
二、罗斯福“新政”与大萧条 |
第三节 美国次贷危机中政府作为的典型分析之二 |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发展 |
二、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中的作为及评价 |
三、1929年大萧条与2008年次贷危机的对比分析 |
第三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政府作为的典型分析之三 |
第一节 欧债危机的萌芽及爆发 |
一、欧债危机的萌芽 |
二、欧债危机的爆发口——希腊 |
三、欧债危机的蔓延和扩散 |
第二节 欧债危机与福利国家制度 |
一、福利国家制度的初衷与现实间的差距 |
二、直接相关因素之一——福利国家制度下的经济结构 |
三、直接相关因素之二——福利国家制度下的人口年龄结构 |
第三节 欧债危机中的政府作为 |
一、政府主导国内改革 |
二、争取欧盟和国际援助 |
三、政府抉择面临的风险 |
第四章 政府抑制和缓解经济危机的途径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危机与新自由主义 |
一、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 |
二、经济危机暴露新自由主义主导发展模式下的弊端 |
三、新自由主义逐渐走向衰落 |
第二节 欧债危机与福利国家制度 |
一、福利国家制度与政府主导下的连续性增长丧失 |
二、欧债危机背景下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趋势 |
三、福利国家制度与资本主义共存 |
第三节 福利国家制度的新探索 |
一、对危机的解释 |
二、对福利国家经济社会危机中的理论分析 |
三、福利国家制度的不可持续 |
第五章 中国政府在经济危机中作为的反思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实践 |
一、政府在“输入型”危机中的作为 |
二、中美经济危机政府应对行为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危机产生的内生性原因 |
一、市场自由化不足,政府代替市场决策 |
二、福利支出不足,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不均衡 |
第三节 加强市场自由与福利保障,实现科学发展 |
一、政府行为与创新驱动 |
二、职能转变与扩大内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高技术产业相关研究 |
1.4.2 创新效率的相关研究 |
1.4.3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产业创新理论 |
2.1.1 产业创新的涵义和特性 |
2.1.2 产业创新的主体、客体与内容 |
2.1.3 产业创新系统 |
2.1.4 产业创新环境及其概念模型 |
2.2 效率理论 |
2.2.1 生产前沿面 |
2.2.2 距离函数 |
2.2.3 效率的测算 |
2.3 演化经济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创新效率 |
3.1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
3.1.1 高技术新兴产业形成 |
3.1.2 高技术产业空间聚集式发展极其成因 |
3.1.3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2 创新效率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机理 |
3.2.1 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内涵及特征 |
3.2.2 创新效率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3 创新效率作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3.3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动态演化的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静态效率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方法 |
4.3 数据与变量 |
4.4 中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TE、PE和SE差异分析 |
4.4.1 各省份及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TE)水平及差异 |
4.4.2 各省份及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PE)水平及差异 |
4.4.3 各省份及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效率(SE)水平及差异 |
4.4.4 各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模式比较 |
4.5 中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TE、PE和SE差异分析 |
4.5.1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及五大行业创新效率(TE)水平及差异 |
4.5.2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及五大行业纯技术效率(PE)水平及差异 |
4.5.3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及五大行业规模效率(SE)水平及差异 |
4.5.4 高技术产业分行业创新模式比较 |
4.6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区域差异与行业差异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动态效率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方法 |
5.2.1 DEA-MALMQUIST方法 |
5.3 数据与变量 |
5.4 中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TFP变化率(动态)及其分解比较 |
5.4.1 各地区高技术产业TFP变化指数(TFPCH) |
5.4.2 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ECH) |
5.4.3 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变化指数(EFFCH) |
5.4.4 地区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及其构成 |
5.5 中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TFP变化率(动态)及其分解比较 |
5.5.1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TFP变化指数(TFPCH) |
5.5.2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ECH) |
5.5.3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创新效率变化指数(EFFCH) |
5.5.4 高技术产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及其构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差异变动趋势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研究方法 |
6.3 数据与变量 |
6.4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区域差异收敛分析 |
6.4.1 s收敛分析 |
6.4.2 绝对b收敛检验 |
6.4.3 条件b收敛检验 |
6.5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解的区域差异收敛分析 |
6.5.1 s收敛分析 |
6.5.2 绝对b收敛检验 |
6.5.3 条件b收敛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1 研究背景 |
7.2 研究方法 |
7.3 选择指标与数据 |
7.4 结果分析 |
7.4.1 分地区面板数据结果分析 |
7.4.2 分行业面板数据结果分析 |
7.5 进一步的研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四、印度资本形成中的强政府作用与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政策及其效应研究[D]. 曹姣.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2]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常野. 西北大学, 2015(12)
- [3]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D]. 赵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4]俄罗斯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D]. 卢海峰. 辽宁大学, 2015(12)
- [5]公司治理和审计质量对银行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D]. 丁倩. 天津财经大学, 2014(12)
- [6]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 吕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9)
- [7]服务外包业产业集群聚集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于晓东. 东北大学, 2013(07)
- [8]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黄海平. 石河子大学, 2010(08)
- [9]经济危机中的政府作为研究 ——以美国和欧洲为例[D]. 张婷. 山东大学, 2015(12)
- [10]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D]. 李向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12)